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0: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视媒体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未来的媒体传播将要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网速的提高,网络访问速度的提高更是决定于三网融合的拟合度和兼容性。从目前来看,我国三网融合还处在探索阶段,技术壁垒已经不是决定性的问题,政策导向和推动将是今后发展的动力,这也将是三网融合技术的起始点。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即终端、内容、交互应用将进一步改变三网融合的格局,最终演化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
2.1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跨界于虚拟与现实世界,将两个世界的信息一体化的新技术。其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仿真后,将虚拟的信息放置在现实,实现了一种超现实的感官。未来媒体发展的两个趋势是信息平台一体化和虚拟现实视界融合。而作为传统电视媒体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不能只通过政策来防止终端的流失,而应通过改革来应对被互联网蚕食的市场份额。现如今,网络机顶盒风靡全国,它不仅拥有传统电视所具有的内容,更是实现了网络资源和交互式功能的集成。因此,很多的广电用户转而变相投奔了互联网资源。而作为电视媒体也正在积极发展高清机顶盒业务,这一技术既丰富了传播内容,也提高了画面质量。从电视内容上看,视觉增强技术有利于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在直播一些重大体育赛事时,可以通过视觉增强技术,实现多空间、多内容的交互叠加,以提高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由此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回归电视媒体,同时对于电视广告的推广也具有重要意义。
2.2建立以需求为生产驱动的电视媒体系统
建立一个全方位交互式的电视媒体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需要现有的电视网络突破地域和政策上的限制,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差异化需求。以需求带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快捷、完备的新闻资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权威的指导。但这对于电视媒体来讲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用户为中心的节目制作,其中必要的审查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是系统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内容上得到保证,为用户过滤掉垃圾内容,才能保障用户享受到最方便、最周到的服务,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
2.3电视媒体传播载体的发展
从最初的单向电视节目的传播,到现如今交互式高清节目的出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人类不断突破想象力极限的原动力。最初人们获得信息只能依靠电视和广播,而后就发展成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可穿戴设备。可以说这些终端设备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推动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试想,若干年后,当你需要获得第一手的信息资讯时,可能带上眼镜,电视媒体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同时将触觉、嗅觉等不同的感官信息集合到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这将彻底颠覆原有的呈现模式。简言之,电视媒体下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使媒体内容和传播途径发生巨大改变,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紧密。
3电视媒体需要改进的问题
3.1需借鉴数字媒体的尖端技术
如借鉴数字媒体的服务与互动元素,改变以往的制作播出模式,增加互动点播模式,从终端点播的数据中分析其规律和偏好,将对今后节目制作的方法和广告的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应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平台,增加观众互动环节,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3.2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行业洞察力
这就要求电视从业人员无论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是节目的采编和采访渠道的手段等方面都应该有所提高。以热点话题的敏感性为切入点,不断延伸节目主题的深度和宽度,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揣摩其心理好奇点,进行内容最大限度的延展,增加观众的粘性。
3.3建立健全、完善的数字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相关政策制度
随着数字媒体爆炸似发展,应尽快建立业内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媒体发展的脚步,又可以保证其在一个合理合法的环境中公平竞争。
国内新崛起的强势媒体集团完成了在本地的扩张和资本积累以后将向其他地区扩张,因而对众多势力薄弱的地方性媒体形成全面冲击。另外,受数字电视的逐渐普及的影响,观众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了,原来各自拥有的大小不等而又带有垄断性质的传播市场正在被瓦解。几乎在全国所有的新闻传播市场上都或明或暗地涌动着资源重组、市场重组、媒介重粗、力量重组的浪潮。原有的单一品种、单一市场的媒体已经显得势单力薄,不足以抗击风云突变的市场经济和境内外强势媒体的冲击。面对央视、各省级卫视以及境外媒体的巨大压力,城市电视媒体都在积极地寻找转变和改革的出路,然而在政策、资金、人力等发面都很有限的情况
下,改革的步伐缓慢,问题重重。
一、企业化改革的“有名无实”
为应对市场发展,城市电视媒体纷纷效仿上级电视台进行企业化改革,集团化改革,和股份制经营成为改革的两大主题。区域性地方电视媒体企业化改革的初衷是做大做强,解决资源配置上的散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应对不段发展变化的电视市场。现在,全国百余家城市电视台都开始或完成了企业化改革,还有很多城市媒体成立了当地广电局控股的传媒集团。但从实际情况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简单“加帽子”的“有名无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离真正的集团化改革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近几年,“集团化”已成为我国媒介的一大关键词。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管理者提到,在广电集团里面,电视台和集团究竟是什么关系。过去,很多人主张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由电视台来创办广电集团,集团是电视台的一个经营实体。现在大多数地方电视台都是这样一个思路,即由电视台来创办企业,建立一个传媒集团除原电视台方向性节目之外,其他的外包式节目连同广告的经营全部放到集团里去。而现实中却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这里我们以改革较早的杭州市广电集团为例。虽然,该广电集团改革较早,发展也颇见成果,然而,单就所谓的五花八门的人员聘用关系来看,我们就能发现集团化改革的问题所在了。在整个广电集团内部,聘用关系的由高到低大概是分为以下几种。有广电局的公务员属于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般频道总监以上一级的都是属于这样的聘用关系。其次,是国家事业单位正是工作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事业单位编制。虽然整个广电系统已经进行了企业改革,但是,原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大都是台内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本身也都是原系统中的中高管理层,他们不会因为成立了广电集团,就抛弃了事业编制的“铁饭碗”,因此事业编制已然存在于改革后的集团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改革后的集团聘用的人事关系了,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后的成果可同样也体验着竞争带来的压力。而这种聘用关系至少是名正言顺的台里人,在集团聘用的下面还有很多种聘用关系,比如频道聘用、栏目聘用、临时聘用、企业派遣、实习等等聘用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大都与事业编制、集团聘用的人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可是无论从待遇或地位都与以上几种聘用层次的人相差甚远。(以上为笔者参加杭州电视台招聘时,考查、调研结果)分配的不平等就会引发矛盾,而矛盾本身源于制度的缺陷。道理很简单,就是所谓的集团化改革不彻底。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我国的广电集团都是在原电视台原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集团成立后电视台、电台就应该退位成为集团经营项目的其中之一。而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牵扯到了感情的因素和利益的因素。一些电视台提出质疑,到底是电视台管集团,还是集团管电视台,一些电视台的老同志,要通过“电视台管集团”这个意思体现他的价值和贡献,这里面牵扯的矛盾就比较多。因此,现在各地电视台的企业化改革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有名无实”的。笔者个人认为,随着大家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再加上人员更迭,真正意义上的集团管电视台一定会实现。既然进行企业化改革,就不要只改革人员的聘用关系;既然要办集团,整个集团就要有自己统一的管理系统,电视台、电台虽然是集团的旗舰,但决不能成为整个集团的管理者。
二、“股份制”反而强化了“旧体制”
为了加快电视台的企业化进程,各地电视台开始尝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很多人希望通过股份制解决分配问题。但其实通过股份制解决分配问题是成本最高的一个办法,而几乎所有搞股份制改革的电视台又都是以全员持股的方式进行改革的。这样企业将来发展的成本将会很大。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旧体制的钢化和重建,等于强化旧体制。在旧体制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解决不了,搞全员持股的股份制之后,这个问题回更加严重。纵观整个市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体现为大家普遍公认的“主人翁责任感”,可惜这种责任感往往不是体现在发展上而是体现在分配上,在事业发展上则往往持反对态度。比如随着电视台的发展,经营范围的扩大,新栏目的组建,职业化的有更高素质的新人,那原来的“老人”怎么办?“老人”往往对引入新人持反对态度,甚至有的地方台竟然可笑地搞起了所谓的“人事封锁”,大连电视台竟然5年没有引进新的人才,表面的原因说是由于内部人员饱和,其实是因为“老人”们怕年轻人抢饭碗,多一个人分羹,每个人就少分一点。可“老人”们却不曾想到,不引进新的“厨师”,羹只会越和越少,越喝越差。(以上为笔者在大连电视台实习工作,调研结果)试问,在电视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电视台若想发展,并跟上时代的步伐,怎能5年不引进新人才呢?另外,台内的人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有很强的在退休前把电视台“分尽吃空”的动机。但丛企业长期发展来讲,又必须留有一定的发展资金。从整体上看,用全员持股这种方式来搞股份制,不利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超产权”论,认为并不是搞了产权明晰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笔者赞成这种看法,事实证明,股份制并不一定就能解决电视台的竞争力问题。比如,浙江温州电视台,搞股份制改革比较早,但采取新机制的作用并不像原来期望的那么明显。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解决内部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股份制能不能增强竞争机制,怎么引进竞争机制。其次是激励机制,我们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确实很不到位,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电视台发展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朱金玉,巢立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7.
[2]黄升民,周艳,马丽婕.广电媒介产业经营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
[3]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06.
1)互动性差、传播单向。传统的电视媒体也往往只是线性传播,传播形式往往是由中心向四面传播,单向传播方式往往只能够是由观众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能做出反馈。电视媒体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样的特点会导致实际传播过程中会形成终端个点的彼此孤立,没有联系。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系。
2)内容差,形式单一。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电视新闻类节目往往是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节目都是模仿央视,内容来源也比较单一。从形式上来看也是比较单一的。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地话就必然会影响到实际工作质量。对于这些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2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获得了较快发展,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将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重新得到科学合理地应用。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把握住电视媒体技术同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要大胆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应用。
1)增强传播透明度。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过去电视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方式。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媒体要想适应新形势就应该采用新的传播策略,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话语、百姓话语来直面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增强传播透明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公众获得信息原以及话语权的机会。
2)逐步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以及沟通感。用电视媒体技术来传播新闻应该看到,它在互动性方面不敌微博,微信等媒体。但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互动以及反馈等形式来多向进行。在应用电视媒体技术传播新闻的时候要逐步增强互动性,要鼓励观众利用微博、微信以及互联网等手段来发表观点、参与节目以及表达意见。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民间各类微信息源的整合力度,要让大众成为媒体人,民间记者的存在将能够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活力。
1、提高电视新闻高度及深度
在云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条件,电视新闻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推动电视新闻的稳健发展。尤其在网络迅猛发展的条件,公众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消息,进而引发热议,甚至在网络上直接形成辩论,基于这种条件,便给予传统媒介客观全面的报道的机遇,由于传统媒体概括性比较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直接弥补了网络报道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最终形成社会舆论,促使公众思考。所以,在云媒体时代里,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高度和深度,从而使其更具有品位和权威,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
2、增强电视新闻互动性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里,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而在云媒体时代里,应在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基础上,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增强其互动性。同时利用网络新闻报道等多种途径,使传播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比如,《新闻60分》栏目,它在这方面就有了诸多创新之处。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其优势,和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使观众积极参与进来。其次还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留言,发表看法,同时还可以提供新闻线索,并给予一定奖励,激发观众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在云媒体时代的发展下,强化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不断增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使电视新闻成为服务百姓,沟通民生更好的工具。
3、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有效性
传统的媒体新闻线索主要通过读者爆料、市民投诉等多种途径获取线索,而在云媒体时代,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就需要发挥网络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采集新闻线索,有效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比如,在网络上,通过聊天、看论坛等方式及时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通过留言或者聊天互动进一步了解事件的概况,为全方面和多角度的报道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往往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且对于观众的忠诚度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在云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需要借助网络直播、博客等多种途径,实现电视新闻的网络观看。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提高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确保事件报道的时效和效力,使电视新闻成为真正传播在大街小巷的媒体云。
4、加强民众与媒体的交流
在云媒体时展下,观众可以通过登录微博、论坛等途径来消息。由于网络媒体可以获取、传输大量的资讯信息,传统媒体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针对此,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民众和媒体之间的交流,推动电视新闻的发展。另外,在云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使得意见性信息变得比较突出,优秀的电视新闻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事实性信息,同时还能够为观众提供诸多意见性信息。所以,通过新鲜、感人且突发的时间,打破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充分发挥云媒体的优势,拉近民众和媒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主要是以立体化和全方位的声像作为主要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自由度,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受众互动,但是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宽松的网络环境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言论发表也更加方便自由。因此,电视新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添加与网友互动的内容,以便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在开展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对网友的言论进行点评,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网友参与的激情。不断强化电视台与网络结合,积极拓宽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切实增强电视新闻的宣传力度。[2]例如,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央视网实现了由央视网络版向大型视频新闻网站转变的局面。
(2)电视新闻与移动媒体相结合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作为重要的通讯和交流工具,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沟通联系。随着使用手机的人员不断增多,手机网络快速发展,电视新闻多媒体化逐渐显现出来,甚至促使手机成了人们随时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手机接收信息成本较低,手机上网人数不断增加,从而直接推动手机成了电视新闻重要的传播途径。[3]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还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报道,从而有效实现新闻与移动媒体较好的结合。
(3)电视新闻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下,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主要是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讲究的第一原则便是真实性。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反应党的路线和方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电视新闻还应该在舆论快速传播背景下,坚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合理地将社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结合起来,充分凸显传统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有效实现社会效益和新闻价值双赢,以便推动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的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策略
(1)积极联合新媒体,有效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力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播放时间固定、接收地点限制的局面,同时逐渐摆脱了人们单单依靠电视新闻来获取信息的途径,促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利用互联网来观看电视新闻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的传媒力量。在2010年1月,我国通过了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发展的方案,这个政策为电视新闻媒介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媒体也逐渐开始实现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转变,较好的改变了以往单一终端服务向多终端服务的现状,有效提升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更重要的是更新了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理念,创新了新闻信息传播技术,拓宽了传播手段,这样便为电视新闻节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因此,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新闻应该不断加强与新媒体的联系,紧紧围绕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及时反馈受众对信息的意见,通过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受众的参与度,切实提升电视新闻的节目质量。
(2)加强媒体监管,切实保持电视新闻公信度
1)尽量避免出现播出失误现象
在全媒体时代下,由于拓宽了新闻信息的来源,扩大了受众沟通交流的空间,这样便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全面和生动,但这样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信息的安全风险,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安全和监管工作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在近几年电视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口误门”、“哈欠门”、“补妆门”等各类失误问题。
2)合理规避娱乐化趋势
在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新闻节目是否存在过度娱乐的倾向,便需要以最终传播效果为判断标准。这主要是因为新闻信息传播主要是宣传真实、善良和美好的一面,而娱乐化的新闻信息传播却只是以增加收视率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主要目标,盲目的满足受众感情宣泄的需求。在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获取途径不断增多,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信息判断的标准。再加上当前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收视率,这样便直接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的过程中偏向娱乐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电视新闻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不断鼓励创新,坚持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管,合理规避娱乐化趋势,从而确保电视新闻节目在坚持创新性和思想性的原则下,不断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性,合理清楚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低速化现象。
(3)强化电视新闻互动性,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式
为了激发受众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大参与新闻活动的力度。将单一性的电视新闻向互动性过渡便是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性质的过渡,能够有效地让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彻底将受众群体从传统的被动接收模式中挣脱出来。其具体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电视直播、热线电话、手机短信以及异地切换实时视频等手段,来对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进行有效地提高。其次,对于网络媒体(如博客和微博)的嫁接而言,要加大合作的力度,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电视直播与网络在线的双向实时互动效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节目增添了活力,这不仅体现在新闻内容的选取上,还充分体现在新闻节目表现形式的独特上。因此,可以通过网络BBS论坛、微博评论、短信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有效增强电视新闻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合理增强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安徽省芜湖市广播电视台的《第一看点》是一档民生类栏目,从2014年初开始,通过植入“芜湖第一帮”微信平台、短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同时栏目主持人也在节目中抛出一些与观众互动的民生话题,节目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收视率也是一路上扬。此外,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要求很高,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性很强,在一些突发、紧急的事件发生之后,电视新闻可通过网络、移动通讯等平台,以直播、连线等方式为广大观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现场信息,融合多元媒体,为受众带来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4)积极完善深度新闻策划和报道,提升新闻信息价值
毋庸置疑,新型媒体在时效性上是具备了相对优势的。但在新闻详实性的保持上,其终极的砧码是在于电视新闻之上。因此,作为电视台应该加强新闻团队的职业化程度,大力完善深度新闻的策划与报道,将往日受众群体的“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过渡,从而为电视新闻能在深度性上独占鳌头提供有效的保障。新媒体的应用,不但能够改变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传统习惯,还能彻底颠覆电视新闻为主的地位。新媒体的应用,代表着用户为主力军的时代即将到来。其快速、准确、全面以及博大人文情怀的完美展现,势必会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进人多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4大主流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搞好电视经营,关系到电视行业的整体壮大,关系到电视频道的发展,关系到电视节目的生存,这不仅是电视台决策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个电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电视作为和舆论宣传工具,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作用和功能决定了中国电视的经营以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另一方面,电视台作为自负盈亏的事业实体,为了保证正常电视运营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又必须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视经营可以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区分为节目个体经营、频道整体经营、广告整合经营。
1节目个体经营——节目生命周期决定经营策略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提供给观众的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一样,也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这种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阶段、迅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1.1早期阶段
节目的改版和创新是保持电视节目活力的重要手段,是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展的灵魂。电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不断变化,如何使自己的节目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使自己的频道成为观众经常光顾的频道,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节目的改版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推出创新节目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在节目的早期,由于节目推出时间不长,观众的认知度不高或者观众没有养成收视的习惯,不可能具有很高的市场规模。所以,在早期阶段,其经营策略为一方面提高节目质量,一方面注重市场推介和宣传,使其尽快为观众认知、熟悉和接受,并逐渐变成观众的收视习惯。
1.2迅速增长阶段
具有潜在市场需求或能够创造收视需求的节目会逐渐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其收视率会不断上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处在迅速增长阶段,表明该节目或节目类型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这时,新的加入者会越来越多,激烈的竞争尾随而至。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人才、资金优势,其他电视台的后发优势不容忽视。这时的经营策略,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不断创新,在为消费者提供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稳定观众群来收获价值,提高市场效益。
1.3成熟阶段
任何节目或节目类型的增长也有自己的极限。达到极限的节目其市场的规模基本饱和,吸引新的观众群的努力不会具有增长阶段那样高的投入产出比。这类节目已经被观众接受,并具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节目的收视率较为稳定。
尽管处于成熟阶段的节目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但由于大量的频道推出相同或近似的节目,观众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同类节目之间观众的流动在所难免。如何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时刻吸引他们的目光是处于成熟阶段节目的编播者要解决的难题。一般而言,成熟阶段节目的市场营销策略应该集中在如何延长成熟期上。传播者要研究自己节目的观众群,倾听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和希望,适当地增减或改变节目的内容与风格,满足忠诚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需要。
1.4衰退阶段
日出日落、由盛及衰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有的节目必须不段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较长的成熟期。当更新的节目流行的时候,原曾辉煌的节目会走下坡路。对于处于衰退阶段的节目,结构性创新和逐渐退出是可以选择的市场策略。节目收视率逐年降低表明节目原有的观众正在流失,新的观众没有相应的流入补充。对于这种节目,要么进行结构性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观众的时尚,要么逐渐淡出媒介市场。
2频道整体经营——观众资源决定经营策略
现在的电视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以节目竞争为主改变为现在的以频道竞争为主,电视经营也已由节目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频道经营为主。现在一个省级电视台大都办有几个频道,如何使几个电视频道优势互补、整合发展,形成1+1>2的效果,是频道经营的重点,这就要依据观众情况改变经营策略。
2.1经营策略与市场架构
一个公司或集团,最重要的事情是制定经营策略,频道经营策略的确定有赖于准确的市场架构分析。中国是全世界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可对收视习惯来讲,最多6个频道被经常收看。怎样在当地做成第一电视台,或第二电视台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经营策略的调整,就是通过结构调整进行资源整合。除了整合资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节省成本。频道的经营策略影响到未来的电视收入,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市场的大小和经营状况。针对不同市场形成合理架构,实现效益最大化。
2.2竞争对手与资源分析
要搞好频道经营,一定要清楚频道的竞争对手,其规模怎样,他的成长规模、互动能力、广告量、优势劣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以频道做竞争对手。每个台的几个频道,一套和谁竞争;二套和谁竞争;三套和谁竞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区分,假如你连和谁打拳都不知道,你能赢得比赛是不可能的事。做资源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经营者了解电视台本身资源的强势和弱势,以便对各个频道的规划做出明确的策略。资源分析是研究自己台内已有的资源。以判断创新或调整频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要确认资源的可利用性,如何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此确定符合本台各频道实际的经营策略。
2.3收视分析与频道定位
每个电视台都要为频道找寻最适当的节目,来迎合收视观众的偏好,争取最多人收看,以提升收视率并增加广告或频道收益。利用现有的收视率资料,或利用媒介调研,分析收视群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家庭状况和居住地区收视习惯,并利用其在不同频道、节目和不同时段的研究来帮助频道区隔,做好节目编排上的调整,以此来准确确定频道定位。
频道定位的目的是帮助确立一个频道应该选择哪些特定的收视群众,帮助频道在某个市场中找个适当的位置。假如频道概念定位不明确,企业就不知道要将广告放在哪里,所以频道的定位非常非常重要。
2.4频道包装与频道企划
在确定频道定位以后,频道的包装和企划对于频道整体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频道的节目和包装要符合这个频道的定位,这样才可吸引预期想要吸引的收视群众及广告主。频道企划从大的概念讲主要分为节目企划、业务企划、形象企划和宣传企划。节目企划包含购买节目、销售节目、制作节目以及编排播放;业务企划包含广告、活动、专案和落地覆盖;形象企划包含频道包装、公益广告、定位推广;宣传企划包含频道、节目、活动的纵向和横向的跨台宣传及跨媒体宣传。
3广告整合经营——广告市场决定经营策略
电视广告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电视广告竞争是电视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他影响和制约着电视台其他方面的竞争。在当今时代频道专业化经营的格局中,要保证电视媒体的地位,寻求广告市场的扩大,从而在整个媒体广告市场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必须依据广告市场和频道的情况决定经营策略。
3.1统一整合经营
统一整合经营要求各频道广告经营统一由电视台广告部门经营,各频道和节目部门不自行经营广告,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在于避免由于频道、节目部门自行经营广告而引起的频道之间的相互竞价。这种相互竞价不仅会搞乱广告市场,影响电视台的整体广告效益,而且也会最终影响各频道的经营创收,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广告的统一经营还可使广告部门对全台各个频道的广告经营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针对不同的广告客户对各频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介,也可以灵活地通过套餐制或赠播制等经营策略吸引广告客户,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广告经营效果。
3.2加强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也是增加广告创收的有效手段,广告部门应针对不同频道的不同特点,不同频道不同节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策划活动,一方面可以推荐节目,一方面可以推荐频道。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优势的广告宣传阵势。
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节目策划和广告活动策划等。广告节目策划要有新意,要使节目体现产品特点,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们接受、喜欢。广告活动策划要形成各种广告客户喜闻乐见而有效的广告形式。如何进行时段广告竞标活动、频道广告推介活动、广告客户恳谈活动等,在推销广告的同时也宣传了媒体。也可通过各种广告的不同编排,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广告版块,如健康广告版块、电器广告版块、天气预报版块等,放在合适的频道、合适的时段,提高广告宣传效率。:
3.3重视客户服务
现在的广告竞争是客户服务的竞争,为广告客户提供周全的服务,是吸引客户的关键之一。现在客户做广告,不像过去那样盲目。现在的广告客户要求一定的投入产业比,所以他们非常重视节目和频道的各种数据,如节目的收视率、观众构成、频道定位、节目覆盖、观众忠诚度等等。作为广告经营机构,应该为客户提供比较权威的可靠数据。客户在本台广告后,经营部门应注意收集广告播出后的各种相关数据,如广告的到达率、收视率,分析广告后达到的产品推销效果和经济效益等等。这样,既能使做好广告的客户认为物有所值,愿意继续投入,也能使没在本台做过广告的客户看到在本台做广告的效益,扩大市场。
1.1中央电视台
1.2.1建设符合时代和受众要求的央视网中央电视台在新媒体建设方面的最重要体现是对中央网的建设,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和改进。公司自成立以来,央视网一直专注于创造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为基础,以视频为中心的,以互动为特点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特别是在国家大型活动或节日的契机,央视网的搜索和点击率屡屡刷新纪录,成为传统媒体寻求自身发展的成功典范。
1.1.1逐步覆盖央视所有频道的CNTV上线中国网络电视台(简称CNTV)于1009年11月正式成立并上线,它以中央电视台为频道依托,向受众提供包括实时视频,上传,搜索,分享等功能的传统视频网站。从1009年开始,CNTV继续提供包括吃、玩、行、音乐等内容服务,直播和点播服务将逐步覆盖所有的央视频道和国内电视通道。
1.2中央广电的新媒体创意中心发展
1.2.1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世界眼光,开放的态度,内外联合推广,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想,新媒体,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1.2.1按照市场和观众的要求对广电的节目进行进一步的挑选和突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人力和技术资源重新配置资源,合理发挥聚合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
1.2.3所有的电视台节目进行网站播出响应各部门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要求,认真实践,积极对新媒体发展的部署进行配合。
1.2.4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在市场上积极有效的因素,吸收社会资本,壮大经济实力。
1.2.5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依靠可以依靠的力量扩大新型媒体的业务实施范围,加强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企业实力,增加有效的使用资金,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与此同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加强项目审批的倾斜力度,支持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增长。
1.2.6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掌握好新媒体的发展方向,立足现有资源和发展目标,努力实现自我实力的提升和改进。对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结合统一,加强对规划的实施进度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计划能够准时有效地落实到工作中。增加新媒体的研究,推动新媒体业务朝着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1.3面向多媒体开发的国际广电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媒环境的日渐复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式。今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拥有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播方式。与此同时,还搭配结构合理的电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传统,面向多媒体开发,其开发框架也已经初具规模。
1.3.1网站新内容的开发“国际在线”等网站新内容的开发,代表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跨媒体及新媒体联合推广领域之路的首次尝试和扩展。“国际在线”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正式成立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拥有53种语言的国际性网站。二十一世纪初期,“国际在线”成立的第一个网站栏目,自成立以来到今年,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中心评比的“互联网品牌栏目”冠军。
1.3.1服务行为涉及到多个方面1009年中旬,中国国际广电所推出的“移动国际在线”节目正式在网站上。“移动国际在线”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是中国国际广电在新媒体业务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继续进步的体现和表现。用户只需要登录,即可随时随地地浏览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这一平台还提供了其他方面的服务,例如对于简单实用的英语对话的理解和学习,对英语课程音频和视频的鉴赏。
1.3.3创建新型媒体业务,建立海外工作站和点在新媒体业务的建设和发展方面,CRI首先加强多种语种在网络上的覆盖率。到1014年,增加了希伯来文、希腊文等多国语言的网站,多语种的在线渠道增加至六十多个,达到德语,法语30种音频和视频广播语言的在线渠道。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多语种的面向国际的网络驱动。1010年,CRI初步构建了以英语交流为主,立足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移动信息服务终端。1014年,开发了英、法、日等多种语言包含在内的移动新媒体业务。三是建立海外工作站和点,与当地采集新闻的记者站点相互补充。
1.4地方广电在此方面所作出的调整和变革在另一方面,地方广电也根据自身优势和条件,在新媒体方面有较有成效的发展和突破。SMG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IPTV、移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无线电视等通讯方式的公司。另外,SMG的定位,从局部蔓延到中国,乃至向整个华人华侨市场蔓延。与此同时,湖南卫视也在积极向新媒体领域探索,不断向新媒体领域进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娱传媒公司,同时开始启动其网络电台——芒果TV。湖南广电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了一个全国性的重点娱乐频道。而在媒介营销方面,其开始发展涉及娱乐新闻、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衍生产品和其他电视产业链。
2新媒体的日现影响和突破之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也日益丰富,公交移动电视、公益广告移动终端、银行视频遍布大街小巷,网络电视、数字报纸、多功能手机等传输形式全面出击,新媒体采取普遍而不容忽视的存在方式,这也使受众开始被动的接受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对受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2.1新媒体在传输等技术方面已经具备足够的优势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主要是一种日常沟通手段的变革,也是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行为的改变。而与此同时,新媒体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我们的硬件技术和新媒体的传播条件也日趋成熟,特别是在通信技术方面,随着其不断改进,现今的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先进于发达国家。
2.1新媒体的发展赢得了较多受众的认可新媒体在其发展之路上,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先进性不断改变着传媒行业的发展。同时,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的受众的认可度方面。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和习惯,使人们开始适应新型的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并且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的交换。
二、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思考
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兼具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了保证舆论安全,要保证“血统”的纯正性,要远离资本;另一方面,又具有企业的属性,要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这又要求其接近资本。这种双重性在广播电视媒体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始终带着行政化的烙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并落实“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决定,即在中央、省、大中城市和县级市开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证广播电视传播的覆盖面。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始了电视台开办热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无线电视台已经超过900家;到1995年全国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家,其中城市电视台占据了绝大部分。截至2013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79%和98.42%。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包括电台153座,电视台166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广播电视台2207座(其中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6座)。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4199套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不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65种语言的对外广播),电视节目1336套。从上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有着先天性的隔阂,从广播电视媒体的上级部门到广播电视媒体人,都缺乏融资的意识,体制上也存在着比其他媒体更多的限制。这种限制出于对舆论安全的考虑。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喉舌”属性,又是拥有最多受众的大众媒体,媒体中的“天之骄子”。如果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联姻,就有可能被资本左右,“喉舌”的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因此,我国的所谓“四级办电视”,其实就是每一级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再靠它们的积累,复制了一个又一个“小台”。在这样的投资体制下,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台与台之间同质化严重,资金不足,竞争力弱。抛开产业和资本的一般属性,从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个性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广播电视媒体融资面临着更多的特殊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双重属性这一特殊之处以外,广播电视媒体还有一些与融资有关的特点:
1.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要靠精彩的节目来吸引人的眼球,才能换来收视率进而得到广告收入。内容,是决定广播电视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资本要进入广播电视媒体,除了要了解一般的经营规律,还要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节目策划制作有相当的了解。
2.广播电视媒体竞争激烈。随着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的普及,人们能够收听到的广播节目、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观众面对的往往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甚至上百个频道。所以,不管是哪一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其实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家级”的。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异常残酷。
3.广播电视媒体成本高,投资周期长。电视节目制作是综合的艺术,需要多个部门、多种技术、多种设备的配合,因此成本很高。美国学者布雷德利测算得出: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广播媒体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前期投入较多,而其广告收费标准也比电视低得多。所以,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媒体投资需要较长的回收期,这是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4.广播电视媒体属于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属于传统媒体。尽管到目前为止,广播电视媒体仍然有着庞大的忠实受众群体,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查统计,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三、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关系
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却不是不可协调的。我们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尊重资本的本质属性,遵从融资的一般规律。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广播电视媒体是可以按照资本运作的一般规律来吸收社会资本的,这是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一个产业所必须享有的共性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要获得社会资本,就要多从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给资本以相应的权利和回报。这与其他领域的投融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化要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承担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舆论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体长期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殊的运作规律都决定了它不能像普通企业那样,自由地吸收社会资本,而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这些特殊的个性化要求,是投资方必须要考虑和尊重的。尊重资本、尊重融资的一般规律,这是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殊运作规律,是在共性要求基础上的个性要求,是对基本要求的修正。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就是要在尊重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个性要求,达到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
四、基于共性思考与个性思考的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
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认识和把握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特殊规律,构成了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的层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广电领域。比如在2004年2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逐步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2004年11月28日,《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44号令)正式实施,外资媒体公司不仅可以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对外资进入大型国有媒体集团的要求也大为降低。这些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其实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媒体。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从政策层面上允许资本直接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可以仿照出版界的做法,将广播电视媒体也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大类。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完全由国家独资经营,非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则可进行转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除了政策层面以外,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思考,广播电视媒体融资还要注意以下策略:
1.加强广播电视媒体内部重组。如上所述,由于“四级办广播电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同质化严重。我国的电视台数量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应鼓励广播电视媒体内部的兼并重组,通过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的重组活动,精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小台”资金不足、生存艰难的问题。对于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则可以通过这种行业内的“重新洗牌”,实现扩张,提高竞争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指出:“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家是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有条件的广播电视媒体,甚至可以跨行业组成传媒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融资。广播电视媒体拥有一些特有的资源,如知名频道、名栏目、名主持人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融资的重要依托。2011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以全年1.3333亿元冠名费名列湖南卫视之首。这就充分说明,广播电视媒体虽然存在着一些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关于融资的限制,同时也存在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经营者应该善于挖掘资源,充分地利用资源。
3.争取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直接或间接上市。早在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就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门类之一。2003~2010年间,国家陆续颁布了一批有助于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文件。截至2013年底,传媒板块总市值达到5876亿元。截至2014年2月28日,在国内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达到46家。在这些传媒企业中,有的虽间接与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但目前还没有广播电视媒体上市的先例。囿于目前政策的限制,电视媒体可以通过注资等方式,借助上市的传媒企业实现间接上市,创造条件争取直接上市,通过股市来获得资金。
二、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合作
新媒体的崛起并不代表着对传统电视媒体的颠覆。不少电视剧都是先有的网络口碑才带动电视收视的二、三轮甚至四、五轮的热播。同时也提供给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无限的“数字货架”,不论是“热门”还是“非热门”的电视剧的寿命都被大大的延长了。电视剧的开发也逐渐实现深度合作。近年来,优秀网络小说改变成风。将网络读者喜欢的网络小说改变成电视剧,网络读者迅速转化为电视剧观众;将网络自制剧反向输出到传统电视媒体上,利用网络热播的品牌优势获得电视收视。由于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造成了电视剧购买成本的不断增加,网络播出日益成为电视剧播出的主要途径和回收成本的来源。这也巨大的带动了电视剧网络版权的增长。由此催生了许多电视剧以及媒体平台新形态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的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方式。较为浅层的以多台多网的“共同推送”为代表,共同引进,互为宣传。实现了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相互促进;网络自拍剧的诞生也是电视剧新形式的重要发展,给电视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带来了无限生机;跟深层次的合作是进行屏幕间的深度整合,实现多屏融合,一是传统广播影视机构建立自己的新媒体运营机构,基本形式是现有电视台网络版的诞生;二是互联网企业将范围延伸到电视行业,基本形式是各门户网站的互联网电视的诞生。最终实现全媒体。
现在,我们已进人多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4大主流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搞好电视经营,关系到电视行业的整体壮大,关系到电视频道的发展,关系到电视节目的生存,这不仅是电视台决策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个电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电视作为和舆论宣传工具,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作用和功能决定了中国电视的经营以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另一方面,电视台作为自负盈亏的事业实体,为了保证正常电视运营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又必须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视经营可以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区分为节目个体经营、频道整体经营、广告整合经营。
1节目个体经营——节目生命周期决定经营策略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提供给观众的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一样,也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这种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阶段、迅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1.1早期阶段
节目的改版和创新是保持电视节目活力的重要手段,是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展的灵魂。电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不断变化,如何使自己的节目成为观众喜爱的节目,使自己的频道成为观众经常光顾的频道,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节目的改版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推出创新节目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在节目的早期,由于节目推出时间不长,观众的认知度不高或者观众没有养成收视的习惯,不可能具有很高的市场规模。所以,在早期阶段,其经营策略为一方面提高节目质量,一方面注重市场推介和宣传,使其尽快为观众认知、熟悉和接受,并逐渐变成观众的收视习惯。
1.2迅速增长阶段
具有潜在市场需求或能够创造收视需求的节目会逐渐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其收视率会不断上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处在迅速增长阶段,表明该节目或节目类型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这时,新的加入者会越来越多,激烈的竞争尾随而至。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人才、资金优势,其他电视台的后发优势不容忽视。这时的经营策略,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不断创新,在为消费者提供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稳定观众群来收获价值,提高市场效益。
1.3成熟阶段
任何节目或节目类型的增长也有自己的极限。达到极限的节目其市场的规模基本饱和,吸引新的观众群的努力不会具有增长阶段那样高的投入产出比。这类节目已经被观众接受,并具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节目的收视率较为稳定。
尽管处于成熟阶段的节目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但由于大量的频道推出相同或近似的节目,观众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同类节目之间观众的流动在所难免。如何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时刻吸引他们的目光是处于成熟阶段节目的编播者要解决的难题。一般而言,成熟阶段节目的市场营销策略应该集中在如何延长成熟期上。传播者要研究自己节目的观众群,倾听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和希望,适当地增减或改变节目的内容与风格,满足忠诚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需要。
1.4衰退阶段
日出日落、由盛及衰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有的节目必须不段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较长的成熟期。当更新的节目流行的时候,原曾辉煌的节目会走下坡路。对于处于衰退阶段的节目,结构性创新和逐渐退出是可以选择的市场策略。节目收视率逐年降低表明节目原有的观众正在流失,新的观众没有相应的流入补充。对于这种节目,要么进行结构性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观众的时尚,要么逐渐淡出媒介市场。
2频道整体经营——观众资源决定经营策略
现在的电视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以节目竞争为主改变为现在的以频道竞争为主,电视经营也已由节目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频道经营为主。现在一个省级电视台大都办有几个频道,如何使几个电视频道优势互补、整合发展,形成1+1>2的效果,是频道经营的重点,这就要根据观众情况改变经营策略。
2.1经营策略与市场架构
一个公司或集团,最重要的事情是制定经营策略,频道经营策略的确定有赖于准确的市场架构分析。中国是全世界电视频道最多的国家,可对收视习惯来讲,最多6个频道被经常收看。怎样在当地做成第一电视台,或第二电视台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经营策略的调整,就是通过结构调整进行资源整合。除了整合资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节省成本。频道的经营策略影响到未来的电视收入,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市场的大小和经营状况。针对不同市场形成合理架构,实现效益最大化。
2.2竞争对手与资源分析
要搞好频道经营,一定要清楚频道的竞争对手,其规模怎样,它的成长规模、互动能力、广告量、优势劣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要以频道做竞争对手。每个台的几个频道,一套和谁竞争;二套和谁竞争;三套和谁竞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区分,如果你连和谁打拳都不知道,你能赢得比赛是不可能的事。做资源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经营者了解电视台本身资源的强势和弱势,以便对各个频道的规划做出明确的策略。资源分析是研究自己台内已有的资源。以判断创新或调整频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要确认资源的可利用性,如何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此确定符合本台各频道实际的经营策略。
2.3收视分析与频道定位
每个电视台都要为频道找寻最适当的节目,来迎合收视观众的偏好,争取最多人收看,以提升收视率并增加广告或频道收益。利用现有的收视率资料,或利用媒介调研,分析收视群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家庭状况和居住地区收视习惯,并利用其在不同频道、节目和不同时段的研究来帮助频道区隔,做好节目编排上的调整,以此来准确确定频道定位。
频道定位的目的是帮助确立一个频道应该选择哪些特定的收视群众,帮助频道在某个市场中找个适当的位置。如果频道概念定位不明确,企业就不知道要将广告放在哪里,所以频道的定位非常非常重要。
2.4频道包装与频道企划
在确定频道定位以后,频道的包装和企划对于频道整体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频道的节目和包装要符合这个频道的定位,这样才可吸引预期想要吸引的收视群众及广告主。频道企划从大的概念讲主要分为节目企划、业务企划、形象企划和宣传企划。节目企划包含购买节目、销售节目、制作节目以及编排播放;业务企划包含广告、活动、专案和落地覆盖;形象企划包含频道包装、公益广告、定位推广;宣传企划包含频道、节目、活动的纵向和横向的跨台宣传及跨媒体宣传。
3广告整合经营——广告市场决定经营策略
电视广告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电视广告竞争是电视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影响和制约着电视台其他方面的竞争。在当今时代频道专业化经营的格局中,要保证电视媒体的地位,寻求广告市场的扩大,从而在整个媒体广告市场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必须根据广告市场和频道的情况决定经营策略。
3.1统一整合经营
统一整合经营要求各频道广告经营统一由电视台广告部门经营,各频道和节目部门不自行经营广告,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在于避免由于频道、节目部门自行经营广告而引起的频道之间的相互竞价。这种相互竞价不仅会搞乱广告市场,影响电视台的整体广告效益,而且也会最终影响各频道的经营创收,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广告的统一经营还可使广告部门对全台各个频道的广告经营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针对不同的广告客户对各频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介,也可以灵活地通过套餐制或赠播制等经营策略吸引广告客户,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广告经营效果。
3.2加强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也是增加广告创收的有效手段,广告部门应针对不同频道的不同特点,不同频道不同节目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策划活动,一方面可以推荐节目,一方面可以推荐频道。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优势的广告宣传阵势。
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节目策划和广告活动策划等。广告节目策划要有新意,要使节目体现产品特点,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们接受、喜欢。广告活动策划要形成各种广告客户喜闻乐见而有效的广告形式。如何进行时段广告竞标活动、频道广告推介活动、广告客户恳谈活动等,在推销广告的同时也宣传了媒体。也可通过各种广告的不同编排,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广告版块,如健康广告版块、电器广告版块、天气预报版块等,放在合适的频道、合适的时段,提高广告宣传效率。
3.3重视客户服务
现在的广告竞争是客户服务的竞争,为广告客户提供周全的服务,是吸引客户的关键之一。现在客户做广告,不像过去那样盲目。现在的广告客户要求一定的投入产业比,所以他们非常重视节目和频道的各种数据,如节目的收视率、观众构成、频道定位、节目覆盖、观众忠诚度等等。作为广告经营机构,应该为客户提供比较权威的可靠数据。客户在本台广告后,经营部门应注意收集广告播出后的各种相关数据,如广告的到达率、收视率,分析广告后达到的产品推销效果和经济效益等等。这样,既能使做好广告的客户认为物有所值,愿意继续投入,也能使没在本台做过广告的客户看到在本台做广告的效益,扩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