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八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并非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学习,必将会被高效的学习方法取而代之。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本章节中涉及到大量的相似名词,如神经节、神经中枢、周围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名词无论是从语素上讲还是从具体的含义来说,都极其相似。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名词组成和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辅助记忆。具体的方法以的人体神经脉络图为例,或以一根有枝节的树枝进行类比。形成相应的记忆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通过模仿进行相似的独立思考,最终实现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
(2)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而活跃的思维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生物知识理论和结果,进而得到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教师,有义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真理的欲望,并通过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学材料,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乳酸菌饮品、防腐方法、污水净化、甜酒制作过程等现象,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细菌和真菌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的利用都有哪些、运用了哪些原理。学生在解决教师所设置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学会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优化,最终在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逻辑梳理能力
逻辑梳理能力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适用于各个学科。通过归纳并总结类似、相反等对比关系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记忆、掌握知识。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梳理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体系和系统规律,并在学生不具备该能力之时通过示范帮助其生成相关意识。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对整章的学习,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血管血液流通的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其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本章节的讲解,可以以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为主线,可以对血液以及流通所经过的器官的作用进行引申。在教学中除了通过挂图展示帮助学生总结血液运动的规律,即“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外,还应该对其进行引申,将生活的常识问题加入其中,如心脏疾病的预防,以及常识性的知识进行引申。当学生接触了此类学习方法后,印象会更为深刻,不但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而且增加了生活常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教师应该多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
(4)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非因为它本身缺乏学习的意义,而是因为生物学科较其他学科更加复杂、严谨,尤其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验观察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升学是最大的任务;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应通过精心设计,积极带领学生、鼓励学生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教师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大胆一试,包揽实验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学生亲自设计的实验与书本或教师设定的实验不同,他们从最初的设计环节就参与进来,不仅能更明确实验目标,而且能培养其科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观察、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成功,他们将从中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并牢牢把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使失败,他们也更愿意从根源处寻找问题,有助于身心发展。生物实验并非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完成,有一些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的生物实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轻松完成的。生物教师在七年级上学期伊始就可以带领或鼓励学生种植几株植物,从播种开始,完整地参与、记录植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上册中关于植物的知识。而当植物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虫、杀虫等状态,恰巧可以与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相契合,让学生了解植物界的疾病和免疫系统,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20 - 03
1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植物的生殖”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十九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后,继续研究植物和动物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植物的生殖”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的有性生殖的主要过程。由于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下册已经对植物的开花和传粉有足够了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植物的受精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的概念形成来自于自身对事物的体验和感悟,对于看不见的双受精和果实形成过程,学生很难理解,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了解子房结构与果实结构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制作和展示,形成知识运用的能力、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形成图文转化和综合分析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双受精过程、果实形成过程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双受精过程的学习,充分体验植物新生命诞生的过程,初步产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的形成过程。
4 教学准备
PPT、自制子房的彩纸模型、各色彩泥、白纸、吸管等。
5 教学过程
5.1 问题导入,开门见山
学生观察蚕豆实物,思考并回答问题:蚕豆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有什么作用?蚕豆是怎么形成的?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用几个简单贴切的问题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的旧知,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直奔学习的主题。
5.2 图文转换,复习旧知
教师展示花结构模式图,请学生填写雄蕊和雌蕊的结构,试着寻找植物的和卵细胞在什么结构内。随后教师借助自制子房的彩纸模型(图1),边画胚珠的结构边介绍,帮助学生构建子房结构的概念图(图2)。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七年级下册学习过的花的结构相关知识已经比较生疏,通过展示花的模型,观察花模式图,帮助学生快速回忆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自制彩纸模型介绍子房结构,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知识记忆,为双受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5.3 模型制作,构建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双受精视频,并完善概念图中空白处(图3):①花粉中的如何到达胚珠?②一个花粉粒产生几个?③两个分别与什么细胞结合?
接着,让学生利用不同色的彩泥、吸管等材料在白纸上制作植物双受精模型,组员展示模型(图4)并介绍双受精过程。介绍完毕,学生小组互评,教师针对学生双受精过程的掌握情况和模型制作情况做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带问题观看视频受精,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完成再识双受精,展示交流完成双受精概念的巩固。整个过程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体验和再现了双受精过程,增加感性认识后完成概念的构建和巩固,突破了双受精过程这一重难点。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加强了知识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5.4 横向迁移,突破难点
植物双受精后,又将发育成什么结构呢?教师利用该问题承上启下。展示蚕豆果实图片,让学生由外到内回忆果实的结构,结合种子的结构,完成果实结构概念图。小组活动:根据果实与子房结构的空间对应关系,将两张概念图的相关部分用箭头横向连线(图5)。当学生掌握了果实的形成过程后,教师展示荔枝、花生、番茄等实物果实,让学生分析各部分分别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
设计意图:果实的形成是本课的重难点,也是高中生物学的基本储备知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果实,但是由于看不见果实形成的过程,对果实各结构的来源很疑惑。此时由外到内分析果实结构,与子房结构建立横向的空间联系和纵向的时间联系,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认知角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这一知识点的途径。通过小组连线活动,学生完成概念自主建构,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出现无法理解、关系紊乱的情况。
5.5 梳理内容,完成小结
学生自主总结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也是现在语文教学中剖析文章结构时经常性提到的。地理教学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却可以触类旁通。一次准备地理赛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十章《极地地区》,这部分内容上过了很多次,内容比较简单,大多采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对比的方式来上。由于是赛课,如何上出新意,与众不同?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在反复研读大纲、教材之下,决定从”极“字入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极”的意思是“顶点、尽头,程度上不能再超越。”,于是“醍醐灌顶”般联想到语文老师经常说的线索,确定了这节课的线索式教学法。我就带着学生从“极”字入手,突出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极”,自然环境的“极”(其中地形、气候中的气温、降水、风力都是“极”),自然资源的“极”(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都是“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极”。就连板书设计也很有特色,不仅把“极”摆在了最中心的位置,突出了“极”,而且使板书的形状又看似南极轮廓的形状。从这次成功的使用线索教学以后,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线索教学,大至整本书的结构梳理,小至某一章节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线索式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初中地理教学中线索式教学的细节。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
一、利用“好奇”让孩子们走人精彩的科学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们应该小心的保护、培养和激励。
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孩子们都会提出一些让人感到很奇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眼里很滑稽,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取笑他,我们要有一颗和孩子一样的童心,要和孩子们融洽在一起,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耐心的讲解,引导孩子们去探求,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假如我们不屑于这些问题,就会极大的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或许还会在无形中抹杀一名未来的科学家。孩子会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才能对科学进行无拘无束的探索,才能渐渐培养出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二、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他们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激情投入,学生身动而情未动,不以
成功喜,不以失败悲,这样不就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培养科学素养也无从谈起。只有具备激情,科学家才能在枯燥的探索之路上走的更远,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老师有这个责任去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激情,不求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求人人都可以研究科学,都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记得在四年级上“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时,我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在灯泡亮的一瞬间,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掌声雷动。当时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些意外,没有想到孩子们会这么激动。我相信这一堂课给了学生们很大的惊喜,它点亮了他们,也点亮了我。
学生只要积极投入,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懊恼;探究的渴望,合作的期待;甚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等。这些体验连同所学知识,都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总结知识,我们习以为常;把体验升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让这种体验推动学生今后的学习,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举。
三、教材的把握是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四平八稳平均使用力量,没有轻重缓急。要从教材的全局着眼,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五年级下册“热”这部分内容,备课时要将本单元8课通读一遍,分析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对热的理解起到了什么作用。如第一课通过讨论“使人热起来的方法”和“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每课的内容是逐渐递进加深对热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摸清它的知识脉络,这样才能对每课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四、重点突出是把握教材的核心
科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成份上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但是突出重点并不是只抓重点而舍弃非重点,相反必须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识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生点、衔接点和转化点,所以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例如,还是“热”这部分内容,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内容,第一是物体的热胀冷缩,第二是热传递,第三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保温杯的设计),但前两个更为重要。抓住这两个内容第三部分也就很容易设计出来了,“热”这部分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
五、适当的补充教材也是必要的形式
大自然是纷繁复杂的,科学教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自然现象罗列起来,只能选择少量而且有较强典型性的内容。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往往会因新旧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知识,形成知识空白点,造成新知识学习的跨度大、难度高;还有些内容抽象、枯燥,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一些事例,让学生更易理解,更能被吸引在科学上。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要求把学生实验尽量开足。
对于学生实
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工作计划
1、为适应教学中新教材的使用,实验室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教学标准,加强新实验的准备和操作能力,加强与任课教师间的联系,按学科参加教研组的活动。
2、配合任课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认真做好实验教学情况记录。
为教师公开课及科技兴趣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和协助工作。实验室做好准备工作,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训练和复习,检修好实验器材,改进器材的性能,确保各项实验圆满成功。
3、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
做好实验仪器、药品的申购工作,对购入的仪器、药品及时登记,保存好说明书和有关资料,按类别分室保管。对现有的仪器、药品与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对比,提出增订的计划。
4、进一步加强实验室防漏水、防火、防盗工作,经常检查所负责的分管区域的各项安全。
按学校要求,定期做好各实验室清洁工作和安全检查工作。
5、配合教务处的安排,及时提供各种考试的考场,保证各年级的分场考试能够顺利进行。
对高三毕业班的教室需求在不影响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尽
可能的满足要求。
6、做好每个实验室的使用记录,保证实验室的'正常使用,维持实验室的卫生情况良好。
7、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上年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发生。购置仪器、药品要先行申请,由主管领导审阅后报校长室审批后再购置,入库要验收,同时填写入库清单。仪器原则不外借,若借出要由主管教导或校长同意后才能,并要及时追回。
8、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9、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四、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实验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
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2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
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上年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发生。
2.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3.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实验结束
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七、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为实验室的评估合格,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注:加黑体的六个实验要对学生进行重点的训练,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各班的实验课的情况参照实验课按排表。
八、实验教学管理
1、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
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31.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
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
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几年来,由于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4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 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让学生区别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 次 日期 工作要点
第1周 9.3-9.7 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 9.10-9.14 生活的动物
第3周 9.17-9.21 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4周 9.24-9.28 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5周 10.1-10.7 国庆长假
第6周 10.8-10.12 动物的运动
第7周 10.15-10.19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8周 10.22-10.26 社会行为
第9周 10.29-11.2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 11.5-11.9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第11周 11.12-11.16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2周 11.19-11.23 细菌
第13周 11.26-11.30 真菌
第14周 12.3-12.7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 12.10-12.14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 12.17-12.2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7周 12.24-12.28 从种到界
第18周 12.31-1.4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19周 1.7-1.11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20周 1.14-1.18 复习并迎接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5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
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提高和创新。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
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0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共3章)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节)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4节)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共3章)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3节)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2节)
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3节)
会考复习安排:
七年级上册(包括第1、2、3单元)复习1周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复习1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1-02
一、引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得以表述的。所谓的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及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生物教师有必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学情背景
初中生物学是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生物学知识的学科。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上的生活感性经验丰富,但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为将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从思维特点上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学习动机上看,学习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构成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浓厚的科技活动兴趣,使他们真正喜爱这些活动,又要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志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首先还是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原则着手教学。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师都要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教学单元,教师最终希望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基本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使学生参与基本问题讨论和过程学习。当然,这些活动和过程要有助于学生达到基本理解,最终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核心概念。
三、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途径
初中生物学中在核心概念不会太难,但在每个单元中均有所涉及。例如,七年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DNA”,还有八年级涉及的“先天”、“社会行为”,看起来似乎浅显易懂,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概念的建构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符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教学可以直接给出概念,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概念。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不过初中学生的概念教学,必须符合渐进性原则,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研究能力的水平。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教学。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教学目标,关于“反射”的概念就是本课的围绕核心概念,以往是通过模型、比喻或模拟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不过根据现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实践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感受知识奥秘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摩或直接使教学活动情景再现,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活跃的,尤其是在课外或生活中,他们较于成年人还多了一份好奇心,任何事物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生物学的很多概念都是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能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体验生活中他们因不熟悉而没有了解其奥秘的科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而且这利用了场景再现,符合中学生的情景记忆规律。例如,笔者在讲解新课之前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小游戏:两名学生被蒙住眼睛,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伸手碰到热杯子,其他学生观察受试学生做出的反应。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明人们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导出“反射”这个名词,让学生再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完成膝跳反射。通过体验膝跳反射,真实感受人体简单反射的存在,激发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对活动细节的指导,是保证活动顺利地开展的有效做法,学生对活动的说明与分析,不仅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也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此时,学生对于“反射”的体验初步形成。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以后,通过组织体验游戏,又一次点燃了课堂,引发学生应用本节概念解决问题的热情。这些都是通过体验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并能够应用概念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经验,教师点拨,总结共性,得出概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发愁:讲过的概念,虽然老师经常反复提到,但仍有同学不能掌握。那是因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不然发现,如果这个概念是他们自己总结而来的,他们不仅会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本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膝跳反射等活动已经体验这种有规律的“反射”时,有必要利用类比的方式,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通过这些现象总结他们的共性,得出正确的,科学的表述方式,达到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也将科学与生活现象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需要让发散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结合点。要在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课堂教学上发现这种联系,需要教师的问题的精密设置,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学会发掘相同的例子,并大胆推测总结众多例子的表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表述为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反射”在教材中的定义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本节课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出学生对反射概念的总结归纳,同时,通过课本阅读,教师引导对核心概念中“外部”和“内部”刺激的理解,利用概念分析膝跳反射的刺激和有规律的反应分别是什么,并用习题进行反馈,达到对“反射”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三)多形式的应用反馈
课堂的反馈学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概念的学习得到应用,达到“了解—学习—应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通过在了解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地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习题分析,使同一概念以不同形式对学生产生多次新刺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认识、理解并掌握应用这些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扎实高效。
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知道“反射”的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并尝试思考这些反射都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吗?教师利用图片情景补充例子,并引导知道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第一次反馈是以“吃到酸梅会分泌唾液”和教材中“望梅止渴的典故”为例,进一步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达到第一次反馈。在课堂上展示杨梅的图片,全班体验复杂反射,请学生表达感受,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二次反馈是利用习题:尝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要学会判断这两个概念,首先学生要先判断是不是反射的行为,再根据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分原则去判断。所以这样的习题,就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延伸应用。
(四)图表归纳
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应用水平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概念教学还必须把握系统性原则,如果说思考的一般目的是为了“了解事态”,那么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事态”。以问题串推进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提炼本节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师生共同总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再认识。
四、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这种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中,教师遵循了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并且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做最好的铺垫与指引。
2.创造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思维的独创性为其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就是一种实施性比较高的方式。
3.个性化原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都是对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即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和取得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有个性才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充实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并且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差异程度也不同,教师应当学会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课堂的学生体验,表达交流,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发散思维,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探索,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做出灵活快捷的反应,以多种形式达到核心概念的建构。而如何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课中的角色,让教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处理好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将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在国家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体验发现者的乐趣,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概括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要靠探索隐蔽的现象。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经常熟视无睹,而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则会引起学生的注意,生物学现象多种多样,学生可以研究的对象丰富多彩。因此,教师不应把生物教学仅限于课本,而是要扩展到自然环境中,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观察生物现象并揭示其本质。
兴趣的培养要靠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教学中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去模仿,允许学生实验失败,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出原因,直至实验成功,使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将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蝗虫”一节前,笔者预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小实验: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仔细观察两只蝗虫的反应,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记得牢,印象深刻。
2.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就没有学习。师生合作性的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和思想产生共鸣的过程。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体,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交流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3. 注重分层教学
生物学包罗万象,新教材安排了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应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同时,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建构信息技术下的生物教学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只想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教学,那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交互性和个性化的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整合具有以下优势:
1. 能将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新课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并进行“整合”,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和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诱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八年级下册讲动物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动物,用直观的画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2. 教师利用整合手段能突破教学难点、化静为动、促进理解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生物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自然现象的认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构成了生物教学中的诸多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能否合理突破教学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教学“花的受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动画过程: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胚囊。接着从花粉管出来,与卵细胞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由原来的卵细胞改为受精卵。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3. 情景再现,穿越时空
生物很多内容是涉及生物进化的,而这些内容包括的时间和空间异常宽广,从广袤的宇宙太空到细微的电子显微镜下的世界,从太古生物到现代自然中的生物,无不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有些已逝去的自然形象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还原、无法呈现的,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也无法在课堂上呈现,如:人体在母体中的发育过程,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细胞的分裂等。这些过程都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观察,因此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文字图片充其量只能让学生了解生物某一时刻的形态,却不能窥探事物的全貌。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再现史前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可以把现代生物研究得到的微观景象融合在课件中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冲破地域、季节和空间的局限,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能力。
4. 利用整合手段展示生物知识的应用
学生要学好生物,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搜集、整理、设计与相关知识有关的图片和(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动画以及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在“关注健康“一节的学习中,其知识点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注意事项,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理解、操作是不容易实现的,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口对口人工呼吸视频来解决这个问题。
5. 省时高效,增加容量
利用多媒体进行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符合国家目前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理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从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的相关反馈来看,其长短处都非常突出,褒贬不一。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将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用不当的话则会耽误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看大致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缺点。
(1)优势点。首先,能够丰富学生对自然科学现象感知,促进科学概念定义的理解与形成。自然科学课程主要是通过研究各种自然现象中的物体,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步骤形成抽象的理性认识——科学概念。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中的时间、空间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缺乏和学生感性认知的匮乏。而多媒体可以表现和模拟出各种自然现象,包括那些难以观察的较为模糊的自然现象,由此会更加扩展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学生获得的抽象科学概念的感性基础更加深厚牢固。例如,教师在演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时候,即使是使用蓝色钴玻璃也难以观察到其淡蓝色的火焰,此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取得逼真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人工实验中的可能出现的失败。其次,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科学性思维。利用多媒体进行自然科学的实验可以将声音、光亮、形状、形态、颜色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直接全面地表现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能够据此创设出直观、形象、生动的具有启发性的事物来揭示科学知识并开启学生的科学思维。再次,可以模拟那些实验中的错误的操作并呈现出错误操作之后的后果,给予学生警示,以防止学生因为错误的操作而受到实验药品或者实验现象的伤害。
(2)劣势点。虽然多媒体实验教学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带来更加宽阔的实验室,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多媒体再好,也只能是实验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几乎可以模拟出任何的自然现象,但其始终都代替不了学习者亲自动手的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首先,实验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多媒体辅助实验则达不到这一点。其次,多媒体实验教学留给学生动手的空间极小,更多的是面对屏幕上的一幅幅画面,原本的“做、探”实验被简化成“听、看”实验。再次,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分析能力都是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之中获得的,具有发展性,而多媒体实验更多的是展示性,缺乏其中必要的“波折”与“形成”的过程。
二、多媒体辅助科学实验的优化
在大致获悉了多媒体辅助科学实验的优劣之后,我们应该对“多媒体辅助科学实验”进行改造与优化,使该试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以更加适合我们的实验学习。
(1)结合微型实验。微型实验脱胎于微型化学实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方法,其主要宗旨就是尽可能地少使用实验药品来获得科学实验中所能达到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光合作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与教研组同仁共同探讨设计出“绿叶的脱绿”微型化实验,即改用安倍瓶进行加热。由于这一项的改进,整个实验的时间由先前的15分钟减少为4分钟左右的时间,酒精消耗量也从50ml转为1ml。节约下来的时间则可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再次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类似实验过程的展示(正常实验方法),让学生亲历两种不同性质与媒介的实验探究过程,加上教师相应的适时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使用制造工具:不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自己总结: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
输精管:输送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 :排精、排尿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4)、卵细胞和受精 :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 :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是由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5、计划生育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a最长;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且小肠中含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参与的酶:唾液淀粉酶,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消化过程:蛋白质、 氨基酸,参与的酶(胃液、胰液、肠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消化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胆汁(肝脏),参与的酶(肠液、胰液)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人教版3、4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b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2) 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何判断:动脉(离心,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四腔、八“心眼”——血管)
有四个腔: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右心室 肺动脉;左心房 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一、综合性教学
数学教学的综合化,还体现为密切数学和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从多向、多维、多层的联系中寻找结合点,把"触须"伸进这些学科中,建立起数学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实现学科整合。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和普遍适应性技术,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它的简捷与理性,使之在研究诸多客观世界中不可缺少。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大量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学综合化的发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检验。反过来,其他学科又包含着很多数学因素,为数学提供鲜活的背景与素材。要用"大课程观"的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跨学科学习,消除学科间的隔膜,对如何挖掘其他学科的资源,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跳出数学教数学"。
八年级下册前两章,多处提到电阻、电压、功率、压强、杠杆等名词,如PR=U2,电压一定时,用电器输出功率是电阻的反比例函数。再如研究F=pS时,当压力为定值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利用函数图象来表示,p与S关系一目了然。这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将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去探究知识。
另外,语文知识让数学表达简练、明白。学生比较陌生、定义又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利用语文知识增加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课件是解决教学重难点强有力的工具,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板块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丰富的学习背景,如对位似、函数性质等知识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将被充实得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制订学习计划。
这样可以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它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但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及时复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完成作业。它能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做疑难问题笔记。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能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系统小结。通过积极思考,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要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复习,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2.要循序渐进,防止急躁心理
由于学生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很高水平。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4.加强辅导,化解分化点
中学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形练习,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四、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事实上,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被揭示的过程等等都蕴藏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适当地选配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数学思想方法。注意挖掘隐藏于知识中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是按照逻辑系统和认知理论相结合的思想来安排知识的顺序,并用演泽结构的方法把知识串联起来。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和定理等知识点以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隐藏于知识中数学思想方法,并象数学知识一样纳入教学目的和教材分析之中,在备课中,既备知识,又备思想方法,弄清每一章节包含了哪些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具体的问题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地告诉学生、阐明其作用,引起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和兴趣。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仅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就教于广大教师,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