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6: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曲线运动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曲线运动教案

篇(1)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一)让学生举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二)展示图片资料1、上海南浦大桥2、导弹做曲线运动3、汽车做曲线运动

(三)展示录像资料:l、弯道上行驶的自行车

通过以上内容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四)让学生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五)展示录像资料2:火星儿沿砂轮切线飞出3:沾有水珠的自行车后轮原地运转

(六)让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

(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案一]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线滚动的小球,若在它前进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运动情况将如何?若在其侧向施加外力,运动情况将如何?

(二)演示实验;钢珠在磁铁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的情况,或钢珠沿水平直线运动之后飞离桌面的情况.

(三)请同学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其它实例加以巩固.

(四)引导同学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方案二]

(一)由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引入课题,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

最后归结到:当力与初速度成角度时,物体只能做曲线运动,确定物体做哪一种运动的依据是合外力与初速度的关系.

(二)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通过举生活实例加以巩固:

展示课件三,人造卫星做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篇(2)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正如一位教授说过:“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交给学生什么,而是看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而学案导学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它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局面,可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达到最大效益。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案导学的设计脱离了教学实际,很多老师没有认真研究学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匆匆的下载、抄袭、拼凑致使学案质量不高,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低效”的漩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 教案、学案二合一,难以分辨师生的地位。

很到老师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按照学案进行教学,所以不再花费时间在教案中了,甚至不写教案了。于是他们把教案中的内容搬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老师要讲什么、怎么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中,致使学案越编越厚,最后到底是学案还是教案分不清了。

比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有的老师设计了下面的片段: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 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1.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内容不难看出,实际上老师把教学目标改成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改成了学习的重难点,完全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展现出来。尤其让人费解的是,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其实学生还没有学,读一遍能了解到什么呢?只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从学习过程来看,这实际上混淆了师生的地位和应该承担的任务,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 “学案”设计成了课堂实录,失去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是课堂生机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境界。但有的老师把教学环节全部设计在学案上,完全成了课堂教学实录。比如下面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学案片段:

【师】:①若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Vo但不受重力。将如何运动?

【生】:在水平方向上将做 。

【师】:②若物体只受重力,没有水平初速度Vo,将如何运动?

【生】:在竖直方向将做 。

【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有何办法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学生思考】:

【教师提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应该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那行一个曲线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师生讨论】:水平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可能是 运动,因为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的作用。

这种把师生活动的细节都展现在学案中,教学过程成了固定了的“流水线”,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排查下来,好像很顺利的进行,但实际上失去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引导的机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触及不到学生心灵深处的思考。特别是随着流水线的进行,前面有了一定的提示,后面有了结果,哪些需要老师讲,哪些需要老师回答等等,基本上都清楚了,老师的讲解没有了激情,学生学起来也没有了新鲜感,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造成了不必要的缺失。

三、 学案设计成了抄课本,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的老师把学案设计成抄概念或答案。比如在《曲线运动》中,老师出示了这样的学案片段:曲线运动的条件:

(1)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概念明明在书上摆着,偏要让学生照书抄,特别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有这个必要吗?看看学生就知道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忙于抄写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了。依我看,只要让学生看书,把重点或难点在课本中标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让学生照书抄。

四、 学案设计成了练习案,脱离学生实际

有的老师很省事,干脆从网上直接下载现成的练习,改头换面变成学案。然后以讲解为主,这样选题既缺乏针对性,又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一节课不但以做题来推动教学,而且很多问题超前、超标、超量,甚至超难。学生不会不说,反而把重点弄糊涂了,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事倍功半。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良现象和做法,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潜在素材,充分了解学情,结合学生要求和学生水平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高质量的学案,进而达到学案导学教学的真正高效。

篇(3)

1.导学案脱离学生实际的倾向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实行了“一刀切”的模式,未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有梯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时,没有贯彻分层理念,忽略了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使部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在课堂实践时对导学案产生不适应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进行系统学习.有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相关引导问题时,没有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程进度来设置,很多情况学生在简单问题上还在大费周折、浪费时间,大部分学生未能掌握的核心知识来不及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有时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回答导学案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忽略学生的思考过程,这种强调解题答案,忽视引导思路的教学,其实抑制了学生的开放性物理思维的培养.

2.名为导学案实为传统教案的倾向

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教学效果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教”.而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因此教师教案的编写也应该顺应导学案教学的发展,及时进行改革.有的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只是对原来传统教案的简单修改,使其在形式上成为导学案,将传统教案“变脸”作为导学案,这是导学案模式的硬伤.教师编写导学案时应多思考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设置什么样的引导问题才能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作出具体的应变,新瓶装旧酒,这是对教学工作的敷衍,也是导学案模式步入误区的重要原因.

3.导学案习题册化的倾向

导学案的设计很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在实践中,一旦过于偏重对问题的设置或缺少对学情的分析,就会影响导学案的科学与合理.导学案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得力助手”,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经意间会成为一份变相的习题册.虽然导学案中设置的习题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理解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单纯依靠习题就能够进行的.教师不应该将习题作为导学案的主体,学生缺乏了系统的知识框架,缺乏了有效的引导,将很难获得启发,不但无法完成习题,还容易被“很多习题不会做”所带来的挫败感所压垮,导学案也就丧失了初衷.例如在讲解“力的相互作用”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的力,而手也会疼痛,体验结束后,让学生大胆分析原因,解释现象.以简单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既能体会到课堂的趣味,又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几点改进措施

1.明确导学案的主置

导学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无论何时学生始终是导学案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要注意不能忽略这点,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否则教学很容易步入误区.例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实验,教师可根据学情制定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去体验“机械能守恒”,可以为学生事先准备好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重物、刻度尺、导线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自拟实验步骤,通过多次实验,计算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以及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将这二者的值进行对比,如果数值近似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达到实验目的.在导学案中适当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项目,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在导学案中的地位的体现.

2.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编写导学案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虽然发挥主要作用,负责编写重要的内容,但学生也可以参加学案的编写,负责一些简单的导学案例.学生编写导学案例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予指导;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不能也不可能全凭自己一人的主观判断和理解来进行,要多与学生交流,经常询问学生意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有利于编写出较为适合的导学案.让学生参与导学案的编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其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增进团队意识.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学生在编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教师应当宽容和鼓励学生,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及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的知识量以及实践能力.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教学大纲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一味地罗列问题、照搬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体现其阶梯性,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编写.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其次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发潜能,深化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设计导学案的“情景再现” 环节时可以结合名人轶事或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展开,例子的选择要注重趣味性,而不要刻意追求难度和脱离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向心力”,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在平时在跑步转弯时,身体与地面的角度会自然的发生怎样的调整?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思考;针对“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影响”,可以采用对比羽毛和石头下落、树叶和水果下落的快慢差异.以上的两个例子都可以通过实景实物用于“情景再现”,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学生容易理解.

3.合理应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导航,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前要将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现象加以观察思考,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让学生讲解“生活中的曲线运动”,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引导,如“下雨时撑伞并转动雨伞,雨滴被甩出的过程所做的运动是什么?”,“投篮过程中篮球所做的运动为何是曲线运动?”等.

在应用导学案时,可以适当设置实验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解答“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一个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进行理论运算分析,而是让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小车、重物、桌子、计时器等),通过实验来解答.具体的引导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如何改变?

(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使小车在悬挂重物的牵引下在水平桌面做近似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时器记录和计算每隔相等时间小车的速度.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根据各个时间点的小车速度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作速度时间图像来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评价导学案效果

篇(4)

背景:我市、区教研室常开展“同课异构”的主题活动,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常迥然不同,课后展开的大讨论常令授课、听课教师获益匪浅。以下为我听两节《Flas制作初步》“同课异构”课的感悟,与同仁交流。

教学过程简叙:

教师1语言生动,讲解细致,在遇到学生难理解的“专业术语”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轻松理解。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个知识点都采取细致讲解、步步演示的方法,事先将许多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一一列举,并给出解决的方法。学生由于被打了充分的“预防针”,在实际制作动画的过程中,给人感觉比较顺利。

教师2运用一个网页形式的学案贯穿课堂,主题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学案上设计了课堂的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并针对难点,给予了适当提示。在学生探究一个“运用引导层的知识让对象a做出空中翻腾的特效,紧接着又贴着运动中的对象b一起按共同的路径运动”任务时,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问题,即随机应变地给予了演示讲解。

感悟: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根据教材和学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融合探究式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

一、去糟粕,取精华――建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也分机械的和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整合、内化,通过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它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建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比如说教师2由“对象的‘直线运动’如何转为‘曲线运动’”来引出“引导层”知识时,采用了讲授法和对比法,由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直线运动)建构新知(曲线运动)。这部分内容由于形象化程度较高,学生能轻松理解,体现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方式的优势。

二、时刻警惕走回老路上――避免机械式的接受学习

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虽然知道机械式的接受学习的缺点,但是由于习惯的力量,走着走着又回到老路上了――“满堂灌”或“半堂灌”。

比如说教师1:在讲解“图片”和“影片剪辑”两个元件概念时,将“图片”比喻成初级演员,而将“影片剪辑”比喻成资深演员。同时,将“‘图片’制作一段帧动画转变成‘影片剪辑’的过程”比喻成“初级演员向资深演员的转型”,让学生轻松领悟“专业术语”。在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步步演示、滴滴讲解的方式,并且将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事先展示并自问自答地给出解决方法,使学生少了“犯错―探索―纠错―感悟”的学习过程。虽然学生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但在以后的学习中,若没有教师陪伴左右,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困难?

三、探究是一种天生的本能

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就没有停止过探究,探究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一个小孩想知道蚯蚓如何在地下生活”和“一组科学家探究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从本质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由于已有经验与基础知识的差异,探究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教师的责任与作用:促使儿童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促使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

四、学案穿针引线――巧妙融合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有意义接受学习具有知识容量大、结构好、效率高,以及易调控等优点;而自主探究学习具有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强化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优点。如何让两者巧妙融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2展示了她的尝试――让学案来做桥梁。

“学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编写出一份学案,供学生预习、探究和巩固拓展。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疑惑与未能完全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评析,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意义的理解,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由于学案的引导,给足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学中先自己尝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在学案的启发下去探求知识背后的规律和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学习过程以‘任务型’为主”,这为尝试进行“学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便利。

教师2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个网页形式的学案“如何让Flash动起来”,学案中包含三大块:第一块内容是关于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的介绍;第二块内容是课堂基本任务:①对象的直线运动②对象的曲线运动③对象的圆形运动;第三块内容是课堂的拓展延伸任务,创意“上海世博会宣传动画”。学案中展示的学习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教师在学案中提供的疑难点知识链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探究搭建了脚手架。学案中的“拓展延伸”栏目,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时的学习又是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但是,由于教师是在异校开课,事先对学情掌握不到位,导致探究遇挫。所以在学案的设计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及学生的基础去制定适宜的探究任务,选择有一定难度、新颖的问题,使探究具有价值和可行性。同时,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常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我们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实时生成恰当的解决方法,往往能有意外的收获。当然,这些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靠教师平时经验的积累、课后的反思,以及课堂的实践才能练就。

五、结语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知识的导航者”,切实地落实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自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2002.

篇(5)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在教学之余听到最多的对高中物理的评价是“高中物理太难了,尤其是力学”。为什么物理学给人的感觉总是一个“难”字?高中生应该如何应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物理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爱上物理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物理教学体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真正称得上学习物理学应该从初中二年级开始算起。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到了物理学中绝大部分的分支学科,但是只是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和结论,定性地研究一些物理现象,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到了高中阶段,物理学的体系基本展现出来,在初中的基础上再次加深研究,除了理解一些物理知识和规律,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物理过程,熟练地利用初等数学知识定量地解决物理问题,掌握物理的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利用高等数学的思维(例如:微分、积分的思想)研究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在为学学物理打好基础,做好过渡。而大学物理更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再次升华,将知识体系整理得更为系统,物理规律研究得更为透彻,物理现象的分析更为精确,但是最基本的切入点和思维方法还是与高中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高中物理将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对物理学的真谛和知识体系理解不深。

我在课后给学生辅导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眼光太短浅,考完试成绩不好,在分析时只盯着一小块知识点。例如:一个学生在高一期末考试以后找到我,因为期末考试考得太差,向我咨询如何复习一下必修2。而我看到试卷的错题,显然不仅仅是必修2的问题,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都有问题。我问他必修1学习得怎么样,感觉如何?他是这样分析的: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章当时提前预习过,考试成绩都在八九十分,还很不错,到了后来有点沾沾自喜,所以第三章力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成绩稍微差一点,但是高一期末考得还凑合,所以他认为必修1整体说来还是过得去,不需要复习。到了必修2突然完全没有头绪,一学期下来不知学了什么,也不知该怎么解题,所以他认为应当复习或者叫做重新学习必修2的知识,因为将来选科时他想选择物理。

我想这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有代表性,我们就这个实例来分析一下。

我想问这个学生或者我们教师一个问题: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全称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普遍形式的规律以及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1]在高中物理尤其是力学部分最突出的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普遍形式的规律。

二、高中物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的知识体系

整个高一两本教材让学生认识了物质运动中最为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包括天体运动),而这些运动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运动的物体受到了相应的合外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合外力就可以决定物体作什么样的运动,而物体作什么样的运动也反映了物体受什么样的合外力,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决定的。所以高一阶段学好力学的关键就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必修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在前三章作了铺垫:第一章、第二章通过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让学生了解了用哪些物理量,如何描述运动,以及加速度α的含义和求解方法,为F =ma中的a作了铺垫。第三章相互作用让学生通过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研究,对力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了解,进而知道如何求解合外力,即为F =ma中的F 作了铺垫。一切就绪以后就给出了牛顿的三个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包括已知运动求受力和已知受力求运动的两大类问题,以及超重、失重的生活现象。所以必修1的体系是很清楚的。

必修2除了机械能看似孤立以外依然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固然有不同之处,但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将曲线运动分解成直线运动来解决。而圆周运动更是由于合外力时刻指向圆心,与速度垂直,才使得物体的速率不变化,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最终导致匀速圆周运动,所以依然有F =ma,只不过此时F 被叫作向心力,a叫作向心加速度。了解了这一点,只要找到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m =mω r=m ,其中a= =ω r= ,就可以解决圆周运动的问题。而天体运动则是在圆周运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F 是万有引力,a依然是向心加速度,即F =G =ma=m =mω r=m ,其中R为两物体间的距离,r为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因此必修2中七章有六章实际上都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所以学好这个定律是掌握力学的关键,乃至对以后的学习都很有用。

而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真的是抛开了牛顿运动定律而孤立存在的吗?

我们知道当力的作用引起物置变化时,力就要做功。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所做的功应与某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量的改变有关。这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变化与作用力所做的功之间的关系,称为动能定理。下面我们推证一下:

设质量为m的质点,在变化的合力 作用下,沿某曲线,由A点运动到B点,质点在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 ,质点在力 的作用下发生了元位移d , 在d 内做的元功为dA= •d =m •d ,将d = dt代入上式得dA=m •d =m • dt=md • = md(v•v)=d( mv )变力 由A点运动到B点对质点所做的功

A=?蘩d( mv )= mv- mv(1)

这一结果表明,合力所做的功的确能够用一个运动状态量的变化来表示,这个运动状态量的形式是 mv ,我们把它叫动能,用E 表示,即E = mv 。

用E = mv表示质点在起点位置是的动能,用E = mv表示质点在终点位置时的动能,则(1)式可以写成A=E -E ,这就是质点的动能定理,可表述为合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对动能的增量。

而对于质点系我们有

A +A =E -E (2)

在一般情况下,质点系的内力包括保守内力和非保守内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所做的功A 分成保守内力所做的功A 和非保守内力所做的功A 两部分,将A =A +A 代入(2)式,得A +A +A =E -E ,而保守力做的总功等于质点系势能增量的负值,即A =-(E -E ),代入上式得A +A =E -E +E -E ,即A +A =(E +E )-(E +E )。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是质点系在B状态的机械能,第二项是质点系在A状态的机械能即

A +A =E -E (3)

上式表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一切外力和一切非保守内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这就是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由(3)式看出,当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不做功,或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即A +A =E -E =0,则E =E ,或写成E +E =E +E 。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个结果表明:若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则质点系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但它们的总和(即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个结论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2]

所以作为第五章的机械能部分也是源于牛顿运动定律的。

综上所述,其实高中整个力学都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得到的,学生掌握好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知识和考试成绩都可以获得质的提高。

这个学生恰恰是没有学好最关键的牛顿运动定律部分,但是当时的考试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建议该生重新审视必修1、必修2这两本书,从必修1复习起,结果效果极好,做必修2的题目几乎不费力气。可见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不仅仅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也容易忽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牛顿运动定律的思想贯穿始终,我想学生就能够“跳出课本看课本”,原来两本书就是一个牛顿运动定律,一点儿也不难。

这一点,日本的教材处理得很好,我有一本《川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目录为[3]:第一章《力是什么》,作为铺垫;第二章《力和运动》,建立运动与力的关系;第三章《各种各样的曲线运动》,将运动的范围再次扩大,使学生自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到此基本上将我们两本书的内容都囊括在内,我认为这对学生认识力学,认识牛顿,认识物理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信心的建立。很多学生一开始对物理都非常感兴趣,因为物理学涉猎范围广,实验多,和生活结合紧密。但一些学生因为题目难,考不好,而丧失了对物理学的兴趣,见到物理就怕,就躲,就不想学。因此在目前的高考形势下,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文科,因为他们觉得花同样的时间文科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考上大学。目前许多学校文科9个班理科3个班这种不合理的文理选科失衡将会对高中教学和大学教育带来困难。

所以,我们的担子很重,要解决学生畏惧物理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努力,另一方面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更要给学生指好路,铺好台阶,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前行,也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筱莉,仲扣庄.物理学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彭长德.大学物理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篇(6)

下面我以《平抛运动》为例来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我觉得欠缺的地方。

第一个“1”,我让各班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由6~8人组成,成绩好的是组长,每组都优差生搭配,以起到好带差的作用,学生围圈相向而坐。

首先我告诉大家任务,这节课要掌握的是平抛运动的定义和

性质、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以及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研习或合作探究,按要求完成本节学案的

内容(学案是我们老师根据资料的情况,强调了核心考点,补充资料上没有的题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

我的任务是当好“导师”,个别解疑。我会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答疑,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学生的情况不同,差生、中等生与优等生,给他们基本题型的解答,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各组长收集起来,为上好第二节课做好铺垫。

第二个“1”,我把上节课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类整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概念,规律不清;一类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掌握不牢固。

1.第一类问题的具体表现

(1)对平抛运动的性质没搞清楚,不知道它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实际是对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定义和平抛的受力特点没搞清楚。

(2)对平抛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的特点不太清楚,即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

(3)对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不是很清楚,实际是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不清楚。

2.第二类问题的具体表现

(1)不会画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矢量三角形。

(2)对于求比值的问题,不会找出共同规律,写出表达式,然后根据要求量和某个量之间的正比反比关系来方便解题。

(3)对题目中的临界问题找不到临界条件。

针对第一类问题,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为不少学生基础比较差。对于第二类问题,我从学案里选了基本题型让学生来讲解,讲解完我会问学生是否正确,有问题的地方让他们加以纠正,如果他们找不出来,我再纠正,还会问他们有没有其他方法,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讲解做点评,并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所用规律。

我选了一道选择题(2010·全国Ⅰ卷):

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起速度方向

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1虚线所示。小球在坚直方向下落距离与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通过学生对这道题的讲解以及我的点评,学生掌握了平抛运

动的基本规律,会画速度和位移矢量三角形,并用三角函数知识解

题,还记住并会应用结论: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tanθ=2tanα.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比如临界问题,我会提出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句让他们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这些条件以及一步步解决

问题。以下面这道题为例:

如图2所示,女排比赛时,排球场总长为18 m,设球网高度为2 m,运动员站在网前3 m处正对球网跳起将球水平击出。若击球点的高度为2.5 m,为使球既不触网又不越界,求球的速度v0的

范围。

通过讨论:

首先,让学生理解实际的运动过程,排球运动员是在网前3 m比网高0.5 m处击球,触网和越界都是临界条件。

其次,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触网还是越界球拍出后的运动,都只

受重力,有水平初速度,所以球做平抛运动。

最后,让学生清楚触网对应的初速度是最小值,越界对应的是

最大值。

分析完这些以后让学生上黑板做,学生迅速做完了。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案设置问题恰到好

处,学生是乐意想办法把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

第二,给学困生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只要差生能抓住课本这个资源,就上课讨论过程中可以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第三,锻炼了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学生上黑板做题,考验了他们的心理素质,锻炼了他们的应考能力(一般我会根据题目的难度限制解题的时间),训练了他们的解题规范性,还

提高了他们对题的驾驭能力,因为会解跟能讲出来是两码事,后者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模式是从高三才开始实施,学生不适应,特别是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因为他们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篇(7)

2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物理教学实践

探索如何让物理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需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从三个“走向”,谈谈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物理教学实践.

2.1由统一式课堂走向分层互动式课堂――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

一直以来,物理教学几乎都是采用材、统一课时、参,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从而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两极现象.目前实施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知识模块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物理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不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即使同样是必修(或选修)课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正常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师才能及时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层次上达到的实际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要讲授的内容分层次制定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教科版高中物理3-2第一章《自感》一节时,可将其按知识能力的要求划分为4个层次:(1)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2)能利用楞次定律的“阻碍”思想解释自感电动势对不同电路的影响;(3)能定性画出电键通与断的瞬间,电感线圈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4)能利用自感现象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应用,如日光灯等.对第一个层次,要求全体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对第二个层次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能逐步掌握,但不要求他们本堂课能够一步到位;对第三个层次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慢慢摸索,掌握图象规律,明确告诉学生,不能完成也不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对第四个层次只作为课后思考,欢迎有兴趣的学生相互讨论,多向老师提问.对课外作业同样分几个层次:对第一个层次的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对第二个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尽量完成,少数不会的问题可以留到以后补上;对于第三、第四个层次的作业,不作硬性规定,只提供给学生,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完成.到底是哪些学生需要达到第一、二层次的目标,哪些学生需要达到第三、四层次的目标,则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表现,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这种分层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学习能力类型出发,从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要求出发,而有计划地、主动灵活地、扬长避短地学习,从而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以及最大限度的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充分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2由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学生个性发展的落脚点

当前物理教学仍以传统的“知识本位”观念为主,其核心是把系统掌握客观的、现成的、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作为教学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的手段性目标变成了功能性目标,教师成了复制、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失去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处在一种不平等的服从关系下学习.这种教学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又压制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创造更多机会,为学生提供独立研究的场所,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和舞台.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但很多老师在讲解本节内容时都是直接将结论告知学生,进而直接应用结论解题.这种“填鸭式”教学,只注重知识本身,不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以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的.笔者认为,在讲解方向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让学生用绳子系着橡皮做圆周运动,然后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松手,尝试击中站在讲台前面的老师.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跃跃一试.等多次尝试后,再请部分学生谈谈实验体会,说说自己是选择的什么时机释放橡皮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条件时,可以提供相应器材,如铁球、磁铁、斜槽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让铁球做曲线运动的方案.最后再请设计成功的学生谈谈实验思路和体会.

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从中体验物理过程、发现物理规律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本位”为教学目标,立足学生实际需要,更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其个性健康成长.

2.3 由静态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学生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的理念正颠覆旧的课堂模式,越来越丰富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挑战,教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要及时捕捉和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一颗美丽的流星.例如在学习《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课时,有同学发现标有“220 V 100 W”的灯泡的电阻,用公式算出的结果是484 Ω,但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实际测量发现其测量值远小于484 Ω,因而对欧姆表的精度表示怀疑.教师发现这一问题后,首先是对该同学的探索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大加赞扬,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讨论后发现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欧姆表测量误差大造成的,为此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相对较精确的伏安法测量该灯泡的电阻,发现测量值仍远小于484 Ω,说明阻值小确实不是由欧姆表测量误差大造成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因学生的一个发现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案,从而创造生成出一节更为成功的课,学生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科学素养得以提升.由此可见,学生创造性的生成是实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最强有力的支撑点.

篇(8)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96-01

1 知识阶梯的成因

知识阶梯主要表现在概念、规律、方法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

1.1 概念性阶梯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首先遇到两个很困难的概念性阶梯,即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和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1.1.1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个飞跃必须接受认识过程的巨大考验。初中学生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大小上判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几何方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考虑其方向的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在改变,速度矢量仍是变化的。更困难的是矢量变化的定量计算,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若速度由为,速度的改变量,而如果和的大小相等都等于,速度改变量就写成,在计算中只有用几何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1.1.2 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学生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学生必须经受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化能力的巨大考验。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起初学生往往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难理解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其计算也是用矢量式。而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可能相反(减速直线运动),可能垂直(匀速圆周运动),也可能成某一夹角(抛体运动),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陡的阶梯。

1.2 规律上的阶梯

概念上的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阶梯,规律上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 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增多,如文字表达方式、数学表达式、图象表达方式等,导致理解难度加大,使部分学生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1.2.2 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很陌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相应的观点,很难实现信息转换。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都是矢量式,在运用其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1.3 研究方法上的阶梯

1.3.1 从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中很多内容只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要求学生去跨跃很大的阶梯。

1.3.2 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一个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1.3.3 引入平均值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研究非均匀变化的物理量的规律是很重要的科学简化法,如变速运动的快慢、变力做的功、变力的冲量等,然而同样由于它的抽象性会使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其物理含义。当然,一旦跨越这个台阶就会对很多物理现象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好处。

1.3.4 实验方法上的明显深化。瞬时量的记录和测定手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结论的归纳以及误差的分析,特别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无疑是对初中水平的质的飞跃。

1.4 思维方式的阶梯

思维方式的过渡达不到认知程度提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具有形象材料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展现物理图景重现表象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到了高中阶段演示实验减少,抽象思维内容增多。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要重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要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刚刚跨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最欠缺的。

2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分析与对策

2.1 因材施教,适度控制“台阶高度”

现行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阶梯编写的。把那些需要大量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强的知识放在了高三选修部分,这也适合高三年龄段且已经有了一定高中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把高中知识框架和高中物理研究方法贯穿于高一、高二必修内容当中。

篇(9)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06-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重视对基础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乎时教学中,老师常感到: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刚讲解过的题目与方法,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还是觉得迷茫,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相似的情境中去的情况。感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 培养学生有意识建构知识网络

能否实现知识的迁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才能形成迁移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迁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展现知识结构中各知识间的交联点,内在联系点,突出知识结构,并根据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章节中的知识,总结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如:复习力和运动关系中,常见运动:匀速直线,匀变速速直线,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五种形式,从力角度,运动学角度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网络,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事半功倍。

2 善于比较,及时归纳总结,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物理学中,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找出新旧知识的共同点,熟悉迁移的情境。在教学中,通过知识对比,对知识进行分析、理解、迁移、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学习平抛运动时,方法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那么处理一般的曲线运动时,自然想到采用分解方法来处理,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去解决相似情境的问题,这要通过迁移来实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知识的获得及迁移实现的。

3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避免负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而思维定势指的是一种思维的定向状态。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例如,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认为摩擦力的方向必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为此,教师应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分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实质,运动与相对运动的不同。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变更事物的非本质特征,通过分析、对比与理解,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4 加强变式练习,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学习的目的不是把知识贮存于大脑之中,而是最终要化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变式教学,从内容。形式等角度,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变式练习后,学生能很好的体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好处。也是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有效策略。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了这个“宗”,可以把知识灵活迁移,在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变化。实际上只要明白原理,找出玻璃中的折射光线,关键是玻璃面上入射点和出射点既可解决。

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好的方法,习惯受益终身,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以及学习的效率。平时常看到学生很努力,一天到晚挺忙,但效果却不理想,与付出不成比例,主要是缺乏必要的方法,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所学习的方法有关,方法是捷径。学生虽然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会使迁移受阻,这表现在不能有效的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传授学生需要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

6 学科迁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因个人智力水平,而导致接受能力差异,造成学科成绩不均衡。能否把优势学科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劣势学科,弥补不足,是学生能否快速培养迁移能力的关键。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有时某一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对另一个学科来说很适合,甚至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提倡追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变异迁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10)

一、整理素材

图2

整理准备放进备课夹的各类教案、课件、积件、练习等资料、素材文件及文件夹。依据这些资料、素材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规划、建立一个相对应的“树型”文件夹结构,并对各层文件夹进行相应命名(如教材章、节标题)。将整理好的各类资料、素材文件及文件夹分别存放于对应文件夹中。最后对根文件夹进行命名〔如“高一物理备课夹(下)”〕并存放在计算机某一驱动盘下,如D盘(如图2所示)。

二、建立工具栏

启动Word2000,依次单击“文件”“ 新建”按钮,选择空白文档,并在“新建”对话框右下角的“新建”选项中,选择“模板”, 单击“确定”,则在Word中建立了一个名为“模板1”的新文档。“模板1”是默认的新建模板名,为其重新命名保存,现取名为“高一物理备课夹(下)”。该模板默认的保存位置是:C: / Documents and Settings/ 用户名/ ApplicationData/ Microsoft/ Templates。建立“高一物理备课夹(下)” 模板的好处在于不影响共用模板,下面的操作均在“高一物理备课夹(下)”模板中进行。

(1)依次单击“工具” “自定义”按钮 ,在弹出的“自定义”对话框中选择“工具栏”选项卡,单击其右侧“新建(N)...”按钮,弹出另一个 “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如图3所示)。在“工具栏名称”处输入“高一物理备课夹(下)”(还可以输入作者姓名等其他信息),然后在“工具栏的有效范围”的下拉列表框选定“高一物理备课夹(下).dot”,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则此时在当前的Word工作区会出现一个名为“高一物理备课夹(下)”空的悬浮工具栏。

(2)选择“自定义”对话框中“命令”标签,在“类别”栏中选中“新菜单”选项,此时在右侧“命令”栏中对应有一个名为“新菜单”的控件,用左键按住“新菜单”控件将其拖放至刚刚建立的“高一物理备课夹(下)” 工具栏,则在原本为空的“高一物理备课夹(下)” 工具栏中添加进一个“新菜单”。重复该动作,采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进其他“新菜单”。也可将“新菜单”控件拖放至刚刚添加产生的“新菜单”中作为子菜单(如图4所示)。继续选择“自定义”对话框中“命令”标签,在“类别”栏中选中“文件”选项,再在右侧对应“命令”栏中选中“打开...”控件并用左键拖放至“新菜单”或其子级“新菜单”中。同样,该步骤可以重复多次,直至满足需求为止(如图5所示)。

(3)选择“自定义”对话框,用鼠标右击刚刚建立的“高一物理备课夹(下)”工具栏中的“新菜单”,在其右键菜单的“命名”项,对“新菜单”进行重新命名(如重新命名为“曲线运动”)。根据需要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给其他“新菜单”,如下一级“新菜单”、下下级“新菜单”及“打开...”等按钮进行重新命名(如图6所示)。友情提醒:将这里的命名与前面整理素材时文件夹及文件的命名统一起来。如果将来想重新命名或修改这些按钮名称,方法、步骤和上面一样。

上一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下一篇: 建工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