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2 18:29: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矿产勘查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矿产勘查论文

篇(1)

2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2.1商业性

矿产地质勘探的客体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也就是说不存在完全一样的矿床。一个矿产勘探单位能够在很多地区进行勘探活动.但是不同地区的勘探方法会有所不同。所要勘探的产品具有抽象性,它并不是具体的事务,而是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矿产开发活动起到引导作用,属于机密信息。一个矿产如果没有获得勘探信息,就会失去具体的作用。如果勘探工作脱离实际,也会导致获得的信息失效。只有将实际情况和勘探活动联系到一起,才能够得到实际有效的数据,服务于矿产开发活动。矿产勘探从动工到可行性分析,再到完工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持,而矿产勘探的经费收益是要将相关产品销售出去后才能够获得的。地质勘探处于一个商业链条的最前端,因此地质勘探的资金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点。

2.2持续性

矿产资源具有隐秘性,任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一个大的矿产资源,有可能要经历几十年的地质勘探,有时候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工作。

2.3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该项活动是一项从表层到内里,从浅显到深层次的认知活动。勘察人员必须分析矿床的规模和大小等,无法人为创造,且成功率不高。前苏联地质部1959———1969年发现矿点,普查、初勘、详勘比为100:35:3:2。美国放射性矿床的找矿成功率为0.7%。加拿大联合矿冶公司1927———1969年找矿成功率为7%。加拿大Soquem公司10年间在魁北克省的找矿成功率为1.5%。由于勘查成功率低,有许多矿业公司确实未能发现真正有开采价值的矿床。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暴露找矿阶段,铁、锰、黄金找矿的成功率为10%,20世纪70———80年代的隐伏矿找矿阶段成功率为5%,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隐伏矿、难以识别矿找矿阶段成功率为2%~3%。

2.4不平衡性

矿产资源的存储量和勘探投入的性价比有着直接关系,矿产资源越少,其投入的性价比就越低,反之越高。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可能完全均衡,由于地质环境、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影响,矿产地质勘探也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在同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探也可能呈现出不平衡性。一些经济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勘探的成功率就会较高,风险也会相对降低。

2.5高收益性

矿产地质勘探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其投入产出非常高。矿产地质勘探的收益来自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矿产本身的价值,另一部分来自于矿产地质勘探所得到的信息。矿产地质勘探的实质就是增加我们对地下矿产资源的了解,我们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具体情况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就越值钱。

2.6不充分性

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类型和存储量等要素有很大的区别,同时还会受到探矿权的限制,因此一个地区的探矿权往往比较单一。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单位在勘探,矿产勘探单位之间在勘探技术等方面竞争激烈,但是在勘探区域拥有权方面竞争较少。特定的勘探权是独一无二的,优质的勘探权则是各个勘探单位之间竞争的重点。

2.7勘探结果流动性低

矿产地质勘探是一项长久活动,一些地质勘探员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找到优质的矿床。矿床的定价直接关系到勘探人员的切身利益,这种利益关系导致地质勘探人员和开发人员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探矿权失密的话,就会导致勘探单位的活动失去意义,因此勘探结果的要价都非常的高,巨额的交易费用干扰了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正常发展。

2.8战略性

石油、天然气、煤炭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应该作为矿产能源勘探的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新地区、新领域、新层次的能源勘探,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能源的存储量。

篇(2)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132-1

0引言

地质勘查技术包括技术种类较多,主要就是利用物探、钻探、遥感、测绘等对地质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近些年此类技术在矿产工程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和深入,为矿产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矿产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

1.1对资源进行拓展勘查

矿产开发有一定的资源局限性,在开发中矿产开发的年限决定其生产的发展,任何矿产的开发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多数矿产工程都必须重视持续性开发,所以在矿产工程中必须利用勘查技术对潜在的资源进行勘查,尤其是对铜矿、铅矿等更应进行持续的勘查,发现潜在的资源以保证矿产生产的持续性。

1.2帮助生产勘查

在矿山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地质勘查才能为矿产工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指导制定的相关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因为矿山开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且在开发中会不断遇到新的地质问题,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地质勘查,以此保证矿山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开发。对于生产中的矿山而言,开采对地质结构是一种破坏和干扰,所以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及时的勘查,同时也是对周围矿产蕴藏情况的调查,以此指导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对已经开发的矿区进行安全评估,对未开发的地区进行矿物勘测,对于矿山生产显然意义重大。

1.3对矿产进行综合性评价

矿产生产与工程中往往存在矿产综合开发的问题,即对矿产的类型以及伴生矿等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制定相关开发计划等,综合开发或者紧缺矿产开发甚至是尾矿生产都离不开地质勘查,因此勘查技术可以帮助其实现综合性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4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

矿山生产接近尾声时需要对矿山进行关闭处理以及复垦工作,这些都需要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勘查,并提供重要的资料,指导矿产工程进行后期的坑道关闭以及环境保护等。开发完成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地质评估,关闭前应提交地质报告方便工作的开展。对于废弃的矿山或者闭坑矿山等,必须进行地质和环境评估主要是保证环境以周围的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并可以根据资料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利用或者开发,因此勘查资料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矿产地质中所采用的勘查方法

2.1地质填图

此类技术就是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利用相关地质理论对所需要开发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对地质矿产的生成以及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是细致调查生产区域内的地质结构以及岩层的基本性质,对其成矿的规律以及地质信息进行汇总,除了获得必要的矿产资源分布信息外,也对地质情况进行了解。

2.2砾石分析

砾石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查技术,主要是对矿体表层风化的砾石进行调查与分析,或者根据与矿化相关砾石性质进行分析,因为重力和冰川、水流等作用,砾石会呈现出大范围的分布,且与矿床的分布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对砾石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直接获得山坡、水系、冰川的活动规律从而找到对应的矿床位置。该技术通常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与分析来获得最为直接的地质资料,从而帮助矿产工程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2.3重砂分析

在矿产地质分析中可以利用各种疏松的沉积物中的自然矿砂来进行分析比对,从而获得矿床的性质和位置等,并将砂矿作和原生矿作为寻找的目标,通过对重砂的分析来获得矿产的位置与分布情况。

3矿产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应用

3.1地形结合工程测量

地形和工程测量就是采用国家地理高程的基准点来对矿区的位置进行标定,如果在勘查中需要对边缘的矿区进行勘查则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全面的测量与分析,独立构建一个坐标系统完成测图,获得矿区相关的数据资料。在测图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应勘查的仪器设备等,并确定定位时间、定位程序等,并对测量的精度等进行全面的规划与分析,确定标准与明确说明,以此提高勘查的准确性。同时对于精度应严格的要求,执行规范中的标准,满足勘查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勘探剖面比例尺,应保证实测剖面的准确。

3.2地质填图的应用

地质填图在应用时不论是比例如何其都应作为地质勘查的基础,填图必须精确,必须满足规范中的精度要求。对于比例尺较大的填图而言其服务的对象时矿产勘查、矿山建设等。因此选择比例时应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选择,以矿体规模、复杂程度、勘查阶段等作为标准。做好地质点设置的工作,当布点完成后,应利用仪器帮助绘制具体的点的位置。如果是薄矿体、标志层等抑或是特殊地质对象等,应可以扩大进行标识。

3.3水文地质技术应用

水文地质尤其重要的勘查意义,水文地质工作也是勘查的过程之一,对于不同比例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的结果,其都应满足相关比例尺的约束范围。同时应满足矿区内的水位地质、工程地质等基本的需求,对于专业的水文地质工作以及岩层矿物物理学性质检测而言,其都应满足向规范的要求,并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4探矿应用

探矿时应按照勘查技术的应用特征进行选择性应用,利用勘查结果对有利于成矿的区域进行重点勘查,这样容易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应重点弄清断裂带的相关分布情况,并对矿田、矿床的展布层次进行细致分析,获得其分布的特征。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曾与控制区域的深大断裂带有着相关的规律。同时在不同的地质构造作用下,形成矿床的条件也会发生改变,此时应注意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于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矿床成矿带,并也以一定的间距行排列产出。因此,沿不同级次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追索,对比成矿地质条件,易于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4结束语

技术发展促进了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未来可以在矿产工程中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率,使得自然资源得到利用,并对矿山周围的环境加以保护,勘查技术已经被重视并大范围的应用到生产中,而未来的发展的集中在将传统技术和方法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并使之发挥更好的勘查效果上。

参考文献

篇(3)

但是,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其他产业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行业的投资增长较慢,计划性财政地勘投入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投资比重由1999年的11.83%下降到2003年的6.02%;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64.58%上升到2003年93.55%。但是,如果除去油气矿产,这一比重则要大大改变,自2003年以来,我国非油气矿产的矿产地质勘查资金还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发展后劲显得不足。而且,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央部门投资比重过大,社会投资和外资投资比重过小。整个资金市场规模偏小、发育不健全。投资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矿产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探、采”的体制,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国家投资低效、社会投资进入受阻”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

2.勘查权益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滞后,政策法规的稳定性、透明性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商业性投资的要求。

3.市场发育的程度不高,矿产地质勘查要素市场不发育。矿业资本市场缺失,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的投入规模偏小;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发育,数量少,不规范。市场主体改革滞后。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老矿山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继续依赖于旧的运行机制,对市场信号和市场调节不灵敏。我国符合完全市场主体要求的涉勘企业并不多,大多是事企混合运行的地勘单位。

4.探矿权流转不畅。我国目前探矿权的流转不活跃,转让方式单一。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市场仍然是为“大而全”的国有地勘单位所垄断,缺少机制灵活、经营有进有退的中小型勘查公司和找矿人,整个矿产勘查市场缺乏活力。在矿业权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往往作为矿产勘查风险企业的股东参与运作,并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财务等专长,一方面保证矿业权融资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又在谈判中保障了风险企业原有股东的权利。

二、构建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配套措施

现在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构建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几点具体配套措施如下。

1.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

矿业权市场是矿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中介,只有矿业权市场运转灵活而高效,中小型高风险勘查企业才能实现其潜在的高收益,真正的融入风险投资市场中。为了迅速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矿业权市场的进程:(1)尽快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2)建立合理的矿业权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矿业权资产交易成功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阻碍矿业权资产进入市场。因此,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分配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维护良好的矿管秩序,没有良好的矿管秩序,就无法建立规范的矿业权资产交易市场,应加强矿管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为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矿业权资产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努力拓宽退出渠道

风险投资只有顺利地实现退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在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大力加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1)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2)利用国外的勘查风险资本市场,在合适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筹资需要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

3.加快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

中小型的地勘企业是勘查风险投资机制中的客体,该机制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地勘企业的发展。要加强对企业化经营的行政指导和理论指导。地勘单位改革遇到的政策,如企事业离退休待遇的不同、财政预算管理的新规定等,以及在改革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或改革的方向性问题,都需要加强行政和理论指导。地勘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事业牌子和企业化经营的关系,把工作重点放在实施企业化经营上。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尽快制定国家有关勘查风险投资的指导原则、战略方针、中长期规划;尽快出台政府低息贷款制度、银行贷款政府担保制度、有限合伙企业制度、勘查补贴制度、勘查税收减免政策等;进一步完善矿业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建立勘查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完善矿权流转市场。还要注重培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人才,以运作好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活动。

三、结论

矿产地质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且在当代日益呈现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趋势,这些特点决定了矿产地质勘查业很难像一般产业一样从普通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而结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在矿产地质勘查中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就成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现阶段财政支出在矿产地质勘查中仍占相当比重,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源保障的需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现状和风险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集中体现于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投资机制的构建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胡魁.振兴矿产地质勘查工作[J].资源产业,2002,(4):14-16.

[2]郭战英.内蒙古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管理[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2,(1):1-6.

[3]梁珂.我国地质勘查业与矿产开发业协调发展的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9):20-23.

[4]冯建忠,续婧.矿产地质勘查项目研判ABC[J].地质找矿论丛,2007,22(4):287-290.

[5]赵振华.从超大型矿床研究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思考[J].科学通报,1999,44(8):890-894.

[6]汪东波,梅友松,徐勇.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1,37(5):1-2.

篇(4)

中图分类号:P624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1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的先导作用,提前 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1.3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1.4 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1.5 立足国内,扩大合作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1.6 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2 提高矿产勘查技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 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2.2 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标志层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2.3 水文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2.4 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 3~5m 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井)进出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丈量孔深。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2.5 采样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分别予以取样。煤质采样要根据不同煤类及其可能的工业用途、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砂矿样的淘洗、称重按有关规范执行。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外检样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准则及技术要求

3.1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一般遵循以下准则

3.1.1 相似类比准则。这是矿产预测首选的基本准则。因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有相似的矿床产出,我们常用“地质类比法”找矿,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一般命中率较高。然而,进行找矿预测时,并没有完全相似的两处成矿地质条件,但也要比较两处相异条件,甚至要进行多个地区的比较。找矿经验表明,凡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相似,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矿床,一般有相似的矿化标志,可作为类比依据,预测找矿靶区或预测区与已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矿化标志相似,类比的准确性就较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就高,找矿效果就好。

3.1.2 求异准则。矿产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用已知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类比,可能发现相似的矿床。然而,对未知的矿床类型或尚未认识的新矿化类型来说,就要运用求异的准则,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的特殊性,预测可能发现另一种矿化类型或新类型矿床的产出。一般来说,-种新的矿床类型的出现,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建造组合,与周围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矿化标志,我们称之为“地质异常”。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不仅要注意与已知矿床类型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对比,还要注意“求异”。同一地质异常往往出现一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并伴随出现强弱和规模不等的物化探异常,查证这些异常发现了矿床,这就是“同中求异”。

3.1.3 综合预测的准则。进行综合预测,一是采用综合方法预测;二是要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前者应充分利用和综合分析测区内地质、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而且要求资料与矿产预测比例尺相一致,有人称之“尺度水平对等”,对于大比例尺矿产预测,要特别注意深部矿化的“指示信息”“、隐敝信息”和“新颖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应用综合方法预测,后者是指进行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元素预测。这是因为在预测区内往往有多种矿产共生和多种有益元素在同一矿化体产出。根据这一共生关系,以一种矿种为主的矿床出现,可能预示另一种甚至多种矿化的存在,这类地质现象在许多矿田、矿区范围内屡见不鲜。所以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坚持“综合预测”的准则。

3.2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方法技术要求

3.2.1 建立良好的资料基础。不言而喻,区域地质调查图件资料是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后,往往又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勘查、科研和矿产开发,增加了许多新资料、新信息。因而,按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求,应采用最新资料,对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以达到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精度要求。

3.2.2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预测矿产,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这是因为它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特征及标志信息,用以类比预测。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内外部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和矿化标志的高度综合和总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上升为成矿地质理论,并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出来,使人们对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一完整概念性认识。

4 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各类矿床发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4-1885

国内刊号:53-1041/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6)

中图分类号:P578文献标识码: A

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基础产业,由于其广泛应用、不可替代性等原因,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对我国的外交事务也有所影响。探月计划的工作之一就是探索月球上的矿物资源。从小我们就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矿藏丰富;但是同时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针对石油、钢铁、铜矿产而言,储量甚至称得上单薄稀少,尤其是铜矿产资源,有权威部门研究称我国在这方面的储量仅能保证几年到十几年的需求,因此勘查寻找新的铜矿产资源迫在眉睫,除了传统的找矿方法之外,也有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于勘查过程中。本文对铜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传统勘查方法和近年来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我国铜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有色金属储量和质量最高的省份都当属云南省。如今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器材的制造中,在科技进步中占据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国家内政外交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铜矿产目前的基本情况是:(1)矿藏丰富,矿产总量多,锌、锡、钛等已知储量均为世界第一,但是从地域上和种类上都比较分散,集中情况较差,缺少大型单一矿藏地带,开采难度较大;(2)矿藏品味低,开发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不高,因此除了提高采矿技术,新矿的寻找也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3)在工业生产中需求量比较高的矿产较少(如铜矿和铝土矿等),且矿产本身规模大多比较小(铜矿中小型矿占到80%以上);(4)铜矿产本身利用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广东省有色金属储量不多,主要是铅锌、稀土、铝、铜等,省内主要矿山包括信宜银岩锡矿、茂名钛矿、凡口铅锌矿等,但有色金属行业资产比重(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等)排在全国前五的行列;广东省地质部门参与众多国内外矿山的勘查工作,勘查水平和效果在我国名列前茅。

2传统的铜矿产资源勘查方法

目前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的总称。具体来说,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国内外矿产品市场的需求,运用成矿理论作指导,通过采用有关的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的矿产资源所进行的专门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1]。

矿产勘查工作本身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基础、过人的耐心和抗打击能力以及细致入微、多思考多观察。一般来讲,由于矿床本身的层次特点和勘查工作的高消耗性,勘查过程应该分阶段进行,在逐步深入的同时能够防止投资的浪费。矿产多是分布相对集中的,因此通常新矿的寻找是在已知矿山、成矿区探测并逐渐向扩展。

目前,我国由于多年的积累和对于矿床的勘查工作的逐渐深入,已经基本形成了“矿产地图”,对于各类铜矿产资源的大致分布及储藏地矿床本身的地质特点都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矿产勘查理论和方法上也都有不少的积累。例如数学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数学广泛应用于铜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多个方面,如特征分布规律的分析,数量、品味等分布曲线,概率分布法则,数学经济理论等。

传统的矿产勘查方法和勘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槽、地台、地洼等地质条件对成矿特征的控制,断裂控矿与褶皱控矿,地层、岩相控矿,区域地球化学因素控矿,矿产露头、近矿围岩蚀变、矿物学标志,铅同位素定位找矿法,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生物标志、人工标志等。一般来说,矿产与地质关系最为紧密,不同的矿产对于周围的环境也有所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反应在人们的生活中。

3新兴铜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索

跨学科综合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的发展也为学科的综合提供了可能性。除了上述传统的方法之外,近年来,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电吸附、吸附相态汞、有机气体集成等也被运用于铜矿产资源的勘查中,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强化异常找矿法的理论依据是根据将矿床对于其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非常微弱异常线性(如电、热、磁等的异常)进行放大的方法展开的,目前已经广泛采用的如电吸附、偏提取等方法,经实际勘查证明对于隐伏矿的勘查效果较好,对人为干扰的抗干扰效果较好,自从采用以来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值得推广。

高光谱遥感方法作为新技术方法的一种,在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是一种比较新的方法。不同的物体光谱特征不同,而光谱仪产生的多光谱、高光谱图像不仅可以获取可见光图像,而且对各个波段的非可见光均可成像,通过将遥感图像提取的信息与矿田构造的要素结合在一起用来寻找矿床。遥感技术不仅对大范围搜索上较为适用,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电脑分析的途径,不仅解放了人力物力,而且避免了主管判断上的失误,使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光谱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促进高光谱遥感在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方面的进一步应用。

此外,结合当地传说、地名等开展的地质普查工作仍要继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朴素的智慧,通常一个地方的传说、地名等流传时间久远的故事都与当地的特点有关,铁山、铁岭一般与金属有关,银山出产银色的金属等等,虽然有时会有所差池,但一般这种指示作用都是正确的,只有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才能最快找到铜矿藏。

4结语

铜矿产资源的勘查涉及到矿床学、选矿学、采矿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甚至与经济学、数学等都有所关联,在学科综合化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探测、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其中,充分显示出铜矿产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寻找能源,做到“开源节流”,保证我国工业生产中对铜矿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88-02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这一理论基础的体系可以从下列经典著作或出版物中得到体现。

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1 勘查地球化学历史回顾与发展形势

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化探的主要任务是找矿,这个观念和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开拓新领域的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化探的发展应走与地质、物探及相关环境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之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化探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点、结合点”,并在综合研究中站到解决问题的前沿。(6)管理体制等问题。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针对资料利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组织协调等问题,管理工作也要随之进一步改进。

2 区域地球化学技术分析

我国的区域化探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基本工作方法。近几年,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和地球化学基准等区域性研究课题,仍是国际上的热点。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果,坚持做下去,其意义将不亚于“门捷耶夫元素周期表”。

2.1 区域化探资料利用率偏低

我国自1979年开始/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0(即地球化学填图),采样密度从1个样/km2至1个样/几百km2,覆盖面积从几千至上百万km2。这些巨大的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巨大信息为新矿床的发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海量”数据及资料没有达到共享机制,不利于广泛的利用和深入研究;资料的利用程度较低,找矿信息未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料研究基础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在战略上将全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变化放在一块考虑,以1∶500万~1∶1000万比例尺,把区域化探资料与基础地质、构造作用,以及全球尺度的浅表部和深部地质作用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可为基础地质提供更多新的信息。(2)把化探资料的区域背景与地球块体、不同构造区、大的成矿带联系起来,从地球演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在地质理论和基础研究中发挥作用。(3)在区域成矿作用研究方面,过去利用的元素少,偏重于研究局部异常,很少从大的成矿角度来考虑问题。(4)在地质填图中解决地层、构造等问题,这种工作已有了新的开端。(5)在环境、农业、林业、牧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2 方法技术的改进是实施各种战略的保证

(1)新方法的研制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区域和局部工作中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如金属活动态、地气法、偏提取等,科研单位尚可使用,到了生产单位和生产实践中,问题就很多。总的看来,它们还处于研究阶段,未达到可以推广应用的程度。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上,就深层次的问题探寻解决和完善途径,使这些方法技术得以完善。(2)相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对于解决地质问题、找矿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于不同景观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都有很大意义。过去,不同部门的单位,针对不同的用途,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相态的分类和标准尚不一致,分析程序各有千秋,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可对比性和可验证性。建议通过一些代表性单位的联合研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分析程序,以利于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3)化探数据处理是勘查评价的重要环节,这类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例如:立体勘查和三维GIS技术的资料发表得很多。据专家估计,我们在三维数据处理方面与国外落后5年左右。在俄罗斯,GEOSCAN,GEOPOLE,SURFER等数据综合处理方法,在规范中已作为成图手段被广泛使用。我国已有RASMA等技术,但近些年来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得很少,且所使用的软件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4)应该着力改变过去主要凭经验作评价的状况,加强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考虑多重分形、模式识别等新技术,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体系;应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地球化学填图系统,包括GPS平台、地形图、遥感图象、已有地球化学图、地质图等,构成一个兼有数据采集、储存和处理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3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

矿产勘查仍然是我国化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开展与区域化探扫面相衔接的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

区域化探扫面统计资料显示,自“六五”以来,区域化探完成646万km2,1∶5万化探完成121万km2,更大比例尺化探完成11.8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5.5∶1.5;自调查局成立以后,区域化探完成53.6万km2,1∶5万10万km2,更大比例尺0.17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6∶1,两个时期的比例大体相同。从矿产勘查的角度说,1∶20万以小比例尺工作是“战略布局”,1∶5万工作是“短兵相接”,更大比例尺工作才是“刺刀见红”。

这里存在着一个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问题,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在1∶20万的基础上开展1∶5万工作,效果是相当突出的,因此1∶5万~1∶2.5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优选和评价系统,是区域成果评价的继承和延续,应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3.2 研制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

与1∶20万工作相比,1∶5万评价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区缩小,干扰因素和景观特点变化,沿用内地的和区域上的工作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东天山和冈底斯带的试点评价工作表明,在一个成矿带内,景观有差异,工作方法不一,所获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难以判定,给1∶5万化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与区域化探工作和更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相比,1∶5万化探工作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应该有细致的方法技术研究。此外,1∶20万化探测试了几十种元素,检查了几万个异常,但80%的精力放在了找金矿上,其余信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对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还相当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3 1∶5万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课题设置

对1∶5万找矿,可以划分三类地区进行研究。

(1)东部中低山丘陵区,工作虽相对容易,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依赖于经验模式,漏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2)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主要指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发现的面积大、含量低的异常应很好评价。(3)西部高寒深切割地区,这里的1∶5万异常评价方法还不很成熟。

建议在三类地区各选3~5个省作试点,把1∶20万评价得出的所有异常都做三级查证,做完以后再做1∶5万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把1∶5万工作阶段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1∶20万资料的利用程度。

3.4 隐伏矿勘查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

寻找隐伏矿是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识别大型和巨型矿的地球化学定量方法。就我国东部而言,虽然工作程度已较高,随着工作深入和观念更新,仍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矿床。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也是一个急迫课题。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开发过不少技术,如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热释汞、卤素、相态分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采取措施继续给予支持。有的专家提出,要加强方法技术的基础研究,如原生晕的理论成因模型,似乎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它,评价工作总是定性的,永远不会是定量的,就不能像物探一样搞正反演。

3.5 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

近几年,有些专家指出:应加强境内外矿产对比和勘查的问题研究。如彭齐鸣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化探技术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应加强境内外的对比研究工作,特别应注重与周边国家,如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国家的化探交流和学习,加强与境内外化探工作的对比和方法技术研究。

4 结语

(1)应该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共享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化探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难题之一就是没有共享机制。建议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地调项目内部使用、国家使用、商业使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使用办法,形成一个机制或制度。(2)规划课题设立和成果评审应强调前瞻性、创新性,对那些“成果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项目,不应再予立项。(3)在化探的各个应用领域中,应从立项开始,鼓励和引导化探与地质、物探、遥感及其它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4)化探人才建设亟需关注。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化探人才从事化探工作的比例很低(1∶30);另一方面,基层化探人员的业务素质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应拟定一个提高化探技术人员素质和知识更新的战略计划,包括对人员进行化探、物探、地质、环境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光靠规范和检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篇(8)

核电作为最理想的新型低碳能源,在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前景看好。但是,发展核电所用的原料和资源的依赖性更强,这意味着,内陆地区大力发展核电要以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开发为保障。我国铀矿勘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是勘查程度较低,探明有限;另一方面是潜在总量较大,找矿前景广阔。业内专家认为,只要国家加大勘查投入,加快国内铀矿勘查,尽快提高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程度,完全可以发现和探明一批新的大中型铀矿产地。以满足核工业对铀矿原料的需求。在保证国家对天然铀产品实施宏观控制、统一管理、有序开发的前提下,如何改革铀资源勘查工作的融资体制,允许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加快国内铀矿资源的勘查工作,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国外铀资源勘查工作融资现状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能源矿产勘查属商业性矿产勘查活动。虽然铀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资源,但是所有铀矿业活动是公开的,只要守法、纳税,并能进行环境保护,进入铀矿业便没有门槛。国家鼓励各种性质的资本注入,并借助成熟的矿业资本市场,对勘探采矿类上市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税收优惠、勘查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铀矿业融资政策支持。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找矿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铀矿产地不断被发现。

(一)美国的铀矿业现状

美国的铀矿勘查、铀生产和市场销售等活动均由私营公司进行,属市场行为,联邦政府对这些活动没有限制(进出口铀例外),境内外公司都可以在美国从事铀活动。对本国各公司在境外从事铀的勘查、生产活动,美国政府没有任何限制性的政策。对于在美国境内从事铀勘查活动的所有境内外公司,则必须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注册登记,并持有核管委会颁发的许可证。

(二)加拿大铀矿业现状

加拿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铀国,天然铀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1/4。随着更多新铀矿的投产,加拿大的铀产量有望在2011年之后进一步增加。加拿大的铀约有82%出口到世界各地,国内使用仅占约18%。资金与技术是从事铀勘查活动中缺一不可的,为了发展加拿大铀矿业,与市场经济发展国家的经济一样,引进外资、铀业公司私有化、发行股票向社会融资等手段是加拿大进行铀矿勘查、开发的基本筹资方法。

二、我国铀资源勘查工作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铀矿地质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军民两用战略性资源,几十年来,我国对铀一直实行专营体制,其勘查开发也一直是由核工业铀矿冶系统进行。所以,铀矿作业没有完全市场化,缺乏竞争机制,导致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仍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独家经营、国家投资,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一)立法缺失,不利于为铀资源勘查工作的融资提供统一、有利的法律保障

我国目前与铀矿勘探开采有关的法律只有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该法只是对铀矿勘探开采审批权限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在铀矿在吸纳社会资金方面的法律条文很少。1987年和1988年国务院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三个行政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有一些规定已与后两个法规现行管理体制不相符,并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及矿产资源管理形势变化,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过时。因此,我国铀资源勘查工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急需根据当前发展形势进行整合、修改和完善,以对我国在铀矿勘探融资进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二)政策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铀矿业的管理主要还是靠政策,但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等因素,铀矿业的有关政策很模糊,甚至互相冲突。例如,2006年的《关于整治铀矿开采冶炼秩序的通知》规定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有计划地开采、经营,而2008年的《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若干意见》则规定要允许社会资本投入,二者冲突明显。再如国土资源部发[2008]45号文件强调要有计划地放开铀矿地质勘查开发市场,允许社会资本投入,却没有关于具体操作的规定。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主管部门来说,自1955年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我国核工业发展以来,我国的核工业主管部门几经变迁,目前铀矿资源的管理涉及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卫生及能源部门等多家单位,从而出现有的事情大家都来管,有的事情大家都不管的现象。

从管理部门职责定位来说,政府矿政管理部门的功能是“管理”还是“服务”,“管理”管什么,中央和地方如何职责分工?铀矿勘探开发是否应市场化还是继续专营?如要市场化,多大程度的市场化,如何进行,政府如何管理?市场化后投资及收益如何分配,市场化下如何保证国家的铀资源供应和控制,市场化前后制度衔接等问题,都没有明确。

(四)矿业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虽有《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但只规定了矿业权的一般转让形式即买卖,而矿业权的出租、抵押等可能引起矿业权转让的其他情形却仍然无法可依,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矿业权人对其权利的充分利用,而矿业权的抵押常常是矿业公司融资的必要手段。我国可以在积累和总结《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考虑补充矿业权出租、抵押等其他矿业权转让形式的规定,为矿业公司融资提供条件。

(五)矿产勘查资本市场不健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资本市场的萌生和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但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对矿产勘查融资以及勘查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却相对薄弱,基本没有对铀矿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支持。

(六)金融中介部分失灵,非金融服务机构不健全

我国金融中介失灵主要表现在国内储蓄资源越来越难以转化为国内投资资金。同时,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系统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国有银行的绝大部分资金归国有企业占有和使用,而非国有矿业企业很难获得国有银行的支持。其次,由于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为其服务的中介机构也相当不成熟,主要表现在: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师及评估机构的权利、义务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监管措施不得力;评估机构的业务范围、影响力、权威性有待增强,评估的软、硬件设备需改善等。

三、对我国铀资源勘查工作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铀资源勘查工作的立法工作

这是实现铀资源勘查工作和谐发展的关键。一是要明确铀资源勘查准入制度。随着国际铀矿产品价格的上涨,多种社会力量有进入铀资源勘探的强烈意愿,对此,应尽快通过立法明确准入制度,避免各种社会力量盲目拥至铀矿业,建议制定“铀资源专营管理法”或“铀资源勘查准入管理条例”。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措施相互配套,调控对国内、国外铀资源的勘查开发及投资。二是明确规定铀资源勘查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法律制裁。在铀矿业的发展中还应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制定“促进铀资源勘查工作和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办法”,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铀资源的勘查工作。

(二)明确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

矿政管理部门的定位应从以前的纯微观管理走向管理与服务并重。首先应区分探矿采矿资格与探矿采矿权。探矿采矿资格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行政许可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具有勘探资格不一定具有探矿采矿权,具有探矿资格的人经矿产资源所有人许可后,方可取得勘探权。探矿资格的审批体现的只是国家对铀矿业的行政管理权,探矿权的审批则包括了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处分。虽然我国当前并未分开对这两者的审批,但是对这两者性质上的认识,有助于厘清矿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内涵,便于国家对铀资源勘查工作的管理。另外,还应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信息的管理,按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维护区际代际公平原则,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

(三)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发展铀矿资源勘探工作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应逐步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入。为此,必须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广泛动员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力量投入铀矿资源勘探工作。筹措资金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利用新兴的融资方式,具体可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信贷资金、组织风险勘探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吸纳民间资金用于发展我国的铀矿资源勘探工作。

(四)建立合理的矿业权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矿业权资产交易成功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阻碍矿业权资产进入市场。应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分配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建议厘清探矿权所有者和采矿权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实行探矿权、采矿权分别管理,所以在探矿权人申请其探矿权区域内的采矿权时,为了降低探矿权人的风险,保障其权利。一方面,不应是目前所规定的享有优先采矿权,而应是理所当然地享有采矿权,除非该探矿权人自动声明放弃该权利。另一方面,由探矿权转为采矿权应为正常的变更,除必要的手续费用外不应再缴纳其他款项。

(五)完善矿业资本市场建设及矿业权市场建设

加强和完善证券管理部门、股票交易所及金融投资机构对矿业融资政策规则的制定和上市矿业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能,推动勘查资本市场的建立。支持和鼓励铀矿勘探公司、矿业公司到矿业资本市场上融资。鼓励国家政策性银行为铀矿业项目融资提供贷款,积极研究开发适应矿业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此外,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及矿业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能使资本在各主体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

(六)加强矿业资本市场服务机构的制度建设

应重点加强矿产储量及相关参数评估确认机构、矿产勘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确认机构、矿业上市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建设,规范其执业行为。加拿大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矿业资本市场中心,除了他们是重要的资源国这个硬件原因外,还有软件上的原因,如发育的矿业中介组织、良好的法律环境、先进的会计制度、经验丰富的地质和采矿技术专家等。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如储量评审中心、资产评估所、矿山设计院、技术经济咨询中心等机构和储量评估师、资产评估师、矿权评估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相关人才,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并通过执业实践,可形成较为完善的矿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总之,通过积极探索铀资源勘查开发渠道,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资金投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以保证铀资源地质勘查费用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我国铀资源勘查一定能实现“突破”,并构建起我国自己的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的天然铀供应体系,确保满足我国核工业对铀资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浩.商业性地质融资瓶颈须打破[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03).

[2] 宋国明.加拿大铀矿勘查工作投资与开发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05(10).

[3] 谈成龙.美国的能源、矿业政策及铀矿业现状[J].中国核工业,2007(06).

篇(9)

中图分类号: D918.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且资源勘查工作也取得一些巨大的成就,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行和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尤其是近年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源勘查工程实施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资源勘查工程是一项复杂且技术性强的工作,其技术使用要注意很多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勘查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勘查结果的精准度,确保勘查工程质量。

1. 资源勘查工程现状分析

资源勘查工程早在建国初期就是重点发展扶植对象,随着现代社会勘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露头矿、高品位以及浅部矿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煤矿资源严重不足,造成许多矿山资源的枯竭,使得企业生产陷入困境中。根据专家调查显示,随着现代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未来社会矿产资源将枯竭,目前我国金属矿山资源已经越来越紧缺。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我国资源勘查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

2.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

2.1 工程原则要点

工程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即要求工作人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国内勘查事业发展与对外地勘领域开放,科学合理规划地质勘查工作。同时,还要统筹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工程的公益性和经济性,此外,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多年发展工作经验,制定5年或10年地质勘查工作规划或部署,为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的布置,资源勘查工程要既要考虑工程的经济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布置能科学的分配工程任务,发挥集体才智,为工程的顺利完工做贡献。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统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确定整体科学的布置战略。第三,抓重点,拓展领域,这方面主要是让资源勘查工作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资源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重点突出成矿带和重要矿种的勘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抓重点,节约工程劳动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2.2 技术选择要点

资源勘查工程的实施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尤其是地质形貌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是,将两者兼顾起来。首先要因地制,根据勘查区的地质、地形以及物性条件,结合现代化勘查技术手段,其次,工作人员要坚持从单位经济效益和出发,使勘查工程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其次,在选择勘查手段时,一定要选用现代化先进的勘查技术,最好能做到实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既能确保勘查工程的质量,还能有效节约工程成本。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勘查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工作人员不仅要选择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掌握相关技术操作方法。如现代化卫星定位技术、超深综合钻探技术、物化探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极大的提升资源勘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卫星定位以及超深综合技术能为勘查提供更好的地质信息,进一步提升勘查的精准性和可靠程度。最后,工作人员要灵活使用现代化勘查技术,能在实际中操作各种技术设备。工作人员要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一种或两种,甚至多种勘查手段,以便达到理想的勘查效果。

3. 矿产勘查工程的合理布置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要科学合理的布置,才能取得更好的资源利用效果。合理布置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分析研究勘查地区的地质条件,这是矿产勘查工程布置的前提和基础。矿区岩层构造、稳定性以及矿床水文地质和矿山工程地质等地质条件,都必须要在开采活动前弄清楚,只有弄清楚这些地质条件,才能确保开采活动的安全性。然后工作人员还要针对勘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在矿山开发中各种要素所占重要程度,再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项目任务相结合,确定勘查工程的布置原则,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最终能顺利实施布置方案。第二,工作人员要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要发挥个体的作用,即确保每一个单项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使得整体工程效益得到很好的控制。资源勘查工作十分复杂,工作人员要分项目进行工作,将工程分为单项工程,实现工程的统筹优化管理,集中工作人员的集体智慧,对工程进行综合性研究。最终确定每一个工程的布置角度以及其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然后再将每一个单项工程成果集合起来,进而使整个工程项目能顺利完成,并且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三,确保单项工程的勘查工作能顺利完成,主要是因为地质勘查工程需要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的勘查工程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布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工作人员要从普查阶段开始,慎重对矿产勘查工作的每一个阶段进行部署,尽可能的使每一个阶段工程项目能顺利融合在一起,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工作人员要选用科学的勘查方法,目前勘探线剖面法是常见且有效的工程勘查方法,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勘查工作中,并且能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所以,资源勘查工作人员要明确勘探线剖面勘查手段的特性,然后与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会议,对勘探线地质剖面特性进行分析,最终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完善的工程勘查方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资源勘查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不仅需要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支持,同时还要不断培养既懂得地址勘查,又懂工程设计的全面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然后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寻找新的勘查思路,探索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措施和技术,最终实现勘查工程的发展战略目标。资源工程勘查工作中重视工程原则要点以及工程技术选择要点,全面确保勘查结果的精准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顺利完成每一项资源勘查工程任务。

参考文献:

[1]文. 遥感与地面观测数据的找矿信息提取和处理技术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篇(10)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progress of modern industry, China is more and more the need for a variety of minerals, and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min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But basically easy to find the mining resources of the mine has been developed about how to develop more resources, we need to rely on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analyzer to find the number of related issues associated minerals in the Mineral Resource.

Keywords: portable X fluorescence analyzer; mineral census; looking for associated minerals;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的研发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它主要是由成都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了长达八年的研究攻关,才研制成功了IED一2000T型手提式多元素X射线荧光分析仪,这一仪器经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大学的多名勘探地球物理专家对该成果给与高度评价,认为该仪器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从此该仪器进入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行业中,并积极的发挥着重大作用。

1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的重大意义

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研制成功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标志着我国地质调查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取得成功,该项地质装备也就随之进入了实际使用的阶段。这一IED一2000T型手提式多元素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研制成功不仅仅标志着这一仪器的成功研制和使用,在这一仪器的基础上还对于一些相关的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比如微型X光管激发源、无线传输技术、GPS技术和当代微电子技术等。

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研制成功不仅仅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也是极其巨大的。它主要可以在野外侦查中针对多种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比如铬、锰、锡、锑、银、镍、锌、铁、钻、铜、铅、铀等等的二十多种矿物质元素都可以采用该仪器进行异常查证和矿点的检查。它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传统勘察工具的改善可以说是具有变革意义的,首先,它的分析时间极其短暂,几乎仅仅只用10秒钟就可以完成对于天然土壤或者岩石等实际物品的检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节约了矿产勘查的时间,对于找矿的成本进行了大量的减少;另外,在野外勘查中应用这种仪器极其方便,顾名思义,直接手提操作就可以进行,操作极为简便,极易上手。

正因为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这些巨大的作用和对传统探测仪器的优化,它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可观的,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勘查中广泛的推广和利用,在野外土壤、岩石的原位分析、异常追索查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

2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在矿产普查中寻找伴生矿的实际应用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针对一块矿石进行研究时,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所蕴含的主要元素上,其中含有的伴生元素的价值也很值得我们思量,实践也证明,伴生元素的价值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中,传统的一些研究方法都只是针对于矿石中的主要元素进行探索,而忽视了对于伴生元素的勘察,这就使得在后来的检测中我们不得不对于矿石中的伴生元素进行必要的二次检查,这是一项巨大的缺陷,而提式X荧光分析仪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可以利用X荧光针对矿石中的多种元素同时进行勘察,这样不光是矿石中的主要元素,很多的伴生元素也能够被检测到,并且能够迅速发现异常情况,最新一代的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就能够同时对于二十多种矿物质元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勘察而不会出任何的差错。这样就是的矿石中的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都能够被发现并及时的开发利用,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出现。

2.1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设备

目前我国在现场使用的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大多数都是最为先进的刚刚研制成功的IED-2000P型新一代高灵敏度手提式多元素X荧光仪。这种手提式多元素X荧光仪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主要是探头、主机和FPXRF分析软件。

其中探头就是采用的最新型电致冷Si-PIN型半导体探测器而设计的,它的设计规格为5.9keV X射线的半高宽(FWHM)为158eV,是目前最为先进,也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探头设计;主机则是采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技术和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等技术结构在PC/104的多道核信号采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的,当然其中还掺杂着一些其他的技术措施,比如“并道”和滑尺技术,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器的道宽非线性误差,这些技术的应用都为多元素快速、准确测定提供了硬件保证;FPXRF分析软件则主要就是应用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设计开发的一种专门用于矿物质元素开发的一种专业软件技术。

2.2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的应用

在以前的传统物质勘查中,我们所勘察到的伴生元素的含量会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于基体效应造成的,所谓的基体效应就是指在矿石中的中所元素间的一种相互干扰的存在,这种相互的干扰使得各个元素所释放出来的X射线的长度和本来单独时释放的X射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造成我们的测量结果也就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尽管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可以说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勘察仪器,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于勘查的结果进行必要的矫正才能得到最为真实的数据,目前在众多的矫正方法中比较有效的,影响比较深远的主要有两种,即采用强度影响系数法和特散比影响系数法进行的校正技术。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下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具体的应用效果,2005年在某矿区ZK3001钻孔岩心中见到了淡红—淡黄—锡白色的黄铁矿金属矿化,但具体的矿化种类和矿物种类却无法准确判别,尤其从矿物颜色上无法识别。采用IED-2000P测试分析发现金属矿脉含有“异常Fe、Pb元素谱线峰值”,并且发现了弱的Ni元素的谱峰,经过测量分析,注意到该矿化带中含有较高的As、Co。通过采样化学分析表明该钻孔样中Au含量2.09—67.0克/吨,Co含量0.024—5.62%,As含量0.092—7.67%,Ni含量0.1—0.46%;由此确定其为特富的Au—Co矿石,同时矿石中As、Ni元素含量亦达到了可综合利用的价值。矿石中5.62%的Co含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特高含量Co矿石的发现在新疆地矿局均属首次。通过后期工作现已确定该矿区为一个非常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铜—金—钴矿产基地。

最后再来谈一下在使用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它的巨大作用我们就不多说了,打个形象的比方,它就好像是给勘察人员安了一双特殊的眼睛,所以我们在使用前必须充分了解它的使用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把它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另一方面,我们上文也说过了,该仪器也能够针对伴生元素进行定量的测量,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运用这一优势可以减少以后的麻烦。

结语

综上所述,手提式X荧光分析仪的研制成功对于矿产的勘查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应用也是极为方便的,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开展,在地质普查中手提式X射线荧光仪的性能和对元素的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运用。实践证明,手提式X射线荧光仪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新雨.贾润幸XRF现场快速勘查与评价方法在老挝NM铜多金属矿区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矿产勘查2011(5)

上一篇: 社联档案管理部 下一篇: 法院法官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