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纪检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8: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技术纪检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技术纪检工作计划

篇(1)

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工程技术也产生了质的飞跃,并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各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及主导。政府的重视及行业发展需求,使得信息工程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1]。信息工程技术主要基于电子信息,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信息获取、采集、集成以及处理的技术[2]。其有效应用在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率,还可以实现实体经济增值。信息工程技术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能够实现信息融合、催化、整合以及集成,能够促进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更加紧密、更加完整,能够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延伸,促使所有行业表现出大融合趋势[3]。因此,探析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1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其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国家也对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目前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用广泛,其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辅助公路信息系统完成数据整理与分析。公路工程信息量大,管理内容繁杂,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利用信息工程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极大减轻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利于数据管理分析,并减少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1.2提升了档案管理及服务水平。在档案管理中利用信息工程技术,构建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档案管理及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档案信息化载体更加丰富,档案建设呈现出基础设施集约化、档案管理智能化、集群化以及信息服务智慧化等趋势,提升了档案管理及服务水平。1.3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及技术的权利,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中心,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构建城市核心系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感知与互联互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改变人们的交互方式,增强了实时信息处理及感应能力,加快了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及连续性,加快城市智慧化建设。1.4优化日常设备管理,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科技发展最终是为人们服务,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的应用,优化日常设备管理,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提升了设备性能,使设备更加智能化,更加利于消费者日常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1.5应用在卫星发射及航空等领域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信息工程技术在卫星发射、航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防水平,为我国安全提供了支撑。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工程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加快我国信息工程技术在卫星及航空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保证我国国家独立。1.6促进农业、教育、交通等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推进,在农业领域,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发家致富。在农业生产方面,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也很成熟,产生了许多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极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农民压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交通领域、教育行业等使用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成果极佳。

2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环境不足。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和个人都意识到信息工程技术可以极大促进经济发展,但还有一部分人对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安全性能提出了疑问,对信息工程技术的信任度还比较低。很多企业仍然选择传统营销模式,这极大抑制了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2.2没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在我国,许多企业的应用技术均来自国外,信息工程技术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缺乏核心技术作为支撑。这种发展方式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并限制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2.3缺乏完善的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布局。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将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并逐渐提高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的地位。然而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众多企业研究信息工程技术,缺乏完善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布局。

3加强我国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应用中的不足,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加强我国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用的具体措施。3.1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优化外部环境。加快我国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持,完善信息工程的资源配置,是确保信息工程技术长远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譬如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指标,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支持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为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优越的外界环境。3.2重视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发展内在动力。近年来,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竞争已成为社会竞争的核心。我国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企业如果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加大投资力度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既可以为人才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也可以提升自身形象,提高企业自身吸引力。3.3推动服务及产品融合及创新,加大技术发展的保障力度。为实现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必须加强服务及产品融合与创新。首先需要依据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构建健全的技术研发体系;其次,加强信息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譬如微博、淘宝、微信等,进行产品宣传,加强企业与运营商间的沟通,实现服务及产品融合及创新;第三,及时进行信息工程技术更新和战略布局的调整,增强信息工程技术的服务能力;最后进行产业革新,促进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3.4推动企业信息工程技术革新,提高产权自主保护意识。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必须不断革新信息工程技术,不断完善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了解国内外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工程技术联盟,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实现产业不断升级。

4结语

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已被社会认可。目前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本文重点探讨新型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包括辅助公路信息系统完成数据整理与分析;提升了档案管理及服务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优化日常设备管理,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在卫星发射及航空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农业、教育、交通等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伟梁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11-0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组织实施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指导部门,是集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监测检验与评价、应用科研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综合防治与健康促进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其内设的图书馆作为疾控机构图书情报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干部职工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术动向,进行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但鉴于种种原因,晋城市疾控机构图书馆馆藏文献有限、查询方式落后,利用率较低,难以满足读者工作需求,影响着公共卫生领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1 晋城市疾控机构图书情报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图书馆人员自身的努力下,我市疾控机构图书情报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由于受其自身基础设施、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疾控机构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人员匮乏,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晋城市共有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晋城市疾控机构的各个图书馆(室)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9名工作人员,都不是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专业知识相对贫乏。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仅1人,专科学历的3人,其余的都是中专及以下学历,且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大部分人在45~50岁之间。人员知识结构的陈旧,导致馆员素质参差不齐,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且大部分为兼职,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够充沛,再加上基本上没参加过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仅限于馆藏图书和现刊的借阅,很难为科研部门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

1.2管理方式滞后

良好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但目前,我市疾控系统图书馆仍延用传统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馆员主要依靠图书馆目录为读者提供图书刊物借阅和文献资料的查询工作,服务对象为本单位职工,服务时间仅限于正常工作日上班时间,存在“被动服务”的意识,不能满足读者提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使现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外现有的图书资料服务的手段和设备落后,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未实现网络化管理,未建立自己的网站,不能实现资源共享,更谈不上网上情报信息交流和服务。

1.3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有限

在数字化引领信息的时代,我市疾控机构图书馆仍沿袭自我封闭的传统图书馆模式,收藏对象主要是纸质书籍、报纸杂志、影音资料等,阅读方式主要有办证阅读和馆内阅读两种。受图书馆资金和馆舍的限制,信息的存储量极为有限,不足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大量、及时、便捷的需求,因此,实行疾控系统图书情报工作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2加快疾控系统图书情报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2.1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队伍建设是疾控机构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基础。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服务,同时对疾控系统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图书馆员应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图书馆工作技术方法、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网络知识、广博的学科基础基础知识和疾病预防控制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市疾控机构的图书馆员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优化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

2.2加强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和“封闭式服务”的陈旧观念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图书馆的需要,疾控机构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向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多样化及时化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2.2.1优化馆藏结构

各级疾控机构馆员要更新观念,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中心学习、工作和科研需求的藏书结构,对有价值的图书资料的收集要做到系统完整;同时要大力加强硬件建设,努力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2.2.2做好图书信息宣传工作

为让读者能及时了解和利用新书刊,定期利用网站、微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对图书馆新购书籍刊物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要及时报道书刊中的新信息新观点,同时图书管理员要尽快熟悉新书的主要内容、观点动态,并能随时提供给读者。

2.2.3协助公卫人员做好科研工作

首先是图书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申报科研项目的相关科室,了解其科研工作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并按要求想办法采购相关书籍;其次是在科研人员确定科研课题后,要密切跟踪科研人员相关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国内外类似课题研究现状,以帮助研究人员及时调整研究内容,避免重复性研究。

2.3建立特色信息化数据库

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获取途径日益方便、快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大大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界限,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

2.3.1进一步加强馆藏资源数字化

各级疾控机构应加大力度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利用,使馆藏信息资源得以共享。数字化对象的主体是用户需求量大、利用率高且无版权争议的的文献。

2.3.2建立特色数据库

各级疾控机构的图书馆可根据本馆性质、读者需求及研究课题侧重点的不同,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围绕资源和学科优势,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数据库,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2.3.3适当补充电子文献

篇(3)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files to confor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update the content, scope of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file collection way, method and personnel files of service object is our personnel file managers need to face and think seriously of the problem. Th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for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data.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 data;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这表明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2.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职的,所以在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档案、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导致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交接工作前后脱节,出现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3.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准确,归档材料未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补充,使存档的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本人现实情况,导致人事档案的不完整。

4.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未进行广泛宣传,使得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更新;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和时间限制,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

5.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这些思想和观念必然导致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或缺失。

6.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在档案管理手段上,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

二、促进档案数据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篇(4)

我院技术科作为一个单独的内设机构,主要负责本院的信息化及技术工作。技术科现有人员4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干警2名,临聘人员2名。传统技术人员司法会计和法医干警各1名,都是兼职从事技术工作,分别在反渎局和监所科,其中法医还担任监所科科长一职。2名在编信息化人员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现任检察员。

二、技术信息工作在改革试点中碰到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院的司改方案,现任2名在编信息化人员均可参加我院检察官的选拔。根据我院前期进行的摸底调查,该2名干警选择了参加检察官选拔或转为其他业务科室的检察官助理。按此情形,如果两人都通过选拔到了其他岗位,虽然兼顾可以暂时应对,但从长远看,必然会带来技术信息工作人员流失,工作开展忙于应付,无法实现技术信息工作引领和推动检察工作等问题出现。

1.技术人员的职称问题一直未得以解决。我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在2004年全省检察机关统一组织评定过一次,当时评定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已退休或调离检察技术部门从事业务工作,现在从事检察技术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无法对从事技术人员个人专业能力的进行如实反映和肯定。同时,在兑现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后,技术人员仍属于公务员,而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上不认可专业技术职称。因而如果技术人员是公务员,其评定职称就没有实际意义。

2.司改中技术人员的分类管理方式不明确。根据检察改革进行人员分类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检察技术人员属于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检察行政人员三大类别中的检察辅助人员。我院在司改中通过摸底,具有检察官身份的技术人员都选择检察官或者检察官助理。因此,急需出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让现有检察信息技术人员有可以确定的职业规划,以保证检察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3.相对其他业务工作技术信息工作重视不够。随着信息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在检察业务工作中日趋凸显。但是,检察技术信息的地位还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首先是人员及机构配置问题。大部分基层院设立了单独的技术科,但是还是有部分院连技术信息部门都没有,技术信息人员从属于办公室或反贪局等部门。而基层院大部分技术科也只有1-2名干警从事技术信息化工作,有的还兼职从事其他业务工作,这种情况如何能高质高量完成技术任务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疲于应付”。其次是工作量的衡量问题。检察系统的技术信息人员具有司法属性,工作量和工作性质和普通行政单位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检察系统内,信息技术人员加班是家常便饭,视频会议的联调、统一业务系统的配置、工程施工、同录工作等都普遍占用了非工作时间完成。就我院而言,同录工作在2014年同录110次中就有30余次是在非工作时间录制的。工作辛苦却看不出成绩,幕后英雄还经常受到下至干警、上至领导的不对等对待,极大影响了技术人员对技术信息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三是技术信息工作交流平台少,晋升机会少。检察技术信息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即使考过了司法考试具有检察员身份,也没有在其他岗位发展的空间,所以不可能去其他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晋升的机会更是渺茫,这极大阻碍了技术人员全面的发展,也客观上影响了从事检察技术行业的心态。

三、做好检察改革中技术信息工作的对策建议

1.出台技术类公务员具体管理办法,建立一套类似于检察官或司法警察的等级晋升体系,细化相关职级待遇,建立和技术工作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并把专业职称的评定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由省级院统一组织实施,为技术信息人员在分类管理选择时做好充分准备。

2.重视技术信息人员的培养。一是保留原技术信息人员的人数。技术信息人员数量不能简单地按照员额制来进行配置,应根据现行各院技术信息开展的种类及工作量来进行配备,不够的应及时招录专业类技术人员。二是建立运行维护外包保障机制或临聘人员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从繁杂的维护工作解脱出来投入到技术规划、筹谋等工作中去。三是检察改革后的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化和专业化管理以保证整个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篇(5)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高校经济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高校中发生的多起腐败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高校内部缺乏有效监管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滞后性,且高校的经营特点决定了高校的内部审计与企业有所不同,照搬照套企业的内部审计理论,难以达到十分理想的结果。为此,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缺陷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高校全面落实公共财政政策之需。高校以国家的公共财政投入为主,高校财务活动一定要遵守国家公共财政管理规定。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就是要保障学校在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据政策进行操作,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高校在经济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差错。

二是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由于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开展业务活动的多元化,高等学校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过程中,如何依据资金市场法则保障资金高效使用,确保高等学校的财务安全运行,保障高校财务收支预算的科学和合理,除高校财务机构具有直接责任之外,其内部审计部门在监督财务部门的职能履行方面上也具有十分重大的责任,成为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三是为校领导和本校各部门的工作保驾护航。通过内部审计,从内部绩效审计与管理审计等业务当中及时总结出好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从而发现工作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相关部门共同从制度上与程序上加以落实,并主动配合财务机构改进高校内部的财务预算工作,从而切实强化对预算执行所实施的监控。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是缺乏准确的审计理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为提升组织价值与改善组织运营而开展的独立咨询活动。它主要通过运用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去评价与改善组织所承受到的风险管理、控制及其治理过程,从而帮助组织去实现自身目标。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我国高校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理解,其内部审计制度变革不是出自高校自身发展所需,而是在政府部门的直接推动之下的强制性制度变革。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是国家审计的延伸或者可称之为政府的代言人,主要行使的是监督管理与维护财经法纪等职能,其具有的管理、服务及建设等职能常常会被忽视,而且因为内部审计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之制约,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处在弃之可惜,而用则无用的难堪境地。

二是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所谓客观性主要是指一种没有受到不恰当影响评价、判断与决策的精神状态。所谓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一些重大利益冲突。我国高校审计部门是辅助高校开展内部管理的机构,往往会称为审计室或者审计处。审计机构在业务上受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同时还受到国家审计机关、上级主管部门内审部门的业务指导,高校审计机构负责人需要定期向分管财务副校长汇报相关工作。而在行政上,一部分高校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学校纪检部门,甚至和纪检部门一起办公,这种密切的行政关系无法确保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欠缺则影响到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论所具有的客观性,导致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三是缺乏专业审计人才。我国高校当中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财会专业人员,起点较低、结构过于单一,缺少工程、管理、经营、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从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来说,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都是本校最为精简的部门。从内部审计人才的专业胜任能力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才往往都被充实到了教学科研一线,或被社会上的审计机构所吸引而出现流失。受到这一限制,目前高校的内部审计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难以实现内部审计所应具备的功能。

四是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与手段。当前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主要还是针对财务收支开展合规性审计,也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方法,主要是以账论账,单纯地将财务数据准确性与差异性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重点。我国众多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其无法适应逐步增加的审计工作任务,难以让信息技术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驱动者。信息技术对于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学校内部审计的对象和方式上。从对象上来看,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高校实施内部经营的流程,也改变了组织与外界相互联系之方式。从方式上来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及技术大量出现,彻底改革了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模式。

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的有效措施

一是认真做好高校内部审计规划。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十分强、要求非常高,且业务较为复杂的工作。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上级主管机关所进行的统一部署和学校领导的指示,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制定出详细周密的高校年度内部审计项目及工作计划,从而确定开展年度重点审计的项目,并在人力与时间上加以安排,实现规避审计风险之目的。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对预算资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管理,除了校办产业和后勤部门等之外,院系和学校机关财务都由本校财务处进行统一核算与管理。对此,应全力编制财务收支预算计划与执行情况审计,改进高校后勤产业部门财务收支与经济效益审计,并选择对于高校而言亟需解决的问题加以立项,作为开展内部审计之重点。

二是积极运用现代化审计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施审计信息化,应当及时配备审计工作所需计算机和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应当建立起适合高等学校审计工作需要的软件系统,审计软件建设相对于硬件与网络系统来说,显得更加困难与繁杂,审计软件的选取应当适应目前财务软件审计现场之需要,符合财务相关数据,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加以应用,从而充分发挥出审计在网络管理与数据处理上的功能。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与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对审计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去进行计算机培训,才能让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就短期而言,不仅要发展审计人员队伍,为审计部门配备一些懂得计算机运用的专业人员,从而作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有效补充,而且要强化审计人员的电脑应用水平,全面加强相关技能培训。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应当培养出既精通计算机编程且又懂得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而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之需。

篇(6)

近几年,我们结合全省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情况,开展了对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情况的检查,开展了对中央在甘企业的走访了解,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优于省内企业。具体表现:中央企业都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了具有较高学历,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这些人员都是通过严格考试层层选拔上来的,一般在10名左右;制度健全,中央在甘企业都依据《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法则》制定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且年初有计划,工作有重点,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的内容正在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型或者已经转型,变事后审计为事中、事前、事后审计相结合,把预防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审计作为工作重点。

(二)省属企业、省上部门内部审计工作优于市县。具体表现:机构比较独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不同程度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制定了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审计和少量的内部控制审计以及交办的任务。市县内部审计的机构一般与纪检或财务合署办公,内部审计人员一般为兼职,主要以财务检查为主。

(三)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优于一般企业。具体表现为,有独立而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素质比较高;制度完善,基本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防范审计、经营管理审计为主,开展事中、事前监督,审计已参与到单位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同时,还开展基本建设、经济责任等审计。一般企业内部审计大都与纪检财务合署办公,有些还没有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审计项目大都以财务审计为主,人员素质比较低。

二、对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考

(一)政府推动是内部审计机构建设的根本所在。从目前我省内部审计发展的情况看,不平衡、不完善、不深入是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部审计进一步得到发展,协调好与政府审计的关系,需要从政府层面出台加强的意见和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内部审计试行办法》。根据我们对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检查情况看,目前,内部审计机构建设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没有机构,就无从谈起内部审计开展,机构是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要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内部审计试行办法》及省审计厅实施意见,指导、说服有条件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二是进一步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从政府层面解决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问题,我们认为能独立设置的尽量独立设置,不能独立设置的,与纪检、财务合署办公设置。三是加强分类、分行业指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确因编制问题而无法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与纪检财务合署办公设置,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对市县行政事业单位分重点行业建立;四是加强对重要部门、行业,如交通、水利、卫生等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督促这些部门建立如教育系统省、市、县三级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二)引导内部审计转型是内部审计发展新的使命。审计署提出,内部审计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型,其实质就是要求内部审计监督关口前移,把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作为重点,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从20__年7月1起,所有中国境内上市公司都必须在每年年底编制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声明本单位内部控制状况,接受相关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为此,管理者都需要依照公司经营规模,结合公司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而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转则离不开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内部审计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真实、合法和有效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服务,是企业监督评价机制与内部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一味地把内部审计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弊上,势必造成工作难度加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层,更关注的是内部制度的建设,希望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克服或避免问题的发生,更期望的是想通过机制、制度的完善来控制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利用这样的机遇和需求,以控制为突破口,关口前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放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上,以“免疫系统”论为核心指导,把财务收支审计作为基础,把公司治理审计作为先导,把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主线,把风险管理审计作为核心,把绩效审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理论不仅为我国政府审计即国家的大“内部审计”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免疫系统”理论,对内部审计发展和 实践的指导也具有普适性。内部审计之于组织也是一个“免疫系统”,如果能够真正起到预防及提示、提醒、反映、警示的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么该组织就不会出现重大违法违纪现象。

(三)审计机关的指导是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推动器。《甘肃省内部审计试行办法》颁布后,张掖市审计局起草了《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经政府同意实施,促使各部门、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取得了很好效果。实践证明,审计机关指导、监督、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大,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就快。

(四)推动信息化建设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选择。信息化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必由之路,审计资源是稀缺的,即然稀缺,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在现代化的条件下,要解决内部审计资源稀缺问题,利用信息化是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大型企业,要提高审计覆盖面,加强审计分析的深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一是大力推动计算机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水平;二是在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要充分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发展、同进步。

(五)总结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现实选择。从我们这次检查的情况看,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一是省教育厅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促使教育系统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内部审计机构,省属高等院校全部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年初提出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指导全系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二是部分高校如西北师大、兰州商学院等将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到学校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且都在过程中、过程前控制,审计已参与到了学校重大决策过程中,使内部审计的作用真正到了体现。三是中央在甘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已在转型或转型正在深入,如中移动甘肃分公司,中铁二十一局,已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风险防范上,把内部控制,管理绩效作为审计的重点,设置了关键控制点,并建立一系列控制的规范办法,使审计由事后变为事前,事中,真正起到了预防风险的作用,内部审计在企业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四是张掖市审计局以政府文件下发指导意见,进一步督促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办法。等等,这许许多多不同的做法,为我们监督、指导、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们要继续完善制度和办法,加强宣传、沟通、交流,促使内部审计协调发展。

篇(7)

2014年1月,区纪工委在借鉴学习各地经验,多次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2014年以“排查”风险点为主,将全区党政机关全部列入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单位,既针对单位(部门)和所有内设机构,又突出重点岗位,围绕决策权、审批权、人事权等方面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上进行了全面分析查险,确定风险等级。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方面,重点查找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外部环境方面,重点查找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全区共排查出747个风险点,其中高等级风险点116个,中等级风险点262个,低等级风险点369个。

2015年以廉政风险“防控”为要。在继续深挖细查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廉政风险的防控制度,各单位(部门)普遍建立了“三重一大”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评先评优考核及机关效能等日常管理制度,部分部门建立了权力清单,对新梳理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了专项的风险防控制度。

1.对廉政风险防控认识有误区。一是个别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同其他业务工作相混淆,认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其他工作没有关联,存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不能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制度相融合的问题;二是个别部门班子成员对“廉政风险”认识仍存在不足,有的部门将“廉政风险”的概念做狭义理解,认为没有审批权没有资金管理权,不会出现贪污贿赂行为,就不会出现“廉政风险”;三是个别部门、单位对梳理权力清单工作不够重视,无法将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同权力清单工作结合起来,因此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不实。

2.对廉政风险防控广度认识不全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涉及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岗位人员。有的部门重一般干部廉政风险的查找,轻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的查找;有的存在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有的重业务性、技术性和流程性风险点的查找,对思想作风、理想信念等领域风险点的查找。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廉洁从政最可靠的保障,思想政治素质的防线建得牢,自身队伍觉悟高,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则强,即使制度缺失,也能不为名利所诱惑,是为“以德修廉”。

3.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难问题。各单位都制定了不少防控措施和制度,但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工作中,让防控廉政风险的措施不是悬在空中,留在纸上,挂在网上,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问题必然规避不了,必须让制度进入操作执行层面,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成效显现。

4.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有待检验。当前各部门(单位)已完成了风险点的查找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工作,但风险点是不是找得准、找得全,制定的防范措施是否有效、管用,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检验,及时进行修正、查漏补缺,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要求融入到具体业务工作环节中。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超前防范和有效保护干部的现实需要。我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刚刚起步,而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并取得实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1.提高思想认识,压实防控责任。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个责任”为基础,提高各部门、单位班子成员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预防作用,切实承担起责任。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的等级确定防控职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2.强化廉政教育,筑牢廉政防线。针对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以掌管“人权、财权、事权”的人员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并通过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政策、法规学习和事前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和法纪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己身上的职责,在思想上、道德上构筑起坚固的廉政防线。

3.规范权力运行,缩小自由裁量权。管控权力风险,防止权力暗箱操作,不仅要识别关键风险点,还要摸清权力底数,剖析权力细节,明晰各项权力要素,包括:谁在什么条件下,行使何种权力,权力的行使有无规范和制约,制约的可操作性与实效如何。建议在下一阶段工作中,由区法制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单位结合三定方案编制职权目录表,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通过公开栏、网络等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群众的广泛监督。

篇(8)

一、“管理提升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全系统经过二年努力,基础管理成效明显,但与先进单位、一流水平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我们要围绕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开展工作:

一是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体系运行不够顺畅、管理流程不够优化、执行力还不强、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二是预算管理因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程序、规范的流程,带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强,尚未形成硬约束,成本控制缺乏动力。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科技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还需加快;各信息系统之间还缺乏相应的整合,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全系统网建工作与“创一流、上水平”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货源供应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培育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五是物流中心要继续探索精益物流管理,解决在较高水平上如何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六是全系统市场服务部、各分公司物流中转站的现场6s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是涉烟违法犯罪活动仍然较为严重,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督的长效机制和日常监管体系。

八是规范、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内部管理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九是全系统队伍整体素质与行业形势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增强生机与活力。

十是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努力促进全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管理提升年”的主要工作目标

市局党组确定20__年为“管理提升年”,着重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工作目标。

(一)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6s管理为抓手,全面整合预算管理、对标管理、基层单位创优、行政执法示范点建设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基础管理上水平。

(二)加快以“厚德至善”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队伍建设。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并与绩效考核和督察考评有机结合,形成过程有监督、结果有检查、违反必追究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制度执行到位,实现内部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四)以“市场营销上水平”为目标推进“创商业品牌”战略、“优秀分公司创建”、“标准店建设”等工作的实施,全面构建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体系。

(五)以“优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认真贯彻行业物流标准,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努力形成规范高效的物流运行体系。

(六)以“提高打假破网能力、加强优秀县级局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效率”为目标全面推进卷烟打假长效机制建设、市场日常监管体系建设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市场监管上水平。

三、“管理提升年”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和目标,结合各单位、各部门20__年重点工作,“管理提升年”的主要工作及措施如下:

(一)加快科技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使之成为“管理提升年”的重要措施。

1、由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牵头,采取内审的方式,按照“突出运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过程有识别、流程有描述、操作有文件、过程有记录、痕迹可追溯”的要求对全系统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标准进行检查。对执行到位的规定要再优化,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执行不到位的规定,则要认真分析原因,是主观原因的,则要追究责任,维护体系的严肃性;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的,则要按流程进行修订,但要按程序进行审批、,使体系更具有科学性。

2、市局(公司)信息中心、溧阳市局(分公司)要加快服务保障信息系统试点工作,要在试点中认真总结,并充分征求和听取其他单位、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功能,确保试点成功;同时要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标准所确定的流程、标准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不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发挥服务保障信息系统在经营管理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3、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要与信息中心、 办公室紧密配合,在进一步梳理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应用统一门户创新成果,按照省局部署,在统一门户信息系统上,加快研发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结合绩效考核系统,让每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求、岗位职责、流程和未完成工作的提示一目了然,促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各单位、各部门要按市局(公司)贯标办公室要求认真制定20__年质量目标,组织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审工作,保证本单位、本部门体系正常运行;市局(公司)贯标办公室要加强对内审员培训,选取体系运行中的难点和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同时要按管理者代表要求每年组织二次审核,配合最高管理者每年组织一次全系统管理评审,并将审核、管理评审的结果计入绩效考核之中,追究工作不到位员工的责任。

(二)整合内部专卖监督管理、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方式,结合督察考评和绩效考核,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确保规定执行到位、工作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并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全系统基础管理上水平。

1、由市局(公司)专卖监督管理处牵头,根据“规范是生命线”和“内部监管上水平、创一流”的要求,充分利用财务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内部专卖监督管理体系,并将监管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及时与奖惩挂钩。

2、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各单位要把预算管理作为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由市局(公司)财务管理处牵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规范程序,加强预算管理执行过程控制,充分发挥预算硬约束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作用,必须与对标管理有机结合,将对标管理体现到预算编制、审核与批准、执行与控制、监督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对标的定额标准与导向作用,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预算的精细化,持续改进提升预算编制的方式与水平,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强化对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

3、由市局(公司)监察处牵头,建立、完善惩防相结合的监督体系,明确监督对象,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重点环节,深化“七个方面监督”的措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配合做好领导班子考核、创建“四好班子”情况检查等工作,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管形式,促进内部监督上水平;配合市局(公司)办公室大力推进办事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保证职工的监督权。

4、由__审计派驻办牵头,积极推进财务监管机制创新,审计监督要从严格执行财经法律、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向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专项审计、动态监管资金等方面转变,将财务管理过程与结果全部纳入监督之中。

5、发挥市局(公司)客户投诉中心在规范经营和提高服务水平上的作用,利用服务保障信息系统创新成果,整合市场走访、电话调查、投诉咨询等形式和渠道,快速响应,对经营管理和市场监管进行有效监督。

(三)加快以“厚德至善”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

1、由市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处牵头,各单位、各部门要全力配合,在充分征求不同层面员工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厚德至善”的企业文化文本,经市局(公司)局长经理室批准后下发。

2、市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处要制定企业文化宣贯培训计划,挖掘企业文化典型案例,编写生动的企业文化宣讲材料,认真组织宣贯培训;各单位绩效考核办公室要将企业文化宣贯工作作为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考核,确保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显化于表。

3、市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处要在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厚德至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员工手册》,使之与岗位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明示承诺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推动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融合,真正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的企业行为规范体系。

4、由市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处(政工处)和工会共同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围绕“厚德至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一系列活动,积极打造企业文化载体,促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市局(公司)主要围绕文化中心建设,县级局主要围绕文化室建设,保证企业文化“进班子、进岗位、进工作流程、进管理制度”。

5、市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处要按“厚德至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战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为__烟草持续健康发展不断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四)以“市场营销上水平”为主要目标,“优秀分公司创建”、“优秀呼叫中心建设”、“标准店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体系。

1、市局(公司)营销中心要以“优秀分公司创建”、“优秀呼叫中心建设”、“标准店建设”为抓手,以提升网建软实力为目标,按照“突出行业特色、坚持现代标准、构建完整体系”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不断优化营销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改进营销管理、强化客户服务、增强协同能力,努力构建面向消费者的营销体系。

2、由市局(公司)营销中心牵头,修订和完善品牌培育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品牌引入、培育、退出机制;完善按“订单组织货源”的方式,健全卷烟计划制定、采购、入库、验收等流程,并上升为管理标准。

3、由市局(公司)营销中心牵头,以规范为前提,计划、销量、利税为目标,提升经营能力为核心,按照“市场需求基本满足、零售户有所选择、零售价格保持稳定、社会库存基本合理、供求关系稍紧平衡”的要求,建立起保证经济良好运行的监管体系。

(五)以 “优质、高效、低成本”为主要目标,行业物流标准为抓手,努力形成规范高效的物流运行体系。

1、市局(公司)物流中心要以6s管理提升为抓手、提高员工综合素养为核心、成本控制为目标,全面提升物流中心现场管理水平;

2、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和物流中心要以国家局即将批准立项的《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创新项目研发为契机,积极吸取先进单位管理经验,尤其是烟草工业企业物流现场管理先进经验,按照“业务流程再造、信息技术提升、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过程优化”的要求建立起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保证分拣、配送优质、高效、低成本运行。

3、20__年各单位物流中转站、市场服务部要全面推行6s管理,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以此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全系统专卖部门要以“打假破网、基层建设、内部监督”为核心,“提高打假破网能力、加强优秀县级局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效率”为目标,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市场监管效率。

1、由市局(公司)专卖监督管理处牵头,按照“有假烟必有网络、有网络必有大要案”的打假破网理念、“追实刑、追主刑、追重刑”的办案工作理念,抓住“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市场监控重点,树立“经营案件”观念,加强情报体系建设,努力建立起卷烟打假破网的长效机制。

2、由市局(公司)专卖监督管理处牵头,注重市场准入,严格执行合理布局规定;加强零售户教育,强化依法经营观念;制订详细市场监管方案,注重过程监管,将市场走访与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卷烟市场日常监管体系。

3、由市局(公司)专(来源:文秘站 )卖监督管理处牵头,各单位和法规处积极参与和配合,将优秀县级局建设与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实行三分离,强化执法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完善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起依法行政监督体系,提高执法水平。

四、“管理提升年”实施的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管理提升年”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市局(公司)成立“管理提升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____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管理提升年”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

主任:__

副主任:__

成员:______

各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管理提升年”工作的领导。

五、“管理提升年”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发动阶段(20__年2月至3月)

1、对“管理年”活动进行总结,认真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2、制定并下发《__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管理提升年”工作方案》,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工作方案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管理提升年”的具体提升目标、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于20__年2月底前上报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格式见附表);

3、召开了“管理提升年”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提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__年3月至12月)

1、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管理提升年”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各单位绩效考核办公室要将“管理提升年”的各项工作按时间进度列入当月重点工作进行考核;

3、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每季度要对“管理提升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督察,并将督察结果以督察通报的形式向全系统通报。

(三)总结阶段(20__年12月至20__年1月)

1、各单位绩效考核办公室要对本单位“管理提升年”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及时上报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

2、市局(公司)企业管理处要结合全年综合考核对“管理提升年”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3、召开“管理提升年”总结大会,总结和推广经验,制定推广“管理提升年”取得成果的方案,并表彰先进。

六、“管理提升年”的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实施“管理提升年”的重要意义。

烟草行业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的挑战,唯有走专卖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道路,坚持做精做强主业、共同发展、规范发展的方针,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才能应对挑战。为此国家局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就是“卷烟上水平”。“卷烟上水平”是推进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卷烟上水平”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基础管理上水平上。__烟草经过开展“管理年”活动,解决了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监督体系等制度方面的问题,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制度和机制执行到位,因此市局(公司)党组认真分析了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卷烟上水平”的战略任务,在实施“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及时确定20__年为“管理提升年”,决定通过实施“管理提升年”各项工作,努力提升全系统的执行力,全面促进基础管理上水平。

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成本、全面加强管理、维护稳定团结为原则,严格执行新“三定”方案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优质高效地完成我系统机构优化调整的各项工作,努力争创管理新优势,为构建大集中平台上的现代税收管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研究粤机编办〔*〕31号文,向市局有关领导作好汇报,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二)根据文件要求和我市地税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年*市地税系统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实施方案》、《*年*市地税系统民主推荐选拔副主任科员工作实施方案》,并报省局审核批准;

(三)结合本次机构优化调整,根据县(市、区)局工作职能、税费收入、管理户数及人员规模等实际情况,在各县(市、区)范围内对人员进行适当调整;

(四)对于新旧机构的税收业务衔接、征管数据和档案资料的交接等,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以供领导决策;

(五)指导做好现行机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公务车辆等的造册登记,并对机构调整后的有关调配安排提出具体意见;

(六)对撤并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由纪检监察部门作出计划;

(七)统一制作和发放新机构的公章、牌匾。

三、工作步骤

第一步:摸底调研。围绕各县(市、区)局内设机构设置、有关编制分配等问题,收集整理各县(市、区)局有关数据资料;

第二步:制定方案。确定总体工作、干部选拔、征管业务、资产处理等工作方案,报省局审核批准;

第三步:组织实施各税务分局局长选拔、民主推荐各县(市)局副主任科员工作;

第四步:落实各分局长调配任免和一般干部的安排;同时,做好资料、资产的交接,确保各类资料齐全、接收及时,确保各类资产完整、能用、好用;将机构、人员、职能、办公场地、联系方式等变更内容,以各种方式做好对社会各界的宣传;

第五步:新机构对外挂牌,正式运作;

第六步:落实股级领导干部的调配任免;

第七步:开展调研走访,及时进行总结验收,促进磨合,确保平稳过渡和各类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准备接受上级检查。

四、工作方式

为保证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由人教科牵头,在系统内抽调若干人员,采取“分工并进、有机协调;集中办公、统一讨论”的办法;分成三个小组制定落实新“三定”规定的工作方案,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协调、督促、检查。

五、组织领导

机构优化调整工作在市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局各科室组成市局机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系统机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工作。组长:杨来发;副组长:郑矿、孙彦浩、赵善文、林永胜、赖永腾;成员:陈天利、卢锡豪、郑少奕、曾兆丰、陈海亮、庄育生、黄志刚、彭伟彬、刘俊峰、罗伟锋、纪阳山、余庆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机构优化调整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局人教科,郑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相关科室派员组成。

六、工作分工

(一)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由人教科完成;

(二)在具体实施“三定”方案阶段,采取人员分组开展工作,大致分工如下:

第一组:抓线领导:郑矿,具体负责人:陈天利,落实机构和编制类工作,具体负责工作任务中的第一、二、三项;

第二组:抓线领导:孙彦浩,具体负责人:曾兆丰,落实税收业务衔接工作,具体负责工作任务中的第四项。

第三组:抓线领导:赵善文,具体负责人:陈海亮、卢锡豪郑少奕等,陈海亮主要负责工作任务中的第五项,落实固定资产工作;卢锡豪主要负责工作任务的第六项内审工作;郑少奕主要负责工作任务中的第七项工作。

七、工作计划安排

(一)4月21—24日,负责做好新旧方案的各种测算表格,统计分析各类职数的情况;收集税收收入、征管户数等数据;形成初步的工作预案,并向有关局领导作好汇报;

(二)4月25—29日,根据省局人事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做好人员抽调、工作分工、时间安排等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

(三)4月30日-5月5日,向市局党组提交工作方案审议;召集全体工作人员,传达会议精神,作好动员,并根据党组意见对有关初稿进行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形成书面材料。

(四)5月6-9日,工作小组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一套总体工作方案,具体涵盖机构调整、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领导干部选拔、资料、资产交接等方面内容。

(五)5月10日,工作方案提交市局领导初步审议;根据局领导指示对方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六)5月11日—5月19日,根据局领导指示再作修改,形成一套完整的材料向省局上报,请求审核批准;

(七)6月底前,完成税务分局局长选拔、民主推荐各县(市)局副主任科员及人员调整;

(八)6月底前,完成人员分流、业务调整和资产交接工作;

(九)7月底前,由各县(市、区)局向社会各界公告,详细介绍机构、业务、人员、办公场地、联系方式等的变更情况,以取得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

(十)7月底前,按省局要求,新机构正式对外开展工作;

(十一)7月底前,按省局要求,全面完成机构调整的所有工作;

(十二)8月上旬,总结验收,准备接受上级检查。

八、关于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当前干部配置情况。除处级领导外,我局共有正科级领导干部22人,副科级领导干部43人,正股级领导干部66人,副股级领导干部119人,主任科员7人,副主任科员22人。

(二)新“三定”规定的职数。除处级领导外,我局共有正科级领导干部27个(含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干部93个(含事业单位),正股级领导干部98个,副股级领导干部45个,主任科员13个,副主任科员47个。

(三)职数空缺情况。对比我局现有干部和新三定规定职数后可见,正科级领导干部有5名空缺,副科级领导干部有48名空缺,正股级领导干部有32名空缺,副股级领导干部多出74人,主任科员空缺6名,副主任科员空缺25名。

(四)干部配置意见。对于正科的5名空缺,在本次调整中暂不配备;副科的空缺将拿出21个基层税务分局局长职位进行竞争上岗。

(五)基层税务分局长(副科级)的选拔方式。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21名基层税务分局局长。根据省人事工作会议统一要求,这次选拔配备基层税务分局局长应做到百分之百交流(即:不能在原任职地任职,在各县(市、区)局内交流任用)。

详见《*年*市地税系统副科级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实施方案》。

(六)各县(市、区)局副主任科员的选拔方式。采用民主推荐的方式全系统选拔配备8名副主任科员,解决年龄偏大、不适宜继续担任基层一线领导职务的原股级正职领导干部。

详见《*年*市地税系统民主推荐选拔副主任科员工作实施方案》。

九、关于征管业务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为确保机构优化调整中各项征管工作正常运转,按照“以人为本、人随业务、方便工作、有利管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平稳过渡。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加强管理,确保机构过渡期各项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认真发挥好各科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各基层单位的管理与协调;各基层单位人员要坚守好工作岗位,保证各项税收业务的正常开展,税款正常入库,税收秩序不乱,纳税服务不断,杜绝出现管理松懈的情况。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二)进一步做好征管职能及范围划分。根据新“三定”规定,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明确细化全系统的直属行政单位、基层地方税务机构的征管职能和范围。

(三)抓住关键环节,做好交接,实现平稳过度。主要是户籍管理、涉税事项、税收票证、欠税管理等,进一步明确有关工作交接内容、时限、责任人等内容,指导制定有关工作表格。同时,为建立征管资料管理的长效机制,各基层单位应抓住机构调整工作的契机,按照征管工作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对征管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在交接工作完成后,各单位须将交接表格上报各业务主管科室一份备案,另上报信息科一份用于批量调整征管数据。

(四)信息技术部门要做好技术保障工作。按省局要求,信息技术部门要提前介入,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提供好技术支持,确保线路畅通,确保各类数据资料的完整、安全,并做好相应的设备调配、调试、权限修改等工作;指导和督促撤并机构做好其现有应用系统及历史数据的备份工作,按时向新接管部门进行移交。详见《*市地方税务系统机构优化调整征管工作方案》。

十、关于新旧机构资产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机构优化调整工作中,对于资产的处置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经了解,我局未存在资产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债务等问题。

在工作中,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资产清理和移交责任,做好相关登记工作。未经市局批准,不得随意变卖、调拨单位资产。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加强协调,明确分工。在工作小组中,应加强与办公室、计财科、机关服务中心等职能科室的联系,指导落实各单位的资产处置工作。

(二)清查底数,造册登记。4月底前,由各相关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清理后登记造册,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三)严格交接,责任到人。各类资产的交接必须实行严格完备的手续,办公场所的安排、办公设备、车辆的处置应按工作方案的要求办理。交接完成后,各单位须将交接表格和情况,分别上报市局计财科和机关服务中心。详见《*地方税务系统机构优化调整资产管理工作方案》。

十一、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对撤并等单位的内部审计和有关领导的离任审计工作,审计面应达百分之百,由纪检监察部门做出计划,并及时向市局党组汇报有关情况。详见《*市地方税务系统机构优化调整资产管理工作方案》。

十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本次优化调整工作事关地税事业的新发展,时间紧,任务重,各级领导应以对地税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注重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工作不断,秩序不乱,思想不散。同时,要及时提供各类数据资料,全力支持和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千方百计将不利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明确责任,主动工作。此次机构优化调整工作,涉及到机构、人员、征管等方面的变化,市局各科室应加强对基层分局的指导,纳税人服务中心要及时利用各种方式做好宣传告知,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宜的交接方案,各单位要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各项窗口工作的正常开展。

篇(10)

一、引言

伴随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持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内部审计渐渐成为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管控途径,其价值作用渐渐显现出来。而医疗机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受到众人关注的部门,因此应创建并积极完善内部审计管理,这恰恰是医院众多管理经营活动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建现代医院经营发展体制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新医改政策制度下医院强化管理经营,完成预设经营目标的必经之路。

二、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对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做好医院内部审计最为直接的作用在于可提升医院总体经济效益。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医疗行业市场中医院竞争性明显增加,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医院为取得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水平,便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做好医院管理监督,综合审查以及评估总结。同时,医院管理经营各个年度都制定了目标,细致的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可良好的发挥分析总结以及管控监督功能,进而确保医院管理经营目标最终的实现。当前,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滋生出了行业领域之中更多的财务舞弊问题,为有效防控会计造假现象,我们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做好内部审计管控,这样才能真正将医院之中的财务腐败现象扼杀在最初的萌芽状态。

三、医院内部审计现实状况

近年来,较多医院均有目标的设置了内部审计单位以及工作岗位,这对预防医院管理经营活动进程中的漏洞问题,防控违纪违规行为发挥了有利积极的影响,然而仍旧包含较多需要应对处理的问题。首先,医院内审单位机构设置并不健全,其工作内容相对来讲较为单一。当前,一些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单位通常设置在财务部门之下,或是同纪检单位、监察管理机构合署办公,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内部审计单位毫无独立性,无法凸显应有的权威性,更不能独立自主的组织审计工作,这样一来将明显降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控力度,使得内审管理作出的评估有失公正客观性。一些部门内审工作职能更多的停留在单一的管控监督之上,所负责的任务、完成的工作较为单一,无法全面深层次的进入到医院管理经营以及具体的服务领域。一些医院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常作用在于事后监督管控,没能重视事前与事中的管理审计,这样将影响内部审计应有评价监控工作职能的发挥。上述环节恰恰导致医院内部经营管理包含一定的弊端,且无法快速的察觉并合理的处理,这样一来医院内部审计将无法为决策管理层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对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水平极为不利。当前,较多医院主管领导并没有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管理,这恰恰是医疗行业内审管理无法快速、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医院内审管理仅仅处在手工操作状态,没能根据自身需求研究开发或引进内审管理的工具软件,更谈不上内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了。医院内部审计事实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需要精通相关技术的人才负责专项工作。为达到良好的实践管理效果,需要内审员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更全面的专业知识。虽然当前较多内审单位均设置了专项内审管理的工作岗位,然而较多审计管理员工却是由长久负责财会工作的员工兼职或是转任,通常此类员工对于审计管理专项知识的掌握极为有限,欠缺内审管理员工应具有的综合化理论知识以及系统化业务知识。另外,医院对于内审管理员工开展的继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不成熟性,该类因素均对内审管理任务质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使工作力度严重的被削弱,还会对内审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形成制约作用。

四、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对策

1.强化领导管理,体现内部审计独立、权威性。医院领导注重内部审计管理是做好基础工作的核心前提,为此应利用多重渠道形式加强内部审计宣传管理工作,令决策领导层人员給予内部审计管理强有力的支持,将内审管理全面囊括到日常经营发展工作计划之中。各级医院领导则应从不同层面提供更大的便利,确保医院内审管理部门具备的独立性,夯实其监督管理地位,进而推进医院内审管理真正实现健康良好的发展,体现应有的权威性以及可靠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内审管理部门应受到主要责任人直接的管辖领导,同医院其他部门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同时配置专职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确保他们不被受审单位或是其他人影响左右。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更加公平、客观的进行评估判断。

2.全面提升内审员工综合素质,扩充内部审计工作范畴。提升医院内审员工综合素质,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需要,也是医院开展内审管理事业的核心基础。各大医院应积极引进更多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负责内审管理工作,进而全面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员工的整体素质。医院可利用编制严格规范的考核培训制度,推动内审管理员工积极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业务水平。医院开展内审管理工作不应单纯的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医院内审管理应全面激发在经济工作之中的全面监督能力,持续的面向效益管理进行拓展,进而辅助并推动医院各个职能单位全面提升管理经营工作效率与水平,确保服务与监督的并行发展。

3.做好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可促进内审管理同财务工作、医疗服务工作资源的全面共享,将显著提升审计管理工作效率与实际效果。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广泛普及,更多实用、优秀的财务软件涌现出来,因此医疗行业应依照自身实际需要开发现代化的内审管理工具软件。内审员工则应准确的把握时机,通过计算机技术系统的强大功能对内审管理形成有效的辅助,尽早完成内审管理电算化发展,降低排除由于人为误差导致审计失效的事件概率,进而全面提升医院内审管理效率,确保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五、结语

总之,针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当前医院开展内审工作存在的不足,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真正激发内部审计工作核心价值,推动医院经营管理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芬;黄晓萍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J].现代医院,2006(06).

[2]冯绪淑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6).

上一篇: 审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 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