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评价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耕地质量评价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耕地质量评价

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227

1 唐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

本次耕地调查评价工作,共查出耕地面积1456.41公顷,其中土地面积32657.5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02公顷,水浇地面积18128公顷,旱地面积13927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王京镇、北店头乡、长古城镇、高昌镇、白合镇。

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在我们取值时,有灌溉条件区域的选取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无灌溉条件区域的选取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根据《唐县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和《农用地分等规程》中查取资料,获取到唐县土地整理项目的各个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2 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与评价因子的选取

产量比系数是指以国家指定作物为基础,按照评价区当地的各种作物单位面积实际产量与基准作物实际产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某区域内指定作物的产量比=基准作物单产/指定作物单产

结合保定唐县指定作物最高产量、平均产量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为:冬小麦 1.00,夏玉米 0.73。

根据现有资料情况和保定市唐县的耕地现状特点,建立耕地质量评价的因子体系。主要选取耕地质量评价的评价因素主要包括土壤养分状况、土层厚度、灌溉保证程度、、排水保证程度、道路密度、田块平整度、田块规格、单位产出等相对稳定的因素。

有机质是主要存在于表土层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有机质是土壤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各种作物所需要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地评价可通^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来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根据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其进行等级量化。

整理前,土层的厚度分布十分不均匀,差异比较大,部分区域土层较簿,不太利于作物生长。整理后,经过深耕深松然后进行土地平整、覆土等工程后,可以有效使土层厚度发生变化。

灌溉条件经过水资源平衡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并在征求当地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区内灌溉水源选择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

3 评价区自然质量等的确定与评价区耕地利用等的确定

(1)计算耕地自然等指数:

Rj=αtj×CLj×βj

Rj为整治耕地第 j 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

αtj为第 j 种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βj为第 j 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2)耕地自然质量指数由下式定义:

式中:R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Rij为第i个评价单元第j个指定作物各评价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耕地利用等指数是按照标准的耕地制度所确定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和所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平均利用条件,最终所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成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利用等指数法可以通过该公式进行计算:

4 耕地质量评价测算结果分析

唐县2014年度耕地国家经济等别分为11等、12等、13等,其中11等地面积最多,为13421.64公顷,除倒马关乡、迷城乡、北店头乡、大洋乡、罗庄乡、雹水乡没有分布外,其他各乡镇均有分布,长古城镇面积最多,为2827.40公顷,川里镇面积最少,为7.02公顷;12等地面积最少,为9102.83公顷,除长古城镇、王京镇没有分布外,其他各乡镇均有分布; 13等地面积为10133.12公顷,除仁厚镇、都亭乡、长古城镇、王京镇没有分布外,其他各乡镇均有分布,北店头乡面积最多,为2824.60公顷,南店头乡面积最少,为9.66公顷。

5 结论

本研究以保定市唐县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和分析研究区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特尔菲法建立了耕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研究的归纳,得出以下研究内容与成果:

篇(2)

1 耕地地理评价面积统计

该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63340 hm2,占该地区总面积的18.31%.该类耕地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耕地面积为8752.36hm2,在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为13.81%,二级地14905.37 hm2,在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为23.53 %,三级地18795.43 hm2,在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为29.67%,四级地13604.78hm2,在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为21.48%,五级地7282.06hm2,在耕地总面积中的占比为11.51%。

2 耕地地力等级分布情况

该地区地力等级分布情况为:一级地及二级地较为集中于该地区的西南部和中东部,其属于湖盆河谷阶及地势平坦的滩川。有三条主要河流经过该区域,河流周边地势较为平缓,土壤肥力良好,一般是栗钙土,厚度在80厘米左右。三级地及四级地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该地区的南部,其属于低山地丘坡面及丘前山前倾斜平原,土类主要是灰褐土、栗钙土。土层厚度大,理化形状良好,地形十分平缓,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五级地分布于该地区的南部,其属于山林混合经营区,土壤类型主要是栗钙土、灰褐土,耕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其适合林草的种植,因此应及林业为主要产业,并结合其他作物,实现混合经营。根据等级分布的区域特点来看,各种因素均会对等级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包括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因而产生了显著的区域分布规律。耕地等级逐步升高,海拔高度不断上升,地貌类型的变化为滩川区~山前倾斜平地~缓坡。

3 适宜性评价

等地等级有所区别,对其进行利用的方式及其适宜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种植业方面,一级地至五级的适宜性存在着渐变的关系的,为了达到改良及方面应用的目的,可以将该五个等级的耕地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一级至三级地属于第一类,四级地属于第二类,五级地属于第三类,具体适宜性如下:①适宜进行农业的耕地 一级地至三级地理化状况良好,肥力程度高,地势分布平缓,土体深度大,各项不良因素较少,生产力水平高,适合开展种植业。其均属于基本农田,发展的方向为经济高效的农业[1];②适应进行农业或者畜牧业的耕地 主要是四级地,该类耕地的肥力情况良好,生产潜力较大,但是在耕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改良土壤,提升肥力。其不仅适宜进行农业生产,也适宜发展畜牧业,主要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其的利用可以是以农业为主,结合畜牧业;③适宜林业的耕地 主要是五级地,该类耕地存在较多的阻碍因素,如砾石含量大、坡度大等,且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肥力水平较为有限,适合开展林业生产,也可以将林业作为主要项目,结合畜牧业,共同发展,且还需要注意及时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强化植被的覆盖,改善水土流失情况,保护生态平衡[2]。

4 种植业结构调整

篇(3)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31-2

土地等级的评定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第一轮农用地分等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国耕地等别及分布现状 [1][2]。第二轮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形成了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保证了耕地分等成果的现势性及准确度 [3] [4][5]。为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2014年全国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当前有关农用地分等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如藩润秋、刘B等对农用地分等方法的研究[6],廖丽君、魏巍等农用地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整合方法研究[7],拜玉贤对县域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的研究[8],袁天风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可比性研究[9]等。本文以高陵县为研究区域,对县域耕地分等过程及新旧农用地分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研究区域概况

高陵县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泾河、渭河两岸。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北部平川,偏南部为塬、滩,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全县土地面积28502.69公顷,其中耕地为17339.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06%。

2 研究方法

2.1 方法概述

高陵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采用因素法进行。首先基于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获取耕地图斑,作为总分等单元;然后,运用叠加法提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形成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依据相关资料成果,获取该图层中各图斑等别信息,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补充完善各分等单元因素属性值,建立耕地质量分等基础数据库;采用因素法确定耕地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并依据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计算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进一步确定耕地利用(经济)等指数。最后采用等间距法,划分耕地各等别。

2.2 评价参数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确定分等基本参数

高陵县位于陕西省三级指标区关中渭河平原区,其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基准作物为冬小麦、指定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关中渭河平原区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最高产量、产量比系数及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等分等参数由专家学者在各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证确定的。

2.2.2 分等因素及权重的确定

本文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分等因素选取方法,参考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所确定的耕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确定了高陵县的分等因素和权重。

2.3计算耕地自然质量分

各分等单元的自然属性因素分值,分指定作物,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公式为:

其中:CL为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wk为分等因素权重;fk为分等因素指标分值;m为分等因素指标数量。

2.4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

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经济)系数计算方法为在各行政村内按土地好、中、差选取3个样点,按标准公式计算各样点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经济)系数。最后采用算术平均法,取其均值作为各行政村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经济)系数。

样点土地利用系数计算公式:

公式中:K为土地利用系数;Y为指定作物单产;Ymax为指定作物最高单产。

样点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

公式中:K为土地经济系数; a为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 A为指定作物“产量为成本”指数的最大值。

2.5 等指数计算及等别划分

在此基础上,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计算方法,分别计算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土地利用(经济)等指数,最后采用等间距法划分耕地等别,得到等别信息。

3分等结果

3.1自然质量等

自然等为六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六等地为2756.4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90%,主要分布于渭河一、二级阶地的榆楚乡、崇皇乡,该区域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量中等的七等地为14524.7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3.77%,主要分布于渭河一、二级阶地的鹿苑镇、耿镇、通远镇、张卜乡、湾子乡以及泾渭镇的北部,该地区光热条件优越,耕作条件较好;质量较差的八和十一等地为58.36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34%,主要分布在泾渭镇、崇皇乡,该区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水利是该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2利用等

利用等为五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五等地为1059.63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6.11%,主要分布在泾渭镇、崇皇乡及张卜乡的北部;质量较好的为六、七等地为14401.25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83.05 %,全县均有分布,自然条件较好,灌溉保证率高;质量较差的八到十一等地为1878.69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 10.83 %,主要分布在耿镇、泾渭镇中南部及泾渭河两岸的沙地上,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耕作相对困难。

3.3 经济等

经济等为七到十一等。质量最好的七等地为5227.0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0.15%,主要分布在张卜乡、泾渭镇以及崇皇乡的北部,全部为水浇地;质量较好的八等地为9687.2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5.87%,全县均有分布,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质量较差的九至十一等地,面积为2425.2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99%,主要分布泾渭河两岸的旱滩地上,生产成本偏高,产量较低。

耕地等别的空间分布来看,高等别耕地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中高等别耕地二级阶地均有分布,低等别耕地仅分布于河漫滩。

4 分等成果变化对比分析

4.1 耕地质量变化综合分析

本文通过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与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做比较,综合分析高陵县耕地质量变化趋势。

4.1.1自然质量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自然质量等的范围有所变化,六至八等外,新增十一等地。质量较好的六、七等地面积有所减少,质量较差的八至十一等比重略有增加。首先本轮减少耕地中,六等地面积为1460.63公顷,占全部减少耕地面积的23.91%,虽通过质量建设,部分七等地提高为六等地,但增加面积少于减少面积,导致六等地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其次,质量建设耕地中,原有部分七等地通过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改善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自然质量等也从七等升至六等,导致七等地面积有所减少;第三,本轮八至十一等地中的新增耕地,均为旱地,自然条件差,无灌溉水源,导致等别较低,面积略有增加。

4.1.2利用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利用等的范围有所变化,五至八等地外,新增十和十一等。等别最高的五等地面积有少量增加,质量中等的六、七等地面积有所下降,质量较差的八到十一等地面积亦有所上升。首先通过质量建设,少部分耕地提高了自然质量,相应的利用等别发生变化,本轮成果中,该部分耕地国家利用等从六等地上升至五等地,导致五等地面积出现变化,但增加面积不大;其次,本轮的减少耕地中,六、七等减少耕地,总面积为847.85 公顷,占总减少耕地面积的84.41%,导致该等面积有所下降;第三,出现的新增耕地,自然等较低,加上利用粗放,产量低下,导致利用等等别较低,且八到十一等地面积略有上升。

4.1.3经济等别对比

较上一轮分等成果,本轮经济等的范围有所变化,七至九等外,出现了十和十一等地。高等地所占比例小幅下降,中等和低等耕地比重有所增加。首先经济等较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张卜乡、泾渭镇及崇皇乡北部,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区位条件优越、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导致高等别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其次,较差的十、十一等地属于近三年新增的旱地,导致等别较低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4.2新增耕地变化分析

新增耕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新增加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高陵县近三年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及农业结构调整。经分析,新增耕地为396.54公顷,全县均有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见表1。

4.3减少耕地变化分析

减少耕地是指因建设占用、灾害损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活动减少的耕地。该县近三年减少耕地主要是由于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经分析该县减少耕地为1004.40公顷,分布在全县八个乡镇,质量有所差异,见表2。

4.4 质量建设耕地分析

质量建设耕地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引起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耕地。高陵县质量建设耕地主要来源于近三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经分析,该县质量建设耕地为 3015 .14公顷,仅分布在张卜乡和湾子乡,质量有所差异,见表3。

参考文献

[1] 钱凤魁.应对新一轮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检验研究.[J].土壤通报, 2014,45(1):06-11.

[2] 李坤.顺昌县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钱凤魁.[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 赵红强、张裕凤.Arcgis与Mapgis在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中的应用比较. [J].西部资源,2014,45(1):170-172.

[4] 吴祥福、史学军等.浙江省县级耕地质量等级更新与完善.[J].浙江农业科学, 2013,(3):17530-1756.

[5] 田芳.对汾阳市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及补充工作的研究.[J].国土资源论文学, 2014,(11):116-121.

[6] 藩润秋、刘B等.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农用地分等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18):257-265.

篇(4)

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

研究区域位于麒麟区三宝镇,海拔1 860m,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水量800mm,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蚕豆等农作物。现有耕地54hm2;有林地156hm2。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 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605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且含有刺激植物生长的胡敏酸类等物质,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物质。由于它具有胶体特性,能吸附较多的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它还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团粒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测定一定区域耕地有机质含量对于了解耕地土壤肥力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张家营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改良措施,以期为该地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土壤样品采集

采取一定深度(0~30cm)的耕层土壤,取样呈“S”形布点。选点后进行土壤采样标签的填写并编号,同时各采样点视情况采集多分样品。将各样点所取土样均匀混合,用四分法逐次弃去多余部分,最后将剩余的1kg左右平均样品装入样袋,填写标签,带回室内待进一步处理。采样的同时对农户进行访谈,记录其有关土地利用情况、种植制度、施肥状况、水利设施、灌溉水源、灌溉制度、平均单产等。

1.2分析方法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采样点数据做插值分析后生成耕地地力评价综合表,按照耕地地力评价土壤养分丰缺分级标准,统计各区间面积及相应比例。

2结果与分析

2.1区内土壤有机质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实验结果统计、处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4.51622,中位数(为4.55136,最小值1.479192,最大值8.192448,调查区内农业发展有明显优势。分析数据表明区内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含量最高的点在ZJY-10,含量最低的为ZJY-4,从总体分布看ZJY-1-2-3-4含量偏小,而其他的相对较高。编号为ZJY-1到ZJY-4为有一定坡度的山地,对耕地的投入较少。而ZJY-5到ZJY-11为较平坦的耕作历史较长的耕地,农民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多。较高的原因在于这一带耕作历史久远、农家肥施用较普遍,同时也是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一个很好的佐证。

2.2区内土壤有机质丰度分析

区域内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含量为丰富的占61%,较丰富占18%,中等的占12%,较缺的占9%,缺的为0%。说明本区内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好的土壤基础。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总的可以概括为总体含量丰富,很小部分缺乏,还有提升的空间,应当继续保持原来丰富的积极改善中等和缺乏的耕地,使耕地更好的为当地农民服务。

2.3区内土壤有机质差异分析

在Excel的分析工具库提供了绘制直方图(Histogram)的功能,Excel所绘制的直方图实际上就先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根据分组资料绘制的条形图。 通过分析可知区内耕地土壤有机质总体水平较高,但区域内部有较大的差异。最高与最低相差很大,最高的为8.19%,最低为1.48%。由于研究区域范围较小,区内气候、地形差异不大,主要原因可以归为母质、生物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小范围内也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ZJY-10的采样点采集的3份样品ZJY-J-1、ZJY-J-2、ZJY-J-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35%、3.07%、8.19%。导致这种很小范围内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例如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施加的肥料不同等。

3改良措施

3.1增施有机粪肥

有机肥对土壤提供土壤微生物活动所需的碳素和能量;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矿质养分;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和酸碱缓冲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的有很好的作用。有机肥料是指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造成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种自然肥料。从有机肥源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3.1.1基本资源,例如:粪尿、秸秆、绿肥、饼肥;

3.1.2派生资源,如:厩肥、堆沤肥、草木灰、沼气肥等;

3.1.3可以利用资源,如:塘泥、河泥、泥炭、城镇垃圾、污水、污泥、等。在现代农业中有机肥在土壤培肥以及有机田改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农户结合实际,在现有基础上增施有机粪肥。

3.2推行秸秆还田

研究表明,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的沤肥效果更好。而且秸秆还田简单易行,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概括认为在该区较适用的还田模式有小麦秸秆(+腐熟剂)腐熟还田模式以及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腐熟剂)直接还田模式,该法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更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还有一定的水稻种植,所以水稻秸秆直接还田、稻草造肥还田、高茬还田、施用颗粒生物有机肥均可有效提升水稻土壤有机质,其中以稻草造肥还田提升效果最好,并且促早熟、提升有机质、增产增效均以施用颗粒生物有机肥为最佳。

3.3粮肥轮作、间作

粮肥轮作、间作是在从事生产的同时提升有机质的有效方法。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避免这些连作障碍的发生,常通过轮套作来减轻土传病害,提高产量。合理的栽培方式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活性,并可抑制在单一栽培系统中易繁衍的有害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轮作可以提高地力及土壤酶活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轮套作提高作物产量的相关报道很多。实行粮肥轮作、间作制度,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品质。

3.4栽培绿肥

绿肥就是绿色青嫩的植物,在一定的生育时期直接翻压到地里或收割下来经过堆沤后再用来作为肥料用的称之为绿肥。种植绿肥作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针对低产田的改良效果极佳。绿肥作物中氮、磷、钾的平均含量为6.03%左右。养分含量丰富,绿肥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除可释放大量养分外,还可合成一定的腐殖质。种植并施用绿肥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手段。在调查过程中一看到一些蓝花苕种植,但面积很小。张家营比较适宜种光叶紫花苕和蓝花子,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耐瘠性也很强,一般在较贫瘠的土壤上种植,也能收到较高的草、种产量。

3.5发展商品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经高温发酵、腐熟、除臭等无害化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制成的有机肥料,其氮、磷、钾总养分大于5%,有机质含量大于30%,它不仅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而且更适用于蔬菜、瓜果、林果、花卉等园艺植物和其它经济作物。商品有机肥具有普通农家肥不具备的优点,其含量高、使用方便、干净卫生、效果好,是培肥地力的首选,随着国家对商品有机肥的重视,将来的补贴面积和推广力度将有很大提高。施用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一方面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加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山区环境治理,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创新和惠农举措,达到农牧结合、互为促进的效果。

4结论

根据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的划分,张家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1.48~8.19g/kg。为了更进一步利于该地的农业发展,首先在提高土壤生产力的同时应保证土壤性能的良性发展,应对当前耕层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加强配方施肥,正确、合理使用绿色天然有机肥料,采取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供肥、施用于一体,利用各种途径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特别要注重有机肥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确保生态平衡,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篇(5)

1、 项目区概况

大荔县西坊村地处洛灌区东部,开发治理区包括西坊村和西临的夏家庄村,盐荒滩位于该村以南,面积1547亩,荒滩地属盐池洼西北角滩地。盐池洼地形为洛河二级阶地,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梯形洼地,四周含盐较大的地表潜水,经过排碱渠汇集于此,形成明水滩,周围有广阔的盐荒滩地。开发治理区土壤为草旬盐土,区内无积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0.45%,耕层含盐0.8%。开发治理区属温带大陆性中干旱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雨量513.6mm,年均蒸发量1689.3mm,无霜期214天。年均日照时数2385.2小时,太阳总辐射能量124.8千卡/平方厘米・年。地表潜水埋深一般小于3米,而潜水矿化度大于5克/升,不能用作饮用水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开发治理区盐碱荒滩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年。西坊村总计户数210户,总人口 890,人均耕地1.1亩。田间种植结构以棉花、西瓜为主。

2、工程质量评价

2.1工程完成情况 2010年8月底,经过灌区管理单位当地政府及灌区群众的共同努力,开发治理西坊村盐荒地1820亩,其中增加耕地1547亩,占开发面积85%,顺利完成2010年盐池洼开发造田任务。通过修建放淤渠,排碱沟开挖,维修加固干支渠工程,铺修道路,田间打坝围堰,渠道清淤,灌溉系统和其它工程。其中修灌溉渠4534m,放淤渠2140m,疏通排碱沟4036m,修铺生产路11000m,渠道清淤358920m,植树5000m。共完成土方10750立方米;干支渠道清淤5.8万立方米;砼34m3。

2.2质量评价体系

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3―2000)之规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验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质量,二是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质量,据此参照国土资源部新颁《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制定出土地质量评价体系。

2.2.1土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级

A、平整程度

1级:地形坡度

2级:地形坡度2°~5°,平整度较高;

3级 地形坡度5°~8°,平整度一般;

4级:地形坡度8°~15°,平整度差;

B、连片程度

1级:集中连片,便于机耕;

2级:80%以上集中连片,不影响机耕;

3级:60%以上集中连片,对机耕作影响不大;

4级:连片程度低于60%;

C、通达性

1级:临路路宽≥4米,距居民点

2级:临路路宽3~4米,距居民点2~3公里;

3级:临路路宽2~3米,距居民点3~4公里;

4级:临路路宽

D、区域布局合理性

1级:各类用地比例协调,布局合理;

2级:各类用地比例基本协调,布局基本合理;

3级:各类用地比例基本协调,布局不够合理;

4级:各类用地比例不够协调;

E、有效土层厚度

有效土层是指土壤层和松散的母质层之和,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50厘米;

2级:有效土层厚度100~150厘米;

3级:有效土层厚度60~100厘米;

4级:有效土层厚度30~60厘米;

5级:有效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

F、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机质≥4.0%;2级:有机质4.0~3.0%;

3级:有机质3.0~2.0%;4级:有机质2.0~1.0%;

5级:有机质0.6~1.0%;6级:有机质小于0.6%;

G、土壤酸碱度(PH值)(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PH6.0~7.9; 2级:PH5.5~6.0,7.9~8.5;

3级:PH5.0~5.5,8.5~9.0; 4级:PH4.5~5.0;

5级:PH

H、盐渍化程度

1级:无盐化,作物不缺苗,表层土壤含盐

2级:轻度盐化,作物缺苗2~3成,表层土壤含盐0.1~0.3%(易溶碳酸钠)或0.2~0.4%(氯化物盐为主)或0.3~0.5%(以硫酸盐为主);

3级:中度盐化,作物缺苗3~5成,表层土壤含盐0.3~0.5%(以碳酸盐为主)或0.4~0.6%(以氯化物为主)或0.5~0.7%(以硫酸盐为主);

4级:重度盐化,作物缺苗≥5成,表层土壤含盐≥0.5%(以碳酸盐为主)或≥0.6%(以鲁化物为主)或≥0.7%(以硫酸盐为主);

I、灌溉保证率

1级:充分满足包括水田、菜田和可随时灌溉的水浇地;

2级: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需水关键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浇地;

3级: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地;

4级:无灌溉条件的耕地;

J、排水条件(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无洪涝灾害;

2级:排水体系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短期涝害(田面积水1~2天);

3级:排水体系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2~3天);

4级:无排水体系,一般年份在大雨后发生洪涝(田面积水>=3天);

K、表层土壤质地(中国土壤质地试行分类,1978。土普办)

1级:壤土;2级:粘土;3级:砂土;4级:砾质土(1~3毫米砾石含量>10%);

L、灌溉水源:

1级:用地表水灌溉;2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3级:用深层地下水灌溉;

M、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

根据土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类标准,确定出待评价土地各项因素的等级,然后对照土地质量评价因素级别----分值对照表,查找出对应的权重和分值,从而计算出待评价土地质量的综合分值。

2.2.2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

指标分值和权重将对农用土地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以0~100分作为评价指标值。某一因素最佳值为100分,其余低于100分,逐渐降低并将各级别与指标值一一对应,从而编制出《土地质量评价因素级别---分值对照表》

3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及结果

3.1评价方法:土地质量评价采用对比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放淤治理区新增耕地面积与周边地区高产和中产田分别根据上述体系定量计算,再将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确定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优劣。

3.2评价过程:

第一步:调查收集新增耕地,周边高产田、周边中产田的各项评价因素指标值。第二步:根据质量评价体系确定的各级别所对应的指标值,制定待评对象因素所在级别。第三步:根据待评对象所在级别对应的指标值和权重分别算出待评对象各因素得分。第四步:将三个待评对象的各因素得分分别相加,求出三个待评对象的质量综合分值。

3.3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的质量综合分值结果,结合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限制性指标接近当地平均水平,详见表3-----4

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高于当地中产田平均水平,略低于高产田平均水平

位置 项目区 周边高产田 周边中产田

综合分值 94.5 95.6 91.1

项目区放淤质量较好,灌排渠道配套。路、渠、沟布局合理。

4综合效益

4.1经济效益

篇(6)

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更新发展观念,立足内涵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各级政府在遵循“保增长,保红线”的战略布署下,全面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国土资源的依法管理工作。取得了社会、经济、生态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吞占”和“掠食”,耕地面积的不断锐减势头还在加剧,建设用地剧增居高不下,这种危机状况,势必给粮食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粮食的危机,就是耕地资源的危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目前,保护耕地形势仍很严峻,不容忽视。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节约用地,集约经营土地,严保耕地起到关键性作用。

榆树市从1987年开始,相继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下称土地详查)》《土地质量评价研究》《农地土壤普查》《土地初始登记、统计》等4项土地科技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

应用这些科研成果,对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其有关项目布局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涵义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考虑满足人口高峰年全社会对粮食及主要农产品需求所必须进行的特殊保护的耕地及优质的农田地。就国土资源管理而言,将被保护的农用耕地通过技术手段和法规形式在数量上,质量上加以保护,建立和划定保护范围,亦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从土地规划角度讲,也称土地用途功能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上级政府批准后,一般不得在区内搞非农建设,不准挖沙取土,不准从事非农活动。

2 应用的基本依据

2.1 土地详查成果

榆树市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根据原国家农业部土地管理局批准进行的。是首次获得的一整套的土地科技原始资料,编绘完成了万分之一的市、乡(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得了数以万计的统计数字资料;编撰了《榆树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2.2 土壤普查成果

此项试点项目是原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联合下达的土地科技项目。获得了榆树市地块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和土壤分布图及相关数据资料。编写了《榆树市土壤普查技术报告》。

2.3 土地质量评价研究成果

这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的全国试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耕地土地质量评估。获得了乡、村万分之一的土地质量评价图,土地质量评价报告,土地质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撰写了《榆树市土地质量评价研究报告》。

2.4 土地登记统计资料成果

这是榆树市较为详实可靠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土地数据资料。也是土地初始和变更登记,统计的具备土地权属管理效力的重要资料。体现反映出全市土地数量、质量和功能分区数字。只有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查清查实土地资源的家底,研究和分析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土地变化趋势,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保持详查的现势性。土地登记统计可集中反映出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具有广泛翔实可靠的应用价值。

3 应用项目和内容

3.1 数字资料

数字的应用是建立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主体与核心。所采用的起始年耕地数量就是土地详查监测后获得的耕地面积。其他各类面积是在未来规划年预测平衡时应参考的数字因素;地块(图斑)、面积及土地等级状况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块的主要依据。

3.2 图像资料

图像的应用是划定保护片、块依据的主要内容。利用万分之一土地现状分幅图和土地质量评价图为工作地图,清绘出乡、村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并着色。

3.3 文字资料

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和《土地质量评价研究》,及说明文本。这是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主要素材。这些素材实际上对划定农田保护区和菜田保护区及限制非农业占地均作了详细说明。

4 应用的几点体会

(1)实践证明,土地详查是土地宏观决策与微观管理的主要基础性工作。它是对各类土地数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查清土地资源数量、类别、分布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土地需求等因素,充分考虑确定保护区划定的数量、面积和保护比例。为今后调整保护区规划奠定技术基础。在应用资料的同时应注意它的现势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篇(7)

耕地占补平衡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旨在保障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不被破坏。但实践上一些地区只注重耕地占补的数量平衡,忽视了所增加耕地的质量是否平衡,这使得所实现的平衡没有满足“补充的耕地要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要求。

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数量、质量、地域、生态、结构、时间等多方面相互协调统一的综合概念。其中数量平衡最为直观,而在质量上和生态等方面则不易做到。因此需要借助于有效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成果,较全面地把握耕地状况。农用地等级级别能充分体现农用地的价值量,在发生权属转移、用途变更时,明确变更的成本,从而促使使用者少占耕地、少占优质地、集约利用土地、实现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动态平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耕地占补过程中,要想实现真正的数量与质量平衡,必然会有时间差和地区差。时间差是新增耕地获得生产力所需的时间与市区被占耕地时的时间间隔,而地区差是被占耕地与新增耕地的地区差异,一般被占耕地的质量所处位置和条件优于新增耕地,因而土地质量也好于新增耕地的质量。据统计,1996年我国共有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到2002年减少为18.89亿亩,平均年净减100余万亩。这些数据仅仅从数量上反映了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等问题。而新开发、整理、复垦的耕地,无论从耕地理论化结构,还是土壤肥力等,耕地质量明显不如被占耕地。可见这种时间差和地区差为占补平衡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将不同时期、地区、数量、质量等各项因素的耕地进行比较就成为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可以利用农地分等定级成果来解决这一问题,农用地分等定级有效地评定并反映了不同耕地的质量差异,通过对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化设计,增加资金投入,提高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努力使补充耕地等级达到或超过被占用耕地的等级,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耕地质量标准提供参考,真正实现“占一补一”。

二、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问题

耕地占补平衡是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措施,补偿与本行政辖区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要在保证数量不减的基础上确保耕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稳步提高。绝大多数地区整个规划的部署、规划控制、土地开发与保护等还只是停留和保证在耕地数量上的平衡上,而忽略或无法顾及耕地质量平衡和耕地生态平衡,致使耕地占补平衡只是一个空谈的表面文章。

(一)重数轻质现象较为严重

耕地占补平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耕地的数量平衡;耕地的质量平衡;耕地的生态平衡。三者应当相互协调统一。而当前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人们对现阶段耕地占补平衡简单的界定为耕地数量平衡,而忽视质量平衡和生态平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片面强调耕地数量而不能确保开垦质量的现象。

(二)耕地占补平衡的表面政绩化

由于缺乏严格的耕地质量平衡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绩效益,耕地占补平衡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和表面行为。新增的补充耕地短期内又被占用,只将其作为政绩的一种体现形式;或者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盲目地追求数量平衡,从而常常使良好的耕地资源成为其政绩的牺牲品。

(三)对后备资源缺乏认识

为了对占用耕地进行补偿,许多地方大量开垦未利用地,而在开垦的过程中又缺乏长远安排和统一规划,忽视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造成大量后备资源的浪费。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运用

(一)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论分析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在一定时间、区域范围内,耕地在微观、局部不断被占用、补充及变化情况下,为满足区域对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需求,而做到的耕地生产力供求动态平衡。当耕地产品数量一定时,所需耕地数量和耕地生产力水平是相互消长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动态平衡原理构建如下数学机理模型:

Q(Lt,Yt,t)-Q占(Lt,Yt,t)+Q补(Lt,Yt,t) (Pt*rt+mt*t)①

①式中,Q为区域耕地生产力函数;Q占表示占用耕地区域内耕地生产力函数;Q补表示补充耕地区域内耕地生产力函数;t为时间;Lt、Yt、Pt、rt、mt分别表示对应于时间t的耕地数量、平均生产力水平、区域人口数量、人均基本农产品消费水平、区域基本农产品调入调出量;n为自然因素;e为技术经济因素;i为制度因素。

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水平方面,包括数量平衡型、数量-质量平衡型、数量-质量-生态平衡型和数量-质量-生态-人文环境平衡型四种类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向前发展过渡的。从这个数学模型看出,我国耕地保护理论和指标体系核心“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管理重心正在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

(二)农地定级方法与耕地占补平衡的逻辑关系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等别划分侧重于反映因农用地潜在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划分土地等别的因素主要是稳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是对耕地质量的评价,其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影响耕地质量的稳定性因素和中度稳定性因素,这与农用地分等具有相近的评价因素,二者具有可融合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农用地分等定级确定占、补耕地质量间的内在关系,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

四、耕地占补平衡评价研究

(一)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评定法对耕地占补平衡情况进行研究。其思路是:利用农地分等定级成果确定一个标准耕地,将该耕地的生产能力作为其他地块的评价标准,如果一个地块的生产能力与标准地块生产水平一致,那么在耕地占补过程中就按照标准地块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平衡;如果被评价地块生产能力高于或低于标准地块的生产能力,可按其实际生产能力折算成标准面积,最后将转换后的新增标准地块面积与占用标准地块面积进行比较,以便检验耕地占补平衡状况。

(二)实施步骤及过程分析

第一,确定标准耕地生产能力:

②式中,Q标表示标准耕地的生产能力(单位年产值);i表示土地的不同级别(i=1,2,……n);qi表示不同级别土地的生产能力(单位年产值);fi为不同级别土地在地区全部土地中的比重。

第二,将被占耕地与新增耕地的实际面积折算为标准面积:

③式中,Si标为某块耕地标准化面积;si为某块耕地的实际面积。

耕地占补平衡评价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地块之间质量和数量难以在同一层面上相比较的问题。运用农地定级方法将被占耕地与新增耕地的实际面积折算为标准面积,可以使不同地区农地之间的质量具有可比性,增加耕地占补平衡的空间跨度。当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普遍情形是,被占用耕地往往是区位条件较好的城郊或交通沿线的农用地,而新增耕地却是处于偏僻地区的土地,因此这两类土地如果从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区位条件来看不具有可比性,只有土地的生产能力具有可比性,而农地定级方法恰恰是通过标准化折算,使新增耕地与被占耕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得以统一,以评定土地生产能力为主的方法。

第三,比较和检验耕地占补平衡状况:

d=S新标-S占标④

④式中,S新标表示新增耕地的标准化面积;S占标表示被占耕地的标准化面积;d表示两者的差额。

如果d≥0,说明该地区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如果d<0,说明该地区未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需要继续补差。可以看出,原有以数量平衡为评价标准的占补平衡检验与“数量-质量”综合评价是存在很大理论和实际差别的:

数量平衡评价:d=S新-S占,若达到平衡则d≥0,即S新≥S占;

数-质平衡评价:

若达到平衡则d≥0,因为Q标恒大于0,所以q新*s新-q占*s占≥0,即q新*s新≥q占*s占

数量平衡要求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自然灾害毁损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面积≤开发+复垦+整理等新增耕地的面积。其确保了区域内耕地面积不减(S新≥S占),但却忽视了新增耕地质量上的因素;数-质平衡是在数量平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不同地块、不同时间的实际生产能力,通过农地分等定级折算将数量与质量放在一个层面上对耕地占补平衡进行评价,在实现数量平衡的前提下,保证新增耕地的生产力不低于被占耕地的生产能力,防止耕地质量衰退。

相反,如果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不考虑质量因素,对稳产高产农田不加以保护,对中低产田不加以改造,建设用地占优补劣,表面上耕地总量没有减少,但影响了产量,如此就违背了平衡的真正含义。

五、结论与展望

文章讨论了耕地占补平衡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的重心正处在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平衡相结合”管理升级的时期。按照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要求,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是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分等定级成果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嫁接理论和方法,逐步实现耕地由“数量平衡”转向“数量-质量平衡”。

解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相关问题,应从产出总量这一角度出发,把片面追求新增耕地数量的观念转变到以提高和改善现有耕地生产条件和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上来,加大对现有耕地的改造投入。构建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认定标准体系,为占补平衡耕地质量测算工作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分等定级资料,推动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应用理论探索及案例[M].地质出版社,2007.

2、余宝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J].中国土地科学,2000(1).

3、吴文盛,朱军.耕地资源的安全评价与预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5).

4、王万茂,但承龙.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

篇(8)

主要任务:建立县级耕地资源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耕地地力评价和各种专题评价;编绘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和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书籍,形成公共基础资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相关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二、重点工作

1、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图件资料、属性数据资料和其他资料。图件资料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土、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图件、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图等相关图件。属性数据资料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基础资料、土地详查资料、近三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土壤监测、田间试验、各乡镇历年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销售投入情况,主要污染源调查资料(地点、污染类型、方式、排污量等),农作物(含菜田)布局等。其他资料包括:土壤改良、生态建设、土壤典型剖面照片、当地典型景观照片、特色农产品介绍(文字、图片)、地方介绍资料(图片、录像、文字、录音)等。

2、建立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所取得的调查、测试、试验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建立规范的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3、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农业部统一提供的系统平台软件,与先期建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建立连接,建立本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分析、利用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在内的数据资料,并为耕地地力评价提供数据来源。

4、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重要性、易获取性、差异性、稳定性、评价范围等原则,确定我县以下评价指标:质地、PH值、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水溶态硼、排涝模数、灌溉模数等12个评价指标。

5、确定评价单元并赋值。耕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耕地单元,在评价系统中是用于制图的区域,在生产上用于实际的农事管理,是耕地地力评价的基础。利用数字化的标准的县级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产生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不宜过细过多,要进行综合取舍和其他技术处理。一般一个土壤类型有1500个左右评价单元。

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和属性数据库,将各评价指标数据赋值给评价单元,每个评价单元都必须有参与评价指标的属性数据。对点位分布图,采用插值的方法将其转换为栅格图,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对失量分布图,将其直接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属性提取,给评价单元赋值;对线性图,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坡度图、坡向图等,再与评价单元图叠加,通过加权统计给评价单元赋值。

6、建立评价模型。主要包括4项关键技术:一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对定性数据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定量数据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将各评价指标的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相应的隶属度。二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三是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采用累加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四是划分耕地地力等级。根据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布,采用等距法或累计频率曲线法确定地力等级分级方案,划分耕地地力等级。

7、评价结果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依据《全省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归纳整理各级耕地地力要素主要指标,形成与粮食生产能力相对应的地力等级,并将各等级耕地归入全省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8、评价结果的汇总。包括编绘规范的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适宜性评价图、各种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图件;编写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与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与平衡施肥、耕地质量评价与种植业布局等专题报告,编辑出版《县级耕地地力评价》等。

三、时间安排

1、培训准备阶段。抽调技术人员,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编制工作方案,确定评价指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完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

2、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完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多媒体数据的录入,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评价效果阶段。进行专题制图、空间分析、耕地地力评价、耕地适宜性评价、土壤养分丰缺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效果评价。

4、总结验收阶段。对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以及全年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迎接省级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人员、设备、经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为加强对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在县测土配方施肥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指导下,成立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研讨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难题。

篇(9)

虽然低丘缓坡开发有效地增加了耕地与建设用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低丘缓坡利用造成较大制约.

1“山海协作工程”给低丘缓坡带来的困境

浙江省的“山海协作工程”是2002年以来的重大决策.“山”主要是指以浙西南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市,“海”则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合作发展,既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又促使发达地区转型升级,实现互动发展.“山海协作工程”的内容之一即由丽水、衢州等欠发达的地区为杭州、宁波等市完成新增耕地指标,双方各取所需.欠发达县市获得不菲的有偿调剂收入,发达地区则获得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唯一受损的是耕地质量.发达地区向山区等欠发达地区购买指标,山区通过毁林造地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的链条已屡见不鲜.数年来,通过向山区购买土地,浙江沿海地区已成功置换了大量优质的耕地.而新获得的耕地,质量堪忧,往往要经数年甚至近十年的劳作,才能达到原先耕地的质量.浙江不少地区的低丘缓坡资源被用作补充耕地,当地政府虽知道新开发的土地地力很差,甚至影响生态环境,但会得到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占补平衡”的本意是“用一亩地,造一亩地”,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但是现在这样“占补平衡”的方式对耕地正构成严重的威胁.

2低丘缓坡中存在的社会公平问题

其一,绝大多数低丘缓坡属于林地,目前大部分林地是农户承包的,有些政府为政绩不顾群众的意愿,强行征用农户承包的林地进行工业用地建设,这种不顾民众利益的不公平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能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自然乐意为之.但是低丘缓坡开况复杂、点多面广、政策性强、矛盾突出,群众尤其是村民大多不愿意已融入他们生活的山地被开发商大兴土木,有些山地对于村民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或信仰,村民是会不惜一切地保护它们的.在政府和村民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低丘缓坡的强行开发就会引起一系列官民矛盾.

其二,根据抵作补充耕地的权利,把经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后的耕地抵作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权利人可以因此获得耕地开垦费.低丘缓坡作为补充耕地,权利人可以获得额外的耕地开垦费.但不少人钻了《土地管理法》的空子,某人只要把一块耕地抵作他人的补充耕地,只需先垫付开发费用,后由他人支付,如此一来便可获得额外的耕地开垦费,也就是某人无须投资经营即可长期收益此耕地.抵作补充耕地的权利,在我国物权法部分中尚未设定,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它可为权利人带来丰厚的金钱回报.该权利是归土地所有者、使用者,还是政府部门,目前比较含糊.此外,同样是新开垦的耕地,有没有实施占补平衡政策,结果是相差很多的,也意味着有没有耕地开垦费的相应补助,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在耕地开垦问题上,一方获利,一方没有获利.

3工业建设给低丘缓坡带来的生态问题

工业项目上山上坡给低丘缓坡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有些低丘缓坡地区比较贫穷,属于“富饶的贫穷”,这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足,无法发展经济.要脱贫致富,赶上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发展乡镇工业.工业用地建设要“五通一平”,“五通”指通电、通路、通水、通讯、排污,“一平”为场地平整.在低丘缓坡区开发工业用地相对于平地有很大的困难,地形复杂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低丘缓坡开发较之于平地开发,技术上更加困难,从而导致投入增加.在开发时,对低丘缓坡的边坡治理、护坡修建、绿化隔离、防洪泄洪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都极为必要,而且投入较大.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有些环保措施都没有做到位,使得开发后的低丘缓坡成为生态脆弱区.

原因分析

其一,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遭遇困难.浙江人多地少,耕地平地更少,人地矛盾已激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透支,低丘缓坡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在近几年如火如荼地展开,“向山要地”、城镇建设“上坡上山”的实践正在探索中.尤其是《土地管理法》中新出现的“占补平衡”制度,使低丘缓坡成为占补平衡中的“新宠”.“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耕地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该制度建立时间不长,新制度的实施总会带来一些社会关系,并产生一些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特别是没有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不能科学地揭示耕地内在质量,使一些耕地的“占补平衡”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另外,低丘缓坡作为补充耕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利益关系,由低丘缓坡地转为耕地带来的利益多少及利益如何分配,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其二,低丘缓坡区一般由岩性软弱的地层组成,无论是南方的红色砂、页岩地层,还是北方质地松软的黄土,均容易被侵蚀而成沟谷,地面受暴雨流水冲蚀后容易成为水土流失区.因此低丘缓坡开发为工业建设用地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很多地方正是由于资金筹集困难导致了地方生态问题的连锁产生.

对策

当前在土地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低丘缓坡土地的开发利用对于工业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工业发展占用基本耕地的趋势,促进了经济发展,形成官民双赢的局面,但是毕竟引起了不少法律和生态层面的问题,认真有效地解决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之路一直走下去.

1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低丘缓坡开发为补充耕地但质量低劣的情况,应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影响耕地质量诸多因素,如区位、海拔、气候、经济等,以及改良潜力大小等情况,做到科学评价占用的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是否相当.能够量化耕地质量,与原先的耕地相差多少,为补交开垦费数额提供依据.通过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耕地的质量可比性,培养质量与数量相统一的思想,以此来实现《土地管理法》相关法规,确保耕地质量不变劣,生产能力不降低.

2耕地开垦费应由政府严格按统一标准收取和支出

政府严格按统一标准收取耕地开垦费,这样既可保证社会公平,又易为土地使用者接受.标准的制定不仅要依据占用耕地的质量状况,而且还要依据该行政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在耕地开垦费的支出上,应从整个行政区域角度考虑科学利用这部分资金,综合考虑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和当地需要等因素制定开垦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开发复垦规划.将耕地占补平衡与实施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结合起来,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耕地开垦费,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减少因选择后备资源的不同造成补充耕地开发费用悬殊问题,也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投资浪费和后备资源的浪费.

3政策支持

篇(10)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53-02

白城市作为吉林省西部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耕地质量更是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关注耕地质量也就是关注粮食生产问题。现对白城市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1 白城市耕地现状

1.1 数量

吉林省白城市人均占有耕地少,并呈逐年减少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减少已成不可逆转趋势。后备资源匮乏,且开发成本趋高。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耕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资源日趋紧张,原有的耕地后备资源已开发殆尽。

1.2 养分

白城市土壤类型分为11个大类,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因土壤类型和施肥水平不同,各县(市)区耕地养分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耕地主要养分含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是耕层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二是耕层速效氮、磷含量有所增加;三是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1.3 理化性状

一是耕土层退化。由于垄作,土壤风蚀、水土流失严重。二是犁底层增厚。近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分散到农户个人,导致大量的大中型农用机械数量减少,耕翻整地深度不够[1-2]。三是耕作层板结。由于多年连续大面积种植玉米,使得原来的土地轮作制度难以实施,土地耕作层板结,难以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 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2.1 重视不够

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是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各级政府虽然很重视,农民群众也有认识,但在实践中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缺少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导致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出轻投入、重使用轻建设等问题。

2.2 投入不足

一是近年涉及到耕地质量建设的国家投入主要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但资金投入额度小,只能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改造费15 000元/hm2计算,每年最多只能改造6 000 hm2左右,以这样的改造速度,白城市现有的中低产田还需改造30年以上(按白城市总耕地74万hm2的1/3计算)。二是近年涉及耕地质量监测方面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求,市、县两级土肥管理部门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土壤理化分析,根本不具备应有的耕地质量监测手段。三是国家在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全市各类田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灌区工程基本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老化失修;大中型水库带病运行;水利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农业生产仍是“靠天吃饭”。

2.3 综合措施难以实施

虽然采取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但都是单一的项目,只是借助工程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对如何提高耕地内在的质量建设,难以提出明确的改良目标。特别是如何进行农田污染防治、秸秆还田等改良土壤的措施,国家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在面上推开。

2.4 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规定:耕地质量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部门,但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建设计划安排、资金分配、项目管理等方面实际权限极其弱化。在项目规划、资金调配、工程实施等具体工作中,各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和配合、资金整合不够,缺乏保障措施,很难做到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不仅在地力和田间基础建设上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在耕地环境建设的监督管理方面也比较薄弱,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药、化肥的盲目投入,农业的点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随意排放、城市垃圾和废弃物大量向农田倾倒、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畜禽粪便到处堆放、大量使用非降解农膜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耕地质量明显下降。白城市化肥常年施用量50万t(折纯量为17万t),施用强度接近730 kg/hm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50%,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0%,钾肥利用率仅为30%~50%,剩余的养分都残留在耕地中。全市每年农药使用量超标,使用强度为5.4 kg/hm2,利用率仅为30%,耕层农药残毒含量越来越高。全市农膜使用量高、回收量低造成污染。因城市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仍很严重,给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以至于造成了先污染,难治理,耕地质量下降。

3 建议

3.1 加强针对性培训

结合当前耕地质量情况,对农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耕地质量保护意识提高。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等,还可以涉及保护耕地的具体技术。如何更好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需要多学科、多部门联合攻关,对耕地质量相关的污染防治、土壤退化与防治、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等方面进行联合研究。同时,对农民加强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促进科研成果实施。另外,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工作人员在指导农民具体保护耕地时不缺乏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把这项任务做好。

3.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国家改土项目的面积和质量难以保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科学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等重要工作进展缓慢[3]。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建设;全面实施耕地有机肥增补工程。进一步组织实施平衡施肥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动态管理

建立不同地区地力数据库和监测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现代测试技术,了解各地地力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建立耕地质量评价制度和预测预警系统,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耕地地力培肥措施、耕地质量管理提供资料,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指导和服务[4]。

3.4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规划体系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尽快扭转农田生态变劣、耕地质量下降的局面,确保耕地的永续利用和生产力的稳步提高,达到农田生态环境与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实行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部门,规划资金投入,为科学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地方性规章立法,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的促进耕地保护规划体系。做到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17):3557-3564.

上一篇: 程序班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 音乐德育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