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生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生教育

篇(1)

教育实习是老师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师范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教育实习主要有教学工作学习、学校管理实习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实习能够有效的锻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做充足的准备。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专业认同感

有很多大学生是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己本身缺少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缺少对专业的认同感。他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只能去城镇当一个小学老师,没有出息,导致学生在教育课堂上不能认真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在实习期间不能认真的对待教育实习的工作。还有一些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老师的职责,缺少对小学生的关爱,缺少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度。

(二)缺少实践经验

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前,都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学校也没有组织过教学实践活动,造成学生不了解教育实习的具体内容,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缺乏教学经验,和小学生不能有效的沟通,没有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此外,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在校学生,在实习前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人生阅历比较浅薄,导致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所面对的社会问题[1],从而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三)不被实习学校重视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之前,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实习培训,常常出现学生在实习学校所教的学科与所学专业的课程知识不相符的情况,造成学生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实习学校不让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上课,给学生安排其他的工作,比如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其他老师处理一些琐事。实习学校缺少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视,学校认为他们没有实践经验,不给学生讲课的机会,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原因

(一)高等师范类学校自身的原因

1.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才能在教育实习中顺利完成实习工作。因此,学校要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尤其是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课堂实践教学技能方面,预防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活动组织能力。

2.学校缺少对学生教育实习的重视。首先,虽然一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包含着教育实习的设置,但仍缺少对学生教育实习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教育实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在学生实习前没有向学生讲教育实习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不够认真,没有达到教育实习的目的。最后,由于学校的实习考核制度不严格,造成学生不够重视教育实习,学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考核主要是通过书面总结或者报告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不够了解,缺少对学生实习的关注[2]。

3.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当前,学校在教育实习方面采用集中位置的实践管理模式,虽然对于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但却无法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带队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老师对于学生的实习管理无法落到实处,只能与实习学校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间接的对学生进行管理[3]。此外,有些带队老师缺乏管理学生的经验,造成实习工作散乱,学生的教育实习达不到实践的目的。

(二)实习学校方面的原因

1.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缺乏工作热情。师范类学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把在学校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实践教学。师范类学生是教育实习的主要力量,是我国未来老师的新生力量。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写教学文案、讲课、听课都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指导,如果指导老师认真负责的对待学生,会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一些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感。

2.实习学校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有的学校领导认为,让实习生去给学生讲课,是拿学校做实验,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一些实习学校不愿意让实习生给学校里的学生上课,即使给实习生讲课的机会,也不让实习生讲新的知识,害怕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有些实习学校大多是让实习生去教室里听其他老师讲课,让实习生间接的掌握实践经验。

3.学生在实习学校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教育实习中,一些实习学校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教研组,由实习老师负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的实习老师会把自己的工作让实习生去做,导致出现工作量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此外,有的实习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评价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决定,没有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三)实习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老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所以,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老师的雏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素养不高,会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

2.学生的角色转变不正确。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前还是在校学生,对老师持有尊敬的态度。在教育实习期间要由学生转变为老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无法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工作不够热情,缺少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的自身专业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作用,还要通过专业课的教学设置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习中认真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加强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的了解

教育实习是成为正式老师的准备阶段,是把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所以,学生的教育实习要受到学校的重视。在教育实习之前,学校要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从学生自身开始进行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都能有所收获,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4]。

(三)提高实习老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学生的重要实践课程,关系着学生以后就业的情况。实习老师要发挥出自己的职责,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对实习生进行认真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提高指导工作效果

首先,学校要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教学知识,从而让学生适应教育实习工作。其次,学校还要改变指导老师的传统观念,让指导老师认真的对待学生。最后,学校还要鼓励老师多参加实习工作,让老师认真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对师范类学校的重视,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加强开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结语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伴随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师范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47-48+51.

[2]吴萍,曹红丽.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1):38-40.

篇(2)

宽容是一种善意,就是要人善意地去对待别人和生活周围所发生的事,它不是用狭隘的眼光去揣度别人的心思,而是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所以发生的理由,理解了就不会有极端的偏执态度,就会有一种“有容乃大”心态,就会用一种善意的方式与人达到交流和沟通。

一个班集体里,没有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没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学生自身对人宽容、谦让、友好的个性品质,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没有良好教育氛围的班集体,其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在过去,一家子女两个以上,“大带小,大让小”的宽容意识在父母的教养下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兄弟姊妹之间的宽容,为后来我们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风尚打下了坚实的教育基础,我们有了对宽容情感深刻的体验,也就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独生子女已成普遍,在家里,受宠娇惯颇多,几乎都像“小皇帝”,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滋长了他们娇气、骄傲、任性、固执甚至蛮横。把这样的品质带到学校、班集体里来,同学间合作、宽容的精神十分缺乏。他们往往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甚至大动“干戈”,严重影响班集体和学校的正常管理和教学,有碍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利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请看如下几个镜头:

镜头一:学生A、B均为独生子女,各自在原来就读的学校被老师誉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二人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编在同一个班学习。一天下课,A从座位走出教室,一不小心将B入学时刚买的新文具盒碰翻在地,笔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A一边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边就弯腰去捡文具.这时B不由分说,跑到A的座位上,将其所有的书和文具全部丢在地上,这时,A一气之下将已经捡起的文具丢在地上。接下来两人便扭打在一起,对同学的劝阻置之不理,直到老师到来,才停止“战斗”。

镜头二:学生C准备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平常训练很吃苦,想为班集体增添荣誉。比赛的前一天,她叫妈妈买一双运动鞋,她妈妈马上答应了。可是她妈妈那天的工作很忙,一直加班,连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回家吃,晚上回家时也就没有为她买到运动鞋。她妈妈向她作了解释并请她原谅,保证第二天比赛前买到鞋,可她就是不理,还闹得不可开交!

镜头三:学生D从小听话,读小学时成绩优秀,家长和老师都说没操什么心。进入初犯中学习,他也深知竞争很大,没敢松懈。可几次测验下来,他对结果不很满意。此时老师也找他谈心,帮助他分析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鼓励他不要气馁,但他却大吼“我就是不能容忍自已的失败”。

诸多现象表明,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并升华为良好的人格品质呢?

一、鼓励学生多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难免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这时总会找朋友、同学、亲友、老师倾述。一个人生活中能否有知心朋友倾述衷肠,这就有赖于他是否善于交往,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谅解、直至互相尊重的情感得以磨合形成。一个人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镜头一中的学生A、B,如果他们巳经形成了这种情感体验,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战斗”。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组织有特色的班会和其它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待人要谦让宽容,在交往中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二、教育学生培养自理能力,学会依靠自已的力量干好事情,理解和宽容他人对自已所求之事的局限和困难。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每个人可能需要别人帮助,也可能帮助别人。但是,一个人不能凡事都寄期望于别人,应当先立足自身,培养自理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把事情干好。如果自已确实需要帮助,而别人又不能满足自己的所求之事时,那么还是应该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想想别人的局限和困难,进而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子女对父母的正当要求因故未能实现,子女也应该多听听父母的解释。镜头二中的学生C就该首先想想买鞋这件事情是否自己能做,再认识自己对母亲无宽容、理解之心行为的错误。

三、帮助学生正确确立奋斗目标,让学生克服求全责备思想,培养他们的宽容意识。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已的能力水平并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的优势和劣势,事关个人奋斗目标的确立。目标太高或目标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挫折,而此时又无宽容意识,不能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已的目标,往往导致更大的挫折。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宽容谦让的教育中,始终要与理想、前途、学习目的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现个人奋斗目标过程中学会宽容,懂得凡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镜头三中的学生D,如果他能认真与老师一起探讨自已的问题,找准自已的能力优势,宽容自已的暂时失败,重新确立奋斗目标,那么他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教师在教育学生中要善于运用宽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对学生过失的宽容,决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尊重,给予反思的充分时间,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

同时,教师的宽容也能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老师的教育方式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迹,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我们“苦口婆心”式的教育方式无可比拟的。

篇(3)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教育时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狠下功夫。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站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其次,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不符合规律,我都提前抑制,不让滋生。同时,我要求学生都做文明小学生,见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问好,课间不打闹,不推搡,不搂抱,教室内不大声喧哗等。

二、及时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我充分利用星级评比台,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好的加星,并大力表扬,不好的,违纪的减星,并单独对他谈话,让犯错的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从而打心眼里佩服老师,决心改正错误。同时,我每周都把学生得星情况记录下来,五颗星为合格,超过五颗星为优秀,不足五颗星者,我找其谈话,让他知道自己本周为什么不合格。这样,学生追赶有目标,改错有方向,学习有动力。如果下周有进步者,我将授予其特殊称号“老师的好帮手”,并让他帮老师为全班同学授星。这样,学生都对星很重视,都争取一切机会为自己加星,班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

篇(4)

2提高高等师范专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对策

2.1夯实体育教育专业基础,做好体育学科的发展

一般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更好地发展体育学科,解决好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和体育科研是根本。即将课程建设作为重点,通过教学来促进科研的发展,并通过科研的发展来强化学科的建设,以便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就要求体育教学专业将专业课程改革作为有利出发点,组建起科研团队,逐步提高学科的竞争力,通过组建课程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此外,组建体育科研团队也是很有必要的,实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科研水平,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科的竞争力以及学校的影响力。

2.2以学生为本,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2.1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就要求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制定出严格的实习计划,并分阶段开展。高校与周边中小学建立合作教学实习基地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实习以及见习的需求。除此以外,积极聘请本校教师以及外校优秀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也是很有必要的,为学生安排职业教育培训,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保障。2.2.2强化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就要求根据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需求,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与此同时,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这样通过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2.2.3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就要求学校安排的教学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学科竞赛、科研论文创作以及创业实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完成了相应的学分后才能够毕业。

2.3拓展专业方向,创新招生模式

要想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创新人才,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的能力,在专业下设置“方向“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在原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的基础之上,开设“社会体育”和“体育理论研究”等。“体育理论研究”专业采用6a制,直接培养体育研究生,培养方向是为体育理论研究机构、大学输送体育理论教师、研究型体育教师:“社会体育”专业采用4a制,培养方向有体育指导、计划管理、体育行政、体育经营、休闲体育、体育旅游、体育新闻、运动医学、体育与计算机等。为了使“体育理论研究”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起点,同时拓展体育生源,这两个专业均在普通高考中录取,适当参考档案上的体育达标成绩和身高等因素。

篇(5)

而在这感恩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去认识恩情,体会恩情,最后去报恩呢?

一、认识恩情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其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在教学中多用一些故事、事例、视频告诉学生,同时也要告诉他们,知恩图报也是一个做人的标准。学校也应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家务、帮助妈妈洗衣比赛……,通过这些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恩,在学校教学生活中,我也常常对我的学生进行感恩方面的教育,如:学生在学校吃营养餐时,端着餐盘来打饭,打完转身就走了,我看到了这点细节,等学生吃完饭,赶紧叫学生进教室进行教育,首先我告诉学生,营养餐的经费是国家拨款,这是国家在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我们能够吃到可口的饭菜,这是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在这过程中应该感谢谁呢?有的同学说,感谢国家,有的说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我又问:那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我们的感谢呢?有的同学说应该说谢谢,我笑着说对了,对于国家,我们应该用学习成绩来感谢,对于老师,我们应该说谢谢老师,你辛苦了。从这以后,这些孩子端着餐盘来打饭,都会高兴对老师说一些感谢的话。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可以从中教育学生如何去找恩,如何去感恩。认识什么是恩,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告诉他们,因为孩子小,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去教育引导。

二、体会恩情

也就是从认识恩情中去体会别人的爱。要让这些孩子在内心中去感受、思考,也是需要多方面的引导教育。对于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多,这就需要父母的合理引导,特别是父母一定要做到身体力行,因为孩子在父母的行动中,也是在学习,模仿,在学习模仿中让他们去感悟恩情。对于学校教育,老师要进行长期的感恩教育,多给学生学习一些好的范例,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开办相应的黑板报等等。而社会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电视节目中,播放感恩教育的公益广告,举办感恩教育的活动等等。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去教育孩子,让孩子从中去感受什么是爱,要让爱在他们心中长存。

篇(6)

福安市某中学一位年仅16岁的初三学生,无视“高压危险”的安全警示,爬上了离地面3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上方铁横杆捉鸟,结果被10千伏高压电击。经紧急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致残。

镜头三:

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一中学发生一起初中生晚自习下课后因拥挤跌倒,继而相互踩踏导致5名学生死亡,数十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恶性事故。

看到听到这些现象,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学生伤害离我们有多远?安全隐患时刻在我们身边。

“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当班主任已有六个年头,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前面镜头二的例子,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爬上电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镜头一的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影剧院、集会时出现,严重的发展为镜头三。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我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位女同学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人多5倍),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班召开了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班中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班中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2)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日,我发现一位学生违反班规,带了一盒火柴到学校里玩。我就利用这一次机会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报纸,制造浓烟),这时大家慌了,纷纷利用已学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进行了说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同学,批评了玩火柴的同学。在这件小事中,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提高了火场逃生能力,惩罚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真是一举多得。

篇(7)

(1)溺爱放纵,教育难。

家长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但是外出打工的家长,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二次。在家时,给予“100份”的爱,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也撒向孩子。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他们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慢慢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但是,当家长外出打工,孩子在校时,学校相对于学生的家,有规、有矩、有张、有驰、有度,与家长溺爱,发生强烈的碰撞,以致教师教育难。

(2)缺乏管护,安全难

留守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造成学校与家庭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他们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学校、教师、家长感到压力大,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孩子受到伤害的悲剧。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普遍问题。

(3)隔代管教,监护难

留守孩子一般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临时监护,而大多数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在孩子们心中总是天真地认为:我是父母生的,房子是父母盖的,饭是父母给我吃的,很难认同爷爷、奶奶,而这样隔代管教、监护工作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端溺爱,一是极端粗暴。爷爷、奶奶年纪大,对小辈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小孩要钱给钱,要吃给吃,每天上学就行,至于在外面干什么,就不管了,想管也管不了。失去约束的留守孩子特别顽皮任性。有一些老人,一生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长大成人,现在他们又要照看孙子、孙女,又要处理家庭琐事,身心极度疲惫,脾气粗暴,教育方法简单,对留守孩子非法打骂。这样不但不能管教好留守孩子,还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故事。

(4)管理脱节,磨合难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孩子学习、生活各个环节。

磨合难一:隔代沟通难。外出打工的家长,他们工作地点经常变更,居无定所,与学校缺少配合,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非常困难。不要说平时,遇上急事,也是束手无策。在家看护的爷爷、奶奶年纪大,对子孙一般只起着吃饱穿暖的作用。至于在校学习是否用心,作业是否完成,在外是否打架,因他们能力、精力和责任心等原因,根本管不了,这就造成了留守孩子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无人管的恶性循环,家庭教育成了真空地带,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磨合难二:家庭期望值高,学生成长难。有的打工家长,思想狭窄,教育水平低下,只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外务工供养孩子生活、学习,对孩子一味地强调考试分数。即使孩子考了99分,也还是不行的,要求高,致使本来课业负担已很沉重的留守孩子加大了心理压力,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工作难。

磨合难三:社会关爱不够。关于留守孩子的问题,电视很少进行教育报道,报纸没有专栏,节假日期间留守孩子或沉溺网吧,电子游戏室或光顾麻将室或封闭在家,或行迹街头,这样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心智健康发展。

磨合难四:学校管理留守孩子力不从心。教师编制紧,一般教学点一人一班,语、数、品、自、体、音、美一人统上,教学任务重,造成老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调,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都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为留守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在深入了解了影响这些“留守孩”的表现和原因后,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可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措施

(一)、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在建档过程中,低年级要向年级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以学生为中心组成关爱网络,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

2、实施关爱留守孩子责任帮扶制度。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学生校务日记,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家长”。部分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3、实行留守孩子“谈心日”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每班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关于留守学生的主题队活动。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如班集体设立“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班集体开展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集体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校结合课程改革,把“绿色”教育引入小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增强服务家乡的意识和参与家乡建设的能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流失。

6、建立关爱留守孩子的应急机制。学校建立“留守孩子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何情况下,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求,不得拖延推诿。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包保责任制,对重点留守孩子实行师生“一带一”包教帮扶,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加强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孩子的合力。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孩子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向留守孩子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开设亲情专用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篇(8)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Key words: sports;profess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36-02

0 引言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习,了解教育改革动态,学习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的内容、特点和经验,从而巩固和提高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1 淮阴师范学院学生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1.1 实习的时间安排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为7周,把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在第七学期前7周,一可以避开学生就业高峰期;二可以避开所在学校升学冲刺期,各项活动便于开展。

1.2 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 关于体育教育实习的形式,有不同的划分标准。目前高校采用较多的是集中与分散实习的两种方法,淮阴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实习形式较单一,以集中教育实习为主,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回到生源地实习,便于毕业生后找工作。

1.3 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扎实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专业适应工作岗位的前提,也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切实做好教育实习工作,学院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的工作,见习内容有校内听课、校外看课、校外教师讲座、师范生技能等等。无故缺席考核者,以不及格记成绩。虽然学校拥有具体的教育见习计划,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显著。校内听课学生只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校外听课学校也只安排了一次,选择的学校也并不是很理想。

1.4 实习评价 体育教育实习评价是对整个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的总结。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评价,不仅仅要评定学生的教育实习成绩,也要评定教育实习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优良评价方法有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影响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因素分析

2.1 学校决策者(领导)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实习的决策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习形式的确定、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组建、实习培训、实习基地的选择等问题的抉择中,领导起着决定作用。决策者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教育实习计划。这就体现了学校层面教育实习工作决策者(即领导)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影响。

2.2 教育实习监督者(带队老师)对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 实习活动开展有学校带队老师在实习过程中不定期的进行干预,即对实习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相结合。同时学校派监督小组不仅要监督、检查学生的教育实习,按照规章制度检查指导,也要对教育实习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障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了检查监督小组,对10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检查。

2.3 指导老师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是实习生的实际实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习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实习生,并且实习生认为实习中学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对实习生的态度是实习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对实习基地的选择。

2.4 实习生 学生是整个教育实习工作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整个教育实习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实习生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他对教育实习活动的兴趣及态度,而学生是否端正教育实习态度是决定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习教学过程困扰着实习生,几乎每个实习生都选择了“大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衔接不够”和“自己实践教育教学的能力需要提高”说明大学课程改革仍滞后于中小学课程改革,我院应更加重视对体育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学校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度低,不遵守课堂纪律”对今后体育教育实习的实习生如何上好课,如何处理与中小学生的沟通提出了新的课题。

2.5 实习成绩的评价 虽然淮阴师范学院制定了体育教育实习成绩评估综合量表,但是在实际评分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的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实习指导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评分,都是为了照顾实习生把分数打的很高,还有些是实习生自己打分,后指导老师签字。至于带队老师如何评分大家都不是很清楚,最后会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大家也都不知道是怎么样评分标准。实习生对带队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实习成绩评价之前,也碍于面子,因此实习生不能客观的对带队教师做出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淮阴师范学院10级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采用一次性的集中实习形式,实习时间稍偏短。从实习生自身情况来看,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不够,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导致实习时表现出来的实习生的体育专业基础素质薄弱,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较差。有一小部分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对于实习生成绩的评定,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随意性特点,有失客观和公平,影响实习生的积极性;另外对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的体系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在实习前对学生师范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缺少教学方法、教态、口语表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3.2 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建立“时间分散式”的全程教育实习新模式。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系统教育,培养学生的实习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力,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3 选择多种实习形式共存,避免单一化 集中实习有利于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控制,集中性地完成教育实习的任务。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找工作。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地域特点认真选择实习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委托实习和定岗实习等形式相结合,避免单一化,以求教育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就业。

3.4 实习过程的内容安排要合理 实习生在实习学校安排的实习内容可以使实习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但是体育理论课教学、指导课外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高校应与实习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丰富实习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5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的培训和管理 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责任重大,为了确保实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应该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一系列制度。

3.6 完善实习评价体系,建立客观的统一评价标准

为了改变教育实习中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使实习成绩公平、公正和公开,提高成绩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实习生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和高校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单影.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白清华.河北省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刘春萍.长春市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9)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不断进行创新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充电。在教学之余,还要认真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每一项教师活动,更加从其他事上来充实自己的爱心教育。

关键词:爱心;创新教育;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8-01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干了多年的班主任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每天带着为人师表的精神徜徉于学生中间。望着一张张童稚的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我班有一个学生非常内向,成绩不是很理想,对于老师的提问常常不能回答。在课堂上他不敢举手,但又怕同学们说他笨,往往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他为此感到压抑和自卑,弄得忧郁孤独,不敢和同学们交往。我及时了解了他的这一状况,找他谈了谈,并和他秘密约定:“以后回答问题,要是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能回答你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怎么样?”他刚开始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我慢慢儿开导,在上课是尽量把简单题目留给他,慢慢地他举起左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我的爱心教育又有了收获,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对学生的爱是随时随地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鼓励、一次规劝、一次经济帮助,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我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必须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的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融的情谊。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最初分到我班的时候,学滞后于其他同学,而且对学习一点不感兴趣。我就慢慢儿了解,终于知道这是个不幸的孩子,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他的父亲又因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完全靠亲戚、邻居的周济,他也因此而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就是这种不幸的遭遇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不与同学交往,不和老师交流,在学习上更是不想上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逃学更是常事。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要用爱心教育来慢慢儿感化他,我要用爱心来治疗他心灵的创伤。平日里,我尽量多找他,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让他感受到我的用心。刚开始他像觉察到我的别有用心,竟然开始躲我,不想见我。我就主动到他家里找他,他看到我去很慌张,怕我笑他,我及时对他说明:老师是想帮你的,你要相信我啊!面对我的真诚,我的爱心,他那颗自卑的心终于敞开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啊,已经很久没人这样对我了,我害怕这个世界!就是这一句话让我震动了,才多大的孩子啊,竟有如此的感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我要用我的爱心让他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他回到同学们当中来。我深切的感受到:只要我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他,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后来这个学生振作起来了,学习也进步了。看到这个在阳光下振作起来的少年,我又怎能不眷恋我正在营造的这片“风景‘呢?

篇(10)

要想遏制厌学现象的发生,及时挽救厌学的学生,我觉得可以尝试这样做:

根据厌学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表现,帮助其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但要注意目标不可定得过高,不能让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在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该阶段目标后,学生在享受胜利欢乐的同时,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经过若干阶段的努力和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家庭与学校配合法。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互相通报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管教。通过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

i即让厌学者充当新的角色,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学生的信任,接受新的习惯,改掉不良的风气。比如让对某一学科厌恶的学生充当该科的课代表,迫使其培养对该学科的兴趣。

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使自己能够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要看到,学生厌学,并非都是不喜欢学习,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师应抓住学生想学又学不好的心理矛盾,及时找学生谈话,对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理解到学习成绩并非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只要在学习上尽了最大的努力,遵守校纪班规,就是好学生。从而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鼓励其向好的方面进行努力。

抓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使厌学者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学生实现彻底的转变。

总之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学生心得(2):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上一篇: 电子招投标 下一篇: 个人竞聘演说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