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3 08:41: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施工控制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施工控制论文

篇(1)

1序言

大跨度桥梁的施工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受到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偏离理论计算分析状态。因此,桥梁施工控制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识别,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偏,同时对结构的后续阶段进行预测,使施工系统始终处于控制之中。

2影响施工控制中的因素[1]

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形与受力)相吻合。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状态偏离理论设计状态的所有因素,以便对施工实施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2.1结构参数[2]

不论何种桥梁的施工控制,结构参数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参数是控制中的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的基本资料,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事实上,实际桥梁结构参数一般很难与设计所用的结构参数完全吻合,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施工控制中如何恰当地记入这些误差,使结构参数尽量接近桥梁的真实结构参数,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结构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容重、材料热膨胀系数、施工荷载、预加应力或索力等内容。

2.2施工工艺

施工控制是为施工服务的,反过来,施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控制目标的实现。除要求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控制要求外,在施工控制中必须计入施工条件非理想化带来的构件制作、安装等方面的误差,使施工状态保持在控制中。

2.3施工监测

监测是桥梁施工控制的最基本手段之一。监测包括应力监测、变形监测等。因测量仪器、仪器安装、测量方法、数据采集、环境情况等存在误差,所以,结构监测总是存在误差的。在控制过程中,除要从测量设备、方法上尽量设法减小测量误差外,在进行控制分析时必须将其计入。

2.4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很大,这种影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不同时刻对结构状态(应力、变形)进行量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施工控制中忽略了该项因素,就必然难以得到结构的真实状态数据,从而也难以保证控制的有效性,所以,必须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一般是将一天中的温度变化较小的早晨作为控制所需实测数据的采集时间。但对季节温差和桥梁体内的温度残余影响要予以重视。

2.5材料收缩、徐变

对混凝土桥梁结构而言,材料收缩、徐变对结构内力、变形有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中混凝土普遍加载龄期短、各阶段龄期相差大等引起的,控制中要予以认真研究,以期采用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徐变参数和计一算模型。收缩、徐变还将影响成桥后运营阶段的结构变形,这也是设定预拱度需要考虑的因素。

3施工控制的任务与工作内容

桥梁施工控制的任务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3],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容许的安全范围内,确保成桥状态(包括成桥线形与成桥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桥梁施工控制围绕上述控制任务而展开,其施工控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几何(变形)控制

不论采用什么施工方法,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总要产生变形(挠曲),并且结构的变形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使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位置(立面标高,平面位置)状态偏离预期状态,使桥梁难以顺利合拢,或成桥线形形状与设计要求不符,所以必须对桥梁实施控制,使其结构在施工中的实际位置状态与预期状态之间的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和成桥线形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2应力控制

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状态的受力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是施工控制要明确的重要问题。通常通过结构应力的监测来了解实际应力状态,若发现实际应力状态与理论(计算)应力状态的差别超限就要进行原因查找和调控,使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结构应力控制的好坏不像变形控制那样易于发现,若应力控制不力将会给结构造成危害,严重者将发生结构破坏(我国宁波的招宝山大桥主梁断裂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必须对结构应力实施严格控。对应力控制的项目和精度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包括:

①结构在自重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5%)。②结构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5%)。③结构预加力除对张拉实施双控(油表控制和伸长量控制,伸长量误差允许在±6%以内)外,还必须考虑管道摩阻影响(对于后张结构)。④温度应力,特别是大体积基础、墩柱等。⑤其他应力,如基础变位、风荷载、雪荷载等引起的结构应力。⑥施工中用到的对桥梁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的支架、挂篮、缆索吊装系统等的应力在安全范围内。

3.3稳定控制

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它与桥梁的强度有着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意义。世界上曾经有过不少的桥梁在施工过程由于失稳而导致全桥破坏的例子,最典型的是加拿大的魁北克(Quebec)桥。该桥在南侧锚锭析架快要架完时,由于悬臂端下弦杆的腹板屈曲而发生突然崩塌坠落。我国四川州河大桥也因悬臂体系的主梁在吊装主跨中段承受过大的轴力而失稳破坏。因此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应力和变形,而且要严格地控制施工各阶段结构构件的局部和整体稳定。目前主要通过稳定分析计算(稳定安全系数),并结合结构应力、变形情况来综合评定、控制其稳定性。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是桥梁施工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才谈得上其他控制与桥梁的建设,其实,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是上述变形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的综合体现,上述各项得到了控制,安全也就得到了控制(由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问题除外)。由于结构形式不同,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也不一样,在施工控制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安全控制重点。

4施工控制的方法

连续梁桥是施工监测识别调整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其实质就是使施工按照预定的理想状态(主要是施工标高)顺利推进。而实际上不论是理论分析得到的理想状态,还是实际施工都存在误差,所以,施工控制的核心任务就是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识别、调整,对结构未来做出预测。

4.1预测控制法

预测控制法是指在全面考虑影响桥梁结构状态的各种因素和施工所要达到的目标后,对结构的每一施工阶段(节段)形成前后进行预测,使施工沿着预定状态进行。由于预测状态与实际状态免不了有误差存在,某种误差对施工目标的影响则在后续施工状态的预测予以考虑,以此循环,直到施工完成和获得与设计相符合的结构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桥梁,而对于那些已成结构状态具有不可调整性的桥梁施工控制必须采用此法。预测控制以现代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其预测方法常见的有卡尔曼滤波法、灰色系统理论控制法等。

4.2自适应控制法

鉴于连续梁桥已完成节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对线形误差的纠正措施有限,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也是很有效的。

4.3线形回归分析法

线形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悬臂箱梁挠度与悬臂长度、悬臂重量的一元线形回归处理或二元线形回归处理,总结建立挠度线形回归数学模型。它可以用于分析箱梁挠度变形的规律,也可以用于预测待施工梁段的挠度。但它无法对温度和施工引起的误差进行修正,并且要求有较多有规律的数据才行,在梁段数比较少时所得到的回归曲线的精度难以保证。

5小结

主要讨论了影响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因素、施工控制的任务与工作内容以及施工控制的方法。我国在桥梁施工控制的理论与实践还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控制技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因此,深入研究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研制更加合理、实用的控制软件以及更加方便、精确的监测设备,建立完善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是今后桥梁建设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2)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造价的60%-70%,占直接费的左右。因此有效的控制材料费,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材料费的控制同样要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包括材料单价的控制和材料消耗量的控制这两方面。

(1)材料的单价控制:主要由公司材料部门控制,在签订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前,材料部门的人员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周边情况,对市场深入调查了解,通过询价掌握材料的市场信息。对数量大或金额高的材料要采取招标的方式,其他材料要“货比三家”,择优采购。

(2)材料消耗量的控制:

①进料控制:第一、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材料需求计划,以保证现场施工进度为原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要避免材料的大量库存,要降低材料库存损耗和现场材料的保管费用。第二、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合理的堆放各种材料,做好材料标识,减少场内材料的二次搬运。第三、每批入场的材料要仔细验收,遵循“先验后用”的原则,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的材料要予以清退。

②施工定额控制:在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施工定额来控制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对于大宗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等主材,要以施工定额为依据,对各施工班组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超耗材料要分析原因,在下次施工加以改进,要在施工现场实行材料耗用的奖罚制度。每天都要把剩余材料回收。

③计量控制:项目部要做好材料的“收发存”台帐,要严格控制现场的施工配合比,如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④包干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对部分零星材料实行班组包干,如铁钉、铁丝等,由班组自行控制。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周转材料也可采用班组承包模式,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

3机械设备费的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选择什么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怎样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不同的施工机械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选择什么类型的施工机械,以怎样方式组合施工设备,要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和作业环境因素来确定。第一、要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需求;第二、根据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高低及其综合效益。施工机械使用费由机械单价和机械台班来确定。因此控制了机械单价和机械台班等于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闲置;第二、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实现“一机多用”,避免窝工;第三、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使用率;第四、协调好机械操作司机与施工作业人员的配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要避免疲劳作业,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4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它所造成的施工费用影响着项目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现场签证工作。办理工程签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工程签证必须是书面形式的,甲方、监理、施工方三方都要签字盖章。第二、工程签证内容应明确,项目要清楚,单价、数量要准确,另外时间也要明确,有些涉及到工期顺延的问题。第三、工程签证要及时办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随发生随进行签证,应当做到一次一签证,一事一签证,及时处理。所有的签证材料要做好备案,有利于以后的工程竣工结算。

篇(3)

⒈模板工程

⑴模板要求

①模板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

②施工前应做好模板设计,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住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

⑵施工要求

①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并严禁隔离剂粘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②模板在其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支撑。

③模板安装过程中,其拼缝不应漏浆且不应大于2.5mm,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④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⑤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要保证安装准确牢固。

⑥在浇筑砼之前,模板应先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内的杂物要清除干净。

⑦模板拆除时侧模不得损坏砼构件的棱角,底模应在砼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⒉钢筋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钢筋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均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质量,并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施工中所用的钢筋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⑵钢筋加工要求

①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油渍。

③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④箍筋应作135°弯钩,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d的10倍.

⑶钢筋的连接

①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焊工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

③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互相错开,其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毫米,否则属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占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不宜超过50%。

④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钢筋的最大弯折处,且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⑤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占总受力钢筋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⑥在梁柱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配置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毫米,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毫米,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毫米内各设置两个箍筋,间距宜为50毫米。

⑷钢筋绑扎与安装

①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②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宜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④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⑤钢筋焊接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砼工程

1、材料要求

①水泥出厂应有合格证,且不得超过三个月,进场后需进行取样进行物理性能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对水泥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②砼应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比通知单进行拌制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对砼所用材料计量。

③砼应按有关规定充分搅拌。

④砼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杂物。

⑤砼浇筑过程中应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确定并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腿下面、吊车梁的上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⑥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清除已硬化砼表面上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且不得有积水,在砼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恸柱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5~10厘米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

⑦梁板要整体浇筑,浇砼时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砼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即开始浇水养护,梁板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柱可缠塑料膜保持内部水分。

⑧砼振捣要密实,厚度小的构件用平板震动器振捣,柱梁用震动棒振捣。

⑨砼浇筑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应设串筒或溜槽,构件高度过大时,应每隔2~3米留置一处浇灌孔,浇筑过程中,砼不得产生离析现象。

⑩砼应随砼的浇筑在搅拌地点随机取样,按有关规定留置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质量的试块,送试验室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⒌砌体工程(填充墙)

⑴材料要求

①砌块应有出厂合格证,砌块品种强度等级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砌块进场应按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砌筑砂浆应在砌筑前按设计要求申请配合比,施工中要严格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对材料进行计量、并充分搅拌。

④施工现场砌块应堆放平整,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有防雨要求的要防止雨淋,并做好排水,砌块保持干净。

②施工要求

①砌筑砂浆搅拌后的稠度以5~7厘米为宜。

②砌筑砂浆应按要求随机取样,留置试块送试验室做试验。现场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③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沁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④填充墙砌筑用的空心砖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加气砼砌块砌筑前,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⑤用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砼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毫米。

⑥墙体砌筑前应先在现场进行试排块,排块的原则是上下错缝,砌块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若砌块长度小于等于300毫米,其搭接长度不小于块长的1/2,搭接长度不足时,应在灰缝中放置拉结钢筋。

⑦砌筑前设立皮数杆皮数杆应立于房屋四角及内外墙交接处,间距以10~15米为宜,砌块应按皮数杆拉线砌筑。

⑧砌块的垂直灰缝厚度以15毫米为宜,不得大于20毫米,水平灰缝厚度可根据墙体与砌块高度确定,但不得大于15毫米亦不应小于10毫米,灰缝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⑨砌块排列应尽可能采用主规格,除必要部位外,尽量少镶嵌实心砖砌体,局部需要镶砖的位置易分散、对称,以使砌体受力均匀。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外脚手,设计规定的洞口,沟槽、通管和预埋件应随砌随留和预埋,不得后凿。

⑩纵横墙整体咬槎砌筑,临时间断可拖斜槎,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湿润,然后铺浆接砌,并做到灰缝饱满,因施工需要留置的临时洞口处,每隔两皮砌体应设置2φ6拉筋,拉筋两端分别深入先砌筑墙体及后墙洞砌体各700毫米。框架柱构造柱上的拉结筋,应安放准确牢固,其外露部分应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墙上埋设电管时,只能垂直埋设,不得水平镂槽,开竖缝时不得锤斧剔凿,电管直径不宜大于25毫米,按规定固定好管阀,用水冲去粉末再用砂浆分遍填实,管阀埋设应在抹灰前完成。

⑶质量要求

①墙体砌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

②砌块排列合理正确,留槎符合规定,接槎牢固平整,灰缝厚度,符合要求。

③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准确。

④不同砌筑材料应按照不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施工。

⒍抹灰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抹灰用的砂应过筛,不得有杂物。

②所用石灰膏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③抹灰用的砂浆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⑵施工要求

①抹灰砂浆及掺有水泥或石灰膏拌制的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②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砼结构等相接处基体表面的抹灰,应先铺钉金属网,并绷紧牢固,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

③抹灰前,砖石砼等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做基层表面处理,随即分层抹灰。防止表面空鼓开裂。

④抹灰前应先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设置标志或标筋。

⑤抹灰前应检查钢木等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加少量麻刀)分层嵌塞密实。

⑥室内墙面,柱面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宜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米,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毫米。

⑦外墙、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其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毫米,并整齐一致。

⑧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等前一层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⑨各种砂浆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和撞击、振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⑩抹灰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下列规定:

顶棚:现浇砼—15毫米预制砼—18毫米

内墙:普通抹灰—18毫米中级抹灰—20毫米

外墙—20毫米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25毫米

⑶质量要求

①抹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面层的颜色及花纹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篇(4)

2.加固段工程地质条件:

2.16#隧洞

桩号9+208—9+648段,隧洞围岩为第三系上新统N2红粘土及亚粘土,含有少量钙质结核和灰岩砾石或碎块。开挖期间无地下水活动,围岩有一定自稳能力,隧洞上覆土层厚50—150米,主要为Q3黄土状亚砂土圾少量Q2亚粘土夹层。

桩号10+006—10+388段,隧洞围岩为第三系上新统N2红粘土偶含灰岩及砂岩碎块,开挖期间桩号10+059—10+224段有地下水渗出,围岩稳定性差。其余无水洞段稳定性好隧洞上覆土层厚15—65米,最厚处近90米,主要为Q3黄土状亚砂土及少量Q2亚粘土夹层。

2.27#隧洞

桩号11+065—11+203段,隧洞围岩为第三系上新统N2红粘土及亚粘土含有少量钙质结核及灰岩砾石或碎石。开挖期间岩土渐变段有地下水渗出,围岩稳定性差。隧洞上覆土层厚25—95米,主要为Q3黄土状亚砂土及Q2亚粘土夹层。

经勘察及施工期间取样试验成果表明:N2红粘土粘粒含量因为种种原因较高(20%—40%),有效蒙脱石含量达10%—15%,具有弱—微膨胀性。若隧洞运行期内水外渗,将极大地恶化其工程性质。

3.对N2土洞段锚杆加固的目的

通过对压力注浆和系统锚杆挤压粘结的作用,加固洞周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提高其自身弹性抗力及改善防渗体并形成一定的连续承载圈。同时,锚杆体作为支撑和拉杆与隧洞衬砌的四块管片镶嵌的机动结构可有机地结合,形成共同工作体。

4.压力注浆锚杆设计、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钻孔锚杆埋设(注浆及排气管)注浆闭浆养护拉拔试验。

4.1钻孔

钻孔采用SGZ—ⅢA型地质钻机,钻孔孔深3.3米,其中外部锚固长3米,孔径为Ф75,孔底扩孔为0.3米,扩孔孔径为Ф100.钻头视不同情况采用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麻花钻头等。钻孔要求保证长度、方向、倾斜度。扩孔采用偏铣钻进行扩孔。为加快进度,节约钻头,当全孔为红色粘土的孔段,钻机破孔后,用焊接的掏铲进行人工掏孔,人机共用,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钻机安放在钢管焊制的台车上,从洞口开始逐环沿顶拱和侧拱原管片灌浆孔进行钻孔,每钻孔一环,移动台车进行下一环钻孔。

4.2锚杆的制作和安装

锚杆杆体材料采用20锰硅钢筋,锚杆直径为18mm,锚杆杆体3.3米,锚杆的外露段要有丝扣,或焊接带有丝扣的接长拉杆(焊口强度要大于杆体的抗拉强度).钢筋加工前应进行调直、除油、除锈、去污等处理,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米设置一个对中支架,排气管和进浆管与杆体结合要牢固。

锚杆安装采用先安锚杆后注浆的程序,将一根与锚杆长度相同的Ф18铁管和锚杆焊接在一起,下到孔底,底部铁管距孔底不大于0.5米,然后在孔口安装一根1米长的Ф18铁管,孔口0.5米长的孔内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堵,孔口封堵砂浆待凝3天后进行锚杆注浆.对于仰角孔,短管为进浆管,长管为排气管;对于下倾孔和底板,进浆管和排气管好相反。

锚杆安装前,检查注浆器具的工作性能,在注浆前用水或稀水泥浆管道,并将钻孔吹净。

4.4注浆

注浆水泥厂为普硅425号水泥,砂子用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注浆用水为拌制混凝土用水,外加剂用XPM高效减水剂。注浆压力一序孔为1.5Mpa二序孔为2Mpa。施工时视现场具体情况及洞壁变形观测结果进行调整。浆液配比为:水:灰:砂=0.5:1:1,外加剂为水泥重量的5%。

注浆顺序:①压力注浆均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②压力注浆采用单孔或左右成对称上升注浆的方法,同一环上的注浆孔进行并联灌浆,孔数为2个。压力注浆采用全孔一次纯压完成。

4.4闭浆

排气孔出浆后封闭,当吸浆小于0.4L/分时续灌10分钟。

1、压力注浆锚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检测原材料

对水泥、砂子、外加剂,钢筋抗拉强度、锚杆体部件性能等进行检测、试验,其中水泥、外加剂,钢筋必须有出场合格证。

(2)检查中间产品(全套锚杆)

锚杆直径为18mm,锚杆杆体3.3米,锚杆的外露段要有丝扣,或焊接带有丝扣的接长拉杆(焊口强度要大于杆体的抗拉强度).排气管和进浆管与杆体结合要牢固。垫板(20cm×20cm×1cm)和螺帽齐备。制成的锚杆在放置和运输过程中不得有明显变形。

(3)检查钻孔

孔径75—80mm,孔底扩孔(φ100长30cm)孔位(顶拱和侧拱原管片灌浆孔)孔向为径向,排距1.6m,孔深为3.3m,钻孔成好,孔壁光滑,孔眼直,钻孔终点偏差不应大于1.5cm,钻孔终点偏差不大于25cm,实际孔位要有记录。

(4)注浆设备

首先重点检查压力表。每两班次校正一次,不合格的禁用。其次是要求注浆管路畅通,使用前作耐压试验。

(5)检查浆液和砂浆

检查配合比,采用比重计检验浆液比重,检查水、水泥、砂、外加剂重量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强度能否达到C20。

(6)检查锚杆安装和注浆

吹孔后安插锚杆,砂浆封孔0.5米深(保证注浆时不使浆液鼓出)3天后开始注浆,排间分序,排内加密。

(7)闭浆标准

排气孔出浆后封闭,当吸浆小于0.4L/分时续灌10分钟。

(8)锚杆端头处理

待注浆强度达到手70%后,切割凿除注浆管和排气管到管片内侧5cm处,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孔口抹平,锚杆外露部分用防腐漆涂上。

(9)检查安全监测

周边收敛监测:5米一个测量断面,3个测点,施工期每天测量两次(采用收剑计)用水平仪测量顶拱不沉,每20米设3个测点。施工期每天测两次。

篇(5)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不可以说三大目标之间那个最重要,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在不同的时期地点,目标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在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进度和质量,施工进度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建设工程投资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设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投资是工程建设的一个资金保证,投资的增减可以通过价值工程原理,从进度、质量控制要回投资效益。因此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做以下浅议。

二、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的作用与关系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也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三个目标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在监理协调下可以克服由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片面性和放任弊端;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质量控制活动;有利于健全不断的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匀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原因工程施工一次性特点)。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边施工、边估算,边采取措施虽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但是在没有前期工期规划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不做具体的工期规划,是某些施工队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不能合理的组织施工,造成工期延长,对完成施工任务,完成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对如期完成建设单位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会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偏面的精做细干又会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认真的做出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三、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对施工所产生的作用

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应做到以下三点工作;

1、要做出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的制定。而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进度计划的编制,涉及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场地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劳动组合、各附属设施的施工、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及建设项目投产的时间要求。对这些综合因素要全面考虑、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有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

2、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必须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在施工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无论是进度加快、进度滞后都会对施工组织设计产生影响,都会对施工工序带来问题,都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坚决纠正。

3、进度协调的任务是对整个建设项目中各安装、土建等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进度搭接,在时间、空间交叉上进行协调。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对这些单项工程之间的施工关系不加以必要的协调,将会造成工程施工秩序混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工程。

而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同样也要完成好三项任务:

1、周密计划,做到事前控制,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做好技术资料准备工作,做好对原材料、设备、零配件等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工作、做好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质量监定和施工工艺的组织论证工作、建立建全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对待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努力做到对施工中的人员组织、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一个预见性的措施,使每一项施工过程都掌握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之中,才可以发挥出在事前就把施工中的质理问题解决好,避免因没有做好事前控制造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返工问题。

2、努力工作,积极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对发生无法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做到不能在事前控制,一定要在事中控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造成无法返工或因返工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产生的,工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到管理状态中,建立质量管理点,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要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工程师应亲自进行试验或技术复核,并实行实时监控。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极时的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验收。

认真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并对此向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提出建议和意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现场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通报批评工程质量状况,做好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检查,才可以把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每一个施工工序过程中,及时的做到事中控制。

3、事后控制是指对完成施工、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按国家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自检,只有内部通过验收才能交给有关单位验收,才能保证一次验收通过,才能使整体的建设工程质量让建设单位满意。

整理好有关的质量检验报告、评定报告及有关技术文件。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竣工图,使施工竣工图成为今后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料。

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进度规划、进度控制、进度协调、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任务的具体施实。

进度规划和事前质量控制是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中对工程施工做到心中有数,在进度规划和事前质量控制阶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要有事前预测,对预测到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具体的调整方案,这样才可以减少施工进度和质量问题的发生量。

进度控制和事中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施工在施实阶段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跟踪与监控,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中互相协调的运行,对施工中出现偏离施工进度规划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进度协调是建设工程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中各施工单位之间,人员、材料、机械进场相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搭接,而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自检,对施工资料的整理交验,为建设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做好工作准备。

进度协调和事后控制虽然在施工管理中没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进度协调是保证施工进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施工单位之间的人、材、机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一个合理的搭接,将会造成窝工,严重的还会拖延工期,而事后控制是为了建设工程交验而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对施工单位进行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顺利通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建设工程的体形大、工期长、工艺复杂等特点,必须撑握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工作的要点,才能使工作做的有效、准确。

四、抓好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的要点对建设工程的作用

篇(6)

2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艺装置的一侧,四周不应同时布置甲、乙类装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场地不应低于相邻装置区的地坪。(2)抗爆控制室应独立设置,不得与非抗爆建筑物合并建造。(3)抗爆控制室应至少在两个方向设置人员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4)抗爆控制室建筑平面宜为矩形布置,层数宜为一层(不应超过两层)。(5)抗爆控制室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6)在人员通道外门的室内侧,应设置隔离前室。(7)活动地板下地面以上(即活动地板与室内基础地面之间)的外墙上不得开设电缆进线洞口。基础墙体洞口应采取封堵措施,并应满足抗爆要求。(8)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间、一般房间的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9)重要房间空调设备的启停及故障报警信号应引至DCS。

3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1)控制室建筑物应按GB5005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老规范要求为二级。(2)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5m。对于抗爆结构建筑物,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0m。

篇(7)

2有关技术问题探讨

2.1脚槽高程

合理的脚槽高程是整个护岸工程施工进度及坡面稳定的决定因素。脚槽顶面高程在三峡工程建成前,一般采用多年平均枯水位加高0.5~1.0m。三峡工程2008年蓄水后,荆江河段一方面面临清水下泄所造成的河槽刷深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枯期下游生态航运等要求流量加大形成的水位抬高问题。相比三峡工程建成前,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也给脚槽高程的确定带来了困惑。荆江河段控制应急项目和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脚槽高程采用1980~2005年枯水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多年平均水位加一定的超高确定。枯水位以上超高部分一般为1.0~1.5m,个别标段超高小于1.0m。两个项目的实施标段均在当年汛前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已运行多年,脚槽外侧枯水平台处未因内水外渗及近岸水流淘刷而出现崩塌。天字一号标段由于脚槽高程偏低,在2009年实施该工程时,虽在当年汛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但也为此投入了远大于其它施工标段的人力,施工颇为被动。综合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和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实施情况,脚槽顶高程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1.0~1.5m,基本可以应对近年来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河道及水情的新变化,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进度及坡脚水流淘刷防护等要求。荆江河段中上游脚槽顶高程超高值可适当取高值,下游则可适当取低值。

2.2滩面防护

河势控制工程建成后,经过2个汛期运行,中洲子段护岸工程和观音洲段护岸工程滩面均出现冲刷。中洲子段滩顶平台冲坑长约100m、宽约40m,平均深约3.5m,冲坑周围部分水上护坡工程出现了损坏,但在枯水平台附近的坡面没有发现沉降裂缝。观音洲段滩顶冲刷主要为截流沟后侧滩面被冲刷,冲刷深度约0.5~1.0m,冲刷长度约200m,导致截流沟后侧被淘空而。分析两段滩顶冲刷的成因,主要是因为两处滩顶均为凸咀状,汛期水流上滩后,特别是在平滩水流作用下,由于滩顶未加防护而形成冲刷。两段被冲刷的滩顶分别采用浇筑厚0.2m面层混凝土和平铺块石的方法进行了防护。根据护岸工程滩面出现的冲刷状况,建议护岸工程设计时,在考虑岸坡防护的同时,应对部分存在冲刷可能的滩面进行适当防护,尤其是对局部凸岸等易被平滩水流冲刷的岸段,也应进行一定的防护,避免“抄后路”问题的出现。

2.3新技术应用分析

钢丝网石垫护坡中南五洲段和中洲子段已分别运行了5个和3个年度,采用格栅石垫护坡的洪水港段已运行6个年度,岸坡坡面基本无塌陷和水流冲损等现象。两种新型护坡既有干砌石护坡良好的透水性,又有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的整体性,表现出良好的反滤保土(南五洲段和洪水港段为黏性土岸坡,中洲子段为砂性土岸坡)和抗冲防刷性能。另外,两种新型护坡坡面建成1~2a后,自坡顶以下约2/3的坡面均生长出较为茂盛的植物,生态护坡效果明显。混凝土模袋、软体排、混凝土铰链排等水下护脚技术在荆江河段的应用表明,3种排体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质量易控制,工程经过多年运行,护岸效果总体良好。混凝土铰链排排首高程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较多(茅林口段高于多年平均枯水位2.0m),而排首高程至多年平均枯水位间坡面仅靠排体下部土工织物来抗淘刷,以及内水外渗时的反滤保土,一旦土工织物破损或老化,易出现局部窝陷。因此,建议在该坡面范围内采用下部抛填小粒径块石、上部再抛填大块石的方法进行防护;适当降低排首高程也是避免出现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3结语

(1)在近几年的荆江河段护岸工程建设中,脚槽顶高程设置于多年平均枯水位以上1.0~1.5m,基本可应对三峡水库蓄水后引起的长江河道及水情新变化,可以满足工程建设施工和技术要求。荆江河段中上游的脚槽顶高程超高值可适当取高值,下游则可适当取低值。

篇(8)

建筑的“龙头”是设计,把设计抓好,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最高效益,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像工程质监站监督施工质量一样,审查、监督设计质量。二是规范设计概算办法。确立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审定,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这样可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与冒算的费用。三是制订设计奖惩制度。设计图纸被审查中心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以特殊荣誉,对设计人员实施奖励。四是制订“限额设计”标准。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按建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订出适宜的限额设计标准,作为设计部门的“对照表”是设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推进“四新”成果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优化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二、把握重点,加强项目施工环节的控制

实行项目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而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更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与工程质量一样,是企业的生命线。利用货币形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管理对象的耗费实行全面管理,运用标准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

一制订标准成本。确定建筑产品价格的依据由建筑预算定额、预算单价、材料结算规定和取费规定组成,根据施工图预算书文件,施工企业结合工程项目特点、自身作业条件,编制合理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制订工程项目标准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由人工费标准成本、材料标准成本和费用标准成本组成。标准成本是完成施工任务的预期成本。在制定过程中,做到既能激发职工最大积极性,又紧宽适度,既合理,又能够争取达到。

二采用成本差异考核办法。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叫做成本差异,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和企业制订的标准成本不符,产生不利差异和有利差异。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差异”,反馈信息。成本差异相应分为直接人工费成本差异、材料差异和机械使用费用差异。

三建立项目成本责任制,推行项目管理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施工管理方法。项目成本管理应在项目经理主持下,把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责任到人,分别进行核算和分析,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健全成本原始记录,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运用成本管理各种方法,及时对施工活动进行动态分析,从各环节、各岗位上挖掘成本潜力。

三、抓住关键,加强工程审计环节的控制

篇(9)

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在落实,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阶段强化成本控制工作,要针对相关人员对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不重视的实际问题,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组织体系,转变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成本控制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理念,明确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人员的责任,完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确保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落在实处。

1.2明确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内容

要针对施工阶段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产生机理,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体系,要在人工使用上优化施工阶段的人员配置,合理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控制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数量,做到对冗余人员的坚决辞退,以此来控制施工阶段成本;要做好用工人员的善后处理,对于完工、辞退的人员要理清经济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合同和管理产生经济上的纠纷。在材料费的支出上做到全面核算和控制,在确保材料技术性能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材料使用的定额,做到“集团化采购”和“货比三家”,使材料的单价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材料的使用环节,应该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主动措施减少材料的浪费,也可以利用奖惩的办法抑制材料的非正常使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布设、环境、场地方面的管理,使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操作和施工的需要,在避免材料损失的同时,控制材料在场地内搬运中产生的费用。必须要按照相关标准,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同时应规范、合理地操作机械设备,减少因不当使用对机械造成的磨损;为了节约机械用油,应做到“人走机停”,可以降低费用;此外,为了避免发生故障之后产生的高额维修费用支出,应该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降低其出现故障的概率。总而言之,实际工作中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开展各项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挖掘各种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潜力,最终使可能变为现实。例如选择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队伍师要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以求得最低的材料供应价格;施工前严密组织,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人、材、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技术降低成本消耗;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损失;除了项目管理部门对成本控制外,还应将技术、安全、经营、人事等部门都调动进来,充分发挥各部门间的协作作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3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

施工阶段控制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施工索赔工作。对因业主方及其他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损失可提出施工索赔。索赔可能是因为业主的决策失误或是设计变动造成的,也可能因为受市场因素、停电停水、拖欠工程款等影响,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一旦发生可索赔的事项,施工单位必须编写好索赔文件,及时提出索赔要求。索赔文件的编写必须要符合实际、有说服力、计算精确、内容充实、简明扼要;参与索赔谈判的人员必须要十分熟悉工程内容、合同条款并注意谈判技巧和方式,以便索赔成功。

篇(10)

在造价控制模式完成之后,要全面把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的研究与评估,在这之前,要做好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的预估。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是决策科学化的核心环节,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决策责任制、编制全方面高质量的估算指标,可以合理确定投资估算,为研究与评估打下良好基础,接着,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的投入产出进行分类核算,对于项目面对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论证,对比、选择出最优方案。最后需要专家进行经济合理性的评价,这一环节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它的目的是在经济条件允许条件下,使石油工程的投资项目在造价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前者是将每项工程中的直接费用,,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各自所占的比重同预估的各种基本指标相比较,根据对比,得出反映的各种现象,根据现象,找出差异和联系,指引下一步的分析方式。后者是在石油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和预估投资额的差异原因的分析中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先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同类别的工程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有效的推动其它类工程规范化的发展,也就是说一类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推动其它类工程朝着更加规范化的发展前进,根据石油工程需要而消耗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费用等级作为标准额度进行分层次编制,我们还需要多个标准进行分析,比如:基础标准、费用标准、预算标准、概算标准等等,依据这些标准对石油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在落实实际情况下,合理压缩人工费、设备材料费、管理费以及相关价格费用等,根据项目涉及的对象不同确定不同的目标和定额,这样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提升石油工程的管理质量,对市场实时的数据进行监控,企业内部工程项目造价指标也要综合考虑在石油工程造价分析的因素之内,当今市场的需求瞬息万变,我们要时时依据市场要求对石油工程项目的技术指标进行合理的计价并进行施工和组织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 文体之星事迹材料 下一篇: 呼吸内科护士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