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21:20: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种子市场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2000万。进入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2000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安娜愣住了,因为她的生日明明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天。
突然,眼前出现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放映的是一周前发生的所有事:母亲一大早打来电话祝她生日快乐;她穿大衣时衣角不小心将泡好的咖啡扫翻在了昨晚连夜赶出的市场调查报告上。之后因为上班迟到和没有按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而遭到了经理批评的她,一怒之下辞掉了努力半年的工作。
而后安娜打电话给男友,要求他在10分钟之内赶到两人常去的咖啡厅。正和领导开会的男友自然没能赶到。安娜一次次拨电话过去,男友一次次挂断,最后关了机。安娜的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怒气冲冲赶至男友工作的地方,却无意撞见了男友搂着一个美貌女子。安娜上前质问,男友竟然轻松的说:被你发现了正好!省的我还得费尽心思编造甩掉你的理由。其实我早就受不了你的偏执和任性了。
备受打击的安娜不经意间从商场玻璃橱窗中看到了自己疲惫不堪的邋遢摸样。那一刻的她觉得绝望已经包围了自己,她拿出手机,想要找人倾诉一下,却突然发现:为了追赶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她已经疏远了太多人,以至于从前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渐渐的变成了无话可说。除了父母,再没有人祝福她生日快乐。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安娜提了十听啤酒回到住处,最终她醉倒在床上不省人事。之后她窝在住处萎靡不振了三天,昨夜萌生出了自杀的念头。
1 甲基苯并三氮唑概述
甲基苯并三氮唑,简称TTA 。英文别名:TTA,CAS,分子式:C7H7N3,分子量:133.1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熔点:80-86°C。甲基苯并三氮唑其中的水分:≤0.2%,灰份:≤0.05%,pH值:5.5-6.5
■
1.1 外观性状
甲基苯并三氮唑是白色颗粒或粉末,可加工成大片状、小片颗粒状、柱状、精细颗料状、粉状;甲基苯并三氮唑白色颗粒或粉末,易吸潮,是4-甲基苯并三氮唑与5-甲基苯并三氮唑的混合物,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2 用途说明
甲基苯并三氮唑用于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
本品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油添加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封闭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1.3 基本特性
甲基苯并三氮唑,纯品系白色颗粒或粉末,是4-甲基苯骈三氮唑与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混合物,熔点80-86℃,难溶于水,溶于醇、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可溶于稀碱液。
1.4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基本步骤。
①在反应釜中,将3,4二氨基甲苯置于纯水中,加热溶解;
②向步骤①所成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氨基甲苯的亚硝酸钠,进行反应;
③将步骤②所成溶液冷却;
④在步骤③所成溶液中滴入硫酸,出现大量结晶体生成;
⑤将步骤④所得混合物进行脱液处理;
⑥将步骤⑤所得结晶体加热,脱水;
⑦将步骤⑥所得结晶体进行蒸馏,制成所述的5-甲基苯骈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方法以3,4二氨基甲苯为原料,通过中压合成、酸化、脱水、蒸馏处理,制备5-甲基苯骈三氮唑的工艺简单、制备过程容易控制,收率高、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
1.5 甲基苯并三氮唑包装储藏。
包装: 塑料编织袋、复合袋、纸板桶、全纸桶、铁桶,内衬塑料袋
净重: 10kg,20kg,25kg,200kg
储藏: 本品易吸湿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不得和食物与种子混放。
2 化工行业的发展特征及导向
2.1 化工业现状
化学工业简称化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与农业、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发展较快的一个工业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化学工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基本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相关工业发展的化学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不仅在总量上迅速发展,而且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组织结构、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形成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已进入世界化工大国的行列。
化学工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原料来源划分,可分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行业;天然气常与石油共生,也常把天然气化工归属于石油化工。从产品出发,可划分为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等分支。还有其它多种分类方法,但每种分类方法都难于严格适应。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产部门,如橡胶助剂行业,合成材料行业,农药行业,化肥行业等,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有效地推动农业、机械、建筑、轻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2.2 行业现状
有机化学原料(有机化工中间体)是化学原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化工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具有品种繁多、合成路线选择性广、市场需求前景好、合成技术进展迅速等特点,它主要包括炔烃及衍生物、醇类、酮类、酚类、芳香烃衍生酸酐等,其产品主要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三苯、甲醇、乙醇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 从产品生产的过程角度分析,基本有机化工产业作为整个石化工业的龙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化工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内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已经由过去的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转变为国有企业、港台、外商投资并举的局面,投资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但可以加快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的发展速度,还可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的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化工行业的景气状况主要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受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拉动,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
2.3 行业驱动要素
对于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在利益推动下,对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加大了发力度,由低端精细化工品的加工向高附加值迈进,转移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由于新兴产业的新需求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这都需要一系列关键化工新材料的支撑。
3 甲基苯并三氮唑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概述
3.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工艺
对于甲基苯并三氮唑的生产工艺,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配方和工艺设备等。随着环境优化的愈发明显,生产工艺中的三废处理也凸显重要。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具体操作过程是在配料釜中加入水、亚硝酸钠和甲基邻苯二胺,常温下搅拌待物料溶解后,由真空抽入环合反应釜中,关闭进料阀,通入导热油缓慢进行加热到230(250)℃,水受热产生的蒸汽使釜内压力上升至3.8(4.0)MPa,保温保压反应约5小时,反应结束后,通入冷导热油降温到100℃以下,打开放空阀使得釜内恢复常压;将反应物料放入酸化釜中,通过高位槽加浓硫酸进行酸化,调节pH接近中性,酸化过程控制温度在70℃以下,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导出至液碱吸收处理,物料趁热分层,上层水相冷却至室温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后,结晶料与前道分层所得的下层料相一并送脱水釜中减压脱水,控制条件为:80℃、-0.07MPa,经脱水处理后,进入精馏釜,采取导热油加热,在
图1 工艺流程简图
3.2 甲基苯并三氮唑产品生产工艺的质量、成本控制
3.2.1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体现在QSTE四个方面:(quality)质量合格、(service)满意服务、(time)准时性和(environment)清洁生产。公司努力在质量计划,质量检测,质量改进和质量投诉方面加强管理,将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力争取得ISO9001:2000系列认证,树立良好产品形象,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以后打入国际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确保公司生产经营良性循环发展。
3.2.2 甲基苯并三氮唑生产成本控制
对于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也将受到大大的影响。
(1)定额制定
所谓定额,就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其主要有:材料定额、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对于工时定额制定,主要依据是各地区的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就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往往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是定额管理,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来控制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通过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来控制工时成本、控制制造费用,这都要依赖定额制度。如果没有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定额,这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2]。
(2)标准化工作
所谓标准化工作,就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并且能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4 甲基苯并三氮唑市场研究
市场调查报告往往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其中反映的是市场调查内容以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市场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市场调查报告中,整个市场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受撰写的好坏的影响,这也能给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更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
多年来,为了立足国内市场,兼顾全球市场环境,并且结合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的供需变化规律,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了研究,并且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内企业群体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尤其在中国,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发展趋势,已经从不同角度切入了行业,这也为甲基苯并三氮唑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专业级的市场导向。这同时也为以后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决策、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3]。
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用途,是业内企业市场部门、战略部门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市场、掌握行情、了解竞争对手、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有力参考资料;是行业新进入者了解市场现状、掌握竞争格局、发掘投资机会、明确产品定位的必备调研资料;帮助咨询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快速、深入地掌握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份 额、进出口、行业财务指标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帮助私募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及其它投资机构摸清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趋势,并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产品、技术、人才、管理、效益等(需要定制);适用于其它需要对甲基苯并三氮唑行业进行全面市场调研的机构或个人。
【参考文献】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明星喜欢葡萄酒,而且酒量惊人者大有人在。赵薇就是一个。小燕子喜爱喝葡萄酒在影视圈是出了名的。中影集团副总经理江平曾说过:“赵薇要是不当演员就会去卖葡萄酒。”江平还透露:“有一次法国朋友送了大家每人两瓶红酒,大家都细心保存,惟独赵薇当晚就独自一人在房间内搞定了一瓶。”
美国演员、作曲家基纳,在《Tool》与《A Perfect Circle》中的出色表演为人熟知。身为意大利北部酿酒师的后代,基纳有着在亚利桑那州栽培葡萄的想法,并且亲自动手实施。基纳在亚利桑那州拥有名为Merkin的葡萄园,自己当起酿酒师,并致力于将亚利桑那州北部发展成为优质葡萄酒产区。对于F1巨星雅诺·特鲁利来说,赛车只是一种职业,而葡萄酒则是一种信仰。他宣称:“葡萄酒是我的信仰,我对葡萄酒富有激情。这与F1有很大的区别,我觉得很享受。”
酒类经销商鲍勃·贝瑞指出,那些明星们之所以认真看待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酒庄、葡萄园和葡萄酒,是由于他们享受葡萄酒,并且希望成为葡萄酒的一部分。酒庄一般自带古堡,多数都靠近河边或海边,不仅风景优美,适合休闲旅游,可以成为明星社交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美国的纳帕谷附近,酒庄新主人充斥着科技新贵、医生、教授与好莱坞明星,氛围就非常不错。
暴利,也是一个诱因
在股票市场低迷、房地产行业前景不明朗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选择进入葡萄酒行业。明星投资酒庄和进口葡萄酒,除了自身喜欢喝葡萄酒外,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暴利也是重要的因素。据悉,姚明收购了美国纳帕谷的酒庄,1.5升装“姚明葡萄酒”限量生产1200瓶,售价为3800元。在上海举行的慈善拍卖会上,6万元起拍的“姚明葡萄酒”,最终落槌在15万元。这些都令普通的葡萄酒厂商望尘莫及。据说,国内另一位当红的影星黄晓明在北京和香港的红酒酒窖,投资3000万,一年盈利达到50%。
业内人士强调,对于已经有大量财富积累的明星而言,在暴利面前,酒庄或葡萄园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小投资,但从长远来说并非如此。一旦购买了酒庄,就意味着后期更多的投入需要到位。聘请酿酒师就必须花高价;而土地施肥、更换葡萄种子的花费也不是省油的灯;同时,提升葡萄酒的包装品位以及更新全场机械设备,更是花钱如流水。酒庄不像其他的投资品,变现性比较差,酒的储存比较困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购买酒庄将很难支撑下去。
能将明星效应发挥到极致
在明星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酒庄引以为豪时,其自身的明星效应也被放大到了极致。对于明星,他们本身的名气就是对产品最好的宣传和代言。据尼尔森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明星对葡萄酒销售的影响,每年能增加20%。因为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明星效应拥有一批粉丝级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投资进口酒业风险相对小一些。从明星名流酒庄的明星效应来看,姚明葡萄酒业已取得初步成功。姚明葡萄酒已在宣传上取得极大效果,为它的销售打下极好的基础。
专家分析:如今明星收购酒庄的趋势正逐渐升温,一方面与明星本身的心态有关,但也受葡萄酒市场的大环境影响。在葡萄酒品牌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以明星为标签的酒庄比任何一个品牌都容易让人记住,这为这些明星葡萄酒提供了销售上的便利。另一方面,具备相当名气的明星需要更多与艺术、创作相关的标签,为其个人魅力增值。
产量较低,定位高端
另一方面,与行业洗牌相对应的是渠道库存。从3月底到5月份,因压缩机供应不足,不少厂家的生产线开工不足;进入6月份,天气开始热起来,空调销售出现井喷,各大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缺货情况严重;但到了7月份以后,往年常见的“井喷”式销售并没有出现,致使今年全国空调库存超过800万,给明年的空调市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04空调市场一度缺货的“四个理由”
一度缺货是今年空调市场之怪现象。造成这种并不常见的市场现象的背后是如下四大理由:
1.海外销量影响国内供应
主导品牌格力、海尔、美的等在“冷冻年度”之初就纷纷跳水,国内市场的价格之战使空调企业遍体鳞伤,无利可图。为了寻求市场突破,国内的空调企业将目标瞄向了国际市场,期望堤内损失堤外补。据统计,1~7月空调累计出口量达到1931万台,同比增长46.62%,累计出口额达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47.8%。传统的出口大户美的、志高、格力、海尔、科龙的出口大幅增长,逐渐逼近了国内的销量;格兰仕、奥克斯的出口大幅超过了国内的销量,而TCL是今年外销增长最为迅速的,外销量是国内的数倍之多。自然在总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外销的增加直接减少了内销的供应量,造成国内空调销售货源进一步紧张(见图表1)。
2.上游供应吃紧
对于今年空调内外销供需两旺的形势,不仅使空调厂家始料不及,供应商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空调压缩机作为生产空调的主要原料,缺口却高达600万台左右,成为空调供应的主要瓶颈。由于压缩机的技术壁垒较高,投资大,周期长,100万台的产能需要投资250万美元,而且从建厂到批量投产需要18个月。过高的门槛使一般企业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进入该领域。压缩机的瓶颈一时还难以突破,空调的供应紧张也呈持续状态而无法转机。
除了压缩机这颗心脏紧缺以外,钢材、铜材、塑料等空调制造必须的备货都出现了过去难得一见的供应紧张,国际市场上铜材、铝材、塑胶价格大幅度上涨,有的材料价格上涨高达30%,令空调厂家头疼不已。像格力、美的有自己配套的压缩机厂,像志高有三菱压缩机厂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还可以保证供应不至于掉链子。多数空调厂家的老板,不得不像当年的彩电巨头抢购显像管一样赤膊上阵购抢压缩机。
3.杂牌小厂开溜
一方面,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的普遍涨价直接波及到国内市场,以及压缩机的涨价。另一方面,空调一线、二线品牌的疯狂降价使得小空调厂商利润夹板越来越薄,已经到了无法喘息的地步。
现款现货的方式让小老板雪上加霜,成本大大高出大厂家。小品牌本身缺乏资金实力,淡季又不能吸纳经销商打款,3月份之前大多开工不足,存货不多。遇上空调灾年,自然在劫难逃。迫于无奈,一批小厂放弃整机制造,改做蒸发器、冷凝器等关键空调部件,有的只好干脆停产逃离转做其他行业。这些小的空调厂家过早的退出至少带走了500万台的空调产能,这无疑加剧了空调今年的供给不足。
4.主流品牌市场预测错误
2004年空调冷冻年度启动,格力、美的两大空调主力品牌一改过去观望的态度,率先将一匹空调从1400元降至1000元。2月14日情人节,历史上始终不采取降价策略的海尔,也破天荒地首次将1.5匹空调降至2000元以下,平均降幅达20%,一匹空调降至1400元,降幅超过30%。紧随格力、美的、海尔三个一线龙头老大的降价,其他二线品牌迫于压力,也纷纷降价。
进入3月份,美的的降价策略更进一步,借武汉制造基地奠基之机,在全国范围内悄然降价,相比上年度7月31日价格,7个月间整体零售价格下降足足20%。二线品牌科龙、华宝、新科、长虹等一次又一次迅速跟进,普遍比一线品牌零售价低100~200元。
到了“五一”前夕,大多品牌1.5匹空调市场零售价降至1400~1500元之间。于是,科龙空调的老板预计今年空调即使做到450~500万台的规模,企业还会亏钱。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卖者就会把价格压低,需求量就会增大。用这一经济学理论解读今年的空调缺货似乎再恰当不过。
反思一下,假如各大品牌不这么早地降价,需求也不会失衡,压缩机也不至于这么紧张。小品牌也不会这么早离开(当然离开是早晚的事情),整个空调行业的生态平衡也不至于瞬间就被打破。这种局面的造成,一线品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市场错误的预估,价格战的过早引发,使整个市场混乱无序,令整个行业失血不止。
一线品牌排山倒海的降价洗牌,不仅没有迫使空调市场的“好战分子”如奥克斯、志高、格兰仕、三星等退出市场,反而让他们因祸得福。他们曾经最早以低价策略取胜市场,但在这场价格大战中却潜入海底按兵不动,巧妙地规避了价格战的风险,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得到空调大好形势的庇护,既保住了销量又保住了利润。
从缺货到积压,只有一个月
进入6月份之后,格力、美的通过各种方式把价格提升了5%~10%。由于货源紧张,其他厂家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把价格慢慢拉上来。空调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从而空调行业的紧张局势得到一定缓和。
另一方面,由于各空调外销海运有一个月的运输周期,在运往欧美各国的空调5月份交割完毕之时,各企业就将外销停下来,并集中精力和资源对付国内的空调销售,使国内空调总供应量大大提高。同时,面对空调销售的强劲势头,各空调企业加大生产强度,延长生产时间,24小时开工。从6月中旬开始,河南、上海、湖北、湖南等地大面积降雨,受天气的影响,到7月份,空调销售紧迫形势基本得到了缓和,只有个别型号还在缺货。
但是,受5、6月份断货影响,经销商抢货抢成了大肚子,加上7月份常见的空调销售“井喷”现象没有发生,致使全国渠道库存累计约800万套,许多经销商的资金被空调活活套死。
2005年空调市场七大预测
1.压缩机厂走红市场
空调压缩机依然紧张。格力通过整改,压缩机产能提高到300万台;海尔与台湾的声宝合作,产能达到200万台;美的与东芝-开利合作,产能达到300万台,志高也与三菱酝酿更大更安全的合作协议。尽管各大空调厂商已经做好囤积的准备,但是压缩机会依然紧张,恐怕近两年都会成为空调生产的瓶颈。
虽然空调企业很想购买这些压缩机,但是很多压缩机厂商会通盘考虑到整个市场的平衡关系。个别空调企业像当年长虹买断彩管一样买断压缩机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再说,如今的香馍馍,价格天天看涨,越放越值钱,谁也不会大数额地早日卖出。
2.空调价格相对坚挺
近两年的空调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导致价格已经基本探底,部分企业已经没有降价空间了。从头号种子选手——格力的公告推算,其单台空调利润不过50多元。估计其他空调厂家的利润也好不到哪里。同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空调压缩机的缺口,都会使2005年的空调价格相对坚挺。消费者要彻底放弃空调价格还会大幅下降的既定思维模式。不过,由于近期渠道库存压力过大,厂家急于吸款,国庆节前后最迟元旦前后,空调将会面临新一轮大幅降价或促销,以释放部分“淤血”,消费者可瞅准时机买个好价钱。
3. 主流品牌寻找新的卖点
海尔肯定会寻找品牌的新卖点,氧吧、除菌光等。主流品牌还是围绕健康与节能为中心的,海信将继续走变频之路,美的更重要的是向全健康的卖点转移,科龙继续高端双高效品牌,考虑到TCL白电将是TCL集团下一个重点发展对象,TCL武汉空调基地奠基后的动作可能会很大。奥克斯、志高、新科等行业“黑马”肯定会寻找新的突破点,继续在中国空调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外资品牌LG价格不会降低,三星在2004年渠道重心下移,格力第一空调品牌的地位虽面临极大挑战,但不易撼动。
4.渠道商叫板厂家
与其他产品拉动消费者相比,做空调主要是做渠道,空调的销售量的高低还是取决于经销商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渠道已成为空调营销中一种稀缺资源,明年空调经销商无疑将受到厂家的更大追捧。2004年9月份,厂家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出台政策吸引经销商淡季打款,与往年所不同的是政策更好,返利更多。受5、6月份断货影响,经销商抢货抢成了大肚子,加上7月份常见的空调销售“井喷”现象没有发生,致使全国渠道库存累计约800万套。经销商资金被空调活活套死,面对厂家新年度开局的大好政策,恐怕会显得有心无力。钱缺、心虚、嘴硬、腰板直、砍价狠一定是经销商叫板厂家最好的写照。
5.大品牌殊死格斗倒计时
空调洗牌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以前的洗牌却是越洗越多。今年大品牌共同发力,终于将不堪一击的小厂逐出历史舞台。大品牌是否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
在空调产品功能创新、质量提高、工艺提升、外观改型等方面已经乏善可陈的前提下,明年空调价格竞争依然会成为竞争的主流。相对于彩电、冰箱四大家族的形成,明年五大空调品牌之间,老大要保位置,老二争位子,老三抢位子,老四没位子......这种竞争将更加惨烈。苦的是二线品牌,虽然今年他们的销量比起去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比起一线品牌总销量的放大,其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一线品牌谁主沉浮?二线品牌能不能生存下去?关键是在2005年。
6.小厂家跑跑龙套也困难
2005年空调市场更难见到“弱者”,行业整合后企业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决定于品牌和产品力。
小厂家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对于小厂家来说,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只是成本竞争问题,除成本压力之外,最主要的是拿不到压缩机。实力和资金不足让小厂家难以切到压缩机蛋糕的一个角,无压缩机来源,就等于拿不到空调决赛的入场券。同样是卖尽力气的跌打腾挪,就如舞台表演一样,跑龙套的总是在一阵紧锣密鼓之后退出。空调,最终还是几个主角之间的游戏。
7. 中央空调开始粉墨登场
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中央空调这块大蛋糕,并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容量大,而是利润高得看不到顶——虽然大家都闷头赚钱,不事声张。特别是中小型中央空调,发展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家用空调经销商转向中央空调的经营,应该是不错得切入时机。
叶秉喜 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系上海卓跃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联系电话:13761710538,电子邮件:brandconsult@126.com
张小虎 上海联纵智达高级咨询师。
相关链接
2004年中国空调市场焦点事件
事件一:海尔空调逆市降价
2月9日,海尔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代号为“雄霸计划”的降价攻势。此举一出,立即震惊业界。一方面,海尔向以“能扛价格不降价”而出名,在今年许多厂商欲联手涨价的情况下,却主动吹响了降价号角。另一方面,此时正值销售淡季,众多制造商和经销大户在这个阶段鲜有降价者。海尔此举,使2004年的空调大战被提前引爆。
事件二:国美格力“大打出手”
问题是想到产品创业,但找不到好产品。诚然,从结果看,用产品创业有一定的机遇因素,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想用产品创业,不是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等着好运气上门,而是要时刻关注IT产业动向,认定方向,孜孜以求。有位朋友,长期关注移动通信技术,钻研短信网相关产品,在短信热潮到来之际,用网上销售的方法,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创业成为一个老板。
现在3G应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营销管理创新等需求都为产品创业创造了条件。
渠道:重要的创业资源
有些为国内大企业或外资企业做市场的IT人,在掌握了渠道和产品资源后,自立门户创业。我们看到:在电脑、耗材、手机、配件等领域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有人先为某外资品牌的手机做市场,而后自己组织OEM手机销售,做了三年,资产积累了几千万。
一般人创业,要么有资金,要么有技术,如果两样都没有,就只有认打工的命。其实,创业的基础是资源,资金和技术只是两种资源。渠道也是一种创业的重要资源,许多人从一无所有,到依靠渠道创业,取得了成功。
有个经销手机配件的老板,曾经是个在沿海地区拼命工作的打工仔,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内地为厂家做销售管理。人很勤快,骑着自行车,一家家商铺跑,建立了销售渠道。先是为原来的厂家做产品区域,而后发展到为多种产品做。又建立了县、乡级,经销多种手机产品,完成了从普通的打工仔向创业成功的老板的突变。
通过渠道创业很适合打工者。只要你很努力,在销售中感到快乐,又有足够的勇气不畏挫折去创业,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合作:一种创业的心态
人非完人,有的擅长技术,有的专注市场,有的精于思考,有的长于执行,有的具有产品资源,有的拥有关系资源,有的掌握资金资源。将有各种专长的人组织起来,合作创业,成功的概率要比自己单干大得多。
不过,现在许多人有老大情结。有技术的,认为自己重要,要绝对控股。出资金或资源的,以为自己更重要,不控股不干。有人搞了一种很好的IT产品,又有大宗的订单,需要投资生产。大家感觉产品很好,市场也可靠。许多人想投资,特别是一些房地产商主动找上门来,就因为技术方支持绝对控股谈不好。
说起来各方都有道理。技术方认为,让外行领导内行,事情肯定搞不好。投资方想,我又不懂技术,如果不做大股东控制公司,被人蒙了都不知道。现在IT知识在投资阶层不普及,有IT项目鉴赏能力的投资人还较少,最好是技术方首先让步,以做成事业为重。合作是一种心态,如果是事业为中心,就不会过多计较股份的多少。
专利:将技术转变为交易的载体
有些人掌握了一些技术,苦于找不到实现价值的途径。这其中的关键是没有可供交易的载体。IT是无形的,而且我们掌握的大多是应用层面的技术,难以确定技术专有。为了解决实现技术价值的问题,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将研发的“无线经营指挥软件”功能做成嵌入式芯片,发明“指挥服务器”获得国家专利,以专利为载体谈合作创业,就易于操作。
单纯用软件或思想不能获得专利,但我们将无形的东西固化在产品中就能申请专利。现在软硬结合的产品或系统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比实用新型专利价值更高。有位朋友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如果单纯推广商业模式,易被人模仿,自己的利益难以保证。他用IT手段把商业模式产品化,获得了发明专利,进而以此为基础创业,使追求的事业进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从事IT工作的人士多把精力集中于技术层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这对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是适合的。如果想尝试创业,就应该多注意IT的社会层面,将软件技术产品化,产品专利化,用专利做投资创业,迈出智力产业化的第一步。
申请资助:批准与否都有好处
有些技术不便于公开,申请专利会泄露技术诀窍。可以把技术作为产权组建公司,将技术知情者封装于利益团体范围,对外只表述产品功能,以此保守技术秘密。有位从事无线信号捕捉工作的技术人员,偶然接收到了电力塔杆发生故障的信号,进而应用信号空间模式识别技术研发出了电力塔杆故障预警定位装置,一举突破了传统行波技术和阻抗技术易受干扰难以实用的难题,定位精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对电力输电部门来说,电力塔杆故障预警定位一直是个技术难题,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想到应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刚好找到了那位搞通信技术的技术人员,一拍即合。这一种市场潜力极大的产品,一个省级地区至少有几个亿的需求量,而且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很强。因为他们都是搞技术的,缺少创业资金,于是找我帮助找投资人。我将技术通俗化找投资人洽谈,只找了两个投资人就谈成了,技术方以技术入股占49%的股份,成立公司经营电力塔杆故障预警定位装置。
这个事件看似偶然,其实有规律可循。有创业意识的技术人员要多与跨行业的技术人员沟通,了解行业内的难题。可能某个行业内久攻不下的难题,换个技术方法就能够解决。在取得了技术突破的成果后,找有经验的项目策划和运作人员,将项目进行商业化运作,使技术转化为产权,从而固化技术人员的利益。
产权之路:有赖于技术人员跨专业的沟通
现在各级政府提供许多资助创业的资金,如国家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资金,地方上的科研经费,种子基金等等。创业者可以把掌握的技术按基金申报要求表达为文本,按规定程序申报资助。
虽然说申报基金不一定就能够获得批准,但是按照基金申报要求的程序走一遍,对项目实施大有好处。从基金的项目指南我们可以比较项目是否具有发展前途,按规定格式做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发现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操作细节,请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会获得许多有益的建议。
现在社会上有些公司声称能够帮助获得基金,先要收取一些费用(一般为几千元),获得基金后再按一定的比例提成(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不等)。对第一次申请基金的人来说,以为这些公司很有能力;对经历过的人来说,都知道申请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基金申报公司只是按经验帮助整理文本格式。基金申批是从专家库随机抽出的专家完成,基金申报公司没有可能走关系路线。因此,建议创业者用自身的力量走完申报基金的全流程,这不但为以后申报基金积累经验,还可以通过综合技术和经济因素考虑项目实施,提高项目的实施可行度。即使得不到基金资助,也可以为争取投资打下基础。
寻找投资:做好技术形态的转变
将技术形态转变成文本形态和其它示范形态,向投资人表达项目的经济属性。申请规范运作的国内外投资基金、风险基金、慈善基金、专题基金、天使基金等,一般是按规定的程序提供申报文本,有的要看项目演示,有的需提供市场调查报告。对一般的投资公司或社会零散投资人,需要提供通俗讲解文本,最好是用多媒体手段表达项目的盈利能力。要考虑选择或借用口才好、理解力强、有表演才能的人进行项目讲解。在正式讲解前进行预演,请人挑毛病,修正演示方案。
在选择投资人时要注意识别骗子手段。现在有些人利用技术拥有人找投资人心切的心理,并且缺乏投资经验的状况,以项目推荐费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费,项目鉴定费,财务分析费等名目繁多的借口骗取技术人员的钱财。每笔金额不大,当你支付了以后,对方总会找到一些理由让你觉得项目很有希望,再付一点钱就成了。当你发觉上当时,已经付出了一大笔钱了。所以,对要付钱找投资人的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在找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习惯用技术思维,可能与投资人的不同观点产生冲突,最好先不急于下结论,将各种观点记录在案,有一定经历后再看,对事业生涯很有裨益。
融合:营造新的平台
有些技术在行业或者专业内司空见惯,跨行业应用就可能解决疑难问题。在现代市场环境中,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和对移动中的营销员的管理是个难题,当我们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就可发明移动营销管理机,以此项目为基础,联合擅长市场营销的公司就可形成现代市场环境中营销管理创新的事业平台。
由于我们现在的技术分工很细,在大学和研究院(所)里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得不到及时的应用和推广。前段时期,为解决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我到某军队系统的通信研究所去,发现了很多先进技术,他们也很想找渠道将技术服务扩展到民品市场。这样,双方就以多功能通信节点机为基础拓展了新的事业空间。
现在有些以大学或研究院(所)为基础成立的公司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并具有各种信息工程项目资质,但不擅长开发市场。具有IT业市场开拓能力的人士可以用商务能力与这些公司的技术能力融合建立新的事业平台。这要有个观念突破,创业并非一定要新成立公司,也可以用个人或团队的名义与公司约定利益和义务的方式创业。
人网:经营的基础
社会经济正从以体质实存的产品经济转向智质虚存的人网经济,也就是说,随着社会对满足生理功能的产品生产能力增加,人们的生理需求越来越容易满足,自然会将精力和消费重点转向满足心理需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心理需求是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并得到满足。实际上,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结构是网状的,人们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就是掌握人网中关键的结点。
人网是多层次的,我们每个人都联结着各种层次的人网。以前,我们通常把人网简单地看作人际关系,只用作平衡情感的需要。当你转变观念,将人网作为经营基础后,会发现一个新的创业空间。
用人网创业,重要的是建立利益信用机制,要让每个人付出的努力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发展人网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要将消费者转变为销售者,以他们自己为使用范例,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人网的结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刚创业的时候,以掌握个人结点为主,追求的目标是掌握一批公司结点。
思想:企业的生命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曾对我说,中国企业最缺的是思想。开始不理解,而后随着对中国IT业的观察与思考的增多,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看看IT业的公司,除了基于本能的赚钱目标外,有几家能表达出长期激励人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