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自锁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顺序控制线路

Key words: self-locking control line;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control line;sequence control line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48-01

0 引言

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设备有着各种各样的电气控制线路。这些控制线路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一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控制环节组成的,在分析控制线路的原理和判断其故障时,一般都是从这些基本环节着手。因此,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生产机械整个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及维修有着很大的帮助。

1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实验

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中,自锁、正反转和顺序等是比较常见的控制线路,也是电气控制线路实验的基本内容,笔者从事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多年,现将这三种线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总结如下:

1.1 自锁控制线路实验 自锁控制线路主要作用是可以使电动机连续运行。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

故障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不会停止,只有切断电源,电动机才会停止。

故障分析:停止按钮SB1没有起作用。故障原因:如图1。

KM常开自锁触点本应该接在线号3-4之间,即接在SB1的出线侧(3)和SB2的出线侧(4)之间,但是学生在接线过程中将KM的常开自锁触点接在了线号2-4之间,把SB1的进、出线侧(2)和(3)接反了,造成了停止按钮SB1失去了作用。

1.2 正反转控制线路实验 正反转控制线路作用是可以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双方向旋转运行。它实际是在自锁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分别多串了另外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即互锁触点(目的是为了避免电源短路)。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正转;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均不会启动,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分析:电源不通电或者线路接错。

故障原因:在排除电源、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自身故障后,查看线路。如图2。

KM2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4-5之间,KM1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7-8之间,这样可以保证KM1和KM2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从而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的故障。学生在接线时,将KM1和KM2的互锁触点位置接反了,KM1接在4-5之间,KM2接在7-8之间,用自己的互锁触点来控制自己的线圈,结果只能是两个接触器都不会得电。

1.3 顺序控制线路实验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不同,有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这些顺序关系反映在控制线路上,就是顺序控制。

正常现象:先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M1先启动,再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M2后启动,按下停止按钮SB1,M1、M2同时停止。如果先按下SB3,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现象:按下SB2,M1、M2同时启动;按下SB3,M1、M2同时停止。

故障分析:接在线号1-6之间的KM1常开触点没有起到顺序控制的作用。

故障原因:如图3。

KM1常开触点本应接在1-6之间,学生接线时,将接在1的一侧接在了7上,使得KM1常开触点并在了启动按钮SB3两端,从而造成了两台电动机同时启动的现象。

2 结束语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经常会混淆低压电器的进线、出线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对线路不熟悉;第二是遇到比较复杂的线路、使用导线较多时,思路不清晰。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学生应该能顺利的画出线路原理图,在图上标出线号;其次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同一相要使用同一颜色的导线,在导线两端需注明线号,以便于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低压电器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普及,网络、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此外,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动手能力强,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等特点。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师生认可和追捧。本文以《低压电器》中“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为例,合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从知识、技能与素质三个维度设立了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原理设为教学重点,将双重联锁控制过程定为教学难点,分析该班学生现状。

2教学策略

本文采用基于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的SPOC模式。主要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多种学习资源合理地整合在一个网络学习平台上,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有机结合。

3教学过程

3.1课前教学

学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平台上的测试并提交结果,系统会自动评估学习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依据。

3.2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电机正反转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搅拌机等。学生通过观看洗衣机工作视频思考课前设置的问题。课堂引入利用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给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无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让学生思考线路原理和线路缺点,通过学生讲解,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讲解,教师进行纠错、解惑、答疑,强化预习效果。无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相当于两个单向控制线路组合,能够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但是如果同时按下正转和反转控制按钮,两条控制回路同时得电,会造成主电路电源短路,发生故障。通过短路效果展示,刺激学生感官,吸引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此线路的理解。为了防止短路故障发生,在控制回路中引入互锁环节。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可以观察到在正转控制回路中串联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在反转控制回路中串联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使两条控制回路不能同时得电,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互锁的定义。同时直观地观察到线路的原理、动作过程及实现电动机的“正———停———反”功能。正———停———反”控制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不便,教师设置“实现电动机直接由正转到反转”为问题驱动,学生结合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思考问题,分组讨论,选派代表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引入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师采用视频动画演示双重联锁控制的实现方式和动作过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掌握电动机直接由正转到反转的控制过程,顺利突破本次教学难点。及时训练,强化新知,学生利用仿真教学系统进行在线模拟训练,仿真软件能够使学生根据电气原理图结合实物进行连线练习,为专业实训课做了铺垫。同时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打造良好的专业素养,仿真结果会自动上传教学平台,生成在线测试结果,便于教学反馈和课后教学设计。至此,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无互锁正反转控制、互锁正反转控制及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的讲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突破教学重点。接下来是练习环节,本文结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学习平台中将课堂练习设计为翻牌游戏。本游戏结合电气原理图,将图中元器件的作用及接线方式以图片的形式,融入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强化新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游戏的胜利,满足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教师播放机床加工的三维仿真和实际生产工作视频,理论联系实际,虚实交融,使学生从感性上对电动机正反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总结评价,师生一起回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位学生独立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手机拍摄上传至学习平台进行展讲,师生一起完成对知识点的总结、提炼、升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布置作业,系统自动批改统计,便于下节课点评。

3.3课后教学

本着兼顾差异,因材施教原则,结合课前预习效果、课堂教学反馈,将本课制作微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便于学生查漏补缺,补充学习。

4结语

本文通过混合式学习、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的翻转教学,整合网络课程平台资源,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相结合,通过模拟仿真教学系统改变传统课堂“听、说、写”转为“观、做、练”,实现理论课中的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李璇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

1.“填鸭式”教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缺乏想象力,他们在学习PLC控制技术这门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课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填鸭式”教学从头讲到尾,照本宣科,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把原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虽有变化,但教学内容和效果并没有本质变化。

2.理论和实际分离

上理论课时,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普遍感到似懂非懂、难学易忘;对于专业实操课,学生虽感兴趣,但由于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很多,因此他们往往只能进行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自然也就无法形成系统的操作技能。由于理论和实习操作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3.时间跨度大

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与PLC控制技术有关的知识分散在不同时间学习,导致学生对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度加大。

4.教学分段实施

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专业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没办法合理统筹。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偏重理论教学、轻实习操作的不良倾向,教师很难完成机电专业PLC控制技术编程的教学任务,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5.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教学方法的不适宜,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下降。原因主要是学习理论后不能及时上机训练,不能及时体会学习内容的实践效果,自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合理改革教材,设计好每一个课题

用于教学的PLC教材,在编写时一般是按照基本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分成各个独立的章节。如果任课老师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就是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毕,再学习基本应用,基本理论学习完毕再进行基本操作的学习。这样在一段期间内学习完所有指令,学生印象不深刻,容易混淆,到基本应用阶段,又得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学习,效率不高。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技能要求和PLC的知识层次,将整个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如图2所示)。

每个模块包含多个课题。这样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授课时将各部分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进行组合讲授。例如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这一课题,需要给学生讲解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原理、PLC输入/输出点地址分配、基本指令的用法、梯形图的编制、接线调试的方法等知识点。所编排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连贯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开展好一体化教学,合理设计好每一个课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课题既能方便学生的学习,又要包含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

2.设置专业实训教室

一体化教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因此应集中在专门的实训室开展教学。学校设置了专业的电拖与PLC控制实训室,并配有20台(套)实训设备。教师将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重新安排座位,每组3~4人,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接触到实训设备和仪器,这比以往教师演示、讲解一台仪器更加形象直观,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更好。

3.配套使用合适的教具

PLC课程以实训室为第一课堂,采用“教、学、做”三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室先进的设备,边讲解、边演示、边实验、边训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4.改革传统教学形式

下面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开展一体化教学(如图3所示)。

(1)第一步,讲解电动机控制中常见的低压电器的知识,包括刀开关Q、熔断器FU、接触器KM、按钮SB、热继电器FR等,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边看实物边听讲解,增强感性认识。

(2)第二步,讲解电动机拖动的知识,包括如何启动电动机、停止电动机、如何实现正反转等等,结合图4所示的电路图,讲解如何识图和分析电路控制原理。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将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动作过程总结出来,为后面编程调试打下基础。

(3)第三步,介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引出用PLC控制该电路的方法。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指令以及输入/输出点的分配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根据控制要求确定PLC的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见表1)。

(4)第四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4所示电路图,按照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动作原理试着编写PLC控制的梯形图,并将梯形图输入到计算机里(参考程序见图5)。

(5)第五步,讲授电路接线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接线,经教师检查无误后,通电调试程序。在调试过程中让学生深刻理解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原理和动作过程。教师在辅导学生调试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调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第六步,完成实验后,学生将调试结果和实验体会等写入实训报告。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记录并打分。

5.教学评价与考核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考核只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部分应用,对学生能力形成、素质培养等内容不能很好地进行评价。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应将对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评价融于课题的完成过程之中。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素养、学习过程、理论素养三个部分,前两部分考核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即可进行(见表2),理论素养考核以笔试的方式进行。

四、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1.学生的学习现状适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实施一体化教学,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2.能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实例来自生产、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处理办法、解决步骤、方向。通过多个实例的学习、实践与积累,学生能逐渐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推动教材的改革

目前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或滞后,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应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在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编写出适合教学的校本教材。

4.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备专业实践经验,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5.能唤醒学生的潜能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34-03

1 前言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无论是工业设备还是家用电器,都会使用到变频器,可以说,只要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地方,就有变频器的存在。变频器的使用使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能源的节约力度进一步增强。交流电机的变频器调速技术是当今节能、改善工艺流程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

针对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电类专业如电机与电器、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变频器技术已成为电类专业领域中的核心技术。深入了解、操作、应用变频器是高职电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获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的必备技能之一。学习变频器技术是提升学生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项目化课程改革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电机与电器专业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2 变频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定位不明确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技术,学习变频技术需要有前期的专业知识,如电机拖动、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基础。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受师资水平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变频器技术通常是和其他课程组合,如可编程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电机拖动与变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变频技术等。变频器的学习仅仅成为某一门课程中的一个章节,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变频技术综合性强,牵涉的知识面广,单纯的某两门课程的组合未能将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变频器原理和内部电路与器件的分析为主的知识讲授,缺乏针对性强的实训项目,变频器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缺失较大,不利于面向生产实际企业和对接岗位。

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中采用先理论再加验证性实验的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无系统性。集中理论知识讲授需要大量的理论铺垫和公式推导,使学生对课程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太深,而操作过程又过于简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未能得到提高,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在应用时只会简单地操作和参数设置,并不知参数的真正作用和参数对变频器调速系统的影响,一旦变频器型号发生变换,便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况,需重新界定变频技术及应用课程性质,将其作为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来建设。应用项目化课程的建设理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的优化设计。

3 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课程是教学的最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好的课程应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总体优化。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应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突出能力目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基本原则[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建设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首先应明确课程定位,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固定频率、电压的交流电变换为频率、电压都连续可调的交流电的装置,主要用于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2]。在学生学习了电机拖动、继电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装调、PLC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为后续课程如电机试验技术及学生维修电工考证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模式,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变频器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使学生掌握变频调速技术相关的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设备改造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查询、应用变频器使用手册等技术资料解决现场问题的方法能力;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加强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通过资源整合,以项目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技术,要熟练掌握变频器还涉及电机机械特性分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电力半导体器件等诸多知识。为了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需对知识点进行重新划分和整合,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将知识点融入每一个项目中,精选教学项目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

项目训练对接工程实际,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或仿真实训条件下完成。项目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易、中、难的顺序逐级提升。每一个项目应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应充分考虑到技能考证和专业技能鉴定的考核需求。目前市场上变频器种类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可能选择一种变频器进行训练,同一种变频器的参数涉及好几百个。因此,在项目设计中以变频器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训练为主,适当安排一些拓展学习项目,特别是在后续综合技能实训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环节中要有相关的变频器综合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表1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在实施变频器技术及应用教学中所设置的项目列表。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按项目、按典型工作任务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排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变频器的知识点融入各项目中。

表1中,项目一和项目二是对变频器的基本操作进行训练,在实施安装接线和变频器的运行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变频器的原理和变频后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项目三至项目六主要是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对变频器的常用功能和相关参数设置进行训练,同时也包括维修电工考证和技能鉴定的强化训练项目;项目七是能力提升的综合项目,针对变频器技术的学习难点PID控制进行训练[3],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项目将作为课程加分项目进行考评。

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构建高效课堂 高职课程教学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以任务驱动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变频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小组工作法,学生担任相当于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实施的各个角色。项目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原则: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实现三种能力的融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辅之以问题引导、分析讨论、汇报分享、反思评价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程单元教学模式改革 良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师所要做的是将教学任务分细,引导学生一个个子任务去解决、反思和评估。如在进行变频器的正反转控制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实施。

1)由教师下达一个具体的任务。选用FR-D720-1.5K-CHT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给出电机型号),要求在按下正转按钮时电动机以30 Hz正转运行,按下反转按钮电动机以30 Hz反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加减速时间为1 s。发生报警时,报警灯亮。要求完成电路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若外连设备需编程时还需编写程序,接线调试。

2)分组进行咨询、计划和决策。通过资料查询、独立思考、讨论分析,每个小组都给出一个方案。通过汇报分享,得出四种方法:

①在外部运行模式下用普通开关实现正反转控制和速度设定;

②在外部运行模式下用普通开关实现正反转控制,用电位器调速;

③用继电器控制变频器正反转,主要做法是将开关改为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来代替;

④直接用PLC的输出信号来驱动变频器。

3)任务实施阶段。通过讨论得出的四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变频器的操作训练,牵涉到新参数的含义,如电子过电流保护参数PR9、适用负荷选择参数PR14、适用电机参数PR71在相对简单的子任务中得以认识和掌握。继电器、PLC与变频器的组合控制成为项目三的重点任务。任务方案(包括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安装调试)的制订和实施仍然采取分组思考、讨论、分享三个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检查评价和总结。系统综合调试后,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或教师对各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记录和整理,最后按项目要求完成实训报告,评价和总结环节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对单个项目的教学设计,将变频器参数的认识、小系统的电路设计、PLC编程训练融入各子任务中。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施中,学生能力得到提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需要课前精心的准备。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还应合理使用多媒体、Flash、仿真软件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实训项目。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课外师生互动和空间资源共享。

4 结语

变频器技术在不断发展,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程教学领域。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师的责任心、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需不断创新来调动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最终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电机拆装实训的时间从20**年6月15日到20**年6月19日,共一周时间,地点在10号楼电机拖动实训室,完成了电动机的拆装实训。安排一周时间进行电动机的拆装实训,包括电机拆卸、电动机的装配、电机测试、相关电工仪表使用、通电检查共五个实训项目。

一、实训内容

整个实训内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工艺要领与操作技能,及增强学生对机电设备结构的感性认识,将知识点与能力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从事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训,加强学生对机电设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五个项目的训练,基本达到如下目的:

1.三相异步电机的拆装方面

掌握三相异步电机拆卸及装配过程、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电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学会使用电机修理所用的专用工具。熟练掌握常用工具和仪表(如万用表、摇表等)的的用途、使用及在工艺中的作用,能够检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之间对地的绝缘电阻,完成电动机试运行前的测试工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动机故障并排除故障。能够采用简易方法判断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尾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接法及正反转控制。能够能读识各种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基本掌握定子绕组展开图、接线图的绘制。

2.直流电机的拆装方面

基本掌握了直流电机的拆装步骤,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万用表、摇表等的使用,绝缘电阻测试、空载运行电流测试等方法。学会测试电枢绕组电阻、绝缘电阻、空载电流等参数。基本掌握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并能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部分学习用功的同学能够绘制直流电机绕组展开图。

3.吊扇单相电机的拆装方面

掌握单相异步电机的拆装步骤,单相异步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单相异步电机绕组展开图的绘制,掌握万用表、摇表等的使用。能完成电动机试运行前的测试工作,如绕组电阻、绝缘电阻的测试,以及空载运行电流测试等方法。并能完成单相异电机的正反转的拆装实训。

4. 电机测试、相关电工仪表使用、通电检查

了解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测试和直流电阻测试。掌握电动机的耐压试验、短路试验、

空载试验、反转试验。掌握摇表使用方法并正确的测量绝缘,掌握钳形表,拉力尺,榔头等工具的使用并注意事项,掌握电机参数测定,掌握判断、检测电机故障及维修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工具和仪表(如万用表、摇表等)的的用途、使用及在工艺中的作用,能够检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之间对地的绝缘电阻,完成电动机试运行前的测试工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动机故障并排除故障。

二、实训要求

实训管理实训学生。他们虽在校内实训的学生,鉴于此,对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训。要求学生不因实训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训实训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 )以“研究者”的身份实训。要求学生在实训前下达任务,学生通过“任务要求”(指定、自定)方式设计计划,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训机会深入实训,了解实训,认识拆装工艺,关注最新行业动态,实训结束时要完成实训报告并作为实训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安全第一,服从管理。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绝对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服从实训老师的统一管理。

三、效果与与改进措施

通过一周的电机拖动拆装实习,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通过这次的实习,他们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电机的拆装和工艺过程,实际体会一个机电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2 、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训,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3、实训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一周的实训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动机有了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4 、教学实训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实训活动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拆装实训,发现同学们对机电设备的拆装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其中最感兴趣的为三相电机的三相绕组的头尾判别、单相电机的正反转接线、三相电机绕组展开图的识别与绘制等,忘我情况较好,难点为直流电机绕组展开图的绘制,需要加强实训前的预习工作。同时可适当增加直流电机启动方面的实训知识,以供同学的后续学习(如伺服电机的电流环)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知识。

电机实训个人工作总结二

一、前言

电机实习是我们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电机生产过程的参观,电机实体结构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次实习主要分为去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公司厂内工程师对电机生产过程的介绍参观和学习一位电机老师傅拆装电机,要求我们通过这次实习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电机的内部结构与生产流程。

二、实习内容

20**年6月30号上午,我们全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2级同学乘坐校车前往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公司进行实习参观,第一次从教室踏入工厂的车间只能用激动和震撼两个词来形容,接待我们负责讲解的是赛力盟电机公司一位年轻的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当他说出自己也是从大学毕业后进入这里工作的时候一下子给我们拉近了距离。

在进入车间参观之前,工程师很热情严肃的给我们介绍参观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要注意头上的天车吊卸重物,胸前的参观牌在生产机器前要用手拿住以防被卷入机器中去。工程师带我们进入的第一个车间是主要负责转轴加工的,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转轴加工的主要流程:下料(做成一节一节圆乎乎的)—粗车—调制(热处理)—半精车(一圈圈红色的)—磨床—铣键槽(铣床),这个流程过后如果可以通过焊浮金使其对称,跟随着工程师的讲解,我们见到了一个个电线杆粗的转轴,真的很吃惊,没想到转轴竟然还有这么大和粗的。工程师告诉我们这是大型电机的转轴,大型电机工作性能最好的可以一个小时之内将广州一个区的雨水排干净,紧接着我们看到了电机的外壳排内关盖箱体,工程师给我们了讲解了很多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知识,这些在课本内是找不到的,大型的电机主要采用方扁型的,圆形的很少用,比如说大型水轮机和发电机,压圈用做定子铁芯两端用的,飞轮可以增加转子的惯性,机座的外面要添加防锈漆,轴承可以分为稳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焊接浮金可以加大直径等知识。当我们走到一个滑动轴承边上时,一同学突然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转轴铁芯有一边会有一圈圈减小的螺纹?工程师耐心的给我们解释这是因为那边是风扇位,另外一边是输出端,风扇位那端不需要太圆的轴承。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发电机的转轴,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轴承内部为什么会有孔,电是怎么传送出来的。我们今天见到了立式和卧式两种电机的实体,在厂内看到了活动导员的生产加工过程,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这两种不同形式电机的使用范围。

紧接着我们进入了小型电机的加工车间,见到了我们课本中经常学习的绕线式和鼠笼式电机实物,当看到小电机的关盖的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关盖上有四条高出平面的条条?经向工程师咨询,原来这叫加长筋,关盖本身比较薄,通过加长筋可以使关盖不易破碎。工程师给我们讲解了机座的加工过程:车削(铁芯位)—洗脚底板(安装平面)—转孔(连接),电机是有双循环的,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主要是内通风道通过气流将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出。我们见到了大型的定子铁芯,发现铁芯的内部凹槽之间还有一个个短的透气的小口口,工程师讲这叫冷却通风槽用来散热的,这在我们课本中是没有提到的,我们看见了被呢绒包裹的一条条铜线,根据绝缘要求的不一样,可以分为外包玻璃丝的绝缘层、含云母的绝缘层和呢绒带,其中绝缘层越薄越好,也分为低压线和高压线,高压线圈上拥有比较特殊的黑色低阻带,半导体的一种材质,可以用在高海拔上面,工程师开玩笑说这是他们公司的机密,也就没有给我们细讲,不过可以感受到,能够解决高海拔上电机放电的问题一定是高科技的。 我们来到了绕线机和高压测试的地方,见到了大量的各种各样各色的铜线圈,工程师给我们讲解高压一般是长方形的铜带,小电机一般是圆形细的,铜的颜色分为金色、银白色和酱色,这取决于外面的绝缘等级和性能,高压电机用少胶云母片最好,而且云母的含量越高越好,

到了一个包绝缘层用的无尘车间,由于是月末,这个车间没有开门,工程师特别强调这个车间是耐压试验的,里面的高电压可以打到1万伏特到2万伏特,他们这里每一根线圈都会进行耐压试验。马上就有同学提问,为什么每根导线都要进行耐压试验?为了给我们解答疑惑,工程师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厂的vpi工艺,这个工艺主要是进行高压真空浸漆的,在国内有这道工艺的工厂很少,将电机组装好后放进去,通过抽干空气和水分,让漆把定子铁芯淹没,高压在把漆打压到里面,然后进行烘干,最后使绝缘一体化,绝缘层一体化可以提高电机的绝缘性能,但是必须建立在线圈耐压的前提下,线圈耐压是核心,如果有一根线圈不耐压,这道工艺就会报废,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这不禁让我们感受到了工业生产要求的严谨性。不知不觉中,一上午短暂的时间就这么度过了,我们还沉浸在工程师讲解的知识海洋里,下午在学校通过互联网我好好查了查赛力盟电机公司的资料以及电机的实物图片进行了下保存,对一些水轮机、电动机、发电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了解。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乘校车来到了赛力盟电机公司开始新的学习,这次工程师首先带我们进入的是冲剪车间,这个车间主要是生产硅钢片的,先下料,然后通过剪板机自动的被剪成一片片的,之后进行刷漆,形成各种各样的硅钢片,我们见到了正在生产的单槽冲机器,转子片根据开槽不同,可以分为定子内圈和转子外圈,我当时正疑惑这一片片的硅钢片怎么样才能弄成那么厚的定子铁芯?不可能用胶沾吧?正准备问工程师,工程师已经开始讲这个问题,我们见到了一个叫叠加芯胎的圆铁柱,原来硅钢片就是套在它的上面一叠叠的装在一起,通过500吨或者300吨的压床,一下子就可以将转子片分开,做出来冲模,很多同学还是不理解这个过程,工程师带我们见到了很多做好的冲模,这下子大家基本上明白了。有个同学突然提出:为什么电机上会有通风槽?当时我听了这个问题感觉很好笑,通风槽不就是用来散热的吗?后来工程师给我们讲解并不是每一种电机都有通风槽的,这跟电量有关,像液冷的空调就不需要通风槽,我听了突然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还需要虚心的学习请教。

我们到了最后一个要参观的车间总装车间,这个车间主要负责小电机的装配、中大型电机装配、水轮机的装配以及对电机外壳的刷漆。我们见到了很多的发电机和同步电机的机座,有扁式的和立式的,电机上的风机分为自带风机和外加风机,自带风机会损耗电机本身的能量,一般情况下大型的电机高于1000kv的都拥有自带风机,工程师到一个电机前给我们说这个电机是要用到重庆轻轨六号线的,我们听了都很吃惊很赞叹,可能这也是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为社会发展带来价值的一种自我肯定吧,总装车间旁边有一个刷漆的有毒高危车间,里面有小电机生产的流水线,虽然说是有毒高危的,但是偶尔去一次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我们还是走进了这个车间看一个个被漆好的小型电机,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很多课本上学到的鼠笼式电机、直流机,直流机和交流机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换向器。下午,通过上网查资料,得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关于直流机和交流机以及水轮机的资料,这些宝贵的知识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和发现。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60

目前,由于生源减少等原因导致中职生的质量有所下降。他们典型的特点是:基础知识水平低,学习习惯不好,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下,他们注意力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会逐渐对电工失去兴趣,很快变成厌学、惧怕,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正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一般包括五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过程评价。下面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为例来探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

1 提出任务

任务是计划好的,原则上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任务的设定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后能够完成为准。最好能够让学生在开始时就能看到自己最终完成后的样品。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围绕着这个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安装好电路,用这个电路演示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此次所要完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研究和实践的欲望。

2 分析任务

教师视具体情况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分任务”,逐步细化。通过细化任务,可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各自完成整个项目。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保证任务及时地完成,利于学优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把整个任务分解为:①了解各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检测;②理解常态、自锁、互锁的基本原理;③理解“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与过程;④安装电路;⑤调试、测试电路。各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层次进行分工,让他们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互相帮助,最终共同完成任务。

3 自主学习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步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按分析任务中定下的五个任务各自去完成,采用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等方法,最后把自己的成果在组内进行汇报,供同学习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完成任务

此阶段是一个由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把之前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操作中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忌违规操作,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教学中,让学生按自己研究所确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教师应督促他们的操作规范、操作安全,引导他们互相合作、相互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完成任务。

5 过程评价

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和长处,以及在任务的实施过程的收获与体会。其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出检测和评价,通过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同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以便安排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而任务的分解则可以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矛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自己“拿手”的内容入手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得到提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主动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目前,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探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第一,重思想、育兴趣,调整好学生心态,让学生认清专业教学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重过程,强调培养能力。第三,实施中教师应善评价,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促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进中职电工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06-05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实验和认知课程。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整合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按等级分模块地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题安排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养成规律,一个项目即为一项职业能力,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突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特点;职业技能教育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力求培养出基本功好、灵活运用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为今后学习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打下扎实而又牢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学生通过技能鉴定考核,真正掌握本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

一、“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结构

项目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对一个完整项目共同实施的工作。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制定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适时安排教学计划,制定和设计项目合同,组织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加以实施。其关键是如何有效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将《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了若干项目,经过对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分析,又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再将任务细化为各个知识点,具体内容为:

模块一:电子技术,包含的课题有:安装与调试RC阻容放大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调光电路、晶闸管延时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78/79系列正负稳压电源电路、可调式正负稳压电源电路、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共10个课题。

模块二:电气控制技术,包含的课题有:认识低压电器、液压控制机床滑台运动及机床滑台工作电气控制电路、双速电动机自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起动能耗制动控制线路、通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带桥式整流的正反转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起动控制线路共11个课题。

模块三:机床线路排故,包含的课题有:M7130平面磨床、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排除共2个课题。

模块四:三菱FX2N系列PLC的应用,包含的课题有:认识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的基本指令、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主电路控制、4/2极双速电动机控制电路、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电路、装卸料小车的自动控制电路、传输带电机的控制系统、彩灯闪烁控制电路、智力竞抢答装置电路、加热炉自动上料控制电路、钻孔动力头控制电路、PLC控制仓库门自动开闭控制电路共13个课题。

以电子技术模块中的“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为例,具体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的任务分解及细化知识点教学要求如表1。

二、《维修电工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采用“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比例为6∶1∶1∶2。表2为项目成果评价表,表3为小组工作综合评价表,表4为学生任务训练总结报告。

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使课题组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内容、理念、方法、评价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如何选择与确定项目、如何制定项目活动计划、如何开展实施项目活动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不仅使学校的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l]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何小刚.职业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赵海永.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职业,2011,3(中).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东部地区10个职教集团与滇西10个州市开展合作

2012年12月3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东部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战略合作座谈会。

篇(8)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必须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因为绝大多数的自动化设备都会用到电动机,电能的70%以上全用在电动机上,电动机控制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自动化设备的性能的好坏。因此,掌握电机的控制技术,对我们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机的控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如果这些原理掌握不好的话,对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是很不利的。比如,学生如果不知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他就看不懂类似的原理图,对电动机的调速就束手无策,学好了《电机与变压器》,再学习《电力拖动》等后续课程就比较轻松了,而且学生能从比较高的层面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技术,提升了他们的能力。

《电机与变压器》这门科理论性很强,很抽象,同时需要的基础知识多,比如,要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必须对电磁感应的方面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有些甚至还要求具备高等数学的知识,而我们中职学生往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这使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困难。慢慢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在台上费劲的讲,学生台下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实训阶段,由于没有与理论知识同步,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已经忘了,因此,实习老师往往还得讲解原理,这样效率很低。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本人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动机的培养贯穿始终。要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电机与变压器》这门课在整个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明白电机控制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是多么巨大。同时,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些技术并不是很难学,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方法,认真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学会,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才可以开始进行教学。

二、进行课程改革

将《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以及相关内容的实训合成一个课程来进行,比如,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要进行降压启动及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原理和方法,那么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让学生进行安装和调试,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进行调速的原理后,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的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分析,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串、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有关知识后,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的串、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可以减少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学过的理论马上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很高,效果也很好。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老师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等有关教材进行重新编辑,编制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教材。

三、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光在课堂上讲理论,很难学好,尤其是对我们职高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有好的实验实训设备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以请专门生产教学仪器的企业设计制作一些适合实验实训设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学校专门建立了的电机与变压器实训室,并购置了20台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在这个装置上可以进行各种实训实验,如直流电机实验、异步电机实验、步进电动机等特种电动机实验,还可以进行各种电气控制实验,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控制,还可以进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如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和实训,学生对电动机的原理和控制方法有了很深的理解。有了这些实训设备后,我们老师上课积极性也高了,因为本来很复杂,很抽象的问题,现在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到解决,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大为感观。

四、适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有必要的将自己搜集或制作的flas以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理解。根据课程的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素质和技能双重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将电动机控制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之中

篇(9)

随着大中专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中职院校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特色,在实训教学上不断的改进与提高,使中职毕业生能够在企业进得去,并且站稳脚。学生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技术人员,必需以此作为学生的原动力,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与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1 模拟生产的教学环境

在实训教学中,从教案的准备,实训器材的准备,实训方案的定制,要最大限度提供模拟生产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提高实际生产技能的机会。例如,在《工厂电控》的教学中,进行三相电机控制线路故障排除实训时,教师先将电路原理图给学生讲明白,学生逐步分析电路图,提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出实际生产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单独处理问题,并记录处理的思维过程,教师再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迅速掌握该知识。

2 用先进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录制工厂的生产录像,或者用电脑动画模拟生产,把生产与学生的课程相结合。学会了这些知识,在生产中就能用得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电动机正反转时,把一台车床正反转的工用用摄像机录下来,给学生播放,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设计电路,动手安装,实现电动机正反转。学生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去学习,效果自然提高了许多。

3 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应用为主导。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大实训的课时数,让我们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工》教学中,可以把电工实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把学生对电工元器件的认识和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元器件的结构与作用,并对有故障的元器件进行维修与保养。其次,对线路的原理图,接线图要熟悉,为下一步的接线作到心中有数。还有,提高工艺要求,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接线,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

4 小组合作是生产正常的必然要求

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后,迅速生为企业的生产主力,现代企业对员工间的相,合作要求非常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的实训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进行万用表的使用教学中,把学生按三到五人进行分组,每组分发一定数量的电阻或电容(如50个或100个),让他们内部分工测量并汇总。这样,既训练了万用表的使用,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5 把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课题

中职的教学必须要和企业的生产联系起来。通过教师对企业的了解与参与,把一部分企业的生产任务放到教学中,作为教学课题,使学生对该内容的知识点有了更贴近实际生产的认知。例如,一个学校合作企业有一批转轴的生产任务。生产中要涉及到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这些这些课程是分开学习的,这时需要多门课程的联合使用。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且教学组织难度较大,但它是中职才教育必然的发展方向。

6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以考试或实验成绩作为学生的评分标准,已不再适合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逐步向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综上所述,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作为学校要求学生的参照,是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向,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

篇(10)

一、右脑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研究表明:左脑管理右侧身体,主要完成语言、逻辑、分析、数字的思考认识和行为,是理性思维,工作方法为直线式,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累积式;右脑管理左侧身体,主要负责可视的、综合的、音乐的思维认识,是形象思维,工作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并列式,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右脑具有左脑所没有的快速大量记忆和快速主动处理性能,这种性能使右脑能超快速地处理信息,并且右脑中的直觉和艺术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对右脑进行引导和应用,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造性。

二、开发右脑常用的几种方法

1.躯体刺激法

躯体刺激法就是刺激右脑主管的躯体,从而开发、锻炼和唤醒右脑。具体有:刺激指尖法、刺激左侧身体法、锻炼五种基本感觉法……

2.思维锻炼法

思维锻炼法是训练右脑主管的思维功能,促使右脑神经元形成新的回路,促进神经联系的新生和分化。主要加强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锻炼。还有人主张将两者相融合。

三、在电工专业实践训练中开发右脑

电工实训是电类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学生没有理解知识所必需的基础。而右脑在图形方面优于左脑,所以在电工实训教学中锻炼和发挥右脑功能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 建立情境――主动唤起右脑。首先,建立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保加利亚学者罗扎洛夫认为:每个人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此时,容易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提醒、暗示,让学生观察、抚摸元件,让学生回想原理图等方法唤醒右脑功能,使身体和头脑和谐一致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刺激右脑工作。和以往教学情境不同,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要大量引入图形、实物以及过程,引发学生积极联想,促使图像在右脑里不断地转化、处理、组合,借此引导和加强右脑的运转。比如,创立正反转控制电路情境时,先让学生观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细节,听发出的声音,而后让学生回忆所见所闻,当学生能基本说全时,再进行操作让学生通过声音判断继电器的动作、电动机的状态。诱发学生运用右脑,将看到和听到的变成一幅幅图像存进右脑,然后学生便会将右脑的图像和以前右脑中机床的图像进行拼合形成更生动的图像。

(2)运用形象记忆――让右脑中图像帮助学生先把知识记住。俗话说,“一图抵万书”,且右脑记忆力惊人。所以,我们要注意给予右脑更多、更丰富的图像刺激,积极引导右脑处理。在演示中让学生多看实物、过程,使其印在学生右脑里,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取右脑中的图像,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将不再苍白――有丰富的图像作支撑。在总结回顾某个知识点卡住时,先不急于从逻辑上去引导,而是利用学生右脑中的图像:如老师当时的手势、语调、位置等,这样学生不仅能想起知识点,还会加深整个课堂的印象――右脑记忆时间是超长的。

(3)适当地超前学习――让右脑参与使学习更具有的创造性。右脑倾向于网络状、随机、跳跃地处理信息。所以学习也可以是网络状的、跳跃式的、直觉感悟式的学习。比如,熔断器可以不讲,后面通电时肯定有烧熔断器的,那时通过让学生看现象去理解熔断器的功能;让学生结合操作实践来理解其上、下接线桩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熔断器,还培养了学习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适当地设置问题――让右脑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思维的创造性。右脑更具有随机性和直觉性,这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右脑中的图像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问题出现时,右脑会自动被激活解决问题。右脑功能的提升会提升整体思维的创造性。因此我们要有意识设置问题让学生解决。比如,在讲完单向控制电路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正反转电路、多台电机单向控制电路等。

以上是本人在电工实训中对学生右脑开发的一点尝试,但并非片面强调训练右脑,而是呼吁要像培养左脑一样去培养右脑。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对保险培训感悟 下一篇: 农村科技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