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8: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荒种地,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淤积河道、湖泊和水库。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此外,泥沙汇入湖泊或水库,导致湖泊或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
1.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垂直节理发育,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黄土颗粒成分以粉砂粒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约占总重量的50%以上。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土质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
地形制约着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程度,黄土高原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塑造了塬、墚、峁等高原沟间地,以及数量众多的大小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2.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由于历史上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主要是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易,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原逐渐消失,成为今日的荒山秃岭。林草植被被大量破坏,使雨水和径流,以及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必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不是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的方式。
开采煤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成倍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沙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沙。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
森林草地具有蓄水保土、固沟、护坡和保塬等功能,林草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凡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应退耕还林还草,以恢复地表植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以防止暴雨对表层土壤的冲刷,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造林应以当地树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工程措施
1、自然原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森林大量砍伐。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7
为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宜君县积极实施黄土高原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宜君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因地制宜,以抗旱造林为主,辅以营造针阔混交和乔灌混交林,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
1宜君县的水土流失现状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及水流的切割,形成了千沟万壑、山岭起伏的地貌,加之区域小气候的差异,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比较明显。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通过修建小型水库、小型坝塘,改河造田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基本农田从地形上改变了原有的坡度,小范围改变了地形,从根本上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了拦泥蓄水能力。实践证明,开展小流域治理,把工程治理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是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步伐的有效途径。
2生物措施治理情况
宜君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宜君县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选择宜君县水土流失严重、具有代表性的青河流域、五里镇河流域和洛河流域作为项目区,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治理面积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9万亩(青河流域7235亩,五里镇河流域16865亩,洛河流域4900亩),重点示范区面积3470亩;涉及10个乡(镇、林场)26个行政村;营造油松纯林16330亩,侧柏纯林9340亩,核桃纯林400亩,油松刺槐混交林1835亩,油松杜梨混交林685亩,侧柏杜梨混交林170亩,油松连翘黄蔷薇乔灌混交林240亩。封山育林设计面积1.7万亩,均在青河流域,分为善家河、刘家河和石楼三个封育区,其中人促更新3081亩,补植补播1142亩,重点示范区684亩,建封育碑2座,宣传牌4块。
3治理成果及效益分析
宜君县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9万亩,管护到位,长势良好,成活率在85%以上,封山育林面积1.7万亩,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按照宜君县目前林地的平均生产情况,每公顷蓄积量39.4立方米,可增加森林蓄积量12.09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蓄积200元折算,合2418万元;项目区耕地18多万亩,按治理面积的30%计算,6万亩耕地可得到林地的保护,每亩增产10%~15%,可增产(平均亩产500公斤)粮食30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以上。4.6万亩林灌年可拦蓄降水979.8万立方米,核算价值5589万元;可增加地表有效水147万立方米,核算价值147万元;净化水质核算价值966万元,涵养水源总价值6702万元。减少土壤肥力损失核算价值16.56万元,减少泥沙淤积数量为2208吨,核算价值9936万元,森林保育土壤的总价值约为17.48万元。
4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宜君县围绕“两线”(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重点区、25°以上坡耕地,全力抓好生态工程及种苗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标准,确保质量,提高效益,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加快生态恢复重建,扩大林地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4.1造林和植被恢复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面积提高难度大
宜君县近几年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但是,仍有21.34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而且随着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已经造林绿化,剩余的宜林地多为立地条件差的陡坡地,土壤贫瘠,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4.2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分布不均
从全县植被现状来看,森林面积达到11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6%,但70%以上的森林植被集中于县境西部的土石中山丘陵,范围为:西与建庄林区相连,西南接印台区北山,东到宜君梁,属桥山次生林区东南缘,东南部残塬沟壑区天然植被基本为草灌植被;中部梁峁丘陵区主要为灌木林地,有片状或稀疏的乔木植被,是全县林业生产的主要地方,宜林地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0%,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艰巨。
活动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活动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同时提出问题:说明“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水土流失”埋下伏笔,是对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文明的摇篮)的补充和拓展。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以“信天游”为背景音乐,展示相关图片(黄土高原景观、窑洞、黄河壶口、延安宝塔山、安塞腰鼓、白羊肚手巾、羊肉泡馍等),导入新课学习。通过展示,使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土高原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黄土风情。如信天游―― 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直接关系,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白羊肚头巾――冬春可保暖,夏季防晒,还可擦脸;羊肉泡馍――口味厚重,热辣暖胃,既符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又符合高原人的豪爽本质。
活动二: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地理现象
该“活动”的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思考题、练习题有很大差异,是对教材第二部分内容(风吹来的黄土)的佐证,同时提出假设(关于黄土的来历,你是否还有其它推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拓展有关“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的内容)。教师可画简图(图1)讲述,也可设计成辩论赛的形式完成。
风成说――见教材P26“阅读材料”。
水成说――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认识。
风水雨相说――一种综合性的观点,认为黄土不单单是风成或水成的,而是通过各种作用共同形成。
风成说――证据:①“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③“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基岩的成分不一样”――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结论:“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水成说和风水雨相说未得到广泛认同。
活动三: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地理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文理兼顾。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该“活动”可采用实验探究方法,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教材P29活动1、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土质、坡度以及降水强度的关系)。课前教师可做好如下准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演示实验器材。抽屉状的木板若干、沙土和黏土、草皮甲(植被覆盖密集)、草皮乙(植被覆盖稀疏)、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喷壶乙(壶口漏网粗而不均匀)、同样的玻璃水槽若干个、水。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一:草皮甲(植被覆盖密集)、草皮乙(植被覆盖稀疏)和铺满沙土的抽屉状木板3个(课前准备,下同),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同时均匀喷水,观察3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植被覆盖率有何关系?
实验二:装满沙土和黏土的抽屉状木板2个,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同时均匀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土质(沙土和黏土)的关系是什么?
实验三:装满相同土质的抽屉状木板2个,按照不同角度(如15°和60°)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同时均匀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坡度有何关系?
实验四:装满相同土质的抽屉状木板2个,置于相同角度放好,下面放置玻璃水槽,用喷壶甲(壶口漏网细而均匀)和喷壶乙(壶口漏网粗而不均匀)分别同时喷水,观察2个玻璃槽容器中水和泥土的多少。
思考:水土流失和降水强度有何关系?
讨论实验结果:①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 。②实验四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 。
完成上述活动后,教师结合教材图6.32及相关文字,把实验结论迁移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上,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很容易理解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在后面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学生很容易想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四: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二、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水土的流失和生态建设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2)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2、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该地区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二、影响实现区域问题分析迁移的原因
1.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经验等对迁移的影响
“共同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时才发生迁移。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则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已知的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对这些自然因素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内涵,只是机械记忆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区域问题分析中;另外,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地理实验现象的支撑,即学生的地理经验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这些知识不具有迁移价值。
2.学习内容材料概括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两种学习内容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固然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对材料进行必要概括,就难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不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不利于迁移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而要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原则和其中本质、规律性的内容(上位性知识),并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需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环节,也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基础。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中,从教师课堂操作层面看即:进行区域问题分析的新授课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区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压缩了地理思维过程,学生把这些概括性的知识当成事实性知识去记忆,当然难以实现迁移。
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积极的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人的认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间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即没有建立“定势”,导致对新知的认知障碍,从而不能实现迁移。
4.学习方法对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即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之手段,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题,从“懂”知识到“用”知识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地促进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地理学科能力角度看,即逻辑思维不够,因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推理和迁移。
5.学生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它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迁移。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需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可保证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利于知识迁移。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建议
1.抓住区域共同因素
区域问题分析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将同类或相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清晰,使迁移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探讨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学生基本学会不同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识材料
对不同类知识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炼基本内容,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同时注意分析、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中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本质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内容。通过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促进迁移的顺利进行及良好功效的发挥大有裨益。
从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通过分析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建立一个有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建立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习迁移。从对地理原理的认识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而人类活动因素的介入,即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乃至加剧实际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剧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用板书形式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图1)。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后续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变得清晰。从地理学科视角的渗透看: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也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区域问题分析思路。
3.鼓励建立迁移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克服定势对迁移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鼓励学生建立迁移定势,培养寻找同一性、相似性的习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可通过让学生辨别水平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和地膜覆盖、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图和照片等,正确区分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进而实现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直观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必修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标题下,对区域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治理等学习内容提出以下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此外,课程标准还对该内容提出活动建议,如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等。可见,课程标准在设计区域地理的学习要求时,十分强调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鼓励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
我们所选用的中图版教材在教学设计上也相应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探讨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洞庭湖湿地的恢复、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等案例。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正是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案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危害性以及治理措施的层层递进进行展开和剖析,呈现这一课标下的解读。
二、学情分析
对于黄土高原及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学习过程来看从总体上多多少少是有所了解的,但缺少作为一个研究案例的学习体验,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发现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因此,笔者决定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采用问题链和情境引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研究,一定能使学生有新奇的感受。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从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入手,分析黄土高原区在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案例教学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从个别到普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用证据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习惯。
三、设计思路
[情境1]以震撼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景观图片和视频情境导入,给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思维链”,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思考情境。
■
[情境2]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研究,如分析黄土土壤特性造成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
水土流失危害图框左侧为直接危害,右侧为间接危害。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理解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是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机制研究其治理的措施,其关键是保持水土。如主要因地形因素的区域可采取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植被因素引发的问题可采取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解决人为因素的措施必须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合理调整相结合,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对>25°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并建设高产良田和优质草场,来弥补由此带来的粮畜减产。同时开矿不忘复垦,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四、教学反思
新课程对区域地理的学习特别提倡和强调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因为区域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和综合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只有采取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从个别到普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方法。采用“情境引领”的教学策略是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创造“互动生成”的的学习氛围;通过“思维链”的学习过程,更能使学生掌握和养成自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地质学界一般认为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印度板块挤入造成青藏高原隆起,阻断了暖湿气团北移,使北亚气候向干冷化逆变,导致植被和土壤退化。同时,全球西风带又被隆起的青藏高原分成南北两支,西风带北支干冷化后,侵蚀北亚荒漠表土使北亚荒漠进而退化为干冷沙漠。干冷化的西风带北支将其侵蚀的荒漠表土,以沙尘暴形式空运至黄土高原上空遭遇东南暖湿气流,继而沉降为风积黄土胜积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从五十万前开始堆积,后侵蚀与堆积交替轮回,从第四纪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轮回,近五万年来随气候变化侵蚀加剧。后形成了暖湿河谷盆地、山地、高原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这四种基本地形。
现在,干旱、暴雨和洪水及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破碎地形依然是黄土高原面临的不利影响。根据中科院黄考队的考察,即使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无定河流域,每年因修路、建房(挖窑洞)、梯田、开矿、采石、开荒等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仅占总侵蚀量的14.3%。山西全省每年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也只占全部输沙量的13.3%。
黄考队的调研还证明,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中,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等沟道的产沙量占90%,坡面的产沙量仅占10%。半沙半土与大暴雨是土壤侵蚀的成因。
在备项治理措施中,沟道筑坝拦泥和淤地占了拦沙量的90%,而在坡面修梯田和种林草仅占拦沙量的10%。
这个权威性的结论证明,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产业
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区,本应是灌溉农业,但细碎梁峁和纵横沟壑留不住太多的大气降水。黄土高原地区可引水灌溉的平地太少,大多数水库的水都难以利用。本来就是干旱、贫瘠的土地,既不能灌溉,施肥又被冲走,所以只能种些耐旱耐贫瘠的低产杂粮,如黑豆、土豆、糜谷等。
这种破碎的地形对发展工业也很不利。以国家大力发展的石油天然气为例,已探明的石油储藏区大都位于甘肃庆阳到陕西靖边一线的东侧,从延河流域到无定河流域南北约150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两个土壤强烈侵蚀中心之一。由于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钻探成本高昂,生产布网困难,开发缓慢。如今,从南到北,平均每25公里一条东西流向的7条河谷中,公路两侧已是油井密布,而离开河谷公路两侧的沟壑梁峁中,却因坡陡沟悬,沟道狭窄,至今无井无路。显然,这从南到北的7条河谷之间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并非无油,只是没有生产、运输原油所必需的道路和平地而已。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大部分乡镇、县城和地市,皆在河川岔口的交通要道,多为秦汉以来从边塞到长安的军旅驿站,但由于河谷两侧坡陡沟悬,平地狭窄,又常受洪水泥流之害,故而城镇都长不大。
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丘陵沟壑区的乡政府大多数不通沥青或水泥等硬面路,行政村通大路的也不多,且晴通雨阻。道路每年夏秋冲毁塌断,初冬全民出动修路,且是年年修,年年塌。西安至延安这第一条进丘陵沟壑区的铁路,全长375公里的路修了30年,光是从铜川进丘陵沟壑区后的240公里,就干了18年,平均一公里建一座桥梁或隧道。造价34亿,比同期的成昆线、大秦线还贵。
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低下的生产力,这是居民收入低的根源。黄土高原尤其是丘陵沟壑区的适耕平地太少,大多数坡地既不能灌溉又不能施肥,轮式机械用不上,全靠人力、畜力耕作;以坡地为主的耕地太零碎,集约化的农业技术大多用不上。时至今日,丘陵沟壑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仍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商品率更低;加上交通等因素限制,经济作物种植不易、流通更难,农民增产增收不易。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还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国家行政成本高。很多沟谷里的乡政府配备了几十辆摩托车,在沟壑梁峁上跑了一天的路,也没走过几个村,找到几个人,办成几件事。
梯田蓄水保土效果有限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虽然梯田种粮食的产量比坡地高,农民愿意修梯田,可梯田修了几十年,由坡式到水平,由窄临到宽幅,所费人力无数,们所修梯田大多一是梯田幅面狭窄,蓄水保土效果有限。二是遇暴雨就滑塌,且年年修年年塌。
原因一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看似山区,实际却是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被切割的非常细碎,每平方公里的沟谷密度高达5~10公里,沟头塌进和沟壁滑塌切割的梁峁顶部虽然浑圆,但边坡多为陡坡、断崖滑塌的悬冲沟。由于梁峁细碎,坡陡沟悬,能修梯田的长缓坡面很少,陡坡所修梯田大多幅面狭窄,而台阶却很高,很多梯田都是幅宽与台高相等,或幅面越觉台阶越高。
二是以粉沙粒为主的沙黄土和黄绵土遇水易崩解,而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其峁顶、梁脊和坡面上又无出露地表的岩石,基岩仅见于切透了深厚黄土的沟底与河床。如此,半沙半土的窄幅梯田,台阶既高又无石料砌护,天旱时,疏松多孔的梯田墙壁因蒸发强烈而失水,遇暴雨时,半沙半土的台阶又易崩解滑塌。近几年荒山承包,很多农民将浑圆的峁顶推平修的梯田,面积大多不足一亩,台阶却都一丈多高,脚踏上感觉如踩沙堆般松软,若遇暴雨这种梯田台阶的滑塌概率很大。其实在丘陵沟壑区不仅是梯田,就是在千沟万壑的梁峁中绕行的县乡村道路,其半沙半土的路面虽经压实,也因无石料铺路面和砌护路肩而年年塌年年修。这样,在黄土高原常是先春旱伏旱,后夏秋暴雨的气候条件下,蒸发强烈又易滑塌的窄幅梯田,不仅阻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有限,而且既不能施肥又不能灌溉,轮式机械也无法作业,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打坝拦泥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是在沟道打坝拦泥。这同样由于黄土易蚀又无石料和沟谷密度大的制约,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水土流失。以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区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为例,由于地表无石料,用水泥修又太贵,当地皆是土坝。农民筑的3~5米高的小淤地坝多分布在水小泥缓的支毛沟上,一般三四年不溃垮也就淤满了。不少已淤满的淤地坝被农民用来种庄稼,坝地土壤含水高,夏粮靠得住,秋粮靠天,但若在大沟道筑坝,由于坝体仍是半沙半土的黄绵土甚至是沙黄土筑成,而集水面积大泥流也就大,遇暴雨时易溃决。
在支毛沟修小淤地坝虽不易垮塌,但拦泥作用也不大。因此,很多人认为应将农民零星筑坝改为在各个小流域的干支沟道都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来拦大泥流。于是,在前些年施行的山、水、林、田、路,全配套的小流域治理样板中,皆改为从沟头到沟口层层筑坝,但这仍抗不住暴雨带来的大泥流。黄河中游管理局对绥德县韭园沟的小流域治理,是从上到下打了96个坝的一套坝系,才建好没几年,就在1994年夏秋之交的一场暴雨中冲垮:1995年9月1日,淮宁河又是几十个坝一起冲垮连水库大坝都溃决了。
近年不少人又认为,农民修坝为淤地种粮,坝小拦不住多少泥,而坝大了无泄闸、无溢流,又容不下暴雨时的洪水泥流易溃垮。因此,在近几年的治理中,又要求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有嘴正规坝。有嘴的正规坝若是在一条沟中密集建,应属在微型黄河中节节蓄水分段拦泥,若还是一条沟里1~2个坝,这实际上是三门峡改小浪底:拦泥不成,蓄清排浑。但地处泥沙源头的陕北不拦泥,遇暴雨时的大泥流即放行,这样土坝倒是安全了,但打坝何用? “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如何实现?上游的泥沙都是年内唯一的一场暴雨造成的,不拦这场暴雨的泥沙,拦年内另外五六场能形成地面径流小雨的清水,陕北沟谷狭窄库容小,蓄不了多少水,而千沟万壑无平地,蓄了水也没用,下游有巨大库容调度的三门峡和小浪底,陕北不拦的清水也跑不到大海去。显然,若不拦泥,就无须修造价高昂的正规坝。若为拦泥打坝,就无需有“嘴”,不垮则三五年即淤满,与农民的淤地土坝并无实质区别。
即使投巨资遍地打正规坝,也只能拦泥不入黄,并不解决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水土流失。有种看法认为,目前10万座(陕北3万座)拦泥坝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太低,应大大增加正规坝的数量。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到泥不出沟,入黄河的各级支流的沟口全需筑坝。而这些十几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沟道的沟口拦泥坝要不垮不满,就需在各沟谷内的支沟岔道口再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以减轻干道和沟口坝的负担。若以陕北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6公里的沟谷密度和2万吨的侵蚀模数算,即使每公里的沟道都打一座坝,每座坝每年也要拦蓄2000m3的泥沙,按陕北的丘陵沟壑区约5万平方公里算,要打30万座坝才行。按整个黄土高原16.6万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4公里的沟谷密度算,要打66万座坝才行。若全部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正规坝,按每座坝100万造价计,仅陕北的丘陵沟壑区就需3000亿。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需投资更大。
当然投资再大能根治也行,毕竟是治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之患,也比修了垮,垮了再修省钱,更比下游“悬河”溃决的损失小。问题是遍地打坝只起到拦泥不入黄,从而减轻下游水患的功用,并没有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以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为主的水土流失,而随着暴雨和重力年复一年的蚀塬为梁,蚀梁为峁,直到黄土高原冲蚀淤平前,沟头前进和沟壁滑塌的泥流迟早会淤满这6万或66万座坝。这时要么再增加坝的数量,以适应沟道的前进,要么加高加厚现有的坝体,直至破碎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的坡度被侵蚀到流平为止。
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花上天文数字的投资,淤地坝用水泥全被覆,梯田的台壁用水泥方砖全砌上,水土流失可能根治了,但破碎的地形也被水泥固化了。这样,水土流失和温饱倒是解决了,但别说是现代化赶超的前景,就是致富的可能性也没有。
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
在气候干冷的黄土高原,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林草很难茂盛,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一般而言,要增加植被降低雨强,林中就应覆盖在梁峁的坡面上,但丘陵区的地表千沟万壑,缓坡地面很少。丘陵区稀少的降水又多以夏秋的暴雨形式降下,千沟万壑的地貌使降水大多流失,能在梁峁的坡面上入渗和存蓄的很少。丘陵区由于缺水庄稼就长不好,而树的根系和枝叶蒸腾所需的水份远较庄稼为多,就更长不好。黄土高原丘陵区一个独特的景观就是很多光秃秃的梁峁顶上,常有一两棵几十年也长不大的小老树即是明证。
至于在丘陵区的沟谷里植树种草拦泥,则效果远不及淤地坝,而且还要与农作物在丘陵区极为宝贵的川地上争地争水。退一步讲,即使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林草也能把沟壑梁峁全覆盖了,但由于丘陵区坡面的产沙量只占产沙量的10%,而对占产沙量90%的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产沙而言,覆盖林草并不能制止,因为在悬冲沟的断崖、陡坡等沟壁上的林草根系,其受地心引力并不会横着扎住沟壁向水平方向生长。当暴雨冲刷半砂半土的沟头陷穴、沟沿和沟壁上的大孔小洞和裂缝时,林草只会连同沟壁一同滑塌。而既然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产沙量的10%,那么,仅想靠上林草就能根治水土流失,进而重现秦汉暖湿气候环境时的茂盛植被则属幻想。
如前所述,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即使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坡面上占总产沙量10%的水土流失,更不可能扭转西北环境向干冷化逆变的自然趋势。如果真要把退耕上林草作为丘陵沟壑区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那中央财政从1999年起给丘陵沟壑区原定5~8年期的退耕还林草予钱粮补助,从明年开始陆续到期后补助就不能停止必须接着补下去。同时还必须土地减人、环境减载,减少开厂矿、修水电路、造住房、修梯田等人类及牲畜活动,而贫困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经济减速。这样,丘陵沟壑区今后就只能是:资源靠节约、环境靠防护、过日子靠中央救助。显然,这条适应自然的防护之路,只能是一条靠中央财政和国外援助才能维持温饱的苦熬之路。
必须有大的国土整治
中国在世界还处于农业社会时就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这样中国在工业化起步时就人多地少。如今更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土、水、矿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暖湿平地只有美国的1/5,若按土地质量说,不仅是黄土高原应退耕,就是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改作牧场也比不上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所以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显然不是像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欧美那样“不需要开发”。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像非洲那样“无力开发”。中国从大禹治水形成国家起,就以兴修水利开发蛮荒的抗逆性农业延续着中华文明,中国从历史到现代都是世界上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也是50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大工程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显然不是无力开发。
实际上,黄土高原今日还能过上温饱的生活,是黄土高原人民年复一年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改造的结果。今后要想维持住目前温饱水平的生活,至少要接着改造不利的自然环境才行。
当然,如果也想走上现代化的赶超之路,就不能仅靠塌了修、修了塌的阶梯化改造来维持目前的温饱生活,唯有对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更大强度的平整化改造才有出路。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6920km。,居住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万人。境内土地辽阔,地貌复杂,分两大类型,北部为风沙滩区,面积为2734km;南部为白于山区,面积4186km,占全县总面积61%。南部白于山区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次之。区内年平均降水量316.9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根据我县白于山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家业耕作以及封山禁牧为主态修复和预防保护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
一、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综合治理
我县白于山区主要是无定河、泾河、洛河的源头。按照流域划分,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合理的利用注流域土地资源,促进小流域、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做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发挥整体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投入加大,确立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规模治理,建立示范区域,推动整体治理。
二、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
我县白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枋修复措施进行生态自我修复,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理念、新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三、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推动综合治理
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措施,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部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要以农民增收、土地增绿、农业增效等综合效益为中心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将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当地群众持久地参与水土防治,得到利益。
四、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治理方略上,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思路,不仅要加大工程、林草、耕作、自然修复四大治理措施的力度,还要注重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等管理措施的深化和提高,不断强化管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黄土高原中的水土保持调整了治理方略,坚持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封山禁牧育林、禁牧轮牧和舍饲养畜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和重点防护工程,不断强化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管理,为大面积植被的自我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加快了治理进度,提高了治理效果。在措施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施治;坚持坡沟兼治、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复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既突出了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另一方面又全面兼顾治沟与治坡的结合,实现了由单一治理向综合、规模、集中治理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标准高、质量好、规模大、效益佳的方向发展,加快了治理步伐。在措施安排上,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措施的建设时序和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各措施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要突出抓好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的实施安排,全面、系统、合理地确定坝系建设中各项治沟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坝的建设时序。
中图分类号:U227.9 文献标识码:A1 我国水土流失概况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soil erosion)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世界上最为主要的灾害之一。它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不断减少,土壤肥力急剧下降,造成耕作困难,产量低;水土流失造成水库河流湖泊池塘淤积,河床垫高,河道缩窄,防洪容量萎缩,进而引起和加剧洪涝灾害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国家经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现在水土流失的面积达4921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5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8216万km2,风力侵蚀面积为188万km2,冻融侵蚀125万km2。水土流失遍布全国各地,每个省(市、区)都有发生。其中,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3700万t/km2,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决定水土流失、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植被等。以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四大自然因素:①土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厚度一般100~200m,最厚的达300m以上。黄土结构松散,土质疏松,遇水极易分散、崩解,侵蚀能力最低。②降雨。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暴雨高,6~9月降雨占到全年降雨量的60%~70%,径流冲刷和搬运能力强,土壤侵蚀强烈。③植被。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稀少,覆盖度极差,原始天然森林植被已基本不复存在,目前较大的两个林区-子午岭、六盘山林区面积也仅有2134万km2,缺乏植被覆盖的土地,加大了土壤侵蚀。④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地貌类型主要由塬、梁、峁、沟、谷等组成,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大部分地区的沟壑密度为3~6km/km2,大于0.5km的沟壑区达27万条,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5,丘陵地区坡度在15°以上土地占50%~70%。人为因素是加速水土流失的摧化剂,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毁林毁草、滥垦滥伐、开垦扩种、顺坡耕种、开矿修路及不合理弃土弃渣。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水平低,在许多地区形成了广种薄收,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都造成水土流失。
2 林内土木工程与水土流失
2.1 林区道路建设
林区公路建设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林区内地表水流的影响和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公路的阻隔作用,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流域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另外,在跨越河流、峡谷以及山坳时,由于公路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方也会对河流的流速、河道走向等方面产生影响。而流速增大使得河流冲刷能力和夹沙能力均增大,造成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在下游由于泥沙淤积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恶化。林区公路对于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造成的地下水位的升降。例如在挖方地段,如果路面是在地下水位以下,则会造成边坡渗水,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下降又将影响到地表植被的生存。土壤由于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无机盐类可为生物生存提供一种环境,实质是一种资源。公路建设一方面直接造成大面积的地表,另一方面由于破坏了大量地表植被以及机械施工造成的扰动使得土壤更易被冲刷,而如果防护工程做的不当又可能使水土流失的状况加剧。水土流失又可能造成环境的破坏和对公路的水毁灾害。
2.2 冰雪滑道、运材便道建设
冰雪滑道最早在50年代大兴安岭林区就开始采用冰雪滑道集运木材,如今冰雪滑道仍在林区使用。特别是一些开发较早的林业局可采森林资源基本枯竭,剩下有限的可采资源多分布在陡坡、山帽上,或属不可及的森林资源。利用冰雪滑道可将陡坡、山帽上的木材顺利地集运到山下,便于机械运输对于当时不可及的森林资源,可通过绞盘机或索道串坡,再利用滑道将木材集运到山下来。以大兴安岭林区为列,大兴安岭林区设冰雪滑道3000多条,累计总长度超过300万m,平均宽度0.8m,平均切土深度0.3m。这些滑道春融时,汇集雪水,雨季汇集雨水,夹带着大量泥沙顺沟直泻而下,将滑道冲成大小不等的沟壑造成水土流失[3]。
大兴安岭林区冬季利用简易公路-冻板道伸人伐区腹部运材。利用冻板道运材,可缩短集材距离,节省公路修建费用,降低木材生产综合成本因此冻板道比重很大,约占林区伐区公路的。冻板道施工要将树木、伐根、草皮清除,并将土基压实。建成的冻板道使用一冬天后,经车轮的辗压、摩擦,冻板道压实、沉降切入土壤,形成槽道。槽道春融时汇集雪水,雨季汇集雨水,冲刷槽道,造成水土流失。如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哈牙世德林场场址南山坡脚一运材冻板道,长2.6km,70年代初期修建使用,经多年流水冲刷,便道现已形成长2.1km,宽10~20m、深5~8m的冲沟,仅此冻板道水土流失20万m2,损失林地1.4hm2。
3 林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制定出台适应大兴安岭林区的地方性配套法规。建立健全各级水大保持监督机构,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各级生产、建设单位也要将水土保持工作自觉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加快造林速度,大量营造速生丰产林,不断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被率,使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尽快恢复。
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滑道、集材道和运材便道进行处置。集材主道应尽量选在山坡的凸起处,减少流水汇集数量减轻冲刷。对坡度较大、土壤水稳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滑道、集材道和运材便道,可用伐区剩余物如倒木、枝梗等横放在道上、以阻滞水流,降低流速,减轻冲刷。也可用石块、草皮等其它杂物,分段做成左右的矮墙,横布在道上,以阻滞水流,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用完后的滑道、集材道、运材便道上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撒下草籽或其它的植物的种子,尽快恢复植被固定土壤。
结语
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及利用一定要考虑到森林的承受能力。在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应该采取各类措施进行治理。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及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立海,杨学春,孟春编著.森林作业与森林环境[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彭珂珊.中国水土流失的概况及其综合治理[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3(3):4-8.
[3]赵焕辉,李晓华.大兴安岭林区林地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6,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