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5: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村委员工作思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为全面了解掌握去年换届以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履职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构建中心突出,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村“两委”班子,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自3月初起,**镇党委组织4个“回访”问效工作组对17个村级班子,105名村干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回访考察,共召开座谈会17场,发放评议表558份,走访普通农户113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52条。通过评议,村级班子中,群众满意的14个,占总数的82.4%,基本满意3个,占总数的17.6%;村干部中,评议称职的87人,占总数的82.9%,基本称职17人,占总数的16.2%,不称职1人。“干实事的多了,说空话的少了;沟通多了,矛盾少了;村干部往镇里跑的多了,老百姓直接找镇里的少了。”**镇村级组织“回访”问效活动开展以来形成了“三多三少”的和谐氛围。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突出重点。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回访”问效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村级组织回访领导小组,下设**、儒洪、上坊、西园四个回访工作组,同时制订下发了《关于开展村级组织回访的通知》(大委【**】10号,明确了工作方案和各项回访问效工作纪律、考察范围和目标任务。二是宣传发动,广泛动员。在“回访”问效前,镇党委专门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进一步加强认识,统一思想,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回访”问效的良好氛围,并对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三是明确回访重点。突出围绕“六访六看”来开展“回访”问效工作。即访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工作配合情况,看是否团结;访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村级组织**年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村主要干部竞职承诺兑现情况,看是否务实干事;访财务民主情况,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看是否清正廉洁;访基层民主情况,特别是贯彻村规民约情况,看是否阳光民主;访政策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和困难群众帮扶情况,看是否亲民为民;访群众反映情况,特别是普通党员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看法意见,看群众是否满意。四是设置“绿色通道”。为方便群众反映意见建议,镇党委专门设立“回访”问效工作热线电话,同时在镇村设置了意见箱,收集民情民意。
(二)、严格考评。采取“听、谈、评、馈”四步工作法逐步深入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严格考评。一是召开联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二是走村入户与村民代表、普通党员、困难群众交谈,听取村民对班子及成员的整体反映,深入了解换届以来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思想状况等;三是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进行综合评议,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突出班子成员工作能力、廉洁自律、是否办实事以及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四是就村级班子及其成员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建议向村两委班子进行反馈,提出工作要求,同时将评定结果向群众公示,接收监督。
(三)、结果运用。“回访”问效工作结束以后,镇党委对“回访”问效情况进行了集中分析整理,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认识、逐一整改、逐一落实。一是责任再落实。将此次“回访”问效结果作为村两委班子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回访中发现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教育诫勉;对工作进度一般,班子作用发挥不明显,积极发挥联片领导、联村干部作用,帮助指导开展工作。二是制度再完善。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村非生产经营性支出较多、村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镇党委制定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对村干部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巩固和扩大问效成果。三是工作再推进。在回访过程中,各村按要求,注意对照竞职承诺,查看兑现情况,将群众提出需要迫切解决的实事调整列入09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09年村两委工作思路和重点目标,同时推广村干部“实事承诺制”,把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村“两委”干部,实行奖惩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步对策
一是个别村村级班子主动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项目等扶持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少部分村“两委”干部未能充分履职或履职较少。
1 当前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
1.1 消防组织监管不到位
以新《消防法》为指导的多个消防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网格化消防管理构建以村为基本单元的网络体系,形成“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乡村具体负责、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组织。然而不少农村基层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消防安全的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对消防安全责任仅停留于纸上谈兵,少数乡镇成立的防火安全委员会,也是形同虚设。同时,农村消防工作属于三级消防监督管理,由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实施,消防机构负责业务指导。由于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治安管理任务繁重,难以落实面广、量大、业务要求高的消防工作,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一般限于企事业单位,对村落的消防安全监督全面指导、防控能力不强。
1.2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农村建立了多家企业基地,但企业家们一心发展生产,对消防管理松懈、心存侥幸,招收的员工不经消防安全培训就匆忙上岗,违章操作导致的火灾时有发生。而且,由于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导致因电线超负荷运转、电线乱拉乱接等违章使用引发的家庭电气火灾更是频发。同时,尽管村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如燃放鞭炮、焚烧麦秆、烧香上坟等一些风俗习惯,易燃物管理不善随意乱倒,余火清理不及时,带火星的碳灰随处洒落等现象,更是成为诱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布局大多以宗亲家族连片建造为主,可燃物资堆放随意性强,缺乏合理的统一规划,消防通道、防火间距、防火墙都达不到消防设置标准,多数农村水源匮乏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由于道路狭窄、缺乏水源、消防设施损毁和扑救不及时等情况,极易引发大面积燃烧,火烧连营,造成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的后果。同时,多数农民缺乏基本消防常识,发生火灾后不知所措,第一发现人或受灾户往往惊慌失措,急于叫人而不知报警、灭火,更有甚者不会报火警,也有怕报警后收取费用带来更大的损失,不积极报警,延误消防队灭火的有利时机,致使小火变成大灾。
2 加强和改进农村火灾的预防对策
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不能盲目要求每村开辟消防车通道等不切实际的做法,只有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村民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及组建村级义务消防队、改善消防安全设施等方面寻求突破。
2.1 严格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
根据农村消防工作的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责任、保障、考评奖惩机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各乡镇政府、村委员会,应根据本地经济状况,扎扎实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农村公安派出所管辖优势,切实履行农村消防工作职责,加强防火检查,督促火灾隐患整改,形成以公安派出所为依托、以农村为载体,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2 合理规划农村消防安全布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使新农村消防安全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按比例配套建设用地和资金,重视农村居住环境建设。首先,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房屋集中连片、建筑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村落,有计划地实施改造,或有效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其次,对麦场、柴草加强管理,合理设置麦场、柴草堆放场所,远离火源,留出防火间距,有效防范用火不慎引燃柴草的火灾;最后,规范电气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电气线路乱拉乱接,请专业人员按规定改造和更换年久老化的线路,避免电器过载引发火灾。
2.3 切实加强农村消防设施建设
依据《消防法》的要求,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农村整体规划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先天性路窄、缺水等消防安全隐患。针对农村消防实际情况,应配备消防摩托车、三轮车等小型消防车便于路窄通行,配备手抬、推车式消防泵等消防设备解决取水困难。同时,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解决消防给水问题,利用河、沟、窖等天然水源,设置消防水池、自备水井等人工水源,有自来水管网的乡镇、村落要增加室外消火栓系统和简易消防取水点的设置。
2.4 全面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乡是××县目前唯一的民族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石腊它,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金沙江)相望。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荞地)。年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2008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4003户,14389人。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95.7%。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1.05亩。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二、全乡文化工作现状
我乡现有综合文化站1个,1992年9月建成,建筑面积224平方米,历经“10.24”和“8.30”地震后已成为危房;核定人员编制2名,一直以来在职在岗实有1名,2005年9月以来一直兼职乡党政办公室工作;有村级文化活动室4个;有标准球场2块;有业余老年文艺队2支;有民族传统节1个;有农家书屋1个。
三、全乡民族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文化站、文化室建设情况
我乡综合文化站自1992年9月建成,历经“10.24”和“8.30”地震成为危房后,但到目前为止仍未争取到任何修复、重建、改建或扩建项目;文化室建设主要依托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现有××、平田、达卧、普照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每个文化室平均投入5万元建设资金。
(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我乡的文化活动主要依托每年的泼水节暨“四月八”民族传统节开展,由乡人民政府或村委会两级进行筹办。活动期间举行泼水狂欢、体育竞赛、文艺演出、民歌对唱、跌脚晚会等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大力弘扬傣乡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友爱,为进一步提升傣乡各民族民俗文化品位,构建和谐活力××、建设富裕文明傣乡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电影“2131”放映情况
我乡每年协助县文化体育局电影事业管理站做好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作。每年放映电影达100余场次,较大程度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四)送戏送书下乡情况
戏剧演出因各种原因尚未送入我乡,但我乡目前建设有农家书屋1个,依托××村文化活动室于2009年5月建立,共藏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综合等各类书籍及各科普光盘1661册(盘),总价值2万余元。各类书籍全部上架入柜并正常向群众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四个村民小组132户500多名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音像电子产品缺乏的问题,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情况
我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的彝文碑,全乡境内已发现并列入文物保护对象的共134座。最早的为光绪年间所建,多为清朝、民国年间所建。主要分布于我乡以赤叨村委会莫、以咪古、以都莫等地。已纳入今年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进行整理及保护。
(六)文化建设投入情况
自1992年9月建我乡综合文化站后,除依托新农村建设项目建4个村级文化室、全乡全体干部职工共同集资建1块篮球场,今年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建1个农家书屋外,全乡文化建设方面再没有其他投入。多年来,由于乡财政自收收入为零,故乡党委政府无力进行文化建设投入。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多年来,我乡文化工作在县文化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化建设投入难。由于乡财政自收收入为零,乡党委政府无力进行全乡文化建设投入,因此,文化活动场地、文化基本设施和文化站基本设备缺乏,文化活动经费难以保障,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农村文化阵地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人员缺编且兼职岗位较多,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文化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五、下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举办好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暨“四月八”民族传统节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并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大力挖掘弘扬傣乡民族文化;
(二)继续加大对水吧等基层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做好对业余文艺队的指导、引导工作,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重建乡综合文化站,做好基层文化站“四室”建设,力求缩短与省级乡镇综合文化站评定标准差距申报定级;
(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建1个民族文化活动广场(××集镇)、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及农家书屋等文化建设项目。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总结
自从__年__月__日到__村担任书记助理以来已有一年多了。在区领导、___部的重视关怀,悉心教导下;在街道、村领导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下,使我拓展和丰富了知识面,提高和加深了思想认识。让我在接触工作,熟悉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本村各方面情况。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1、完成村官日常工作。重点抓好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村级网页维护更新、先锋网信息上报以及党建资料、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整理工作。此外将__村网页改版并增加新农村建设、北山风采、选派选聘三个板块,将___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村貌进行展示。完成“无挂钩一承诺”季度考核工作要求。
2、协助村两委开展__村千亩土地流转工作,目前__村同意流转土地__多亩。现流转土地的租金已下发。
3、先后___村村民参加报名新超越合作社___新型农民培训班和杜集区残疾人实用技术矿山集点培训班。
4、开展__村计生清理工作。在清理工作中坚持入户调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解决遗留、遗难问题。按照清理内容,不留,不漏。抓好孕检补检工作,抓好政策外怀孕补救工作,抓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以带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到位。
5、春节期间开展党的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春节娱乐活动、“送温暖、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森林防火宣传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树立村干部的克己奉公的公仆形象。
6、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__月,召开工作会议来动员宣传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方法步骤、___领导等。__月-__月后先后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得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进一步树立。
7、参加__村新___届党总支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大会和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会前,请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确保换届选举健康有序进行。会上,一方面宣读了《___村总支委员会选举办法》(草案),另一方面作为监票人,及时清点人数,监督计票人计票,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正、民主,换届风气优良。
8、参加__村第___届村委会换届提名工作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起早摸黑,到各队收选票,并将选票送至__小学换届选举主会场,清点票数,记录有效票数、无效票数,回收剩余票。在唱票、计票环节担任总计票人,汇总三个会场的票数,核对后让各会场监票、计票人签字。最后将所有票封箱,带回村委会由村换届工作小组统一保管。
9、参加__村第___届村党总支各支部及妇代会、团代会换届工作,在唱票、计票环节担任总计票人,汇总票数,核对后让监票、计票人签字。
10、借调市___农组科。主要从事信息编辑,后进村相关材料整理,集中办公先进事例撰写等。
11、继续开展“周五志愿服务日”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每周五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起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园清理工作、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等。
12、帮助__村淘宝卖杏。经过___个月和__物联网公司联系、计划设计、拍照、装修网店、开通微博等工作,在__月中旬正式开始在__网预售___杏。帮助村民销售近___斤杏。后接受__新闻网采访。
13、参加秸秆禁烧工作。__月到__月、__月到__月,和街道机关人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组长一起,划片包干,加强禁烧宣传和巡逻。
14、协助__村计生办开展__年四次妇检工作。对全村妇女进行了三项检查(查孕、查环、查病)。
15、开展新农合收缴录入和新社保卡办理工作。新农合方面:截止到目前为止,参合人数为___人,已圆满完成__年参合录入工作。通过各项工作的逐步展开,我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按照镇两委的工作安排,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作:
1.协助村委书记做好村委会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2.根据已经展开的工作思路,针对我村计生工作落后的现状,进一步抓好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向村民做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更多的宣传工作及各种奖励优抚措施,使他们尽快的转变思想观念,以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3.做好为民服务员。为落实___在农村的各种优惠政策,我要积极学习最新的上级文件,通过走访入户等方式及时传达给村民,对于农村合作医疗,粮种补贴等等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地进行核对,以使广大群众能真正享受到各种政策带给他们的利益。
4.开办图书室活动。利用图书室丰富资源,为儿童、青年开办一些学习活动,树立村民学习意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所学,结合村的实际情况,从小事做起,真正地为村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总结【二】
从__年__月__日来__镇__村工作,不觉间已过___月之余,在这忙碌和快乐的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了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我工作的引导和支持,更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和老乡的关怀,让我在陌生的农村感到一丝温暖。
我是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刚踏出校园,就走入农村工作,所以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十分匮乏。因此在工作中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___月的工作中,村两委成员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村里的老党员、年纪大的长者都是我的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现在,我将这___月多来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对于我一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讲,困难的确很大。但就在一步步的摸索学习中,我同时感受到了做祖国最基层的工作——农村工作原来也是如此的神圣和伟大,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范本)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我们每一个农村犹如一个个微小的细胞,支撑、构建起我们祖国这样一个强大而优秀的母体。如果说祖国是一个花园,那么农村就是花花草草,争相开妍,姹紫嫣红,盛开了满园春色。作为一名“村官”,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接触国计民生,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为百姓排忧解难、致富谋发展,就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国家谋发展,这才是真正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___,建设___新农村添砖加瓦,尽一份绵薄之力。曾经也许因为我的年轻,总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鸿鹄之志,殊不知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实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其实就是在成就一番大事。正如___主席曾说的一样:“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会大有作为的!”的确,在已成白炽化发展的城市,面临人才饱和的现状,我们也许很难有成就一番事业、大显身手的机会,但在相对落后,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而言,我们这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恰好找到了一个展示才华、释放___的机会。面对着急待发展的村庄,面对着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面孔,我在心中暗暗承诺,为了这些善良而淳厚的老乡,为了给我机遇、给我以希望的乡村,即便是用尽全部青春也无怨无悔。
同时深知自己刚到农村工作,才知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够广博,尤其在某些方面如关于农村的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还十分匮乏,因此我意识到,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充电,学习各种关于农村工作的知识,方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好在村里定有各种报纸杂志,这样就方便了我及时获取各种时政信息和国家、省内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动向。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的翻阅《__日报》、《__日报》、《__纪检报》、等相关报纸、杂志,对重要内容和理论知识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村。刚到村里,倒是参与了很多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人生其实就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而成的,而人生的价值也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嘛!”来村之后,我便被邀请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人员培训,从培训学习中我深深地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扮演相当重要角色,引导农民了解市场动态(范本),做好农副产品的推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起到良好的引导者。
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就是协助书记和主任处理一些文件和文字方面的事情,起草一些文件、申请、规划,方案,完善各种资料、档案。我深知在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尽力协助书记、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积极配合两委为我村的经济发展、为村民的生活谋求的福利。因为后半年村内工作比较多,我下户了解民情的次数不是很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利用工作之余多到村民家串串,多了解大家的生活,多看看农村的真实面貌。希望可以为百姓办一些实事。
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总结【三】
在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上已经有___年的时间了,今年根据___安排,来到__镇__村担任村委主任助理,并担任报账员工作。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精心培养下,我由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迅速成长,并逐渐适应、融入到基层的生活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牢记上岗前各位领导和前辈的谆谆教导:少说话,多做事;多看,多问。在工作中做到虚心向老前辈们学习,生活中与同事们打成一片,取得了较好地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年来,为了应对好新的工作要求,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做到自学与工作对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一是学政策,努力做到思想与理论对接。我坚持做到每天看新闻、报纸,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最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各种惠农政策。二是学业务,努力做到工作与实践对接。我经常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并进行研讨,还主动要求和领导、同事们深入到村组进行调研,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三是勤动笔,每天坚持写村官日志,每周一小计,每月一汇总,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下基层工作的感悟心得。
二、踏实努力工作,热情服务群众
农村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每天都是紧张忙碌但又有条不紊的开展中。我积极主动,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仔细听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及时到村组传达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
1、了解民情调研农村
刚到__村不久,我积极的到村里体验生活,了解民情。通过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情况,听取他们对村建设的看法与意见努力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通过走访村里贫困户,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拜访村里的大户、能手,了解他们致富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解决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尽量给予他们方便,让他们能够带动身边的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2、宣传政策服务于民
在村“两委会”成员的带领下,我积极走访群众,将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及时送到农户手中,并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同时热情接待群众,尽力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近一年来,帮助___余户群众申请大学生低保、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享受计生奖扶政策,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3、身兼两职勇担重任
一年来,我除了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务,还担任村级报账员职务。我从一窍不通到熟悉岗位,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协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镇党委、政府交办我村的各项事务。尽力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务。作为村主任助理,我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传达与记录,及时整理文档,有效调处民事纠纷、参与低保评定、宣传惠农政策、推广农业科技、带领村民致富,共创文明、富裕、和谐乡村。
三、扎根基层,融入农村
通过___年的工作,我逐渐认识到了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让我可以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因此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融入当地,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我市成立“绿化宝岛”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和重大决策,为扎实推进“绿化宝岛”工程建设,我局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多次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采取了有线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栏和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在规划设计上,坚持规划先行理念,按照符合实际,尊重自然的要求,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各个重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工程建设实施中,各责任单位做到了“三到位三落实”(“三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宣传到位,“三落实”即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确保了我市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二是突出重点、以点促面,全力打造亮点。在“绿化宝岛”工程建设中,采取突出重点,以点促面的做法,着力在示范点建设上做文章,把高速路长丰互通口至莲花互通口段作为主通道绿化示范工程建设;把莲兴路和莲神路作为通往重点旅游区通道绿化示范工程建设;把兴梅大道至热带森林花园路段作为通往主要景点通道绿化示范工程建设;把高速路莲花互通口至礼纪希望小镇道路作为墟镇通道绿化示范工程建设,下一步市政府与石梅湾华润置地有限公司联手,结合乡土树种和本土文化全力高品位打造石梅湾高速路互通口至日月湾4.2公里“万州绿廊、美景伴行”通道绿化。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指导.我市“绿化宝岛”大行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督导组(3个督导组)对全市造林绿化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指导,督查主要采取听、查、看三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各责任单位“绿化宝岛”大行动情况跟踪督查并指导,并将督查情况通报,确保我市造林绿化成效。
2,工作成效。2013年全市完成造林35732.8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13.4%。其中海防林完成2000亩;河流水库绿化5017亩;生态经济兼用林完成造林11274亩;通道绿化12059.3亩;城市植树完成3320亩;村庄绿化完成12062亩。中幼龄林抚育20000亩,森林覆盖率66.13%。。
(二)加快构建槟榔产业体系,做强槟榔产业。
1,我局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有关专家分别在南桥等六个镇,举办6期槟榔栽培技术培训班,全市接受培训农民1200人,发放槟榔生产实用技术手册7000册。
2,我局会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通过定点取土样、测验分析,确定富硒槟榔生产区域范围,打造富硒槟榔生产示范基地,树立优质富硒槟榔品牌。
3.建设两个槟榔病虫害综合治理标准化示范园。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生产示范作用,实现槟榔增产、农民增收。
二、整治庸懒散贪,推进联村进企促发展工作情况
我局通过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专项工作重要举措的实施,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思想素养、严肃了工作纪律、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转变了干部作风,推动了科学发展。一是组织“联村进企促发展”工作组,深入三更罗镇二村和上溪两个村民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两村委会制订了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计划。筹措资金3万多元支持二村和上溪两村委员会修建两个栏水坝和六处水渠。帮助三更罗镇田墩村(后进村)完善村级活动场地基础设施(村道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垃圾池2个,公厕1个,共投入资金15万元。二是成立华凯南燕湾项目跟踪服务小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项目区认真调查研究,会同礼纪镇及有关部门协助开发商及时解决实际问题。9月18日该项目顺利开工,截至10月底,已投入资金2800万元。
三、业务工作推进情况
(一)落实森林目标管护责任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完善管护措施。2013年2月14日,由市林业局长分别同下属上溪、尖岭等六个自然保护区和长丰、大茂等四个木材检查站的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13年度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管护的地段、任务和责任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专职护林员,按照《重点公益林管理办法》不定期开展跟踪监督检查活动,近半年来,各责任单位管护工作到位,没有发生毁林事件。
2、认真查处林业行政案件。截至2013年10月30日,全市发生林业行政案件14起,已查处14起,查处率100%。其中查处违法征、占用林地6起,违法收购、运输木材5起,非法掠捕野生动物1起,查处非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案件2起。没收非法经营木材2.4立方米,没收非法绿化大树2株,行政罚款0.49万元,行政处罚5人次。
3、全力抓好森林防火。我局从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火灾预防,应急扑救,物资储备处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落实各项森林防火措施。一是抓好业务培训,举办三期森林防扑火业务培训班,受训人数达600人次。二是抓好宣传教育,全市共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128辆次,利用媒体宣传15次,播放公益广告63次,印刷宣传品5.8万份,散发宣传手册5000份,送出《森林防火条例》560本,悬挂宣传横幅742条,张贴宣传标语3.6万条。实现了零发生森林火灾的工作目标。
4、开展“绿盾2013”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动。2013年5月18日,我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林业检疫执法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市检查林木种苗生产苗圃11家,苗木检疫登记率达95.8%;木材及其制品生产经营个体户59家,木材及其产品检疫登记率达98%。
5、坚持不懈抓好椰心叶甲虫害防治。我局多渠道筹措防治经费,积极组织专业队对重点区域进行防治。截至2013年6月10日全市完成挂药包防治37865株,释放寄生蜂1985.84万头。有效地遏制了椰心叶甲疫情的反弹。
(二)抓好林业重点项目建设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我局指派退耕还林验收小组深入造林地块(小班)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退耕还林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截至2013年10月30日全市兑现退耕还林惠农政策补助资金254.6万元,达到退耕农户收入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效果。
2、森林抚育工程建设。我局组织专业绿化机构,依据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按照有关技术规程与要求,完成中幼龄抚育20000亩。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在推进“绿化宝岛”工程建设进程中,存在着造林地块落实难、资金筹集到位滞后,珍贵乡土树种的苗木不足等问题。
(二)在森林资源管护方面,由于森林资源分布置地域广,周边群众生态文化素质低,法律淡薄,给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在森林防火方面,由于市财政投入少,各镇(场)没有把防火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镇场级防火装备水平相对较低于,不能满足当前防火形势日益严峻的需要。
(四)在林业机构建设方面,一是林业基层单位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无法全额发放,工作经费难以解决,严重影响林业基层的工作开展;二是市防火办和专业森林消防队有机构没有编制,给防火工作带来很多被动。
五、2014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一是增加投入,扩大乡土珍贵树种树苗,生产基地和彩叶产业树种种苗生产基地规模,为全市绿化建设提供种苗保障。二是突出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以“两环”为重点,以高速路长丰出口至莲花出口路段为示范,贯通全市境内高速路通道绿化,打造高速路“美景长廊”。以莲花互通口至礼纪希望小镇道路为示范,全面铺开全市乡村通道绿化工程,打造“乡村美景长廊”。与石梅湾华润置地有限公司联系,结合乡土树种和本土文化,打造高速路石梅湾出口至日月湾出口4.2公里通道绿化精品。三是森林旅游项目建设。提升兴隆热带花园品位,推进青皮林主题公园建设。四是做好菠萝地和沙滩地绿化。充分利用菠萝地和沿海沙滩地,推进退耕治沙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认真配合开展森林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椰心叶甲、槟榔黄化病、桉树枝樱姬小蜂、薇甘菊等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预警和防治工作,不断提高预测率和防治水平,创造良好的林业发展环境。深入继续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举办两期扑火技能和安全常识业务培训班,建立健全完善各项防控措施,确保2014年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率低于0.8次/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3‰的防控目标。
(三)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一是建立健全有关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相关制度;二是成立市林权管理服务中心,配齐工作人员,投入正常运作;三是按照省委推进集体林改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木材检查站体制改革,将六个木材检查站工作人员定编并将工资经费纳入市财政全额拨款,促进林业队伍稳定。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林业队伍素质。
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强村富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新一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于08年12月换届选举以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切实为谋求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届班子成员工作以来,是全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8年,村综合工作绩效考评在全镇排在第一位。回顾新的村领导班子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深化村情认识,优化发展思路。村支部领导班子对我村的实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合村情实际,作出了新一届村支委发展规划,力争在新的班子成员努力下,始终做到为群众办实事为目标,要求每年都要为群众办几件能看得见,用得上,实实在在的事情。
2、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科学发展。近年来,在稳定两面基础上,形成蛋鸡养殖、销售等优势产业,成为村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成立了镇兴隆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09年申请了村三组水泥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和村四组的农田园林化建设项目,村三组水泥路面已修建成功。村七、十一组移民示范村项目已经立项,小组正在积极开展村庄绿化整治工作。目前,村支部班子成员正带动全村百姓,进一步完善村的农业产业、村民的生活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民生工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村支部班子成员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一组、六组的村民集中饮用水问题,村领导班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县水务局和民政局的帮扶资金投入10万下,得到了全面的解决。二组靠近山江湖附近的水沟坍塌300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出行,09年年初,小组长积极向村支部反映,村“两委”班子多方协调,筹措资金2000元,在春耕前得到解决。解决了三组夏家铺老街的出行难问题,村支部在8月多方组织资金,垫资修建了水泥路面,准备加强老街的改造。解决了八组的旱田灌溉问题,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棉花作物种植。投入了5万余元建设了七组、十一组的停车场,协调了活动中心的地基问题,在县移民办的帮扶下,申请立项建设完工。11月底,村支部按照十组的要求,向上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在村十组修建了标准篮球场及设施,为村民提供业余活动场所。
4、加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党建工作方面,村班子成员带头加强学习,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今年,村党支部将农村年青创业致富能手祝移东发展为预备党员,将优秀小组长周泽波、聂和简同志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在党员致富方面,村支委周龙宝、村委委员周象铨积极通过在农村创业、蛋鸡养殖专业户带动村民致富。在党员教育方面,积极通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每月不定期向村民开放,组织观看远程教育活动,做到“观看方便,随到随学”。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村落实好党务公开、村(财)务的公开,申报九江市党风廉政建设五星级评优活动。“七一”节日组织了老党员参加送戏下乡观看的活动,得到了党员的热烈欢迎。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支部班子成员组织了5次的深入调研,获得了相关调研成果:村干部队伍建设、我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垃圾处理等系列建议。此外,村支部发放了50余份征求意见表,向广大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征集到意见共9条,梳理汇总意见3项,及时解决了3项,正在落实解决问题3项。经过认真梳理前阶段的调研成果和征求来的意见,总结影响和制约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下:
1、从发展质量来看,粗放增长问题比较突出。我村基本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仍旧处在落后的状态和地步。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分布散,良好的农田少,发展缓慢,北高南低地形,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目前,村民的主要是种植棉花为主,少量的水稻,经济收入来源少。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年青人出外务工、部分农民在农闲时做零工。
2、从民生发展来看,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全镇一直处在落后的位置,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环境改善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同时,村大部分自然组上的路面硬化问题都得到解决,靠近街道的群众由于受街道的影响,出行问题落后。帮扶困难群众,除通过上级的帮扶外,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有限,在帮扶资金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帮扶困难群众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从组织建设方面,相关工作制度有待完善。主要是针对农村党员的作用发挥,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方面,以及农村党员的发展问题。“三培两带两服务”措施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带动广大村民致富途径。
依照科学发展观,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观念有不解放的地方。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还比较低,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工作中存在着"三重三轻",即:重快轻好、重物轻人、重近轻远。致使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与科学发展观存在差距。在思想上没有大胆解放。
2.工作指导有不科学的地方。我们对如何推进科学发展在理念、模式、路径和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透彻,不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研究问题,谋划工作,指导基层。谋划工作缺乏长远眼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措施力度不够大。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运用得不够多,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情、想问题,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群众力量的凝聚、突出问题的解决,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
3.体制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尚不健全,决策评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村民自治制度落实机制还存在的落后。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经济增长等因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观还没有牢固树立。三是制定的一些发展规划,有的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动,有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重点。
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村党支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通过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1、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着力营造稳定发展的社会局面。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XX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
(一)“村为主”建设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发生了新变化,农民负担由重变轻,农村村组干部由多变少,村组干部待遇由低变稳,村级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加强,“村为主”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呈星火燎原之势。到目前止,共有620个村、54个居委会(其中城区居委会28个,乡镇居委会26个),除去城区28个经济势力雄厚的居委会外,乡镇646个村(居委会)中,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为主”程度较高的村17个,占总村数2.64;集体收入情况较好、能为群众办些实事、能够运行“村为主”的村109个,占总数的16.87;收支大体平衡、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村为主”运转不畅的村340个,占总数的52.63;村级集体收入不高、难以开展“村为主”的村180个,占总数的27.86。总观我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尚处于自发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自发性。从我市发动“村为主”的领导层面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我市大多数“村为主”运行模式,不是自上而下安排部署的,而是从基层自发产生的,是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仅仅扮演着“三要干部”(要钱、要人、要物)的急先锋,与村民距离越拉越远,村干部难当、干部没人想当的思想曾一度在广大农村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规范,村级以“村为主”治理村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一些乡镇因势利导对村级实行“村为主”管理,如导子乡20__年就探索“村为主”管理模式,20__年正式启动,20__年“村为主”各项管理制度已基本完善。可以说,“村为主”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弱化的大反思、大纠正。
非典型性。从实行“村为主”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我市“村为主”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即“村为主”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被动局面,仅仅停留在税费上缴、计划生育等几个有硬性指标的主要工作上,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达到85以上,税费上缴工作“村为主”达到70以上,而发展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则明显滞后,公益事业实行“村为主”的还不到15,发展村级经济实行“村为主”的不足30,甚至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开展公益事业,没有发展村级经济,村级组织在引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不平衡性。从“村为主”建设发展布局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村为主”建设发展情况与乡镇富裕程度、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离城区远近、交通便利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离城区较近、交通较为方便、集镇较为发达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好些,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集镇相对落后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差些。比较富裕的乡镇,特别是产煤强镇,“村为主”发展相对较好。贫困乡镇“村为主”发展困难较多,难度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相对较好。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较差些。
(二)“村为主”管理后的新变化
尽管我市“村为主”运行模式是自发的,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村为主”运行后的成效十分明显,变化相当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变“要你当”为“我要当”。推行“村为主”管理以前,因干部待遇难以保障,普遍存在不愿当村干部的现象,村干部的上任往往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使上任了,多数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安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不辞而别,到外地务工经商,进了村级班子能够留下来的,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素质不高的,农村中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人,特别是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等各类优秀分子难以吸引到村干部工作岗位上来。试行“村为主”后,村干部经济待遇提高了,不少人原来不愿当村干部,现在是争着当村干部,乡镇也因势利导,对村级干部进行了精简优化,一些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也被吸引到村干部中来。如南阳镇实行“村为主”前,30个村共有干部196个,实行“村为主”后,根据各村人口数量定职定编,小的村为3人,中村一般为4—5人,最大的村也不过7人,通过精简,全镇现有村干部116个,精简村干部80个,同时,该镇的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所占村干部比例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9。
变“被动抓”为“主动抓”。过去,村干部普遍存在工作热情不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被动的问题,严重的甚至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干部成了“维持会长”。实行“村为主”后,乡镇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定工资,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和诱人的奖励激励制,原先工资没保障、工作没有动力的状况明显改观,村干部焕发出一种争先恐后、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如导子乡今年粮税入库,8月5日召开粮税入库动员大会,开会当天,7个“村为主”的村干部与乡财税所结好帐,还有3个不是“村为主”的村在他们的带领下,第二天即与财税所结好帐。
变“家为主”为“村为主”。过去,村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以“家”为主,主营自家的“自留地”,兼营村里的“责任田”,有的对村里的事务,如果不是上级硬性指派或群众找上门,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为主”实行后,村干部将60以上的时间用于抓村级工作。尤其可喜的是,“村级发展我发展”已成为村干部的共识,抓农业结构调整成了村干部的“主菜单”,抓经济谋发展成了村干部的主要目标。如哲桥镇的石仙村,村干部带头种植烤烟,并坚持为烤烟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还当销售员。在“村为主”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各乡镇形成了抓调整、促经济的新,有的乡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甚至一乡一品的新格局。同时,村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水、电、路等公益事业过去无人问津的现象明显改观。如大义乡东坪村过去一直未通公路,村民饱尝交通闭塞之苦,今年村干部抢抓国家实施通村公路的机遇,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率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靠炸药炸,靠锄子镢头挖,靠肩挑手提,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拼搏,最终开出了一条5米宽的公路,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市无论是在制种、种烤烟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中,还是在修马路、修渠道等村公益事业中,到处可见村干部的身影,村干部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感情更加深厚,群众基础更加厚实。
二、影响和制约“村为主”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空壳村问题
当前XX农村存在两大空壳现象,制约
着“村为主”的实施。一是人员空壳现象。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高达30多万人,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有的甚至举家外迁,长年不回,一部分农民洗脚上岸,虽然保留农村户口,但已移居、暂住城市。许多村组人去楼空,留守人员大多是“386061”部队。如三都镇早禾田村6组,户籍人口有100多人,但常年居住村中仅30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力不足1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应予大力鼓励和支持,但青壮年劳动力的单向外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导致了土地抛荒现象的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给农村税收征收、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二是集体经济空壳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和收入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没有同步发展,反而逐渐萎缩和减弱,这种发展的不对称性和不协调性,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据初步统计,646个村(居委会)有集体经济收入的511个,其中,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14个,占2.17;20-50万元47个,占7.28;10-20万元的84个,占13;5-10万元的212个,占32.82;5万元以下的154个,占23.84,而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则高达135个,占20.9。这些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由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普遍存在办公经费紧张,村组干部报酬较低,工作积极性受挫,村级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的现象。
(二)遗留债务问题
遗留债务问题由于时间长,矛盾多,一般很难解决,成了制约“村为主”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是工资债务久悬未决。拖欠村干部工资一方面是由于乡镇运转困难,没有发给村干部,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村干部为完成农业税费而垫交工资形成的,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普遍性,少的村几千元,多的村近10万元。历年村干部垫交农业税费难以偿还,拖欠村干部的工资无法兑现,不仅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使一些村干部担心工资没着落,不愿放弃村干部职务,造成了村干部职数难以精简,由此带来了新的潜在债务隐患。二是政府性债务难以化解。如我市某乡镇一个村煤矿上世纪90年代被乡政府卖给私人,30多万元的拍卖款至今尚未返还村集体,村干部的工资大量拖欠,几任村干部不愿离职,导致该村干部职数偏多,1000人左右的村干部达到8人之多,严重影响“村为主”工作的推行。由于村级历年遗留债务难以消化,村级欠账太多,大多数的村级组织仍陷于“无钱办事”的困难境地。即使有的村干部有心办事,但无力办事,作出的办实事、谋实惠的承诺往往成了“空头支票”。村级组织“经济无实力,发展无财力,服务无能力”,“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农村全面工作“村为主”成了一句空话。
(三)干部待遇问题
干部待遇问题是“村为主”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所在。一是政治待遇不高。目前,由于公务员体制改革,推行逢进必考,村干部选拔机制没有形成,提拔通道不畅,即使再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进乡镇任职,一直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农民,使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没奔头,村干部的职位对农民缺少吸引力。加之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横行、歪风邪气盛行,有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而村干部生长在农村,与村民同乡本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开展工作有后顾之忧,不敢触及矛盾。二是经济待遇难保障。不少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没甜头,全市村干部经济待遇差距悬殊,苦乐不均,一些富裕乡镇、富裕村的村干部收入有保证,有的年收入甚至达到4000元以上,而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工资不仅不能正常发放,甚至还要村干部自己垫付农业税,村干部需要发展“副业”来养家糊口,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影响了村组织的战斗力。此外,村干部养老保障没着落,辛辛苦苦在农村工作几十年,离任后即刻出现“断电”效应,即政治上解除权力、经济上取消工资、生活上无人过问。总之,村干部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待遇难保障,尽管许多村干部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但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成绩得不到上级肯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辛苦得不到家庭的理解,村干部三头受气,让村干部感到寒心,制约了“村为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实行“村为主”,干部是关键。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实际上是上述三个问题的衍生,由于空壳村大量存在,遗留债务难消化,干部待遇难保障,又影响了我市村干部队伍建设。从调查看,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导子乡23个村,村干部总数89人,其中30岁以下10人,占11.2,30-40岁18人,占20,40-50岁58人,占65,50岁以上3人,占0.3;高中、中专生28人,占31,初中60人,占67,小学1人,占0.1。老龄化和低文化导致缺乏创新农村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更导致农村基层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一些村几乎找不着合适的村干部人选,甚至一部分村干部也外出务工,导致村级班子不稳定。有的村支书唯恐别人夺权,故意长期不发展党员,或者“近亲繁殖”,大量培养自己的亲属进村领导班子。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选拔村干部范围受限,另一方面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弱化。从目前我市村干部现状看,有的村干部思想落后,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宗派思想严重,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在一些村出现了村民“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的现象。有的村干部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能力不强,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思路窄、办法少,“等靠要”思想太浓,开拓进取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现有村干部素质偏低,后备干部缺乏,导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削弱了村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农民群众对村组织的依赖程度、信任度下降,影响了“村为主”建设。
三、对全面推行“村为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工作全面发展,引导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市农村工作实践与经济发展实际看,我市已基本具备在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的条件。一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有强烈要求。村级组织职能弱化,农村公用事业、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几近瘫痪,农民急盼有一个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组织和领导;广大农村干部也期盼能从政治、经济上改善待遇,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有比较现实的、可供支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递增率达12,20__年 财政总收入有望突破3亿元。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为全面实施“村为主”奠定了经济基础。三是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1994年我市在全市乡镇办事处实行计生工作“村为主”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责权明确、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工作机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20__年,我市在部分乡镇率先推行“村为主”工作,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实施“村为主”工作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实施“村为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精心准备,稳步推进,在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全面推进,在基础条件薄弱的乡镇选择典型试点,逐步推进。“村为主”是一项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建议按照实事求是、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即比照国家公职人员有关管理办法,规定村干部的岗位设置、选拨任用、报酬保障、考勤考核、教育培训等事项,对村级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对村级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操作层面上讲,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应做到“六定”:
1、定类型——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我市行政村设置没有统一标准,经济状况各异,村级干部配置大而全,小而全,人员繁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迫切需要科学划分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的类别,因类施策,因类设置职务、配置干部。南阳等已推行“村为主”的乡镇,根据人口和面积把全乡行政村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别,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实施“村为主”中,参照南阳镇做法,全市统一分类标准,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按照人口数量占60,国土面积占20,村级总收入占20的比例测算行政村所得分值,根据测算分值,将行政村划分为特大村、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和特小村。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政村的类别每三年核定一次。对特小村、特大村可制定特殊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对于人口小、面积小、村级政权组织不稳固的村定为特小村,由包片包村的乡镇党员干部暂时兼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创新村级政权组织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村难题,引导特小村向三类村过渡。除特小村外,其它类别村原则上乡镇干部不得兼任村支书或村主任,以避免乡镇过多干预村级事务,增加一层隐性领导体系和“影子领导”,真正实现“村为主”目的。人口数量达2500人以上,村级集体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定为特大村,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配大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扶持其发展成为“村为主”的样板村。
2、定编制——合理确定村干部编制。对村干部定编,一是简化干部职数,提高村干部待遇,增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实现减员增效、竞争上岗。二是对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的缺陷,为村干部正名,使村干部能够放心大胆工作。综合各试点乡镇的经验,建议在“村为主”工作机制中,要定死村级干部编制,不允许超编。专职村干部编制的确定,以行政村的分类为依据。一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名;二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4名;三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3名;特大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7名。特小村干部编制2名,乡镇干部兼职不占编制。编制要体现不同类别行政村工作量的大小和精简高效、有利工作的原则。
3、定职位——科学设置村干部职位。目前,我市农村干部职位设置中,过于精细、繁琐,不仅有党支部、村委会,还有青年、妇联等群团组织,纪检、治安、民调组织,各种协会、中心等经济服务组织,这种叠床架屋、臃肿庞杂的机构设置,不仅导致人浮于事、遇事扯皮现象不断发生,人为地增加了摩擦系数,而且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党群关系,同时也不符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如民兵营长一职,平时基本闲置在家,仅在征兵时才发挥作用,完全可以兼任。因此,实施“村为主”工作,要科学设置村干部职数,并尽可能多实行交叉任职。村干部职位设置以村干部编制为依据。一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和村委委员(分管计生)、支委或村委委员等共5个职位;二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4个职位;三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3个职位。特大村、特小村分别比照一类村、三类村标准,根据“村为主”工作需要确定,但必须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纳入公职化管理的专职村干部中原则上要有一名女同志。
(一)“村为主”建设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发生了新变化,农民负担由重变轻,农村村组干部由多变少,村组干部待遇由低变稳,村级组织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加强,“村为主”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呈星火燎原之势。到目前止,共有620个村、54个居委会(其中城区居委会28个,乡镇居委会26个),除去城区28个经济势力雄厚的居委会外,乡镇646个村(居委会)中,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为主”程度较高的村17个,占总村数2.64%;集体收入情况较好、能为群众办些实事、能够运行“村为主”的村109个,占总数的16.87%;收支大体平衡、能够维持正常运转、“村为主”运转不畅的村340个,占总数的52.63%;村级集体收入不高、难以开展“村为主”的村180个,占总数的27.86%。总观我市“村为主”建设发展现状,尚处于自发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自发性。从我市发动“村为主”的领导层面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我市大多数“村为主”运行模式,不是自上而下安排部署的,而是从基层自发产生的,是农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村干部在一段时期内仅仅扮演着“三要干部”(要钱、要人、要物)的急先锋,与村民距离越拉越远,村干部难当、干部没人想当的思想曾一度在广大农村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负担不断减轻,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规范,村级以“村为主”治理村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一些乡镇因势利导对村级实行“村为主”管理,如导子乡2002年就探索“村为主”管理模式,2003年正式启动,2004年“村为主”各项管理制度已基本完善。可以说,“村为主”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弱化的大反思、大纠正。
非典型性。从实行“村为主”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我市“村为主”具有明显的非典型性,即“村为主”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被动局面,仅仅停留在税费上缴、计划生育等几个有硬性指标的主要工作上,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达到85%以上,税费上缴工作“村为主”达到70%以上,而发展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则明显滞后,公益事业实行“村为主”的还不到15%,发展村级经济实行“村为主”的不足30%,甚至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开展公益事业,没有发展村级经济,村级组织在引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不平衡性。从“村为主”建设发展布局看,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村为主”建设发展情况与乡镇富裕程度、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离城区远近、交通便利情况等有密切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离城区较近、交通较为方便、集镇较为发达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好些,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集镇相对落后的乡镇,“村为主”发展相对差些。比较富裕的乡镇,特别是产煤强镇,“村为主”发展相对较好。贫困乡镇“村为主”发展困难较多,难度很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相对较好。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较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乡镇,“村为主”发展得较差些。
(二)“村为主”管理后的新变化
尽管我市“村为主”运行模式是自发的,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村为主”运行后的成效十分明显,变化相当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变“要你当”为“我要当”。推行“村为主”管理以前,因干部待遇难以保障,普遍存在不愿当村干部的现象,村干部的上任往往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使上任了,多数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安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不辞而别,到外地务工经商,进了村级班子能够留下来的,多数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素质不高的,农村中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人,特别是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等各类优秀分子难以吸引到村干部工作岗位上来。试行“村为主”后,村干部经济待遇提高了,不少人原来不愿当村干部,现在是争着当村干部,乡镇也因势利导,对村级干部进行了精简优化,一些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也被吸引到村干部中来。如南阳镇实行“村为主”前,30个村共有干部196个,实行“村为主”后,根据各村人口数量定职定编,小的村为3人,中村一般为4—5人,最大的村也不过7人,通过精简,全镇现有村干部116个,精简村干部80个,同时,该镇的经济能人、政治强人、社会名人所占村干部比例明显提高,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9%。
变“被动抓”为“主动抓”。过去,村干部普遍存在工作热情不高、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被动的问题,严重的甚至根本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干部成了“维持会长”。实行“村为主”后,乡镇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定工资,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和诱人的奖励激励制,原先工资没保障、工作没有动力的状况明显改观,村干部焕发出一种争先恐后、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如导子乡今年粮税入库,8月5日召开粮税入库动员大会,开会当天,7个“村为主”的村干部与乡财税所结好帐,还有3个不是“村为主”的村在他们的带领下,第二天即与财税所结好帐。
变“家为主”为“村为主”。过去,村干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以“家”为主,主营自家的“自留地”,兼营村里的“责任田”,有的对村里的事务,如果不是上级硬性指派或群众找上门,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村为主”实行后,村干部将60%以上的时间用于抓村级工作。尤其可喜的是,“村级发展我发展”已成为村干部的共识,抓农业结构调整成了村干部的“主菜单”,抓经济谋发展成了村干部的主要目标。如哲桥镇的石仙村,村干部带头种植烤烟,并坚持为烤烟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员,还当销售员。在“村为主”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各乡镇形成了抓调整、促经济的新,有的乡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甚至一乡一品的新格局。同时,村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水、电、路等公益事业过去无人问津的现象明显改观。如大义乡东坪村过去一直未通公路,村民饱尝交通闭塞之苦,今年村干部抢抓国家实施通村公路的机遇,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率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靠炸药炸,靠锄子镢头挖,靠肩挑手提,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拼搏,最终开出了一条5米宽的公路,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市无论是在制种、种烤烟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中,还是在修马路、修渠道等村公益事业中,到处可见村干部的身影,村干部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感情更加深厚,群众基础更加厚实。
二、影响和制约“村为主”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空壳村问题
当前XX农村存在两大空壳现象,制约着“村为主”的实施。一是人员空壳现象。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人员高达30多万人,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有的甚至举家外迁,长年不回,一部分农民洗脚上岸,虽然保留农村户口,但已移居、暂住城市。许多村组人去楼空,留守人员大多是“386061”部队。如三都镇早禾田村6组,户籍人口有100多人,但常年居住村中仅30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力不足1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应予大力鼓励和支持,但青壮年劳动力的单向外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导致了土地抛荒现象的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给农村税收征收、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二是集体经济空壳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和收入途径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没有同步发展,反而逐渐萎缩和减弱,这种发展的不对称性和不协调性,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据初步统计,646个村(居委会)有集体经济收入的511个,其中,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14个,占2.17%;20-50万元47个,占7.28%;10-20万元的84个,占13%;5-10万元的212个,占32.82%;5万元以下的154个,占23.84%,而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则高达135个,占20.9%。这些集体经济呈空壳的村,由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普遍存在办公经费紧张,村组干部报酬较低,工作积极性受挫,村级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的现象。
(二)遗留债务问题
遗留债务问题由于时间长,矛盾多,一般很难解决,成了制约“村为主”实施的重要因素。一是工资债务久悬未决。拖欠村干部工资一方面是由于乡镇运转困难,没有发给村干部,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村干部为完成农业税费而垫交工资形成的,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普遍性,少的村几千元,多的村近10万元。历年村干部垫交农业税费难以偿还,拖欠村干部的工资无法兑现,不仅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使一些村干部担心工资没着落,不愿放弃村干部职务,造成了村干部职数难以精简,由此带来了新的潜在债务隐患。二是政府性债务难以化解。如我市某乡镇一个村煤矿上世纪90年代被乡政府卖给私人,30多万元的拍卖款至今尚未返还村集体,村干部的工资大量拖欠,几任村干部不愿离职,导致该村干部职数偏多,1000人左右的村干部达到8人之多,严重影响“村为主”工作的推行。由于村级历年遗留债务难以消化,村级欠账太多,大多数的村级组织仍陷于“无钱办事”的困难境地。即使有的村干部有心办事,但无力办事,作出的办实事、谋实惠的承诺往往成了“空头支票”。村级组织“经济无实力,发展无财力,服务无能力”,“说话无人听,办事没人跟”,农村全面工作“村为主”成了一句空话。
(三)干部待遇问题
干部待遇问题是“村为主”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所在。一是政治待遇不高。目前,由于公务员体制改革,推行逢进必考,村干部选拔机制没有形成,提拔通道不畅,即使再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进乡镇任职,一直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农民,使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没奔头,村干部的职位对农民缺少吸引力。加之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横行、歪风邪气盛行,有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障。而村干部生长在农村,与村民同乡本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开展工作有后顾之忧,不敢触及矛盾。二是经济待遇难保障。不少村干部感到经济上没甜头,全市村干部经济待遇差距悬殊,苦乐不均,一些富裕乡镇、富裕村的村干部收入有保证,有的年收入甚至达到4000元以上,而一些贫困村的村干部工资不仅不能正常发放,甚至还要村干部自己垫付农业税,村干部需要发展“副业”来养家糊口,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影响了村组织的战斗力。此外,村干部养老保障没着落,辛辛苦苦在农村工作几十年,离任后即刻出现“断电”效应,即政治上解除权力、经济上取消工资、生活上无人过问。总之,村干部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待遇难保障,尽管许多村干部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但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成绩得不到上级肯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辛苦得不到家庭的理解,村干部三头受气,让村干部感到寒心,制约了“村为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实行“村为主”,干部是关键。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实际上是上述三个问题的衍生,由于空壳村大量存在,遗留债务难消化,干部待遇难保障,又影响了我市村干部队伍建设。从调查看,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导子乡23个村,村干部总数89人,其中30岁以下10人,占11.2%,30-40岁18人,占20%,40-50岁58人,占65%,50岁以上3人,占0.3%;高中、中专生28人,占31%,初中60人,占67%,小学1人,占0.1%。老龄化和低文化导致缺乏创新农村工作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长期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更导致农村基层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一些村几乎找不着合适的村干部人选,甚至一部分村干部也外出务工,导致村级班子不稳定。有的村支书唯恐别人夺权,故意长期不发展党员,或者“近亲繁殖”,大量培养自己的亲属进村领导班子。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造成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选拔村干部范围受限,另一方面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弱化。从目前我市村干部现状看,有的村干部思想落后,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宗派思想严重,办事不公,为政不廉,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在一些村出现了村民“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的现象。有的村干部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能力不强,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思路窄、办法少,“等靠要”思想太浓,开拓进取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现有村干部素质偏低,后备干部缺乏,导致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削弱了村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农民群众对村组织的依赖程度、信任度下降,影响了“村为主”建设。
三、对全面推行“村为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工作全面发展,引导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市农村工作实践与经济发展实际看,我市已基本具备在农村全面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的条件。一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有强烈要求。村级组织职能弱化,农村公用事业、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几近瘫痪,农民急盼有一个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组织和领导;广大农村干部也期盼能从政治、经济上改善待遇,提高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有比较现实的、可供支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递增率达12%,2004年财政总收入有望突破3亿元。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为全面实施“村为主”奠定了经济基础。三是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1994年我市在全市乡镇办事处实行计生工作“村为主”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责权明确、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工作机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2002年,我市在部分乡镇率先推行“村为主”工作,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实施“村为主”工作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实施“村为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精心准备,稳步推进,在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全面推进,在基础条件薄弱的乡镇选择典型试点,逐步推进。“村为主”是一项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建议按照实事求是、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村为主”的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即比照国家公职人员有关管理办法,规定村干部的岗位设置、选拨任用、报酬保障、考勤考核、教育培训等事项,对村级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对村级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操作层面上讲,实施“村为主”工作机制应做到“六定”:
1、定类型——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我市行政村设置没有统一标准,经济状况各异,村级干部配置大而全,小而全,人员繁冗,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迫切需要科学划分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的类别,因类施策,因类设置职务、配置干部。南阳等已推行“村为主”的乡镇,根据人口和面积把全乡行政村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别,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实施“村为主”中,参照南阳镇做法,全市统一分类标准,科学划分行政村类别,按照人口数量占60%,国土面积占20%,村级总收入占20%的比例测算行政村所得分值,根据测算分值,将行政村划分为特大村、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和特小村。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行政村的类别每三年核定一次。对特小村、特大村可制定特殊政策,采取特殊措施。对于人口小、面积小、村级政权组织不稳固的村定为特小村,由包片包村的乡镇党员干部暂时兼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创新村级政权组织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村难题,引导特小村向三类村过渡。除特小村外,其它类别村原则上乡镇干部不得兼任村支书或村主任,以避免乡镇过多干预村级事务,增加一层隐性领导体系和“影子领导”,真正实现“村为主”目的。人口数量达2500人以上,村级集体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定为特大村,给予一些优惠政策,配大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扶持其发展成为“村为主”的样板村。
2、定编制——合理确定村干部编制。对村干部定编,一是简化干部职数,提高村干部待遇,增强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实现减员增效、竞争上岗。二是对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对村干部实行身份锁定的缺陷,为村干部正名,使村干部能够放心大胆工作。综合各试点乡镇的经验,建议在“村为主”工作机制中,要定死村级干部编制,不允许超编。专职村干部编制的确定,以行政村的分类为依据。一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名;二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4名;三类村专职村干部编制3名;特大村专职村干部编制5-7名。特小村干部编制2名,乡镇干部兼职不占编制。编制要体现不同类别行政村工作量的大小和精简高效、有利工作的原则。
3、定职位——科学设置村干部职位。目前,我市农村干部职位设置中,过于精细、繁琐,不仅有党支部、村委会,还有青年、妇联等群团组织,纪检、治安、民调组织,各种协会、中心等经济服务组织,这种叠床架屋、臃肿庞杂的机构设置,不仅导致人浮于事、遇事扯皮现象不断发生,人为地增加了摩擦系数,而且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党群关系,同时也不符合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如民兵营长一职,平时基本闲置在家,仅在征兵时才发挥作用,完全可以兼任。因此,实施“村为主”工作,要科学设置村干部职数,并尽可能多实行交叉任职。村干部职位设置以村干部编制为依据。一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和村委委员(分管计生)、支委或村委委员等共5个职位;二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4个职位;三类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秘书)、支委或村委委员(分管计生)等共3个职位。特大村、特小村分别比照一类村、三类村标准,根据“村为主”工作需要确定,但必须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纳入公职化管理的专职村干部中原则上要有一名女同志。
根据市档案局推进档案立卷改革工作的进一步要求, 在市档案局业务指导科的精心指导下,我镇机关综合档案室20xx年文书档案仍然以“件”为单位,保管期限以“永久、30年、10年”整理归档。通过档案进一步立卷改革,我们体会到,利用档案方便快捷,而且规范安全,方便查找、借阅,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完善了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等专业档案的归档立卷工作。
二、基层档案工作
我镇村、居委会档案工作紧紧围绕“五有”工作部署,即有分管领导、有档案工作员、有档案装具、有各门类档案、有档案管理制度。按照镇委分管领导张利民委员要求的“四个心”,即做到热心、恒心、耐心和细心,不断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业务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使村委会和居委会档案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1、完善管理制度。制订了档案工作的领导与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和完善了档案工作管理目标制度,狠抓薄弱环节,使我镇村、居委会档案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2、加强档案业务建设。为确保村、居委会档案建设工作有序发展,我镇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村、居委会档案业务培训,专门邀请市档案局业务指导科来我镇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增强档案意识。3、重点指导、培育了先锋村、龙台村、半月山居委会等三个“档案管理”示范点,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村、居委会档案干部,分成四个组进行了一次互查、互评活动,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要想做好档案工作,首先就要爱岗敬业,从心底里热爱档案工作,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档案工作的内在规律,这样工作就会游刃有余,处于主动地位,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三、存在不足
1、档案意识较淡薄,思想未到位。部分人员对档案工作仍不够重视,个别同志根本就没有档案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2、基础设施较差。档案装具、材料等设施达不到上级部门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使档案保管利用受到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传统的归档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但受到经济制约,我镇的档案工作只能依据传统的方式进行归档。
3、 档案收集不够齐全。各办公室形成的文件材料,各自存放,一些专业档案和照片档案易散落在各个办公室,收集、整理它们也就很难,造成档案收集完整率、归档率低。
四、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档案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镇干部树立“依法治档”的意识,把档案法制化建设抓好做实。
2、把档案工作列入全镇整体工作考核的目标责任,统盘安排,认真落实。
3、加大对档案治理的投入。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资金改善档案硬件设施,配齐配强档案工作人员,逐步使我镇的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档案。积极主动为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凭证。同时积极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开发,使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加强自身档案知识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档案方面的知识,勇于创新,注重工作实效。
6、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的作用,注重做好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人事编制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公开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20xx年度档案工作计划
通过20xx年度工作回顾,档案管理工作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在市档案局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进取争先的意识,使档案工作不断趋向规范化、标准化、日常化,保证档案材料完整和齐全。
明年档案工作思路着重分为三个方面:即:重点、热点和亮点。
重点:深入开展业务指导,在做好机关档案工作同时,抓好基层档案工作管理。进一步深化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热点:深化基层档案工作,举办一次学习档案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竞赛活动,赴先进单位学习取经,不断提高完善档案管理的业务素质。
档案工作是整体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因而与半月镇展望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档案工作要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不断加强档案意识完善档案制度建设,把档案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确定档案服务重点方向,创造更多的服务方式,开拓收集范围,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率,积极主动地为各行各业服务,努力实现档案工作新发展,为档案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档案20xx年度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以《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为指针,认真贯彻实施《常熟市教育系统学校归档办法》,围绕学校“团结一致谋改革、凝心聚力求质量”的工作重点,强化率先、竞争、责任、效率、质量意识,运用新的档案管理软件加强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力求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以《档案法》颁布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档案意识,强化行政执法的力度,提高全员执法的自觉性,推动学校档案工作向高标准持续发展。
1、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档案管理网络人员认真学习《档案法》,参照苏州市档案局学习、宣传、贯彻《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活动实施方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学习和落实。
2、在认真学习、贯彻《苏州市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政治学习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宣传、学习,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做档案知识测试卷,提高法制意识和档案意识。
3、按照《常熟市教育系统学校归档办法》收集好各处、室、组等部门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按分类方案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合,并在今年8月底,完成XX年度各种档案资料的立卷工作,写好立卷说明及签定报告。
4、做好档案台帐,对各项内容认真填写,为迎接一年一度的档案法规性检查作好准备。
5、及时收取、处理各类文档资料,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
6、配合学校做好各类评估、评审、考核工作。
7、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及时做好资料的汇编、索引的延续工作,为学校扩大社会效益。
三、工作安排:
第一季度:
1、制订学校20xx年工作计划。
2、收集本校XX年各科室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3、做好本校新年度的文书处理工作。
第二季度:
1、整理本校XX年文件资料,按《常熟市教育系统学校归档办法》规定做好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合工作,确保门类齐全,完成立卷任务。
2、参加教育系统开展的档案法制宣传周活动。
3、检查本校档案保管情况,如有不到位之处,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处理。
第三季度:
1、做好本校档案编制专题汇编及索引的延续工作。
2、做好局档案室、协作组来校年度检查的准备工作。
3、做好年度安全检查工作,迎接局档案室对本校档案安全情况的考核。
第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