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篇(2)

1 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诉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如学习古诗《小池》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①背诵、默写古诗《小池》。②《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③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①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②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③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2 创编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根据已有的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

2.1续写故事

如学了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样呢,是继续骗人呢,还是改邪归正呢,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2.2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材中情节生动的篇目较多,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将课本内容续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插编一些自己想象的情节。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片段也让学生适当演演。如《嫦娥奔月》中嫦娥巧妙地和坏人逢蒙周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周旋”这个词,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和逢蒙周旋,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在快乐中尝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操作型作业,提供活动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3.1绘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根据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笔者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了课文《九寨沟》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九寨沟的美景,教学《春雨》一文后,学生们画出了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叶,池塘里的青蛙等,并加上色彩。一张张精美的图画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2制作

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4 鉴赏型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鉴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泉城》、《拉萨的天空》后,笔者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帖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5 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之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比如学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小数点漫游记》,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学完《春联》一文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机会,走亲访友的同时收集一些春联,分类整理后在班级内交流诵读,并学着写一两副春联,通过读春联、收集春联、写春联,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篇(3)

古代的很多经典著作内容生动、人物鲜活、情感真挚。所以,我觉得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促使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可以汲取到先民的智慧,领悟到人生哲理的睿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对经典的文化魅力的感受,则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营造诵读经典诗文的氛围

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学生阅读经典更容易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从而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

1.学校环境

营造诵读经典诗文的氛围,首先要建设书香校园。对此,建议学校把《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的语段和一些古诗词名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教学楼的外墙、楼道中张贴名诗名句,教室里张贴发人深省的哲理,在学校的阅报栏中张贴或者墙报上宣传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学生基本随时随地就可以从墙报、牌匾、阅报栏中读到经典诗文中的名句,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他们的精神世界由此而丰富,人格由此而变得更加完美。其次,语文教师要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属于语文的早读时间语文老师要到教室里指导学生诵读,每一节语文课之前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几分钟的经典诗文诵读,教师提前到教室门口落实诵读。如果教材中经典诗文欠缺,语文教师可以开发校本课程。每周抽时间安排一节诵读课,教师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篇目,进行简单的阅读指导,长期积累,把所选篇目慢慢进行分类,几年下来就可以装订成校本教材,供师生长期使用。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在平时要开一些书单,不强制要求学生买书,但要宣传读书的好处,耳濡目染,总会有学生会买一些书阅读。同时,教师要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以及“家长学校”等机会,向家长宣传看电视不如读书,宣传学生具备一定国学知识的好处,引导家长对学生阅读支持,引导家长做好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诵读,构建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二、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是开发人生记忆力的“黄金阶段”,抓住最佳开发期,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学生能永恒地记忆在脑海中,这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为了让学生爱上古诗文,从而爱上经典书籍。首先,积累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古诗文,对此,我个人觉得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方法是:诵读为主,体会悟情为辅,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教材中的古诗文,诵读具体的方法落实是每天的语文课固定一个环节――每节课前安排学生诵读几分钟古诗文。时间长短不完全固定,但以5分钟适宜,这样可以形成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我把这种做法称为“古诗文助学生成长”。其次,选择和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进行诵读。教材中经典诗文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诵读需求,这个时候教师要适时地引入一些课外的经典诗文到课堂教学中,主要作为诵读内容的补充,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经典美文等,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文。对于引进的诗文,教师要做适度讲解,指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在的情感,这样学生能够对诗文有所感悟,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其中的声韵之美,学生就有兴趣了。再次,分类分时分形式诵读或者背诵。根据诗文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理解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言志诗的不同内容,指导学生多诵多背,也可以根据时间来背,根据月份来背诵。比如,有关三月的诗文就可以主要放在三月诵读等;也可以根据季节来背诵,比如,3、4、5月,教师可以多选写春天的诗文并积累背诵,秋天以及冬天时就积累描写秋冬的诗句;也可以根据节气来背诵,比如,24节气的每一个节气来到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诗文让学生诵读;也可以根据传统节日来背诵,例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诗文让学生诵读。这些做法让学生可以记得有序,记得牢固,不仅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分形式背诵或者诵读,主要是采用一人领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以及限时背、接龙读等方法,方法灵活多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篇(4)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篇(5)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在常规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利用早读课、课前三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经典诵读。甚至把经典诵读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还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反复地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经典的兴趣,学生甚至能背诵更多的名言佳句。念古典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美、音律美,这真是读书人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如,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能够运用所学诗句和经典古文,增添了文章的底蕴。还有些学生能够模仿所学诗歌进行写作,虽然诗作还显稚嫩,但充分说明诵读经典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读经典诗文,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诵心唯,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绕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完善,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三、陶冶情操,端正品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开启智慧。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喜欢这么一句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学生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注重细节的严谨学习作风。而长期的诵读,可养成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为高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必可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那么,如何选择诵读的材料呢?我认为应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唐诗宋词名篇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我们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打造书香校园,诵读国学经典”的号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组长贾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本组教师编写了国学经典读本《古韵晨风》,我有幸参与了编选工作。《古韵晨风》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孝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名篇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篇(6)

笔者找来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和孙双金老师的《春望》来研究,这两首诗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所遵循的路径一般是:解诗题—理诗句—想诗境—悟诗情,最后用有感情的诵读来表达体验和感悟,针对高年级学生则还会渗透一点点写法探究,诸如借景抒情等。

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的教学中,淡化了对诗句的逐句指导,以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做批注自学。然后以“身在何处”和“心在何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近诗人,初步感受诗人身心分离,思念故园的心情。最精彩的是王老师引入诗人“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得几团圆”的诗句,在情境对话中,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别离是为家、为国的高远境界。深刻的感受使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达到了感而不伤,缠绵中别有胸襟的血肉丰满的境界,整节课感情饱满,层次分明,在对话中形成的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充分发展,充满了诗情画意。

对这节课,笔者总结了两组

关键词 :情态和丰富,情境和对话。情境的创设没有放在思乡这条明线上,而是设在暗处——诗人内心的情怀。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得几团圆?彻夜难眠的诗人翘首回望——十里长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碧波渺渺,妻子、儿子、父亲和朋友执手相问——在师生对话、一问再问的情境中,诗人难舍难分、不忍离别的情态历历在目,诗人保家卫国、宁愿思乡的情怀栩栩如生。

《春望》一课的教学,孙双金老师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逐句指导学生读懂,细细看来,每一句都没有停留在对字义的理性理解上,而是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想象诗人的情态,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从上句做顺势引导,“时”是上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每一次“别”都可能是生离死别,于是诗人触目惊心,忧国忧民,便“花溅泪”且“鸟惊心”。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体味,都未曾有片刻撇开诗人,这和我们平时那种理性的理解是不同的。比较之下,就会发现孙老师的指导处处落在情态和情境之中,绝不从理性的角度旁逸斜出,横生枝节。相对而言,在情态的丰富和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两位大师手法不同,王崧舟老师浓墨重彩,工笔细描,衬托渲染;孙双金老师质朴尚简,勾勒白描,凸显神采。

有所得,当实践。那么,在这一首《黄鹤楼闻笛》教学中,教师该怎么做呢?讨论研究之后,笔者初步确立了“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受诗境”的教学思路,不对诗句做支离破碎的理解、分析,不对诗人做片段、单向的聚焦,对诗句的意思进行整体把握,而不必做到字字精确;把诗人放在整个情境背景中做浑然一体的体验,不抽离、不抽象。试教两次之后,发现在“整体感受诗境”上很难突破:教师习惯性地把学生引到理性理解的老路子上。

试教情况大致如下:在初步整体感知、定下全诗的思乡悲愁基调之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诗人李白一路风尘,满怀惆怅,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去国怀乡的画面——情境初步勾画而成,该丰富情态了。教师对学生说:“此时李白在怎样西望长安?请你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李白……”教师想引领学生更近地走近李白,看见诗人“望”的动作、情态和内心活动,这应该是一个可以生发的“泉眼”。学生应答:“他在望长安,望故乡”,显然这答案告诉我们,学生浮于表面,没进入情境中。教师再问:“长安有什么,让李白这样望?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样望’。”教师本想强调“这样望”,但学生却还不明所指。所以,学生仍只是囫囵吞枣地答:“有亲人,有朋友。”教师只有再问:“可是太远了呀,望不见,你会怎么想呢?”此处,教师用了角色替换的法子,直接把学生放在李白的位置上,想开始“对话”。学生想都不想,立刻回答:“想回家。”

……

两次试教,虽有调整和改善,但是大致如此。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确认,学生此时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回答的。虽然教师刻意创设了画面情境,也用上了想象和角色对话的手段,想把学生带入情境,但是基本无效。为什么?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试着问自己,假设要认识、观察一个像李白这样的陌生人,会从哪个方面开始?学生们学习他的诗,感受他的思想感情,不就是认识、了解此时此处的他么?所以就很难触及他的所思所想。于是,笔者就自己试着上了一节下水课,稍做一点准备,四张灯片:一首配乐、古曲、埙独奏、寒江独雪,取其凄冷之意和落梅的意境。

放完幻灯片后,笔者说到:“同学们,李白登上高楼,西望长安,你想知道李白是怎样在望吗?大家可以尝试做一做这个望的动作。”一番模仿后,学生的回答果然变得很感性:

生1:诗人在伸长脖子望——他多想看见长安呀!伸长脖子就看得远一点。

生2:诗人在踮着脚尖望,已经站到黄鹤楼的最高层了,还嫌不够,踮起脚尖,这样望——诗人真是这样在望的。

生3:诗人瞪大眼睛望,眼睛看酸了,也不眨眼——诗人望眼欲穿呀!

生4:李白闭着眼睛望——因为事实上是看不见,却又那么想看见,所以索性闭上眼睛在心里看!

看,只要有情态,就有了内心世界,教师此刻已无需再追问什么。

笔者继续:“同学们,李白闭上了眼睛,在心里回顾那些美好岁月:走马于长安大街,有诗朋酒友,吟诗饮酒,才华卓越,赢得众人倾倒;召见于皇宫之中,谈诗词,谈国事,皇帝命宠臣为他捧靴,贵妃为他歌舞;还有湖上的游船,坊间的茶座,留下他多少风流的诗篇;还有那岸边的杨柳,院中的牡丹,记着他多少浪漫的佳句。可是此时,山高水远,往事都烟消云灭了;而且诗人已经年逾五十,此去夜郎,只怕是再也回不了长安了!”(配乐)继续说道:“就在这时,朋友史郎中吹起了笛子,正是那支梅花落。玉笛声声,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你看见了吗?”

生1:诗人仿佛看见了梅花纷纷从天空飘落,很多很多,纷纷落下,被风吹得东一下,西一下地飘呀飘。(笔者随手做“东一下,西一下”的姿态,很慢、很优美)

生1:不是的,风很大,吹得很厉害。(学生纠正我,她的手摆得急、摆得快,动作幅度大多了——表示北风的猛烈)

笔者继续说到:“梅花飘落在地上,在水里,到处都是——哦,梅花凋谢了,花瓣破碎了,脏了。继续深入——这里不是葡萄,这里是草莓,我要拨开叶片去一颗一颗地寻找……同学们,这是江城五月,正值端午节前后,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生活在江城武汉,联系生活实际,你来告诉李白,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纷纷给出答案:繁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江边翠柳如烟,绿树如荫,游人来来往往——正是一年春好时。

笔者接着引导:曾经有位叫崔颢的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美丽的江城景色,在黄鹤楼上写下这样赞美的诗句,我们一起读: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为什么同样是这样的时节,李白却看见落梅花了呢?

生2:这是想象的景象,不是真的。

生3:因为他很孤独,就像梅花独自开放。他离开朋友,要去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再没有朋友了——像梅花一样孤独。

生4:他很绝望。

师:咦,你怎么知道李白绝望呢?

生4:梅花落下,就再也不会回到枝头,他这一次离开长安,就再也回不了长安——像梅花一样,回不去了。

生5:他很无奈。

师:这也是我还没体会出来的,你快说一说。

生5:梅花是被大风吹落的,东一下,西一下地飘来飘去,不由自已,无可奈何——像梅花一样受摆弄,不由自主。

师:我明白了。我太佩服你和刚才说绝望的同学,从落梅花中体会出诗人这么丰富的思想感情,真了不起。

生6:很悲惨。尽管花开得很漂亮,但是被吹落,都碎了、脏了。李白在长安有很好的过去,但现在感觉自己的结局也会很不好——像梅花一样,要落下悲惨的结局,只怕是要葬身异国他乡了!

师:我错了,这里不是草莓,依然是葡萄,梅花飘落的情态就是那根藤。江城五月的情景只是一面灯,在暗处照亮凸显藤条的背景灯。

……

篇(7)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是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它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要求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虽然是语文学习,但更重要的是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学习,“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同伴交流合作,自主学习,改变过去机械训练、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四年来,在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综合性学习还没有真正进入语文教学的领域,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它只不过是语文教材的附庸,没有重视这一版块在语文学习中应有的位置。近年来,初中毕业会考中出现了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题,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可是大多教师忽视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往往是通过专题的训练,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应付考试。在这里,语文综合性学习被,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被篡改,这种现象亟待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一是农村中学由于地区的差异,经济贫困,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性,而农村中学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二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水平偏低,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的语文能力整体下滑,有很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处于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这给综合性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语文教师多以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不适合农村学生为由而放弃教学,这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开发课程主要表现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一方面,教师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地方校本课程”,还要开发课外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发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应该要针对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创设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提升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其实,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创造性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本人作为农村教师,收集了一些教师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案,供苦于没有教学资源的语文教师借鉴,让综合性学习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

1.关注家庭生活。要求学生搜集家庭成员不同时期的照片,调查了解照片的背景,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照片,撰写照片说明,介绍自己的家庭,讲述和照片有关的人和事。本方案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关注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初,可结合九年级教材中“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设计活动方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对科任教师和校长进行采访调查,按照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设计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笔录或录音,然后分析整理。最后在班上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想。

3.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可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空间。七年级教材中“为本地人物立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村长、一个技术能人、一名富翁、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也可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邮递员或街道清理工。再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设计调查提纲,进行调查访问,写成人物的传记或事迹介绍。

4.关注民情风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情风俗。可要求学生针对本地的某一节日或某一习俗进行观察调查,按照其时间顺序写出经过和风俗习惯,穿插适当的说明材料。可以选取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也可以选取婚丧嫁娶的习俗。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5.关注个性发展。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中有很多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它能尊重学生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教材中的“编一份手抄报”、“编演短剧”、“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这些都属于这一范畴。像“编演短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多方面的展示学生的个性,能使每一个学生找到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活动中有剧本的编写、道具的制作、背景的布置、音乐的处理、剧目的演出等,整个过程能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也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关注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对科技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视野投向科技世界。“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搜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古诗,从中摘录出涉及到交通的诗句。从道路交通和通讯交通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同现代的交通、通讯进行比较,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极大的便利,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为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尽管农村中学经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就能找到适应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教师节学生代表发言 下一篇: 电气行业调研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