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8: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技强国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技强国论文

篇(1)

一、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毕业设计是一项“教学时间长、知识综合性强、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环节,包括:题目申报,题目审核、师生互选、任务下达、调查研究、文献检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到不同的管理要素、管理流程和工作重点,这些都增加了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师生互选环阶段的学生选题为例,可供每个学生选择的毕设题目平均为160个左右,3000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选题,就会产生480000种不同的组合。如果不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就很难提高学生选题的效率,也很难保证学生选题的公平性。因此,在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选题审批制度,提高选题工作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教学效果。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太窄,以致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有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就业去向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搞原专业的设计题目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求通过。为了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选题的原则应为:①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专业研究内容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内容;②题目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与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鼓励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选着对方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可少量选择满足教学要求的自拟题目。

指导教师确定选题内容后,将题目相关信息申报至信息管理系统,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通过后,才能供学生选择,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及时反馈专家意见,要求修改或更换,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毕业生可以在选题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题目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不清楚的地方可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在选题阶段,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指导教师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学生历年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适合题目的毕业生,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双向选择。

三、建立开题论证制度,科学评审工作任务

开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的起点,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坚持开展开题报告评审论证制度,设计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按照项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要求、主要设计思路、成果与形式等。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小组分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开题报告审核制度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题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法,为优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奠定了基础。

四、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监控督导

1.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和学生任务落实情况。题目选定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了任务书,督促学生按时填写网络周志。学生根据任务书认真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度,编制完善开题报告,并接受指导教师及学院审查。

2.中期着重检查教风、学风和工作进度。校、院两级集中抽查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教师指导进程和学生出勤及周志填写等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或进度迟缓的学生进行了督促。各学院分别召开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情况,查找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学督导组开展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问卷调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以及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进度和质量等。

3.后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给出成绩后,经加权得出综合成绩。目前采取的比例是30%、20%、50%。各单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小组,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按专业构成,一般3~5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做组长,成员在年龄上注重老、中、青搭配。发挥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五、落实学生诚信机制,实行“二次答辩”制度

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及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在答辩前期,对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0%的学生进行检测。针对第一次检测没通过的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修改后予以复测。复测合格可申请答辩。凡被抽到但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者、或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者,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答辩结束后,对推优及申报参赛的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全部。

为进一步跟踪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完成质量,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成果,学校建立二次答辩制度。所有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或6月(第一批)答辩不及格者,各学院可在7月组织完成第二批答辩。第二批答辩学生的论文必须达到合格标准且全部,否则无资格参加答辩。未通过者,只能延长学业,参加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本科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选题质量、开题任务、专项检查、过程控制等环节综合考虑,形成校院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闭合体系。

参考文献:

篇(2)

一、会议主题

2015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起步年。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支持,只有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赶超,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实现从战略层面、实施层面全局而振的长策。当前,信息网络应用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化、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给信息安全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事件和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和复杂,“工业4.0”时代对网络安全的冲击来势汹涌。我们需要全民树立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并切实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

二、征文内容

1. 关于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的研究

2. 云计算与云安全

3. 大数据及其应用中的安全

4. 移动网络及其信息安全

5. 物联网安全

6. 智能化应用安全

7. 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

8. 面对新形势的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

9.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10. 可信计算

11. 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研究

12. 工业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13.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内容安全

14. 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15. 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研究

16. 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报告与对策建议

17.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诉求

18. 其他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学术成果

凡属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成果介绍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联系实际、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发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 提倡学术民主。鼓励新观点、新概念、新成果、新发现的发表和争鸣。

3. 提倡端正学风、反对抄袭,将对投稿的文章进行相似性比对检查。

4. 文责自负。单位和人员投稿应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投稿。

5. 作者须按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发出的论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实填写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版的论文与投稿表。

6、论文模版和投稿表请到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网址是:.cn。

联系人:田芳,郝文江

电话:010-88513291,88513292

篇(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充分说明高等院校在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中,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其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等院校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产学研紧密集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对高等院校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将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提升,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获奖者中有一半出自高等院校。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等院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等院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三项一等奖。2008年两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产生自高等院校。2010年国家科技技术奖中,高等院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70%。

3.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的需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引用率更高,影响力更大。

篇(4)

关键词:

国际影响力 学术期刊 CAJ-IJCR 定量评估 引文数据 编辑力

一、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选的意义

我国学术论文的产量已排到世界第2位,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数量仅排第9位,国际影响力较低。如何提升中国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学术论文的载体,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对学术论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如何衡量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如何使我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进而走国际化发展路线?这些问题随着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选的开启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我国学术期刊从关注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已走过十余年历程。[1]而大家所做工作以及关注点,还停留在定性评估,或者是个别期刊在做定量工作,没有上升到对整个中国学术期刊界进行定量评估。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以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简称2012年CAJ-IJCR),通过定量的方式让期刊界清晰地认识到各自期刊在国际上的传播情况,有利于了解国际读者和用户需求,准确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和出版定位,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刊能力,更好地走科技强国之路。在其基础上又评选出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及《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本次CAJ-IJCR对5000余种学术期刊的国家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这一工作具有开创意义和实际价值,对我国整个学术期刊界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实事、要事,有助于定量化深入了解国际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和出版定位,进一步加快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步伐。

二、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选体系进一步完善方向

1. 扩大引文数据库来源

2012年CAJ-IJCR引文统计源仅采用SCI(科技类)、SSCI和A&H(人文社科类)收录期刊,EI、SA、CA、JICST、ISTP、ISR等其他世界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期刊则未被纳入统计源,而这些检索系统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显然,目前CAJ-IJCR 引文统计源仅采用SCI影响了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其他几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期刊应当列入引文数据库来源。

2. 增加计量评价指标

2012年CAJ-IJCR以载文量、可被引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作为计量评价指标,而北大图书馆推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评价指标是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则采用了多达22项评价指标。[3]尽管评价指标的多少不能说明评价体系的客观及科学,但在分析研究影响力的时候,选择的评价指标尽可能囊括对影响力有关的指标进行考量则是必要的。2012年CAJ-IJCR评价体系对“引文”过于偏重,如5个计量评价指标中的可被引文献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4项内容直接关联“引文”,显然这种情况很难客观反映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其他计量指标如被索量、被摘量、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web下载量等也能很好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3. 合理划分学科

2012年CAJ-IJCR总共设置了50个学科分类,而《要目总览》(2011版)则设置了74个,[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版)为61个,[5]可见三者之间对学科分类的划分标准尚存在争议,而2012年CAJ-IJCR设置50个学科类别确实不能准确描述个别学科交叉期刊的类别,如《体育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等。而学科划分不明确,直接影响该学科领域内的学术期刊的定量评价工作,毕竟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评选是按照学科分类来分别遴选的。

三、提升影响力办刊思考

1. 办好中文期刊也可以提升国际影响力

2012年CAJ-IJCR评选出的 “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中文科技期刊占70.6%,中文人文社科期刊占95.6%,说明中文期刊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国际影响力的大小并非由期刊语种决定的,英文可以,中文也可以,走向国际并非一定走英文化路线,关键还是要看期刊论文内涵。好的论文反映了所在领域的研究水平、技术水平。只有整个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了,研究成果才有参考引用价值,影响力才会得到提升。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做好局部内容英文的处理工作非常重要,如文章标题、摘要、参考文献的英文处理等等,这些是一个窗口,是提升影响力的便捷途径之一。

2. 重视计量评价工作

2012年CAJ-IJCR给出了5025家中国学术期刊国家影响力引证报告,而我国学术期刊数量远不止这些,如此庞大数量的学术期刊要想全部获得高影响力是不现实的。根据“二八”定律,20%的学术期刊将占80%的影响力份额,而这次CAJ-IJCR给出的影响力评价数据也基本验证了这一认识。显然,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不会平均到每家期刊。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如何提升自身期刊的影响力,计量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国际影响力应先稳固国内市场地位,再进军国际市场,其中,计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取非常重要。立足国内应从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计量指标入手,提升内涵质量;面向国际应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入手,提升影响扩散力。评价方法最好采用归一化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各项指标影响力的大小赋予不一样的权重,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合理。

3. 客观对待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是期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以评价各种期刊,同一学科下,影响因子越大该刊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目前期刊评选的主要评价指标就是影响因子,如中文核心期刊的遴选,这也导致了目前各数据文献情报系统、读者,以及期刊本身过于强调影响因子的作用。很多期刊把精力放到影响因子的提高上,滥引、错引、自引现象日益严重。如某石油天然气工业类老牌杂志,1992年至2004年一直是北大图书馆评选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但该刊把提高影响因子的措施用到加大自引上,自2009年至今他引率低于0.5,于2012年跌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教训深刻。中国知网的研发者对影响因子指标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分别从复合类、综合类、基础研究类、技术研究类等方面计算影响因子,客观上促进了业内对影响因子的认识。其他计量评价指标如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等也应辩证对待。学术期刊应当正视各评价指标不同带来的差距,认真分析总结,寻求解决办法,把论文质量放到第一位。

4. 提高学术论文质量

计量指标都是外界对学术期刊的评价,而真正影响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内在因素是学术论文质量。当然,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论文质量高,会促进计量指标的提升;而计量指标的提升,会吸引高质量论文。如何提高学术论文质量?首先吸引、培养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吸引优秀稿源。一方面加强与研究院所的教授专家沟通联系,保持约稿;另外一方面挖掘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在论文写作上给予指导,并提供适合成长的平台。其次,完善论文评议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不能保证期刊的正常运转。通过同行评议,借助同行外脑作用,可以加强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并能够提高论文质量。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注意回避原则、匿名原则。第三,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已为业内人士所认同,在学术不端检索方面也出现了很多资源,期刊杂志社应用好这些资源,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一方面净化学术论文环境,另一方面提升期刊品位,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

目前业内对编辑力提升方面的研究探讨较多,取得了较多成果,[6-8]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编辑力的提升对影响力的加强起到正相关作用。排版精美、策划精细的期刊更利于传播。

在2012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的名单中,《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再次入选,这是其继2008年来连续3年与“百杰”无缘后的首次入选,与该学报一贯坚持的办刊理念密不可分。该学报强调编辑力对期刊质量提升所发挥的举足轻重作用,具体做法是:[9]从初级产品的编辑加工入手,提高期刊论文的层次;通过组织同行评议和编辑的编修指导,将一般性的文章提升为较高水平的论文;努力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借助编辑出版特长来帮助青年学生和教师,将比较粗糙、幼稚的文章提升为严谨的学术论文。可见,编辑在科学技术传播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编辑的劳动创造对技术论文的传播起到增值作用,反映编辑处理能力的编辑力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因此,科技期刊在重视专家作者群的同时,不能忽视编辑队伍的培养,在“内外兼修”的情况下期刊才会有长足发展。

结 语

事实上,期刊的发展与否取决于期刊本身的质量,期刊的影响力也取决于期刊本身质量,做精品论文、精品期刊,是期刊的责任。在立足国内影响力提升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路走。当然,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发展环境,这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晔.提高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质量,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5):109-111.

[2] [4]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6] 李军领.编辑力“五力模型”试探[J].编辑之友,2011(4):71-73.

[7] 糜倩,万山.编文与做人――对提高编辑力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0(7):82-8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50-02

2012年底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做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智力资源的研究生教育部门,其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方向将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强国的本质在于其具有无与伦比的后续优质智力资源,而高等教育是提供优质智力资源的核心与关键。如果可以对科技强国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之间进行比价,深挖两者的不同,对不同的优劣进行评估,并将该信息用于指导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将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本文,笔者对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尤其是对英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和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同时对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建议,期望对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一、创新型研究生的内涵

从清朝末年的开始,在“洋为中用”的发展思路下,围绕“富国强兵”的战略,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地实现了低端制造业的国际化:在低附加值产品制造领域,中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从裤子到餐具处处表识“Made in China”,一时间,到处充满着中国制造。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知道:“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创造”,我们只是一个低端产品的制造大国,而不是一个生产高端产品的“创造大国”,如何实现由“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整个科研届与产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实现中国创造的主力与后备军――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在以上背景下,高等教育提出了通过实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来为中国科研队伍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科研人才,进而实现“中国创造”的“中国梦”。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探索未知领域和获得创造性成果[1,2]。美国《创新杂志》中指出创新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3]。基于这两个概念,我们不难梳理出“创新型研究生”的内涵,即其至少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知识,并且具有融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没有基础的创新是无源之泉,因此,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讲,就需要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知识,只有在具有广泛学科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创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具有融合知识的能力方可创新。

2.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已经拥有的交叉知识,创造性地进行新的发现或者发明。实现创新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作为创新的主体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而这种思维需要导师的导,需要导师的鼓励方可获得。

二、中英研究生教育培养差异

英国作为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之一,其成功建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实现、维系其科技强国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部分,本文将对英国与中国不同层系研究生教育的差异进行多方位的比较与剖析。

1.硕士教育体制的差异。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硕士教育学制为一年,在这一年里研究生不仅要完成所有的硕士课程,而且还要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并完成自己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中国硕士论文“需要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创新点”不同,英国的硕士论文多为综述性论文。硕士学位申请者(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对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大量的文献调查,然后写出报告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文献调研,获得了广泛的学科知识,为其以后从事相应的科研提供了学科知识背景。而导师可通过学生在实验与综述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来评估学生的科研洞察能力,从而筛选、推荐出优秀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而对于资质平庸的学生,则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该培养体系不仅可以筛选出真正适合做研究的优秀学生使其顺利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使不适合做研究的学生快速的进入工作阶段,而不必浪费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将来大部分不会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反观我们国内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目前国内研究生的培养大部分是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既需要疲于应付照本宣科式的课堂学习,又要完成“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得学生只能将自己的视野仅仅集中在与自己论文相关的知识点上,只是通过重复的工作获得科研数据,根本无法实现广泛知识背景的涉猎。造成我国硕士研究生与国外研究生相比,知识背景与科研事业相对狭小,科研思路相对禁锢。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科研队伍的学生来讲,使一个硕士研究生掌握实验技能,获得广泛的学科交叉知识,学会发现科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已经足够了。对于硕士研究生讲创新,会不会有拔苗助长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商榷的。

2.博士教育体制的差异。在英国博士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这三年里,研究生针对某一方向进行研究,只要掌握研究与发现问题的方法,并在某一领域有所发现,经过导师的认可就可以毕业,并没有SCI文章的硬性规定。在该体系下,研究生在导师的课题范围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研究,因为研究生只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可以了,没有SCI文章的压力,因此他们有很多原创性的研究,通过不同年级博士生之间的接力研究实现了科研的原创性创新,这也是造就英国高校在科研领域领先的原因之一。反观中国,对博士研究生毕业最明显的标准就是SCI的数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博士研究生不敢去做一些真正的前沿研究,而是通过阅读文献来拼凑出为应付毕业需要的SCI论文。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研究生毕业了,中国SCI论文数量排名靠前了,但是高质量的、原创性的、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报道与成果数量仍处于低水平。同时以追求SCI论文数量为目的的博士教育培养使得这些准科研工作者失去了踏踏实实沉下心去做科研的耐心与习惯,使得科研体系在一种浮躁的氛围下进行,对整个科研届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大减少应有了的原创性的科研。

3.培养经费的差异。在英国,一个全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的生活费奖学金为1200英镑/月,这足够一个博士研究生很轻松的生活。充足的奖学金使其可以专心自己的课题研究。而在中国,大部分“211”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其奖学金在1000元/月,而对于那些非“211”的大部分高校,其奖学金为500元左右/月的不在少数。较低的奖学金使这些博士研究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不少博士研究生仍为生计代课甚至从事与其科研根本不相关的工作,这大大影响了博士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根本无法谈创新与创造。

三、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通过比较我国与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差别,针对我国研究生现今的培养模式,笔者呼吁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应该从学制设置,毕业导向与经费投入三个方面三管齐下:首先在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方面加大投入,保证研究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研究生作为一个半读半工作的群体,不应该仅仅把他们当学生来看待,而应该以“创新型人才”的视角来对待他们,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使其真正实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根基。其次,要在学制上和创新要求上加以改变。毕竟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博士与科研领域的不到十分之一,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基本科研素养的培养阶段与筛选阶段,设置1~2年就足够了,没有必要3年学制,并且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有创新。最后,以“创新”作为衡量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尺度。在博士生阶段不要一味地以追求SCI论文数量与IF(影响因子)为唯一目标,而是要求论文只要有创新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博士生真正进入科研的前沿去探索科学。

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体来讲是好的,但是仍需要调整、改革。不改革,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只是一种低廉的科技劳动力工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研究生”;不改革,中国的科研主流将仍会是为发SCI文章而做低水平重复的科研;不改革,“中国只是成为SCI大国,而不会成为强国”的尴尬局面仍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淑娟,陈畅,张亮.加强研究生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初探[J].成功,2013,(4).

篇(6)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1.评价性语言分类

对于评价性语言的应用这一课题,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题材的科技论文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因此,用于科技论文中的评价性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语言特点,例如:时态、语态、句式等,都可以起到评价的作用,促进作者和读者的交流。

2.评价性语言的应用分析

(1)时态语态

①时态

时态(Tense),简称“时”,是个语法范畴,它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形式。在作者表述观点时,通过应用适当的时态,不仅可以阐明观点,而且可以表示委婉的语气。在医学论文中,有很多不断变化的因素,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并不能被学术界认可和接受。因此,学者们通过这种手段正好可以表达其不确定性。例如“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ase?”就比“Can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ase?”委婉客气。

例1:Parent artery occlusion would be difficult and less effective for an aneurysm located distal to the Pcom A.

②语态

语态(Voice),简称“态”,是个语法范畴,它表示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主动或被动关系的动词形式。当不强调施动者或不知道施动者是谁的时候,英语中一般会用被动语气。它不仅有利于句子结构的安排,而且比较容易地体现了结论的客观。另外,由于主语是叙述的中心事物,因此,在叙述中,被动语态使表述顺理成章(方红,2005)。

例2:Preservation of the testicular arteries is recommended for optimal testicular blood flow.

在这个例子中,“recommend”是作者发出的动作,按照一般的习惯,我们会用主动语态。然而,该例却采用了被动语态,没有突出自己的地位,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也是医学科技论文中,表达观点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2)选词

①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是一种本身有一定的词义,但要与动词原形及其被动语态一起使用,给谓语动词增添情态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有关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由于情态动词有感彩,因此,在医学科技论文中,学者们通过对情态动词的准确的应用,在清楚明了地表述自己观点的前提下,还能保护自己及专家读者的感情和立场。所以,在医学论文中,它能起到调节提议的功能。

例3:This also could reduce total incision length.

在例3中,作者巧妙地运用can的过去式,比用can更委婉,这样在陈述的时候不那么绝对,给学者自己留下了提高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留出了思考的余地,促进作者与读者的进一步交流。不同情态动词或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形式,其表达程度和强度不同。因此,学者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情态动词表达不同的建议程度、不同的态度。

②实义动词

除了助动词、情态和系动词以外的表达主要动作的动词都是实义动词。在医学科技论文中,作者经常通过seem,suggest,think等词表达观点,这类都具有不确定性,正好可以准确而委婉地表述学者们的观点和态度。

例4:The ICA was tapered proximal to the aneurysm,which seems to make it difficult to stabilize a balloon distal to the OPhA.

③形容词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adjective & adverb),在句中主要作修饰成分,形容词可以表达主动意义和被动意义,可以作名词修饰语,可以作补语。副词,它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因此,在医学科技论文中,学者们常常通过选用准确的形容词和副词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例5:In our experience,topical papaverine was essential to counter the inevitable vasospasm associates with microsurgical dissection of the arterial vasculature.

本文探讨了英语医学科技论文中表达评价的几种手段,希望对国内学者写作英文医学科技论文有所帮助,进而促进国际医学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篇(8)

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专家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曾进康,作为攀枝花市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宣传部长、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院和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高级会员撰写的全面《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论文应邀到会宣读论文,获得了发表成果优秀论文奖。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国际质量大会交流经验,其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大型企业集团》荣获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论文特邀参加中国二十一世纪科技战略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同时,在四川省“世纪之交质量经营战略”学术年会上,他撰写的《推进质量战略迎接新的世纪》、《推进质量整体优化向管理科学迈进》和《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迎接质量世纪的到来》论文分别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二000年十月十八日,他作为攀钢(集团) 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又应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邀请,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2000年中国企业质量高层论坛交流,并荣获高层质量论坛优秀论文奖。2001年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他负责公司贯标工作,公司于2002年6月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2002年12月18日公司特为技术质量部记集体一等功。

上篇:情系质量

1985年7月,他毕业分配到了攀钢设计院冶炼室。同年12月他主动要求调到炼钢厂基层锻炼。先后在提钒车间、铸锭车间、整模车间历经锻炼的他深深地感受到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才能减少损失。于是,他向车间和厂里建议成立了《提高军工钢炼成率》、《提高重轨炼成率》、《提高转炉钢水质量》和《减少非计划钢》等4项质量管理课题,得到了厂和公司质量管理处的批准认可。从此,曾进康开始在炼钢检查站和车间技术组、生产现场收集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有关数据资料,并与技术组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这项质量管理成果,创价值200多万元,受到公司奖励。他实干勤奋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肯定。

公司第一次炼钢技术状元考试,炼钢厂培训科和技术科将出题的任务交给了身为炼钢技术员的曾进康。他知道,出的技术状元考题既要考出理论水平,又要考出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几天的努力,交出了一式三套炼钢技术状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得到了厂主管专家的充分肯定。1987年,他参加完炼钢厂举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后,又参加了全国首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统考,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为单位赢得了荣誉。

1987年11月,曾进康调到公司质量管理处质量管理科工作。第一天,科长周学信就交给他《质量管理》、(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著)、《质量管理技术咨询讲义》和《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三本书,并明确要求必须“吃透”。同时,将烧结、炼铁、炼钢、轨梁、氧气厂、耐火厂、密地机修厂、金江机修厂等单位质量管理的协调、监督、管理重担交给了他。不久,他又担起了工序控制组的任务,负责建立攀钢的工序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工作能力, 曾进康于1989年8月考上全国首届大专起点的本科班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经济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党校政法专业本科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嘱咐,他苦苦探索,不断地追求,在工作中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原攀钢经济研究所编辑部主任,现攀宏公司党委书记贾渊说: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还是因为‘勤奋・热爱・执著’”。1992年10月他带着撰写的《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经验成果和研究论文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中国质量管理大会交流经验。并被1992年第12期《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刊载,为攀钢赢得了荣誉。

中篇:心系质量

1993年1月,攀钢集团公司机关改革,企管处质管科又再度成建制划到质管处。 处领导要他负责公司国际标准贯彻的试点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他写的《加强质量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论文受到洪及鄙常务总经理的肯定和赞誉。攀钢(集团)公司第一次参加了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交流经验。并编入《质量兴国与名牌战略》学术专著。他执笔完成的《要走质量兴国的企业振兴之路》发表在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外管理》杂志上。

人的一生机遇很多,他抓住了它,这是幸运的。

早在1993年他就负责主研《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课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他到各厂(矿)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在战略上还必须加大力度,以跟踪世界各国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质量发展动向,制定策略,振兴大型企业这一问题。查阅了1980年以来攀钢生产、科技、质量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发现不少企业有“注重当前利益,忽视长期效益;注重生产管理,忽视质量控制;注重现场控制,忽视战略管理”等偏颇认识和管理问题。这样下去,不仅造成产品质量难以提高,而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曾进康把这些问题向领导作了汇报,很快得到了认可。在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中,他勤垦务实地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

功夫不负苦心人,曾进康负责主研的《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成果,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经过18个月时间攻下了这个课题,创直接经济价值1960万元。并于1994年12月在成都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获四川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荣获中国“八・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

下篇: 生系质量

几度春秋时光飞逝。曾进康撰写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是企业振兴之路》等48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十几种国家级杂志上,为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并受到全国企业界、管理界专家人士的广泛关注; 8项管理成果和研究论文分别获四川省质量管理协会、四川省企业管理协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企业文化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及优秀论文(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强化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和《贯彻国际管理标准迎接质量体系认证》等多篇论文收录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跨越世纪的通行证━━中国企业成功实施ISO9000认证范例》(曾进康担任该书编委)、《世纪文典》 和《奔向2000年━━中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荟萃》等专著中。其中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攀钢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公司有关处室和攀钢集团公司质管处党政工领导的热心指导和大力相助下,同时编著了《兴旺之路》、《崛起之路》和《振兴之路》三本专著。

曾进康先后多年在单位荣立一等功并获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由于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进步,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和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审定聘为高级会员、特邀研究员和兼职研究员,同时,在质量科研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受到省政府表彰。

谈到自己的进步,他说:“如果没有各级组织的关心、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 我是不会成功的,更谈不上出什么成果”。

1997年7月8日,曾进康被任命为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深感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质量攻关工作犹如一座高山,上去,将会有另外一片天。

1998年5月21日,历经三年在18名质量管理和科技管理人员与有关专家共同努力, 特别是在处领导的主持和指导下,曾进康负责主研的《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通过公司技术鉴定,创直接经济效益6196万元,攀钢(集团)公司马家源副总经理和罗泽中总经理在鉴定会上指出: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在攀钢还是第一次见到。 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参加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肯定了质管处负责的这项科研成果,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此,他按照专家和领导的鉴定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过一年的运行实施, 于1999年5月通过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四川省冶金科技进步奖。

1998年,曾进康主持宣传部工作,在处党政工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质量管理处宣传工作、法制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分别荣获公司先进单位。曾进康策划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拓市场、争效益”的质量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以报刊台全面推进,在企业营造一个抓质量的氛围,形成宣传声势,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为了在这个新起点上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又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撰写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研究成果和经验论文,荣获公司优秀论文。同时,研究完成的《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成果分别荣获攀枝花市、四川省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几年来,曾进康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和经验文章,并陆续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进一步塑造了攀钢(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因他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荣记特等功一次。

曾进康于2001年7月制定了《关于2000版贯标认证工作实施安排意见》,并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攀钢集团公司总经理、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泽中在2001年公司现场办公会上要求,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要加强贯标实施工作,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为此,历时两年,先后按1994版修订完成了A版和B版质量体系文件,并于2001年11月按2000版标准完成了C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作业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全公司认真实施,从严考核,贯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攀钢集团公司本部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的企业。

从2002年、2003年直到2004年处,曾进康先后三次跟公司领导进行“关于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专题汇报,2004年元月8日,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任总经理龙远才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决策:公司要全面贯彻实施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体系,推进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一年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和党委书记谢茂兵的大力支持下,曾进康与总工程师胡世红反复研究、积极推进,总经理亲自检查、指导工作,公司于2004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场审核,成为攀枝花市第一家、国内同行领先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认证的企业,成为世界级合格供应商。标志着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水平已经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曾进康作为企业发展部副经理(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主任)与技术质量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设备计量能源管理部门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各有关职能部室和分公司负责人多次进行协商并负责主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修订完成《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工作(作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作业文件。几年来,曾进康潜心学习、研究,自己买了几千元的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牺牲了许许多多的周末休息时间。国内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整合认证的企业,几乎都有权威并独立的企管部、推进办、体系部等主管部门,并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我们公司,虽然,党政工领导高度重视,但却存在不少难题。推进办的同志克服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他们忍辱负重,艰辛努力,开拓奋进,终于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今天的成效。然而,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和偏颇认识,由于这些“思想不统一,认识不一致”的观念,导致体系推进工作的许多障碍。为此,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专门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并提出了《关于冶材公司一体化管理认证方案的报告》。2004年8月16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按第一方案组织实施,公司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条件,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工作进程,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尽快通过国家审核认证,以提高企业信誉,增强竞争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于2004年2月16日专门给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关于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的建议》,并在2004年4月5日起草了“关于征求《绩效管理控制程序》意见的请示”。2004年4月9日给总经理作了《关于公司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涉及关键问题的专题汇报》。同时,公司为了全面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体系管理,确保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水平,迎接国家认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曾进康专门起草了《攀钢冶材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质量责任制》管理规定,并广泛征求各单位和公司领导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达成了共识。同时,为了加强一体化的研究和推进实施工作,公司于2004年5月21日印发了“关于征求一体化论文的通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这是检验,请组织好!曾进康带头撰写并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世界标准化与质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高科技与产业化》等国家权威杂志上,其中《优化管理 强化创新 追求卓越》《优化管理、追求卓越、再铸辉煌》和《知难而上 求真务实 敢于创新》分别被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管理科学》〈〈高科技与产业化》权威杂志刊登和转载,受到国内企业界、管理界、科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针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首先必须认清时代形势,增强质量紧迫感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其次,加强系统管理,促进一体化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第三,观念更新,激活发展动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第四,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第五,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第六,依靠机制创新,培育创新精神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在攀钢冶材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运行大会上强调:冶材公司A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运行记录》的颁布实施,是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是公司加强经营管,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公司管理科学的新机制已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同时,对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明确任务,增增强推行一体化管理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曾进康大胆探索、努力创新,连创攀钢集团八个第一,取得了卓越成效:

1)、撰写高水平的质量究论文和经验文章之多系攀钢第一;

2)、开展大型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攻关在全国领先系攀钢第一;

3)、获得省部级、国家级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之多系攀钢第一;

4)、在四川省和全国推行质量管理二十周年大会上宣读论文和经验文章系攀钢第一;

5)、在2000年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上宣读学术论文系攀钢第一;

6)、撰写高水平的究论文被中国质协选送参加了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经验系攀钢第一;

篇(9)

2010年,中国科技财政投入为4114.4亿元,带动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7062.6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居世界第三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6%。2009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有3300多个外资研发机构,2009年,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交易额,占中国全部技术市场交易的25%。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46家已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

如何看待这些数字背后的中国科技界特有的现象呢?首先,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力量时,只看几个指标,特别是只看总量方面的指标是错误的。实际上,国际上有通用的R&D评价指标体系,而且有连续多年的监测数据,综合比较这些指标和数据,就能看出中国科技力量的结构和状态。其次,我们习惯把自己的今天与过去相比,这样更容易看到进步,却不容易看到体制性的制约因素。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2.1万篇,其中中国科技论文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2011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与世界平均值仍有不小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根据汤森路透支持的科学观察网站2012年推出的2001~2011年10年间科技情况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论文总引用数为5191358次,排名第七,美国以48862100次的引用数保持第一,是中国的9.41倍。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论文引用数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07~2011年与2001~2005年相比,翻了近两番。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科技论文水平与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有4个评价分项: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中国大陆2008~2012年整体竞争力排名分别是17、20、18、19、23;其中,经济表现排名是2、2、3、3、3;政府效能排名是12、15、25、33、34;企业效率排名是33、37、28、25、32;基础设施排名是31、32、31、28、29(科学基础设施排名8,技术基础设施排名26,教育排名45)。可以发现,中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在企业效率、人力资源方面都存在不足,政府效能近三年更呈下降趋势(体现在科技体制和科技企业管理方面的表现)。中国人才流失在IMD所有参评国家中也非常严重,仅好于委内瑞拉、俄罗斯和南非。虽然近年回流人数上升较快,但与其搞特殊的优惠政策和优质资源吸引极少部分海外人才,不如下决心改进国内整体的科技环境。

在世界经济论坛的《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大陆排名第26位,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分列第11位和第13位。其指标体系包含12个支柱,其中第9个支柱是技术准备度,下面细分六项指标,在最新技术的可获得性方面,中国在142个国家中排名100,公司层面的技术吸收排名61,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排名80;第12个支柱是创新,下面细分七项指标,其中,创新能力排名23,科学研究机构质量排名38,公司用于R&D花费排名23,大学、企业在R&D中合作排名29,政府采购先进技术排名16,科学家和工程师可获得性排名33,每百万人授权专利使用排名46。中国在制度、技术准备度、创新、高等教育和培训、商业成熟度等方面的指数表现都不理想。

2011年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企业计分牌》和2009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测度报告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与经合组织很接近。近年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主要得益于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经费的增加,科技人力资源多集中于实验开发领域,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非常不足。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8.2%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32.8%;特别在部分高新技术领域,发达国家是中国的十几倍。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领域形势非常严峻。

佐治亚理工学院2007年世界 “高技术指数”(HTI)与上述著名指数有很大差距,引发诸多争论,Porter对此专门做出解释。首先,“高技术指数”仅基于统计,主要衡量的是基于知识服务的出口能力,也就是高科技产品出口,因此,“高技术指数”不能作为高科技能力的全面测度。即使是作为高科技产品的产量与出口,“高技术指数”也存在问题,因为大量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加工组装出口计算机、手机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知识产权往往不属于中国,其出口量只能代表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品出口国,但出口高度依赖于直接外国投资,主要形式是来料加工和组装出口。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科技大国,但远远不是科技强国。《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2010年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21位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追求科技强国之梦,首先要努力建设一个创新性的现代科技体系。

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与出路

中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与其大国地位很不相称。中国科技实力不足有许多原因,投入因素并不是主要的。中国近十年的科技投入增长是快速而稳定的,这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并固化了科技体制中新的利益阶层,造就了一个稳定的科技官僚阶层。专家官僚原本可能是一线的科学家或技术专家,经过单位推荐成为具有评审权力的科技官僚,其主要工作是开会,协助科技管理官员项目指南、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由于回避限项公开等制度不严格,科技官僚更容易参与到争取项目、分钱、申报成果、获得荣誉的进程中,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模式使其无法按照科学共同体预期的逻辑运转。越是重大的项目,在选择时候越缺乏竞争机制,基本上是靠关系运作。各类评估、评审、评奖常常是同一组“运动员”和同一组“裁判员”,科研经费审批权多由科技官僚阶层垄断。

以著名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为例,其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定量化、复杂化且难度系数很高,而对支撑人员考核却很简单,对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就更为主观化、领导意志化。科技官僚利益共同体的形成,造就了对一线、低阶科研人员的严格考核,而对科技官僚却无法有效监管,从而压制了创新,造成巨大浪费和内耗。

篇(1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4431

国内刊号:42-1657/N

邮发代号:38-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上一篇: 玉米种植技术 下一篇: 银行基层网点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