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9: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汽车电气设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前言
汽车基本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电气设备愈加复杂,汽车电气故障也愈加多样化。培养大批掌握汽车电气系统专业知识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汽车电气设备在汽车类专业知识系统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本文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2课程概况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检修维护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理论内容抽象。学习该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对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学生就业后无论从事汽车生产制造还是汽车维修保养等工作,都要求掌握一定程度的汽车电气专业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贯采用“讲授加考核”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教师讲得多,演示多,学生实训少,动手少,部分构造和原理并非真正理解,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也抑制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3理论教学改革
当前多数高校的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理论课程的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学习的方式。突显出的主要问题变现为:(1)理论教学中教师仅通过语言描述或多媒体展示汽车电气元件,学生从未接触过汽车电气元件,以至于学生理解困难甚至逐渐产生厌学情绪。(2)汽车电气内容抽象,专业性强,如果学生不了解电气元件要实现的预期功能,不清楚电气元件对整车的正常运行能起到哪些作用,那么在汽车电气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上就会非常肤浅。
3.1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也应尽可能多的采用探究式或启发式授课的形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摆在同一位置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尽可能多的通过展示汽车电气元件实物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电源系统的交流发电机、启动系统的起动机、电子点火系统的分电器总成等。展示实物的同时配合多媒体教学以便直观地展示电气元件工作时的内部结构关系及电路工作原理,动感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2多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
任何汽车电气元件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举实例,将各个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与整车的正常行驶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工作特性时,应与日常用车中可能遇见的情况联系起来,例如停车后忘关照明灯或者车顶灯,在长时间放电后再次起动发动机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大耗电量行车条件下如果发动机长时间低转速运转会对电源系统产生哪些影响?汽车高速行驶或低速行驶时对于照明系统都有哪些要求等?通过问题来导入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改革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电路系统复杂多样,通常在讲授完某一部分理论内容后安排实践课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结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故障检测及故障排除的步骤展开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包括:(1)实践教学多为验证性试验,即实验课开始时学生已经知道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并且实验内容重复,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实践教学学时较短,并且多为示范性实验,学生往往模仿老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往往并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4.1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
创新性实验项目类似于毕业设计,允许学生参与设计整个实践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题、查阅文献、编制实验方案、以探究的形式开展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情况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没有已知的结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未来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4.2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课程中明显过时落后的内容应作调整,同时对符合发展前沿的内容应及时更新。例如电源系统中的干荷电式蓄电池的保养维护、内搭铁型交流发电机的拆装等现代汽车已逐渐淘汰的应作删减,增加免维护型蓄电池和外搭铁型交流发电机的项目;删减传统机械式点火系统的课时,增加电子点火系统相关内容;在整个实验学时的末期增加整车电气综合实训台项目以便将整车主要电气设备内容统筹学习。
4.3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
汽车电气设备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既分散又系统,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技能的能力,还要对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发电机与调节器试验、充电系统故障诊断、起动机结构与测试、点火系统结构与测试、空调系统的压力检测及整车电气系统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等内容;考核应包括教师提问学生现场作答,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随机抽取操作项目考查学生动手能力。改变以往考核中过于偏重理论考试成绩的情况,提高实践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5结束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开放性实验课题,避免学生机械式的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学计划中应及时更新实验项目,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端正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习态度,提高实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吴越武,曲婧.《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06):212.
我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413-2002对汽车电气设备产品的防尘试验进行了规定,具体推荐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5X。IP5X的含义是不能完全防止尘埃的进入,但进入的尘埃量不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能影响安全。
用基本原理如图1的所示的设备做试验,在一适当密封的试验箱内盛有呈悬浮状的滑石粉,滑石粉应能通过筛丝间名义宽度为75um、筛丝名义直径为50um的金属方孔筛。滑石粉的用量按照每立方米试验箱内体积为2kg,使用次数应不超过20次。根据样品正常工作时,样品内部压力是否与周围大气压相同,将产品的外壳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外壳:设备正常工作周期内壳内的气压低于周围大气压力。对于这一类外壳的产品,被试样品放在试验箱内,壳内压力用真空泵保持低于大气压。第二类外壳:外壳内气压与周围大气压力相同。对于这一类产品,被试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但不与真空泵相连接。
2、日本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要求
日系汽车标准基本采用JISD0207的测试方法。试验分为浮尘试验(F)和循环试验(C)两类。试验用尘统一采用符合JISZ8901标准的8类或6类规格。试验箱内空气的温度为20℃±15℃,相对湿度为45-85%。试验箱内粉尘浓度需要按照JISZ8813进行测定。F类为浮尘试验(采用图2中左边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或者风扇等搅拌粉尘一定时间,使粉尘在试验箱内均匀分布,让后按规定的时间停止。如此重复进行。C类为循环试验(采用图2中右边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让规定浓度的粉尘按一定的流速在试验箱内循环。F类试验分为三个小类。F1类,粉尘浓度为60g/m3,试验箱有效容积至少为为0.7m3。主要适用于车灯等车外零部件。F2类,粉尘浓度为3g/m3,试验箱有效容积至少为为0.5m3。主要适用于开关、雨刮等车外零部件。F3类,粉尘浓度为0.1g/m3,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门锁、雨刮电机和测量仪表等零部件。C类试验细分为两个小类。C1试验采用粉尘浓度为5g/m3,气流流速约为5m/s,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车外机械零部件。C1试验采用粉尘浓度为0.1g/m3,气流流速约为10m/s,试验箱有效容积不作规定。主要适用于车外其他电气零部件。
3、两国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主要差异
通过上文的分析,两国汽车电气设备防尘试验标准主要差异总结如下。
1 涂装生产线电气设备控制技术的原理
浅色车身的车型在电涌的条件下会转换到地下链接部分由升降机、运输链、转台等过程共同运作从而完成工序的连续运作,进而实现面漆工艺技术的进程。然而在这个运作的总过程中间,任何一部分都是在PLC程序的指导下控制完成的。我们可以参考转台站的例子来分析自动化控制的具体过程,转台站主要是被用来对承载车身的滑橇进行转动,传输操作,有利于流水线的自动化运转。比如说对轿车进行涂装操作的时候而且深入到全自动的系统内部,辊床驱动载动车身滑橇并且完成涂装生产线的工作任务之后会自行恢复到车身上件点,并且迅速的进入到准备工作的状态,为下一辆车型进行涂装生产。
变频器的用途是驱动汽车自身的刹车交流系统实现对电机系统减速命令,最终拉动转台进行位置移动。交流减速电机 1 是用来带轮转动机来驱动辊轮转动,从而使他们可以同步。交流减速电机2的作用是使辊床被驱动进行同步运作,从而实现使转台转动的目的。电感传感器1是对输送辊床入口处进行准确地定位,从而准确地进行输送定位。当获取滑撬物料时从设备设备输送的车辆信息的时候,电感传感器 2 是对旋转转台进行明确的定位,当检测到转台旋转到位时给 PLC 提供输入信号,棍床会停止运作。从而实现正常运作,限位开关会对PLC输送信号,PLC会对刹车控制系统进行即刻的控制。
2 炉温的PID控制
涂装线温控仪表在全自动化的过程中被使用的次数比较高,油漆的烘干炉风幕区下的标准温度范围是(100~14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烘干才可以实现所规定标准的涂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被调得太高,而且停留时间久,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轻则阻碍黏膜的附着力,严重的话会造成涂抹破碎甚至脱落,进而影响涂装效果。冷却室,也是依靠冷风对附着物进行强制降温,但是必须是刚从烘干室内输出的,这样可以使汽车对下一个程序的要求自动适应而且不影响外部的温度。冷却室应该设置在烘干室的出口处,通常情况之下应该是两个车位的距离,所里这里就需要PID的操作开控制温度。通过数字温度控制仪表所规定的标准参考数据,会自动将需要测试的对象和最初设定标准值来做对比,会把被测对象和将4~20mA的电流信号主动输出到PLC的模拟输入模块,通过软件处理之后传送信号到变频器进行控制风门电动机程序,通过控制封门开关大小来控制温度的高低。
3 变频器的运用
变频器就被用来强制转化改变电源固定的过高的频率和电压来使它适应交流电机的运转速度的一种电子设备。它的好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内做到高频率的连续控制转速、控制电动机正反的灵活切换、可以实现高效的的启动和停止,除此之外,变频器还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自身的防卫,还可以保证电机不受损伤。
4 车身信息设别系统
MOBY的鉴别系统分成了两个方面:移动数据存储器 MDS 和读 / 写装置 SLG。MDS 与 SLG要求必须进行方当面的现实安装,SLG 可以对任意区域逆进行扫描并且获取数据,SLG 需通过接口部分来获得数据从而积们进行对应的操控指令。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各工位的检测和执行机构元器件是采用安装在西门子 ET200x 远程站接口的形式。车身的自动获取数据的识别系统可以从电泳、喷漆、储存等主要的自动化工艺过程中获得自己需要动作信号的操控信息以及汽车自身的车型信息,从而实现对白车身的输送路线、电泳参数 、喷漆的颜色和次数等自动控制。通过 PROFIBUS 现场总线将通信技术和信息数据获取和处理系统进行合二为一,可以加强着买这方面的自动化功能。
5 总结
由于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设备控制技术的运用和引进范围都很大,而且涉及工作范围广,因此,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涂装生产线工艺设备大部分技术都吸取了三层控制网络布局( 以太网、现场总线和分布式 I/O) ,采用组态软件作计算机监控画面,以 S7-300CPU 作为过程控制器,结合光纤网络和 MOBY 读写器构成一个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 PLC 自动化进程对油漆烘干炉温度进行 PID 的自动适应性的控制,不仅提高了汽车车身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而且能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秦益霖.西门子S7-300PLC应用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社出版社,2006(09).
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37-01
一、汽车电气设备系统的常见故障
1.1 充电指示灯处于常亮的状态
充电指示灯是汽车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在汽车点火启动的时候,指示灯是亮的。但是如果汽车的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指示灯就应该熄灭。但是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指示灯常亮的现象,这就说明汽车的电气系统出现了故障问题。可能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指示灯的电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是汽车的调节系统以及发动机出现了故障问题。
1.2 蓄电池亏电故障
蓄电池亏电指的是由于自身存在故障,蓄电池无法正常充、放电。针对此种故障,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将所有蓄电池负极电线及用电设备开关断开,并将一个电流表连接在搭铁点与蓄电池的负极之间,根据电流表的读数来对蓄电池亏电情况进行判断。电流表的读数如果不超过10mA,表明电线不存在漏电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为蓄电池发生故障;如果读数超过10mA,则表明电线极有可能出现漏电,应当进一步监测线路。在对蓄电池亏电这一故障进行维修时,应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配方比配置新的电解液,加入蓄电池中,严格密封加液孔后,清理干净蓄电池盖上的灰尘、脏污等。
1.3 空调系统制冷不足
汽车中的空调也属于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故障的主要现象就是制冷不足。其中冷媒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车内的热量,如果填充度不够,或者是出现了渗漏的问题是导致冷媒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从其工作原理上看,空调系统主要是借助压缩机对高温高热的气体进行处理和调节,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1]。
1.4 信号系统故障
信号系统是汽车驾驶员用来提示自己和他人的重要设备,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出现信号开关不灵敏,或者是接通的信号灯不显示等都是比较多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熔断器出现了故障或者是汽车的保险装置受到损坏。
1.5 发动机出现运转异常故障
汽车发动机出现运转异常的原因通常与点火系统的电路及供油系统的油路发生故障有着紧密联系。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感到加油不顺畅,但拉阻风门后会出现暂时好转,随后发动机又逐渐熄火的现象,一般是由油路故障引起。其中,点火故障又包括点火错乱、过早或过迟等。点火错乱时,会出现发动机不易启动、动力不稳、油耗量增加等情况,此时应当仔细检查分电器,看是否存在漏电现象,或使高压分线的排列顺序与发动机的做功顺序相同;如果点火过早,那么在运转过程中,发动机就可能发出金属敲击声,此时可利用点火校正仪将点火调整至规定值;如果点火过迟,那么发动机的温度就会升高,运转也会沉闷无力,对于此种故障的维修,可将压板的固定螺栓拧松,调整真空调节器、离心调节器、触点间隙等,并检查分电器的真空管有无漏气等[2]。
二、汽车电气设备系统故障的影响因素
汽车的电气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故障问题,主要和以下几点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2.1 温度与湿度
电气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或者是破损的现象,主要和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电子器件的绝缘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湿度的严重影响,随着而来的就是性能的低下。
2.2 电压出现波动的现象
在汽车中电气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压的波动现象会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另外一种就是出现过电压的现象。过电压给电子设备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知的,会直接造成汽车电气设备系统出现故障[3]。
2.3 干扰
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普遍的就是各类电子设备的干扰程度,由于汽车中存在着电力设备,空调设备以及电源等各种设备。因此,系统设备的运行彼此会产生干扰,使得系统的性能逐渐降低。
三、汽车电气设备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由于现如今汽车故障问题比较突出,只有对其做好有效地诊断和维修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具体来说,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观察法
如果汽车的电气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故障问题,必然会伴随着火花、指示灯亮的现象出现。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对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判断。观察法是比较常见且较为简单的方式,主要通过操作人员的感官系统来进行具体的感知,通过出现的现象来对故障的部位以及原因进行判断,这种方式的实用性较强,而且较为直观。具体来说,如果汽车在夜间行驶的过程中,灯光突然熄灭,通过观察和判断是由于保险丝突然熔断引起,因此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将原因作为依据,找到具体的故障位置。
3.2 比较法
所谓的比较法就是在实际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过程中,利用某一完整的零部件来进行替换,然后观察系统是否完好。如果是汽车电力系统的电路出现问题,如果操作人员对某一零部件存在一定的故障问题就可以采用比较法来进行替换。如果故障问题消失则说明这一部件在运行的过程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消除,则说明其他的零部件出现了故障问题,逐一找到问题的所在。采用比较法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技术人员对于某一零部件的运行问题产生怀疑之后再进行替换,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够找到故障之所在。
3.3 仪器诊断法
仪器诊断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电流表或者是电压表来进行诊断。将电流表连接到充电的电路上,可以根据汽车运行时所产生的电流状况来决定应该接在电流表的具置,如果电流量不是很大,可以将其接在电流表的前端,其他的设备需要连接到后端,呈现出并联的模式[4]。
3.4 短路试验法
利用导线或螺丝刀连接某段电路,认真观察仪表指针摆动的情况,并判断此段电路是否发生断路故障。
3.5 电流表诊断法
在电路中并联或串联一电流表,进而对电路中的断路或短路故障进行判断。
3.6 线路直通法
将用电设备与电源用一段导线连接起来,并对开关、保险丝或线路是否存在故障进行准确判断。
3.7 搭铁试火法
此种诊断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搭铁与间接搭铁两种,根据有无火花出现便可判断电阻是否过大、电路有无断开等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汽车的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首先应根据实际条件选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应重点检查电气系统的关键部位,将检测的范围尽量缩小,实现检测效率的提高。在选择检测方法及手段时,应注意适合实际检测条件,具备充分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对检测人员及汽车电气设备系统造成损害,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从而确保汽车安全行驶。
参考文献
[1]姜文啸. 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维修技术分析[J]. 汽车维修,2015,03:21-22.
1汽车电路特征
汽车的电气系统其实包括很多小的部分:蓄电池、发电机、充电控制系统、启动控制系统、点火控制系统、仪表显示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空调及汽车音响系统等。其中不乏有很多保证汽车正常使用的重要系统,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日常维护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的话,就容易直接导致汽车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1]。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电路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低压
目前用于汽车制动专用交流电气控制体系的额定交流工作电压主要两种类型大致有12V和24V两种。其中12V电源主要使用在汽油车当中,而柴油机电路部分主要采用24V高压直流电源。
1.2直流
由于目前现代直流电动汽车中的起步同时发动机主要上都是靠直流机的电力起动来与直流起动机内部同步进行起动的,起步同时发动机由直流电力起动蓄电池内部进行供电,而向直流电力起动蓄电池内部进行充电又必须用一个大的直流电源。所以目前用于汽车电力驱动器的电力系统体系为直流高压供电电力系统。
1.3单线搭铁连接
汽车的单线搭铁连接是其与其它电路结构不同的特性之一,采用导线直接将负极与车身底盘直连,采用这种连线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线路复杂性。
1.4线路并联连接
汽车电气设备的线路连接除了单线搭铁的特点外,其还采取并联的方式,通过并联的方式将汽车上的电源以及各个用电设备进行连接,这样的好处是即使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别的系统的正常使用[2]。为了更加方便地接通、断过蓄电源与其他用电相关设备之间进行联系,蓄电池管的正极先要连接至电动钥匙解锁开关,由电动钥匙解锁开关向电源总保险丝盒一端供电,然后再通过这两个保险丝盒对其它的用电保护设备进行供电。
2汽车电气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导致汽车车用电器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有两种,分别是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具体分析如下:
2.1电气设备故障
电气设备故障着重关注的是设备本身失去功能的故障,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有:设备烧毁、电子器件老化、短路、性能降低以及击穿等等[3]。针对这类故障一般多采用换件的方式进行维修,因此成本较大,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此类故障,避免汽车由线路出线的小故障发展成为电气设备的直接故障,造成更大的损失。
2.2线路故障
线路故障一般是指汽车线路发生短路、断路以及接触不良等现象。线路短路有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是线路故障中最危险的情形,因此需要格外关注。在对车辆进行检测时,应该仔细检查各处线路是否有缠绕、乱搭等现象存在,避免长时间后出现线路短路情形。线路接触不良一般是由于插线不牢导致的,这种故障多导致电气设备的使用时好时坏,因此针对线路接头也应该认真检查。
3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3.1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汽车的电气设备最害怕的就是老化,温度和湿度因素都会加快电气设备的老化过程。其中,温度主要影响的是电子,过热将会导致电气设备自身的电气特性、线路的绝缘特性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而湿度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无机盐对电气设备进行腐蚀从而导致的电气设备老化,长时间的腐蚀将会造成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接触不好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汽车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3.2电压的波动的影响
电压波动的影响主要指的是非瞬变性的过电压波动影响,汽车设备长时间处于超出额定工作电压的电压下工作将会导致设备彻底损坏,导致这一故障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发电机调节器故障,从而使发电机的电压处于不正常值。这种故障多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下:(1)汽车刚刚发动点火时。电机内的绕组和蓄电池之间的电磁通路在瞬间被自动切断,从而可以使驱动电机在感应磁场驱动绕道机组内产生感应负向峰电压,按电磁指数运动规则进行变化,其反向峰电压可达100-50V。由于不含蓄离子电池,脉冲极易振动造成整个电子单元部件的严重破坏。(2)在一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如电子喇叭、各类驱动电机和电子磁离器等,在这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将可能产生高频峰值振荡,其高频峰值振荡可能会达到200V以上,但振荡持续时间不可能超过300V(约200Pa),对一些具有高速调频驱动响应的电子控制驱动系统,如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和汽油机的喷射控制系统,常会因此引起错误的切换动作[4]。
3.3汽车各个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的影响
在一辆汽车正常运行期间,电气装置经常会以电磁辐射的方式相互产生侵扰,无论由于任何原因由其激发的信号都会以高频电磁波等各种方式向其他汽车电子系统活动发射,从而对其它汽车电子系统活动造成较大电磁干扰,一旦其屏蔽措施受损,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系统工作异常。
4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常用诊断方法和应用
4.1通过视觉直现进行诊断
汽车的电气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一般还会伴随着其它的现象产生,如着火、发臭等等。这些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或嗅觉的直观反应而检测到,因此可以采取直观诊断法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检测。
4.2对各个部件进行逐个检测
汽车上的许多车用电器设备间的连线都比较简单,一般来说是从一个集中电路供电的总控制保险丝盒上的一个相应的总保险丝连接到一个控制开关按钮,再到其他电气设备,元器件很少,可以逐个进行检测并找出所有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快速确定所有故障,如图1所示。只需对喇叭保险丝,喇叭连接按钮及无线电喇叭部件进行一次检查,即可将其连接安装到整个保险丝上。
4.3换件法
换件方法常用于实际故障诊断,使用无故障元件代替怀疑有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件。观察故障系统工作状况,从而确定故障的发生地点。采用换件方法必须注意,在更换之前,应对其线路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线路的正常使用,否则将造成更多的损失。
4.4电脑检测法
相较于以前,现代社会车辆拥有者更加庞大的电气设备系统,这些系统也更加智能。汽车上的不同电气设备具有各自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是识别编号、可能是频率波段、也可能是电压范围等等。当电气设备正常时,这些参数将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但是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这些参数将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机检测装置进行检查。采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对车辆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与效率,较人工检查更加可靠,同时也更加具有经济性。在日常的车辆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相关检测已经十分普及与必要,它甚至可以检测出许多人为检测发生不出的隐藏故障,确保汽车电气设备正常、安全的使用。
4.5高压试火法
在对汽车电气设备进行检测的诸多方法中,高压试火法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检测的是车辆的基本性能,通过将点火线圈取下后与汽车火花塞的高压导线进行接触,点火后观察产生的火花强弱情况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故障。若出现的火花是很强的天蓝色跳火,同时其声音很大,则车辆正常;若出现的火花很弱,则证明车辆电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测。
5结束语
现代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倾向于使用专业计算机检测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并采用换件方法进行检测,有时造成误换、检查过长,检测失败等结果。因此,在本文的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故障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检测方式进行熟练地掌握是对车辆进行下一步维修和养护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伟丽.探讨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检修[J].时代汽车,2020,334(10):165-166.
[2]曲志刚.简析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及线路检修[J].南方农机,2020,349(09):247-247.
1传统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弊端
目前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材内容过于滞后,很多最新的内容没有在教材当中体现出来,理论介绍多于实际操作,设置的课程没有与迅速发展的汽车电气设备相符,毕业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需要。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它应用的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忽视了社会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被禁锢,使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对于汽车电气设备课程这种极具抽象性的学科来说,如果只是填鸭式讲授,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效率非常低,教师的授课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教授基础知识,没有职业针对性的授课内容,中职的学生本来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就很吃力,所以这种枯燥的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厌学情绪的滋生。而学校仍然很注重理论考试,自然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2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改革方向
根据目前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改革方式:第一,改变教学方式。原来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所以要以探究为向导来实施。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包含的专业课内容非常多,综合性非常强,理论课程非常抽象。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可以减轻课程的难度,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扎实。通过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引领学生一点点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以继电器的使用为例,学生正常要学会将继电器接到电路当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速度。首先,教师可以提出起动继电器的作用问题,学生会给出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保护点火开关的答案。教师可以接着问过点火开关的是要小电流还是大电流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小电流的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流过继电器触点的是小电流还是大电流的问题,学生给出大电流的答案。教师继续问点火开关能否与触点连接的问题,学生给出不能的答案,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将需要回答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在启发式提问中回答,答对一个加一分,并将成绩算成最终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由于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往往会抢先回答教简单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要加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式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差异将他们划分出不同知识层次,因为如果按照最低标准要求全体同学就会耽误学习较快同学的时间,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就会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丧失学习积极性。所以改变单一评判标准是最好的办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学习基础分级,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体验。以硅整流发电机的教学设计为例,按照不同的基础将同学分为一层与二层。一层的同学要熟悉硅整流发电机拆装与安装部位、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和外部接线情况,第二层的同学只要掌握硅整流发电机各基本组成部分常见故障的分析就可以了。一层的设计是针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提出的,而二层是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设置的。当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在解决完二层的问题时会觉得学习非常简单,会有兴趣学习一层的知识。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的喜悦。其次,可以丰富教学组织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在研究起动机与硅整流发电机主要部件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对部件自发拆开再安装上来激发出学习兴趣,根据各小组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在学生领悟后根据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以竞赛的形式对同学进行考核。在竞赛的过程中,根据同学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内容,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又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首先要改革评价方式,促使内容多元化。将实际操作增添到考核过程中。这种考核可以考察到学生真正学习的情况,如果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就会通过这个考核呈现出来。这种考核会增添学生的压力,只有反复的实践,才能通过这个考试,所以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就会在课后找到老师自主练习。其次要丰富评价的主体。利用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发挥学生主体的的作用。在制定评价内容是,要充分听从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密切合作制定改革措施。如果学生对教师评定的结果有异议,可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客观的评价结果,使学生的人格在评价中获得较好发展。
【中图分类号】U463.6-4
前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I,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汽车电气课程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汽车4S店的完善设施,采用一体化课程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岗位培训为一体的企业化教学培养体系。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营造4S店工作的情境,并将学生视为4S店的员工,通过统一着装、体验式教学、课内实训、校内教学4S店实践、校外顶岗实习等措施和办法,以达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与毕业后在4S店就业实现“无缝链接”的目的。
1.2企业化教学模式意义
《汽车电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汽车电气》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除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外,还将很多企业元素融入其中,按照企业用人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这种企业氛围很强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服务理念及文化内涵等情况。专业掌握的好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符合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让学生的就业搭上直通车。
2构建企业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2.1组建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
专业师资团体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一体化课程实施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初期会遇到各种障碍,随着进一步应用,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对于各种障碍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一体化师资团体,通过他们的总结、研讨,再对一体化课程中其他的配套内容做出调整,这是一系列的反馈过程,只有形成一个闭环的一体化实施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客观需要的专业课程。
2.2设立企业化教学标准
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汽修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企业化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企业化教学标准。
2.3开发企业化教学课程教材和实训模式
2.3.1课程教材
教材应设定典型课程并模块化,教材的内容应符合企业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企业实际需求,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导向,由企业化教学师资团队编写企业化教学教材。教材也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所以教材的内容是非固定的,要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也是由汽车行业的发展所决定的。
2.3.2实训模式
经过在各汽车4S店及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以一汽大众4S店为例,每次售后服务过程包括接待、作业管理、交车服务等。每个过程一般由5~8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所以在分组时以此为依据。首先选出组长主要负责全局统筹,且采用职务轮换制,让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过程中每个职务及职能。对于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或实训设备台套数少等情况,老师可以视情况而调整。
2.3.3确定课程内容
经过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研讨完善的模块式教材是课程的指导依据。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根据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将模块式典型任务当中的知识细化,将每个知识点以实物对照,且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
2.3.4建设企业化教学场地
企业化教学场地应满足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要求,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条件。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的购置、场地装修、场地使用管理规则制定等。
3 以4S店售后维修接待流程为例说明企业化课程实施过程
在企业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及引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务职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与安全教育工作。4S店售后维修的程序上主要有三个环节,可在课程上应用,分别如下。
3.1接待
主要任务是详细咨询维修和保养的项目,并做好记录。在此环节需1名学生完成工作。老师扮演顾客,这样既能描述好故障问题,又能引导好学生。同时老师也要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后期评价。
3.2作业管理
主要任务是通过与接待人员沟通来确定维修内容和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在此环节上需1至3名学生操作。老师应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3交车服务
主要任务是对作业管理环节的验收,合格后交给接待,接待将车交给车主。在整个过程进行当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过程完整性,目的是与维修企业形成对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体验到企业的规范和氛围,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更贴近企业的用工要求。
3.4评学
评学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做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总结出相对的自身不足和优点,老师对学生评价是去衡量全组及学生个人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要求,在每个学习环节结束后老师应视情况对小组和个人做出成绩评定。 3.5评教与验正
评教与验正过程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及对整个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检验。评教包括任课老师及学生对课程客观、全面地评价,最终将总结和检4验得到的结论,充实到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当中,使其不断地完善。
4结束语
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一门必修课。 目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技能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而对于自控力差、个性日趋自由化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课堂中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传授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一部分学生会慢慢从教师的一贯思路中撤退,而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到了最后,往往也是学了课内的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实际运用能力,严重影响后续课程学习,也影响以后到汽车服务企业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造成了就业时无法胜任实际岗位需求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状,一味地抱怨学生不好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并根据汽车服务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
我自己教过《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后,觉得以模块训练为主,使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下面就谈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充分准备案例,让学生信服教师
我们可以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学生,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边看书一边讲课,然后完全按照书上的内容去操作,你会认真听讲吗?你肯定会想:“还不如我自己看书学呢。”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眼光高,本身就带着叛逆思想,所以作为老师,课前充分准备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大家知道中学教学有统一的教材,有完备的教学参考书,教师的备课相对容易点,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好多资料都是自己准备的,甚至有些教材需要自己编写的,这就需要教师更广泛地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并且需要深入学习,刻苦转研,以提炼出课程教学需要的脊髓。备好课过程是一个十分过程,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备课的质量决定上课的效果。所以教师研究课程一定要深入,涉猎的内容要广泛,总结概括能力更要全面,之后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融入教学中。每次课堂上教师熟练的操作会让学生从心里认为你是一个有“实力”的老师,学生从心里服你了,课堂纪律也就好了,讲课也就跟着顺畅了。
二、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包含许多知识点的实际个案,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独立操作,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懒惰的学生肯定想让老师给一个现成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当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案例的要求不同。比如刚开始练习的电源模块,主要是蓄电池与发电机。而汽车用的蓄电池是启动型的,必须能够在瞬间进行大电流放电的,能够充电后反复使用的。发电机呢则能够适宜各种转速与工况要求的。
三、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案例的选择既要有针对性、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与学生相关的东西,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比如以维修直流电机为教学方向的课程,先以风窗刮水电机、玻璃升降电机、坐椅电机等为案例,这些东西都是在汽车上经常见的东西,得到这些东西的参数也容易,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学生能把身边的东西维修出来也会有一种自豪感,从而增加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兴趣。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可把维修直流电机的要点总结出来。
四、案例的使用要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案例教学不是要教师把整个案例从头讲到尾,而是特别要发挥教学中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典型案例和综合案例,教师只需提供相应的素材、案例完成的形式和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动脑筋,努力完成,像某个电气设备的短路现象,短路现象的主要表现?短路现象的处理方法、步骤?这样做出来的判断维修方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而且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实习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式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关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作为汽车专业的专业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先行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它所服务的后续课程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该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启下作用。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且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分析新情况、解决新的创造性应用问题。因而我们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当前发展的技术先进水平为标准。由于条件的制约,我校在实践实习教学中还难以完全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验和实习等实践实习教学中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1.新教学理念问题。在传统实践实习教学中,教师是“带”实验的多、“指导”实验的少,即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实践实习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均由实验室教师包揽。特别是在各种电器控制实验中,如发电机、起动机等内容所有学生的控制电路一模一样,实践实习时学生只是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对培养学生主动动手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2.设计教学内容问题。存在多门课程实验内容的重复,如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等均包含了电动机的基本控制、万用表的使用等内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内容显得单调且偏于技能性训练,缺乏教学内容的再设计性、创新性。
3.教学方法手段问题。因教学内容过分偏重于基础训练,所以在方法和手段上很单调,以“模仿”为主。通过教师详细讲解、操作示范,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依样画葫芦”。只求学生反复练硬件接线,熟能生巧,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所用设备又以传统陈旧的电机电器为主,缺少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手段。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实习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进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应由技能性向技术性发展。即由原来的偏向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线路的连接和调试等,向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方向发展,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二是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如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电器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应进一步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四是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一定程度的自由选题、制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该课程实践实习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构建课程实践实习教学体系。首先明确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我们把本课程的实践实习教学分为二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基本实验、专业实训,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专业实践实习能力;创新模块为自己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实训,主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模块的内容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基本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电器元件的认识、选择与维护,电机的控制等实验内容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实习知识的转化,又要在实践实习中反复训练学生使用工具、仪器等操作的规范性,形成良好的实践实习操作能力。
②专业实训教学。我们选择电机作为实训工具,内容包括电机的拆装、检测与调试维修等。通过实训,能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和仪器;掌握电机拆与装的过程;会用相关仪器和手段检测电机的性能;能根据一些典型现象判断电机的故障并排除。
③自己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实训。选定部分难度不同的开放性的设计实验课题,教师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定课题,在教师指导下拟定设计计划,经教师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自己列出选择元器件清单,然后自己进行硬件连接,自己调试,教师验收、指导,自己写出实验报告总结。
通过这样系统性、渐进性地训练后,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又能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精神有较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善实习基地建设。①增强课程实验的开放性。因该课程以电气设备实验为主,在实验中要加强教师的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②为了提高实践实习教学的先进性,更新实验器材。对现有旧实验室等进行改造,增加其容量和元器件数量,更换新型电器元件;为满足现代实践实习教学的需要,我校投入60万元左右资金新建了汽车电器实验室,提高了实践实习教学的先进性。
③组织教师、部分优秀学生利用假期到汽车实习基地、实习工厂工作。如我校选派了30多名学生在东营市东方曼汽车制造厂实习,4名教师在汽车4s店挂职锻炼等。
实训基地的丰富和完善,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自已进行设计实验,这样既能更贴近现代汽车技术的情况和需求,又能满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