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学习心得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5: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本教育学习心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

篇(1)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不过,如何有效践行郭教授的观点,我仍然不知所措。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篇(2)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科技飞速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技术快速普及。自1998年教育部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有的科技信息等5个专业整合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个专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有几百所院校都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在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却要落后许多。因此,中国急需掌握企业管理原理,并懂得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性人才。但现今大量的本适合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大量地被诸如计算机或者管理类的非对口专业毕业生占据。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从专业认知、自身能力现状分析、教学设施与环境评价以及学生就业等几个方面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了分析,试图探究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问题、学生核心竞争力缺乏等表象的深层原因,为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及教学问卷调查的设计研究

基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针对中国高素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我们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等四所国内知名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专业的认知、专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以及毕业走向的几个方面。在127份调查问卷中,有1个缺失样本,有效样本为126个,样本缺失率为0.8%,受访者现状如下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进行实地调查,在2个月时间内随机抽取以上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1.关于专业认知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了解学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清晰。在问卷设计中,将专业认知度从1~5划分为5个层次,采用5级的语义差异量,表其中1代表对信息系统专业非常不了解,5代表非常了解。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培养计划最为了解且程度接近,而对专业实习情况较为陌生。而对本专业的优秀期刊波动很大,说明了解程度出现两极分化。总体来说,学生对课堂与科研的了解程度显著地高于社会应用的认知。

2.关于自身能力

笔者通过对平均分进行分析,对各项评价指标予以综合分析。

首先将所有能力的评价指标全部进行平均分和方差分析,按照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列。

受访者在能力评价中得分较低的几项主要集中于技术类的能力。此结果反映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在具体技术类工作上尚缺乏有效的课程培训。

而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相关理论与原理(包括企业管理专业知识掌握情况,项目管理的统筹计划能力,业务流程描述分析能力,人力资源基本原理掌握情况),受访者的评价结果相对较好,平均得分区间在2.9至3.2,这说明受访学生对专业相关理论的掌握普遍满意,同时反映出信管专业授课教师的良好教学能力。

在此分析中,研究发现,受访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信息搜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英语沟通能力)普遍表现了很高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介于3.2至3.9之间。首先,较高的满意度得分源于此种能力在评价上的模糊,受访学生很难从标注化的检验中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其次,受访者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日常的课程设计,实习以及相关活动中,均有机会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自身的沟通表达,信息搜索整合等能力,因而,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能够展现出自信。

3.教学设施与环境评价

在本部分的调查及分析中,本研究将教学设施与环境评价细化为教学评价,教学设备,实习机会,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国际交流情况,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师教学总体评价。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对教学设备与管理制度情况最为满意,但对于相应的软件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则认为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访学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差异;实习机会与国际交流情况看来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与前面专业认知的调查形成吻合。

四、结论与建议

1.专业认知方面的讨论

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发现,受访学生对就业方向,实习情况及本专业优秀期刊三个方面均比较迷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只是对本专业的课程和科研等领域较为了解,而实习情况与就业方向又有着相辅相成的相关性,而且大多数人对本专业优秀期刊的了解程度也较差,这反映了受访者对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来源于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理论在实际中应用能力的欠缺以及对本专业的未来走向缺乏了解,同时致使学生对最先进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技术与理念的缺乏了解。

2.自身能力方面的讨论

通过对表2分析,首先,我们得到的结果同样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起决定作用。不难发现,管理知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论基础;其次,是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能力;再次,才是计算机的相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要有,但不是我们专业取胜的决定因素,所以,管理理论是核心,数据分析及计算机应用是手段,沟通表达能力是基本条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必须注重信息管理专业的能力和技能的提高。

信息管理专业的受访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普遍偏弱,在数学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管理专业能力方面的平均得分均在3.0以下,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应聘过程中,较低的专业能力成为了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而相对于计算机和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没有优势可言。

3.教学设施与环境方面的讨论

从以上四个高校的受访者的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学生对教材评价与教学设施的评价均较为满意,而研究认为对教学设备与教材的评价是一个相对值,由于各校的受访者只了解本校的情况而对外校并无太多了解,因此,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一个很接近的均值与标准差。

在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后,我们发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受访学生普遍对教学方面表示了满意,给教师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打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习机会和国际交流情况两个方面受访者的反应均不理想,实习机会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是导致就业优势不明显的一个因素;而国际交流情况则可在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外语掌握情况,此项调查中只得分3.22分,为此六项中最低。国际交流机会的相对缺乏导致学生的外语能力不能充分锻炼,而成为就业中的软肋。相关文献,有46.78%的企业有各种程度的外语要求。而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在所有有英语要求的岗位中,有65.52%要求英语良好,信息管理的许多就业岗位一般需要运用英语搜集、分析与整理外文文献或情报。因此,国际交流的相对不理想需要吸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相关的建议

研究根据浙江大学近两年的官方统计资料,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走向进行了频数分析以及统计检验和图表可视化。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根据浙江大学2009和2010年的信息管理专业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中,在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仅有38.6%选择就业方向与其本人的信息管理专业背景相关,而其余61.4%的毕业生则无关。

而在就业与专业是否应相关的调查走访中,以浙江大学为例,调查发现有70.6%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找到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这个数值上的差距反映了当前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有超过30%的学生,因为专业能力而失去与相关专业的企业就业机会,说明了专业培养的还是应用型人才,要明确专业定位。而这一部分的学生,将被计算机能力强和人际关系能力强的竞争者所取代。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于信管专业能力提高,而调查结果显示,在数学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管理专业能力方面普遍需要加强,这值得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周叔莲,王伟光.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2]姜小奇,徐雨明,唐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策略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93-95.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基于网上招聘的内容分析[G].武汉:图书馆学刊,2009,(8).

[4]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信息化:为中国工业化装上智慧“大脑”.2008-11-19.B070

篇(3)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韩子健、韩世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一、生本教育概述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教师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二、利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立足生本教育根本,设计好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与帮助者,要立足课程设置与教材,熟读精选,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与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尽可能将教材中理论转变为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

2、立足学生主体观,突出学生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贴近生活,操作性与实用性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这是信息技术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信息技术课堂要真正生动活泼起来,富有成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只有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因而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和创造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

3、活用生本教育方法论,突出学习与探究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思考与表现的空间,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恰当应用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生带生,以学促学,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饱学足,共同发展。

4、探索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操作性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同等重要,应该进行多角度、多样性的评价,以有利于激励学生继续自主学习,寻求发展。

三、应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进行前置性研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对实践课程非常感兴趣,参与度也比较高,而理论课程学习相对枯燥,学生比较厌烦。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较为形象、直观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模拟成一个学生喜欢的机器人,通过对机器人结构的学习与探究,了解计算机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炼教材,明确探索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蕴藏在一个个分解的任务中,让学生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的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来完成任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学做邮票》一课时,通过展示精美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得到的信息来初步了解邮票的构成,再出示用WORD软件制作的个性邮票,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任务。

3、交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

生本教育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自学成果的展览厅,又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博物馆”。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提升思想感悟,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巧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客观进行评价,并组织与带动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中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4、总结提高,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交流是学生的思想表达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学生在交流中展现的丰富多样的思维、知识与技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总结,以实现知识的清晰化、条理化与体系化,形成理性认识。因而在探讨与交流后,有必要设置小结环节,师生共同总结与提高,完善知识体系,交流学习心得。

5、拓展研究,开拓知识视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不多,但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广,更新快,与社会、时代的信息步伐紧密联系。在一个星期一节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将课堂拓展到具体生活中,让学生带着新的有意义的探究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利用网络等进行课外交流与资源共享,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服务的意识。

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为教师与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观念和素质要不断更新、提高,从生本教育的理念中感悟与体会其内涵,最大限度的释放课堂,释放学生的天性,还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篇(5)

以前的课堂,每一节的上课内容不会预先告诉学生,很多的问题都是突发式的,因为我觉得学生都知道了上课的内容与问题,这节课就没有了新鲜感与吸引力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实现。生本教育其中的理念是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前置性作业是对学生课前先学的一个引导。如果说课前的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回到课堂把故事说出来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把课前阅读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带动了听与说的训练,能说会道是为了以后的写做铺垫的。可以说,充足的先学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这次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6)

以前的课堂,每一节的上课内容不会预先告诉学生,很多的问题都是突发式的,因为我觉得学生都知道了上课的内容与问题,这节课就没有了新鲜感与吸引力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实现。生本教育其中的理念是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前置性作业是对学生课前先学的一个引导。如果说课前的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回到课堂把故事说出来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把课前阅读到的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带动了听与说的训练,能说会道是为了以后的写做铺垫的。可以说,充足的先学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生本课堂里,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搜集回来的资料。学生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多。我们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而老师是要努力做到“不现自我”。老师上课要做的不是讲解课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预学所得。我们这次听课,感觉老师是站到一边,但其实对老师观察课堂,适时点拨,驾驭整个课堂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7)

兴文县老科技人才协会成员、兴文县光明小学校长

李 茂 刚

有幸两次参加到广州学习"生本教育"的座谈会,同行的发言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思维的激荡,生命的闪光!让人看到了兴文教育实践"生本教育"的希望,更增强了践行者们的信心。提出些想法,也很粗浅,更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领导再重视 顶层再设计

兴文推进课程改革,是否走"生本教育"之路,事关兴文教育的全局,也是将来一定时间内影响兴文教育的重大事项!管理者们必需走进生本,认识生本,才能领导生本;各职能部门也必需认识生本,学习生本,才能配合做好生本;学校的校长及到中干也必需走进生本,研究生本,这样才能带头践行生本。从目前情况下,观望者还很多,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强力的推进,也许效果就不明显!

实施生本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思想,从战略上去构建,从战术上去实施。一是目标如何定位;二是责任如何明确(有些同志在私下交流,校长认为课程改革是分管副校长的事,分管副校长认为是教导主任的事,教导主任认为是学科教师的事,最后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具体如何去做;四是评估如何去改。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没有顶层设计的思维,恐怕实施生本教育的效果也难尽人意!

二、学习再深入 认识再提升

参加了两次学习生本教育座谈会,感觉大家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在激烈的交锋,这本来就是好事!但感觉得我们中的部分人,好象自己完全弄明白了生本教育,能一揽众山小的样子!其是生本教育是一项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成果,只有我们不断去学习,去践行,认识才会更深入!所以,管理者有必要提醒大家,深入去学习生本教育,组织相关活动,进行多层面的研讨,才会提高大家的认识,才会在行动上真正去践行生本教育。

学习生本的成本很高,但学校的管理者如果没有真正去体会,那实施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所以个人认为,无论是从主管局到学校,还得需要坚持派出去学习,只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有体会,有思考,这项工作才会有成效。学校的设备可暂时少一点,但学校的管理者必需要懂课程改革,知道如何改!如果没有人思想的变化,再多的物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

三、点面要结合 措施要配套

如何在兴文的学校实施生本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也一定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综合相应一些地区实施的情况来看,个人粗浅的认为,应点面结合,精准发力:从县级层面来看,点是确定部分重点推进学校,面是全县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其是生本教育从起始年级做是最容易的,从起始年级开始也少走弯路;从学校层面来看:点是选择好一批班级,面是一个班的各学科整体推进,这样容易形成生本教育的学习模式,缩短学生养成习惯的时间,突显成效!

实施生本教育,相应措施要配套,实施生本教育的实验校,实点班,涉及到教师的配套、学生的评价、家长的配合等诸多事项,所以相应的措施必需要配套,才能有利于生本教育的实施。

四、平台要搭建 活动要开展

一个人低头走路,总不知道自己走在那儿了!有些学校总是爱单干,总怕别人超过自己,我们缺乏的是团队精神,有思想的原因,也是体制的因素。从生本教育的实施来看,只有搭建起相应平台,才能让相应学校少走弯路,才能促进其同学、同研、达到共成长目的!因此,建议一是可结合原来学区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集团的一些做法,成立起生本教育学校共同体,建立相应机制,明确相应责任和权利,给予相应经费保障,切实开展系列活动,真真实实的去做生本;二是建立生本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可借助名师队伍、学科教研员等建立起自己的本土专家团队,对生本教育学校进行一定的指导;三是进一步开阔视野,适当的时候邀请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专家团队或生本教育名校的名师给予指导,也可适当组织生本学校去部分生本教育名校跟岗学习,努力让其学以致用!

五、考试要改变 评价要跟上

课程改革实施困难的原因是多样的,考试评价的导向是一个重要原因。广东的生本教育实验校是小学六年级才统一考试,初中是初三才统一考试,山东省的整个高中是高三才统一考试,生本教育的实施,开始成绩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这些不改变,很难去实施。我们要想一下达到广东生本教育实验校的做法,估计也是不现实的。是不是我们就无所改变了呢?我个人觉得还是我们思想解决得不够,放手不够,是不是尝试一下:一是取消学期的过程性检测,这是下面一些学校和老师呼声,因为这样的检测没有什么意义?二是能不能在起始年级第一学年不统一考试,由生本实验校自己组织考试或按生本教育的要求来考,要给改革者留有时间。

我们评价整体太粗略;一是内容较单一;二是方法较简单。现代义务教育的评价都在转向引导学校特色发展上来,我们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但我们要的是利于学生发展的分数,有内在质量的分数,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学生的特长发展。所以是否考虑把评估的内容分成几个类,各类评各类的,总要让那些分数差的学校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特色发展的着力点,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综合督导评估;二是评估的方法更多样些,加大过程性的抽测评估的分值,压缩学年督导评估的分值,三是否可探讨引入第三方的评估,努力让其更客观公正。如果评价不改变,那些实施生本教育的学校,刚开始起步阶段,估计很难坚持下去,要让改革的学校有理由改下去!

篇(8)

一、创建情境,突出探究,激发认知动力

历史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设计的情境是学生历史多感官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本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的日益深入,借助其强大的现实价值,为历史教学情境的搭建塑造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观念指导,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兴趣。

借助生本理念创建历史情境,就要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刻板性、单线性问题,转而朝着可视化、形象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以生本理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段,运用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借助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通过生本理念完成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需要体现的是技术在历史情境搭建中的现实价值,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收,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教师运用生本理念进行“炫技”。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限度,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东西。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心态,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林肯是位性格温和、宽厚、仁慈、谦逊的人,可是为什么他当选为总统成为一场残酷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悲剧能否避免?为什么林肯赢得了战争,自己却被刺身亡? 教师设置的这个有着鲜明对比的这个情境,深深地抓住了学生,让学生开始动脑筋,自觉地去课本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中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与修正,丰富与完善自己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所以问题的开放性对教学目标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深化思考,引领差异发展

在学生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历史素质存在较大差别,综合把握历史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分多感官教学的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借助生本理念所呈现出概括性、形象化历史思维图式、问题线索、内容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努力完成。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沟通,或者用QQ群建立讨论组来进行沟通互动。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成果到Q-ZONE等空间之中,让自己的同学进行跟帖留言,对于历史问题展开沟通互动,帮助全体同学进行互助提高。

三、突出激趣,优化引导,推进共同进步

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良好的情绪状态既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计能否产生实效,对于学生立体全面的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内在魅力,进而提升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动有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超越一名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另外,伴随着历史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教师应发挥生本理念图形结合的优势,融抽象于形象,化刻板于生活,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术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进行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创新评价,强化激励,增进参与动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44-01

一、教师要把握好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理念的过渡,创新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由老师将所有的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而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一切物理教学都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因此,基于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背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实现角色的转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要求来规划设计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主动探究知识,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学会”成为“会学”。

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看做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把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做好主导的相关工作,探究式物理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是相冲突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革新和深化,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要进行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认识、实践和总结,更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胆尝试;如何由“教书匠”向创新型的教师方向过渡,值得物理教师深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思路,合理设置课程进度,并在教学方法上追求多样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此外,应该打破师生间的隔阂,师生间要增强互动和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解疑答惑;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水平的差异,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的对待,尊重学生,提倡一种师生平等、关系和谐的局面。

二、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问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从而具备物理思想的素养,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水平的学生,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收获乐趣和成就感,就会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长久的热爱。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很重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如何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让学生爱上物理并学好物理,需要教师多多倾注心力。虽然课本教材是很重要的物理学习资源,但是却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因此,将眼光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是很重要的,可以定期开展物理相关知识的讲座,实验操作竞赛或者发明创造评比等,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使物理学习冲破题海战术的局限,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向更广阔的物理领域发展;让学生走出物理课堂进行体验式物理学习,才能够激发在物理学习中的灵感,使物理课程呈现出一片生机。物理教学中,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会调动已经存在的知识储备和日渐形成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最终解决问题,强化物理知识的运用;对“问题意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养成一种善于提问、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中,并没有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存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是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因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善于发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习物理的更大潜能。

三、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科中,实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要遵循一定的物理定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证实物理结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学生进行实验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归纳,这一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质疑和思考,和进行动手操作,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篇(10)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言的,它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主动学习和探究呢?下面笔者就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操作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动力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方式,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在课堂中展示教学魅力。特别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往往实践操作课学生特别感兴趣,不但参与率高而且气氛活跃,一到了理论课堂(诸如键盘指法、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反差很大,甚至出现好多学生“神游”现象。教师这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生硬、枯燥的理论变化成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时,笔者知道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比较枯燥的一课,于是用多媒体课件将计算机模拟成一个同学们都熟悉且喜欢的形象――机器人,通过带领学生“探秘机器人之旅”来了解、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寓教学内容于“探究”未知中,从课堂的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抽象的网络定义就通过一些小情境被学生真实地感知,教师趁热打铁,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去探寻计算机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大胆想象,热烈讨论,分组汇报时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最后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作为课的结束,许多学生下课后感觉到意犹未尽。

2.实践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体验

学生最能理解的知识是什么?是通过自己双手实践得到的知识。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带着合适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反复实践,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好动、好玩、好奇、乐于模仿的特性和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模仿”操作,强调让学生积累信息技术操作基础,通过模仿老师的操作来学习新知,迁移能力。如画图、键盘指法及正确的坐姿等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更要加强学生的“模仿”练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的喜悦,感受操作实践的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如幻灯片制作、网页设计等创作型的课程,以创新、创造思维与能力的提高为重要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生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思维,唤起学生学习的意识和探索的能力

良好的课堂设计可以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会查找、选择、处理、掌握信息,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是可以互通的,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学习,在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同时,针对教材进行扩展和充实,亦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键盘输入》一课时,我就以动物图片导入新课,“大象”、“猴子”……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教师此时可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把它们用英文‘写’到计算机上,并且要用正确的指法,还要比一比谁更快。”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启发创新。将它分解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几步,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讲授《添加文字》一课时,我就创设了一个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情境,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依次可以是添加标语、写对联或是记录自己的一天等。

4.拓展练习,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探索后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不多,可以将课堂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带着有意义的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利用网络等进行课外交流与资源共享,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服务的意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学的知识完成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各种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授《建立个人博客》一课时,除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我还加入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微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织围脖”,真正开拓学生的视野。

对于那些课堂所学知识满足不了需要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课外时间深入学习LOGO等语言的程序设计,也可以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知识的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设计贺卡、电子像册、网页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既能学习和巩固知识识,又能创造性的运用知识。

三、结语

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让信息技术的课堂更加人性化,也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我们相信,生本教育能促使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会像春风一样吹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上一篇: 党支部汇报材料 下一篇: 电子商务培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