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篇(1)

1引言

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的自动组卷的效率与质量完全取决于抽题算法的设计。如何设计一个算法从题库中既快又好的抽出一组最佳解或是抽出一组非常接近最佳解的实体,涉及到一个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慢的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遗传算法以其自适应寻优及良好的智能搜索技术,受到了广泛的运用。PottsJC等人基于变异和人工选择的遗传算法对最优群体规模进行了论述;HamiltonMA等结合遗传算法把其运用到神经网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也有众多的学者对保留最佳状态的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做了讨论。通过理论推导和事实运用,发现遗传算法在寻优和收敛性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

本文结合遗传算法的原理和思想,对考试自动出题组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一种获得与考试试题控制指标符合的试题模型的解决方法。

2问题描述

自动组卷是考试系统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如何保证生成的试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并具有随机性、科学性、合理性,这是实现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交互式环境下用户对于组卷速度要求较高,而一个理论上较完美的算法可能会以牺牲时间作为代价,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选择一个高效、科学、合理的算法是自动组卷的关键。

以往的具有自动组卷功能的考试系统大多采用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随机选取法根据状态空间的控制指标,由计算机随机的抽取一道试题放入试题库,此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组卷完毕,或已无法从题库中抽取满足控制指标的试题为止。该方法结构简单,对于单道题的抽取运行速度较快,但是对于整个组卷过程来说组卷成功率低,即使组卷成功,花费时间也令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当题库中各状态类型平均出题量较低时,组卷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回溯试探法这是将随机选取法产生的每一状态类型纪录下来,当搜索失败时释放上次纪录的状态类型,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破坏了选取试题的随机性)变换一种新的状态类型进行试探,通过不断的回溯试探直到试卷生成完毕或退回出发点为止,这种有条件的深度优先算法,对于状态类型和出题量都较少的题库系统而言,组卷成功率较好,但是在实际到一个应用时发现这种算法对内存的占用量很大,程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选取试题缺乏随机性,组卷时间长,后两点是用户无法接受的,因此它也不是一种很好的用来自动组卷的算法。

分析上述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不难发现,在限制条件状态空间的控制下,随机选取法有时能够抽取出一组令用户满意的试题。只不过由于它随机选取试题的范围太大,无法确定目前条件下哪些区域能够抽取合适的试题,反而可能在那些已经证明是无法抽取合适试题的区域内反复选题,进行大量的无效操作进入死循环,最终导致组卷失败。回溯试探法组卷成功率高,但它是以牺牲大量的时间为代价的,对于现今越来越流行的考生网上随机即时调题的考试过程来说,它已不符合要求。因此,必须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寻找一种新的改进算法,这种算法要具有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以其具有自适应全局寻优和智能搜索技术,并且收敛性好的特性能很好的满足自动考试组卷的要求。

3遗传算法描述

遗传算法是一种并行的、能够有效优化的算法,以Morgan的基因理论及Eldridge与Gould间断平衡理论为依据,同时融合了Mayr的边缘物种形成理论和Bertalanffv一般系统理论的一些思想,模拟达尔文的自然界遗传学:继承(基因遗传)、进化(基因突变)优胜劣汰(优的基因大量被遗传复制,劣的基因较少被遗传复制)。其实质就是一种把自然界有机体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与同一群体中个体与个体间的随机信息交换机制相结合的搜索算法。运用遗传算法求解问题首先需将所要求解的问题表示成二进制编码,然后根据环境进行基本的操作:selection,crossover,mutation……这样进行不断的所谓“生存选择”,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上,得到问题的最优解。[6,7]

4遗传算法应用

一般来说,用户在自动组卷时会对试卷的质量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如总题量、平均难度、题型比例、章节比例、重点章节比例、知识点的交叉与综合等,自动组卷就应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在组卷之前,我们首先为自动组卷过程建立控制指标相应状态空间D,

D=[]

D的每一行由某一试题的控制指标组成,如题号、题型、章节、难度等,并且这些属性指标都进行编码表示成二进制形式,而每一列是题库中的某一指标的全部取值。在具体出题时,考方可能不会用到所有的指标,所以D包含的个体d_target可以表示为d_request和d_void,d_request表示考方要求的控制指标,d_void表示考方不要求的控制指标。即

d_target::=<d_request>:<d_void>

<d_request>::={0,1}m

<d_void>::={0,1}n

试题库[STK]中的每一道试题在建库时都输入了相应的属性指标。试题模型的产生形式是:

if<data>then

<model>

<data>::={0,1,#}m

#表示0和1之间的任意一位。

考试自动出题的遗传算法如下:

(1)根据考方的出题要求,规划状态空间库D中的数据,保留d_request部分,而不要d_void部分,对其剩余部分进行编码D[1],D[2],……D[i]。

(2)初始化试题库[STK]。随机从题库中抽出一组试题,并进行编号STK[1],STK[2]……STK[j],确定合适的交换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并定义其适应值flexibility[k](k=1,2……j)

flexibility[k]<-0(k=1,2……j)

(3)从试题库[STK]中取出STK[m](0≤m≤j)与状态空间库[D]中的指标D[n](0≤n≤i)进行匹配。如果STK[m]与D[n]完全匹配,则

flexibility[k]<-flexibility[k]+1

如果不匹配,则有

flexibility[k]<-flexibility[k]+0

(4)进行淘汰选择,保留具有高适应度的试题。即把flexibility[k]为0的STK[m]去掉,这样就生成了一个新的试题模型STK[h]。

(5)重复过程2生成新的试题模型STK[p]。按一定的交换概率Pc从[STK]中随机选取模型STK[h]和STK[p],交换彼此位串中对应的值,产生新的试题模型STK[h]、STK[p],如

交换前STK[h]=1101011

STK[p]=0011110

交换前STK[h]=1111011

STK[p]=1111110

(6)按一定的变异概率从题库[STK]中随机选出一试题模型STK[h]进行基因突变,产生一个新的试题模型。

(7)在完成以上选择、交叉、变异步骤后,产生一个考试试题模型,按照事先确定的误差精度对其进行收敛性的判别,当其适应度高时,试题组卷成功,转向步骤8,如果其适应度低,则转向步骤3继续执行。

(8)输出相应的考试试题,组卷结束。

以上用遗传算法抽题时,交换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的确定很重要。Pc

太小使选题工作进展缓慢,太大则会破坏适应值高的试题模型。通常规定其为0.4。同样,Pm太小就不能产生新的试题模型,太大又会产生过多的试题模型。它宜规定为0.1。

在自动选题时,选题的方式可采用父辈挑选和生存选择两种。父辈挑选就是采用不返回随机抽样,它使每个题目都有被选中的可能;生存选择采用允许父辈和子代进行竞争,并让其中的优良者进入下一轮竞争环境的二分之一择优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共同作用于选题保证了选题的顺利完成。在选题的过程中,哪一道题目被选中是一个非均匀随机事件,其概率依赖于上一次选题的过程。

5结束语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结合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组卷的好的算法,使自动组卷的成功率和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要使自动出题的误差精度和收敛速度进一步得到改进,还需要做出更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H.Holland,Adaptationinnaturalandartificialsystem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enpress,1975.

[2]HamiltonMA.JavaandtheShifttoNet-centricComputing.IEEEComputer,29(8),1996.

篇(2)

1计算机安全技术

计算机安全技术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外部破坏、攻击及信息窃取,以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防护技术。下面我就从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方面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

1.1计算机安全技术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

一是计算机防泄漏技术。即通过无线电技术对计算机进行屏蔽、滤波、接地,以达到防泄漏作用。

二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即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改进、改造系统的安全配置等方法,以防御由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配置、操作系统及系统源代码等安全隐患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攻击,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1.2计算机安全技术包括方面

计算机的安全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

1.2.1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

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是影响到使用个人电脑的每个用户的大事。它包括硬件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防病毒技术。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硬件安全技术和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硬件安全技术是指外界强电磁对电脑的干扰、电脑在工作时对外界辐射的电磁影响,电脑电源对电网电压的波动的反应、CPU以及主板的电压和电流适应范围、串并口时热拔插的保护、机箱内绝缘措施、显示器屏幕对周围电磁干扰的反应和存储介质的失效等等。目前,这种单机的硬件保护问题在技术上相对简单一点,一般来说,凡是严格按照IS9001标准进行采购、生产、管理、销售的企业都可以保证上述安全问题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是指目前常用的PC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DOS、WINDOWS的安全问题。由于WIN—DOWS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我们就以WINDOWS系统为例来分析操作系统的安全技术。

WINDOWS系统在安全技术方面采取了软件加密和病毒防治两种手段来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软件加密由三个部分组成:反跟踪、指纹识别、目标程序加/解密变换。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反跟踪的目的是保护指纹识别和解密算法。指纹识别判定软件的合法性,而加/解密变换则是避免暴露目标程序。病毒防治原理是由于Windows的文件系统依赖于DOS,所以扩充现有的基于DOS的病毒防治软件。使之能够识别Windows可执行文件格式(NE格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病毒的检测、清除方面则需要分析Win—dows病毒的传染方式和特征标识,扩充现有的查毒、杀毒软件。

1.2.2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

计算机安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越来越成为能够谋取较高经济效益并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及产业。自从计算机网络暴露出安全脆弱问题且受到攻击后,人们就一直在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以求把安全漏洞和风险降低到力所能及的限度,因此出现了一批安全技术和产品。

(1)安全内核技术。

人们开始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考虑安全性。尝试把系统内核中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部分从内核中剔出去。使系统更安全。如So-laris操作系统把静态的口令放在一个隐含文件中,使系统更安全。

(2)Kerberos系统的鉴别技术。

它的安全机制在于首先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认其是否是合法的用户。如是合法用户,再审核该用户是否有权对他所请求的服务或主机进行访问。Kerberos系统在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安全性高、明性高、扩展性好。

(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即在被保护网络和因特网之间,或在其他网络之间限制访问的一种部件或一系列部件。

防火墙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备受关注的安全技术。在目前的防火墙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安全内核、系统、多级过滤、安全服务器和鉴别与加密是其关键所在。防火墙技术主要有数据包过滤、服务器、SOCKS协议、网络反病毒技术等方面组成,共同完成防火墙的功能效应。

2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载体的,大量重要的身份信息、会计信息、交易信息都需要在网上进行传递,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2.1电子商务含义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

整个交易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交流阶段;第二阶段是签定商品合同阶段;第三阶段是按照合同进行商品交接、资金结算阶段。

2.2电子商务安全隐患

2.2.1截获传输信息

攻击者可能通过公共电话网、互联网或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接收装置等方式。截取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长度、流量、流向和通信频度等参数进行分析。获得如用户账号、密码等有用信息。

2.2.2伪造电子邮件

虚开网上商店。给用户发电子邮件,伪造大量用户的电子邮件,穷尽商家资源,使合法用户不能访问网络。使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服务不能及时得到响应。

2.2.3否认已有交易

者事后否认曾发送过某条信息或内容,接收者事后否认曾收到过某条信息或内容;购买者不承认下过订货单;商家不承认卖出过次品等。

2.3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一些计算机安全安全技术

针对以上问题现在广泛采用了身份识别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放火墙技术。

2.3.1身份识别技术

通过电子网络开展电子商务。身份识别问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同题。一方面,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使用网络资源,所以网络资源管理要求识别用户的身份;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双方可以面对面地谈判交涉。很容易识别对方的身份。通过电子网络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不见面,并且通过普通的电子传输信息很难确认对方的身份,因此,电子商务中的身份识别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3.2数据加密技术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经现场实地查看,发现,该5T龙门式装卸桥的抓斗的提升、开闭以及小车的前进后退的调速性能均较差,而且使用按扭控制起停、主令开关设定速度段,这样就会有两种情况:1.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一起动很快达到设定的电机最大转速,速度太高以及变化太快容易造成电器、机械部件的损坏;2.如设定速度低则会延长等待时间,使生产效率降低。另外,针对抓斗的提升及下放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即:当抓斗提升,但在空中停车再起动时,有可能致使抓斗出现“溜车”现象(轻微下滑),这时电机工作在反接制动状态,但是制动转矩小于负载转矩,电机电流非常大。当下放抓斗时,电机在重力与电动转矩的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运行在第四象限,电机工作在回馈制动状态,转速大于同步转速,停车时(抱闸),由于抓斗的惯性及下降速度太快停车效果差,非常危险。针对上述问题,现要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予以解决。

二、抓斗的提升、开闭变频控制

抓斗有两台电机控制即抓斗开合电机、抓斗提升电机。抓斗抓煤时,仅有开合电机运转,抓满煤开始提升时,提升和开合两台电机均要工作,相互间需要有速度配合才可使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根据以往制作类似提升、下放重物变频控制装置的经验及查阅ABB公司起重专用变频器的相关技术资料,变频器采用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后能够提供100%的制动转矩,使抓斗下放时,电机工作在制动状态,变频器的制动单元能够完全吸收掉这部分能量使电机稳定工作在第四象限,且转速连续可调。这些通过调整开合电机变频器及提升电机变频器的频率、

加速时间,使之相互配合,调整方便。

抓斗的提升、开闭机构采用SIEMENSS7-200系列PLC控制,其输入、输出均由继电器进行隔离。采用PLC控制后使系统的维护量大大减少,修改或调整控制关系灵活、方便。

三、大车、小车运行机构变频控制

该系统的大车、小车运行机构基本象似,都是由两台电机控制,只是电机的功率不一样,对两台电机分别采用两台相同的西门子MASTERDRIVES系列矢量控制型变频器进行起动及速度控制。由于两台电机是驱动的同一负载,为保证两台电机的同步运行,每台变频器均配置一块TSY型同步板来实现同步控制。每台变频器还需要加装直流母线上的制动单元实现四象限运行。

采用变频器调速时,每台变频器分别单独供电。设定一台变频器为启动变频器,另一台为工作变频器,两台变频器设置参数完全一致,在SIEMENSPLC(S7-200系列)的控制下,绕线电机的转子短接接触器吸合。在接受到起动按扭发出的起动命令及速度信号后,两台变频器同步工作,当需要快速停车或反向运转时,两台电机的能量回馈通过制动单元释放,达到快速起停的目的。

四、其它

原转子串接电阻调速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电源和控制部分回路保持不变,变频控制与原控制系统可通过转换开关相互切换。四台变频器均采用矢量型变频器并配以制动单元、制动电阻以确保在机械失灵的情况下人身及设备的安全。由于变频器调速属高效调速系统,运行效率高,调速灵活、方便,系统反应速度快,所以采用变频器控制并没有影响龙门抓的抓煤量。

五、小结

该系统经改造后运行近一年来,未出现电器或机械部件损坏,操作简便,减少了操作人员操作强度,为我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补充的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抓斗控制机械制动回路增加变频器故障跳闸联锁,变频器一旦故障机械制动立即动作,使之停车,这样龙门抓的运行可靠性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结构,并给出了用web.pb开发简单的网上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web应用;cgi;分布式应用

abstractthemethodsofdevelopingwebapplicationusingpowerbuilerandthe

structureofthatareintroduced.anexampleofshoppingininternetdevelopedusing

web.pbisgiven.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internet的发展迅速,internet应用开发将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powerbuilder是sybase公司推出的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工具,该工具不仅具有client/server应用的各种先进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开发模式.

2powerbuilder中的web应用模块

powerbuilder中含有开发web应用的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可以连接web服务器与powerbuilder应用.该模块包括以下及部分,web.pb:是几个可以在web服务器上执行的程序,被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应用,完成客户端任务和对数据库的事务操作.plug_ins(插入件):包括windowplug_in和datawindowplug_in,此方式可将powerbuilder对象嵌入到页面中,在浏览器端执行powerbuilder应用.windowactivex:此方式与windowplug_in类似,所不同在于该方式可以和html中的javascripts,vbscripts交互.本文主要讨论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3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web.pb本身就是一个cgi程序,它提供了从服务器到powerbuilder应用的访问.所以在web.pb之上,可以利用powerbuilder的强大功能开发复杂的web应用,如采用powerbuilder的powerscripts语言环境,数据窗口技术等.powerbuilder的web应用构建前提是分布式应用体系.powerbuilder的客户端应用分布到web服务器上,可将web.pb看作为客户端应用.当客户端应用web.pb被web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的服务器应用,执行在服务器应用中定义的方法,实现业务逻辑,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是真正的“廋”客户机模式,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其它软件,只安装浏览器软件.所有的事务操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下面将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利用powerbuilder开发一个网上购书应用.对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首先应向客户web.pb指明powerbuilder服务器应用在网络上的位置(location),其应用名,使用文件pbweb.ini来记录服务器应用信息.在此例中,取服务器应用名为tutorial,driver=winsock,application=10099/tcp,location=localhost.

建一个数据库(book_dealing)其中有三个表,分别为:

“book”:b_name,b_no,b_publisher,b_price,b_num

“customer”:c_name,c_tel,c_addr

“dealing”:b_name,c_name,d_num,d_time

建一个数据窗口dw_book,其sql语法为:

select“book”.”b_name”,

“book”.”b_no”,

“book”.”b_publisher”,

“book”.”b_price”,

“book”.”b_num”

from“book”

创建pb服务器应用的用户界面。在窗口w_server上有两个按钮cb_1,cb_2,再定义一个transport类型的实例变量mytransport,cb_1的clicked事件有关程序如下:

..........

mytransport=createtransport

mytransport.driver=“winsock”

mytransport.location=“localhost”

mytransport.application=“10099”

.........

创建一个不可视的用户对象u_internet,定义一个transaction类型的全局变量mytransaction,在该用户对象的constructor事件中定义连接到数据库(book_dealing)的事务对象mytransaction和连接到数据库(webpb)的事务对象sqlca,在该对象的destructor事件中分别取消这两个事务对象。

在u_internet上定义两个函数分别为f_book,f_book_dealing,这两个函数的返回值都为字符类型。在f_book中,利用数据窗口dw_book作数据库查询,再利用数据窗口的属性将查询结果以html形式返回给web.pb,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datastoredd

dd=createdatastore

dd.dataobject=”dw_book”

dd.settransobject(mytransaction)

dd.retrieve()

.....

return_html=return_html+dd.object.datawindow.data.htmltable

......

returnreturn_html

在函数f_dealing中,定义参数分别为:book_name,deal_num,custom_name,deal_time,custom_tel,custom_addr,用来接受form元素传来的信息。再利用powerscripts语言对数据库(book_dealing)进行修改。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

connectionusingmytransaction;

insertinto“customer”

(“c_name”,

“c_tel”,

“c_addr”)

values(:custom_name,:custom_tel,:custom_addr);

insertinto“dealing”

(“b_name”,

”d_num”,

”d_time”,

”c_name”)

value(:book_name,:deal_num,:deal_time,:custom_name);

ifmytransaction.sqlcacode>0then

return_html=”定货成功!”

else

return_html=”定货失败!”

endif

………..

returnreturn_html

篇(5)

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注重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合理选用,提高匹配算法的针对性,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因此,对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1 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相关分析

根据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来看,其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1 志愿自动匹配算法的相关分析

对学生和课题的选择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可知,两者的最优、最大匹配,最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才能真正实现课题与学生的最完美匹配。因此,教师提出相关题目时,需要对学生的情况、特性和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学生对课题的特性、关联性等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提高课题与学生的匹配概率,最终让学生选定最合适的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自动匹配算法的合理运用,需要根据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从教师出题开始。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先提出大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匹配学生确定好以后将大题分成几个小题,从而将每个小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定的课题需要从修读课程达到的分数、难度、所属类别等多个方面确定,并从教务管理系统中获取学生的成绩和选题积分点等,才能根据分数线来判定学生是否符合相关选题。其中,选题的难度在简单、一般、难、很难和非常难几个等级,对应的成绩是及格、良好、优秀、极好。在实际进行选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三个题目作为志愿,以在系统完成匹配后,自定将题目下发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初始化志愿显示的是学生的第一志愿,在经过while、if、else、break、continue等流程后,系统会将题目和学生进行适当分类,以确保题目与学生的匹配最合理、最科学。由此可见,志愿自动匹配算法是优先对具有课题相关能力的学生进行匹配的,在学生人数低于匹配数量的情况下,可继续为积分点高、能力稍差的学生进行匹配,对于确保课程成绩与积分点的完美结合有着极大影响。

1.2 调剂学生算法的相关分析

在经过上述算法进行匹配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挖掘,可以实现课题与剩余学生的完美调剂。因此,对上述阶段中匹配失败的学生志愿所选的教师、课题类别、难度等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并将搜索结果作为匹配课题的依据,才能在缩小搜索范围的情况下,找到与剩余学生最合适的课题。如果出现相近课题较多的情况,则需要有学生、工作人员共同协商,以确定最终和最适合学生的课堂。在实践应用中,调剂学生算法的运用需要对需要调剂的学生进行合理分析,并通过if、else、return、while、continue、else等多个流程,才能真正匹配出最适合学生的课题。

2 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实际应用来看,在毕业论文管理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最适合自己的课题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积分点和成绩等确定课题,从而避免选择某一课题的学生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对于提高第一志愿自动匹配成功率有着极大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注重教师、课题类别、难度的合理设定,确保它们的排序科学,将课堂与学生的匹配关系看作是二分图,并且,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的课题有三个,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匹配,最终深度挖掘与学生志愿匹配的课题。例如:志愿自动匹配和调剂学生的总数都为102人,通过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匹配成功的人数分别为72人和90人,成功率达到了70%、88%。在不使用任何算法进行匹配的情况下,两者的成功率是52%左右。由此可见,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科学应用,可以为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度挖掘匹配算法不断推广的情况下,其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多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青睐。因此,充分发挥深度挖掘匹配算法的作用,提高深度挖掘匹配算法在毕业论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选题需求。

参考文献

[1]冯丽慧,冯立智.数据挖掘在毕业论文成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0:7150-7153.

[2]徐章韬.用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以数学学科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12:29-33.

[3]连伊娜.深度挖掘高校档案文化内涵,更好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J].黑龙江史志,2013,11:104-105.

作者简介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175-01

随着各个行业信息化进程地不断深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等信息处理,同时能够为顺利完成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的需求。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讲授内容不合理

就目前的教学来看,在所有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与深度基本上相同,都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为与深度为标准。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各个专业在讲授各部分内容时所使用的课时数以及案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与专业课内容结合较少。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也应该为学生专业服务。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作为公共选修课,目前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是在学生刚刚入学的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通过一学期的讲授,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等级考试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在高职剩余的时间中不再开设其他计算机应用的课程。但是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虽然上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通过等级考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仍然很差,如不知道如何杀毒,不知道如何重装系统,不知道什么是IP地址,如何配置IP地址等等。即使已经学习过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办公软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大三毕业时撰写个人简历、毕业论文时不会排版,还需要老师帮忙修改。

1.3 课程实践学时设置不合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在讲授时如果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1∶1的比例,使得实践课课时数偏少。在利用多媒体讲授时,学生只能看不能练,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同时如果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太多,会使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辅导,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降低。

2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2.1 调整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要使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所需的包括技能和知识等实际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设置,使学生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提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减少数制转换、数据信息编码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使用不到,而且难度较大,可以增加计算机维护、信息检索部分的内容,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由于毕业后在社区工作中需要对社区网站进行管理与维护,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可以增加网站设计与维护、数据库的相关内容。针对金融专业可以增加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方面的内容。

要想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教学的整合,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结合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可以将专业知识有效地融入进去。如在讲授WORD长文档编辑时,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使用法律文书的排版作为案例,对于文秘专业可以使用毕业论文排版作为案例。在讲授EXCEL数据处理时,金融专业可以使用商场销售数据统计分析作为案例,对于文秘专业可以使用企业工资管理作为案例。将专业知识与基础教学有效地融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学习。

2.2 调整教学计划与专业相结合

目前各专业只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周学时为4。到毕业时不再开设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专业内容进行整合后,教学内容增加,使得一学期的周学时4的教学计划不再满足需要,可以在第一学期讲完OFFICE办公软件后的一学期增加课时,讲授针对各专业增加的内容,如网页设计、信息检索、常用软件工具等内容。同时在讲授课程时针对不同专业调整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学时数。如会计、金融等专业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频率较高,使用POWERPOINT的频率较低,文秘专业则使用WORD的频率较高,而使用EXCEL软件的频率较低,那么可以对会计、金融等专业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增加EXCEL部分的教学学时数,对文秘等专业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可以增加WORD部分的教学学时数,减少EXCEL部分的教学学时数。

由于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基本都在大一开设,并且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但是到大三毕业时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内容已经遗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第五学期学生毕业前开设《办公自动化》课程,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3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建议所有的课程都在机房进行,这样教师的讲授的同时,学生可以在下面进行练习。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解答。同时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合理地设置并改变实训方案,可以讲课程案例与项目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地不断进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和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兰.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整合专业教学模式创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64~165.

[2] 陈一明.基于ICT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等级、模块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85~89.

[2] 冯国良.高职理工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整合的探索[J].信息技术,2011(9):184~187.

注释

篇(7)

作者简介:刘吉成(1963-),男,宁夏中卫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王钇(1972-),男,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9-02

在信息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大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方案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建设方案。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00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截至2012年7月已经毕业9届学生近400人。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结合电力行业的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重基础、宽口径、讲实用,重视外语、数学等基础课的学习,将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并重,教学过程中强调运用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辅助决策与优化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毕业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单位领导分析所处环境、确定目标并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在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看,每年就业率基本维持在89%左右,考研率在30%左右,而且考研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的需求,拟申请从2013年起将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学位由过去授予的管理学学位改为工学学位。

二、学位变更的必要性

1.对学位点建设具有支持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目前已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管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上述一级和二级学科点下有相应的硕士专业或方向,并且该硕士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因此,为突出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如果能够授予工学学位,对上述学位点的建设将发挥更有力的支持作用。

2.对学生就业及发展有帮助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日益深入,面向发电、输电和配电等一体化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正开始应用并逐步完善。许多企业正在推广和实施全企业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在如此迅猛发展的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学学科人才。当前,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增多,使得用人单位更多地是把大学生作为一种具备特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看待,拥有特定的技能是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个较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如果能够授予工学学位,将明确体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技术背景,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技术岗位职称评定也要求有工学学位,取得工学学位有利于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获得相应的职称和岗位。

3.有助于学生考研及海外深造

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在招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时也特别要求应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如取得工学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选择国外知名大学读研的机会将会更多。

4.向国内部分高校看齐

专门设置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其中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文理院校偏重在管理上的研究。适应信息经济时展的需要,当今国内部分高校纷纷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位由管理学向工学方向发展。如已经确认该专业授予工学学位的部分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管理工程系)等高校。

三、学位变更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规定

按照国家教委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相关文件规定: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国内基本上985、211高校都逐步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基础建设比较扎实,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基本合理

秉承华北电力大学“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团队协作精神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系统开发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强化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及创造力为出发点,科学设置专业培养体系,重视专业知识更新,强化专业教材建设,把“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摸索专业培养思路,总结办学经验,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补充、完善,使其具有特殊性,也更趋于科学、合理和规范。

四、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将从多个方面改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学,以适应学位类型的转换。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改进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追逐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发展的国际潮流,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特色,面向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既懂管理理论又精通信息技术(IT)的电力及其他行业的复合型工学专门人才;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拓宽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以适应学位类型的转化;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具有计算机和信息管理背景的专业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

五、应对学位变更的专业建设策略

为了实现学位转型后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上拟定了三个主线:即复合型课程主线、技能型课程主线和电力特色主线。按照这些主线,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突出课程建设特色

(1)拓宽基础课程。一般说来,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在整个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专业课基础之上。按照整体的要求,计划将和信息管理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如技术经济、电子商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管理运筹学、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按照其重要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

(2)类C语言的应用贯穿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的自始至终。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设计上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条主线。按照社会的需求,在技术上以网络技术和编程语言为主线,贯穿了类C语言系列课程以及系统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到课程之间的相互呼应和逻辑关系。主干专业课程中的技术类课程规划如图2所示。

(3)突出电力特色课程。设立电力特色的课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华北电力大学的电力学科优势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学习电力市场中信息理论的最新发展应用。它体现了电力系统中信息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专业特色。设立电力特色课程不仅可以推动教学,也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在电力系统中的就业。

(4)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技术类课程和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将安排学生动手实践的学时,这些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左右,以保证学生可以获得实际的动手能力。另外,在毕业论文阶段,规定其论文必须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展现,在设计中必须体现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当中的应用。这一措施有力地保证学生能够利用毕业设计的阶段综合运用专业课程学习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2.强化教学特色

(1)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学校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在办学实践中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共性,作为个体,又千差万别,存在特殊性(个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在信息经济时代,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要继续倡导“重实践、重设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理念,继续保持并加强课内实践教学,提倡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较早地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生产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系统开发研究所、管理工程网络实验室硬件条件一流,实验室安装了Delphi、SQL Server2000、Visual Foxro、java、.net、VB、Microsoft Project2003、P3等应用软件,安排专门课程学时,组织学生上机操作,使学生能学习软件应用技术,由此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将强化过程管理,建立教研室、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采取毕业设计,要求在毕业前的14周时间内完成,主要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软件开发、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工作。与毕业论文不同的是加大和突出了软件开发的工作,旨在培养学生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技能。通过毕业设计能将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学生助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校老师应该吸纳优秀学生参加科研课题,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追踪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并解决在科技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魅力。由于专业特点,本专业应全面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教师积极学习、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学校组织对教师进行前沿的多媒体教学培训,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及时更新教学课件等电子教学材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5)实践教学平台开发与运用。近年来,无线移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且互联网、校园网络也日益成熟和稳定,如何利用这些最新的技术和相关的网络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容许学生参与的网络教学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运用是贯彻复合型专业的办学理念和“T”型知识结构培养的重要举措。

篇(8)

2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快速发展学科知识与陈旧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IT行业的超快速前进已经不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与此同时,很多《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内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发展之初的阶段,考试大纲更是十几年如一日,很少更新,没有时代性,也缺乏实用性。学生觉得学这些过时的东西极为无用,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2.2学生之间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

受经济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计算机在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普及率不同,不同家庭的使用频率和用途也不相同,因此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的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有的学生不用学就已经知道,有的学生可能学了也未必明白,这两类学生在课堂上都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2.3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

很多教师仍然照本宣科,一边放PPT一边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茫然地坐着,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将学生置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既剥夺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又没给学生足够的消化知识的时间,学生只能像听天书一样错过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

3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和建议

3.1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注重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由于计算机高速发展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选取具有实用性的适当内容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极大的提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融入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授学生解决计算机方面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顺利通过考试的同时能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例如:讲Word的自我介绍文档制作时,针对学生以后毕业求职的需要,可以将求职简历的制作引入自我介绍的案例进行讲解。还有招聘企业简介案例,学生通过前期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可以自由发挥,边做边学,便可以充分了解Word图文制作组件功能及应用。另外,分节符功能和自动目录生成知识讲解时,可以用毕业论文修改作为案例讲解。寻找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讲解,让教学内容更加逼真和具体,更能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计算机操作知识。

3.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首先,结合本校各专业进行分层培养,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解决各自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但是,要求英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习数据库知识,化工专业的学生学习编程知识显然是不合理的。现实中,不同专业领域对计算机应用要求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例如,文科专业学生应该学会演示文稿和文档处理的制作,而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对所有的操作都要熟练掌握。其次,现在高校入学新生中普遍存在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的现象:在中学接受过计算机教育的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经较为熟悉;而来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因为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一无所知。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可以考虑对学生进行入校后筛选考试,对考试不合格者,采取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的掌握,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对考试合格者,可以考虑采用以自学基本理论和以培养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团队合作项目相结合的开放型培养方案,这种高层次的培养方案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3.3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活动中,案例不可无,也不可滥。在计算机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一定要增加信息发展的新知识,不能照本宣科,因为教材的更新往往很难跟得上信息的发展,很多知识已经较为陈旧,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查阅资料,筛选出有针对性、代表性案例进行讲解。把学习内容融入一个个案例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案例任务达到掌握知识要点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形象化和生动化。如在讲授文档处理Word时,首先以怎样用Word制作一份社团简介开始,从录入文字到对文本的字体段落设置,再到插入相关表格、图片、页眉页脚设置等效果,最后使此篇文本达到图文并茂、方便阅读的效果。通过此案例的训练,使学生大致了解Word文档处理功能,并且掌握如何应用这些功能。通过边做边学达到记忆深刻,熟练掌握的目的。随着网络、多媒体基础设施的完善,计算机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网络实践教学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由平台系统部件及网络构成的多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作业以及在网络上能搜寻到的各种资料、素材等,学生通过学号登录平台,及时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下载相关资源进行课后复习和扩充学习。学生对这种自主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会感觉很新颖,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学习。

3.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上机训练,才能消化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达到提高操作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试图实现从课堂讲授向实践教学的转移,课内理论课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不断下调,有的甚至已经达到1:2,然而,实践证明单纯调节课时比例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上机课应该做些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前一次课预先布置好下次课的上机练习,让学生有时间预习,为下次上机课做好准备。在上机课结束前留一段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学生共同评讲相关操作题,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较为集中的典型问题要重点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5采用机考方式,实现教考分离

就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的试卷考试,只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检测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现阶段,计算机机考作为一种流行的计算机技能考核手段,不但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真实的检测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这种无纸化的考试,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计算机机考真实客观的体现了教学效果,因为考试试卷由计算机随机产生,从教学角度而言,避免了教师漏题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避免了抄袭作弊的现象。另外,计算机考试系统一般都自带自动评分功能,能够极其迅速、准确地计算出考生的分数,节约了教师阅卷时间,减少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更重要的避免了人为失误和感情分,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篇(9)

1引言

素质教育更重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各级学校中都开展了实践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综合素质发展[1]。实践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关乎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2]。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确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将课堂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化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与发展能力[3]。

2明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成要素,有的放矢确定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就业反馈信息来看,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比较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在现行教学规划中,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未加以重视,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强于实践操作,无法有效契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必须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的各种能力。2.1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成明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成要素,是准确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学生的基本能力是指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也就是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等;专业能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共关系、商务谈判、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客户管理能力等。另外,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获得自身良好的职业发展,还必须要具有发现市场机会、开拓市场、产品创新等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是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4]。2.2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当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从实际出发,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理论扎实,专业能力优秀且具有实践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适应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而明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才有科学的依据。

3灵活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的各种实践教学方式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应该对这些实践教学方式加以创造性的灵活应用。3.1市场营销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绝不能完全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计划中就要安排好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量;其次,在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上,应以案例、问题和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再次,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国外广泛流行的Seminar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典型的打破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可根据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加以适当运用。实现教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课堂实践教学还可以聘请校外营销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搭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还可以与企业开展各种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专业课程,例如,如果合作企业是连锁经营企业,就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增设连锁经营的相关课程;如果合作企业是零售企业,就可以增设店面管理等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独立学院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教学和部分实践课教学,企业老师由企业优秀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实践教学,这样将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使学生在踏入职业生涯的时候,很快适应职业生涯并能不断发展自己。3.2市场营销集中实践教学(专项实践活动)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营销专业课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推销技巧等课程,可在讲授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设置1-2周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进行实践应用。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事先明确集中实践的目的,立足学生实际,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实训教学计划,并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比如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时,组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市场调查项目,通过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统计处理调研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等,来培养学生调查问卷设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等。3.3市场营销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园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发展快速,很多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中都大量引进了计算机仿真软件,使得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仿真软件的作用,综合应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法,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在进行实验室模拟教学的时候,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开展实验室模拟教学,或者将理论教学育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以避免学生因知识缺少衔接而不能深入和理解教学内容。比如Simmarketing就是将互联网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造出一个完整、有效、真实的模拟市场环境,让学生分组成立公司,通过具体的营销案例以模拟竞争的方式体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战略决策和营销策略制定的完整持续的营销管理过程,从而使参与练习的学生掌握营销理论及营销方法体系。还有一些市场营销模拟软件、ERP软件、ERP沙盘等教学工具,都可以用来开展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同时也不需要承担在现实中可能面对的风险。3.4市场营销全真实践教学全真实践教学是指寻找或创造一种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能够顶岗实践,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从而检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独立学院可以与校内后勤产业集团合作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或与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企业为学生安排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根据实习计划和实习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认真写实习日记,总结经验。在学生完成实习后,企业导师和独立学院教师共同评价实习结果。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市场营销全真实践教学同时也为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营销业务流程,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此外,独立学院还可以与实习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解决营销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将能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提升。3.5市场营销竞赛学科竞赛具有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学生知识架构,促进学生创新发展,都具有极大的裨益。教学实践表明,举办市场营销竞赛,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创新、协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科竞赛也是重要的指标,对评价和推进实践教学作用突出[5]。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积极组织参与校内校外的市场营销大赛,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也会感受到营销知识的价值、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最终提高综合素质。3.6市场营销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由学校跨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能力的总检阅。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就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将其转化成实践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提升,获得社会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专业能力。为了提高毕业实习的成效,防止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独立学院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制定毕业生实习计划和方案,学生应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到实习基地、订单培养单位或自己联系的企业进行毕业综合实习。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自拟论文题目,由专业教师指导组织学生选题,在保证不偏离专业研究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就业与实习密切相关的题目优先,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题目优先,而理论研究次之。论文开题之后由相关论文指导教师全过程指导和监督论文写作各个环节,毕业实习结束后同时进行实结及论文答辩活动。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全方位锻炼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以上介绍的六种实践教学方式外,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座谈、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营销职业生涯教育、进行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营销综合实践能力。

4从培养方案着手,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开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依据,培养方案应当涵盖专业、知识、能力三个方面[6]。要在理顺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外关系及明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基础上,确立符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方案的时候,应当从全局着手,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视为整体,根据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以及教育教学规律,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同时,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分解,加以落实,这样,通过分目标的逐一实现,将保证实践教学整体目标顺利实现,学生也会获得理想的实践能力提升。第一,对于营销专业一年级学生,先要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实践为主,通过讲座、座谈、参观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学科有初步的感知,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与方法。第二,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所具备的实践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可采取专项实训、模拟实验、营销专家讲堂等方式逐步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比例。第三,针对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半学期的中高年级学生,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安排一些跨学科的综合实践项目,比如针对某企业产品设计并实施营销策划方案,还可通过营销竞赛、课程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能融合各门课程间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四,对于四年级下学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可通过校内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综合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其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此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学校具备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创新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胜洪.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5):3-4.

[2]李志敏.浅谈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牡丹江医院报,2007,(2):96-97.

[3]王慧.能力导向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众商务,2009,(8):197-201.

[4]李明骞.浅议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9,(20):77-78.

上一篇: 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下一篇: 自我失败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