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1: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课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课件

篇(1)

1.创设有趣情境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五感”(视、听、嗅、触、味)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l%。研究证明,动用感官越多,越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多媒体集图、文、声、色于一体,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能有效地调动人的学习感官,更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教学“连加和连减”时,教师可这样设计:一开始播放儿童在游乐园中玩耍的情景,引起上课学生的高度注意,然后教师将焦点聚集在某一活动上,并问学生:“你们想玩吗?”学生们齐声说:“想。”教师再问:“如果要去玩的话,你还需要知道什么?”学生说:“要知道有几个项目、价钱等。”教师出示价格表,说:“假如你有28元钱,你认为可以玩哪几样?”这样,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展示直观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课件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特点。合理应用数学课件,能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轴对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我利用大屏幕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其中包括自然景观、分子结构、建筑物、艺术作品、动植物、生活用品……其别引人注目的是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初步感知对称、欣赏对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活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直观感知世界上存在许多对称的现象;再用动画把对称图形的两边沿着对称轴完全重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对称的意义。

3.攻克疑难问题

有些知识点用传统的教学手法难以演示,这时就要求助于课件。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把圆分成若干小份,拼成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形状,再求其面积。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分的份数比较少,拼成的图形不怎么像长方形。因此,借助课件可让学生理解圆分的份数越多,拼凑以后就越接近长方形。

二、数学课件制作的要点

1.突出重点,不流于形式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也有可能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屏幕文字必须恰到好处,要与学习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设计出既紧扣教材又不失生动的课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2.要有良好的交互性

如果数学课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囊括进去,上课时教师只管点击鼠标,按部就班,就能省时省劲。但交互性太少,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应适合所有的学生,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利于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

3.应对课件进行二次加工

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应是智慧的结晶、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而自豪。但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完全由自己制作所有课件不太现实,大量的课件还需要到网上去下载。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应该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有时在解决同一个教学难点时,可以找出多个课件,进行比较、吸收、利用、改进和二次开发,通过修改,使之成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课件。

三、数学课件的应用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篇(2)

本课题从理论上探讨比较有效的课件制作方法,从而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方法

1、基本原则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面临新的课程改革,优秀的数学课件的制作成了数学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一个好的数学课件的制作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是我们首先应该研究的问题。优秀的数学课件要能发挥多媒体的特长,并且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制作多媒体素材,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优秀数学课件所应具有的优点,得到了数学课件制作的一般原则如下:(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任何科学任何领域开展科研的必要前提;(2)教育性原则。数学课件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它脱离不了教育;(3)教学性原则。课件服务于学生,因此教学性成了CAI课件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它的生命线;(4)因材施教原则。利用数学课件时,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处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上;(5)过程性原则。《数学课程新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像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等的过程”;(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华罗庚形象的描述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7)技术性原则。课件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的效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8)辅原则。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只是用来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9)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同样创新在教育中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10)艺术性原则。课件的设计在满足课堂教学的一般前提下,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气息,以完美的艺术手段和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使师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1)实用性原则。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从实用性角度讲,应避免课件中的信息量太多,从而影响学生的吸收。

2、一般方法

一个好的数学课件既要优教,也要优学。在对已有的数学课件及各种编程语言的特点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后,我综合了优秀的数学课件的主要特点和数学课件制作的一般原则,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得到了如下有效的数学课件的制作的一般方法:

(1)明确信息技术多数学教学的价值,提升应用软件的能力

软件对数学教学的有利因素在于能把静态单调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动态趣味的图形图像、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要求会综合的利用不同编程语言,掌握它们的优缺点,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尽量使用它们的优点,扬长避短,互为补助。在明确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制作出有利于数学教学的优秀的数学课件。

(2)课件内容的设计要求独特新颖

数学课件的制作要求利用动态的图像展示深奥而单调的数学问题。这点要求课件制作人员必须尽量摆脱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尽量发散思维、创新求异。制作出可以极大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掌握不同编程语言的特点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景的需要随时选择合理的编程语言,也方便我们把不同的数学课件的使用方式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是制作优秀的数学课件的重要基础。

(4)对他人的数学课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数学多媒体课件中,不同的人的制作总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这点,我们在制作数学课件时,要善于汲取别人的优秀之处,结合自己的设计观念,形成个性化的课件制作方式。

(二)数学课件编程语言的选择

1、实践上

事实显示,在课件总体水平十分落后的今天,其中极少部分的数学课件的制作是很优秀的。这些优秀的数学课件在内容设计上虽然沿用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但它们的细节设计是新颖的,在设计中溶入了自己的理念和意识。也就是说,现有的优秀的数学课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设计方案中都存在着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

此外,在优秀的课件中,制作者们都采用了多种编程语言。多种编程语言的使用使这些课件中不仅含有静态的图形和文字,同时也用动态的形式展示了概念图形的形成过程。这些动态的内容不仅把数学内容直观化,使学生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动态的展示比静态的展示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因此,把静态的概念图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变成了数学课件制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几何画板和flash的合理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2、理论上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过程而不是环境引起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受到注意和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

篇(3)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数学课件正好具有激发兴趣这一功能。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课件的吸引性、综合性使它具有较强的教学魅力,能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愉悦的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萌发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切入合适的课件,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时,笔者借助数学课件演示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如何拼成不同的长方体的过程。由于课件是动态的,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笔者及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看到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求这些长方体的体积?笔者的提问促使这些学生主动猜想,然后迫不及待地进行验证。可见,在导入新课时切入精心准备的课件,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新课学习环节。 二、 突出重点时切入——让学生建构清晰模型

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教学重心所在,因此有必要将教学重点做精、做细、做强,象放大镜一样把它放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建构清晰的知识模型。数学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变化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数学课件这一优势,利用数学课件突出教学重点,使重点知识得到淋离尽致的展示,使学生清晰地领会它们的内涵。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的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一位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最易推导?”教师这一问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利用数学课件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方法,学生很快就形成了共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最简单。可见,在教学重点知识时适时切入精心准备的课件,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 突破疑难时切入——让学生认识知识本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数学课件进行辅助,能够顺利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因此,针对教材中的一些疑难或抽象知识,教师如能设计相应的课件,就能增强它们的直观性,从而让学生较好地认识它们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旋转”一课时,学生往往能用语言表达图形的旋转情况,但在实际画图时却又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因为图形的旋转是动态的,而作业本中的图形又是静态的,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差异导致学生在画图时心中没底。那么,如何减少这种差异呢?通过相应课件的直观、动态展示,才能让学生增强感性经验,从而减少差异。为此,在学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状态并画图后,笔者及时利用课件“慢镜头”呈现图形的旋转状态,让学生直观体验“旋转”,最终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 思维转折时切入——让学生获得智力支持

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受到定势的影响。定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如果教师能够提前预防,就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在学生的思维转折处及时切入数学课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让他们获得智力支持,从而厘清模棱两可知识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例如,在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一些学生常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认为半圆周长,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究其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受思维转折的影响,因为半圆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有一定的差别。为此,笔者在学生初步认识半圆之后,及时利用数学课件动态展示半圆和圆的一半的轨迹,让学生获得一些暗示并通过比较理解半圆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五、 深化理解时切入——让学生厘清知识内涵

在学生理解受阻的时候,如能为学生安排一个操作活动,往往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切断操作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也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但是有些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及时切入数学课件,利用数学课件的动态演示,消除学生的理解障碍,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直接让学生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数学课件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合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然后再将同样的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从而使拼成的长方体更逼真。通过演示,让学生懂得圆柱体积公式的产生过程,从而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产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渗透的转化和极限思想让学生学会变通,从而快速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知识检测时切入——让学生经历高效练习

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数学课件正好可以发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刺激性,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多方面、多兴奋中心的刺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加深学生理解的目的。但具体使用过程中,绝对不是课本习题的搬家或是搞什么“题海战术”。而应采用适宜的声音、图像、图形、视频等模拟出较为真实的物理现象,并利用其交互性,展开教师与学生、正确与错误的对话和反应。因此,我们应事先设计高质量的数学课件,在知识检测时适时切入,让学生经历一次立体式的、高效率的练习之旅。

例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检测环节时,学生往往是先看问题,然后再看统计图,导致学生对统计图的整体发展态势缺乏关注。为此,笔者在进行知识检测前,先利用自己制作的相应课件动态展示检测题中对应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检测,结果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因为,在知识检测环节切入课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大大提升练习效果。

七、 思维松懈时切入——让学生产生持续动力

篇(4)

中图分类号:TP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1

一、引言

PPT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方便实用,而且效果不错,设计者不需掌握高深的编程技巧,只需要将要展示的内容放到幻灯片上然后进行相关设置就可以了,虽然不及Authorware、Flash等功能强大,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但是由于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因此数学课件的制作也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件制作,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二、PPT概述

PPT,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是Power Point简称。Power Point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出品的office 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还有Excel,Word等)。PowerPoint是是一个电子演示文稿,实际上就是广大教师熟悉的幻灯片。只不过,这是一个高级的幻灯片,它能帮我们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简单的综合处理,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也变得轻松有趣。

三、数学PPT课件制作

(一)前期准备。1.资料库的建立。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好的课件,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工夫。平时要多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如图片、音乐、别人制好的部分课件,并做好分类工作,当要用到时就可以随手拈来,缩短制作课件的时间。2.脚本设计。设计脚本就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将知识内容和呈现方式描述出来。也就是一幻灯文本、图片、影视剪辑等内容的确定;二放映顺序和时间的设定;三预设动画,试验多媒体效果。

(二)PPT课件制作。写好脚本以后,在Powerpoint上把脚本所写的内容实现。在教学中应用所做的课件,将使用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然后对课件进行调整和修改。要创作好的数学课件,不论是在前景和背景的衬托、文字格式和段落编排上,还是在图片的选取、颜色的搭配及动画的设计上都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1.背景设计。利用Powerpoint软件本身所带有的模板作为背景。方法:格式幻灯片设计或点右键背景。利用插入图片的方式,把插入的图片作为背景图。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点选文件所在的位置。背景音乐的设计.方法: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点选文件所在的位置。

2.文本设计。文本录入与word的一样,方法:插入水平或垂直。对于字体、文字大小、文字颜色、字母的上下标等设计与Word完全一样,而文本框的背景设计也和Word中的设计一样。对于象、、∥这类数学中所特有的文本的录入方法与在Word中的录入方法一样。同样,艺术字的也能在Powerpoint中轻松使用,把课题、标题或重点的字词等设计成艺术字,再加上动画,使课件更生动更形象。

3.图形设计。小图标的设计是选中Powerpoint自选图形中的基本图形后,然后在它上面添加一些文字制成,主要用来展示数学概念名称、数学公式、提示语言、标注、标题等。方法:点下面的工具条上的自选图形,如果看不见这个工具条,则点视图工具栏绘图。

外部图片是指在课件制作中插入所需的图片,我们可根据要求很直观的设计这些图片的大小,位置,明暗程度。例如,在设计圆台、圆锥、圆柱的课件中插入其它软件制作的圆台、圆锥、圆柱图形,也可插入用描扫仪扫入的书本图片,等等。

自画图形是指用Powerpoint带有的画图工具画一些几何图形,如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抛物线等基本图形及组合图形。

4.动画设计。数学课件中的动画设计是为了解决教学难点,展示运动过程。动画设计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字、一段文字,一条线段,一个图形或一张图片。在Powerpoint中动画设计有进入、退出、强调、动作路径四种及幻灯片的切换。方法:点选要动的对象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插入flas方法: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在“控件工具箱”面板中点击“其它控件”,在弹出的面板中,拉动滑动条,从中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这时光标变成十字型,用鼠标在幻灯片上拖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区域,Flas就将在其中播放。 在所拖出的区域中,按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属性”,弹出“属性”窗口,选择“自定义”。在弹出的对话框的 movie内输入flas所在的完整路径。

5.超链接设计。超链接设计是用于幻灯片之间的转换。例如在课堂小结时,要用到新课知识点的幻灯片,可以在课堂小结这一张幻灯片中插入一个图标,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功能菜单,点击动作设置,出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点击超链接到,然后选择所需的那一张幻灯片。用超链接可以在Powerpoint中调入用几何画板、flash、Authorware等做好的课件。

四、数学PPT制作课件的注意事项和优势

需注意的问题的是所有课件中用到的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文件要与课件存放在同一文件夹中,确保正常放映。在PPT中对于元素位置的调节善用CTRL键,它可以进行元素的微调。

PPT制作数学课件的优势在于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用PPT强大的功能,可以使其演示更加生动。如微积分中的曲线渐近线,可以用PPT中的动画效果完美的呈现。一般数学课堂都比较抽象,PPT课件的运用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图形甚至是图像视频交互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使得学生更多参与到数学课堂钟来,调动学生的手、眼、耳、口等多个感官,对过去传统过的单调的数学教学格局以创新,树立了学生为主题的课堂主题地位。

参考文献:

[1]臧秀兰,金元怀.数学CAI课件的理论探讨与研制实践[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01

[2]王海星.PPT特殊动画效果的制作[N].电脑报,2003

[3]王志军.跟我学做PPT特效[N].电脑报,2003

[4]于冬梅,范春起.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第三,设计好每个界面。界面需要插入恰当的声音、图象、视频,设置超级链接、人机交互,演示动画与文本等。课件犹如电影,生动有趣,明了易懂,引人深思,自觉参与。我们要写好初始脚本,设计简要概念、主要结构模块、课堂练习等,使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清晰,界面调度灵活而又简单。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界面,插入声音、视频时要恰到好处,顺其自然地融合于教学之中。如在开发"数形结合"课件时,我设计了运用此数学方法的四种类型:线段和与差、斜率、方程根的个数、实参的取值范围,以此界面作为调度中心,分别讲解相应的例题,这四种类型归纳起来既填补了教材的空白,又体现了此方法运用的题型,使学生今后碰到相关类型的题目时能触发联想,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题经验,减少对数学题目的畏惧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四,体现动感。优秀的课件离不开动画的展现,数学函数在动画设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能确定一个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从而让点乃至整个图形沿既定的轨迹运动,形成函数图象,或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这些动画的设计运用了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平移、曲线方程,代数中的比例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我们重视对函数的研究与实验,就能使课件能让教师随便改变参数,生成不同的图形或运动轨迹,化抽象为具体,体现数学函数之间的变换关系,而且能简化流程,设计出来的课件短小精焊,功能强大,通用性强,为师生所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做好试讲、评价、改进、再设计这几个环节。课件开发并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进行反复地斟酌与修改。如:哪个地方该需要停顿的就得停顿,使学生有了思考的余地;例子过多,知识满堂灌,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反之,例子太少,则不能达到巩固新知识,联想类似题目的自觉思维过程,应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增删。课件开发后,应与本教研组教师进行交流,对课件所包含知识与例题进行评审与调整,整体布局合理平衡,文字信息简洁规范,色彩醒目,画面过渡平滑自然。在设计过程中协调好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互相促进,达到教学目的。

篇(6)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师生发展有力的学习工具. 可也有教师反应,有时运用课件教学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在课件的设计上,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件时要注意以下的“宜”与“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一、宜用形象的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教学生活化. 而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然而这种生活化的情境靠我们老师的嘴很难描述出来的,这时用上形象直观的课件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们要创设一个几个小朋友平均分食一个蛋糕的情境,就可以利用课件播放一个小男孩分蛋糕的一小段广告视频,引出数学问题:两个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出来吗?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同学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同学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宜用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难点

每节数学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难点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 因此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课堂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难点内容的教学上我们如果采用形象直观的课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转化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数量关系是整个教学的难点,我们如果在学生动手拼摆以后,利用课件的展示就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把两个相同的梯形转化为一个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通过对比准确地掌握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根据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轻易地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宜用大容量的课件展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突出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复习课需要设计大量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如果老师们用粉笔在黑板上抄写一个个练习那必将浪费大量的宝贵的学习时间,一些主题图式的练习更无法用粉笔展示出来,至于激发学生练习的趣味性方面更无从下手了. 这时我们利用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们也不能被“大屏幕”取代以下三方面:

1. 忌用课件的展示取代学生的想象

某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巩固练习时,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通风管长3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 制作一个这样的通风管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问题设计得很巧妙,主要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没想到的是,教师随即用课件展示出通风管的结构图,这使题目的意义大打折扣. 这道拓展题的难点在于通过文字的描述,学生联系通风管的特征,产生空间的立体想象,自主思考出“只要求通风管四个面的面积就能得知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从中获得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体验. 而教师用课件的展示取代了学生的空间想象,使学生的想象经历严重缺失.

2. 忌用课件的模拟实验取代学生的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实践操作才能得到真知,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如果用课件模拟实验,只能是生搬硬套,成了披着信息化皮的满堂灌. 还有些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如圆周率为什么是约等于3.14,完全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滚动法、绕绳法……)进行实际测量. 与课件的模拟实验相比,学生一定对动手实践更感兴趣,在实践中学生已然升级为“数学家”在发现知识、在创造知识. 这样富有成就的探究体验是课件模拟实验所不能给予的,自然不能让它取而代之.

篇(7)

利用“陀螺旋”自身功能实现旋转效果

我们知道,PPT自定义动画中的“强调/陀螺旋”可以实现几何图形的旋转效果,但它默认的是围绕该图形中心点进行旋转。运用这一特点,当一个图形正好需要通过中心点旋转时,我们只需在自定义动画里对该图形设置陀螺旋动画,就可以轻松实现旋转效果。当然,适时配合其他动画,灵活运用,效果会更好。

例如,五年级学习《认识圆》一课时,当学生对“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是方的”这个问题难以理解时,就可以直接利用PPT自定义动画中的陀螺旋,并配合动作路径实现圆形车轮和方形车轮同时转动运行的动画效果。方法如下,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分别为两个车轮图形点击“添加效果/强调/陀螺旋/”, “数量”一栏为“顺时针”、“完全旋转”,“开始”一栏均选择“之前”,也就是同时播放。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发现,圆形车轮又快又稳,而方形车轮不仅速度慢而且颠簸不断。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学生真正理解了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即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圆形车轮能够平稳前行。

巧设“旋转点”变通旋转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把图形设计成绕其一个端点旋转,而PPT陀螺旋默认的是绕图形中心点旋转。怎样在PPT中实现图形绕某端点旋转呢?依据陀螺旋以中心点旋转的特点,要想实现对象绕某端点旋转,就得想方设法虚拟一个新对象,使该“点”成为“中心点”。方法一:把原图复制一份并水平或垂直翻转,同时将其颜色设置为透明100%,再和原图对接组合成一个新图形,这时为新图形设置自动义动画为“陀螺旋”。此时,它是以新图的中心点,也就是原图的端点进行旋转的。这样,我们通过复制、组合、隐藏等办法,将新旧两个图形以某个点形成中心对称,巧妙“移植”旋转点,以此实现“陀螺旋”让图形绕任意点旋转的动画效果。方法二:画一个正圆,让原图成为正圆“半径”,并与正圆组合成一个新图形,当然那个新画的正圆,要设置为100%透明色。这种办法同样能实现绕原图某点旋转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在PPT中通过陀螺旋动画实现直径或半径以圆心为中心点进行圆周运动呢?显然,圆中的直径直接设置“陀螺旋”效果即可。半径的动画制作如下,先绘制完一条半径,再把它复制一条,使其首尾连接,选择后一条线段,点选“线条颜色”/“其他线条颜色”/“透明度”,将其设置为“100%”,然后把两条线段组合,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依次点击“添加效果/强调/陀螺旋/”,把“数量”一栏改为“完全旋转”、“顺时针”。通过旋转动画演示,学生会发现,在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且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同样,根据圆半径旋转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设计钟面上“三针”旋转的动画,制作精美时钟。方法如下:分别为时针、分针、秒针设置“陀螺旋”动画,开始一栏选择“之前”,数量一栏匀为“360度顺时针”,速度一栏分别为:12∶00∶00 ,1∶00∶00,01∶00.0。也就是说它们分别用12小时、1小时、1分钟转动一周。这样制作的钟表能准确表示时间及时间走过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时间,如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些什么、1分等于多少秒等等。

改变陀螺旋属性设置创新旋转动画

上述几例都是通过旋转自身中心点或组合图的中心点完成一周或几周的运动。当有些图形不是整周运动,该怎么处理呢?PPT中陀螺旋自定义动画中的“旋转”属性设置可以很好地帮我们达到预想效果。

1.根据陀螺旋模板上的固定条件设置旋转属性

例如,当我们学习“角的分类”时,需知道直角、锐角、钝角三者大小关系时,可以先在PPT上画两条独立的边组成直角,然后将其中一边设置成90度或1/4周“陀螺旋”动画,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我们可以看到,直角慢慢变成了锐角或钝角再返回直角。得到结论: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三种角中锐角最小,钝角最大。

2.根据动画特点自定义设置陀螺旋属性

例如,当六年级学习“认识圆锥”时,需要演示圆柱削去一部分变成圆锥的动画效果。我们通过圆柱两侧线段陀螺旋顺、逆时针运转达到向内收缩效果,再通过放大/缩小动画实现圆柱上底的缩小效果,最终达到圆柱渐变成圆锥的动画效果。制作方法如下:

(1)圆柱两侧的两条直线分别添加效果/陀螺旋/开始“之前”/,数量一条为“25度顺时针”,另一条为“25度逆时针”/“中速”。

(2)选中圆柱上面的椭圆,添加动画效果/放大/缩小,开始为“之前”,尺寸为2%以下,速度为“中速”。

(3)调整:在工作区里调整好两条直线和两个椭圆的位置,让它们相互配合,浑然一体。

篇(8)

两年前,我曾自制一个《质数与合数》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个课件中,我将所有要写的板书、要提的问题、要操作的过程甚至要思考的关键细节都一五一十地设计进入课件。上课时,我“熟练”地操作课件,满怀期待地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教学中学生也认真地观看我演示的课件。但在做课堂练习,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知识要点仍有不理解的地方。为此,我深感不解,课后找了几位学生收集反馈信息,查找原因。学生甲说:“课件是好,只是课件中的知识太多,我好像有些湖涂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弄不清楚”。学生乙说:“跟看电影似的,不用我们动手、动脑。问题有了,答案也有了,我们轻松得很,只是我还没有完全弄懂这节课的知识”。两位同学的回答一语惊醒了我。于是仔细回忆了这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原来,在这一节课中,我没说上几句过渡语,也没口头提出几个问题,甚至连板书也没写几个字。难怪学生说是看了一次电影。最后检讨分析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赋予课件太多的功能,将自己的主导作用让给了课件,在上课时我只是成为一个播放电影的播影员。从这一个课例可以得出:在设计与应用课件时,无论课件是多么充实,多么完美,多么细致,课件在教学中都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反思二:数学课件能替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吗?

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许多老师往往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将不少的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重点与难点,用电脑演示,替代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年11月,我就进行了一次对比教学实验。那是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1班我利用闪现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每排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3排共摆了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来验证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课后,仍发现有近二成的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的认知存在疑难。在我代课的另一个班同样教学这一课时,我没有使用数学课件,而是用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足够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填补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面积推导过程。课后进行检查反馈。发现效果比用课件演示要好得多,学生对推导过程、公式内含都说得有条有理。事后我与同行教师对这个比教学实验进行研讨认为:用数学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公式过程,虽然有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可以省去学具准备,组织学生实践等麻烦,但学生没有动脑更没有动手,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是成为课件演示的附和者。其对面积公式的理解远远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细致动脑思维产生深刻效果来得快。因此,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课件替代学生,剥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教学效果肯定是达不到理想状态的。

反思三:数学课件能应用于所有知识课的传授吗?

数学课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用课件辅助教学呢?其实不然,我在观摩一位教师用课件教学《面积单位及进率》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个事例: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花时间让学生看实际面积,用手摸实际面积。可是在讲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老师在课件中绘制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图形经投影放大后,与学生刚刚建立的面积表象产生了冲突,当时就有学生对两个不同的面积图形提出异议。尽管老师对图形作了解释说明,事实上还是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最为常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先认真审慎所授知识是否适合使用课件来表述。从而避免多媒体课件表述的意义与客观标准产生不相符的负面影响。

反思四:数学课件能成为练习题库吗?

在我观摩的课件辅助教学的50余节课中,没有把数学练习题目列入的只有几节,绝大多数课件都把练习题目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纳入其中,纯粹将课件用于展示练习题的课却不少,比例远远高于将课件用于辅助新知新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节课是:课件中练习题多达到口算题12道,应用题8道,做完一题又一题,让学生忙得团团转。在听课时,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师在处理教材上的功夫。知识系统面面具到,练习题目层次分明,知识拓展颇有深度。课后,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练习容量太大,学生对知识不一定都掌握了,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我认为这节课不仅是练习过多的问题,而是歪曲了多媒体课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因些,数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时又一个值得的反思是:数学课件不是练习题库,不要走进数学教学用“电灌”的误区。

反思五:数学课件有必要制作得尽善尽美吗?

许多老师在制作与应用课件时,大都会把课件的美观放在取舍的比较重要位置。殊不知,课件美到了极至时也是一种错误。在一次数学优质竞赛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当授课老师刚展示课件,在场的所有师生都被吸引住了:淡淡的蓝天白云,淡绿与淡黄的渐变背景,五颜六色的鲜艳花朵排在一条浅灰色的公路两边,还有青绿的树,漂亮的小汽车。整个画面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精致。在这美景的陶醉中,授课老师开始了《相遇的行程问题》的讲解。课件演示得那么准确、学生听得那么认真、观摩者也是那么专注。可是在巩固与扩展练习时,学生却遇到了多重困难。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虽然高度集中,但是许多的注意力不是在观看课件演示相遇的情形上,而是在欣赏课件的美丽景色。造成注意力错位,课件的美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因而,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不要刻意地去过份美化课件,以免产生意外的干扰因素。

篇(9)

课件,它的英文原意是“课程软件”。意思是它具有课程的内容和实质,同时又具有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和外貌。数学课件,即“数学课程软件”,它具有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实质,同时又具有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和外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数学课程论角度来说,作为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课件类型,有教学演示型和教案型数学课件。

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基本思想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课件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同时也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的工具。

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故而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使用课件的方式和信息化学习环境联系起来,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数学课件,进行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改进教学与学习方法,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数学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讲授知识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或有趣的数学问题等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但如果只是单纯用口述的方式讲出来,未免有些呆板,欠生动。数学课件的使用,就是尽量创设生动甚至真实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借助于课件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效果可想而知。例如在讲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可以讲述“泰姬陵”的故事,将它的图片及故事概要用课件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引出“宝石镶嵌的三角形图案”共有多少颗宝石,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主题问题中。这样才可以营造出“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同时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带给学习的快乐,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自始至终地保持学习的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再现数学思维的过程

数学教育和数学课件都十分重视数学活动,而本质上,数学的活动和过程都集中地表现在数学的思维过程当中。课堂中能否将这种思维过程凸显出来,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数学课件能在这一点上发挥特有的作用。如概念形成中的抽象过程,探索过程中的猜想形成过程,推理中的分析与综合过程等,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其他手段所无法实现的效果。如在讲述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高斯速算”(即l+2+3+…+98+99+100=?),以此思考Sn=al+a2+a3+…+an-2+an-l+an,Sn=an+an-1+an-2+…+a3+a2+a1,其推导过程,完全可以用数学课件展示出来,从而推导出结果。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直观再现思维的过程,又可以使老师从板书的繁琐程序中解放出来,而将重点放在分析与讲解之上,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三、反复强化知识要点

高技术时代的教育手段和媒体,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取得个别化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数学课件用它的快速切换和灵活选择的技术,增多了因材施教的因素。对于需要强调的推理过程,可以经过切换来反复表现,强化学生的理解。对于类似“一题多解”的问题,可以经过切换和选择来表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对比分析,从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可以用动画的方式,作出形象的比喻,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想象。总之,课件的出现,避免了黑板使用不方便、平面不够大等缺点,直观、快捷、方便而又具有声、像、图、文的感知效果,可以促进“全脑效应”,这正是教师想要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师的标准,不只是当“教书匠”,而是要当“教育家”。教育家历来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格影响,教师自然地成为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在恰当时间巧妙地插入数学故事、数学史人物,或者趣题妙解等,借助于课件特有的功能,正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然,数学课件的使用,目的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以辩证的观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将数学课件的作用最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忠林,张永春.数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再比如说在几何画板中画一些数学图形很容易,也可做出一些有关点的轨迹方面的动画,有些光盘上已经有一些供我们参考和使用的几何画板文件,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但PowerPoint中就不能直接插入几何画板文件,在Flash中也不能直接插入几何画板文件,只能利用超链接才能将它们整合。当然,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播放文件是可以的,在几何画板中插入Flash影片也是可以的。

一、图片和声音的处理

1、图片可加格式中的背景图案,如填充效果中的单色、双色、预设、纹理、图案等,或与本课有关的图片,但不能太显眼,不能过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自己通过画图程序制作一些有关的图片,既可以作背景也可以做适当的修饰。图片不能太多,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3、在超链接和作按钮时,可加入一些简短的声音,可适当增加趣味性。另外,导入Flash播放文件时,Flash文件可自带一些声音。

二、PowerPoint文件、Flash文件、几何画板文件之间的整合

我们知道,制作课件时,PowerPoint就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很实用的应用软件。在这个应用程序中,可通过插入文本框的方式输入大量的文字内容,从而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某个对象在播放过程中可利用自定义动画或预设动画适当加入一些简单动画和配上一部分声音,通过修饰就可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但有些复杂的动画效果,如光线通过凸透镜形成聚焦效果的动画,太阳、地球、月亮的公转和自转的动画等,就没办法在PowerPoint中实现,而这种效果可以在Flash中轻而易举地完成。如果把Flash播放文件导入到PowerPoint文件中,补充了PowerPoint动画的单调性,就会使课件更加丰富、直观、生动、有效,为多媒体课起到良好的作用。在PowerPoint中如何插入Flash影片?在下面做详细的介绍。Flash文件中,作一些复杂的动画较好,但制作起来难度较大。像一些简单的动画如从左侧缓慢移入、飞入等,就没有必要在Flash中做。

几何画板是专门为数学课开发的一个应用软件,通过它可以做出一些数学方面的图形、点的轨迹动画等,数学公式表达式都可以在几何画板中实现,输入起来也比较方便,而其它软件中就很难。可利用几何画板文件将有关的数学内容做好,包括数学图形、表达式、轨迹动画等。 有些光盘上已经有一些供我们参考和使用的几何画板文件,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但必须注意,在使用的计算机上必须装有几何画板的应用软件程序,即可执行文件。

一般的光盘上只有现成的几何画板文件,但没有应用软件程序。几何画板的应用程序软件可从因特网上下载,方法是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几何画板”,搜索到的“教学软件库”中选择“sketch 4.03”下载,也可直接访问网址:bj101zx.com/software/software.htm。

因此,我们可选择PowerPoint软件作课件,需要时,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影片。有些纯数学方面的图形、轨迹动画都可做成几何画板文件,通过超链接的方法将几何画板文件链接到PowerPoint中来。

三、在PowerPoint中插入Flash影片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PowerPoint应用程序。

第二步: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工具栏”,继续在“工具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控件工具箱”。

第三步:单击“控件工具箱”中的

工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

第四步:在PowerPoint的工作区内,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直到屏幕上出现一个合适大小的

图形为止。

第五步:在

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这时将弹出一个属性的对话框,对话框中左侧名称“movie”右边有一个空的正文框,输入要导入的Flash播放文件名称全称(包括扩展名)。

第六步:通过幻灯片放映中的观看放映可以看到效果。

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上一篇: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下一篇: 低碳化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