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营销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3: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体验营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

篇(1)

休闲旅游与休闲、旅游有区别。休闲旅游与一般旅游的差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休闲特征。所谓休闲,法国社会学家Joffre.Dumazedier在《走向休闲的社会》一书中将其定义为: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为了休息、消遣,或为了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的总称。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而其他旅游大多是一次性的;休闲旅游与一般休闲的区别在于它必须是异地活动,即消费者必须离开居住地一定时间以上(如过夜或几小时以上),这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从现阶段国内假日消费来看,旅游作为休闲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假日消费时尚的主流。

休闲旅游产品的类型及特点

休闲旅游的蓬勃兴起推动着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日趋深入。现阶段,我国主要开发的休闲旅游产品有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专项休闲旅游、购物休闲旅游等形式。同时,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基本满足高端、中端、低端消费市场的需要。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休闲旅游产品正呈现出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休闲旅游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休闲性。休闲旅游产品的最大主题体现在它的休闲性。休闲是指从外界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本能的、有价值的方式,来休息、消遣或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等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休闲,而且也包含着精神上的享受。休闲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休闲旅游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品位的高度升华。

注重体验。休闲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论是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休闲旅游,还是体育休闲旅游、专项休闲旅游、购物休闲旅游,这些产品无一不强调休闲产品的参与和体验。忽视游客体验的产品就没有市场;忽视游客需要,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就异常短暂。

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

(一)新经济时代休闲旅游产品需要体验式营销

《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这样定义体验经济“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遁世(Escape)和美学(Estheticism)。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

体验经济的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将精心设计并销售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体验营销应运而生。

(二)休闲旅游产品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从旅游的角度讲,体验是指游客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所谓体验营销,就是在整个营销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结果。

体验营销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为主旨,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通过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达到满足而达到吸引、保留顾客,进而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体验营销将体验作为一种真实的经济提供物,作为一种有别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载体。一旦企业用心经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体验,这就从产品的制造者和服务者转变成为体验的策划者。休闲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则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体验为重点来进行的休闲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并从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设计和定义休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方式,其实质是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其核心实质就是要帮助所有消费者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

(三)休闲旅游产品体验营销的策略

体验主题化。体验营销是人性的营销过程,它强调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其他艺术资源的整合与交融。参与型休闲旅游产品作为典型的体验型产品,其产品定位集中体现在主题上,也就是体验主题化,设计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于休闲活动是很重要的。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经营体验式旅游的第一步。主题定位的成功在于其差异性和顾客价值性。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也是体验营销策略的首要因素。

产品差异化。休闲旅游产品还必须形成自己特色,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不断地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建立在充分认识顾客的基础上,旅游企业要在顾客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全过程中体现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让被重视的愉悦感受成为顾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的休闲旅游产品的环境、项目、活动与游客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要有差异,要与竞争对手存在差异。

篇(2)

长期以来,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只仅仅是交通工具、景点、文化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旅游服务,而且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就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好”的俗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消费者在享受旅游服务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实质性的体验活动很少,因此感触不深。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产品本身的局限性问题,如旅游产品是受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旅游服务者的营销理念问题,单纯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在乡村旅游这个旅游产品中,产品本身所受的局限性不多,影响消费者需求和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者的营销理念。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活动,以体验来衡量服务的质量优劣,提高消费者的感触度。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提供者树立体验营销观念,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有一种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

二、发掘特色体验产品,创造需求,创造市场

消费者要选择一种产品时,主要强调这种产品能给自己带来的效用的大小。因此,在选择乡村旅游时,消费者会考虑的是乡村的休闲的氛围、纯朴的民风、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消费者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真实情况。所以,乡村旅游产品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和一般旅游产品雷同。具体而言,乡村旅游中应强调特色体验活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人文条件创造出特色体验产品,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如在蔬菜生产区可提供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活动、在水果生产地可提供果园内采摘销售活动、在山区可提供登山活动等。这一些活动都可以以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一个产品类别出现,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可提供有区别的产品,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提供“全面客户体验”,让每一个消费者度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如手工磨面、手工造纸、手工染坊等。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到乡村旅游体验的特色,考虑到特色体验给自己带来的可感知的价值。同时这种体验也会随着消费者的购后行为而给经营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使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渐扩大。三、筹划、举办展示产品体验的活动,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乡村旅游的消费中,消费者要考虑自己的体验价值的大小,而这种价值的大小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体验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鼓励消费者参与、引导消费需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在体验中消费,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杨梅就是消费者可回忆的田园风光的典型物品,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会考虑到到林场去旅游,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使市场得以开拓,消费需求得到提高。

四、在体验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中,强调比较多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但提供这种体验的却是服务人员,而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人员应该是农民,这样才能体现乡土本色。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实际的体验活动的提供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要逐步增强服务人员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理念,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中应用体验营销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很好地体现,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休闲娱乐的体验、难以忘怀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岩远江:体验营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

[2](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3)

研究小组利用一个可以将鼻压转化为电子信号的设备,成功地令“闭锁”综合征患者在不依赖刺激物的条件下书写信息,并能令截瘫患者有效地操纵电子轮椅。

这种“鼻息控制器”通过一条橡皮管戴在鼻子上,这与医院病人用于吸氧的管子没有什么不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使用这种鼻压装置,因为研究发现在健康对照组中有1/4的人对软腭的控制不足。软腭是鼻腔通道的一部分,可以让你控制吸气强度。但对那些有着足够软腭控制能力的人来说,鼻息控制器能让试验对象享受到新的自由度。

研究者先对36位健康者通过控制鼻压来玩电子游戏的反应时间和精确度进行测试,同时测试他们使用鼠标和游戏控制杆的能力。研究小组发现,对软腭拥有良好控制的人,其鼻息控制的可靠度与熟练使用鼠标和游戏控制杆的可靠度相当。

研究小组对3名“闭锁”综合征患者进行试验,这种疾病使患者只能通过眨眼睛来和别人交流。其中2人很快就学会利用字母选择和组词程序进行沟通和表达。

对那些有着行动或交流障碍的人来说,鼻息控制器能为他们提供一种使用各种设备的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小腿粗老人患心脏病几率低

法国科学家发现,小腿粗并非坏事,这可能预示着心血管功能良好,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苏里克博士及其同事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

专家调查了法国第戎蒙彼利埃及波尔多的6200多名居民,其年龄在65-84岁。

结果发现,与小腿细的老人相比,小腿粗的老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几率要低29%。

专家指出,小腿的粗细与向大脑供血的关键通道颈动脉密切相关,小腿越粗,颈动脉出现斑块或阻塞的危险就越小,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专家已将小腿周长作为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新指标。

上班路途遥远易出现疼痛焦虑等健康问题

上下班路途太远,耗时太长,是许多大城市上班族面临的问题。一项调查指出,上班路途远近,与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者调查了近千名公司雇员,结果发现,上下班时间单程多于90分钟的人,超过1/3经常出现脖子疼或背疼。而交通时间短于20分钟的人,只有不到1/10的人会出现此种情况。此外,上班路途遥远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对此,研究者建议,上下班时最好先步行一段路,再乘坐交通工具。(李姜)

篇(4)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包括: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具体范围包括:

1.休闲旅游2.旅游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3.城市旅游4.旅游规划 5.旅游目的地形象6.旅游区域合作 7.旅游市场营销8.旅行社集团化研究 9.旅游企业管理10.饭店业发展趋势研究 11.旅行社发展趋势研究12.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3.旅游服务管理14.旅游产业集聚 15.生态旅游16. 旅游电子商务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旅游公司、旅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时间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三、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1.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3.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5.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研究 7.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与旅游创新 9.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11.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13.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 15.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 17.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 19.旅游规划中的SWOT分析

21.论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 25.论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

2.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旅游城市空间竞争探析 6.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8.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12.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14.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16.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18.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关系辨析 20.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2.谈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 26.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探讨

27.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经济分析与预测问题 29.旅游地品牌与形象规划

31.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 33.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5.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 37.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初探 39.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41.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43.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初探 45.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47.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的几点思考 49.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51.生态旅游规划的功能空间分析 53.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55.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 57.关于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59.旅游规划运作的项目管理探讨 61.旅游服务创新分析

63.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演变及其对策 65.我国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7.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 71.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原因分析

7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5.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问题研究 77.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79.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

81.论我国旅行社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 83.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85.信息时代旅行社战略管理的思考

87.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89.我国旅行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91.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与战略选择 93.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97.主题饭店发展模式的创新

99.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的运用

28.论旅游规划的人本主义原则 30.“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研究 32.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 34.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 3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38.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 40.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构建 42.试论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4.政府主导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研究 46.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48.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 50.生态旅游规划的层次分析

5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要求 54.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56.知识经济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58.我国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 60.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 62.旅游管理中挫折心理的运用 64.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析

66.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68.论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

70.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障碍分析 72.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 74.中小旅行社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76.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动因与模式探讨 78.旅游企业信用缺失及其管理对策 80.论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的体系与方法 82.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84.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86.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88.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90.试论旅行社业的危机管理

92.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的创新 94.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 96.中外饭店集团比较研究

98.论饭店资源激励机制的系统建构 100.现代饭店管理中激励方法的研究

四、毕业论文步骤

选择题目、收集资料、计划进度、前期准备、论文设计、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答辩。 1.选择题目

可在参考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也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把握选题内容的“质”与“量”,确定该内容是否符合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可以在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可以做实地调查,做实验等搜集资

料,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应该把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3.计划进度

大致时间安排为: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文献阅读、必备知识、确定题目):一周到两周 (2)构思阶段(题目论证、详细构思、确定大纲):七周到十一周 (3)编写论文(资料整理、撰写论文):一周 (4)答辩阶段(答辩准备、答辩):一周 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学计划为准。

4.前期准备:了解所选课题的必备知识、要求和设计步骤。在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5.大纲设计:用较好的方法对论文大纲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写出详细大纲。 6.撰写论文

7.答辩:一般在15分钟左右,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毕业论文自我评价。

五、毕业论文要求

论文一般应包含有摘要、关键字、目录、综述、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同时应附注相关图表等。 1.字数要求:不少于8000字。

2.中文摘要:汉字400字左右。摘要应具有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目的:研究论文的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等。

结果:论文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等。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要在摘要中分项列出,只需涵盖这些内容即可)。 3.关键词3~5个。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4.毕业论文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格式书写。

5.论文要求:内容符合要求,分量适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表面清洁。

六、毕业论文答辩提交的材料

1.毕业论文 2.答辩框图 3.电子文档

4.论文袋(写明作者、题目、袋内材料)

重要说明: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电子文档(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文件),发送到远程教务部信箱,否则没有毕业论文成绩。

七、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第1章引言

1.1课题介绍及研究意义

1.2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1.3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本论文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第2章问题分析

2.1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2.2可行性研究

2.2.1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及复杂性分析2.2.2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3章解决问题

3.1问题设计的总体结构和框图 3.2设计中采用的策略 第4章研究案例

4.1详述理论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4.2分析案例 结论(结束语) 致谢

(致谢对象应该是那些文章作者以外的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或机构。应事先征得被致谢人同意,然后方可致谢。致谢的内容必须属实,对被致谢人的贡献应有确切的表达。)

篇(5)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一)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何谈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快乐体验的基础

游客是通过“两求”来实现快乐“三感”。新鲜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新鲜感来自于差异,差异来自于文化与自然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维护景区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是新鲜感的基本保证。亲切感来自于理解、赏识与交流,尤其是平等与相互尊重。这就要求顾客要尊重景区的居民、员工,尊重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与习俗,与他们平等相待。社区居民也以友好的态度接待游客。自豪感产生在成就某项作为、征服某种困难后。高层次的自豪感来自于克服困难为他人造福,或克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游客通过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了社区文化、保护了社区的环境必然产生一种造福他人的自豪感。

(三)共赢是基本的游戏规则

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结合点是游客、社区与环境共赢,这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

四、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对旅游者“环境心理烙印”的应用——留客留“心”

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的实质是一种体验,体验的满意度如何,基本取决于游客的主观意向,其情感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旅游者的感性消费需求更为强烈,从而环境心理烙印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过程中克服其消极影响,科学的应用旅游者的“环境心理烙印”。

(一)旅游规划设计——总体与细节的联手“攻心”

1.总体旅游规划。特色地域“文化灵魂”的贯穿应用旅游地的规划设计是其旅游发展计划成败的关键,在进行规划时不仅要摸清“家底”,更要摸清自身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主流文化;对当地人和外域的人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其自身的现在、未来发展趋势与动态的市场需求之间最好的切入点等。

2.详细旅游规划:刺激因子的科学选用。(1)建筑——地方性、独特性。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形成对建筑物的表象主要是识别性、景观可见性、意义以及使用特点和频率这些因素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规划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模仿,要充分体现当地的独特风格,应以有重大意义的建筑为重点;主体建筑应避免被遮盖,强调大可见度;对于使用频率大,且具有独特性的建筑,应以实用性、方便性为主,尤其是厕所,同时要与当地风格氛围互相融合。(2)色彩——对比、协调。相较于周围环境,主体景观如果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适当采用鲜亮明快的色彩会迅速吸引游客的注意,使其注意力迅速集中于此。因此,在涉及色彩的规划设计当中,既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且符合其功能特点,又要能满足游客视觉效果,起到烘托景观的作用。(3)游客容量——科学、舒适。游客容量涉及旅游者的个人空间及其是否令游客觉得被侵犯。旅游道路是否太过狭窄有拥挤感、游客休息处座位的设计是否令人觉得有隐私被侵犯之嫌、厕所是否有隔板等,这些细节都是会对游客产生重大影响的细节。因此,在规划过程当中必须注重科学和舒适性的原则,形成并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良好心理烙印。

(二)旅游营销战略——唤起欲

1.市场细分。对旅游企业而言,针对旅游者的环境心理烙印,在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时,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市场状况以及对所在地未来旅游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细化,明确自己的市场目标,做到高效、准确的定位,并随时密切注意市场最新的动态信息,随时调整营销战略。

2.营销手段。对于旅游业而言,环境心理烙印的存在,决定了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在以尽可能细的市场细分基础上,要结合多种营销手段,尤其是心理营销和情感营销,以攻心战术为主来制定营销战略的重要性。

3.对外宣传。既要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使其烙印更加深刻;又要引导游客的消费需求,对游客环境心理烙印中的不利方面进行科学引导,并注重与时尚的动态结合;创立优势品牌、树立并强化旅游地形象。

(三)旅游服务——标准化、个性化

环境大背景的影响在服务方面体现在各地特色鲜明的旅游服务要求和服务供给上,游客的环境心理烙印也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加强其有利方面,用新观念引导游客,使其产生新的良好印象。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档次来强化对游客的服务,消除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与游客在时空上的距离,使游客体验到融洽和亲切。

参考文献

[1]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海鹰.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J].辽宁大学学报,2002,(1).

[4]俞国良,等.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2.效果实时反馈

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以网络为载体,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达到潜移默化诉求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可以随时获知对微博营销的反应状况并且对这种反应做出深入分析,而受众也能够迅捷、方便地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反馈的可信度。此外,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即时更新微博,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微博营销的效果明显,能够得到实时反馈。

3.营销精准度高

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或即时反馈信息,这样不但保证了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自由,而且大大提高了微博营销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实现了实名认证,这种基于信任链的传播,减少了大量没有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传播,这种形式可以使用户既能成为信息的者,又能接受到较为有效的信息,还可参与互动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另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来说,可以主动寻找和关注目标用户群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提高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4.营销成本较低

首先,通过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减少了对收费昂贵的相关媒体(如电视)的依赖,从而为游客降低了成本。其次,微博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最后,旅游目的地开通官方微博越过了中间商,开创了直接对客营销的时代,解决了旅游目的地在超细分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可以为游客削减成本,增加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有着以小搏大的特征,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的传播,这对提高旅游营销的整体性价比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旅游目的地要重视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应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强化服务功能

微博营销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主动传播。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转发、评论,才能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平台之一,微博不应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还应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微博的使用给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与游客直接沟通的平台,能够使对方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愿意与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的回复,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为受众解决切实的需求,让受众感受到人文关怀,逐渐地让受众将官方微博当作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营销工具,赢得受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营销结果。

2.突出专业精品

篇(7)

一、旅游体验及旅游体验营销的含义

(一)旅游体验的含义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悄然而至。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主要目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最终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消费是消费者以货币来换感受、换体验、换快乐的过程。消费者只充当这一过程的“产品”,在过程结束以后,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将是终生难忘的。

旅游体验是体验经济的产物,其核心是一种心理感受,即当游客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游客的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是游客对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刺激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它是一种能满足游客情感需求的产品、服务和氛围的综合体现。游客的情感需求是隐性的,潜藏在人们心中,需要旅游企业去挖掘和创造,以旅游体验作为游客的价值提供物,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感受,留下印象,享受愉悦,满足其潜在需求。

(二)旅游体验营销的含义

旅游体验营销是以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体验为重点、以满足游客体验性需求为中心所展开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其从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系五个方面,对传统旅游市场营销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定义,是一种通过为旅游者提供体验来创造价值的营销方式。旅游体验营销的实质是旅游消费流程的重组,核心是游客满意化管理的实施。它要求旅游企业在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深刻把握游客需求特点,结合旅游产品服务特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丰富旅游产品体验内涵,塑造游客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提高游客关注度,为游客创造印象深刻的感受,从而扩大旅游产品销售范围,提高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特征

旅游体验营销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旅游营销,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强调管理和服务的个性化

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旅游者对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逐渐失去兴趣,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化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定制旅游产品,并且对这种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诸如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乡村采摘等旅游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因此,旅游体验营销要求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时要以游客深层次个性需求为依托,实行旅游产品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和产品类型的高度差异性,从而为游客提供完美体验。

(二)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营销理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始终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在体验旅游中,游客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被组织”、“被安排”转变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游客和企业之间发生了一种互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游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同时又是旅游体验营销的产品。企业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游客表演,在互动中使游客切身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难以忘怀的体验,从而实现在产品成本没有显著增加的条件下顾客体验附加值的大幅增加,顾客愿意为了这种额外体验付出高价,进而创造旅游企业的高利润空间。例如,“农家游”形式让游客过了一把农民瘾,从耕作、做农家饭、睡农家炕等活动中真实体验到了农民生活,旅游企业也因此获得丰厚回报。

(三)突出游客的情感化和人性化

长期以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都把人看做是理性的“经济人”,认为顾客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总是很理性地做出购买决策。其实,对于一个体验营销者来说,顾客应同时受到感情和理性两方面的支配。既是“经纪人”,也希望在消费过程中得到乐趣、刺激和。旅游体验营销的情感化和人性化是指企业不把游客仅仅看作理性决策者,应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游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与牢固的顾客忠诚度。同时,企业应从顾客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一切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要为前提,这是构成良好体验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体验营销的开发策略

游客的体验需求是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创造出令消费者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游客的体验需求,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情感型策略

情感型策略就是旅游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以旅游者内在的情感差异为诉求,通过与旅游者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不断激发和满足顾客的情感体验,并以此实现企业既定营销目标的策略。该种策略的核心是挖掘顾客潜在情感需求,以游客的角度换位思考,不断向其提供真正满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正面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提升游客满意度,产生良好的口碑效应和社会效应。例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在开办牧场之旅的过程中,为目标顾客——办公室女性推出“认养小羊羔”的活动,由她们出钱认养刚出生的羊羔并为其取名,领养者每月都会收到关于小羊羔成长情况的汇报资料,小羊羔长大后剪下的羊毛会编制成一件精美的羊毛衫回馈给主人,这种情感营销将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延伸为日后相当长时期的情感维系,并通过领养者在办公室里定期收信和最后收到羊毛衫的方式向其他人口碑传播,该项目深受性格细腻、多愁善感的白领女性的欢迎。

(二)娱乐型策略

娱乐型策略就是旅游企业以满足游客娱乐体验为营销重点,将娱乐因素以适当的方式融入到旅游产品或服务中,通过为游客创造满足其精神愉悦的娱乐体验,获得游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青睐,以此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娱乐型策略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实现内容和形式娱乐化的统一。例如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中娱乐元素的大量运用。在形式上,它以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为天然背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在海拔31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场地演出。在内容上,演出中来自云南10个少数民族的铿锵汉子,16个普通农民和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用他们最原生态的动作,最质朴的歌声,最滚烫的汗水,与天地共舞,与自然同声,带给人们心灵绝对的震撼体验。这种原生态实景演出的大获成功已成为丽江旅游的新亮点。第二,旅游企业可与政府等有关机构合作,极力推进娱乐文化主题。例如,海口市以海南岛欢乐节的形式继续传播“娱乐之都”品牌形象,长沙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娱乐旅游节,力求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快乐之都”的城市品牌。

(三)情景型策略

情景型策略就是依托某种旅游资源,精心营造出使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特殊情景,这种情景设计要以游客认同或向往的生活方式为诉求,寻找与游客心理的契合点,借助情景氛围的烘托,为其提供满足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情境体验。情景营造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确定鲜明主题,然后将游客参与融入设计中,让游客借助特殊情景,体验自己内心一直渴求的生活方式或体验他人的生活和心理,将抽象的、一般的、过去的或未来的等这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不到的场景转化为具体的、特殊的、现在的等能直接体验到的情境,降低游客感受成本。 例如,“开心农场”是目前国内非常流行的一款网络社区互动游戏,只要经过注册,网民就可以在虚拟世界过上撒种、施肥、除草、偷菜……农场主的生活。该游戏的现实版已经在不少农家乐中悄然兴起,广州天门沟九州蜂站,就有一处6000平方米的现实版“开心农场”,游客可以在此免费得到一块田地,然后自己动手种上茄子、苦瓜、豆角、南瓜,之后会有专人照料,下次再来时便可以自己动手在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如果看到自家菜地的菜还没成熟,可以到旁边“邻居”家“偷”,而且偷菜在这里是绝对“合法化”的。这种现实版的农家体验区别于网络的虚拟体验,让游客真实的与田园亲密接触,契合了当下都市人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

(四)文化型策略

文化型策略是指旅游企业要以文化环境分析为基础,以游客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借助旅游产品或服务载体,向游客传播文化理念,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促使消费行为发生,以此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经营管理活动。现代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内涵和品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增强旅游产品的异质性,特别是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借助文化体验和沟通使企业和游客之间形成深层次精神共鸣和认同,已成为旅游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的重要手段。以乡村旅游为例,其资源特色是乡村的自然风光、乡民生产和生活方式、饮食服饰、节庆活动等。乡村旅游要想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以文化观念的传达作为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游客的个性需求。乡村旅游依托其特有的文化资源,可采取不同的文化型策略,例如民俗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营销手段,充分展示农耕文化和乡土特色;田原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原生态文化和农事文化为营销手段,“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土”、“野”、“农”、“农”、“野”、“奇”等种养特色作为经营之本,满足城市游客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五)信仰型策略

信仰型策略就是利用游人对某种文化虔诚的旅游心理,开发旅游产品时融入精神要素,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人们虔诚的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转化为旅游动机,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使信仰升华。宗教旅游和“红色旅游”是信仰型旅游的典型代表,前者以净化朝圣者心灵、修身养性为目的,后者则以鼓励人们发扬民族精神,巩固社会主义理想而受到游客的热捧。旅游企业在深挖文化资源内涵的同时,要对产品进行纵深开发,注重参与和体验方式的运用,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为游客提供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神圣体验感。以宗教旅游为例,在产品开发中,一些以宗教音乐和宗教活动为题材的剧目,可以让游客去唱、去演;一些宗教仪式,如参禅、浴佛、食斋、放生、开光、方丈升座、传戒等,可以引导游客参与,从而沉浸于浓郁、庄重的宗教氛围中,感受强烈的佛教文化震撼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珍.旅游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2010.6

[2]孙淑英.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J].商业研究,2007.10

篇(8)

2.基金营销与资金流动:来自中国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 

3.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 

4.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5.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加拿大伯灵顿公共图书馆为例 

6.基于5T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及应用分析——以欧莱雅的微博营销为个案研究

7.大数据时代的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构建——基于“一汽大众”的案例研究 

8.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9.中国寿险业营销效率评价研究 

10.我国汽车行业营销趋势研究 

11.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 

12.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 

13.控股股东卷入、两权偏离与营销战略风格——基于第二类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

14.保险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15.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 

16.论“共主体”营销话语的建构与践行——关于现代营销近视症的矫治研究

17.学科服务目标的精确定位与学科服务的精准营销

18.基于IPA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营销传播——两个江南水乡古镇的案例研究 

20.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21.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创新分析

22.目的地营销绩效:现状及价值链模型 

23.移动营销消费者采纳行为动态演化研究

24.网络营销新渠道:SNS营销

25.我国智能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26.基于体验营销的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27.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新方式  

28.国外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29.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研究——以苏宁为例

30.东风商用车网络营销对策 

31.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评述

32.双元营销能力平衡、战略地位优势与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绩效

33.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34.4R营销理论与学术期刊网络营销策略

35.多市场接触下的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基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度的二维分析模型

36.企业微信营销研究及策略分析 

37.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 

38.基于自媒体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 

39.关于逆营销的效果研究:基于CLT理论的视角 

40.全渠道营销理论——三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售革命风暴 

41.搜索引擎营销研究综述及展望 

42.技术与生存:数字营销的本质  

43.基于DEA的企业微博活动营销效果评估——以S企业官方微博为例 

44.基于营销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45.电子商务对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 

4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47.中国烟草业营销分析  

48.“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49.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研究 

50.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研究  

51.论旅游景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选择与组合

52.创新高职市场营销教学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3.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研究 

54.销售低迷状态下的白酒营销回归与创新

55.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研究 

56.基于消费者怀旧的品牌营销策略  

57.关于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探讨

58.口碑、口碑传播和口碑营销的辨析

59.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 

60.大数据时代营销创新研究的价值、基础与方向

61.旅游产品体验营销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 

62.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企业国际营销能力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海信集团国际化发展的纵向案例

63.基于groupon模式的我国经济型酒店网络团购营销研究 

64.保险O2O营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65.“心”营销:文化艺术产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66.企业网络社区营销价值、机理及模式研究  

67.关注和融入中小企业成长——论中小企业银行服务营销 

68.互联网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影响分析 

69.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70.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  

71.微博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72.公益事件营销中企业—消费者契合度和宣传侧重点影响效果研究

73.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74.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 

75.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  

76.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77.金融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价值的共同创造  

78.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的效果分析——以微博扩散网络为例 

79.微博营销信息的时空扩散模式研究——以曲江文旅为例 

80.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81.制度压力、合理性营销战略与国际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受众多元性和企业外部依赖性的调节作用 

82.关于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8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84.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 

85.网络拓扑特征对病毒式营销传播动态影响的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86.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策略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87.市场营销理论、实践、教育的创新与融合——2014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年会综述

88.面向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89.赣南脐橙三位一体营销战略探讨 

90.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91.关系资源对营销能力的影响机制:顾客导向和创新导向的中介效应 

92.营销动态能力的概念与量表开发 

9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 

94.基于内部营销视角的图书馆管理新策略  

95.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

96.深入理解营销渠道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97.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的影响  

98.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99.基于全方位视角的企业营销绩效评价研究  

100.基于蓝海战略的保险营销创新研究  

101.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与创新方向 

102.我国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 

103.绿色营销研究:内涵、现状与对策  

104.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及借鉴  

105.小微企业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106.体育赛事营销的本质及营销观念创新研究  

107.内部营销对酒店员工工作满意的影响研究——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  

108.营销管理的新趋势——绩效营销研究探析 

109.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互补 

110.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营销战略浅析 

111.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 

113.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大事件营销效应: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114.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现状调查及分析 

115.IFLA图书馆国际营销奖及其背后的营销理念 

116.营销刺激、心理反应与有机蔬菜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17.感性消费时代的企业色彩营销策略

118.浅析我国保险网络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19.营销策略对品牌忠诚的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120.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

篇(9)

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是旅游企业可以控制的经营手段的组合,根据自身的调研分析,设计旅游产品的特征、价格、质量、数量等,自由选择促销手段,销售方式和渠道,制定销售预算,形成自身的企业形象[1]。根据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学分析,目前国内旅游基本上只启动40% ,还有60%的市场没有启动。专家魏小安指出,农民旅游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60%的旅游市场将有赖于农民旅游和农村旅游的真正启动,开发农民旅游市场有广阔的前景。

1.当前农民旅游市场的问题

1.1市场认识不足。要搞活市场、做大市场,商品的多样性与买方市场的广泛性是不容忽视的,旅游市场同样如此。就目前状况而言,无论是旅游服务市场本身,还是由此所带动的商品市场,其买方主要是城镇居民,农民只是充当边缘角色,针对农民旅游市场的服务极少,严重的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1.2产品单一,品种缺乏。目前,旅游企业大都盯住收益高的入境游、出境游等高端旅游产品,大力宣传度假游、森林游、生态游、科考游、商务游、修学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很少顾及低端旅游产品。农民旅游产品有效供应严重不足,配套服务匮乏,极大地制约了农民旅游。

1.3价格定位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民长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据中国旅游年鉴资料,200—300元的人均旅游消费将构成近年农民旅游消费的主流,如此消费水平仅为城市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35% 。虽然有些农民富裕了,但农民旅游一般还是能省的钱尽量省,这样就对旅游企业来讲利润率偏低,这就形成了市场潜力大和企业利润率低的矛盾。同时,各地区逐渐意识到农民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并纷纷加入到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行列,地区间的竞争加剧。此外,旅游景区景点竞相涨价特别是知名度高、景色优美或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景区(点)、油价上涨导致的交通成本上升,价格偏高。

1.4宣传途径单薄。目前,农民旅游在出游方式、地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部分是通过亲友介绍或自行出游,特别是随着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不足显得更为突出。

1.5 促销力度薄弱。目前农村严重缺乏专门的旅游服务机构,即使有的农民朋友有出外旅游的想法,想要咨询了解详细情况,也没法得到及时的答复和解决,而同时旅行社企业又通常将促销的重点放在城区,忽视了向农村市场的延伸,形成了促销的“三无地带”。

2.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2.1市场策略。旅游企业应对农民旅游市场细分,确定好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农民旅游市场可细分为农村青年、先富的个体户、专业户、乡镇企业职员和农村老年人、农村妇女等市场。旅游企业应重点对沿海、沿江农村等经济活跃地区先行开发,并作好市场渗透计划,再影响其他群体;还应对主要客源及其旅游目的、消费行为特征、消费偏好及客源流向等进行深入了解,系统地搜集与农民旅游需求相关的信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2.2产品策略。设计适合农民的旅游商品。在设计旅游商品时要选好项目定位.开发以下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①都市风光游。农村居民喜好热闹.因此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多选择省内著名景点、著名大城市等.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开发中可以设计像都市风光游、市内一日游、集市购物游等旅游项目。②农村学生求知游。学生市场在农村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空间.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农村学生到著名中学、著名高校进行参观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优秀学生可奖励他们到著名学府进行“体验式”学习。③其他欢乐蜜月游、中小城镇建设模式考察游等都可以考虑[2]。④农业科技旅游。农业科技旅游包括生态农业游、科普游等生态农业游是指农民到其他比较富裕的农村旅游。同时学习如何选种、耕种、施肥怎样可以更环保、更高效、更科学。而科普游则推出科技农业园 农业博物馆等项目,把旅游与学习生产技能、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吸引农民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到这些地方旅游的欲望。如农民旅游节.是把农村商贸洽谈、娱乐、趣味体育竞赛融于一体,既放松了心情又交流了农耕经验、购置了化肥甚至预定农耕机械等。免费论文参考网。⑤农民淡季旅游。由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农民的大部分闲暇时间集中在冬季而冬季又恰是旅游淡季,旅行社人员闲置,饭店的客房出租率比较低.旅游景点比较冷清。此时农民正处于冬闲时节,因此农民可以在这段时间出去旅游,旅行社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适时出售旅游组合产品并适当降价销售来吸引农民。

2.3固有的观念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旅行社企业还是应该开发质优价廉农村旅游产品,来最大限度的吸引农民旅游。农民旅游还是选择大众化接待设施,降低旅游产品成本,必要时可为农民提供优惠措施,如季节折扣、适当降低门票价格等,从心理上使农民愿意关注旅游产品,使其出游愿望变为现实。旅游淡季时,可降低对团队人数要求,以吸引收入水平较低又有闲暇时间的农民旅游。

2.4促销策略。首先,要突出重点地区和人群。针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城郊结合部农村和中高收入水平的农民重点促销,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第二,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可采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对城郊结合部农村作宣传;对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建筑墙体广告、义务咨询、散发传单资料等;对一般的农村地区则广泛采用建筑墙体广告。第三,设计合适的、通俗易懂的、富有特色的宣传标语。如:科技致富学他乡,出门旅游多看看观望;金榜题名奖励旅游,学有所成回报家乡等。一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旅游宣传促销,另一方面要借助农业旅游,以促进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这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出游能力,还能让农民亲自体验旅游,提高农民对旅游的认识,改变过去“重积累,轻消费”的消费观念,倡导农民健康消费。免费论文参考网。

2.5渠道策略。建设综合性的旅游服务网络。为了给农民出游报名提供方便,旅行社要力争在农村设立报名点或建立销售网。加强与当地的邮政代办点、农村信用社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等单位或个人广泛联系。因为根据农民的传统心理,相信熟人总比相信看不到、摸不着的旅行社(假设旅行社没有设在农村)和旅游产品会更好。从目前的情况看,以农民旅游为主的低端旅游市场问题在近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揭开农民旅游发端的民间组织无疑是目前较好的替代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重点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促使其规范健康发展,以满足农民旅游的需求。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发展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免费论文参考网。虽然开发才起步,但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随着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针对性地做好农民旅游的合理引导、大力支持、规范管理,农民旅游市场就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3]。

参考文献

篇(10)

网络旅游的发展对传统旅游活动提出了挑战,但也拓展了旅游的研究空间,丰富了旅游内涵。目前,各个景区逐渐推出网上景区游览项目,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游览景区景点,既获得了新的旅游体验,又减缓了出游带来的交通压力。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旅游开发会更加成熟,逐渐形成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

一、网络旅游内涵及层次分析

1、网络旅游内涵

网络旅游是相对于现实旅游的一种旅游体验方式。广义的网络旅游指借助互联网开展旅游活动。狭义的网络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互联网为媒介,以虚拟旅游空间为环境开展的旅游活动,仅借助网络空间即可完成整个旅游活动,又称网络虚拟旅游活动。网络旅游不同于现实旅游的最大区别是其发生背景是网络环境。

2、网络旅游结构分析

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是网络虚拟游览,按照体验层次不同可将游览载体划分为静态图文、动态视频及虚拟现实三种。静态图文指网络旅游者通过阅读旅游景区介绍、浏览景区图片获得景区相关信息完成游览过程,旅游者主要获得视觉上的旅游体验,体验度与文本内容的丰富程度、语言表述清晰度、图片视觉冲击力等有关。动态视频载体主要有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宣传片、传统旅游者上传的旅行摄影视频、与旅游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旅游者可获得丰富的感官与情感体验,体验度与视频自身品质、及电脑配置有关。虚拟现实类载体主要有实景地图类、三维图形技术类、3D虚拟网络技术类和综合技术类四大类[1],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为游客带来极强的感官体验、社交体验、情感体验等,且具有与传统旅游活动进行互动的趋势,是未来网络虚拟游览的重要载体。

二、网络旅游相关概念辨析

1、网络旅游与旅游网购

旅游网购是指旅游者通过互联网查询旅游相关信息,预定旅游景点、线路、酒店、交通工具的一种在线旅游购买行为,是一种旅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销售、营销方式。

网络旅游涉及到互联网旅游信息查询、在线交易支付,但不等同于旅游网购,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旅游网购是网络旅游实现中的旅游决策、交易支付环节,是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达成共识促进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从旅游活动实现过程上看,旅游网购相当于传统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之间的沟通、交易过程。

2、网络旅游与旅游电子商务

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增进知识共享。”旅游电子商务不同于网络旅游,网络旅游是一种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体验方式,旅游电子商务则是一种商务体系,为在线旅游购买的实现提供平台基础。

3、网络旅游与虚拟旅游

网络旅游是旅游活动的网络化,是以网络为载体与媒介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旅游活动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旅游虚拟体验、旅游游记撰写等过程。虚拟旅游是指以现实旅游景观为基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虚拟旅游环境,使得旅游者获得旅游景区景点信息、知识和体验的过程。[2]根据实现载体或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虚拟旅游和以虚拟仿真平台为基础的虚拟游览系统。

网络旅游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以提高旅游者的体验度,但不等同于虚拟旅游;虚拟旅游是网络旅游体验的核心环节,其体验质量直接决定了旅游者网络旅游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虚拟旅游也是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可视化界面、可感知体验、模拟或超现实虚拟场景是网络旅游的重要卖点。

4、网络旅游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为网络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方向,且可作为网络旅游营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网络游戏英文为Online Game,又称在线游戏。指基于浏览器或客户端,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休闲、交流目的多人在线互动游戏。[3]其市场管理、盈利模式为网络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此外,以旅游目的地为游戏画面或场景进行的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扩大了营销渠道,且具有极高的体验性与针对性,是网络旅游营销的补充途径与手段。

三、网络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实旅游活动主要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其综合发展受到各个要素的支撑与制约。网络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体验方式,其构成体系不同于现实旅游,主要涉及旅游信息在线查询与支付、网络虚拟景区游览、旅游网络社区交流与体验评价三大要素。目前三大要素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网络旅游开发方向,制约了综合网络旅游体系的构建。

1、网络旅游开发现状

(1)旅游网站功能逐渐完善。旅游网站是利用网络技术,从旅游专业角度整合传统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网上旅游服务的场所,是网络旅游开展的主要媒介。按照网站运营主体可将旅游网站划分为旅游行业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和门户旅游频道三类,按网站主要服务功能可划分为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旅游交流网站、旅游管理网站四种类型。在网络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旅游资讯网站、旅游预订网站和旅游交流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旅行预订、沟通交流等服务。

目前,各种类型旅游网站发展迅速,功能逐渐完善,越来越注重旅游者需求。提供了诸如旅游定制等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视频、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技术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度更高的服务,通过完善网站导航功能、检索功能、提高用户界面友好性、增加互动等措施提高旅游者的在线体验,也通过与其他平台、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合作扩大市场。但仍存在以人机互动为主交互性差、更新不及时时效性弱、营销宣传过度真实性存质疑等问题。[4]

(2)在线旅游交易高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开辟了旅游功能,如淘宝、各种团购网站等;另一方面,旅游类电子商务网站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旅游功能逐渐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信誉度得到提升;此外,迅速增长的网民群体、网络购物用户为在线旅游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 亿,达到 5.13 亿。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占整体网民的69.3%。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线旅游交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达1672.9亿元,较2010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在线旅行预订市场OTA营收规模为90.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幅为33.9%。随着手机网民规模的增加,在线预订模式更加丰富,旅游者将获得更加便利化、个性化的预订服务体验,推动在线旅游交易的发展。

(3)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旅游经历了旅游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和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在第一个阶段,旅游者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景区景点介绍、交通住宿咨询等旅游信息搜索。在第二个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者可以在线进行旅游交通、住宿及景区景点预订等交易活动,旅游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咨询、进行网络营销、提供旅游要素预定等服务。这两个阶段的网络旅游主要是为现实旅游服务,提高现实旅游活动的便利性,是旅游功能的网络化。在第三个阶段,依托现实景观,充分利用三维实景、虚拟景观等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旅游空间,是旅游景区虚拟化阶段。旅游者可以借助网络进入虚拟景区景点进行观光游览,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游览活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旅游的体验深度,为旅游景区提供了很好的营销素材,也为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途径。

2、网络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网络旅游的本质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网络旅游体验,目前旅游网站仅能为旅游者提供某项旅游体验,缺乏专业网络旅游体验网站。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预订功能的主要有五大旅游网站运营商[5]:以携程旅行网、e龙旅行网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商、以港中旅芒果网、中青旅遨游网、康辉旅游网等为代表的传统旅游服务商、以Motell168连锁旅店、如家等为代表的在线旅店预定服务商、以中国民航网、东方航空公司官方网站等为代表的传统航空公司、以去哪儿旅游搜索()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搜索引擎。比较知名的虚拟景区体验网站主要有虚拟紫禁城、泰山虚拟旅游网站、黄山虚拟旅游网站等。集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交易、虚拟景区体验、旅游社区交流于一体的网站仍然缺乏,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2)网络旅游体验度不高。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增加了旅游者网络旅游体验的内容,使旅游者借助网络自行参观、游览景区景点,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感知功能进行景区体验。但受虚拟现实技术硬件条件、网络旅游开发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网络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从体验广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个别景区景点的观光体验,仅强调“游”的虚拟性,没有向旅游购物、民俗表演观看、旅游娱乐等功能进行拓展,吃、住、行、购、娱等要素参与较少,缺乏从整个旅游活动开展角度的综合体验。从体验深度上来讲,目前网络旅游偏重于人-物理环境的交互式体验,网络旅游者之间、网络旅游者与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较少,沟通主要是静态的文字、画面欣赏,缺乏动态的音频、视频互动。

(3)缺乏网络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营,网络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营销,虚拟景区的设计、管理等涉及旅游管理、信息技术、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对网络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网络旅游从业者大多是旅游专业人士或者电子商务行业人员,缺乏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网络旅游开发策略

1、构建网络旅游系统

网络旅游系统指支撑网络旅游实现的整套体系,主要由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虚拟景区、网络旅游社区构成,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互相支撑网络旅游的实现。网络旅游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信息咨询网络化、旅游交易在线化与旅游景区虚拟化三个阶段。网络旅游未来发展以网络旅游系统构建为方向,实现旅游活动全过程网络化、全员网络化、旅游全要素网络化。

2、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

目前,大多数旅游网站主要提供旅游信息查询、旅游在线预订、旅游景区在线虚拟游览功能,旅游者所获得的主要是视觉与听觉等感官体验。为提高网络旅游者旅游体验深度与广度,可以通过丰富网络旅游产品类型、设计网络虚拟旅游线路、组建网络虚拟旅游团队、实现网络旅游与现实旅游的互动等方式深化网络旅游体验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IS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力求展示形象逼真、人-机交互性强、人-人交互便捷的网络旅游环境,提升网络旅游体验水平。同时,旅游网站应加强与旅游景区、专业数字科技公司合作,减少运营成本,实现共赢。

3、完善网络旅游产业链

网络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传统旅游企业的市场,对传统旅游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但也为传统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新型旅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催生了新的盈利模式与企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功能齐全、结构互补的产业链条,是网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动传统旅游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将网络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应用到旅游预订、旅游营销、旅游规划中;鼓励专业信息技术公司与旅游企业合作,参与旅游网站运营管理、旅游景区开发、旅游项目设计等工作;以传统现实旅游产业链为参考,结合网络旅游自身特点,开发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网络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张清,王雪,武月娟.浅析网络虚拟旅游类型[J] .湘潮(下半月),2010(6)45-46.

[2] 张威,马鹏,张磊.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盈利模式与运营策略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6-158.

[3] [11] 王碧雪.以网络游戏为媒介的旅游虚拟体验营销探讨[J] .商业时代,2011(29)34-35.

[4] 熊伟,叶淋玮.我国虚拟旅游网站的功能评价研究[J] .人文地理,2011(2)154-160.

[5] 张学林.在线旅游的产品策划研究[D] .上海大学硕士论文集.

[6] 侯建娜,李仙德.在线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1)151-158.

[7] 卢政营.国外网络虚拟旅游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09.24(12)83-89.

[8] 余汝艺.虚拟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 .河南大学论文集.

上一篇: 施工员转正总结 下一篇: 农村城镇化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