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感恩团课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感恩教育的书籍比比皆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阅读活动在学校及每个家庭的深入,发挥书籍、故事的教育功能,学校以读书节为平台每年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每个班级成立读书角,写作文比赛、参观图书馆、演讲比赛、评比"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对"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的优胜者进行表彰,通过这一系列的精彩活动,让感恩存于你我他之心。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初中生情感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凡事缺乏坚持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们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娱乐、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让学生的生活充满温馨、和谐和关爱。重点凸显以下两个方面: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培植青少年的感恩心,提高道德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良好的发展。教师有意识地选取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感恩影片组织观看。比如"妈妈再爱我一次"讲述有家就有幸福,亲情孝道的感人影片。针对青少年,老师节选经典的片断,并在观看影片前让学生了解影片的背景,为影片的观看埋下伏笔。然后在观看后让学生写观后感等。同时也可以组织家长观看完整的影片,影片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开展以影片主题为讨论的内容沙龙。在交流中探讨适宜的感恩教育方法、教育心得。
2.把握契机实践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仅仅靠几个故事,几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感恩教育也不能停留在宣传和口头说教上,而需要亲身实践。只有的实践中感恩情感才能得以提升,健康人格才能得以强化,健康心理也才能真正形成。学校千方百计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感恩教育实践中去。
晨间活动体悟充分结合晨间谈话,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进行感恩教育。每周两次感恩谈话中教师将日常学生感恩方面做的不好的地方罗列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应该如何改变不良的习惯。同时将学生表现好的一面也罗列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通过庄严的仪式、讲述爱国故事、唱国歌,让学生萌发爱国的情怀。
感恩父母体验子女不体贴父母往往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付出知之甚少。我们就组织"周末我当家"活动,让孩子做一天"一家之主",通过"换位"来体验当父母的辛苦和劳累。倡导感恩父母亲养育之恩,在家的日子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间、洗碗、给父母捶背、为父母倒茶等,从中体验父母的的艰辛和不易,寻找父母身上让自己感动的东西,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以此来同时拉近跟父母的距离。
感恩故事体会学生每月收集的感恩事迹要给以推广宣传的机会,班级活动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报纸上,网络上收集与感恩相关的资料,新闻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同时老师及时反馈意见和见解。引导学生去关注新闻,更关注感恩,增强是非分辨能力。在班团课让每个学生讲自己的感恩事情,并评选出"感恩之星"。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感恩带来的自豪感,提高自尊、自信。心理也会走向积极、健康、阳光。以此来激励学生加入感恩行动的队伍。
征文演讲体现感恩老师、同学、他人,还可以通过开展 "同学的爱""同学给我的关心或帮助"等系列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对老师,可以进行"难忘师恩"作文比赛、黑板报出版、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另外班级经常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篮球、接力等比赛,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克服自私、斤斤计较、不愿合作的缺点,感受爱和团结的力量,感受互相尊重、谦让、宽容、友好合作的快乐,激发感恩的情感。
班级文化体察一位教育家说:"孩子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确实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他们――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渐潜移默化,――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一个班级也会形成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的心理品格的形成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班级设立荣誉栏目、故事吧、展示台、感悟角的呢个等,都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都会对感恩文化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感恩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学生慢慢地养成了向身边人感恩的习惯,同时对报纸、媒体报道的关于不顾孝道,不顾别人感受等等行为表现出一种唾弃,对感恩,知恩,报恩的人投以称赞的目光。
3.树立榜样强化感恩教育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大计,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始终强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德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在建设省级示范特色学校过程中,开展了长期调研论证,向先进的中职院校学习,与合作企业深度交流,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召集了数十次的专题会议。2019年初,学校正式启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准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是:“明礼守德+专业技能+兴趣特长”。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和准军事化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纪守德、热爱祖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的意志品质;二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通过校本教材模块化教学、学分制评价,让学生能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同时,学校开设社团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相互协作,增进友谊。
投石问路 别开生面
为了实施这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将19级春招4个班级作为准军事化教育管理的试点,经过一学期改革创新措施的实施,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精神风貌得到显著提高,家长、社会反馈良好。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强抓成效。目前,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已经覆盖全部年级,校风校貌焕然一新。
准军事化管理塑造良好行为规范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组建了军体教师团队,由军体教师与班主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开展文明规范教育,重新塑造学生行为习惯,创设班级管理新模式。
1、仿军事化生活。每日晨起学生开始整理内务,列队出操,开启整洁、健康的一天。同学们在教官悉心的指导下,行动迅速,动作整齐,训练有素,在列队就餐、列队上课的过程中,身穿统一校服,齐声高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用语”等口号,一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已然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晚自习后再次整队,全面总结一天的表现和收获,学生在一日常规中潜移默化的转变提升。
2、轻军事化训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拥有强健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校安排每个班级每天上午两节军体课。军体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开设适当的军体训练内容,如拳术、体能、队列队形、内务技能、军队游艺等,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轻军事化训练中,寓教于乐,增强体质,舒展身心,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特色教育引领德育思想
1、准军事化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准军事化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各个环节。每次训练都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总结的最佳时机,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教育时效性强。技能班晚自习内容也大胆创新,学生半小时观看新闻联播并记录,半小时谈观后感,其余时间安排课程技能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抒发真情实感,爱国热情高涨。
2、“国学礼仪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国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我校责无旁贷,积极联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每周为学生开设国学礼仪课,诵读国学经典,学习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文明礼仪,提高学生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特色主题教育伴成长。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疏散演练等,开展国
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校规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的教学内容——社团课有声有色有成果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在准军事化教育管理班级开设品类多样的社团课,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既有启发特长的兴趣课,也有与专业结合的特色课,囊括围棋、3D打印、手工制作、美容美发、舞蹈、书法、足球、网络直播、绘画、象棋等,能满足学生获取一项技能或发展一项特长的需求。社团必修课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学校有机调”的组织形式,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以走班形式进行讲授,每学期学校安排1-2次集中展示,对每个社团的开展情况、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总结,确保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为传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学校以社团活动课为载体,通过社团活动课学习,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和无为地方文化“无为民歌”培养传承人。2020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中,学生作品《无为剔墨纱灯》荣获全国一等奖。同时,社团活动与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文明风采大赛紧密结合,培养比赛选手。学生在各级技能比赛和才艺展示活动中捷报频传,屡获佳绩。
一、做的好的方面
(一)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比赛方面
1、2019年组织老师排练节目参加共青团赫章县委、共青团赫章县教育工委共同举办的赫章县中小学“传承红色文化、感恩伟大祖国”主题教育展示活动,我校的节目《放光辉》被选入参加汇演。
2、2019年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赫章县第六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活动。我校派出参加的项目有:书法、绘画、汉字听写、舞蹈,其中在初中组会绘画比赛中,我校钟骋获得一等奖。
(三)表彰方面
我校被评为全县“五四红旗团支部”。徐道林、张秀,被团县委评为优秀团干,赵廷、郭婷薇、吴春泉、石晶晶被评为优秀团员。
(四)活动方面
1、2019年我校组织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活动项目有班级歌咏比赛、原创征文大赛、书法绘画比赛。组织了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一二·九”运动84周年文化艺术活动,活动项目有原创征文现场比赛、诵读汇演、书法绘画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五)组织入团方面
我支部认真按照上级团委部门的安排,认真开展团课,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团。今年新入了50名新团员。
二、做的不够好方面
1、没有带领好我校的广大青年教师向党的思想靠拢,忽略了青年教师发展指导方向,参加各种活动不积极。
2、广大学生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没有做好,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积极。
3、由于团支部工作人员都是新手,在开展工作中并未按照入团顺序,申请,学习,考核,宣誓组织学生入团。
三、今后打算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我校的团委书记一职,在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各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团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我的工作在这里向各位做以汇报:一、开学初,召开各中队长、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请他们制定自己班级的活动计划,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二、本学年主要工作回顾(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团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团前教育,定期给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上团课,并组织了团知识竞赛。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学政治理论、搞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二)为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举办集体性的活动。1、本学期的9月份,团委和工会、教育处联合举办了全校师生篮球运动会,11月份,又组织了师生拔河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活跃了校园气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2、xx年年11月,校团委和工会、教育处联合举办了“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师生演讲比赛。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清理学校周边的垃圾、义务打扫学校卫生死角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街道悬挂横幅宣传环境保护。4、我们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对高中女生和九年级女生举办了“女生课堂教育”,通过女生课堂,是女同学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又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思想波动大这一特点,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辅导,使八年级同学能稳定情绪,安心学习。5、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开展了有奖征文比赛。6、进入冬季,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印发宣传材料、上消防课),并举行消防知识竞赛。7、学校团委还和工会联合举办了几次教师文体活动(乒乓球挑战赛、女教工跳绳踢毽比赛、教师演唱风采展示、教师爬山比赛),通过活动,调动了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1、教工团支部的建设。由于以前对教师团支部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教工团支部的缺失,活动扁少,今后将逐步完善起来,使之与其他工作同步。可开展更多的学科类的基本功比赛。2、团员学生接受学习的参与率有待提高,今后将努力改进,为更多的团员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共青团的工作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搞这份工作时,我是满怀激情去搞的,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工作过程中,使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苦于个人能力有限和经验不足使得团委的工作还不太尽人意,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得到大家的鼓励、支持、指导、帮助,使我校的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这是我对工作的追求。2012年1月10日
以下内容与本文相关,可查阅参考:2012年度教师个人总结述职报告 2012年学校副校长分管工作述职报告 集团党员干部2012年度述职报告 2012年度团支书述职报告 2012年度市局培训中心任副主任述职报告 2012年市委党校副校长述职报告 2012年公司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2012年党委办公室人员个人述职报告
【返回 述职报告 栏目列表】
二、工作目标:
1、按照学校中心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团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2、抓好团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做好团员榜样性教育工作。
3、切实加强团队自身建设,争创全市中学优秀团组织。
4、继续抓好团队常规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三、工作任务:
1、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要把握好时代精神,做好团员榜样性教育工作。可通过讲座、团课学习、先进团员的经验介绍、推优入团等形式进行。
2、配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以提高团员的各种能力,发挥团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1)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2)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精神,使他们懂得互敬、互爱、互助的情感,进一步树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活动使他们增进友谊,取长补短,树立远大理想,提高个人素质。
(3)继续深入推进"五个一"教育活动。
3、切实加强团队自身建设
努力做好中学与小学的团队衔接工作,更好地发挥"以团带队"传统,为入团打好组织基础。继续加强团队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作风硬、业务精、乐于奉献的团队干部队伍。规范阵地建设。
4、 继续抓好团队常规工作,力求规范、科学、创新
(1) 精心组织周一升旗仪式,抓好课间操、质量与效果。
(2)办好宣传橱窗、学校广播、校刊、学校简报。
(3) 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根据教育目的、内容、重点的转换,及时地更换板报、宣传栏的内容。充分利用中午广播唱歌时间及时宣传有关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新闻,表扬校内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弘扬校园正气。
(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5、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团干会议,落实团干部的职能,让他们投入具体工作,能真正做一些实事,真正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6、加大团员发展力度,注重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考查,合格后方可入团,让我们发展的团员在学生中能真正起到"树起来,做楷模"的榜样作用,借以提高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威信。
7、根据学校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寒假组织活动,促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8、进一步加强团员教育和团籍、资料管理。搞好团籍注册,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使团籍、团务资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9、完善团的工作制度,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素质全面、活跃高效的团干部队伍。
四、主要工作安排:
2011年8月 迎接新学期得到来的准备工作。
2011年9月
1、召开团队工作会议,确定本期工作目标,完善各种制度;
3、举行庆祝教师节演讲比赛;
4、完善中学生团校建设及各支部建设;
5、校刊《绿太阳》的组稿印发工作;
6、成立、并开播校园广播站。
2011年10月
1、团干培训;
2、确定新一批团员积极分子;
3、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活动——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书画展、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等活动。
2011年11月
1、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2、支部会议讨论发展新团员计划;
3、篮球、乒乓球比赛;
4、学科知识竞赛;
2011年12月
1、完成积极分子培训;
2、“一二九”冬季长跑比赛;
3、总支扩大会议,发展新团员;
4、庆元旦广播操比赛;
5、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
2011年1月
1、组织教师健身活动包括跳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
2、召开团队工作会议,布置本年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提档升级”的原则,旨在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促进班级管理优化的长效机制,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预期目标
通过优秀班集体创建,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形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班级管理工作机制。
三、班级创建实施过程
(一)物质文化建设
1、教室布置
(1)前后门两块展板。前门后的展板贴上漂亮的彩纸,在彩纸上贴一层胶带,专门用于贴通知和成绩单。后门展板稍加装饰,用于表彰班级优秀学生,遵循每个学生都表彰的原则,每两个星期换一次。用以不断激励、促进学生全面进行“比、赶、超”。
(2)前后黑板。前黑板做到值日生每节课打扫干净整洁,不留粉尘。后黑板坚持按学校的要求出好高质量的黑板报。
(3)讲台保持有序、清洁、美观,玻璃板下铺垫上漂亮而又给人以温馨感的彩纸图画,给上课教师以良好的愉悦感觉。
(4)工具台下抽屉里摆放劳动工具,上面安置班级及同学们个人展示图书,做为班级读书角由专人经管,形成班级良好读书风气。
(5)每位同学定期在固定的小纸片上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贴在课桌上,时时提醒自己。每周每位同学写一份简要的周自我总结,粘贴在后黑板下的墙上展示,自评与他人监督相结合,总结得失,不断发扬成绩、改进问题。
(6)教室横梁张贴用彩纸剪出的醒目的班级口号(待定)。时时对学生发挥激励和启迪作用。
2、宿舍布置
(1)由宿舍长与同宿舍同学协商具体布置方案。
(2)在体现张扬个性的同时,要具有整体观感,()要让宿舍成为同学们生活休息的温馨港湾。
(3)坚持实用、实惠、美观大方的原则,布置要体现中学生的身份与地位,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4)所需物品开列清单,交至生活委员处统一购置。
(二)观念文化建设
1、坚持“好学生是欣赏出来的”赏识观念。在每周班会课上抽出10分钟互相评说他人的优点,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更有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2、坚持“感恩父母师长,回报社会”的感恩观念。借助汶川大地震的冲击与震憾,让学生常关注父母,常与父母师长加强沟通,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社会倾注自己的爱心,争做合格好公民。
3、坚持“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今天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技能的要求。可以适时借助相应的时事背景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努力把自己锻造成高素质的人才。
(三)人际文化建设
1、通过班会课大力宣扬助推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与交往。密切关注同学之间的交际,以典型事例加强教育、引导避免学生过早陷入早恋的误区。
2、通过社团课形式提倡大家生活上相互帮助,学习上结对“传、帮、带”。共同进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选好、用好、培养好班、团委核心,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使班级形成具有良好的向心力和凝集力的战斗集体
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要求同学们每周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通过班主任促进与科任老师的交流,造就良好和谐的师友关系。
(四)活动文化建设
1、根据学校每周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及班级具体情况组织主题班会,班主任主持,同学们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努力发掘班级同学的各项特长,利用班会、演讲、讲座、小品、相声、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展示自我。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达到集学习、娱乐和能力提升于一体。
四、班级创建绩效评估
二、工作思路
1、以团员思想教育为核心,加强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各级宣传阵地加强对团员学生的引导,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为学生创造宜人的人文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落实各种检查制度,以制度促检查,以检查促行动。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3、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抓手,强化安全、卫生、纪律教育,辅助与教学。
三、具体工作
(一)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方面
1、充分利用学生会,发挥团员的力量,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的利用广度及深度。
2、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庆国庆”系列活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以及学校开展的常规性的活动。如“广播操比赛”、“跳绳、拔河比赛”、“冬季中长跑比赛”等。
(二)环境卫生方面
1、本学期继续做好学校的卫生工作。本学期的卫生工作仍是团委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实行了团委成员分级部负责制。推行量化管理,做到天天公布、月月总结。
2、开展一次“班容评比”活动。为了使学校的卫生工作进一步做好,展现班风,体现各班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把评比活动落到实处。
3、厕所卫生常抓不懈。厕所卫生一直是学校环境卫生的死角,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的局面,特把此项纳入常规检查。厕所卫生的管理是以班为单位,周周轮流打扫。一学期每班轮干一次。
4、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校园花我有责”活动。此活动从“不乱扔垃圾”、“不乱刻乱画”、“爱护花草树木”、“捡起身边的果皮、字纸”等小事做起,培养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卫生环境的意识。真正把花意识深入人心。
(三)学生管理方面
1、加强学生会干部的队伍建设。本学期,团委将以提高广大团员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2、增开团课,加强对团员学生的思想引导。在目前团员队伍中,团员的团员意识不强,对团员的认识不够,团员自身的带头性、示范性等不积极现象仍然存在。本学期团委将继续对团员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开设团队知识讲座、考试、行为考评等方式提高全体团员的群体素质。
3、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九年级的档案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团员发展工作。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概述
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国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近年来,我国特别在高校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蓬勃发展,主要采用一对一和一对多、单校园和双校园、单文凭和双文凭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际性的实用人才。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
学生入学成绩偏低,学习的积极性差,学习态度需要端正,学习方法需要改进。学生自律性偏低,违反校规校纪情况较多,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监督。学生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缺乏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高价生”的身份使他们内心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没有真正的归属感,而且非常敏感,从而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对于科学合理的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按路径实施个人目标的能力有所欠缺。学生思想活跃,多才多艺,社会化程度高。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比较强,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多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能主动敞开心扉与人交往,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但是,由于学生对社会接触相对较多,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多元化,容易导致学校的正面教育、思想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个性鲜明,需要管理者把握学生各阶段成长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的辅导员工作职能要求比较详细,工作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广。目前学生管理工作未实现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各项工作处于分离未整合状态,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高校普遍缺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接的数字化系统,这样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动态跟踪学生成长历程,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存在困难,也不能有效实施国际教育学院学业预警机制。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历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重大事项宣传工作力度需要加强,重大事项需及时通知到家长。
(三)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家长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家长对于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前景、学生管理模式、出国留学等相关重大政策关注度较高。学生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孩子特点,对于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关注度较高,和学校的联系比较频繁。
三、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五位一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指以“学风教育”为主旨,以“养成教育”、“就业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为依托。
(一)学风教育
学风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以开展了以“爱学习、明纪律、重实践、树新风”为主题的学风教育活动,采取制度建设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纠正以往存在的学风问题,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可以历时一个学期,分为重点整顿、树立新风、巩固成果三个阶段。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 各班开展学风、学习调研活动,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开展“学业、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活动,针对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的情况,解决“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各班形成学风调研报告,和整改方案。
2 日报考勤制度。每天由班级负责人将班级出勤情况上报辅导员备案,对于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3 学业预警机制。出台《学业预警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包括学生学习成绩预警、第二课堂学分预警和违规违纪预警。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或结果对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划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三个等级,当学生达到相应预警等级时,学校将下发预警通知书并及时通知家长。
4 建立任课教师沟通渠道。学期初由辅导员将学生特点与任课教师沟通,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专业课学习;学期中召开任课教师座谈会,以期及时总结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学期末由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复习方法,以期帮助学生考取优异的成绩。
5 重点学生谈话制度。学期初对于单人成绩不合格者超过三门以上的,辅导员要逐个谈话,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好的解决途径,以期顺利通过补考。
6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可以探索推行“养成周计划”内容包括文明举止、卫生习惯、遵规守纪三个方面,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计划,本着“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提出了“朋友,请您敲门”、“老师,您好!”、“每天都是排队日”等计划,把教育目标细化、教育内容具体化,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掌握并执行。同时开展“文明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团课、团日活动,面向在校生巩固养成教育成果,面向新生树典范、立规矩。
(三)感恩教育
结合重大节日、重大契机不断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四)就业教育
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为轴心,认真细致的开展团员工作,发展、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校青年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的各种团的学习和活动,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竭
诚为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服务,推进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活跃团的各项工作,推动我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前进,力争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二、积极配合学校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团委将围绕学校党政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习、教学、管理、建设等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多种文艺、娱乐、体育活动,丰富青年业余生活,倡导健康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进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
三、加强团组织及学生会建设,完善工作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工作的战斗力,积极开展创造“先进团支部”、活动,加强团队伍建设,进一步贯彻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团员发展工作的细则》,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团员发展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加强团干部及学生会队伍建设,健全共青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
四、利用现有条件,搞好宣传工作
利用学校现有条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中心工作的宣传,利用学校校园广播和各班教室的黑板报及学校的橱窗对青年团员进行教育。认真组织办好各团支部活动园地的黑板报。同时,充分利用校广播室、橱窗、等宣传渠道,搞好学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
五、继续做好校团委的常规工作
校团委将继续做好团员的培训、学习工作,团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以及新团员的入团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团委的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委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团委工作的助手,成为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全力抓好团员、团干的培养和考核工作,认真做好团委、学生会及各团支部的常规活动记录及推优入党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按时、安置、按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
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新生入学团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及团籍管理工作。
2、教师节系列活动(板报评比、为教师做一件好事等)
3、喜迎国庆演讲比赛
4、各团支部组织召开感恩老师主题团会
十月份
1、 学生干部培训
2、 各团支部组织召开爱国、爱党主题团会
3、 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及团员第一次团课
4、 学生会干部、团干部组织建设
十一月份
1、 团员座谈会
2、 学生干部培训
3、 各团支部组织召开主题团会
4、 利用校园广播站对全体同学进行团务知识教育
十二月份
1、 组织各去部开展迎新活动
2、 召开学生干部会议
3、 各团支部组织召开主题团会
4、 按照上级要求发展一批新团员
一月份
1、各团支部工作交流及总结
2、学期末优秀团员、团干部评选
3、团委工作总结
备注:
1、每周一升国旗
2、每周召开一次团委成员例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26―02
作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德育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德育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在德育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德育实践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验式、调研式、互动式等德育实践活动,它是对德育理论课的进一步理解、认同和升华,与德育理论教学互相补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把德育内化为品质和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一、大学生德育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实践教育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根本目的,对德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环境这六个要素以及德育得以实现的途径进行操作化,为此,进行大学德育实践显得十分重要。
1. 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时代要求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大学生德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因此,要把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放在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地位,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社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社会所需求。调查表明很多用人单位对一些专业水平高的员工整体评价却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工作态度、个人品质、创新精神、协作意识等非专业素质匮乏。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通过体验认知,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所需的非专业素质。面对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高校必须开展德育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解决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现实。
3.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主体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最有朝气、最易接受新观念、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日渐增强、思维日趋活跃、精神需求日渐提高,对自身发展有更清晰的目标。因此,高校要积极搭建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德育实践活动载体,让他们在活动中认知社会、拓展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为自身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
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广泛调研和社会反响来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德育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 德育实践观念的淡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环境、信息环境、多元文化交叉形成的新理论、新思潮等因素对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很多高校仍将德育重点放在“两课”教学上,淡化德育实践环节的作用,“两课”教师虽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道理传授给学生,但缺少了使大学生进行感性认知和切身体验的环节和载体,导致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合力性不强的现状。
2. 德育实践载体的滞后
一些高校虽已开展了德育实践活动,但大多延续传统经验,流于形式、缺乏层次、远离社会现实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造成高校德育的现代性和实效性不强。这使德育陷入单纯理性主导、主体性缺失、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尴尬局面,难以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构建并实施德育实践体系来增强德育实效进而提高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成为大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大学生德育实践“八项工程”
1. 理想信念教育工程
是指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树立大学生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德育实践的核心内容。结合党课、团课及理论课教育,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开展回顾历史、参观革命圣地、征文和演讲比赛、专题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接受直观具体、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和感受进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2. 文明素养教育工程
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践行“八荣八耻”“十提倡十反对”,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和综合素质,它是德育实践的基础工程。分为自我修养、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四个模块,通过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养成文明习惯、营造优美环境、维护良好秩序、荣感与耻感自我评价为重点的德育实践活动,训练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主体的价值认同,进而内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修养。
3. 安全健康教育工程
是以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健
康观念,培养大学生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具备健全心理品质和健康技能,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分为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心理健康、健康技能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自救模拟演练、抗挫折力拓展训练、健康意识培训、健康技能训练等活动,这是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保障。
4. 科技创新工程
是以创新意识构建、能力培养、科技实践平台搭建、科技活动参与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勤于动手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实践能力,它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分为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搭建科技实践平台、参与科技活动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开展多种学术报告会、科研立项、电子设计竞赛、软硬件设计大赛、手工制作大赛、小论文、小发明等科技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5. 社会实践工程
是把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密切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增强大学生为民服务的意识的同时,提高他们了解认知社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分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感恩活动三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开展假期社会调查、“三下乡”、义务科技服务、参加公益劳动、关爱自然、感恩父母老师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心和感恩情怀,培养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道德观。
6. 社团活动工程
以社团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载体和体制机制,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德育实践的主要载体。分为竞技类社团、文艺类社团、服务类社团、学习类社团、科技类社团五个模块。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和潜在能力组成社团,组织开展各种竞技类比赛、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社会服务、校园服务、专业小组、外语小组等社团活动,让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充分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施展才华,在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沟通协作、组织领导等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7. 职业素养教育工程
是按照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对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素养进行培养的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实践的能力提升。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培养目标,借助专业实习、校企合作、校内平台等资源,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专题讲座、职业能力调查问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拓展训练、创业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创业知识,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事业的发展潜力。
8. 综合素质答辩工程
是全面系统地指导大学生规划并总结大学期间德育实践情况,分析成长轨迹,增强思想道德内省和行为自律,准确定位、明确优势、找准差距,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德育实践的考核评价。分为综合素质立项、学期鉴定和公开答辩三个模块。大学生在总结一年学习生活和成长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三学期进行综合素质立项,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每学期鉴定的基础上,第八学期进行公开答辩。通过综合素质立项、建立德育实践档案、学期鉴定、公开答辩、跟踪考评等环节,全面客观地考核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实践的“八项工程”体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实践的根本,充分体现了以知行统一为目标指向,充分考虑大学生对自由、尊严、平等、民主、价值实现的合理需要,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德育实践教育框架,“八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每个子工程之间互为依存、互相补充,形成合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以“四大模块”为核心的德育实践考评体系
1. 理论教学模块
本模块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三大类。必修课类为学校分专业教学大纲中必修德育课程;选修课类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的如传统文化教育、社交礼仪、职业发展教育、创新教育等德育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类为党课、团课、专题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的讲座。作为第一考核评价内容,划定相应学分,分学期、分课程、分权重系数计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
2. 实践拓展模块
本模块分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素质教育中的拓展训练环节、个性化培养中的体验教育环节,作为第二考核评价内容。这些实践载体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又分为校内与校外,实践项目又分为规定动作和规定科目自选动作,施教者根据划定相应学分,按照分工不仅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全程跟踪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客观、全面地分学期、分项目、分权重系数地评定成绩,计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
3. 考核评价模块
本模块分为课程成绩、素质教育成果、个性体验心得体会、就业能力考核四个部分。既有横向的、阶段性的考核评价,又有纵向的考核评价与激励调整,其中将就业能力考核列入综合素质答辩中及后期改进两个环节进行考核,最终作为毕业生的德育实践毕业成绩,载入德育实践手册,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
4. 反馈激励模块
本模块分为学生认同、教育觉知、社会反馈三个方面。不仅对德育相关课程建设做出反馈,促进不断改革创新、丰富完善,更要对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促进专业教学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最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双重需要,形成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德育实践考评“四大模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立体交叉的循环系统,共同发挥效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10-18.
[2]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