有关思念家乡的诗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

篇(1)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篇(2)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怀乡之作,与他其余的富有浪漫气息的边塞诗风格迥异。此诗不假雕琢,语言平淡朴实但又透露出丰富韵味,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此诗,发现它与中唐诗人张籍的同是怀乡之诗《秋思》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就题目、思想内容、结构安排、语言这几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

看到《逢入京使》这个题目,很难让人想到这首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反而由于岑参的生平、遭遇而认为这是一首抒发自己的抱负,希望建功立业的诗。等看了正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才明白诗人在思念家乡,可是这好像和题目没什么关系,而接下去引出“入京使”,点名题目,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是要人京使者来“传语报平安”。《秋思》与《逢入京使》不同,从“秋思”两字,不难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就点了题,向读者展示了诗人作诗的背景:秋天木叶枯黄,百花凋零,秋风带有肃杀之气,一种凄凉萧索的景象使人产生凄寂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勾起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从描写眼前的实景来引出思乡之情:岑参“故园东望”引出“双袖龙钟”,张籍是“见秋风”而“欲作家书”:两位诗人都想用写家书的方式让别人捎信来传达感情:岑参碰到入京使是在西去边疆的途中,时间仓促,没有纸笔,只能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倾注在匆忙说出的“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句极普通的话里,使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平安”二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意蕴无穷,给家人带去安慰的同时也使诗人怀乡思亲之心得到慰藉。和岑参相比,张籍虽有纸笔,写了信而不是口头传达,但“作家书”时思绪万千,欲说还休,恐怕把所要表达的给疏漏了,而等到“行人”走时,又匆忙开封检查,可见诗人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两首诗都描写了实际生活中人人可以遇到的极平常的事: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两个诗人都通过具体情节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加任何修饰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里。所不同的是,《逢入京使》中隐隐地表达了国事与家事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想念故土亲人,但为了建功立业不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因而仅报“平安”,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气概。而张籍的诗所表达的感情比较单纯,仅是一个宦游者对家人的思念。

篇(3)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既生动又具体,它有时甚至胜于优美的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如能充分恰当地使用绘画,对教学能产生有效的作用。

一、研读中介入――感悟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一:《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研读课题,走近诗人内心”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围绕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画出有关语句,再读一读。

一生说:“我读到‘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体会到王维才15岁就孤身一人离开家乡,难怪会思念家乡。”这时我在黑板上画下年少的王维孤身一人在长安的情景。见此情景,另一生说 :“王维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年的时间多么漫长,他是多么痛苦!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我指着画面说:“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诗人才15岁就孤身一人离开家乡了,来到了异乡京城长安,非常孤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两年了。两年对于尚未成年的诗人来说是何等的漫长,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朗读体会。”

我又说:“我想,王维思念家乡不仅仅是因为孤身一人年少离乡,还有什么样的情景触动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呢?”在学生读的时候画下人们欢度重阳节的情景。

画完后指着黑板上的画,“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这热闹的场面中?”一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时,学生们看着热闹的画面,品着优美的语言,已经完全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了。差不多了,我话锋一转:“团圆是属于别人的,而寂寞是属于王维自己的。看到别人一家团聚,尽享天伦之乐,此时的王维心情如何?”

一生说:“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另一生说:“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美读中介入――感悟荷叶荷花之美

(教学片断二:《荷花》)

在“看荷花,感受荷叶、荷花的美”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荷叶是怎样的?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荷花都有哪些形态?画出有关语句,美美地读一读。

交流时,当学生读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时,我在黑板上画出挨挨挤挤的、碧绿的大荷叶。

接着我问:“读着这句话,看着老师画的荷叶,你有什么感受?”

生:“‘挨挨挤挤’在这里就是指荷叶很多,你靠着我,我挤着你,铺满了整个荷塘。我觉得很美。”这孩子看着画面,品着语言,悟出了荷叶“挨挨挤挤”的美。另一生:“我觉得这句写得美,不仅把荷叶挨挨挤挤的样子写出来了,还把荷叶比作一个个碧绿的圆盘。你们看,老师画的荷叶好圆好绿呀!”

“那么,荷花又是怎样长出来的,作者是怎样写的呢?”我问。

一生发言:“白荷花就是从这些‘挨挨挤挤’的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我趁机画出冒出来的白荷花,并启发:“课文里用的是‘冒出来’,你觉得‘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长,不停地长,急切地长,笔直地长,高高地长,痛痛快快地长,争先恐后地长,生机勃勃地长,兴高采烈地长,精神抖擞地长,喜气洋洋地长,迫不及待地长……”

“从这个‘冒’字,我们能够感受到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再读这个句子。”我指着黑板上冒出来的美丽的白荷花热情洋溢地说。

美读还在进行中,我又问:“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出来的白荷花,有哪几种形态?”在学生汇报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我画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这些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画完时,同学们似乎陶醉了。

“你们最喜欢哪种形态的荷花?为什么?”趁着他们的热乎劲,我问道。

“我最喜欢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的荷花,它为我们展现了盛开的美,露出的嫩黄色的小莲蓬也很可爱,我忍不住想要去摸一摸。”

“我也最喜欢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的荷花,我觉得它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

“我跟他们想的不一样,我最喜欢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荷花,这样的荷花要开而没有全开,有一种害羞的美。”

“我最喜欢还是花骨朵儿的荷花,你看,它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多么急切地想要开放呀!”

……

同学们在“画”中徜徉,在“话”中感悟,他们激情澎湃,美美地品着画面,读着句子。品着,读着,读着,品着,这画面、这语言慢慢地流入了他们的心田。

三、默读中介入――感悟英雄高贵品质

(教学片断三:《日月潭的传说》)

篇(4)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诗经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以简约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劳苦大众勤劳劳作,安逸生活的生动画面,其中使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更是我国文学艺术上的一大创举,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其中,兴这一创作手法在诗经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本文认为,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中,兴这一表现手法通过借助外部事项来表达内心主题。随着对事件中心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关于兴的话题被研究出来,d象就是其中一个。兴象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在唐朝诗歌中最早体现出来。

一、动物兴象

(一)鸟类兴象

在诗经表达中,诗经开头时就是兴象开头,使用鸟类兴象来表达自身感情。据不完全统计,在整首诗经三百多篇中,鸟类兴象的使用程度高达五十多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大多围绕着孝道和亲情进行阐述。与此同时,还围绕着男女的感情和婚姻进行阐述,体现了爱情的主题。

1.思归之鸟。在诗经的三章中,每一章都会体现黄鸟的兴象。在这之后会写出诗人对异族统治的憎恨,难于忍受异族压迫迫切希望回到故土的思乡之情。除此之外,在诗经中还有其他的关于鸟的兴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样也是出门在外人对于故土的思念。

2.爱情之鸟。除了关于对于家乡思念的鸟类兴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鸟类兴象是以男女之间的情感为表达内容。在诗经中,诗经往往采用鹊与鸠两种物象来描绘女子出嫁,凡是与有关女子出嫁的词语中都会出现这两个词。

3.原始崇拜积淀下的鸟类兴象。鸟类与人类不同,鸟类不受任何精神世界的束缚,不具备任何价值观念,其被授予一定的价值意义主要是由于一种超现实的神秘观点。

鸟类为什么会和我国祖先的亲情相关联,追根溯源还在于我国古代的鸟类图腾。在远古时期,我国祖先对鸟类图腾非常崇拜,这就解释在诗经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鸟类兴象。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祭祀仪式,原始社会的人们不了解生育道理,认为是精灵存在父妇女的身体中才诞生新生命,于是将这些动物作为神灵开始计时,为的是整个民族可以繁衍生息。

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生殖兴象。生殖崇拜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只能依靠简单的狩猎过活。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增加,意味着可以进行更多的狩猎活动。这是基于此点原因,人们对于生殖器非常崇拜,希望通过旺盛的生殖力量增加人口。

(二)鱼类兴象

从鸟类身上,在实践中于类型上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诗经中,关于鱼的兴象诗歌非常众多,关于鱼的种类就高达几十种,表现内容也非常宽泛,表现主题与男女之间的情感有关,同时也与饮食有关。

1.合欢之鱼。在诗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诗歌总是围绕着男女之间的感情进行描述,很多就是鱼为兴起的诗词,表达男女之间对爱情的追求。在诗经中,有关于感情的描述非常细致。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诗经中关于鱼的诗歌非常隐晦,鱼的出现标志着男女之间情感内容的出现并且引申出一些隐喻,如打鱼、钓鱼,这些鱼都与情感相关。

2.宴饮之鱼。除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之外,对于鱼的兴象表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餐饮话题,尤其是王公贵族的餐饮活动。在诗经中,许多关于餐饮鱼类兴象的表达有很多种,如南有嘉鱼,君子有口等等都是与有关。

3.生殖崇拜作用下的鱼类兴象。对于鱼类兴象表达不同的含义,在本质上两者却是相同的,都源于人类对鱼类生殖的崇拜。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在急需繁衍后代的情况下,原始人们将眼光投入了自然界。在远古时期,由于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原始人对鱼的崇拜非常强烈,这种崇拜也是宗教意义上的崇拜,人类希望通过吃鱼获得强悍的生殖能力,以此扩大自己的氏族范围。

二、植物兴象

(一)树木兴象

1.家国之树。在诗经中有很多表达的人们妻离子散,独居他处,远离家乡之意,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诗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中间虽然就没有兴象,但是从侧面上却反映了树木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除了与故乡具有联系之外,树木兴象还具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贵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例如诗经中有句名言,南有湍荆甘犀累之。这表现贵族之间在一起宴饮场景,描绘了贵族大人之间欢乐景象。

2.恋情之树。在树的兴象中,还有一部分是诗经诗句是与恋情有关,用树木来歌颂男女之间恋情。例如在诗句中使用乔木支持,来表示树的兴象。在全诗文章中,作者感叹没有能够得到自己心仪女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自己心仪的女子共度良宵。又如在诗经《唐风・有m之杜》中,作者通过树木表达了求贤、求爱、求美食的思想。

(二)药草兴象

1.思乡之草。在西周末年,周王朝日益腐败,诸侯之间开始了吞并战争,劳动人民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长期背井离乡,需要为诸侯的争霸战争服兵役和劳役,故在许多事件中出现了对故土怀念的情感,表达了远出在外的士兵常感寂寞之情,在表达这些情感中,许多诗句中都带有草药的兴象。例如在《{风・载驰》中就明显表示出了作者在回家路上遭受百般刁难,再无法回到自己家乡时所抒发的情感,表达了自身思乡之情。

与远出在外的家人一样,在家留守的亲人也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盼望的亲人可以早日回归,在诗经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召南・草虫》都表现的这些心情。

2.相思之草。除了思念家乡之外,诗经其他词语也表现了恋人之间不能相见的思念之情。例如在诗经《后妃之志》中,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女子思念自己丈夫所创作出来的思绪,整首诗时以采采卷耳为开头,不断深入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参考文献:

[1]桀溺.牧女与蚕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70.

[2]吕氏春秋[Z].中华书局,2013:86.

[3]刘安.淮南子[Z].中华书局,2013:332.

篇(5)

课前播放《乡愁四韵》,用简单的旋律、精美的音画相结合,渲染一种乡愁的气氛,令学生愁上心头。

二、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积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乡愁四韵》这首歌,已经感受到了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三、用实例开发学生的情感空间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1、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节奏感强。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四、用描述萌发学生的情感欲望

师:人们常说,“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五、用创作启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天空悬挂的那轮圆月。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篇(6)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导入既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基调所在。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别致新颖的形式展开教学,就能唤起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情景的激情与动力。

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导入古诗词的文本之中,借助想象、体验和感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适当营造审美氛围。具体做法可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有下面几种:谈话;猜谜语;讲故事;音乐渲染;诵读旧作,导入新作;感性话题导入;抒情语言导入,寓氛围营造于阅读环节中,可直接朗读课文或听录音朗诵,也可把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艺术化。上述方式更可以进行综合运用。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三首》,由于选取的两首古诗与一首词都是描写童年童趣的生动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时便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可这样引导:“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这样就可以简洁明了地进入课文的主题,同时又营造了一个以童年为背景的如诗如画的阅读心境。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教师也可以这样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还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由此,从已学过的与“月”有关的诗词导入,通过对古诗词的回顾,教师继续用抒情的语言叙述道:“是呀,从古到今,提到月亮,总是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从而营造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感,引导学生渐渐贴近作者的心声,以营造一种与本课古诗相协调的审美心境。

二、语言示范传递情感

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体验这种情感时产生属于自己的更加独特的情感。这就是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而感情的传达,首先要借助的便是语言。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语言情感基调。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在十七岁时所作,先是写了诗人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则是写想象中的家人在思念自己,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苦,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名句,贴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语言的表述也应透露出微微的惆怅与伤感,基调要深沉,通过自己的动情来引起学生的动情,以进入一个与古诗相契合的审美心境。在讲到“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一句时,对一个“独”字与两个“异”字就要稍微加重语音,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与诗人当时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将这种寂寞的心情传达给学生,很自然地为下面理解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在讲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时,应特别留意“倍”字,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所以在读时语气应该微扬并拉长此字的吐音,以强调诗人的思念之深。

三、朗读指导营造氛围

朗读对营造审美心境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开始的,而对一首古诗词,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在朗读时更能激起审美欲望,因而朗读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古诗词审美心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朗读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把古诗词的无声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把诗人静止的感情变成了朗读者与古诗词文本之间一个动态的情感交流,并借由朗读者将这种感情宣泄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诵读把学生潜移默化地带到了古诗词的文本情境之中,让学生毫无障碍地接受了古诗词内容的感染熏陶。

小学生对于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背诵古诗词。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朗读时兴趣很高,发音标准,也能比较正确地运用语言技巧,可他们的诵读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神韵,无法让人动情。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音标准度,加强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独坐敬亭山》一诗是诗人李白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此诗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知己一般的轻松感。这样,通过朗读,营造氛围,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尽快融入作品的情境中。在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快进入对作品的审美感知状态,除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外,还要求教师善于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并使之逐渐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审美心境。

四、音乐适切激绪

自古以来,古诗词与曲就有着分不开、割不裂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与古诗词内容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能烘托课堂诗意的氛围,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灵之声。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所学古诗词的含义、情感,更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理解该古诗词的效率,大大改变课堂的枯燥面貌。

有调查显示,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古诗词学习方法之一。根据所授古诗词的内容,选择或幽静或伤感、或激昂或悲愤、或欢快或急切等曲调形式的音乐,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相关思维,帮助学生随着音乐的情感基调进入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营造出能够贯穿课堂首尾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即学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中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开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一边听《别亦难》的乐曲,一边想象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江水东流,李白目送小舟离去的情景,让淡淡的离情、惆怅在教室里回荡。然后,教师趁势引读课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看,老朋友终于还是登上了船,那白帆随着江风――消失在――可是李白依然――凝视着――分别时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往日一幕幕饮酒作诗的欢乐场面仍在眼前浮现,一缕淡淡的离愁在心间弥漫着,弥漫着。只见一江春水――”让课堂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送别的气氛中,学生恰如其分地感受到一个神情忧郁、孤孤单单伫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白的形象。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可以驱动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意的语文课堂。

五、图片精彩引发遐想

古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片能将古诗词的文本转化为一幕幕真实、生动、立体的画面,以利于学生站在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在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的内容、意境。

可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插图。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基本上每首古诗词都会配有相应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师应充分将这一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如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写景诗,诗中写山写水,写鸟写人,写船写雪,是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课文中的图片就很直观地展现了诗中万籁俱寂的世界,严寒肃杀的江面,孤舟独钓的画面。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读着《江雪》这首古诗,自然而然就感受到诗中描写的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可以想到渔翁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

篇(7)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02-01

一、主题导读

在古代,有的诗人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远征边疆,或因事被贬,或游历山川,而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是为“羁旅行役”。因此,羁旅行役诗一般是指游客浪子借旅途客地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事物,或抒写漂泊无依的孤苦,或抒发思亲怀乡的愁闷,或表达怀才不遇的哀伤的诗,这类诗也称为行旅诗。羁旅行役诗多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所见所闻的景物或事物当中,即事写意,借景抒情。

二、知识链接

鉴赏羁旅行役诗需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

1.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①明月。月亮的冷清往往能引起游子内心的凄凉,睹月思乡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大雁。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归,往往能牵动诗人“有家归不得”的羁旅伤感和思想之情。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③子规。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常与哀怨、思归有关,诗人常用其寄托离愁。如赵长卿《青玉案》:“子规声里山城暮,月桂西南梦回处。”④猿啼。猿啼,声音凄切,常令人泣下,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在诗中用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氛围。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⑤夕阳。夕阳有凄凉失落、苍茫沉郁的特点,常引起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如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⑥淡云。云有漂泊不定之特点,与游子长年在外奔波酷似,诗人常用其表达漂泊之苦、孤苦伶仃之情。如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⑦梧桐。“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常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⑧小楼。诗人常借人在高楼、倚栏或登高远眺的景物来抒发孤苦或思念之情。如李煜《临江仙》:“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另外,羁旅行役诗的常用意象还有寒山、淡烟、淡酒、暝色、杨柳、霜露、秋风、秋草、秋雨、长亭、驿道、家书、故园、浮萍等。有时,特定的节日,如寒食、清明、中秋、重阳等也是引发诗人羁旅愁思的媒介。

2.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的特点。羁旅行役诗主要抒发的是诗人的愁苦之情,而其情又要通过一定的意象表现出来,因此诗人笔下的意象往往呈现出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等特点。

3.羁旅行役诗常用表现手法。掌握羁旅行役诗的表现手法,对于鉴赏其表达技巧有着重要作用,其常用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三大类:抒情手法类: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古言志等。描法类:衬托(乐景衬哀情)、对比、联想、虚实结合等。修辞手法类:比喻、拟人、夸张等。

4.羁旅行役诗常用的字词。熟悉羁旅行役诗的常用字词,可迅速找到鉴赏的切入点,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常用字词有: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无情、故园、相思等。

5.羁旅行役诗常表达的主题。羁旅行役诗主要有以下四大类主题: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技巧点拨

分析羁旅行役诗,有以下技巧可言。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鉴赏羁旅行役诗,我们最好能准确记忆诗人的相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遭遇、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确定作者的价值取向,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篇(8)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加字。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魂牵梦绕、摇曳、恬静、飘逸”等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作家樊发稼的故乡生长着许多朴实无华的芦苇,给他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去看看那故乡的芦苇。请同学们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出示生词:魂牵梦绕 飘拂 飘逸 小心翼翼 欢呼雀跃 纯真 恬静 触须 )

师:谁愿意读读这些生词?(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读好了生词,谁能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芦苇美景 童年趣事)

生:课文主要写了故乡的芦苇。

生:课文不仅写了故乡的芦苇,还写了作者的童年趣事。

师:看来上节课同学们都学得特认真。

【这一环节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梳理了本课的主要内容,也为下面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品读课文

1.赏芦苇美景

师: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了许多梦幻般的记忆,但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朴实无华的芦苇。那么令作者魂牵梦绕的芦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芦苇什么地方吸引了作者?

师:都读完了,谁来说说作者眼中的芦苇是什么样的?(指名读句子)

生:“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师:这就是作者眼中的芦苇,来,同学们一块儿读读这一句。(生读文)

读了这一句,你认为芦苇什么地方吸引了作者?

生:故乡的芦苇特别多。

师:你从哪里来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一片片,一簇簇”这两个词中感受到的。

(播放课件:一片片、一簇簇)

师:为什么作者不用一片、一簇,而用一片片、一簇簇?

生:因为一片片、一簇簇更能突出芦苇的多。

师:对。故乡的芦苇到底多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看出芦苇的多?

生: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师:对,在故乡,芦苇几乎布满了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故乡的芦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所以作者在这不用一片,而用(一片片),不说一簇,而说(一簇簇)。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进句子中读一读,注意读出芦苇的多。(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除了多,芦苇还有什么吸引作者的地方?

生:芦苇很绿、很美。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生: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播放课件: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

师:你认为芦苇绿在哪,美在哪?

生:芦苇有“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

生:芦苇美的就像碧玉、轻云一样。

师:“就像”你很会用词,因为(这是一句比喻句)作者用碧玉比作(秀枝)突出秀枝的(绿),(板书:绿);用轻云比作(芦苇)又写出了芦苇的(轻盈、美丽),

(板书:轻、美)。

师:在作者心中,芦苇可以和碧玉、轻云相媲美,从中你知道什么?

生:作者很喜爱芦苇。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芦苇的美,读出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指名读句子)

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嗯,读得一般般。

生:我认为他读得不太有感情。

师:你认为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要把芦苇轻盈的特点读出来就要读得轻些、柔些。(生读)

师:能把这么长的句子读流利已经不错了,如果你能读得再轻些、柔些会更美,来,再试试。(生读)

师:你的进步真大,老师为你高兴。绿色的芦苇迎着轻风摇曳着,此时的小村多静啊,千万别破坏了这份宁静,谁再来轻声地读一读。(生读)

师:芦苇美,你的朗读更美。请你读。(生读)

师: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

师:同学们,那么多,那么绿,那么美的芦苇,作者用他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芦苇图,耳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看看芦苇美景吗?

(出示课件:芦苇美景图)

师: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芦苇真美呀,我都陶醉了。

生:芦苇给家乡带来了美景,所以作者写芦苇。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一次来感受芦苇的美,感受乡村的恬静吧。

(齐读句子)

师: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美妙的句子也应让人过目难忘。这么美的句子,咱们来试着背一背好吗?

(师生合作背诵第四自然段)

【朗读有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通过朗读一步步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例如:在初读描写芦苇美景这一句时,谈感受,体会芦苇之美。再读,谈芦苇给乡村增添了美景,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一点点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的朗读热情被点燃,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书声琅琅中,既品味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又品味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让我们听起来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2.忆童年趣事

师:美丽的芦苇让我魂牵梦绕,芦苇丛中儿时那欢乐的记忆更让我难以忘怀。下面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去感受那一份快乐。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朗读课文7—9自然段,交流、讨论:课文写了几件童年趣事?给这几件事加个小标题。你觉得哪一件事最有趣,把最能体现作者快乐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生读文,思考,画词、句。)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课文写了几件童年趣事?

(根据回答板书:吹芦叶哨 放芦叶船 捉纺织娘)

师:在这三件事中,你觉得哪件最有趣?

生:我最喜欢吹芦叶哨。孩子们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碧绿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师:你认为“忘情”是什么意思?

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师:孩子们无法控制什么感情?

生:高兴、愉快的感情。

师:是的,吹芦叶哨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喜欢的事?

生:我喜欢折芦叶船。欢呼雀跃这个词最能体现孩子们的快乐。

(出示课件:“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师:你认为 “欢呼雀跃”怎样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欢呼雀跃”?

生:欢呼雀跃就是特别高兴,高兴得又喊又跳。因为小船是他们自己折的。

师:说得好。如果是你看着自己的小船慢慢漂远,当时你会做些什么,喊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自己的想象欢呼雀跃地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说、读)

师:你们感受到了他的欢乐吗?同学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欢呼雀跃的心情?

(面带笑容、声调提高、语速加快、还可以跳起来读)

师:那么谁来试试?(生读句子)

师:现在你感受到他的欢乐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掌声感谢。还有谁愿来试试?一个人放芦叶船就这么快乐,如果大家一起来放芦叶船一定会更快乐。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放芦叶船好吗?

师:(模拟放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读句子)好,请起立!大家拿好自己的芦叶船,然后小心的移到水面上,放!男孩子,快看。你们的船队漂起来了,快欢呼起来吧!

(男生读句子)

师:哟,女孩的船队也动起来了,咱们也赶紧欢呼起来吧!(女生读)

师:同学们,放芦叶船有趣吗?你还喜欢哪件趣事?

生:我喜欢的是捉纺织娘。因为晚上我们可以听着纺织娘的歌声进入甜蜜的梦乡。

师: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眠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啊。同学们知道纺织娘吗?老师这有几张纺织娘的图片,咱们一块来看看。

(出示课件:纺织娘图片)

师:这就是纺织娘,正如作者所说,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地玻璃纸似的羽翼。它能发出轧轧的叫声,就如同女子在纺纱织布一样,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纺织娘。

【在学习童年趣事时,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更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努力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3.情感的升华

师:童年里我们吹(芦叶哨),折(芦叶船),芦苇丛中捉(纺织娘),故乡的芦苇不仅美它还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板书:不能忘怀)

师:聪明的你再想想,除了这三件趣事,芦苇还可能带给我哪些童年的欢乐呢?

生:在芦苇丛中捉迷藏。

生:去露营、摸鱼。

生:在芦苇边的河里捉虾。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一件件童年趣事足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多年来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却是(朴实无华的芦苇),为什么每当想起芦苇作者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师: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些回忆都是和故乡的芦苇分不开的。所以作者(生: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芦苇在作者的记忆中成了故乡的象征,芦苇与故乡是不可分割的,对故乡的怀念,就是对芦苇的怀念;对芦苇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热爱。所以作者(生:想起故乡就想起芦苇。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

师:作者不能忘怀芦苇美景、童年趣事这都是因为作者(爱芦苇,爱故乡)。

(板书:爱故乡 爱芦苇﹥

【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谈童年趣事,以此感悟芦苇给作者所带来的美好回忆,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芦苇、对家乡的怀念与热爱之情】

三、感悟写法

师:作者对芦苇、对故乡的深情让人感动,而他如诗一般的语言更让人陶醉。下面我们来欣赏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我想请咱们班读书最棒的同学来读。(推荐一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听后有什么感受?

生:这里的景色很美。故乡很美。

师:故乡的美是因为有了:

(生:小河、野花、菜花、棉花。)

师:虽然写得很美,可既然写的是芦苇,它们都与芦苇没关,这不是多余吗?为什么?

生:不多余。这样会更能说明作者对故乡的喜爱。

师:故乡这么美所以(作者很爱自己的故乡)在作者心里,这么多的美景却比不上朴实无华的芦苇,从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师:(作者对芦苇情有独钟)这一段虽然没有直接写芦苇,但却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对故乡的(热爱),而这也恰好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那么这一段多余吗?

生:(不多余)

师:其实,在这里作者用小河、野花、菜花、棉花来作为芦苇的陪衬,目的是为了突出芦苇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模仿这一种写法来写。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故乡的芦苇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欣赏了芦苇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芦苇带给作者童年的欢乐,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说出几个写“故乡”的诗句来?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篇(9)

一、课前导入决定课堂的视角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生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感情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生:天涯若比邻。

改动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一个基调。

二、适时拓展开掘课堂的宽度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出塞》

师:战士们饱受思乡之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还会想些什么?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对这一句,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龙城飞将是谁?为什么如果他要在,胡马就不能度过阴山?

师:你们在预习中应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龙城飞将是――

生:李广。

师:(投影出示)《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学生借助注释,通过小组合作了解了诗歌大意。)

师:这样一位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将军,连敌人都送他“飞将军”的称号,可见敌人也对他充满了敬畏之情。这样一位深受士兵爱戴和敌人敬畏的将军,又怎么能不让将士们怀念呢?

这里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

三、有效迁移沉淀课堂的深度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理解这首诗。

篇(10)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像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经典背后】

春节,是中国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的节日,在一年所有节日里,春节最重要,持续时间也最长,民间俗称“过年”。过年与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饭,共享家庭之乐。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个家庭成员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年底的主题。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笔者考证一下,可能与传说中“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试想,如果因为你未回家,而导致家被“年”祸害了,那将是多大的不幸?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助一臂之力。

为了赶走“年”这个坏东西,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全家都不敢睡觉――“守岁” 风俗由此而来。

现代时空概念上的“年”,晚于过年风俗。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岁名”条解释,“年”在唐尧时称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据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

需要指明的是,由于受自然、政策,特别是封建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因素的限制,过去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会远,“外出务工人员”并非古代春节回家人员的主体,而以公务人士和商人为主。

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虽然史料上没有具体说明,但从当时诗人留下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诗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诗,叫《人日思归》。诗中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当时从北方来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这说明薛道衡并未能及时赶回去与家人团聚,而是在外过年的。看看南方欢快的节日气氛,自己却独在异乡,所以诗中流露出了他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乡之情,从侧面说明了古代春节“回家难”之现象。

上一篇: 品德教学论文 下一篇: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