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7: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恐龙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恐龙教案

篇(1)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分析恐龙的外形特点,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等过程中,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结合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何用绘画、折纸、泥塑等多种方法表现恐龙。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美术的趣味性,培养探究恐龙世界奥秘的兴趣,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同时树立正确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制作等多种方法表现恐龙。

教学难点:恐龙的动态造型及合理地组织画面。

教学课时: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l

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人类并不是这个地球唯一的统治者。

早在

2.2

亿多年前,曾经有一类庞然大物统治地球长达

1.6

亿年之久,

然而在大约

6500

万年前却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

(恐龙)

对,就是恐龙。你们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

好,让我们穿越到远古时代,去探究恐龙的奥秘……

l

播放视频

l

板书课题:恐龙世界。

二、探究新知

l

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它们具体生活在什么年代?

l

向学生介绍恐龙生活的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l

现在的人怎么会知道那么多远古时期的事情呢?

(考古)

出示考古学家的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

l

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恐龙、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恐龙玩具。

l

课件出示恐龙图片:给大家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恐龙。

l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那么你知道它们都吃什么吗?)

(植物、动物)

l

恐龙的分类:草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

l

小组探究:草食性、肉食性恐龙的特点(每组重点讨论一种恐龙)

肉食性恐龙(以霸王龙为例):

头巨大、牙齿锋利;前肢短小、后肢强壮;尾巴粗而短。

草食性恐龙(以马门溪龙为例):头较小、脖子长;四肢行走;尾巴长。

l

教师示范:用线条分别画出霸王龙和马门溪龙。

l

草食性恐龙们就甘愿被肉食性空龙吃吗?

(不愿意,它们自己有防御功能)

l

介绍有防御武器的恐龙。

l

播放视频:小甲龙的防御武器的作用和威力。

l

恐龙生活的环境(播放图片)

在恐龙时代,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为恐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它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l

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那么怎样来表现恐龙呢?想一想,恐龙生活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周围还有什么景物?

三、

欣赏学生作品:

l

课件展示:纸板造型、泥塑、彩泥贴画、秸秆造型、儿童画等表现形式的作品图片。

l

说一说同学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恐龙?

(纸板造型、泥塑、彩泥贴画、立体折纸造型、儿童画等)

l

引导学生欣赏用绘画形式表现的画和立体恐龙世界。

四、艺术实践:

l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完成不同恐龙的造型,组成一个立体的恐龙世界。

要求;造型生动,饱满,有趣。

l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l

《重返恐龙世界》:教师通过视频显示各小组学生完成的立体恐龙世界作品。

l

相互欣赏学生作品,小组交流。

l

学生互评作品、投票并阐述理由(以小组为单位投出两票,其中一票可以投给自己小组,必须阐述理由)。

l

师评相结合情况进行小结。

六、知识拓展

l

进化大猜想:现在的什么动物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l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如果不注意保护她,相信千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灾难一样会降临到人类的身上。

l

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呢?

篇(2)

1、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

2、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的形态及环境特征,画一副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恐龙资料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掌握恐龙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恐龙的形态,大胆想象,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准备:课件

画纸

勾线笔

水彩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进行一次奇妙之旅,你想去吗?(播放视频)

2、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世界吧!(师贴题)

二、探究,学习。

1、进一步了解恐龙。(边讲边播放课件)

你知道吗?早在2.2亿多年前,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群庞然大物,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之久,后来神秘的消失了,这至今仍是科学上一个未解之谜。它们是谁呢?

曾经有人怀疑恐龙是否真的存在过,事实上科学家通过考古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证实了它们的确存在过。

恐龙的种类特别多,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水里游,还有的在地上爬。有的温驯,有的凶猛,因此,弱肉强食的事情经常发生。根据它们牙齿的化石,把它们分为植食类恐龙和肉食类恐龙。

2、摸一摸。

为了让大家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恐龙,下面我们来摸一摸,请大家一边摸一边想,这些恐龙都有什么特点?

师发放恐龙模型,学生通过触感进一步了解恐龙,讨论恐龙的特点。

师生小结恐龙的特点。突出讲解霸王龙(肉食恐龙)和马门溪龙(植食恐龙)。(课件播放)

师讲解画法(从线条、构图、背景等方面讲解)

3、画一画

师范画霸王龙

(1)边画边讲解画法。

(2)小结绘画方法。

4、说一说。

讨论恐龙生活的环境。(丛林、城市、太空、果园等)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恐龙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么,请你大胆想象一下,它们还可以生活在哪里?(讨论,欣赏作品)

5、创作。(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环境里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画出不同的恐龙外形特点,要求形象生动。

(2)、添画出恐龙的生活环境,画面协调而美观。

四、评价。

1、谁表现的恐龙既生动又形象。

2、你最喜欢哪一幅?

篇(3)

1.教学背景

高职教育所要培养的是有理论、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有限的条件下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为此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模拟仿真系统辅助教学已经是普遍现象。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利用数控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现实要求,因此,利用仿真系统进行数控模拟操作就成为本门课程的一项重点内容。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外圆车刀对刀模拟操作,该部分内容是依据学校的课程标准,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最终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外轮廓车削加工而选择的内容。结合加工实际,只有完美地完成对刀操作,才有可能完成车削任务,所以该内容是车削部分的重中之重,而其本身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对刀操作正确步骤的掌握和对刀细节的处理(包括进退刀路线,数值的输入计算等)。

3.教学目标设计

数控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最终课程目标是培养数控专业人才,而本次教学内容恰恰是教授满足数控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在老师课堂的详细讲解和演示操作引领下,结合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不断深入思考,掌握知识点内涵,通过依靠数控模拟系统建立起来的虚拟工作环境实际动手操作,完成最终的对刀训练,从而真正掌握这一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利用小组讨论模式,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投身数控行业,成为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4.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该学生群体入校成绩普遍较低,难免有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其次,多数人自我意识强烈,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最后,该群体学生离不开网络,能够从网上获得大量的信息,却不愿意深入学习和借鉴,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也缺少对知识点的有效认知,理解能力亟待提高。本此课的内容相对较简单,没有过多的知识点需要深入理解,更多是需要记忆和对细节内容的有效把握,对大部分同学来讲是没有多大难度的,同时有模拟仿真系统的虚拟环境辅助,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在协同互动上会有些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5.案例呈现

5.1情景设计

教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控车床外轮廓的编程,可如何利用程序加工出正确的零件呢?

观看视频:车削轴类零件过程演示。(学生很有兴趣地观看)

视频结束后,引入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鼓励同学们完成模拟对刀,掌握技巧,并能用所学习的指令编制程序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2任务演示

教师:下面就由我来演示外圆车刀对刀方法。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

5.2.1对刀前准备:选择一个毛坯件(Φ50mm*200mm),选择外圆车刀(前角95度刀片)。机床启动后,一定要回原点。

5.2.2Z向对刀:

5.2.3X向对刀:

5.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实践

同学们以三人为一组,先个人实践,有问题讨论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有处理不了的问题就报告老师,由老师加以指导,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再统一加以强调和解决。

5.4对刀结果判定

采用分析提点法来引导学生编写程序,验证对刀结果是否正确。

经过最终的程序验证,得出了正确结果:

5.5学习评估,总结提高

在训练中,同学们敢于发言,相互启发,互相讨论,学习,在集体的思维中得到发展,每一位同学都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更能使同学们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有利于同学们的成长。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次课的评价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为次,以学生互评为辅的三级评价机制,三者比例为6∶3∶1。首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开始观察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于课堂表现好,能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给予较高评价;其次要突出实操结果的重要性,对掌握较慢,问题较多,但能完成最终结果的学生也给予较高评价;最后一部分就要突出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给队友打分,对队中表现优异者适当提高评价等级。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帮带后进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7.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演示讲解法,以数控模拟仿真对刀这一任务为核心,结合数控实际加工,来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从提出时实践任务――演示操作讲解要点――学生自我练习――学生提出问题,指导讲解,既满足了教学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使整个的教学过程一气呵成。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模拟实际的操作面板,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并把自身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领航员和协调者,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两级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进取心。在本次课中,学生的表现十分优秀,在听讲时细致认真,记录要点及关键点;在自我练习时,团队合作密切,讨论积极,互相帮助,通过主动解决问题来完成任务,进而达到自身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本次课的不足之处包括:首先,在于学生自我实践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指导能力稍显不足,由于学生的问题较多,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每一小组进行过程性评价,也就没有办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有些急躁,部分学生感觉一次讲解的内容较多,没有办法完全吸收消化,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对课堂秩序的控制稍显不足,给人以“乱”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探索解决方案,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成为更加优秀的专业课教师。

参考文献:

篇(4)

学生高兴地说:“喜欢!”

师:“你们还认识哪些恐龙?”

生踊跃发言,室内异常热闹。(5分钟)

师:大家对恐龙很感兴趣,老师也收集了许多恐龙的资料,想看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学生很快沉浸在画面之中,不时发出惊叹声。(13分钟)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恐龙,读一读书,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向全班介绍。

当学生向全班介绍时,学生的发言零乱无序,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读书时,下课的铃声响了。

老师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阅读入境提供形象,积累素材,但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让学生欣赏比文字本身更具魅力的影像画面,学生失去了更多宝贵的读文、感悟的时间。

这样的例子还有音乐课上的、美术课上的……

不难看出,那些图文花哨、音乐夸张、内容膨胀的资料喧宾夺主,轻松、愉快、优美的形式占据了学生的心理活动,这些音像的东西在脑海中留下了烙印,而那些主要的学习内容却顾不上了。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到整合点,让媒体真正服务于教学,不再顾此失彼。结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来说明实践活动的认识:如何让媒体真正为教学和学生服务。

篇(5)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网络课件以庞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输技术,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设备于一体,能使自然事物及发展过程等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搭建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

如在教学《黄崎山》一课时,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播放黄山风景区的精美画面,内容包括黄山四绝、黄山四季、黄山晨夕、动物植物、黄山冷暖等。师导入:“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那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黄山奇石的美与奇,并结合电脑课件形象感知“黄山石”的奇,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个性参与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

二、引导自我发现,提出活动目标

自我发现的过程,就是主动探究的过程。在发现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容易产生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学生自己从网络上探究,有的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冷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所以选择了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认为行星撞击地球更容易导致恐龙灭绝,因此选择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有的则不满足于课文中提到的内容,从因特网中再搜索进行探究——之后,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回答用表单提交到公告板,同时学生也可浏览其他同学提交的观点,起到网上交流的目的。

这段时间的学习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进行,实现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的探究内容,让内在兴趣成为整个活动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给予学习者以清晰明确的认知导航,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中,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已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信息的组织者,导航者。

三、利于网络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篇(6)

【场景一】

教师上大班散文诗欣赏《蝴蝶舞会》时,为了使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舞会,播放了一段舞会的场景。正当大家看得聚精会神时,活动后面传来一阵嬉笑声。转头一看,原来两个孩子在模仿着舞蹈,滑稽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幼儿哈哈大笑。老师向他们走去,活动室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那两个孩子紧张地低下了头,好像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地说:“想不到我们还有两个‘舞林高手’啊?”其他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老师又说:“请他们给大家表演一段,好吗?”“好!”大家热烈地鼓起了掌。旁边一位幼儿说:“老师,他们会跳拉丁舞。”“是吗?”老师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是的。”更多的幼儿叫起来。“那好,我们就请他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热烈欢迎!”老师说完,带头鼓起了掌。两个孩子在老师再次鼓励下,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热烈奔放的拉丁舞,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喝彩声。他们也是脸上乐开了花。

这时老师乘机引导幼儿们想象:“蝴蝶舞会中谁也会来跳拉丁舞?除了热烈的舞蹈,蝴蝶们还会怎样舞蹈……”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积极主动地探讨着关于蝴蝶舞会的问题。

[深度思考]换位思考使课堂焕发活力

语言活动中常会有突发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打乱老师原本的教学流程。如果教师采用的处理方法手段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反而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课堂教学要以幼儿为本,教师要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为他们着想,看懂幼儿的行为,分析幼儿的行为,正确了解、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幼儿模仿跳舞可能不是故意的,是兴致高所致。老师如果生气发火,必定会影响教学气氛,打击幼儿的积极性。案例中的教师无意间发现了两名孩子的特长,通过鼓励、赞赏,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也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回应策略]善于捕捉,点燃火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

【场景二】

大班故事欣赏《城里来了大恐龙》是属于超现实主义的题材,很受孩子们的青睐。活动过程中,教师刚讲到大恐龙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座立交桥,让汽车、行人从它身上走过,孩子的问题来了。幼1:“老师,现在为什么没有恐龙了?”师:“有小朋友可以回答她的问题吗?”幼2:“不知道。”幼3:“好像是一场地震后恐龙都死了。”师:“嗯,这个问题真好。可是,现在我没有答案,所以我请小朋友回家后去图书馆查一下资料,或者请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到网上找找答案,我也去找一下,下次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深度分析]顺藤摸瓜引发再探索

在本案例中,孩子们对于恐龙这个形象有着无比的兴趣,对于孩子即时生成的“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这一问题,教师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于是很坦然地告诉孩子,并将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因为有了兴趣作基础,加上老师留给的疑问,孩子们都会积极地寻求答案。

[回应策略]适时留疑,彰显智慧

一般地,在语言活动中幼儿总是跟着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走,老师对于幼儿预料中的表现或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幼儿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无法及时回答的问题不够重视,以致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新《纲要》提出的:“语言活动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可见,对幼儿生成的问题教师无法作出判断和回答时,可坦诚相告,师生共同对疑难问题探究解答,也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智慧。

【笔者感悟】幼儿的课堂生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判断及活动环境创设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案的束缚,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幼儿的智慧才会得到尽情展现,教学活动才会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如果把幼儿的“生成问题”比喻成“琴”,那么教师的“回应”则是“瑟”。琴瑟合鸣,才能使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精彩无穷、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宋志红《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6.4)

篇(7)

1.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完善。课程游戏化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但并不是说就把以前旧的内容全盘否定,这种否定过去而重建一套游戏化课程的做法是走了极端路线。课程游戏化是在幼儿园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教育进行改革与完善,充分利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使课程游戏化更科学有效。但是,既然是改革,幼儿园就一定要分析以前教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应与《指南》进行对比照,找出不足之外,我们的课程建设是不是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是不是以幼儿的学习为主要出发点,体现了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学到了多少等等。

2.从整体上推动课程游戏化。游戏化并不是简单地把教案改一改就可以了,也不是多做一些游戏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把课程游戏化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先从理念的更新入手,准确地审视目前的课程建设水平,再多挖掘资源,研究游戏化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等,从多方面考虑,整体上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3.消除一些误解。很多老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游戏的设计有预定性目的,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课程表上写上游戏课,在活动中硬加游戏环节,进行专门的游戏比赛,对老师的游戏教学进行检查等,这些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考虑,让课程游戏化成为一种育人的游戏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课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

1.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大班的孩子经常接触绘本,他们能仔细观察图片,解读图片内容,大胆想象猜测故事情节,并愿意积极表达,但是孩子们对九宫格形式的绘本很少接触。大班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要升入小学,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适应新的生活,很多幼儿对小学生活向往,也有些孩子有些畏惧,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幼儿很快适应生活环境。比如,《奥古斯汀》是一则绘本故事,它的文字非常少,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因为爸爸有了新的工作,喜欢画画的小企鹅奥古斯汀跟着爸爸妈妈搬家去北极,在那里他转进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很快,奥古斯汀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新的生活。本次活动将绘本内容以九宫格的形式呈现,引导幼儿根据九宫格提供的关联图片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并能积极表达,同时通过九宫格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懂得面对未知的环境要有积极的心态,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的语言。大班的孩子非常喜欢阅读绘本故事,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形象的画面能引起孩子们阅读与讲述的兴趣,他们能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故事线索能较快地理解并讲述故事内容。同时大班的孩子对动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一般人都比较害怕的蛇类有着独特的好奇。故事中的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尝试用清楚的语句进行讲述,但是有的讲述不够完整,词汇量不够丰富。比如,举行一次绘本《克里克塔》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绘本《克里克塔》,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一条友善、聪明、可爱的蛇与一位老太太温馨地生活在一起,老太太像爱孩子一样爱着这条蛇,蛇也像亲人一样和人们友好相处的故事。故事充满温情又不乏幽默,充满智慧又不乏想象。本次活动主要通过自主阅读和游戏感受蛇的聪明及与波特太太和小朋友的友好相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大班孩子喜欢绘本阅读,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老师情境渲染下,能体会出绘本中角色的矛盾心理,并能结合生活经验自发产生帮助他人的意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不能很快改正,这时朋友的相伴和智慧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在智慧帮助朋友方面缺乏经验。比如,《怎样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是一本能一下抓住读者的眼球,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绘本。绘本中的主角是一只孤独、寂寞,且有着随时会吃掉朋友坏习惯的小恐龙,“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这是小恐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尽管每次他都想忍住不去吃掉朋友,可这个坏习惯却总是改不掉。直到一只个子小小、灵活聪明的小老鼠莫罗出现,它用了一个聪明的小计策教会了小恐龙做蛋糕。小恐龙在朋友莫罗的相伴和帮助下,改掉了吃朋友这个坏习惯。本次活动以绘本情景为载体,以“九宫格”游戏为推手,引导幼儿在倾听和观察中理解小恐龙“吃与不吃”的矛盾心理,懂得思辨,产生想帮助小恐龙这个朋友的意愿。最后孩子们在感受到“一个人做事有点难,有了朋友的帮忙就简单”的基础上,用画笔画下自己的帮助之法,进一步体验朋友相伴的重要。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3)

篇(8)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这种课堂结构还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至今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每堂课都按这些步骤安排教学,每个教学环节缺一不可,而且前后的顺序不容颠倒,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成了教条主义,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革。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取舍或排序,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地调整,使我们语文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新知的教学、巩固练习。但是有些教学环节则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流畅。如:有些知识与旧知联系不太紧密,检查复习可有可无,复习旧知的环节要态度坚决地省去;有的新知在复习旧知过程中就很自然地引出来了,如果此时插入“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就会显得生硬,就会打乱学生的连续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的导入新课就显得多余了,此时就要省去导入新课这个教学环节;如果在一节课上学生学得很好,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且下课铃已经响了,也可以把全课总结省略;……。

二、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1.旧知复习要做到“精练”和“实用”。 课始对旧知的复习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有时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复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师在安排复习时要做到“精练”和“实用”。所谓“精练”就是该复习的旧知就复习,不该复习的旧知就不复习。要做到“精练”就必须精心挑选复习内容,这是复习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课前的复习不要面面俱到,复习内容的确定不是依据教科书、参考书和参考教案,而是根据知识的本身的特点、教师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而定,学生掌握得很好的旧知就可以不复习,学生掌握得不好的知识才是我们要复习的,对于关键性的知识不但要复习,还有认真复习。所谓“实用”就是复习的知识要对学生学习新知能起作用,要能解决新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做到“实用”就必须把该复习的旧知进行认真地复习,不但要复习到,而且还要复习透,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明白其道理或原理,并能把这些道理或原理迁移到新知学习上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2.问题的解决要体现“探究”和“原创”。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的合作研究中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也就是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这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其次是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原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不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生为解决问题的而进行的有关操作过程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通过讨论、研究、操作等学习活动自行解决,这就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原创性”,只有这样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9)

    在进行活动《爱唱歌的大恐龙》时,我就关注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看图片。图一,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几个小朋友。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他们在做什么动作?你在什么时候会做这样的动作?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以后,就马上能明白,原来是恐龙在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觉得声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图,孩子们只是说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顶上,可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们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们想想,结合前面发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会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悦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说:大恐龙,你的声音太响了,请你轻点吧!

    这个活动孩子们说的特别棒,我也很轻松、快乐的参与着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要让孩子们学会关注整体,同时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只要合适的引导,小班孩子的看图讲述一样会很出彩的。

    从孩子都画西瓜想艺术活动的“示范”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有趣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有趣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可以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

    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今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通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待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一定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不知大家怎么认为呢?

    《糖果雨》活动反思

篇(10)

一、内容的选择,源自幼儿生活

幼儿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科学知识是个人建构起来的,它不能由教师教给幼儿,而是要通过幼儿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自主建构和探究研讨。因此,我们在选择科学教育内容时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帮水宝宝搬家”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了解有关水的特性,还能让幼儿了解许多可以装水的的工具,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学习与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性的教育,它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细心呵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接触和了解与周围世界有关的初步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从小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二、目标的制定,便于操作落实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充分反应了该年龄段一般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要求。而每个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了解和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不会使制定的目标偏离孩子的经验。

对于小班幼儿,应该引导他们观察周围事物的明显特征,获取比较粗浅的科学经验,特别是他们他们比较熟悉的小动物、植物的一些外在的特征,和它们与人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幼儿乐趣参加各类的科学活动,使得他们更加关注周围自然环境。例如小班科学活动《制作泡泡水》,其目标为:1、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2、尝试用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这些目标凸显了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个别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这一目标性质,在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对圆的事物都十分的感兴趣,一个个圆乎乎,透明的泡泡抓住了幼儿的眼球和他们的好奇心,所以一节课下来,小朋友都十分的开心。

对于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会从生活用品变成对周围生活中某些科技产品的了解,比如手机、电脑等。在中班科学活动《自由自在的电线》中,为其制定的目标是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中班的孩子,对手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有明显的提高了,科学活动中最主要是动手去操作,主动参加科学活动,索周围自然界。

大班科学活动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范围可以更加广一些,内容能更加丰富一些。在大班科学活动《沉浮游戏》中,其目标的制定为:1、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2、初步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对其分类。3、能用箭头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在大班目标制定时,我们发现记录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大班的科学活动能是幼儿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这三大领域都是相辅相成,都需要很好的制定在目标之中。

三、材料的投放,激发探索欲望

操作材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如何投放都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科学活动组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质量。

首先要做到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其次在准备材料时要围绕具体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本次活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就要相应的准备什么样的材料。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把它们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四、适时地指导,支持幼儿探索

上一篇: 机关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调查工作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