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esp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esp理论论文

篇(1)

根据JaneWillis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任务完成后,教师再灌输语言,并对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调整和改正。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准确、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客舱对话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承担不同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真正体会、掌握客舱服务对话的内容和技巧,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Willis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三个步骤,乘务英语口语课程的基本模式如下(以中国民航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第10单元DinnerService,Dialogue1为例):任务前活动(thepre-taskphase)。包括介绍话题、激活语言、准备活动等。如介绍餐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流程,为学生提供常用的餐食英文名称,如beefwithtomatoe(s西红柿牛腩)、sautédicedchicken(小炒鸡肉)、smokedham(烟熏火腿)以及供应餐食的基本句型,如MayItakeyourorder(?我能为您点餐吗?);Whatwouldyoucaretohave(?您想要点什么?);Whatwouldyouprefer(?您喜欢什么?)(。李春尧,2013)任务链活动(thetask-cycle)。首先,学生分组做“餐食服务”的任务。可以将学生分为主任乘务长、乘务长、头等舱乘务员、经济舱乘务员、实习乘务员等角色,教师则扮演乘客角色。学生以2人为一组,向“乘客”供应餐食。其次,学生讨论和反思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让学生从语言、举止等方面通过比对,总结优缺点,形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最后,报告任务过程的收获。

语言分析阶段的活动(thelanguageanalysis)。首先,设计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languagefocusedtasks),如阅读课本上的关于餐食服务的对话材料(Dialogue1),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教授语言项目,而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languageawareness)。(程晓堂,2004)其次,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之下,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学生可2人一组,模拟客舱餐食服务的场景,其中一人扮演乘务员,另一人扮演乘客,朗读对话。教师可以顾问身份,帮助学生弄懂对话中的难点词汇。最后,全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重点交际句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如:I’dsuggestthebeefwithtomatoes(.我建议您尝尝番茄牛肉。);I’msorry,sir.Wehaverunoutofchicken.Canyoumakeachange?(十分抱歉,已经没有鸡肉了。您能换一种吗?);Youorderedaservingoffish,aservingofsmokedham.Isthatright?(您点了一份鱼和一份烟熏火腿。对吗?)。(李春尧,2013)此部分在实际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客舱服务的常见交际句型。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再进行记忆,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好的多。

学生在上述三个步骤中,应以最后一个语言分析阶段为重点,通过归纳重点语言项目,并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做到主动学习和操练。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反思,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时刻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多样化地完成同一个任务。因为在实际客舱服务中,对话情景每次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意味着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别的。

篇(2)

1.教师方面

①教学目标不确定,根据对湖南省内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调研发现,“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但由于各高校的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要求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不同的高校会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分别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在制定“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时会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就是大学基础英语的一种简单延伸,因此,该课程应仍以“英语”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对其会计专业内容只是一带而过,在学习中主要学习对会计专业词汇及句子的简单翻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应该注重“会计”,英语只是作为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该课程应该主要讲的是会计专业内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国外常规会计账务处理和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等,课堂上讲解则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存在,导致了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无法有统一规范的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和高质量的教学大纲,从而无法有权威的教材,影响教学效果。②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英语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翻译+词汇学习”,与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一样。“会计专业英语”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课本进行逐字逐句地进行精讲,大量的课堂时间侧重于对语法的讲解和对课文内容的翻译。因此,教与学常常呈现出一个“口头授予”的过程,无案例分析,无团队讨论,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其主体性难以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③师资队伍不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由“谁”来讲授,一直是该门课程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高校普遍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该由既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的教师担任。但从高校的调研现状来看,会计专业的老师上课,英语基本功欠缺,教授过程就是把课文翻译一遍,词汇中文解释一遍;英语专业的老师上课,其会计专业知识也欠缺,由于会计学有很强的专业性,英语教师教会计专业英语时往往会显得词不达意,无法正确理解和表述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因此,无论哪一种现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效果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2.学生方面

经过调研发现,在本科院校中,许多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对会计专业英语课并不重视,有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英语就是“会计+英语”,简单地把会计科目由中文变英文;也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根本不会有机会用到会计专业英语,因此他们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实际用处不大;更有同学为了毕业,只注重四六级的英语学习,完全认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不必开设。因此,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本课程的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ESP理念下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引入ESP理念到“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优化,能让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因此,针对目前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明确教学目标

语言学家Streven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别要求而设计的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必须要与通用英语有所区别,是为了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而设计。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应培养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会计理论、处理涉外会计实务的能力,从而构建起“会计”知识与“英语”语言之间的桥梁。因此,会计专业英语应是为使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西方会计的专业知识,加强英语语言与会计专业之间的整体联系,从而能够在英语中体会和理解会计,在会计中学习掌握英语,达到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会计文献和使用英语处理会计工作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2.教学方法多样化

基于人们开始强调学习者个人的需求和兴趣,良好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入ESP教学理念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方法还是需以讲授法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堂上对一些高难度的专业词汇及句子予以解释和翻译。同时,每堂课开始时,老师设计好问题进行上次课的复习提问,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工作,达到学生熟悉记住会计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了解国外会计理论及实务的目标,使学生能认真对待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另一方面,采用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加以辅助教学,如在一学期的授课中,应至少安排一次全英文的案例讨论,要求学生查找最新的会计专业的英文文献进行团队分析讨论,然后,由各团队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该案例的英文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促使学生了解最新的会计专业领域研究动态,以及了解国内外会计处理差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达到ESP教学目的。

3.提高教师水平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ESP教学理念实施的保障。作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们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处理的异同,同时,又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经过对师资现状调研发现,会计专业的老师上“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比例居多,因此,加强会计老师的英语培训是改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利用假期让英语基础较好的会计专业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进行针对性英语强化培训,主要学习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了解会计方面的最新研究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聘请外教,同时配备本校的会计专业老师进行跟班听课,这样,对本校的会计专业老师而言,既可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也可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开拓视野。随着CPA(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专门英语测试考试的增加,以及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考试在我国的不断扩展,高端领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工作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

篇(3)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现状及ESP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从1997年诞生至今,作为承担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新生力量,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致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于独立学院的定位和自身的特点,其生源质量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许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两级分化严重,学生课堂自我约束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差,而且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我们看到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大部分独立学院仍然坚持进行普通英语EGP教学,一些院校ESP教学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是都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分级教学改革为例,大学新生按高考英语成绩或期末考试成绩择优,高考成绩达到120分的,或者第一学期英语期末成绩达到优秀的,可自愿参加四级强化教学班并提前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周末有专门老师负责四级辅导,四级考试通过后可以申请免修大学英语,其余大部分学生在大二上参加四级考试,通过者都可申请英语免修。虽然2012级两期强化班的四级通过率分别达到84%和92%,但是英语课程免修后学生目前还没有可以选修的其他后续英语课程,ESP教学完全还未起步。为了更好地了解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笔者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3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对诚毅学院基本可以代表文科、理科英语平均水平的金融专业和航海专业2011级240名学生进行了逐年调查,表1是部分调查结果。从表1明显看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逐年下降的(英语学习兴趣强的大一有35.5%,大二只有23.3%,到了大三降为9.5%);英语学习动力也是逐年减弱(动力强的学生大一有22.8%,大二有17.5%,大三只有6.3%);在大学阶段感觉自己英语水平进步大的学生比例不高(大一有32.1%,大二有27.1%),约一半学生认为英语进步一般,不少学生还认为英语水平有所后退(到大三时高达26.4%);许多学生对英语课程设置满意度一般,感觉满意的学生也逐年减少;认为有必要开设ESP课程的学生从大一40.0%上升到大二63.8%,到了大三竟然高达85.0%,说明学生对ESP课程从低年级开始的不了解、不在乎到高年级接触专业英语后产生了迫切的学习需求。如果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完全是普通英语EGP课程,就会造成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英语学习无法有实质性变化,容易产生疲倦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将成为许多学生英语学习的终结。这必然影响独立学院对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充分考虑到三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但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合理设置英语课程,积极开展一些实用性强的ESP教学,以满足学生实际工作生活需求。

(二)教师情况调查

目前,福建省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大多数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人才,英语语言文学基本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胜任英语基础教学不成问题;但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不具备其他学科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也没有ESP教学的实践经验。因此,ESP教师队伍无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还是教学方法上的研究都需要大力提高,这也是许多高校ESP教学迟迟无法起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欣喜的是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化,可塑性强,经过培训大部分教师完全可以从EGP转化为ESP教师。例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75%左右的英语教师在35岁以下,职称结构也大部分是讲师,不管是角色的转变还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年轻教师都有很强的适应性。从上述ESP的定义可以看出,ESP课程不需要涉及很深奥、很系统的某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一个过渡课程,ESP课程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ESP课程关注的是大多数学习者的普遍需求,要求专业性不强、受众广、适用性强,例如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和科普阅读等。这类课程不涉及太多太复杂的专业知识,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完全可以胜任。狭义的ESP课程指的是为专业性强的学习者设计的,针对人员少,需求细化,学习目标明确单一,例如航海英语的口语课,从学习内容和目标上都不同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语课。对于这类ESP课程,关键是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控制难度,如果太难了就几乎等同于专业英语,不属于大学英语教学范畴,而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应该也能够胜任难度在专业入门阶段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根据Hutchinson&Waters的观点:“ESP可分为职场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职场英语可是岗前培训性质的,也可以是高校的ESP课程。”[8]从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需求考虑,职场英语可以成为某些专业ESP教学的首选,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

(三)教材使用情况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主要是针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例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先后使用了好几套教材,分别是《21世纪大学英语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和《新视界大学英语教程》。这些教材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内容,每单元的生词和高中英语词汇重复率高,教材中介绍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点大都是复习高中英语学过的内容。通过对2011级金融和航海专业24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经过2年大学英语学习后,许多学生对英语课程满意度不高。其中,6%的学生认为教材毫无难度,都是高中阶段掌握的知识,没有参加课程活动的兴趣,对教学内容非常不满意;3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都是曾经学过的,大学教师对语法和知识点的讲解还不如高中教师讲得仔细全面,认为英语课没有挑战性,对教学内容不满意;38%的学生认为虽然很多内容曾经学过,但是大部分都忘了,现在复习一下很好,学习压力不大,准备努力通过四六级考试,对教学基本满意;19%的学生认为很多英语知识自己还没有掌握,需要加强学习,大学英语内容丰富,对教学内容很满意。从许多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都渴望改变这种现状,特别是独立学院要想发挥自身优势,势必要扬长避短,不能照搬一本和二本学生教材,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独立学院学生教材。目前市场上通用英语EGP教材五花八门,可选择范围广,而ESP实用教材十分短缺,迫切需要组织教师自行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ESP教材。对于狭义的ESP,Ellis和Johnson认为编写教材要注意几个原则:“语言必须包含学习者的学科专业中常见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内容必须和他们学科有关联,但选择的主题和设计任务的目的是促进学科专业所需要的语言能力的训练。”[9]而对于广义的ESP,Lewis和Hill对ESP教材的衡量标准是:“教材能否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和研究兴趣;教材是否和学生的专业以及需求有关;教材是否有趣;教材是否有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任务和活动。”

三、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一)英语分级教学是教改的前提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专业特点,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计划分三个层次进行分级教学,各层次教学要求如下:第一层次:(较低要求)术科本科专业学生,修满14学分,安排218学时,教学内容为大学英语预备级I,II级;大学英语综合I,II级;第二层次:(一般要求)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学生,修满16学分,学安排272学时,教学内容为大学英语综合I,II,III,IV级+B.+C+D;第三层次:(较高要求)非英语专业高起点本科学生,修满16学分,安排272学时,教学内容为大学英语综合I.II.级+B+C+D+E。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A类课程综合英语、B类语言技能类、C类语言文化类、D类行业英语类和E类学术英语类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对于每一类课程学生具体可选的项目如下:A类综合英语:大学英语(读写),大学英语(听说),大学英语(4,6级训练);B类语言技能: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口译,英语写作;C类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英美影视欣赏,英语散文欣赏,英美小说选读;D类行业英语:会计英语,金融英语,IT英语,商贸英语,法律英语,航海英语;E类学术英语:社科,人文,管理,理工。对于所有三个层次的学生来说,A类大学英语综合I.II.级是必修课,除了通用英语EGP教学,还增加英语四六级专项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到了大二阶段,第二层次学生可以选择继续A类课程,目标仍是四六级考试,或者选择BCD类。而第三层次学生则自愿选择BCDE类课程,不论是EGP方向还是ESP方向,只要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开课要求,学院就应该满足学生需求。

(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教改的重点

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内容来说:A类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不论是听、说、读、写训练还是四六级训练,大学英语教师早已驾轻就熟,完全能够胜任;至于B类语言技能类、C类语言文化类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大都是语言学或英语和文学相结合的硕士、博士人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据各自研究方向选择一门课程教学应该能够胜任;对于D类行业英语类和E类学术英语类课程,若维持当前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现状,能够胜任此类课程的教师实在凤毛麟角。因此,笔者认为近期大学英语教改的重点应该放在ESP教学的研究上,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论教改坚持EGP方向好,还是ESP方向更好;只要市场有对ESP人才的需要,学生有对ESP课程的需求,大学就应该有能力开设并开好ESP课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至于坚持什么方向,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课结果告诉我们答案。在教学中ESP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还要设计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ESP课程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新领域的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应用来保证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最多只能有30%左右的内容用于专业介绍上,这就要求ESP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既不可沿用普通英语教学方法,也不可套用专业英语的翻译教学法。例如主题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交际任务主题,将学生分配成任务承担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训练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另外,问题教学模式和任务教学模式也适应于ESP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有大量语言实践机会,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合格的ESP教师队伍是教改成功的保障

大学英语教师对ESP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培养合格的ESP教师队伍是教改成功的保障。由于大部分的ESP教师都是具有英美文学和语言学学历背景的英语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长期以来进行的是普通英语教学,短时间内学院必须统一组织ESP教师学习,建立ESP教学理念,尽快走进ESP课堂。对于这点,日本和台湾有很多大学的做法可以参考,例如台湾成功大学提出:“一开始不给ESP课程新教师安排很多工作量,而是让他们进修一些ESP相关课程。例如每周安排有相关ESP文献阅读和讨论,组织学习ESP理论和教学案例。他们还要求新ESP教师到自己敢兴趣的专业院系旁听相关课程,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但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困难和需求,以确定教学重点。”[11]首先,ESP教师要努力自我提高,要争取早日胜任ESP课程,通过自学、进修或培训等尽快丰富专业知识结构,借鉴国内外成熟的ESP教学模式。其次,同行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进步途径,ESP教师们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时间进行学术交流或课堂教学观摩。再次,ESP教师还要主动寻求专业教师合作,特别是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合作的过程也是完善自身能力的过程。最后,高校的领导层在组建ESP团队时,应该有意识地吸收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采用外聘等方式将一些资深的ESP实践者补充到教师队伍,负责实践教学环节。

篇(4)

I.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four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the base of necessary phonetics, large vocabulary and good grammar, But this is not the final purpose. The final purpose is to lot let students be able to use the language.  

篇(5)

 

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培养的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立足本地,依托本地行业需要,并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根据近三年嘉兴市人事局的《人才开发紧缺专业目录》分析,每年嘉兴市的人才需求虽然以贸易类,管理类,服装类等为主,但是在对应聘人员的外语要求上,"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口语流利"等词句频繁出现,这表明嘉兴市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这些特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积极配合进行了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以外语教学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将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外语学习中,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20世纪以来,各类专业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蓬勃发展起来。

本论文所讨论的ESP怎么写论文,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一 ESP教学在嘉兴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嘉兴目前有四所高校,分别为嘉兴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后两所为本论文研究分析的重点。由于嘉兴学院ESP教学开展情况较早,本文也略作介绍,为两所高职院校ESP教学提供经验。本论文重点对两所职业技术学院从事ESP教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29份。本次问卷共设计问题15个,其中涉及教师年龄,职称等结构问题,并对教材选用等问题也做了简单调查。

嘉兴学院现有41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专业英语ESP课程涵盖了全部的学科,有些专业,除了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外,还开设有双语课程。如电子资讯工程专业就开设了计算机通信网和通信原理两门双语课程,其中通信原理学分为3.5, 计算机通信网学分为3,于此同时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学分为2分。有类似情况的专业还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而对于这些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则在各个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所体现,以《电气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例,该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本词汇,能阅读一定英文专业文献,有一定用专业英语进行独立交流的能力;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专业英语词汇、句型,,能够熟阅读本专业的有关科技文献和论文,具有一定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

不管是开设课程和开始时间上来看,嘉兴学院的ESP课程都在嘉兴四所高校中走在前列。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有36个专业,ESP课程设置历史较短,涵盖面较小,其中以信息与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下设10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维护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文秘专业四个专业设置有ESP课程怎么写论文,设置类别为专业选修课,学分为3-5分不等。而其它六个专业,一半专业只在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了对外语的要求,如“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英语等文化基础知识”等,剩下一半专业,没有提到任何英语要求。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15个专业,其中6个专业开设有相关的ESP课程。

二 总结该地区高职院校ESP教学存在问题

从对以上两个高职院校ESP课程设置研究分析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1 ESP 课程设置在高职院校的缺失

高职院校承担地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和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大差别就在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根据“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胜任社会和服务企业的需要,尽快发挥长处,体现高职学生的优势。以计算机行业为主,目前大多实行软件外包,外语成为项目开发过程中关键性因素之一。从事这些项目的技术人员只靠掌握的有限的计算机词汇或者字典等工具,是远远不能够读懂和理解该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的。所以,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能够在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水平上都比较突出的学生,是适应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因而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地培养该类人才,开设ESP课程。

通过调查,嘉兴两所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ESP 课程十分有限,明显不能够满足社会和当地企业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2 高职院校从事ESP教学的师资匮乏

师资问题是ESP课程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等问题的制约,我国目前从事ESP教学的教师出现两种模式,即英语教师任教专业性强的专业英语和专业教师并且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教师任教专业英语。不言而喻,无论哪种模式,都具有其优势和劣势。而从问卷来看,嘉兴高职院校目前从事ESP教师现状分析如下:目前高职院校从事ESP教学的教师70%以上年龄分布在40岁以下,从教10年以内的占据60%,职称结构多为讲师及以下,学历均在讲师层面上。而对于是否参加过任何ESP教学交流活动,只有50%以上教师表示参加过校内的ESP教学交流活动,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都无人表示参加过,更不要说有参加国内ESP教学经验研讨会等经历了。

3 教材老化,形式单一怎么写论文,并不能体现该行业最新成果

从嘉兴学院使用以及推荐的相关教材来看,教材的出版时间都已经偏早了。从问卷结果来看,目前学校使用的都是出版社出版教材,只有少数老师会增加些补充资料;只有25%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比较满意,其余都不认可目前使用的教材;12%的教师认可目前使用教材能够体现该行业最先机成果和思想,其余都不认可;18%的教师认为教材来源于真实语言素材。所以,从以上内容分析来看,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相对与发展很快的技术事实而言,可谓内容陈旧,不能够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4 测试和评估方式单一

评估测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评估教学质量,进而让教师了解下学生学习的情况,并根据这个回馈及时改进今后阶段的外语教学。

通过对相关任课教师的采访,目前,采用的最多的考核评估方式还是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既主要以成绩测试为主。也有些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的评估方式。

三 改善ESP教学不足的建议

1 根据院校自身发展和教育目的要求等,参考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当增加ESP 课程设置

ESP既是大学公共英语的延伸,也可以称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结合与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都是很好的机会。重视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的,适当增加ESP课程。

2 校本培训是解决师资匮乏的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从年龄结构来看,该地区从事ESP教学的教师队伍年轻化。但是年轻人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优点,因此,不管是英语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开展跨学科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ESP教师。

受到工作时间和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的成长和完善都可以在校内完成,即实现校本教育。校本教育体现方式为跟班听课,教师交流等。具体实施的时候,在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如果时间和其它客观条件都允许的话,可以尝试同地区间的兄弟院校的校本教育。如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等,都是可以加速培养合格的ESP教师的便捷方法。而对于教师资源相对较多的同一地区的兄弟院校怎么写论文,则可以尝试校级互聘。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师资源匮乏的院校的这一不足,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无形中增加几个院校教师之间的额交流,这样无疑可以达到培养相对落后院校的教师的目的。

3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搞好ESP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在高职院校ESP课程的教材选择上,可以增加教师的自主性,教师既可以选择最能体现本行业发展现状的教材,又可以参考本校学生的英语现有水平,来选择补充的教学资料, 这也响应了英语教学和ESP教学要求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数据要“真实”的原则。在选择使用的ESP教材的时候,可以突破形式单一的事实,教师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也可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相关单位的现有资源,使ESP教材多样化,社会化,生动化。

4 完善评估方式

目前,ESP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评估、考核的过程中,随时关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注意该课程考核、评估的过程,而淡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提高平时成绩。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汪乔山.大学英语改革背景下的ESP教学思考 [J]教育探索 2007年 (10)

[3]刘洁.高职ESP教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

[4]秦秀白.秦秀白英语教育自选集―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5]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6]浦晓燕王静陈龙今年我市紧缺专业人才8000余名外贸人才需求量最大[OB/OL]. china.zjol.com.cn/05jx/system/2007/03/16/008255680.shtml

[7]学院简介[OB/OL]. jxvtc.net/2009_xygk.asp

篇(6)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间商务活动的日趋频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转向外向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正在改变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影响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其特征之一就是各种形式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出现,其中最热门、发展最迅速的当属商务英语。但是,由于各校的教学背景不同、办学经历不同,对商务英语及教学观也有差异。因此,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来看,教学模式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宽,课程门类不断增多,在ESP需求分析理论下探析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而有积极意义的。

一、ESP教学理论依据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教学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 )、商务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and Economics,简称EBE)、社科英语(Englishfor Social Science简称 ESS )。ESP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有一整套教学方案、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同时它又是一种英语教学的途径。ESP教学主要有四个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 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相对。

ESP教学更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由于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备受世界各地学习者的欢迎和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二、ESP教学需求分析理论及实践

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核心,也是ESP区别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需求分析是确保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而需求分析的关键就是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与社会和他们自身所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由于在商务英语领域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比其它ESP分支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更难以预测,因此需求分析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商务英语ESP教学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需求分析涉及到教学活动前和教学过程中对客观信息(如外语学习者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和目前的外语水平)和主观信息(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的数据的收集。目前在需求分析的大框架下,有许多不同的需求分析方法,各种方法的范围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目标情景分析法(Target-situation Analysis),现状情景分析法(Present-situation Analysis),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分析法(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es)等等。

虽然学者们对需求分析的含义、内容、方法等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普遍认同的是: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调查分析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要使用到的语言,而仔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现状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完整的需求分析应该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并尽量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工具了解和获取多方面的相关信息,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为我们ESP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ESP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学生中作了调查。对于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方面设问以及企业需求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中我们能看出:46%的学生在读、写方面表现出对自己在专业术语方面困难很大,19%的学生体现在商务知识方面。在学生的平常写作中,多采用EGP词汇,专业性的词汇运用频率不高。体现不出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

在了解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能适应目前工作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23%的学生,能用在校期间的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满足岗位要求。75%左右的学生还不能胜任。而当代很多企业也都把英语能力视为员工的基本素质,员工英语水平的高低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和地位。员工的工资,职位与未来发展,也与英语水平紧密相关。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ESP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上对ESP教学理论和需求分析的认识与实践,是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ESP教学模式构建的一种指导。“模式”是英文model的翻译,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它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在具体构建商务英语ESP教学模式时,需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理论依据

ESP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ies)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主要的理论依据都侧重于学生实际的认知信息,教师应当将有意义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将两种知识结合运用的倾向。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模式的机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目标。ESP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对外语人才需求类型的不断变化。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共同发展、互为补充借鉴的今天,更需要能用应用外语与相应淋浴的专业人士经行专业沟通与交流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正契合了不断创新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而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目标在于拓展学生的关于商务运行机制的知识术语,让他们了解各国的习惯做法,尤其是说英语国家的一些商业管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商务英语教学应尽可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商务文化、公司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从事商务活动的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专业术语和商务知识。

(三)操作程序

ESP教学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这种程序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服务的。在此,可以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见下图)。这个操作程序遵循“资讯、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实践、巩固、拓展迁移这一完整的行动序列。“资讯”就是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商务英语教学来说,可以通过对学生,企业是社会的调查,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用需求信息指导以下的操作程序。然后根据各专业领域发展水平,英语在各领域的应用程度,来建立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机制,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接下来进入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具体操作阶段,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到所学专业英语中。论文参考网。然后又针对性地强化练习,经过遗忘与记忆的过程后形成习惯性思维,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会自觉地将英语应用到所需的专业领域,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同时,为了能保证各环节能满足各方面需求,要增加一个对所有环节进行反思、实施“控制”的心智操作功能,并使其成为整个思维运行过程监控的核心。

(四)实现条件

根据商务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其教学必须改变传传统的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或者商务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把商务技能的培养和语言的运用融于一体,把语言技能的训练设置在范围广泛、情景真是的商务情景之中。要实现这样的教学需求,必须要优化教材,改进教法,改善教学场所。

商务英语的教材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增加学生的商务知识结合起来,以主题单元为主,内容涵盖面试、公司管理、商标、经贸、商业文化等实际工作中要涉及的各个领域。目前可以采用以主题学习单元为主的商务英语类教材,如《新编商务英语精读》、《剑桥商务英语》等。

在教法方面,因由归纳、演绎、分析等传统方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转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分析入手,设计各种商务情景模拟,布置各项商务仿真任务,组织各类与商务相关的专题讨论等。例如“商务谈判”单元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任务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提出谈判主题和任务” →“实践谈判任务” →“展示谈判活动” →“巩固拓展主题” →“总结评价”。

教学场所是ESP教学的硬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这些教学场所也要随着教材、教学方法等软件的更新而不断改进。如数字语音室、商务洽谈室、模拟秘书办公室、同声传译室等。这些多功能一体化教室能兼备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拓展范围,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到企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实体现商务英语的运用。论文参考网。

(五)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评价的内容侧重于学习效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师评价方面,我们可以将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来进行教学评价。论文参考网。在学生评价方面,则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竞赛测试,企业实践等形式,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四、结语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ESP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作为英语专业课的商务英语课程,其教学模式也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商务英语ESP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完善,今后需要将ESP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更多地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蓉. ESP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 科技文汇,2010,3.

[2] 谭纯艳. ESP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2010,7.

[3] 阮绩智. 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2009,9.

[4] Ellis M .Johnson 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篇(7)

   英语是会计专业会计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课程的整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为外国的会计人员将有更大的需求。因此,高品质材料的发展无疑将直接影响到会计英语教学质量。会计专业地位和英语教材提供的会计界的问题有很多的英语教学,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好材料。教学难度太大。现有的会计专业英语教材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英语基础低的问题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不能满足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学高职阶段。教学定位模糊。不从职业取向的教学效率低,导致现有的材料看,学生的语文能力差,无法适应职业培训和实用技能型会计人才。旧的教学内容课余锻炼。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答案基本配置,选择,翻译句子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和会计实务等练习很少参与的情况下,内容陈旧,应用性不强。

    研究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为特定用途的缩写。哈金森和沃特斯说,ESP教学首先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英语;二,ESP教学必须根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需求分析,包括目标和学习需要的分析。丁教授方需要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类型。需要的社区,其中有两个,一是外国政府或其他需要政治目的;第二,社会机构,如公司,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其他需求。高级会计英语教材发展计划对现有的会计英语教材的不足之处,我认为,职业英语教学会计的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在理论的指导1需要在ESP的分析,我认为职业用英文写会计教材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在由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对外语技能的需求近年来已呈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

篇(8)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成果论文(项目编号:SZ151261)

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高校近年来在外语人才培养、外语课程设置、尤其是英语教学方面都进行了积极调整,大力开设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培养既精于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用英语进行流利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研究显示,ESP教学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学分离、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运用CBI 理论,即内容依托教学法来开展ESP教学,通过理论论证、实证研究来建构基于CBI主题模式的新型ESP教学模式。

1 理论研究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不仅注重学科专业的学习,更注重语言技能的掌握,是两者充分结合的语言实践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ESP有四个特点: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课程必须在内容即主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重点应放在使语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必须与通用英语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可以只局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和任何一种教学法结合。三大涵盖领域:科学技术、商务经济、社会科学。本研究将选定科学技术学科中的医学专业英语这一具体分支,以点带面开展ESP的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CBI即以某学科内容为依托来开展教学,通过把教学重点从语言本身转变到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言能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当所获得的学科信息与学生个人学习需求、学习目的密切相关时,语言习得的效果会更好,语言学习的动机会更强烈(Snow, Met & Genesee, 1989)。CBI有三个要素: 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四种: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专题模式。其中,主题模式是指语言教师根据学生主体需求,选择涵盖该学科专业内容的各类主题、话题的目标语原创材料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语言技能训练,旨在以语言作为获取新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学习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比可以看出,ESP和CBI在需求分析、学科材料的选择上具有共通性,都是要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都会结合某一学科的专业内容,都具有和别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开放性,最终目的都是要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英语的综合技能,两者的契合度以及CBI主题模式的良好操作性,决定了医学专业英语与CBI主题模式结合的可行性,接下来将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其有效性。

2 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

受试者来自某高校本科三年级学生,经过严格的学习动机和语言能力测试选出100名学生,其中参加CBI主题教学的实验班和实行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学生各为50人。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定量研究包括一系列以测试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的实验;定性研究包含对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在实验前期和结束后分别测试其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动机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加以对比。

(三)研究过程

1. 文献综述及设计问卷阶段:

查阅、梳理文献,并从整体上设计本课题以及相关调查问卷、学习动机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测试试卷。

2. 课堂内容设计与授课过程

本研究以CBI主题模式为框架,结合Stroller & Grabe提出的6-T教学法指导高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以医学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主题(theme),以病房情景英语对话为课文内容(text),以针对病房内的病史询问、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话题(topic),以积累专业术语及提高医学文献阅读能力为任务(task),以了解人体各大系统常见疾病为线索(thread),从基础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过渡(transition)到医学文献翻译及英语医学论文写作。实验组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按6-T法则围绕某一主题设计教学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主题研究任务、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对照组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医学专业英语精读及听力课本进行,教师主要采用语法―翻译与听说结合的授课方法,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为辅。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项目最后会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第二次学习动机及语言水平测试,并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同时收集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对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4. 总结评定阶段。

根据研究结果,评定ESP中CBI主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对受试者学习动机、学习情感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变化进行评估,探讨该模式的优劣及影响因素。

(四)启发

研究显示,ESP中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打破了ESP教师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内容、以英语为工具的有效教学方向发展。数据显示,73.6%的ESP教学以医学词汇讲解、长难句翻译法组织课堂,刻板枯燥,反对者高达89.3%。ESP中CBI主题教学模式兼顾语言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结合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有83.2%的学生反映在新模式下学习主体性增强,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学习效果良好。此外,医学院校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基础阶段的学习,多数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具备相对扎实的英语基础功,为CBI主体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基础,迎合了学生更高的英语学习需求。

3 结论

理论以及实证研究都证实了CBI主题教学模式应用于ESP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ESP课堂发生学生为主的翻转,具有积极的改革、实践价值。尽管本课题选择医学专业英语对ESP进行个案研究,但课题的整体思路以及实证方法对其他专业的ESP教学,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会计英语、护理英语教学等都会有所启发,有利于不同领域ESP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Snow, M.A.,M. Met &F. A. Genese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in second/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TESOL Quarterly 23. 1989.

篇(9)

一、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也称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社会对掌握专业技能和具有良好英文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刘润林(1996)指出:“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将结合得越来越紧密,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后,应进入应用提高阶段,结合各自专业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为满足高校英语课程的要求,ESP教学在大学高年级以及研究生学习阶段推广,作为英语高级应用阶段的必修内容,已成为官方和外语教学界的共识。

目前国内对于农林类院校ESP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几乎空白。随着中国加入WTO、科技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与国际进行学术交流、农林副产品贸易的机会日益增加,引进国外先进农林技术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故对于农林口ESP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了解目前农林类高校中ESP的课程设置现状尤为重要。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选取全国12所农林类院校的612名学生和77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根据课程设置理论,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他们的ESP课程设置现状及需求之间的差异。

此次调查的地域范围较广,遍布华北、西北、江南及华南地区,且学校的层次较多,涵盖了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一般本科院校、211及985重点院校以及高等研究院(所)。故调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且全面地反应全国范围内这些院校的ESP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需求。

三、结果及分析

调查中,师生对ESP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看法一致,都有超过80%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ESP课程。师生们都认为把ESP课程开设在大二、大三最宜,其次研一。39.13%的学生及32.89%的教师认为51~80个课时为宜,其次是81~100,师生分别占比31.58%及24.92%。所以,就目前农林类高校的师生需求来看,课时量的诉求较多,课时数量需求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它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学生卷的调查结果中被选率的一项是“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达到了60.4%;排在第二位的是“能看懂英文文献”(58.6%)。而教师卷中,“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和“能就本行业的话题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与口头交流”占了同样多的比例,为60.5%。所以,师生们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普遍较高,在语言与内容输入上达到了很高的要求(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但是,他们的教学目标期望也没有过分的高,对于语言与内容的输出方面(能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要求放得相对较低(学生卷41.6%,教师卷50.0%)。

(二)教师

最受学生青睐的ESP任课教师是专业教师,在学生卷和教师卷的调查中其均有绝对的优势,约占50%。因为虽然ESP教学的落脚点是英语,但它是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较多的专业课教师英语水平有限,特别是老教师,所以出现了由各教师共同承担ESP教学任务的选择,在学生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9.1%,在教师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3.38%。

(三)教学材料

师生倾向于选择专门的ESP教材作为教学材料(学生卷71.2%,教师卷65.8%)。由于根据教学大纲编撰、条理清楚、章节丰富,有较固定的教学安排等优势,且因为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使得专门的ESP教材尤为最适合的选择。其次,英文期刊论文成为了仅次于专门ESP教材的第二选择(学生卷所占比例为47.4%,教师卷所占比例为59.2%)。因为教材的编辑、出版及改版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在知识的更新速度上会有一点的弊端,而以英文期刊论文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是最好不过的了。因其更新速度快,搜集方便,且在专门用途英语学习之余还可以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故可作为专业知识的良好补充。

(四)课程类型

调查得知,学生青睐的课程类型依次为:口语课>视听课>文献阅读课>写作课;而教师青睐的课程类型依次为:文献阅读课>视听课>写作课>口语课。两者相比,差异最大的为对口语课的需求。因此次受试的教师79%为专业教师,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有限,能用英语教学的人很少,所以他们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重视内容教学,文献阅读课的选择率最高(59.7%),并且他们难以开展口语课程,也由于教师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外文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实际需求会比口语要大。然而,学生对此的反应则截然相反,他们对口语课的选择率最高(72.1%),学生们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出来很重要,并且在国内高校中,英文交流氛围有限,使得学生更加缺乏口语运用的机会,从而导致了与其他语言技能相比口语偏弱,他们认为正是缺什么就需要补什么,使得他们与教师的选择成了恰恰相反的局面。

(五)教学方法

名学生最倾向于(79.7%)采用情景教学法,而教师中有71.1%倾向于选择内容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法已经失去了它的优势,仅占1/4。情景教学法一直以来收到学生的青睐,因为它能让学生在创造的情景当中产生更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ESP作为专业知识与英语的结合体,故也是种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法,所以在ESP教学中,内容教学法也常被采用。此外,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诸如视频教学法(如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根据英文说明做实验等)、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学生解疑释惑为辅(如教师传授技巧与学习方法,学生靠课后自学)等建议。

(六)课程考核

最被接纳的课程评价方式为“笔试+口试”,学生卷中的选择率为63.31%,教师卷中的选择率为52.00%,均过半。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考查传统的阅读书写和词汇能力,又能够弥补传统考查方式中对于口语能力缺乏的不足,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两者在最终考核结果中所占的比例来轻松有效的控制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这是最被大家接纳的考核方式。其次,在高校中,论文作为结课时的考查方式也有时出现,教师比学生更倾向于采取论文的课程考核方式。

(七)应用

专门用途英语的应用,是学习者对于ESP学习的目标需求。调查得知,他们希望将ESP最地应用于学术交流,因为学生卷与教师卷中此项的选中率相当高,分别为78.2%和76.3%。该题各项的被选率很高,最后的累积个案百分比都超过了200%,这说明了学生及教师均认为这三项应用都很重要,都是他们的对于ESP学习的目标需求。

四、发现与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1.目前国内农林类高校的ESP课程开设率及课时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少既对专业知识熟,又能胜任英语语言教学的教师。

3.目前所开设的ESP课程类型多为文献阅读课,学生需求的口语课开设较少。

4.教学方法偏重内容教学法而轻情景教学法。

5.ESP课程考核方式多为笔试或“笔试+口试”。

6.专门用途英语应在学术交流中应用率不高。

5.对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此前的现状及需求调查,发现了目前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现提出如下建议:

1.普及ESP课程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课时量。学生希望将课程开设在大二、大三和研一,并且以51~80个课时为宜。

2.选择英语水平好的专业教师或有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授课,此外可对年轻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语言教学技能。

3.应多开课口语课与写作课,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4.在教授语言及知识的同时应注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查显示情景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有利。

5.考核方式应脱离传统,走向多元化。除了笔试、口试、论文等考核方式,学生还建议采取实验操作、做课题汇报等方式。

6.应在课程中多提供给学生学术交流的机会。

六、结语

课程设置对于ESP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调查从学生的需求分析出发,发现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学生的主要诉求,为农林类高校ESP课程的开设的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为ESP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此项工作得到中南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创新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ssxt020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篇(10)

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01).

[2]蔡基刚.学业用途英语、学术用途英语及优质外语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4,(03).

[3]蔡基刚.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05).

[4]Jean-LucPenfornis.Vocabulaireprogressifdesaffairesetcorrigés[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基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张雪红.基于中国情景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7]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108-110.

[2]王宏.论高校CAI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67-69.

[3]陈晓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5(4):50-52.

[4]黄玲花,屈思敏.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1):218-219.

[5]李一梅,熊言林.高等师范院校使用课件教学情况调查及其对策[J].化学教育,2011(10):59-63.

教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2):25-26.

[2]毛振明等.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2):78-79.

上一篇: 党建指导员材料 下一篇: 帮扶老党员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