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命教育理念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

篇(1)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篇(2)

我国的生命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快速发展了好多年,由最初的主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健康的教育逐步向更高层次追寻生命本质意义的教育探索。但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我国的生命教育依然显得很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学生自杀、自残事件不时现身媒体。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便成为现代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1 现阶段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80年代范围逐渐扩大,到90年代在台湾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全球各地的学科。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现有研究在具体意义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提倡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应该是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和发展;二是提倡生命教育是一种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等教育实践;还有的强调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目的,最本质的意义是在教育人们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虽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即让人活的更自我,达到一种全面自由发展的生命终极状态。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对生命物理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在人文领域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也越老越多,这些研究都为本论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尽管如此,但是国内外多是把生命教育的研究侧重于中小学之前的安全教育。而对于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的较少,大学生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校园事件频发的时期,更多的去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2 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切入点

第一,生命教育缺乏一定理论体系的支撑。由于生命教育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模式。虽然有的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具体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其尺度依然比较局限,没有脱离以前安全教育的影响,并且所针对的人群很狭窄,说服力不是很强。虽然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却又停留在实验报告、研讨会论文集、甚至谈话对话集的肤浅层面;虽然这些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由于缺乏深刻性、系统性,所以未能发挥指点迷津的作用。所以,我们应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生命教育的有关研究成果,来构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更形象更贴切地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进行理论上的全方位探索。

第二,生命教育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没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教学模式,也没有比较有效的案例分析。不少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理论性很强,缺乏现实的操作性,指导意义不是很大。在高校大力提倡学生生命教育的同时,也没有真正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缺乏切身学生实际的实践操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统一的教学计划,在校园文化中也难以见到对生命观有正确引导的内容和安排。在家庭、社会中更难看见生命教育的实施。

3 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第一,真正认知生命,确立生命教育理念。确立生命教育理念的前提是我们要对生命有深刻认识。如何才能更真实的认识自己的生命,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意识,生命存在具有基础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要将保持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原则。其次还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而绝非是人存在的最终目的,生命的存在还应该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还应该以其创造性去成就生命的意义。生命作为人的存在的物质载体,是人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及意义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有关人的论述将是空谈。所以,人不仅是生命本体的存在,更意味着生命精神意义层面的存在。这是教育工作者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真正的生命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当下生活和经验世界,不仅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本体所拥有的基本意义和尊严,最大意义的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以及生命精神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第二,建设具有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证。生命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思想理论课的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等的作用,使之形成一支生命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并确保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之间有效的协作和配合。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相依存又完全独立的生命个体,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互相的交往过程中来实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一个自身缺乏正确生命教育观的教师不可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心灵上的沟通,即使在课堂上对生命知识是多么的口若悬河,而学生课下依旧我行我素,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最终使得生命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构建生命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建设生命教育学科体系,首先要加强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和理论研究。生命教育是一门课程,但又绝不仅是一门课程,它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价值追求。它既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是为促进生命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开展的。建设生命教育学科体系,设置生命教育课程,进行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和载体。生命教育课程应该融入关于生命、生命价值的知识,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应该配以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把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让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科学系统地了解生命,明确生命的责任、意义和价值。当然,理论是长期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加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大学生在生命教育中丰富自己的生命涵养,拥有正确的生命认识和态度。

第四,开展生命实践活动,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实际行动的教育感化。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绝大多数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多尝试生命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感受。观看优秀的人生题材影片,关爱老年人,献血,看望生病的朋友,这些都是很简单却很实际的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从课堂拿到生活中去感悟,在生活中去感受生命价值。在这个领域很有教育意义的临终关怀可以很好的解释生命的存在意义,人的生命在拥有时,我们很少感到珍惜,也很少感受的生命的力量,而只要在特地的情景下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真实生命存在的意义,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渴望,活出有价值,有希望,有朝气的人生。

4 结束语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这一代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他们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压力,多关心当代大学生是每一位从事教育行业的人的职责,大学生生命教育正是基于现实的需求,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特点、性格脉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本质意义的认识,拓展生命真正的内涵,让学生珍惜生命的同时努力追寻生命更高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0.

[2]文雪.生命教育论[J].山东教育科研,2002(9).

[3]万玉.关注生命[D].开封:河南大学,2003.

篇(3)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拥有健康的生命是个体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往往忽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陷入生命理解的困惑。尤其在人才济济的高校,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不顺、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状态的失衡,引发心理危机。这常常表现为剧烈的心理冲突、严重的精神失常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推行和贯彻这种理念,必须首先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目前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多种定义,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笔者认为,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是一个人文概念,它着眼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并自觉健全人格,进而感悟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这个定义出发,高校政治辅导员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本位”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人性化工作理念,其合理内核是“爱”。生命教育聚焦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于彰显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服务于大学生的阳光成长,这本身即是一种“爱”的教育,作为施教者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一“爱”的理念。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证学生的合法利益,学会聆听;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换位思考,学会理解,懂得宽容,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问题生,更要用爱的力量融化心灵的冰山,以情育人,实现师生生命情感的交融。

二、探索有效途径,拓展实现渠道

(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折射生命的光辉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理解生命价值、识别心理危机、进行心理自助与他助等。首先,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论文演讲、心理博客等都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合理利用节庆纪念日。可以结合世界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春节、母亲节、感恩节以及重大纪念日如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等,组织学生开展生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他们体验生命的珍贵与亲情的温馨;再次,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与施予,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让他们学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最后,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领悟生命的价值。如《生命因你动听》、《荒岛余生》、《肖申克的救赎》等影视作品,以及马克・吐温的《热爱生命》、露易丝的《生命的重建》等文学作品即是生动的生命教育教材。通过文艺作品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不屈的灵魂,欣赏生命的魅力,在无形中培养坚毅不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在挫折教育中锻造坚毅的品质

首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当一个人拥有正确的生命观,并坚定地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抑恶扬善、走向成功。因此,在工作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特点,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逐渐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生命观;其次,主动进入学生心灵,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我们要按照学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心理咨询理论学习,通过谈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宣泄不良情绪,逐步提高心理调节与耐挫能力;再次,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受挫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鼓励他们投身于贫困地区建设,体验艰辛,感悟困苦,砥砺心志、磨练意志。

(三)在彰显个性的舞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完成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方面,要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特长,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最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平台。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获得宝贵的自尊感与自信度,逐渐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使其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自觉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逐步树立自立观念与自强意识。

搭建彰显学生个性的广阔平台,营造充满人文关怀、追求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各展所长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逐渐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三、创新教育形式,融入学生心灵

篇(4)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篇(5)

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主体,在支持性环境下,运用已知,发掘未知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创新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基础、锻炼实践能力和营造创新氛围为目标。目前,高校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制作科技发明等途径,但结果不令人满意。通过此途径培养出来的人才依旧是知识型人才,社会适应性差,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创新能力需要身心健康、有积极思维和心理品质的主体。而传统的局限的创新思维课程使大学生思维单一化,变相地摧残了创新主体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创新性活动的开展。

创新能力发展离不开支持性环境,通过有效地调节创新主体的活动,可产生有价值的创新性成果。高校走出这种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在尊重个体自然性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个体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科学性的生命意识熏陶、生命价值升华和生存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最终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能够积极承担社会角色的教育。它强调生命的生活化,重视道德良知、社会情感、社会能力等;它诠释了生命教育的归宿,使生命体具有理性;它以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为最高目标,激励生命奋斗。

三、生命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1.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物质基础。由于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大学生对自我生命的熟视无睹,致使轻生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发生。生命是教育的基点和源泉,生命教育的最基础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生命教育教人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体悟生命的神圣性。健康的身心是大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开展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2)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思想基础。首先,创新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具有创新人格的人来全身心地投入。具有创新人格的人一定具有超越性的意识观念及精神品质。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超越性是人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本质。超越意识是生命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根本的目标。

其次,生命教育可以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生命教育指出,人是有意义的存在物,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意义与价值,同时理性赋予人的反省的意识,使人具有自觉地关注自身价值与存在意义的能力。生命教育指导人生活要有意义就必须超越满足自我生命保存、自我生存需要的狭隘性,要对社会、他人承担责任,要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有所贡献。

(3)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智力基础。知识是创新与创造的起码的基础条件。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有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与相关知识,才能避免创新中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是因为,首先,生命知识本身就是人文知识的一部分。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最基础层面上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在高级层面上是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完善生命。它以善待生命、悦纳生命、关怀生命、超越生命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充满人性关怀,温暖、滋润和感化生命。

其次,生命知识与其他人文知识也有密切联系。著名教育学家杨叔子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生命教育涉及哲学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人体生理认知教育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创新,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活跃的思想,而生命教育这个无所不包的大熔炉在这方面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保证。

(4)生命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环境基础。环境是一种直观的而又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最需要宽松、自由、人性化的、有安全感的外部环境。生命教育要求学校铸就优美的、有生命的、有安全感的环境文化,致力于使大学成为生命的乐园。

以生命教育为主导的学校的环境主要指以静态化、具体化、形象化方式存在的具有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的物质文化。它要求学校的物质环境要以人为本,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体现凝聚力和生命力,培养大学生情操,陶冶大学生心性,产生归属感。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激发创新灵感。

2.生命教育蕴藏着丰富的创新因子,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生命教育的丰富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动力。首先,生命教育的丰富性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自然、生命、社会执着的追求并作为精神伴侣作用于他们一生。生命教育在理论层面从最基层教人认识生命,体悟生命的神圣性;生命教育从中间层教人认识生命的精神性,体会生命的独特性;生命教育从最高层催人自我实现,体现生命的价值性。生命教育在实践层面上教人知识、培养技能、社会交往、友谊爱情、尊重名誉、艺术审美等,生命的真善美也在实践过程中流露、体现出来。学生通过生命教育认识了自然的奥秘、生命的美好、社会的多彩,才能不断保持对自然、生命、社会的兴趣,而兴趣正是创新的原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主动性,才会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其次,正是因为生命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多元、广泛、丰富、综合,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不断地从生命教育中提取营养,收获创新的灵感。生命教育除了开设独立的、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外,还与美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有机结合统一,实现渗透式教学,充分发挥“整合优势”。除了教学活动还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中认识生命诞生—终结的历程,体悟生命真善美。开展专题讲座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学活动的补充。

(2)生命教育的情感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生命进入情感领域接受情感的渗透与催化,通常会产生创新的灵感与胆识。生命教育具有情感性,它可以通过作用于人的情感奠定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基础。

首先,生命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新冲动和欲望,从而丰富创新人格。只具备对生命、生活的热情还不能实现创新,在创新的途中会遇到很多意外与困难,没有良好的创新人格难有所成就。生命教育教人善于捕捉每个生命感动和冲动的瞬间产生的超强的自制力和爆发力,排除任何干扰,完成创新任务。

其次,生命教育的情感性能使人产生一种从生理到心理全方位的转变,获得认识的动力和光明之源。生命教育落实过程中,教师会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意识。情感决定人的生命态度与生命行为,“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认识的动力和光明之源。

(3)生命教育的开放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续动力。开放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变化是创新活动的前提。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狭隘、保守、封闭的心理和态度,使他们有“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胸怀对待万物;可以促进大学生不断汲取、借鉴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种人文知识的营养,使他们有广阔的视野和角度看待问题;可以激发大学生不断突破思维定势,使他们有勇于创新的理念和胆识。

(4)生命教育的实践性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行动力。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指出:“教育即生活。”所以生命教育的逻辑展开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命教育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倡导通过活动和情感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体验。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实践的过程是具有规律性和目的性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双向耦合的过程。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具有探寻规律的能力才能有所发现与发明,才有所创新。

3.通过生命教育的科学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时代。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生命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在观念层面、理念层面及实践层面进一步努力。

(1)在观念层面上,真正落实生命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重要地位。生命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能力与创新潜能的挖掘。我们的高校由于忽视生命教育或把生命教育当做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补充或仅仅作为狭隘的技能训练,已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感觉迟钝、情感匮乏、想象力不丰富、无生机活力,以至于最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高校要真正认识并认真对待生命教育,赋予生命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中,从管理入手,从具体抓起。

(2)在理论层面上,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高校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加以总结,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生命教育有自身独特的独特性,所以要有对应的教育形式与方法。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和思考,启发学生产生联想与想象。其次,生命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能够融合多学科知识,各科知识相互交融、渗透,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3)在实践层面上,大学人要全员参与,通过生命教育的科学开展,充分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生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大学人的参与。

篇(6)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SPAN>唐纳?/SPAN>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著名学者刘慧对生命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它揭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涵义。教育是人的教育,但人为何需要教育,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心追寻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教育的这一价值特性,揭示的是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目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完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现实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

生命教育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尤其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要务之一。现阶段,我国的生命教育必须针对中国的现实,既要包括生命教育的一般内涵和内容,又要具有中国特色,并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最有效的手段,即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合的方式来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服务。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背景和原因

现阶段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解决什么问题,即在我国开展生命教育的背景和原因。只有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国际宏观背景方面,主要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在上个世纪就开展了生命教育,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这一理念自然也影响到了中国大陆的教育领域。这只是一个大的背景,此处不作赘述。

其次,就国内大环境而言,则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这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其影响深入人们生活和身心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某种层面上出现了经济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矫枉过正甚至泛滥。这就表现为典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道德滑坡、唯科学主义等,并且由于市场观念导致的激烈竞争,整个社会都充满着竞争意识,并且这种竞争的结果一般都不是双赢,而是要么胜、要么败,这种激烈的竞争充斥着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这自然会影响到学校这一社会细胞,自然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到学生的身心。

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唯科学主义”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不够甚至缺失,导致学生在工具理性和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逐渐成为灵魂缺失和不健全者;第二,学习竞争和以后就业、生活的压力使学生的身心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放松和调整;第三,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家长在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对孩子的期望直接转化为对孩子的要求和规范,这种期望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形成压力;第四,就是学校的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和各种必须通过的等级考试制度,让学生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成果仅仅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考试来得到评判,并且直接影响到日后的命运,这自然对学生形成巨大的压力。

在以上大环境的影响和现代教育、考试制度规训下,学生面对压力、释放压力的途径和能力逐渐失却,致使不断出现学生的自杀和蔑视生命的现象。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一再要强调开展生命教育的直接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点从各个已经开始实施生命教育的学校和地区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文件的提法中都能得到体现,并且从一系列的关于开展生命教育的研讨性论文中也能得到体现,即这些课程、文件和论文大多都是从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出发,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以拯救学生的生命。

不难看出,这样的生命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关爱和拯救自然生命的层面,这自然是必须的,也是十分紧迫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相互联系和递进的三个层面:关注自然生命层面的珍爱生命、拯救生命的教育;关怀社会生命、人文生命层面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层面的;终极关怀层面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教育。

因此,现阶段,我们的生命教育应该以拯救学生的自然生命为基点和切入口,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此,而应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有针对性、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成系统地开展,使三个层面的教育内容充分发挥作用,达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

要让生命教育发挥其功效,需要有可行的并且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法、手段和途径。现阶段,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好途径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载体,并积极适度地开发新的资源和载体来进行。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单独开设生命教学类课程(当然,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单独开设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而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载体,即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平台,辅以适度的生命教育的专题和手段来开展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义,启迪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如过去旧教材过分强调中小学生要见义勇为,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都把这一内容作了修改,体现人文性,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注,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由此,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努力使教学成为一种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各个方面入手: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分层次实施生命教育

根据前文谈及的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分层次实施生命教育,这既是开展生命教育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常识的教育,还包括哲学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与生命教育的相应层次相互对应。根据这些教学内容,针对生命教育的不同层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和生命教育,这既能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也能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年龄段的学生来开展生命教育,这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课的相关资源和辅的生命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和认识规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学和生命教育。在低年级主要开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拯救生命的生命教育活动,并从家庭、社会的层面上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规范和要求;在中高年级则主要是开展第二层次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对家庭、社会、人际关系、婚姻、幸福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范体系;而在高年级以及大学生则主要从第三个层面上来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根基和依据,并使学生心灵得到皈依。

其次,就是针对特殊的问题个人和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这也需要针对不同个体和具体人群的特点,从生命教育的不同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并把这类教学贯彻在学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之中。

(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方位地开展生命教育

这个“多方位”既包括在教学内容上的多层次性,也应该包括教学的多角度、多维度和多方力量的统合。如前文所述,内容上的多层次,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内容都要被顾及到,并得到实施。而教学的多角度和多维度,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实现教书的目标,更要实现育人的宗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考试、更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并且更进一步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需要从上述不同维度多方位地开展和实施。生命教育其实质也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常识性内容,更多地体现育人的本质,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创新价值所在,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政治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主上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注,对课堂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培育“人”的教学。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必然能得到优化,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必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应当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激发其创新欲望,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张扬,鼓励学生超越现实,挑战传统。在创新教学课堂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能摆脱“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向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老师发难,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此外,“多方位”还应该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的力量的协调和统合,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角度为生命教育的实施贡献力量,并形成正强化的合力,而不是让学校唱独角戏。

(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成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

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成体系、教学计划有系统、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成系统。教学内容成体系,主要是要求能够符合生命教育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且覆盖要全;教学计划有系统,既包括教学内容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教学计划中要成系统,还要求在每一个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内容都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而教学过程、手段、方法等方面成系统则是针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手段、方法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要有相关的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当然这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升相关的技能和能力。

此外,在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为了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宗旨,还必须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教学中贯彻生命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应的素养和技能: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生命情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爱学生的学习、身心、生活和情感世界,并且要有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遇到出现问题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等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对学生的教育要宽严有度。

其次,依托思想政治课来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在必要的范围内丰富和增添相关的教学内容,使生命教育的维度得到体现。这主要可以从教材和教师两个层面来解决。教材方面,则可以在原有的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典型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而教师方面,则是要求教师能灵活处理和运用教材以及相关的课外资源来开展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把内容教活、把社会引进教学并服务于教学。

再次,依托思想政治课开展生命教育,要求在教学手段、方法上丰富化、多样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利用专题研讨、对话、情景剧、名人访谈等方式来开展生命教育,并让学生认识生命、生活、社会和人生,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凄苦悲痛,让学生正确认识成功、挫折和失败,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身、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做到分层次、有针对性、多方位、成系统地贯彻和落实生命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合理利用、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其教育人、塑造人、提升人、成就人的功效,同时让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篇(7)

大学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谋求“何以为生”的能力发展,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理性思索,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和生命本身的尊重,使得不少学生缺乏对生命和生活本质的全面理解,容易出现精神上的孤寂落寞和空虚无聊之感,从而引发一些危害自身、他人或社会的不良事件。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成人”之学,大学不仅要使学生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培养学生的襟、大视野、大境界,使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品质优良、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而生命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实施,正是基于这个目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理念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坚实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人们对死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学校开始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后来则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生命教育》一书中,华特士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学校的年岁,人的一生都是教育的历程。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的教授,使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代世界,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形态,也是教育的一种目标和内容。真正的教育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生命得以点化和润泽,活力得以鼓舞和激扬,价值得以肯定和提升。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言,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尊重与敬畏生命,是教育永恒的主旨和诉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和机构,应该是接纳和理解生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真正育人、成人之所。

二、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长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学生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与周围生命的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以珍惜和成就生命为主旨的生命教育强调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很多方面都能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提升。

1.同情与仁爱

同情,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悲哀,在感同身受中建立起对他人的关爱与悲悯。同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与自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的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既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高出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处于生理成长、心理发展与精神构建的重要阶段。在走向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一步步地确立。在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中,要溶入强烈而坚定的同情心,接纳生命的个体差异、尊重世界的多元和丰富,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关爱他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此时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有人说,看一个人道德、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修养如何,只要看他对别人的不幸做出怎样的反应就可以判断出来。面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是为他焦急,为他解难,还是冷漠甚至幸灾乐祸,就能充分显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情感修养直接表明其道德教养程度;道德教养决定着一个人同情和关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

同情产生公正和仁爱。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之美,领悟生命的真谛,关爱自然生命,培养其仁爱精神。当一个人对自然生命充满了爱,退而广之,他必然会爱生活、爱人生、爱社会,一个内心充满仁爱之情的人,必然也是一个精神充实,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益之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美德书》中,将“同情博爱”列为经典型的、不会随着时代与价值变迁而消逝的永恒美德的首位,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2.敬畏与珍惜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剧烈变化、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失去了对生命的关注,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自杀或杀人、虐杀动物、危害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件,一次次为当前社会的和谐安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所谓敬畏生命是指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在他体验到救援生命和使他避免痛苦、毁灭的欢乐时,敬畏生命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人。”

事实上,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神秘性所引起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先要畏天命,然后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家则认为世间万物均应法自然,而生命的存在是自然而生,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也应尊重生命的存在,庄子甚至为此而作专著《庄子·养生主》篇。因此,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重视自然生命本身,故而重视长寿,以及相信死是一种罪恶。”

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构建充实而深厚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与完善。万物有灵,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都有权利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生命教育关注不同生命的差异与多样,对所有的生命都心存善意,努力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生命教育的实施,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自由选择和自主成全的权利,都值得尊重和珍惜,生命本身就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3.责任与希望

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境,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身处逆境时,是沉着冷静、勇于面对,还是紧张慌乱、悲观退缩?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体现了个体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课业繁重、就业严峻、人情淡漠、交往受挫等种种问题,从而造成不少人心理压力巨大、悲观厌世、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感觉人生了无意义和价值,从而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和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近些年来发生在各大院校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责任感缺乏和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生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由此引发的一桩桩悲剧,不能不令所有人深刻反思。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意义来》一书中指出:“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要具体的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实现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期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味着担当和履行,体现着个体对生命的关怀和成全;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是个体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使得生命充盈踏实,使得人生自由从容,也使得整个世界丰富多彩。对自身、他人、社会抱有责任感的人,就能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4.意义与价值

不得不承认,我国学校教育充斥着很多极端功利的教导和诱惑,读书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过好日子,考好成绩是为了换取教师和家长的奖励,乖巧听话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好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这种过于功利的教育虽然能够满足学生暂时的心理和物质需求,但往往会在他们内心埋下过于世俗、追名逐利的种子。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和诱惑时,更愿意接受感官的刺激、物质利益的获取、暂时目标的达成,却渐渐失去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判断,更无意于对自身生命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反映“无聊”、“没意思”,觉得困惑迷茫;而学校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很少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倾听他们真实的呼声与心愿;也很少指导他们去构建精神的家园,帮助他们内心的充实与完善。大学生活的空虚乏味、了无意义已经成为大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状态。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教育是顺从生命和成就生命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始终捍卫的是生命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认同每一个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和意义。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意味着深切关注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情感,能够给他们在复杂社会和种种压力下焦灼不安的心灵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全面树立起对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关照和呵护。

5.幸福

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这是教育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问题。一个应该得到公认的答案是:为了人的幸福。幸福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从孔子周游列国以安天下到美国《独立宣言》中主张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古往今来的人们在为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寻求注解的过程中,都把教育当作了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方式。

人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人就没有教育;人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因此教育就应该基于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而在我国,“科学之上”的思维观念影响深远,学校教育偏重科学知识的授受,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反而失去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格交流,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学生身为受教育者,只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工具和容器,而不是活生生、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结果都是为了学生“成才”,成为合乎社会规范和标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不是真正让学生“成人”。大学教育更是如此,在严谨科学的学术生活与平淡随意的日常生活之间,很多学生无法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和谐平衡,也无法感受到学习对心灵和灵魂的浸和滋养,更无法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从本质上说,这种教育本身就是狭隘的、异化的。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知识的堆积。”

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需求和呼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希望实现每个生命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是基于“为了人的幸福”,是贯穿生命发展始终的一种积极的、人道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学生成才,更要成人,成为具有生命活力、享受生命乐趣、具有独特生命个性的人。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所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

三、大学教育:以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为基石

近代以来,受近代知识体系分化、分析哲学思维的影响以及工业化浪潮下“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科技理性成为大学的主导思维及价值取向,大学之“道”与“器”分裂对立,使得我国大学重技术工具性而轻人文思想性,也使得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过于理性而感性不足的现象。强调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研究与探索,而忽视对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关注与眷顾,生命意识淡薄、生命意义缺乏、生命成就感迷失、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模糊等等,都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寥落。

篇(8)

1.小组探究探究“生命的起源”小组活动中,学生们明白了男性每次产生的多达数亿个,而最终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个,也就是最健康、最强壮、最智慧的那个.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就需要我们格外珍惜.

2.母亲访谈课后,要求学生们回家与母亲深入交谈一次,了解一下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痛苦,还有自己生病时、失落时父母的焦灼与期盼.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爱,我们的生命既属于自己,更属于我们的家庭,即使仅仅为了感恩,我们也必须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3.多媒体展示课堂上,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自己成长过程中教师、医生、交警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整个社会都付出了极大的关怀,自己的身上肩负着创造未来、回馈社会的重大使命,当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记得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中国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到美国去参观,感慨于他们事无巨细地,就生活中一些诸如如何就餐,如何如厕,如何整理课桌,如何借书等非常普通、繁琐的小事进行不厌其烦地教育.或许,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为整体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在讲授“增强免疫,预防疾病”的时候,就组织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相关的具体事例.课堂上,学生们议论纷纷,多方调查、联系,所举事例均生动真切、具有典型意义.有一名学生说曾经被狗咬过,然后父亲马上带自己去打了狂犬疫苗;有的学生说曾从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某校学生由于食用长芽的马铃薯,结果引起集体中毒;还有的学生说自己曾因为食用了过期变质的面包,结果被确诊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打了好几天吊瓶;还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演示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说是当医生的妈妈教给自己的,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这节课,让笔者深感欣慰的是,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教材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树立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意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渗透了生命教育.

三、加强体验,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这句话来形容体验式教学的好处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生命的成长是需要学生不断的体验来获得的,尤其是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我们教师要创设种种适宜情境,加强体验,升华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体验与认知,促使他们学会坚强,学会体谅,进而健康快乐地成长.譬如,笔者在讲授“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时,就针对“是如何产生的”、“月经周期与排卵、受精的关系”、“性梦是怎么回事”、“初中生能不能恋爱”、“什么是网络综合症”、“什么是黄色污染”等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加强体验,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些问题较为敏感,很多学生有着或丰富,或朦胧的体验,却羞于在课堂上表达.于是,笔者采取了研究论文、学习心得、青春感悟等书面形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不要为了首次遗精而惊慌失措,要敢于、善于对性骚扰说“不”,能够理性排遣图片、视频的诱惑,等等,不一而足,促使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篇(9)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兴起于美国,经历了从“死亡教育”到“生死教育”再到“生命教育”的演变过程。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概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上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高校得到了系统推广。到上世纪的90年代,美国己经基本实现了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

1979年,澳大利亚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该机构作为一个国际性机构,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从此,西方国家开始明确使用“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

在日本,谷口雅春1964年出版《生命的实相》,最早推出生命教育。此后,针对青少年中出现的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等现象,国家1989年从修订《教学大纲》入手,开展生命教育,并将道德教育目标确立为“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生命教育。日本非常重视下一代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等自理生活能力,中小学则通过每年的“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组织学生到自然条件艰苦的地方,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近年来又针对青少年生命意识薄弱问题,大力实施“热爱生命,选择坚强”的“余裕教育”。

在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其湾地区最早。1963年台湾晓明女中开设《生活指导课》和《伦理课》,其中贯穿生命教育内容。1997年台教育部门在该校设立“伦理教育推广中心”,并通过它培养生命教育课程师资。1998年生命教育在台湾中学实施。2000年,政府教育部门将生命教育理念正式纳入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并计划在台湾40所初中及10所高中设置生命教育中心。同时南华大学设立了生命教育学研究所,台北护理学院成立了‘生与死研究中心’”,其他大学也陆续开设了生死学、生命教育等相关课程。

香港的生命教育始于上纪末。其生命教育注重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科目,设立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在大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生命教育在很长时间未得到重视,直到2002年云南大学马家爵事件发生后,人们才开始重识生命教育。2004年3月,北京中加学校开设第一个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同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尽早、尽快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同年12月辽宁省第一个启动了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出台。2010年,教育部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传统思想和现实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谋求的是“以何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许多高校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教育,即使少数高校在有限的范围内实施生命教育,其目的也仅限于预防大学生自杀。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珍惜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维护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核心。一是珍惜自己生命。相对于浩瀚无穷的宇宙,人的生命是短暂而不可复得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次疾病或意外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消逝,因此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父母和社会,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随便处置自己的生命,更不能因为一点挫折而放弃自己生命。二是珍爱他人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而美好的,大学生要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生命,不怨天尤人,不伤己无辜,要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学校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从关爱自己开始发展到关爱亲人,通过生命教育的熏陶逐步延伸至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三是珍视一切生命。生命不只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任何一个良好的生命存在,必须是个体生命与其他生命及非生命体系的相互协调。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生命意识,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还要珍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要拥有爱世间万物的博大情怀。

责任与感恩教育。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都肩负着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片面的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有许多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学习、做事马虎,过分注重自我,心理脆弱,精神萎靡不振,更缺乏感恩之心。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与感恩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并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和社会的理想中去,鼓励大学生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对自己负责,以此为起点,强化大学生的人生责任感。最后要教育大学生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要感恩父母、他人及社会。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周围的许多人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帮助,当大学生们独立之后,要有感恩之心,要对家庭、社会进行回报。这种回报是大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挫折和死亡教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人生也一样,也可能遭遇各种困难、挫折。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关爱备至,呵护有加,使许多学生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剧烈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感情困扰,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理智对待、有些甚至采取自杀、他杀等极端的方式解决。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其承受挫折和抗击打击的能力。每个人都要经历生与死的过程,“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总是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因此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必然包括死亡教育。但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关注生命的美好,避讳死亡的话题,死亡教育在我国几乎成为。许多大学生由于对死亡知识无知导致对生活绝望、对生命放弃的错误人生态度,有些甚至因为学业不顺、感情受挫、生活贫困而随意选择结束生命。近年来各高校自杀或他杀事件频频发生。因此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接纳死亡,让其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必然现象,从而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随意,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美好,从而使其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和谐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求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学生生命教育也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和谐、与他人及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首先,培养大学生身心和谐的意识。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人的身体和思想(心理)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命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家庭教育缺失、个人主观忽略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学校应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传授、提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其次,培养大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相处意识。任何生命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一个体生命都是其与其他个人、社会的相互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高校应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怎么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尽量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最后,培养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识。自然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类应当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对自然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因此,生命教育应培养大学生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然也具有生命意义和自身的内在价值,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其学会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自然。

参考文献

[1]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

[2]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3一44.

[3]李忠东.日本实施吃苦教育[J].河南教育,2005年2月.

[4]张华,张宗新.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学报,2009年11月.

[5]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8]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7月.

[9]朱芳.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三个层次[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12月.

作者简介

篇(10)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利用教师职能的转变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最大化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从而使其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因此,探讨与落实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十分必要发展性课题。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教师个人职业化转变为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强调教师应当具备严格、稳重、素质等教育教学职能品德,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等教学素质,符合“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然而,基于我国中小学素质化进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由学生为出发点,善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引导与教学学生,从而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最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成效。

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专业知识不足;

以笔者实践为例,新课程改革下,学校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高考成绩全州前列。然而,从新课程改革的大局观来分析,学校教师仅仅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理念,其根本在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等学习方式,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等学习精神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在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不高,有些甚至不进反退,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违背了“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一种不科学化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教师无法做到字、词、句等出处与文言解释有章可循,形成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失,是传统“以教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 ,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2、专业技能不足;

作为一所民族中学,教师应当构建一种统一、有效以及直观的教学手段,即发展与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现代化素质教育,其重要表现为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从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施教。基于学校教师整体水平一般,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导致在信息技术无法融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使得一些教学资料不创新、不切实、不趣味等缺失。除此以外,基于学校的教学发展,对于一些多媒体设备、课件等教学资源的缺失,以及加上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师综合信息统筹,未实施分层、分批、分段式的信息技术培训,无法形成教师队伍之间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校现代化素质教育进程发展缓慢。

3、师德作风不足;

何为专业发展?其核心在于专业精神,即服务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利益。然而,结合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言语上、行为上对于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对于自身师德的衡量标杆把握不足,存在一些缺失与偏差。比如:在某高中进行的一次师德调查过程中,6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师德应当有待加强,包括教学态度(学困生),教学行为(体育教师过分碰触女学生)等。在审视最近几年来,一些学校校长、教师等不雅事件的发生,直接敲响了师德作风的警钟。以此为戒,告诫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加强师德作风,从而才能符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4、教学反思不足;

所谓教学反思,即教学总结与分析以及评价与交流的综合过程。根据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学校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学习目标”,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其不是效率化的课改目标,而是拼搏化的教学方式,是构建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明显、过分地利用教师的下岗剩余时空、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时空等多方面,缺乏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之间三方面的教学总结与分析以及评价与交流,影响了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情感等,让其无法正确地审视自我,进而降低了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步伐,不符合形而上学的教学理念。

三、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道德(即师德)。

古人云:厚德载物!其阐明人类德行与事物发展的关联性,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其本质在于教师师德寄托于教育与学习过程中,以其厚重的师德、丰富的人性去塑造对于学生的尊重、关爱、教育,从而让学生们能够信赖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新课改措施与教学资料的可持续发展。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是根本在于人性的传递,让学生们也从教师教学中获取道德的标准。从哲学研究出发,即教师也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有以下几点:(1)尊重与关爱学生,强化教学互动;(2)引导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师生情感;(3)学习与培养哲学思想,提升思想品德;(4)树立与践行理念与目标,发挥自身潜质。例如:组织观看党内政论以及师德录像、开展校园“教师职业道德论坛”以及师德论文评选等,如此,提升了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2、开展与实践“专业学习”的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以笔者教学实践为例,学校名列前茅其根本在于学生的拼搏学习,而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中等偏上,也是目标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困境。结合新课程改革下其他中学的一些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方面:

(1)创建教研组活动;

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以教师队伍为出发点,通过管理、交流与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开展,从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以及高级骨干教师每学期校内组织学科知识讲座,合理规划演讲主题,除此,联系一些其他学校的教育专家进行听课指导,进而总结与归纳现阶段教师的讲课质量、效率、成效等多方面,从而谋求更宽广的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理论、高考备考对策等多方面内容。

(2)创建“青蓝工程”;

所谓“青蓝工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重点帮助与培养新一代青年教师,同时也给予资深老教师新创新、新知识、新经验。其培养过程,“以老带薪,以新促老”的模式,有效地解决学校教师“青黄不接”、“教学陈旧”等问题。例如:开展资深老教师的优秀评选以及青年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树立教师队伍中的榜样作用,从而引导更多的教师创先争优,最终实现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综合化发展。

3、创建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仅是增强现阶段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更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年级学科教研组以及教师个人应当发展自身的兴趣、专业技能以及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等多方面,创建一些不同主题、学科、形式以及角度的课题研究小组,让教师们能够发展自身专业以及交流专业技能,互补互生,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比如:地理组“地理中的水、土壤、空气等研究”、语文组“高中语文背诵研究”、数学组“抛物线的生活应用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唐廷虎;黎进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与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3)

[2] 季成伟.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

上一篇: 教师个人自我剖析材料 下一篇: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