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28: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实践周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发展德、智、体、美、劳的重要途径。由校学生会自律委主办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已经开展俩周了,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为期俩周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为了响应校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号召,我们09教科1班开展了“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班会总结活动。
一.活动回顾—活动流程
1.由班委团委进行活动场地的相关布置。
2.由班长进行开场白,宣布总结会正式开始。3.由班长(即班级督察)对“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以来我班的整体情况(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4.由6班督察对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以来的整体情况(优缺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5.由班上同学自由发言,就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以来自己的主观和客观的看法和观点发表演讲,总结会上大家积极踊跃的发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活跃。
6.最后请校学生会自律委的代表发表讲话,针对我班“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期间作出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7.班长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7.总结班会结束,清理教室。
二.总结班会总结的相关内容
(一)做好相关宣传,做到全员参与
为了使总结班会能够顺利进行,班委团委在班上进行了大量宣传工作,使全班同学了解这次总结班会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本次总结班会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准备相关材料并进行说明
使全班同学深刻了解到本班同学自“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开展俩周以来的具体详细情况,并邀请校学生会自律委代表和6班督察发表总结讲话,确保学生对俩周情况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由本班同学自由上台发言,谈谈对这实践课的看法以及自身感受。
(三)总结班会取得圆满成功
在校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我班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下,这次总结班会取得了较显着的成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活动实践课的认识。
三.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这次总结班会的各个阶段都比较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材料计划等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以及充分的准备,这次班会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在开展之前就写了详细的活动策划书以及活动部署,并提前准备好了上台发言的演讲稿。
2.全体同学的密切配合
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是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如校学生会自律委代表和6班督察的协助;在自由发言的阶段,同学们的积极发言,使的现场形成比较活跃的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和互相学习。
3.活动影响较大
在同学们的自由发言阶段,他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点,包括自己的经历和感想等,这次总结班会过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感觉学到了很多并且都有更多的信心去迎接下周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实践课”。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反思了不足之处:
在同学自由发言阶段出现了短时间的冷场情况,使得同学一度处于尴尬的氛围中,这是没有考虑到的一个方面。下次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做出更完善的计划书,不让这种情况再发生。
经过这次活动,我觉的:
一、活动时间
2018年寒假期间
二、活动宗旨
感恩高中母校、展示学子风采、弘扬大学精神
三、活动内容
在校大学生在寒假返乡期间,通过拜访母校领导老师、与学弟学妹们座谈以及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汇报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情况,并就学习方法、志愿填报、个人规划等方面与母校师生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同时通过《我们的舞台》宣传片播放、“我的大学”PPT宣讲等途径介绍我校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办学条件以及就业去向等情况,解答高中学生关注的有关高考和大学生活的热点话题,努力搭建起我校与相关高中学校之间的桥梁,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xx信息工程大学。
四、组织单位
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联合主办,学工处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各学院学办、分团委负责在本学院范围内组织落实。
五、参加对象
全体在校普通本科生均可报名,以个人名义或自行跟老乡、高中校友等一起组建团队参加,学校鼓励成绩优良、性格开朗、表达能力较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及曾获校级奖励的学生积极参加。
六、活动组织
1.策划报名
请各学院通知对活动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积极开展活动策划,并于2017年12月27日前到所在学院学办辅导员处自愿报名,原则上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可同时申报个人与团队,请参加的学生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表(个人或团队)》(见附件2)。团队人数建议控制在3-5人范围内。
2.学院遴选
各学院汇总本院学生报名表后,在审查、遴选或面试的基础上,确定推荐参加的学生名单(建议不低于本院本科生的4%),面向我校优秀生源基地或省级重点中学的优先,并填写《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报名情况汇总表》(附件3),于12月29日下午16:00前将汇总表纸质版(领导审批签字、盖学院公章)和电子版报送至学工处招生办公室。
3.集中培训
寒假前,各学院负责面向本学院参加活动的学生开展院级层面培训,培训涉及安全教育、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总结以及学校介绍等内容。
4.活动实施
寒假期间,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根据活动策划和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具体实施“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请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向所在学院学办提交活动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如下四项: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反馈表(附件4,纸质版);
(2)图片(与高中大门的合影,代表性图片3-5张,电子版,JPG格式);
(3)“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小结(纸质版);
(4)媒体报道等其他有关支撑资料(原件或照片、截图等,选报)。
6.成绩考核
“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社会实践领域的常规性内容,纳入学校的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范畴,具体内容以《xx信息工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08〕11号)规定为准。各学院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做好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工作。
7.评奖推荐
根据《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学发[2017]45号,附件1)文件精神,活动设置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组织奖。
请各学院在开学后两周内,汇总学生提交的总结材料,进行考核鉴定和评奖推荐,根据文件规定的评选标准,按比例推荐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并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总表》(附件5)。推荐名单须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通过奥蓝将电子版材料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优秀组织奖由学院按规定自行申报。
8.总结表彰
学工处汇总后,组织复核、公示、发文,适时开展全校表彰活动。
七、工作要求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各学院应高度重视,依据通知要求,结合学院特色进行招生宣传,明确专人负责,统筹策划,精心实施,在宣传南信大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活动前,各学院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指导,为每位学生(团队)配备活动指导教师,确保活动全过程安全、文明、有序,真正展示出我校优秀学子的风采,同时努力做到“学生有收获、活动有成果、媒体有声音”,积极发挥微博、微信、QQ群等传播平台,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
3.活动后,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具体成效、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措施(总结文字部分要短、实、精)。下学期开学两周内,总结纸质材料、申报优秀组织奖报告、附件5评奖材料等(无须报送学生纸质申报材料)经学院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电子材料通过奥蓝系统或电子邮箱报送。
八、联系方式
活动联系人: 办公电话: ;
办公地点:老 电子邮箱:
心系祖国献青春躬身实践长才干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纪念建党90周年、100周年为契机,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途径,广泛发动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奉献社会、增长才干。
三、时间安排
1、日,宣传动员、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确定具体实践时间地点、完善实践计划,并填写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年学生组团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项目申报书);
2、日,上交项目申报书;
3、日校团委对各系部申报的实践项目进行项目答辩、审核、确定,并将结果通知各个系部;
4、日,各实践团队根据审核通过的项目申报书赴实践地开展活动;
5、月份,各系部上报实践材料,校团委组织开展评先表彰总结等工作。
四、活动内容
1.大学生建党九十周年成就宣讲团。以了解我党历程,感受我党九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宣传党建典型为主线,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建党九十周年成果展、观看宣传片、考察重点工程、体验新农村建设、访谈典型人物、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城乡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中,宣讲建党九十周年成就、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营造共建和谐社会良好社会氛围。
2.大学生环保志愿服务团。围绕传播生态文化、感知生态体验、宣传节能减排、服务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我校大学生环保社团成员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工地、村镇,集中开展生态文化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宣讲、保护母亲河、建设绿色家园等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植绿护绿,树立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
3.大学生工业技术推广团。走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路子,重点结合我校实习、见习基地,选拔一批专业技术好、思想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青年志愿者学生参加暑期大学生工业技术推广队。鼓励同学们把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通过具体工作岗位的锻炼,增强自身的就业意识。
4.大学生下乡家电维修服务团。依托我校的专业优势,组建一支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团队。通过公开招募、集中培训、严格考核等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拔一批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强的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电维修。提高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农村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5.大学生“三下乡”文艺演出服务团。发挥我校艺术社团及文艺社团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利用文艺演出这个平台,展现青春风采。组织他们进入定点联系的企业、乡镇等,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
6.大学生支教服务团。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进入定点联系村,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协助做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达标的相关服务工作。
7.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团。集中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和谐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系部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按照“就近就便、安全第一、统一保险”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各团总支要起草一份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并以校团委文件下发给各团支部。
2.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认真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
3.扩大覆盖,注重建设。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5-15天)社会实践活动。要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争每个系都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推动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常态化、长效化。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系要在做好暑期实践工作的同时,成立宣传报道小组,重点做好本系团队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校内报栏、广播、横幅和工作简报,交流工作经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5.及时总结,着重加大媒体报道力度。在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系部应及时总结,并及时联系媒体,把实践团队所取得的成效宣传报道出去,保证每个团队至少在市级以上媒体报道一次。同时,做好积极申报省、国家级先进社会实践团队的相关工作。
六、校级重点团队的申报和资助
1.团队组建
参加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的学生必须是我校在校学生,学生可跨年级组队,每个重点团队组队的学生数10人左右,必须由1-2名老师带队。
2.项目申报
各系部至少应联系两个挂牌的,能够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社会实践基地。同时,每个系部组建1-2个团队。请各系部于年6月17日前将重点团队申报表、候选项目活动计划及经费预算上报校团委,校团委将组织评审会,确定立项团队和项目,并从中选拔推荐申报省级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项目。
3.活动开展
立项团队将填写《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年学生组团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立项团队需设立联络员1名,每两天与团委联系一次,上报活动信息通讯稿。各系团总支要及时对本系团队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4.经费来源
此次社会实践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学校专项经费、系部支持、学生本人、实习见习基地赞助等。
七、学生个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各系团总支应广泛动员全校学生自行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5-15天。
2.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专业实践、公益服务等。
3.实践单位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在团委统一制定的《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表》上给予表现评定。该表一式二份,一份由系(部)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另一份学生自行保存,可用于今后就业时的自荐材料。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9-02
一、明确目标和合理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前提
大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优秀大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可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每一个既定的任务,能够指引和鼓舞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前进。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使他们有效规划大学时间,能够督促他们切实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时,优秀大学生遵循着科学合理的具体原则。
(一)他们坚持适合有度的原则
每个人的发展基础不同,智力和非智力因数有差异,学习习惯、特点有不同,因此,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从个人实际出发。
(二)他们把学习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整个大学期间的目标,如大学里所学课程的总体成绩达到优秀的水平,参加不低于10项以上校级(含校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短期目标是指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如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所修课程每门成绩不低于80分,参加两、三项的科技或文艺创新竞赛活动。
(三)他们注重目标制定的灵活变通
灵活变通是指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周围条件的变化和切身的实践,对原先制定的学习目标及时地做出合理的调整。调整既可能是加入新的学习目标,也可能是删除原先偏离实际的目标。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目标容易实现而洋洋得意,又可以避免因学习目标太难而停滞不前。
在制定学习计划上,优秀大学生通常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他们注重以下四点:
1、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
由于大学阶段学习科目较多,内容较繁杂,进度较快,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大学生一般有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他们往往把重要科目或者较难科目集中在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当然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因人而异。
2、计划要有针对性
计划的制定必须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清楚自身需要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计划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
3、计划要定期审查
每一个计划执行到某个阶段或结束时,都应该检查一下取得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查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审查的周期可以为一个月左右,检查内容应着重于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4、要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长时间学习而不加以放松锻炼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和劳累,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优秀大学生一般坚持每天锻炼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慢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运动常常是他们喜爱的运动。
二、善于思考和勤于总结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关键
.大学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然而优秀大学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考和总结。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源泉’。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善于思考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每个人在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对知识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勤于总结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和本领,能够促使他们参加对知识综合性要求较高的科技创新活动。
(一)优秀大学生思考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教材、辅导书里的一些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乐趣;2、自己的学习体会。如哪些做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做得好;哪些做得不足,为什么做得不足,如何改善。这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3、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同学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优秀大学生的思考方式有两种
1、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通过广泛地交流,能促进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更重要的是,许多新奇的想法会产生于交流之中;2、经常查找并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当我们受到自身知识局限性的阻碍而无法进一步思考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优秀大学生总结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总结。大学的学习课程虽然繁多复杂,但是如果能够不断总结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则会相对轻松;2、对平时思考、感悟所得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有突发奇想和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独到见解。这些突发奇想和独到的见解是发明创新之源。总结它们能为以后的发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根本
优秀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与他们具备的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在大学期间,他们把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作为大学学习的根本,这能够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开拓进取。注重实践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培养他们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他们对实践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他们之所以优秀的关键所在。
(一)优秀大学生注重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积极参加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只要按照现有的实验步骤做下去,并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就算完成了一个实验。实验完成后,尽管学生实验成绩很好,但一接触实际问题,常感到束手无策。而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做开放性实验时,开始可能动作不熟练,或者操作紊乱,甚至不能成功完成,但是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他们便能够顺利地处理类似的问题。
2、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通过参加丰富的竞赛活动,他们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而且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最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竞赛活动,他们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提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方法。
3、充分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虚心向各行各业学习,向实践学习,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和完善个人品质。
(二)优秀大学生勇于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从身边小事着手,敏于观察生活。生活中的小发明和小创造是到处可见的,是勇于创新的重要体现。善于用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并动手实践是他们的优秀之处;2、主动参与重大级别的科技、文艺创新活动,如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这样的竞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教师的科研活动是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使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总之,优秀大学生的学习之道,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如能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计划为前提;以善于思考和勤于总结为关键;以注重实践活和勇于创新为根本,那么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定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0、引言
c++具有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的特点,因此很多高校都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但是,c++存在概念多、规则复杂、使用灵活、不易调试等问题,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感到困难,特别是很多高等院校将c++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c++基础学不好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进行c++程序设计课程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成为了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
1、教学计划改革
教学计划改革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c++程序设计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2学期开设,其中理论课程安排在第1~16周,每周4学时,共64学时,4学分;实践课程安排在第2~19周,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学计划中存在3点问题:
(1)学生没有编程基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只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导致学生缺乏计算机编程基础的知识。
(2)理论教学跨度过长。C++程序设计理论课时共64学时,需要、16周的教学时间。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忘了前面的教学内容,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3)实践教学课时不足。C++是一门实践要求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合理安排应是1:1或者1:1.5。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不足,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3点问题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做了修改,将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1)面向过程教学内容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进行,其中,理论课时32学时,每周4学时,共8周,2学分;实践教学课时32学时,每周4学时,共8周,2学分。
(2)面向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2学期,其中,理论课时32学时,每周4学时,共8周,2学分;实践教学课时32学时,每周4学时,共8周,2学分。
2、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新版教学计划,对c++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大纲内容。最初的教学大纲是按照64学时编制的,内容涉及c++面向过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新修改后的教学大纲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是C++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思想;第2部分是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每部分包括32学时的理论教学和32学时的实践教学。
在面向过程的教学内容中,重点介绍c++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编程思想,详细介绍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语句、控制语句、数组、函数、函数重载、参数传递的关键知识点,弱化了指针的知识点。同时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类教学,采用“三步法”教学方法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面向对象的教学内容中,重点对c++中类、对象、成员函数、数据成员、构造函数、封装性、信息隐藏、继承性和多态性等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弱化运算符重载的内容。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会产生迷惑,从而避免学生在接触到程序设计时,区分不了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思想的重点是c++基本语法、规则和编程思路的形成,而面向对象的教学则可以为学生在后续学习目前流行的开发语言Java和c#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时提供帮助。
2.2 “三步法”的教学方法
“三步法”是笔者通过长期的C++教学过程发现的一个规律。“三步法”的教学方法定义为:在c++语法中,一般存在“定义、声明和应用”3个步骤,因此,将这3个步骤称为“三步法”教学。通过“三步法”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减少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提高编程能力。
在面向过程的教学内容中,总结了许多采用“三步法”教学的知识点。如函数的“三步法”教学方法是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对于函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第1步要定义函数,即定义函数的功能;第2步是向编译器声明函数的原型;第3步是在需要时进行调用。通过“三步法”教学,学生能够很快地领会函数的正确使用方法。其他的知识点包括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和应用”、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应用”等。
在面向对象的教学内容中,也总结了大量的“三步法”教学知识点,其中类与对象是典型的知识点。对于类与对象,总结的是类的定义、对象的定义和对象应用的“三步法”教学方法,旨在告诉学生要正确使用对象方法,第1步必须要定义类数据类型,第2步是利用定义后的类数据类型定义对象,第3步才是对对象的应用。
“三步法”的教学方法是在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的学生来说,通过程式化的学习,能快速记住编程的规范,减少语法错误,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3 实践教学的改革
c++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因此,在授课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上机实验来加强实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课程的主体是上机实验课程,但仅在上机实验课上编程是不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1)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学生上机实验课,发现问题后由教师答疑,编写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由于现在的教材编订,许多的实验内容都有标准的答案,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按照标准答案写程序,不能使学生的编程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为此,我们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在理论课堂上给出下次实践课程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先写好实验报告;然后在实验过程中,由邻桌同学对事先写好的实验报告进行调试和批改。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事先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设计相应的程序,同时,学生是带着批判的精神来调试其他同学的程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课程的学习效率。
(2)以小项目带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编程兴趣。我们提供许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小项目,如24点游戏、老虎过河这两款游戏,不仅玩起来简单,用c++语言实现起来也简单,这对刚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学生来说,既有娱乐性,又简单易编程,实现后易有成就感,易增加学习兴趣。在实现这些小项目的过程中,练习和巩固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另外,我们还设计了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生生活内容相关的小型系统开发,如课堂点名、签到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在c++语言的基础知识学完之后,需要学习面向对象编程,功能模块增多,难度增加,该类项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各功能模块的流程也非常熟悉。
(3)采用综合设计型实验增加学生团队合作协调能力。通过布置或由学生结合本人的兴趣,从实际应用中选择有具体应用背景的实验题目,安排学生分组共同完成。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首先将综合设计型实验的题目要求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选好题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题目的要求,自行查阅有关资料,写出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框架设计,确定小组组长和成员,由小组组长进行任务分配工作。
②小组组长组织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框架设计的讨论工作,将确定的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交于教师审阅。
③在限定的时间内,组长安排成员完成C++语言的代码设计,完成各个功能单元的实现和调试。
④联编调试,要求把各个功能块联编起来进行调试。
⑤写出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等实验报告和文档。
综合设计型实验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他们交流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
2.4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c++理论课程的考核往往只有考试一个环节,显得不太合理。基于之前的改革,笔者对c++程序设计理论课程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平时环节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团队表现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点、程序阅读能力与程序编写能力。
对于实践教学,考核以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编程开发能力。实践课程的考核分4个部分,包括:平时环节(占总成绩的20%),实验过程(占总成绩的4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团队协作(占总成绩的20%)o
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更高标准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流程,以为增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在教学管理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沿着预期方向正常进展的控制要素。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理论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即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目标而设立,并根据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相应规律,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要达到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之中,培养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是根本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目标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而确定。
(二)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有了宏观指导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还不能进入实施环节,实践教学实施之前还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使教学目标分解为明确的任务,师生在接受了明确的任务之后才能开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确定教学目标的下一步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有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大致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分解,学分学时的安排,时间地点的明确,人员构成的安排,考核评价的规定,奖励表彰的办法,等等。
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一)四种基本实践教学形式
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及长期的实践经验,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致分为社会调查、比赛活动、公益活动和教育基地等四种基本形式,这几个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各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如下:其一,在社会调研这种形式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分组,提供选题,确定调研题目,讲解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以及掌控调研的进展、定期收取小组活动原始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等;学生的任务是进行选题、讨论、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撰写报告,等等。其二,比赛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包括由每个班级推选出一名代表组成活动筹备小组,对比赛进行宣传、动员和协调,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则要负责聘请评委、组织评审和评优表彰。其三,公益活动形式的实施过程中大致分为选定主题、开展活动、进行总结等步骤。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原始材料(活动的照片、车票、所在单位领导的意见等),撰写活动感想并进行经费报销;创作性的公益活动组还要进行作品创作、组织排练,任课教师组织不同班级的交流汇演及评优评奖,等等。其四,教育基地形式的实施过程大致是,任课教师负责前期联系、经费落实、时间安排、分组并指定负责人、提出参观要求,等等;学生负责人负责后期联系,根据经费选择交通工具,组织本小组进行参观活动;活动参加成员应遵守活动要求,撰写观后感并上交。
(二)实践小组的组建和监督
实践小组是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实践小组的功能和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要素,我们对此进行了单独分析。其一,实践小组的组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应以自愿为原则或者由老师编排,按小于10人的规模来组织小组,并由小组自己推举组长1人。实践教学小组原则上不跨学院组织。其二,活动主题选择和活动计划制订。实践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以实践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规定的基本命题和要求进行申请。申请前小组成员应就拟申请的课题进行研讨,分析从事该题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分工,联名书面提出申请。每种实践教学形式之中同一活动主题原则上接收不超过2个实践小组,且这2个实践小组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指导教师从各小组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择优选择,保留合理的选题,去除不合理的选题,这样就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三,集中辅导、过程指导和小组研究。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任务开始之初就要详细介绍好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程序性规定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形,并在任务进展期间灵活安排集中辅导,听取实践小组有关工作汇报,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安排和小组分工,还要与各小组一起研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关建议或思考,并记录在案。实践小组原则上应由组长参加指导教师组织的集中辅导,并由组长在小组活动中传达。其四,实践小组的集中活动。实践小组可以采取成员分头活动的做法,但仍要保持一定数量的集中活动,例如,可以规定每一小组集中讨论或研究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等,在小组集中活动中成员轮流担任讨论记录工作。在进行讨论或研究时,成员应事先准备书面发言内容或发言提纲。其五,实践小组总结和交流。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应通过小组内的讨论,适当加以任务分解,由各成员分别完成,并由一人加以统稿。在提交小组研究报告前,应通过小组总结的方式,系统审阅拟提交的报告,同时形成小组成员自评分并分别签字确认。小组总结或研究报告提交后,指导教师应尽快审阅并进行讲评。
(三)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
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和进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科学的进度安排及合理的时间控制,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的顺畅并最终完成任务。根据我们的经验,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其一,在教学第一、二周,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讲解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组建学生的实践小组,进行初步的活动内容和主题的选择。其二,在教学第三周,各实践小组最终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选择。其三,第四、五周各实践小组确定本小组的实践计划,教师在此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指导两次,各实践小组至少要集中活动一次。其四,第五周至第十周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指导,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注意保留活动的信息或纪律,各实践小组在实施过程中至少要集中活动两次。其五,第十一、十二周,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教师评定成绩,开展总结表彰等。其六,第十三周、十四周,教学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门进行实践教学的评估总结等收尾工作。
三、总结阶段的管理
(一)考核评价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看重的是期末考试成绩,与之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更侧重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整体表现的认定。每门实践教学课都应成立实践教学考核小组,组长由各门课教研室主任担任,考核小组对每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表,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社会调研形式主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任课教师可从调研报告的分工和日常考核记录之中考察各组成员的表现;对于调研报告本身的考核评价也同样重要,考核小组要对所有报告进行总体检查,对拟评优的报告还要进行专门检查,以为最终评优评奖和表彰活动做准备。公益活动形式侧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各种能力的考核,这可以以教师本人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中的观察为依据,也可以学生参加完活动的口头总结汇报作为依据,还可以把接受公益的人或家庭的评价作为依据,而纸面的活动总结一般来说只是一个参考。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考评要坚持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规范、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促使教师认真教学,学生认真参与,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实际成效。
关键词:大学 体育选修课 户外体验式培训
Key Words: Universitysports elective courseoutdoors experience training
一、引言
传统的基础教育采用封闭式的,单一的课堂教学,这种应试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对社会认识的盲目以及心理的脆弱,虽然能培养和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提高知识水平,但对素质的培养却作用不大。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在自然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持有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自然体验活动的总称。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大学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题组组织7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展了把“户外体验式活动”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研究、探讨户外体验式活动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一种完整的课程内容提供了实践依据。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理论依据
2.1 户外体验式培训与体育教学的特点相近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在户外进行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户外体验式培训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
2.2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目标基本一致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户外体验式培训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户外体验式培训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2.3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和与体育教学的过程基本相同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共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一次户外体验式培训一般会包括四个环节:“团队热身、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回顾总结”。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与评价等环节组成。而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团队热身也相当于体育实践课的准备部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当于基本部分,回顾总结相当于结束部分。可见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及基本环节和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环节是基本相同的。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课程设计
3.1教学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设计
3.1.1、教学内容、目的、时数的确定应符合《纲要》的要求。
3.1.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户外运动各项目所共有的技术、技能,充分体现三基本的原则。
3.1.3、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应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习惯。
3.1.4、课程设置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际,便于普及。
3.2构建教学体系的目的设计
3.2.1、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方针。
3.2.2、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实现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纲要》所制定的课程目标要求。
3.2.3、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荒原等条件,把课堂设到郊外。
3.2.4、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3.2.5、使学生掌握参与户外运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具备参与并指导户外运动的能力。
3.3户外运动课教学大纲设计
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搭配。通过对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的信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从原有的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16学时、教学考核2学时的课程安排逐步变化成理论课10学时、实践课22学时、教学考核4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及能力的培养。
四、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方式
开展怎样的活动必须按照预定的目标做出选择,可根据活动的场所、设施、用具、指导老师、预算等综合考虑制订活动内容。
4.1户外运动教学准备
4.1.1、课程安排为一学期。课前在校内媒体介绍户外运动教学内容及管理办法。
4.1.2、学生以选项课或选修课的形式报名参加学习,适当交纳所需费用。
4.1.3、统一组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践课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理论课合班进行教学。
4.2 教学方式及相关内容
4.2.1、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作为课程的延伸,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
4.2.2、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讲授户外运动概论、定向运动、生存的技能技巧、户外医学、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的基本知识;实践课则注重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放在理论、实践课后进行。
4.2.3、实践课、综合训练,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分组(5~ 8人1组,男女生搭配),学生自选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进行练习,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
4.2.4、身体素质练习贯穿于实践课的全过程。一般安排在 课程结束前进行,练习时间一般为20~30 min。 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和要求。
4.2.5、综合训练应选择复杂多变的山区,采用基地式、穿越式、混合式和特殊式4种不同的方式。没有条件的可选择公 园、城市周边农村进行训练。
4.2.6、综合训练时各小组自行安排食品计划。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件时让学生识别采集一些可食植物。我们不赞成教学生捕获动物的方法,除了捕鱼。教学中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策划
露营是伴随在野外住宿的户外体验活动最常见的活动方式,从制订活动计划到活动结束后的评价,都应该具有科学性的整体策划。
5.1活动计划
基于上一次的活动记录和总结,制订本次活动的方针、内容,大型活动最迟应在三个月前决定活动的场所。其次,指定组织体系图,确定指导体制和明确任务分工。
5.2现场调查
野外休闲娱乐进行的场所一般都是非日常性的自然环境,因此活动实施前,必须对开展活动的场地进行仔细的考察并根据场地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排除不安全隐患及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区域内适合开展野外休闲娱乐活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设施条件、交通、物品的采购等也要和现地的工作人员直接交流沟通得到确认。从安全面考虑,应在现地调查时对所制订的活动计划进行预习,例如计划徒步的路线亲身走过,掌握所需时间。隐藏危险因素的场所,区域内气候特征和最近的急救医院或避难场所等。
5.3行前会
在行前会中,组织者应将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具体内容等向参加者介绍讲解,并强调个人携带物品及分组情况,决定各参加者的任务分配。同时,如果参加者大多是初次参加时,还应在行前会上简要讲解帐篷的搭建和撤收、野外做饭、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等野外活动基础知识。特别提醒的事还有出发前的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及急救措施等方法和技术要在出发前简单掌握,对于健康状态临时欠佳的参加者要与医师商量,最终决定是否参加。
5.4现场指导
活动进行中,每天活动结束后开队长会议,准确把握每名参加者的状态,是否有身心的不适或不满情绪,指导老师应谦虚听取参加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法。队员的健康状况、小分队中的人际关系、对于活动的评价等都是每日队长例会必要的内容。听取以上报告后,指导老师再次确认次日的活动计划和准备情况,做出可行的指导方针。
5.6评价
活动结束后3至4周内,举行总结会。总结整理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极其原因;还需改善之处极其对策。并从个人和小组及全体参加者的不同侧面分析总结。将活动的整体评价加上活动的照片、参加者的日记摘要、作文等综合整理,制作出活动总结书,才是一次活动圆满结束的最后句号。指导老师的总结会也必须及时召开,讨论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合各种记录制作报告书,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六、结论
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加深对自身和自然的了解,去学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创造、创新、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等方面的能力。户外体验式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它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打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等体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期
【2】许方龙、宾洲,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3】张惠红、陈作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2年6期
初中、高中时更多的是埋头苦学,假期也多数奉献给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直到上了大学,我有更多可灵活支配的时间,我可以尝试更多我想做而没做的事情。
大一时,我十分有幸加入了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队和“知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些志愿服务。每周四去博远小学支教和暑期给孩子带去知识与快乐,这些事让我至今为止的两年大学生活过得十分有意义。
今年我又加入了台州学院“知心支教”暑期实践队,并成为了实践队的队长。我深刻的意识到队长肩负的责任,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希望能让支教越办越好。经过这一次带队,我明确了一个实践队队长需要做到的几点:
一、制度建设,合理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XX多年前的古人便已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对一个团体的重要性。家需要有家规,队需要有队规。为进一步规范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便拟定针对本团队今后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团队守则,确保更好的做到上传下达。
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责任制,明确任务和人员编制,以任务定职位,以职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职,达到事事有人负责的目标,改变以往有人没事干,有事又没人干的局面,避免苦乐不均现象的发生。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团队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当然,处事管理也要灵活,切不可一味按照既定制度执行。一名好的队长还应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地引导、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实际目标。
二、每日总结,查漏补缺
每日一结,便是让团队每一位成员对当天的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实践的方向。总结应对实践进行全面、深刻的概括。总结是对实践的认识,总结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总结可以承上启下,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在每一次实践活动后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努力改正,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活动质量。
每一天支教结束后的总结,让队员们更好地发现当天的不足和之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每日一结的开展让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高效。
总结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漏补缺。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一切难题,只有结合现实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结合现实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结合现实才能实现。
抛开现实,空谈理想,是空。
长远考虑,火石能敲出星星之火; 长远考虑,重新点燃熄灭的灯; 长远考虑,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带薪实习,也称之为“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安排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假期)参与用人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实习,以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简单讲,带薪实习就是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学业实习,与大学通常教学安排的义务的课程实习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目的是提供给他们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带薪实习是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价值系统,它内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大学生在带薪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认知事物的能力、领悟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爱岗敬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劳动光荣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蕴。大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机关、工厂、企业、餐饮行业体验劳动,运用知识,与人相处,了解他人与社会等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方面避免一味在课堂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来,让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认同。同时,大学生与单位员工零距离的接触,分享“老板”“管理者”“师傅”等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而把书本的深奥的理论通过“工作对话”的方式融入到实践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数个寒暑假的带薪实习的磨练,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会指引大学生成才与进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
2.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弱点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实习单位各种人、各种事情打交道,他们在与人相处,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电脑操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实学生向车间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向党政干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既是沟通能力的锻炼又是操作技能、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再如,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既是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事务能力的锻炼,又是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动手能的提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会让学生逐渐明白:做好平凡之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心智,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为将来做好大事、重要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意义深远,是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想路径。
3.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大学生活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兼职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而给他们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便满足了这个要求。既锻炼又能赚钱。一方面在工作体验中享受到劳动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报酬认可自己劳动的付出与收获。这种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特别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为自己解决生活费、甚至部分学费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是利用假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丰富了大学生活。可以说,带薪实习是一些大学生喜欢选择的一种实践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在参与带薪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带薪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什么又是带薪实习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认识不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为可有可无,可不参加也可参加。当然,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混乱,这跟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亦或与用人单位在对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些学生对实习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实习啥?毕业后再说!”“高考整得我太累了,又去受罪,不干!”“那是学校没事给我们找的活儿。”“上网打游戏安逸,实习的事情与我无关!”“单位尽安排低贱的活儿让我做,丢人!”等等。看看这些学生消极的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实践及带薪实习就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艰苦创业精神的学习、学会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识不够,目标不清,因而行动懈怠。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的学校、社会要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偏差的责任中来。
2.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虽具备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信息量大、主动展现自我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他们往往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己,大局意识缺乏;他们生活阅历浅薄,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一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吃苦的经历少,心理抗挫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些特征,在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我们与实习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收到实习单位反馈的一些信息。他们说,有些实习生在家可能太过宠爱,不能吃苦,不会做事,单位安排的简单的事情,一怕吃苦二怕做不来;有些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不遵守单位上下班规章制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且上班期间不是认真做事而是无止境地上网、电话聊天,豪不顾及周围同事的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对策探析
1.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每年学生参与寒暑假的带薪实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一些同学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的,主动的,但也一些同学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前面也相应提及了在一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不知晓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动机各异,导致他们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躲避,亦或中途“逃跑”等现象发生。作为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参与带薪实习前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对大学生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实践途径收获真知、增长才干。学校教师、辅导员利用课堂教学、周末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重要意义的教育与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在全校、各学院展示一批优秀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观、欣赏与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除了自身自觉加强学习与提高之外,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从高校教学来讲,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学生管理工作来讲,认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寝室管理、活动、讲座、竞赛、带薪实习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校内锻炼不是走过场,带薪实习、“三下乡”锻炼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真实实在锻炼和提高。包括带薪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锻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对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做好充分培训与准备,在锻炼中,在实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加强实践本领和为人处事艺术的指导,才能确保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大学生在学中做,座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
大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环境,遇到的是陌生的人和事,实习之初,可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学校的指导教师或辅导老师就应多关注在外实习的同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关心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沟通与交流,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疏通与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在带薪实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对不懂的问题,不熟悉的业务,放下面子,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说获,学有所用。
4.引导学生做好带薪实习的总结与理论研究,使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经验是富贵的财富。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弯路,少摔跟头,还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进程,并且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带薪实习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带薪实习经验,必要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事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让低年级或以后进校的学生有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走甚至少走弯路,在带薪实习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此循环坚持下去,带薪实习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无疑会逐渐深化师生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如此反复,会让带薪实习活动形成规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大学生在这项工程里不断进步与成长,是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征,汪露.大学生带薪实习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 高教探索,20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67-02
应用型高校指的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一般指的是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以单纯技能型工科较多,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对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机械工程专业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基本是老牌专业,大概包括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机械自动化、流体工程、工业工程等方向,而机械工程专业中对实践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些。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和机械工程专业的要求决定了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教学中份量多的特点。因此,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比较有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国内外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优缺点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供未来发展参考。
1 目前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育现状
1.1 中国
中国各高校目前基本都设有相关的实践教育课程、实习等。机械工程专业中的实践教育主要包括金工实习、参观实习、各类试验、课程设计、上机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许多局限于校园内部,有点局限于学院或系部,部分参观实行是到校外企业或工厂进行。由于受到主客观等条件和软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习只是走马观花般的,有的同学可能都没弄懂或没真正感受到一些操作的道理,就匆匆结束。即使参观,大部分也是企业或者工厂比较陈旧的或者不在生产的一些设备和车间,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大部分只是感官上的或者只是简单的静态的印象。因此,很多的实践是不完善的甚至效果是不理想的。尤其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上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改善。
1.2 美国
美国的实践教育相对形式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主要有F/ASIP(Freshman/A lumni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UPOP(U ndergraduat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Program)、独立自主研究、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等,学生平时除了参与学院学校的各种实习实验实例研究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联系导师,可以到德国、法国、中国等其他国家实习实践的机会[1,2]。
美国工程管理相关专业按其侧重点不同分别接受美国建筑教育协会(ACCE)和工程及技术评估委员会(ABET)的评估认证,其结果得到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的认可[3]。奥本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其工业和系统工程专业中学生实习或实验的机会除了平时上课以外,还可以报修暑假各类实训班和其他州的实习或实践的教育机会。图1是其部分实验系统。
1.3 英国
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工程院校――沃灵顿学院,其重视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已有很长的历史。从形式上主要包括创业式的实践教育、研究式的实践实习教育、自主式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生产实习(一般不超过6周)、课程设计(一般为1周)、实验试验、动手操作、毕业设计、各类讲座、国外参观培训、各类科技活动等,学生可以跟着导师后进行课题的研究、实践,也可以结成小组进行课题的实践研究。
1.4 其他国家
德国机械工程专业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占很大比重。通常在1年中有三段实践教学,4月份约半个月的工厂实习或项目研究,6月份有一周的工厂参观和交流,8月有一个月的工厂实习和项目研究[4]。另外还有课堂练习,分为理论和实际操作。还有一些科技活动中的实践教学,比如:固定时间举行科技节、各类科技讲座等。
2 中美英等国家实践教育的对比与分析
从中美英等国家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现状分析,主要从数量、质量、模式和方法、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总结。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各国的要求也不同,学校学生基础不同,学校特色不一样,因此,造成同一个国家不同学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有所不同,有时效果对比明显。总体来说,结合自身条件,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尽量多的实践教育,满足国家和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这是各个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表1是对中美英德等国家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育的对比分析。
3 改革、发展和思考
3.1 在理论基础上加大实践的学分比重
在以工程为背景的应用型大学中,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首先要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大实践教育的学分或比重,在培养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跨学科、宽领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难题。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与现代化的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育。专业训练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如,手脑能力、协作能力等。
3.2 在形式上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应多维化
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还应多维化,不应固化成某几种模式。首先要放眼世界,将本校化、本地化、本国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时刻掌握世界机械工程发展的动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条件,满足多域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交叉学科结合,实现课内外校内外、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操作与仿真、老师与学生等多角度多方位多模式的实践教育。
3.3 在内容上力求效果明显
应用型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要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同时充分应用课堂的理论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内容上要根据学生基础丰富其内涵,同时还要多样化,拟出具有巩固性、挑战性于一体的实践课题供学生选择。同时实践的内容注意要务实,特别是考虑结合国内外企业实际的发展而拟定,以便得到更好的实践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2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