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讨交流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5: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研讨交流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研讨交流材料

篇(1)

1.1 流于形式,以偏概全

科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这本是促使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的契机,但如果流于形式,忽视了学生在交流研讨中的发展需求,那么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有教师在执教《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时,虽然组织了交流活动,但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学生的汇报,能够让教师画出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简图。交流并没有使学生关注其他组的研究情况,更没有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消化器官之间的功能区别和联系。

1.2 责任不明,低效研讨

在课堂学习中,各个小组大多都是根据座位而组合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指导,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那么各小组的组内研讨效值肯定是不高的。在讨论时,有些小组的成员都没有参与交流研讨,就等着教师宣布交流结果、出示正确答案;有些小组从开始讨论到汇报总结,只有个别学生发言;还有的小组人人都抢着发言,根本没有遵循交流研讨的基本方法,到最后也难以达成共识。

1.3 虎头蛇尾,顾此失彼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出错,不能完成实验,因此将时间过多地用于实验前的布置,减少了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有教师在执教《光和影》一课时,把实验前的指导交代得很详细。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发现课堂时间所剩无几,于是匆匆结束课程,将结论强行灌输给学生。试问: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吗?事实上,这只会淡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和求真精神,让科学实验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1.4 忽视特殊,回避分析

交流研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笔者发现教师总是有意识地请那些记录了有利于获得正确结论的数据的小组上来汇报,一旦出现不符合研究结论的实验数据和意外发现,就往往以实验存在误差为借口蒙混过去,很少关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精彩发现。如《摆的研究》一课中,10个小组中有8个小组的数据支持“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无关”,另外2个小组的数据却不能支持。教师只关注了那8个小组的数据,对其他数据刻意回避,可能是担心这样的数据分析交流会干扰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急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 提升研讨效值的策略

面对以上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解决交流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交流研讨的效值,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帮助学生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2.1 适时精准提问,使研讨更深入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适时追问,就能够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展现思维的全过程。

在《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教师请学生将造好的“环形山”拿到讲台上来进行展示,并说说本小组造的“环形山”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与真实的情况较为接近?当学生讲述支持“撞击说”的证据时,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追问:“有深有浅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环中有环’是怎么造成的?撞击后的陨石去哪里了?”从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

教师在模拟实验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证据,就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环形山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而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串联起了证据链,从而更好地建构了科学概念。

2.2 丰富交流形式,让研讨更多样

交流研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2.2.1 重视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是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记录单是实验过程、思维和结果的载体,起到了加深学生科学理解的作用,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条理更清楚,表达更清晰。

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中,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学生可以用画图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的发现。在之后的汇报中,学生就能够把自己的观察发现描述得更具体且富有逻辑性了。

2.2.2 增设交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交流研讨只局限在说和写上。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在其中融入图绘、表演等多样化的交流研讨方式,那么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提高。

在《维护生态平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那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采用了表演剧的交流方式:学生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展示该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用表演的方式来交流更有新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3 搭建交流平台

有些交流研讨活动看起来热闹有效,但学生其实是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状态。而这种围绕着教师进行的被动交流,对提高学生的交流研讨能力是不利的。

搭建科学讨论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研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小组观点,其余小组进行补充,并适时地提出意见和问题,教师在其中只需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即可。

《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中的交流研讨就可以采用科学讨论会的形式展开。请各个小组上台展示造好的“环形山”模型,介绍本小组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证据和产生的疑问,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

3 培养交流习惯,使研讨更规范

良好的交流习惯,可以使课堂研讨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交流研讨的效值。那么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交流习惯呢?

3.1 收好材料

小学生的眼中,材料往往比教师更吸引人。如果教师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没有让学生收拾材料,而是直接进入交流研讨环节,学生就容易受到材料的干扰,他们在交流研讨时仍会悄悄地对材料进行“研究”,置交流研讨于不顾。因此,在交流研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让学生远离材料的干扰。对于一些收发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在实验活动结束时,及时放置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有些材料不方便取走时,可以将实验室设成探究区和研讨区,分地点进行,保证学生不受材料的负面影响。

3.2 榜样示范

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性的。学生在作品展演、展示汇报或者是口述交流的过程中,其表现力也有不同。教师可以在之前的巡视过程中,事先了解哪些小组操作较好、记录单填写较完整,先请这一部分学生做示范。通过生生互动,带动其他学生了解交流的过程和形式,更好地开展集体研讨。

3.3 学会倾听

在交流实验成果时,学生应具有善于倾听、批判性地接纳他人正确意见的科学品质。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心态。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玩“传话”游戏,认识到“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会“听”是件了不起的本领。

其次,要优化倾听的指导。细化要求,要学生边听边想。掌握“听”的方法: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听别人的思维过程,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表达的内容是否缜密,如何进行质疑或补充。

第三,教师要做好倾听的表率。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发言的学生,以学生的角色去听。通过倾听,表达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 关注概念生成,让研讨更出彩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实验后的研讨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如果实验现象明显且一致,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现象不一致,就会使交流研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每次都视而不见,以误差或课后探究为借口,不了了之,怎么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呢,以后学生还会勇于表达不同见解吗?

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忽略这样的不确定性,要关注那些有价值的“特殊”事件,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让实验后的交流研讨更出彩,产生更高的教育价值。

篇(2)

要提高学生实验后的交流研讨这一环节的活动效率,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研讨空间,保证学生完整地表达与交流。教学中,交流研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果教师只限于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或探究结果,那是不全面的。

学生在完整的实验后,除了交流研讨“观察到的现象或探究的结果”外,还可以研讨实验的过程,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反思设计方案的能力,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否提高;与同学合作的体会感受;对别的组探究情况的评价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理解教材,不仅挖掘教材显性的东西,还要挖掘教材中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的内涵……有鉴于此,笔者在《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盐》的交流研讨阶段有意识地在学生汇报完实验结果后引导他们分析溶解盐量的数据,找一找溶解盐量不同的原因,还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实验过程,说说小组同学是怎样合作完成这个实验的,在具体实验中有还有哪些具体的发现和感受等。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态度、价值观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研讨习惯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还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但并不是任学生为所欲为、任其自流。任何地方的“自主”、“以学生为本”,都是建立在有序的规则之中。同样,要提高交流研讨的质量,也是建立在学生有着良好的交流研讨的习惯基础上的,良好的交流研讨习惯则是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学生对实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到了交流研讨阶段,经常会陷入“无序”化状态,有的学生摆弄实验器材不肯放手,出现插嘴,不认真倾听,对同学的意见不屑一顾等现象,导致交流研讨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只有交流研讨建立了一定的规则,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秩序井然的交流研讨,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上第一节课起,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学探究各环节的习惯条例,在教学中逐项渗透,有意识地逐项攻破。其中有关交流研讨的习惯有:①在交流研讨时不能动实验器材;②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吸取别人的精华;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正;④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不能出现“敌对”情绪;⑤在交流研讨前要先进行独立思考。

一种习惯的养成不可能立竿见影,会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直至形成自主的合作交流研讨的风气和习惯。

三、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交流研讨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极大地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我们以教科版六上《增强抗弯曲能力》交流研讨的片段为例:

小组1:我们小组第1种形状预测7个,实测8个,第2种形状预测3个,实测4个。发现形状改变后抗弯曲能力真的变强了,说明改变形状能增强抗弯曲能力。

小组2:第1种形状预测5个,实测5个,第2种形状预测9个,实测11个。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抗弯曲能力增强,说明改变形状可增强抗弯曲能力……

师:实验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测是正确的,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师:让我们再次观察那些增强了抗弯曲能力的各种形状,又有什么发现?

生:每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是不一样的。

生:同样是波浪形,它的抗弯曲能力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都是波浪形,它们抗弯曲能力却不一样呢?

生:是波浪形折得厚度不一样。

生:我发现像“三角形、正方形”抗弯曲能力比较好,比较稳固。

师:形状改变增强了抗弯曲能力,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就不同。你们能不能试着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像瓦楞纸改变形状后引起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形状改变引起了厚度也发生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生:形状改变是一种变相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因此抗弯曲能力增强了。

师:使用这种方法增强抗弯曲能力有没有优点呢?

生:能节约材料。

在交流研讨阶段,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从中不断“挑衅”,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切勿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束缚,即使有些学生的交流研讨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尊重学生让其讲完,然后再慢慢引导,最终达成理想的目标。

四、关注学生的精彩生成,使交流研讨得以延伸

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眼光不一样,肯定有一些“意外”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有价值的“意外”“小题大做”,挖掘交流研讨中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产生更高的教育价值,达成更高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二)》一课时,学生在完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实验后,小组汇报有条不紊:

生:我们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都不见了。

生:我们发现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泡。

生:我们发现两种物质混合后杯子中的液体温度降低了,感觉比原来冷。

生:我们组发现在杯底还有一些白色的颗粒。

……

对于“我们组发现在杯底还有一些白色的颗粒”的发现,同学们引起了一阵激烈地议论,有的学生埋怨那个小组怎么这罗嗦,这么简单的现象还会观察错误,哪里会有白色颗粒,有的组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们,想马上看到证据,有的同学干脆等不及了,跑到那一组探个水落石出。笔者顿了一下,马上醒悟,这是准备小苏打太多的缘故。但是,又不能把答案强加给学生,怎么办?

笔者下意识地走到那组同学的跟前,拿起杯子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了放大,在实证面前,学生开始安静下来。“他们组为什么有这样的颗粒呢,这些颗粒是什么呢?”一双双求助的眼光向我看来。笔者连忙把绣球抛了过去:你们认为白色颗粒是什么呢?

“可能是另外生成的新物质”。

“可能是小苏打,老师放太多了,与醋没有混合。”

“肯定是多余的小苏打,要是生成的新物质,那别的组为什么没有呢?”

“对,对!”教室里一阵应和。

篇(3)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实验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其教学策略,现与同行分飨、交流、探讨。

一、实验前――精心选配材料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二、实验中――细心观察探究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交流研讨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实验结果出来后,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篇(4)

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儿童把他们周围的事物加以组织,建构起他们自己的方案、结构和概念。但是一旦前概念是错误的,那么只有在获得了大量新的经历且这些经历要求他做出改变的情况下,他才会放弃原来的理论。 所以,立足探究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将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对课堂探究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如五上的《反冲运动和反冲力》这堂课。师:用1分钟玩一玩小车,小车在运动中你有什么发现?生:用手推车,车才开。生:有摩擦力,车才能停。生:惯性还会让车向前运动。师:那小车运动起来必须有力的作用。在小车上装上气球,吹大,放掉,小车会运动吗?(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可以放气球并可以调节螺帽位置的小车,气球可以放在小车的前后、上下和斜对角面)学生按要求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轻声交流,并通过图画或文字形式记录小车的运动状态。(老师在学生中巡视,但并不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各个小组的学生开始汇报,并展示记录单。生:气球改变方向,小车也会改变方向。气球越大,小车运动越远。小车还会惯性地往前开。生:改变气球的角度,小车运动的方向也会改变。生:气球的气流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每个小组都有发言,说发现或说不同的想法,或另一小组的学生提问。)师:气球喷出的力是哪里来的?原本有吗?什么时候才产生?生:是空气。喷完后力就没有了。师:能给这个力命名吗?说说理由。生:反冲力。因为小车在反冲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师揭示课题:反冲运动和反冲力。学生反馈中比较典型的:有小组说,小车没运动,就是没受到反冲力。生:有反冲力,只不过很小,所以小车没运动。师: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反冲力吗?生:军训打靶。生:乌贼逃跑。生:火箭升空……

从本堂课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没有精彩的语言,没有生动的表演,只要穿梭在课堂中,或站在一旁。课堂上学生很放松,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实验操作中,沉浸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老师真正体现了“立足探究”。我们都知道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参与的活动,是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与自主时间的活动,是学生思维积极参与的活动。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一节真正立足探究的科学课呢?本人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选择合适、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科学探究活动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育学原理认为,从材料本身出发来组织教学,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符合世界物质性的基本观点。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生活化、典型、合适、丰富、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师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往往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师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尤为重要。如五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中,要生成“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无关”的科学概念,要注意本课选择的材料在经历学生改变它的体积大小、轻重后它的沉浮依然是不变的。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密度是不均匀的,有些会沉,有些会浮。要选择最适合的活动,展开真正的探究活动。

儿童思维的一个特点是具有韧性。儿童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概念和理论。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努力获得能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观察相一致的理解。他们不会仅仅因为别人那样说,或是遇到一个与他们的想法冲突的事件,就改变自己的主意。所以,只有大量的探究活动,才能使学生从“彼岸到达此岸”。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怎样的呢?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参与的活动,是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与自主时间的活动,是学生思维积极参与的活动。

科学课上,老师准备了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准备了一组又一组的材料,学生也一个接一个地参与活动,但是每个活动都被老师生硬地打断,每个活动后的交流倾听都成为过场,这些是目前我们科学课堂上的普遍现象。如教科版四上《口腔里的变化》这课,第一部分:观察口腔。观察几种不同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在不同的咀嚼时间内,食物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部分:观察牙齿。对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或者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观察彼此的牙齿,画出牙齿的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标出不同的牙齿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牙齿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要求。我们想想,一节课就40分钟,要经历导入活动、主要活动、交流研讨、补充活动、整理小结这些过程,那我们学生即使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空,也不能丰富探究实践经历,这只是一堂很“热闹”的科学课而已。

对比来自于《口腔里的变化》的《我们的牙齿》这堂课,教师在课堂中给每位学生准备镜子、甘蔗、瓜子等物品,以及有关牙齿的资料和儿童牙齿的模型,要求学生先自己观察牙齿,再请同伴核对自己观察的结果,在小组的自主活动(包括观察与实验尝试)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牙齿的认识。从学生们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牙齿的形状、分工和功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引导自由交流研讨,促成学习共识

章鼎儿老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中指出,第三个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观察标志就是 “交流研讨”。交流和研讨――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向别人陈述,要倾听别人对证据和解释的论述,要清楚阐明自己的探究结果;还包括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做好笔记,选择一些能说明数据及结果的恰当的描述方式,如图表或示意图等,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认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交流、研讨不仅仅是学生相互交流认识,还意味着及时通报集体收集和共享的信息,以推动个体的学习。典型课例三上《水和食油比较》片段:师:我们研究液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出示水和食用油:想要研究水和食用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需要研究什么方面?生:流度。生:谁重?生:哪个更多点?紧接着老师又问: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什么观察方法?生:看、闻、摸。(老师板书这三个字)老师分发材料,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液滴情况。师:通过光滑的纸和玻璃,怎样比较液滴情况?老师叫一位马上举手的学生回答:倒在玻璃和纸上。老师出示滴管:怎么使用?学生边操作边说,老师问别的学生有没有补充,老师演示使用滴管的使用方法。师:我们还可以看什么?生:吸水性和渗水性。学生活动。3―4分钟后实验结束。老师提醒整理好材料。汇报开始。师:用看的方法。生:水的流动速度快。(老师板书)生:食用油的流动速度快。(举手的还是这两三个同学,其他学生只顾讲话、做小动作)师:通过看,你还发现食用油和水的什么特点?生:水的吸水性强,油不强。生:食用油会产生气泡。比较液滴情况,老师请一位学生来说,学生说不清楚。师引导:说说形状有什么不一样?生:水滴比较圆,油滴比较扁。(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师:翻书看看液体的形状,再用肉眼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再观察水滴和油滴,答:油黄色有味道,水是无色、无味。(老师板书在黑板)师:用闻的方法发现了什么?一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其他学生抄老师的板书……第二环节比较水和油的重量。老师出示20毫升的水和油,在天平秤上操作。师: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支持水重?老师出示水和油,把它们搅拌在一起,并指出这个现象说明水重油轻。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只有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能“飞快”地做完老师要求的实验,但有的学生还没有从自己的情境中脱离出来。所谓“交流和研讨”是发生在老师和个别同学身上的,其他同学只是在飞快地抄老师的板书。为什么会这样?本人认为,老师对本课的内容没有取舍,活动太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去交流和研讨。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和研讨,有的只是老师给的概念,那么我们的课堂还是“师本”课堂,如何体现“生本”呢?

总之,要上一堂真正立足于探究活动的科学课,我们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科学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去探究、去研讨、去交流。

篇(5)

紧密配合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年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对象与学科

培训对象为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及教研员。

培训学科为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三、培训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主要内容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培训;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辅导;教学评价方法指导;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等。

四、培训方式

先期对培训者(包括培训管理者、班主任、教学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时间

准备阶段:月20日-月20日,各地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培训者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准备。

培训阶段:月28日-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3小时。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二司负责培训的组织实施,组织专家对培训课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七、有关要求

1、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高中课改实验师资培训工作,把本项目纳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整体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7月23日接到通知,开始着手安排工作。

2、本次市高中课改网络培训的培训管理者为市教育局,具体管理机构为市教科所。本次培训要强化对培训过程和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建立有效的培训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3、采用远程网络培训学习与集中研讨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学科分班组织管理,每班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

4、参训教师根据培训要求参与研讨并提交作业。培训平台建立参训教师学习档案,对学员在线学习、在线研讨交流和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记录,为参训教师培训成绩的综合评定提供数据。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审核学员的培训成绩。

八、报名注册与学习网站

1.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注册及学习网站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报名注册方式为:点击网址,然后点击下列栏目中的“点击进入项目主页”,或直接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点回车键,即可进入注册、登陆页面。

篇(6)

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各种花的结构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花的哪些部分与繁殖有关,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你能收集到多少种花?是什么花?它们与油菜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有萼片、雄蕊、雌蕊吗?并能仿照课本中的表格自己设计一张对花蕊的观察统计表。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然后再推选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比空无一物的纯教师讲解好得多,同时学生的研究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每位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小组合作研讨,设计好实验记录表

在以前的实验课教学中,有的老师是采用教师讲实验内容,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学生看;教师问实验结论,学生回答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注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研讨、交流,完成老师的实验报告记录表。如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我把实验名称、目的、所需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设计成空表格,在上课时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通过阅读、实验、研讨最后共同填写好本张表格,教师只在行间巡视,对个别小组在合作讨论中发生分歧时老师也可参与学生合作,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小组合作意识。

在这个实验中,各个小组通过合作研讨完成实验记录表中的每项内容后,很容易得出实验的结论: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同学们都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发挥实验材料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要重视用实验材料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要选择有足够数量的材料。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以前上科学实验课时,有的老师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往往只落在个别同学(实验小组长)手中,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分组实验我都根据实验的要求,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经历实验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以及多种不同的材料等。在用不同材料进行检测时,也可以和小组的几个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人人动手,又能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篇(7)

传统的集体教研一般是一种集会式的群体研讨。在这个群体研讨中,常常是“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人们在这种情境中,直面交流、感染和熏陶,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倡导情境教学,为什么不能把这种集会也看成一个情境教研呢?面对面地交流、研讨能够生发出一种准确、迅速、机敏的直觉判断力,增强自我即时的辩论水平、应变水平。集会教研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成就感。人们在文化磁场中彼此的思想得以碰撞、吸引、吸纳、融合、生发、创新,在砥砺中进步、成长、明晰……人的精神主动性,思维的机智性得以彰显。

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来源多样化,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教研受到很大挑战,如何解决二者关系,是摆在许多学校面前的问题。我们认为,尽管网络教研有着许多优势,但是也有其自身问题:一是网络上材料多,良莠不齐,因为这些材料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和甄别。二是网上的材料针对性不强,需要老师们严格筛选整合,加工处理,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自己地方特色“菜”来。这样看来,集体教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我校采取的是传统教研加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网络的便捷搜索把握鲜活的相关材料,各自准备自己的“文件夹”。再利用集体教研对素材进行研讨、辩论、讲座,进行深度教研。深度加工、深度挖掘、再提炼、再创新。穿插着利用网络解疑难点,推波助澜,二者相辅相成、、兼收并蓄。具体看,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学生机),规定教师按照自己的特点先在自己电脑上备好课,然后发到学校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上,大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每周三、五是统一集体备课时间,为了增强教研的实效性,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整理记录人、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教参、教辅用书,通过网络搜索、“充电”等准备,做书面说课发言材料,再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切磋,观点交融,共提高、同发展。这种教研还力求打破以本学科、本年级教师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在此过程中随时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自我的学习,并将成果发在“共享”里,形成教师合作、互动、共享的格局。有效利用网络与传统教研这两条主线,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即“双线教研结构”,老师们感觉良好。传统教研的严谨性、规范性亦可以弥补网络教研的不可掌控性、松散性,可以这样说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的一条“高速公路”。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篇(8)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视教师主导作用

“探究研讨”教学法虽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充分探究和研讨,并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运用这一教法,教师非但没有清闲反而更忙,忙于启迪学生思维,诱导他们自行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同时,教师必须具有深入领会教材和把握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文化素养,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

保证学生结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着探究研讨的效果。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怎样组织材料,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精心设计安排材料层次。为此,材料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要能启发学生的发现;三要和科学的概念关联,使这些材料能揭示相关的现象和规律。安排的结构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研讨。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是研讨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从会到学会的飞跃有独特作用,应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支配材料,按照各自的思维去探究。教师应仔细地观察全班学生活动的情绪和表现;分析他们的心理、思维的状况和概括水平,并及时捕捉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对学生的发问不要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在探讨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具体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思维等认识活动进行探究。

诱导学生积极研讨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探究活动的感受,互相启发和克服思维中的障碍,有助于知识迁移。互相交流研讨也是学生把经历的结构材料等物质化运动,转化为出声的外部语言。在研讨中应放手让学生研讨,教师的作用应着眼于在研讨中诱导学生运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加速、加深研讨,诱导学生领悟出正确的定义或结论。

拓宽学生探究视野

篇(9)

一 提出硬性要求——明确改革标准

第一,对课堂教学操作的要求:(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第二,加大课堂中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度。新授课1~2年级采取“20+20”的时间分配;3~6年级采取“15+25”的时间分配。意在把教师的导学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加大课堂调控力度。

第三,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度。(1)自学是终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应大力提高自学的效果。(2)把课备大、备精、备熟、备活。加强预习作业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达到学会自主预习,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3)加强预习环节管理,正确处理好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的关系。(4)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

第四,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度。(1)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就感、荣誉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2)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等学生。(3)拓展和注重交流展示的方式。

二 路上潜心探索——开展各种活动

2009年10月30日下午,全镇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如期举行,届时有来自各小学的六位英语学科专职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张老师和岳老师分别执教四年级、六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观看课堂教学后,就英语课堂教学及系列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效果显著。

2009年11月26~27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通过两周的活动前期准备,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课堂教学改革课研讨活动如期举行。

活动概况:本次大型活动由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承办,带动周边其他学校。选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中高年级不同年段的8位课改典型教师先期展示。分两大组进行,共8节课,参加看课领导与教师共53人。

活动成果: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初步架构起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课堂教学改革课型的雏形框架,确定基于课前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大致环节结构为:复习铺垫、激趣导入——展示目标、自主回顾——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字词可以领读,一个学生交流到的知识,其他同学尽可能不重复,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学会交流)——全班展示、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新知检测——盘点收获、课外延伸。

篇(10)

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多种实验方案并进行反思,找出其特点和不足,并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实验手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真开展实验方案的全方位、多角度反思评价,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这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与技巧及科学实验教学摄影师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指导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节点,是使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课堂调控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感情、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评价来吸引学生,也可以采用口令、树榜样、呈现新鲜材料等方式来调控课堂。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排查最佳方法,理清思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甚至手把手地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完全等待学生自己的发现。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甚至偏离方向,导致探究失败,虽然说失败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磨练,但反复的失败对于小学生这种幼嫩的心灵是无法承受的,经常的失败必将导致学生丧失探究的信心。《点亮小灯泡》中,我指导学生在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用A、B表示,电池的正负极用+、-表示,点亮小灯泡有不同的连接方法,最后用+、A、B、-或者+、B、A、-来表示电路的通行状态,最终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正确方法就是“两极连两点”。教师蹲下身子,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学生把握住探究的方向,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探究实验后注重交流,力求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缺乏思维的深入,极大地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例如我在教《植物的叶子》一课,在叶子分类的研讨环节中,各个小组分别谈了自己的研究,有的以形状的来分,有的以叶上的细毛毛来分,有的按颜色来分。之后,我拿出采集的同一颗树上的叶,但大小、老嫩、颜色有所区别,问学生是否算同一种树叶?新的讨论就此展开,最后基本认为应该分在一组,虽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它们长在同一枝条上,形状、叶脉、边缘的锯齿都类似。这也是植物的叶具有生命特征的表现之一。

上一篇: 社区食品安全 下一篇: 护士实习期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