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6: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徐志摩的诗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新诗坛上一颗闪烁的巨星。他不仅在五四新文学史上是“新月社”的巨擎、“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月诗歌的创作上所发射的光芒,更是如日中天。久而不晦。他的诗歌形式优美,韵致妩媚,词藻华丽。这不仅取决于他先天的诗人的气质,更离不开他后天的文学修养。徐志摩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很会准确的捕捉瞬间感觉,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大趣和色彩。加上徐志摩在剑桥游学时,博览群书,广泛接触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政治和文学艺术,也建立了他的人生社会理想。他追随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哈代、曼斯菲尔德,甚至托尔斯泰、泰戈尔,都是他膜拜的对象。徐志摩研究他们的诗,翻译他们的诗给中国读者。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的诗歌创作地位。要弄清20世纪初发生的徐志摩现象,必须从他与英国文学的血肉关系中寻求解释,必须找到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翻译活动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二、浪漫主义情怀
在徐志摩的诗集中,大部分的诗歌都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在英国开始流行。这种浪漫的诗风立刻诱发了徐志摩的激情创作,与他天性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本性一拍即合。因此这段时期,他的诗歌中往往浸透着华兹华斯的抒情的田园的风格。像华兹华斯的歌颂自然和谐一样,徐志摩也将自然的靓丽,恬静的情感写入自己的诗里。像《云游》、《康桥西野暮色》等,与华氏喜爱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完全一致。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写水。如《再别康桥》,写花,如《残春》;写鸟,如《杜鹃》,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纯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花》、《布谷鸟》、《露西》等。在谈华兹华斯的创作方而与徐志摩的特殊关系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徐志摩笔下的《朝雾里的小草花》几乎是华氏的《我们是七个》的翻版。两首诗都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和怜悯。徐志摩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创作题材等的重要性中得到启发,认为诗的内容既要解释出自然和生活的诗意美。也要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不入诗”的事物。因此,他借鉴了华氏的朴实的语言,和炙热的情感,写出了“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他与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共同兴趣如此接近,不能不说他是接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和影响。他把自己的诗歌中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都融入了大自然的景物和气象中间,正体现了华兹华斯的“人类的感情与自然的美好景象是想联合的”自然观。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徐志摩,他们的自然诗歌带个人们的是“人造社会”所没有的真正乐趣。
他崇拜华兹华斯,模仿华兹华斯,把华氏的诗歌视为“不朽的诗歌”,往往都是一颗颗希有的珍珠,真情真理的凝品。
在诗歌的节奏方面。徐志摩也极力效仿英国诗人济慈。除了在诗的构思、想象、意境、形式上模仿济慈,在诗的节奏上也得益于济慈。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中,节奏基础就是英语诗式的,实际上就是借用了济慈的《无情女郎》。而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海韵》也再造了《无情女郎》的意境。《海韵》的每段九行,大体上前四行诗诗人对女郎说话,接着是女郎回答,最后是叙述。这种结构,包括《落叶小唱》都是受济慈慢节奏诗行的影响。正如洗利尔・白之说:“徐诗的幻象比起济慈来更为直接,更为印象主义,没有济慈那种复杂的魔镜。但我认为徐诗的文学渊源在这首诗的开头部分已经很清楚:全诗首段与《无情女郎》极为相似,诗的形式也足以佐证。”当然,徐志摩从英语诗中借来的形式节奏,并没有完全把他的诗歌变成“英语式汉诗”,而是构筑了“汉语式”的节奏,用律读法来划分音步,追求了汉语式节奏的效果。
三、维多利亚的浸染
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文学领域里的诗人们对当时的局势是非常敏锐的。徐志摩接触到一些社会批评家,如狄更生、布莱克等,于是在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之后,也开始关注和欣赏那些反映和关心社会问题的诗人,效仿揭示个人品性和心灵的维多利亚诗人。如丁尼生、勃朗宁夫妇等。他赞美一切美的事物,爱女性,歌颂情爱,表现甜蜜的感伤和内心的冲突。
丁尼生的《磨坊主的女儿》中,诗人赞美女性,想象自己变成一串项链,挂在姑娘芬芳的胸前,“整日的起伏不定一伴随她欢笑或悲叹。”。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想象自己是一片晶莹的雪花,娟娟地飘洒,它不去冷漠的幽谷,凄清的山麓或惆怅的荒街,它认明了方向,飞往清幽的花园,等到她清香的身肢一旦出现,便盈盈地沾住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在那里消融。两首诗的构思是一样的,无论是项链还是雪花,无论是挂上还是飘进,都是投向姑娘起伏的胸房,足以见出它们的相似处。
徐志摩十分的敬佩勃朗宁夫妇,两位诗人的一段情史诗一叶熏香的恋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徐志摩更着迷的是勃朗宁夫人那温柔谈摔倒性格和他商籁体诗,并用散文形式译介勃朗宁夫人的商籁体诗,还写了两首较长的有代表性的情诗《爱的灵感》和《冷翡翠的一夜》。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追求超脱,自然,远离社会人生的倾向,注重表现内在心灵,同时追求外在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倾向,从总体文学的角度看,也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文风。在徐志摩的后期作品中也体现了走向远离现实,苛求艺术的创作路子,这也反映了他接受了英国作家的思想,留下了维多利亚诗风渗透的痕迹。
四、崇尚唯美主义
徐志摩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受哈代影响最大。这里引用塞缪尔・海因斯对哈代技巧所作的评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用在徐身上也同样恰如其分:哈代的优秀诗作中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相同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在格律方面进行探索。他之所以找不到合适的格律,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所受的教育,那种极不稳定,又不完整的教育使他在技巧运用方面显得幼嫩天真,胆怯羞涩。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那时传统正日益瓦解,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诗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敏锐地感受到这个变化。象他同时代的诗人一样,哈代缺少一辆合适的运载诗意的车辆,他毕生奋斗,企图以旧零件组装一辆新 车。在他的《诗选》中,就堆放着一些无法装配的思想废铁。
在教育方面,志摩从小受过良好的古文训练,至少他形成了一种普遍为人称道的古典散文风格。但是,他受的这种教育已被英语、数学和化学日益蚕食。一九一一年之后又遭受各种历史事件的严重干扰。不过,任何教育都未能使他轻易地摆脱汉诗传统土崩瓦解的困境。对于文学革命,志摩的反应是一在这点上,他从哈代的榜样中吸取了巨大的力量一不停歇地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他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尽管生命短暂,但他也象哈代一样,“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和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都描写了文学的本质,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徐志摩说:“人生是苦的”,他认为深沉的悲哀与苦楚深深地盘伏在人生的底里,他相信生的质是苦而不是乐,是悲哀而不是幸福,是拘束而不是自由。所以他在诗歌中吟唱:
我想一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一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唱的“灰色的人生”!
再看哈代的《致人生》
人生带着个凄凉的面孔,
我不想看到你的尊容,
你的肮脏外套,跛脚走动,
你那过于做作的轻松。
关于死、时辰、命运,
你能谈的我都懂一
懂之已久。懂之已熟,
熟悉它对我的作用。
可见徐志摩在《灰色的人生》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哈代的《死后》、《生与死在太阳升起时》等诗,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也是人生的悲剧。徐志摩更欣赏《对月》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
中图分类号:I06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87-02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写诗到1931年离世,在整整十年间共出版了版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共计诗作290余首。有些人认为徐志摩的诗作内容空泛,用词过于矫揉造作。虽不认同但也不能否认,徐志摩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颇受人们的喜爱。诗歌作为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人性本质中的感性爆发。徐志摩的诗是激情与冷静的耕耘的收获。
一、徐志摩诗歌的意象之美
1.复叠美。这里所说的复叠指的是同一次与反复多次的出现。如《康桥西野色》中的第四节:“晚霞在林间里,晚霞在原上的溪底,晚霞在风头风尾,晚霞在村姑的眉际,晚霞在艳喉鸦背,晚霞在鸡啼犬吠。”这里共出现了6次“晚霞”。这六次并不是单纯形式上的重复,而是在不同场景下对晚霞的不同描述,极力表现晚霞之美,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美的享受。诗人巧妙地用了这种复沓变奏的手段来抒感,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个角度出发最终又回归原地,但每次的循环往复都能够给人以新鲜之感,让我们在感受到这意象的复叠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深深情感。
2.动态美。动态美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美,意象中最有吸引人的也是这种流动性的事物。因此,徐志摩的诗歌好似是一个个跃动的水滴组成了川流不息的河流,极具动态美。比如《语》所描写的:“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描摹的一副生机勃勃、声色俱佳的画面,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中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1]。
3.轻柔美。徐志摩诗歌中多喜欢采用轻柔的意象。比如《雪花的快乐》中描写的就是“雪花”在半空里翩翩起舞,四处翻飞,他经过“冷寞的山谷”、“凄清的山麓”但却都不进去,不去感受这荒凉的惆怅。徐志摩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不愿意过多地使用厚重感的意象以给人压抑之感,相反的,他的诗歌意象用柔软的意象,仿佛羽毛般沾住人们的衣襟,融化到人们的内心。“雪花”这个意象轻盈、活泼、明丽,加上“女郎”的美丽、生动、多情,一起组成了一幅柔情、生动的画面,使内在的灵魂也含蓄着柔软的养分。诗人高洁、伟岸的身姿,坚韧不拔的意志,变化多端的艺术手法,将轻柔的意象融化在诗作的字里行间中,柔美仿佛成了每个字的灵魂,生生不息,无法剥离,最终营造出一种柔和恬美的氛围。
二、徐志摩诗歌的色彩之美
徐志摩的诗作尤其强调色彩的心理效果,也就是体现出丰富的色彩情感。众所周知,诗人在选择词藻的时候,要考虑到色彩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感。通常意义中,红色代表的是“激烈”、“兴奋”、“喜庆”的感觉,若是象征鲜血时,又使人感到壮烈悲惨;黄色给人以“明丽”、“温暖”的感觉,但若是象征落叶,就会给人萧条、孤寂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但有时又会感到犹豫、庄严[2]。如《灰色的人生》中就这样描写道: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问它要落叶的颜色,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问它要嫩芽的光泽;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倾听它的伟大的酣睡的声浪;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远山的露霭,秋月的明辉,散放在我的发上。”这首诗中,作者将人世间的残酷经历比作是“冷嗖嗖的风”,把刚出芽的绿芽比作是“光明”。徐志摩通过一项色彩的选择来传达某种情感,用落叶的枯黄色来表达现实的残酷,用绿色的嫩芽的光泽来比喻生命的希望,用落日的红辉来比喻生命的逝去,用黄橙的秋月比喻家乡的思念,但当这些又掩盖上一层黑灰时,读者有会感受到心里的沉闷和压抑,情感色调陡然变得灰暗,表达出作业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愤慨。这都是由于作者所追求的希望和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导致理想终于寂静如死灰。因此我们能够发现,若是能够熟悉运用色彩意象,就能够表现出诗歌的绘画美,以色感人,以色抒情[3]。此外,徐志摩的作品中的色彩意象也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这种客观事物在主观思想中反映出来的色彩情感,能够为作者在诗歌创作中的主题基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徐志摩诗歌的音乐之美
中国民族诗歌和音乐一直以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继承这一民族传统,新月派诗人们归纳并整理出一套系统的诗乐理论,并付诸了实践,徐志摩也不例外,深有贡献。诗歌作品中的音乐性实际上指的是节奏感,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在设个作品中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高低、长短和疾徐相呼应等手法[4]。徐志摩这样评价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诗的真妙不在它的字字面意义上,而是内涵深刻的音乐表现力上。”他认为“一首诗中最难以捉摸的,就是内含的音乐的匀整与动态感”。因此,他要求在创作实践中,要求“诗作在整体的躯壳之中要放入各种表现诗文美的手法,音乐美也包含其中”。由此可知,徐志摩注重在诗作的创作过程中融入音乐之美,寻求一种优美的内在节奏和旋律。比如说《沙扬娜拉一首》中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短短五句极为押韵,共有“柔”、“愁”、“羞”三个韵脚,仿佛如同短笛声声,吹奏倾心,绵绵流长,婉转悠扬,整首诗洋溢着轻柔的轻微舒缓的起伏节奏,仅仅用两句就将女郎的青春美貌和依依惜别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第三句用了一个复沓,生动形象地将时频频叮咛的情形表现出来,全诗虽然短小,但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是诗人感情的浓缩精华。节奏的轻柔表现出一种委婉反转、低回往复、浅吟低唱的情致。尤其是长短句的交错交融,使短诗旋律更为柔软多情,最后一句读完,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余音绕梁、回荡不休的情致,感受到诗作之外的无穷意境。再如,《半夜深巷琵琶》中,作者通过抱韵的手段,两场两短相互跌价,仿佛是深夜里无尽的吟唱、吁叹,又好似琵琶的哀怨悲切之音,被世人称作是音乐中流淌的诗歌。还有被众多人赞誉过的名作《再别康桥》也是音乐创作的典范。那份飘逸,那种洒脱,简直是诗人风度的音乐化。
诗歌作为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人性本质中的感性爆发。徐志摩的诗是激情与冷静的耕耘的收获,其诗表现出的意象之美、音乐之美、色彩之美,让读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感官中体会到自然和谐之美,产生强烈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J].丽水学院学报,2008,(01).
[2]王俊虎.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01-03
作者:杨林昕,河西学院中文系教授;甘肃,张掖,73400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追求是与性灵美,意境美,音律美,中和自然之美,含蓄蕴藉之美分不开的。他将若干传统审美趣味巧妙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整体的美感出现在诗中。他的诗中,性灵美常常是通过富有个性特点的意象来体现的,而意象又是借助于音律的美去完成的,音律又总是附丽于性灵美和意境美的,中和与自然又是相互交融的,对赋比兴手法的继承传达出了诗歌的含蓄蕴藉之美。各种诗歌美学思想的有机契合,凸现了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质,体现了他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追求。
徐志摩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与他所受的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及独具个性的艺术气质是分不开的。东西方文学的情绪和格调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
首先,徐志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徐志摩的家乡海宁,不仅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而且也是人才辈出的文化之邦。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辞通》作者朱起凤、数学家李善兰、军事家蒋百里、书法家张宗祥等等均出自他的家乡。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勤奋好学,5岁进私塾,接受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即打下了坚实的国文功底,也受到了中国儒家济世思想的熏陶,同时中国道家顺应自然、不辨彼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对徐志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至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庄周梦蝶的故事人人皆知,这是道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是无为无不为的必然结果,徐志摩的诗中常有人格“物化”、于漫不经心之中消失了具体人与物的界限,这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拟人修辞,而是真正的“忘形”与“忘情”的“两忘’,状态。“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想象在世俗中羽化飞升而去,遁入混沌的空灵境界。雪一般自由、晶莹、飘飞,轻盈洒脱、无所依托、不曾附着,恰如《逍遥游》之妙境,“羽化为雪”与“庄周梦蝶”都达到了“坐忘”的地步。抛苦乐喜忧于身外,融自身于“大道”。如一瓣风中的落花,遇水则流、遇风则舞,缘起缘落绝无自怨自怜,所有的情绪都如一江春水,来则来、去则去、来去一任天机。
少年时期的徐志摩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学观还未脱离“文以载道”“五四”前夕“救亡”思想的影响,使他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他急切盼望祖国强大,立志学成报效国家,具有那个时代进步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对他影响极大。良好的家境与顺利的生活使志摩乐观向上、自由任性、充满浪漫情怀;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追求个性发展,这些思想渐渐构成了志摩思想的基本内核,继而为日后接受欧美思想奠定了基因。郁达夫曾回忆到“而尤其使我惊奇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手里的总是一卷油光纸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这些“石印细字的小本子”传播的无疑是五四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最新的时代信息和脉搏。生性洒脱的他少年时代就具备了积极的理想追求和个性解放的情愫,为他追求性灵美铺垫了思想底蕴。同时,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他积极致力于个性文学,在个性文学的园地里积极寻找着表现真实的人、人生和人性的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引进西方进步思想,执著追求西方人道的文学,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生出新的“枝叶”,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驱使,使徐志摩努力追求,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诗歌艺术特色。
其次,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是中国20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主要是英国留学生活的影响和当时国内现实生活的体验的结果。1920年,徐志摩受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横渡大西洋到英国康桥(即剑桥)大学深造。他热爱康桥,因为康桥给他启迪和灵感。两年的英国生活,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这期间,他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兴趣逐渐转向文学,并开始从事新诗创作。徐满怀爱国壮志海渡西学,弃美利坚金元帝国的物质文明而辗转英伦,受康桥文化的洗礼,使他对性灵的发现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康河岸边的生活,诱发他去寻找美的所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物我统一的灵肉一致。理想的人生境界促成了他清逸性灵的文化心态和追求真善美的强烈的人生欲望。而这种强烈的人生欲望恰恰是封闭状态下的封建时代所无法满足的。所以他的“单纯信仰:自由、爱、美”,为他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提供了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信仰。这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封建囚笼中的人性戕害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冲破这种束缚,获得个性自由,在诗歌创作上展现出对性灵追求的真切流露。康桥园中思想文化的熏陶,对美的感悟与体会,诱发诗人对性灵美的渴望与追求。
徐志摩灵气鲜活的自然天性在剑桥特定的文化氛围浸染下,淳化为崇尚自由,追求美感、渴求艺术的浪漫气质;在其升华过程中,浪漫主义的华彩诗篇和魅人情调唤起了徐志摩无羁无限的情感。他的诗作一往情深地倾注了对爱、自由与美的理想追求和赞美,自觉努力于西洋诗歌体制的输入和试验,引进了格律体、无韵自由诗、沉思体抒情诗和十四行诗等韵律形式。因此,就艺术渊源来说,徐志摩从英国19世纪浪漫派汲取了最多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营养。爱、自由与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是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内核,康桥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成了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感情上追求纯洁自然,生活中渴求真正倾心的情义,创作上力求美的实现,这三位一体的模式在当时社会不失为积极的生命意识,只是万难得以实现。
同时,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拜伦、济慈、华兹华斯及哈代等人极大地激发了他身上潜藏着的艺术灵性,浪漫主义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徐志摩,由此他的思想走向了开放、进步,诗歌创作打破了中国传统格律的束缚,有了飘逸的情思、音乐的美感,形成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诗歌形式。他的性格像拜伦,气质像哈代,他的“理想社会”明显留下了雪莱“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众多文 化名人的影响致使徐志摩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西方文学的情绪和格调,形成了他诗歌创作中追求性灵美、意境美、音律美等诗美趣味的独特的艺术追求。
再次,诗人独具个性的艺术气质是促成他独特艺术追求的源泉,徐志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曾受了希腊主义的影响,求充分的完全的生命。他要追求生命中最丰富的经验,而不是哲学家寻求理智,他是一个艺术家,寻求情感的满足……他所爱的是人生的美丽。徐曾在《迎上前去》一文中曾说:他要的是筋骨里进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纯真的思想。他追求气韵和灵异。他主张要多多接近自然,因为自然是健全的、纯正的,自然当中有无穷尽的性灵的滋养与启发。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尽了性灵所得到的美的陶冶。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在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小水坝,水流得很急,就是在那里,在星光下听水声,听邻近小村的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顿时生出了最神秘的一种康桥式的体验: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和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诗人崇尚自然,要从自然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有了这种自觉而强烈的个性追求,性灵美也就在这种自觉个性中体现出来。热情为人类事业之原动力,世上从没有一桩大业的成功,不需热情。文艺的创作,若缺乏热情,便如炼铁成钢时缺乏火力。要我哭,你先得自己哭,以“白热”比诗人之感情,再恰当不过。总之,凡是诗人,无不是热情的化身,而徐志摩更是热情化身之化身。热情最具体的表现,在他的诗中是关于两性的情爱。
正因为他自己所寻求的都是阳光、暖和、甜蜜、美丽,一切人生的美。他永远设法避开人生的丑陋,正如小儿避开状貌狰狞的偶像一般。他不单是怕看丑陋或蠢笨,他是不看,不加理会……他永远希望他所寻到的是神奇、新颖、奥妙、聪明、美丽,一切人生的宝贝,而不愿有与它们相反的出现;他更希望他所寻到的,永远保持着它们的神奇、新颖、奥妙、聪明、美丽,而不愿他们露出使他失望的破绽;即使露出,他也不看。幻灭是志摩所不能忍受的。“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和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烁着欢喜的灵光。”有人因为他文笔优美,称他为唯美派,其实,他是理想派。唯美派的文人对于俗众以为不足与语,把自己深深藏闭在“象牙之塔”里,或高坐艺术宫殿上,除游心于古代希腊或异国文艺之外,与现实世界非常隔膜。理想主义者不然,他们看定了人生固然丑陋,但其中也有美丽;宇宙固是机械,而亦未尝无情。况且他们又认为人类“心灵力”可以创造一切。宇宙是个舞台,人类是这舞台上的表演者,我们固然可以排演出许多毫无精彩恹恹欲绝的戏剧,我们也可以表现出许多声容荼火,可歌可泣的戏剧,只看我们肯不肯卖力罢了。
所以徐志摩寻求人生的美,不但为了慰安自己,还想借此改善人生。他以一支生花妙笔,写明月、星群、晴霞,山岭的高亢、流水的光华;写那朝雾里轻含闪亮珍珠的小花草;写那像古圣人祈祷凝成似的五老峰;写爱、写光明、写真美善。甚至雪中哭子的妇人,垃圾桶边捡煤屑的穷人,深夜拉车过僻巷的老车夫,跟着钢丝轮讨钱的乞儿,沪杭车中的老妇,蠢笨污秽的兵士,都予以无限的同情。他说:“贫苦不是卑贱,老衰中有无限庄严”(徐志摩《古怪的世界》),在这些里面也可寻着人生美的。他写精神上的最高境界,比如:“他的前面有无穷的无穷;他在有限中见着永恒;他的精神似一粒无形的埃尘,追随造化车轮不停地前进;他的灵海中常常啸响着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沈从文说,在徐诗《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中,作者的文字简直成为一条光明的小河了。不如说作者的思想,成为一条光明的小河之为恰当。
但在这龌龊的、缺陷的、平庸的、罪恶的世界里,诗人的幻梦常常被打破,况且军阀时代的中国更是一个天昏地黑,罪恶横行的场所;一个刀山剑树,鬼哭神嚎的地狱,理想主义者想在这里生活是更难上加难了。所以乐观的诗人也常常喊着:“可怖的梦魇,黑夜无边的惨酷,苏醒的盼切,只增剧灵魂的麻木。”(《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又是一片暗淡,不见了鲜虹彩。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消息》)又说:“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自剖》)。又说:“我们靠着维持我们生命的不仅是面包,不仅是饭,我们靠着活命的用一个诗人的话,是情爱、敬仰心、希望,就是说世界的人类是能承受我们的爱,值得我们的敬仰,容许我们希望的。现代是什么光景?我们看得到听得到的到底是怎样人性的表现,除了丑恶、下流、黑暗。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心而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太阳给天狗吃了去,我们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这仿佛是经过一次强烈的地震的悲惨,思想、感情、人格,全给震成了无可收拾的断片,再也不成系统,再也不得连贯,再也没有表现”(《秋》)。在《毒药》那首散文诗中,也有同样沉痛的话。
但是徐志摩还没有完全灰心,对于人类热烈的爱,使他又说出这样的话:但我却不绝望,并不悲观,在极深刻的沉闷的底里,我那时还摸着希望。所以在写完《毒药》之后,他又有《白旗》,想这罪恶的人类――尤其是罪恶的中国人――用眼泪,嚎恸,激起悠久酣彻的忏悔,接着就希望那伟大的婴儿出世了。
以徐志摩个人行为而论,他的离婚及第二次结婚,也无非为了贯彻“人生美”追求的目的。虽弄得家庭关系断绝,亲友责难纷至,而他始终不悔。他之殉身这个追求,竟似飞蛾投火的勇敢。他的一生是美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一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我们的诗人永远像春光、火焰、爱情。永远是热,是一团燃烧似的热。他燃烧自己的诗歌发出金色的神异光,燃烧中国人的心,从冰冷转到温暖,如一阵和风,一片阳光,熔解南极高峰的冰雪,但是可怜的是最后燃烧了他自己的形体,竟如他所说的像一只夜蝶飞出天外,在星的烈焰里变了灰。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翻译 诗歌创作
Key word: Xu ZhimoPoetry translationPoetry creation
作者简介:李悦,女,汉族,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计算机系辅导员
一、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经历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作为深受大家喜爱的诗人,徐志摩在诗作上具有天才般的造诣。徐志摩曾在英国留学多年,对于英国文学的典籍颇有研究,回国以后,他又在众多知名学校任教,主要教授英美文学.可以看出,徐志摩的中英文功底都是非常深厚且对于文学创作是颇有造诣的。
在英国,徐志摩不仅成长为一个颇具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性格的知识分子,同时由于受到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很多作品的影响,在诗作上给徐志摩极大地启发。其中对徐志摩影响最为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英国的雪莱、拜伦和华兹华斯。徐志摩在诗作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对新诗体的实践与改革。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实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节化’(那就是诗化),才可以获得诗的认识,要不然思想自思想情绪自情绪,都不能说是诗”。正是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徐志摩在诗作过程中尤为重视诗句的旋律美、节奏美和诗形的美,从而他的事总给人以甜蜜、轻盈的美感。
在徐志摩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和《翡冷翠的一夜》以及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和《落叶》等作品。在其众多的作品当中,最具影响力的还属他的诗歌。人们在提起徐志摩的时候,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由于新月派从开始形成直到消亡的期间,都与徐志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创作也充分体现出了新月派的鲜明特征。
二、对于徐志摩诗作的评价
虽然徐志摩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今天我们应该把他的诗看作是文学上的一种文学现象来加以分析,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即使是对于徐志摩作品极其反感的那些人,在多年以后对那些作品进行重新批判的时候会发现徐志摩的作品“该到,还没有倒吧”,倘若真的“该倒,但又持久不倒”,难道这其中没有一定的原因吗?
一个作家的创作,一定与其自身所成长的环境和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念相融合,其作品也或多或少体现出作者自身的主观思想。著名作家卞之琳曾对徐志摩做出过评价:“做人第一,做诗第二”,诗成以后,却只能就诗论诗,不能以人论诗。我们分析诗的时候,不能把对诗人思想的分析作为主流进而忽视了对诗本身的分析。应该从诗的本身出发,适当结合作者的思想。
文坛里为什么会有众多学者对于徐志摩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呢?我们以徐志摩翻译布莱克的作品《猛虎》这首诗的第一节为例,原文是:
Tyger!Tyger!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徐志摩的译文是:
猛虎,猛虎,火眼似的烧红
在深夜的莽丛,
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
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
同样的一首诗,由现代作家飞白翻译之后的版本与徐志摩相比则逊色很多,他将Symmetry这一单词直接翻译成“匀称”,而整段翻译成: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燃烧在那深夜的丛莽
是什么超凡的手和眼睛
塑造出你这可怖的匀称?
相比之下,徐志摩翻译的诗句无论从意蕴上还是从音韵中,或是从诗的整体性上看都要比飞白翻译的要好的多。他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对于诗句本身的灵通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徐志摩诗全集》中的一些译诗可以发现,失范者还是占多数的。徐志摩作为一名诗人虽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体现神来之笔,但是他始终与原文的结构、韵式和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同时还存在一些主观增减原文或粗心大意之处。此外,在选择翻译诗歌的主题上,徐志摩也过于简单化、主观化和随性化。3、对于徐志摩诗作的总结
但是我们知道,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宗旨是使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表现出美得力量,进而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朱湘、闻一多等诗人都对于新诗格律化与形式美进行了尝试,他们都强调诗体本身的内在协调,同时也强调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而徐志摩医生在诗歌艺术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追求创新,为新诗的开拓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因此,本文通过对于徐志摩的成长背景的简要分析以及其翻译一首诗歌的一部分简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徐志摩诗作的评价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于徐志摩的文学贡献加以肯定,同时,也要秉持无产阶级的文艺观点对其进行扬弃。
徐志摩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翻译家,他曾经翻译过众多英美诗人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他共翻译过两首:《歌》(“Song”)和《新婚与旧鬼》(“TheHourandtheGhost”)。徐志摩开始发表新诗时恰逢中国新诗从自由体向格律体转变时期。是时,自由体新诗把中国诗歌从古典诗词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的使命已经完成,用白话文写诗开始受到质疑。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更加关注艺术性问题的时期。如果说之前的中国新诗是“为人生而艺术”,那此时的中国新诗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就是中国新诗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代表。正是在“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徐志摩开始引介、翻译和模仿创作大量西方的诗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艺术流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Brotherhood)的成员。该流派不仅以纯艺术和反商业化的姿态自居,更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先声。其成员对维多利亚时期教条和机械化的艺术形式提出质疑,主张回归到文艺复兴初期充满真挚情感和质朴表现力的艺术风格中去,并渴望解放压抑已久的人性。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受到徐志摩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近似的艺术追求和理念,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不仅符合了当时国内流行的诗学理论标准,更符合新月派的文艺思想———纯美主义和人本主义:他们都追求艺术纯美,都倡导人性,都强调情感的真实流露。②徐志摩认为,诗歌应该是有节制的情感宣泄,所以他的诗歌总给人以“甜蜜的忧伤”感觉。无独有偶,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也以“含蓄”称著,且诗风清新,这在拉斐尔前派中也不多见。故而,徐志摩选择翻译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还是因为拉斐尔前派对纯文艺和人性的追求符合了新月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理念。
二、徐志摩的两首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
对于诗歌翻译,徐志摩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在《一个译诗问题》一文中说:“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照样写出,但这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那就不能叫译。”③由此可见,徐志摩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不仅如此,新月派倡导的“三美”诗歌创作原则也在他进行诗歌翻译时被其奉为圭臬。徐志摩译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基本上遵循了其诗歌翻译原则。首先,译文的结构十分工整,由两个整齐划一的段落组成,且句节之间都很均齐,具有“建筑美”。其次,徐志摩的译文能给人以视觉上的联想和感应。原诗第二节中没出现过“甜蜜”、“黑夜”和“歌喉”等词汇,但徐志摩的翻译可以让人联想一副对比强烈的画面:露珠滚落青荫,悄无声息却卓有生气;暗夜夜莺悲戚啼鸣,残音震心,死寂沉沉。甜蜜与悲啼的对比,生气与死寂的对比,会给读者在视觉和听觉上以震撼。此外,整首译诗还充满音韵上的和谐。最好的证据莫过于罗大佑在半个多世纪后把徐志摩的译诗谱了曲,成了流行歌。如果说《歌》的翻译做到了形神兼备,且遵循“三美”原则,那《新婚与旧鬼》的翻译则是一次练兵,没有完全遵守其诗歌翻译原则,却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新婚与旧鬼》原诗中有新娘、新郎和鬼(新娘的旧情人)三个人物,并以三人轮流吟诗的方式讲述了负心新娘在婚礼中摇摆于新旧情人间的故事。徐志摩曾强调过分专注于神情的翻译是写了另一首诗,但他也没能逃离这种命运。整首诗虽有贴切的直译,但读者能发现多处改写。例如“……Hebidsmyspiritdepart/Withhimintothecold:-/Ohbittervowsofold!”①徐志摩译为:“他指着那阴森的地狱,/我心怯他的恫吓-/呀,我摆不脱曾经的盟约!”②显然,第二行是添加的。这句可译为:“他邀我的魂灵/与之回到阴冷的地狱/哦,还有那旧时的盟约!”这种改写虽有悖于徐志摩的诗歌翻译原则,但却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他的诗歌创作,让其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充满创造性和互动性。
三、徐志摩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的模仿以及再创作
【关键词】徐志摩诗 想象 意境
徐志摩是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欣赏他的诗歌的人无以计数,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徐志摩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融会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诗风。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意境优美,回味无穷。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作品中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当属《再别康桥》。康桥(即剑桥)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是他的理想的摇篮,故地重游,情感非同寻常。“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别离的笙箫”,构成诗歌缠绵悱恻的意境。诗人把美丽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融为和谐的一体。康桥的柔波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飘摇在康河。总有别离的生箫、沉默的夏虫,终要离开,于是他悄悄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赋予夏虫、康桥以人的感情,它们也在替诗人忧伤。这就把主观感情和外在景物的融合。诗人不但借景传情,而且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总之,徐志摩将各种因素高度和谐地统一运用,让我们一接触他的诗歌,就陶醉在他创造的意境之中。
二、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徐志摩诗歌在音乐美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影响也最为深远。在理论上他将音乐看作是最为重要的诗美因素。他的作品几乎全部采用当时的口语,就是现在的读者读来也琅琅上口,韵味十足。在这方面,《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和《再别康桥》都堪称经典。其中《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代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准确地抓住日本侍女在与客人道别时的一瞬,用“温柔”、“娇羞”、“忧愁”等富有感彩的词汇,道出了说不尽的温情,画出了一个侍女动人的形态和神态,特别是最末一句“沙扬娜拉”的款款道出,犹如一幅余音缭绕的娇美图。徐志摩的诗歌形式自由而又都精巧典雅,深得白话新诗的精髓。
三、词藻华丽,想像力丰富。
徐志摩诗歌并不刻意追求词藻的绘画美,但富于想象力,又善于驾驭现代汉语中的各种雅俗语言,因此,在文词的使用上也常常表现出“香艳”或“浓艳”的特点,甚至以丑为美,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有着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香艳”如《她是睡着了》:“看呀,美丽!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罪与罚(二)》:“肉鲜鲜的引诱”,“鲜艳的沉沦”等;“以丑为美”如更接近他的散文风格的《婴儿》:“她那眼,原来像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眼珠像是烧红的炭火,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她的原来朱红的口唇,现在像是炉底的冷灰。”如《半夜深巷琵琶》写得妩媚明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雪花的快乐》,以雪花自喻,追求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的理想;如《沙扬娜拉》状写日本女郎贴切传神,既纯清无瑕,又楚楚动人
四、比喻新奇、表现手法多样。
他善用反讽、比喻、象征等手法, 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其诗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的审美境界,大大提高了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28-02
《生活》是徐志摩《猛虎集》中的诗,如果说《志摩的诗》中大都“诗情无关阑的泛滥”,那么《猛虎集》则冷肃沉重,多了些“灰色”的调子,也正因此早期的研究者们多将《猛虎集》视若下品,《生活》也被当作反面教材的典型加以贬斥。《生活》如此的遭际和1933年茅盾对徐志摩的评价不无关联,茅盾的那句经典论断:“徐志摩是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 影响深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也多肯定其诗歌技巧上的成熟,否定诗中那“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于是《生活》因 “暗惨的可怕”也就难逃厄运。进入新时期,对《生活》的评价有所上扬,但总体上还是认为《猛虎集》和《云游》时期,作者的思想“明显地向斜坡滑下去了”,《生活》中充满了绝望。《生活》里,徐志摩不再继续高唱他心中理想主义高亢的乐章,转而在生活沉重的底板上涂抹悲伤和沉重的色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因此否定此它的成就。实际上,此诗无论是在艺术表现还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均有值得研究之处,不仅如此,隐藏在这背后强大的语境话语更能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生活》的成就之一在于诗歌意象的独特性和综合化效应。全诗共八行,七十五个字,可谓是凝练精悍。闻一多早期强调“浓丽繁密而且具体” 的意象,后来逐渐转向关注意象作为情感和理智凝聚的集合体的特性,这不仅对他本人同时也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他的早期诗歌相比,此诗没有华美的语言,丰赡的辞藻,繁复的修辞,明丽密集的意象,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意象和朴实无华的情感。徐志摩早期诗中的意象如快乐的雪花、娇羞的莲花、夕阳中的新娘等无不具体可感,充满明丽的色彩感和生动的画面感。《生活》中的意象则体现了意象作为“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集合体” 的特质。贯穿全诗的两个意象:黑暗的甬道和妖魔的脏腑看似简单,实则极富创造性和感染力,它们不仅使沉重的生活形象化,营造出一种狰狞恐怖的气氛,而且使诗人的心灵具象化,是诗人个人生活和生命体验的凝铸。诗人不仅摒弃了意象“程式化”应用的模式,就连意象在传统诗歌中也是未曾有过的,充满时代感和诗人的独创性。这两个意象既以诗人对生活丰富的感性体验为基础,又以诗人对生命深刻的理性认识作结,最终完成了意象对情感和思想进行有机熔合的旨归。
《生活》的另一出色之处在于诗歌的旋律化倾向。所谓“旋律”并不仅仅是指由音节、平仄、韵脚、格式等外在形式层面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诗歌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指诗歌的内在节奏和外在形式完美契合后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旋律化”倾向,即“音乐性”。新月诗派早期追求 “音乐美”,多是通过对声韵节奏等外在形式的安排处理而实现的,因而有时难免犯了削足适履的毛病,即为了追求音节句式等形式上的完美而导致了诗歌内容的生硬和拗涩,诗歌情绪的虚空和诗歌韵味的缺乏。徐志摩的《生活》这首诗歌不是“三美”理论的应和之物,不是为了形式而牺牲内容之作,而是体现他对诗歌“音乐性”的尝试。
关于诗的“音乐性”,徐志摩曾提到:“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无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节化’(那就是诗化)才可以取得诗的认识,要不然思想自思想,情绪自情绪,却不能说是诗。” “字句的排列有恃于全诗的音节,音节的本身还再起原于真纯的‘诗感’”。《生活》总共只有八行,每行字数相近,均为九字句或十字句,每句中音节数量也大致相同,故全诗形式大体整齐匀称。此外,还采用隔行押韵又在内部适当换韵的方式,如奇句的韵脚本为an,临末两句奇句则变成ang,这两个韵脚虽不同,但在听觉上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诗歌总体感觉依然是充满节奏感的。这里强调《生活》形式上的匀整并不意味着它同时就淡化了诗歌的内容,相反地,此诗外在的“节奏感”是和内在的“音乐性”融合在一起的,它是在“诗感”的驱动之下自然产生的,是对诗歌情绪恰当而有效的诠释。《生活》单调、沉郁的基调,从本质上决定了《生活》外形上的大体整齐。相对固定的诗形,相对整齐的音节在吻合诗歌内容需求的同时也使自身成为了诗歌内容的一部分,这和闻一多的《死水》显然同出一辙。《生活》实现了外在节奏的内在“旋律化”,也就达到了尝试追求诗歌“音乐性”的目的。
《生活》不但在表现形式上多有值得肯定之处,在思想内容上也较前期更加深沉、厚实。徐志摩生来就是诗人,他单纯、好动、天真浪漫,对生活充满幻想,但同时又敏感且多思,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他的内心,刺激着他的诗思。政治理想的落空,爱情的可望而不可即,现实婚姻的不如意,生活负担的加重,现实社会的黑暗逐渐把他逼入绝境,他对生活的热情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在一点一滴地被摧毁。诗人曾明确袒露过自己的心迹:“我们在这生命里到处碰头失望,连续遭逢‘幻灭’,头顶只见乌云,地下满是黑影;同时我们的年岁,病痛,工作,习惯,恶狠狠的压上我们的肩背,一天重似一天”。《生活》之所以“暗惨的可怕”恰恰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正是诗人彼时“暗惨”心境的折射,诗人把生活想象成一条阴沉逼仄的甬道,暗无天日,只能“摸索着冷壁的粘潮”艰难前行。生活是如此沉闷,令人窒息,犹如“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惶惶而不可终日。当诗人把生活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也仿佛看到诗人那被现实逼迫得苦不堪言的灵魂。
当时代的沉闷不可阻挡地盖上头顶,生活的凄惨不可避免地牵胁着思想的时候,“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生活》正是诗人为那受压迫的神经而寻找的诗意的栖所,在这里他任由情绪生发,他尽情地发泄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怒,他甚至直率地发出和生活一同毁灭的诅咒。《生活》最为人所诟病之处在于最末两句所呈现出的绝望心态,实际上,我们仍可以看到在生活泥沼中痛苦挣扎的诗人形象,不然他又怎么可能在甬道中艰难地摸索,在“妖魔的脏腑”内奋力挣扎呢?如果说《生活》中真有绝望,那也是诗人在反抗后对现实更清醒的认识,在挣扎中对人生和生命更深刻的领悟。因绝望而挣扎反抗,又因挣扎反抗的无果而更加绝望。
《生活》是展现诗人精神面貌的镜子,更是无数像诗人那样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写照。他们同样怀抱生活能够绽放理想之花的期待,同样盼望着理想社会的到来,但最终这种希望只能屈服于无情的现实。《生活》中的诗人是痛苦的,而现实中那些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的灵魂同样是不得安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的精神变化不全是由个人因素导致的,而是有着更为复杂而深刻的时代因素,而当《生活》成为了能够观照一定时代下特定群体的普遍性精神性特征的文本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贬低它的价值呢?
参考文献:
[1]茅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3(2).
[2]陈卫.闻一多诗学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