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14:52: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街道市民文化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舞蹈教学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功能和现状
舞蹈教学是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是无容置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我们目前的舞蹈教学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就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学的整体来看,其课程设置一般为普修课和主修课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因不同学校开课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情况是前两个学年为全体学生的普修课,第三、第四学年的上学期为舞蹈主修课。在普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基本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等。⑸在主修课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修方向进行专项的训练,即所谓的专业课,诸如: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当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课程,即所谓的专业理论课,诸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运动生理学、舞蹈人体解剖学、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剧目赏析、舞蹈评论等课程等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从常规的眼光来看,上述课程设置的包容面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有基础的知识,也有比较拔尖的训练;有普遍上运用于面的课程,也有针对性的用于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自然有它的优势,也在实践中培养过无数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无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发现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含量较少。它只是在20来项课程中,占据基本训练和主修课两个科目,算起来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课只是面向部分同学的,这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狭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民间舞蹈的轻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修的学生为数甚少。据笔者对三所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选修芭蕾舞的占32%,现代舞的占45%,外国民间舞蹈得占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占12%。这种情况,很不令人乐观。第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已经条块化。由于多年来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绝大多数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袭下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条条块块。一提到民族民间舞蹈,大约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几大块,局限在这几块当中教学。其教学方法也出现条块化,把一些书面上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谓的舞蹈编导课程也同样走的是条块的组合程序。第三,绝大多数的舞蹈教师,都是在上述的条块化的课程按条块化的教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接受的是那些条条块块,在他们的教学中,自然也是传授那些条块。不仅是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脱离不了那些条块,在思维上也难以超越出来。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已经离开民族和民间很远,只是一些没有实在内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强加了一些与其不相关的内容的一些空洞的动作和程序罢了,只是一个空的架子而已。它们离民族民间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远。如果要讲它们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话,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间舞蹈了。总之,目前舞蹈的教学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距离很远,难以起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传承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的话,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当务之急了。
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下的舞蹈教学改革
特别是舞蹈老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认识到舞蹈教学所肩负的传承保护的责任,认识到舞蹈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这些弊端的紧迫感。其次,各相关部门身体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地行动起来。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课时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好使这门课程成为普遍的必修课,以扩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内容要突破已经僵化的条块,把原来条块化的东西作为知识点放入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间活生生的舞蹈进行归纳整理,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论,下列舞蹈均可作为教学内容。诸如:福清渔溪镇一带描写戚家军抗击倭寇的《光饼舞》中的“奔袭”、“烤饼”、“犒军”等情节,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犒军等细节;连江城关元宵节《茶篮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篮,表演的观花、比花、选花、插花等动作;长汀《高跷扑蝶舞》的“丑公”、“丑婆”两相对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飞,逗引得丑婆前来“望蝶”、“戏蝶”、“追蝶”、“扑蝶”,丑婆左蹲右转、前俯后仰、眉开眼笑歪嘴眨眼的动作⑺;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击竹跳杆舞》《穿担舞》《筛茶舞》的动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众人“挽手合围”或“连臂踏歌”的动作;福建各地的《龙舞》和《蛇灯》的姿态⑻;闽南地区的《戏灯》,《采莲》《车鼓舞》《竹马灯》等舞蹈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整理提炼,成为最鲜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消除僵化的教条。基于目前舞蹈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知识结构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现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舞蹈艺人结合起来。可以聘请民间艺人作为舞蹈教师,也可以走出舞蹈练功房狭隘的天地,到民间的舞蹈现场进行教学,去吸取丰富的营养。通过这些改革,一座沟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教育的桥梁就一定能够搭建起来,它们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且产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学从僵化的条块状况下解放出来,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间舞蹈。这样,舞蹈教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现,就指日可待了。
舞蹈教学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功能和现状
舞蹈教学是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是无容置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我们目前的舞蹈教学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就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学的整体来看,其课程设置一般为普修课和主修课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因不同学校开课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情况是前两个学年为全体学生的普修课,第三、第四学年的上学期为舞蹈主修课。在普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基本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等。⑸在主修课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修方向进行专项的训练,即所谓的专业课,诸如: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当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课程,即所谓的专业理论课,诸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运动生理学、舞蹈人体解剖学、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剧目赏析、舞蹈评论等课程等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从常规的眼光来看,上述课程设置的包容面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有基础的知识,也有比较拔尖的训练;有普遍上运用于面的课程,也有针对性的用于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自然有它的优势,也在实践中培养过无数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无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发现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含量较少。它只是在20来项课程中,占据基本训练和主修课两个科目,算起来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课只是面向部分同学的,这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狭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民间舞蹈的轻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修的学生为数甚少。据笔者对三所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选修芭蕾舞的占32%,现代舞的占45%,外国民间舞蹈得占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占12%。这种情况,很不令人乐观。第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已经条块化。由于多年来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绝大多数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袭下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条条块块。一提到民族民间舞蹈,大约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几大块,局限在这几块当中教学。其教学方法也出现条块化,把一些书面上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谓的舞蹈编导课程也同样走的是条块的组合程序。第三,绝大多数的舞蹈教师,都是在上述的条块化的课程按条块化的教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接受的是那些条条块块,在他们的教学中,自然也是传授那些条块。不仅是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脱离不了那些条块,在思维上也难以超越出来。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已经离开民族和民间很远,只是一些没有实在内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强加了一些与其不相关的内容的一些空洞的动作和程序罢了,只是一个空的架子而已。它们离民族民间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远。如果要讲它们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话,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间舞蹈了。总之,目前舞蹈的教学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距离很远,难以起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传承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的话,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当务之急了。
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下的舞蹈教学改革
特别是舞蹈老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认识到舞蹈教学所肩负的传承保护的责任,认识到舞蹈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这些弊端的紧迫感。其次,各相关部门身体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地行动起来。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课时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好使这门课程成为普遍的必修课,以扩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内容要突破已经僵化的条块,把原来条块化的东西作为知识点放入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间活生生的舞蹈进行归纳整理,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论,下列舞蹈均可作为教学内容。诸如:福清渔溪镇一带描写戚家军抗击倭寇的《光饼舞》中的“奔袭”、“烤饼”、“犒军”等情节,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犒军等细节;连江城关元宵节《茶篮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篮,表演的观花、比花、选花、插花等动作;长汀《高跷扑蝶舞》的“丑公”、“丑婆”两相对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飞,逗引得丑婆前来“望蝶”、“戏蝶”、“追蝶”、“扑蝶”,丑婆左蹲右转、前俯后仰、眉开眼笑歪嘴眨眼的动作⑺;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击竹跳杆舞》《穿担舞》《筛茶舞》的动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众人“挽手合围”或“连臂踏歌”的动作;福建各地的《龙舞》和《蛇灯》的姿态⑻;闽南地区的《戏灯》,《采莲》《车鼓舞》《竹马灯》等舞蹈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整理提炼,成为最鲜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消除僵化的教条。基于目前舞蹈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知识结构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现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舞蹈艺人结合起来。可以聘请民间艺人作为舞蹈教师,也可以走出舞蹈练功房狭隘的天地,到民间的舞蹈现场进行教学,去吸取丰富的营养。通过这些改革,一座沟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教育的桥梁就一定能够搭建起来,它们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且产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学从僵化的条块状况下解放出来,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间舞蹈。这样,舞蹈教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现,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林静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此文为系列报告的第二篇。
一、调研说明
1.关于文化接触意愿的选项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受访者对于中国文化接触意愿,问卷中既设置了宏观的中国文化接触意愿选项,又设置了赴中国旅游、结交中国朋友、接触中国哲学观念、参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节事活动等具体事项,以期了解与文化印象更为相关的宏观接触意愿与文化行为更为相关的微观接触意愿的差异性。
2.关于文化接触动机的选项
文化接触意愿与文化消费行为都受到文化接触动机的影响。为了了解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及信息的动机,调研组借鉴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关论述,在问卷中设置了“了解中国发生什么”“丰富知识”等信息动机,“休闲娱乐”“消遣时间”等娱乐动机,“结交朋友”“增加谈资”等社交动机,“工作业务展开”“和中国公司打交道”等工作动机。
3.关于文化接触渠道的选项
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国外民众是否能够接触到中国文化,进而是否能够接受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接触渠道的影响。为了了解受L者对于中国文化接触渠道的偏好,问卷中设置了报刊杂志类的纸媒体、广播电视类的电子媒体、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以及亲朋好友代表的人际渠道。
二、研究与发现
1.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中国文化报以好感,赴中国旅游和结交中国朋友的意愿相对强烈
整体而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多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同时带动好感度的提升。对于中国文化这个整体概念,3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31.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中国文化,合计达到64.2%。同时,本次调查中21.6%的受访者对中国文化表示中性态度,合计14.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喜欢中国文化,其中包括4.7%表示了强烈的否定意愿。
相对而言,受访者对于赴中国旅游与结交中国朋友两项接触意愿相对强烈。当问及受访者是否愿意去中国旅游时,31.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41.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合计达到73.2%。同时有16.4%的受访者对去中国旅游表示中性意愿,合计10.4%的受访者明确表现出消极意愿。
当问及受访者是否愿意和中国人交朋友时,27.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45.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合计达到73.1%。同时有19.4%的受访者对与中国人交朋友表示中性意愿,合计7.5%的受访者表示消极意愿。
在参与中国相关的节事活动、购买中国文化产品两个具体事项上,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出积极接触意愿。当问及受访者是否愿意参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节事活动时,21.6%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41.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合计达到62.8%。同时有25.2%的受访者对参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节事活动表示中性意愿,12.0%的受访者表示消极意愿。
当问及受访者是否愿意购买中国文化产品时,17.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44.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合计达到62.0%。同时有25.9%的受访者表示中性意愿,12.1%的受访者表示消极意愿。
即便是针对中国哲学观念这类抽象的、认知与理解难度相对较大的文化事项,亦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积极接触意愿。当问及受访者是否愿意了解中国哲学观念时,14.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34.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合计达到48.9%。同时有37.7%的受访者对了解中国哲学表示中性意愿,13.4%的受访者表示消极意愿。
从性别差异看,在中国文化整体接触意愿指数上,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在和中国人交朋友与赴中国旅游的意愿上,男女性别大致相当;在了解中国哲学观念的意愿上,男性相对较高;在购买文化产品、参与中国节事活动上女性较高。
从年龄差异看,在中国文化整体接触意愿上,18-25岁年龄段相对最高。其中,18-25岁年龄段赴中国旅游、与中国人交朋友的意愿相对最高;26-35岁对了解中国哲学观念、购买中国产品与接触中国文化相关的节事活动等意愿相对最高。
从国别差异看,美国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的整体意愿值最高,其次是南非和德国。而与中国文化具有亲缘性的韩国,反而对中国文化接触意愿最低。在和中国人交朋友的意愿上,美国、南非、英国受访者居前三位,而俄罗斯受访者相对最低;在了解中国哲学的意愿上,英国、美国、法国受访者位居前三位,韩国受访者相对最低;在购买中国文化产品的意愿上,美国、英国、南非受访者位居前三位,德国受访者相对最低;在赴中国旅游的意愿上,以色列、南非、土耳其受访者位居前三位,德国受访者相对最低;在中国节事活动的接触意愿上,以色列、南非、土耳其位居前三位,法国受访者相对最低。
2.国外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伴随中国文化热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当问及出于哪些原因接触中国文化时,按照重要性排序,受访者的选择依次为丰富知识、休闲娱乐、了解中国发生什么、增加社交谈资、打发时间、与中国人有业务往来、工作开展需要。
依据动机归类,调研组发现国外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的首要动机是信息获取层面,其次是娱乐消遣层面,再次是社会交往层面,最后是工作层面。
从性别差异看,就整体动机而言男女性别整体差别不大;从数值对比看,女性在娱乐需求与信息需求上相对较高,而男性在工作需求及社交需求上相对较高。
从年龄差异看,不同年龄段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需求不同,从而在接触动机上存在一定差异。18-25岁受访者工作需求相对较高,其处在职业生涯的起步期,对潜在的和中国相关的工作机会比较敏感。26-34岁受访者社交需求与娱乐需求相对较高,这一年龄段也是关注中国文化热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社交活动中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人群。36-44岁受访者的信息需求相对较高,其在中国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上要求相应更高。
3.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主要渠道,而人际传播中的中国文化信息相对信任度最高
当问及国外受访者接触中国文化的首选渠道时,选择报纸杂志的受访者合计5%,选择广播电视的受访者合计14.7%,选择互联网的受访者合计62.9%,选择家人或朋友的受访者合计9.9%,未作出判断的受访者为7.6%。这显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互联网以其即时、互动、多媒体、海量信息等特性促进了信息的互通互联,对于国外受众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主要渠道。
从国别差异看,各国受访者的首选渠道排在第一位的都是互联网,这和本次调研对象集中在触网率比较高的中青年人群应该相关。除此之外,俄罗斯(20.3%)、南非(15.4%)、德国(14.4%)、法国(12.7%)、美国(11.7%)、以色列(10.6%)、韩国(11.1%)等七国受访者选择的第二重要渠道是电视,而英国(15.2%)、澳大利亚(16.4%)、土耳其(12.2%)等三国受访者选择的第二重要渠道是家人或朋友。
从不同渠道所传播的中国文化信息的可信度上看,可信度最高的是家人和朋友,其次是互联网,再次是报刊杂志,排在最末的是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
从国别差异看,受到国外民众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的影响,其对各类媒体渠道中的中国信息的信任度有差异。
调研组对各个渠道的信息表示“有点信任”和“非常信任”的受访者进行统计。调研数据表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以色列、韩国、土耳其等七国受访者中对从家人或朋友获得的中国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俄罗斯和南非的受访者中对从互联网获得的中国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德国受访者对从报纸杂志获得的中国文化信息表示信任的比例最高。
除此之外,报纸杂志是美国、法国受访者的另一个信任度较高的渠道,互联网是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土耳其、德国、南非受众的另一个信任度较高的渠道。南非受众中表示信任广播电视的比例较高。
三、建议与策略
1.聚焦年轻一代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需求,特别关注社交媒体上中外年轻人之间的互动
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中,我们无法忽视不同地区民众对于他国文化的“刻板印象”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国外民众在对中国文化并没有实质性接触时,对中国、中国文化以及其指代的一系列概念已经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笼统而简单的、且不易改变的评价。
受到大众媒体报道的影响,国外民众心里的“中国人”形象,有可能是一掷千金的富二代土豪,有可能是公共场所喧哗不懂礼貌的中国游客,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会降低其结交中国人的愿望。受到武侠片、功夫片等类型电影的影响,国外民众也会形成“中国人人人都是功夫高手”的神秘化错觉,进而把神秘感泛化到对于中国事物的理解上。
相对而言,年轻一代国外民众对新事物的接触愿望与接受能力相对年长者更强,其头脑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有可能伴随其接触更多周边的中国信息、中国文化元素而进行调整和改变。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对于国外青年群体的传播内容、产品载体的开发,更加重视随着社交媒体兴起的中外青年更具互动性的信息沟通,从影响国外青年人着手,面向未来塑造中国文化形象的全球认知。
2.对外传播的主渠道从传统媒体逐渐转向新媒体,以互联网传播为抓手提升传播效果
媒体建设是对外传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之类的对外报刊出版渠道,还是以长城平台为代表的对外电视播出渠道,或是纽约时代广场之类的户外公共空间广告渠道,都担负着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任务。
就现实情况而言,纸媒体整体运营状况式微,真正通过纸媒来获取中国信息的国外受众数量不多。海外电视媒体大多面对海外华人群体,即便是普罗派乐、华韵尚德之类的用当地语言播出的电视频道,影响力也不大。而户外广告牌(屏幕)中投放的中国企业广告,更多的是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宣传卖点,广告片、宣传片本身的传播效果有限。
结合本次调研中发现的国外青年受众对于纸媒体的低接触度、对于电视媒体的低可信度评价,我们建议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企业重视线上传播平台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将中文版页面翻译为外语版页面,而是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以更加人文的形式来承载文化符号、传递文化信息。
3.提升对外传播的级差意识,针对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进行策略整合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说,亚太地区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地区,只有重视预防才可让耐药菌失去“温床”。
产生多重耐药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即抗菌药物不合理滥用以及多重耐药菌医院内传播增加。过去几年,通过推行各种措施和宣传,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逐渐被人们重视。但预防多重耐药菌出现的方法还有很多。
胡必杰教授介绍说,老年人若能做好自身的口腔卫生,除早晚正确刷牙之外,餐后要及时漱口,这样就可以减少30%~50%的肺炎发生。
另外,接种疫苗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十分有效。专家建议,公众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可在5~6月间接种肺炎疫苗,在10~11月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自然也减少了,由此可能带来的耐药性也会“应声下降”。
躺着思考问题思维更敏锐
文/闻唱
科学家试验发现,躺着是思考的最佳方式。
试验表明,同站立或坐着的姿势相比,当人们蜷在床上或沙发上时,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更快。
科学家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在压力下大脑产生的自然激素,能够干扰脑细胞的活动,降低人们叙述和推理时的注意力。人们站立时会触发大脑产生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但躺着则能降低这种激素的浓度,有助于更清醒地思维。此外,当人们躺着时,大脑的血液流动会比站立时更加顺畅,有利于大脑供血供氧,大脑会更清晰地浮现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头脑中有更多的空间供思考。
收到鲜花 让人快乐
文/曹晓培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送鲜花可以改善对方的情绪,促使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化解人际冲突。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3项试验。试验1:受试者分别收到鲜花和蜡烛。前者认为自己很幸福,而后者却没有这种感受。同时,手捧鲜花的人在约会中迟到,对方不会过于在意。试验2:科学家向电梯中的乘客随机赠送钢笔和鲜花。前者表现出“社会退缩”现象,即与科学家保持尽量远的距离,眼睛盯着电梯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的数字;后者则向科学家靠拢,并微笑交谈。试验3:科学家给老年人送鲜花,发现他们收到的鲜花数量越多就越开心。心理学家解释,研究证实了送鲜花的确能让人快乐。
老人有点饥饿感是好事
文/臧恒佳
深圳市文化部门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的原则下,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服务对象的公众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便利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2005年出台的《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化运作试行办法》经过近12年的运作,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如外来青工文体节、少儿艺术花会暨学校艺术展演、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元旦、春节、“五一”、“八一”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突现,社会影响力空前,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每年举办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超过千余场次,观众达几百万人次,初步形成了重大文化节庆、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流动演出相结合的群众文化展演网络,全市各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实现市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权利,极大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一、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公益性社会意义
《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化运作试行办法》经过12年的努力,迈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快车道。在当年举办的深圳市第六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首次尝试由政府进行文化采购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招标,取得成功。从2005年开始,深圳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大型庆典晚会、大型文化节庆、精品节目的创作演出、重点文化艺术展览演出活动、政府慰问性文艺活动、送戏(展览、电影、图书)下乡活动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通过信息,经资格认定、专家评审、授权实施、监督审计等一系列规范程序,以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的原则,交由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团、民间组织来承办,使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规范运作程序,扩大运作范围,吸引社会力量进入群众文化建设行列,初步形成了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格局,推动了文化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同时,群众参与文化热情高涨,家园意识进一步增强,安享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和福利,有利于社会稳定,对于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引入社会力量,不仅不会减弱政府财政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保障、削弱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反而会弥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有效地引导、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做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增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主体,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效率和效益。
二、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品牌创新特点
(一)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运作
“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是深圳市常设性的每两年一届的大型群众文化工程项目,从1992年举办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政府机关联合主办,深圳市文化馆等承办单位共同承办,每一届均有活动主题,呈现不同活动特色,展现了“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谐家园”的文化成果,在全市范围内造就了一道颇为壮观的文化艺术风景。经过政府采购确定的活动项目由各区、社会民间团体、企业单位等十几个单位分别承办运作,活动内容涵盖社会各个层面,充分调动了社会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如第十三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共演出43场,展览3个,讲座7场;685个舞台节目和1946幅参赛作品参赛,共有6165名参演者和946名参赛者参与各项活动。发动面、参与人数和活动规模空前。
每年一届的外来青工文体节于2005年首次e办,其中的“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是“文体节”唯一的一项全国征集作品的大赛活动,由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承办,为全国专业业余的摄影者开辟了一个摄影园地,特别增设“外来工拍外来工”摄影活动更是每一届其中的特色和亮点,深受外来工摄影爱好者们的欢迎。从一届比一届来稿之踊跃、作品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质量之高,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外来工的关爱,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第十三届外来青工文体节围绕“展外来青工风采,绘中国梦想蓝图”为活动主题,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开展25项全市性重要活动和19项文体赛事,展现了外来工的艺术风采和技能。一年一度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外来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外来工的文化素养。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对于营造我市文化艺术氛围,壮大各区群众文化队伍,促进群众艺术创作和挖掘培养艺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常设性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群众性和深圳特色文化风采
深圳市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明确时间,明确对象,深圳特色明显;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规范运作的模式;实行面向社会,繁荣文化的宗旨;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文化为目标。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作为常设性的具深圳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面和参与人数每届大幅增长;在活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群众认知度和满意度逐届提高。第十三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各区街道办文化站为基层报名单位,各社区、各民间社团、各企业以及以家庭为参赛单位的,参与者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6岁,11个活动项目吸引了50余万观众观看。如老龄文艺汇演全市参演队伍39支,参演节目54个,逾千名老龄人参加演出。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2岁,54个决赛节目是从250个初赛节目中评选出来的,节目量比上届增加了30%,显示了活跃在各社区的老龄文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以比赛促精品,以活动提高文化品位,为广大市民展现艺术才华搭建平台。本届艺术节11个活动项目,突破了传统艺术局限,活动面涵盖社会各个层面,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展示了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如由港龙舞蹈发展公司和深圳市国标舞研究会承办的“交谊舞大赛”共有3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分业余组和专业组、中老年组、少年组和青年组,集中展现了深圳国标舞的发展水平。在流光溢彩的皇岗村文化广场的决赛现场,近4000名辖区居民欣赏了一台高水准的艺术表演。具有深圳特色的活动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体验文化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体现以人为本,交流民艺民情的活动特色。这与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悉心策划,狠抓落实,措施得力密不可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经费上给与扶持补贴,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三)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办节内容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全面创新
每项常设群众性大型文化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群众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艺术人才层出不穷,社区文化建设向前发展的可喜成绩。在活动内容上,创新办节理念。深圳市少儿艺术花会创新小戏专场比赛,参赛作品含盖了快板剧、小京剧、小黄梅戏、采茶戏、东北二人转、小粤剧、小音乐剧、童话音乐剧等7大戏种,具很强的观赏性,展现个学校小戏创作蓬勃兴旺的可喜景象。在运作机制上,结合深圳的实际,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文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规范程序,以项目补贴的方式将节庆活动项目授权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社团和企业承办,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企业协办,促进了公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运作手段上,扶持和壮大民间团体。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群文学会等多家民间社团参与承办,形成了公平竞争的机制;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协办活动项目,用好用活文化品牌,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活动宗旨。
(四)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民间艺术特色和本土文化创新意识
利用地域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在创作上涌现出不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民间艺术特色浓厚的佳作。如龙岗区有良好的民间艺术活动基础,基本形成了“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为主题的基层文化格局。龙岗街道的“民间舞龙之乡”、横岗街道的“交谊舞之乡”、坪山街道的“麒麟之乡”、南澳街道民间艺术“水上迎亲”、“舞草龙”、坑梓街道“腰鼓”、坪地街道“客家山歌”、大鹏街道“舞狮”等民间特色表演和本土民间艺术精华之作,成为一道丰富的民间文化盛宴。其中在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金奖的沙头角的民间舞蹈《渔灯舞》和南澳的《水上迎亲》,充分体现了本土文化艺术的精髓。《渔灯舞》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深圳市盐田区对“沙头角鱼灯舞”这个国家级保护项目进行艺术再创作,创编成少儿版《鱼灯戏鼓》和舞台精品《海角鱼灯》,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创作了广场版鱼灯舞《鱼S人欢》,深受群众欢迎,并广为流传,吸引了香港新界山咀公立学校240名学生来到沙头角沙栏吓村学习鱼灯舞。由深圳市少儿艺术团创编并排演的《鱼灯乖乖》亮相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一举夺得金奖。此作品就是根据沙头角鱼灯舞重新创作的少儿舞蹈精品。鱼灯舞这种本土文化项目经过艺术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不断传承发展。本土民间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创新,成为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深圳招揽八方英才,藏艺于民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深圳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结语
深圳市重大文化节庆工程公益化运作卓有成效。每年由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元旦、春节“关爱行动”、“五一”文化下基层进社区、“八一”深圳市宣传文化系统慰问部队等专题文艺演出活动均以节庆为重点,活跃节日期间居民和打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持之以恒,成为深圳市常设性节庆文化品牌活动,文化特色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对于营造全市文化艺术氛围,壮大各区群众文化队伍,促进群众艺术创作和挖掘培养艺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全市各区形成辐射,为基层服务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
选商聚智,构建“五彩南湖”
南湖区以区“十二五”规划为引领,全力构建“五彩南湖”(金色实力南湖、蓝色智慧南湖、绿色生态南湖、红色人文南湖、橙色幸福南湖),打造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按照“同城沪杭、提速发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政企合作、百姓同乐,开放办会、市场运作”的思路,选商聚智取得新成效,市民共享节日快乐。本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通过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招商专项活动,积累产业招商项目;通过举办涉及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倍增、领军人才、金融创新、楼宇经济、集中签约等7场推介会全面推介南湖投资环境。
记者获悉,中国综合性地产领军企业绿地集团与南湖区合作,投资开发城市现代综合体项目,这也是绿地集团在浙江省的第一个项目,投资15亿元,将建成商档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品牌餐饮街、城市会所和精品住宅于一体的大型新兴城市综合体。
在5月27日举行的楼宇(总部)经济招商推介会上,南湖区相关领导介绍,楼宇经济是南湖区现代服务业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目前南湖区已拥有总部商务花园、江南CBD、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嘉兴科技城等大规模楼宇(总部)经济平台载体。近两年来,南湖区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近年来,南湖区充分发挥利用各路人才优势,凝聚和激发各类综合资源的巨大能量,使南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在本届“南湖之春”主体活动期间,举办了经济发展新趋势、浙商回归新机遇经济发展论坛、浙商投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创业南湖,精英引领计划”推介会等互动活动,让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家了解南湖,共谋发展。
“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围绕历届活动主题,突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共同构建全区联动、对外推介的舞台。各镇、街道、园区围绕南湖区“七大片区”的规划发展格局,加强接轨沪杭,加大引资力度,实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功能招商和定点招商。
据统计,前九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共集中签约项目520多个,总投资约670亿元,各类奠基、开工、竣工、投产项目达510个。这些项目为南湖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产业集群、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等10大系列方面成效显著,使该区加快了“七大片区”五大产业带的建设进程,彰显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发展方向和格局。
群策群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南湖之春”一直秉承“开放、合作、友谊、发展”的主题,每年通过举办一定层次、规格、水平的文化经贸活动,促进南湖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南湖创业创新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善于整合、群策群力是“南湖之春”成功举办的基础保障。“南湖之春”活动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举办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发动镇、街道、园区积极参与,还吸引了一批企业以实物、资金等方式赞助活动。亲民益民也是“南湖之春”活动具有持久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十年举办的经验表明,依托群众的广泛参与、共庆共欢的节庆活动,才能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南湖区委书记孙建华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有好的产业环境、文化底蕴、以及人文内涵,以彰显这座城市的品位,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展现,通过“南湖之春”活动举办,能够提升南湖的对外知名度,集聚更多的人气商气,不断增强南湖的发展后劲。
多年来,“南湖之春”活动不仅突出办好经贸活动,也重视相关的文化活动组织展开。各镇、街道基于本地的人文、旅游、文化特色,重点策划设计了一批群众能参与、想参与、乐参与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系列活动,举办“一镇(街道)一品”文化艺术节,使市民能在家门口充分感受到“南湖之春”的活力与魅力。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类的生活规律以及户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的满意度以及直观的感受。所以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街道的空间环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更有结合当地的民风、民情来合理的规划景观,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文气息,充分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综合影响,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被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规划,展现当地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文化内涵和个性气质,体现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综合水平。
3、继承和发展文化传统的原则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不仅体现着市民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景观,不论是在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还是在文化传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强烈公民,增强文化认同感。所以,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进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考察当地城市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以及视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价值取向等,在景观规划中融入历史文化传统,并结合现代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城市街道景观文化风貌。
4、整体规划性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规划性原则体现在空间形态的整体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体化等两方面,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城市的整体特征为出发点,对城市街道的景观空间的组合性质进行充分的调研,还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观条件,同时需要强化街道景观小区域环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体现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特征,确保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经济实用性。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所以说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景观建设的资源使用效率,综合评价城市街道景观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带来的影响,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逐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建设和谐美好、经济实用的而又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城市街道景观创作在提炼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个性、文脉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创造意识,形成新的城市环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观不仅对于城市的影响,而且对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来人群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城市的特征感进行体现,我国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对街道景观的精心塑造来达到对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满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认同感和改善市民的归属感。对于游客来说,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读懂的书,而对于市民来说,可以有效促使他们对城市在心理上的归属感;第三,还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保持城市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显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广场属于一种公众活动场所,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还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广场景观设计应该突出人文气息,一般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设置一个主题广场,并配套的建设一些娱乐休闲的设施,供市民排练广场舞或者举行一些文化节、展览会、公益活动基金会等等。在城市街道广场上可以建设一些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风土民情等多种元素,并赋予时代内涵,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营造一种轻松的文化氛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广场大屏幕,宣传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场的美好生活、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多种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街道整体的艺术欣赏效果,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的是一种“绿廊”,它不仅具有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的综合效果,而且还能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城市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及组合上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说,城市街道绿化植物的选择,要以当地的植物为准,尽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树木来进行街道绿化,一方面可以显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节约绿化植被的后期维护成本。而在绿化植物的组合上,要尽量体系季节色彩,形成一种四季分明的审美效果,同时可以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用植被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观,并配置一些标语和说明,体现城市街道的文化气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城市街道的层次感和色彩美,还能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体现生态环保的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精神风貌、风土民情、文化传统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为了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我们必须立足城市现实条件,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造出具地域特色、体现文化气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保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龚鹏飞.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镇街道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
[3]姜小静. 赣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93-02
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市举办节庆品牌活动有30多个,每年举办活动有近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万人次,营造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季季有节庆”的浓厚文化氛围。一方面,通过整合活动资源,打造了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局面。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以重大节庆为契机,以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服务新莞人(外来务工人员)为特色,全方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城乡文化生活。
(一)突出文化活动常态举办
注重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举办,营造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季季有节庆”的浓厚文化氛围。为推动知识传播,营造全民学习氛围,举办每年一届的东莞读书节,每月一次的“学习论坛”和每周一次的“市民课堂”,市镇联动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为传承历史文明,每年在“国际博物馆日”至“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以展览、讲座为形式的“走进东莞文明”大型系列文博活动,传播人文精神;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普及文化艺术,我们利用全市700多个文化广场的阵地,举办“绚丽大舞台”广场千场演出、“都市彩虹”广场周末大学生文艺演出、全市广场集体舞大赛、 “粤韵金声”粤曲欣赏晚会、举办“永远跟党走”大合唱比赛、小戏小品大赛、音乐舞蹈花会、少儿艺术花会等常设性全市重大赛事,激活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受到文化活动的熏陶。
(二)突出文化活动品牌打造
注重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通过大力宣传推介、持续创新举办等不同方式和多种渠道,打造出诸如“文化周末”专场演出、“越唱越红”广场歌唱大赛等30多个具有广泛影响且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例如,莞城街道举办的“文化周末”专场演出,是东莞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通过以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为突破口,以注册商标统一标识名称为整体形象,以文化传播为手段,坚持走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和努力,并于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创新奖。又如,塘厦镇举办的“越唱越红”广场歌唱大赛,是东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又一大品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凭借“历时最长、场次最多、参赛人数最多、观看人数最多、活动场所最灵活、经费开支最少”等六大特色,先后荣获了“东莞市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的荣誉称号,成为国家级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被各大知名媒体和社会各界誉为“北有星光大道,南有越唱越红”。
(三)突出文化活动内涵挖掘
注重挖掘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合理引导各镇(街)结合实际,挖掘提炼粤剧、客家山歌等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利用各个传统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近年来,统筹组织各镇(街)举办了洪梅“花灯节”、东坑“卖身节”、“东莞国际啤酒节”、谢岗“登山节”、桥头“荷花艺术节”、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凤岗“客侨文化节”、沙田“水文化节”、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日”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大活动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全方位、多角度、系列性地展示东莞群众文化活动浓厚的“莞邑特色”。此外,还联合国家文化部、中国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部门分别承办或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等国家级重大赛事,提升了东莞的城市形象,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四)突出文化活动资源整合
为了让全市各地分散的节庆活动形成强大的文化品牌集群效应,通过全市统筹、部门协作、镇街联动、群众共享的方式,推动全市文化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对全市20多项节庆文化活动进行整合,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节日,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惠及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盛宴,被群众誉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制作并推出“我们的节日”东莞系列文化活动LOGO,举行了“我们的节日”东莞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紧接着,我们还组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东莞市传承东纵薪火唱诵活动、“我们的节日・五一”―东莞企业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六一”―东莞市第七届少儿舞蹈花会,“我们的节日・七一”―东莞合唱节,“我们的节日・十一”―东莞广场文化艺术节,等等,活动涵盖传统节庆、东莞特色、纪念节日等三大板块,荟萃市内各门类艺术精品和特色艺术作品。每项活动的策划均要求从广大市民最关心、最喜爱的内容和形式入手,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节庆文化生活,从而使“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真正贴近市民,真正符合东莞人民“口味”。
(五)突出文化活动普惠开展
坚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到村(社区)、到企业活动。2011年共举办百场培训120场,受训人数7000多人;组织各镇(街)开展演出活动1000场,受惠观众100多万人;累计电影公益放映10865场,受惠观众达482.1万人次。文化活动下基层得到了基层广大群众和新莞人的一致好评,真正达到了惠及人民的目的。
(六)突出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
1、实施公益文化项目活动招商,创新社会办文化机制。从2004年开始,围绕“社会投入、社会策划、社会承办”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运作、个性化策划、规范化组织、整体化推进、多元化着手、品牌化打造的原则,将全市的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整合起来,形成文化活动项目“超市”,通过举办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会,让企业通过冠名、承办、策划、投资等形式参与文化活动项目的开发利用,打造“企业走进文化,文化融入市场,经济和文化联姻”的平台。近年来共推出522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成交428个,金额达3.3亿元。同时成立了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社会办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通过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我市文化活动呈现出了数量多、规模大、参与广的特点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繁荣景象。
2、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民间艺术团队进行资金扶持、对热心公益文化的企业进行表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在市、镇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下,各镇(街)企业开始不断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利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开展有益身心的企业文化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例如,南城街道的新科磁电厂每年都会开展运动会、歌唱比赛、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了企业特有一种文化活动。石碣镇的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连续五年举办“东聚杯”卡拉OK大赛,进一步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还有虎门、清溪、万江等镇(街)的众多企业也出钱出力,组织举办一些让基层群众参与的才艺大赛,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大了丰富周边群众和广大参赛选手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和帮扶下,镇(街)民间艺术团队近年又活跃起来,自发组织在村(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例如,石龙镇的粤剧“私伙局”相当活跃,仅大大小小,活跃在各公园和广场的粤剧“私伙局”就有10多个。其中,中山西社区康源粤乐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每个星期都在中山公园公开演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捧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虎门镇群众文化发展的脚步踏实稳健,社团文化也异常活跃,现登记在册的文化社团有15个,会员人数达到1920人,还有20多个各类型文艺私伙局。2010年,全镇各文化社团在本镇内共举办各类活动150多场次,参加镇外演出交流60多场次,参加市以上的比赛、展览、演出活动近100场次。据统计,全市业余粤剧团(曲艺社)、私伙局共有263个,会员人数7000多人。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组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势头强劲,然而,对应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我市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文化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普遍、不深入、不适应等问题。有的企业文化意识淡薄、基础工作缺乏,缺少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而民间艺术团队组织较为松散,活动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制约。
三、对策及建议
下来,以实施文化名城建设战略为统领,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促进东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市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1、指导并推动企业加强文化载体建设。通过开展相关工作,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利用互联网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加强对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把业余文化社团培养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头羊、生力军;充分发挥业余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书法、美术、文学、舞蹈、声乐、体育等业余文化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厂庆、企业文化艺术节、企业志延伸展览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打出特色,形成品牌。
2、推动各类企业文化设施不断充实内涵,提高水平,发挥作用,从设施建设和功能布局上搭建企业职工共享文化服务的平台。
3、进一步完善《东莞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扶持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全市各协会的管理制度,促进书法、美术、收藏、摄影、奇石、盆景、诗词、作家各协会广纳企业职工会员,使之融入全市文艺创作的“百花园”。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走向昌盛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也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元,促进世界趋向和谐和平的重要因素。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合法利用,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深圳市宝安区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祖先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自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建县始已有16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宝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随着深圳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本土民间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如何保护好当地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艺术,成为宝安区的一项重要的刻不容缓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针,2007年9月5日,宝安区正式成立了由副区长任组长的宝安区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荣使命。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初见成效。宝安区已成功申报了区级名录18个,其中,已入选省级名录的有:石岩街道《石岩客家山歌》、石岩街道《应人石传说》、观澜街道《观澜舞麒麟》、观澜街道《观澜客家山歌》、观澜街道《红釉彩瓷“满堂红”生产技艺》、福永街道《福永醒狮舞》、松岗街道《赛龙舟》、沙井街道《沙井蚝民生产习俗》。新安街道《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大浪街道《大船坑舞麒麟》、公明街道《玉律舞麒麟》、 松岗街道山门《传统七星狮》、福永街道《望烟楼传说》、松岗街道《赛龙舟》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一方水土的保护,离不开一代代的薪火相传。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安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举办专题展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每年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宝安区都在《宝安日报》和宝安电视台上刊登和播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专版及专题片,向广大市民进行宣传。2008年6月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还专门将已列入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活动展板,在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大厅进行展出,之后又在宝安区所辖10个街道进行巡回展出,历时4个月。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5万多人次观看了此专题展览。2012年4月12日,宝安区又对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公开授牌,并举办专题展览向公众展出。通过广泛宣传,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将正式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民间音乐《石岩客家山歌》和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民间文学《应人石传说》编排成客家山歌小戏《应人石传说》,参加广东省第六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比赛,荣获金奖。宝安区还在观澜、石岩、大浪、龙华、民治、西乡等客家人聚居地区的街道,组建了6支客家山歌代表队,参加深圳市第二届客家山歌艺术节。通过比赛使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传唱客家山歌。
此外,区群艺馆还将省、市、区名录的“松岗赛龙舟”、“沙井蚝民生产习俗”编排成舞蹈《龙舟竞渡》和《蚝妹情》,参加深圳市2007年“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比赛,也获得了金奖。每年春节、元宵节和“文化遗产日”,宝安区都组织被列入省、市、区代表作名录的福永醒狮、观澜舞麒麟、大浪大船坑麒麟舞、新安上川黄连胜醒狮舞、松岗山门七星狮等“非遗”项目到广场、社区、工业区进行表演,丰富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
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一个新举措。近三年来,宝安区分别在区群艺馆文化广场、观澜世纪广场和西乡大众广场、松岗第二中心小学、福永怀德社区等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多项活动,每场观众均达数千人之多。既丰富了市民和来深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人们对“非遗”的自觉保护意识。
三
我国实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制度,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区群艺馆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加快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并按照申报要求进行整理相关图文、声像资料,争取将区内所有的非遗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在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宝安区“非遗”保护办公室、大浪街道办的指导下,大浪街道文体中心根据街道的实际,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大船坑舞麒麟项目的保护。该中心组织专人了解“非遗”项目目前的生存状况、传承人、相关场所、实物资料、相关民俗活动等,掌握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字、相片、音像、数字多媒体等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的记录、整理,予以妥善保存,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通过多种方式、渠道对大船坑舞麒麟进行宣传。一是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麒麟作为吉祥的象征,参加了市举办的“非遗日”、“非遗进社区”等演出、在大浪街道辖区范围内进行社区文化节的演出;二是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专题演出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借助《宝安日报》、深圳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展示。
宝安区大浪街道文体中心与街道成人学校合作,将大船坑舞麒麟项目及“非遗”有关知识编写成《社区教育教材――大船坑舞麒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荣使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注重参与,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居民群众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创造者,又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受益者,群众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结合,做到既继承优秀传统的文化遗产,又广纳现代文明成果;既重视乡土文化,又不排除外来文化;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在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可采取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尤其要推出老少皆宜的、通俗易懂的地方剧种和地方方言的文化节目,使群众文化通俗易懂。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满足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盼,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例如,从2008年开始,李家街道就对京剧团提出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大戏”的口号,从一月起,不仅坚持每周三、周五的调嗓、排练,而且每个月要上演一部化妆的大戏,全年共演出《豆汁计》、《赤桑镇》、《红灯记》等传统现代戏10场,观众达1000人次,极大的满足了戏曲爱好者的需求;街道每个月都安排了适应不同群体参加的文化、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第三届老年人电脑大赛、第四届老年人太极拳系列擂台赛、第三届老年人乒乓球大赛、首届中老年人模特大赛,组织了由机关干部和共建单位间进行的足球赛、组织非公企业员工羽毛球赛、台球赛等赛事20余场;深入开展了“学名人、读名著、听名曲”活动,分别在辖区单位、学校、社区组织开展了12场读书知识讲座,12场古典名曲赏析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举办了新年民族交响音乐会、庆新春京剧专场演出、曲艺家进社区专场演出、承办了“金秋颂和谐”艺术家进社区专场演出等,观众达5000人次;播放电影6场,观众达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