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2: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控制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2-2003。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将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现代工业计量发展的趋势是从计量器具的管理向测量过程的管理转化,即器具溯源向数据溯源转化。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用测量过程管理方法实现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实施和控制。测量过程设计是为了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要求。
1问题的提出
企业建立并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台帐管理,对检定和校准、操作过程、状态标识、人员培训、环境条件等过程要求建立文件化体系,即计量器具的使用部门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检定周期,将计量器具送到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进行量值溯源,以保证经过溯源并确认的计量器具的量值的准确。但是,由于对顾客要求、相应标准法规的识别不够充分,测量要求的基础平台、计量要求的导出、检测资源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能力的确认以及测量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审核与监视)等各个过程,因策划、识别不够充分,导致测量过程能力不足,使产品实现过程依然存在不合格数据的风险。
2产品测量体系方案
2.1产品测量过程的识别与资源分析
2.1.1测量过程的识别
从产品图样、制造验收规范中识别出测量参数,同时对各数据参数的测量要求进行属性及关重特性分类,如分出产品的几何量、机械性能、物理、化学量等参数,根据参数特性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和分类,针对产品最终使用特性与相应不同属性的特性进行分析,并确认其是否充分、完整,以便测量验证。
2.1.2测量要求的导出
根据识别出的测量过程特性值范围和要求,确定测量过程相应参数的计量要求,为确定测量方法、选择计量器具、设计测量过程建立基础。
2.1.3测量过程控制级别分类
对所有的测量过程进行级别分类,将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成高、低、一般三个级别控制。不同级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控制,控制级别程度不同,实施准则也不同。(1)高级别控制点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或测量系统分析,建立核查标准,在分析的基础上用控制图进行监视,实施统计控制;将测量不确定度方案和测量审核纳入工艺文件,将核查标准产品实物档案管理。(2)低级别控制的测量过程进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验证)。(3)一般控制的测量过程采用测量设备按期周检、重复测量、抽样检查,对测量人员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测等简单控制方法实施控制。
2.1.4资源分析
资源分析包括测量过程分包能力分析和按属性关重特性配置的能力分析。资源主要指设备、方法、环境因素是否针对已导出的测量要求的适应性、充分性及有效性,避免不足而增加不合格数据风险,制定补遗方案或验证方案为计量确认建立基础。分包能力分析指测量过程外包实验室的资质能力分析。配套资源的成本要和该测量过程关重程度相匹配。当采购的外包测量过程具备高控过程条件时,应考虑实验室资源补充。
2.2测量能力确认
按控制级别分类,实施分别确认,以一般和低级测量过程,主要通过溯源规范进行确认,但需要有选择地定期评估测量能力指数。高控过程除了溯源确认外,还要将测量过程在一定样本量情况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并将评定结果结合产品最终状态进行定期测量审核,以确保始终具备足够的测量能力和最小的不准确风险。
2.2.1识别完整性
识别完整性是指产品全部的特性分析测量过程是否完整、高控过程是否完整。
2.2.2导出正确性
根据选用的测量方案对测量手段(包括设备的计量特性和环境因素识别)进行验证,导出的正确性应以溯源正确性为基础。
2.2.3资源满足程度
根据识别过程、确认的能力要求、导出计量要求最终确认资源是否足够满足。如不足,分析不合格风险,以确定是否补充或改进资源。
2.3测量过程策划与控制
2.3.1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策划包括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确认、测量过程实施和测量过程控制等阶段。
2.3.2应明确实现测量过程的各个阶段和测量过程的组织管理
测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过程是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策划则从环境、人员、设备、方法、记录、结果分析、数据可靠性、测量不确定度等因素进行考虑控制和实施。环境条件要与产品最终功能特性相对应,在识别和证实两个方面去满足,即列出影响因素、选择监视(或分包监视)手段并记录。
2.4测量过程的审核与监视
2.4.1关键测量审核
尽可能选用各测量过程的核查标准,也可以同其他的不同原理设备、不同验证方法监视测量结果。可以考虑测量结果的拆分和系统分析,对关键测量过程应分析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2.4.2关键数据监视
关键测量数据监视主要参考适用的、合理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传递系数、选择不确定度分量、分析仪器和结果服从的分布规律、确定相关性、确定并合成各分量不确定度等方面,将扩展不确定的结果纳入规范,以验证产品的最终特性。通过仪器比对、方法比对、样品再测及统计技术等确定核查标准,用En值(En=yi-yrU2i+U2R姨)判断结果的满意程度,并对过程能力再分析,寻找薄弱环节。最终,结合功能验证试验寻求测量手段的再改进,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2.4.3可疑数据、问题数据的监视
根据不确定度结果寻找数据处理过程的可疑数据。对于一组重复测量数据可根据格拉布斯、狄克逊等准则判断该数据是否异常;对故障产品的现象和可测参数追溯测量过程各结果的可靠性,再选用适宜的监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控制结果建立基础。
2.5纠正、预防与改进
对于不合格数据,根据发现的时机进行纠正或原因分析,进而制定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并作为改进要求的输入。实施PDCA循环,主要针对不合格设备、不合格体系、不合格数据三个方面。
3结语
本文将ISO10012:2003(GB/T19022-2003)标准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思路引入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意在为产品实现过程建立可靠的数据支持,这是预防和诊断的有效途径。因此,从识别测量过程、选择资源和手段并进行溯源性确认,到测量过程实现的全过程控制,直至通过审核、监视和改进过程,并以证实性方式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有效规避产品不合格数据风险,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有效降低因测量控制不落实而出现的质量风险及参数的误判,从而更好地提高装备生产质量。
作者:胡炎 单位:海装西安局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桵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一、高校负债风险环境的必然性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高校负债有决定性作用,形成政策性风险
为了解决高校经费短缺的矛盾,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经费资金”。一方面,我国近几年高校政策性扩招,使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实际上通过“办学条件评估”规定,高校学生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下达远超过学校承受能力的“招生计划”等方式,诱导和迫使学校扩建。然而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基础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各个高校在国家对教育投入和学费标准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引入信贷资金成为必然趋势。巨额负债打破了高校长期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财务管理原则。可巨额负债意味着巨额的“连本带利”,一旦偿债风险凸显,政府面对全国如此巨额的信贷资金,国家财政不可能将其全部“消化”解决。
(二)国家尚未出台规范高校与银行贷款行为的法律关系制度,造成法规性风险
《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地位,出资人与法人的关系成为两个不同财产独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高校法人财产的确立,界定了高校作为产权主体的权利义务区域,从而也就确定了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实现了高校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统一。高校作为法人主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可以自主筹措办学资金,当然要对其负债承担全部的经济责任。然而目前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高校的负债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的规范。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决定最终收益是整个社会而不完全是高校,而负债百分之百是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只是规定“各个高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申请贷款,可怎么负责、负什么责,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明确归口部门和贷款审批程序等,使得高等学校在贷款使用方向、规模等方面缺乏指导与约束。高校债务的举借和偿还行为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有效约束。
(三)高校的特殊性质成为受银行业欢迎的债务人,而大学的巨额债务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新的不良债务从而形成新的金融风险
银行业优惠的贷款利率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为高校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取得急需建设资金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们发现银行出于政府承担风险的预期造成“垒大户”的现象。对于一个财政拨款、事业收入、校办产业等收入只够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开支的非名牌高校结余是很少的。在此情况下,如果负债超过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学校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在目前贴息政策下,虽然资金成本较低但贷款到期之后,需要“贷新还旧”形成负债积累,若“贷新还旧”不能继续下去时,则必然造成学校财务危机。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使高校走上“盲目贷款财务危机不良贷款金融风险”,从而使高校走上20世纪80年代国企老路。
(四)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高校不能及时对负债的财务因素进行科学的论证、评估,形成高校内部管理性风险
全国高校规模普遍剧增,需要新增大量的基础设施,高校急需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建设。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经指出:“中国高校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做什么都是一个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都用银行贷款来解决燃眉之急。在经济责任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时,各个高校在进行举债时大有“为公不负债,为私谁负债”的劲头,表现为贷款规模的随意性;没有充分考虑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对偿债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对于负债经营风险的大小、何时真正完成本金归还以及规模的安全合理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分析。只是注意到什么时候信贷资金到位,不太注意贷款分期上的把握,对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和投资效益盲目乐观,单凭主观意愿而不顾客观实际。
(五)偿还期内贷款本利和的巨大开支必然引起日常支出结构的变化,容易导致人心不稳造成人才流失、教学和科研质量下降的经营性风险
从高校财务运行的经验数据来看,当一个高校的利息费用超过其收入的10%时,该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原有规模便很难保持,甚至会萎缩。在贷款的偿还期里学校各项收入持续稳定的情况下,要支付大额的本金和利息必然会引起人员和公用经费相对缩减。各个高校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吸纳,出现了对教师资源的争夺。高校的规模和师资成正比例关系,高校如果不能保证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刚性的平稳或增长,面对人才竞争的压力会造成人才流失和办学质量下降的危险,最终导致“师资流失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招生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低下限制招生规模声誉下降”。高校师资是决定高校办学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弱小院校和偏僻地区院校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院校必须付出高出几倍的薪金并附加特殊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同时增加科研投入以便努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以提高学校的品牌。这些投入又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和加重学校的财务负担,使负债高校的经营性风险进一步增大。
二、化解高校偿债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资金投入决策管理和经济责任制,落实投资追踪问效制度
能否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决策体系要依靠规范的制度来完成,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投资决策行为,明确决策者各自承担的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高校的校长是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特别是对于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负责,对银行贷款行为要组织力量从规划、草案、集体研究讨论做起,认真防范负债方案的偿债风险;主管财务副校长:宏观控制经济活动的实施,按照审批权限对资金投入管理承担相应责任,对校长负责;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内容各不相同。相应的经济责任是逐级向上负责。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贷款管理作为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各级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高校资金监控系统。要求高校的贷款项目充分论证拟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中长期贷款计划,对所有贷款高校实行贷款备案制度。对于那些投资决策失误、浪费现象严重的,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责任追究。
(二)强化高校预算支出的刚性,将信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对于支出预算要进行可行性研究,预算的可行性是保证学校刚性预算目标管理实现的前提。在加强开支“一支笔”的同时,要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对内保证重点、勤俭节约、节流和节支并举。凡审定通过或批复的预算应严格执行,确保预算支出的刚性,实行超预算预警机制。高校要以综合财务预算管理为切入点,将贷款资金有机地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即将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全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管理,同时将信贷资金单列预算管理。信贷资金的收支编入财务预算,形成一种新的财务平衡关系:年度总收入+年度贷款额度=年度总支出+年度还款额度。同时加强静态和动态平衡、总量和结构平衡的有机结合,并且将年度财务预算与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和中长期预算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出现支付危机即避免破产成本的增加,保证学校的前瞻性发展。
(三)科学合理地确定负债规模和结构,建立最佳信贷资金组合,努力降低筹资成本
负债过多既降低资金使用效益又加重高校偿还负担,所以确定适度的贷款规模是负债决策的关键。要正确分析财务状况,恰当预测所需资金量,合理预计贷款的偿还能力,将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在未来的某一年成为还款的高峰年,使债务到期时间均匀分布,避免信贷资金的集中支出;可以以负债率(债务余额与当年学校各项总收入的比例)、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当年可支配财力的比例)、偿债率(年度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可支配财力的比例)等为重点,对债务的规模和安全性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确定本校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可采取多样化的负债形式如:长短期借款、设备租赁与设备融资、后勤建筑和设备融资等。例如在负债规模和各项债务资金成本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综合债务成本率(各种债务资金成本按所占债务规模比例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来估算最佳的负债组合。
(四)加强财务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部门根据即时掌握的学校负债建设项目贷款及配套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财务分析,监测学校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偿债风险。高校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控制偿债风险。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到指标的可采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及预见性。例如:负债期内年度预期收入总额、负债期内流动比率等,此类指标数额越大则反映偿债能力越强;学生生均贷款额、负债与收入比率、负债自有资金比率、人员经费与总收入的比例等,此类指标数额越大则反映偿债能力越弱。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负债额度控制与负债期内预期收入之间的数学关联,以保证学校在负债期内正常运转。
首先,物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物业经营行业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不良事件代表可能阻碍物业管理行业创造价值的风险;事件的有利影响可以抵消物业管理行业的不利影响或机会。风险控制是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是对物业管理行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运作过程中风险进行把控,能确定一切影响物业经营管理的因素。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简单来说,内控体系就是物业经营行业拟定一连串的调整、构造、督促、制约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来使物业经营行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活动能顺利实现和进行。大量的实践证明,风险控制与内控体系构建是当代物业经营管理的两大不可或缺的两大工具,构建内控体系与风险控制相依相生。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将融合内控体系和风险控制。
二、物业经营管理行业实施内控的必要性和内控内容
(一)物业经营管理行业实施内控的必要性
1.能帮助物业经营公司做好财务工作。行业财务良好健康的运行是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构建内控体系能实现财务内控,使企业能轻松应对各种财务风险,能使企业做好财务的一切工作,像:检查财务报表,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实时信息来制定行业的经营计划,对行业的运行进行记录和事后评估等等。而且,在内控体系的实施后,行业往往能更好的对公司财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行业各个部门的财务联系。而且,还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帮助物业行业及时获得最新讯息,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科学可行性高的战略决策。2.能帮助物业经营管理公司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资金管理是物业经营管理行业运行的核心内容。资金缺乏或配置不合理会使行业发展受到阻碍。而内控体系的构建就给行业资金管理提供了保障。它不仅仅可以使行业能合理有效的配置有限资源还能降低行业的经营成本,保证企业盈利。
(二)物业经营管理公司实施内控的主要内容
物业公司的内控制度的建设内容有收入控制、库存物资和材料控制、费用支出控制三项内容。1.收入控制。收入控制是物业公司内控制度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物业公司最重要的内容,是合理规范物业的保障。对资金收入要进行详细的记载,加强资金的管理,第一要进行资金的完整性控制,即要保证收入单据,发票的完整性,要建立完整的账单,对收入进行科学的核算,及时做出调整,保证物业业务的进行,第二要进行资金安全性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可以实施岗位分离制度等,安全控制资金的往来。2.库存物资控制和材料控制。要有效的对库存物资进行控制,根据市场情况合理的确定库存,同时加强采购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由财务部预算得到合理的采购数量,由质量安全部门检查材料购进的质量问题,对于大型的采购过程要由全企业参与,对于一些重要的采购工作,要由财务部提前预算好,然后由质量安全部,统计部和监督部门三者共同完成采购,对于一些小的采购工作由财务部独立完成,保证采购原料的质量。3.费用支出控制。费用支出控制包括物业公司的运行支出和代收水电费的支出,而代收水电费的支出是物业公司主要支出的部分,应该做好支出控制,在代收水电费时要开具单据,为财务核算提供依据,要检查水表电表的运行健康程度,及时更换坏的水表电表,以防造成损失,对每个月的水电费要在月底进行再次审核,核对出现的问题。
三、我国物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我国物业兴起是在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使房屋所有权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其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下面就介绍了一下我国物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一)物业经营管理行业普遍盈利少。一个行业只有盈利大于零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如果其盈利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就会遭受破产倒闭。我国物业经营管理行业刚刚兴起,其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其的服务对象为人民大众。如果人民大众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上不去,其获利就不会暴增,可能只是稍微获利。所以我国还是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二)有关物业经营管理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立法滞后。因为物业经营管理在我国是一种新兴行业,所以对于它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比较规范的法律法规是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它于2003年9月1日首次生效,经几次修订,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在此之前,我国物业管理法制混乱,不少还依靠物业行业自己制定的有关规则。而且还存在立法因地区而异,与全国性条例不符,不利于我国对物业行业的管理。因此出现:物业经营管理工作不符合要求,服务存在问题;房屋建成之后出现质量问题,使物业无辜担负了许多开发商应该担负的责任;而且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运行过程中,环境可能不够透明公开,存在“作弊”行为,使大部分业益受到损害;业利义务混乱,法律主体各方关系不明,难以追究责任。等现象。自从《物业管理条例出台以来》颁布以来,《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等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我国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经营管理在不断成长变化,新的问题情况也会层出不穷,所以有关法律法规应该不断修订完善,新的法律法规更应该出台。(三)物业经营管理缺乏专业化人才。虽然物业管理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服务型行业,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要求也越来越高。那种单纯修缮服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人们需要的是更专业化的服务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但是由于物业经营管理行业是技术要求较低,劳动要求很高的行业,所以使很多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高的人选择了其它行业。在加上物业经营管理公司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够,在进行物业作业时很容易与业主发生不愉快,降低业主满意度,不能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要求。(四)物业经营管理行业规模小,盈利低。当今许多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是开发商自己成立来管理自己招标的楼盘,这些物业经营管理公司相对于其他物业经营管理公司的规模就小很多,公司的结构也不够健全,非常不利于盈利。又因在完全竞争性假设的马歇尔经济学中可以说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所以盈利过低不利于物业公司规模变大。(五)业主经济收入偏低,物业收取困难。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提高,但是贫富差距还是很大。还是很多人的工资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住房补贴相关政策,一定程度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问题,但是这部分费用没有物业管理费用成分,还是使物业管理收费困难。
四、物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
(一)物业资金收取困难,造成资金回笼风险。物业在收取资金时,其收取对象或因观念或者财务情况而不缴、少缴、漏缴相关费用。比如像房屋修缮中水龙头损坏问题,根据有关规定:物业管理是对业主共有部分的管理,业主的专有部分不是物业管理的对象。而房间的水龙头不是业主的专有部分所以业主不应该要求物业进行无偿修缮,而往往有些业主却固执的认为这是物业的本职所在,在要求物业修缮以后拒绝向物业付费。而且还存在资金回笼的过程中回笼方式被改变(比如物业公司在向其它公司出售股权之后,本来应该得到钱款,可是可能会被给以价值相当物资)等现象。这些现象在给物业带来资金回收困难的同时还使物业经营管理行业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已来削减人员降低服务标准,使其业主得不到很好的服务。这样一来,无疑使物业和业主掉进了死循环。(二)开发商和设施管理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开发商与物业有两种关系:一是合同关系,开发商是原产权人与物业管理签订合同。二是从属关系,就是物业是开发商的子公司或者分支结构。在合同关系中,往往特别容易出现开发商将商品销售完之后开发商走人,一旦商品出现任何问题,业主首先找的就是物业不会去找开发商。这时候物业找开发商就比较困难。这样就致使物业被夹杂在中间,造成经营损失。而且,各种设施的故障,不管是不是有待修缮还是因为自然原因业主都会第一时间找到物业进行质问,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构,业主往往就会不缴纳物业费,使物业遭受损失。(三)由于物业不够专业和业主要求日益提高,给其生存带来风险。在开发商和物业的第二种关系中,非常不利于物业朝着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物业管理涉及范围非常之广,这就要求物业的从业人员有着非常专业的技能来满足业主所需。不少物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不但管理范围缩小而且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再加上业主不断增强的维意识和服务要求致使这些物业公司生存率降低。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使相当一部分员工被解雇。(四)员工安全和治安风险。物业在给业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员工的安全风险也是相当大。比如:保安在执行工作中可能会被外来人员误伤,在解决业主之间纠纷过程中易受伤等。一旦事故发生就会给物业带来不小风险。当今社会入室盗窃和室外偷盗越来越严重,物业除了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工作以外还要尽力保障业主财务人身安全,一旦业主财产身体出现问题往往就会要求物业进行赔偿,无疑给物业带来财务和法律上的纠纷风险。(五)消防安全风险。在物业企业接管业务时一定要首先做的就是检查消防安全设施是否设立完整,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风险,对没有通过检查的,物业公司要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此外,对于购买者,物业公司要在其进行房屋装修时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消防规定,使用的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物业企业要常常检查消防设施和容易发生消防安全问题的地方,定期修理更换消防设置,防患未然。(六)停车服务风险。在小区内停车,或者在游玩地方停车,停车场都会有物业公司的负责,而车子在停车场发生被划等事故时,都会涉及到物业公司的赔偿问题,物业公司要做好安全问题,建立合适的停车场管理制度,对于收取了看管费的车辆,要建立合理的赔偿制度,而在停车场出现的其他问题,要根据建立的法律制度,必要时通过报警的方式解决。
五、基于物业经营风险的内控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物业内控体系的总体思路。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必须依据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措施,由内到外建立内控体系。在物业公司内部,要建立专门负责内控体系建立及完善的组织机构,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对物业公司实施全局控制,在各部门要设立内控体系实施完善小组,由各部门经理担任组长,受总经理的领导,对物业公司各部门实行分部控制,在物业公司外部要成立物业考察小组,对社会物业实施环境实时调研考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使物业公司内部的发展更加安全有效。(二)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做好财务内控。进行风险控制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风险控制意识,由于物业经营的技术要求较低,对劳动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物业行业要在人力和物力方面提高警惕。基于当前物业生存率不高的的情况,物业应该考虑如何使物业更好的生存。首先物业应该考虑的就是财务问题。在建立财务内控的过程中,物业可以实行当今比较流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物业财务进行“全方位、全员、全面”的管理。物业还需要不断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和专业技能。(三)以物业战略为导向,建立内控体系。物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物业战略目标,内控体系就是其实行的保障。所以以物业战略为导向建立内控体系是一个符合物业特点的战略。一般来说,一个战略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工作控制。即由物业公司的总经理制定战略,物业公司的管理部门落实实施,最后由员工进行作业实操。物业公司的战略目标要根据实时调研进行更改,只有提高了业主满意度,才能使物业公司健康发展。(四)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做到考核与奖惩相统一。为了更好的进行内控体系的构建,物业行业要以内部控制体系来完善、整合自己的业务流程,加大对员工的业务监督,对各个业务进行风险评估控制。最终考核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新的业务管制制度来实行。在新的业务管理制度中,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质量,有必要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一来就能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的积极性,在面临风险时,各部门能够有效的解决风险所带来的损害。(五)做好物业公司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物业公司的主体是服务中心,要建立起以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其他部门围绕服务中心工作的运营模式,既然是服务业,就要做到服务至上的地步,服务中心做统筹安排,由财务部做好财务预算和月度预算,并将这数据交由人事部对人员安排及各部门工作做相关安排,人员的裁剪,调动等,安全管理部门要时刻巡视小区内的安全隐患,并将主要负责消防安全,做好小区内的财产安全工作,和人员的安全工作,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安全问题,工程维修部要做好小区内的天然气管道,下水道管道,电气输送等维修工作,并和财务部建立起联系,将信息反馈到服务中心,来为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六、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服务品质高,价钱合理的物业公司无疑是人们的不二之选。而如今的物业公司发展较为不易,存在许多的风险和问题,物业公司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做好物业工作,所以这就要求物业能建立内控体系来对其所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控制来使其能为业主更好的服务,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占得一席之地。
作者:赵鹏鹏 单位:京亿方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满孝青.论我国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C].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120-121
[2]廖美容.物业经营风险控制下的内控模式探究[J].财经界,2015,(24):81-82
二、电力调度控制的安全隐患分析
结合当前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发生电力调度事故的原因,不难发现导致电力调度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在具体的电力调度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电力设备维修的规定,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工作,是电力设备存在隐患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参与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对从事的本职工作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很难发现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长时间的发展下来,致使电力调度风险控制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是电力调度风险控制工作无法有效进行的根本原因。电力调度控制的安全隐患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电力调度工作的主要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电力调度控制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难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电力调度控制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生活中,电的生产和社会公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究电力调度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综合目前电力调度工作的现状发展,加大硬件设备与专业技术的投入、强化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网络的建设工作,是相对有效控制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一)加大硬件设备与专业技术的投入
在电力调度控制安全风险控制的工作中,加大硬件设备与专业技术的投入,是电力系统适应社会科技发展与更新的重要表现。社会科技的发展,促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中,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系统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电力调度工作中,设备作为其核心基础,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在电力调度的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加大硬件设备与专业技术的投入,以便可以及时的更新设备。此外,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与考核,也是有效避免设备违规操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大硬件设备与专业技术的投入,能够促使电力部门及时的更换先进的设备,有效的改善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恶劣环境下,电力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最终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发生。
(二)强化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
网络的建设工作强化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网络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电力调度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电力设备、操作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责任方面重点进行强调。同时,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一系列的运行监管与管理机制。强化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网络的建设工作,能够在意识形态方面,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工作的责任感。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对员工工作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严格考核员工的职业素质,只有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进行工作,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原因导致的电力调度安全事故。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严格实施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工作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工作的细节处,在制度执行的基础上,确保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性。此外,加强电力调度现场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强化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网络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安全运行。
2对原油储运时的风险进行控制
在对原油储运时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之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之前的评估和识别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对风险进行回避主要是指对很容易发生事故的风险,或者只要发生就会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进行回避。对风险进行回避在决策阶段比较实用,不过其前提是要准确的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某个原油储运的相关工艺已经被建成,那么其风险就已经存在了。在这样的情况要,若要对风险进行回避,就只有停止某个功能单元的运作,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明显不具有可行性。所以,对原油储运时的风险进行控制的时候,风险回避的策略基本很少被采用。
(2)降低风险对原油储运时的风险进行控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降低风险。要想降低风险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措施一就是使得发生风险的概率大幅度的降低,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依靠对人们的管理行为进行强化。措施二就是万一风险导致了某个事故,就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这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保证。比如,当储油罐发生火灾,要防止灾情的恶化,就必须事先在油库里装备消防系统。可是这种消防系统是固定式的,如果没有发生火灾,在平日的生产工作中它们并不会发挥作用,却还要消耗很多资源。与此同时,还要在平时对消防系统进行有效地维修。所以,它一方面需要物质资源作保证,另一方面又需要合理的管理措施,二者相互联系才能发挥作用。
(3)把风险分散开来有些风险的危险性很高,而且又十分的集中。假如交给某一个部门集中的管理,开始的那段时间该部门会很重视该风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部门渐渐的就会放松警惕,麻痹大意。所以,针对这个现象就要把危险性比较高的风险分散到几个甚至更多部门进行管理,使得风险不容易集中。如果某个部门的管理失去控制,其他部门还能分担风险所带来的责任,并且还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目前人民币远期结汇定价高,以致出口企业宁愿承担风险也不愿为避险支付高额交易成本。外汇市场市场化程度不高,像有远期结售汇业务银行需要授权,导致一定程度垄断,给客户的价格当然不那么理想。目前银行与客户间远期外汇合约交易币种有限,期限短,交易成本高,还有很大局限,属柜台衍生品不能反向操作,不如期货期权等交易所产品灵活。
汇改后避险要求刻不容缓。央行2005年8月就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改革汇制、发展外汇市场,政策新突破主要表现在:
1.扩大银行间汇市交易主体,放宽准入条件。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的出口企业,亦可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2.允许商业银行自主对远期结售汇和掉期定价,意味着企业有一定的谈判空间,可以争取用更低的成本来套保。
3.放开交易期限。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按照自身的风险敞口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或掉期合约,从而避险。
4.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放宽到现在只要有即期结售汇业务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银行通过备案均可开办。市场化程度的增强使企业可选择期限和成本相对适合自身的银行做套保。
二、避险产品创新构想
1.产品简述。鉴于中国目前的避险产品市场不成熟,但企业又有强烈的避险需求,建议银企联合,共同开发避险工具,既可给银行增加商机,还可为企业量身订做套保工具。本文给出一个创新设计:以企业财报为基础的协议避险产品,希望抛砖引玉。
运用的经济学原理:供给商实行价格歧视可放大生产者剩余。
远期结汇和期货工具都把汇率锁定成一个值,无论是实力雄厚还是薄弱的企业运用这些工具都收到一样的效果,用一定的成本控制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实际上汇率交易风险带给每个企业的损失感受度是不一样的。同样5%的波动,对于边际利润高的企业,似乎没有变化,但利润本来就微薄的企业则面临亏损边界。当汇率走势明显时,企业难以找到交易对手或要支付高额风险补偿,正如目前的远期结汇成本过高。因为银行吃进的只是损失的可能,当然要求高额补偿。以财报为基础,银企共商避险方案,应该可缓解这些矛盾。
产品描述:企业向银行提供财务报表,银行根据报表具体情况分析其亏损边界,事先确定亏损补偿参考值和盈余返交参考值,补偿比例和返交比例。若汇率波动造成汇兑损失对该企业影响重大(汇兑损失占企业税前年利润的百分比高),银行向企业支付大比例的汇率下跌亏损补偿;若损失对企业影响较小(汇兑损失占年利润百分比小),银行仅需小比例补偿。若企业想进一步降低避险成本,可与银行商讨盈余返交参考值。若年终出口利润超过盈余返交参考值,则据合同返交比例,企业让银行分享部分利润。最后由银行权衡该笔交易对自身的利弊定价。利润高的企业,汇兑损失占比小,需银行偿付的汇兑损失比例小,银行收取风险补偿也小;利润本来就低的企业需偿付的比例高,当然避险支付成本也高;若企业愿与银行分享超额出口利润,银行可据这一条款进一步降低产品定价。总的来说实现了差别定价,企业支付的成本降低了,因为银行只需要根据企业必要救济部分进行偿付,且还有分享企业盈利的机会。
2.优势及可行性。
(1)照顾在相同汇率变动状况下不同企业的损失感受程度,让汇率交易风险在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坏的企业和银行三者间更加公平地分散。
(2)银行吃进的风险明显减小,汇兑损失发生后不需为所有企业的全部损失买单,而是据各企业的具体状况有差别补偿,还可分享企业利润。这样消除了银行避险产品定价高的根源,企业可更廉价地为自己的风险套保。
(3)企业实现“与狼共舞”,虽还有风险敞口,但照顾了企业具体财务状况,使避险成本下降,与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整体目标一致。这种安排使好企业和坏企业出口年终利润的反映将更加平稳,减少来自汇市波动的影响。
3.注意事项: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因雇员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被一家荷兰银行收购。曾经在7年间实现资产增值800倍的海外国企中航油,缘何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期货投机市场上背负5.5亿美元的巨债?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的扩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破产的财务困境。应该说中航油能够在7年间实现净资产增幅800倍,到巨亏5.5亿美元,都是缘于“创新”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本来是为了规避风险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却是毁于过度的投机。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金融工具;其中,标的项目包括债券、商品、利率、汇率和某种指数等。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主要特征有六个: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风波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衍生金融工具仍获得了巨大发展,美国《幸福》杂志在1995年载文声称,国际金融市场上当时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万亿美元。不仅如此,衍生工具的品种也正在创新中,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量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工具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制度现状
我国十分注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意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不断各项规章制度:国务院1998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三查”流程是指发放贷款前进行调查、发放贷款时进行审查、发放贷后对贷款使用情况及还款能力等进行检查等一系列制度,有助于贷款人全面掌握借款人实时状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柜台领取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农户办理完贷款申请、审批手续后,在发放贷款时由他人代领,甚至出现银行内部员工自己或联合外部人员做假贷款手续冒名贷款等现象,从而影响贷款的发放质量。
(二)奖惩结合、信息公示制度
奖惩结合制度,一是针对农户的奖励与惩罚。如采取“一户不还,全村不贷”的方式,用熟人法则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增加其违约成本。二是针对银行客户经理及相关责任人的奖励与惩罚。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将借款农户信用评定等级、借款情况、还款情况等在农村社区向公众公告的制度,特别是通过对恶意赖账人员的“关注”构成一种社会压力与监督机制,规避贷款农户的道德风险。
(三)不良催收、风险补偿制度
不良催收制度针对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时间比较集中、到期也比较集中的情况,暂不采取书面提示或电话催收的方式,而是由每名客户经理“包片到户”,而是挨村逐户对贷款农户进行催收。风险补偿制度主要依靠由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各类农业保险,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保险,应对农户可能出现的风险,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之一。
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联保、评级授信制度的风险分析
农户联保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联保责任不落实。农户对联保贷款的制度及流程缺乏了解,对自己所承担的联保责任一知半解,极易出现农户不愿代偿“他人”的不良贷款。二是农户匹配不合理。经济实力较强农户“强强联合”,弱势农户则因“马太效应”、越来越弱;三是道德风险难防范。多户贷一户用、家庭成员互保等欺骗产生的风险难以控制。评级授信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信用等级评定随意性较大,挪作他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联保贷款没有发挥应有的支农作用。二是农户授信额度未实行差别管理,从事传统农业与养殖业、农副业、运输业等农户之间因资金需要不同而呈现出的区分度不高。
(二)三查流程、柜台领取制度的风险分析
“三查”流程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是贷前调查工作不够细致,缺乏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核实;二是贷中审查工作流于形式,过度依靠“贷前调查”;三是贷后检查工作行为缺失。对于贷款发放后的使用情况、以及借款农户的收益情况,缺少分阶段的调查、核实。柜台领取制度的风险分析:由于这一制度执行过度依赖于临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执行决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关系较好、或领导授意而影响其制度约束力,致使稽核、检查等事后监督依然较难发现违规行为。
(三)奖惩结合、信息公示制度的风险分析
奖惩结合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由于对于农户的奖惩制度灵活不足、操作不便,无法真正地将授信额度与优惠利率挂钩,因而无法调动农户的诚信覆约动机。另一方面,客户经理为了绩效奖金而完成任务,从而分散了相当多的精力,难以集中精力做好贷后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因为农村地域广阔、农村居民较多,农户贷款涉及农户众多、信息公示项目繁琐,客户经理无暇抽出时间进行公示;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及乡土人情观念,广大农户对于公开自身贷款情况心存顾忌,甚至心存憎恶。
(四)不良催收、风险补偿制度的风险分析
不良催收制度的风险分析:一方面,在实际中仍然存在主观意识淡薄、清收手段失效、跟进措施乏力等情况。另一方面,诉讼清收成本较高,耗时费力,且在清收过程中极易出现对银行和法院的不利局面。风险补偿机制的风险分析:一方面,经济负担是限制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致使农户因为投保费用过高或周围人不投保等因素而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另一方面,各金融保险机构对商业保险业务所带来的丰厚利益相对倚重,而对于收益相对较低的农业保险则缺乏推广动力。
三、完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议
农户小额贷款结构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其风险控制机制应从农村信用环境、授信审批环节、信贷开展模式、约束激励机制、业务操作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在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多方联动,寻求全方位系统性完善。
(一)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一方面,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宣传活动让农户更多地了解法律知识及金融知识,增强其法制意识与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户信用诚信体系,制订信用村、户细化考核方案,建立农户信用贷款档案。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一是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违规违纪检举行为,并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二是采取法律强制措施提高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使客户意识到违约、违法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利用农户之间生产、生活区域集中、典型示范效应明显的特点,提升失信惩戒制度的示范警示作用。
(二)科学合理授信审批,区别联保授信额度
科学合理授信审批。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透明度,科学核定贷款额度。一是进行农户基本信息采集,力求全面、真实、准确。二是科学评定,区别对待、真实确定、差异化管理,坚决杜绝无根据授信、雷同授信、过度授信的现象。区别联保授信额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联保贷款的支农作用,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条件适当调整授信额度。设定联保小组总体授信额度上限,而对单户授信额度适度放宽,在对农户住房、农机具、生产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实调查、综合评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额度。
(三)推行阳光信贷模式,引入社会监督体系
推行阳光信贷模式。一方面,公开业务操作流程,通过业务咨询台,让客户了解信贷产品及流程,引导其科学选择信贷产品,增加贷款透明度。另一方面,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时,由客户经理签订《“阳光服务”承诺书》,切实把信贷工作置于社会和客户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防范道德风险。引入社会监督体系。在每个片区考察有威望与责任心的“模范”群众,挑选聘请相应的社会监督员,发挥熟人监督的典型示范作用,拓宽信贷监督渠道,扩大社会监督网络。与此同时,制作信贷人员便民卡片,走村入户进行发放,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建立动态激励机制,构建有效约束机制建立动态激励机制。
探索开发“大联保”贷款模式,以农户、自然村、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成“大联保体”,合理安排放款节奏与进度,通过采取利率优惠等措施扩大市场推广率,进而形成整体规模效应。构建有效约束机制。执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建立信贷员约束机制,执行贷款终身追究制和损失赔偿制度,并按信贷操作流程对违规违纪贷款各环节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履职评价,对发放违规违纪贷款的信贷人员实行严格问责。
(五)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严格规范操作环节
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一是开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与考核,实行岗位达标,持证上岗,实现“宁缺毋滥”、“优胜劣汰”;二是加快信贷人员循环,确保在农户小额信贷岗位配备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信贷人员。严格规范操作环节。一是贷款调查环节严格执行“双人”实地调查制度,了解掌握借款人的人品信用、资产负债、贷款需求、还款来源等情况;二是贷款审查、审批环节加强对借款人及担保人身份真实性进行二次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三是贷款发放环节严格执行柜台付款与内勤审核制度,防范产生顶名贷款;四是贷后检查环节对于首次、半年贷后检查均由非经办客户经理进行,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在这里,我们也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叫做单一账户制度,它主要指的是将单一国库账户开设在银行之内,并且集中所有的财政性政府资金,改变以往不合理的拨付程度,避免层层拨付给资金的使用带来不便,在需要购买部分单位商品或者是个别独立的款项的企事业单位,事先需要将财政使用申请上交与支付机构备案,等支付机构经过商量同意之后,才通过银行的单一账户将资金拨付下去。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具有的优势
1、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将原来沉淀的闲置资金有效的盘活。并且,避免了以往层层拨付带给政府和闹无或者商品提供者的麻烦,从而也将结算的环节大大简化,不仅减少了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节省了费用的支出,更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并且,也减少了为了应付短期资金需要向银行借贷的额度,也从中减少了部分利息的支出资金。财政资金都是统一集中在国库单一的账户之中,其调度灵活、快捷,也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与调度。从根本上改善了以往财政资金管理过于分散的情况,避免以往户头过多,容易重复混乱的局面出现。
2、财政对预算资金的控制和监督得以加强
集中支付系统的建立,取消了原来各个单位或者企事业部门的银行账户,也使得透明化了国库支付系统的有关支出过程,假如在支付过程中出现了违法乱纪的行为,系统也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监测,从另一方面将,也就大幅度减少了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
3、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
在国库支付系统当中,财政预算科目分类规范,避免了挤占挪用不同性质经费的情况出现,规范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增强了各项经费支出监管,避免了不合理的增长支出的出现。同时,金融部门能够对资金的运行情况加以掌握,便于国家制定货币、财政等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的内部风险控制
(一)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
1、财政国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得以保证
国家在进行各项牵涉资金的活动时,都有赖于财政国库资金。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国库集中支付的财务分离制度和授权批准制度,避免冒领、挪用、转移国库资金的情况出现。维护财政国库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只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才能够确保支付活动的正常进行。
2、集中支付信息的合理反映与揭示得以保证
国库集中支付的相应机构应对其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出科学、合理、完整的评价财政支付体系,从而避免不准确、不及时的支付信息的出现,并且对相应的支付信息也需要进行逐一分类,为有关政府决策层提供最详尽、最真实的有效数据。
3、国家财政支出政策的贯彻执行得以保证
作为财政预算的执行机构,在进行支付的过程中,需要披露其支付的程序、手续和财务报告的相关信息,而且各种支付的数据都必须依法、合法,从而对财政的预算加以约束。有效的财政支出行为,也大大的提高了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合理化与透明化。
4、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行得以保证
其一,保证准确的操作原始数据。一般来说,对于原始数据的处理都是经过了人工审核,才将其输入电脑,如果在人工审核的环节下出现了错误,后面的操作也必定会发生错误。所以只有规范一切数据的处理,才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真实;其二,对人员的操作职能加以控制。如果对内部风险控制中的授权、批准有所忽略,操作人员就会修改或者操纵信息的程序和数据库,导致舞弊、错误的风险随之出现;其三,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产生的风险需要避免。对于经济业务事项的说明、凭证等等不仅需要记录到电脑档案中,也需要保留纸质档案,此外,对于会计数据、计算机程序等还需要用磁性介质的方式进行保存。
(二)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1、修订和制定内部风险控制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办法
只有对《总预算会计制度》、《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制度进行修订,才能够确保顺利地制定与实施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另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等条款,才可以适应拨付程序的变动、账户体系设置等改变,从而用法律制度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得以加强。
2、加强内部人员管理
对于身处各级财政国库处(科、股)的干部,首先要认识到内部风险控制对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增强自身法制、责任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领导要带头执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从而带动员工遵守相关制度,营造风险防范氛围。
其次要增强国库人员的配备,加强培训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业务,不断的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素质,让员工在法制观念与思想意识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减少“道德风险”的出现。
另外,还需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度的完善,明确岗位分工、相互制约、责任到位、以岗定责等。
3、规范内部操作程序
按照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监管制度,对国库的内部业务工作加以规范,层层签订风险责任书,加强各项审核、核算工作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监督,做到及时地发现、纠正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严厉追究违规人员的责任。
4、重视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
目前,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相比以往有所改善,其风险点前移,这不仅需要严格的监督事后的会计核算,更应该加强监督事中核算,前移国库监管窗口。而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国库会计核算监管问题:
(1)监管对象仅仅限于纸质的传票、账簿、报表的事后监督,而这种监督管理方式的对象过于狭窄,也适应不了目前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依然存在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