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例1(2005年重庆卷第4题)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 雾 倾听
(1)表现“欢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忧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体现心情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表达心情的沉重。
示例 (1)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
(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解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的翅膀的翻腾。
2:添枝加叶式扩展:指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考生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例2 由于原句很简单,有些语意表达得不太清楚,请依据某一道理,把原句扩展成一句具体丰满的话。
原句:飞蛾(或蝴蝶)值得赞美。
解析 给定语句是一个简单判断句,“飞蛾(或蝴蝶)”为什么值得赞美呢?平时我们对“飞蛾”扑火有着肯定(追求光明)或否定(自取灭亡)的认识,此处却已明确指向肯定的一面。因此考生在扩展时要注意立意,即从积极的人生意义方面去扩展。
示例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自己的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的飞蛾,的确是永远值得我们这些有着高贵生命的人赞美的。
3:中心阐发式扩展:指提供一句话或一句诗作为扩展的中心内容,要求考生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阐释、发挥,使之明确、丰满,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古诗文佳句扩展,提供的大多是写景的句子,要善于依据意境,发挥联想和想像,用散文化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例3 将“感动是一种养分”扩展为中心明确、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解析 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感动”,不管是令人欢快的还是使人伤感的,只要我们“感动”了,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养分”。
示例 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例4 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解析 此题涉及九种景物,只要求扩写任意一句中的三种景物,而且所写景物必须着上“孤独寂寞”的情感色彩,做到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比如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答案可拟为: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4:续写(或补写)式扩展:指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语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文中心一致,文意相通,语境和谐,句式相似,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一致。
例5 (2005年北京卷第24题)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笑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近乎要求写一则简短的论文,且逼近生活实际,非常新颖灵活。扩写时要先摆出靶的,然后加以评价。同学们可从以下示例中体会答题要素的组织方法。
示例 有人说,当好影星得了,何必去抢戴“教授”帽?有人说,他既然能“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众多的小人物”,那他就是一位喜剧大师,做艺术系教授绝对够格!有人说,学校当自强,别老想靠明星扩大影响。有人说,艺术也要结合实践,这位著名影星就是实践专家。有人说,乱送“教授”帽子,反而显得太廉价。有人说,球队要有单项教练,大学也不妨请“明星老师”。有人说,这是学风的堕落,以后可能会自取其辱。
二、应试对策
1:看清要求,抓住重点
例6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__________同学们__________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__________我__________歌声
解析 所谓看清要求,首先指情景不同,一为“毕业典礼上”,一为“考试前夕”;其次指对象不同,一为集体――同学们,一为个体――我。所谓抓住重点,即都要以“歌声”为表达的中心,而且“歌声”是响亮的抑或低徊的,是温馨的抑或感伤的,要合乎规定情景。
示例 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②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
2:修饰限制,添加成分,
例7 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解析 扩展这个短句就要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语句丰富生动起来。比如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了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这样答案可拟为: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3:合理联想,描写渲染
例8 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字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解析 要使此句生动、具体,就要展开联想和想像,对琴声如何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比如可这样扩展: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4:前瞻后顾,紧密照应
例9 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句抒情议论性的话作结尾。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做此题需要从前后语句中找出对形式和内容方面作约束的隐含信息,并根据这些隐含信息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形成文意上的紧密照应。我们不难找出其隐含信息为:结构上必须构成排比句,内容上要表现“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据此答案可拟为: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一湾小河就是一片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5:多用手法,增强意蕴
例10 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解析 语言运用题对文采都有潜在的要求,比喻、排比、对偶和拟人等的综合运用是增加文采意蕴的法宝。因此扩展时要善于借助修辞手法,对夏天和冬天分别发挥想像,合理创造,写出各自的情趣来。答案可拟为: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夏天百川入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三、常见错误
1:另起炉灶:指扩展中改变原句的本意,甚至丢开原句,另写一通。
2:不合情境:指扩展后的语句和规定的语境不相符。
3:偏离话题:指扩展没有把握住重点,偏离了话题。
4:缺乏意蕴:指扩展后形式和内容上都符合要求,但扩展缺乏内涵。
【牛刀小试】
1: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2004年北京卷第25题)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卢挚《秋景》)扩展成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3: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长城应该是有机整体。
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合理地表述下列内容:(1)长城是由关隘、城堡、墙体、烽燧系统组成的;(2)这些系统是相互联系的;(3)这些子系统按特定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4)长城具有防御功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补入相应的内容。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去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1)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应该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事实上却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5:请将下面一句话扩写成一段话。要求:①所给的句子不得在文中出现;②不少于35字。
书应该成为奇妙的精神支柱,每读完一本书,就应该完成一次生命的感悟。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上一段话,使其与前面的引文在内容上融为一体。(不少于30字)
古人云:“无欲则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街道上”为重点,分别扩写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1)情景一:沙尘暴__________我__________街道上
(2)情景二:大雪__________我__________街道上
扩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好文章”为主体,分别从来源和作用两方面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听《高山流水》,让你心清气朗;听《命运交响曲》,让你扼住命运的咽喉;听《二泉映月》,让你在深沉中沉醉。
2.我一路登上山腰,此时已是夕阳西下。举目远望,西边那陡峭山崖上,悬挂着一棵苍松,枝叶下垂,紧贴崖壁。远处,如血的残霞映红了半边天空,一只野鸭飞翔着,渐渐消失在天际。
3.长城应该是由关隘、城堡、墙体、烽燧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按特定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具有防御功能的有机整体。
4.(1)乐观(喜悦、高兴也可)(2)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3)悲观(悲伤、痛苦也可)(4)恰好相反
5.当简•爱告诉我们,“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们就应该明白人格的尊严;当裴多菲告诉我们,“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们就应该懂得自由的价值。
一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思想,接受了情感,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文化,也就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可是机械而枯燥的背诵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失去积累语言的兴趣。
在学习《孔子游春》一课,笔者改变了教法,精心构建语言实践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苏教版第十二册23课《孔子游春》第二节连用四个暗喻,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大奇妙,读来朗朗上口,是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的范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的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感而发。
师:春天真美啊!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美丽的泗水河边游玩,弟子们被美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
师:(出示第二节文字)谁能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课读文。)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芳草如茵,桃红柳绿的春天。
生2:我仿佛看到了从空中掠过的燕子,听到了燕子的呢喃,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
师:春天真美呀!在孔子眼里,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孔子为什么认为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呢?
(引读“广袤的大地”一段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本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生2:还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段连用了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话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像母亲的?
(1.组织读书、交流,着力引导赏析比喻句之间的相似点,如广袤的大地——宽广的胸怀,它们都是博大的,这是形似之处;它们都包容着一切,这是神似之处。
2.那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到底伟大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私奉献。)
师:除了“大地、森林、太阳、轻风”之外,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谁能用同样的句式继续描写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美?
生1:奔腾的河水是她涌动的血液。
生2:盛开的鲜花是她灿烂的笑容。
生3:朦胧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老师把这段文字的排列方式改一改,再请同学们读一读,觉得怎样?
(出示竖排文字,学生读,谈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已经又赞美了大自然中的某些景物。现在老师把省略号删去,改成句号,你能继续用优美的语言再为这首诗增加一节吗?
(学生思维活跃,交流评价。)
三
反思以上的教学过程,运用课文的语言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表达的一条捷径。
1.搭建训练平台,丰富学生语言。在充分地朗读、想象和感悟句式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除了“大地、森林、太阳、轻风”之外,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句式继续描写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美。在说好一句话的基础上,改变文本排列形式,启发学生进行诗歌片段创作。在这样的读、听、说、写的过程中,学生从说好一句话到写好一段话,语言得到了锻炼与丰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点燃学生思维,丰富文本内容。学生在模仿文本句子练习说话时,思维活跃,把对大自然的认识和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大地丰富了省略号的内涵,充实了文本内容,使大自然有了声音,有了色彩,有了活力,使大自然更具体化。
3.启动学生想象,提升学生情感。“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关键是教师能否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想象越丰富,体验也就越深刻。随着说与写的逐步递进,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逐步加深。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中体悟情感,在创造语言中启动想象,发展思维,就一定能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辅湘.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小学教学研究,1981,(05).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人生改变方向,一句责备的话使人心觉哀伤;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让人觉得舒服顺畅;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令人觉得心灵受伤。而说一句发自内心感动的话语,却可以温暖彼此……
比赛结束了,获胜名单上显然并没有我,顿时所有的开心与喜悦,都沉淀在自己的心坎里。“没关系,尽力就好,下次再来过!”老师突然说出这句话,须臾间;风很暖,天空很蓝,太阳好大,彷彿从生命中峻险的幽谷走出来……
每当面临失败处境时,我想起这段话,就让我有极大的心情转变。没想到文字也可以绮丽无比、打动人心,让我走出挫折的心情幽谷;在享受成功喜悦时,我回味这句话,知道令我成功的因故和由来。我无时无刻的想起那句话,余“字”绕梁,三日不绝,这也成为我的生活座右铭,让我的人生从此以后,有了向左转和向右转的`方向,不再只是盲目的前进……
一句话,可以让人增加自信与勇气;一席话,可以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努力方向;一段话,可以是深奥无比,却产生莫大的振奋力量。一句鼓励的话、一席赞美的话、一段感谢的话,其实生活上处处都有感动的话,只是我们缺少仔细观察并且去发现。一句感动的话,让人如沐春风,犹如洗涤心灵。对我来说,生命之中最美的话,也就是“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8―0041―01
如果班主任是园丁,班级就是他的花园,园里的每棵幼苗都值得精心呵护,班主任的每个举动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每天的工作,我对这段话的感触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到最好,如何让这些幼苗得到最好的照料、最丰富的营养、最充足的阳光,让他们长得更茁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指出的是“对待学生的心要像对待一朵花”。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认真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倾注每一份爱呵护花朵的绽放。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平等是爱
爱学生,首先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并且爱你所教的学科。孩子们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敏感的心能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就懂得爱老师,那么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良好的,即使在你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能感受到这是源于爱。但是,如果你从心里讨厌孩子,为了教学不得不夸奖他们时,你和孩子们的心灵之间也是有距离的。为人师者,不能站在山腰,更不能站在山顶,而要和学生站在同一地平线上,把孩子们当做小大人,答应他们的事或做的任何决定,一定要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平等,才能架起心灵的桥梁。如果真有什么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没有办到,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地向学生解释原因,不用担心这样做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让你赢得孩子们的理解和信任。
二、鼓励是爱
爱学生,更应该对学生多一份鼓励、赞扬与热情,这是班主任爱学生的长远目光。班主任不要吝惜对学生的鼓励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我班有一个女生,性格内向,平时学习努力,可成绩总是不理想。我先是态度和蔼地找她谈话,帮她分析原因,可她始终一言不发。我终于忍耐不住,生气了,便让她回了教室。可是第二天,她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老师,昨天我让您很生气,我也很伤心,我恨我自己总是考不好。说实话,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不是不说话,我是不知道怎样和您说。不过,请您相信,我一定会学好的,请一定相信我,好吗?”看了这段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她昨天的沉默是因为自责。于是,我给她回了一张小纸条,先为自己的态度向她道歉,并告诉她:“凭你的勤奋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期待着你的好消息!”后来,我发现她学习更加努力了,不会的题也愿意问老师和同学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由班级的中下等进步到了班级的中等,而且我相信她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以,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就象丘吉尔所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
三、注重细节是爱
我们了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吗,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他们今天做了什么事最开心。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所以,注重细节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不注重细节,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不注重细节,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
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或者思想上的小波动,如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我行我素,不守纪律;不讲卫生,不爱劳动;缺乏礼貌;是非混淆等。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首先要充分理解学生,然后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细节处出发,好好地研究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宽容,更多的鼓励,不歧视、不排斥、不挖苦,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暂时失当的行为,切不可简单处理,让学生写“检查”了事。
前几天去一所复读机构采访,校长的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学不好,只是在学校得到的重视太少。对他们来说,需要的只是一点儿鼓励。”而这点儿鼓励无论来自父母或来自老师,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舞,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在有些父母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殊不知,在他们不断地唠叨和抱怨中,孩子的信心和对父母的信任在一点点流失。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无论成绩如何,都很难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对孩子而言,父母欣赏的目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都会带来极大快乐、巨大信心,让他们更有勇气去投入学习。
一位班主任给笔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数学测验只考了79分,他偷偷地改为99分。他的父母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觉得透过这件事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希望上进,不甘落后。父母鼓励了孩子而不是谴责,最终孩子的成绩一跃进入班级前列。是什么创造了奇迹?仅仅是几句鼓励的话语吗?事实上,在鼓励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除了父母的鼓励,老师的肯定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仍旧做不到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孩子,他们投入了更多的关心,而对有些不起眼甚至顽劣的孩子,他们选择了漠视。这是对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都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出每个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才算尽到了为人师的责任。
鼓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因此,父母和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肯定和赞美,给孩子几句表扬,相信他们就能还给你一个奇迹。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了解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对小镇的早晨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生动优美的句子。细细品读并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读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
3、学会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的。
情感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激发想像,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置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及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小镇早晨的美。
2、学会如何围绕一个特点把一段话写具体。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有名诗篇:《江南好》。
2、师问:有谁知道这首诗是描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生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的景色。)江南美吗?(江南美!)
3、师:你们说得很对,江南的确很美,那么江南小镇的早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江南小镇的早晨的美。
4、板书课题:小镇的早晨。
5、指导读课题:师问:小镇的早晨在你的想像中是怎样的呢?请带着你想像中的小镇的早晨读一读课题(可以轻声地读、大声地读)。
6、师:真好。下面请打开课本p34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课文里是怎样介绍小镇的早晨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借助课后生字字音自由地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并且给不认识的生字做好记号,待会儿同桌小声交流解决。
2、检查生字读音:课件出示:(huang)唤醒、(dang yang)荡漾、欢闹、(chun)淳朴、介绍(shao)、忙碌(lu)、(zhao)招呼、(sao)缫丝产、(sheng)盛产。(点学生读,师生正音,再开火车读,最后全班读。)
3、听师一边范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出了小镇的早晨的哪几个特点?
4、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安静热闹忙碌。
三、分析课文:精当课件辅助,突破重难点。
(一)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看见同学们出色的表现,老师非常高兴,现在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个惊喜,先闭上眼睛哦。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播放带有木船的橹声的录音课件。
(2)学生睁开眼睛,看课件感知。我们城市的早晨是被什么声音惊醒的?紧接着师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小镇的早晨却是被什么声音唤醒的?(小镇的早晨被木船悠闲的鲁声唤醒。)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适时穿插课件文段及图片)。
(1)生自由读。要求思考:刚刚被术船的鲁声唤醒的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安静呢?
(2)默读,师:请你当摄相员,为“剧本”拍摄合适的场景。请抓住关键词自由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需要强调,才能使听的人脑海中浮现出第二幅画面呢?
(3)学生反馈。师在课件文字段落中标出着重符号,并适时播放体现小镇的早晨的“安静”的图片加深理解感悟小镇的早晨的特点。教师可随之解说难并积累词汇,如:“遥遥相对”可换词:“遥相对至”来理解等等。(随机板书:小河、桥、小船。)
(4)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段。学生个别读,分男女赛读或小组赛读等,并说说出自己的体会。
(5)师:是的,作者从小河、桥、小船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安静之美。
(6)教给学生新的知识点:指导学起句与分述句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师:总起句也即是中心句,中心句的意义及其在段落巾的作用,还有中心句在全文中的作用……。课件演示教师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教师课件演示画出该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画上“――”,并且写上“总起句”,再指导学习分述句并在句子前面写上“分述句”。(板书:总起分述)
(7)师:自由读,想一想我们该给这个小节配上什么乐曲来朗读呢?(轻柔的乐曲)
(8)音乐伴奏读,老师读总起句。学生读分述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过渡: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生回顾学习方法。)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看:哪些段落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同?(生:第3、4自然段)
(图、文、声并茂的经典课件与多种形式的朗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富于美感,教学有声有色,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指导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从第3、4自然段自选一段进行学习。
1、课件出示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我能做到:
(1)有感情地朗读。
(2)找出中心句。画上“――”。
(3)找出体现中心句的特点的词句圈一圈,并思考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小镇的这个特点?
(4)读句子说体会。
(5)提出不懂的问题。
(6)我会积累好词好句。
(为学生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课堂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学生选段自由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
(2)师组织学习第3自然段的同学站一边,学习第4自然段的同学站另一边。学生自由找到学习同一段落的伙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A、指导反馈第3自然段。
依据学习方法进行反馈指导。重点指导:
(1)出示课件: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说说看( )、一(有哪些词句)体现了小镇的热闹?(比如:欢闹的海洋人群等词语。)师可适当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目不暇接”等词语,并随机出示课件展示小镇的热闹景象,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
(2)这段话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板书:人多物多声音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可分组读,分男女读,或师生比赛读,并要求读出小镇的热闹、富有。
(4)拓展:想像一下,除了书上介绍的。小镇还会有哪些没有介绍到的景物或是产品呢?(课件展示帮助学生扩展延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B、指导反馈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思考题: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作者从( )方面写出了小镇的特点。
(2)你积累的好词好句是( )。
(3)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交流解决。生:农家姑娘去干什么?(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新生活)为什么说小镇的早晨在变化,在前进?(因为社会在发展)……
(4)课件件出示小镇的早晨忙碌的相关图片,学生感受小镇的早晨充满幸福、快乐而又紧张的场面。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出:充满幸福、快乐而又紧张的语气。)
(由于教学设计的优化,加上课件本身的种种优势作用,及师学的默契配合。因而学生受益面广。)
四、借助课件,总结升华。
1、猜猜作者的心思,作者为什么要写小镇的早晨?
2、小结:感受了这安静、热闹、而义忙碌的小镇,你最想对小镇说些什么?
3、再出示课件图片引发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鼠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啊!师:这就是全文的什么句?(生中心句)
4、师:真棒,你们的朗读是对小镇的早晨最真切的赞美!让我们再读一遍这句,棒极了!(运用课件刺激感官再现小镇的早晨之美,促使学生发出由衷的赞美。使教学得到升华,并达到文章“如出我口,如出我手”的境界。)
五、利用资源。拓展延伸:
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怎样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呢?
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从掌握一个词语到用词造句,再到说、写句子,然后把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一段话。
比如看图写话,可以先让孩子认真观察图画上有什么,然后能把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行说。最后把大家说的进行筛选,引导学生串成一段通顺的话。在说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语言上的自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从说一个词,到一句话,然后到一段话。这样便会有许多孩子争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孩子们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进行写作训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思路,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写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因此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材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作文教学要创造和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吻合、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联系点的典型场景,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情境中唤发激情,从而兴致勃勃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的作文时,我是这样为学生创设请境的: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玩什么活动,再说一说这项活动怎么玩,最后把喜欢玩同一活动的学生分成一组到操场上玩,玩完后回到教室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玩这个游戏的,玩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这时老师抓住时机总结: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做,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都不难。这样先说后写言之有物,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习作,并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三、留心生活,保持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写作材料的宝库,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的源泉。
对于学生写作文,如果离开了生活,坐在教室或家里冥思苦想,会使学生感到作文枯燥无味,即使写出文章也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要克服这种现象,老师就要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并学会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因此,平时我要求学生写生活日记,长短技巧不做过高要求。只要写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即可。批阅这些日记,不做技巧批改,只注意日记是否真实而有新意。
四、充分赏识,延续兴趣
在写蜜蜂采蜜时的辛苦时,文章有这样一段话:“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花丛到蜂房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公里,蜜蜂差不多要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读着这段文字,我为蜜蜂采蜜时的辛苦深深地感动了。啊!蜜蜂真是太伟大了,太辛苦了!为了采蜜,它不怕苦,不怕累,千里迢迢的把蜜采来,又要自己进行酿造。它采来的是百花之中的精华,为人类奉献的是浓郁香甜的蜜浆。当我们品尝着那味美香甜的蜂蜜时,怎能不对这世界上既普通又神奇的小昆虫,产生由衷地赞美呢!
由此,我想到了那小小的“春蚕”。它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线。它不分昼夜的吐丝做茧,为人们奉献的是五彩缤纷的绫罗绸缎。当它吐尽口中的最后一节丝时,自己却变成了又短又小、“”的“裸蛹”。然后,它又变成“蚕蛾”,去孕育新的生命。
我又想到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2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究“1+2”的科学难题。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的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搞验算。他验算过的草纸,堆满了好几间房子,足足有一人多高,简直就跟个“小山”一样。他经常由于精力过于集中而忘记了吃饭,得了很严重的胃病;他经常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脑袋碰在大树上,还要说声“对不起!”由于他的勤奋和努力,终于发明了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攻克了这个“1+2”的世界科学难题。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紫藤 婉转 操炼 忠诚 责备
B.礼服 绉边 领结 磨损 口齿
C.摇晃 督学 视查 穿戴 钓鱼
D.晴朗 谦钱 宁可 纵身 戒尺
2.下面每个词中均有一个字的注音有错误,将错的改在括号里。
①郝叟(hè sǒu)()
②膝头(qī tóu)()
③懊悔(ào hǔi)()
④钥匙(yào sì)()
⑤字帖(zì tiē)()
⑥惩罚(chěng fá)()
⑦强迫(qiáng bò)()
⑧踱步(dù bù)()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4.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朗士感情发生了急剧变化,对其原因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老师不能再教法语课的遗憾
B.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恨
C.对不能再学法语的痛苦和过去逃学的懊悔
D.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
5.选出对下面语句的正确分析。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A.这是语言描写,表达了“我”对敌人的奉劝:鸽子是不可能用德国话唱歌的。
B.这是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敌人的嘲笑:他们强迫鸽子用德国话唱歌是办不到的。
C.这是语言描写,表达了“我”对敌人的反抗:坚决反对他们强迫鸽子用德国话唱歌。
D.这是心理描写,表达了“我”对敌人的憎恨:他们强迫我们学德国话是办不到的。
6.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在中央电视台慰问消防官兵的《同一首歌》节目现场,主持人动情地说:“面对大火,人,本能地往外逃出火海,因为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而我们的消防官兵,则本职地往里冲进火海,因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1)主持人的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
A.农民 B.农民工 C.工人 D. E.教师
选________
赞美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段。
“五一”黄金周期间,“品味原汁原味的兴国山歌,欣赏录选奥运场馆的杜鹃花”成为人们游览“将军县”的首选。据了解,兴国县种植的比利时杜鹃花被北京园林部门“相中”,已签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绿化订单。界时,兴国县生产的200多万盆比利时杜鹃花将扮靓奥运会有关场馆。
(1)请在上面文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_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
《杨氏之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主要写九岁的杨氏之子在用水果招待客人时,客人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听出了客人的言外之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巧妙地回应了对方。一个“聪慧”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为引导学生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这叫作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回答得真妙啊!
出示: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果将“未闻”二字去掉,直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可否?让学生读一读后进行比较:这两种表达有什么不一样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点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巧妙地回应了对方。这里的“甚聪惠”除了机智聪明、反应迅速,还有“心存仁善”的意思。在古人看来,艺术的表达首先要心存仁善,尊敬别人;其次,要做到善听妙答。如果只知道逞口舌之利,就不是智慧,而是斗嘴了。)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现炒现卖”:人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如果这些夫子来拜访,假如你是杨氏之子,该怎么回答呢?
情景一:
毛夫子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会如何回答呢?)生1:未闻毛笔是夫子家笔。生2:未闻毛桃是夫子家果。……
情境二:
黄夫子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会如何回答呢?)生1: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生2:未闻黄鳝是夫子家鱼。生3:未闻黄连是夫子家药。生4:未闻黄莺是夫子家禽。生5:未闻黄山是夫子家山。
交流点评:你觉得哪种表达能o黄夫子带来美好的感受啊?为什么呢?(教师点拨:的确,美是绚烂多姿的。无论是黄河雄浑之壮美,黄山清奇之秀美,黄鹂鸣叫之优美,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由此可见,真正的言语智慧要出于仁善之心,采取艺术的表达方式,尽量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二、真情语言打动人
《鞋匠的儿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中,林肯面对议员们的嘲笑,没有大动干戈,而是以自己的睿智化干戈为玉帛,化嘲笑为赞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了改变别人的偏见,林肯以真情感人,以宽容服人,以睿智取人,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如何让学生从林肯身上学交往、学言说,学品质、学智慧呢?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导:开学初,我班队干竞选中,王波同学想竞选文艺委员,李青则对他说:“你成绩并不优秀,参加队干竞选不太合适吧?”(笔者微笑着看着李青)虽然李青同学并无什么恶意(李青点了点头),王波则难以接受,但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说是不是?(询问王波,王波点头)大家想一想:读了《鞋匠的儿子》,你觉得王波要对李青说些什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的学生说:要学习林肯的说话艺术,不要发火,要心平气和地说理;有的学生说:要先谢谢人家的好意,然后讲自己怎么做,要说让他信服的话……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代表王波说一段话。一个学生这样说:“李青同学,我非常感谢你的提醒。的确,我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不过,我会加倍努力,刻苦学习的。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我的付出会换来优秀的成绩。在认真学习的同时,我一定尽心尽力地做好文艺委员的工作。我会虚心征求你和大家的意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并争取搞得有声有色。请你相信我,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我真诚地希望你这个朋友能帮助我,支持我!”听了大家的话,王波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提醒!说实话,我和李青是好朋友,他让我不要参加竞选,并不是看不起我,但一听他的话我真的不开心,但又不知怎样应对。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就会处理了。”而李青同学也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自己考虑不够周到,没有兼顾别人的感受,请王波给予原谅。
通过口语交际,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特定情境下的交往方式和智慧,而且化解了同学之间的不快,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这样的训练,绝非简单的言语实践,而是用真情与人交往的现场练兵,是用智慧学会生存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服务生活的具体指导,这对引导学生借助语文改变生活颇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