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8: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核心价值观学习材料

篇(1)

针对当前高中生网络文化生活的实际,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高中生的网络生活中,笔者认为要在高中生的网络文化生活中倡导爱国、学习、责任、自律的核心价值观。

1 坚持爱国主义,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的优势主导着网络的思想文化,借机将它们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网络空间,实行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扩张,推行网络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面对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具有好奇心的高中生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出现思想上的变异,容易导致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化”、价值观“西化”的倾向。因此,学校要坚守思想阵地,在高中生的网络文化中倡导爱国主义,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1 弘扬中华文化、坚守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也是抵抗网络文化冲击的思想武器。因此,必须在网络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2 唱响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

网络在信息疆域上实现了全球一体化,不同文化价值观在网上的相互交织。教育工作者要要认清国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文化占据网上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示范作用,帮助高中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并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于乐的信息引导高中生远离网络上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促其健康成长。

2 坚持学习,提高网络利用能力

调查表明,目前高中生对娱乐功能青睐有加,而对网络的学习、工作、交流功能知之甚少。同时,面对迎面扑来的各种资源,许多学生不能将它加以思考和消化以有效利用,不能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因此,“敬业”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要利用网络来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信息素养。

2.1 端正学生对网络功能的认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网络的工具性质,认识网络在娱乐、学习、工作、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解决好上网“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教育学生正确、有节制地使用网络,不能沉湎其中而无心学习,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让网络活跃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让自己沉溺在网络生活中。

2.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网络中的学生主动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以一定的运用网络的能力为前提的。网络学习是借助于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学习者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技能,具备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展示信息、保证信息安全和交流协作的能力,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学习、生活,解决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使他们懂得利用网络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创新。

2.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建构网络学习的能力

网络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性的独立的学习,学习者需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评价。对教师而言,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形成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效控制学习行为,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学习工具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的学习。

3 坚守责任,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带给人们自信、自主、自立意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网络社会中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的倾向。一部分高中生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淡化应有的责任,在网上欺骗别人,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走向网络犯罪。因此,要求学生在网络社会中也要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友善待人,维护公共利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1 树立诚信意识,友善待人

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大大方便了人们沟通感情、交流问题,但也容易滋生网络欺骗。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网上交流问题、沟通感情时坚持诚实守信,自觉抵制各种道德失范行为,反对网络欺骗。做到不为低级趣味所诱惑而窥视他人隐私,不窃取他人的知识产权。

同时还要遵守相关的互联网规范,反对网络暴力,不鼓动公众恶意评论他人、公开他人隐私或者通过暗示、影射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不危害他人利益,不骚扰他人工作。

3.2 强化国家意识,维护公共利益

网络给正在学习中的高中生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渠道,拓展了活动的空间。网络无国界,但网络生活的主体要有国家意识。我们要教育高中生强化国家意识,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站在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角度,积极通过网络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以建设者的态度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维护公共利益,反对自我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积极利用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政府权威,并自觉地从网络安全与文明的角度为社会尽责。

3.3 提升公民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为网络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无法分割,网络社会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社会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高度自由的同时,也应履行和承担与之相匹配的义务及责任。并且这种网络生活中的义务意识较之现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提升公民意识。教育学生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反对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不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更不为金钱所引诱而陷入网络犯罪的泥潭而危害社会。

4 坚韧自律,塑造健全人格

网络匿名性使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明显降低,客观上易导致高中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道德水平下降,自我调控力降低。因此要着力培养其自律能力,培养自律精神。自律要求行为主体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地遵循法度和道德规范。而自律精神的最终形成需要学生具有坚韧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4.1 深化道德实践,培养自律精神

人们在网络上的道德言行主要依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它要求我们在一个“非熟人”的网络道德环境中,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而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与道德信念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求学生要遵守网络规则,在网络与现实的结合中培养提高自律性,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4.2 进行心理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篇(2)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接到上级文件通知,立即分别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中层干部会议、教师大会、全体学生大会,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动员,传达此次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李XX校长任组长,王曼丽、向成义任副组长,全体中层行政干部、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学校在第一时间明确分工,布置创建工作,分工到人,落实责任。

二、注重宣传 营造氛围。

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教职工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的学习材料,利用每天的课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诵读,学校制作了横幅和宣传标语,更换了宣传橱窗,并在教室、办公室、楼道、校园醒目位置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组织教师、学生集中学习《市民手册》和《做文明有礼的XX人》的相关内容,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开展了"学雷锋""绿满校园""清明诗会"等大型活动,并以处室、办公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自学,把师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要求每人都能对答如流,检查教师对应知应会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求教师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同时加入自己所在社区的创建活动。并定期更新资料,及时归档,全面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八礼八仪"宣传专栏。

三、创建工作 力求实效

宣传动员会后,我校立即对照创建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全面开展工作。

1、在升旗仪式时进行《争做文明有礼好少年》的国旗下讲话,学校向广大师生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讲清活动的意义、目的。学校政教处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学生发出"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倡议,组织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宣誓活动;利用《做文明有礼运小人》班会等进行宣传发动,积极开展一次"学美德少年,做文明有礼运小人"活动;组织发动学生在家开展做家务等"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系列实践活动;在学校开展做好事、清洁校园等"和谐校园"系列活动;在社会,做合格的"小公民",做一个会感恩的人。并动员广大师生、家长关心支持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2、学校政教处抓住"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建设良好的校风,抓好《市民手册》和"八礼八仪"的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诚信好少年。

3、学校卫生工作。

对校园进行全面清扫,所有建筑都梳理一遍,要做到窗明几净。对学校食堂和厕所进行了重点打扫,清除了校园内的所有卫生死角,确保每一个角落都不留卫生死角。

4、校园环境美化

将走廊、教室的墙面进行了清洁,做到清洁如新,同时对校园内乱涂乱画的地方进行了清除,张贴了标识。清除了草坪杂草,移栽了树木,更换了破损的玻璃和下水道盖板,修补了校园内损坏的路面。整修了教室、办公室的电线、插座等,及时消除了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

篇(3)

二“模块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高校“要以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基本遵循,既把教材讲透、讲深、讲清楚,又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建立起符合高校特点、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2]根据“模块化教学”相关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建议高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

(一)思想道德教育模块

这一板块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思想基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素质等问题。在这一教学模块中,可以借鉴上海复旦大学思修课的教学经验。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合作,签约慕课平台。上海复旦大学的思修课慕课平台教学分为在线进阶式学习和见面课学习两部分。在线学习计36课时,学生可自由在网络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参与实时评论、讨论和提问。为提高视频学习质量,学生每收看十几分钟,网页上就会跳出一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只有答对之后才能继续收看后面的内容。对于忘记收看视频的学生,系统也会不断发出催促通知。而见面课学习则计12课时,由大课堂直播互动和小组讨论组成,以弥补网络教学的固有弊端。“微课程”的特点短小而精悍,我们可借鉴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完成“听课”,课堂上,再进行交流、分析、探讨、学习、提升。目前,很多高校都开通了网络,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比较广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观看“微课程”,或者下载观看,或者和同学合作分享观看,随时完成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很便捷,也有实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见面课学习可以采取专题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6个模块(12课时):第一讲,大学与人生;第二讲,理想与信念;第三讲,爱情与友情;第四讲,国家建设与青年成长;第五讲,道德与修养;第六讲,职业规划与创业。在具体讲述专题模块时,可以多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也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表演,如在讲授“道德与修养”这个专题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课前收集目前中国道德模范、道德缺失的资料,课堂讨论时分组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提出本组的观点看法,教师再对各组表现情况评分。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在搜集资料、课堂讨论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识。再如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结合最新召开的相关会议的精神,让学生自导自演了一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法治剧。教师不指定学生参与,交给学生自己编排。课程教学从“灌输模式”向“引导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要从“师辈”向“朋辈”转换,这样的思修课可以让学生更感兴趣,也不会觉得枯燥和无聊。

(二)法治教育模块

这一板块包括法律理论、宪法和其他部门法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素养,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范。从笔者的实践教学来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整合成三个小模块:第一模块,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第二模块,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第三模块,专题法律规范(比如:合同法、专利权法、保险法、婚姻法等)。比如,对于艺术类专业和信息科学类的学生应该多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著作权或者专利权方面的案例,对于电气、机械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对多举专利权、合同法方面的案例培养学生对技术创新的兴趣和了解相关合同法,对于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经济法、商业法的案例以增强他们对今后工作的感性认识。其他知识模块的案例教学也可选择抓住特点,因材施教。

(三)实践教育模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优秀道德品质、正确法制观和健全

人格的必修课程,融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社会实践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国情、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3]因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第一实践主题:职业生涯理想教育。实践活动方式:班级组织参观校园、开展座谈交流、心理游戏、学写学业规划书等活动。实践目的:通过以上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给自己定位;制订可行的、操作性计划,不断自我监督,踏实走好入学第一步。第二实践主题: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了解中国的革命传统及的历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从历史感悟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如,作为湖南高校的学生,应该多参观湖南本土的革命教育基地,了解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人。第三实践主题:法治实践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分组形式,搜集案例,开展课堂辩论;第二,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法庭旁听,直观了解法律诉讼程序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第四实践主题:爱家爱国实践教育。一方面,可以和学校学生会团委合作,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团学生会活动,比如,通过假期“三下乡”活动,宣传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活动,并完成相关调查报告。还可参加相关慈善活动,也可班级组织。另外,可以开展家乡文化的PPT制作比赛,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化和特色制作成PPT,再上讲台汇报,无形中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也加深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专题式、针对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包括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尤其是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模块式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作者:高小枚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4)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现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各种思想纷纷出现,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转变,必然对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使各种信息大量涌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了学生辨别是非的难度。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树立自尊、自强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新时期新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基础,努力加强平台建设;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丰富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一、以思政课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充分发挥思政课基础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德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公民意识、形势政策等教育融入思政课,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专家讲座等进行宣讲和学习。建立思政课质量评价机制,实行学科督导组及学生评价制度,指导和推动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为“两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创造机会,培养思政课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竞赛、集体备课、教案评比等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活跃教研气氛。

二、加强德育平台建设,拓展和优化德育工作空间和环境

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占领主阵地,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防止有害信息及文化的传播,净化网络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党建栏目,及时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类学习材料、群团组织活动在网上进行宣传,为各级党、团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网上党校、团校。重视思政课精品网站建设,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配合辅导员及心理咨询员,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让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并针对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档案,打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聘请专家学者及政府专员来校进行讲学和报告,增强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三、重视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陶冶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为建设目标,以团委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注重在活动中突出政治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之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报刊等媒体工具,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利用艺术节、科技节及体育活动等创造健康、高雅的文体气氛;举办学术讲座、组织科技竞赛和知识竞赛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搞好卫生,保持清洁,维护秩序,创造一种清新的育人环境。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地。在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四、提升德育工作人员素质,为德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高职高专德育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没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分管思政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工作处从事学生思政工作人员、校团委工作人员及各系部负责学生思政工作的领导、干事、辅导员等。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存在基础理论不深厚,创新能力不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要加强德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明确的制度保障。强化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将其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制度,按200∶1的比例配齐专职辅导员,积极组织骨干辅导员参加培训和研修,努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重视辅导员素质拓展训练,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辅导员论坛和QQ群,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为辅导员工作提供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此外,要加强学院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建设。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收优秀学生加入学生会组织,积极教育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树立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并不是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建立一种师生间的新型关系:德育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

【参考文献】

[1]石亚军.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四重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篇(5)

我们积极坚持走文化办学之路,确立了“正直、善良、尊重、用心”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养成习惯、塑造性格和形成品质等方面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注重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我们致力于为培养能够创造幸福生活、有益于社群、身心健康、才智清明、性情通达、个性丰富、人格健全的文化新人打好基础。我们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其提供最佳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气质和性格以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我们强调建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共同成长,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发展和信任的态度关注师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校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正直、善良、尊重、用心;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教风:敬业爱岗、严谨治学、循循善诱、教书育人;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上进求新、立志成才;办学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负责;办学理念:立足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验精神:尽我所能,追求卓越。

二、不断丰富课程文化建设

依据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教育要注重发挥课程的文化功能,在必修课、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重点渗透和彰显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即在课程共性中突出学校的课程个性,在教育效果上突出学校文化个性。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程,开好课程。我校在开设国家规定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山东文化名胜》、《山东文化名人》、《人防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地方课程,开设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淄川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还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学习心理导航》、《书法》、《足球》、《科技创新》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努力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作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重视环境课程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重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打造课堂文化,努力形成鲜明的学校教学风格。

三、努力创新师生文化建设

鼓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引导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了我校的“课堂教学三个有利于”的教学观,即课堂教学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驰骋想象,发展思维;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完善自我、体验丰富人生和生命价值。要求老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在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的基础上,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创“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般阳名师效应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每个教研组培训出引领3-5名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型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中,我们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切入口,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新课程实践为载体,以激发教师的发展内驱力为前提,全面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力争经过三年的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努力做好升本教育这块教学阵地建设。学校领导没有给老师们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采取了非常民主的做法:第一实践先行,心动不如行动,先做起来,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感悟、在“做”中完善、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第二感悟交流,在学习中和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产生思想与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第三观念更新,多用素质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理念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生本教育”理念一经引入我校,许多教师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本”的学习和实践中。一方面积极学习有关理论,一方面外出听课学习。学校网站设立“升本教育”专栏,校园网上登载了五十多篇“生本教育”感悟和学习材料、课堂视频等材料;走进教室,许多课堂已尝试进行“生本”,合作小组初步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逐步形成了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努力探索教育本质的优秀教师群体。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班级文化主题,搞好主题班队会,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形成班级风格。每一个教室墙壁上都装饰着一处“明星榜”,上面悬挂着班级明星的彩色照片,他们是音乐、美术、体育、制作、写作、书法等方面的优秀者,他们是班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墙壁上悬挂着名人照片和警句格言以及学校的班级建设要求,板报有学生轮流更换新的内容,充分利用好各种文化宣传阵地。许多班级还根据本班特点建立了班级文化,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如将学生书法、绘画、摄影、优秀作文、手抄报等作品在班里展示,既美化了教室,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熏陶。

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突出学生主体性,建设了文学社、民乐团、合唱团、打击乐队、安塞腰鼓队、舞蹈队,形成稳定的社团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社团活动水平和学生参与率。

今年文学社组织了启明星校园第四届“读书节”活动,围绕建设“书香班级”开展了读书沙龙、古诗文诵读、课本剧创作表演比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评、“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大赛、读书笔记展评,“启明星”文学社笔会、“暑期阅读,每月一书”、“书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兴趣,为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下良好基础。启明星文学社社长初四一班王来同学的文学作品集《梦在天边》已由国家级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了淄川区在校中学生个人出版文学作品零的突破。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语文世界》2009年第3期“校园文学月报栏目”介绍了我校启明星文学社。唐金生校长为文学社题写了校长寄语,栏目登载了文学社会员孙闻悦的文章《感恩书籍》,赵敏晴的文章《心灵的伙伴》。

2009年成立科技创新发明协会并举办首届科技节。由科技教师指导环保小组学生进行了“通过互联网认识塑料的利与弊”实践活动,“环保小制作”比赛、“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科幻画比赛、还有节能为主题的科技征文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了“校园循环水处理系统”科技成果、“自由之路”科学幻想画报到上级部门参加省大赛。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举行了“环保”主题班会,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科技节期间各班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环保知识、制作了科技活动展示版等,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了科技节的氛围。5月学校选拔的10名学生首次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单项比赛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十佳太阳能车模创意奖”第一、二名,作品将参加全国巡回展出,个人综合比赛:两名学生双双喜获一等奖。

日前,学校成立了启明星电视台。本着校园电视台学生办的宗旨,选拔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电视节目制作,从栏目策划、采访、摄像、播音主持到节目编辑制作都有学生参与。电视台将自制节目转播至学校每一个教学班,同时放在校园网上发挥宣传教育作用。迄今为止,电视台已顺利制作、播出了新闻片120多条,专题片21部,录制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共30多课时,送交区电视台新闻几十条以及专题片6部,其中学生自编自拍的《化学的魅力》、《让存钱罐放光芒》、《天天读书·快乐成长》、《老师的一天》等4部展现中学生风采的短片经淄川区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区引起了不小反响,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校园电视台”。

2009年上半年举办第十一届启明星艺术节活动,各类兴趣小组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活动时间认真积极的训练做准备,其中老师们培养出了许多“小老师”和“小教练”在活动中更是发挥着积极作用。期间开展十几项系列活动计划:包括书法展、美术作品展、网页制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语文课本剧、腰鼓比赛、合唱比赛、舞蹈比赛、超级模仿秀、短剧及曲艺表演、乐器演奏、文艺汇演。艺术节历时2个月,有2000多名学生直接参加活动,评选35个获集体奖班级,400多名获单项奖同学。下半年举办第十一届启明星体育节。体育节由田径运动会和师生系列体育活动组成。开展广播体操、拔河、跳绳、篮球、足球、教工篮球、踢毽子、乒乓球、越野长跑等比赛活动,比赛时间截止到12月下旬。其中的教职工健身活动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比赛活动同时,又有自发的太极拳、八段锦等兴趣活动。同时广泛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各班配备体育健身器械,积极开展“两操一拳”体育健身活动,使学校呈现一道亮丽的阳光体育运动风景线。

四、逐步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更能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评价制度,努力做好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充分吸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按照民主、法制程序制定、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完善、可行的制度体系。改革制定实有成效的检查、考核、激励机制,负担要尽可能的减少,尤其是减去仅作表面文章的无用功,使老师们在创新教学上下工夫,使各项工作既能够漂亮的完成,又能使老师们有收获感和幸福感。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实实在在为学校工作发挥作用的档案室,任用能扎扎实实工作的档案管理员。学校的档案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只有通过规范和必要的档案管理,才能迅速、高效、超前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我们的做法:

一是加强意识,建立机构;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三是强化业务,提高能力;

四是注重收集,加强管理;

五是提供服务,开发利用。

篇(6)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林老师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本书的开篇之语,指出师德在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古今中外师德观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林老师着眼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心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证分析,指出师德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

书中写道:“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正是对教育事业、教育岗位及其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道德范畴和道德心理的表现。”所以,我们平常论及教师的师德时,常以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的具体表现为尺度。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情怀、对专业的追求等,是由其师德驱动的。所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教师的师德修养关系着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关系着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

二、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的传承与发扬

教师要承担传道、育人的职责,则中国教师的师德内涵应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相融,从而能够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传统美德,以培养高素质的“龙的传人”。本书剖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十大特色,例举了我国历代名家的师德观,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师德观的主要表现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护学生,无私无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发掘潜能;闻过则喜,改过迁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有教无类,公私并举;等等。这些师德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原则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八德”道德规范,是当今中国教师应当传承的美德。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当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也对中国教师的师德提出新的要求。书中进一步指出,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就要求教师的师德应以这“24字”来进一步规范和修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本书以三章的内容论述了师德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发展之后,以四章的内容,通过具体生动的真实案例,分别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四个维度为大家娓娓道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书中指出,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其实质就是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热爱学校,时刻关注学校,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具有献身于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教师自身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从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四个方面来规范和提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师德视为教师的灵魂或“师魂”,则师爱就是“师魂之魂”。书中指出,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大爱无疆,是师爱的特点。师爱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以严慈相济为手段,以一视同仁为原则,以学生成长或成才为目的。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促使教育实现其根本的树人功能。

教师的严谨治学,谈的是师能。关于师能,书中谈了以下几个观点:教育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集中体现在创新上;创新的基础在于教师钻研业务;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养成质疑精神;教师的创新性或创造性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师能的提升,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的拓展与提高;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精心备课,高效艺术地上课;需要教师提高担任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等的教育能力;需要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为人师表是立师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表达的就是为人师表的主题。书中从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职业的关系、教师与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这五个方面谈师风所应起的表率作用,为师风建设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材料。

篇(7)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学习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这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之一。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切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准确理解教材中字词含义,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字词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教材中词语的积累,增加学生的作文词汇;品读教材中的佳句,尽情抒感;学习教材中写作方法,学会合理地布局谋篇。

例如,高中生学习文言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流利诵读课文,经典名篇熟读成诵;学会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文章内容,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联系以往的知识,用做卡片、做标注、做旁批等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从而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习惯,这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扩大课外阅读量,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课外阅读的选择上,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该看什么书,学会理解和鉴赏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从生活中引入“活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当我们翻开语文教科书时,会发现生活始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竭源头。语文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用来反映并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生活素材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语文不仅是要我们把课文里的文章背得多么熟练、记忆得多深刻,更重要的是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学习的形式上看,今天的语文课堂应变得开放、自主、和谐,让学生在愉快和合作中学习,在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感悟中培养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关注,学会联想,善于迁移。

让学生从教材中去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观念、情感、审美等,从而实现学生和课文作者的交汇、融合,甚至让学生走出文本,利用所学知识,去体验、解决社会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江苏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上语文课《窗》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小说“惩恶扬善”的主题后,在这堂课的结尾部分,他设计了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如果一位老人跌倒在地上,你上去扶吗?有的学生说要扶;有的说不能扶,担心被讹诈;有的说扶是要扶的,但是要有人作证。这个问题引起现场师生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使“惩恶扬善”的思想教育深入到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引人入胜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最终进入文本的深处,在感同身受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情感熏陶,这不就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学生终身受益的最好的语文素养吗?

(四)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阵地还是在课堂。当下的一些语文教学环节的确存在一些低效、繁琐的问题,比如导入新课“冗长乏味”、小组合作“形同虚设”、出示答案“理直气壮”、课外拓展“耗时太多”,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或效率不高,或预设太强,或虚假作秀。课堂教学环节的复杂繁冗,直接导致学生课堂学习负担的加重。这样的课堂难以培养学生熟练的语言技能,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落空。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堂面貌,让学生轻松学习;简化低效、繁琐的教学环节,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交流和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无定法但也有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得法,运用得当,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勾画批注法。圈点,是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理解的符号,在文章重点句子、词语等处做上记号。批注,即指对文章的评论、鉴赏、质疑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勾画批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影响终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2.朗读品悟法。语文教学的一切离不开读,朗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会意、在读中品境、在读中析法、在读中体情、在读中悟理。

3.利用资源法。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源,这好比医生看病离不开医疗器械和药品等资源一样。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资源呢?课本、学生、教师这是三个基本的资源。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学就是实现文本作者、学生、教师的有机对话。”此外,语文教学的资源还有多媒体、黑板、学案等。教育家鲍里奇认为,多样化教学是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之一,其方法为综合运用学习材料、设备、展现方式等,多样而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无疑应该综合运用学案、课件、板书等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发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远不止以上方法。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把这种思想落实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为中学生的升学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

二、通识教育与经典名著阅读的契合

作为专用术语,“通识教育”虽是一种现代产物,但其精神却自古有之。在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LiberalEducation可说是通识教育精神的源头。LiberalEducation又译为文科教育、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高扬自我价值、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等观念,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着力涵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格修养、提升人格境界、实现个人价值、塑造理想人格,与永恒主义重“人”而轻“物”的价值理念可谓珠联璧合。人文学科的学习强调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濡染、环境的陶冶、知识的滋养、人生的体验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平台就是原典的精读,即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从上述对通识教育古典渊源的简单分析可见,永恒主义教育理念与之有着诸多契合之处。

第一,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通识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通识教育特指非专业教育部分,主要表现为专门的通识课程;广义的通识教育指一种教育理念,是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完成人的自我解放,与人所生存之自然、人文环境建立互为主体关系的教育,即指大学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既包括专业教育,也涵盖非专业教育。狭义和广义的共同指向是:通过完整的教育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学者把通识教育的内涵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树人”为目标,直接针对过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弊端应运而生。赫钦斯在提出永恒主义教育理念时,也有着同样的现实背景和理想诉求。他批评三四十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缺乏明确而合理的目标,以实用功利的追求替代了对知识的探寻、对真理的追索,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之下,大学教育滑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沦入了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泯灭了创造性精神,丧失了人类精神引领的作用。“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究,已经蜕化为一波又一波的经验主义和职业教育主义浪潮。”在学校课程体制上,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零碎,把原本统一的知识分割得支离破碎,“世界和有关世界的知识都不是像大学那样被任意地划分的。”针对以上问题,赫钦斯主张以通识教育对抗大学市场化、职业化的危机,恢复知识的完整与人的完整,以名著阅读重新寻回大学的精神价值。

第二,从通识教育的实施原则来看。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系列原则,如开放性原则、普适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基本性与精深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性是指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思想、知识与方法,是继续深造、提高的前提,如可把人类文化最初略地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在理解基本性上,关键之点在于要和精深性有机结合,否则易落入蜻蜓点水式的肤浅的全面性。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即很好地体现了基本性与精深性相结合的原则。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领域,分别从文化传统、理性精神、文明视野、科学思维、生存智慧、人文修养六大方面,授以学生人类文化价值的中心源泉。其中“文史经典”列为第一领域,集中以名著精读引导学生接近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与心灵。永恒主义教育观也强调,越是基础的东西越不会过时,也就越具有永恒的价值。面对美国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大潮,赫钦斯批评到:“如果工业能力是目标,则最好的教育就是科学的,而非职业的和技术的”,“适合人人教育的课程,应将事物的基本概念重新解释。而这些概念应该是普遍的和恒久的,不应涉及特殊与短暂的现象。”赫钦斯强调大学应该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巨著计划”为核心的通才教育和博雅教育即是一种兼顾基本性与深刻性的合理的教育,能够使人们应对工业化的科学和民主的社会。

三、在通识教育中确立经典名著阅读的核心地位

经典名著是历代知识精英千锤百炼铸就的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洗练的人类智慧的积淀,饱含丰富的认知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是引领人类精神成长的文化富矿,是充实个人知识宝库、丰富人格涵养、陶冶情操的必要手段。赫钦斯曾如是说到:“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的任何名著,我们如何能称他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认为,通过经典名著的学习,学生自然可以博闻强识、思维敏锐,培养真知、纪律和美德,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性。而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正是通识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可见,经典名著阅读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具有不可抹杀的重大意义,甚至认为它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也不为过。只有引入经典名著阅读,通识教育才能摆脱“大而全”的选修课的误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经典名著阅读课程,使之真正发挥传承文化、涵养智慧、塑造人格的作用,是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当务之急。

第一,就课程教学而论,教师无疑是评价教学效果优劣与否的第一要素,因此培养、选择优秀的师资,使之成为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有机学术社群,是开展经典名著阅读的首要任务。资深的专家学者教授是此类课程教师的首选。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具有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多由新来的资历浅的年青教师授课,低水平的讲授消解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财富、权力、美德”课程,就是由当时芝大的本科生院院长亲自上,主动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多达千人,占当时芝大本科生的1/3。为此,学校设置了20多个博士生当助教,每个助教带2个小班,每个班大约20人。因此,适当引入助教以协助资深专家教学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益之举。

篇(9)

国学,也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把国学同西学并论,是在西学东渐的清末民初。面对西学刺激,学界开始反思和重拾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此后,国学渐成受人重视的显学。当代军人学习国学,就是要精习其义理,并用以砥砺强军斗志。

一、国学的精髓要义

(一)国学的释义争议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国学即中学。如张之洞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其意。

2. 国学即国粹。黄节提出的“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就是这个意思。

3. 国学即国故,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把国学称为“一国固有之学”,并把国学兴亡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

4. 国学即国性,即民族精神。严复就提出要把改造国民性与保持国性统一起来,倡导传统教育以保持国性,维护国学的根基。

(二)国学的基本内容

国学以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法墨兵等;以《四库全书》分,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术数等。目前,按《四库全书》分类得到普遍认同。其中“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等;“史”指史学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子是指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杂家等;“集”是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文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也属集部。

(三)国学的经典义理

国学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经典义理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十个方面[1]。其中“仁”就是培养爱心和良知,养成心性良善、自尊自爱、敬亲爱人、感恩天地的品性;“义”就是培养正义感、法治精神和公民素质,养成公平正直、见义勇为、以义制欲的品格;“礼”就是培养道德行为与文明规范,养成谦虚谨慎、遵纪守礼、仪容端庄的品格;“智”就是培养求实精神、实干精神与创新精神,养成尊师重道、善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品格;“信”就是培养真诚心、诚信观、慎独观,养成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格;“忠”就是培养忠诚奉献、爱国敬业精神,养成忠于祖国、忠于正道、敬业奉献的品格;“孝”就是培养正确的孝道观,养成孝敬父母、真诚孝亲、忠孝一体的品格;“廉”就是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节制欲望、朴素节俭、廉洁奉公的品格;“毅”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奋斗探索的精神,养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格;“和”就是培养和谐包容、协和合作的精神,养成心性平和、团结友爱、兼容并包、和谐相处的品格。这十个方面是一个统一整体,共同为培养完善的人格服务。

二、国学的当代价值

同志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2013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国学对当代社会有巨大价值。

一是建立主导价值。提倡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学的主导价值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是培养道德品质。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中国文化中公民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些人内心深处耻辱感和负罪感意识的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一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学有完善的道德理论与丰富的践行事例,是当代中国人培养道德品质的主要资源。学习国学,就能知书达礼,提高文明教养。

三是汲取圣贤智慧。国与国的竞争,10年内比的是经济,50年内比的是制度,100年内比的是文化。我们要彰显国家的文化力量,就要汲取历代圣贤智慧。国学是历代圣贤智慧的集成,对我们大有裨益。中医的模糊理论和辨证施治,填补了西医的很多缺陷,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非凡的贡献。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充分证明了中医的智慧。这些事实充分显露了中华国学的历史智慧。

四是提高人文素质。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我们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佛治心,道治身,儒治国。儒家讲仁德,道家讲道德,佛家讲功德,其目标都是要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格完善,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此外,国学还有利于提高汉语水平。在古代,王勃14岁作《滕王阁序》,解缙12岁通晓四书五经义理。近年来,我国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但对母语和本民族文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汉语水平下降,国学知识匮乏,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失语现象。学者呼吁要设立国学考试和汉语考试标准,利用国学来校准价值坐标,重视汉语学习。

三、国学与强军之志

当代革命军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要有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国学能赋予我们文化自信,能给我们超越时代的智慧支持,能为我们积聚强国强军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应传承国学,发扬国学,让国学在强军之行中为我们加油助威。

第一,国学是座包括传统武德的精神富矿,可用以培树军人崇高价值追求。中华武德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价值资源,集中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军人精神追求:忠、智、信、仁、勇、严。我军的核心价值观、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培养四有革命军人以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儿找到理论依据。

第二,国学是座饱含文韬武略的知识富矿,可用以提高军人能打胜仗的本领。兵学是国学里的显学,饱含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现代战争发起突然,过程迅速,进一步表现为智力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已成为战争决胜因素。中国的兵学自古就格外受重视,特别是《孙子兵法》,其影响力从军事战场蔓延到了商业战场。1996年,哈佛大学57位学者将《孙子兵法》评选为世界4000年10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第三,国学是座浸染历代军人诗情的文学富矿,可用以锤炼军人虎气血性。仅以边塞诗为例,唐以前存世的塞诗有200多首,唐代则高达2000多首。这些边塞诗体现了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这些雄壮豪迈、荡气回肠的边塞诗篇,无不寄托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寄托着他们建功立业的壮志;这些诗句能让人血脉喷张,豪情万丈,对于激励当代军人的胆气血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发掘国学这座民族宝库,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助力。

篇(10)

一般说来,现代德育如果缺少审美的意境和趣味,使德育机械枯燥,就容易让学生感到教育的沉闷和压制。因此,要使德育真正成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命意义领域,必须变革以往德育单独化、浅层化等弊端。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让诗意德育成为创造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灵发展。

一、什么是诗意德育

我国是诗的民族,历来以“诗”教子,以“诗”教生的传统。《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简言之,诗就是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诗经》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素材。最早提出诗意德育的并付诸实践的是孔子,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他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文敦厚,诗教也。”把诗歌用于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温顺、柔和、敦笃、厚道等“思无邪”的品质。孔子曾不止一次要求学生运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务社会。在西方,诗意德育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雅典“三艺”(文法、修辞学、哲学)教育;尼采、维根特斯坦、海德格尔等诗化哲学家高度肯定“诗性”、“人诗意栖居”的价值;20世纪末美国以塞里格曼、谢尔顿等积极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探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与美德的关系等。所谓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们以美感的境界,如诗意生活、诗意人生、诗意课堂等。基于诗意文化中的德育具有诗一样的意蕴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能显现德育魅力,提升学生审美道德境界,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进行习德活动。[1]由此可见,诗意德育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诗意德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凸显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保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充满希冀与热情,怀抱诗意般的生活态度,使内心世界充盈愉悦。毋庸置疑,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是知性的灌输教育,即把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化为追求知识或应付考试的单一活动和规劝限制,导致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人性基础的匮乏,不善于培养道德价值选择的自主能力,这样的德育很难取得实效。

(二)走向生活。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曾主张用诗意的标准来要求学校,用诗的真善美去教化学生、教师,目的是让他们过着诗意一样的生活。德育作为对人类德性的一种培育活动,其功能是认同和实践社会既定的价值准则。德育走向生活,就是德育主体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将知与行有机统一。

(三)注重审美。诗意德育是美善和谐的一种德育样态,内涵深刻,形式优雅。要求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世界、审视人生,让学生对现实社会保持一种鲜活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品德生成往往是“发乎情,止于礼义”。注重审美是指教育者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与手法,对德育过程进行艺术化加工,引领学生浸润在诗意般的道德情境中,焕发主体的力量,促进品德的发展。[2]

二、诗意德育的文化品格

何为文化?有学者把它最简单地理解为:“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从词源上看,“文化”一词有化育的意味。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文化的别名”,“教育过程即是一种文化过程”。[2]教育精神与文化精神是内在关联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特定文化“基因”,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和施教方略。中国的文化基因是由《周易》《尚书》《诗经》种下的,再由诸子百家、屈原、司马迁定格,一路简约宏正,温和有情,始终贯穿着君子风范。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思想,即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和而不同等,具有诗意和谐的文化品格。为此,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德育就呈现出中国气质和中国特色的诗意德育。诗意德育的文化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感染性。在公共生活、公共社群中,道德行为往往是通过环境熏陶和模仿习得的。“以诗育人”的诗意德育以实践特有的文化知识形态存在着,文化生态情境可以变成学生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有助于弘道扬德、净化心灵、启迪人生、规约行为,从而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的道德人格。这里,气场习尚的德育“场”所体现的精神气质对学生成长一定具有感染性的。例如,语文教学应是包含诗意情趣的,用诗意的方式学习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诗意、品出诗意、写出诗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古代诗歌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特征。如果缺少文化的感染性,那么德育难以进入学生心田,产生感动,进而行动。

(二)形象性。培养中国人的德育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母体,选取中国独有的诗意般和谐文化以及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展德育活动。我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当前,学校德育比较注重采取形象化手段增强学习材料的可读性、操作性和可接受性,摒弃空洞说教和机械训练的内容,这些做法某种程度上凸显诗意德育的特征。这种形象性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等方面。

(三)丰富性。文化中蕴含着诗意的德育资源是十分丰富,余光中说过:“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有诗意”。例如,当诵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产生忧愤之心;当诵读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就会产生人道主义情怀;当诵读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就会产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等等。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人们随处可见“经典上墙”,不经意间,那些以经典名言为主题的宣传字画、标语就会映入眼帘。

三、诗意德育的实践方略

诗意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强调以诗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品德发展与教育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践方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引领经典诵读活动。时下,许多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国学经典意涵与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通一致性的。例如,亳州市中小学结合当地“老庄故里、三曹故乡”等历史文化背景,把“国学进课堂”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抓手,同时,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等。[3]学校把“经典诵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并对教师进行考核要求。有些小学把国学纳入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借助国学教育培养学生仁乐品德。在课后还给学生设置孝道、礼让等实践作业。

(二)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从德育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由此看出,诗化德育的实现不仅来自显性知识的认知,也取决于隐性知识的体悟。因此,建设书香校园就必须注意“隐性诗意”与“显性诗意”的融合,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隐性课程的育人功效。例如,意义深长的校标、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宣传栏、花圃草坪树木的诗意名牌等。同时,开展书香校园文化的诊断研究,发现校园文化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为校园文化的变革提供指导。

(三)打造人文教育课堂。面对新媒体和信息化的今天,加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学生出现网络化碎片式阅读,文化知识与精神生活似乎被技术化路线所异化,去道德化、去生活化教育现象严重。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设置情境、故事、游戏等开展人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道义感等,避免技术主义路线导致教育的片面性,迫切呼唤人文教育课堂的回归。学校德育要把对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学习、情感驱动和自觉行动结合起来。总之,诗意德育既是一种教育追求境界和时代诉求,也是提高德育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手段。如何依托传统诗意文化母体,建构与积极人格和谐发展的相匹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有魅力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指导实践,仍需要学校进一步努力和研究。

作者:代影 韩传信 单位:安徽省蒙城县教育局 合肥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下一篇: 人资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