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6: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青少年训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所谓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素质+信念”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技术优先发展,辅助均衡的身体素质;在训练在注重各种练习的技术细节,即运动员在训练时,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注意实效;树立长远理想。
竞技训练的科学化是一个贯穿于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系统工程。训练实践证明,科学训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不仅需要根据训练客观情况的变化,如专项特点、运动员个体差异以及训练条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而且自身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训练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在科学训练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了解和分析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使科学训练的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的理论,就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决策理论、行为原则和方法学理论等等。在训练实践中,只有遵循这些规律,贯彻这些规律才能取得满意的训练效果。在训练中要求的不同,实质是反映出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思路不同 。注重科学化训练的教练员在注意初、中级训练时的局部效益的同时,更要追求训练时间系统的整体效益。运动训练时间系统的制定,要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来确定。教练员必须清醒认识到运动训练时间系统各个时段的主要任务,注重时间系统的整体效益。
教练员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注意小、细、实的训练理念。选择运动员在比赛中未被揭示的潜在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应该紧紧围绕着实现预先确立的目标,有机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因此,要想使训练过程按预定的方式顺利进行,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这一阶段采用单周期训练安排比较理想,以长短期结合的训练计划为主,身体生长和发育应得到必要的监控。在基础阶段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将来竞赛性项目的成绩。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或忽略这个阶段,那么运动员不可能发挥出潜能。“人类潜能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青少年的训练也可以说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以科学化的理念进行田径青少年的训练,以科学发展观对待青少年的训练是长远之计。青少年田径科学化训练只作为问题的提出,希望有识之士对此问题共同探讨。上述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部分问题进行不太成熟的研究,应该肯定的是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水平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而训练存在中的一些问题会随着青少年田径教练员理念的转变而变化,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符号青少年的特点和规律,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将运动员的潜力充分的挖掘,打好训练基础,中国田径运动水平整体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世界级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的出现频率会加快,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实现。
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特点是:老、中、青教练结合的教练员队伍。30 岁以下的教练员占调查总人数20%;31-40 岁的教练员占调查总人数45%;41-50 岁的教练员人数占调查总人数30%。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学历方面结果显示:98%的青少年田径教练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教练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所承担的任务。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勤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组织能力”、“区别对待”方面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在对青少年特点的认识和训练安排方面,我国青少年田径教练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科学化训练水平;在训练方法选择方面,在常用训练方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重复训练方法;在不常用的训练方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模式训练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在从未使用的训练方法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程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这两种训练训练方法属于整体控制方法,要求教练员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58-01
一、前言
现代短跑运动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以及在高速跑动中的放松技能。其技术崇尚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人体的自身运动技能来创造最大的专项运动速度,并非是采用大负荷训练获取绝对力量成分。如何针对青少年进行力量练习,在现代短跑运动训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指在充分考虑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那些有效地发展和促进运动员创造最高运动成绩的,又符合专项训练和比赛要求的快速力量练习。
二、关于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
短跑的项目特点要求练习动作速度快,因此在进行力量素质练习时,应经常变换力量训练手段,测定各部位力量增长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运动员所受到的刺激也有所不同,更能挖掘动员机体的潜力,提高速度素质。方法多样的训练手段对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素质与跑的动作幅度直接相关,尤其是髋关节的灵活性直接影响着跑时两大腿的幅度。
(一)爆发力
爆发力就是快速力量,它对田径运动员尤为重要。
1.爆发力练习的形式和方法 跳跃练习对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运动员初期训练中不适合做大力量的负重练习情况下,各种跳跃练习就成为发展运动员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的主要手段。针对青少年运动员,采用单腿下蹲与跳跃练习,比采用杠铃练习更为有效和安全,是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在多数跳跃项目中,起跳是用单腿完成的。起跳腿的负荷是自身体重的5-7倍,因此,运动员要承受这样大的负荷,就必须经过早期的系统训练。我们发现在训练中,不管是少年运动员还是青年运动员大多数进行跳跃练习时通常采用双腿完成。实践表明,即使采用较大负重的双腿练习,对于发展爆发力也不是最有效的,这是因为负荷分布在两腿上。例如一名体重为70公斤的运动员,负60公斤的杠铃进行两腿练习,60公斤负荷由两腿负担,这样所受的负荷低于自身体重(70公斤体重+60公斤杠铃)/2=65公斤/腿。还不如采用不负重的单腿练习,训练效果好得多。单腿练习,运动员的自身体重全加在一条腿上,可以成功而安全地发展腿部力量与爆发力.通过不负重的下蹲和跳跃练习,由于缺少杠铃对脊柱的压力可以加快动作速率。测试表明,徒手下蹲每分钟可做55至65次,负5至l0公斤则减至35-40次/分。因此,在训练中采用不同速率和不同负荷重量的组合,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爆发力,避免对负荷的消极影响。完成单腿下蹲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平整的跑道上或在较松软的平地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如多级跳、各种跑跳、各种节奏跳等。也可利用器械进行各种跳练习。
2.注意爆发力练习的节奏 在进行爆发力练习时,一般采用秒表来调整动作速度,如果有可能,采用节拍器的节奏进行爆发力训练效果会更好。
(二)以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小肌肉群的练习
资料研究表明,着地瞬间动作技术效果首先取决于掌趾和踝关节小肌肉群的退让收缩能力。但在传统的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只重视大小腿等大肌肉群的负重蹬伸,致使训练走入了一个误区,因而使很多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停留在一定程度上而难有大的突破,我认为这一点是一定的原因所在。为此,发展掌趾和踝关节等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乃是短跑运动员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三)摆臂练习
摆臂练习在短跑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运动十分重要的一环。摆臂的方向、速度直接影响跑的节奏、速度效果,在进行短跑摆臂练习中,应遵循"松、大、快"的原则,可轻负荷或徒手,并与跑的技术相吻合。所谓"松",乃为"放松",即是在摆臂练习过程中要使整个上肢的肌肉,尤其是肩部的肌肉放松,避免僵硬、紧张;所谓"大",即是摆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要大;所谓"快",即是摆动要快速,因为上肢的摆动与下肢的摆动是相互协调的,如果上肢的摆动做不到"快速"这一环,那么下肢的摆动也一定快不了。
三、结论
传统的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重视大负重量的杠铃练习,以及重视后蹬力量而忽略摆动练习及小肌肉群力量的练习,致使传统的短跑训练走入误区,从而导致很多优秀选手训练到一定程度便"练死了",这或许便是影响我们短跑运动成绩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认识摆动技术原理,利用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力量,提高快速放松跑的能力,加强趾、踝关节等小肌肉群的力量,重视爆发力、反应力量的练习,是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172-01
一、加强速度训练方法培养
(一)速度技术训练
在跨栏项目中,速度是占首要地位的。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高强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为原则。在速度训练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训练方法。
1、用常规方法训练运动员的跑速度
在全年训练中,我始终贯穿短跑训练,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每一个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在平跑速度训练过程中,特别注重"高重心、快频率"的跨栏跑速度技术训练。练习方法有:(1)短距离跑30~60米;(2)坡度为30~60度的下坡跑;(3)带有标志物的快速高抬腿跑;此外,我也采用了长短距离反复跑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也就是"30米+20米+30米"模式,替代了传统教法中采用的"30米+20米+50米"的训练方法。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后,运动员不仅较好地克服了"越往后跑距离越长"对运动员心理造成的压力,而且避免了运动员在反复跑训练中存在的前松后紧的现象,同时还能使他们在每次跑中都能按教练的要求达到最大强度,迅速提高了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从而取得明显的训练效果。
2、结合专项特点,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
具有高跑速的短跑运动员并不一定能跑出好的跨栏成绩,实践证明,只有把已获得的平跑速度和跨栏技术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练习方法有:(1)降低难度的跨栏跑,如缩短栏距等。(2)变换栏间节奏的跨栏跑,重点放在3步节奏上,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距离感和节奏感,如5步+3步+3步+5步;5步+3步+5步+3步等。(3)变换栏高的跨栏跑,重点是变换第一栏和第二栏,如第一栏高0.762米,第二栏高0.840米;第一栏0.840米,第二栏高0.840米。第一种方案的效果是提高了起跑至第一栏的成功率,增强了运动员的信心,使全程跑顺利完成;第二种方案的作用是加强了学生对"跑栏"技术特点的深入理解,可有效地纠正运动员"跳栏"的错误。(4)跨栏追逐跑,让运动员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其中一人采用平跑,让距差使运动员在起跑后能同时抵达练习终点为准则。
(二)专项技术训练
1、运用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访问有关田径运动教学的网站,通过直观法,对跨栏技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加深运动员对技术的理解。跨栏技术的核心是跨栏步,它决定了跨栏成绩的好坏。跨栏步是由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过栏和下栏着地组成。通过反复地观摩和分析,加强并提高了运动员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
2、强调"摆动腿"
运动员在起跨腿踏上起跨点开始的一刹那,摆动腿就进入了攻栏摆动阶段,一直到摆动腿落地才完成摆动腿的使命。摆动腿攻栏是台充分积极,落地是否快速都直接影响着跨栏步,故多做动腿的练习是提高跨栏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说,没有充分积极的摆动腿攻栏就没有快速的栏间跑。
(三)心理素质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技术的提高,水平的发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在训练中,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培养运动员的自控力。
二、 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去安排速度的训练,即冬训期、春训期、比赛期
冬训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增加跑的负荷量上,以便增加机体的负担能力,为下阶段速度训练打下好基础,速度训练可选择些低难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如多练习些徒手或负重的快速力量、快摆腿、高抬腿、快速前后摆橡皮筋、跑类似栏间三步距离的海绵格、下坡跑等等。专项训练可多进行栏的专门练习,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对不用运动员改进跨栏技术有较大相关意义的跨栏专门练习,认真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教学,以便完善跨栏技术,这样可把专项训练的强度降至最低,而又能保持较好的专项训练效果。
春训期:速度和跨栏技术训练强度增大。在这时速度的训练一定要安排在身体机能和精力最佳时问才去练习,目的就是要提高绝对速度。所以这一时期速度训练手段应选择较短段落的反复跑(如150、110、60、30米等等),每周保持两课次强度相对较大速度训练。经过冬训期的改善基础技术动作外,逐渐过渡到栏上和栏间三步与过栏时速率。训练方法可选择一些速度较快的栏专门练习(如过一步一栏过前后腿、高抬腿垫步过栏、缩短栏距过小三步栏等等)。
心理训练主要是通过接受师长指导和通过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进行某一特定的心理素养方面的训练,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解决自己在认识、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地讲,对现代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成长问题通过有目的的全面训练,掌握正确的日常行为策略,以促进自身人格系统全面、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健康成长。个体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一重要的心理活动侧面发生危机,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开展正常的接触、交流,甚至有心理变态倾向。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接受专家的指导性训练或逐步开展自我训练,逐步纠正其心理状况与外部人际及社会环境关系的不恰当的观念和行为反应方式,通过调整其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和其心理对外界的和谐适应。挖掘心理潜力问题潜能是人类最大的宝藏。然而,由于情境上的限制以及个体长期以来缺乏潜能意识,未予充分挖掘。人的一生训练越多,自我活动越活跃,则所接受的刺激越丰富;自身能量释放得越充分,则本体训练的强度就越充分,潜能被开发的也就越多。
就学校教育而言,怎样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呢?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就能选择突破口,推动自身整体心理功能趋向最优化的目标;找准了弱点和不足,才能掌握自身前进的主要内在障碍,从攻克“自我”着手,重点进行训练和“再造”,以完善和发展自己。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深刻剖析自我,找到自我心理训练的“起点”。
其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努力自我创造“氛围圈”。心理训练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作用,要努力自我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最大可能地发挥外界对自己的塑造功能和影响力,借助客观力量以推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素养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心理训练者必须注重从人际关系与环境氛围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提供良好背景条件。
第三,要增强学生优良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心理训练需要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施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心理素养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才能卓有成效。因此,要使学生懂得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从而增强积极开展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心理训练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过程越充分,越主动,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越完善。
青少年武术训练对于奠定青少年武术基础、锻炼青少年意志、提升青少年武术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能使他们在困难环境中表现出更加坚强的毅力,从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武术教师要根据青少年实际,不断丰富武术训练内容与形式,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创设良好的武术训练情境等,提升青少年武术训练效率。
一、尊重青少年实际,有效推进武术训练
(一)根据青少年生理特征有序开展训练。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期,他们的骨骼逐渐趋向成熟,韧性较好,但缺乏足够硬度;各关节灵活性较好,然而牢固性不足;肌肉富有弹性,瞬间爆发力强,但能量贮备不足,持续力量不足。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如果无视青少年生理特征进行训练,容易对青少年成长带来一定的危害,影响青少年武术后续训练。我们要根据青少年生理特征,有序推进武术训练。“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根据青少年心理特征开展武术训练。良好的心理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青少年心理特征,根据青少年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武术训练。青少年大多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同时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等。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主观能动性,尽量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尊重青少年武术训练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武术训练中。
(三)尊重青少年武术学习差异。每一位青少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特的思想、个性等,武术基础与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根据每一位青少年的学情实施武术训练,尊重青少年武术学习需求。
二、丰富内容、形式,激发青少年训练意识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武术内涵不断丰富,武术形式也得到极大地拓展。教师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武术训练内容与形式,刺激青少年武术学习的激情。
武术训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运动,武术训练的内容与训练方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武术训练的效率。“在训练当中我们应积极的总结经验和规律,不断的改进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青少年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青少年活力旺盛,喜欢追求新奇事物,新奇事物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武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深远的武术文化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然而,在武术训练过程中,一些武术基本动作要经过无数次训练才能得以规范;一些武术套路,青少年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这样容易造成青少年生理与审美疲劳,影响武术学习兴趣,难以保持持久的武术学习兴趣。因此,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武术训练内容与形式,将重复性动作与枯燥的教学内容降至最低。如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穿插花样武术训练,在单调动作训练过程中穿插武术游戏活动等,努力消除青少年武术学习疲劳,刺激学生训练激情。
三、合理运用激励手段,增强青少年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与外在的激励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青少年武术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帮助青少年树立自信,形成持久的兴趣。
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青少年训练表现,及时发现青少年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润物于无声,在无形中帮助青少年树立自信,并且形成深厚的兴趣;要善于用激励手段转化青少年存在的不足。传统武术训练中,教师对青少年存在的不足往往施以严斥或批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自尊,也严重挫伤了青少年武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化批评为激励,化责备为鼓励,帮助青少年逐步树立自信;要善于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榜样是最好的教学资源,生活中的榜样往往会极大地刺激青少年学习的内动力,教师要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如让青少年参与示范教学,评比“学习标兵”等,满足青少年表现愿望,同时对青少年产生辐射效应,形成浓郁的武术学习氛围。
四、创设良好训练情景,激发青少年兴趣
良好的武术训练情境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兴趣,我们要在武术实践训练中积极探索武术情境创设方法。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在长期发展中,武术形成丰厚的文化,每一个武术流派、套路等形成背后都蕴藏着很多传奇故事。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故事创设良好的训练情境,一方面用武术文化熏陶感染青少年,另一方面通过讲述故事将学生迅速带入武术训练中,激发青少年训练热情;
(二)运用音乐创设情境。伴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武侠片也获得巨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武术电视作品,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尤其是一些武侠片的插曲与主题曲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如果我们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更容易将青少年引入训练情境,同时在武术训练中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培养美好的人格;
(三)运用游戏创设情境。武术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运动,也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因此在武术训练中,我们可以运用游戏激发青少年兴趣,如根据武术训练内容,将青少年分成不同的武术“流派”,进行对抗性武术游戏,寓教于乐。通过对抗游戏,不但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情境,也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武术技能,激发青少年武术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善于运用游戏,将武术训练内容有机融合在游戏中,使青少年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青少年武术思维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训练 不足 对策 探讨
一、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篮球意识相对淡薄,训练理念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青少年思想中的篮球意识较为淡薄,不愿意拼全力去进行篮球方面的相关训练,而且他们在日常篮球训练过程中的训练理念不够科学,只是过分注重最终成绩,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坚持长期训练的发展规律,使得最终的训练成效不大,这是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不相符的。
(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不足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篮球运动也日益走向世界,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性,国内外篮球运动者在体能与战术方面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篮球训练只是偏重于对技战术方面的训练,往往忽视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这将导致他们在面临复杂的赛场环境时可能会出现临场发挥不强、应急反应不足的情况。
(三)青少年篮球的技战术水平相对薄弱
大家都知道,篮球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体力运动,需要青少年运用较高的智慧与谋略去思考篮球运动的进攻、防守、排兵布阵等方面的技战术,然而现如今的青少年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来完成高强度的技战术训练,他们的技战术水平相对比较薄弱,这也是与篮球运动所要求的高强度、高速度所不符合的。
(四)教练执教能力有待加强
在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中,教练的执教能力和专业水准对于篮球训练的成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目前,对青少年篮球进行训练的教练大多数是已经退役了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在篮球训练的技战术方面有充分的保障,但是在理论知识方面往往不能够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潮流,而且他们只是运用前人经验进行教学训练,缺乏探究性与创新性,执教能力有待加强。
二、加强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训练作风和篮球意识
我国篮球运动如果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注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不仅仅要培养其良好的身心素质,科学的篮球训练理念,而且更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灵活多变、协调熟练的篮球训练作风,同时帮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篮球竞赛意识,形成其独特的球风,提高其应变能力并增强其必胜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篮球意识需要在日常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然后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来锻炼篮球运动员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做好基础性准备。
(二)加强青少年的身心素质训练,注重营养支持
篮球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要求都比较高,竞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这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快速的应变能力,故加强青少年的身心素质训练,提高其自身篮球运动技能与临场发挥能力至关重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狠抓青少年的战术配合及体能训练量,培养其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素质,同时加强青少年的营养供应,合理搭配饮食,做好科学合理的运动饮食支持,可以帮助青少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而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
(三)加强结合实战的篮球基本技术的全面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战术要求非常高的体育运动,这就要求青少年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必须结合实战要求来加强篮球基本技术的全面训练。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中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运球、接球和传球等几方面,教练要对青少年运动员讲授基本的运球、接球、传球技术,促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动作要领与规范,同时注意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使用,适时进行仿真式的比赛性质的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作速率、熟练程度及应变能力,大大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四)提高教练的执教能力,构建高水平的教练团队
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成效离不开教练的正确引导和辛苦执教。因此,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团队,提高教练的执教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为了促使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层次,就必须加大对篮球教练的引进、培养与资金投入,培养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执教能力,以期更好地指导青少年的篮球训练,进一步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邢金明.辽宁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4).
关键词田径训练青少年训练原则训练问题
田径是一项复杂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针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田径训练时更有其独特的原则和规律,教练员只有充分把握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色,才能高质高效的开展训练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效,鉴于此,本文就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问题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一、 青少年田径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保证训练的系统性
田径运动是一项偏成人的运动项目,具体来说,指的是田径运动员出理想成绩的年龄段一般都是在身心发育完善的成人阶段。因此,在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一定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成绩,而应该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现有基础和现有水平科学引导,保证训练的系统性。田径运动员要想在田径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多年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并充分考虑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阶段的训练与其之前阶段的训练衔接问题。
(二) 保证训练的全面性
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水平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日常训练的系统性是教练员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教练员组织训练内容、安排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三) 保证训练的数量与质量
要想取得良好的田径成绩,必须保证足够的训练数量和良好的训练质量,这是田径训练的基本的原则之一。因此,田径教练员在针对青少年运动员开展田径训练时,一定要科学处理训练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据此对训练的密度、强度做出适当的安排。
二、 田径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训练尽量与比赛相结合
教练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科学处理训练与比赛的关系,并尽量的将训练与比赛相结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又能很好的体现训练的价值。而且,比赛不仅是对运动员日常训练成果的检验,其同时也是运动员进行训练的一种良好的途径,运动员可以在田径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日常训练中练习不到的内容。例如:田径比赛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提升自身的专项素质和动作技能,而且还是运动员积累实战经验、锻炼赛场上的应变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水平和比赛过程中自身心理掌控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比赛作为一种高强度的训练形式,对促进日常田径训练质量的提升和运动员竞技状态水平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日常训练如果只是单纯的训练,而与比赛相脱离,是不科学的。
(二) 训练负荷的安排
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过大的训练负荷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情况造成影响,而且还极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对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训练热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负荷时,切忌盲目求高求快,而不顾运动员实际的身体情况。
另外,过低的运动负荷也不利于运动员训练成绩的提升。部分教练员在安排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时为了避免出现运动损伤事故,而将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安排的过低,这样则不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升。首先,长期的低强度、低负荷的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疲劳,使得运动员的很多日常训练内容逐步成为了机械、被动重复的过程,使得训练内容丧失了挑战性,而不利于运动员向更高层次的提升。其次,低强度、低负荷的训练,也很难对田径运动所需的专项技能的形成有效的刺激,不利于专项水平的提升。所以,教练员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保证训练负荷安排的科学性。
(三) 训练要有针对性
教练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在组织训练内容和安排训练计划时,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各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来设置。例如,每个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如何、技能水平怎样、心理素质方面最需要锻炼的是哪些方面等等都要考虑。而且对同一个运动员,教练员在针对其进行训练时,也要考虑其在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时期,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综合考虑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安排科学的训练计划。
(四) 训练应根据青少年是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科学安排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所以,相对于训练成绩来说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仍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而且除此之外,训练只有依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合理的安排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运动员,其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相对于成年运动员来说要低很多,而且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十分旺盛。因此,只有将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始终置于超量恢复的规律之下,训练才能会有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例如,青少年运动员的肌肉水分含量较多、骨骼也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应以动力性的练习为主,不宜进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另外青少年阶段的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水平还不够,在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所以,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和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借此提高他们的训练兴趣,提高他们的训练热情。只有这样,才会让青少年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均衡、稳定、持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的生理特征
青少年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分化,抑制力较差,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性腺活动加强,神经系统稳定性受影响,掌握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易疲劳。心肌纤维细,心肌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练习时,量和强度的增加需循序渐进。
2.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对情绪和情感控制力不强,如个人在集体竞赛中获胜会“忘乎所以”地欢呼雀跃,也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垂头丧气,失去信心。他们个性很强,心理素质不稳定,承受能力差,大多有怯弱的心理,处理问题易走极端,不考虑后果,但大多数青少年(初中阶段)意志品质的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或教练正确地引导,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青少年篮球训练、比赛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1.训练目标不明确,缺乏精神动力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由于受到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会出现诸如有些队员认为自己技术掌握已经很全面的心理,对基本技战术练习缺乏兴趣;或者认为练习基本功太枯燥,不如比赛有激情,从而训练时装腔作势,敷衍了事,造成篮球技术不全面,动作不规范等。
2.伤病现象挫伤积极性
篮球运动作为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必然会出现各种伤病,尤其是青少年篮球,由于青少年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肌肉的韧带力量薄弱,加之青少年对自己情绪不易控制,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的几率是很高的。对伤病事故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运动员对训练与比赛产生厌烦、胆怯的心理,从而挫伤训练与比赛的积极性。
3.个人主义影响球队战斗力的发挥
好于表现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比赛中经常性地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本身技术掌握不够全面,盲目性的带球突破总是失败占多数,不但影响了整个球队水平的发挥,也使场上队员产生厌烦、憎恶的心理。
4.对裁判或对方队员的恶意攻击
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看到,球类比赛中(特别是足球比赛)一些运动员殴打裁判或双方运动员打架的新闻,像这类恶性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究其原因就是教练员或负责人对球队队员管理不力,缺少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德育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的重要性
1.为我国的篮球运动培养新型人才
篮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是靠队员间的默契配合,通过集体的组织形式去实现目标,它是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青少年感情意志品质的可塑性很强,他们较容易从竞赛中感受到集体气氛,通过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使他们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自己所属的集体,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德育影响的群体,从年轻时让他们牢牢地树立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对于他们成人后的感情影响也很大。
2.德育使青少年篮球队的凝聚力增强
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在集体项目中如篮球运动中起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只有发挥团队凝聚力,以整体力量去赢得比赛。①凝聚力是发挥篮球队集体功能的前提;②凝聚力是实现篮球队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③凝聚力是提高篮球队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3.有利于教练员与队员之间的交流
德育在培养青少年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教练员与队员之间的融洽,使教练员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管理与训练,从而有利于训练成绩的提高。
四、如何在教学、训练中进行德育
1.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直接进行德育
教师、教练员可以多安排一些配合性的项目练习,如二过一进攻练习、防守练习等,培养队员互相配合意识,还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锻炼队员团队协作能力。
2.间接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青少年训练的特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要与技术训练紧密结合,在掌握短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快跑练习,速度训练时练习手段的选择应多样化,练习负荷应有余地,避免过早地单一大负荷速度训练;在力量训练时,青少年不应过分追求发展“绝对力量”,应注意发展全身力量,尤其应着重发展弹跳力量和快速力量,使短跑所需的各部分力量均衡发展;而在速度耐力方面,青少年运动员应有节制,不应过分加大速度耐力负荷量,否则将会导致过度疲劳和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2、青少年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一般身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采用田径多项训练;采用各种球类运动训练;采用各种体操训练。田径练习能更好地促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球类活动能发展运动员的起动速度、反应速度、弹跳力量和协调性;体操练习可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增强上下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专项身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力量训练,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速度训练,它包括反应速度、肌肉收缩速度、跑动速度;速度耐力训练,它是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其代谢因素有二种,即非乳酸速度耐力和乳酸速度耐力。因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选择应以导致产生最大氧债为原则,其方法是采用极限下速度加大负荷重复练习。
二、从生理学角度分析:
1、肌肉特点: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善,肌纤维较细,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而且全身各部分肌肉的生长发育是不平衡的,大肌肉发育较早,生长速度也较快;而小肌肉群发育较迟,生长速度也较慢,又由于从张力―速度关系的曲线来看,力量与速度的关s系是成正比例的(如图),所以速度训练中在发展大肌肉群力量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小肌肉群力量和协调性的练习,但在训练中应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本着多动力性力量练习少静力性力量练习的原则。
2、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心脏的发育仍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肌纤维之间的间质较少,心脏收缩力较弱,主动脉口径比肺动脉小。因此,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小于成人,不过从输出量与体重卡拉奇比值来看,青少年每千克体重的心输出量大于成人。由此可见,青少年心脏发育与其整体的发育水平是相适应的,但由于心脏的发育还不完善,在训练中应掌握住强度大而量小的原则。
3、能量代谢的影响: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除了维持各器官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外,还必须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在代谢方面的这一特殊需要,使他们在运动中一方面对氧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另一方面在运动中能量的动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青少年糖酵解的能力不及成人,所以他们对长时间的最大强度的肌肉工作能力则比成人差。因此在短跑训练中,青少年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要比成人少,且年龄愈小,血乳酸水平愈低,于是应注意训练量的控制,逐步在不降低强度的基础上延长训练时间,以提高他们的糖酵解能力。
三、从生化的角度分析
1、骨骼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有机物质和无机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年龄越小,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成分占比例越大,无机盐比例越小,骨的钙化程度越低,那么就会骨质疏松、弹性大、不易骨折,但受重力影响过大,时间过长时,易弯曲变形,而力量练习是提高速度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力量训练时应掌握适宜的强度,在食物中要注意钙、磷和维生素A、D和胶原蛋白等食物的供给。、
2、青少年肌肉占体重百分比低,主要表现为身体水分较多、肌肉蛋白质少,肌纤维就较为细长,肌肉中磷酸原总量和糖原等含量也会相对较少。随发育肌肉蛋白质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因此,为了肌肉发育和力量的提高,在营养上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质和量的保证。
不同年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
年 龄 肌肉重量的百分比
4岁20
8岁27
15岁 32
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跨栏跑竞技项目对爆发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协调性、节奏等诸多素质均有极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刘翔、史冬鹏、谢文俊等多名优秀跨栏运动员训练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进行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结果。他们在训练中加强体能训练,走灵巧、技术、节奏型之路,都取得了成功。本文拟对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跨栏跑运动员的早期训练更加地科学合理,从而为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今后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一、体能训练方法
跨栏项目是一种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竞技项目,在跨栏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专项体能占据重要结构,与速度、力量等素质紧密联系。不论是100米、110米跨栏跑运动,还是400米跨栏跑运动,它们都属于高度依赖体能的项目,而要进行体能训练,运动员就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机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进行有效结合发展,不论是在大阶段的训练重点上还是每次课的训练内容上都不能分开发展,都应互相结合训练,即: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高体能素质,在专项素质训练中不断加强专项技术,从而达到体能发展与技能发展的相统一。
1、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是以速度力量训练为首要,而速度力量素质取决于神经肌肉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换能力。作为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都不能发挥出最大肌肉力量。基于此,对青少年的力量训练时,要在提高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来发展最大力量,在该训练中等动力量训练是最好的,即在特别定制的等动练习器上进行,集等动、等长和等张于一身,从而有利于增长最大力量。根据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特点,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和加强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其中重点发展躯干力量。从当前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状况而言,许多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都非常重视躯干力量的练习,尤其是核心力量的训练,并且将此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安排和进行。
2、速度素质训练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增加肌肉力量能够使得短跑运动员跑得更快。然而,实际训练的状况是,当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等逐渐增强时,而运动成绩并未取得相应的提高。由此而言,发展速度素质不单纯是力量问题,其在训练时的手段、内容、方法、强度等方面都具有明确性。
3、柔韧性训练
跨栏跑运动员身体核心部位的柔韧性是其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检验跨栏步技术的重要指标。优秀跨栏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优先和重点发展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素质。具体而言,在力量素质和柔韧性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采取快速仰卧起坐、快速仰卧起坐抛实心球和坐上背上压腰等手段;在灵活性训练方面主要采取跨栏坐负重转髋和多种形式的起跨腿技术练习。
此外,结合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展特点以及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在对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腰、髋等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二是要在全面发展身体的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同时,重视核心区域力量的训练发展;三是在速度训练中,要不断加强肌肉收缩速度, 高频率交替用力以及提高跑和跨的衔接能力。
二、技术训练方法
在技术训练方面,教练员应紧紧围绕改进跑的技术与学习跨栏步技术同步进行的训练原则,采用以改进高抬腿跑技术为切入点,逐步掌握跨栏摆动腿的充分折叠技术,最后掌握栏上起跨腿的剪绞与躯干动作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训练程序,从而促使跨栏跑技术训练动作更加的标准、规范。
对教练员而言,要合理有效地安排好跨与跑的专门性练习。当前各国一些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尤为重视跨栏步与栏间跑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强调全程跨栏技术的连贯性。然而,一些技术差的运动员经常出现栏前积蓄速度、起跨时明显停顿、产生飘栏等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在早期训练中建立健全一套循序渐进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使之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发育程度、力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高栏距,从小建立准确、流畅的栏间节奏,始终保持高速跨越栏架,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结构,从而实现青少年阶段专项技术水平的高起点。比如我国的刘翔,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是因为他的110米跨栏技术性非常强,而且他不仅掌握了比较出色的过栏技术,还掌握了很好的跑的技术,他很快的步频优势使他起跑加速和冲刺能力也稍强于国外运动员。
此外,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在110米栏技术训练中需要注意四点:一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加大专项身体训练的比重;二是在技术训练中要重视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栏感的培养;三是在专项力量训练时,要以负重或不负重的模仿练习为主;四是训练手段要多样化,避免以单调的训练手段引起运动员的厌倦情绪和形成速度障碍。
三、结语
总之,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同时,重点发展躯干力量;在速度训练中要不断加强肌肉收缩速度,高频率交替用力;在大量的技术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对青少年训练时,要重点突出速度性力量,特别是专项力量的训练,并且要以负重或不负重的模仿练习为主。此外,在运动员的早期训练中,基本技术在能够符合向前性、直线性、稳定性的状况前提下,可以允许个性技术之间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黄北翔,江广和,杨锋.宏观视角下专项体能训练特征探骊及发展对策研究―茅鹏“一元训练理论”读后.湖北体育科技,2014.11.
[2] 谢恩礼,马恒祥.从刘翔的成功谈青少年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
[3] 张辉.对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科技信息,2011.12.
[4] 方水泉.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6.
[5] 杨明勇,邓国庆,周明.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