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小实验三年级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3 23:12: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简单小实验三年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简单小实验三年级

篇(1)

概念图的创始人诺瓦克教授认为,概念图最大的优点就是围绕某个主题概念,用连接词和箭头把若干小概念图连接起来,形成直观化的学习过程,把思维过程可视化,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过程。本文就如何用概念图来引导三年级孩子接触科学,认识科学,谈点粗浅的做法。

一、利用概念图 初步认识科学探究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一上来就引领孩子认识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的程序怎样?光让学生阅读科学书上的材料,再作出分析,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需要逐步培养,在空洞的说教和灌输知识的同时,只能让学生僵硬地认识科学探究模式,学生得不到对科学认识的真正内心体验,而用概念图来分析科学家的活动和自己的探究活动,再作出比较,形象可视化,学生很快就能明白,科学起始于问题,从而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科学是什么》时,引导学生比较琴纳研究牛痘的过程和自己的研究过程时就可用概念图来比较,认识科学是什么?

琴纳:

自己的研究:

比较分析得出:

你看,这样可视化的图文分析,学生在边填写图表,边思考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研究和科学家的研究也有相似之处,同时也能比较出科学研究的共同过程,那就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也就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引领孩子真正地进入科学探究的大门。

二、利用概念图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

比较分析在三年级科学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学生通过比较多种物质的特征,从而分析出同类物质的本质属性,是认识事物特性的关键时期,其概念发展模式属于一般到具体的学习模式。如三年级第二单元认识有生命的物体、认识金属等,都是从认识物质的个别属性开始比较分析,从而认识它们的共同特征,发展完整的科学概念。当然,光认识这些物质是趋于表面上的研究,怎样更好地比较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这是关键,概念图就提供了帮助,如学习有生命的物体就可用概念图来比较分析:

用画圈的形式让学生填写,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特征,中间填写植物的共同特征,就比较容易比较出动物和植物的相同和不同,从而概括出生命的共同特征。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形象化思维,不用多说,多数学生就会自行填写他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概念图 培养初步设计对比实验能力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和苏教版科学教材的编排规律,在科学探究序列中,三年级属于科学学习的起始年级,在探究过程性技能培养上引导性探究比较侧重,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对比实验中的有关变量,而不能把对比实验中有关变量的控制强加于学生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概念图可以较清晰地展示出对比实验中有关变量的控制分析过程,学生利用画好的概念图进行图式填空,就能逐步明白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控制。如《纺织材料》一课中研究棉布与尼龙布的吸水性对比实验,教师就可利用画好的概念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

通过图文来探究棉布和尼龙布不同的吸水性实验,学生一目了然,思维过程具体化,长期训练,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就很容易掌握了,为高年级自行设计对比实验奠定了基础。

四、利用概念图 考查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新旧经验的相互链接。为此,在科学教学中就是要提供一个支架连接点,引导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一个单元下来,学生对单元课文中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否有真正的了解,是否把各种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络,更好促进概念的转化和再创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就可以用图式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如三年级学生学习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概念图进行填空复习,形成完整的生命概念网络。

篇(2)

撷取几个教学和活动的片段,和大家分享笔者的教学故事。

1故事一:做一名小科学家

本课的教学,有个“让纸鹦鹉站立在手指上”的活动,即实验。因为第一次做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学生显得很兴奋。领着学生剪鹦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困难和问题再多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谁能让纸鹦鹉站立在自己的手指上呢?”学生开始实验。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

“想不想让纸鹦鹉乖乖的站在手指上?”“想!”

“那么,一直这么简单的把纸鹦鹉放手指上,能成功吗?”沉默。

“我们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发,想出了好多办法。

发给学生回形针,再试。学生能想到把回形针夹在纸鹦鹉上,只不过,因为回形针夹的位置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有的还是会掉下来,有的已经能颤颤巍巍站在手指上。

选择几种不同的夹法,在对比中,让学生领会能让纸鹦鹉站立的最佳办法,从而再体会出其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即纸鹦鹉站立的秘密:上轻下重,纸鹦鹉才会站起来。

科学这个概念意义深刻,远不是三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因此就不去纠结学生能否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通过科学的活动,带着学生进入了科学课的学习,在活动中再去理解什么是科学,做中学,真正体现了科学的魅力,也让学生尝到了科学学习的甜蜜。

2故事二:考家长

教学完《做一名小科学家》,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我拿出一支铅笔,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老师有支铅笔,想用笔尖让铅笔站在我的手指上,注意还不能让这支笔的其它部位和身体任何地方接触。谁能帮李老师想想办法?”一个个学生提出的方案,在师生共同的讨论、质疑和尝试中被推翻,学生的思路因此也渐渐清晰,终于想出了要借助其他物体使这支铅笔实现“上轻下重”的目的从而站立的方法。这一环节,巩固了学生对“上轻下重”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深的理解了科学探究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实验,而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面对失败绝对不能气馁,再努力一下,成功就在眼前。

“你们想不想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考一考你们的家长呢?”“想!”学生的回答由衷的响亮。

“今天回家,我们就考家长让笔站在手指上的问题。但是,我们怎么考呢?老师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学生的交流,显而易见只能复述了刚才实验的过程,但是会交流也是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怎么考,既能考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实验技能的掌握,又能赢得家长的支持?通过回顾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联系本节课几个实验的教学,不知不觉中既复习了知识,又掌握了考的办法。

很多学生在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中都表示:难倒了家长,教会了家长。

尽管一开始学生没能把这节课刚刚学到的科学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笔者还是很欣慰地看到了很多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热情,看到了他们对学到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渴望。教学是无形的,授之以渔才能更好的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这一点是要老师今后不断去探索和努力的。

3故事三:观察水

这节课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

料。如果只是把本课涉及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循序渐进交给学生探究的能力就成了空话。

本课中设计了一个辨别四种液体的实验:茶水、白醋、糖水、水。如何辨别?当然首先是观察,然后是思考。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的潜在理解区别开来,也就是分清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一点,三年级学生还是比较盲目的。因此,本环节的教学,要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去体会如何做实验、做记录,去表达和反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探究。这一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观察,在很多人的理解里,也许就是用眼睛看。如果,只是这么狭义的认为和理解观察,就错了。观察需要通过“眼、鼻、口、皮肤”等多器官的协作形成表象,然后再激发思维,获得对所观察的物体的全面理解,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三年级作为科学起始年级,教会他们怎么去学习科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从而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从而最终在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长智慧。

科学探究所涉略的很多能力: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质疑、讨论,表达、交流、记录,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等诸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简到难,由扶到放,在探究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科学的魅力。

篇(3)

一、问题类型

在景山教材四年级下册部分,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切割成多少个小正方体的问题,具体举一例:

有一块长方体木料(长30 cm,宽20 cm,高10 cm),要把这块木料截成棱长为5 cm的正方体木块,能截多少块?如果长方体木料的长是28 cm,宽和高不变,要截成棱长为5 cm的正方体木料,最多能截成多少块?

二、成因分析

统观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景山教材,涉及内容及其所在阶段整理如下:

二年级上册:6只袜子,每2只一双,一共有多少双?把25块月饼,每6块装一盒,能装几盒?还剩几块?一捆绳子共长36米,一根跳绳长5米。最多可以剪成几根这样的跳绳?

四年级下册:有一块长方体木料(长30 cm,宽20 cm,高10 cm),王师傅要把这块木料截成棱长为5 cm的正方体木块,能截多少块?如果长方体木料的长是28 cm,宽和高不变,那么要截成棱长为5cm的正方体木料,最多能截成多少块?

整个环节跳跃性太大。二年级上册对于除法意义的安排都相当细致,而基础和重点的去尾型也有一定的篇幅,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而疑惑的是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章节中,却没有此类问题。然后直接进入四年级下册,三维的情况。可见,如果照本宣科,大多数学生存在二维的缺失,知识链的脱节。这是问题一。

从二年级上册至四年级下册,一下子跳跃四个学期,虽然之间有零星练习,但始终是凤毛麟角。二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中,练习了进1型,未见去尾型踪影。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中,没有内容让学生见识到问题在面积中的运用。

辩证地看,学生在计算单元中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技巧,并将之迁移至实际问题中。且还需接触一些新类型的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这样处理:首先,补充二维内容,一是保持知识连续性,二是二维操作比三维简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充分理解。其次,巧用相应内容增加练习机会。最后,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协调代数练习和几何练习,难度适中。具体操作如下:

二年级上册维持原样,三个内容层层递进。

二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中出示类似练习:803个包子,每人3个,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人?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中,设计如下大长方形分割成一些小正方形的练习:

(1)有一张长6 cm,宽4 cm的长方形纸,用它剪边长2 cm的正方形,能剪出几个?

这里要充分展示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大面积÷小面积,方法二是将长和宽分别平均分。

(2)如果长方形纸的宽是3 cm,其他条件和要求不变,最多能剪出几个正方形?(应该说明的是,学生可能依然采取上述两种方法:

方法一:(6×3)÷(2×2) 方法二:6÷2=3(个)

=18÷4 3÷2≈1(个)

≈4(个) 3×1=3(个)

两种方法产生矛盾,鉴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他们只能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结论进行验证,而无法从理论上进行完整的推理证明。

操作发现方法一是错误的,对比两小题,得出结论:大面积÷小面积的方法有局限性,方法二比较通用,遇到问题先分析,再动笔。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可以继续使用购物情境,也可以增加一题几何类型的练习。

四年级上册小数除法单元,在商的近似数小节或单元练习中加入一题二维综合练习,再次把有余数的、没有余数的两类对比,学生可以独立解决。

学生通过实验,而后便能灵活解决以下两类:

1.一个长方体空盒,长8 cm,宽6 cm,高12 cm,最多可以放( )个棱长4 cm的小正方体。

篇(4)

实验不应一成不变,须要适当修改。科学源于实践,小学科学也是如此。如今科学配套的仪器与实验袋有部分实验缺乏可操作性,这容易挫伤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的第二个实验:三位小朋友,一个眼睛对着一根暖气管一端,一个负责在另一端用手电筒照射,一个负责记录现象。这本来是教材中的一个明确的实验,但是又有什么问题呢?不足之处:实际操作下来,我发现了其中的种种不妥之处:第一,暖气管无论弯与直,想要批量给各个小组都比较困难,这不仅仅是一个成本问题;第二,教材中的男孩用的是老式手电筒,采用老式普通低亮度灯泡,发光较暗,可以用眼睛直视。但我校目前仪器室中全都是高亮LED手电筒,明显不可以这样操作,否则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改进之法:既然金属的暖气管选材困难,那我就先从材料开始思考,我选取了造价十分低廉的电工用的塑料管,两块钱能买超长的一根,再用V线器(一根长弹簧)制作成我想要的弯管(两道弯),直管直接截取,这就解决了问题一。然后,我禁止学生用眼睛紧盯管的一端,改用本课实验一中的光屏承接,这样既可以看到清晰的现象,又能有效避免对眼睛的伤害。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中的第二个实验,验证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不足之处:第一,学生对牛奶、酱油、可乐、果汁、醋等液体材料需求较大,课后浪费严重;第二,重新组装装置,十分耗费时间,很容易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三,实验效果不够明显。改进之法:实验前,教师准备废旧的青霉素小瓶,清洗干净,去封口处的铁皮,在瓶体用胶布贴上“牛奶、可乐、果汁、酱油、醋”等标签,胶布大块覆盖,做到防水效果。瓶口胶塞出,用口服液的吸管插入,越细的效果越好。用注射器填装液体材料,再在吸管液面处用皮套固定作为记号。这样学生可以拿来就用,不但节约了大量的液体材料,也使操作十分方便简单,现象的明显程度更上一层楼。

二、眼前的假鸟也远胜于想象的雄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的想象力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想象,但在方法上须要积极地引导。儿童的思维发展还有很多尚未成熟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动形象地设计实验。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中有一个对比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不足之处:未要求蚯蚓、土壤的品质,湿度、时间等因素不准确。改进之法: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足够干燥的土壤,不要有沙子、石子等杂物,为学生准备小烧杯和滴管,以湿润的土壤控制滴水的量,例如20滴或30滴。计时方面,可以为学生配置秒表,准确计时。教材中要求五分钟后揭开盖子观察,这五分钟时间,不要浪费,要让学生积极地去设想、去猜测。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第四课《放大镜下的晶体》中有一个观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味精的几何结构,寻找规律。在具体操作中,学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足之处:学校实验室配备的放大镜一般都是五倍或十倍的,放大效果十分有限,观察食盐与味精时,问题并不大,很容易观测,但观察白糖的六棱两端尖顶形状,则很难观测。改进之法:将白糖换为它的“好朋友”冰糖,冰糖的分子结构与白糖极其类似,教师要在课前提前挑选好尽可能规则的“六棱两端尖顶”的冰糖,分发给每个小组,这样就解决了观测方面的难题,帮助学生很容易地得出结论,但要注意的是禁止食用。总之,即使一个并不完美的实验,也远胜于教师空洞的语言叙述。让学生动起手来最重要。

三、傻瓜化并不是贬义词

现实中,人们总是追求华丽的辞藻,却鲜有人欣赏简短的诗篇。不如把有些复杂的实验简单化,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六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中有一个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时,学生分不清“小部分”是多小,弹簧测力计读数特别小时怎么办等也无从知晓。不足之处:我们实验室配备的钩码都是50克的,大约0.5牛顿,所受的浮力太小难以读数。改进之法:将钩码更换为其他材料,例如三个大小相等的电池或者铁块等下沉的物体,把它们用胶布绑在一起,三分之一下沉为小部分,三分之二下沉为大部分,三分之三下沉为全部。材料的选择要重一些,例如电池应该选择一号大电池。注意要用废旧的电池,不要浪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中有一个实验,要求杯子内塞纸巾,倒扣入水中,取出后纸巾为干的。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实验,但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问题。不足之处:第一,纸巾容易湿,三年级学生难以做到垂直操作;第二,现象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推理与分析;第三,资源有一定的浪费。改进之法:用废旧矿泉水瓶裁剪一半,选择上半部分。在矿泉水瓶内壁画上刻度。取半水槽水,将水中用滴管滴几滴红墨水,染色使现象非常直观。改用乒乓球替代纸巾,节省材料。这样操作,学生能在一个全透明的环境中去观察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而且,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反复实验,避免了浪费现象。

篇(5)

妈妈教给我奥数,我挺感兴趣。就很积极地学习奥数,而且进步也很大!我真开心!数学有一点点成就啦!哈哈!努力努力,一定要继续加油啊!嗯,相信自己!所以,妈妈每天除了让我做卷子,还出几道数学奥数题。三年级奥数和四年奥数太难,还没有学嘛!一年级的奥数题又太简单,所以妈妈觉得应该先让我练练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慢慢的,妈妈又教给我三年级的,三年级奥数题我感觉有点难,就每天钻研,钻研了好几天,暑假还剩下好几天!不过应该提高的数学成绩差不多了吧!恩,钻研了这么多天数学,学会儿语文好了。我从我的小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嗯,抽到了“不一样的卡梅拉”!再抽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啊!太好了!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不一样的卡梅拉”是妈妈上个星期买给我的。我忙着复习数学,所以没有来得及看,现在我真高兴!可以看一会儿书啦!“窗边的小豆豆”我看过几十页,我知道小豆豆有一个小钱包,里边虽然没有钱,但是小豆豆挺喜欢的。那一天,小豆豆不小心把钱包丢到马桶里了,怎么掏也掏不上来。小豆豆仍然坚持,绞尽脑汁掏钱包,可是用尽了所有办法,还是没有掏到钱包。还有,小豆豆在巴学园上学,校长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别的嘛,我忘了,嘿嘿!不说了,看书喽!我沉迷在书中,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盖着一张漂亮、柔软的单子。我起来,不知怎么的,又拿起奥数书开始钻研。

之后,我才发现,我“爱上”了数学中的奥数,我感觉它似乎离不开我。

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79

科学教学实践表明,设计实验方案是学生根据科学猜想,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科学实验课堂像走过场一样,让学生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实验方案,接着在课件上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再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成功,却少了“科学味”,学生的能力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或者说教师的行为束缚了学生。作为一名从事三年级科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认为三年级是科学教学的起始年段,也是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能着力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那么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探究能力的提高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谈一些策略。

一、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已有经验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在探究能力方面,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依托教材,梳理出教材的典型模板,引导学生模仿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础。

例一,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谁流动得快一些》一课,教材中首先提出问题: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那么它们流动得一样快吗?接着让学生猜测,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常见的液体是否流动得一样快呢?如果不一样,那么谁会流动得更快一些呢?然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证明哪种液体流动得更快一些?请学生设计一个三种液体流动速度快慢的实验方案。教材还提示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提醒学生要以公平为出发点来设计实验。学生还要及时思考:自己运用的方法能比较液体流动的快慢吗?即教材以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作为本节课的科任教师,我认为只要把教材这部分的内容稍微梳理成如下方案模板即可。

“谁流动得更快一些”实验方案

1.探究的问题:

2.我们的猜测:

3.实验的器材:①实验用的材料有

②操作用的器材有

4.实验操作步骤:

5.注意的事项:

刚开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可采用学生说,教师填写的方式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了解了实验设计的流程后,可让学生自己填写。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到四年级时,学生基本上就能设计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了。

二、借助演示,引导学生修正实验方案

三年级学生年纪较小,考虑事情有欠缺,对一些影响实验成败的细节不够关注。每当这个时候,教师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提倡应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师的演示实验。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将学生容易忽视的,关乎实验成败的重要细节用“故错法”来演示,让学生对其印象深刻。

例二,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这节课时,当学生设计好“让水、食用油、洗洁精在同一块塑料板上流动”的实验方案之后,他们就开始跃跃欲试了。这时我抓住时机,在实物展示台上做了以下几个“故错演示”。

1.针对“同样大小”一词,我用滴管取水、食用油、洗洁精各一滴,故意使三种液滴大小不一。

2.针对“同时出发”一词,我故意将三种液滴滴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3.针对“同一高度”一词,我故意将作为水、食用油、洗洁精的赛道的塑料板一端高,一端低地提起。

每当我做完一个错误演示时,就有不少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你错了。”“老师,三种液滴要一样大小。”“老师,你不公平。”……各种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有反馈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把实验方案进行修正,教师在学生修正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完善实验的注意事项。“让水、食用油、洗洁精在同一块塑料板的赛道上流动要注意从同一高度流下、同时出发、液滴要同样大小”。

经常对学生进行类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次次的经验积累,让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日趋成熟。

三、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

三年级的科学实验涉及的器材易于操作,实验用品也比较安全。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实验。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当学生经历失败后,让他们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并找出改进的方法,从而完善实验方案,规避造成实验失败的因素。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例三,同样是在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这节课时,当学生提出让水、食用油和洗洁精进行流动比赛时,我让他们就“怎样让水、食用油和洗洁精进行流动比赛”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之后让他们到材料桌上自选实验用的器材进行实验。结果学生模仿课本的方法,有的小组选了“把三种液体分别滴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底部边缘,看哪种液体先流到杯口”的方式来实验;也有的小组选择“把三种液体滴在玻璃板上,缓缓抬起玻璃板,让三种液滴进行比赛”的方式来实验;还有的组选择“用三个相同的纸杯分别装相同量的三种液体,并在纸杯底端中心钻个孔,看哪种液体先滴净谁就流动得快”的方式来实验。可是,就算是模仿课本举例的方法来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还是不一致。这说明有的小组一定是实验失败了,这时候我组织学生找原因,引导他们思考:利用相同器材做实验,实验结果又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同时要求他们排除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他们在完善实验方案时才更有针对性。

四、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实验方案多样化

考虑到三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在指导他们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起初较多的是让他们根据方案模板来学习设计,继而培养他们自行修正、完善实验设计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使实验方案多样化。设计实验往往更能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应该善于抓准机遇,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质。

篇(7)

一、劳技课教学资源的整合

1.分年级整合设计劳技实践课内容

如在一、二、三年级时,安排“认识花草树木”、“我和植物做朋友”、“我看哥哥姐姐来劳动”等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学生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劳动基地里的花草树木、土壤、昆虫、学长的劳动探究情况;四年级时,带领学生参加劳动,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安排“走进植物王国”、“我的巧妙种植方法”等主题活动;五年级时,带领学生以劳动基地为平台进行科学探究,安排“我的小实验”“我的小课题”“我的小论文”等主题探究活动;六年级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日趋成熟,情感日益丰富、开始关注家庭、社会的种植及绿化问题,本阶段我们安排“我家与植物”、“社区绿化知多少”、“社区花木的种植调查”、“我为绿化家乡献力量”等活动。

2.分年级整合开发劳技实践课内容

可以根据自己年级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家长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活动,

一年级 观察植物的外形 能用话来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年级 观察植物的生长 用简单的画或话来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等。

三年级 植物、昆虫相互间的关系 制作植物、昆虫标本,并开展读常识类书籍的活动。

四年级 植物、昆虫与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写观察日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年级促使植物生长的各种方法 做对比实验,比如月季扦插、摘顶,发芽时的掩光法等,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

六年级研究土壤成分、光照强弱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进行无土栽培中的水培和基质培的实验。 对比不同的改良土壤的方法,从发芽率和出苗时间和株数的不同,研究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法,作好记录,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小论文。

3.劳技课的课外实践活动整合

除了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如有关于肥料的认识,玫瑰花的扦插、叶子的输送养料、蒸发、光合作用,菜粉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等在教室里组织教学之外,大部分教学时间都是在劳动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我们根据季节转换和种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变换教学内容。如一位老师一次带领学生观察西红柿时,发现“同样的温度下,为什么另一个品种的西红柿没有提早开花呢?”老师马上抓住这个契机,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在边实施,边借鉴、边开发的过程中,让我们的活动内容不断调整、生成、充实。

二、劳技课教学模式的整合

1.引导――对话式教学模式

在劳动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由于瓜果蔬菜的种植等知识技术学生平时从未接触过,知之甚少,此时我们多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期可以高效地传授知识、交流信息。但这种知识、信息的交流不是传统的、单向的,而是立体的,生成的。通过课堂实践,我们初步总结出“引导――对话式”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创设对话情境――师生互动交流――思维拓展延伸”。

2.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

开放――互动式模式重视以教材为中介,师生共同讨论、质疑、评价,教师、学生、教材处于立体开放的系统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探索,我们初步总结出“开放――互动式”模式劳动实践课课堂教学结构应由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效果评价、回归目标。

3.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于劳动实践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适宜于运用此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通过研究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劳动基地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体系,形成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三、劳技课多学科领域拓展的整合

以学校的劳动基地为依托,学校、教师、学生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习得了技能、提升了情趣、拓展了视野、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能力。

1.引导学生向熟悉的空间拓展

为了引导学生多元化有层次地去探究,我们引导学生拓展空间,进行家庭种植实验,走进自己熟悉的社区,走向社会去探究。

如走进劳动基地大棚,观察在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实验:通过三个阶段的不同实验(第一次应用水培方法,第二次进行改进版的营养液栽培,第三次进行柱式无土栽培)不断地改进栽培方法和基质,得以实验成功。由此鼓励推广到家庭的无土栽培,给社区写绿化建议书,建议将楼顶、阳台、墙体等都作为新的绿化点。

2.引导学生向所学的课程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采用向学科渗透拓展的方法,对每一个活动大主题,都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小主题。教师采取向学科渗透的方法,将大主题进行分解,如关于社区绿化实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拓展:

(1)向数学学科渗透的活动――调查社区绿地面积

关于调查社区绿地面积的主题,主要开展如下的活动。其一,实地测量绿地的长和宽,计算出大致的社区绿地面积,了解能用哪些数量指标来描述花坛的分布情况。其二,绘制初步的社区绿地分布图。

(2)向美术学科渗透――制作植物标志牌

在活动中,先由小组成员交流搜集到的植物相关资料,再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制作植物标志牌的方式,以及图案的设计方法,最后动手制作个性标志牌。

(3)向科学学科渗透――了解植物生长特点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常见植物的生长特点,我们结合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查阅植物学书籍,如植物图鉴、网上图片,进行对比辨认,从而认识更多的植物生长特点。

(4)向语文学科渗透――社区绿化建议

篇(8)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找出逻辑联系小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然后加以挖掘加工,汇集起能够引爆激情,形成认知冲突,充分启动内驱力,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的科学元素,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同时因将科学活动置于广泛的生活背景中,而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并不是一个个空泛的概念,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又充满着科学的,逐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关注、观察周围世界,进而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

1. 利用直观感知。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选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或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直接作为问题情景搬进课堂,使学生在零距离接触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中,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比如,食物在保存过程中,常会出现发霉现象,这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的一个研究内容。在教学《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组未发霉和已发霉面包,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面包所会发生的变化,产生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问题与目标。这样的情境设置既简洁明了又切中重点。再如,《水生植物》、《蚂蚁》(教科版小科三上)、《指南针》(教科版小科三下)《简单电路》、《做个小开关》、《种子的萌发》(教科版小科四下)、《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神奇的小电动机》(教科版小科六上)、《铁生锈了》(教科版小科六下)等许多课文,均可以借助与课堂即将所学知识相融的事物或现象的呈现,来吸引学生观察,引发思考,生成科学问题,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 组织现场体验。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过程中思考、感悟,完成从激趣到生疑的转变,使其顺势进入科学探究的历程。比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教科版小科六上)时,教师设计“撬讲台(重物)”体验活动来引出杠杆的研究的。而《轮轴的秘密》(教科版小科六上)时,则可安排一个“拧开水龙头”的活动――先去拧水龙头上的轮子,然后再拧去掉轮子、直接拧轴,在前后两次用力体验的比较中,引出疑问:轮轴有什么作用?此外,《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科版小科五上)时,教师以“玩一玩”活动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玩一玩气球,观察、体会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光和影》(教科版小科五上)教学中课始安排影子游戏等,把日常生活情境移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兴趣,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有了科学知识生活化的引导,学生更乐于亲近科学,可进一步促使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依托信息技术。对于一些受时空等因素局限的生活元素,我们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优选、整合,然后再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出学生感兴趣的这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分析,从中捕捉科学问题。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我看到了什么》对照片上的大树的观察,除了可以拍摄自己校园里的大树外,还可从当地那些古树名木中,选择一棵枝繁叶茂、较为典型的大树,拍摄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孩子们观察。又如,五年级上册的《我们的小缆车》教学时,通过展示一组比较典型的不同类型的车子视频或图片资料,认识到这些车子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研究。此外,那些涉及宇宙、地球知识内容的教学,均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深挖现实世界与生活中的素材,架设起通往课堂探究的桥梁。再如,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等都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学生生活中似熟悉又似陌生的事物、现象,剪取典型片段,以形影俱备、声情并茂、色彩斑斓的数字化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学习状态。那下暴雨时,从天空急剧倾倒雨水,浑黄而肆意冲荡着的山洪,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土地和雨水随之发生的变化,这些富有震撼力的情境画面,都给孩子们以强烈的刺激,勾起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强烈关注,进而结合教师的合理启发引导,使学生于正常的思维处产生了认知冲突,并由此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科学问题――对雨如何影响土地的研究。

这样,通过对生活内容挖掘、剪辑、重组、放大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优化了问题情境设置,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引导他们迈好了从生活走进科学的第一步。

二、合理构建模式,促成有效探究

1. 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科学探究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目前各校的实验室装备虽然均达省颁Ⅰ类标准,但依然有不少材料需要师生自己来准备。

教师不妨布置学生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三年级学生是从植物、动物单元,开始接触科学课的。让学生到校园、公园里去捡落叶,菜园里、草地上、土壤中找蜗牛与蚯蚓……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对象就在我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科学探究需要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三年级学生从“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习,开始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可让学生观察、搜集生活中的常见小物品,以便用丰富的材料来研究它们的硬度、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这样就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而且让他们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特性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进而认识到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学生准备的研究材料越多,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也随之丰富,对于结论的得出更加科学、更带有普遍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 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认知论告诉我们,学习者新学习的材料与他脑中原有的知识存在逻辑关系,发生相互作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要让学生有效地探究、建构科学概念,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启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相关实践经验和经历,来推进探究过程。并在团队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同化、顺应,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均能得到优化,最终完成可行性较高的探究前期的活动设计。

例如,大多学生在生活中早有过用筷子敲击碗、杯的行为,并且知道这样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来。因此,在《声音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设计,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展开抽象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然后通过交流进行各种思维的碰撞。教师指导的重点则放在引导学生思考,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改变了什么因素)?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控制哪些因素)?观察目标是什么?这样,既可让学生在经历方案设计过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思考,又规范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保证了自主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当然,在探究活动的其他各环节中,教师都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技能,以及已学的科学概念,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

3. 注重证据、逻辑推理、质疑。时下,不少老师在研讨展示、竞赛课时,往往会挖空心思地思索,力求弄点新意的实验来,以体现“探究过程”的优化;而观课者心里也滋生了不这样就不算是成功的课。也有的教师认为观察、实验不过是一个简单或者复杂的操作性活动,实验前的规划意义大于实验的操作意义。

其实,就小学生的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而言,收集事实现象与各证据,进行合理论证或解释,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的“创意”节点应该释放于此。绝不能缺失引导孩子们的这一段“走路”过程。可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地进行收集证据。除了观察实验中得到的证据外,还应引导他们如何将教材呈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以及善于以生活经验来验证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展开相关的逻辑推理或相互质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让了解知识的背景与形成过程,而且渐入到学会方法,学会思想的境界。例如,《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六年级上)单元教学时,对“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研究,除了观察生活中各座钢索桥的结构,及共同的显著特点外,应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建造“钢索桥”,体验钢缆的拉力,以此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

又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中,无论是加热铁丝的中间或是一端,加热金属圆片的中心或是边缘一个点,观察到火柴或者蜡环掉下的先后、蜡的融化现象,这都只是实验操作的自然结果。教师还应重点引导学生找到热的传递方向与这现象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最终认识到热的传递特点: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此外,我们教师不能有选择地过滤掉学生实验活动中的疑问,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异常现象。这样,牢牢把握小学生内在的心智技能活动,并经一番梳理和提炼,实现了实验现象与问题解释之间的对接,使实验目的回归理性和深刻,这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三、回归生活实际,拓展认知结构

如果说科学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理性认识生活世界的精神隧道,那么,课外的探究活动就是在生活世界里高速行驶着的列车。因此,学生的科学探究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把课内进行的科学探究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带入小学生的生活,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1. 延伸探究活动。课堂活动在课外得以延续,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到位。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课外活动的随意性就很强,也缺乏坚持研究的意志。因此,教师不能只有布置,而忽视具体的引导。对制约学生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难关,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谋划多样化的解困良策。比如,《植物的生长变化》(教科版三年级下)单元教学中,“植物根的生长”、“出土后幼苗的变化”的研究活动,教师的指导就应下足功夫。如可指导学生将观察的内容,设计成表式,起到提示观察作用,且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为小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提供足够的帮助。

此外,像《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三年级下)、《天气》(教科版四年级上)单元,《月相变化》(教科版年级下)等课文的教学,均需要我们教师将指导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坎里,促使他们学会并坚持在课外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同时,应每天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课外研究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对于确有难度的探究活动,则鼓励用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减轻个体学生的负担,但又确保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这样做,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大量的探究信息,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能力、习惯的发展生长。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预先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作出充分的评估,拟定具体的应对方案。同时必须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安全教育,以免课外实践活动中出现任何一丁点的意外。像《做框架》课后对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结构的观察研究活动,到何处观察、站在什么位置、采取什么安全保护措施等等,都必须经教师的事前实地考察后,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明确无误,确保万无一失。

2. 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课内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建立的科学模型,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师应多为孩子们创造知识的运用的机会。促使他们养成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科学地思考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篇(9)

实验教材有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减少了繁杂算术内容,降低了运算要求,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使数学内容变得有趣,变得容易,这是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的。但新增加或加强的一些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对不少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几和第几》,每次遇到这样的填空题,学生的错误率特别高,因为大部分学生汉字还没认识几个,让他们把左边的四个圈起来并把第四个涂上颜色,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困难。

又如,一年级下册的《认识时间》及《认识人民币》,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相关的生活经验少,接受能力较差。如果改在二年级学习乘法之后再来学习,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该类问题,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掌握更牢固。

再如,有的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例2和例3;有的例题后没有相应的练习,教师还要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做,如,六年级上册的和倍问题;还有的练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了,学生也有一定困难,如,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练十四第3题。

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也有的内容要求过高,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教学很难,如果到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起学会简单得多。

二、结构编排,有些衔接混乱

现在的教科书注意将数学知识循环上升进行编排,内容的编排尽可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但还有部分内容出现了知识衔接混乱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

比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教学,应该安排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此之前。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想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由于没有学过笔算加减法,在数据是两位数时,学生就不会进行计算。

又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一些计算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方面的计算技能,而教材却把笔算乘法安排在后面的第六单元。这样安排,遇到长、正方形边长大于10时,由于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大部分学生就会感到计算困难。还有本册第五单元《时、分、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也要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调整到第三单元《四边形》之前,才符合知识循环上升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有些实际偏离

教材安排了许多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但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5页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还有第68页和第79页的情景图对大部分农村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然而,毕竟农村学生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作为全国小学生的使用版本,应当更多地考虑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适当增加农村题材。可以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为不同地域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胆改革。

此外,还可以加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力度。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一些特色资源的保留与进一步开发意义重大。教科书在农村的二次开发,小的方面包括对于农村地方及农村学校特色资源的发掘与建设,大的方面可以是对于乡村自然资源、民风民俗、优秀人物、现实问题等乡土文化的加工利用。如果能够立足于农村现实、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既能够传达与城市同样的内容保证了学生升学的公平性,又不至于使农村学生担心未来出路问题,而且对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重要作用。

四、操作实践,有些力不从心

篇(10)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80-01

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生都有爱动、爱问、好奇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实验室里的任何一种仪器都感到新奇,总爱问这问那。只要教师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加以点拨、指导,很容易激发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两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入境入情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许多问题。这一环节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在上每一节课时,都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科版(以下所举均为科研版教材课例)三年级《磁铁的性质》一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教具,一块木板,木板上放着用多个长方体木块做的小火车,车头用铁皮包着,学生看后很奇怪,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我接下来说,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老师用这根塑料棒指在火车下面,就能让它动起来,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用怀疑的态度静观我的表演。我拿起“塑料棒”(里面放着条形磁铁)在木板的底下,对准“火车头”的位置慢慢移动,“火车”动起来了,学生们一片欢呼。我接着问:你们想知道它的秘密吗?以此引出了探究学磁铁性质的小组实验,学生都兴致勃勃地顺利完成了实验。又如,三年级下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我是这样设置情境的:我拿着准备的教具说,现在老师这个瓶子里有大小相同的、颜色相近的两种球,塑料球和玻璃球,你们能帮老师区分开这两种球吗?同学们众说纷纭。一个学生突然说,往瓶子里倒水,塑料球就会浮起来。我高兴地叫这个同学上台演示,结果真分开了。接下来的实验,木块、铜块、回形针、橡皮、铁片、三角板等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很快做完了。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科学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上一篇: 文明调查报告 下一篇: 创建卫生文明城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