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0: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闻观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对“做自身实践的研究者――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的体会。
讲座中,我能感受到沈老师沉静的思考,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建构起自己独特见解和风格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过程,我想,也许这就是优秀教师的特质。
做自身实践的研究者――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这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教研的重要性,并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其实教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使我们对教研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兴趣和信心。
二、对“研生研学,让教师的教有效地为幼儿主动的学服务。”的感想。
1.了解幼儿的差异点――让差异成为教育的资源,让教育适应每个幼儿的需要。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关注那些角落里的孩子,更应对他们给予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如冰心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其次,爱就不能放弃。
2.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是教师职责所在。教师的责任是让儿童对学习充满热情和生命力,瑞吉欧教师是这样解读教师的职责:“教师就是发现、了解并跟随孩子的目光,并让孩子的目光更具有生命力和更有价值,
3.为幼儿创造适宜的体验点,把握与幼儿互动的介入点。这让我们领悟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
4.教育应回归幼儿的生活,生活即教育。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整天的活动中;教育,流淌在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教育,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健康、艺术、社会、语言、科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并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得到创新。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
从我几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体会到:生活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幼儿园的一切活动、生活都是教育。大社会、大环境是儿童学习的大课堂。这就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涵义: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借用尚庄小学张营校长的话“如果你不是校长也不是副职,那么参加这次培训你很幸运,说明你的领导重用你。”我很幸运参加了这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看家庭教育案例,心灵上很受触动。下面我对这次培训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先说一下培训安排。这次培训为期三天,教育局长全程跟踪,作了讲话和总结。培训请了家庭教育专家周慧玲、马青松老师,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张营校长,柏城镇中心校校长贾守军、柏城镇中学心理咨询师张国红老师做了讲座。最后,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郑新华老师播放了两个家庭教育案例,分别是《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九零后的坏女孩》。郑团长对案例作了点评和总结,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并安排了回校的工作。 第二,几位专家讲座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下回报:周慧玲老师主要讲了教师家庭子女的教育,也就是教师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己的园。如何育好自己的园?周老师的理论是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是教出来、养出来、育出来的。不管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扬长带短;不惯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惯出来的孩子长幼无序,目中无人。家庭教育教什么?教伦理。家庭教育育什么?育人。家庭教育养什么?养生。周老师还讲了她的三快理论:愉快、勤快、痛快。快乐的秘诀是“凡事往好处想”;家庭教育和谐的秘诀是“责任往身上揽”。马青松老师主要讲了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要改变孩子,从改变我们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
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张营校长主要讲了他们“家校一体,智慧育人”的办学模式,要求家长与学生同步,先给家长鼓劲,再定期召开家长会。他们学校根据家长的信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信箱》;注重红星评比,不考虑分数,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校、在路上、在家庭的表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办学理念是一月一次的家校沟通,分四步:一、向家长回报学生在校情况。二、向家长回报本月工作情况。三、向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四、让家长给学校提合理性意见。课改让家长参与,每学期考试让家长监考,让学生构建家庭书房,要求是三年级以上有床、书架、桌子、凳子,书多少不限;三年及以下学生小,可以没有床。学校的做法是逐个学生家庭拍摄书房刻成碟,期末发给学生,叫“家庭智慧”。在家长会上提出“向传统宣战,小地方造大效益,小山村创造新公民”的口号。“教师轻松,质量上去”的办学管理是从教案开始,废除应付式教案,不写教案不等于不备课,教师写教学反思和过失。根据教师的反思和过失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教育的火花》口号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吧。第二个是放手工程:不能放手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能放手的班主任是没有能耐的班主任,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第三是智慧教育论坛,利用集体智慧,打造教育平台,开展智慧课堂:让学生讲课,批改作业。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用郑老师的话说尚庄小学是"学生干老师的活,老师干校长的活,校长干自己的活。"贾守军校长主要讲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如何做教师。张国红老师主要讲了儿童心理营养的几个阶段和人的情绪管理。
第三,说一下自己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感受吧。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当今的教育状况是:教师忙、学生累、家长怨、家长烦。我们面对太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亲情的缺失,让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为了孩子以后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家校沟通更是推卸不了的责任,要做到不难为家长、不惩治孩子、不放纵孩子 、 不拿家长说事;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宾,不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上宾 ,有时候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两片云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击成雨,我们做教师的要在不同的高度和层次与学生家长共同撞击成滋润学生健康成长的甘霖雨露。
关于幼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在历下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我参加了4月份的___培训。为期三天半的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专家学者的报告,收获颇丰。
这一次培训,首先聆听了___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边霞所做的《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专题报告,她告诉我们,幼儿美术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美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中一句“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老师和幼儿都在被造就,老师通过给幼儿上课,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反过来,幼儿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各种技能,形成了各种习惯的养成。
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执行馆长薛文彪为我们做了《幼儿美术教育新概念与方法》的专题报告,并在现场示范美术水粉画的操作过程,讲解了他自己创新的借形想象美术创新方法。
中国早期儿童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卓雅为我们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的报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领域的有效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时间,我却收获了许多。在美术方面,要多给幼儿
新闻培训会心得
2011年7月5日,我有幸参加国土局组织的新闻培训学习会,对于我这个初入此行的人来说,面对陌生的新闻写作,这次培训学习显得意义非凡。
在为期一天的培训中,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叶红玲、白起文老师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新闻写作的最基础知识: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如何着手,到如何发现新闻采点的着眼点,到举例说明新闻写作中容易进入的误区,另外两位老师还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经验毫无保留的传达给我们,这使我受益良多。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对于我的入门工作有了很好的帮助,对如何做好新闻工作有了新的启发,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和敏锐的双眼去感受,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才能发掘出更有意义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更好,更有价值的作品,同时写新闻必须要先研究新闻,多读报纸,多研究报纸,从中学习写新闻的技巧,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使新闻写作的量变到质变,才能达到新闻写作水平提升的效果。
通过这次紧张有序的培训学习,我对新闻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勤观察,多写勤练,将这次培训学习的内容融入到工作中,发现工作中每一个可贵细节,记录下公司事业稳健发展的足迹。
2018年在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部室的鼎力相助下,总编室全体人员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总编室工作大致分四项:1、《灵宝新闻》编发2、灵宝一二、三四套节目编排3、广告存档
一、 新闻编发严把导向关。
2018年总编室共编发《灵宝新闻》265组 2550条。先后在《灵宝新闻》栏目里开辟了 “回家过年”、“新春寄语”、“两学一做”在基层、“脱贫攻坚在行动”等十余个系列报道和专栏,有力地服务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新闻编排中我们严格坚持新闻稿件 “四把关”审核制度,严把舆论导向关,不发马虎稿、含糊稿,确保了全年新闻节目的正常播出和无政治事故发生。
二、节目编排力求丰富性。
2018年灵宝电视台共有自办栏目11个,除灵宝新闻日播节目外,其它节目多为周播或月播节目。节目随意性强,首播时间、节目时长不固定者较多,重播率高,但总编室节目编排人员克服固难,圆满完成了编排任务。在安排好自办节目的同时,为考虑到观众的收视需求和我台创收,我们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统筹兼顾、力求创新。另外,为严把节目质量,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节目播前审查制度,对于外购的电视剧、专栏节目我们做到播前审查、重播重审,确保了节目的无事故播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更应看到自身的不足,2019
1、加强外出学习培训,充实编辑力量。
总编室现有新闻编辑2人,现有编辑长时间缺乏业务技能方面专业培训和业务交流,思想保守老化,工作疲于应付,缺少创新。需加强编辑外出培训学习或注入新活力。
2、进一步充实节目内容,提高频道收视率。
由于总编室工作牵扯部门多,工作千头万絮,希望台领导、各兄弟部室 一如继往支持、配合总编室工作。另外,我们还计划做好或希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发挥总编室职能。在节目安排、栏目设置、等方面做好统筹,积极参与台里宣传工作的策划,为领导前期决策和后期执行效果情况提供服务。
2、建议台里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总编室
近年来,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成为了国内电视媒体讨论的话题,但是由于当前电视新闻直播连线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现代化背景下,要求我国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从报道形式及侧重点入手来不断完善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快速发展。以下就是对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延展与创新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完善自身直播报道形式。
1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延展
1.1 新闻节目直播连线常态化
新闻节目直播连线是电视传播形式中的一种,其与其他电视传播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其补充了现场直播中的现场感及真实感,促使受众在观看新闻节目时可容易被带入到新闻现场的氛围中,继而可更为全面的掌握到新闻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四川台等主流媒体就选择了以直播形式来报道新闻事件的内容及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此种报道方式不仅为电台赢得了高收视率,同时也促使观众随时了解到救灾的具体实施状况。因而在电视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应逐渐将其应用于常态化新闻报道中[1]。
1.2 拓展移动直播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自身移动直播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2014年湖南台“两岸健儿携手横渡台湾海峡”的新闻直播连线报道中,电视台出动了百号新闻工作人员赶赴台湾为直播连线节目进行准备,且在海上直播活动报道期间,准备了先进的直播装备,移动报道整个新闻内容,反映出了游泳健儿进行挑战的激烈场面。并随时联系主演播厅,报道现场状况,让观众更好的感受到现场气氛。另外,从此次报道效果中可以看出,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岸媒体的进一步合作。
2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创新对策
2.1 新闻直播题材的选择
新闻直播题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报道效果,因而在实际报道过程中要求各个地方电视台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经过探讨的形式总结出一系列适合直播连线的新闻类型,然后再根据新闻题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报道形式,最终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报道质量。其次,在确定好新闻直播题材后应对新闻报道事件进行选择,但是在对事件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确保该事件处在动态发展状态,以便凸显出新闻直播连线意义所在。此外,一定要确保直播新闻事件具有吸引性,即应是受众所关心的话题,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受众对新闻直播报道连线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再次,为了确保新闻直播题材选择的合理性,要求地方电视台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构建相应的突发事件直播反映机制,以此来推动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创新与发展。
2.2 突发事件直播的新闻监管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创新要求当代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相应的突发事件直播新闻监管。对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参照旧的新闻监管机制,结合当前新闻宣传实际来完善新闻监管体制内容,且应在内容中明确规定出突发事件新闻直播处理策略,且将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最终减小直播产生的负面效应;第二,电视台新闻主管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突发事件直播新闻监管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且促使新闻从业人员在良好的监管环境中能规范自身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且形成高质量的电视新闻直播连线形式;第三,新闻监管部门应定期对新闻直播连线报道质量进行检测,以此来达到监管目的[2]。
2.3 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是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关键,对于此,要求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定期安排从业人员参加相应的培训,使其在培训过程中能提高自身洞察能力,进而在突发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其可凭借自身洞察能力随时发现事件中的新情况,做好新闻事件直播连线报道,且就此避免失误报道现象的发生。例如,在直播政治导向内容时,新闻从业人员就应凭借自身所掌握的相关法规内容来完成直播连线中对政治内容的有效把握。此外,电视新闻直播连线对演播室主持人的新闻事件总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了实现电视新闻直播连线的有效创新,要求演播室主持人应通过对相关书籍的阅读等形式来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且承担起自身在新闻直播连线中的职责。
2.4 多点直播报道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报道中,大部分电视台都选择转播车及卫星直播车的形式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但是由于此种新闻直播报道手段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资金的投入,因而在电视台未来发展中应逐渐推动对多点直播报道形式的应用,以此来解决传统报道中的资金问题,且由此实现突发事件的有效报道。此外,在多点直播报道中,应强化对便携式直播设备,如手机视频、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满足多点直播发展条件,且加深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例如,全球知名电视新闻网在电视新闻直播连线中就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图像与声音共同传输为主的多点直播形式,为此,国内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也应参照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来不断完善自身新闻直播连线手段。
2.5 拓展全知视角
加强教育培训,既是“走转改”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根据我区新闻采编队伍的现状,结合“走转改”活动要求,我们与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密切合作,组织开展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突出重点,体现内容的针对性。从新时期新闻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坚持以“干什么、学什么”为原则,着重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委托中国记协等组织编写了十三门学科知识教材,并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比如专业技能方面,我们针对目前新闻从业者中有相当比例的非新闻专业学科背景的情况,聘请专家学者讲解消息、通讯、评论等常用新闻体裁的写作特点、方法与采访知识;职业道德方面,我们聘请学界和业界具有突出研究成果和工作业绩的专家学者,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规范的系列讲座。
二是创新形式,务求效果的最大化。鉴于我区地域辽阔、人员集中成本较大的实际,我们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学员自学教材、网络远程授课(辅导)、交流学习等办法,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做到所教即所需、所学即能用。同时,注重加强培训教育的互动性,定期安排集中讨论,并设立网络专用邮箱,组织专家学者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以考促学,提高人员的参与度。为了使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我们采取以考促学的办法,在每个阶段的全员培训结束后,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理论素养的考试、专业技能的考察、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对综合成绩达到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合格标准以上的人员,颁发《新闻采编综合素质考核证书》,并作为评选先进和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通过行之有效的促学办法,极大地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实现了对新闻采编人员学习培训的全覆盖。
二、创新活动方式,做到“走”得深入
通过一年来的活动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走转改”是一体的,只有“走”得深入,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创作推出更多文风清新的新闻作品。所以,我们始终坚持以“真下”促“真转”带“真改”。
一是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同志带头走基层,了解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情况,现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推动工作落实。各级新闻媒体负责同志坚持常下勤下,通过蹲点、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抓“活鱼”、“鲜鱼”和“大鱼”,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当好排头兵、先行者。
二是坚持把打造精品贯穿始终。全区各级各类媒体都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专题专栏,集中连续刊播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涌现出一批品牌栏目和新闻精品。比如内蒙古日报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做到了每天见栏目、天天有报道;内蒙古电台在重点新闻节目中推出“倾听第一线·广播记者走基层”栏目;各盟市所属媒体也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题专栏。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媒体共开设近200个专题专栏,刊播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9000多篇,为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把服务群众贯穿始终。能不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走转改”活动的试金石。活动中,我区各级各类媒体加大民生问题报道分量,推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达到了记者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比如去年我区马铃薯遭遇严重滞销,区直媒体走基层的记者首先报道并予以持续关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马铃薯卖难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完善工作机制,做到“转”得到位
制度机制管根本、管长远,是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有效保障。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特别注重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探索完善“走转改”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基层蹲点机制。全区各级各类媒体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累计建立固定的活动基地和联系点1780个,并依托基层联系点,组织开展蹲点调研、定点帮扶、双向互动等特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到农村牧区、工矿企业、学校军营等各行各业,了解民生民情,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群众,采写出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
二是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我们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到各新闻单位考核之中,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估评奖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工作安排、收入分配、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各级各媒体也普遍建立了采编人员下基层档案,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好新闻推荐进行挂钩,调动了广大新闻工作者投身基层的积极性。
三是健全讲评引导机制。我们注重发挥新闻阅评的引导作用,《新闻出版阅评》开设“走转改”阅评专栏,从各媒体的栏目设置、报道内容等多个方面加大阅评力度,在表扬好栏目好作品的同时,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定期开展阶段性总结,评估各新闻单位开展活动情况,发现典型,交流经验,推动各地各新闻单位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狠抓整改落实,做到“改”得有效
查找问题、改进工作,是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根本目的。活动中,我们对照“走转改”精神要求,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认真查找问题,抓好整改提高,确保“走转改”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是解决突出问题。各新闻单位将前一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和分析检查中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归类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开展集中治理,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同时,我们还要求各级媒体普遍建立“走转改”公开承诺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派出督导组,赴各地各单位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基层群众的反映,听取走基层同志的意见,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促使“走转改”活动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同时,注重总结来自基层、生动鲜活的新创造新经验,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不断扩大“走转改”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开展群众测评。我们坚持“开门”办活动,要求各新闻单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既让群众看到“走转改”的实际效果,也让新闻工作者作风在群众的检验中得到锤炼。比如《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举办“读者节”,专门征求基层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意见建议。一些媒体开设“读者来信”专栏或网上进行问卷调查,刊播和征询群众对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以及对“走转改”报道的意见和建议,均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系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相关链接:
带着真诚走基层
通过走进基层、感悟实践,使新闻工作者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水平,这是“走转改”活动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最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9年3月15日,转发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新闻战线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宣办发(**)10号]后,根据的部署和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省记协继续承担起对新闻单位的学习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关于在全省新闻战线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我省各新闻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办事机构;同时,建议要注重发挥市级记协的作用,有条件的市要把“三教办”设在市记协,尚不具备条件的市要关心市记协的建设,使之尽快担当起办公室的职能,力求做到工作机构不散、工作力度不减、工作标准不降,确保各项教育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6月22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倡议书》和中国记协《意见》的发表,标志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入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为重点的新阶段。省记协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关于响应报告团《倡议》和中国记协《意见》的工作方案,并于7月7日,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会上,对开展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重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省记协发出了《关于浙江新闻界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建议》;省市主要新闻单位汇报交流了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新闻界先进人物代表发了言,并举行了省市新闻单位响应省记协“建议”的签字仪式。全省11个市市记协组织当地新闻工作者代表通过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的视频直播收看了实况。由此,我省新闻界迅速掀起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热潮。
由于跟进及时、措施到位、成效明显。我省新闻界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得到、全国“三教办”和中国记协的关注和肯定。副部长李东生在我省上报的信息简报上批示,请中央新闻单位进行报道。7月24日至26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等中央媒体相继来浙江进行采访,报道了我省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二、抓好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由省记协组织聘请社会监督员队伍对新闻行业开展社会监督是我省新闻界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首创的做法,得到了和全国“三教办”的肯定。2004年,省记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程和实施意见,与11个市记协合作,聘任了1700余名社会监督员,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省的社会监督网。截止今年11月底,全省共收到社会监督员来稿来电4000多条,全省共编发“社会监督简报”200多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来,省记协又进一步加强了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及时为监督员提供了学习资料,专门编印了《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员手册》。省记协领导还到杭州、宁波、温州、舟山等市给监督员进行业务辅导。7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的社会监督员代表交流经验,研讨工作,气氛热烈,省记协也对下一段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作了部署。新闻局副局长黄传芳、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魏铭祥等领导专程到会高度评价和肯定了我省开展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会后,《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连续两期刊登了我省的经验做法和优秀监督员李志成的事迹,向全国进行了介绍推广。在8月25日召开的全国新闻战线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我们以“扎实推进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为题作了发言。
今年下半年,我们又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对全省的社会监督员队伍,按照“精干、管用”原则,吐故纳新,精简缩编,着力提高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在坚持全面监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组织专项活动。从10月中旬开始,省记协与浙江卫视联合组织了为期两个月的“把社会监督员请进门”活动。这次活动由省记协从全省各地的社会监督员中挑选了13名比较优秀的骨干,对浙江卫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重点监督,每位监督员都写出了监督文章,帮助浙江卫视找问题,出点子,实现新闻媒体与社会监督的双向良性互动。12月20日,在杭州召开了“把社会监督员请进门”活动的评点、表彰会议。会上,社会监督员们积极发言,在对浙江卫视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对某些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浙江卫视对这次活动非常满意,还为10名监督员的监督文章颁了奖。
三、加强新闻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正面宣传
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三农”宣传,为大力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我们组织全省新闻界开展了“百个专栏服务‘三农’,千名记者深入农村”活动。同时,为确保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大力创建一批新闻宣传品牌栏目(节目),培养一批优秀采编播人员,在全省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活动。3月10日组织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各级新闻单位迅速开展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广泛动员,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
今年全省各新闻单位共申报省级名专栏(节目)培育对象160个,开设服务“三农”的专业频道、专版、专栏共302个。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至少有3000多人次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深入农村第一线。6月28日,浙江省首届名专栏评选揭晓。在评出的十大名专栏中,既有《今日关注》、《浙江第一线》、《浙广早新闻》、《浙江新闻联播》等原来已经产生较好社会影响的老牌栏目,也产生了像《倾听·人生》、《阿秀嫂的家常话》、《关注》等新兴优秀栏目,对全省品牌栏目(节目)的培育创建工作作出了示范。12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三教活动领导小组和省记协又评出“三农”报道优秀栏目22个,每个奖励壹万元,提名奖10个,每个奖励二千元。
为了充分展示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成果,扩大新闻品牌栏目在老百姓中的影响,省记协于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在杭州武林广场举办了新闻品牌栏目与广大受众面对面活动,这项活动创意新颖、形式活泼,既贴近新闻单位工作实际,又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新闻品牌的良好效应,受到了新闻界和老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
四、强化、完善培训、调研机制,推动新闻队伍建设
举办了**年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和全省首届“总编辑论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各单位在加强宣传品牌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的新经验和新作法。:
2、新闻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电视新闻编辑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手段与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时代性。实践中,许多编辑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同时不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新闻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型,固定不变的排版格式、节目报道形式,每档节目均以完全相同的程序化方式进行,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与积极性。部分电视编辑只是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微博等搜集新闻素材,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而重复、夸大事实的报道,不能体现出新闻的实际价值。
所谓有志者要学到老,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电视新闻是一个走在媒体前端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统筹和把好关的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学习的脚步,提供编辑的创新性,除了编辑稿子时要统筹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客观需要,还要增强编辑内容的趣味性,捕捉受众的观看心理,提供新闻播报的收视率。[3]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驾驭能力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例如对于突发性事件,编辑人员应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思路,以独特的角度阐述事情的实质,作到及时、有效、准确的为观众提供新闻资讯。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走出办公室,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发现、提取新闻素材,同时通过了解百姓生活,可以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生活性与趣味性,更能吸引广大观众,因为电视新闻的受众绝大部分是普通群众。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4]电视台可以为专业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提供定期、专门的培训与经验交流的机会,培训进行的同时是一个加强学习、积累编辑经验的过程,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分享电视新闻编辑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新闻节目播出后对于观众心理与需求方面进行的研究,从实效性、价值性、政治性等方面予以评级。以此可以不断的总结,提高电视新闻的品质,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工作流程,提升新闻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大量的出现,为人们获取新闻消息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电视新闻与“自媒体”特点的相互结合,可以创新电视新闻的亮点,增强吸引力,微博、微信的评论观点可以作为电视新闻的素材来源。要转变电视新闻的工作流程,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采集、编辑过程中,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插入精彩的网民评论,其时长、篇幅的大小应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合理安排,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所以,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养成广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5]
1.积极角色。新闻媒体强调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新闻媒体服务公共利益的体现,也就是发挥其积极角色的功能。它具有引导社会的舆论方向功能。突发事件是消极的变动,它给大众带来挑战,切身地感到某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新闻媒体可以激励人们奋起应战、攻克困难、推动发展。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主要是运用新闻媒体的信息公开的特点,实施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对不正之风的监督。由此推动政府总结经验,改进作风,提高控制和处理危机事件的水平。预防功能,突发事件报道是一种舆论监督,也可以防微杜渐,它对社会具有预警之效。危机过去之时,新闻媒体不可忽视灾后总结,总结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解决的途径等。
2.消极角色。矛盾可以转化,如果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角色认识不正确,就会使积极功能在瞬间转为消极影响。第一,破坏性作用。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的精神松懈、意志涣散,它往往能败坏人的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也就是说,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它消极作用的空间。因此,突发事件破坏性的大小与事件传播手法、基调方式等密切相关。第二,煽动性作用。从心理学来看,爆炸、杀戮等突发新闻因电视画面刺激性强,容易挑动人的不良情绪,使控制本能的理性逐渐减弱,煽动起一种与社会既定秩序不和谐的情绪与行为。同样,频繁的灾难新闻会让人对现状产生怀疑,以至于生成悲观厌世的情绪。这客观上的警示往往给人夸张的误导,从而人人自危。
二.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1.充分建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体灵魂,他的基础要素是客观真实。真实性是新闻媒体取信于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媒体的报道应当是公正、客观、真实的,如果事实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也就会失去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
2.保证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新闻报道与其他表达形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速度,它最讲究的就是快。快,才能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快,才能获得“先入为主”的主动权,快,才能把一切歪曲事实的报道和谣言在第一时间加以阻挡。快,才能让受众信任和依赖媒体,从而减少突发事件消极影响的扩大和散播。
数据新闻又叫做数据驱动新闻,是数据技术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大数据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必然发展趋势。数据新闻的基本概念,是在编辑新闻内容时,借助各项具有时效性的真实数据,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此作为报道热荩在原有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对新闻内容的宽度和深度进行延伸。数据新闻中所用的数据具有公开性特点,并且这些数据在经过处理分析及深层挖掘后,需要以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才能更好服务社会大众。
一、数据新闻的价值
数据新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新闻描述、事实判断、预测走向及信息定值四个方面。首先,利用数据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将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比纯文字表述更加清晰、明了,同时还可以对看不见的短期过程进行描述。其次,能够利用数据对新闻事件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新闻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对新闻事实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并且,可以将数据制成曲线图或者折线图,根据已经得到的数据及变化形式,结合图表对数据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判断新闻事件的大致发展方向。最后,可以通过数据对社会现象规律进行总结,明确社会现象与人们生活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服务,帮助人们解答生活中的困惑。
数据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经济类新闻中,数据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
1.提升了经济新闻的真实性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经济新闻也不例外,并且,经济类新闻所报道经济活动和经济事件与社会经济建设有关,更需要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有效。在编辑经济新闻时运用经济数据,可以从客观角度,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阐述新闻事实,有效避免了虚假经济信息的出现。并且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文字论述的时候,是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论述依据的,提高了经济新闻内容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新闻传播,对受众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产生影响,而这是建立在受众对新闻内容进行详细阅读的基础上的。经济新闻传统编辑方式比较单一,文字在新闻内容中占有较大篇幅,阅读过程枯燥、乏味,新闻报答效果并不理想。在编辑经济新闻时运用数据,可以将数据制作成静态或者动态图表,既能突出经济新闻的报道重点,又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使民众更加乐于阅读。
3.延伸了经济新闻的宽度和深度
经济新闻传统编辑方式基本是以文字性描述为主,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新闻价值很难被挖掘出来,导致新闻价值较小,不具备加强的说服力,很难引起民众的关注,无法实现预期的新闻报道效果。将数据运用于经济新闻编辑报道中,可以以数据的不同特征作为分析角度,对经济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对数据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预测经济活动及经济事件未来的趋势走向,挖掘更深层的新闻价值,增强了经济新闻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经济新闻编辑中数据运用所遇到的问题
基于数据运用在经济新闻编辑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必须保证数据运用的科学、有效,但是,在经济新闻数据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不利于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
1.数据收集难度较大
数据收集是数据运用的第一步工作,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经济新闻编辑中的数据应用情况来看,数据收集难度是比较大的。首先,我国新闻媒体所掌握的经济数据信息十分有限,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掌握在政府和企业手中,但是这部分数据的公开程度较低,即便公开也多是以报告和报表的形式,无法为经济新闻编辑提供较为全面的数据。
2.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
数据在经济新闻中不仅仅起到对新闻事件的描述作用,还具有更深层的价值。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是当前经济新闻编辑中数据运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运用数据时,有些数据并不能完整描述经济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需要配注相应的文字加以说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不明确。同时,数据的参考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容易出现经济新闻内容重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闻事件主题不够突出。除此之外,没有利用数据变化规律对经济新闻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有效预测,数据背后所隐藏的深层价值得不到有效利用。
3.数据可视化方式比较单一
静态图表和时间轴是当前我国经济新闻编辑中数据运用的主要方式,单一的数据运用方式严重降低了数据的可视化程度,无法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同时,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对数据处理技术及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整体处于落后水平;动态信息图表运用较少,过多的静态图表容易造成受众的视觉疲劳;经济新闻内容表现形式过于生硬和单调,很难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层挖掘,使得经济新闻数据运用价值大打折扣。
4.数据互动性不强
要想实现理想的新闻报道效果,就需要以数据为载体,实现与大众的良好互动,但是当前我国经济新闻编辑中,在运用数据缺乏有效的互动性,新闻报道影响力较小。虽然很多经济新闻在编辑过程中都运用了大量数据,并设置了评论平台和分享功能,以方便受众对经济新闻内容进行讨论,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但是读者只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分享新闻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制成新的数据,在数据互动中的参与力度不足。
针对当前经济新闻编辑中数据运用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推动经济新闻数据编辑形式的创新和改革。
1.找准数据运用点
要想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新闻编辑中的作用,首先就需要找准数据运用点,保证数据运用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标题和导语是整个经济新闻的眼睛,是φ个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标题和导语中运用数据可以对读者形成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比如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中荣获一等奖的两篇经济新闻,都是在标题和导语中直接运用数据。主体材料是经济新闻的核心内容,需要使用大量数据进行充实和深化,在运用数据时,必须照应标题和导语内容,保证前后数据的一致性。同时,经济新闻的背景材料也是运用数据较多的一部分,能够更加直观的将新闻背景全面展现出来,使新闻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
2.深层挖掘数据价值
对于经济新闻来说,数据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数据的背后往往蕴含着经济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经济事件的发展趋势,所以,在经济新闻编辑中运用数据时,就需要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层挖掘。在经济新闻编辑过程中,媒体工作者要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中分析出某个新闻事件报道的最佳角度,以提高数据财经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比如,2015年财新网在报道双11狂欢日的时候,不仅对天猫、京东、等多家电商企业的交易情况进行了比较,还以12小时交易额、移动端交易额比重以及去年交易情况作为分析点,对当天的交易情况进行了预测。
3.丰富数据可视化方式
丰富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可以增强经济新闻的吸引力,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所以便需要采用多种数据可视化方式。首先,可以使用静态图表以及动态图表对数据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将经济新闻的整个演变过程及变化趋势反映出来,比如英国《卫报》就经常使用架构图、折线图等表格形式。其次,可以采取时间轴和关系网的方式,将经济新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突出新闻事件的主体。最后,可以将地理信息与数据相结合,实现地理信息的可视化,比如,财新网在报道《红色通缉令众生相》时,便将各项数据制成了动态的全球地图。
4.增强数据的互动性
1.1 完善信息传播渠道
新闻报道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般来讲,区域由于自身发展所限,人们接触外来事物的时间、频率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巨大差异,他们信息来源主要依靠电视、、广播、新闻等传统渠道,而由于地区性限制,新闻往往成为他们关注信息的主要方式,新闻对于民众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民众各项决定决策。
1.2 推动相关工作正常进行
做好新闻报道是有效推动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形势之下,无论是政务工作的开展还是其它业务,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情况,必须做到有的放矣,尽量与受众要求高度统一。而新闻是基于基层调研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受众接受到与他们客观需要高度吻合的信息,更容易激发他们新闻获取的主动性,信息供给也信息需求的高度统一,有利于提高新闻利用率,它是保障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客观性需要,无论从民众的角度还是政府的角度来看,它都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可以说,新闻报道实质上等同于上传上达,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是政府推行各种政策方针的先行者与执行人。
1.3 提升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
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不容忽视的,在新闻报道当中,再好的题材与信息点如果没有人将它发掘与拓宽,那它始终只能呈现单一的报道模式,无法提高新闻信息的纵深度与受众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完善力度,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与团队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从“质”的角度真正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强化新闻报道同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竞争力,真正使得新闻工作与民生发展相适应,全面提高新闻自身的服务能力。
2 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有效方法
2.1 坚持科学原则的引导
以科学的原则和行为准则来约束自身的言行,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从业原则。因此新闻工作者所坚持的舆论的最终导向也就必须合理化、科学化,进而带给人们以最为正确的引导,同时这也能够彰显新闻工作的执行力以及先进性。而这一做法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新闻宣传的整体力度加以全方位的提升,因此我们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新闻的舆论的导向的科学性以及实际性加以全方位的规划,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对当今社会的整体形势加以明晰化的分析和预测,以把握时代的整体脉络。第二,对当下的政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政策予以一定的点评,但这一点评不能是片面化的、表象化的,必须切合实际且效果持久。总体而言,单位在开展新闻宣传之时,必须立足于当前党的政策与方针,唱响主旋律,紧紧围绕当前工作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宣传,对主题的传达采用系统兼宏观的模式,将一些新闻事件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深度报道与推广。
2.2 贴近实际
确保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新闻要切合当下的实际,即切合群众生活的实际,在此基础上,间接提升新闻的亲民性以及时代影响力。而这就需要从群众的具体生活之中选择较为符合大众日常的新闻,以此来让自身的新闻具备时代的活性,而这样的新闻才是高质量的新闻,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所以新闻工作者自身就要围绕这一目标而切实地努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自身的新闻宣传能力,这也是当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其次,加强对新闻报道专题的改进力度。对于一般新闻媒体而言,其大部分都存在专题性的栏目,但在其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却往往受制于工作人员指导思想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它们多数强调灌输式的单一的平面报道模式,并没有加入自身的看法与观点,对于受众而言,往往会食之无味,而对于节目本身来讲,则容易使其无法深入,道路越走越窄。因此,必须立足于以上所涉及的基础上,借鉴其它专业新闻报道经验与理念,对新闻进行重新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新闻水平。
2.3 重视个人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