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1: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四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6-10000-00
Thinking about "Update" Computer Basis Culture Teaching System
TANG Liu-chun,LIU Ze-we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Zhuzhou Teachers College,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computer basis cul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all the departments in common colleges. In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ll the colleges proceed a seri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by centering on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most pressing matter at the moment is to update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uses in traditional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focus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by improving th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arget cultivating, qualifications of teachers, system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sting methods, etc.
Key words: update;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teaching mode
1 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技能[1]。对现代大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大学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2]。曾有人夸张的说过,过去的文盲是不认识字的人,现在的文盲是不会使用微机的人,正因为如此,高等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面临难得的大好机遇,新的形势也给这一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正视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教学资源,刷新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着力使这一课程教学达到《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具有学习和掌握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2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2.1 新生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学从2001年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城乡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及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还没有列入高考内容,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差距非常大。拿我校株洲师专(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的新生来说,有的城市生源,新生入校时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个别同学会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而有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来的农村学生,进校时还是第一次看到计算机,第一次接触键盘,起点差别非常大。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师上课从最简单的计算机入门知道讲起,基础好的同学不愿听,不从最简单的讲起,初次接受计算机的同学又很难听得懂、跟得上。加上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身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差异较大。
2.2 教材体系缺乏衔接
一是与以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缺乏衔接;现在作为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大部分还是从最基础的WINDOWS操作系统讲起,缺乏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衔接,有的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相重复。二是与以后的计算机深化教育教材缺乏衔接;现行普通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育体系除了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外,很多专业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口径,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语言或课程,如很多理工科类专业都还要开设VB,VF等,从理论上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从教材的编写体制到教学时数安排等方面都应该考虑与今后这些课程的衔接,把整个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统筹考虑,然而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安排等却很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2.3 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对这一课程的考核目标定位不准,有失偏颇,大部分高校都以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这一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尺度,作为衡量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有的学校甚至还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与否和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估挂钩,严重背离了教学初衷。有的高校一味地追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通过率,教学工作围绕等级考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实验内容不是考虑学生走向社会的适用性,而多是历年等级考试题目,等级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上部分学生认识不高,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能够拿本等级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就可以了,由于师生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违背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适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
2.4 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部门设置上不尽规范;即承担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任务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放在现代教育中心,有的放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有的放在计算机科学系。部门设置缺乏规划指导,很难实现整体提高。二是在师资分配上不尽合理;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有承担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师,也有一支专门从事公共《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据我们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有一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很多学校都把一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职称高的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安排一些才从高校毕业或教学能力一般的普通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程的教学,部分学校甚至还有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而且很多高校这两部分师资分属不同教学部门,没有任何的教学合作或教学联系,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老师缺乏与专业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2.5 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现在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相当多的财力资金,改善机房环境,更新硬件设备,但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设备的改善跟不上科技发展变迁的步伐,教学硬件条件往往滞后于教学的需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学校的机房软硬件建设与学生人数比差距太大,导致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非常有限,而文化基础课程中有关程序设计类的内容,自己必须亲自动手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分析程序运行结果,有的内容仅仅讲出来还不够,只有亲自动手做出来才能够直观理解,因此,上机操作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唯一有效方法,如果这一环节非常松弛,直接影响到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机房条件的限制,学生上机次数不多,一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差。个别大学生虽然过了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到毕业求职时,到公司连一份最基础的WORD文档编辑排版都拿不下而遭拒,这不能不说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悲哀。
3 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对策与思考
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方面,是组织、设计和调控课程教学的综合因素总和。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基础。对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刷新,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努力刷新以下“四个模式”,做到四个“分”。
3.1 刷新课程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建议每年在学生军训后对全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打破传统以专业为班级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分ABC三个层次。即:对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差的同学,编入A班,从计算机基础入门知识开始,加重学习课时,加大学习进度,弥补和跨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缺陷,在内容上极力追赶原来有基础的同学。对中学学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新生编入B班,按照现有高校通行的“非零起点”教材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并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实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免修、免听,只参加该门课程的相关考试,同时,开设计算机兴趣提高班(C班),以选修的方式,开设有关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网页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并鼓励C班学生参加有关省市及校一级的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竞赛活动,参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关的课题开发或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分层教学,虽然对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充分解决全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全体及学生层次不一的现象。
3.2 刷新教材体系模式,实行分类遴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多,涉及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网络等。一般高校开设这门课的课时是72学时,学时数非常有限,因此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就显得很重要。要刷新现有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分类遴选。首先要在坚持选用理论性、通用性较强的教材前提下,上课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学科性质补充一些带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如师范类学生重点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医学类重点增加映像方面的内容,提供尽量丰富的与专业背景有关的知识素材。同时,可在每章节内增加与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计算机知识体系中精选一些新知识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附加一些有自学指导性的教材也很有必要。在教材载体上坚持优化精选。打破传统教材以文字为主的纸质载体形式,逐渐形成图文并茂、音频视频一体化的多媒体教材,增强教材的直观效果,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自己本校的专业教师,针对学校特点,编写既体现高校计算机教学大纲要求,又体现本校教学特点和学科性质的校本教材,结合教材编写相关配套教学讲义,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刷新课程考核模式,实行分级考核
课程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目标。刷新课程考核模式,一是在考核要求上要分别对待。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核不能简单的以等级考试通过率 “一刀切” 来衡量,必须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科性质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考核。如对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只要能掌握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编辑等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可;而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这些基本要求外,还应该具备利用数据库来处理和加工信息,学会运用有关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考核要求在一张传统的等级考试试卷内难以得到全面体现。二是考核方式上要致力创新。要让课程考核充分反映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尽可能研发和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自动化考试系统”,实行开放式的“无纸化”考核,学生随机抽取试题,不管什么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上的试题即可,不必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4 刷新硬件建设模式,实行分批建设
教学硬件的建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要不断刷新教学硬件,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情况对教学硬件实行分批建设,不断完善。首先要加强学校机房建设。机房计算机硬件条件要逐年更新,根据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及学校扩大招生等情况,满足学生上机操作做到“一人一机”的基本要求,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起码需要。其次要组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研发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逐渐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再次,要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网站建设,开展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课程考试等上网,以及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
4 结束语
教学无止境。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3],这门课程能否学好以及学生是否有兴趣学好后续的计算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对学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振山,龚沛曾.计算机文化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教材中化学给予题是一种新形式,也有称为化学信息题,或者化学新情境题。主要形式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对给予的关于化学问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找出解决方法。化学中的信息题,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不容易碰到,所以,这类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思维方面等,都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提取,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给予题的特点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内容上的特点,这类题由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装置加之物理性质等几方面内容构成。第二是信息题涉及的知识面不宽,一般只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信息的提供直接和明显。在结构上,信息给予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题干,一个是问题。
三、信息给予题的解答
教材上的选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不要忽略教材安排的课后阅读内容,这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支持,而且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现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适时补充,可以是世界大事,可以是科技新发展,可以是自然现象。
比如,从含有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的方法有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另外一种是将焙烧过的矿石均匀混合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后真空高温焙烧,实施后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从题目表面看,该题的信息不明显,但是却包含两条信息:第一种方法中产生了氧化铜和二氧化硫;第二种是刺激性气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顺利完成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四、教会学生建立化学模型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十分精练的,高度概括的内容具有简约化的特征,因此,在学生看来是非常抽象化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很容易泯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图片、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知识模型,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有力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构模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建立化学知识的图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组织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的实践充分证明,要想取得最优化的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就要有最优化的方法指导。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学习中来。为了有效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分组,根据目前情况,可以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安排座位,学习优秀的与学习后进的互为同桌,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在开展小组学习时,根据事先制定的组员职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各负其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我们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一定要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小组,避免单一,我们可以组建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化学讨论学习小组、化学实验学习小组等,每个化学小组的建立要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教师在确定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考虑学生的性别因素、学生的成绩基础、学生的性格等。为了保证化学小组学习的有序开展,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学习最好的一位当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还要选纪律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纪律安全,也要选一位卫生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卫生,让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学习小组互动的时候要学会聆听和指导,做学生合作学习的引路人。
二、统一思想,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意识
为了提高化学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合作意识,让学生学生明白“合作双赢”“独木不成林”的道理,让学生自愿合作、主动合作。学生在“个人的聪明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理念指引下,合作的意识会增强,合作的思想会统一。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三、建构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引入阶段――讨论发现和提出化学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巧妙地展示知识的先后联系或新旧知识连结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新知,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2.展开阶段――通过讨论学习掌握和解决化学问题。继引入阶段感知和明确化学问题或学习课题之后,进入的就是提出和验证解决问题的假设或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即教学的展开阶段。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干和核心。主要任务:一是探索研究,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经验或分析和解决自己发现的化学问题;二是运用新获得的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化学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验证假设,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将复杂而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简单而形象的化学问题。可通过想一想、读一读、注一注、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算一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此外,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这环节中应做到启发得当、引导得法、点拨得巧;要多给学生一些足以引起思考和情感满足的问题,少给一些结论;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轻意打断学生的思路,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3.总结阶段――用讨论来总结化学规律。“讨论式教学”的第三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回报学习成果阶段,即全课总结阶段。这一环节是新课的尾声,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全面而正确地总结出化学规律性知识经验,主要包括目标检测、讨论总结和布置实践活动题等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否全面正确地总结出化学规律,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是否条理清晰。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围绕课堂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掌握学习策略”,精心设计包括计算、解题、说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多种形式的“目标检测”题(一般3~5分钟为宜),及时了解学习目标达成度。
四、初中化学分组合作学习的考评反馈
为了使学习小组取得好成绩,就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反馈机制,在合理的评价反馈中,在多元的评价反馈中,教师会感受到教育成功的喜悦,学生会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可以说没有考评反馈的小组学习是不成功的学习。对学习小组的考评反馈应该是全面的、多元的,应该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学习小组的评价等;既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考评反馈,又要重视方法和过程的考评反馈,还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评反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进行考评反馈,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纪律卫生进行考评反馈。这样的考评反馈能让学生明得失,知长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学习小组的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合作的方法也是很多的,我们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学习小组合作模式。我们要认真分析学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实际方面了解学生,最终建构化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槌踔屑扑慊课程教师,不仅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更重要的是转变思想和陈旧的理念,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为学生提供多种接受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每节课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往往是早就把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忘在了脑后。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的教育意识比较超前,家里早就有电脑,所以这些学生有很好的教育基础。受到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课堂教学的难度非常大。其次,计算机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内容过意抽象,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变化,大多数学生学起来感觉枯涩难懂,认为太难,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再次,教师在课堂内容结束后,往往很少给学生布置学习的任务,学生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长时记忆,也不能做到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即使是上机课,网络教室也等于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网络教室应有的作用。
针对以上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效率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1.变抽象为形象的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所以,教学也应该扬长避短,尽量让学生通过形象性的东西来获得感性的认识,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要利用计算机的形象特征,采用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帮助学生提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对知识的识记。
例如,我在讲到有关计算机的组成时,没有直接讲授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而是利用教室内现有的计算机,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首先,给学生介绍各个部位的具体名称,然后让每个同学上台来看看每个构成要件后面的结构。每个学生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的观察,有的说显示器的后面有电线,有的说键盘和主机是通过线路连接在一起的,还有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主机的后面有复杂的线路。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们找出这些线路的出处和终端。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比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要感性的多,学生不仅了解了电脑的内部构成,而且还大致了解的计算机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学生观察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悟性差别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对机器的悟性很强,老师只要作稍微的点拨,学生就会有所领悟,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学起来不太开窍。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如果内容太过肤浅,悟性比较强的同学就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内容太过复杂,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能够接受。针对这种两难的现状,我便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小组,组内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提优补差,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每组选出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安排学习任务后,组长负责对学习任务完成的检查和指导。在每个学生一个电脑的情况下,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操作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时组长就起到了引导和解答的作用。有的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对知识综合性的运用较多,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一同探讨,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利用局域网的便利条件,实现资源的共用。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在合作中感悟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巧用网络教室
作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网站,并通过这种数字化的平台指导学生学习,通过局域网,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来选择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控制教学的进度和节奏。教师也可以在网上开展讨论活动,让每个小组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课堂上,我建立了属于自己班级的网上聊天室,在讲到使用电子邮箱这一技术时,同学们通过在网上申请的方式,获得了属于自己的email,但是在如何使用方面还不太熟练,想发给同学邮件,却不知道对方的邮箱地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及时引入了留言板,让同学们将自己申请到的地址放在留言板上,这样不仅本班的同学之间可以通信,留言板上的信息同样可以让其它班级、其它年级的同学看到,这样交流的范围就变得更大了。
4.活学活用目标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要求很高,而且体现的时代性很强,知识的更新和变化是不断进行中的。目标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和知识的阶段性,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学习方法是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的。目标教学法以问题设置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方法,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让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鼓励和点赞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方法。
总之,初中计算机教学模式也应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变计算机抽象的知识为直观易懂的东西,还要要体现出课堂的主导和点拨作用,加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以此为基点,逐步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王慧,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江苏省盐城工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B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34-0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皆有其哲学基石。明末清初,山河破碎,国破族亡,民不聊生。黄宗羲面对社会现实,以激烈的言语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结合时代特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化思想。通过对其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形成的追溯,黄宗羲内容丰赡的教化思想有着特定的哲学基础。
一、黄宗羲教化思想的本体论依据:理气合一
二程在理气、道器关系上,认为理、道、无形是形而上,器、气、有形是形而下。实际上,这是按照无形和有形来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抽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根据是没有形体的、不可见的,把他们归结为形而上,具体的事物认定为形而下。承认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合理的,但不能说,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就是不同的东西,分而为二,进而夸大了二者的差别。二程否认规律或内在根据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二程认为理气无先后。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不可分离,这些思想有积极合理的因素。朱熹一方面继承了二程的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另一方面,把二程的这一思想发展为“理在气先、“理生气”的思想。明朝的哲学家罗钦顺也正是利用了二程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对朱熹的“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进行了批判。
黄宗羲赞同罗钦顺关于理气问题的观点。他说:“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罗钦顺以程朱派自居,却从程朱派理学的内部改造了程朱理学,并对“理在气上”、“理在气先”、“理本气末”、“理主宰气”的理学唯心论提出激烈批评。明确提出了“理气为一”、“理在气中”的哲学命题。在罗钦顺的哲学思辨过程中。“气”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本体,是根本,而“理”于“气”之转折处观之,是可以被感应的、被认识的。在理气关系问题上,罗钦顺是“气本论”者,是“气”一元论者。
黄宗羲批评程、朱理学中的“理本论”,并吸收了罗钦顺理气观的合理成分,以“气本论”创建其哲学体系。首先,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源、世界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不已。……千条万绪,纷纭锣辐,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气”是处于动静、往来、阖辟、生降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是循环无已,无始无终的。其次,认为“气”在不断的运动中才生化万物。“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然天地万物由气构成,黄宗羲承认宇宙万物的多样性,根据气的精粗、灵钝、智愚及清浊形成天地万物,昏浊、粗钝之气生成禽兽,所以其“所知所觉,不出于饮食牡牝之间”;精细、灵明的“知气”构成万物之灵人类,人因所禀之气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属性,能遵守“三纲五常”和进行善恶的道德选择。最后,本然之气是永恒存在的。黄宗羲继承张载的“气”说,“盖天地之气有过有不及,而有愈阳伏阴,岂可遂疑天地之气有不善乎。夫其一时虽有过不及而万古之中气自如也。”天地之间气运动变化时,有过或不及,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具体的气变化时虽聚散消长,但本然之气、中气自始自终永恒存在,由此提出“盈天地间皆气也”的哲学命题。
“理”是气的升降消长,也是运动背后不变的规则和条理、规律。即所谓“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黄宗羲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物、草木转换探究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也就是规律。黄宗羲认为“太极”亦不过是理而已。他说:“所谓太极也,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以其极至而言,则谓之太极。”“太极”只不过是流行之则中“极至”的理罢了。
在“理”与“气”的关系上,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道、理皆从形、气而立,离形无所谓道,离气无所谓理。天者万物之总名,非与物为君也;道者万器之总名,非与器为体也;性者万形之总名,非与形为偶也。”“道”和“理”并不是先于气存在的东西;相反,“道、理皆从形、气而立”,是万物之总名。从属于气的,离开了气与器,就没有道与理,当然也就不存在“极至”之理“太极”了。由此可见,黄宗羲“太极即理”根本不同于程朱理学“太极即理”。“理”依存于“气”,不能独立于气外;“理”像“气”一样运动变化不止。“盖以大德敦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亦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这就是说,就宇宙整体而言,“理”和“气”都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气”与“理”同样处于守恒状态,不存在谁有聚散的问题。对于具体事物来讲,气有变化,理也随之变化;就是说,理是依气而存在,随气的变化而变化的的,否认理独立于气而单独存在。由于不断运动变化,“理”和“气”是日新月异的,同样不存在无聚散的问题。“理不能离气以为理”、“离气无所谓理”、“气外无理”。黄宗羲批评明初学者薛碹表面上认为理气统一无先后,实质上把“气”看做次要的、理看做永恒不变的观点。薛碹举了日光与飞鸟的例子,把“理”喻以日光,把“气”喻以飞鸟,认为:飞鸟载日光而飞行,理气无先后,但日光与鸟并不同时俱灭,故气有聚散,理无聚散。黄宗羲指出“理乘气机而动,如日光载鸟背而飞。鸟飞而日光虽不离其背,实未尝与之俱往而有间断之处,亦犹气动而理虽未尝与之暂离。实未尝与之俱尽而有灭息之时。羲窃谓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若无飞鸟而有日光,亦可无日光而有飞鸟,不可为喻。”黄宗羲认为,日光与飞鸟之间关系并不像理气是不可分一样,此比喻不恰当。黄宗羲主张理气一元,“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谈到理的时候,意味着理是气中理;反之,当谈到气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气中有理。这比薛碹的“理气无先后”更为明确、更进步。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研究理气之别,“理”是事物的本质,而“理”、本质通过“气”、现象来表现;“气”是表面现象,内含着丰富的本质,而“理”蕴涵在其中。
理气是一。从认识论方面讲,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它的规律,也就是“理”,这本身就是对多变的、表面现象的扬弃。可是,如果片面夸大抽象出的规律,就会把“理”视为一种独立的东西,容易分裂物质本质与它的规律,这在认识“理”与“气”关系时。会把它们作“两物”。程朱理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天理”论。张载坚持气一元论,虽然驳斥了“理”与“气”两分,但未能从理论上阐述两者的关系。黄宗羲反驳程、朱理学“理”“气”两分的理论,“夫一边言气,一边言理,气与理,岂分道而驰哉!盖气者,理之质也;理者,气之灵也。譬由铜镜生明,有时言铜,有时言明,不得不两称之也。然铜生乎明。明本乎铜,孰能分而为二哉?”黄宗羲认为“理”“气”是一物而两名,“抑知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黄宗羲看法是:“气”是指“浮沉升降者”即运动着的物质本质。“理”是指“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即物质运动的规律。“理”、“气”是运动过程中的二种属性,只是一物,而不是两物;是由人造出来的两个名称来表达同一个物体: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就等于确立了自己提出的“理气是一”哲学命题。
二、黄宗羲教化思想的人性论依据:心性合一
心性问题涉及心性与理气、心与性、性与情、心与情、情与欲等很多方面。宋明理学、心学各派围绕心性这个核心问题争辩不休,众说纷纭。黄宗羲对宋明以来各种心性理论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批评了程朱理学的心性理论,继承其师刘宗周的思想,主张心一元论,明确提出“离心无所为性”的观点。提出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心性说。
性情统一。黄宗羲心一元论的心性说。坚持性情统一的观点,反对程朱理学家割裂性情的看法。孟子开创了“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而仁义礼智是后来起的名称。若认为仁义礼智先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先天存在,就会割裂性情之间的关系。黄宗羲赞同孟子的观点,认为仁、义、礼、智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名称,离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个基础,仁义礼智也就无从谈起。黄宗羲反对朱熹的观点,朱熹认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情,仁、义、礼、智“四德”是性,把性当作体,情当作用,性是理之总名,由“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推演出仁义礼智之性先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存在,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情的根源,即“心根于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由仁义礼智之性作用的观点。黄宗羲继承并扬弃了其师刘宗周之说,从体用关系的理论上把性情完全统一起来。黄宗羲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后起之名,离羞恶、恭敬、是非之情无以见仁义礼智之性,情是性的基础和前提。从人生开始,只有父母兄弟这段情是与生俱来,实实在在的,而仁义礼智乐这些虚名是在事亲从兄时遵循的条理:“仁义礼智乐”之名是在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道德践履中发现了其中的“当然之则”而给命名的;认识到伦理纲常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否认伦常的先天性和至上性,认为性情之间是统一的。
心性统一。黄宗羲气理关系的原则推广到了心性上。气理对应于天,心性对应人,人心禀天之气而生,而人性则只是人心的活动之理,因此心与性亦是统一的。黄宗羲认为气理关系在人性上的表现形式为心性关系,有了气理统一,也就有了心性关系统一。黄宗羲认为心有明觉,是思考的器官,而思考按照条理秩序进行。人心喜怒哀乐循环无已运动,但在该恻隐时表现为恻隐,该羞恶时表现为羞恶,该恭敬处时表现为恭敬,该是非时表现为是非,纷纭复杂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条理性,性就是心体流行的这种条理秩序。黄宗羲“性”的最核心的含义专指“人性”,认为“性”是人特有的,从“理”角度看,人性被认为是仁义礼智,是纯粹至善,而从气化流行角度看,是心的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黄宗羲在“人性”的涵义上继承了宋明理学“人性”的意思,创新之处在于将“心”和“性”完全地结合在一起,承继并扬弃其师刘宗周“理气是一”、“心性是一”哲学命题。黄宗羲系统化了理气合一、心性合一的思想,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了此思想。黄宗羲认为“人性”是人心所固有的仁义礼智和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但并非所有人心体的气化流行刚好呈现仁义礼智使得喜怒哀乐处于中和状态,绝大多数人因“气之杂糅”影响,禀承“无理之气”、“气之粗者”,“心体流行”时产生“过不及”的情形,这时的条理、秩序就不是“性”。黄宗羲的“人性”是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生命的根据。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各得其所,并不像宋明理学家用“人性”指导人们的行为。在黄宗羲“人性”论的观点中,人性并不是人的全部,也没有将人丑恶的一面作为人性。只有中和当然状态的那部分才是“人性”。黄宗羲在“性”的看法上和宋明理学家很相似。朱熹认为:“性即理也”;黄宗羲认为“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朱熹和黄宗羲都认为“人性”指仁义礼智的纯粹至善,都认为人和物都有源于“理”的“性”,但二者认识上有差异,即朱熹认为,人性和物性相同,仅仅是气禀有差异,人“得其正”,固有“纯粹至善”之性,物“得其偏”,就不存在“纯粹至善”之性,而黄宗羲不赞同“人性”等同于“物性”,他认为“人性”是人心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使心性完全统一起来。
总之,黄宗羲讲的“心”是禀气而生的心,是“性”的物质载体,而性则是人在道德选择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固有的规律性和条理。他讲的“心即气”,与王阳明的“心即理”有根本区别,是指心与气统一于物质而言的。黄宗羲将理气关系推导到心性关系,可以看出,性是依附于心的,由于心无穷尽,则性亦无穷尽,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性亦日新月异,方来之心和已往之心不同,造成已往之性也不等同于方来之性,性将随心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从而说明,所有道德规范都是内在的、人性的“自然之则”,而所谓外在的、绝对的、永恒的道德规范挺立在人心之外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道德规范是人性的“自然之则”。对于那些违反人性、甚至贼害人性的道德规范,人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批判它。正由于此,对于从根本上颠倒了君民、君臣关系的封建政治伦理“君为臣纲”,黄宗羲提出了激烈地批判。并发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呐喊。
三、黄宗羲教化思想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天下为主。君为客
传统中国政治没有建立在参与各方所认可的政治共商和妥协的规则之上,有极少部分人把整个天下视为潜在的或现实的“我一人之产业”,导致政治运作过程中传统政治权力高度集中,阻碍着天下人利益的实现。传统政治制度安排中的“君主”导致了“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本末倒置结果。为了解决弊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为天下,非为君”的君臣观,实行君臣共治,以限制君权。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便为主,是常见的外科急症[1]。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2]。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严重者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加之合并心肌梗死,死亡率相当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本次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其经验,为临床抢救提供依据。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58―75岁之间,平均年龄(65.8±8.9)岁。出血原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不明原因出血2例。出血量均大于1000ml。有冠心病史2例,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史3例。2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呕血、黑便伴或不伴休克,血压40―140/20―90mmHg。患者表现有典型胸痛6例,胸闷5例,上腹持续性疼痛4例,休克2例。心电图检查,下壁梗死7例,下壁心肌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2例,前间壁梗死6例,广泛前壁梗死2例,前壁梗死2例,前间壁并下壁梗死1例。血清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均呈阳性,心肌酶谱增高。
1.2方法
抢救措施:20例患者入院后全部给予积极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从而改善低血容量导致的机体组织和心肌低灌注,纠正心肌缺血。所有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持续性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血糖、血氧、呼吸、心率、心律以及ST-T改变。给予患者口服止血药、如凝血酶、云南白药等,给予抑酸剂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及时止血。对于典型性胸痛患者给予皮下注射吗啡。给予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扩张冠脉,给予营养心肌治疗。患者给予静脉滴注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用法:奥美拉唑40mg/次,2次/d,法莫西丁40mg/次,1次/d,均静脉滴注。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补液,血色素小于70g/l时及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所有患者均不使用静脉止血药,未进行抗凝和心肌再灌注治疗。对患者在治疗中表现出来的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积极给予处理,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稳定状态。
2.结果
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上消化道及时止血,血压恢复稳定,胸痛、腹痛等症状消失,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正常,住院观察病情稳定后,予以转出ICU病房。6例患者因为病情严重导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后死亡,死亡率30%。
3.讨论
消化道大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都是临床上严重的急性病症,其发病急,病情重,治疗不及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当两者合并发生时,大大的增加了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威胁[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是消化道大出血导致低血容量,从而使机体组织和心肌低灌注,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有冠心病史的患者,较为明显。研究发现当机体丢失血容量大于20%时,心脏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主动脉的供血会下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耗氧增加、血氧供应不足[4]。同时,血容量减少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重了血容量的丢失,使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加重,心肌急性缺血达到20min以上,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另外,消化道大出血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氧供应不足,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再加上出血后机体会主动启动凝血机制,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整个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对于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凝血,引起急性心肌梗死[5]。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时,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比如止血药使用不当,血液浓缩,血黏度过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6]。
消化道大出血时,由于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症状容易被消化道出血原发病症所掩盖,最终导致漏诊、误诊,严重影响抢救治疗。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必须准确,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完善检查,患者入院时积极给予心电监护[7]。消化道出血主要以止血为主,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为溶栓和抗凝,两者治疗方案完全矛盾,因此在治疗上困难较大。止血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加重心肌梗死的病情,而抗凝和溶栓治疗不当,会导致止血不利。因此在临床抢救中必须做到两者平衡[8]。本次研究中根据以往的抢救经验,给予了合理的治疗。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血红蛋白量,保证充足的血氧水平,纠正心肌缺血、缺氧。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起到止血的作用。泮托拉唑对于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加上口服止血药,能够及时的止血,云南白药和凝血酶都是较好的口服止血药,避免了静脉止血药导致血浓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给予硝酸甘油可以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以统筹兼顾,解决主要矛盾为治疗原则的抢救治疗,从结果来看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上消化道及时止血,血压恢复稳定,胸痛、腹痛等症状消失,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正常,住院观察病情稳定后,予以转出ICU病房。6例患者因为病情严重导致心源性休克或心功能衰竭,治疗无效后死亡,死亡率30%。可见上消化道出血并心肌梗死死亡率高,及时合理的抢救是保障患者生存的关键。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上消化道出血并心肌梗死抢救措施的探讨,可以得出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时应该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心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避免误诊、漏诊,在治疗时综合两种病情,合理使用止血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吴满辉.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临床分析[A].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The Chinese Emergency Medicine Society):,2011:2.
[2]P品清,邓远兰,赖剑波,肖建青.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08,10:34-35.
[3]党小红,李亮成,刘近春. 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急性心肌梗死[A].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7:1.
[4]王锦鸿,郭家娟,张永贵.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43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21:21.
[5]蒋卫红,杨侃,李静乐,钟竹青,欧阳茂,张梦玺.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胸腔巨大血肿一例[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12:1141-114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36-01
1 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
1.1 在学习上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之后,能够将教育所具备的交互性以及智能性突出表现,通过实践,对于所学知识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将软件作为载体,能够使学习更加简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更加系统地掌握,更加充分地理解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传统模式中单纯依靠教师板书的现象得以改变。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该模式对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1.2 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通过课件将知识点直观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并且也有丰富了学习途径。此外,利用该种方式,对于提升学习交互性以及趣味性是十分有利的,能够使学生积极性得以提高。利用课件不但能够将有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展示出来,还能够将理论知识的相关图片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整个化学反应过程都能够了解,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1.3 更突出地表现出化学的实践性特点
在教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化学变化的具体过程在学生面前完整展现出来,另外,还能够将相关化学物品操作的正确方法展示出来,如如何取出或者放置固体化学药品,应在什么样的空间内放置,在对化学药品进行搅拌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等。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解,为实验操作的进行提供相关的依据。
2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网络中所包含的化学理论知识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化学知识结构网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搜索到与化学理论相关的很多知识,并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要想对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了解,学生只要进入到网络中进行搜索,便能够得到所需要的答案。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解除疑惑。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大部分都不敢进行提问,即使自己存在不懂的问题,也无法去解决,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够自己在网络上寻找所需要的答案,从而将遇到的难题轻松解决。
2.2 在化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由于多方面的局限,只有很少一部分实验教师可以展示给学生,并且只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进行演示,造成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差,在思维方面也有很大局限性。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展示很多实践操作过程。例如,在讲解分离与提纯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首先向学生讲述化学沉淀法,通过沉淀剂使提纯得以实现,在沉淀剂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之后,能够使离子以难溶化合物状态呈现出来,并且通过该状态析出。以上这些过程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展示,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对于相关方法了解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由此可见,应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对相关操作方法了解,加深印象,有利于防止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2.3 在实验装置的设计中应用信息技术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不但能够有利于实践指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创建出公共学习平台,将设计实验装置的有关知识提供出来,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设计实验装置,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加强,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学习酸碱中和时,需要设计有关实验来验证酸碱中和实验的现象以及变化情况,学生可根据从网络中所找到的酸碱中和实验的相关知识以及设计图形,然后与自己的想法相结合来设计出酸碱中和实验。
现代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创新,而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利用,无疑就是一种创新,对教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本文的阐述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1]。
1.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各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或参加过有关计算机的培训班,因此,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有些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基础操作能力差。面对这种差异,高职院校若使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教授,必然会导致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从而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
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对一些必要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缺乏必要的实用性,从而无法激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学手段陈旧,即使普遍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将所教授的内容做成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熟记,在这里,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法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计算机的学习比较重视操作能力的学习,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和实验设备的投资,但是,学生真正进行计算机知识操作的机会还是很少,大多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2.教学思路的改革
第一,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将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和不同生源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距考虑进去,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过于深奥的知识,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实际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来实现该课程的有效学习。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并带着问题,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驱动下,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巩固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收集实际应用中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然后通过任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探索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制作的技巧,真正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2]。
第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利用“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实践技能,而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又可安排综合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利用本章知识的基础上自主选题,制作出相关作品,提高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去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地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注重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最终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总是伴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应以知识为基础。学生常因学业成功而喜悦,因挫折而苦恼,因此,在近二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生涯中,我发现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往往由极感兴趣逐渐变化到不感兴趣或毫无兴趣,甚至于厌烦,最后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因而英语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根源是,学生升入初中时,初学英语对此学科处于好奇,此时英语知识比较简单,教材难度也不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当初二年级进一步学习英语时,教材难度明显增大。例如:口语交际内容的广泛性,听力材料的难度加深和篇幅加长,以及语法知识覆盖面加大等因素都使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因而产生厌烦情绪,造成心里落差。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本学科出现了两极分化。究其原因:(1)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和学习目的不够明确;(2)语言环境受母语的干扰;(3)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使学生学习上感到困难,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4)新教材编写灵活,教学词汇量大,师生难易把握教材,教材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不易完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防止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打好基础,培养自学能力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因为在长达六年的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目中只有两门功课――语文和数学。虽然农牧团场学校从三年级起始也开设了英语课,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对英语学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本来就没有语言环境的英语学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首先应对初入中学的新生进行转变学习观念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前,告诉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英语是三大学科之一升学必考科目。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之后,学习态度会随之转变,心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今后会努力学好英语。接下来教师要引领学生学好英语,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的大门,在英语教学启蒙阶段就要杜绝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为了防止两极分化,我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帮助学生跨过语音关,利用学生已知的26个英语字母的读音学习一大部分英语音素,其余的一部分音素通过字母组合或其他途径学习和掌握。接着教给学生如何将元音和辅音音素组合拼读在一起,同时传授给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语音知识――开音节和闭音节单词的读法。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学生学会了自学单词。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基本掌握了拼读单词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和运用单词。扫清了继续学习英语的障碍,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为初中英语教材单词量比小学大得多,而且大多数要求四会,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不会或记不住单词 ,就会直接影响下一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 ,使教学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学生分化的根本所在。所以跨过词汇关,也为今后的听说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尽力为学生营造英语情境,从现实生活或身边的语言入手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产生说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天天坚持,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操练时,把握“准”字,突出“会”字。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个个达标,人人过关。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能力。下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懂课文对话是写的基础,先教会学生读懂课文对话尤为重要。依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天预习新课,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重点解决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为新教材的编写体系是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个教学单元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同步进行。所以如此循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英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信息时代,运用教育资源;改变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1世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正在不断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利用卫星电视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使我们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体系被打破了,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迫使教育者的教学理念以及传播知识的方法和传播途径,也要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从网络上搜集整理素材,自制电子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学生耳目一新的崭新教学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初中化学单从知识层面来说相对简单,这也就使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初中化学教学因其有实验教学作支撑,具有灵活、形象、直观的学科优势,自然成为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这一阵地,也就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1 搭建师生合作舞台,唤醒学生探究热情
实验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以探索者的身份,通过发现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主要是指化学实验原理,具体包括基本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原则,基本反应原理是实验的依据,是学生知识运用的基础。基本操作原则是实验教学的准则,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在化学教学中对于这些框架理论要通过训练、巩固使学生提高认识,保证学生参与实验的实效性。
在学生掌握好实验原理的前提下,教师要敢于放手,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做演示实验,再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协助和点拨,培养学生互助协作能力。例如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标准采用毛遂自荐的形式选配3名学生来演示此实验,并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3名学生各负责其中一个;首先同时倒入相同质量的双氧水,并迅速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A、B、C均没有明显现象;再由B、C两学生分别在自己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和沸石,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木条复燃了;待反应结束后,3名学生分别观察、陈述试管残留物的情况。通过师生协作,将实验现象对比呈现,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催化剂这个教学难点。
又如在学习“空气”时,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收集气体样品的方法。在课堂上,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以男生和女生为两个小组,用自己已有的容器收集操场上的空气样品。学生积极活跃,立刻展开了积极讨论,各抒己见。男生组的讨论结果是:用一个塑料袋抓紧,赶跑袋中的空气,然后在操场里松开手,张开袋口在操场里跑一圈;当塑料袋鼓满时,扎紧袋子,袋中就是操场空气的样品。女生组的讨论结果是:将自己喝水用的矿泉水瓶在教室内装满水,然后到操场上将瓶中的水倒掉,并用瓶盖盖紧瓶口,瓶中便是操场的空气样品。感觉到学生自己合作,已经将收集气体样品的方法掌握了,笔者便要求大家自己去尝试收集,学生兴高采烈,用一种高涨的激情尽情品尝着互助协作的成果。
科学探究的兴趣发源于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中的疑惑,灵活进行答疑。笔者课堂上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有个学生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要求闻一下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得的氧气,结果闻到有臭味,他质疑集气瓶中不是纯净的氧气。对于突如其来的问题,笔者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告诉全体学生,要向他学习,因为一些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起源于一些细微的问题。然后简要向学生解释了一下原因:制得的有臭味的氧气确实不纯,其中存在少量因双氧水浓度过高、反应过快而生成的臭氧,高中化学中将有详细讲解。虽然问题超出了初中知识的范围,但教师应该适当地解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怀疑的热情。
化学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门学科,其原因还要归功于化学实验的存在。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把讲台打造成合作的舞台,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教师作为一个协作者、引导者,抑或是一个聆听者、欣赏者。这一幕或许就是此轮教育改革的初衷。
2 精心设置细节探究,预留学生思考空间
陈旧的实验教学采用的都是“填鸭”式教学,即:教师先给出结论,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住,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实际上是向学生强加一种结论的“合法性”。而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应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探究,让学生总结结论,在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吸收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置问题,充分考虑探究细节及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引导过程中不要逐一点破,要给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时,需要学生验证其燃烧产物——CO2。很多小组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实验不成功。笔者细心观察,发现主要有三条原因:1)烧杯罩在烛焰上时间太长,烧杯内温度较高,倒过烧杯时,使空气形成热气流,杯中的CO2气体随热气流而散发到空气中了;2)学生操作不熟练,烧杯倒转时,逗留时间过长,倒入石灰水前,CO2气体已经散逸了;3)澄清石灰水不是新制的,部分已经变质。笔者并没有将答案告之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改进操作,再观察现象。比如引导学生将烧杯移开火焰,倒过来之前,用一块玻璃片先盖住瓶口,再把烧杯正放在桌面,然后移开一部分玻璃片,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再盖住烧杯振荡,观察现象;或者更换澄清石灰水,重新操作观察现象;或者更换大一点儿而且冷的烧杯,再次操作,观察现象。在改进之后,再由各小组提交现象,并讨论前后现象不一致的原因。
3 注重知识渗透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本
新课程要求教材不再是教学的标尺而是教学工具。新教材在编纂时,精心编入大量实验内容,目的是使学生经历由感知思维动手的活动过程。这些都拉近了学生与化学学科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触到化学就在身边。
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把化学课堂扩大。这不仅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且能在学生扩大视野的同时,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笔者学校处于一条小河的河畔,在学习“水的净化”前,曾经让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问你们的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呢?在学习“燃料与燃烧”时,笔者带领学生去附近加油站认识“严禁烟火”标志。笔者曾经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如用食醋为菜刀除锈,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观察灯泡和灯管的结构;寻找煤燃烧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SO2……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有趣的生活成功体验激发化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对于家庭中小实验的开展,教师一定要做好辅导。由于初中学生化学基础浅薄,操作能力相对差,因此教师一定要把实验的目的,选用的仪器、药品,以及实验步骤及安全事项等向学生明确,最好为学生做好示范,这样实验成功率就大,效果就好,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胆地实践,才会使教学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