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2: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古代语文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古代语文教育

篇(1)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返观;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兼有释、道等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无不是对儒家文化观的体现和融通。我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并举、海纳百川的文化,其间道家一直在和儒家的融通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化在儒家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下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保持着文化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提升,他们强调“行不言之教”,强调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汉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汉代教育崇尚儒术,对后代的语文教育影响甚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认为学语文只是治经的手段”,“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由于重视经学,就形成了对先秦书面语言的高度重视,为经学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以经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长久占据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主阵地的基础;由于重视识字与写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小学”,这为进一步巩固经学和强化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但这些也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比如,造成了在教育内容上书面语言和历代口头交际语言的长期断裂(这一局面直到五四才得以纠正);教育方式上的食古不化,缺乏创新,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经学文化的垄断和新文化的举步维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苍》、《急救篇》等蒙学教材,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开辟了蒙学之路。

2、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官学时断时续,教育时兴时废,但语文教育却有不小的成就:家学盛行,父子传授,形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家学传统,如王羲之一家的书法教育,这一传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语文教育,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家学的传统;清谈玄学,为避言论得祸,这一时期清谈玄学风气大盛,虽使当时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离了时代的需要,但对时人的语言训练却起到积极的作用;蒙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出现了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基础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有效工具;佛教大兴,在传播佛家经典时,为使大众听得懂,采用了当时的比较口语化的讲解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了基本的语言教育,虽主观上起到了麻痹大众思想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对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佛家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汉民族文化价值观里融进了新鲜的血液;文学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的《昭明文选》为代表,这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人已经能够把文学与经学、史学、玄学分开,这种认识反映在《文选》的编撰上,就是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一般不选,只选其中有文学价值的{论序述”18,再加上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出现,文学作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在语文教育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它不仅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还重视文章的艺术成就,使得文学作品独立出来,是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的确立,对以后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官话”教学和“双语学习”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异域文化如佛教等)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迭次更替,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交流,南朝兴起了“官话”教学,北朝兴起了“双语” 学习,在满际需要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得以传播和交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得以张扬,文化内涵得以丰厚,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融通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多元向心文化的文化品性,这种文化品性为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宋元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宋元时期,宋代政治的封闭性导致了汉文化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追求道德思想的完美、明心净性精神提升的理学思想,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而演变。宋代的理学家大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教育名师辈出,唐宋家中宋代的六大家不仅继续发展着韩柳古文运动,还以他们的文学业绩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民族文化的交融继续发展,特别是元代文化,以汉文化和的蒙族文化交融为核心,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进一步交融。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隋唐时的文化活力,但在考试之外,为了满足民间的交往,在交际上民间语文朝着实用化发展,元曲的繁荣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其代表成果是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不仅成为语文教育的典型内容,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流传物。宋元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等人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成就斐然,作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语文教育上值得提倡的还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养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主旨还是通过这些教育实现“教化天下”的文化价值观。

4、明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明代是一个旧传统教育思想逐渐僵化、新思想萌芽的时期。一方面,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科举考试必须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强调“代圣人立言”,封建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至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作为钦定语文教学内容来传播正统儒家思想19;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在我国历史上被史家认为是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的已经渗透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具有近代的启蒙思想,如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只可惜这种思想的亮光,由于本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而没能发扬光大,清朝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继续发展,封建道统得以继续维系,科举考试继续僵化;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汉、满、蒙、藏还有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无疑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宗羲等人提倡办学校要崇尚实学精神,“不是为了空学儒家经典,而要有用于天下”20;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四大古典小说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种种态势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拨。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在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优势的地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以后,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而涤荡、迷失、自省,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开始并逐渐完成了一种凤凰涅似的文化变革――从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5、结束语

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Z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以口头语言、器物上的刻画标记、书面语言等为主要媒体的文化潜移默化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特别是在文化育人、人文化成方面的极大成功无疑是今天处于价值多元化社会的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篇(2)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是一种眼到、心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它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朗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朗读不仅有助于阅读者理解阅读材料,深入地领悟文章的精微之处,而且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我们的语文文本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大量的白话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意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能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文言文,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

读,是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过程,是继承的开端,是写作的基础。传统的文章教学,重视读的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没有读的基础,汉语言文学的摩天大厦就无法修建。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后,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只重传道、解惑、学例文,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学生要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积累知识、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事实上,不论教师多么高明,讲述多么生动,仅凭一本薄薄的教材、屈指可数的几个专题,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知识的。语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是由基础知识与认识、思想、情感等有机组合的结果。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经典文章的学习,是培养不出语文能力的。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可喜的是新课程标准研制者精心设计了阅读教学的内容。它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重读的传统。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它把阅读教学分为四个时段描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中有关四个时段的划分,无论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还是对阅读内涵的阐述,都很具体,富有时代的特点。首先,阅读不仅是一种包含朗读等具体行为在内的学习活动,而且是对人生价值和美好个性的追寻。新课程提出的“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阅读活动不是孤立的单项的学习行为,而是质疑、对话、讨论、交流、欣赏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活动。新课程尤其注重在对话与交流中讨论与阅读。比如,在第三阶段,新课程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第四阶段则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另一个是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对课文及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如第四阶段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新课标初步建构起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个体阅读能力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不论课堂形式如何变化,各种文体有多少区别,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都应该立足于这一主体,瞄准“朗读”这一目标,抓住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语文朗读教学,使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语文朗读教学做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沿着那些语文大师们的足迹,更好地传承他们的优秀教学思想,提升朗读教学的意义和地位,发挥它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大作用,使这条实践之路走得更坚实。我们呼吁: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2版.

篇(3)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现代语文;教育价值

一、古代蒙学教育概述

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张。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谚语,正反映了从婴儿时期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思想。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代的贾谊明也提出:“早喻教”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儿童心灵可塑性大,在其还未受到外界熏染时,先入为主,及早教育,会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将这一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在汉代已基本成熟,宋代达到,并逐步推广到庶民子弟中,除少数为贵族子弟特设的小学外,多数由民间自由办学。

办学形式主要有“教馆”、“坐馆”、“家塾”、“私塾”、“义学”等,主要以识字、习字为主。唐宋以后出现了季节性蒙学。元明时期,又出现了在乡村组织中设立的“社学”,主要对民间十五岁以下幼童进行教育。明代对社学更加重视,多次广阔社学,讲授习俗礼仪。

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学习,以识、写、读、背为主,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注重培养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道德品质,以礼为教。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臣礼仪”等。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对生活礼仪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强调从基本做起。

二、《三字经》的基本内容

宋之前,蒙学教材多以识字为主,到了宋代,科举制及书院制兴盛,蒙学教材的内容也随之丰富,形成各种门类。如《三字经》是一本综合知识类蒙学教材,在宋代以至于后世都广泛流传。章太炎先生在《重订三字经》题中赞到:“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各备。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教果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点,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一)识字教育内容

《三字经》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生识字,全书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共376句,1128字。与南北朝周兴嗣所著《千字文》相比,其字更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再与《百家姓》相比,《百家姓》仅100字,但生僻字较多,《三字经》的识字普及率更高。

(二)礼仪教育内容

《三字经》中有明确的礼仪教育内容,书中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到“首孝弟,次见闻”,其中也给我们讲述了黄香、孔融的故事。强调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今天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

《三字经》高度概括了人们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和君臣十义。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集中在一块,但也不过于分散,为避免道德说教之嫌,其内容安排自然,水到渠成,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易于接受。

(四)历史知识教育

从“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至“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作者仅用288个字便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进行概括,言简意赅。虽篇幅短小,文字朴实,但从中可以了解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更替,及其兴衰成败的原因,使学生重视历史,又方便记忆。

(五)基础知识教育

《三字经》除阐发伦理道德、为学做人、修身养性外,还涉及数学、自然、生活、名物性状、文史典籍等。数方面,有“一”、“十”、“百”、“千”、“万”的基本概念;自然基本常识方面“三才”、“三光”、“四时”、“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旅”等概念;文史、典籍方面,有“四书”、“五子”“六经”等。全书用字不多,却包罗万象,可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蒙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个人素质。

三、《三字经》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周谷城先生所言:“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和教育价值。”蒙学读物不论在内容选择还是教材编写;不论在知识灌输,还是兴趣鼓舞;不论在习惯养成,还是人格模塑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屡遭质疑、素质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蒙学读物中可资借鉴的东西,具有积极意义。

(一)《三字经》的编排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1.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积累了宝贵蒙学教材编写经验,从《汉语文教材概论》一书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是综合性教材(如《急就篇》),逐渐到专门性教材(如《百家姓》《名物蒙求》等)的过程。这些教材为我国后期儿童的早期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材料及编写经验。

2.《三字经》中运用的教育模式为后世推崇。全书语言琅琅上口,运用浅显易记、直白的文字和语言弘扬中华文明。书中并不是一味教化,而更多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给儿童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比较符合儿童天性,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三字经》中体现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

《三字经》很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在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在教育方法上因势利导,量力而行。更多的从具体细节入手,如“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强调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并根据当时的教学状况,明确提出要教蒙童讲解义理,考究实事,正确断句,读诸子百家应“撮其要,记其事”。面对纷繁复杂的书本,要学会选择重要的学习,并牢牢掌握。

(三)对语文学习的借鉴意义。

1.古今语文教学有很多不同,但更多的是相通点。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字词识别、书写理解与运用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我国语文在各方面都有发展,但语文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性质和功能却没有根本改变。如识字是语文传授和学习的根本,是读书、写字、作文的基础,这在古代蒙养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古人大多主张先集中识字后进入阅读,且重视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早在宋代,朱熹就倡导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从小培养儿童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案桌整洁,爱护书册。既提高了读书效率,也促进了儿童身体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当代,很多要求都被淡化了,孩子学习成绩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进行学习研究。

2.《三字经》的语言形式,三字一句,四句或六句、八句一韵,抑扬顿挫,对学生背诵很有帮助。当今语文教学,忽视并批判“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忽略学生感悟架空分析。语文学科重在积累,“死记硬背”让学生积累背诵一些经典句子和段落是很有必要的。全书通俗易懂,接近白话文,举的很多故事也都家喻户晓,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很容易被掌握。(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凌皓.中国传统蒙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教育科学,2001(5).

[2] 蔡育婷.浅析古代蒙养教材《三字经》的现代教育价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8).

[3] 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应麟.《三字经》心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此一规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转型指明了方向。近三十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各级各类大学都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各类高校排名榜也突出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这一评价标准。此种做法本来是无可挑剔的,但由于管理上的一刀切,致使一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特色被忽视。这一现象,在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类专业上尤为突出。而作为传统专业的语文教育,以及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古代文学,这一问题最为明显。本文即以本科院校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为参照,探讨其课程教学与改革,以期对高等教育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精神的落实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教学内容向作品选读倾斜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板块:文学史和作品选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该课程教学,一般是在文学史讲述的基础上,引入作品赏析,以印证文学史的某些结论,加深理解。故而两大板块的比重一般为6:4,这一比例在现有本科院校的语教专业上基本保持下来。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语文教育专业更强调技能和实践,其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教时比重应该倒过来,按照4:6或者3:7分配。

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以培养作品的综合赏析能力为核心,将文学作品赏析与文史知识拓展、古为今用转换结合起来,实现作品的多角度、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解读。就教学过程而言,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比较迫切的问题是,要处理好新选篇目和已学篇目的关系。目前语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大多使用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两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卷)。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由作品、注释、提示三个环节组成,在知识处理上非常适合语教专业。但这个教材有个问题,即元代以前部分,约85%的篇目已在中学教材上出现过。对于熟悉的篇目,除复习外,应该增加新信息,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重新感知、体验作品。这些新信息应涉及多方面,如:字词解释、版本差异、意象分析、题材渊源、作者评价、观点争鸣,有些信息甚至可能要颠覆以前的认识,有些可能要允许多种观点并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了解中小学语文教材。对于陌生作品,尽可能多选,且作为教学之重点展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选新篇较少,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该教材之外的篇目。作品选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中学已学作品教学与未学作品教学的关系。否则,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就变成了中学语文的复习。

教学内容偏向作品选读的同时,对文学史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文学史的教学,应减少过于学术化的个案、专题探讨,突出宏观性、整体感、线索功能,实现帮助学生构架该学科知识体系的目的。这一知识体系,不仅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线索,更应该有演变规律以及重要作家与此一规律的关联。一般来说,一流作家、主要文体、突出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流派,都应该介绍到。文学史的教学,同样要处理好复习旧知识和增加信息的关系。最理想的方法是,将已有知识的复习置于新信息、新知识的接受中。大学教育,要适当注意知识和学术视野的拓展。这种拓展既需要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的贯穿和介绍,也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会、选修课等途径来完成。

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教育能力的培养

由于招教考试制度的改革,语文教育专业的就业越来越严峻。为了拓宽就业口径,有些高校则提倡语教专业的“大语文”教学。此一做法,以内蒙古河套大学“大语文,多证书”培养机制最具特色。即,将语文教育专业与文秘、新闻、对外汉语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就业目标等进行交融渗透,引导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1]。此种做法,表面看来最有成效显著:三年完成4个学科的教学,考取多个证书。但是,以考取证书为目的的教学,似乎过于短视。笔者认为,语教专业的教学与大学教育目的一致,实为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多几个证书。因此,语教专业应该坚守自己的阵地,应以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核心。

语教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作品赏析能力是重中之重。赏析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突出两个特点。第一,要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教学要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过程。古诗文教学,必然要经过字词的诠释、内容的描述、意境的拓展性想象、思想与价值的概括提炼、知识与价值的延伸等几个层次。但每个层次的赏析因文而异。切忌如同鉴赏辞典一样面面俱到,更忌讳层次之间没有联系,不知所云。第二,要有情境。所谓情境,一是诗文本身所展现的情境,这要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感受能力完成;二是教学展示的诗文情境,这要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教具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情感的参与完成。第二种情境创设的能力,需要学生反复感受、训练,才能有所提高。

总体而言,语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包括两种能力。第一,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科知识和能力。第二,引导学生将已掌握之知识、能力转化为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前一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后一种能力,由于没有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且又没有与此相关的小学语文教法课程,多数教师没有培养意识。这就要求语教专业的教师主动接触小学语文的现场教学,从中汲取营养,用于指导自己的专业教学。

教学过程凸显综合性能力训练

古代文学是语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必须服从于整个专业的总体规划。同时,也应该与相邻的课程之间共同协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以下几门课程有所交叉。

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课程。许多院校的语教专业,安排的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与教法。这种定位与语教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所偏差,应该选择面向小学语文的教学与教法课程的教材。古代文学与教材教法课程结合,一则可以熟悉当下小学语文教材;二则可以进行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法的分类,以古代文学为个案,掌握课程教材、教学的一些特点;三则可以适时适地选择一些诗词篇目,运用教材教法课程的原理,在限制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进行训练。

第二,书法课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过硬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书写能力。古代文学与书法课程的结合,就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书写训练,品味作品内容,将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在两种艺术的结合中实现审美再体验。“两字”训练还可以与古典诗词的背诵结合,进行训练、检查,分别计入平时成绩,纳入各自课程的考核之中。为了避免学生以急救式完成,可以按期分次收交,比如一周交一次,每周进行部分批改、评析。

第三,现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的语音训练,可以纠正方言语音;诵读训练,更有利于古代诗文朗诵。可以针对训练内容,选择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训练文字读音,最好选择先秦作品,因为先秦文学作品的单音节词、较现在更为陌生的语法,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而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最好选择唐诗宋词,《长恨歌》就特别适合朗诵。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古典诗文可以作为普通话训练的题材,普通话训练又可以促进古典诗文的背诵、体会。

古代文学课程借助其他课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跨越课程界线却保持各自特色的做法,对于节省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立体教学非常有利。

篇(5)

所谓经典文化,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的文化精髓、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等。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永远都是文明发展的根基、创新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经典文化的胚基上孕育、生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儒道两家是中华精神的源头与支柱,可以说渗透到了炎黄子孙的每一个毛孔,选择儒道经典作为诵读材料,实在是以现代意识打通传统精神文化的得力举措。儒道学派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思想著作,涵盖哲学、伦理、政治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和精髓,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前人读书写作的典范,也是今人学习文言文的典范。儒道学派的创始人在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并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有益于学生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进而不断开拓创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们学习到了做人的道德修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我们学习到做人态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我们能感受自然之伟大,“人定胜天”只能是愿景,敬畏自然才是不二选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告诫现代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善待万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经典文化如久违的甘露,滋养每个学生的心田,以此来奠定人生罗盘。积极开辟语文学习的多元性,海纳百川,比如进行古文朗诵比赛,经典古文搜集讲解,诗词背诵,导演经典古文故事情景剧等,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让语文世界变得缤纷多彩起来,让经典文化逐渐渗透到课堂里,花开满园,芳香遍地。

二、 春风化雨,彰显经典文化魅力

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德育人,通过前人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来对现在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经典就是经典,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对生命文化的一种领悟,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先哲圣贤的思想是完善我们现代人身心健康的良方,弥补缺失人格的根基。提升文化素质和涵养,使自己能成为一名有内涵有修养的谦谦君子。学习知识其实不是根本的目的,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才是经典文化流传下来的真正意义所在。

倪文锦教授指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阅读固不可少,背诵才是硬道理。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自从1892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犹太人获得这个奖项的次数,世界第一。他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3%,但获此奖项的人数占到17%,这个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以上。他们的成就与其大量背诵经典高度相关。背诵、记忆是古希伯来教育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在学者中,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圣经》是最值得炫耀的事情。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始终坚持一点,语文能力和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只有大量诵读经典,为孩子们储备一座文化的富矿,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才会有宽厚的根基。”

篇(6)

(一)整合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涵盖面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且从目前社会发展对学历层次的需求来看,它的培养目标还在渐变为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他们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必要的,但理论水平和专业性不必要求太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安排上,应该以作品选为主,以文学史为辅。在讲文学史时,要遵循“理论必需”的原则,但也不能泛泛而谈。不仅应该讲清楚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作家作品,而且应该讲清这一时期文学呈现了什么特点,并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挖掘出呈现出这种特点的原因。甚至在讲到每一时期的“一代文学”时还应该穿插这种文体的演变及鉴赏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对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和一些基本文体的简单鉴赏技巧。在作品的选择上,一要突出经典性,优秀的古文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情感上都对学生有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二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有所侧重,因为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有大部分要到小学去任教语文,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胜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教学工作,对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篇目,从内容到教法都要给学生以示范,而且要加上古诗声调和节奏的讲解,要在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小学语文的示范课。

2.注意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在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要精讲的重点篇目,像李白的《蜀道难》、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等。如果中学语文教学得法,那么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这些经典的篇目应该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重新遴选精讲篇目,对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一般不要再去重复讲授,对于实在非常重要不能略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也要和中学分析的角度不一样。这样即可以合理利用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又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古代文学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较难产生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古代文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实现古为今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古汉语进行交流和写作,但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不少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在今天仍被大量使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利用这些成语和俗语作为桥梁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如我们现在形容女人的嘴巴长得漂亮会说“樊素口”,形容女人的腰长得细会说是“小蛮腰”,为什么这样形容呢?因为这两个俗语来源于白居易的两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和小蛮是白居易洛阳别墅的两位美人,一个是歌妓樊素,一个是舞妓小蛮,白公深爱之。如果我们以这个为切入点来讲白居易晚年独善其身的生活,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三)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与教师技能的培养相结合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是以源源不断地为小学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为办学目标的,因此,它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而高职高专教育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教学时数缩短,而所学的课程却越来越多。专科学制本身只有三年,而且由于市场化的运作,高校的招生指标多少和专业是否继续保留都是以就业率来决定的,高职高专的教育更是如此。为了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保留现有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想法设法提高就业率,而提高就业率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毕业生提前推向就业市场,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最后一学期是不安排课的。即使有,也基本是教师招聘考试的辅导课。这样,专科的学制实际上缩成了两年半。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特别是语文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社会这种需求,高职高专的语教专业必须要调整或增设课程,这就使得它的课程会越来越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所有的高职高专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在语教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中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古代文学是高职高专语教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主干课,我们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满堂灌,而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古代文学的教学实际,可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古诗文诵读技能、口语表达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师有两类,一类是有比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但理论水平相对薄弱的教师;一类是具有深厚的的专业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专业理论水平较强,但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技能训练的教师。这两类来源的教师都不能适应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要求既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要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鼓励从师范转型过来的教师继续深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而新进来的一些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也要求他们参加教师范技能培训,并严格考核,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74-01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课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文教材质量的高低。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作品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语文功能和价值,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工作自身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对于古代作品的选文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作用。

一、古代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价值功能

1、古代作品凝聚民族精神。经典的古代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它是民族发展的文化精神纽带,是民族情感智慧的重要结晶。透过初中教材中的古代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形成民族自豪感。例如,《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一脉相承的体现了古代文人志士建功立业,忠心报国的强烈情怀,这种民族气节与精神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2、古代作品传承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指的古代作品,实际上指的是广义上的文学作品。在我国绵延千年的文化中,各个年代都有独领的古代作品被后人传送,同时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来看,应该涵盖广泛,海纳百川。这些古代作品无不积淀和传承这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传承文化。因此通过古代作品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3、古代作品蕴含审美价值。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要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国古代作品蕴含丰富的善美价值,这种善美价值一方面表现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作品的情感内容上,通过阅读古达作品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体会古代作品韵味十足的审美特征,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需遵循的原则

1、文本价值原则。区别于一般的古代作品读物,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用于满足教学需要的特殊读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要有文本价值。它需要根据教学宗旨与计划,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编写。也就是说,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文本必须满足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一方面要保证教材内容具有规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使其能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可靠的“案例”;另一方面要保证教材文本内容适合学生学习,即方便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2、教育价值原则。教材是提供教育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中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首先,语文教材的内涵指向要求教材负载的信息是有原则的、宏观的,即要具备语文学和品德学价值意义。如新课程标准中的“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等内容。其次,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它在基础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为教学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为初中生而定制,所以要适宜教学,还要能被学生接受。

3、文化内涵原则。教材作为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对人类文化传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教材中的古代作品进行选文时,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会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认知产生深远影响。一般来说,教材中的古代作品都是有定论的具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这些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是文化的载体与传递工具,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的古代作品选文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三、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选文的思考建议

1、明确古代作品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师在对古代作品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人文性等诸多方面上下功夫,摆脱以往对古代作品教学的狭隘认知。本文认为,当前初中语文学科的古代作品教学应着重从两个薄弱环节入手,一是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二是追求作品的审美性。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文情怀,并学会感受桃花源中的美,体会自然万物下的深刻内涵。

2、选文要考虑初中生特点及时代特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古代作品时,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择难易适当,适合初中生理解阅读的古代作品,避免因作品难度过大而增加教学难度。此外,还要结合时展特点来选择古代作品内容,使那些经典的作品内容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科目在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与课程优势。在古代作品中,选文时要注重内容的人文情怀,要能够挖掘古代作品中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实现完满和谐的人的发展。例如,《愚公移山》就是古代作品中一个具有榜样力量的内容,学生能从中培养起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实现个人价值。

综上所述,对初中语文教材古代作品的选文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内容。要深入认识到古代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功能价值,遵循作品选文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上加强对古代作品的深入研究,提高对古代作品的教学投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篇(8)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40-02

一 古代蒙养类教材概述

1.蒙养类教材的历史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代的贾谊也提出“早喻教”的观点,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了,还编写出了很多适合儿童早期教育的蒙养类教材。按历史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秦――唐末)综合性教材:识字为主,兼传道德准则和文化常识。如《史籀篇》是最早的一本识字教材,《弟子职(管子)》是思想教育类的书,流传时间最久的是汉元帝时期史游所著的《急就篇》。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千字文》,它不仅能让学生认识1000个字,其中还渗透着当时的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1000多年来,《千字文》作为启蒙教材影响深远,人们甚至用它作为序码,给事物编号。它流传广泛,影响到日本、朝鲜等国家。第二阶段(北宋――清中叶),出现分门专写教材:道德教育、历史故事、典章名物、诗词歌诀等。其中《三字经》流传最为广泛,全本376句,共1128字,采用三字句的形式,两句一押韵,朗朗上口,篇幅不大,便于记诵。第三阶段(清中叶以后),在明代后期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启蒙教材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出现新内容――科学文化知识。

2.蒙养类教材的特点

中国古代蒙养类教材是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体系的物质载体,具有多功能、内容广的特点,集识字、求知、养德、激趣为一体,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识字训诫相结合。古代蒙养类教材,具有多种功能统一的特点,一本教材,既是识字教材,也是历史教材、文化教材和德育教材。例如《三字经》主要功能是教学生识字,《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篇,全书共376句,1128字,其字贴近儿童日常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另外《三字经》有明确的礼仪教育内容,如“亲师友,习礼仪”“首孝悌,次见闻”强调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三字经》还给我们讲述了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的故事,是中国传统家庭礼仪的重要体现,这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三字经》中还有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它高度概括了人们应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核心――三纲五常和君臣十义,虽然在今天看来它里面的伦理道德有一些封建社会的思想,但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三字经》把枯燥乏味的伦理道德融入朗朗上口的儿童识字教育中,符合儿童心理,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其二,押韵上口好记诵。蒙养类教材的语言,大都为短句、偶句、通俗的韵语。因为汉字是一字一音节,可编成句式整齐的韵语,这样的句子,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如《百家姓》以人们的姓氏为内容,四字一句,双句押韵,朗朗上口,方便记诵。又如《弟子规》,全书以封建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纲目清楚,简明扼要,三字一句,双句押韵,可操作性强,因而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类似的还有《千家诗》,是宋末诗人谢枋得编成的,由明代王相作注,全书共选诗224首,入选诗人119家,多数是唐宋名家名篇。体裁限于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短小精悍,格律严谨,便于记诵和揣摩学习。其三,易学易教兼实用。蒙养类教材多由专家、学者针对某种目标专门编写,如作古诗讲究对仗和押韵,而字的平仄和所属韵部不易记住,《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编写的。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背熟了这两部书,既记住了常用字所属的韵部,又学到了平仄和对仗的知识,一举多得。老师在教的过程中,因为目标明确,也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古代蒙养类教材,在日益发展和完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蒙养类教材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教育教材,其内容渗透着某些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但从教材建设的角度看,仍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 蒙养类教材对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启示

1.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

蒙养类教材的语言,大都为短句、偶句、通俗的韵句,汉字是单音节词,一个字一个音,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这就给儿童识字带来了困难。古人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把这些字排列组合成整齐、押韵的词组和短语,读起来顺口,富有节奏,听起来悦耳,既方便记忆,又能提高儿童的兴趣,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另外,传统蒙养类教材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不追求认、讲、用、写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写的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是不同步的,讲和用也是不同步的,可见,古代蒙养类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2.教材的编写应探索既有丰富性又有针对性的科学体系

古代蒙养类教材具有多种功能统一的特点,如《千字文》

不仅能识字,还能学习丰富的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知识,但在多功能的同时它还具备了针对性强的特点,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核心功能是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兼有其他功能,《笠翁对韵》是专门的韵律学习教材,《千家诗》是针对诗句学习而编纂的。清光绪刘恂指出:“俗本《千家诗》,传布已久,村俗童子,罔不记诵。其中唐诗少,宋诗多,绝律仅百数十首,率皆简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

在古代蒙养类教材的体系中,不同类型的蒙养教材虽然内涵丰富,但都有教材本身的针对性与侧重点,不同类型的教材是相互配合的,而不是每本教材每篇文章都同时承担识字、阅读、写作、思想等多方面教育目标。当今的语文教材,不是多本教材形成一个体系,没有专门的识字教材、诗句学习教材等,而是一本教材自成体系,融合识字、语文知识、文学素养、道德教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样做自然有其好处,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但也就更要求这本书的编写体系更科学。目前,语文教材都是以一组文章为范例的单元型,依据文章题材和类型划分单元,每篇文章在讲授时一般都要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重目的,似乎学每篇文章都要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思想的提高。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实际上却缺乏侧重点与针对性。从教师教的角度,也会使得目标过多而导致难以达成。在教材编写中应既有丰富性又突出针对性,这是古代蒙养类教材给我们的启示。

3.教材编写应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应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古代蒙养类教材,在识字、韵律学习、诗句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到了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及思想道德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材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古代蒙养类教材,我们要吸收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针对性强的特性,逐步完善当代的语文教材建设,当然,时代是发展的,我们在借鉴的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蒙养教材存在的陈旧知识和封建思想观念,弃其糟粕、吸取精华是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篇(9)

古代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就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所以,尊重古代语文教学思想,吸取古代传统教学精华是提高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1]。基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频繁加快的时代背景,如何能够较好地继承及发扬古代教学思想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基于古代教学理念,对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做出见解性的探讨。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尊重“明德”思想,不断系统化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以孔孟为代表的“明德”教育一直是用来规范自身行为修养及社会道德教育的理念[2]。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3],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充分展现出文化熏陶及思想教育对于人和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诗化教育对于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教育目标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古代教学与理念一贯遵循的要求[4]。借鉴古代的教育理念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把言语、思想、交际、个性等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才是最终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继承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内省”及优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5]。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语文教学务必要从自身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地领悟国家课程改革纲领及精神,依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调整自我教学习惯、行为方式及教学策略。

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我国教育学家孔子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及尊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例如,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这些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对春和冬的概念肯定不尽相同。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黄鹤楼》和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一些农村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黄鹤楼,什么是苏州园林。那么这种学生之间原始的认知差异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得新课程标准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全面发展。同时,借鉴古代教学方法,并不是生硬搬套,而是需要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而是要不断地对自我教学习惯和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内省”,不断创新。

三、突越传统师道尊严,构建民主和谐课堂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受传统陈旧的师生观、伦理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唯师独尊,甚至出现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尊严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疏远课堂、畏惧课堂的现象不断攀升。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话语权,思维上缺少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开始丧失学习兴趣,出现叛逆、厌学的不良现象。首先,需要教师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上大胆革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话语霸权。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尽力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6]。最后,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建立自我认知结构及生活沉淀,从另一种高度来分析、阅读、思考文本,争取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阅读者。

四、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代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当今时代的新型教学方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注入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及趣味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规范学生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现代传承[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篇(10)

如今个性化教育遍地开花,这应该是供求关系影响所致。目前,市场上正规的个性化教育机构价格相对不菲,但家长还是不惜一切让孩子加入。为了不辜负家长对孩子负责,也为了自己的效益,这些教育机构必然全力以赴。于是怎样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但是走进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长河,就不难发现,几千年以前,古代语文教育就为现代语文个性化教育埋下了优质种子。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才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那优秀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以孔子为例谈一谈其谈话法、因材施教法和举一反三法等教学方法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谈话法为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开启门窗

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在那一本不朽之作——《论语》之中,而《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集合体。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是从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能力等具体情况入手,因人而异,实行教育,而这正是符合教育过程的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也为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蓝本。现代个性化教育有着一系列的流程,而第一步就是咨询。也就是咨询老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一场谈话。通过这场谈话,老师了解学生,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学习概貌、心理状况等,从而为其量身定做辅导计划。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往往历时不会是很长,起码相对于学校来说是短期的,比如暑期辅导班。因此,若要快速给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辅导计划和选择合适的老师,制定出一份个性化教育方案,那谈话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因材施教法为现代语文个性化教学规划模式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孔子一生施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著名论断。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教育实践中注意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惊醒有针对性的教育。《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所作的四种解释,是分别针对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而言的。

而当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尽管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事实上“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让因材施教难以实施。教室是为容纳大量学生,为“应付尽量多的学生”而设计的,在这种环境里,学生被消极地视作“一个集合体”来处理,发展个性变得无望。现代个性教育的价值即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视之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为让他们为自己而去感受、思考以及行动提供机会。

三、举一反三法为现代语文个性化教育指明方向

孔子认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于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也就是说,教给学生一方面,他们却不能推知其它方面,那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必须终止。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受教育者先遇到疑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教师才去启发开导。这样,他们就能主动地与教师配合,积极地思考问题,教学效果自然显著些。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多是以知识的载体形式出现,不能作

上一篇: 大客户销售工作计划 下一篇: 高级经济师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