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窦娥冤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23-03
教育软实力相对于经济投入和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是满足教育所需要的以师资储备为核心的学科意识、知识修养、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政策扶持等综合状况的反映。中学戏曲教育在整个中学阶段处于弱势,虽然国家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的角度出发强调戏曲教育,并从2007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省市开展“戏曲进课堂”试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师资力量等软实力的缺乏。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中学戏曲教育的软实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中学戏曲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一、调查情况说明
中学课程标准涉及戏曲教育的有语文、音乐和艺术,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艺术教师,所以本调查以语文和音乐教师为主,其中语文教师354位,音乐教师71位,目的是从他们的立场和现实体验出发,了解当前戏曲教育软实力的具体状态。
调查内容包括对戏曲教育功能的定位、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师当前专业储备状态、研究型教学意识等等。
调查的形式为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听课。
调查面向全国以随机的方式展开抽样调查,既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既有“戏曲进课堂”试点学校,也有非试点的学校,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更为普遍和常态的把握。
二、现状和危机
(一)功能定位模糊,戏曲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晰
为什么要进行戏曲教育是戏曲教育方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教什么”和“怎样教”就会成为空谈。作为普适性教育中的戏曲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分清楚。戏曲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戏曲演员,也不是为专业学校输送戏曲人才,而是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能欣赏戏曲这种艺术样式。说到底,中学阶段的戏曲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会欣赏”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戏曲教育的目标认知又如何呢?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以了解教师对戏曲教学目标的认知程度:您认为戏曲艺术的教学目标应该确定为:A.创作和表演 B.欣赏和批评 C.两者都要 D.其他 。选A的有16.90%,选C的有43.66%,也就是说有约60%的老师认为创作和表演应该成为戏曲教育的目标。这个结果显示,面对戏曲教育,不少教师将素质教育混同专业教育,对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还很模糊,对戏曲教育目标的认识还不清晰。戏曲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说得很清楚: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而音乐课程标准中虽然对戏曲提出了会唱的要求,但每学年也只要求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可见会欣赏始终是戏曲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会唱也是为会欣赏服务的。
(二)缺乏学科意识,教学内容建构缺乏专业眼光
中学戏曲教育采取“一科切入,多科综合”的形式,戏曲教育并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戏曲教学可以缺乏学科意识。缺乏学科意识的教学会导致教学内容无序,教学方法随意,教学评价泛化。这在戏曲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中的戏曲内容编写缺乏学科意识。戏曲以零散片段的方式进入中学教育,教材内容没有体系,难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以人教版为例考察中学戏曲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音乐教材在八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单元《梨园撷英》,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高中阶段语文教材选了《窦娥冤》《牡丹亭》,音乐教材(全一本)只在第十单元介绍了京剧越剧等,选的曲目有《谁说女子不如男》《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等。整个中学阶段戏曲教材内容偏少,且学时累计不超过10学时,这样的安排很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更难以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目标。
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学科意识。一个教学素材,可教的内容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体现了教师是否具有清晰的学科意识。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教师教学的教案,另外实地随堂听课,发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作者背景、戏曲情节介绍等方面,而对唱腔等体现了演唱风格和审美特征方面的特点等很少涉及。而后者其实更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戏曲时能“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另外中学戏曲教育课时紧,而教师往往又觉得什么都需要教,求全求多,这样就会导致课堂容量大,每个教学点匆匆而过。如在一位老师所上的《梨园撷英──唱大戏》的示范课中,短短45分中里既有戏曲知识,又有审美体验,还有审美活动。且每一活动版块都包含大量的教学点,学生在课堂上目不暇接,课堂节奏很快。这种课作为公开课,很好看,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很有效。这节示范课引发我们思考的是:教师对学科要有比较完备和科学的教育学视角,这样才清楚课堂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
三是教学评价缺乏学科意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教育学特点,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再到教学评价的进行,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当前戏曲教学评价在语文课程中有“泛语文”的倾向,在音乐课程中有“泛音乐”的倾向,语文偏向于考察学生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来评价戏曲的文本价值的能力,将戏曲体材等同于其他叙事文学体材;音乐偏向于评价学生是否“会唱”,而不是注重学生是否“会欣赏”,模糊了戏曲集文本、音乐、舞美于一体的特性,将戏曲教学等同于其他一般歌曲教学。
(三)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戏曲教学力不从心
知识储备就好像冰山的底座,浮在水面上能够向世人展示多少取决于其基础有多深厚。教师的戏曲知识储备就是冰山的底座,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批评能力,并且能够成功地把自身的鉴赏和批评能力转化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而有效的引导能力。
中学教师戏曲知识的储备如何,能不能胜任戏曲教学,为此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指:A.京剧、昆剧等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各种戏曲表演形态。B.包括宋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和地方戏等各种曾今存在和当下存在的戏曲样式和形态。有近50%的人选择了A,这说明很多教师缺乏完整的戏曲史观念。以语文课为例,《西厢记》和《牡丹亭》分别属于古代戏曲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文体,两者音乐体制、文体结构、语言风格均不一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扣紧元杂剧和明代传奇不同的文体特征和审美风格来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戏曲史的概念。而从调查收集的教案来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讲授等同于小说,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成了主要内容,学生学完这两篇课文之后,除了记住张生、崔莺莺、柳梦梅、杜丽娘这几个人物形象,以及反礼教歌颂爱情的主题外,能够促进他们拓展性学习的思路和方法都没有掌握到。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您是否创作或改编过戏曲剧本?您是否有过戏曲表演经验?回答从来没有的,创作或改编:音乐33.8%,语文68.8%;戏曲表演经验:音乐38.3%,语文74.29%。这个结果也使我们对戏曲教学产生担忧,教师没有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经验,就很难产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与其他艺术样式区别的审美体验,这样在教学中也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戏曲的美。
知识储备的缺乏还会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判断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主要参考资料是教学参考书,而对于有关剧本选段或表演的权威评价很少涉及,能查阅该作品在戏曲史上地位和特点的教师则更少,这说明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备课时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判断。
如实地听课《窦娥冤》,有学生问:窦娥给人的感觉是很善良的,为什么在蔡婆改嫁的问题上,她冷嘲热讽,很尖刻,这好像不符合她的性格?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感到很茫然。因为教学参考书对于窦娥形象的分析就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教师也这样教给学生了,从来没想过其中的矛盾性。在早期的戏曲创作中存在着作家的声音盖过人物的声音的创作特性,窦娥作为童养媳,安分守己而又善良,这是符合其身份特征的;语言尖刻确实不符合她的身份,而这种不符合窦娥身份的尖刻语言其实是关汉卿个人泼辣老健的笔锋和气质在窦娥身上的不自觉流露,这是戏曲创作初期的必然现象。而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很好的教学者,还要做一个很好的研究者。
三、建议和对策
(一)立足学科意识,加强师资培训
当前中学阶段戏曲教育的师资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校音乐、语文教师,二是专业剧团戏曲演员,三是作为戏曲爱好者的票友。其中以学校在职教师为主,后两者没有教育学背景,其参与学校戏曲教学大多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带来不好的结果是导致学校戏曲课程活动化,但其介入学校教育确是因为中学戏曲专业教师缺乏。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戏曲方面的培训刻不容缓。
对戏曲教育师资的培训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高校在读师范生的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未来学校戏曲教育的主力军,但就目前高校师范专业设置的课程来看,戏曲类的课程少得可怜,2011年我们也曾对高校中文和音乐两个专业的师范生做过调查,师范生所受到的戏曲教育也是零碎不成系统的,专业的戏曲课程很少,很多学生通过公选课的形式获得戏曲知识,这给戏曲教育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高校师范专业要设置学科意义上的戏曲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戏曲史、戏曲鉴赏、戏曲创作和表演等,并注意和中学戏曲教育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到中学后能够很好地运用。
二是中学在职教师戏曲教育专门培训。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各省市都很重视,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但种类繁多的培训中,关于戏曲教育的专门培训很少。这点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在回答“您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主要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只有16.9%的音乐老师和2.82%的语文老师认为自己的戏曲知识来自于工作后参加的专门培训。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培训组织单位要充分意识到戏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训时要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安排专业的戏曲教师和专门的时间对教师开展戏曲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不过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在读师范生的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在职教师大多具有戏曲教学经验,因此培训要注意专家讲座和学员经验交流相结合,多采取对话和研讨的形式,围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果说师范生的培训以获取戏曲知识为主的话,那么在职教师的培训则以提高戏曲教学能力为主。
(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强戏曲学科课程建设
中学阶段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我们不可奢望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在中学开设专门的戏曲课程(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但戏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编写要体现一定的学科意识。
戏曲教学在中学阶段具体到教师实施的时候为什么差别很大,这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同一个教学目标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也说明了我们的课程标准本身在表述的时候存在着模糊性以及泛化倾向。比如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戏曲部分的表述是: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学习表演简单的歌剧、音乐剧、京剧或其他戏曲、曲艺片段,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就这两句话来看,包含两个层级:欣赏和表演,但核心目标是什么,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告诉教师,课程标准如果明确欣赏是核心目标,表演是为欣赏服务的,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会侧重,也就不会因为目标的不明确而出现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杂而乱的现象了。
对于戏曲教学内容的编写,我们的观点是“少”但要“精”。少,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是必然的,所以要在“精”上下工夫。戏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经典性和系统性。当前各版本语文教材在“经典性”方面做得不错,但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且不是每册教材都安排戏曲内容,这一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戏曲知识,二是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戏曲。音乐教材在让学生“会唱”的方面做得不错,即选取的篇目学生易于学唱,但篇目的选择随意性比较大,经典性不够,显然没有经过科学细致的论证。
(三)多学科融合,增强各科教师对戏曲教育的参与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启迪学生的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使语文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例如在教学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从电视剧《红楼梦》中人物的海选讲起,这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插入讲解了许多有关电视剧《红楼梦》中主要演员的拍摄花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讲必修一读本《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时,导入由赵咏华演唱的《最浪漫的事》。这样便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到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例如讲《荷塘月色》重点在散文语言的品位;《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目标为: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上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次要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语文课堂“三高”目标。
三、灵活处理教材,激活课程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在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引导并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设置问题情境,针对现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很多古老建筑都被拆毁的问题进行讨论。是拆还是留?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学生以前启而不发的状态变成了积极热烈的情况。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建立“信息多向交流”的新课堂
1.智育与美育结合,推荐不同篇目,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由于传统语文教育中“读死书”惰性思维并未根除,再加上某些教师有意无意地过分强调书本结构的正确性、权威性,来强化学生“唯书是从”,“生搬硬套”地去依赖、迷信必修教材的意识。其结果,学生应有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诉求未得到重视,反而培养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惰性心理。
这种做法违背了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加以改进。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现代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只重视智育这一“实”的方面的落实,并不足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反而会损害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减弱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应该推荐不同篇目,丰富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性认知,重视美育这一“虚”的方面的落实。例如,可以推荐《窦娥冤》《生命进行曲》《凤蝶外传》《婴宁》等不同风格的文章供学生学习,这些篇目未必对高考应试有明显的帮助,但对学生认识生命、社会,感知生活中的美有切实的帮助。
2.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虚实两个方面的需求。
学生不仅有提高语文成绩的实际需求,也有享受语文魅力的精神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兼顾学生这两个方面的需求。仅就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工作而言,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会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通过预习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需要得到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必须花更多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使他们能从语文教学中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关怀。
教师良好的情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饱满热情是诱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做到为人师表;要与学生建立美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情感,与学生打成一片,交流思想,爱生如子,给学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在课堂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必须时时体现出:亲切的教态,期待的目光,和谐的语言,体贴的心肠。只有这样,才能传递自己的情感,而不应该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置学生的自尊心不顾,用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使学生受尽挫折,以致厌学。这哪还能使学生接受自己教育教学内容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一一人的自尊心。”只有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才能使每堂课都能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既重知识,又重情感,“以情促知,以知促情”,注意充分发掘课文中知识本身的魅力。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注入情感因素,使之活起来,成为可以接受的信息源。因此,有教《包身工》时拍案而起的情感冲动;有教《故都的秋》时眷恋、落寞、苍凉的美感;有教《琵琶行(并序)》时受挫、失意、沦落之情。再譬如,教《声声慢》这首词时,首先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激起学生对李清照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接着我声情并茂地配乐吟诵这首词,动情之处,声音颤抖,呜咽流涕。在整个吟诵过程中,学生的伤痛之情如决堤之水,横溢难阻,雷鸣般的掌声不断爆发,反复冲击我的吟诵,真正营造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伤氛围。正是有了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发掘,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演绎,才使这堂课获得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三、增强教学手段的情感功能
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在授课时做到:使用教具创设情境;播放录音、录象再现情境;扮演角色进入。隋境;象征性活动带人情境。如讲授《飞向太空的航程》,利用多媒体放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的录象资料,对照课文,联系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个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讲解《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用语音机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借以烘托悲怆、沉重的气氛。教戏剧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采用了编课本剧的形式。同学们先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内容,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将课本搬上舞台。别看这么搬一次,比起坐在课堂上听讲,学生的脑筋动得“深”多了,也有“味”多了,而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也得到提高与发展。
语文是各学科之母,语文教学很杂很泛,这是难点,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一般的教学中,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象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等方法可以局部应用,却不容易有机结合,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并用,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像学习戏剧经典作品《窦娥冤》、《哈姆雷特》等,完全可以把荧屏精彩对白用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古今中外戏剧语言的特点,这样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也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方向转化,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变成主动的“需要型”。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收两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换,而不像电视、广播那样,人们只是被动接收节目内容。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内容。让学生参于多媒体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又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小说片断时,安排了学生上网搜索《水浒》中有关鲁提辖的故事情节,以及像拳打镇关西这样血腥暴力的场面描写,让学生自由评价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明白了现实生活中做事不能头脑发热,要按照法律做事,维护法制社会的尊严。在教学《香菱学诗》的小说片断时,通过安排学生上网搜索香菱、林黛玉的人物介绍和香菱各个阶段的诗作,不但让学生领略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精深典雅,还动手试着学写古体诗歌,体会到了古代文人写诗的不易。通过利用多媒体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使之积极参于语文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增强了法制观念。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多媒体教学的这种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就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常规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的观点,学生理解未知的抽象知识是在主体(学生)与客体(教材)相互作用下,通过主体活动逐步建构的过程,是外部知识向内部转化的过程。因此,知识的理解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让静态知识动态化,既展现了知识呈现的过程,又清晰形象,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么,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现在中考试题中,几乎都考诗歌鉴赏,其实诗歌鉴赏一直就是中考的考点、热点,而诗里面的情感美、意境美是单纯的文字难以再现的,如果借助音乐、图片等多种手段则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例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给学生放《二泉映月》等二胡音乐,再回头讲解诗词意境时就清楚多了;再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怎么体现钱塘湖初春优美的自然风光?钱塘湖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该只是个遥远的传说,除了偶尔电视见见,其他也只是想象,结合课文提示,我通过网上搜寻等渠道剪辑了一组专门介绍钱塘湖自然风光的图文,最后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备课流行着“三备”的说法,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其主要内涵是“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与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也就是“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广大语文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基本理解和实际做法,笔者采取个案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对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现状作了研究。以下呈现基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力图勾勒出我国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现实图景。
(一)语文教师“学情分析”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近十年主要的语文教学期刊发表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分析来看,含有“学情分析”的教案(115个样本)在总教案数(605个样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分析数据如右图。
图中的折线表明,近十年来“学情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案和教学设计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关注学情分析的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表明,开展“学情分析”的教师所占比例仍不够高(最高比例为43.6%),仍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作“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由宏观背景逐步落实到具体层面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论受一般教学论影响,学情分析仅停留在对擎生的基本特征作出整体性描述,使学情分析显得空洞、模糊。近十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学情分析,虽然仍有相当多空洞、模糊的学情描述,但也有不少教师已意识到学情分析应该走向具体化。语文教师“学情分析”主要涉及分析方法、分圻内容、分析结果等三个基本层面。
1.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学情分析中,只有3.5%的教师说明了自己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换句话说,96.5%的教师没有学情分析的方法意识。在说明了学情分析方法的少数教师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说明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属于“经验判断”,如有位教师这样分析:根据几位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的反映,加上我本人的教学经历,得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有以下特点……[2]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主要是依据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作出判断的。二是说明了自己使用的学情分析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如下面这位教师的分析:我们在同学中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对这篇小说“喜欢”“态度一般”“不喜欢”的同学分别约占20%、60%和20%。[3]
此外,教师在关于自身的学情分析方法的陈述中,还涉及以下一些方式方法:一是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上课前询问学生是否看了课文,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掌握了多少,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请学生事先递交对课文的书面质疑,或者让学生谈初读作品的基本感觉。二是在课堂上,通过交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在教学互动中及时把握学情的变化。三是通过作业反馈、提问、谈话等手段,就作业布置及上交情况,与课代表及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四是根据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进行判断,对每一次测试的试卷进行分析。还有的教师定期作学情调查,例如有的每月进行一次学情调查,随机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有的教师会在每学期初做一个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需要。
同时,调查也发现,教师对学情分析方法的认识含混不清。例如:有的教师说“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可以大胆说出想法”,有的教师说“结合不同学力的学生,在上课内容及相关的练习中有所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学习状态,经常鼓励学生,不断与学生交流”,还有的教师说“针对大部分学生水平,确定难点、重点,并有针对性地辅以练习”等等。这些内容均把教师根据学情评估结果而作出的促学决定与学情分析方法混在一起,似是而非。
2.关于“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到底涉及哪些内容,主要分析了哪些学情,这是学情分析的“内容”层面的问题。从调查与分析结果来看,近十年来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包括对“学生与课文有距离”的分析、“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分析等;二是对学生“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关于“课文内容比较易懂”的分析、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分析、对“学习兴趣”的分析、“认知特点”及情感特点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基础和差异性的了解、关于“学习习惯”的分析、学校及班级背景的介绍等。
3.关于“学情分析的基本结果”
从教师对学情分析结果的表述来看,其基本内涵指的是“分析结果的使用”,也即主要包括学情与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陈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说“木叶”》时的分析:
面对班内学生的学习现状,那种原地打转、周而复始的学习肯定不能满足他们学习成长的需求。因此,我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对文艺随笔章法的领悟、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传统理解,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会盲目“挣脱”教材本身设定的重要内容而游离于语文课程之外。[4]
更多的个案表明,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该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学情分析,有许多教师分析了在具体的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学校性质和班级学生状况,有的甚至已触及学生的个别学情。从“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准备”分析的样本来看,教师的学情分析不再满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宏观背景,逐步向具体的学习层面转移,开始聚焦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形态。
(三)“语文教学内容”逐渐成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十多年来的学情分析,教师们虽然用的是实践话语,表述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学生的学情与具体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把教学内容作为学情分析的核心参照要素。
例如在分析“学习需要”的时候,有许多教师能够以教学内容为参照对象揭示学生在具体课文学习中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的寻找是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参照的。近十年来教师关于“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体现为:
1.围绕“学生与课文有距离”进行分析
一些教师认为,部分文言文及古典诗词曲类作品因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因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和时尚潮流的影响,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学生感到有隔膜,阅读难以深入;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对描写乡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距离。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是这样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
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多为“不更事的少年”,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5]
2.指出“学生对课文学习有困难,缺乏兴趣”的状况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一些文言文学习感觉有些难,兴趣不大;学生理解鲁迅杂文有难度,缺乏兴趣;对古典小说、戏曲和现代派小说,学生缺乏兴趣。例如,有的教师执教《窦娥冤(节选)》时是这样做“学习需要”分析的:
由于理科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再加上近几年高考中戏曲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盲区,因此对本部分内容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6]
在众多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强调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有的指出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成问题,有的通过描述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的从课文教学内容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甚至根据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这都充分说明,“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表述为“课文内容”)已经成为学情分析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
从教案和教学设计中反映的学情分析状况可以看出,教师的学情分析大多数采用经验判断的方式,115个学情分析样本中,只有三位教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他都是经验判断。可见,语文学科的学情分析手段需要进一步探索,需要通过加强学情分析的专业化来提升学情分析中的技术含量,一些比较成熟的分析手段,如问卷调查、观察、谈话、前测、后测、作业分析等方法亟待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
2.学情分析过程比较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