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5: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端午节的古诗小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主题班会上,各班精心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民俗节目展示、民俗活动参与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争相上台表演.民乐演奏、武术表演、书法、国画、舞蹈、古诗吟唱等,联欢的气氛十分热烈.有些班级还邀请了家长委员会的爱心家长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织鸭蛋网、共编中国结、共画京剧脸谱,体味浓浓端午情……看着和孩子一起制作的民俗特色物品,家长由衷地开心.在此次过程中,同伴友情、亲子感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此次“庆六一 迎端午”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验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初中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初中生树立榜样,带领初中生共同品味传统文化的意蕴,增强初中生的综合实力。
比如讲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培养初中生传统文化的重要材料。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给初中生播放孔子讲学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初中生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配合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我还会与学生进行双边互动,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而且诸如“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之类的名言更是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初中生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品味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挖掘语文教材,发挥传统文化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到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只注重培养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人文性”的指导。
比如讲初中语文《范进中举》时,我不断地进行课型调整和创新,以创设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首先我让初中生通读全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带领初中生感受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从而让初中生理解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败坏社会风气的现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将读书的乐趣传递给学生,不要学习范进,他读书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读书,在他那里已经变味了。在新时期,虽然科举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种毒害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时时以范进为鉴,更好地审视自我。
三、联系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习俗,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传统节日,更好地向初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观念,从而使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比如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去回顾经历过哪些端午节的习俗。这时初中生都比较积极,有的说端午节要吃粽子,有的说端午节要赛龙舟,还有的说端午节要选艾叶等。然后让初中生上网去查找资料,搜寻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哪些人物与端午节有关等。这时初中生会说与端午节有关的屈原,伍子胥。接下来我会让初中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关于他们的生平事迹,并最终每个小组由一人进行总结发言。我还会带领小学生观看端午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初中生查询资料、分组探究、实践体验,让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也在节日的气氛中优化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组织拓展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开发并挖掘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教育资源和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其时代性主题教育内涵,同时为推进我校《节日文化活动队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的少先队课题研究,以中队辅导员为指导,少先队员为活动主体,开设以“品传统文化 过五彩端午”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本活动旨在:通过形式不一的传统节日文化追寻活动,加强全体队员对端午文化有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深切体验,增进队员们对端午节文化和端午节人文的自我理解;通过辅导员对端午节队活动课程的多元化设计,初步形成我校以节日文化体验活动为载体的少先队活动课范本,为队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迈好重要一步。
活动安排:
一、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以中队辅导员为具体指导,少先队员为活动参与主体,开展分层的多形式的端午节日文化追寻体验活动。
二、活动内容
1.“寻端午由来 知端午知识”——(参与对象:一二年级队员)
动员队员通过询问、读书报,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主动了解与端午有关的信息,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辅导员老师以《节日大观园2》为阅读材料,配以图片、视频、实物等不同感官资源的展示,向队员介绍端午知识;适当穿插创意的端午节习俗活动,和队员一起轻触端午文化。
2.“话端午由来 品端午美食”——(参与对象:三年级队员)
“话”乃话说之意。动员队员通过询问、读报、读专题书籍,浏览专题网页等方式,主动地、比较全面地了解与端午有关的知识,并在辅导员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并融入有趣的“品端午美食”活动,营造浓郁的端午活动氛围,助力活动的层层推进。(重在“话”,趣在“品”。)
3.“炼端午主题 制端午信卡”——(参与对象:四年级队员)
动员队员通过询问、读报、读专题书籍,浏览专题网页等方式,主动地、比较全面地了解与端午有关的知识,并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提炼端午文化主题,凝练关键词若干(至少2~3个),根据端午节主题及关键词,搜集主题资料自制端午主题信息卡。(主题信息卡制作要求:纸张材料、规格大小不限,制成各款式、各形状、各颜色的端午主题信息卡,具有浓厚的端午特色。)
(关键词例词:健康、爱国、诗韵、舌尖上的端午等。)
4.“悟端午内涵 赏端午诗词”——(参与对象:五年级队员)
动员队员通过询问、读报、读专题书籍,浏览专题网页等方式,主动地、比较全面地了解与端午有关的知识,同时搜集与端午相关的诗词歌赋,辅导员老师精心挑选,引导队员从节日文化的角度来了解诗词的背景、故事,以各种形式诵读、鉴赏精选诗词,感悟端午内涵;在诵读色彩鲜明的古诗词基础上,集全体队员的智慧,创作一首端午新诗词。
三、活动要求
1.辅导员老师要发挥个人智慧,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来设计活动,包括形式和具体内容的选择,同时要积极动员全体少先队员一起参与,注重队员间的分工与合作,具体要求要明确,保证活动时素材的丰富。
2.辅导员老师要将活动设计与活动实践加以整合,形成一份少先队活动课的具体方案,主题自拟,具体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记、活动点评、活动资料链接等,同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如照片、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等。
(注:辅导员老师全员参与,所设计的方案及相关素材资料请于6月24前以打包文件夹的形式交至德艺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以中国的六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突破口,选择了三套图书,郑勤砚主编的的?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篇?、风笛美术著的?中国结 中国节?、毛毛虫童书馆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作为学生必读书目,?龙年的故事?、?团圆?、《元宵灯》、《荷灯照夜人》、《小莉的中秋节》等中国原创图书为选读书目,老师结合节日古诗词、节日传说及习俗等,让学生们了解相关节日的知识;学生们提前搜集相关的节日知识,并在组内交流;在最后的拓展阶段,学生可用绘画、剪纸等形式呈现相关节日的传说、故事、童谣、故事等。
一、绘本阅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春节是最“中国”的节日,我们把这个节日的阅读定位在“知民俗”上。通过阅读,学生们知道了正月初七是人胜日,是孩子日,是小孩的节日!知道了初一拜年的时候,要左手握右手作揖拜年。初五,吃水饺的时候,要咬破水饺,这样才能破五,把不好的事都破坏掉。而初八呢,是谷日,也就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稻谷就会丰收。甚至学生们还背过了一个顺口溜,正月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这些关于春节的民俗,很多都在岁月中被遗忘,而今让学生们重新了解,他们对春节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二、绘本阅读与写绘活动相结合
读,然后写绘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节日主题的读写绘,开启了学生们儿童思维想象的空间,将绘画语言与口头语言结合,丰富发展了学生们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在读完有关元宵节的绘本后,学生们用图文结合、连环画、图配文、文配图等形式,展开想像,用一幅幅充满趣味的图画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于元宵节的理解。有的学生还进行了“诗情画意”的诗配画活动,用七彩画笔描绘出了古诗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倒流梢头,人约黄昏后。”、“院校正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归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的学生还画出了元宵节看灯会、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的情景。读写绘将学生的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整合为一体。
三、绘本阅读与习俗活动相结合
清明节时,正是通过阅读,我们才知道蹴鞠活动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这让学生们的家乡自豪感油然而出。因为我们临淄正是蹴鞠的起源地,“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刺”,蹴鞠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项传统游戏,它起源于临淄,从唐代开始,临淄就盛行在清明时节外出踢蹴鞠。在绘本阅读的拓展阶段,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了蹴鞠的溯源、历史轶事和传承意义,以此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中国传统习俗,感受蹴鞠文化、领略足球魅力。同时学校还将这一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与学校的阳光体育结合起来,创编了仿古蹴鞠韵律操,学生在大课间跳起蹴鞠操,以“鞠”为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达到了育心、育体、育智的目的。
一、开发“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编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动,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节日活动,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体育课程,张扬中华斗志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深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以让学生“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由来以及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又如,学校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帮助学生认识这项活动,并教会学生抖空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这些节日活动,既了解节日文化,又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民族文学课程,抒发中华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和内涵,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对不同节日、以及反映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描写,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中就涉及了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学校根据清明节习俗将清明诗歌进行分类,编印了《清明诗单》。
3.民族音乐课程,表达中华情感
在音乐方面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低年级让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唱,让学生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通过学习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另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民族民俗课程,体味中华底蕴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汉代。又如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还会介绍有关节日的饮食文化,比如为什么在端午节包粽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5.民族美术课程,表现中华风采
学校开发了节日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画龙舟、制作小挂件等,还给一些古诗进行了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中华传统节日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日坛小学的“中国节日培育学生民族情结”的教育内容中涉及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五个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有的节日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讲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介绍春节时,就详细介绍了从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三十守岁、逛庙会、“破五”的饺子,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认识完整的春节活动和文化。
2.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探索与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机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二、融入自然世界,激活综合性学习
大自然神奇而美丽,让人神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综合性学习。我做这样的活动是很多的,很多可以有计划的进行。但还有一些是不能有计划的。比如常年难见一次的大雾,难得看到的雨后彩虹,几年都难得下的一场大雪……遇到这种情况,我绝不会失去这样一次机会,抓住时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感受欢乐共享的感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难道不是更重要吗?
三、关注社会生活,深入开展综合性学习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
端午节是国家新增的法定节日,临近端午节,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饶有兴趣的话说端午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是围绕端午节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想探究的问题: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为啥要包粽子?要赛龙舟?悬艾叶菖蒲?为什么要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根据孩子们的问题,学生自由结合组成了探究小组,他们利用各种途径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最后以小组成果展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成果。这次成果展示可是让学生了解了不少的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最让学生激动的还是包粽子比赛,我把学生分成组,各组分工合作,包括上街采购了棕叶、糯米、蜜枣等东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有些同学回家向家长请教,有的学习网上包的步骤,有的是从书本上学习的,包好后生火煮粽子,最后是成果展示、小组品尝:呵,花样还不少,有蜜枣馅的,花生的,哈密瓜的、五仁……真是品种繁多,样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方,有的圆,有的做得圆不圆锥不锥方不方的,可是同学们吃的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吃上了自己亲自动手做的粽子,还知道了“看事容易做事难”的深刻道理。也深刻体会到了平时父母在家的辛苦。端午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立为法定节日,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学生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尤为深刻,因为他们在活动中学习了如何用心地体味生活。
四、调动各种信息来源,持续生成综合性学习
《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不经意间,春的脚步已来到人间,面对大自然赋予的春天美景,面对社会诸多关注的环保问题,我设计了《走进春天》这节语文实践活动课。
1 深入了解春天各种植物的变化。结合学过的教材和古诗收集关于春天各种植物的资料,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植物都有哪些?让学生谈谈“春天哪些植物最美,最能给春天增添生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然后,播放春天各种植物复苏的美丽画面或者录像,加深了解春天到了,植物都有哪些变化。是植物给我们创造了美丽的环境。给学生渗透多植树的意识。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旗下讲话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一起走进了四月。四月清明时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踏青、扫墓,祭祀先人、祭祀先烈,这些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传承,其中无不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哀思,无不寄托着后人对先烈的追悼。
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清明节更是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思想,学习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的重要日子。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没有被战争的余波波及,更体会不到战争的困苦与磨难。但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继承先烈们为国为民,舍身捐躯的精神,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增长才能,怀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去完成、去开拓革命先烈未尽的事业。
清明节传承至今的祭祖扫墓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此,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如今,清明节已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扫墓,更重要的是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里,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对于我们而言,孝敬父母就是对他们的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专心听父母说话,听从父母的正确管教;常对父母汇报自己在校内外的各种情况;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关心父母健康等,都能将我们的孝心转化成具体的行动,真正地感恩父母。
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同学;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传统、感恩精神发扬光大,不仅是在清明节日,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让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旗下讲话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胸怀感恩之心》,所以我给我的讲话起了个题目叫“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可能就认为是背背古诗词,看看名著等,其实不然。
中国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我们就是中华儿女。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揽的内容:
1.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等。
这也是同学们每天背诵的,也是最熟悉的。
2.传统节日: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常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汉语汉字:就是我们每天说的中国话和每天写的方块字。
4.传统中医:包括中医、中药、医学典籍《本草纲目》等。
5.中华武术:包括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拳等。
还有,传统音乐、琴棋书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等,很多很多。
大家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然而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西方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例如好多人过洋节(什么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等),还有一些人直接加入外国国籍,成为了外国人。却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抛在了脑后,可以说这些人愧对中华儿女的称呼。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光彩!我呼吁:从现在做起,从小学生中学生做起,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爱我们的祖国,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旗下讲话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2班的赵--
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继承传统节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再过几天就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为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始于唐朝,祭月赏月是这个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每当皓月当空时,家家户户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所以中秋节寄托着中国人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的美好愿景。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代表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春节,最初的意义是人民以美好的祝福表达对春天对未来的希冀。还有端午节对屈原虔诚的纪念和重阳节对先人的祭拜,无不展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高尚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典型象征。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让我们在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里,用心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与文化,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在此,我代表六2班提前祝贺大家中秋节快乐,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天天进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旗下讲话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门查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在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以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你不想吃,农耕社会时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术,我国造纸工业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和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手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又民族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落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用灵魂之歌来谱写生命之歌。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虑过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其实又时刻都体现着忠,不计报酬与代价的忠与你自己,忠于你所爱的人,忠于爱你的人。平凡,朴实没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属于自己的光芒。
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国旗下讲话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的国家楚国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划龙舟,往江里投饭团、鸡蛋等,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饭团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粽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到底有哪些习俗呢?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传统习俗。粽子皮是树叶做的,粽子馅有很多种。吃粽子的习俗还漂洋过海流传到国外呢。同学们,我想问几个问题,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你包过粽子吗?怎么包的呢?对,最常见的就是糯米、大枣包的粽子,你喜欢吃什么口味都可以自己调,也可以包肉粽子呢。我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端午节前举办过包粽子活动,当时我和姥姥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也会组织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呢。
端午节赛龙舟也是一种习俗,每年电视上都会演赛龙舟。
我听妈妈说,她的家乡在端午节有很多纪念活动。比如,清晨用艾叶洗手洗脸,门上插着艾草、彩色葫芦,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给小孩子戴五彩线,煮鸡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气洋洋。总之,这个节日很重要,是民间的一个大节日。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着作
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着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着,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则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六、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七、通过传统节日和有关古诗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7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时刻娇宠着的书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叠的"小皇帝",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仿佛离华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礼貌、自私自利等等劣习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遇到了挑战,危机四伏。因此,为了民族文化得到继续传承,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1.发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1.2从阅读中融入传统文化。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1.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2.诵读经典,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4.巧用多媒体,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创设情境,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偷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6.传承民俗,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彭红英.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