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5: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学学习计划

篇(1)

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去了,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新的一续期又开始了,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又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

在过去的路途中,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会议,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疑讹让老师看到一个崭新的自己。下面是我新学期的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都有一个新的目标新的计划,我的计划主要在数学、英语、物理、语文这四门上面,体现在语文方面要做好课前预习,贺客后练习复习,课文中不懂的问题下课要向老师提出;数学方面主要是多练数学不像其他科目死记硬背药或学应用;英语单词是要死记硬背。还有语法是靠练习的;其余的都是靠背。除此之外每个科目还要建立一个“错题集”,当卷子,练习册上又错题时,就及时把他腾上去。以上就是我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希望我的计划能给我和大家带来坚持不懈的动力和认真学习的端正态度。

最新初二学习计划范文【2】

为了提高各学科成绩,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作如下学习计划。

[周一至周五]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周一至周五]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周一至周五] 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 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注:课间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周 六: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①系统的复习这个星期及上个周日的知识点;②可以把课堂笔记读读背背.

周 日:

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

中午: 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 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中学习方法 :

一、各学科要求在课堂中消化吸收,要坚决执行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并做好重要笔记,课后要总结性回忆,同时,强化课后练习是关键(多做试题加以巩固)。

二、语文、英语、物理、副科 主要靠记忆,当然做大量的试题巩固也很重要。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能读写常见的单词和熟练掌握语法。

三、数学、物理、主要是靠理解性记忆和做大量的试题加以巩固,多见识题型和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得心应手。

四、选好参考书,①优+讲解教材;②一本配套的资料。

五、中考前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总结和找准易错题,再针对性地加以练习。 平常做练习题时,将重难点类型的题及易错题做重点标记。

六、中考前5日内,将所有章节的重点(初中三年的所有知识)复习1-2遍。

七、考试时要做到:从容镇定,认真审题,做题要从易到难,并合理安排时间。若有剩余时间,再回头对未做的题或无把握的题重新审一次。

学习要求:

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不懂就问,问老师或程度较好同学。

二、上课要专心致志,思路跟着老师走,尽可能做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三、学习中要做到忘我的境界,投入里面去,充分运用好温故而知新的良好学习方法。

四、解题思路要广,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所学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多创新思路,多思考。

五、在学习无法集中或疲倦时,要休息好之后再学习,这样会使大脑的思路更广、更多。

六、切记好的学习方法:坚决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考前梳理知识、考后总结学习及考试经验。

最新初中学习计划范文【3】

作为初中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特点与小学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而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

而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这对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全面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并给予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伴随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已成为任何一个学习者必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应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培养。

一方面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初中与小学学习方面的异同,认识到初中学习的新特点,使自己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面对新的环境,学科门类增多,难度增大,范围扩大,过去的经验有的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就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总结自己过去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进而理解搞好初中学习过程中应把握的三个有效方法和策略:即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促使自己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和期待,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乐观、主动的学习信心,过自觉的学习生活。

“学而不思则罔”。进入初中,随着身心各方面发展日渐成熟,学习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我长大了”的心态,使自己出现“逆反”的心理,开始思考各方面的问题,但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体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摆脱无意识生活状态,开始逐渐自觉把握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德性发展。

篇(2)

学科目设置有研究性的学习计划,针对特定的化学问题,制定特定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养成比较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在面对化学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

1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流程

在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计划之内,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针对自身水平选择学习模式。在全新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框架,并且要实现教学方案的新颖,发掘全新的化学解题思维。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的化学案例,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解答,在高效的研究性学习中,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

1.1明确目标

初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的效果,这是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达不到的,可以说,生活实际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理论联系实践,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研究性学习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确立自身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目标,立足教材高于教材。

1.2内容构建

在确定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目标之后,就需要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内容构建。化学在污染问题方面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将此作为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一个方向,引导学生对这方面进行内容构建。要对附近的江水、河水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的污染状况,也可以查看附近工厂的化学污染情况。1.3设置条件在假期期间学生可以自行完成计划的研究目标。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目标,选择实效性比较强的规划进行调查,更好地完成初期计划。在相关的实践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还要在书写报告的时候将自身的感悟写在其中。

1.4总结感悟

在学生确定设置条件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之后,教师可以找几份比较好的,作为模板样本,为别的学生提供参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大概了解流程,从而在化学学习方面有更加优秀的对策。

2研究感悟的累积

在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下开展教学工作,建立初中化学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与新课改下对初中化学的要求基本吻合。另外,研究性学习不能够脱离教学实践,研究方向要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并且以此为先决条件,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实现初中化学的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力的动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不能单一的选择某一种研究方式,在对研究性学习实践方法的时候也不能过于单调,而是要鼓励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还可以深入生活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趣味性比较高的实际问题。在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查看相关资料,了解工厂的大致情况,利用了何种化学原理等等,使学生在参观之前就有大致的认知,方便学生自身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经验。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地突破,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主观上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现有条件,很少有机会取参加相应的研究性实践,自身的探索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只能是被动学习。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弱化教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化学信息认知到总结归纳的思想体系。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实现化学学习的高效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广度,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某种问题,进行建立在化学基础方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强调这一问题的化学属性,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是对化学课堂的延伸,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消除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建立开放性得到研究课堂。改变学生僵化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各方面渠道中都是可以获取到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之间会有更多的机会,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传统学习环境做不到的。学生在各自的研究小组中,再遇到问题时,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展开研究性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在研究性学习成功时反馈给自身的成就感。

3结语

初中化学是打开学生化学学习的大门,能够为学生化学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会引导学生后续化学学习也会有很强的创新性。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掌握化学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南措卓玛.初中化学研究型课堂教学构建的思考[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

[2]姜兴珍.探究性实验在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再认识[C].//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

[3]杨利坤.初中化学新课改下说课的基本原则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3)

计算机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化复杂为简单,可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利用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创造了新模式。

(一)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验的预习和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而做好实验的预习和复习是较难的。多媒体创造了虚拟实验的空间,用于实验的预习和复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云教学中,用flash设计好动画,形象直观地演示电子运动,对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帮助很大。

(二)利用虚拟实验演示很快、很慢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

如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氯气的制法、浓硫酸的性质;各种分子的空间结构、金属的电化腐蚀。常规教学受时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但运用多媒体就可突破时空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从而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可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深化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的整合

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最直接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对激发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

在讲《元素周期表》时,让学生上网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补充,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因为故事中会提及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并组织成元素周期表的,还会提及到其他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的补充。这样,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尝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此外,在制作化学课件时,设置形式多样的板书,如设置多样的字体、字号,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置背景音乐、设置文字出现形式等。

三、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自由探索、尝试创造了条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调用网上资源自学,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讨论。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要求学生通过OICQ技术、网上聊天室、BBS论坛、e-mail邮箱、班级论坛等,甚至可用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心得体会,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朋友。另外,研究人员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同步测试题库,有基础题和提高题,学生课后、节假日学化学时可使用该题库。

四、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为进行某项专题学习而互助协作、共同探索,并在任务解决中达成课程目标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可方便地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加工处理;还可自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多边交流和成果评价。这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表达能力非常有效,有利于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制订周密的计划和进行规范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而过程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和信息素养交互作用、协调提高的学习成果。

为此,研究人员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硅胶吸附性》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

高一化学《硅胶吸附性》研究性学习方案

第一周 明确任务,教师向学生做有关化学问题调查,介绍从书本中及生活中提取相关的化学兴趣知识点,让学生确立硅胶吸附性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周 分工。制定小组计划和行动方案,明确个人任务,教师布置本次学习计划和任务,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计划和任务告诉学生。

第三、四周 搜集资料。学生分组查找资料或开展小组讨论,可上网搜集有关信息和图片资料,也可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参考书目并汇总、整理,填写报告表(附后)。

第五周 组织汇报。允许学生共享其他小组的发现,教师对学生已进行的研究做分析,提出不足,对已有成果的小组提出更高要求。

第六、七周 制作成果。小组协作,设计实验计划,填写“实验设计方案表”,将研究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

第八周 交流评价。学生做学习小结,交流体会,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组成员之间的研究内容可以有共同的地方,但是每人要有自己的特点。

篇(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与关注,它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运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客观合理的将信息技术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现代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必然选择,有其合理的价值所在。

一、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模拟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学生可更好地观察反应的实质,掌握反应原理。

化学教学中,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太长、危险性大、污染性强、药品缺乏等原因无法动手实验,而高科技领域、化工生产过程等学生不能亲临其境。比如氯气的制取、工业分离液态氧等。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模拟和处理。通过录像机将氯水光照下的分解反应,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稀释浓硫酸时若反向操作造成的结果分别做以速度和效果的处理,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拟工业生产过程则可把宏观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的实验过程,情况逼真,可见度大,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信息,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扩大教学容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高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老师口述,黑板书写,教学速度慢,课堂容量小,学生学习效率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情况则大不相同,知识传授的高密度,大信息量的优化组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比如《氧气的制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刚刚接触化学,涉及的实验有氧气的工业制法、常用的实验室三种制法,内容较多,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大,逻辑性较强。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仅单调,老师板书也非常困难,而且学生会不感兴趣。如果把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这种课上,播放视频氧气的工业制法,再把加热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实验室制法用视频加以处理,完全可以克服这种缺点,原本一节课完成非常困难的课就非常轻松完成了,且学生学习收到的效果还是特别好的。

三、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素材,资源共享,丰富了化学教学。

互联网上有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很多网站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资料,成为化学教学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给教学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网站设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案学案、试题汇编、课件交流、化学实验、化学竞赛、网站推介、课题研究、趣闻轶事、在线测试等栏目,教师可以随时将开发或收集的资源上传到相应栏目下,同时可以下载所有资源用于教学和研究。每个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且同一所学校的化学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之间交流少,我们化学教师应该有比较地吸收、利用、改进和开发网络资源,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寻找化学资料,如与本学科相关的趣味知识、人文史话、专题讲座、学法指导、网站资源、学习经验交流和网络课程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演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使抽象的概念焕发出生命体征

化学研究的物质结构属微观世界,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多媒体课件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从而避免了使用图片因为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和使用模型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的错误结论。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间变化进行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五、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改变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自我完善的正能量。

1、在多媒体网络学习的模式中,化学教学形式是在班级的环境中小组协作学习或个别化学习,教师起组织、指导、咨询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可根据自己的

篇(5)

一、要善于观察,于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化学

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科学。这些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变化,离子变化,原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化学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使同学们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化学现象,要学好化学,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化学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化学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化学现象。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专注它的好看与新奇,而是应当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化学原因、化学规律。

我们千万要忌讳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漠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化学是不利的。其实,化学上许多物质性质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源于观察的基础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著名的化学家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波以耳,因为有一回不小心将盐酸洒到紫罗兰花上,使花变红色,而引起他的注意,因而发明了石蕊试纸呢。揭开燃烧之谜的拉瓦锡,律师儿子的他原本要继承衣钵,但却被化学深深地吸引住,且他特别重视准确测量,实验数据化分析,因而了燃素说,发现氧气,而提出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人称拉瓦锡为化学之父等等。过去一些同学进入中学后往往觉得化学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困于书本之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现象,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恐怕不无关系。

二、要重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化学规律

化学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中学阶段,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化学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必然觉得这些化学概念与化学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化学难学。

三、要勤于思考,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化学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种物质,要力图弄清:这种物质的什么性质?如何制取?有何结构特点?有什么和要用途?……每学过一类物质,要力图搞清:这类物质有何通性?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类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

四、要善于总结,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模糊不清

各种化学变化总是伴有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形形的化学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化学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化学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

化学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一切都模糊不清,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变成了一锅粥糊。遇到题目,觉得是这个知识点的,又觉得是那个知识点的,分不清楚,左右为难。现在有些同学觉得拿起题目无从下手,我想大概就在于不善小结,各知识点模糊不清的缘故吧。

篇(6)

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习惯。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基本功方面不间断地练习提高。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二、具体措施?

1.提高专业水平。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些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提高专业素质。在汲纳中充实自我,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3、做好日常教学常规,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年度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4、勤于反思,完善自我,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篇(7)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称为任务驱动,是一种通过中心问题进行探究的有效教学方法,其能够培养学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从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民主化的学习体系。复习是让学生通过回顾知识体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复习设计与策略方案,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初中化学复习设计具有导向作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目标设计

一般情况下,目标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明确,通过进行目标设计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氛围。

(一)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初中学生处于青春萌芽期,因此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有独特的看法,但是逻辑性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在进行化学复习目标的设计时,要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目标的制定,从而才能够更有效的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化学学习的角色之中。

(二)确定试验教学目标1.化学复习设计的制定要遵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化学实验中提取课题要求与活动建议,从而完善设计内容。2.教学目标体系。从学生素养、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判断中进行分析,从而分步骤进行目标阐释。

二、任务驱动导向的化学复习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制定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的指导思想,通过现代高新科学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虚拟模式中体验到生活场景,从实际出发,唤起学生重新认知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设置是任务驱动导向的第一步,其关系着化学复习设计的思路能否顺利实行。

(二)从任务中发现问题。教师根据真实情境以及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任务的提出,学生接受任务,对问题提出疑问,一步步剖析任务点,从而从任务中发现重点与难点,锻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总结性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学生理解问题以后,便能够主动进入学习主题,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性、监督性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周围同学的交流以及互助,从而明细问题的意图,避免了复习过程中的弯路。

(四)复习反思。学习对复习计划进行反思,通过交流学习心得评价学习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反思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化学复习的设计方案进行反馈与总结,并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学习优差情况,从不同程度上对学生进行鼓励,制定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五)任务拓展。这个环节是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通过课外时间以及阅读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实践与任务目标将结合,从而深化任务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学习经验,从更深层次中获取知识,巩固学习技能。

(六)案例体会。在进行初中化学“常见的盐”一课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方案设计,提出复习策略。

1.任务设计的步骤。任务设计的步骤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即对教学任务的内容进行明确、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进行情景素材的选择。

在“常见的盐”中,教学任务的内容是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然后设计任务的策略,选择生活中的常用食盐情况进行情景引入。

2.设计任务的策略。初中化学是新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认知,因此必须从策略目标中解答学生的困惑,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知。

首先教师先通过情景设置引入话题:“食盐是我们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一种食品,有哪位同学知道食盐的产地情况呢?”

同学进行举手回答后,教师继续进行问题设置,“食盐的生理作用是什么?”“食盐的用途是什么?”“有谁知道食盐的化学公式?”“氯化钠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教师进行组别划分,通过PPT显示课堂的重点问题,从而引出碳酸钠的相关知识。

进行面碱与块碱的实验,让同学观察相关现象,并进行实验总结,从实验中得出有关硫酸铜的知识,最后教师进行任务总结,介绍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并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制定初中化学复习方案以后,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并能够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自我调节,不断进步。

(三)这种模式,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中完成,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才能够达到任务效果,实现设计要求。

(四)通过任务的评价与总结,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了解,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制定学习计划,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得到学习上的升华,通过任务驱动模式的设计与策略,从而体会到化学王国中的无线乐趣。

结语:

通过在初中化学复习设计与策略的制定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任务中进行思考,从问题中发现不足,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建云.初中化学复习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19-02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的现状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有些老师还没有完全深入了解,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还不够,课堂上气氛不活跃,大多老师运用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在下面,思维得不到扩展,学生兴趣不太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动力,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改革,大部分师生都还没有正确应对,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还不能完全领会,这都是导致了学生们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因素,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习现状。

2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的原因

2.1 知识内容的增加

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知识量较少,知识结构也比较简单,学生们大多都能掌握,而到了高中知识量增多,知识结构复杂,这样的跨越使学生往往难以接受,老师讲课的速度也有所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也难以吸收消化老师所讲内容,学生常常“手忙_乱”,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

2.2 教师的原因

有些教师片面的了解了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没有体会到它的精髓,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比如说“合作”,在课堂上确实应该有合作并互相沟通交流增加学生之间接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太过依赖“合作”在课堂上无论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合作讨论完成,遇到探索新知识的时,让小组优秀者代表其他组员发言,这反而使学生对合作产生依赖心理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老师确实是应该与学生友好沟通,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为学生解疑答惑,同样的如果老师陷入到理解的误区,不能很好的处理,反而会使课堂纪律散漫,不能很好的管理学生,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的重要特点是“对话”,而有的老师不能良好的运用,这就形成了课堂上老师反复问学生“是这样吗?”“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机械式提问,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拓展思维,往往表现的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也就导致学生的思维被局限,无法增加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3 学生的原因

由于不能快速适应新课程改革,所以部分学生坚持已有的学法,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应用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由于高中课程增多,课业负担加重,有些学生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法,没有真正能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

听课的时候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课后又不抽时间认真复习,遇到困难不及时解决,夹生现象严重,慢慢的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造成越是不会,就不想学,也就导致了学习的困难。

3 认知因素的探索

3.1 阶段性的转变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导致其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初中化学主要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基本上没有难度,靠形象思维就能学懂初中化学。学生升入高中后,需要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才能准确理解高难度的化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也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一时间还无法转变。具体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针对各种问题形成了统一的思维模式。题型不同建立的解题思路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但是很多高中生的学习对教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高中化学对思维模式的要求高,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大,教师上课节奏比初中更快。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只是对化学知识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学生要靠自学完成一部分教材内容。很多学生对这个知识难度很难接受,导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出现了种种困难。

3.2 学习环境的改变

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只凭借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能对新知识完全理解,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些学生初中化学成绩很好,但是进入高中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对学生本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学生的化学学习困难。

4 克服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

4.1 课前预习不可少

课前预习是最基本的了解课本上的大概意思,了解老师课堂上要讲的重点,带疑问去预习,看完后记性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仔细听讲座寻找答案,课前预地减轻了课堂上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课本中的重难点,那些简单的知识点在课前预习熟悉后,在课堂上只需老师的提点便能明白,这样就节省了更多的精力去学习那想看书都不太理解的重难点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2 巧妙听课,主动思考

在课堂上要真正听老师讲课并做好笔记,已经预习并弄懂的就不用再多花力气,有需要记忆的部分,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记忆,把知识点理解透彻后,自然就很容易记忆,不要化太多的力气死记硬背,能在课堂上记下的,就在课堂上记,不要把太多的记忆任务留到课后记忆,一方面是课堂上结合老师讲解记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是课后是用来巩固预习,不能让它成为背书的“主战场”。课堂上要多思考,多探索,要锻炼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上,要多动手,多动脑,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积极配合老师。

4.3 巩固课堂成果

每次下课,并不要几急于使自己的思维放松,而要用几分钟时间静静思考一下本堂课的基本内容:中心要旨。这虽是几分钟工夫,效果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遗忘的过程总是先快后慢,记忆后的最初遗忘得最快。这样,课后一定要及时安排复习,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是知识化归自己所有,从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质水平。总之,只要你掌握了听课,也就拥有了学习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开拓,去完善。

5 结语

找到主要问题,并解决。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它是一个环境的适应过程,学生需要适应,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不要一味守旧,觉得以前这样学挺好,就不愿去尝试和接受新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摒弃旧的,要懂得创新学习,把知识学活,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在学生方面更重要的是接受。而老师方面是理解,老师需要理解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并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正真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要创新教学,在做实验的时候,可以使用更正式教学,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进行实验,最后使实验失败,让学生去思考哪里错了,该如何更正,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也都参与其中,体会实验成败,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而不是老师一味地讲,显得内容枯燥。

参考文献:

[1] 郭晓慧.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资本的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2013.

[2] 孙涛.高中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增娟.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张晓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 刘明艳.中学生学习压力源、学习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其模型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刘秋萍.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篇(9)

化学是初中学科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中考成败的重要学科。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且复杂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对数学缺乏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呢?

一、建立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

学生是化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与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有密切关系。其实,很多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喜爱这门科的教师,因而也喜欢这一科目。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还需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好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这样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只要学生对化学教师产生敬爱之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高能燃料、温室效应、纳米材料、光导纤维等在国防、科技等都广泛的应用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若能将化学的教学内容不断的优化,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此种强烈的求知欲则可以直接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典型、有趣的化学实验,他们都寓兴趣于科学信息之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白磷的燃烧”实验,在等同的条件下,在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则不能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多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喜欢化学实验中的各式各样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这些都可以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例如,镁带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奇形怪状的铜树,pH试纸与酸、碱、盐的作用等实验现象,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现象和变化。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主要由预习、阅读、解题和观察、记忆、思维等构成。如记忆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难记的知识,运用窍门的方式记下来: 把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表编成“口诀”“顺口溜”,这样让学生简单、快速又准确的记忆知识。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知识就会被学生简单的记牢了,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享受了获取知识的乐趣,进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五、情境教学法的适当运用

化学情景教学,就是教师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教学情景,学生可以在此教学情景中自由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情趣,让学生积极、全面的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数学情景教学法,教师通常以计算机创设情景为基础,在数学科学中添加素质教育的问题情景,适当的给学生介绍和数学定理有关系的故事和趣事,因为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的学科,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化学。若可以在化学中简介下有关化学的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高涨起来。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该结合相应的故事,将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填充为趣味性的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化学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如果某一个定理的发现过程非常曲折,这会给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自己操作和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化学情境教学法中,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可以反映一个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若能创立好的教学情景,学生就可以在所创设情景中自主探究知识和规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例如,学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实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盐酸、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有何现象?通过设置实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六、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质疑也就是给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它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智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好如何思考化学问题。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从而发现和提出相应的化学问题,提问是教师普遍要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国内有专家指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时间情况,提出富有探索性、趣味性、典型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问题,我们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很快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从而,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因此对数学的学习也会更加的感兴趣。

七、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做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铁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的操作步骤列为四个化学韵语:“通氢、点灯、熄灯、停氢”。意思是,在实验开始时,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先点后通要爆炸,先停后撤要氧化”。与此同时,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实验室制氧气与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铁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有什么不同?然后得出了化学韵语:“酒精灯,怪怪怪,制取氧气多勤快;氢气还原氧化铜,它却像个大懒虫。”这样本来枯燥的知识一下子就变成了趣味性浓厚的化学韵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若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上。教师不仅需要建立学生学习的情感基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情境,多做实验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在课堂上使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只要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让学生爱上化学,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孙为国.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教学研究,2011 (10).

篇(10)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福建教育在线文档频道;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上一篇: 专科护士毕业论文 下一篇: 初级会计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