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5: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汉语语法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词汇教学
课文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单词构成,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词汇是教学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韩国语的词汇结构,是根据语素的结合形式,可以分为独立词、派生词、合成词和复合词。独立词是指由一个实语素构成的词。派生词是指实语素与词缀相连接构成的单词。合成词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构成的一个单词。复合词是指一个实语素与词缀相结合,或者是由两个以上的实语素相结合构成的单词。构词法是韩语单词讲解中重要的方法。词汇语法的讲解要紧密和能力考试结合。韩国语能力考试是针对学生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实现听说读写译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的词汇语法教学,同时也应该侧重与韩国语能力考试的接轨。这就要求首先教师要对能力考试中的词汇语法范围,重点难点,常考词汇进行整体的把握,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考试方面的语法同汇双重侧重。另外,随着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灵活性于一体,展开直观教学。如让学生观看大长今等韩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更易接受。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由识记向模仿、应用转化,提高韩国语的实用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法理念的哲学界定
目前,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教学、培训和研讨中。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参与式”是英国社会学家在国外开展国际援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即只有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援助项目才能取得成功。此理论争相被教育工作者引进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渐形成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广泛参与,实践与他人平等对话、交往、合作及创造,特别强调在“主动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学中合作与创造”。从词源学上讲,名词“参与”(Participatory)的词源是由动词“参与”(participate)+名词后缀-ory组成,1833年开始通用。“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democracy)1965年被证实开始使用,这个术语来自学生的抗议。因此,“参与”(participate)成为人的自由、平等与和谐的表征。参与式教学法首先涉及人的问题。参与式教学法是学生感性认知、主动合作、交流和对话、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学理念,“一旦他们进行了合作,他们的目标也就与别人的目标一致起来。”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者以人本主义的生命平等观,引导学者发现成功的途径,提高学者的批判意识,发展学者的自主坚强能力,帮助学者实现自我价值;学者在平等的合作丰富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产生新思想。此外,参与式教学法还给学者带来与他人交流的愉悦,引发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凡是能够最大限度让参与者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可视作参与式教学方法。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哲学基本问题
参与就是教与学的主体主动地走入、介入、投入、融入在交往、行动、思考、体验与创造的状态之中,参与始终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参与式教学法涵盖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有五个层面。
1.感性问题。
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动,表示知觉到和感觉到。德国哲学家康德将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学习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学的起点始于人的感性活动,最终达成改造世界的目的。现行教学方法大多有些本末倒置,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要将“倒立”的教学理念再“倒立”回去。
2.主体性问题。
现代哲学回归到人本身,关注人的身体与生活世界,寻求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主体性原本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用语,所指的是“具有坚强的主体性格的自由自在的(尽管只是形式地)个性,”其形式是独立自足的,这种独立自足只能实现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之中。因此,主体性问题即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指涉教师,更指向学生。纵观中国教育史,从最初以学生群体为重心,到教师的个体淹没了学生的个体,不仅是教育的失败,而且是人性的回落,即包括教育如何关注师生关系的问题,又包括教师怎样看待学生的问题,是否将学生看作是与教师一样的、平等的、自自的人的问题。无可质疑,学生与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3.身体的实践问题。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身体也是学习的载体,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考,首先需要身体的参与。因此,参与式教学法首先关注的是教育主体的身体问题,保证自由平等的实践活动得以真正展开,“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积极的身体参与能够给学习者更多的创造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像中国传统教学那样完全忽视学习者的身体,将学习者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都填满,最终使学习者成为“北京烤鸭”。
4.对话问题。
参与式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和对话关系应存在于教学活动的一切方面,使教与学筑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强权的关系,主要涉及对话与交往的合法有效性问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教育分为经院式、师徒式与苏格拉底式,“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育方式,只能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这种教育原则的前提源于对话,只有在对话交往中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人生于社会之中,这是人的宿命。现在,人们之间的交往,除了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基于一切人的利益考虑。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只能基于这样的理解:平等地关注所有人的利益。”
在我国韩语教学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对韩语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就本文中对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我国韩语教学水平。
一、韩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在进行韩语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一致、单调的,只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语法讲解、语句训练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也就难以调动,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不能够完全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是必然的。在进行韩语教学中,语言环境是及文化氛围是尤为重要的,一旦这方面的内容缺失,就会使得学生的韩语学习存在方向性误差。
2.缺乏文化教育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只是依照语法及句型推进教学内容,对韩国语言文化及传统并没有做出相应阐述,而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只是机械式的对韩语表面词义进行学习,对韩语文化一概不知,这就使得文化交流成为空谈。
二、韩语教学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进行韩语教学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重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及交流能力,虽然我国与韩国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是民族文化、语言等却并不相似,差异性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文化教育纳入教学流程中,这不仅包括韩国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还涵盖着韩国的发展历史等。如果教师本身对韩国文化的了解较少,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韩语学习及交流时精准性难以保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韩语基础,更要指导学生对韩语所对应的语气及功能进行全面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面对任何状况及个体时,用最得体、适宜的语言将陈述内容真实准确的表达出来。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韩语文化交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解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到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思维想法表达清楚,这也就达到了语言交流的最高水平。但是在进行韩语教学中,由于这一语言并不是母语,能够进行韩语交流的人群及范围较为局限,这就使得韩语口语训练缺乏环境条件。另外,教师的教学流程在经过长期实践后,已经初步形成教学习惯,在进行实际韩语教学时,通常以知识灌输为主,对文化的传递并没有做出过多的渗透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到该掌握的语言知识点,但是这却是具有缺失性的,与语言文化也是相脱离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韩语教学时,加大文化渗透力度,将韩语所涵盖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韩语运用综合能力。
三、韩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方法
1.加强韩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教师不仅可以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素养,也要具备优秀的国际文化修养。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韩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渗透,不仅需要学习日常用语、成语、谚语等内容,也需要对所学习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讲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手段,让学生对韩国的文化背景及时地了解。在韩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学习,要清楚地知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能够及时抓住文化渗透的机会,在教学中能够准确渗透文化教育。教师在积极帮助学生扩展韩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韩语跨文化交流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
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教材,积极拓宽文化内容。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通常涉及广泛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内容。比如在目前我国一些高等学校韩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韩国语教程》和《标准韩国语》等教材,两种教材都有较多的篇幅去介绍韩国的文化背景,同时也附带了专门的韩国文化,所提供的文化材料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对学生了解韩国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教材提供的材料充分利用,并能够将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在韩语教学时能够及时地进行文化渗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习的语言文化。
其次注重中韩文化的对比。在韩语教学进行文化渗透时,要全面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并要积极地与母语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形成一种反应能力。在对比语言文化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中韩文化差异进行不断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对本国文化的干扰进行排除。在母语与学习语进行比较时,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也能够尊重学习语的文化习俗、历史习惯等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和谐融洽的语言交流。
最后创设文化交际背景。在韩语教学过程中,要熟练地了解相关交际用语,并要创造出有效的韩语文化背景,要学生能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可以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比如在特定的韩国文化背景中,学生可以进行打招呼、介绍、祝贺等内容的练习。另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小组练习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韩语文化氛围中积极地学习韩语文化,同时能够在韩语中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化的实践,提高学生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知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化信息。在韩语教学中,能够利用录像、电影、互联网、PPT等工具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声像展示,使学生能够体验到韩语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之处。
4.开展课外活动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韩国文化,比如韩国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其次可以播放一些记录影片,主要是进行韩国社会文化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学习韩语文化知识;最后要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韩国文化,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如积极开展韩语辩论会、演讲赛、话剧表演、歌舞比赛等。
在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渗透了文化,语言才能生动、形象起来,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提高。因此,这就需要在日常韩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并将文化教育与课堂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语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文学在国外登堂入室,成为本国学术的一部分,得益及体现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其一,学者的专门化。“从前欧洲研究东方学的人,大半是‘海关上的客卿’、‘外交机关的通事翻译’或‘传教师’出身,本人既不是严格的科学家,也不是素来即有志研究东方学问,所以他们初期的著作,比较本国的学者,往往稍欠精确。
沙畹、伯希和之前甚至与之同时,“不少的西洋汉学家,每但以西洋的汉学为全个范域”,无视中国前贤及当代学者的成果。而巴黎学派诸大师的态度完全不同。伯希和认为:“中外汉学大师之造就,堪称殊途而同归,尤以清初康熙以来,经雍乾而至道光,名家辈出,观其收获,良足惊吾欧洲之人。此果何由,亦由理性之运用与批评之精密,足以制抑偏见成说。其达到真理之情形,实与西方学者同一方式”。因“心向既久”,不禁对继承前辈学者的当代中国学人,也“寄有无限之敬重与希望” 。高本汉则责成自己追随清代学者的开路工作,而把现代西方语言学方法应用于所整理过的材料。 傅斯年在高著《中国音韵学研究》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40年)序言中说:“高本汉先生之成此大业固有其自得之方法,然其探讨接受吾国音韵学家之结论,实其成功主因之一”。同时他还认真收集中国当代学术书刊,以追踪中国同行的研究。
巴黎学派不满于既有的四裔研究,鼓励深入中国内部。当时欧洲汉学家的态度有二,一是将中国文明作为与印度、埃及、希腊罗马文明并驾齐驱的世界文明之一,视为纯粹学问的智的对象,以法国为代表;一是从本国的政治、贸易等实际利益出发,英、德、俄为典型。 “研究中国古代之文化,而能实地接触当今代表中国之人,此种幸运,绝非倾慕埃及或希腊者所可希冀。知有此幸运而能亲来享受者,沙畹为第一人。”而伯希和“治中国学,有几点绝不与多数西洋之治中国学者相同:第一、伯先生之目录学知识真可惊人,旧的新的无所不知;第二、伯先生最敏于利用新见材料,如有此样材料,他绝不漠视;第三、他最能了解中国学人之成绩,而接受人”。有鉴于伯希和沟通中外,充分利用中国学人的成就,傅斯年呼吁中国学者“仿此典型,以扩充吾人之范围”。
传统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以文献研究为主,辅以其他手段,目的仍在更好地通过文献研究历史。此一特征,中外一律,而中国尤为突出。因为中国有始终一贯的文字文化,保存传播的技术手段又相对发达,文献的留存极为丰富广泛。这不仅造成中国学术传统中史学特盛的局面,而且竟能影响近代新兴学科的引进发展。考古学长期以发现和印证文献为要项,文化研究则多由文史哲学界兼祧,与欧美各国反差明显,也令行内人莫名所以。 葛兰言的趋新尝试,同样受此制约。当时“法兰西史学界颇有欲以社会背景之研讨代替旧派之著重个人心理之解释者” ,葛氏因此想以欧洲封建社会为研究对象,后发现史料不足,才转学中文,“因为中国文化乃世界文化中最古老并最富有连续性”,适宜此类课题。可见其问题意识来自法国本身的历史研究个人心理解释法已经发挥到极致。而欧洲汉学界包括成就最高的巴黎学派,只有极少数人开始进入中国文史学的“个人心理之解释”阶段,如沙畹对《史记》的看法。同时,葛兰言所属的法国社会学派的社会学并非一般而言,“反而与我们所叫做的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颇为相近。”其“社会学分析法在骨子里,原是一种实际调查与田野研究的方法。” 葛氏曾主张以中国的乡村文化为中心,并选择受都市文化影响最少,最能保存旧日文化形态(如河南郑州一带)的一个乡村为研究对象。如果照此而行,他得到公认的机会可能更大。后来即首先避开文献的困扰,开创乡土社会研究的先例,然后回头再适应中国学术,结合文献解释皇权与绅权。
若论学术的高妙境界,则东西同理,所以古今中外学术之兴替,与生理之传承异,后来者未必居上。各领数百年的大师,往往照远不照近,只能高山仰止,无法代代相继,更不必说长江后浪,青胜于蓝。其原因不在有人无人,而是那种天才本为不世出,正所谓一线单传,不绝如缕,非人多势众所能弥补。但其所昭示的轨则,悬空而实在,虽时为社会动荡所牵引,仍然万变不离其宗,后来者不能不受此无形制约。
实践现状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网络性、虚拟性特点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作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责任教师,尝试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蒙汉双语案例教学。2012年,内蒙古电大文法学院开始着手构建蒙汉双语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并开通了网络学习平台。自蒙汉双语网络教学平台开通以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负责人根据该课程的专业特点并按照现有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为学生提供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教学资源,如考核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辅导、期末练兵、案例分析等。在考核说明中通过不同的节点明确了相关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进而掌握案例中的知识点及考核点。其次,利用蒙汉双语教学平台上的蒙语讨论区,与学生们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案例分析、讨论、点评、回复等。并按照网上教学的设计和安排,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实时或非实时地进行课程学习。将一些翻译成蒙语的案例传到平台上,要求学生进入讨论区,参加案例讨论。通过点评、回复功能参与和指导学生的案例讨论。远程教学平台记录了每个学生在网上的学习行为。
(二)网络平台上的蒙汉双语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现实性,而且要与课本内容相吻合。在进行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时,各种类型案例的难易程度要循序渐进。案例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尽量使难度呈梯度增加,使学生由简入手在逐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在实践教学中,蒙汉双语法律专业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网上案例教学虽然已经启动,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1.蒙古语案例资料来源匮乏,缺少蒙语案例汇编
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语也得到了普遍适用,但在法学领域中蒙古语的运用仍然很薄弱。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虽然蒙古语的媒体及远程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媒体有法律方面的专题节目,由蒙古族法学专家们对法律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案例少之又少。《行政诉讼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少数民族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所以,在内蒙古地区尤其蒙古族聚居的各个盟市的公检法机构都有蒙古族工作人员,且实践中也都能够运用蒙古语。如最典型的就是锡林郭勒盟各旗县的法院在审判全过程基本用蒙古语进行。虽然,审判实践中有很多运用蒙古语审判的案件,但这些案件没有能够汇编成典型案例集运用到教学实践上。这是蒙汉双语法律专业面临的很大的一个挑战。案例教学最主要是要有案情。案情可以由教师编写,也可用法院审判的实例案情。毕竟教师的实践是有限的,法院的审判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案例教学中采用法院的审判实践对法理知识的教学会更有效。
2.学生对蒙语法律术语的掌握不规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及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教材为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皮纯协教授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教材全面、系统阐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它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也是蒙汉双语法律专业的学生必须使用的教材。因此,在蒙语平台上进行蒙语案例教学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法律术语的表述不一,按照个人的意思随便翻译。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态度都很积极,但对传上去的案例理解不透彻,进而给分析、探讨和寻找答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蒙语学习评价平台不完善
内蒙古电大远程平台虽然创建了蒙语平台,但由于多种因素仍处于初建阶段,不够完善。目前该平台设立了最基础的一些栏目,如课程大纲、课程考核、讨论区等。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当设立学习评价栏目。
4.学生的参与趋于零散
蒙汉双语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各旗县的在职或非在职人员,且基础不一,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大多数参与答疑的学生都是切身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有的是不会使用蒙语输入法,无法在线与老师进行交流,只能是通过电话解决问题。
二、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蒙汉双语案例教学的可能路进
(一)搜集大量典型案例进行译编
首先,案例教学不可缺少案例事实材料。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搜集有关行政法方面的案例事实材料,将这些案例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分出各章节相关案例,最后汇编成案例集。在上传案例时,除了案例事实材料、思考讨论的问题之外,还为学生提供案例涉及的背景资料以及难点提示等。当然也可将一些具有影响的未翻译的经典案例的超链接发给学生供其参考,以获得大量的与案例内容相关的其他信息。
(二)规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出现的法律术语
为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分析案例的能力,我要求学生首先对本课程的法律术语进行熟悉。在熟悉术语之后,根据教师在课程主页中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深入思考,独立分析案例,得出结论,最后利用网络平台的讨论区,直接向教师传送自己的结论,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提出疑问。
(三)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在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评价学生分析案例的逻辑性、完整性之外,还要将学生在网上参与讨论的情况纳入评价范畴来考虑平时成绩,如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与其他同学网上协作讨论的情况、与教师互动的状况等。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对案例教学的全程实现自动记录和监控,为网上案例教学评价提供了评价的客观依据。所以,蒙汉双语远程平台需要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一、主要的定义和特点探讨
(一)具体的定义分析
要明确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先要做到的就是界定网络语言的概念。通过相关数据和书籍资料,可以了解到,所谓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依托网络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种语言以实际应用为王,使人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满足当前网络聊天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这种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极大的便利性。与此同时,网络语言跟一些专业的术语有很大的区别,它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过程中产生的,与人们自身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网络语言在当前的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表达形式繁多,比如拼音或者是英文字母等。
(二)主要的特点讨论
当前网络语言在整个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而且这种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网络所呈现的社会交往群体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网络友人之间进一步密切交流,与此同时,通过这种专业网络词汇的运用,能够在其阐述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自身的某种思想,或者是价值观念。在具体的交流过程期间,人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强化网友之间的交流,可以尽可能地创造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词汇或者句子,而这些句子主要是人们在进行汉语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词汇。在此基础之上,他们通过适当地添加符号或者数字,利用一些病句或者是错别字的方式,形成人们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这种语言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与传统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别。网络语言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风趣幽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这些特点在使用过程中更便于网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与此同时,这种新兴的网络语言无论是对整个风格的呈现,还是具体的语体表达等方面,和当前的汉语表达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网络语言由于自身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因此逐渐被普通民众接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这种语言由于其自身的趣味性,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人们通过这种幽默的形式,对自身的想法进行论述和说明,这也使得人们在后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加方便。
二、主要的影响探讨
从正面影响分析看,首先,整个网络语言的不断丰富化和完善化,为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而且整个网络语言由于其创新性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当前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和特征。但是,从整个文学的发展层面来看,汉语研究能够通过不同的数字或者是谐音进行替代,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人们自身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能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当前的汉语言文学载体,丰富其表达方式,让语言运用更加灵活,表意更简单明了。此外,这种语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创新性,使得整个汉语言文学载体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也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更加活跃。比如从比较早的“网上冲浪”“GG/MM”,到后来的“蓝瘦香菇”,还有现如今的各种缩写表达,例如:“pyq”意思是“朋友圈”,“SK”意思是“生快/生日快乐”。
从不利影响来考虑,由于网络语言在进行文字结构组成和表达方面不够规范化,人们在进行相关言语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自身的语言更加幽默,通常会通过一些生僻字或者错别字进行表达,这与当前汉语运用的规范性是相违背的,与此同时,人们会对一些重要的文字产生曲解。另外,人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多地接触到网络上的一些语言,由于这些语言在其表达过程中不够规范,因此,在网页观察和浏览的过程中就会对自身良好文化素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主要意义探讨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对学校办学目标与办学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切实加强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探索,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层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水准。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发展问题极为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文化生成机制的确立。文化生成机制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索。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涵义与内容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这一概念,一般从“隐喻”之意来分析。[1]可以这么说,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内容和实质,外延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外观、环境以及影响形式。当前,随着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在外观、外部环境及形式上,注重了发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化。学校发展在外部环境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校舍条件的不断改善,优美校园环境的营造,校园文体教育形式的极度丰富等。但学校的发展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延发展形式,而没有深远的内涵发展机制进行有效支撑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长远实效。
学校内涵发展注重学校在质量上的发展,它强调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要求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促进学校集中精力提高办学水平,同时不断促进学校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也是一种要求精细化的发展,学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内部细微问题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新问题的产生。另外,学校内涵发展也要注重学校的特色与创新,学校只有形成自已与众不同的品牌特色,才能在发展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才能吸引优质生源,进而促进社会合力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来推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二、学校内涵发展中文化生成机制的形成
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必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它们是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元素。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学校要重视凝练精神文化,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校风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师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可利用政治学习和讨论等机会,组织教师们学习和探讨师德教育方面的文章,分析典型案例,同时结合社会对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在教风方面,积极引领和激励教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教育观,做到学为人师,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成为受学生、家长尊敬和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在学风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加强学生的自律行为和自觉意识,同时配以一套相对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多个方面的协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起到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2.凸显学校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美的环境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规范自身的言行。在学校环境文化生成上,不应该停留在表象,而是要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同时注重对文化的宣传作用,发挥环境对人的培育功能。在环境文化的营造方面,可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促进环境教育知识的普及,通过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来促进师生投身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改进。在环境营造方面,可以设置文化长廊,加强对具有时代意义的名人名事进行宣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激励,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未来怎么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以后的做人做事和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文化不仅仅是“墙壁建设”[2],更是要通过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促进师生的精神升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的内涵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改善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
3.强化学校教学文化
在学校教学文化的生成上,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还要促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教学知识的探讨和教学改革。学校在教学文化方面应该做好统筹规划,稳步实施。首先,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教科室、教师三级互动协调机构,以行动研究法促进教学文化的生成,使教学效果在学校实践和教学总结中逐渐趋于优化,同时更加有效地保证课堂改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还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用校本培训与校外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激发教师重视学习的意识,而校外的学习培训则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加强了教学交流,丰富专业水平。
要加强学校的教学文化,需要在锻炼教师方面下功夫,同时与培养“三师”[3]师资结合起来。重点在于鼓励和发扬教师养成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教学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自觉加强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文化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师生们的尊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熟悉教材结构、积极探索教法,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学生,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文化氛围而带到课堂中去,同时教学文化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4.提升学校科研文化
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来说,科研文化会让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化的循环。要提升学校科研文化,需要加强科研的制度性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实施科研兴校的基本保证。为了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学校要在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设置、教育科研队伍的管理、课题申报的管理、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加强规范性。
从科研文化的具体实施环节来看,学校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实践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教育教学特定情况的分析。同时要以课题建设来推动教学改革,要有计划地落实各项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主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作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做好课题研讨活动,要将科研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实践当中启发自己的科研才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广大教师要对自己在不同学期的科研任务作好规划,包括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步骤、研究的预期成果等,同时要主动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级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评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从学校层面来看,也要注重对教师进行科研培养,还可以开展科研活动的“青蓝工程”[4],促进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科研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形成。各种科研成果的展示活动,也为教师发展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技能提供了舞台。学校要注重加强教育科研的质量意识,通过多种措施发挥科研文化的实效性。另外,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当作一个重要抓手,并将课题研究融入到促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去,应有目的性地研究课题在成果应用方面是否具有转化力,尤其是思考如何将教学经验与科研模式相对接,同时将研究成果渗透于教学课堂,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使教科研活动真正为促进教学服务。
5.升华学校评价文化
学校内涵发展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当前学校教育评价活动已演变成一个多途径、多视角、多维度的活动,如何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而科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阶段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学校的评价文化。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尽管人们对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而言的评价文化还是具有趋同性。
评价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特点。其一是导向性,学校评价文化就像一根指挥棒,通过评价文化的导向性,促进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其二是诊断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诊断活动,能切实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改进。其三是激励性,学校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学校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四是交流性,在学校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多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果不同的评价者与不同的被评价者之间能形成相互接触和有效交流,就有利于学校评价文化的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提到内涵发展中的学校评价问题,首先应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这就要求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现在学校经常用对教师的考核来代替评价,基本都是通过检查教案、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重点参考考试成绩和相关学校的排名对比,进而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这样做的后果是教师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更多的发言权,只处于被动考核的地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老师和学生均为了考试而努力。显然,学校的评价文化需要重点强调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教育,这样学校评价的科学性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进而才可能制定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科学评价标准,也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三、对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的思考
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追求教育质量和提高办学水准的一种发展方式,实际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5],使学校的规模、质量与效益达到协调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学校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文化生成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外力的推动,而在于学校自身内部的变革与更新,它促进我们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创新等关系,并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从而将学校发展问题带入新的思考境地。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灵魂[6],也是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区别所在,更是引发学校特色生成的核心因素。文化生成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它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来引领学校发展。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素质教育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校文化生成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探索。
总之,文化生成是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文化生成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促进学校在工作中逐步摒弃非理性的“机械性评价因素”[7]。对于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切实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来推动文化生成,进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而科学地进行,最终推动学校朝向内涵式发展。
――――――――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 庄海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师道:教研,2011(10).
[3] 焦建中.培养“三型”教师构建内涵发展的学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4] 苗锋.依托科研,追求学校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从先秦时期具有语法分析资料的《墨经》开始,一直到1323年元代卢以纬虚词专著《语助辞》出版前的这段漫长历史中,人们对汉语语法的认识还处在本能反映状态,完全是一种兵来将挡的架势。但“今人用现论、方法分析出的语法现象,或是从语言事实中概括出的现论、方法,古人有所感性认识,以具体的分析事实表现出来”[1](着重号由笔者添加)。各种语法现象及语法规则已然潜在呈现给人们,但人们并未觉察;在讲经论道注书时,遇到解释一些遣词造句的规则,无意中就流露出语法分析。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语法意识应该不具备,但各语法要素(词、词组、句子)、语法研究方法、语义关系均有所涉猎。如:(1)《经》名:达、类、私。《说》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俪。将名词分为抽象名词、个体名词和专有名词三类。(2)《墨子•经上》:“谓:命、举、加。”《墨子•经说上》:“谓:‘狗犬’,命也;‘狗吠’,举也;‘叱狗’,加也。”暗指出汉语的三种基本句式:“名—名”主谓判断句、“名—动”主谓表述关系的叙述句和“动—名”述宾关系的非主谓句。(3)“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谷梁传•桓公二年》)。词句似在分析汉语语法中的虚词和语序,实际却是展示当时的社会尊卑有序观念。此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南宋陈骙的《文则》。《文则》堪称我国第一本语法修辞专书。全书主要讲经、子等书的修辞句法问题。相比之前著作语法观念的零星、琐碎,《文则》则是对以前资料的概括性总结,从宏观层面抽象理性地总结了助辞的作用、类别和句法。但陈氏也仅流露出一丝语法意识,如说助辞作用是理清文路,指出倒装现象等;从众多实例中归纳出一些句法规则,如“先总而后数”、“先数而后总”、“先总之而后复总”等,实为当今复句、多重复句和句组结构关系的分析。现人对当今的语法单位、语法结构关系和句型句式均有涉及,还出现了“句法”、“语法”、“语病”、“实字”、“虚字”、“死字”、“活字”等语法术语;但无论是对词、词的组合、句式的分析,还是对语法术语的运用,古人都只是机械地、下意识地进行,并未意识到汉语语法的存在;而且,对语句的分析分散于一章一句,只是古人讲经道义时的一种陪衬、一种附带;也就是说,“这些书不是径直的对语句作语法分析,而是各书的论述中表现出了语法分析,也可以说是从各书的论说中我们发现其中蕴含有语法分析。”[2]
(二)朦胧欲试、初露锋芒期(1324—1897年)
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语法特色。古代对虚词的专门研究者不少。从元泰定元年(1324年)出现了卢以纬的虚词专著《助语辞》(原称《语助》)到清代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前的五百多年里,语法学者对虚词的研究可谓入木三分。专著数量不少①,且著述随着时日推移而日渐深刻、准确、丰富;最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著作除《语助辞》外,还有清代袁仁林《虚字说》、刘淇《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经传释词》三书。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虚词专著是对前人约两千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尽管深受词义训诂影响,但又不同程度地摆脱其束缚;它们不仅阐释虚词意义,更偏重分析句法功能、结构关系、结构统置、句式特点等,意即这些书不是所谓的“虚词字典”,而是一本语法书,只不过研究对象只是虚词罢了。当然,这些作者仍没明确意识到“语法”存在,只是朦胧感觉到分析词义外,还要结合语言事实分析其用法。这较前一阶段是有进步的。如:(4)毋(《助语辞》)。禁止之词。韵书云“女”中加一直,禁其勿为奸邪之意。又“无”字与之通用。……诸书中又“亡”与“无”通,只是俗语“没”字。其有“毋亦”、“无亦”、“毋乃”、“无乃”、“毋宁”、“无宁”之类,此“毋”字,却是带“莫”字之意。(5)以(《助字辨略》)。《左传•昭公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杜注云:“不共晋贡,以鲁故也。”愚按:“鲁故之以”,犹言以鲁之故,倒文也。(6)者(《经传释词》)。《说文》曰:“者,别事词也。”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或字者,或言也者。《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曰:“王氏(指王引之)在对虚词进行分类的同时,还对一些虚词的语法作用及语法意义作了详尽的描述。”除大量虚词专著外,这一时期的常规性语法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运用于蒙学的语法教材《对类》和“文法”术语,这说明此时古人多依据文法(句法)构造作训诂考据,较之前一阶段,此时是有一定朦胧意识地观察句子的结构规则以及辨认句子结构规则运用的正误。划分词类能依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词义特征,还对句法结构、句法语义关系、语法分析方法、古汉语特殊句式等进行了阐释,甚至还能结合语用因素考虑语法知识。如:(7)“茸,草茸茸貌。”盖草初生之状之茸,“鹿茸”盖取此义。……形容之词,单音与重言同(《说文句读》卷二)。(8)“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念孙按:“良马”本作“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读书杂志•淮南子•人间•良马》)。(9)“古之戎兵,何世安起?”家大人曰:“安”犹“于”也,此倒句也,“何世于起”犹言起于何世也。……安、于一声之转,故“于”字或通作“安”(《经义述闻•大戴下•何世安起》)。
(三)自我能动表现期(1898—今)
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犹如石破天惊,它以其系统性、全面性开辟了中国语法学的第一块里程碑;继它之后,汉语语法著作犹如雨后春笋般冲土而出。从1898年到今天的一个多世纪,汉语语法学的历程既充满荆棘坎坷,又饱含着丰收的喜悦与值得思索的韵味。范晓先生说:“20世纪中国的语法研究,主要是中国学者向国外的各种语法学说学习和借鉴。”[3]的确如此,尽管中国语法学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汉语语法学的存在,但由于语法理论的缺乏和历史因袭的积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法学者多是用国外语法理论的外衣套用在汉语语法现象上。当然,在借鉴基础上,我国语法学者最终认识到汉语语法的特殊性,并能对外国理论兼蓄并收、合理运用,将汉语语法学推向更深一程。依据这一阶段语法学者对汉语语法研究特点,分为两个小阶段。
1.假借参考寻求自我期(1898—1966年)。语法学者们习惯于把《马氏文通》到1938年的“文法革新”称作语法学的“模仿时期”,“看来似乎可以作出定论,其实不然。首先,应该肯定《马氏文通》是参照了西洋的‘葛朗玛’,《新著国语文法》也确有仿照英语语法之处,但这是学术交流的正常现象……其次,两部著作都存在符合汉语特点的创造,例如都放弃了西洋语法的形态部分,都注重句法。”[4]而《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法学者清醒意识状态下的产物,在中国没有任何一部完整系统语法著作依靠的情况下,借鉴拉丁语法是可理解的,何况马氏并非事无巨细均依拉丁,“也继承了一部分旧有的说法”[5]和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助词”一说);所以说,《马氏文通》一书及此后一直到1966年这段时间里产的语法著作都只能说是在阐释汉语语法自身特点和创立汉语语法自身体系的意识下,采用了假借、参考国外语法理论的手段。这一时期,无论古汉语语法著作还是现代汉语语法著作数量都是可观的。其中,不乏参考西方传统语法的语法著作,如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吕叔湘、熙的《语法修辞讲话》、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暂拟系统”和苏联语言学;也有运用美国结构主义理论确定语法观点和创作语法著作的,如陈望道依据“功能”,从配置(组合关系)求会同(聚合关系)来决定词类;方光焘的“广义形态说”、陆志伟的“同形替代原则”;以及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胡附、文炼主张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来区分词类,熙的《说“的”》和《句法结构》,等等。不可否认,假借参考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寻求自我汉语语法的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语文杂志社编的《汉语的词类问题》(一)、(二)和吕冀平著的《汉语的主宾语问题》,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以及主宾语的判断问题提出了符合汉语特点的见解。
2.审视批判、追求至善期(1978—今)。这一时期,汉语学家从单纯模仿西方语法理论走向自主总结汉语语法现象和挖掘汉语语法规律,从而尽力摆脱模仿、寻找自身的研究路径。这一阶段的语法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最大的亮点是出现了一批自觉整理汉语语法学史的学者和著作。如果说假借参考努力寻求自我阶段仍是在西方语法理论影响下的追求之作的话,而林玉山1983年发表的《汉语语法学史》就正式开启了汉语语法学者清醒意识并研究汉语语法学的大门。它“是我国第一部从上古到当代、系统而又完备的汉语语法学史,起了某种奠基性的作用”[6],是名符其实的“汉语语法学史的奠基石”[7];大门开启,原先被禁锢于门内的语法学者们蜂涌而出,接着出现了一批研究汉语语法学史的学者和著作,分别是马松亭的《汉语语法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龚千炎的《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1997年修订本改名为《中国语法学史》)、董杰锋的《汉语语法学史概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朱林清的《汉语语法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和《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年)》(商务印书馆,2011)。这些语法学史学者均按照汉语语法学本身发展脉络,对汉语语法学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邵敬敏最具代表性。他分为酝酿期(西周—1898年)、草创时期(1898—1936年)、探索时期(1936—1949年)、发展时期(1949—1978年)、创新时期(1978—今)。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7—02
一、赵元任之前的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的语法,自汉语产生以来就古已有之。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目前公认是1898年由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所开创。在《马氏文通》之后,许多关于汉语的语法著作纷纷出版,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说是方兴未艾。然而自马建忠以降,大多数中国的语法学著作的模仿痕迹相当严重。这些语法著作的特点就是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汉语的词类的划分,甚少涉及句型、句子结构等其它语法层面的问题,也很少花费工夫去讨论语法学理论
窃以为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是和语言学理论的缺失不可分的。王力先生认为“中国语言学各部门如果有了一点一滴的成就,那都是普通语言学的恩赐”。①然而当时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们却没有受过语言学的训练,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传入之环境
赵元任将结构主义的语法观带到中国语言学界,并非偶然,在这背后,有着更加深厚的国际的、国内的语言学发展的背景和趋势。
从国内的语言学研究来说,基于词类划分的语法研究已经完成了其使命——构建汉语基本的语法框架。如果继续在划分词类上进行研究,就会导致词类越分越多,越画越细。陷入只知有词类,而不知有语法结构的窘境。何九盈评论道:“《高等国文法》以细分词类为能事。如副词分十类已属繁琐,而其中的第三类‘表时副词’内部又分为十八类,真是不厌其烦。”
在当时的国内语言学界,已经开始了对模仿西洋语法来构建汉语语法这种进行了批评。如王力先生一样的学者,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语言学理论来剖析、研究汉语。他们超越了马建忠式的语法研究,开创了直接引进普通语言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来研究的新的研究路子。语法学史一般就将王力先生的《中国文法学初探》的发表作为汉语语法研究史的分界线。②但限于学术水平和学术背景,许多批判模仿的学者自己也未能摆脱模仿的痕迹。
另外,在国外,语言学理论早已超越了传统语言学的领域而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对语言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最早是为了调查研究陌生语言——印第安人的语言的,有一套科学而精密的描写、分析的方法。而对于汉语这种本无什么语法研究的基础的语言来说,其理论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而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的汉语,与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之间,必然会产生碰撞、擦出火花的。
三、赵元任之学术背景
赵元任先生出身于江苏常熟的诗书望族之家,有着较为深厚的国学底子,后留学美国,专攻数学、物理以及哲学。赵元任从小就显示出了其非凡的语言天赋。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他具有“录音机的耳朵”和学说语言的能力。
赵元任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选修了戴维森教授(Prof. Hermann Devidsen)的语音学(Phonetics)③,在哈佛大学选修了葛然简(Charles H. Grandgent)教授的《言语学入门》”④。1922年赴法国莎娜学校专门研究语言学一年。1924年,赵元任又在欧洲游学,结识了英国语言学家丹尼尔·琼斯和斯蒂芬·琼斯、法国语言学家安托万·梅耶和约瑟夫?房德里耶斯,以及欧洲汉学家高本汉、柏希和、马伯乐等。并在此前后,开始了汉语的研究,写出了大量的语言学论文。
四、赵元任汉语语法研究之特点和价值
1947年,赵元任先生将在美国教授粤语的讲义整理出版为《粤语入门》,成为《国语入门》出版的前奏曲。1948年,《国语入门》正式出版。1968年,《中国话的文法》正式出版。《国语入门》和《中国话的文法》,是两部完全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的重要著作,是汉语语法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有学者将赵元任开创的运用结构主义的原理来研究汉语的方法称为赵元任传统,与语文学时期的小学传统,语法探索阶段的马建忠传统并列为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三大传统。⑤“在理论、方法和体方面都奠定了从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国内居于主流地位的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的基础”。⑥
赵元任先生在语法研究中的突破之处有:
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一门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说出通顺流利,没有语病的语言。英语也是如此。高中英语学习了大量了的语法知识,这些同时也是高考考试时的重点。因此,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是现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当务之急。
1.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教学经历大体经历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形语法教学两个阶段,显性语法教学是将纯粹的语法,包含句式结构,语法成分,词性及语态等内容,一起介绍给学生,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建立起语法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联系分章节分内容进行,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掌握根据语法成分分析解题的方法,其缺点在于,语法的学习和口语,听力当中的应用联系很少,学生学习和联系的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等易混淆的部分的区别与联系之间的关系不紧密。隐形法通过情景创设,对话,任务型教学,对比性教学等多种方式,是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而不直接灌输语法的概念和观点,意在是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语法成分等内容。其优点在于学生不用直接接触相对枯燥的接受方式,能够将语法学习与日常会话应用结合起来。其缺点在于学法的教学不够系统,联系的针对性不如显性教学。而且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没有足够的耐心,也间接性的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丧失。
2. 语言迁移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当中应用
语言迁移法是通过两门语言在语法构成当中的相同点与相异点,是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与母语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代入感。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课程当中几乎没有结合语法成分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对于汉语的阅读量以及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的,相反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法结构,句式,词性用法等都经过了比较详细的学习,但是学生的阅读量和平时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是比较少的。应用语言迁移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汉语的语法与英语的语法进行系统的比对,特别是针对倒装结构,时态语态,后置结构,从句结构等重点的语法内容,使学生能将日常接触的多的,应用的多的汉语言学习习惯与英语的语法学习融会贯通。增加学生语法学习在会话中的应用和感悟。同时学生了解了英语与汉语的区别与联系,也能够很好的掌握英语与中文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学生掌握中文的语法,也是一种很好的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方式。这种迁移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爱好,也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3. 从基础抓起,进行知识拓展
语法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讲授语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学生进步慢就放弃对学生的希望,从基础抓起,建立起字、词、句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以后大块的语法。时态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而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动词的时候建立强大的语法基础。对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式都要足够的了解并能运用正常,才能更好的掌握时态。英语语法中一共有十六种时态,而高中只考察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将所有的时态讲授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是对其他时态的一种辅助,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语的时态,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出了超纲拉分的题,也能让学生得心应手,取得理想成绩。但知识拓展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能顾此失彼,要先建立强大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法拓展,这样与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才能更好的纵观英语语法的知识网络,建立英语语法的知识体系。
4. 结语
高中英语语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考试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只有好的英语语法,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重语法的教学,从基础抓起,适度的进行知识拓展,进行语言迁移等教学方法都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法能力。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毕竟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息和希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提高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