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07:1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德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主体性教育。这里的主体性不是教育者的主体性,而是“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者通过教学渠道,将德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个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德育的实效性。否则,就只能是教育者的“独角戏”,教育者只是完成了个人的工作,至于工作的实效却很难把握。长期以来,中学的道德教育方式总体上偏向于单向度的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方式的突出问题就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摆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甚至蔑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动力,而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求。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强迫学习的东西都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1]67,成人如此,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于德育的心理需要,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工作效果。
(二)德育过程:重品德认知,轻品德践履
就德育过程看,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环节缺一不可。要想使德育见实效,不仅要重视提高主体的德育认知,还必须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锤炼主体的意志水平,最终落脚到德育行为上。当然,德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知识,但是,德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以知识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而是要作为人们的品德见之于行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种割裂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相互之间关系的做法是违背德育过程规律的。目前,民办中学德育工作主要由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党团工作途径,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依据课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民办中学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关注高考或中考所要涉及的考试内容,而较少地关注学生实际成长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因此,实际工作中还多是依赖于课堂仅有的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德育工作,其效果之弱可想而知。
(三)德育价值:重功利实用,轻精神引导
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是看不见摸不着,其效果也是潜在的。这就在客观上容易造成一种印象,德育到底有没有做,做多少,关系并不大。所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指的就是这类工作。相比较而言,人们更看重通过应试获得的分数带来的实际效果。对于背负着沉重的生源压力的民办中学来说,偷偷地减掉德育之负,其实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些在面上必须做的德育工作基本不会减少,比如课堂教学,常规性活动等。而在本质上是否追求实际的德育效果,却很难保证,明显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微观上看,一线的教师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功利性。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只谋求学生分数高和升学率高,不能切实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常用批评、禁止、训斥、惩罚等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得学生常常生活在精神的受辱中,很难形成良好品格。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缺少对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应有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有益拓展。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民办中学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德育熏陶无论是质还是在量上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若干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就德育工作主导者而言,与社会办学的大环境不无关联,与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联系紧密,与民办中学的经营者素质密不可分,与一线的教师质量息息相关。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主观原因: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是主要障碍
首先,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按理说,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参与到社会办教育以补充教育资源的不足,这种精神是十分可嘉的,经营者如果没有较为超前的意识和勇气,很难迈出这一步。但是,我们知道,民办中学既有经济实体的属性又有教育实体的属性。这就使得民办中学必然要受到这两种属性所固有规律的制约。在实际的运行中,常常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当让步,教育规律再大也必须服从经济规律的需要。因此,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就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德育理念的相对落后状况。一些与经济挂钩的“缺德”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中。比如,“品德无用论”的思想就很有市场。有人说:“有人花钱买智育,有人花钱买体育,却无人愿意花钱买德育。”话中之意是“德育都没有人要了,足见德育之无用至极。”这话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其实不然。所谓花钱买智育,主要是指家长们愿意在课堂之外为孩子花钱购书、雇家庭教师、上各类辅导班,却没有家长专门为孩子的德育花钱辅导。这是对德育的渗透性、潜在性特点缺乏认识使然。德育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念等无不浸透着德育的养分。因此,家长在花钱买了智育的同时,也就买了德育。德育之“用”更是体现其潜在性特质,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无不以德育为内在支撑的“骨架”,否则必将成为有才无德的“废品”。德育之“用”岂能以经济杠杆来衡量其实际的斤两呢?其次,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一个好王子,一切都归功于运用道德的原则使他成为好王子的那个人”。[1]204也就是说,学生到底怎么样,关键在教师。民办中学德育工作的好坏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民办中学的教师专业素质明显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懂得品德教育。就目前的民办中学德育队伍来说,主要是政治教师和党团工作人员。但由于政治课是“副科”,党团工作也不是主要工作,一般多由教师兼职。这些教师所以兼职,对于主办方来说,可以节省办学成本,而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多挣些工资。至于他们是否懂得德育工作,往往被忽略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思想教育是人人可以从事的,“谁不会说点道理呢?”“不都是教育孩子么?说服他们还不简单?”诸如此类的观点听起来掷地有声,实在是对思想教育的认识十分肤浅。二是不善于品德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品德教育时说道:“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动着儿童,在他们心灵里留下愉悦、兴奋、精神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变成信念。”[2]当前由于升学率的引导,几乎所有教师,尤其是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生存大局,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首先以满足考试成绩为主,至于是否能够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愉悦、兴奋、精神充沛的情感”就不得而知了。三是不愿意从事品德教育工作。就教师个人价值追求而言,没有谁愿意被人轻视。同样是教育工作者,同样地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为什么要被人看不起呢?尤其是品德教育费时费力、短期效果不明显,让人感觉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教师队伍中往往有可有可无的感觉,这种不被认可的滋味是教师们谁也不愿意落到自己的头上的。因此,从事品德教育的工作者很多都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而是被动地接受安排。
(二)客观原因:主办者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是致命的软肋
由于前述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不到位,民办中学的主办者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德育的突出地位难以兑现,因此引起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一些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几近步履维艰,甚至名不副实。第一,德育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可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在教育行业有些工作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额外的给一些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等等。但是,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很难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劳动的积极性。我们注意到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中主要是两块,一是主管单位来检查时为了应付才付出一些款项,平时并不设立德育工作专项费用。二是给兼职德育教师微薄补贴,这并不是一个整劳动力的工资,而是兼职工资,有的甚至还不到一个整劳力的一半。第二,德育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如何说明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这在理论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态,所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更容易取得实效。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只要能够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至少可以为学校的德育工作铺平道路。比如,在形式上有没有成文的考核机制,岗位职责,具体要求等;在内容上有没有确定的德育工作内容,校园文化活动有没有具体实施的措施等。
三、民办中学德育工作的现实路径
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所以存在不如人意的各类问题,关键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确实地,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其潜在的价值属性让人感到不可能具有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民办中学的经营者们的积极性。但既然是办教育,又必须符合教育的规律,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因此,凭心而论,经营者们也愿意注重德育工作,只要能够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可以。也就是说,民办中学的经营者们虽然思想认识不到位,但在根本的意义上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德育工作还是可以保证的。这就为民办中学德育工作走出困境提供基础的认识保障。
(一)利用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让德育工作潜移默化
有些人认为德育工作耗时间没成效,尤其是没有经济效益。其错误的节点在于教育者对德育工作存在的渗透性、价值的潜在性、显效的缓慢性等特性缺乏认知。确实,由于中学生正值成长期,其个性品质尚未形成,个体行为的反复性、思想的单纯性特征十分明显,德育工作需要花费很多心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老师一定要花费大段大段的时间放弃其他工作来对学生专门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就容易将德育工作做好做实。首先,依据德育工作存在的渗透性特征,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化于无形,浸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就德育的内容而言,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显示出一个人内在的德行水平。而这些内容并不是通过专门学习获得的,都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养成的。就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多是在平时的听、看、做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平时听、看、做的内容进行优化、规范且严格要求,就可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而影响学生的内在品质。其次,依据德育工作价值的潜在性特征,将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融入教学,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德育工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确实存在却是不争是事实。因此,有针对性地将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并不是只有德育教师才不可推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些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也应在相关方面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言谈举止加以要求,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熟视无睹。再次,依据德育工作显效的缓慢性特性,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见诸行动,显现在师生共同的教学相长中。德育工作者常常因为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而感到沮丧,尤其是青年教师,这是可以理解的。希望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追求。但德育工作想看到成果确实不易。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甚至基本没有可能。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几年,这几年中的大量时间用在书本文化课的学习上,德育工作浸透其中化于无形。谁也不能说某个学生的成长是因为德育工作的推动。对此,将德育工作的效果见诸行动可以缓解渴望看到工作成果的心理期待。比如针对学生的某项与德育工作有关的具体工作,通过适当措施且严格贯彻,使得相关要求能够定时定量的完成,教师在工作的完成过程中逐步完善了教育理念和具体做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德育的具体成效。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见诸行动有益于促进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德育工作保质保量
前文已述,德育工作关键在教师。只有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才能确保德育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否则都可能是空谈。具体地说,要基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德育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第一课堂)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两个渠道展开工作。要使这两个课堂的质量得到保证,对德育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思想素质。尽管两个课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都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课堂这个载体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德育教师思想水平的高度决定和影响着学生德育水平的程度。俗话说:要想让学生有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其次,应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工作,德育工作也是一种专业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民办中学德育教师应该努力钻研德育理论,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与德育理论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中学德育工作。但是,德育工作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这项工作与工作者本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道德素质很差的人,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还会有什么影响力,即使其专业技能再好,对工作的成效也毫无益处。因此,要使民办中学德育工作保质保量,德育教师不管是兼职还是专职,都只有较高道德水平的教师才能胜任。
二、要依靠社会力量,发挥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讲,家庭是他们成长,接受教育第一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难怪有人说,“有什么样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应使学生家长了解如今社会家庭教育的新动态,帮助学生家长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之感悟现代家庭教育的真谛。还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啊!家长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所作所为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我们教师要帮助家长,在家庭里要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的标杆,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自己,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平时,我们教师要多和家长进行面对面地沟通,经常给家长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应定期开家长会,给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以达到团结社会力量,共同来育人的目的。我们作为教师的,还应义不容辞地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价值观”、“人才观”,认识到:学校教育是以“育人为本,德育先行”为前提大方向的。学校是以培养我们国家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为最高理想的。当然,还要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对待学生要做到“爱洒校园,情满天下”
诚然,我做了多年的教师,在自己的长期教学生涯里,深深感觉到: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没有一颗爱心是做不好本职工作的,是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爱戴的。是啊,我们在任何时候,什么情况下,在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要从爱心出发,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爱来温暖学生;用自己的爱来激励学生。因为爱是力量的源泉;爱是美好的化身;爱是崇高的感情。爱能使人和人之间跨越隔阂障碍的鸿沟。事实上,我们用什么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就能真正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对待学生没有一颗爱心的教师,永远也成不了好教师,也永远得不到学生对他的爱,也不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经常接触,在所难免要发生一些摩擦,出现一些矛盾。那么如何处理对待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没有爱心,就会对学生动不动动粗,意气用事,简单粗暴,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每每都会大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会把事情弄大,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生活当中,不是有不少教师因为教育学生不当,而出了不少事。因为对学生使用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学生跳楼自杀,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惨痛的教训还少吗?如果你有爱心,表现在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上,遇事就会心平气和,决不能意气用事,能从理解和宽容的角度出发,就会恰当好处地化解矛盾,解决矛盾,使得学生心悦诚服,其乐也奕奕,其乐也融融。
(一)开放的德育资源意识拓展了德育空间
学校德育的封闭性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顽疾,往往导致德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了无趣味。因此,开放性的德育意识能够为沉闷的学校德育注入活力,增添魅力。而开放的德育意识,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校内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本个案研究发现,无论在学校层面还是班级层面,都体现出开放性的德育资源意识。如在校园文化中,无论是校史馆还是“会说话的墙壁”处处都体现出教育者的独具匠心。在家校合作中,无论是“家长课堂”“家政校本课程”还是“大型亲子德育活动”,都充分体现德育主体的力量,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亲子关系得以增强,家庭德育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此外,学校还注重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20个校外参观基地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校外德育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封闭狭隘的德育意识会窒息学校德育应有的韵味和魅力,而开放性的德育理念则赋予了德育无限的拓展空间和价值实现的可能。
(二)强烈的德育创新意识提升了德育效果
德育活动可以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成为乏善可陈的“形式主义”,也可在不断创新中成为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有效德育过程。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者,会将制度性的规约作为借口,蜷缩在制度划定的角落中无所作为;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者,则会在制度的网格中积极寻求创造的空间,在富有创意的行动中实现教育的最大可能性。春蕾小学教师不断突破形式主义的惯性和制度限制,在不知疲倦的创造中,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德育活动效果。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学校的常规活动,然而,春蕾小学的升旗仪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了自身的创意和特色。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以一种自然的状态举行,在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所有的小学生会凝固在自己站立的地方,庄严地行队礼。“习惯成自然”的自觉,最好地实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每周一举行的全校规模的升旗仪式,都有新颖鲜明的主题,紧跟时代的脉搏,关注学生的生活。同时设置的“国旗下荣誉殿堂”则由校长为每周表现优异的学生和班级主持隆重的颁奖典礼。这种关乎学生荣誉感和集体感的仪式化教育,影响的不只是台上的获奖者,还有每一个聆听和观看的学生。如此,看似形式化的教育便具有了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它承载了教育者郑重的教育意图。春蕾小学教师的德育创造性,还典型地表现在打破学段和班级限制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方面。在学校德育中,往往由于班级、年级以及其他制度化的架构,将学生群体割裂开来,使他们失去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同辈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而春蕾小学的教师以兴趣、活动、少先队组织等各种教育要素为纽带,进行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同辈群体相互影响的德育模式。例如打破学段、跨年级举行的大型体育活动“挑战十小时活动”,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关心和照顾,而高年级的同学也在照顾他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我的道德力量。此外,跨年级的俱乐部活动、大型节日庆典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都打破了制度性限制,充分发挥了同辈群体的道德影响作用,不但丰富了德育形式,也提升了德育效果。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问题与不足
在诊断过程中发现,教师虽然具有开放的德育资源意识和强烈的德育创新意识,使学校德育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德育问题,需要更多积极的反思和回应。
(一)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个案诊断发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知识教学是认真负责的,但也存在着教育的盲区——忽视对学生品德问题的关注和引导。比如,在三年级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前置作业由父母代替完成现象,以及各小组之间出现的作文雷同或抄袭现象,教师应该是能够发现的,但却没有给学生明确到位的提示和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知识之外学生品德的教育培养,缺乏足够的德育自觉去承担完整的育人之责,而学生则学会了投机取巧,同时也可能失去诚实、勤奋、创造性等品质。上述现象并非个案,在数学课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如何得出一致的正确答案,而忽视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盲目从众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尚未经过足够思考的情况下,就急于抄上小组成员的答案,而教师所关注的是答案的正确与否,对抄袭现象却似乎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学科知识传授与获得而言无伤大雅,然而对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却埋下隐患。教师德育自觉性的欠缺源于“学科意识”对“育人意识”的侵占。学科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但在强烈的效率取向的“学科意识”影响下,“育人意识”常常被弃之一旁。在访谈中,当“教书育人”被作为问题问及时,教师都会认为“教书”是为了“育人”。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潜意识中的“效率意识”和狭窄的“学科意识”都在无声无息中腐蚀或肢解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教着教着,就顾不了育人了;讲着讲着,就来不及育人了”。
(二)教师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培养有忽视迹象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过程,而学生的纪律品质是保证这一教学过程有效完成的基本条件。然而,个案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时,注重对问题行为的控制,缺乏对学生道德认知的改变和道德情感的激发,导致学生对外在规则和控制的依赖,缺乏道德主体性,难以形成稳定的纪律品质。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第一节班主任的课,学生非常规矩;第二节英语课,开始有人交头接耳,教师在不断地提醒;第三节科学课,教师在课堂秩序维持中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缺乏稳定的纪律品质,只要外在条件改变,他们的行为就会失控。在学校举行的其他活动中,老师们也需要像警察一样“巡逻”,时时刻刻盯着学生的行为举动。这种外控型的德育方式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缺乏信任,教师对学生人性之中的美好缺乏信心,缺少对学生的道德启蒙,未能将学生人性深处的美好激发出来。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向善的种子,都有成为好学生的内在愿望,如何构建适宜的支持和保护系统,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有效的德育策略。教师应努力去培育善的种子并为善的实现提供适宜环境,而不是把精力集中在寻找恶的表现、制止恶的行为上,这是一种德育倾向性的根本转变。这种改变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的“真正的教育”,因为,只有这种“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培养“真正的人”。
(三)教师对德育对象的差异化特征少有关注
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往往突出表现在根据不同德育对象的差异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而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教师并未对德育对象的差异化特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回应。比如,在学校组织的《爸爸去哪了》大型亲子活动中,如何关注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使他们免受伤害,便是该项活动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德育如何回应性别差异是另一个差异化德育问题。在问题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女生担任班干部、小组长的比例明显偏高,并且表现较为强势。一些男生还反映,在同样“告状”的情况下,老师会更信任女生,更为女生做主,所以他们被迫成立“男生自卫队”,以保护自己不受女生欺负。教师如何反思自身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偏见”,如何在男女生生理成长存在客观差异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男生的社会化发展,都是迫切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就春蕾小学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而言,更多体现的是“经验惯性”,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的专业意识和有针对性的专业研究明显不足。有些教师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因专业储备不足,而难以找到更好的教育策略。如在《爸爸去哪了》大型亲子活动中,组织者已经意识到了单亲家庭孩子可能面对的困境,但却未能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提升策略
学校道德教育只有触及人的内心,才能够真正实现柏拉图所谓的“心灵的转向”。因此,理想的德育既需要启动教师的心灵,建立其内在的德育自觉,也需要启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道德主体性,然后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去面对心灵的差异找到影响心灵的教育途径。
(一)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德育自觉
学科制度在分科知识的传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却逐渐演变为一种学校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对教师的思想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割裂了教育本有的整体性。在这样的割裂中,德育因其内隐性、迟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而更容易被忽略和放弃,“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完整教育使命在制度化的分割中自然会被消解。“德育人人有责”的弥散化责任承担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无责”。没有哪一位教师会为一个未来公民的道德生活承担责任,除非教师的内心建立起足够的德育自觉。教师的德育自觉意味着教师不仅对所任教的学科负责。更应该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培养负责,在学科教学中首先关注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改变“只见学科,不见人”的学科教育过程,学生的品德发展才能得到现实支撑。因此,关注学科教育过程中育人之责的承担和实现情况,是改善学校德育最基础的部分。学校可以利用教研活动以及日常的听课、观摩过程,帮助教师突破狭隘的学科意识,自觉并且自然地关注学科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生品德问题,并给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学校也可以将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德育自觉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内容,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更现实、更宽广的基础和保障。
(二)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还是客体,取决于教师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育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并且成就其主体性,这就意味着要激发并唤醒学生内在的道德主体性,相信他们有对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相信学生集体有形成正确舆论的能力。在这样的信任中,逐渐形成一种学生自我育德的模式,而不是教师依靠权威和惩罚而建立的控制型德育模式,这需要教师从关注学生违纪行为发生后的惩罚,转变为重视让学生懂得尊重、倾听、体谅他人等内在品质的唤醒和形成,由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的价值引领,从外控性的行为改变,转变为内生性的品质培养,这才是将德育作为教育来实施,而不是将德育变成为压制。“纪律不仅仅是一个为了教室里表面的平静而设计的工具,它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教室里的美德。”因此,“针对纪律的一个道德教育方法,是把纪律当成培养尊重和责任的工具,这种方法抓住了纪律的终极目标:自我约束——这种基于自愿服从的自我控制,同规则和法律一起是成熟品格的标志,也是文明社会对它的成员所要求的。没有道德教育的纪律仅仅是一种控制而已。”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可以从学生个体自我自律品质的养成以及集体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育为出发点,逐步形成学生自律的品质和责任意识,让自己从疲惫的“灭火员”位置上撤退下来,去欣赏学生在面对和解决现实道德问题中的成长与成熟。
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二、加强对中学教师人格的塑造
在教育领域,立身是立言的根本,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既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个人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教师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德育环境里。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的程度常常超过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可能会把对父母的“恋亲情结”转移到师长身上,或者在师长中寻觅自己“英雄崇拜”的对象,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行为举止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学生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摒弃“育人者”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人格,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要“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重于道”,避免爱富嫌贫、亲尊疏卑,否则就失去了教师的人格。
三、确立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解放教师
第一,尊重和保护教师应有的权利。在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思想、观点和教育风格应得到学校的尊重;教师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兴趣爱好、业余生活,直至个人仪表等应是独立自主的。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每天24小时都是道德的完人,对于中学教师的个性和他们的社会职务,我们应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二,正确对待教师的情绪,科学有效地进行劝解。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教师此外市场经济的大潮,更是给中学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中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及生活水准都不太理想。所以当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时,当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顺与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时,常常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心理错位。于是有的教师牢骚满腹,有的焦躁怨恨,有的自卑消极、应付差事,甚至有的经不起商品经济的挑战与物质利益的诱惑,把商品经济的原则盲目地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中去,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取代一切。凡此种种,必然对教师的精神及生活带来损害,使他们陷入心理上的苦闷、彷徨和空虚中,摆脱不了内心的矛盾,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唤起教师的职业道德,可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第三,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学校一定要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一些中学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标准定得过高,用古代“谋道不谋食”的传统师德观来衡量和要求现代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奉献天职,而轻视教师的应得利益,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队伍变化的必然性,要求教师事事处处都成为“人之楷模”。有的中学把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标准描绘得“尽善尽美”,把“誓做蜡烛”“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喊得又响又亮,对教师的应得利益却很少考虑,甚至连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都不能很好地维护。有的中学对教师双休日补课、节假日加班要象征性地给予报酬,与此同时却给教师冠以“拜金”的“罪名”,甚至有的把教师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视为不本分、不道德的行为。过度理想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诚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准则,教师如“蜡烛”“人梯”般的奉献精神应当大力弘扬。但是,不能过度理想化,不能追求脱离社会现实的师德模式。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抽象概念。中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赋予教师思想道德以更有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使教师的思想建设具有合乎实际的可操作性。
Abstract: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ofteachingefficiencyofforeignteachers,thispapersumsupandcombsthebasicconnotations,mainfeatures,generalcontents,maintheories,hinderingfactorsandimprovingstrategiesoftheteachingefficiencyofteachers.Italsopointsoutthemaincontributionsandcontradictionsofthepreviousstudies,andputsforwardtheemphasisofthisstudyinthefuture.
Keywords:teacher;teachingaction;teachingefficiency
一、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界定
直接定义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几乎没有,但相关概念相当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师”(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课堂教学”;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师”(Autonomyteacher);RobertJ.Marzano等的“有效课堂”(Classroominstructionthatworks)。所有这些说法,几乎都没有对自身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识到“优秀的”、“不错的”、“时髦的”、“主流的”这类含义。实际上,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Castle(2006)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教学作为教育学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教师自治行动的取向;是否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体素质特征。W.C.Bably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sympathy);仪表(personalappearance);谈吐(address);诚恳(sincerity);乐观(optimism);热心(enthusiasm);好学(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严谨(reserveanddignity)[2]。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1999)则认为,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人性格特征包括热情、热心、幽默、可信任、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励、支持、有条理、灵活、适应性强、博学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StanleyJ.Zehnand,JeffreyA.Kottler(1993)从3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arelationshipspecialist)。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注意用眼神接触,用人体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支持性的、显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关注学生的策略。(2)营造真诚关心的气氛。有效的班级交往规划;促进全体学生有效交往;规范有效交往的实践。(3)一名帮助者(ahelper):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4]。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所应该具备的行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师行为有效性本身。
二、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内容的描述,笔者根据收集的资料,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的专业表现、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专业表现。波士顿学校委员会(BostonSchoolCommittee)(2006)提出了教师教学行为的8个维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职业主义(Professionalism):主要指模式化的职业行为,包括工作职能、区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样性的社区里的工作目标;(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负责任的学习共同体;(4)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5)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策略;(6)实质性知识:具有广泛前沿性知识,关键概念、事实、相关的研究、质疑的方法,具体到各自学科的交流风格等;(7)发展性过程的监控与评估;(8)反思、合作和个体成长[5]。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CharlotteDanielson(1996)认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创造出学习者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使学生能够从事重要内容的学习,并使所有师生感觉到尊严和荣耀。一般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结构体系有4个板块,每一板块标志着教学的不同侧面。(1)教学计划和备课。包括选择教学目标;展现教学内容、资源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展现内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内容;(2)课堂环境。包括创建尊重与和睦的课堂环境,形成学习的文化氛围,课堂程序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具体环境布置等内容;(3)课堂教学。包括清晰而准确的交流、提问和讨论技术,使学生认真学习,给予学生反馈、灵活性和反应性;(4)专业职责。包括教学反思、保持精确记录、家庭交流、对学校和学区的贡献、专业成长和发展、专业主义展示等方面[6]。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技能技巧。Cruicshank(1990)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涉及到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内容。包括“创设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指导时间最优化;提问题;提供清晰的指导;注意学生的进步;提供反馈和强化”等7个方面[3](P318)。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提出了最佳课堂教学的6种教学行为技能:整合性单元;小组活动;呈现式学习;课堂工作室;真实体验;反思性评估等等。它有助于创建最佳课堂教学[7](P7)。
三、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无效性的标准
教师怎样的教学行为才具有效性或无效性?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关于课堂教学应该增加和减少的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或减少无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增加的因素:(1)体验性、引导性、操作性的学习;(2)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3)强调学生更高级的思维,学习某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4)选择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掌握研究该领域的方法;(5)让学生花时间去阅读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的书籍;(6)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完成设定目标、记录、管理和评估的任务;(7)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决定书籍、写作主题、学习伙伴和研究项目;(8)在学校建立并运用民主原则;(9)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情感风格;(10)组织合作性活动,将教室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社团;(11)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通过个性化的活动不把学生分别孤立起来;(12)在常规课堂上给学生以特殊的帮助;(13)教师要扮演多样性、合作性角色;(14)依靠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进行的描述性评价[7](P3)。
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减少的因素:(1)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如演讲;(2)学生被动活动,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3)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表扬和奖励;(4)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工作表、练习册、或者仍然坐着,做其它功课;(5)对覆盖每个领域中的大量材料作蜻蜓点水的介绍;(6)死记硬背事实和细节;(7)强调学生分数和学生之间的竞争;(8)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9)采用某些特殊方案对学生进行筛选;(10)采用并依赖标准化测验[7](P4)。
虽然这一研究不是直接论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但对于我们区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和无效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内部机理是什么?除了上面所述的教师个体素质、课程结构与教学技巧等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以下方面的理论成果:
一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本质。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FredKorthagen,JohnLoughran,TomRussell(2006)通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教师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7个基本原理:(1)学习教学是一个充满冲突和竞争的过程;(2)学习教学要求认为知识是有待于创造的学科而不是一个已经创造的科目;(3)学习教学要求从关注课程转向关注学习者;(4)学习教学是在师生共同探讨中进行并得以促进和加强的;(5)学习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与同伴合作;(6)学习教学要求中小学,大学和实习生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7)学习教学要求教师教育家在自己提倡的教学项目中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在示范作用中得到强化[8]。这7个原理可以说是对教师行为有效性形成过程本质的恰当描述。
二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思想变量。不同的思想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具有不同的影响。佐藤正夫(1987)从教学史论的角度,认为必须扬弃与统一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提出了“学习课题系列学习”的思想,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问题与课题,使学生直面矛盾与障碍,引起学习动机;(2)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课题的目标与条件,抓住真正意义上的问题;(3)使学生探讨适当的解决原理、方法与手段,计划解决活动;(4)实施解决活动的计划,实现问题与课题目标;(5)检验、评价、总结学习结果,使学生进一步练习与应用[9]。虽然这一思想对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过程的思想有所超越,但仍然带有传统教育中的程式化习惯和明显的杜威教学过程思想的痕迹。
当前比较流行、且大家比较接受的当属建构主义。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指导原则,包括:(1)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2)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活动,探究问题的本质;(3)寻求并重视学生的观点;(4)课程设置要适于学生提出假设;(5)在教学背景下评价学生的学习[10](P43-103)。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
三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形成的环境变量。许多人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受教学环境的制约。KennethM.Tyler,A.WadeBoykin,TiaR.Walton(2006)通过欧洲与非洲文化差异在课堂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的研究,得到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与文化环境具有高相关性的结论,并强调“个人主义与竞争能力”的欧洲文化与强调“合作与活力”的非洲文化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比后者的更具有突出表现[11]。因此,随着教育的国际化与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离开文化考量谈老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没有意义的。CliveHarber,JeffSerf(2006)则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探讨了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他们以英国与南非两个国家为对比,主要通过两国文学、其它证据和(大学生)实习教师的面试等手段,得出教师教学有效性与民主政治有密切关系的结论[12],并且指出现代教育结构、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民主要求存在矛盾。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2006)探讨了课堂中的人类学接触(Humancontact)问题,发现教师将与学生的接触作为他们教学的自然过程。这种接触沿着两个轴心进行:第一个轴心表示参与者的教师是如何认识背景及背景是如何促进或限制人们的联系的。第二个轴心表示有关人类接触的谈话显示在教学中是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的[13]。这个研究对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五、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之策略
关于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大致有如下几方面成果:
一是认知改变策略。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2006)研究了通过教师教育者,改变未来教师的理念与行为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与传统教师教育方法不同的5个维度:(1)变通的、灵活的和非固定背景下的专业报告,而不是复述详细精确的事实及固定背景中技术的精确运用;(2)学习中的调节作用而不是向学生传递信息;(3)学生是认知网络活动中的积极建构者而不是信息的接受者;(4)关注明确的问题及其多样性解决方法,而不是着眼于运算程序的应用和单一的正确答案;(5)关注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在此环境中,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赞赏自我调节的学习,其他的学生也是学习的来源[14]。可见,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相比,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是学习合作策略。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2003)提出了学生学习合作分析,即CASL(CollaborativeAnalysisofStudentLearning)。CASL是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围绕学生学业标准目标,帮助教师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加深理解教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体系由4个要素组成:(1)反思探究的框架;(2)合作探究的文化;(3)CASL的探究阶段;(4)促进、领导和支持CASL,如制度安排、行政支持等[15]。可见,合作成为教学过程或者教学过程就是合作的具体教学形式,这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实现途径。
三是反思、建构性策略。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2006)提出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系统包括教师的经验、反思、学习结果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16]。因此,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强有力的学校环境的支持,学校政策要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注入具有挑战性与冒险性的要素。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的建构主义策略是:(1)鼓励和接纳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2)运用原始的、主要的以及可操作的、互相作用的材料;(3)运用诸如分类、分析、预测和创见之类的认知术语;(4)根据学生的反应实施课程与教学策略;(5)先了解学生对即将交流概念的看法;(6)鼓励学生参与到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中;(7)激发学生研究的手段是提出富有创见、开放的问题;(8)注意学生最初的详细阐述;(9)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最初假设相矛盾的活动中,继而鼓励他们讨论;(10)提出问题之后为学生留出等待时间;(11)为学生提供建构联系及隐喻的时间;(12)频繁使用学习循环模式,培养学生好奇心[10](P125-145)。总之,教师经常反思自身行为,考量不同教学行为、假设、信念和观点,沉稳深邃地考察教学环境、随机应变地把握教学局势并采取相应策略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坚守的重要思想。
四是课堂实践策略。JosephCiaccio(2004)提出了“完全积极策略”。意谓使教师明显地看到教学的积极方面,避免或消除消极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满足彼此的需求;改变起反作用的情绪;结束行为问题;帮助后进生;运用积极学习策略等5个方面[17]。KathrynCastle(2006)研究了新手教师如何作为一个教学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自动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7个自治的主题:(1)对错误问题的察觉;(2)质疑;(3)从他人那里寻求答案;(4)冒险;(5)反思到自信;(6)增强对学生理解的理解;(7)采取行动[1](P1094-1103)。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2000)提出了9种有效课堂教学指导策略:(1)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2)总结和笔记;(3)提倡努力和给予认可;(4)家庭作业和练习;(5)非语言表征;(6)合作学习;(7)建立目标和提供反馈;(8)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9)问题、线索和先行组织者[18]。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归纳了实现民主课堂的主要技巧,包括热情倾听、积极参与、高度注意、谦逊、相互性、共同商议、正确评价、信心、及自治(autonomy)等方面[19]。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标准相比,最近的研究强调课堂教学更具有反思、建构与批判的韵味。
五是教师教学档案袋策略。CatherineDeRijdt,EvaTiquet,FilipDochy,MauriceDevolder(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学档案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还检测了教师对于教学档案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学档案是一种能够带来重要积极影响的工具。它能够激发教师去反思他们的教学行为,寻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材料[20]。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1)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特征、内容体系及实现策略的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以一定的专业实践体系及其标准为基础,否则教师专业化就无法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的专业化相提并论。(3)教学行为有效性不只是依赖于教学理性思维的规则的按部就班的操作性程序,它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不只限于教师与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等职业有相似之处,更在于它与其它许多职业如政治家、人类学家、公共关系者、演艺者等也有相似之处。所以,虽然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必须要求教学行为遵循一些公共教学准则,以使自身行为具有本行业的特殊标准,但是,标准与准则在多样性文化、政治与生活环境中很难发挥作用,应变思维才是教师教学行为更为需要的。KennethM.Tyler等(2006)课堂的文化差异研究,CliveHarber等(2006)的课堂民主政治研究,CareyE.Andrzejewski等(2006)的课堂人类学研究等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以上研究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行为具有自身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质,教师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我们必须坚持教师教学的现代性理性设计,需要有一定规则性知识与程序结构,以此完成教师行为的专业化要求。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模式化与自动化;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复杂性需要我们采用更多的反思性与建构性思维与策略,以应对变动不拘的教学环境的要求。由此,教师教学行为已经超越课堂时空范围而导致教师专业化特征的淡化。以上两方面构成了教师行为有效性研究的矛盾性。
本课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是关于哲学思想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系及相关策略研究,以此应对未来变动不拘的教学与外部环境。因为随着教学环境的国际化与文化多元化,任何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行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都显得蹩脚。对教师个体来说,一种在自身教学哲学指导下的应变性教学显得非常必要。二是关于拟像背景下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行为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以此保持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的时代性与未来指导性。因为以往的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是在课堂教学背景下进行研究的,而课堂教学是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随着人类进入拟像时代,教师教学范式及其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许我们的研究成果会成为拟像时代下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提高的桎梏。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解决前述矛盾性。
[参考文献]
[1]KathrynCastle,Autonomythroughpedagogicalresearch[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
[2]王连生.教育概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276.
[3]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StanleyJ.ZehmandJeffreyA.Koggler,OnBeingaTeacher,CorwinPress,INC,1993.
[5]Adoptedbythebostonschoolcommittee.February1,2006.
[6]CharlotteDanielson.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M].张新立,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8-52.
[7]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最佳课堂教学案例——六种模式的总结与应用[M].余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8]FredKorthagena,JohnLoughranb,TomRussellc.Developingfundamentalprinciplesforteachereducationprogramsandpractice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20-1041.
[9]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8.
[10]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同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1]KennethM.Tylera,A.WadeBoykinb,TiaR.Waltonb.Culturalconsiderationsinteachers’perceptionsofstudentclassroombehaviorandachievement.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98-1005.
[12]CliveHarbera,JeffSerfb.TeachereducationforademocraticsocietyinEnglandandSouthAfrica[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86-997.
[13]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Humancontactintheclassroom:Exploringhowteacherstalkaboutandnegotiatetouchingstudent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1-12.
[14]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Theteachereducatorasarolemodel[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23):586-601.
[15]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学生学习合作分析[M].方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14.
[16]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Mentoringbeginningteachersinsecondaryschools:Ananalysisofpractic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55-1067.
[17]Joseph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M].郑莉,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
二、全纳教育视野下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纳教育是以西方的自由、平等、多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原则,认为所有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学校不能只为一部分普通儿童服务,而将另一部分儿童拒之门外。所有的儿童都应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全纳教育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所有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学习和教育需要,是一种理想化的,极端平等主义的教育追求。在实践中,全纳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兼顾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不同的课程需要;普通班级里部分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还不够充分,尚存许多问题,成了制约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特殊教育法规还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缺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职业生活质量不容乐观,有些特殊教育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模糊认识,自我评价消极,对工作缺乏认同和投入,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发展意识上滞后等。此外,还存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缺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专业化程度偏低、角色认同感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全国十几所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范院校(系、专业)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尚存不足。主要表现在:(1)师资来源渠道单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是特殊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比例不高,教师队伍中仅有25%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教师来源于普通学校和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2)师资结构不合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与普通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毕业的教师的比例偏少,教师队伍学位和职称结构偏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讲师占的比例偏高。(3)科研成果少,专业特色不显著,师范专业视野的局限。(4)师资培训脱离社会需求。(5)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等。
1. 在阅读中感受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想感知文学作品的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朗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形形的美,得到美的感受。在朗读中,除了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外,更重要的是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一幅“春风图”,画出了春风温暖 、柔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显现出来的。如何通过朗读,在学生眼前呈现这一幅充满春天的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呢?这除了在停顿、速度和节奏上进行指导外,主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泥土的气息”,“春草味儿”,“酝酿”须读重音,给人以嗅觉的美感。“清脆”、“婉转”和“嘹亮”应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想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纯甜交响曲。通过朗读,学生仿佛感到春风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听到春风传送的和悦的声音,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就为欣赏打好了基础。
2. 在课文分析中发掘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有其可欣赏的美点。或是意境深邃,或是构思精巧,或是形象感人,或是炼字精妙。教师恰当的分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愉悦中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地完成语文的学习任务,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巧妙地利用各类文章的不同美点,去传授知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2.1 体味美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内心感情和外界景物相交融汇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创造了这样一种意境才获得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引起了读者心灵的共鸣和震颤,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如《天山景物记》所描绘的多姿多彩的天山景物,它展现的绮丽的雪峰、溪流以及迷人的夏季牧场,天然湖泊的动人画面——无不让人去遐想、回味,从而领略草原妩媚、温柔的诗情画意。其物,奇幻迷人,名臻其妙。如:对野马,雪莲等的美境描写,则给人以不同的情趣和美感。通过分析,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出向往天山的欲望,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也会在心底升腾。又如:杨朔散文不仅色彩清美,情调幽雅,而且还常常追求一种空灵含蓄,意象朦胧之美。“哪里似乎蕴蓄着一股迷人的空气,一股不绝缕的想象力。”“把意绵不尽的生活真理寄托于梦幻般的形象中”。作者在描写海市的出现时写道:“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黒苍苍的,像水墨鱼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大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鱼村。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儿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儿洼里又出现一座城市,市上流动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重现出来。”作者让我们走进了那“海天茫茫”“空明澄清”的空灵缥渺的海市幻境之中。学生在体会意境时,领略其美妙无穷的神韵,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2.2 感知美的形象。形象美,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不管哪篇文学作品,作者总以它栩栩如生的形象打动读者。教师在分析人物时,一定要把握住人物的崇高形象的分析来教育感化学生。如:《荷花淀》中勤劳纯朴而又富有爱国心的水生嫂。《梁生宝买稻种》中淳朴、无私、乐观、认真可爱的梁生宝;虚情假义、卑鄙的周朴园;虚伪、凶狠、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等等。在教学中,紧扣作品的语言,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评价形象的社会意义,同样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3 体味美的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应引导学生热爱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注重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所学课文的语言美。中国汉语的语言美表现为韵律美、修辞美、朦胧美、想像美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识和感受。
(1)韵律美 汉语是讲究韵律美的,尤其是诗歌、散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体会语言韵律美。
(2)修辞美 巧妙的使用修辞会使文章增加美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领会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的精妙,让学生感悟它们的美。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对“月下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就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普通荷塘的美妙。
还有朦胧美,想像美。在学习课文时也要仔细体味。
Abstract:Anoutstandingpersonalcharacterclassclassroominducts,notonlyneedbeabletoattractstudent’sattention,butmustbeabletoarousethestudentrealexperienceoflife,thusguidestheybetterunderstandinglife,theacademicsocietylife.Thisrequestsuswhenthedesignclassroominducts,mustactaccordingtostudent’sage,thepsychologicalfeature,from“stimulatesthestudentinterest,enlightensthestudenttoponder,arousesthestudentemotion”toobtain,toattractstudent’sstudyattention,thedrivefunctionwhichthedisplayinducts;Therecombinationconcreteclassroominstructionsubject,“makesuptheunderstandingfromthefactspeech,thescenereappearsthewarmexperience,experiencesthestrongfeelingtoobtainbyoneself”todesigninducts,serveswithemphasisforthebreakthroughclassroominstruction,“releasesfromthevividsensationthinksgratefully,theanalogyfeelingbecomesawareinfiltratesthetruth,thescenerealizesfromexperienceuncoverspuzzled”obtainstodesigninducts,servesforthesolutionclassroominstructiondifficulty,thedisplayinductsupholsteryfunction.Thusenhancestheeffectivenesswhichtrulythepersonalcharacterclassroominstructioninducts.“tolive,stemfromthelife,tobehigherthanthelife,theguidancetoliveandtodevelopthelife”theideaisthenewcurriculumtothepersonalcharacterdisciplineteachingmostprofoundelaboration.Thepersonalcharacterclassroominstructionistheteacherprimarymission,isthebeltteachingmaterialmovestowardinchild’slifeandthelifechild’sprocess.Intheteachingmaterialappearsaseriesof“thelife”“thelifeevent”“thelifesubject”or“thelifescene”basicallyisbelongstothecarefulchoice“thehappylifeprospect”,butisnotormajorityisnottheoriginaltasteandflavorlifescene.Therefore,intheclassroominstruction,theteachershoulddisplaystudent’sstudyinitiativefully,guidesthechildfromtheteachingmaterialtothelife,theteachingmaterialloadbearing’svalue,thegoalandchild’slifelinkseffectively,letsthechildinitiative,positivelylaunchesintheteachingmaterialwiththereallifeandtheindependentactivity“thelife”and“theactivity”,thusachieves“thefeeling”,“experience”inteachingmaterialloadbearingvaluegoal.Thisbreakthroughpointonclassroominstructioninduction.
keyword:Elementaryschool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teachingmedia
前言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他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一、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以“趣”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
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学生回答踊跃。
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献老人》的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课始,老师出示两幅漫画: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孙子兵兵在给奶奶捶背,奶奶很高兴。旁白:真懂事。问学生这画面在讲什么?
学生一看就能够清楚把图意说上来。回答后,老师过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曾经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年纪大了,该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们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汇报。画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给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你看,孝顺的孙子给奶奶那轻轻地捶背,奶奶就一点儿也不觉的疲劳了。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关爱啊!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3、以“思”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寻找工作,可是一连20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
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悬念一摆,学生都积极猜想)
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
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二、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
1、为突破重点作好服务
有些品德教育主题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在课堂学习开始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课程教育意图则有困难,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把问题解决好
(1)、事实说话导入补认识
用事实说话: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导入。由于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课堂导入的设计对与那些学生感性认识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学主题特别合适。
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扔,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导入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画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的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关心残疾人》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有位老师的导入很巧妙。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3)、情景再现导入温经历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2、为解决难点做好服务
有些品德课的教育主题尽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的贴近,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教育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较抽象的道理,认知上有困惑的现象。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先行解决,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一定的伏笔,促进学生对课堂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1)、类比感悟导入渗道理
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导入时,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进行类比,让学生对抽象的道理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2)、形象感知导入释概念
现行的好多品德课的主题涉及到概念,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解释吧,学生听不懂,再说对小学生讲概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解释吧,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混淆,弄不明白。对与这类主题的教学,在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体摆出来,学生在大量的具体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这个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这课的难点是,学生对职业这个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做职业来看待。如果要引导学生把哪些是职业,哪些不属于职业分辨开来,有些难度,因为什么叫职业这个解释,小学生理解不了,也没有理解的必要。怎么办?仔细想想,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医生、老师、工人、农民、护士、警察、售货员”等等应该都认识。因此,解决这个难题可以直接采用“职业”的具体形式来说明。
在导入时,展示“不同职业人员的劳动场面以及模仿各种职业的典型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这样形象感知导入的效果真的好,学生兴趣很浓,而且对各种职业的名称很快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出现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作职业来看待。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口将所有正确的道理和事情传授给学生,但学生往往不领情,偏偏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做。一旦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就着急了,我说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明知不能这样做你为什么还要做。脾气好的教师会把道理再讲一遍,脾气不好的教师先一顿拳脚再说。这里面教师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心坎过不去,那就是认为学生挑战了自己的权威和尊严。细想一下,我们的道理是讲出去了,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学生愿不愿意听,他们能不能接受,他们是不是愿意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每一件事。我们面对的毕竟是有思想、追求独立、崇尚个性的活生生的新时期的学生,这种填鸭式的德育说教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他们也是处于对教师的害怕而在应付,有时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或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那教育效果和我们的教育初衷就南辕北辙了。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我认为,学生犯错误、做错事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错事。有些教师就会说我给他明明说过,他知道的,他这是明知故犯。确实教师说过,学生知道这是错误的,但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所以只有等他做过了他才知道错了,教师找上来了才知道错了。因为道理是教师的,还没有变成学生的,我们应想办法把教师的认识变成学生的共识。因此,我认为不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忌讳填鸭式,德育工作也忌讳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二、对策探究
填鸭式不行,那该怎么去教育学生呢?难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就坐视不理吗?当然不能,填鸭式不行,我们可以借鉴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变通。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是有启发式、合作式、独立思考式等教学方法吗?这些方法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同样实用。
(一)启发式德育教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巧妙地启发学生,使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出新的概念和法则。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可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帮他分析犯错误的动机,犯错误的过程、犯错误的后果,不及时认识错误的后果,对班级和其他学生的影响。这样,不但犯错误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其他学生也认识到了。只有将道理变成学生自己的,他才能明辨是非、善恶,他才能避免犯错。
(二)合作式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获得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教师要改进教学的方式和策略,为学生完善学习方式提供有利条件。”德育教育也应如此,改变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犯了错,可以用合作式教育方式帮助他,让教师和全班同学帮助他分析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结合自己分析犯错人的所思所想,并能提出避免犯类似错误的意见建议。这样既教育了犯错的学生,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何后果,今后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又给全班学生上了一堂有具体事例,生动易懂的德育课,还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可谓“一箭三雕”。
(三)自我反省德育教育
如果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面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考虑,我们可以采取自我反省教育法。这一方法我个人认为魏书生先生做得比较好。他让学生写说明书,这说明书不同于一般的检查、检讨,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承认错误谈认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内心深处正确、错误两个观念主导下的自我的激烈交锋,引导学生反思在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再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白这次是错误的自我压倒了正确的自我,占了上风。从这次以后,让正确的道理占据学生的心灵,学生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要正确的自我占据上风,压倒错误的自我,他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我们也就不必再担心学生屡次犯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