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核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为了更好的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解决临床护理上所存在的一些不利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不断提高落实护理核心管理制度的能力。
(一)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安全
质量是医院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护理质量是评价一个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是医院服务质量好换的一个重要标志,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落实护理管理制度,从而营造护理安全工作氛围。
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水平,打造优秀护理队伍
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通过医院及护理人员自身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组建一群质量过硬,服务优秀的护理队伍,才能呢个推动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的开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营造护理探究环境,倡导努力学习风气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各种新仪器不断地更新和投入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学习,努力掌握新的医疗知识,提升自己使用新的医疗设备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要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仅靠传统的或是在医校学习时所学习到的那点课本上的纯理论知识,早已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要积极鼓励年青的骨干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和掌握新的护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积累和总结各项经验教训,在全院营造出一片积极探索,不断学习的求学氛围[1],从而不断地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素质,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3、加强护士长素质培养,发挥业务骨干作用
医院应积极加大护士长,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比如派遣他们去相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护理技术,回到本医院后,有组织的对本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相关的学习心得及经验传达给本院的护士人员,然后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特色护理方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是加强护理流程管理,保证护理环节安全;
针对护理工作的不同类型的病人,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管理措施,实施标准化的护理管理工作[3],对于病情教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专门的护理方案,要在最有效的时间里,保证病患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比如对于性格孤僻、不易接近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抚慰,让这些病人能主动的接受医疗诊治,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科学完善的开展,不错失任何一个细节,及时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并向主治医生汇报,实现护士和医生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最有效的时间类诊治病人,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是整合护理信息,推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进展;
护理人员应及时整合各项护理信息,整合各项零碎的病人的资料,建立病患卡,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应加强护士参与病房管理的能力。医院护理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建立护理部自己的网页,及时传达相关的护理文件,推选本院的风采护理人员,建立护士网上交流平台,即可以加强护士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适时接受社会各界和患者对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评价,建立特色护理服务团队,通过各项信息整合,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推进护理工作安全有效的进程。
1.2小组讨论将护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确立小组健康教育主题,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护生用已学专业知识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健康教育图谱和健康教育电子调查问卷,并输入计算机系统。要求所设计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呈现。
1.3校内实践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等10大门类,在校师生达2万多人。这样的校园环境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在实践活动中,护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深入校园社区,以在校师生为健康教育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指导护生收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系统,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和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校园社区人群中进行主题健康教育,并针对健康教育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与讨论。
2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2.1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7]。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护生应用已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文献,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确定的健康教育主题梳理并形成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资料查阅,在保证健康知识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最终确定方案。此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2.2创新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健康知识获取的需求[8]。在教学中,教师引导护生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寻求与物联网工程等学院学生的合作,创新性地设计健康教育计算机路径。该技术可实现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体格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其潜在的和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主题主要涵盖生活、饮食、锻炼、常用药物的健康指导等),应用设计学的理念,将复杂专业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片或视频,使受教育者轻松掌握健康知识要点。此过程不仅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补充;同时培养了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感受到交叉学科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领域。
2.3人际交流与管理协作能力护生根据健康信息分析结果,结合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分小组进入校园社区,实施健康教育。为完成健康教育任务,护生首先要发场团队精神,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同时护生会面临不同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的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指导的过程中,护生了解了如何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的人群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护生需要思考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健康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通过课堂外的校园社区实践活动,护生掌握了人际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2.4终身学习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技术和学科领域,引领护生进行文献查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护生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时,还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如图案设计、计算机技术。在实施健康教育方案时,意识到人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再回到小组和课堂进行回顾,以理论—实践—讨论—反思的模式循环,增强了护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交叉学科的实效性,培养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护理工作是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过程控制提供了保证[1]。质量是医院生存的前提,没有质量医院就无法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质量求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是坚持持续改进。我院在经历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2000版ISO9000标准的认证,从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持续改进具有更重要意义,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在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持续改进工作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质量意识
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护理质量要适应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应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中,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2]。要想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就必须抓好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及质量目标的落实。
1.1使护理人员明确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是以需求为起点,以患者感觉满足为结果,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医院经济效益。
1.2卫生制度的改革大众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控制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标准来督促实施。
2增强服务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涉及每一位护理人员,它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培养护理人员树立集体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及科室的利益,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意识[3]。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建立每月一次护士综合素质考评,收到较好效果,从而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业务培训、技能训练,以满足病人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同时规定了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对病人要求进行识别、评价、充分理解病人要求,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病人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达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宗旨。
3规范护理质量管理
3.1完善护理质量监控网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逐级控制。通过ISO9000标准的认证工作健全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院科控制[1]。科室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定期组织行政和业务查房,定期质检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护理部主任每周跟随主管业务院长各科循环查房,检查护理人员职责执行情况,动态掌握科室工作。建立起自控与互控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护理质控网络,护理部实施院控重点放在管理质量控制上,科室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自控的重点是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同时每月进行质控讨论分析,及时总结反馈。
3.2建立质量管理三个环节(PDCA)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过程是我们工作重点。我们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循环(A)的科学程序进行质控活动[1]。通过及时质控、评价、反馈,好的方面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它转移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3建立各项质量管理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根据医院质量及目标要求,护理部制定质量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了护理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管理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
3.4制定护理工作作业规范对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人员三基考核、急救物品、无菌物品等管理程序化,提高运作效果;规定对住院病人护理服务过程的控制,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证了医疗质量;制定中心药房药品配发作业规范,规范中心药房药品配发流程,真正做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避免差错发生等。
3.5注重培养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护士长轮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及管理能力。
3.6规范排班规范全院护理人员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能力强弱互补,有利于各层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以提高工作效率。
3.7激励机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综合能力量化考评制度,每月测评考核一次,每月评审一次,实行末尾淘汰制,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效果评价
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是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中心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建立起适合我院规模发展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通过ISO9001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一年的运用,使我们熟悉管理体系的方法、体系文件管理、护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确立、护理服务过程的质量策划和运行的步骤及实施过程方法,增强了责任与过程的透明度,规范了护士的行为,提高了我院整体护理管理水平。
通过再次外审,对护理质量方针目标审核,使我们对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才能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
【参考文献】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1专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2.2教育教学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2.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2.4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以演示教学为主。教师按照教学进程,对每一项急救护理实训项目先讲解示教,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最后学生回示、老师点评纠错。学生13~16人一组,每组1个指导老师。(1)实验组:采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对急救护理单项实训项目进行综合性模拟多人配合训练。学生4~5人1组,每3组1个指导老师。①设置情景:教师团队编写急救情景,情景包含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吸氧、吸痰、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呼吸气囊的使用、静脉输液、生命体征监测等12项实训项目中3~4项抢救技术。②分组讨论:上课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案例构思剧情,编写剧本,自己设置场景,组内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护生、家属、病人等,自行在课外进行演练。③多人情景表演:实验课时,各组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案例在模拟病房进行病人、护士、家属的扮演,进行综合性模拟多人配合训练,各小组演习时间20~30min,演习过程要求体现“急病人之所急”、“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调各小组成员间的协调配合,最后各组间进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纠错。
3.评价方法:(1)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CIRN),由刘明等[3]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质性研究框架基础上编制而成。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专业发展能力、教育与咨询能力),5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的能力;4=很有能力),总分为0~232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量表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的范围分布在0.79~0.86,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维度条目均分>3分,或总分>174分,可认为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在2~3分之间,或总分在116~173分之间,可认为处于中等能力水平;而维度条目均分<2分,或总分<116分,可认为处于较低能力水平。(2)期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理论考试采取出题小组组卷,闭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均考核徒手心肺复苏和外伤急救技术。每项操作按百分制计分,将2项操作考核的成绩计算平均分作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组学生核心能力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核心能力的比较:两组学生核心能力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专业发展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学生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总分(160.26±5.35)分,对照组的核心能力总分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运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教师根据不同的急救项目,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境,并提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明确患者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然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能力。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模拟假想的急救情景,并配合画面和声音的刺激,为学生营造一种紧张的急救氛围,学生成员之间需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模拟练习过程中还引入患者家属的角色,对医护人员进行刁难与质疑,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与伦理意识及教育咨询能力。最后教师根据不同病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掌握同一急救项目在不同患者身上实施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和迁移。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来看,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总评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这说明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方式灵活,为了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对答案进行归纳、整理;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情景模拟练习时,由于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生需根据案例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应采取哪些急救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急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包括本科护理带教老师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自评版、护士长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他评版、护生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他评版3部分。其中,工作满意度自评与他评均为1个条目,采用5级(1分~5分)计分,得分越高越满意。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是由Liu等在2005年开发的一个自评(可用于他评)量表,此量表全面测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者开始以2003年国际护士会(ICN)公布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中国背景下注册护士能力框构。在此框构中,护士核心能力被定义为护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提出了8个维度。研究者收录了112个条目,经过专家遴选并在我国815名注册护士的样本中进行测试,最终得到7个维度58个条目的量表。本次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自评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1,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2~0.90。量表包括7个维度(临床护理,领导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学咨询,评判性思维/科研态度)5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0分为完全没有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将条目得分相加并转换为标准分,得分越高表示相应能力越强。应用前与作者取得联系,得到使用授权。他评版与自评版条目一一对应,只有指导语不同。预调查护士长评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81,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51~0.930。预调查护生评总体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86,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82~0.944。
1.2.2资料收集本研究得到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在资料收集前得到医院护理部、带教老师、护士长和护生的知情同意。经过严格培训调查员,将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调查员当场检查问卷有无漏填、错填、规律作答等,并将其装入密封纸袋内。共发放包括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的自评、护士长评、护生评和相应一般资料的问卷各139份,采取一一对应发放。各回收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8.56%。其中一一对应且有效126份,有效率91.97%。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社会人口学一般资料、教师自评、护士长评和护生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进行描述性分析,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讨论
2.1带教老师注册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均低于他评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带教老师自评低于护士长评价及护生评价,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在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自评与他评比较分析中,病人的评价低于护理人员自评。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由于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在健康教育方面可能确实做得不够到位;而医护人员与病人在某种角度上讲,又处于利益的对立两方。一项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自评与他评比较分析中,护士长评分明显高于护士评分。除了对概念的认识会有不同外,护士长与护士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其原因之一,护士长对护士的关怀与护士的预期会有所差异。而在本研究中,本科护理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处于护理群体的较高水平,其自身要求上进的心向比较强烈,对自身评价较低。虽然可能存在护士长对带教老师器重及带教老师相对于被带教学生的威信,但是护士长评价与护生评价的一致性也足以说明一定问题。
我院护士在专业发展和教育、咨询方面评分较低,分别为(18.6±3.7)分和(20.9±4.8)分。经过对这两方面共13个条目的内容分析发现,基层医院护士在专业发展维度表现出明确的学习需求、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局限性、了解医疗卫生系统的新动态和新信息、展现个人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在教育、咨询维度为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新入职护士适应工作环境,确定他人的学习需求(病人、家属及新入职护士),拟定适当的新入职护士职前培训计划,采用适合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策略,帮助新入职护士满足个人及其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提示我们在今后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应加强护士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专业发展,帮助新入职护士适应工作环境,确定他人的学习需求(病人、家属及新入职护士),满足护士个人及专业发展需求方面的培养。
2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132例病例均为我院2002年1月~12月31日的住院病人,其中男59例,女73例,年龄10个月~84岁,发病多为17~35岁,青少年学生10例,病情种类有:原发性肺结核62例,粟粒型肺结核15例,血源播散型肺结核10例,空洞型肺结核22例,结核性胸膜炎15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淋巴结核3例,盆腔结核2例,骨结核2例。
1.2方法本调查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意志消沉、自卑、抑郁、期望、恐惧、焦虑六项基本问题,发放问卷132张,回收率100%。
2结果及分析
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当人们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相适应或发生矛盾时,则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平衡[2],给精神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表现为紧张、焦虑等,进而给病人心身健康带来影响,同时对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结构、不同病程的病人而言,他们的心理需要还具有某些特殊性,据调查了解132例结核病患者心理特征见表1。
表1132例结核病人的心理特征
2.1焦虑与恐惧是预感会发生不良后果,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情绪反应[3]。调查中我们发现病人焦虑占77.3%,恐惧者占56.8%。这是因为:(1)担心经济问题,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过去素有“痨病”之称,治愈时间长,大多劳动能力受限,特别是农村居民,因而不少家庭经济拮据,加上用药时间长、药物昂贵,许多村民只好望医而叹,病情一拖再拖,直到病情严重才入院治疗,或稍有好转就停药,致使病情严重;(2)担心治疗后是否会传染他人;(3)担心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甚至个人婚姻,如此种种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
2.2意志消沉,缺乏治愈疾病的信心本组病人占65.9%,结核病治愈时间长,加之病情的反复致使患者丧失信心,久治不愈使患者疲乏不堪、无心再治,再耽误疾病的治愈。
2.3多疑多虑,有自卑感和抑郁心理由于结核病患者属传染病,菌阳性者可通过密切接触,母婴传播或呼吸道传播而传染他人,疾病因素致使患者不能生育、肢体疼痛变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劳动,常遭人歧视,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有的缺乏结核病保健常识或因经济原因不能坚持服药,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而表现出抑郁、伤感,对医务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不稳定,严重破坏机体内的平衡,对自身健康不利。
2.4期望几乎所有初次患病的病人都有此种心理,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对治疗效果存在美好的“向往”,需要人们,尤其是医师、护士的理解,希望自己是集体中“平等”的一员,不受歧视,希望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
心理护理
3.1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1)医护人员应让患者了解到,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为有效地控制结核病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结核病已是“治有办法,防有措施”的疾病,只要早期发现,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是完全能够治愈的;(2)应用鼓励性语言,对病人所作的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3)告知病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治疗需经一定的时间,其中病情还可能会出现反复,这些都属正常,不可过于心切。
3.2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针对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病人入院时满腔热情地予以接待,使他们感到温暖和欣慰,与此同时怀着深切的同情心,以严肃认真的医疗作风,逐渐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多与他们谈心、交心,生活上尽量体贴关怀,用各种方法给予安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进入病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难处,把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告诉他们,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处理心理冲突的方法告诉他们,引起病人的共鸣,最终使他们丢掉包袱,振作精神,消除自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3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配合针对儿童或老年结核病患者,其家属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和物质负担,作为医护人员应耐心地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从身心健康、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不要歧视他们,让家属充分了解结核病知识,与家属共同建立护理计划,使患者从家属的鼓动和支持中吸取力量,克服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4避免焦虑心理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焦虑,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抗痨药使用时间较长,经济问题成为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根据病情及经济条件尽量使用最基本的抗痨药,减轻病人的费用,使病人安心住院,减轻焦虑、抑郁的心理,配合治疗[4]。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和了解病人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3.5做好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①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②戒烟、酒。(2)用药指导: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用药,切不可未经医生同意擅自更改或增加药物;②结核病服药时间长,且药物毒副作用大,医护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不科学的用药会引发药物的各种毒副反应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③结核病用药应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5]。(3)出院指导:①加强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③定期回院检查。本文承蒙护理部主任涂晓燕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李改焕.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
2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
本资料100例新生儿中男45例,女55例,排除新生儿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胃肠道闭锁或畸形等。分为预防组50例,出生时羊水混浊II°-III°40例,母血吸入2例。断脐后即予洗胃治疗。治疗组50例,出生时羊水混浊II°-III°35例,母血吸入3例。出生时没有立即洗胃,出生1~2h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白色粘液或咖啡色液,吃奶后呕吐加重,确诊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后,均予洗胃治疗。
1.2洗胃方法
材料:10~20ml注射器1支,35℃~36℃生理盐水100ml,5~8号一次性硅胶胃管1条,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1副,弯盘及治疗碗各1个。糖水20ml,无菌石蜡油棉球2个。操作: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取左侧卧位,左侧卧位洗胃效果最佳,取5~8号一次性硅胶胃管,测量胃管需插入的长度并做好标记(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加上耳垂至剑突下的距离),用石蜡油所需胃管的长度,从口腔快速插管固定,经口插管优于经鼻插管,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取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用35℃~36℃生理盐水洗胃,每次缓慢注入10ml,约2~3min后吸出。反复灌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1.3疗效标准
显效:洗胃治疗后1d内患儿无呕吐,每日摄入奶量正常,大小便正常。有效:洗胃治疗后2d内患儿有呕吐,1~2次/d,每日摄入奶量正常,大小便正常。无效:洗胃治疗后2d内患儿有呕吐,≥3次/d,每日摄入奶量减少,大小便次数减少。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1.5治疗结果
预防组总有效率96%,治疗组总有效率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0,P<0.05)。2组患儿洗胃治疗后结果。
2护理
2.1洗胃前护理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向其说明洗胃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2洗胃中护理
(1)操作者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插管动作要轻柔,有阻力时切勿硬插,避免损伤组织黏膜。如出现窒息,明显呛咳等并发症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拔管,予吸氧等处理,或缓解后再进行操作。(2)胃管需插入的长度适中,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管插入不宜太深,也不能太浅。插入太深时胃管易在胃内盘曲,影响洗胃质量,插入太浅易引起呕吐。(3)准确判断胃管位置,插管后需同时使用基础护理学所介绍的3种方法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缺一不可。因为新生儿喉头分泌物过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的液体。另外,如果胃内积气,将插入胃内的胃管末端置入水中时可见气泡。因此应综合使用3种方法以确定胃管在胃内。(4)灌洗时先抽吸胃内容物,操作过程中可适当轻柔地更换,依次为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每种停留1~2min,最后取左侧卧位洗胃,变换加腹部按摩,有利于充分洗净整个胃粘膜。灌洗抽吸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胃粘膜。抽出液应与吸出液相符,避免胃扩张或胃液反流引起窒息等并发症。(5)拔管时应反折胃管末段,当胃管前端近咽喉部时迅速拔出胃管,以防止胃管内液体滴入气管导致窒息。
2.3洗胃后护理
洗胃后抬高上半身取右侧卧位,使分泌物自然流入十二指肠至下消化道,不易出现胃潴留,减少呕吐的发生率。洗胃后注入5%葡萄糖液,体重3000g左右者≤10ml/次,体重4000g左右者≤15ml/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肠蠕动增加,减少呕吐的同时还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洗胃后观察2h无呕吐可试喂奶,每次喂奶应托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防止呕吐。
1.2方法
1.2.1成立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进行核心能力培训,42名护士按照毕业年限、学历及职称分成N0、N1、N2、N3四个等级,N0级为初级护士,N1级为责任护士,N2级为高级责任护士,N3为责任组长,其中N0级8人,N1级19人,N2级10人,N3级5人,成立培训小组,每层级设立1名培训组长。
1.2.2培训方法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制定培训目标、计划、考核标准、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及自学形式,全过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低层级护士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运用,高层次护士注重应急协调能力、科研教育和质量监控能力的评价。N0级护士着重培养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实施导师制、专人带教,集中培训,以基础操作训练为主,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专业理论知识,每月考核,巩固在校所学知识;N1级护士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专科护理操作为重点,并培养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N2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能力,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配合,并培养专科技能;N3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技能、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管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培养科研及技术拓展能力。各层级护士由培训组长组织带领,以专业知识培训及测评并结合临床实践贯穿全程,最终以临床案例积累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贯通来锻炼神经外科各层级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1.2.3考核科室成立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最终考核以护理临床案例积累度、理论与技术操作的掌握和熟练度、急救技能的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生、病人的满意度来评价实施效果。其中理论与技术掌握和熟练度满分为50分,临床案例积累度和急救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临床案例积累分值越高则积累越多,其他指标则分值越高说明服务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评分,并与培训前对比,结果显示各层级护士培训后专业水平较培训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