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06:49: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普版初中化学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初、高中化学学习差异分析
从我国的教学大纲就可以看出差别。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的启蒙教育。教材内容以科普趣味性知识为主,这使得学生了解和知道的内容多,但真正理解、运用的少。高中化学则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材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过渡的现状
2.1动手能力差,缺少规范的试验操作
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没有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操作训练,动手实验的机会也不多,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做过学生实验,对于农村来的学生更为明显。尽管我们这里的初中有实验考核,但是总体来看,为了应付考试,学校往往组织学生在考试前突击做抽测的实验,其他的学生实验大部分在黑板上完成。这种做法的后果显而易见,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更不要说通过实验,提高化学素养了。开始的化学课程中,许多学生实验仪器的正确连接都不会,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化学仪器叫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操作错误或不慎而损坏了许多仪器。
2.2兴趣降低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纯粹是学的层次上,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创新、寻找方法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层次上。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存在质的差异。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知识的延伸和扩散训练。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教师教学时,更多的要求是以理解为主,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会经常“反复多次”地重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学生要很快适应过来并不容易,有些无法适应高中教学,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2.3学习能力和成绩分化严重
高中开始的化学学习,往往思维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能很快跟上,但是有些同学因为适应不了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化学学习跟不上平均水平,有些相对初中还有显著的下降现象。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发现,同学们的成绩出现严重的分化现象。
3对策和建议
3.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初高中课程问题就是围绕着培养人这种本体功能展开的,都是以如何有利于培养人为准则的。我们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书本、忽视实践,重视灌输、忽视启发,重视死记、忽视思考,重视传授、忽视自学,重视接受、忽视创造,重视课堂、忽视课外等等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观。课程目标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驾驭课堂教学的是教师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一定会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平台,一定会全面实施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目标。也会做好初高中课程目标的衔接。
3.2做好知识过渡
教师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的“双基”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和高中化学不再重复讲解,但是初中化学里又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而且复习教学中要做到低起点,使用统一的复习资料,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用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根据实际再提高拓宽,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的教学要求,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能够合理衔接。
3.3做好教学方法的改变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上下联系,鼓励学生及时总结归纳,先利用概念图整理各章节内容,建立起清晰的化学知识网,然后在今后的学习及反思中不断完善,从而对化学知识进行有序贮存,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又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予以一定的重视,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以以上几点为参考,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够多重视数学交流的方法,学生也会对数学交流逐步重视,提高数学交流的兴趣,在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逐渐提高。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也能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同伴指出错误,并共同探讨,共同完成数学任务。并且在课堂和课外学习中,学生也会喜欢主动与教师,同学积极进行数学交流,从而也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军.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衔接对策[J].科教导刊,2014(2).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不仅为学生升学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一些身边的化学问题。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学会化学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搞好初中化学教学的措施。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等方面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指导”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知道教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兴趣”就是通过教师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积极因素,更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进一步信任和激励学生的信心、意志,争取获得成功。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搞好初中化学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化学教学工作将会由难转向易,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知识,而且不感觉这门课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要激发学生兴趣,关键要上好绪言课,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尤为重要。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多讲富有思想的故事。初中化学充满着辩证思想,蕴涵着爱国素材。教师可通过向学生讲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有趣故事,来创设情景,使科学家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严谨求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常见的盐》时,向学生讲述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8年到1940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联合制碱法的艰辛历程。《原子》的学习,可向学生讲述物质结构的发展过程,从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发现原子,到19世纪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历经几千年的科学探索,才揭示物质结构内部的秘密。这样,不仅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
三、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组织化学兴趣小组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良好的认知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学生时时闪耀着思维火花的认知方式,也不时地对教师的认知方式给以触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如在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这一节时,预先通知学生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厨房、小吃店、工厂(许多学生家办厂),同时利用电脑课上网,调查或查找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组成、利用,极其相关产品的价格,并整理成资料带到班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了一堂讨论交流活动课。这堂课使我深切地认识到师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本节课基本上能达到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应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达到同伴协作、同伴启迪、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标,学生快乐地学习。
四、借助电教媒体,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制作的模拟实验来进行少数实验教学。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受实验条件、实验时间性和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用模拟实验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效地克服就课本讲实验的问题。再比如有的实验容易因为错误操作而引起严重后果,我们可以用软件制作错误操作的后果展示,以提醒学生注意,如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并飞溅出来”的危险操作。这些特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
五、从实际出发,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在教学“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在讲“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我也没有直接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而是进行几组对比实验,分别用大理石和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分析得出固体为何不用碳酸钠粉末,液体为何不用稀硫酸的原因。通过这些兴趣盎然的观察,学生活跃了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学到了化学知识。
六、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⑾尘土飞扬的空气,⑿清新的空气,⒀液氧。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结语: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周围实际,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学生自然会喜爱上化学课。通过活动与探索主动、生动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重在塑造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推动课堂有效教学。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略陈浅见。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兴趣
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初中化学作为启蒙阶段,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巩固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演示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现象或者是解决某些化学问题。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针对这个反应,学生对老师提出了质疑。笔者选用两个集气瓶分别收集满二氧化碳,一个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另一个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在两个集气瓶口分别放上一个烧熟并剥壳的鸡蛋。第一个集气瓶鸡蛋没有动静,而第二个集气瓶口的鸡蛋居然被“吞”了进去,出现了“魔瓶吞蛋”现象。此时,同学们个个都看呆了,惊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同学们理解并认可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当老师提出:“你还能设计其他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这时同学们个个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有的想到了用稀盐酸、有的想到了用软塑料瓶、有的想到了做喷泉实验等等。通过实验,教师将实验结论的发现权放手给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同时,课堂实验的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直观情境,帮助理解
加拿大著名的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录音、投影、幻灯、视频、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能把化学中的微观结构、不易实现的实验、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等以生动的动画、图片、文字以及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展现在屏幕上,实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同学们由实验已经知道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并且得到白色固体,但是,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同学们此时急切想知道白色固体会是什么?教师乘此机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了flash动画,模拟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而生成了难解离的物质——水,同时,钠离子和氯离子仍然存在于溶液中,水分蒸发后,氯化钠成晶体析出。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的直观情境和对此过程认真的思考,学生不仅明白了白色固体就是氯化钠,而且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中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媒体动画的微观模拟中迎刃而解了。因此,多媒体教学创设的直观情境,帮助学生对微观知识加深了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应用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学习了金属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以下的相关情境:①北方一些公交车一到冬天,乘务员就会在把手上系上一块绒布,为什么呢?②目前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硬币首次采用了钢芯镀铜合金,该合金的性质与流通的一元硬币的材料性质相似。请你推测用来制造五角硬币的钢芯镀铜合金应具有什么性质?③现在很多家庭装修,都将室内原有的铁制水管改成优质塑料复合的开泰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④易拉罐由铝制变成钢制,其目的是什么呢?由于情境的创设贴近了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亲切自然。同时,这些问题体现了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此时的同学们求知欲望强烈,进一步体现了教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再如:在教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课时,创设如下情境:假设你是一名科普工作者,你正要建一个为初中学生介绍关于自然界中水的科普网站,你打算扮演什么角色?并提供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化学家:(1)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有什么性质?(2)水是如何净化的?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3)水又是如何被污染的?生物学家:(1)水对生物有哪些生理作用?(2)当湖泊被污染时会发生什么?(3)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地理学家:(1)哪里有水?(2)淡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社会学家:(1)为了治理水污染,我们投入了多少资金?(2)记录一周内你的家庭和你的学校的用水情况,绘制一张你家的用水统计表。课后,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水厂考察水资源情况,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情况以及水质污染情况和防治措施。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将新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起实质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四、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思维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设“疑”立“障”,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木炭的还原性时,设置问题:1.你认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物质?2.你能设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吗?这可是未曾学过的化学反应,这样一问,给了学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是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不知从何入手。于是,连续设置三个问题:1.反应物是什么状态?2.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生成物可以采用什么验证方法?这三个问题更具针对性,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归纳总结,不仅得出了正确的实验装置,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和高效。
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举办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新书会中指出:农村家庭高中升学率较城镇家庭低14%。而目前各省市的初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概率维持在50%左右。所以,许多农村中学生在接受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将有大部分学生会升入职业中专或者直接进入社会。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这些农村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将不再接受系统的化学教育,所以他们在初三化学学习中形成的化学素养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终身的化学素养。而学生的化学素养不仅是掌握简单、基础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包括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视角去分析社会问题,感受化学的魅力和化学对社会的贡献,体会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懂得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食品检验问题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
许多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把化学学习理解为机械的知识学习和输出,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仍无法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以至于学生脱离课堂后只对化学课堂上的趣谈印象颇深,教师所教授的化学知识无法内化,导致学考分离、学用分离。所以本调查就是在国内研究员对科学素养、化学素养、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情况的研究基础上,尝试设计出一份农村初中生化学素养的调查问卷。
在对学生化学素养得分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笔者发现化学素养高的学生为29.5%,有36.7%的学生化学素养一般,33.8%的学生化学素养低。从该结果可以看出本次所调查的农村中学生化学素养普遍不高。之前的许多研究者已经就影响农村中学生化学素养的因素进行过分析,比如师资状况、教学管理、生源状况等几个方面。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分别从家庭、个人和教师授课方式三方面来浅析影响农村初中生化学素养的因素。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家庭因素与化学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对受调查学生来说,家庭对自己学习足够的关注会成为自己学习的“附属驱动力”(学生为了保持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学好的一种需要)。通过调查家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来了解家庭对化学学习的关注度,从而得出家庭因素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影响情况。
表1中所示家长对子女化学学习的关注程度与子女化学素养高低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093,这就表明家长对子女化学学习的关注程度与子女化学素养高低存在相关性,即家长对子女的化学学习情况越关心那么这部分学生化学素养越高,反之则较低。
(二)个人因素与化学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如果学生寄宿,那就意味着该生将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老师在一起,将会比非寄宿生拥有更多的在校学习时间。
表2中给出了两个变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影响其化学素养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其主要生活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学生会把身边优秀的同学或教师当做榜样来激励自己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强化。
教育心理学论述:学习定势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的状态就有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需要、愿望和态度。
表3中给出了两个变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得出结论:经双侧检验,“是否喜欢化学这门课”与“化学素养”两个变量在0.01的水平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相关;“是否觉得学习化学是为了考试”与“化学素养”两个变量在0.01的水平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相关。即由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可程度越高其化学素养也就越高。
(三)教师授课方式与化学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1.课堂教学与化学素养。科学教育传达的理念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改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在教会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把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表4中给出了两个变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得出结论:化学教师是否会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化学生活相关的知识对学生的化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影响。表现为:能接受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相关知识讲述的这部分学生化学素养较高,反之则越低。
2.化学实验与化学素养。在对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后,笔者发现一个与之前查阅文献相悖的一个观点。即学生是否进行过实验与其化学素养高低并不存在相关性。
在对各校负责人进行访谈后,笔者总结原因为:在农村中学中都配备有相对齐全实验室,但学生却很少有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而且在真正实验教学时也是进行分组教学,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只是在简单的复制教师行为,所以只有极少数学生能真正从化学实验中学习到知识,教学效果较差。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化学实验课或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没有明显效果,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密切相关。
三、应对措施
研究发现,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其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并超过了家庭这一社会环境因素和教师教学方式所代表的教育教学因素。但由于学习主体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目标理想等等,这种多方面的差异使我们难以从中加以引导。而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化学学习的动力,那么学生学习的动力影响因素就需要家庭环境因素和教育教学因素来弥补。
(一)家庭因素
通过对学校负责人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农村中学和家长的联系仍相对匮乏。至今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依然存在,加之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父母对子女态度比较散漫,在教育方式上也有很多不足。优秀的全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以建议农村地区的家长应更加注重与学校、教师的沟通,把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引进家庭,增进家校联系。比如:家长会、家校互动系统等。家长也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苛责考试成绩。对于留守儿童家长应该与长辈们做好沟通,注重教育的一致性。
(二)教师授课方式
在与多位一线化学老师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在受调查地区,学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会有意识地进行科普教育和化学生活教育,加之部分农村地区传播媒介缺乏问题突出,这部分学生所接受的相关信息量就会相对不足。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对化学常识性问题回答结果并不乐观。这就表明这部分学生在遇到相关情况时,并不会作出科学的应对措施。笔者选择问卷的第12、16、19题进行统计如表5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受调查学生在回答相关问题时错误率相对较高,在某些问题上显得尤为突出,这就显示了这部分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这些问题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从而再次印证了这部分受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并不高。因此笔者建议:
(1)生活化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可以选择性创建较为全面的板报系统,按主题组织学生自己参与版面设计、资料搜集、综合分析、定稿执行等全部流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题可以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世界、化学生活志等等。适当宣扬破除迷信的思想,可以结合新闻报道中的某些不法商贩在农村宣扬一些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的事例说明。在调查问卷第9题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仍有43.1%的学生没有用手机和电脑查阅资料的意识。因此,学校多媒体教室也应该适时有组织的对学生开放,给他们提供接受信息的条件。
(2)生活化课堂。学校也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定期进行相关的科学素养教育,并举行各种学生活动。对于化学学习,可以开设趣味化学讲堂、化学周、化学沙龙等相关活动并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就一些有关化学的新闻热点展开讨论,也可以就一些化学生活现象进行探讨。
(3)生活化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流程学习,适当让学生自己提出验证方法,教师提供改进意见等。教师在选择实验主题时也可以选择与生活关系密切的主题,并运用生活用品代替实验仪器和药品。
总之,在农村学校不能忽视与家长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正确地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把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学校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禹绍蒙.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很有益的。”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科素质教育的需要,笔者多年来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自编化学小报(手抄报),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明确活动目的,设计活动方式
自编化学小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增强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开阔视野,利于智力发展、创造力的发挥等。为达到活动目的,使活动开展得生动、顺利,有意义,教师对活动的开展要有一个全局观念,预先设计好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的开展方式应从易到难、从开始阶段教师起主导作用,到后期阶段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独立创作,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1 教师指导,做好示范
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一定的基础,编制化学小报同样如此。因而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后(大约学到第三单元),可以发动几位基础较好的同学(最好是参与编写黑板报的同学)试编几份关于化学元素样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书,供学生摘录、整理部分参考的文章,也可以提一些“为什么”让学生解决。当然,更应让学生通过自己订阅的课外书或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的参考书上,以及网络上寻找素材,这个阶段属探索阶段,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设计化学元素小报的编写内容,看版面编排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出“样报”,为小组活动做好准备。
1.2 小组编写,继续完善
有了“样报”后,应及时在班级,让同学评价,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指定或同学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进行编写,这个阶段属于继续完善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体现,小报的主题由小组讨论,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同学要团结协作、各尽所能。
1.3 个人创作,发挥特长
有了一定经验后,应及时鼓励同学独立创作,自拟自编。这时候,同学编段更先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编写,摘录,剪贴等方式。个人编写很适合学生利用双休日、假期进行创作。这个阶段教师只做好“参谋”,学生是真正主人,要让他各尽其心、各尽其志,充分体现自主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达到发展个性,增进能力的目的。
2.选择小报内容,发展学生个性。
化学小报的内容涵盖要广泛,要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相结合,使化学科的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并注意采集学科的新信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教师设计的内容要求经及对历年学生编写的化学小报进行统计,学生采用较多的内容包括:化学学习方法、各类小规律、小歌诀、化学之最等。
3.总结活动心得,深化活动意义:
通过编写化学小报的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变得更热情、主动,学习气氛更活跃,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大大增强。编写化学小报的活动初步达到了四个方面的目的:
3.1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编写化学报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勇于探索、积极创造、团结协作的精神,编写前进行的课外阅读,搜集资料的过程能很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材料的运用编排能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寻找制作材料过程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如使用旧挂历纸),培养动手能力,编写过程中的障碍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小报的“出版”,能让学生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3.2 他设学科情境,活跃学习气氛。
通过传阅、张贴、展览化学小报,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与学科新信息,班级学生的学科学习气氛变得浓厚,学生时时接触有趣的化学知识,对化学复习课能起一定的衔接作作。
3.3 拓宽阅读视野,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选学栏目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对化学教学的有益补充,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来的继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课时限制,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考虑,某些选学栏目无法在课内完成。由于编写化学小报的需要,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假期、双休日等时间对课本逐一“过滤”,选择有用的素材,这就自然想到“选学”的内容。
3.4 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差生转化。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22
课改的新教材已经使用了好几年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苏教版新教材比较于人教版和以往教材,有一个形式上很大区别就是栏目设置名称众多。起初笔者也不以为然,以为是换汤之举,无非是区别起见。但实践之中,逐步感觉栏目功能的开发对于教学策略改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仔细品读栏目的名称和内容,可以感受到编辑者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感受到新课改担当起素质教育赋予的责任所在。就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的栏目设置及其功能开发,笔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几点直观见解
新教材以十个栏目设置支撑起整个必修教材的全部,佐之以一定的视频、作业、总结,形成了必修内容的整体。这十个栏目主要是: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资料卡、交流讨论、化学史话、整理与归纳、回顾与总结。当然还有一些诸如“你知道吗?”等铺垫式标题和仅出现一次的“调查研究”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首先是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符合建构主义理念。有着明显的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表象走向实质,从零碎走向系统的倾向。其二是适应知识点的层次性展示,既为必修知识的常识性掌握创造了直接的载体,也为后面的选修系统化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强的框架式支撑。其三是有利于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为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详略提供依据,更为学生自学提供一扇可以开启的门。勿用置疑,目前务个版本的教材都比较突出地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同时栏目的设置也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社会化功能。其四必修教材让所有学生特别是不选修化学的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感受到化学贴近社会生活,贴近高新科技,有着美好的未来。如果说选修是一幅写真集,那么必修就是一幅写意画,而其各个栏目就是那幅画上浓淡自如勾勒山水的墨迹。
二、几点功能分析
“信息提示”、“资料卡”都是直接提供现成资料给学习者,基本上属于灌输式学习,当然这两者也有区别。“资料卡”的内容基本上属于识记范围,主要是一些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学习工具。“信息提示”则主要为学生深化相关内容,及时提供一个通达的桥梁。从知识的层面上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甚至起到点题的作用,有利于学习者的自学和合作学习。
“整理与归纳”、“回顾与总结”都属于知识点整理,前者延续了过去教材对于知识系统的梳理归档,并通过适度训练进一步固化,适合于学生预习复习。而后者则主要是罗列知识点为主,为学生复习时提供条理式快速浏览型知识回顾,识记熟悉的功能非常突出。
“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有一定相近的功能。前者主要是演示实验的内容,以做为主,后者通过观察实验,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和思维习惯,以悟为主。前者从实验内容和环境条件看是比较简单或者说专业要求不高,便于学生亲自动手,属于“实践型”活动。后者则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适当作助手,有些内容可以直接组织观看视频,属于“思维型”内容。“活动与探究”既然用探究来命名,就是要求教学中一是要组织学生参与或者分组操作。二是要依据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即从假想制定方案实验过程实验分析初步结论研讨结果的程序来完成。三是一些已经定论的实验,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而不能敲边鼓,不得要领。这个栏目的完成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适度组织学习小组,适当的内容适当的形式,该演示的演示,该视频的视频,该讨论的讨论。当然方式的选择不是越新越好,切忌花架子弄龙灯,图一时热闹,一切以学生的掌握为准,以时间效益最大化为准。
“问题解决”是以巩固为主的训练栏目。其内容涉及到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性质规律深入阐述等等,几乎涵盖了整个必修化学较深层次的概念、规律的推衍归纳。是学习能力在中等以上学生必须把握的,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把手。
“交流与讨论”涉及的知识难度要求不大。主要功能是启发学生旧有的知识,或者是对一些现有知识的应用。如果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此栏目的功能发挥是任重道远的,但从目前教材的实验来看,此点几乎难以感觉到。
“拓展视野”是能够体现化学专业特征的栏目。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同时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也有所体验,特别有利于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知识衔接。大部分内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让化学教师和对化学学有余力者,能够初步感受学科的生活化、科普化、生产化的天然魅力。
“调查研究”在最新的必修教材中只出现一次,内容涉及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光化学污染、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的影响,并要求以篇小论文的形式交流完成。这个形式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足也很明显。栏目过于孤单,两本必修教材只出现一次,何况类似可以调查研究的内容是很多的,如生活中的氧化铝、漂白粉与净水等等。此内容完全可以归入“交流与讨论”或者“拓展视野”。当然这栏目明显地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色彩,作者的意图可能是有这方面的连接吧。
三、几点调整建议
从苏教版的必修教材看,笔者建议一些内容的栏目可以适度调整。
①过氧化钠的知识放在“资料卡”中不妥。要么直接放在选修内容中,要么放在必修的“拓展视野”中。“资料卡”的功能很宽范,但是实际教学中给人以“矮化”之感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也有类似情况。
②Fe3+的检验、NOx的性质放在“信息提示”中,可否考虑适当更改。Fe3+的检验是铁内容的重要部分,而且教材也以一定的篇幅组织进行“活动与探究”,因此其检验方式应该以正式结论形式放在活动之中,而不必游离其外。第四专题第二单元的“信息提示”中介绍了NO2、NO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医学作用,后面接着又介绍了氮氧化物对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影响。这个内容是联系生活生产的,是很重要的环保理念,建议将其合二为一。
③原子模型的演变置于“交流与讨论”中,篇幅太长了,其实际意义未必能如作者初衷。这部分内容说多了,学生发懵不理解,说少了又有不敬前人之嫌,其实初中化学对此已经说明详尽,因此建议压缩其内容,并放在“化学史话”中。
利用化学新教材的科普性、趣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保持学生对学习旺盛的求知欲。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旨在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初步树立科学探究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另辟蹊径,选用醋、白糖、食盐、苦菜汁、姜啤、辣子汁混合,然后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这是“鸡尾酒”,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学生纷纷举手问:“能不能喝?”我没有回答,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地蘸了一下,取出手指,然后快速地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吮吸。眉飞色舞,暗示学生“嗯!味道好极了!”推选尝试的学生走上讲台,伸出右手中指在酒杯里缓缓地蘸了一下,然后迫不及待地把中指伸进嘴里吮吸,结果龇牙咧嘴,连连呵气,一副味道难受的苦相。当我揭晓答案并把刚才的动作慢慢演示了一遍,片刻之后,教室像炸开了锅,大家笑成一片。幽默趣味和新鲜知识,科学的理念结伴而行,水到渠成地引出学习化学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观察……
二、内容贴近生活化
通过近年的中考实验题型分析和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素材的改革变化来看,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如何真正把握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以及实验的生活化认识功能是我们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古浪县大靖镇地处沙漠边缘,环境人为破坏严重,环保观念的树立及环保方法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污染空气的成分,针对污染物的某些方面,联系实际确定了“田间秸秆的焚烧对空气的影响”“煤炭燃烧的排放物对露天养殖的危害”“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本地治理方式的探讨”等探究内容,面向社会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用结合的良好学风。
三、探究方式科学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只是为展开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即教材具有规范探究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导师”功能。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如何处理尾气,防止污染,以及稀释浓硫酸时如何规范操作,防止发生危险等等,都要以科学的严谨态度来对待。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观察法、质疑法、实验法、假设法、调查法等。
四、教学体现地方化
教材的编排本身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体系和部分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偏远地区的学生。因此,教学中可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当地的发展特色对教材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处理,在知识上给予必要的补充与删减,在授课顺序上给予必要的调整与安排。如新教材在第九章中先安排用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后介绍酸和碱的性质。而农村学生对生活中的酸和碱了解甚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先了解酸和碱及其性质,然后才根据性质总结常见识别酸和碱的方法,学习效果较好。
五、实验探究自主化
1.尝试改进化学实验的装置和操作,使其完善。如学习氧气的制取实验后,讨论如何改进课本中已有的实验装置,使现象更加明显直观,操作程序简化,仪器装置更简约而科学。而在学氧化碳的制取时,则放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安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感性经验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不仅升华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不迷信课本、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1 能量观的内涵
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地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化学能量观作为重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在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期间就开始逐步建构,是认识物质世界、理解科学的关键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总观性的认识。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化学知识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当学生在多年以后逐渐地将所学的学科知识遗忘,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学习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这些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这个时候观念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能量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是化学学科研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研究物质的理科课程的共通问题;然而现在对中学化学的教学研究中,多数偏向于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等,缺乏对能量观的研究;有的研究将能量观点纳入变化观之中分析。梁永平教授对中学化学能量观提炼出以下要点:(1)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具有内能;(2)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3)原子之间的强烈作用使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4)物质转化过程伴随有能量转化;(5)物质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是物质转化的必要条件;(6)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7)原子核内贮存有巨大的能量。梁永平教授认为能量观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此外梁永平教授还探讨了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该阐述虽然详尽,但由于能量观基于物理学习,又与微观世界联系,抽象程度比较高,所以多在高中阶段关注,初中阶段则鲜有研究和实践。
学生在九年级初次接触化学,启蒙阶段其实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对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联系的基础上将与能量有关的化学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能量观的重要性,有利于丰富、完善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
2 课标与教材中能量观点分模块例析
我们按照九年级化学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模块,分别举例对能量观进行阐述。
2.1物质的化学变化
正如上文提及,能量观往往作为变化观的一部分,能量变化是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所以该模块是最直接体现能量观的部分,在课程标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二级主题中,明确指出“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人教版修订教材在第一单元课题1阐述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指出“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点明了这种能量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重要特征,并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存在多样性。
课程标准在本模块里提供了3则与能量相关的学习情境素材。
[例1]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
该素材在人教版修订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导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的体验有利于消除迷思概念: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吗。该课题借此明确点明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体现利用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燃料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原教材曾经应用镁条与盐酸的化学反应作为例证,但与如今的实验相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太远。生石灰取材于食品干燥剂方便易得,与水的化学反应既是生活中制备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方法,又作为九年级化学中获得碱的重要途径;既是历史典故背后的化学道理,又是生活中即热饭盒的运作原理,也可以作为误服干燥剂带来的伤害解释之一。
[例2]葡萄糖在体内释放能量
作为对人体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该案例最早出现在生物教材中。但是此时初中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习到能量的概念,所以难以深入体会。在人教版化学教材“氧气”课题中,动植物的呼吸作为典型的缓慢氧化之一,并指出放热是氧化反应的特征之一,但是在缓慢氧化中并不容易被察觉。在“人类的重要营养物质”课题中,明确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放出能量的作用是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并且用1g葡萄糖释放的能量数值、糖类提供能量占据人体所需的百分比等数据强化该反应释放能量的意义所在。
由于该模块是化学的学习基础,且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所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将以上2则案例分散在“燃料及其应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
[例3]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电池与化学主要是高中化学课程内的重要学习内容,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直给出这样的建议,尤其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列出“观察铜锌原电池实验”。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该实验和详细知识介绍,只在“金属资源保护”中介绍了废旧电池的污染。其实该素材能充分体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而且学习物理教材中的水果电池已经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初步了解,所以九年级化学教学已经具备了介绍化学电池的基础,沪教版教材在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针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并结合生活、科技中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铜锌原电池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就是电解水,但教材的重点落在微观解释,也没有对其他电解反应过多阐述。
2.2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转化过程中伴随有化学能与热能、光能等的相互转化,这种认识不是通过告知的方式形成的,而需要在化学变化现象的不断积累中得到强化。在建立化学变化概念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有新物质生成的关键特征,也要注意到所伴随的热能、光能等现象。所以化学物质的反应事实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学习、体验能量变化的重要载体。具体事实的学习是化学能量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事实积累,很难形成一定的化学能量观。
[例1]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一类放热反应,课标要求“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教材中体现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一氧化碳以及以甲烷、乙醇为代表的诸多有机物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的能量释放通过实验现象多有呈现,例如铁丝燃烧时的熔化与火星四射都是能量释放的效果;又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大量放热,如果不冷却就继续实验,会导致实验误差;碳单质、氢气、酒精、甲烷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更加是它们成为燃料的先决条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还可以通过光能形式释放,例如镁条、硫黄等物质燃烧中的发光现象。
[例2]溶解中的能量变化
溶解不是单纯的物理变化,其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其实也涉及到微粒的运动与作用力,当然九年级教材只要求从温度表征层面了解即可。课标里在“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标准中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实验比较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3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人教版教材也有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与该建议配套,不仅要求观察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还要求记录溶解前后的液体温度具体数值并加以比较,来了解溶解吸放热的情况——这是一种半定量的实验思维去建构能量观的教材呈现方式。另外,人教版教材在“浓硫酸的腐蚀性”部分,强化突出浓硫酸稀释实验,并提示通过触觉感知、现象分析等途径了解这一典型的溶解放热现象,以此点明稀释要点。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微观世界同样伴随着种种能量变化,虽然九年级尚未涉及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问题,但是核外电子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反映,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这在人教版“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中有明确描述。
而分子和原子本身就具有能量,温度越高,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就越剧烈,物质具有的热能就越大。人教版教材中利用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案例进行了例证。
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虽然相关知识在物理中已经涉及,但是九年级化学需要学生了解温度对物质微粒运动和间距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其对物质三态转化的影响。
2.4化学与社会发展
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三要素之一,人类研究能量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获取和应用。所以“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与其他模块充分联系,有利于在知识在社会和生活的应用中建构能量观。
[例1]燃烧和燃料
燃烧作为氧化反应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放热反应之一。笔者认为教学中不应只拘泥于“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还需要了解那些加热释放氧气的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和双氧水等同样会体现助燃的效果,所以在药品存放、使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这一点在事实水平上能强化学生对燃烧的理解,也能完善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当学生在日后的深入学习中对于原子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性认识,就可以在氧化还原水平上认识燃烧现象,从而将发光、发热与原子得失电子等事实联系起来。虽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中无须从微观层面诠释燃烧和氧化反应,但是在能量观建构中不断发展对燃烧现象的理解,也是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的重要举措。
基于燃烧反应,一些热值高、来源广的可燃物,成为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燃料。在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人教版教材以碳的不完全燃烧为例,指出不完全燃烧导致的燃料燃烧利用率降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还从燃烧三要素角度提出燃料充分燃烧的2种方法。
[例2]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其中最主要是供能物质,除了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还有蛋白质和油脂。人教版教材对这些营养物质的供能数据和对人体一日的需求满足百分比做出定量描述,见表1。
2.5科学探究
人教版教材里,科学探究模块的要求除了在第一单元有独立的设置,大部分内容通常渗透在各个课题的教学中。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外在表征,在“走进化学世界”单元里,能量观渗透在蜡烛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测定之中。而作为最常见的反应条件之一的加热,则是一种为反应体系提供能量的方法。
3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能量观建构的建议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能量的观点渗透在九年级化学各个模块,且不能通过孤立的知识呈现出来,往往需要不同模块的联系和支撑。例如,课程标准里“物质的化学变化”模块提供的2则情境素材(生石灰与水的反应、葡萄糖的供能反应),在教材中分别出现在“燃料及其利用”、“化学与生活”2个单元中,体现与“化学与社会发展”模块的综合。笔者结合在江苏书人教育集团面向化学特长生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建构能量观的建议。
3.1吸热还是放热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逐步建构能量观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请学生去感受实验中的温度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温度的变化给予学生最直接的体验,而且请同学在不同时间段感受温度逐步升高的趋势;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别只局限于实验原理和装置,也让学生摸摸试管——也是烫的;酸碱中和时,不要局限于指示剂的变色这种明显的现象,也让学生触摸试管——热的。几次摸试管就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热量从哪里来的疑问和思考,通过温度变化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建构化学能量观。
观念建构教学的问题还应有一定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得到层次、范围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放热反应的典型案例,但是人教版教材对吸热反应只提及一句话: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学生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建议在这里补充另一个吸热反应的实验:氢氧化钡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烧杯中研磨,实验前,在烧杯底部放一片硬塑料片,在硬塑料片上滴2滴水,再将固体混合物研磨,过一会儿硬塑料片就和烧杯粘在一起。
由这个补充实验想到:判断一个变化(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吸热还是放热,是否只有各种教辅书上提及的温度计的方法?以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放热除了对温度有影响,还会引起气体压强、空间体积、物质溶解度、物质状态等的变化。结合学生的思维我们得出如下几种可能的角度:①温度的变化,除了使用温度计外,用手去触摸感受最直接但是无法定量比较,基于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字化实验在监测温度变化中的应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即时反映温度的改变趋势和变化幅度,是作为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手段;②气压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由于溶解放热会引起气体压强增大,所以通过观察液面a、b的变化进行判断;③可以通过一个体积可变但压强恒定的容器(例如带活塞的气缸),观察活塞的运动,了解体积的变化;④如图2所示,将烧杯置于涂有石蜡的木块上,再将浓硫酸和水混合,通过观察石蜡状态的变化,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⑤如图3所示,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后的试管放在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固体的析出情况。
通过实验表征观察、分析能量变化,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方法,也是建构能量观的重要途径。
3.2拓展对燃料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的“化石燃料的利用”、“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学常常陷入科普化怪圈,如何让这部分内容化学味道浓厚一些?例如以下这些问题就不拘泥于一般的考试题目,但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问题深入思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
(1)燃烧能为我们做什么?
(2)是不是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充当燃料?充当燃料必须具备怎样的特征?
(3)联系国内现状,如何综合分析国内大众使用三大化石燃料的利弊?
(4)给出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价格和热值,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家庭使用哪种气体燃料最经济?
如果与其他单元联系,则可以有更有意义的问题衍生出来。观念建构的问题本身应该潜在地体现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同时它又蕴含着新的关系和规律,这种联系不只是针对问题的表面特征,更主要的是针对问题中的深层关系和结构,即在观念层面上有联系。例如与科学探究模块中加热这一操作融合,可以提问:
(1)实验室里有多少种加热的手段为化学反应提供条件?
(2)如何在实验中节省能源?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燃料话题可以联系社会与科技发展,既有利于强化能量观,也体现考试的热点。例如秸秆的不完全燃烧造成了烟霾的污染,而充分利用秸秆,是改变条件促使其充分燃烧呢?还是将秸秆转化为其他可燃气体来完成生物质能一化学能一热能的转变呢?
3.3放热反应与反应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21-02
一、引言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推行大学通识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接轨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如何教好通识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为大学文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通识课“元素的故事”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二、教学内容的思考
文科学生大多具有初中和高中的物理、化学基础,对大学的物理和化学了解不多,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考虑到他们的知识特点,选取合适的参考书籍和参考资料,力求尽可能少的专业知识,增强趣味性、易懂性,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选取了苏联的科普读物《元素的故事》[3]一书作为参考书籍,向学生们介绍了自18世纪中期到近年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明和发展,如:18世纪中期瑞典化学家舍勒怎样发现了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氧、氮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接着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怎样否定了燃素说,把氧、氮以及磷、碳、氢等列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名单;19世纪初期,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流怎样分解了当时普遍认作是元素的两种苛性碱和八种碱土金属,而发现了钾、钠两种碱金属和八种碱土金属;19世纪中期,在元素名单上已经有了57种,当时认为再难找到新元素的时候,德国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怎样利用光的性质,造成了分光镜,发明了化学元素的光谱分析术,使元素名单再行扩大;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怎样总结了数百年来化学家们研究的成果,创造了元素周期表;19世纪末期英国的科学家怎样发现了惰性气体,充实了元素周期表。最后,20世纪初期,居里夫妇怎样发现了钋和镭,了元素永恒不变,原子不可再分的旧观念,掀起了一场化学上的大革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发现的方法和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的思考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们经常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好的教学思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思考的欲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一节“光谱学与元素的发现”课堂中,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是怎样知道太阳的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一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太阳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温度极高,无法直接检测太阳的化学组成。科学家们用了什么方法呢?答案是光谱分析法。说起光谱,学生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在中学物理里面大家就已经知道了牛顿的著名的三棱镜色散实验,将一束太阳光经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棱镜折射后,形成了红p橙p黄p绿p蓝p靛p紫等七色的彩色光带,牛顿将这种彩虹色带命名为光谱,现在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接下来学生会问光谱与化学元素分析有什么关系呢?那么首先回顾一下初中化学学习过的焰色反应:许多金属盐类在燃烧时会产生特殊的焰色,如钾盐的焰色是紫色的,钠盐的焰色是黄色的,铜盐的焰色是翠绿色的,钡盐的焰色是草绿色的,钙盐的焰色是橘红色的,而锶盐和锂盐一样都是鲜红色的。在衍射光栅的分光术发明以后,英国的物理学家泰尔包特于1825年制造了一种可以研究焰色光谱的仪器,然后将灯蕊浸在各种不同盐类的溶液中,晒干后点燃,观察其光谱,发现各种金属盐类的火焰分光后所得的光谱,都是不连续的几条亮线,各出现在其对应的颜色光区内,其中他注意到,锶盐和锂盐尽管焰色几乎完全相同,但呈现的光谱却迥然不同。他是意识到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一组特征光谱的第一位科学家。到1852年,瑞典的物理学家Angstrom指出每一种特征光谱就是某一种元素的特定标志,光谱正像人类的指纹一样,各种金属元素所发射的光谱线的数目p强度和位置都不一样,因此可以由光谱的分析来检验金属元素的种类,更可由各元素谱线的相对强度来判断混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至此,光谱学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化学元素分析的一项利器。知道了光谱法可以分析元素之后,我们来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太阳上有哪些化学元素?早在1802年,英国的化学家伍拉斯顿就用分光棱镜仔细观察了太阳光谱。他注意到表面看来是连续的彩色光带中,夹杂着不少的垂直暗线,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只好把这些暗线的出现归咎于棱镜的缺陷。1814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弗朗和斐用他的衍射光栅试验太阳光谱时,也发现了伍拉斯顿所看见的暗线。他仔细地数一数所能辨识的暗线,竟有576条,把它们一一标记下来,其中最主要的几条,根据明显程度,依次标以英文字母ApBpCp...G的代号,当做描述用的固定点或参考点。后世即把这些暗线称为“弗朗和斐线”。有一天,弗朗和斐把他的分光仪一器二用,将光线入口处分成两半,上半以阳光入射,下半以燃烧的钠焰入射,于是得到了上下两幅平行的光谱。他发现发出强烈黄光的钠焰在光谱中有两条很接近的明亮黄线,恰巧与太阳光谱中他标示为D的两条暗线在同一位置上(此即今日我们所称的著名的“钠-D双线”),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其中一定蕴藏有重大的玄机,只是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到了基尔霍夫和本生手里,这个秘密才被彻底揭穿。他们重做了四十年前弗朗和斐所做的钠焰实验。这次他俩让连续光谱透过钠焰的上方,那里有未燃烧的钠蒸气,结果在一片连续的彩色光带中竟然就出现了两条明显的D暗线。显然,是钠蒸气将连续光谱中属于D线波长的辐射给吸收掉了!于是他们在1859年发表了两条有名的“基尔霍夫辐射定律”。第一定律是每种化学元素都各有其特殊的光谱,第二是每种元素所吸收的电磁辐射波长与所发出的波长相等,即当某元素在高热燃烧时若能发射某种波长的光,则在较低温时其蒸气就会吸收相同波长的光。第二条辐射定律就解释了四十多年来一直不知其所以然的“弗朗和斐暗线”问题。本生与基尔霍夫认为高温的太阳表面原来会发出含有各种频率的连续光谱,然而紧贴着太阳表面的大气层,因为温度比太阳光球的温度低,其中所含的蒸气成分,会依其化学元素特性而选择吸收其特征波长的辐射,所以太阳光谱中的各条弗朗和斐暗线都是其大气成分元素吸收部分阳光波长所造成的。像暗线中的D线为什么恰与钠焰的双黄线位置p波长一样,就是因为太阳大气中含有钠成分,吸收了阳光中的这种波长之故,也就是说D暗线的存在正是太阳大气中含有钠成分的明证!他们就用这种方法比较太阳光谱中的弗朗和斐暗线与各元素的特性光谱,而后在1859年宣布,太阳大气层中含有钠p铁p钙和镍而没有锂,但其中含量最多的则是氢。他们的发现立刻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光凭一台简单的分光镜居然能在地球上检定出一亿五千万公里外的太阳的化学元素组成,真是太神奇了!从此,太阳在人类的心目中,就失去了它的大部分神秘性。跟着,星球的神秘性也大部分消失了。通过这样一节课,笔者讲述了光谱、光谱分析法和用光谱分析法发现太阳上化学元素的故事,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在大学自然科学通识教育中,针对文科学生的知识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努力做到趣味性、易懂性、启发性和循序渐进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2010年12月版中译本)[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2010:45.
[2]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Z].中国信息大学,2016-06-25.
[3]依.尼查叶夫.元素的故事[M].滕砥平,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
Thoughts on Teaching of Natural Sci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ZHOU Jian
一、技能大赛概述
1.层次规模,前所未有
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于2010年12月20日在福建教育学院开幕,26日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共有528名选手参赛,聘请评委259人次。大赛产生特等奖4名、一等奖57名、二等奖114名、三等奖159名,优秀组织奖6名。这是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规格最高的全省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其目的在于检验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成绩,促进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广大教师更加重视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身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师资保障。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高度重视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2010年11月9日联合下发《关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闽教人〔2010〕117号)》,对参赛对象、比赛项目、比赛分组、参赛方式、奖项设置等作了具体说明。12月20日上午,技能大赛开幕式在福建教育学院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平主持,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省总工会副主席彭群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大赛组委会成员,各设区市教育局、总工会领导,参赛选手、评委等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在讲话中指出,由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大赛既是对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岗位大练兵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必将推动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教师学业务、学技能的浓厚氛围,推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掀起教师岗位大练兵的,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把岗位大练兵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
本次大赛的层次、规模、规格为福建前所未有。
大赛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全省教师关注度高。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在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部署在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的基础上,层层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赛,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省34万多各中小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2.参赛选手和比赛项目多、影响大。全省参赛选手528人,抽调评委259人次。比赛的学科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33个主要学科组。比赛的项目有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玩具教具制作、命题简笔画、综合素质(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7大项。
(1) 教学设计 中小学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学科教材及教学内容要求,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幼儿园组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福建省幼儿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编写一个领域活动计划。时间,60分钟。设计必须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并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幼儿园组必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体现《纲要》理念,并符合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2) 片段教学 参赛选手根据编写的教学设计(幼儿园组参赛选手根据编写的领域活动计划)及规定的教学内容,面对评委进行片段教学。时间,15分钟。片段教学按照课堂教学要求进行,不涉及实验、计算机等操作类内容,不用多媒体设备。
(3) 板书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板书内容进行黑板板书。时间,5分钟。要求按照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板书。板书内容与学科有关,包括文字、图形、图表等。
(4) 课件制作 围绕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根据提供的相关学科课程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上机完成一份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演示文稿。时间,60分钟。着重于选手的课件设计能力及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作能力测试,能整合学科的资源,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应用PowerPoint完成一节课的演示文稿制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5) 玩具教具制作 根据指定的主题和提供的材料,现场独立制作完成教具或玩具作品一件。时间,60分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件符合题意的教具或玩具。
(6) 命题简笔画 根据命题和提供的材料现场在白纸(A3)上用线条表现紧扣主题的简笔画作品一张,形式不限。时间,20分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符合题意的作品。
(7) 综合素质 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两项,“现场答题”要求选手根据提供的问题,短暂思考后现场回答,时间,20分钟,现场答题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等方面知识。“试卷答题”要求选手在试卷上作答,时间,40分钟,试卷答题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类综合知识。
3.持续时间长。赛事持续一个星期。从20日开始,至25日学段比赛结束,26日进行各学科第一名决赛,决出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第一名。
4.奖项层次高。除设一二三等奖及组织奖外,设置可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特等奖项。有老师称之为教学比赛 “史上最牛奖”。本次大赛共设一、二、三等奖,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1)每个学科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分别按各学科参赛选手数的10%、20%、30%确定获奖名额。获奖等次按同一学科选手四个比赛项目的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
(2)每组设特等奖1名,从本组各学科一等奖的第一名获得者中产生。幼儿园组一等奖的最高分即为特等奖获得者;小学、初中和高中组各学科一等奖的第一名获得者需按组参加综合素质项目比赛,比赛得分最高者为该组特等奖获得者。特等奖获得者按规定程序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3)优秀组织奖3名,授予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设区市组织竞赛活动以及参赛选手获奖情况取前3名,授予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和“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称号。
(4)获奖选手和单位由主办单位发文予以表彰,并颁发证书。
2.组织实施,缜密高效
2010年11月9日省教育厅和省总工会联合发出了《关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对全省组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确了大赛的宗旨目标、参赛对象、比赛项目、组织机构、参赛方式、奖励设置等。在全省正式拉开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序幕。
11月下旬,省教育厅决定由福建教育学院具体承办福建省中小学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工作。福建教育学院决定举全院之力做好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了竞赛现场组织委员会,由院长赵素文任主任,院领导林德泉、黄家骅、郭春芳任副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精心研究制定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学院提出大赛组织工作要做到公正、缜密、有序、优质、高效,达到“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在大赛期间学院动员全院150多名教职员工做好大赛服务工作。具体成立了竞赛组织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专家指导组、赛会工作组开展工作。在赛会工作组下又分为总协调联络组、竞赛组、命题组、考务组、教材组、设备维护组、接待组、后勤组、宣传组、保卫组、保管组、财务组等13个小组,细化工作,实行定岗定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全面搞好赛务、宣传、安保、后勤服务与保障等环节工作。为公平公正做好竞赛组织工作,学院重点加强四个环节工作。一是加强专家把关指导工作。学院聘请省内陈日亮、李必成、王云生等八名专家、名师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加强比赛细则、评分标准等赛事把关指导工作,确保赛事安排科学公正。二是做好大赛评委抽调工作。坚持保密、回避、地区均衡等原则,从特级教师专家库、百名名师培养人选库、各设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熟悉基础教育的高校专家教授中抽调259位评委。三是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学院制作了《工作人员手册》、《评委服务指南》和《参赛选手服务指南》3本手册,使工作人员、评委和参赛选手明了大赛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大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在高中组、初中组、小学和幼儿园组、综合素质项目组四批选手和评委报到当天,召开选手预备会,明确比赛程序规则、注意事项等参赛须知,加强参赛心理疏导,减轻比赛压力;召开评委培训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职责、命题要求、评分细则、现场考核、工作纪律等考评须知,确保大赛公正、缜密、有序、优质、高效实施。学院还加强工作人员、评委和参赛人员的教育工作,加强工作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的监督检查,确保大赛评判工作评出正气、评出服气、评出水平。
3.技能检阅,引领提升
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进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基础,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教学技能通常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从另一角度也可以把教师教学技能理解为基本教学技能,如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媒体应用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教学组织和课堂纪律管理技能等;教学准备技能,如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技能。国家教委教师司[1992]39号文件对教学技能曾作出明确规定,主要是指普通话技能、口语表达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等。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选择“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课件制作”四项作为全省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项目,选择“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作为综合素质加赛项目,从大赛宗旨、大赛组织、可操作性等方面看,是比较科学的。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实战性和针对性,向全省中小学教师清晰地传达了教师基本技能提升的内涵和方向。
1.层次性、时代性
举办省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是要发挥检查、促进、引领作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即检阅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成果,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引领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方向。其中引领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通过技能大赛,引导教育观念的更新、育人理念的确立、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最优选择、引导探索最佳有效的教学模式等等。大赛就像一个“指挥棒”、“方向标”,倡导什么,期待什么,学校和教师自然而然就会侧重什么,随即而来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也在变。因此,大赛的项目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层次性,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成为本次大赛的核心项目。纵观本次大赛,从县区到设区市、再到省,通过层层选拔,多次操作演练,体现层次性、时代性的教师基本技能展示项目教学设计和片段教学已在全省中小学教学中轮训了一遍,教学设计和片段教学能力获得普遍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相信这两项赛事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考核、检验中小学教师能力水平的常规项目。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获得最优化的教与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设计是指某一课时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所提供的目前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选取某一课时教学内容,参赛选手根据该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设计参考格式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各学科教学设计,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提供的教学设计参考格式编写教学设计,鼓励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的设计;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按照指定的片段内容进行15分钟的片段教学。
教学设计是挑战性最强的比赛项目,只提供教材中某一课时教学内容,没有课标和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选手事前也不知道教材版本。这就要求选手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至少有两轮以上的高中或初中或小学学段的学科教学经历,熟悉整个学段课程标准,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2)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近年来刚兴起的教师素质水平考核和教研活动的新形式。由于其是模拟现场教学,相比于说课,更能体现执教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技能技巧和实际教学水平,正在逐步取代说课。省教育厅于2010年特级教师评选中首次选用,并作为百名名师遴选考核内容和首次技能大赛项目。预计片段教学会成为今后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拔或评选的主要手段。
片段教学一般分为节选式与专题式两种类型。节选式片段教学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一片段进行教学,执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能反映选手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选手较易操作,层次较低。专题式片段教学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执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专题式片段教学不仅能反映选手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较全面反映其教学能力、教学素质。较难操作,层次较高。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片段教学是节选式片段教学,与前一比赛项目教学设计密切相关,即从组委会提供教学设计的某一课教学内容中选取某一片段进行教学,选手根据前一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只面对评委的课堂教学。因可操作性关系,选取片段不含实验和计算机的操作性内容,不用课件。也称为节选式、虚拟式(只对评委,没有学生)现场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大赛的核心项目,占有总分40%,主要是现场考核执教者教学能力和实际水平,即会不会教,教得好不好。实际比赛表明,15分钟的片段教学基本上可以区分执教者的教学水平。
2.实战性、针对性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直接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课堂上的真功夫在大赛中的体现就是实战。本次大赛选择“片段教学、黑板板书、课件制作、玩具教具制作、命题简笔画、现场答题”作为比赛项目,充分体现比赛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1)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最具竞争、展示选手教学技能真正实力的项目。要求执教者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的局部入手,寻求最佳的角度切入,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完全一致,但更需要讲究教学艺术,更富有挑战性。通过片段教学,可以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评价远比说课更为客观。本次大赛528场的片段教学检阅了我省中小幼中青年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
(2)黑板板书
黑板板书也是实战性和针对很强的项目,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常规教学媒体,与教学有关的板书考核评价在片段教学中已有体现。单独设置板书项目的目的在于考核片段教学中没有涉及或难以涉及到的板书内容,如图形、图表、公式、符号、实验装置图、简笔画等,除了板书考核外,还有板画内容。从实战情况反映出部分学科比赛选手黑板板书水平差别比较大,如高中地理最高分92.4,最低分22分;高中化学最高分88.2,,最低分58.8,初中化学最高分85.4,最低分72.6,初中地理最高分90.2,最低分71;小学思品最高分91.4,最低分64;小学综合最高分91,最低分74.6。
(3)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主要是考核选手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应用水平的项目,具有实战性和时代性。如要求选手根据目前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选取的某一教学内容和指定相关的课程资源,在规定60分钟时间内,通过上机完成一份与学科教学相关的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一课时)。从实际比赛看,参赛选手围绕命题,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提交了不俗的作品,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课件制作技能水平。由于时间短,课件制作水平整体不高,部分选手甚至没完成任务。
(4)综合素质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是为技能大赛特等奖评选提供依据而设置的比赛项目,更是体现整体教学实力的比拼,实战性更强,素质要求更高。根据大赛计划,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各学科组第一名通过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两个项目的比赛,向省总工会推荐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各一名优胜者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实际上是一次选拔比赛,只取第一名。基于此目的,大赛主委会选择以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等方面知识的现场答题和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类综合知识的试卷答题进行考核。
① 现场答题。选手按抽签先后进入考场,根据答题内容作短暂思考后现场回答。如果说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课件制作是考核选手“会不会教”,“教得好不好”的话,那么现场答题则侧重考核选手“有没有研”、“研得深不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考核选手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及反应能力等。本次现场答题两道:
试题1:谈谈你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试题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请谈谈你对“业务精湛”的理解和认识。
20分钟的现场答题,充分展示了选手的理论功底、内在潜质、教学风采。也有不少选手时间没用完,最少的讲不到5分钟,反映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
② 试卷答题。统一集中进行答题考试,在试卷上作答。试卷答题涉及面很广,涉及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教育教学法规、时事政治、课程改革、规划纲要、科技科普常识、古今中外、历史名物、现代名人等,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学科,无法突击准备,要靠平常积累,也没有偏题怪题。正如选手所说:“这次跨学科比赛与以往任何一次比赛都不一样,笔试涉及面宽,根本无法突击复习”; “这次比赛的试题,大事抓得住,潮流捕得着。试题很能抓住国家的教育重点和大方向,既重视老师基本素养,还给参赛者很多发挥的空间,体现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能力等方面”;“试题涉及面广,很检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对规划纲要考核的量比较大,很细化”。33位选手最高分84,最低分52分,平均69分。
从公布的综合素质比赛成绩可知,获得综合素质比赛第一名的选手,其试卷答题都是最高的,现场答题也是最高或排在前四名内,达到了遴选目的。
(5)简笔画和玩具教具制作
简笔画和玩具教具制作为幼儿组独立设置比赛项目,类似于中小学黑板板书和课件制作项目,实战性、针对性强。
纵观本次8个项目比赛,充分反映了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板书设计基本能力状况,不少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众多选手说,这是苦练基本功的结果,这些基本功绝非临时抱佛脚所能具备的,而是平时长期的积累。要在1个小时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许多选手从来没有体验过,片段教学也是第一次经历,紧张激烈的拼争令不少选手感到了自己与其他选手的真实差距,激发了提升教学技能的紧迫感。
二、大赛成绩统计及简析
1.中小幼各学段前三名分布统计
本次大赛四个学段共设34学科组,各学段各学科成绩前三名分布统计如下表(表1)。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小幼34个学科组第一名中,厦门市一举夺得15个学科,占学科总数44%,福州市5个,莆田龙岩各4个,漳州、南平、宁德、省直各1个;在4个特等奖中厦门占了2个。
表1 各学段各学科前三名成绩分布
2.各设区市参赛选手成绩统计
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20%、30%确定一二三等奖获奖名额,根据获奖选手和参赛全部选手实际得分,各设区市各学段成绩和总成绩统计如下表(表2)。统计结果表明,各设区市所有参赛选手总成绩厦门明显占优,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三明相差甚微,漳州和南平差别不大,宁德偏弱。
从表1和表2反映了各设区市教师的参赛实力。厦门市取得骄人成绩得益于2007年4月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全员参与,包括教育理论大练兵、教育技能大练兵、课堂教学大练兵、教育科研大练兵、班主任工作大练兵等五项十方面内容。要求农村幼儿教师必须学会教玩具制作,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两笔一画”(钢笔字、粉笔字和板图板画)的考核等。厦门市夺取将近一半学科组第一名,取得选手总分第一名实至名归,真实反映了厦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力。这也再次验证“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这句老话。
三、成效、不足与建议
1.达到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受到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响应,全省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区县市层层选拔,参与选拔的每位选手都在大赛中尽力展现教学技艺和风采。大赛共有528名选手参与省级角逐,300多名教师获省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表彰。许多选手非常重视和珍惜本次参赛机会,从准备到逐级参赛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勇气和信心。参赛中,尽管有些选手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充分展示出个人的真实水平,排名比较落后一些,甚至没有获奖,但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以及和其他高手之间的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样一次难得的高水平竞技锻炼和难忘的经历体验,对每个选手今后的教学技能的提升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大赛实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2.引领全省教师技能提升的方向,推动教师队伍教学技能提升
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设置的比赛项目具有层次性、实战性、时代性,立足教师基本功,凸显岗位大练兵,引导全省中小学教师基本技能提升的内涵和方向,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据悉,不少设区市及县区召开了经验介绍、交流、研讨会,许多学校纷纷将此次大赛模式移植于本校,开展校内岗位大练兵。福建教育学院闽派特色教育研究所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启示录”全省征文大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基本技能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大力推动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教师学业务、学技能的浓厚氛围,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积累了全省技能赛事组织实施经验
大赛组织严密、有序,实施科学、规范、高效,评比公平公正,树立了大赛的权威,积累了大规模技能赛事组织实施经验,为今后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规范化、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4.发现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升、专业引领
由于首次举办全省性技能大赛,参赛人员多,竞赛学科和项目多,时间紧等因素,本次大赛也存在不足之处。
(1)选拔程序不够完善。部分设区市选手选拔的范围较窄,没有完全进行层层选拔,导致众多优秀教师失去参与竞赛的机会,一定程序上影响了部分设区市的成绩。选手选拔程序尚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建立从学校到县区、设区市、省层层选拔制度,才能真正达到岗位大练兵,提升技能的目的。
(2)部分学科特点缺损。本次比赛所有学科竞赛项目都一样,没能关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技能和理化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有待下一届更能体现学科特点。
(3)教学设计、片段教学理解认识未到位。不少选手第一次经历教学设计、片段教学,从未体验过这两种新颖的技能展示形式,在准备和竞赛中产生误解或把握不到位,影响比赛成绩。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为所有比赛项目之首。设计要素不完整,如学情和教材分析,目标与依据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等核心要素中,缺乏分析或依据不足或确定不当等。教学过程设计不完善,有的缺少设计意图;有的不完整,只限于参考格式所指项目,不会发挥增加必要要素内容;不会使用简洁明了的流程图等。重难点确定与分析不全面或有误;字迹潦草,涂改多且不整洁。虚拟式片段教学挑战性较强,习惯了面对学生场面,突然改为面对几个评委,有的选手临场紧张、无所适从,甚至怯场,表现失常;不少选手用不完15分钟。
教学设计理论性、专业性强,层次较高,片段教学特别是虚拟式片段教学技术性很强,这些都有待各级培训机构加强针对性培训和训练,加强专业引领,需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水平,提高驾驭片段教学的能力。
(4)板书板画技能偏低。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在过去是每一位师范毕业生最低层次要求的基本技能。本次比赛却出现了不少低级错误:漏字或漏图;出现错别字;字写得太小或太大或歪斜、不美观、过于拥挤;符号书写不规范;板画水平低。个别选手的板书板画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令评委哭笑不得。因而,有必要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或转岗机制,基本技能太差的教师不宜继续站在讲台上,以免贻误学生。
(5)课件制作水平不高,PPT制作项目难以反映选手课件制作真实水平。课件制作着眼于考核选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涉及计算机设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等诸多因素,如何真实体现选手实际水平,与比赛项目选择、工具选择、呈现方式选择有关系;也还与是否便于比赛操作有关。PPT幻灯片制作是层次比较低的比赛形式。本次大赛PPT幻灯片课件制作水平整体不高,信息技术学科选手的作品质量普遍不高,甚至不如其他学科老师,可能与信息技术教学从不使用课件有关。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6)教研技能有待提高。现场答题主要是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素质。与“有没有研”、“会不会研”关系很大。“对‘业务精湛’的理解和认识”现场答题,不少选手没什么话可说,20分钟时间没用足,最少的讲不到5分钟。反映参赛选手缺乏教学研究,理论基础知识欠佳。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应加大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力度。
5.希望完善赛事项目,建立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常态机制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在全省中小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线教师呼吁探索、改进和完善诸如大赛项目设置、参赛选手逐层选拔程序、组织实施等方面工作,建立建全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规范化常态化机制,树立技能大赛品牌,使之成为“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专业化水平”的常态项目。
技艺有高低,练兵无止境。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岗位练兵活动,是快速提升教师技能的有效方式。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表明福建省在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教师队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何将此次大赛产生的影响和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推动我省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动力,仍需继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