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自我分析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0: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

篇(1)

李成彦、张坤在《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大学生创业意识偏低,创业自我效能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并指出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首先,作者指出,我国创业教育自1999年兴起以来,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实践证明,我国创业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国外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自我效能的缺失是导致创业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着,作者对创业自我效能及其中介效应作出了阐述。创业自我效能是衡量一个人对有能力抓住创业机遇所需各种技能的信仰。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自我效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创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大学生对自身完成某一创业任务的有关能力的信念;二是有关创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大学生对自身完成有关创业行为过程,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作者认为,创业自我效能对正规教育的感知、创业经历、冒险倾向及性别角色认定产生调节作用。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对创业教育的启示:1.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大学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对其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念,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2.构建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系列创业教育课程的感知将使创业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有明显的作用。3.创业教育下移。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下移至中学,甚至是小学。在中小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向学生渗透创业的理念,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提高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打下良好基础。4.性别角色社会化需重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培养。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既可以像男人一样承受压力,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同时又具备女性沟通能力强、有耐心等的特质,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任务。5.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学校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一定的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74-02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1]。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营造自由、平等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凸显出创业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体验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特点。

一、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流程

包括需求诊断、明确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步骤。

(1)需求诊断。在开课前或首次授课中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不同课堂需求、课堂期望和创业困惑,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2)明确目标。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以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及提升创业能力等为内容,重点落脚在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上,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选择,在拥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在缺乏就业机会的环境下能够自我雇用,能够具备创办和经营中小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预期其复杂性,要明确做哪些事,有足够鲜活的素材源,灵活使用不同教学方法。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过程即学生参与过程,一般包括唤醒参与、情境参与、总结提炼和迁移运用四个过程。

(5)效果评价。一是对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评价,评价标准之一为学生积极参与,表现为学生的参与是活跃的、交互的,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态度、情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等;评价标准之二为学生有效参与,即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是自由支配时间的、目标达成的及思维受到启迪的,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2]。二是对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评价内容应以社会评价、个体发展水平评价或成就评价为基本内容,按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个体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纵向评价和自我评价,而不是以简单的创业率和成功创业率来衡量。

2.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包括唤醒参与、情境参与、总结提炼和迁移运用四个操作程序,分别对应启动、展开、深入和拓展教学内容四大任务。

(1)唤醒参与——启动教学内容。在简单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原理(亦可以省略)的前提下创设问题,如“为什么选择创业”、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 “如何抵御创业风险”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其表现欲,明确形成主体参与目标,开启教学内容。唤醒参与环节可以视情况在课前布置,要做到清晰明了、自然贴切。

(2)情境参与——展开教学内容。创设参与情境,灵活使用分组讨论法、游戏法、创业角色扮演法、创业案例分析法及企业经营活动情景模拟法等,提供必要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展示自我,全面展开教学内容。情境参与环节要做到学生参与充分,教师控制适时、引导及时。

(3)总结提炼——深入教学内容。在整理所有观点、协调不同观点及指出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理论体系,归纳参与情境和课堂内容,画龙点睛。总结提炼环节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提炼要有深度有高度。

(4)迁移运用——拓展教学内容。迁移运用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通过课后的企业家访谈、创业计划书撰写与竞赛、创业素质野外拓展、企业走访、企业单位实习见习以及创业活动实战演习等活动来巩固、验证和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条件与策略

1.条件与方法

该模式实施的具体条件一般要有一个50~60平方米的教室,有活页挂纸及订卡板,有可以活动组合的桌椅,U字形的座位摆放,学生人数限制在 40名以下,设有学生席卡等。其常用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游戏法及头脑风暴法等,在使用中要清楚各种方法的优势劣势及其注意事项。

(1)案例分析法。创业案例分析法没有正确答案,但要有最佳的参考答案。要注意案例发生的时效性、案例特点的共同性以及案例内容的贴近性。案例一定是近年来发生的带有共性的与大学生生活、时代特点及学生学历和专业背景相关的实例;案例人物既要有人人知晓的成功创业的知名人士,更要有大学生身边的创业人物,比如本校大学生或所在城市的其他高校大学生。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表现出较多的优势,如角色扮演中的角色、环境和目标比其他方法要更加明确;参与者能在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里练习基本技巧,面对挑战能有机会回顾过去行为的优劣,可以发挥想象进行探索、实践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可以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上获得反馈的机会等,还可以促进新想法、策略的产生以改进效果。但是,角色扮演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比如:不能满足每个个体对特定行为的需要;强调个人能力,难以体现团队精神;参与者的表演理解力会影响角色的效果等。

(3)讨论法。讨论法可以使参与者及时向老师反馈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参与者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参与者之间都是同学关系,能够较为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但组织者要注意的问题也非常多,包括:明确研讨的目的,控制研讨规模;把握对象特点;做出明确的小组人员分工;围绕主线,不要离题,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争议当中;要有很强的时间控制能力;处理问题要坚定;要有倾听不同意见的坦诚、宽容和公正的态度;适当引入相互竞争与多角度探讨问题;保证所有观点得以同等对待的公正性;要善于总结。

(4)游戏法。游戏法的参与者较为自由,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相互启发、横向学习而产生顿悟。游戏法具有趣味性,这种“做、看、想”并行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果。

(5)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产生想法的技术方法。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它经常从一个问题或一个难题的陈诉开始,每一个想法又导致一个或者更多的想法,最后产生大量的想法。运用头脑风暴法尽量进行实物展示,并且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不要批评和评价其他人的想法,二是要鼓励随心所欲地去想并欢迎那些看似疯狂的想法,三是要有大量的想法,四是要在其他人的想法基础之上改善和提高。

2.实现策略

(1)更新师生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教师转变观念的具体策略有:1)教师要打破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讲堂为学堂,变多讲为多启发,变填鸭式教育为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等,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运动场上的运动员。2)教师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重新确定评价体系,变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为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展示。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尽量做到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全程参与及高质量的深度参与[3]。4)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既要关注全面,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既要关注课堂所有问题和预设问题,还要关注个别问题和即时生成的问题。

学生应增加主体意识,自觉、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学会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和自我尊重,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进步与发展。

(2)优化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活动。活动是学生主体存在的方式,是学生主体发展的依托。教学活动为主体参与提供保证,教学情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因此,教师课前的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具体策略有:1)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优美、舒适,要有创意、有趣味。2)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3)教学活动要有吸引力,要让学生能获得成功体验;要有矛盾冲突和悬念,能激发学生兴趣。4)教学活动的个人活动、分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要协调呼应。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策略有: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业教育课堂不是“一言堂”和“统一思想”,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包容不同观点,做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2)营造自由的教学氛围。主动参与就是一种自由状态,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4]。应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充分思考、讨论和发言,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应格外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从未展示自我的学生。3)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平等关系和伙伴关系,教师要去权威化和专家化,变知识传授为经验分享。4)营造信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信任和激励学生,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立人格。民主、自由、平等和信任的和谐教学气氛以及优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愿参与、易参与、乐参与、善参与及会参与[5]。但应注意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不能走向另外的极端,如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管理职能,片面夸大学生的创造性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等[6]。

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为了彰显其体验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创业教育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创业教育的课堂效果,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德斌. 大学英语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7).

[2]洪发林. 简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标准及策略[J]. 辽宁教育,2005(12).

[3]王飞,等.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在应用物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篇(3)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

编写提纲:

一、执行总结

二、项目介绍

三、市场分析

四、总体进度安排和发展策略

五、创业团队

六、资金运作与财务预测

七、风险应对

八、远景规划

撰写指南

一、执行总结

本创业计划的简述(包括公司、项目产品、创业团队等基本情况)。

二、项目介绍

项目的创意背景、技术(创意)的描述和前景分析。

三、市场分析

1、行业及市场概述(国内行业状况、市场容量);

2、项目的市场需求程度(分析项目市场的可接受容量、主要市场);

3、项目的目标市场(结合产品优势、企业优势,确定该产品的细分市场定位);

4、项目的市场竞争分析(从项目的技术优势、营销优势、行业的认知、团队管理优势等多方面分析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

四、总体进度安排与发展策略

1、项目总体安排(描述项目实施计划、操作周期、阶段目标);

2、项目开发、生产策略(从利用企业优势、合理组合各种资源出发,描述对项目开发、生产、销售进行的合理策划,以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和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项目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项目产品市场的推广计划,制定项目产品销售计划,及制定计划时所采取的各种策略);

4、项目获利方式(其中可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对获利方式的贡献程度等,

分析这种获利方式是否是最佳的,及持久性)。

五、创业团队

1、核心团队:教育背景(学习及培训经历)、工作业绩;

2、创业发起人:自我评价(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经营理念)。

六、资金运作与财务预测

1、项目资金来源与运营计划;

2、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3、预测近3年的财务状况,列出主要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

七、风险应对

篇(4)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概念。创业精神也是组织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变革环境中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对创业的影响,是促进经济成长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会创业水平,发展创业型经济与构建创新创业型社会,关键在于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内容结构。创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创业行动的重要途径,同时其重心和关键是培育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政策和措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行动是一个引起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并提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工作日程。而关键之一在于对创业者为何选择创业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动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将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创业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一、创业自我效能溯源与特征研究

(一)社会认知与自我效能理论

什么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创业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创业等始终是创业教育研究充满魅力的几个命题。早期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在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时只能获得有限的结论,难以用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

创业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映了认知的过程[2-4]。从认知角度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点和研究创业者的新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动机与意向,为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学者在2007年共同建议未来的创业研究应围绕社会认知的范畴展开[5]。

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环境、认知、行为)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6],这种信念一般是针对新的、无法预测的、困难的情形。

着名创业学者Krueger(2007)指出,一个理解创业背后涵义的关键是对认知结构、创业吸引、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动背后深层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为这样一种深层信念,正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综合了来自行动者本人、特定任务和他人等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而产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动机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种动力结构,会根据新的经验和信息不断地变化。自我效能会导致对个人效能的预期,这一预期又会决定下列过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执行特定任务的决策(选择行为)。(2)将会投入多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动机性努力),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下去,即使出现问题、不利的证据和逆境(坚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响[10]:(1)个体行为的结果/个人经验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2)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劝导。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4)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创业自我效能研究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最终结果。Chen等人(1998)定义创业自我效能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9]。创业自我效能由于个体和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显示出差异性,目前有关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来自于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与之有较大文化差异的社会是否同样适用?本研究在总结理论研究及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创业自我效能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4类11个统计变量,以在校高年级(三、四年级)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检验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在这11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以及这11个变量是否对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与测量工具

调研对象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个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学生),回收率为71%,共回收有效问卷659份。根据问卷调研得到的一些结果,并进一步对其中一部分被调研者进行了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

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是借鉴DeNoble开发的量表,经修订后题项为12个对认知风格的测量选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开发表的改编版,共13个题项对学习风格的测量采用科尔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学习风格量表(version3。1),共12个题项对环境劝导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问卷(version3。0)的相关项目,为8个题项[11]。使用以上量表均为公开发表或得到了开发者或版权公司的许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测量项目均为五点李克特式量表。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高年级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软件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工具。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回收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学习风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专业、是否受过创业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亲属有过创业或下岗再就业经历、亲朋好友劝导、社会环境劝导、认知风格上存在显着差异。

(一)个体特征因素

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所差异,在国外的大多数研究中女性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创业自我效能的专业差别显着,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样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相关课程教育,从而提高了其创业自我效能程度。同样,受过创业教育或培训的样本其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样本,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学生样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经验的影响,而创业教育或培训起到了正向强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来自农村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乡镇最低,出现了分离效应。经过进一步访谈调研,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经济水平与城市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学生和乡镇学生到大城市求学后所体验到的心理落差有关,农村学生体验到的心理落差高于乡镇学生,从而对情绪和身心状态的影响要更高一些,情绪和身心状态信息是自我效能的来源之一,这种落差感可能带来的是一种正向的强化作用,使得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强度要高于其他两类学生而城市学生虽然没有农村学生或乡镇学生所体会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触到更多信息,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受到替代经验信息相对更多一些,因此其创业自我效能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2。父母、亲属创业相关经历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调查中,父母及其他亲属有创业、下岗再就业行为高低组在创业自我效能上存在显着差异,可以解释这是由于替代性经验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样本,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其原因的解释需要结合对生源和替代性经验的解释,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业下岗的主要人群。来自于这类家庭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因此比较高。

(三)环境劝导与认知因素

1。环境劝导。创业自我效能在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环境劝导上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社会环境劝导、亲朋好友劝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2。认知因素。在代表认知控制的认知风格水平上,创新型认知风格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适应型认知风格的样本而在代表认知输出的学习风格上,四种不同学习类型的样本,顺应型、发散型、聚敛型和同化型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检验也证明了认知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而学习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不存在显着相关。

四、创业自我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个体特征因素中,专业(是否经济管理专业)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是个体所受到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强度显着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环境劝导(包括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劝导)和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环境劝导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与社会的互动,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劝导和亲朋好友劝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劝导的影响要高于亲朋好友劝导。(3)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而环境劝导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对创业自我效能没有显着影响。

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教育是有效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育,是他们获得替代经验、了解各类信息、树立良好情绪和心态、坚定创业决心的重要途径。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巨大推动力,而创业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关系到国家民族腾飞大计。以创业教育为中心,与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及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密切相关。

1。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人类的创业活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创业主体对其创业活动与创业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内源动力。社会环境劝导,代表了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对创业的一种承认和赞许,它是推动创业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促使创业由一个个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全社会的热潮。创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层力量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由外到内分别为:(1)创业者的社会典范作用,其基础在于创业者自身的业绩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2)社会导向的强化,社会导向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社会价值观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其深层原因简言之就是要将创业放在何种位置的问题(3)社会机制的改革和构建,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应包括社会信任机制、教育和政府机制等等。

2。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情况和问题,需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和变革。认知风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说明个人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越多,越适应创业的复杂情况,从而更加有信心去应对,反之则缺乏信心,降低创业自我效能。由于创业任务的复杂性,在适应--创新的认知连续区间内,创业者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认知状态。

五、创业自我效能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篇(5)

[关键词]

中职;创业教育;有效性

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温州人肯吃苦、勤于创业,把生意做遍全国、做到海外,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自主创业意识。当这种自主创业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氛围、社会风尚的时候,也就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正为此,以温州本地企业家创业史为主线的地方德育教材———《创业在温州》便应运而生。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掌握创业技能,以便未来在社会生活中能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的教育活动。中等职业高中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等职业高中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学生各种创业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业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以下素质:一是对创业活动深刻的理性认识,二是对创业活动丰富的感性认识,三是强烈的创业兴趣和动机,四是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五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创新的能力。这种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实际创业素养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和团队合作。目前,中职学校中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德育教师承担执教,但德育教师缺乏丰富的创业经历和实践。同时,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要从原来的主导者、指挥者转变成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课堂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必须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精神。如何让职高的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又有秩序、合情理地自主学习,就成了大多数教师为难的一件事。

二、同课异构课堂实录与效果对比

笔者有幸观摩了两堂教学内容相同、运用案例相同,但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不同的同课异构课。

(一)第一堂课

教学对象:高三电子商务3+2班(该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创办了“创业街”,进行了初步的创业活动和实践)。主要教学过程(片段):教师下发案例(“炎炎”烧烤的成功和失败),要求学生只看案例的前部分,先找出案例中创业成功的原因,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思考并分组讨论。阅读完毕后,教师叫小组学生代表回答,要求其余学生注意倾听并准备补充回答。教师把学生所有讲到的原因进行点评概括并逐一写在黑板上,若出现无人补充“冷场”时,教师便极力调动学生进一步思考,适时激将:“真的没有补充的啦?那我把答案发下去了,到时候可别后悔噢!”“好的,女生表现不错,男生呢?男子汉大丈夫跳出来!”最后,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找出了12点原因。教师此时下发答案,师生一起校对黑板上学生总结出的答案和参考答案。首先小组间互评,然后教师总结、分析、评价。随后教师才让学生看案例的后部分,寻找创业失败的原因。同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回答并分析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经验来解决本班级创办的“创业街”在经营上碰到的一些问题。学生积极献计献策,相互讨论,气氛很活跃。班级中参加“创业街”创业实践活动的几位学生还纷纷做了笔记。此时,教师又适时地进行了爱集体、爱学校的教育。

(二)第二堂课

教学对象:高一数控班。主要教学过程(片段):教师下发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全部案例并找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学生边阅读,边回答。但教师只倾听没有将学生的答案总结罗列在黑板上,然后下发答案,就答案再详细分析。之后也让学生根据总结的经验帮校友创办的“创业街”出谋划策。个别学生反映不熟悉或不知道“创业街”,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又临时调换了案例。

三、启发与对策

听完两堂同课异构课,通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笔者对如何提高中职创业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一)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活跃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创业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能够进行自决、自控。在创业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权威和成规进行质疑,形成自己对社会生活方面独特的见解、思路和风格,让课堂成为学堂。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第一堂课中,教师试着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首先采取小组间互评的方式,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渐渐地课堂像被注入了活力,学生自己“动”了起来。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封闭、接受性地学习的一种补充,更不可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调料”和“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转变,融合了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的教学思想。

(二)创设“仿真”课堂,让学生感知创业

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单靠理论的说教或逻辑的思辨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第一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为“创业街”献计献策,学生积极性都很高,缘于“创业街”是该班学生创办的,学生有着初步的创业实践。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参与的主要是实践性的创业,即模拟性的、练习性的创业活动,它突出自身的教育性,重视发挥在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太追求利润、荣誉等功利性的目的。实践性的创业易于组织开展且不需承担太大的风险。为贯彻实践性原则,学校应该将实践性的创业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同时也为创业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施做好实践铺垫。

(三)进行课程的校本开发和生本开发,让学生体验创业

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对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更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并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选取该班学生的创业实例———“创业街”,让学生就“创业街”目前遇到的经验问题各抒己见,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方法开放性的原则。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堂课后面选取的“创业街”案例来自于学生自身经验,使学生容易通过“观念—身份—实践”的途径,从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和兴趣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创业中营销和成本核算(本课内容)的意义,为创业打好知识基础。因此,师生取得了良好的互动,双方在互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发创业智慧火花,并从中领悟创业的真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精选授课载体

在第一堂课中,教学对象是高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营销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而选择的案例正是有关创业成本核算及资源整合方面的内容,结合了专业的自身特点,使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实现了有机结合,提高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的选取、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取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从而使接受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发挥德育课育人功能,在课堂中渗透创业素养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中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创业基本素质,所以创业教育中理应渗透着德育教育。第一堂课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为班级的“创业街”一起出谋划策。通过材料选取、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集体的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有机渗透小组互助合作、爱校、爱集体的德育熏陶,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教育理论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渠道,也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创业教育课堂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实践课堂的开展。创业教育在课堂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重理论灌输、轻启发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才能有效。而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对促进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同样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若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1.1创业意识与大学生年级、性别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了解了所调查人员的创业意识,在有效问卷中的363人中,有7.71%的人正在创业,有66.94%的人想过创业但没有实践,还有25.34%的人没有想过创业(表1、2)。由上图数据可知,创业意识与年级关系并不大,所处年级不同并不会严重影响创业想法。同时,对于男生创业倾向强于女生的说法也有了新的结果,调查数据显示男女生创业意向并无较大区别,但是实践性男生较优于女生。由于专业种类较多,无法一一列举,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经管专业的学生创业意向较强烈,也就是说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更易创业,而相对的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则是最不想创业的一类。

1.2大学生偏好的创业形式分析

我们对男女大学生偏好的创业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得出数据,男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都占彼此总人数的20%左右,和伙伴们一起创业的则高达65%以上,和家人合作的则低于10%。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男女生对于偏好的创业形式基本相似;第二,超过65%的大学生偏好“和伙伴们一起创业”的创业形式,说明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第三,20%左右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说明一部分的大学生具有独立创业的果敢精神,这种创业精神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更会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四,只有8%左右的大学生偏好“和家人合作”的创业形式,和选择“和伙伴们一起创业”的大学生人数相比,是少之又少,这一点正好有力地说明,现代的大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向往脱离家人、靠自己的实力去实现梦想。当然,这为数不多的选择“和家人一起创业”的大学生也说明年轻人对于家人的依赖性较强,对自身缺乏信心,缺少冒险精神,在创业方面,他们更相信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而不是其他人。其实,不论是何种创业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让自己成长、锻炼自身意志的方式,所以对于创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都会予以支持和鼓励。

1.3大学生创业所受影响分析

上面所说的是大学生对于创业形式的偏好,接下来我们将分析的是大学生创业受什么影响,他们为什么想要创业,以及他们的创业需求。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大学生创业想法主要是受自身、周边共同爱好的人和社会成功人士影响,所占比重分别为46.83%,41.32%和32.51%。而对于创业目的也是一目了然,49.59%的人是为了赚钱,43.25%则是为了自我锻炼,其他所占比重则较小,这准确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再说创业需求,有73.55%的人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说明创业的动力最主要的是自己感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坚持得更久。对于其他选项的调查结果差异性并没有很大,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大学生不愿承担风险却想要高回报,渴望轻松自由的创业,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好高骛远,吃不了苦不安分。

1.4大学生创业可能会受到的阻碍分析

如上述调查所说,有创业意向的人很多,但真正实施的人却很少,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对于他们而言是很难实践的,总结得出有五个方面阻碍他们的创业行动。首先,阻碍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原因是资金和社会经验不足,其所占比重分别为76.58%和75.76%,大学生还在求学阶段,没有工作,社会经验积累较少。其次,缺乏社交手段,没有支持力,没有足够的创业平台,学业方面的压力则分别占55.1%,48.76%,36.91%。这种种的原因造成了多数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放弃创业。除了外界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还有自身因素。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人表示创业需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毕竟一般人无法承担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他们当中有些人就明确表示自己欠缺这一点。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人员有较强的领导、实践能力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创业并不简单,它往往以高要求选择适合它的人,所以大学生还应该提高自我修养,培养独立创新的能力,完善自我技能。

篇(7)

XX年的这段日子里创业者协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就业趋势,给社团内的广大会员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实践方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社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各部分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设有会长组、秘书组、财务组、外联组、实践组和市场信息调查组.各个组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在活动中很好的锻炼了大家,很好的为大家树立了人生价值观,为未来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本社团组织会员展开向成功者学习;开展登山活动,参加了淮海工学院XX年年大学生社团文化巡礼,与淮海工学院齐云苍星动漫社一起举办了“炫彩动感cosplay真人秀”等活动.在诸多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中,我们会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不管是在舞台布景还是在后台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一系列的理论学习都本着为广大会员着想.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会员创造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使他们不再惧怕未来,能够拥有一个很好的择业心里素质.

我们总结过去社团的发展得出经验

一.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经历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 难 ” ,首先 “ 难 ” 在对自我的判断与定位上。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很难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还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等有全面的认识。而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所开展的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性质是集实践性、理论学术性为一体,并引导社团成员立志成才为主要任务的社团。通过加入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协会虽然属于学生自发组织,但是同样具有相当完备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社团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有组织、宣传、外联、社会调查实践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社团的活动组织中,不同的尝试可以使社团成员更好地为自己定位:到底是适合做组织策划,还是更加适合做文案宣传?是擅长做外联,还是更擅长做后勤?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活动也为广大会员提供了释放自我能量,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参加或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有了直接的体验。俗话说: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既可以避免盲目自信导致自负,也可以防止自信心不足而带来的自卑心理。这些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择业之前最好的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经历使大学生求职更具有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因此越来越严峻。《南方日报》曾经报道用人单位最不受欢迎的五种大学毕业生中,包括 “ 缺乏个性特点的人 ” 和 “ 只专不适的人 ” 两种。这说明了大学生应该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不能培养书呆子。同时也要求在校学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条件,把自己锻炼成为个性鲜明、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与此相对应,在各类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学生会工作、学生社团等工作经历逐渐成为人事部门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实践类跟学术类相结合的社团工作经历更受用人单位欢迎。用人单位为何偏爱有实践类社团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呢?详细分析,在实践类性质的社团中锻炼,可以使大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更好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所开展的活动,都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听成功人士的讲座,拉外联跟商家的谈判合作,在社会岗位上的锻炼等等,都可以使社团成员得到锻炼,增加对自己的自信度,增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2、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对于每一个有创业激情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来说,都有立志成才的愿望。用人单位很看重有成就渴望的人才,一个有成功欲望的人,首先要学会与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并且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是社会所要求的。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都会给每一个社团成员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

3、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政治鉴别能力

社团成员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通过与政、工、商等各部门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从而更好的认识社会,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定位。

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本着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力,营造一种 “ 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 的社会氛围,带领广大会员共同成长 。我们将来也许会拥抱成功,也许会牵手失败。但是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坚持的勇气,同时,我们会员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的工作和锻炼中,更要有学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理性思维的形成、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等,这些缺一不可。在此,必须记住我们的口号:

篇(8)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概念.创业精神也是组织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变革环境中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对创业的影响,是促进经济成长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会创业水平,发展创业型经济与构建创新创业型社会,关键在于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内容结构.创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创业行动的重要途径,同时其重心和关键是培育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政策和措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行动是一个引起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并提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工作日程.而关键之一在于对创业者为何选择创业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动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将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创业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一、创业自我效能溯源与特征研究

(一)社会认知与自我效能理论

什么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创业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创业等始终是创业教育研究充满魅力的几个命题.早期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在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时只能获得有限的结论,难以用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

创业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映了认知的过程[2-4].从认知角度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点和研究创业者的新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动机与意向,为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学者在2007年共同建议未来的创业研究应围绕社会认知的范畴展开[5].

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环境、认知、行为)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6],这种信念一般是针对新的、无法预测的、困难的情形.

着名创业学者Krueger(2007)指出,一个理解创业背后涵义的关键是对认知结构、创业吸引、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动背后深层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为这样一种深层信念,正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综合了来自行动者本人、特定任务和他人等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而产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动机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种动力结构,会根据新的经验和信息不断地变化.自我效能会导致对个人效能的预期,这一预期又会决定下列过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执行特定任务的决策(选择行为).(2)将会投入多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动机性努力),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下去,即使出现问题、不利的证据和逆境(坚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响[10]:(1)个体行为的结果/个人经验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2)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劝导.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4)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创业自我效能研究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最终结果.Chen等人(1998)定义创业自我效能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9].创业自我效能由于个体和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显示出差异性,目前有关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来自于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与之有较大文化差异的社会是否同样适用?本研究在总结理论研究及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创业自我效能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4类11个统计变量,以在校高年级(三、四年级)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检验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在这11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以及这11个变量是否对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与测量工具

调研对象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个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学生),回收率为71%,共回收有效问卷659份.根据问卷调研得到的一些结果,并进一步对其中一部分被调研者进行了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

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是借鉴DeNoble开发的量表,经修订后题项为12个对认知风格的测量选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开发表的改编版,共13个题项对学习风格的测量采用科尔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学习风格量表(version3.1),共12个题项对环境劝导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问卷(version3.0)的相关项目,为8个题项[11].使用以上量表均为公开发表或得到了开发者或版权公司的许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测量项目均为五点李克特式量表.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高年级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软件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工具.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回收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学习风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专业、是否受过创业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亲属有过创业或下岗再就业经历、亲朋好友劝导、社会环境劝导、认知风格上存在显着差异.

(一)个体特征因素

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所差异,在国外的大多数研究中女性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创业自我效能的专业差别显着,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样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相关课程教育,从而提高了其创业自我效能程度.同样,受过创业教育或培训的样本其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样本,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学生样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经验的影响,而创业教育或培训起到了正向强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来自农村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乡镇最低,出现了分离效应.经过进一步访谈调研,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经济水平与城市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学生和乡镇学生到大城市求学后所体验到的心理落差有关,农村学生体验到的心理落差高于乡镇学生,从而对情绪和身心状态的影响要更高一些,情绪和身心状态信息是自我效能的来源之一,这种落差感可能带来的是一种正向的强化作用,使得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强度要高于其他两类学生而城市学生虽然没有农村学生或乡镇学生所体会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触到更多信息,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受到替代经验信息相对更多一些,因此其创业自我效能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2.父母、亲属创业相关经历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调查中,父母及其他亲属有创业、下岗再就业行为高低组在创业自我效能上存在显着差异,可以解释这是由于替代性经验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样本,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其原因的解释需要结合对生源和替代性经验的解释,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业下岗的主要人群.来自于这类家庭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因此比较高.

(三)环境劝导与认知因素

1.环境劝导.创业自我效能在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环境劝导上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社会环境劝导、亲朋好友劝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2.认知因素.在代表认知控制的认知风格水平上,创新型认知风格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适应型认知风格的样本而在代表认知输出的学习风格上,四种不同学习类型的样本,顺应型、发散型、聚敛型和同化型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检验也证明了认知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而学习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不存在显着相关.

四、创业自我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个体特征因素中,专业(是否经济管理专业)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是个体所受到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强度显着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环境劝导(包括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劝导)和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环境劝导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与社会的互动,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劝导和亲朋好友劝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劝导的影响要高于亲朋好友劝导.(3)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而环境劝导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对创业自我效能没有显着影响.

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教育是有效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育,是他们获得替代经验、了解各类信息、树立良好情绪和心态、坚定创业决心的重要途径.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巨大推动力,而创业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关系到国家民族腾飞大计.以创业教育为中心,与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及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密切相关.

1.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人类的创业活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创业主体对其创业活动与创业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内源动力.社会环境劝导,代表了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对创业的一种承认和赞许,它是推动创业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促使创业由一个个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全社会的热潮.创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层力量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由外到内分别为:(1)创业者的社会典范作用,其基础在于创业者自身的业绩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2)社会导向的强化,社会导向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社会价值观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其深层原因简言之就是要将创业放在何种位置的问题(3)社会机制的改革和构建,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应包括社会信任机制、教育和政府机制等等.

2.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情况和问题,需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和变革.认知风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说明个人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越多,越适应创业的复杂情况,从而更加有信心去应对,反之则缺乏信心,降低创业自我效能.由于创业任务的复杂性,在适应--创新的认知连续区间内,创业者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认知状态.

五、创业自我效能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并非将受教育者塑造为一个个齿轮,而是培养独立的人格与自主的精神[12].结合Ridding的认知模型和教育理论[13],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对个体认知的促进是通过认知资源、认知控制(认知风格)和认知输出(如学习风格等)三个层次进行提高的.而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素质教育或专业技能教育.从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角度出发,创业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受众认知风格形成与塑造丰富受教育者的认知资源、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创业自我效能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信念,它是可塑的,其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包括主体经验、替代性经验、劝导信息和情绪心理状态信息,这些信息源是构个体认知资源的重要部分.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最终也是一种信息方式对个体认知资源的构成产生影响.

一些学者曾认为创业者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因为教育的内容是体系化、结构化的管理知识.本文认为创业教育对于个体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复杂性,提高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创业教育通过替代经验、劝导方式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进而影响创业意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来讲,其最终的目标或实现的结果就包括形成受教育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认知风格)和培养出适合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风格).

结合本文的研究,创业教育的重心需要在传统教育对认知风格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扩大认知资源与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主体经验,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及个人作品展示等,这些会对丰富主体经验产生良好正向影响.(2)增加替代性经验,如充分借鉴MBA案例教育、研讨会、互动交流等方式方法,通过情境融入和体会增加受教育者的替代经验.(3)优化认知资源结构.认知资源的优化包括认知干预与正确归因.其中有效的手段是进行个体归因.个体归因可以通过内省或讨论方式,深入讨论成功案例的关键因素,并与自己进行比较,调整个体归因方式、引导个体自我调控、提高个体的能力观.

参考文献:

[1]Pretorius,M.,NEiman,G.andvanVuuren,J.Criticalevaluationoftwomodelsforengtrepreneurialeducation-Animprovedmodelthroughintegration[J].

.[2]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

[3]Shane,S.and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

[4]Krueger,Jr.,N.FThecognitiveinfrastructureofopportunityemergence[J].

[5]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al.Thecentralquestioninentrepreneurialcognitionresearch2007[J].

[6]Bandura,A.Humanagencyinsocialcognitivetheory[J].

[7]KruegerJr,N.F.Whatliesbeneath?Theexperientialessenceofentrepreneurialthinking[J].

[8]Luthans,F.Stajkovic,A.D.andEnvick,B.Effectsofgeneralandsocialself-efficacy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sandperformance[C].

[9]Chen.C.C.,Greene,P.G.and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

[10]Bandura,A.The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M].

篇(9)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概念。创业精神也是组织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变革环境中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对创业的影响,是促进经济成长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会创业水平,发展创业型经济与构建创新创业型社会,关键在于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内容结构。创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创业行动的重要途径,同时其重心和关键是培育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政策和措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行动是一个引起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并提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工作日程。而关键之一在于对创业者为何选择创业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动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将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创业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一、创业自我效能溯源与特征研究

(一)社会认知与自我效能理论

“什么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创业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创业”等始终是创业教育研究充满魅力的几个命题。早期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在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时只能获得有限的结论,难以用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

创业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映了认知的过程[2-4]。从认知角度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点和研究创业者的新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动机与意向,为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学者在2007年共同建议未来的创业研究应围绕社会认知的范畴展开[5]。

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环境、认知、行为)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6],这种信念一般是针对新的、无法预测的、困难的情形。

著名创业学者Krueger(2007)指出,“一个理解创业背后涵义的关键是对认知结构、创业吸引、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动背后深层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为这样一种深层信念,正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综合了来自行动者本人、特定任务和他人等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而产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动机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种动力结构,会根据新的经验和信息不断地变化。自我效能会导致对个人效能的预期,这一预期又会决定下列过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执行特定任务的决策(选择行为)。(2)将会投入多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动机性努力),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下去,即使出现问题、不利的证据和逆境(坚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响[10]:(1)个体行为的结果/个人经验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2)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劝导。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4)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创业自我效能研究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最终结果。Chen等人(1998)定义创业自我效能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9]。创业自我效能由于个体和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显示出差异性,目前有关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来自于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与之有较大文化差异的社会是否同样适用?本研究在总结理论研究及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创业自我效能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4类11个统计变量,以在校高年级(三、四年级)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检验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在这11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这11个变量是否对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著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与测量工具

调研对象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个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学生),回收率为71%,共回收有效问卷659份。根据问卷调研得到的一些结果,并进一步对其中一部分被调研者进行了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

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是借鉴DeNoble开发的量表,经修订后题项为12个;对认知风格的测量选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开发表的改编版,共13个题项;对学习风格的测量采用科尔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学习风格量表(version3.1),共12个题项;对环境劝导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问卷(version3.0)的相关项目,为8个题项[11]。使用以上量表均为公开发表或得到了开发者或版权公司的许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测量项目均为五点李克特式量表。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高年级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软件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工具。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回收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学习风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专业、是否受过创业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亲属有过创业或下岗再就业经历、亲朋好友劝导、社会环境劝导、认知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个体特征因素

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所差异,在国外的大多数研究中女性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创业自我效能的专业差别显著,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样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相关课程教育,从而提高了其创业自我效能程度。同样,受过创业教育或培训的样本其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样本,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学生样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经验的影响,而创业教育或培训起到了正向强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来自农村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乡镇最低,出现了“分离效应”。经过进一步访谈调研,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经济水平与城市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学生和乡镇学生到大城市求学后所体验到的心理落差有关,农村学生体验到的心理落差高于乡镇学生,从而对情绪和身心状态的影响要更高一些,情绪和身心状态信息是自我效能的来源之一,这种落差感可能带来的是一种正向的强化作用,使得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强度要高于其他两类学生;而城市学生虽然没有农村学生或乡镇学生所体会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触到更多信息,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受到替代经验信息相对更多一些,因此其创业自我效能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2.父母、亲属创业相关经历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调查中,父母及其他亲属有创业、下岗再就业行为高低组在创业自我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解释这是由于替代性经验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样本,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原因的解释需要结合对生源和替代性经验的解释,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业下岗的主要人群。来自于这类家庭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因此比较高。

(三)环境劝导与认知因素

1.环境劝导。创业自我效能在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环境劝导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社会环境劝导、亲朋好友劝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2.认知因素。在代表认知控制的认知风格水平上,创新型认知风格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适应型认知风格的样本;而在代表认知输出的学习风格上,四种不同学习类型的样本,顺应型、发散型、聚敛型和同化型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检验也证明了认知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学习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相关。

四、创业自我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个体特征因素中,专业(是否经济管理专业)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著影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是个体所受到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强度显著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环境劝导(包括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劝导)和认知风格的显著影响。环境劝导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与社会的互动,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劝导和亲朋好友劝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劝导的影响要高于亲朋好友劝导。(3)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认知风格的显著影响,而环境劝导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对创业自我效能没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教育是有效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育,是他们获得替代经验、了解各类信息、树立良好情绪和心态、坚定创业决心的重要途径。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巨大推动力,而创业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关系到国家民族腾飞大计。以创业教育为中心,与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及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密切相关。

1.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人类的创业活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创业主体对其创业活动与创业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内源动力。社会环境劝导,代表了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对创业的一种承认和赞许,它是推动创业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促使创业由一个个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全社会的热潮。创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层力量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由外到内分别为:(1)创业者的“社会典范作用”,其基础在于创业者自身的业绩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2)社会导向的强化,社会导向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社会价值观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其深层原因简言之就是要将创业放在何种位置的问题;(3)社会机制的改革和构建,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应包括社会信任机制、教育和政府机制等等。

2.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情况和问题,需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和变革。认知风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说明个人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越多,越适应创业的复杂情况,从而更加有信心去应对,反之则缺乏信心,降低创业自我效能。由于创业任务的复杂性,在适应——创新的认知连续区间内,创业者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认知状态。

五、创业自我效能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并非将受教育者塑造为一个个“齿轮”,而是培养独立的人格与自主的精神[12]。结合Ridding的认知模型和教育理论[13],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对个体认知的促进是通过认知资源、认知控制(认知风格)和认知输出(如学习风格等)三个层次进行提高的。而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素质教育或专业技能教育。从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角度出发,创业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受众认知风格形成与塑造;丰富受教育者的认知资源、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创业自我效能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信念,它是可塑的,其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包括主体经验、替代性经验、劝导信息和情绪心理状态信息,这些信息源是构个体认知资源的重要部分。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最终也是一种信息方式对个体认知资源的构成产生影响。

一些学者曾认为创业者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因为教育的内容是体系化、结构化的管理知识。本文认为创业教育对于个体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复杂性,提高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创业教育通过替代经验、劝导方式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进而影响创业意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来讲,其最终的目标或实现的结果就包括形成受教育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认知风格)和培养出适合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风格)。

结合本文的研究,创业教育的重心需要在传统教育对认知风格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扩大认知资源与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主体经验,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及个人作品展示等,这些会对丰富主体经验产生良好正向影响。(2)增加替代性经验,如充分借鉴MBA案例教育、研讨会、互动交流等方式方法,通过情境融入和体会增加受教育者的替代经验。(3)优化认知资源结构。认知资源的优化包括认知干预与正确归因。其中有效的手段是进行个体归因。个体归因可以通过内省或讨论方式,深入讨论“成功案例”的关键因素,并与自己进行比较,调整个体归因方式、引导个体自我调控、提高个体的能力观。

参考文献:

[1Pretorius,M.,NEiman,G.andvanVuuren,J.Criticalevaluationoftwomodelsforengtrepreneurialeducation-Animprovedmodelthrough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Management,2005(19).

[2]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4(19).

[3]Shane,S.and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0,25(1).

[4]Krueger,Jr.,N.FThecognitiveinfrastructureofopportunity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0,24(3).

[5]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al.Thecentralquestioninentrepreneurialcognitionresearch2007[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7,31(1).

[6]Bandura,A.Humanagencyinsocialcognitivetheory[J].AmericanPsychologist,1989(44).

[7]KruegerJr,N.F.Whatliesbeneath?Theexperientialessenceofentrepreneurialthinking[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7,31(1).

[8]Luthans,F.Stajkovic,A.D.andEnvick,B.Effectsofgeneralandsocialself-efficacy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sandperformance[C].

ProceedingsofAnnualMeetingoftheDecisionSciencesInstitute,SanDiego,CA,Nov.22-25,1997.

[9]Chen.C.C.,Greene,P.G.and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8(13).

[10]Bandura,A.The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M].EnglewoodCliffs:Prentice-Hall,1986.

篇(10)

一、案例背景描述

石同学,20岁,广东某高校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大二学生。该同学大一成绩一般,离自己预期差距较大,因此产生挫败感,对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很迷茫,情绪低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疑问,不知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平面设计,本来他希望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但不清楚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他也想自己创业,但是父母家人不支持自已创业,希望自己从事一个比较稳定、保障性好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通过职业咨询,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路线。

二、咨询过程和方法

(一)接待收纳,建立关系

石同学在大二第一学期伊始,向笔者提及自己的苦闷和迷茫,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在听了他的诉说后,笔者告知可以给他提供职业咨询,并清楚讲明所能给他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内容,特别强调了不能帮助他作出决策,但可以协助他做出决策。在他了解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后,他同意笔者为他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

(二)第一次面谈

目标:收集来询者各方面信息,确定咨询策略。

与石同学的第一次面谈时,石同学情绪低落,对其进行适当的安抚,引导他说出心中的困惑。石同学在面谈中,对自己的描述是:动手能力强,喜欢思考,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家庭较困难,与周围同学相比,自己学习、家庭背景都不够优秀,会产生自卑心理。经过一年专业学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平面设计专业,并且对将来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还很模糊,如果自己创业,又怕创业失败,且父母家人都希望他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自己现在的学习成绩较差,怕毕业时找不到好的工作,内心产生迷茫和恐慌。

通过第一次面谈,可以看出石同学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等只是凭自我感觉,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笔者与其一起分析问题原因:一方面他对自己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对职业环境和职业定位认识不足,对自己大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导致产生迷茫和困惑,这也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鉴于此,通过与石同学协商,确定了指导策略和方案,并约定共进行三次指导咨询,每周一次。咨询的主要思路为:

1、帮助石同学来进行性格、价值观、兴趣、技能等方面的自我探索,协助其充分正确的认知自我;

2、帮助其进行职业探索,协助其树立职业方向、目标。

根据上面的咨询方案,让石同学通过完成自我探索的家庭作业,希望他通过非正式评估和正式评估的方法对自己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家庭作业内容主要包括360度评估和MBTI职业性格测评、霍兰德兴趣测评等来进行自我探索,并约定在自我探索后前来进行第二次面谈。

(三)第二次面谈(五天后)

目标:协助来访者完成自我探索,完成咨询方案中的第一步。咨询的主要步骤包括:

第一步:与石同学共同解读自我探索测评报告;帮助其建立自信,全面了解自己。

第二步:适当布置作业,安排下一次咨询。

1、自我探索

第二次咨询,石同学心情有所好转,面带笑容,并且主动告知,他通过做“家庭作业”,发现自己在同学和朋友心中的印象很好,他现在没有那么自卑了,但是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和职业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疑惑,希望能够得到帮助。针对石同学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辅导。

(1)360度评估:

优点 缺点自我评价 为人随和、富于亲和力,同时喜欢挑战自我、富有激情,且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强,略带完美主义倾向,兴趣非常广泛 自制力较弱、有点高傲、有时过于高调、爱钻牛角尖家人评价 积极乐观、喜欢挑战、环境适应性强、善良、热心肠 任性、固执、说话不经过大脑、易分心、爱钻牛角尖老师评价 活泼开朗、热情、社交能力强,口才好,适应性强、积极、做事富于激情、工作认真、细致、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高调、有些骄傲、好奇心过强亲密朋友

评价 热情助人不求回报、幽默、乐观、大大咧咧、感性、愤青 固执、过份执着、爱钻牛角尖同学评价 活泼开朗、口才好、社交能力强、热心、活力四射、乐于助人 有点自我、高傲参加社团

综合评价 社交能力强、口才好、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有激情 不够听取别人意见、过于理想主义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石同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在做这个评估的过程中,石同学发现大家都很喜欢与他相处,也发现了自己没有留意的优点,比如乐观、工作认真负责等,在与朋友同学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他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没有在意他的成绩和家庭,这让他感觉好了很多。笔者对石同学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多与同学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3)职业兴趣探索

石同学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果兴趣类型为:SEA,社会型得分最高。说明石同学适合从事社会服务、广告相关的工作,喜欢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善于言谈,乐于与人相处,同时富于冒险精神、喜欢竞争、有野心/抱负,不太喜欢以机械和物品为对象的工作。石同学对这个结果表示认同。自己确实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4)职业性格探索

石同学MBTI职业性格测试结果性格特征为ENFP。笔者向石同学澄清测试结果,并告知结果仅供参考。测试结果显示:石同学是理想主义者,但有时会不切实际;善解人意,情感丰富,情绪波动较大;适应能力强,乐于助人,但也常常被别人的问题困扰;有冲劲和闯劲,但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不够坚持。石同学通过测试,对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石同学认真而全面的对自身的自我认知和测评结果进行了综合归纳分析,并把疑惑部分与笔者进行沟通和探讨,就目前来说,石同学对自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2、总结分析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用到的各类测评,石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且测评结果与其本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测评结果深信不疑,在咨询的过程中,笔者一再强调,所有的测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澄清,向他详细讲解了其中的疑点,纠正了来询者对相关术语概念理解认识上的一些错误。

3、布置家庭作业

由于家庭原因,石同学在找份稳定工作和自主创业之间犹豫不决,在咨询结束时,建议石同学回去后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创业相关的知识,例如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现状等情况,同时进行“专业和行业分析报告”,找相关专业、职业人士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收集关于专业和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深入了解自己专业情况,确定大学期间、毕业后五年内的目标。

(三)第三次面谈(第二次面谈七天后)

目标:协助来询者树立职业目标、定位。在职业选择和发展方面得出清晰的答案。

石同学告知,他在一周的时间内,结合网络搜索有关知识、视频或成功人士访谈录等内容,主动向学长、专业老师了解专业和行业情况,通过学院老师的帮助,与从事平面设计的两位师兄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同时多渠道了解创业相关知识和条件,与一位自主创业且小有成绩的校友联系,了解创业的过程;目前已经对专业和创业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深入的了解,石同学逐渐认识到:自主创业十分艰难,不只需要创业热情,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创业团队,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取得成功,并且创业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给自己、家庭等都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自己毕业后可以从事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可分为: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等十大类。他最喜欢其中的平面媒体广告设计,刚毕业时工资一般在4000-5000之间,而工作一两年后,工资可以达到一万左右,虽然工作中也有压力,但相比创业,稳定很多,压力也小。问起石同学最后的决定时,他表示,希望毕业后进一家广告公司,成为平面设计行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石同学给出自己制定的大学学习和工作后五年的目标:

时间段 目标大二 以专业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为主。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参加辩论队、记者团等社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大三 (1)认真学习高年级课程,积极参加各类设计大赛。(2)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的课程。参加学校开展的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职场技能。大四 (1)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树立自我形象。抓住各种实践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在工作中寻找不足,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2)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考取相关证书以增强自己的硬件实力。毕业后

一年 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参加公司培训,了解公司大致状况,了解公司的工作模式、工作需求,对照自身,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多与同事、同行交流,以拓宽人际关系和初步获取职场经验。毕业后

两年 端正心态,认真工作,虚心求教学习,准备晋升设计师。毕业后

五年内 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辅导的最后,我和石同学一起仔细的回顾了整个咨询过程,共同分析、总结这三次面谈。询问石同学在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石同学表示,他通过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已经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也清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至此,结束了整个咨询。

三、案例启示

本案例中,石同学因为对自我和职业认知模糊不清,对未来迷茫,从而前来咨询,并最终确定职业目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是高校职业指导中典型的咨询与指导案例。过程包括:接待登记、信息咨询、诊断咨询、择(就)业指导①。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是针对来访者在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量体裁衣,运用职业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协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帮助来访者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实现积极的转变[3]。

1、做咨询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完善的过程。咨询师要经常学结,与同行分享咨询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真诚沟通,积极关注,可以促进咨询关系的建立。职业指导过程中,职业指导师和服务对象关系的根本性质是咨询关系,作为咨询关系,职业指导人员应保持自身和来访者的距离,避免来访者对职业指导师产生依赖。

3、每次咨询后,要适当布置作业,这样不仅提高来询者的主动参与性并且可以提高一次次咨询间的连续性。

[注释]

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68.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刘薇,郭爽,张罡.基于一份大学新生网络职业咨询案例的思考[J].长春教.

[4]黄薇. 浅析基于生涯人物访谈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案例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12): 227-228.

上一篇: 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下一篇: 实习基地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