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7: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

篇(1)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篇(2)

尽管如此,中国电视依然不放弃对评论节目的探索与追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自1994年4月推出《焦点访谈》节目至今,近15年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评论新路子,使中国电视评论节目有了实质性的飞跃。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回过头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规律与特点了。

一.优化选题是搞好评论的基础

评论是一种重要而难度较大的宣传形式,因此,它需要编辑记者把握选题,即: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与中心工作以及在改革开放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精心筛选题材、全方位提炼主题、找准切入点,因为这是评论节目能否在观众中产生较好效应的第一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虽不能说它所评述的题目100%都是准的、好的,但起码90%的题目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有的还在观众中形成了经久不息,街头巷议的传播效果。它的选题范围包括经济现象、社会问题、国际风云、环球教育、法制楼市等等,其题材之广泛,提炼之精确,表达之透彻,评论之精辟足见采编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把握好电视评论的分寸与特点

就内容而言,能够进入电视评论的,多半是属于值得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也多半需要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即相对的理论色彩。但理论色彩过浓重又无法体现电视是以画面说话的特色。这里有一个淡化理论色彩,突出电视色彩的分寸问题。

《焦点访谈》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本来许多都是理论味儿很浓的话题,但却往往把一些深奥的道理通过被采访者的话说出来,这样,深奥的理论因变得通俗易懂而观众所接受。

此外,对所涉及的内容也需要一个总的范围和尺度。《焦点访谈》有四句片头话“时事追逐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论”。它既是对电视评论节目所涉及内容的一种概括,又是对评论节目内涵的一种要求,当把它用在具体内容评述的时候,无论一事一议,还是追逐挖掘,都需要记者以敏锐透彻的观察力与峰芒犀利的观点去立意,更需要记者以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批判。应该说,这种分寸感,是检验记者综合素质的一把尺子,而其间的让事实说话,用当事人的访谈观点去增加评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则是较稳妥的电视评论方式。在《焦点访谈》中我们没有看到主持人的夸夸其谈与过多的引经剧典,也没有记者先入为主与唯我独尊。他们在采访中以遵循的纪实性与现场感,以及记者画龙点睛的评论和夹叙夹议的设置,有意无意地观众由一个浅湿的话题引向深入的思考。这种给观众以信服感的适度应该说是电视评论的最佳分寸,也是在实践中能够遵循的一种规律与特点。

三.处理好画面调用与解说思辨的关系

不同于纸质传媒的电视评论,阐明论点论据的方式,仅靠文字解说是不够的,它必须辅之以具有强烈冲击力与说服力的画面内容和同期效果。这正是电视评论的一大特点。电视评论与其他媒体评论一样要富有哲理性、思辨性等抽象色彩的内容。而这些内涵又往往给电视画面的表现增添了难度。怎么处理好两者互为互利的关系,这便向采编者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

在《焦点访谈》里,我们通常看到是这样处理的:当主持人提出所访谈的主要议题时,接着便是一段说服力极强的画面内容或同期采访,遇到需要强化或引导的时候,主持人便入画谈论自己的观点,再不就请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直抒见解,从而使画面内容、同期采访、主持人或记者议论融为一体,互为作用。当然,达到这一效果并不容易,它需要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的综合调用,有时还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如使用高倍率摄像机、无限话筒、甚至需要乔装“偷拍”。

四.访谈与论点论据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评论;评论模式;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都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评论的作用之外,由于它传播的广泛性,受众人数的众多以及影响力,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地位。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较晚,自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最早的《观察与思考》到现在的《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地推陈出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以及网络评论的兴起,网络评论以其互动性、观点的犀利性等特点在评论领域掀起了一次新的革命,在这个背景下,电视为了应对网络的新挑战,推出了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在当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既存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又存在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在不断地创新。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处于老模式与新模式并存,同时不断向前探索的阶段。

一、从“范评”到“深评”,回归电视新闻评论的本源

(一)传统电视新闻评论选题不集中,评论针对性不强。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上很泛泛,由于采用述评的模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在选题上没办法集中到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在选题上能切中社会绷的最紧的那根弦,评论针对性强,摒弃了传统模式的“范评”,回归到电视新闻评论“针砭时弊”的本源。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电视观众渴望有价值的新闻评论。随着现代社会新事物、新问题的增多,受众对于“判断”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信息的意义、影响以及处理方式,语义、评论、言论格外重要。因此,言论要达到效果,在选题上就必须切中社会最关注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提出契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问题,并在孜孜以求的追问中体现其独有见识和价值的媒体,才能真正形成与社会的良性共鸣,达到与观众情感上的深层共识。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力图契合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深刻的主流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予以关注,做到紧贴新闻,又不仅仅是新闻。

(二)新型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相对集中,切中时弊。

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比,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在选题上就有所突破,摒弃了传统模式的陈旧的、中庸的选题方式,把评论的焦点集中到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上。

在话题的选择上,《新闻1+1》的选题比较集中,紧跟社会的热点话题,贴近民生,同时也能看出,在评论上《新闻1+1》是站在群众的角度评事议事,避免上传下达,大量正面评论的方式,紧贴社会的主流现象,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旨在针砭时弊,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相比,新型模式回归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本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二、从重“述”轻“评”转向重“评”轻“述”

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采用“述评”的模式,所谓述评就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节目中大量的陈述事实,注重“叙述”而轻视“评论”,这样的评论过多的报道事实,没有发挥出评论节目的个性特点,过少的评论让节目失去了电视评论节目的根本职能。如《焦点访谈》一般在整期节目中,主持人只在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仅仅是开篇引题,结尾总结而已,总结的内容也只是单一的陈述事实,没有任何评论的信息,典型的“红烧头尾”。干巴巴的新闻事实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没有评论的评论节目也就显得很没有生气,观众想看的不是新闻事实,而是评论员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述评”是其典型的特征,“述”远远多于“评”。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不同,大大增加了评论的篇幅,如《新闻1+1》的评论做的很厚实,评论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新闻发生的当时,还会对长远的计划做讨论,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与传统模式比较起来,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的增加了,同时整个节目中,评论员和主持人的评论远远多于对新闻事实的陈述,陈述事实的片子都很短,言简意赅,说明事实后紧跟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评论,把评论的主要地位展现了出来,而叙述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观点和见解才是评论节目的根本,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充分展现了一个评论节目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发挥了评论节目的个性优势,用观点和见解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从“主持人”到“评论员“的转变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已经进入了“三名时代”即“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 如凤凰卫视核心竞争在于人才。以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为内容的“三名”战略使得像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这样的新闻评论员成为凤凰卫视评论的活商标。新闻评论员所具有的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快速反应解读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因果关系找到最核心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

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在评论员的选择上有所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讨论的场,使评论更加全面真实,更有魅力。

四、结 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在选题、评论内容、评论员以及时效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今后,新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不断创新和突破,逐步向融合化、开放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08(08)

篇(4)

据考察,北京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正在打造自己的新闻评论平台。如果按照办栏目的思路开展工作,即使公共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评论节目,都无法形成互联网这样的一个有着庞大意见表达人群和意见接收的平台。因此,与新媒体的融合,与网民的交流,就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延伸自己触角的重要途径。依照互联网发展规律,我认为,与“微博加网络视频”的深度合作、互相渗透,才是电视新闻评论拓展受众的重要手段。理由有二:

1.从大环境上讲。《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亿人,中国微博正在以井喷的方式迅速发展。

2.从实际操作上讲。以北京电视台新开播的周播《锐周刊》为例,栏目创立之初就与搜狐微博合作,经过3个月的努力,《锐周刊》已经在搜狐微博上成为小有名气的“名博”,粉丝数量及网络影响力都呈上升之势,栏目收视率在目前未整合的公共新闻频道上也保持不错的成绩。

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锐周刊》与新媒体合作的成功,而这只是新闻评论节目与新媒体合作的雏形。用周润发的广告词说:“成功?我们才刚上路哦”。作为地面频道,我们要充分利用与微博合作的良好基础,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与微博深度合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成为“微视”――微博电视,即在电视台进行节目直播的同时,在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同步直播。好处有三:

1.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新闻节目离开卫视以后,如何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一直是困扰北京台新闻人的一道难题,而利用互联网、利用微博无疑是当前形势下的一条捷径。

2.微博作为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和部分政府部门表达观点、宣扬理念的扬声器。利用微博直播,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各个阶层、各界人士对某一具体新闻事件的意见和观点。

3.丰富了节目制作手段。在电视直播中,可以实时摘录符合播出要求的有独到见解的微博,做到电视节目最大限度的意见整合。

微博流行一句话就是,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世界。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如果能够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与受众充分交流,同样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同样可以书写经天纬地的乾坤。

除此之外,三网融合也给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新的机遇。

一方面,电视在全国的人口综合覆盖率94.61%,其广泛的影响力是目前的网络等媒体无法比拟的。电视的“广”将一直是其广告价值实现的重要筹码。

另一方面,电视在对待新媒体的问题上只要采取正确策略,完全有可能将新媒体的发展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占据主动。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并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占据后电视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新闻、知识、娱乐信息海量呈现,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而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的电视,优势在于能提供有效的内容整合及信息解读的专业服务。以专业精神制造受众需要的内容,将是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法宝。因此,电视经营应将内容生产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将新媒体的技术及特点优势为我所用,主动改造现有的制播上的局限,牢牢抓住现有的内容资源,并以此打通与新媒体间的合作通路,在媒介大融合时代到来前率先转型成功,成为最先进的、最有代表性的整合型媒体,是电视媒体最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

[2]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1980年,央视推出《新闻与观察》栏目,第一次把“电视新闻评论”作为节目形态亮相,但“三起三落”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史上的过客。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问世,这个在《东方时空》羽翼下孕育的新生儿,从一出生便显示出它的特殊地位,“《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以它为标志,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①

《焦点访谈》开播之后,连连创造收视神话,有数据显示1998年它的年平均收视率在27.48%左右,这意味着“《焦点访谈》成了近1/3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晚饭后的一项生活内容。”②焦点访谈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节目姿态的放低以及说话方式的转变,从“非我”向“我”靠拢。

这里的“我”与“非我”指的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客观原则下,新闻性节目中传播者进入节目程度的深浅。“我”可以理解为传播者深入或者完全进入节目,以真实的“我”的姿态去理解新闻,传播价值。“非我”则体现为传播者与节目的绝缘,冷眼旁观。中国新闻评论30年,从《焦点访谈》开始,每一次新的评论话语的出现,多多少少有点“非我”向“我”嬗变的意味。

一、《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刺破“假大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提出“自己走路”的诉求,但在具体操作上仍抹不掉浓厚的报纸印记。电视新闻脱不了“新华体”的束缚,评论走不出“画面+文字,以文字为主”的泥沼。直到1994年4月,《焦点访谈》横空出世。

首先是姿态,“真诚面对观众”。这是《焦点访谈》从《东方时空》处延续而来的品质。“真诚面对”不同于之前的“高高在上”式的俯视,这里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亲近的,节目“像说话一样地说话,要给信息传播带上强烈的个性色彩”,“传播者应该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的思想、智慧、才情和价值观会通过哪怕是纯粹的、对事件的叙述传达出去。”③这里,传播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我”的意识觉醒。

其次是话语形式,“用事实说话”,述评结合。这是《焦点访谈》的口号,一直沿用至今。“用事实”是方法,“说话”是目的。《焦点访谈》重点在舆论监督,批评报道,它以“事实”做依据,要求传播者充分调动“我”的主观能动性,深入采访、调查,以证据说话。某种意义上说,用事实说话也是用过程说话,用最直观的画面语言展示事实。比如,《焦点访谈》的《罚要依法》报道的是山西309国道乱收费的现象。记者的摄像机拍摄下了整个过程:交警认定超载开罚款单记者试图减少数额交警再撕一张罚单记者无奈。而类似的镜头和手法是《焦点访谈》惯用的。《焦点访谈》的事实是“看得见的流动的过程”④,给当事人双方平等的对话空间,给公众展示公正的、完整的事实。

第三是叙事结构,故事式叙事。“用事实说话”是《焦点访谈》的话语形式,同样是它结构文本的依托。节目制作者对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进行包装,加入悬念和冲突,用“故事化”的手法进行文本创作。《焦点访谈》的叙事结构一般是:“百姓利益受损——记者采访调查——上级领导惩罚非法者——百姓利益得到补偿”,事件本身就是故事;出镜人物一般是“地方官僚/非法者,老百姓/受害者,上级主管领导/拯救者”,多元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构成故事的看点。用故事化结构文本,加入戏剧性因素,比传统式的“提出论点——摆出论据——论证”更富说服力,也更有看点。

《焦点访谈》在摆出事实求证观点的同时,通常会在节目头尾加一段主持人的述评,或者在节目中间加入记者的现场述评,这种“述评结合”的评论样式集纪实性、说理性和思辨性为一体,是延续至今的经典模式,即“提要+引导式主持+主体事实+评论式主持”。

二、《新闻1+1》:引入人际传播,多元声音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泛滥愈演愈烈,“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唯一稀缺的是资源,是人们的注意力。”⑤如何获取注意力?在这个新闻报道漫天飞的时代,要的是独家视角和观点。《焦点访谈》选择“用事实说话”,重事实轻言论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央视开始了自己的言论节目探索,在经过《央视论坛》和《新闻会客厅》论坛模式的探索之后,2008年3月24日,《新闻1+1》上线,这是一次“事实”和“论坛”二合一模式的实验。

篇(6)

围着事件说,要有明确的观点,有内在的逻辑。比如我们读一些大家的文章,其旁征博引、恣肆令你大开眼界,但无论说了什么,目的都是为了阐明他想说的道理。这样的就事说事,展开来说的是其中的道理。展开的方式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比如对2010年12月5日谷青阳醉驾撞死5人的事件,央视《新闻1+1》在评论的时候既说了事件本身,也横向联系到了当年官员因醉驾而引发的多起事件,很好地将“必须立即管住官员醉驾”的意思说清楚了。在12月11日的《新闻周刊》中,有一条名为“被开荒的荒地”新闻,说的是上海郊区一些农民在开发商买下但却闲置的土地上进行开荒种菜的事情,从农民开荒种菜线索往上延伸反映了开发商囤地的现状,而横向展开又说出了市民欢迎绿色蔬菜的事实。这样简单的一条新闻,最后的点睛之语是:不能忘记土地最原始、朴素的作用,那就是种植。

篇(7)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事实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和述评结合型两大类。

一、主评型。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的比例几近4:1,叙述性信息基本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闻由头。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电子媒介,必将要发挥它的传播符号优势。因此,在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承载意见性信息的最佳传播符号必定是口语,而最佳传播渠道便是谈话。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谈话的场景必将影响人们观点的表达,从而制约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效果。为进一步加深对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认识,依据不同的交流方式结合成功的案例又将这类节目分为三种模式。

(一)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时事开讲》作为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①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是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并引发了凤凰卫视评论节目的成型。该节目采用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评论员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扮演的却是“发球者”的角色,因此评论员成为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也因此成就了曹景行、石齐平、阮次山这些明星评论员。此外,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还有《央视论坛》《新闻1+1》等。

(二)以《锵锵三人行》为模型的家常式新闻评论。《锵锵三人行》所表现的正是处于私密空间家人、朋友闲聊的场景。三个人,三杯茶,把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来,不设门槛,随意轻松地闲谈,甚至会经常跑题。这正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会体验的交流方式,跟家人聊天寻求一吐为快,这些话也是聊给自己听的。这也同样成为《锵锵三人行》的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在家常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身兼“发球者”“踢球者”两个角色,主持人成为了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有人评价《锵锵三人行》失去了窦文涛,也失去了它的品牌效应。苏州电视台的《三剑客》也是这种模型的代表。

(三)以《实话实说》为模型的沙龙式新闻评论。这里的《实话实说》是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观点交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部分节目。这些节目坚守了“每周一个话题,每题一个热点,每点一次舌战,每战一道火花”的理念。这也正是沙龙式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一虎一席谈》《时事辩论会》以及央视新开播的《我的今日之最》都是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沙龙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这时扮演的是“裁判员”的角色。主持人的不参与是为了保持辩论双方观点性信息的平衡,同时为现场嘉宾或者场外嘉宾预留第三方立场,最终使节目呈现出尽可能多元化的意见性信息。

二、述评结合型。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比例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比例近似1:1,另一类比例近似1:4。笔者将比例近1:1且以两种信息交替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边述边评型,将比例近似1:4且以两种信息平行出现来表现节目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称为述后点评型。

同时,一方面,依据承载节目内容主要传播符号的不同,将边述边评型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焦点访谈》为模型的调查式新闻评论节目。在这种模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画面是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用事实说话”的“镜头”是叙述性信息的主要表达方式。另一种是以《新闻会客厅》为模型的新闻当事人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这种模式则是以声音作为承载节目内容的主要传播符号,叙述性信息主要是通过新闻当事人的“现场口述”来表达。

另一方面,沿用人们熟知的节目类型名称,将具备鲜明的主持人点评风格的述后点评型分为三大类:一是资讯组合类,以《中国周刊》《世界周刊》为典型代表。在这类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锐的点评外,节目新闻信息的特别组合为主持人的点评起到了铺垫作用。二是民生新闻类,以《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过“说新闻”,一语点醒梦中人。三是读报类,以《第一时间・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为代表。主持人

通过解读后的总结来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

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辨析

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组合形态所划分的两大类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的基本构成要素、时效性、审美性以及受众参与性等方面都具备各自的特点。

一、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要素辨析。主持人和嘉宾(或新闻评论员)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核心要素。随着近年来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已经走出了《焦点访谈》类评论节目“主持人核心式”的一元化模式,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嘉宾核心式”“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等多元化的形态,这些形态也是与新闻评论节目的两大类型相互对应的,主要表现为:

(一)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嘉宾核心式”和“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两大形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嘉宾核心式”体现在以《时事开讲》为模型的对话式新闻评论节目中。在这类新闻评论节目中,用“新闻评论员核心式”代替“嘉宾核心式”更为准确。另一方面,“主持人与嘉宾对等式”体现在家常式新闻评论节目和沙龙式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地位没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两者都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节目的固定风格。

(二)述评结合型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主持人核心式”的形态。主持人在这些类型的节目中,既是叙述性信息的载体又是意见性信息的载体,虽然叙述性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但主持人(出境记者)对意见性信息的点评才是节目的关键要素。因此,主持人的点评与这类节目密切相关,是节目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辨析。新闻评论节目中思辨的过程即是论点、论据、论证的构成过程。论点、论据、论证成立的基础是客观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的思辨性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客观性基础之上的。作为载体的电视对新闻事实客观性的表述方式,因为声画符号的优势,以至于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更多用纪实性来替代客观性。新闻评论节目应以思辨性为核心,当电视的纪实性凸现时,评论节目的思辨性也随之被弱化了,述评类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其典型代表。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节目的思辨性将逐渐被凸现出来,而新闻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思辨性深入发展的空间,因此,有声语言才是拓展节目思辨性较好的传播符号。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对话逐渐成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表达形式。节目思辨性也并非因画面的缺失而失去了其依存的客观性,众多此类节目的成功说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陈述方式的科学性能有效地保证事实的客观性。

因此,思辨性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其地位会越来越突出,发展领域也会随之扩大,表达手段更是多样化。目前,它既是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征,同时是所有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之本。

三、两类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辨析。主评型和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因为传播信息比例和节目形态的差异以至于受众参与性在节目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当新闻评论节目的早期形态――言论性短评和政论片出现后,有学者归结了“以言论为主的电视评论节目在接受学上的效果越来越弱化”这样的结论,同时将原因定为“节目对事实的转述及其结论,使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内在要求基本不能实现。”②这种情形在《时事开讲》《实话实说》等一系列言论节目成功后得以改变。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其接受效果并没有弱化,受众“可以选择”和“参与选择”的要求也得以实现。受众的“参与性评论”已经不是《焦点访谈》制片人赵微所说的“通过对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而是受众具备了真正的发言权,我们可以在主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随时听到受众的声音,无论是在现场,还是通过电话连线或者网上留言。

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中受众的参与性依然通过提供事实来获得,受众更多是作为新闻当事人出现在节目内容中。此外,众多述评型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参与性还是有限的,主持人的单向主观传递,成为了这些节目的特色。

通过以上对两大类型新闻评论节目的评析,我们应该意识到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将是多元化的,新闻评论节目间的区别将更加细化。只有综合各方面的要素深入剖析,才能找到打造新闻评论节目品牌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篇(8)

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声音、画面、文字等传播符号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判断、有归纳预测的一种引导性新闻节目。常见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有三种类型:访谈式,如《焦点访谈》;群言式,如《铿锵三人行》,这种评论形式与访谈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参与人数的增多,形式较为自由;调查式,如《新闻调查》。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传播的手段和符号决定了媒体的传播特点,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声画结合,双线互补

不同于广播只作用于受众的听觉,报纸只作用于观众的视觉,电视新闻评论把电视传播符号与新闻评论题材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声音、画面和文字手段,既诉诸受众的视觉,也诉诸听觉。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接收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和评论观点。电视新闻评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图像优势,广泛使用各种传播符号,让人物的语言配合动作及文字真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大延长了视听感官,强化了观众对信息的感知能力。电视虽然和广播一样,用线性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广播是单性传播,声音是唯一的传播方式,电视因为可以同时利用声音画面两种手段,能实现“双线互补”的传播效果。

(二)多元角色共同参与

纸媒、单篇是“一言堂”式的评论,表达的只是作者的看法。广播新闻评论是以主持人或评论员为核心,辅助多种声音,虽然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媒体的看法,但中心人物只有一个,论点也只有一种。电视新闻评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可以多人共同讨论,形成群体式、参与式评论。在此以《铿锵三人行》为例,关于它的节目形态,虽然迄今为止没有明确定论,但笔者认为,节目的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思想和内涵。作为电视新闻评论,它兼具发散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谈论角度,也没有明确条框的约束,思维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散发。虽然它“将私人间的侃谈搬上电视,以百姓之心,看天下之事,轻松惹笑,真心流露,将娱乐元素注入时事节目”,但其谈论的内容具有时新性、时效性,都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节目的优势也正是不用严格遵守概念、判断、推理这样严谨的推断顺序,而是根据对方的观点随时碰撞产生新的思想。

(三)充分展示纪实信息,现场感强

如果说纸媒和广播新闻评论注重的是观点的阐述和论证,那么电视新闻评论更强调论据和事实的呈现。电视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的评论,在对新闻事件的展示过程中,往往采用长镜头加同期声的记录方式,在保证声画同步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新闻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在展现论据和事实时,可以不断变化图像信息,配合解说词或者记者的介绍,把纪实信息展现得生动形象。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技巧

评论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声画优势,掌握评论的制作技巧,让新闻评论做到有内容、有深度。

(一)评论的选题和角度

选题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第一印象,因此它对一个节目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应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群众普遍关心、亟待解决或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做到主题单一集中,一事一议,不要面面俱到。由于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评论,在选题过程中,就要选择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在选择评论角度时,不能以大众导向为指引,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瞄准关键点,力求做到角度独特新颖。一个好的切入点是新闻评论成功的基础,评论时要开门见山,根据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适时插入画面,把论据和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评论语言的使用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种拥有自主意识的媒介,已经具有独立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虽然它以声音画面为传播手段,但评论的主要论点依旧体现在人物的话语中。因此,人物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要把好语言关,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注重节目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能发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言论。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具有娱乐性质或是商业性质的节目,不能为了收视率而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向观众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评论员和主持人在评论过程中,斟酌语句的使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三)深入挖掘,客观辩证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新闻评论是意见性信息,新闻报道是事实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表现手法多样,但这种多种符号融合的“形象化评论”很容易造成内容的浅显通俗,没有深度。深度要靠事实来支撑。充分全面的背景材料可以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发散评论的思维。因此,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地收集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有话可说、有据可考才能使评论具有加深主题的筹码。

总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明确了解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方法,才能让新闻评论节目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媒体。

参考文献:

篇(9)

一、关于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各类大众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载体,它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普遍存在地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表明态度,是各类大众传播媒介评论类体裁或节目形态的总称。”①而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和电视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声画合一的传播优势,以形象化的论证阐明抽象的道理和主张,是新闻评论的电视化。

与报纸评论相较,电视评论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首先,电视向观众呈现大量的现场背景资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可信,更加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电视评论能够挖掘出能展示事件中情感因素的细节,使观众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电视新闻评论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通过图像将形象化叙述和报道词、同期声的抽象化评述紧密结合起来,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评论”。

二、与新媒体融合的电视新闻评论

新媒体的加入为电视新闻评论增添了活力与动力,促进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内容上,二是呈现方式上。

在内容上,电视新闻节目评论对象的来源有两个渠道。第一是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往往是该节目人数有限的记者采访到的当地的数量有限的新闻事件,报道的范围十分有限,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加入,各地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全国乃至全球共享。记者编辑们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了解到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范围广泛了,与此同时,随着记者编辑们获取信息的宽度和广度的增加,看待问题的深度也有所提高,这不仅拓宽了新闻评论对象的范围,也提高了评论的质量。

电视评论对象的另一个来源,同时也是现在各大电视节目热衷于采用的,即网络热议话题,网络上信息的海量化既是其优势也是劣势,纷繁的信息让受众眼花缭乱,真真假假对于受众也极具迷惑性。电视媒体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和“把关人”的原则,选取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或前瞻性等特征的选题进行评议,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网络热议话题说明该话题受到了网民的广泛关注,问题的焦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因而适合用来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对象。然而,网民们在网络上的发言众口铄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就需要对网络热议话题进行引导与整合,而电视新闻评论的高妙之处就由此体现出来了。同时在互联网上网民“快餐式”的浏览与阅读,使得网民很难深入思考,加之评论的随意性,普通网民的评论也大多停留在表面,而不当不实的言论也经常出现。相较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性解读,在网络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节目前期策划,“评”什么、怎么“评”,不仅仅是对是非的判断,更多的是综合审视,并透过现象看到更多的本质和更多的问题,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共性、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新闻评论时往往会从网友评论中选取有代表性或指向性的言论展现给观众,有时引用网友评论是作为支持其论点的论据,有时则是作为一种对比反凸显自身想表达的观点。而与网友的观点互动也是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融合的一大特色,“网络热议话题——电视新闻报道——网友评论——电视整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呈现方式上,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现在技术平台、播出平台的嫁接以及接收终端多样化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当前很多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合作,我们不仅仅从电视上获取电视新闻评论,更能从网络上搜索到。在电视上我们必须要看完整档节目才能看到所有的新闻评论,然而,网络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播出平台,它根据受众的需要,会将一期节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如一条条新闻等)分成很多段较为简短的片段,有时甚至会单独将评论的片段截取整合出来配上该评论事件的标题,这样如此明确的指向性,既方便了受众的使用也突出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通过电脑,我们还可以从手机、移动车载电视等接收终端收看到电视新闻节目以及评论,增添了其可接近性。有时,面对比较重大的、热点的话题或者是较为精彩的评论,互联网的网站编辑也会将电视新闻评论用文字加以整合并出去,这就为受到流量或宽带限制的受众们提供了低成本阅读评论的条件。

三、与新媒体融合的成功案例

下面,笔者以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节目为例,具体说明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每日新闻报》是一档新闻杂志类直播节目,该节目中新闻评论穿插其中,几乎每一条新闻播出后都有主持人或郑重其事的评议或家常似的聊聊或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观点的提出,但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这档节目分为这样几个板块:每日话题板块——节目根据热点事件(大部分为前夜或当天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提出一个话题,观众可编辑短信发表看法,随后在节目的进行中,电视下方显示观众发来的观点;第一评论板块——选取的话题多为舆论监督事件或者是较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这种具有冲突性的选题能让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在节目中展示部分网友在网络上对此事件发表的看法,主持人在展示网友评论时总会提出一些观点,随后有特约评论员对这一热门事件进行现场评论;今日热点板块——快速盘点各地重大热点事件;万千视界——部分或有趣味或发人深省的新闻,各地让人意想不到的新鲜反常事件,穿插一些主持人的现场评论;随手拍图——网友随手拍图(大部分具有较为深刻的人文价值、或是社会性民生类的),在节目播出的前一天,新浪官方微博上会公布图片,网友会对其进行评论解读,在节目播出时会展示部分网友的评论,主持人进行整合梳理并发表看法,极大的提高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微观天下——以新浪微博为媒介平台,选取当日趣味性较强的新闻或网络段子作为选题素材,再经编辑进行故事性的加工。

此外,《每日新闻报》新闻视频的资料来源主要有4种渠道,分别是新闻协作网、优酷腾讯等新媒体推送、安徽电视台内部栏目制作新闻(多采用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栏目制作新闻)、地方市级台及消防等通讯员供稿。平均每天8—10条视频新闻中,新闻协作网与新媒体推送占据了80%的选取比例。②

在节目的播出中,也十分巧妙的融合了新媒体新技术,演播厅中主持人操控面前的小屏幕,身后的大屏幕将小屏幕的内容展现给观众,在节目中,主持人划出较为重要的内容或是网友评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电视新闻评论的侧重点。同时,该节目不仅在电视上定时播出,同时在安徽网络电视、移动车载电视均有播出,也可以在手机等接受终端接收到,受众的接受渠道十分广泛,与节目的互动也蒸蒸日上。

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是《每日新闻报》的一大特色,而该节目极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也说明了其成功之处。

四、未来的思考

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扩大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接触面,选题范围不断延展,电视新闻评论从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传播符号,使得电视新闻评论更加生动形象,获得广泛的受众群。更重要的是,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不同的思想观点之间的碰撞与整合,加之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使得受众从心理上更加接受与亲近电视新闻评论。对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还有这么几个可供参考的发展方向。

第一,随着微博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解信息的工具,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将节目中的新闻事件及评论概括式的在微博上并采用视频链接的方式方便那些想要观看更多评论的受众,有时还可以将评论内容以文字、图片等方式整理出来。虽然在微博时代,也有不少新闻节目开通了微博,但是其关注量却难以相得益彰,因而网络影响力也是微弱的,所以如何提升微博的知名度、打造节目形象进而凸显其新闻评论是现在新闻节目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评论领域越来越宽广,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因而电视新闻评论要想在新时代有所发展,突破评论领域的限制显得十分重要。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世界并客观的评述共享,树立敢想敢做敢评的理念,同时对于评论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加强,成为高质量的话语权主导者,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第三,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视节目还可以采取直播互动的方式。比如《东方直播室》新闻专题节目中就采用了巨幅环绕LED屏幕展现场外50位网友互动意见的方式,让网友发出各种声音、提出尖锐问题。这种类型运用到电视新闻节目中,一来可以让广大网友发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二来通过互动可以增强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心理接近性,让电视新闻评论不再只是评论员或者专家的冷眼旁观,而是全社会的大讨论;当然,这种安排比较适合运用到比较大型的新闻专题或调查节目中去为评论增添活力,而对于小型的如杂志类新闻节目等中则碍于时长以及话题的多元化等因素的限制并不适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今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环境,是电视新闻评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应充分利用与融合新媒体使电视新闻评论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①涂光晋:《广播电视评论学》[M].新华出版社,2004

篇(1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视角,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就是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既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

一、平民化视角的运用

(一)记录百姓生活,选择平民话题

所谓平民化视角首先应在选题上得到体现。选题的平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突出思路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普通百姓关心什么,电视节目就集中反映什么;第二。以朴素自然为美,重点撷取不经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画面;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并将其深挖凸现出来,即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力打造的《新闻夜班车》,围绕“百姓情趣,市民喜乐,人间冷暖”的宗旨,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让每一个都市人都能感到城市跳动的脉搏。

(二)追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以平等的采访视角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要做到这点,记者就必须首先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使双方情感共鸣。其次,必须尊重采访对象,用自己的真诚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些记者在拍摄采访中习惯先入为主地仰视采访对象,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人物,受众很难有亲近感。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的采访风格值得借鉴。他无论采访什么人,科学家也好,政府要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

(三)要用通俗易懂的解说词

要体现平民化视角。还需要在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中下功夫。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因此,解说词如果写得不通俗,生僻字多,长句复句多,观众就难以接受、理解,无法达到传播效果。

过去,主持人播报新闻正襟危坐的播报风格,现在有所改变,提高了亲和力。播报时空话大话套话少了,居高临下的口气没有了,新闻语言显得平实亲切,与观众的距离也就更近了。

(四)要有充满人性化的画面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符号。声音、画面在编辑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这也是平民化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次某电视台采访了一条小学生被离异父亲虐待的新闻,以往这样的片子会给未成年人脸部打上马赛克图案或只拍背部、后侧面,以保护他们在社会群体中不受舆论的伤害。但由于孩子被打伤的痕迹就在脸部,所以编辑没有进行任何画面处理就播出了。结果第二天,父亲带着孩子来到电视台说,电视播出后小孩怕被老师、同学耻笑,都不愿去上学了,他责怪记者太没有人道。虽然记者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编辑的失误,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二、对当前平民化报道的反思

平民化报道的浪潮,冲击了新闻媒体的传统理念,使新闻媒体更重视贴近受众,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由于媒体从业人员和某些学者对平民化报道的误读误解,某些媒体的平民化报道栏目已经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值得警惕。

(一)新闻价值的消解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说,平民化报道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选题。有的新闻从业人员认为,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策划比较简单,只要从地理上和心理上贴近受众就行。这是一个理解误区。致使许多所谓的平民化报道就变成了无聊的家长里短。

平民化报道首先是新闻。它必须具有新闻价值。但平民化报道所面临的报道主体是普通人和普通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往往如流水般平淡,不具备显要人物引人注目的一举一动,因而不容易产生新闻价值。优秀的平民化报道却常常能在让人体会到生活原汁原味的同时,让人感到有深度,也有味道。在这个方面,《南方周末》和中央电视台的某些报道提供了范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消解新闻价值的情况,使新闻报道变为庸俗琐碎的市井新闻。

新闻价值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由多个要素组成。“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新闻价值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也有人认为新闻价值具有七要素。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或七要素中,除了新闻的时新性外,其他要素都不是新闻价值的必备要素。

现在多数人都把新闻的本体看作是一种信息。如果缺少了时新性,新闻就不是信息。因为所谓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反复重复的和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样的报道没有信息量,严格地说它不是信息,当然也就不是新闻。但最近一段时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在人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常常作为新闻被报道,并美其名曰平民化报道。在江苏“南京零距离”栏目也常受到人们的质疑,有许多人对一些报道是否是新闻提出了质疑。比如该栏目几乎每隔几天(甚至有时一天三次)都要报道某处路面上卡车撺下的淤泥没有得到清除这类事件,而且这类报道在形式上已经形成定势。这种做法就是对平民化报道误解的结果。

(二)煽情主义的泛滥

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伴随现代报业的诞生而出现的新闻思潮。从第一张大众化的报纸《太阳报》开始,这种思潮就与新闻业的发展如影随行。“《太阳报》‘取材大多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读起来却饶有趣味’,‘人情味’新闻是《太阳报》的专长。”从新闻价值的层面来说。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建立在时新性基础上,追求趣味性和人情味,打动受众情感的报道方式。

在平民化报道的视野中,接近性并不等于地理的接近,也不仅仅等于趣味的接近,平民化报道的接近指的是行为方式的接近。平民化报道试图展示一个与多数受众一样普通的人在面临某一生存环境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引起受众的共鸣。这种报道与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趣味性新

闻;这种报道对社会的普通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倾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而不是轻松幽默的黄色新闻。所以,从新闻价值观和报道旨趣的角度来看,平民化报道有着重要性的新闻价值取向。可以说,除了显著性以外,平民化报道与严肃的“硬新闻”在新闻价值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然而,在许多媒介从业人员眼中,平民化报道与迎合受众趣味的煽情新闻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在两个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们对于平民化报道的误解:一是在内容上只关注插科打诨的社会新闻。而对于挣扎在生存困境中的人们却不闻不同。二是在形式上极尽煽情之能事。如,某大学一成人教育的校外学生宿舍着火,当地媒介在报道时,黑体通栏标题赫然写着“数百女生又冻又怕”之类的词句,刺激市民的感官。

(三)媒体职能的错位

平民化报道就其内涵来说,要求记者走近普通人的生活,用手中的采访机、摄录设备客观地反映出受众真实的生活画面。媒体是一个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目前,在进行平民化报道的过程中,许:多媒体真正深入了普遍人的生活。一些媒体一边采写新闻报道,一边热心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有时是帮助呼吁――这无可厚非,有时却是直接插手,摒弃了自己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的角色,问题随之产生。

某一平民化报道栏目曾报道了某地某个村子里发生的怪事。一天早上,某村民发现他养的鱼都死了,于是他就指责隔壁养面包虫的另一村民,说是那个村民把面包虫的粪便倾倒人他家的鱼塘,导致了鱼的死亡。于是两个村民就争执起来,并请记者到现场报道。记者到了现场,先劝说面包虫的主人说:养鱼的损失惨重,挺可怜的。你多少赔点钱。他又劝说养鱼的说:你的鱼值于把块钱,人家赔不起,你让人少赔点了事。最后,记者的调解获得了成功,养虫的赔了养鱼的400元钱。于是,记者心满意足――既解决了纠纷,又报道了新闻。

不知道面包虫的粪便是不是会导致死鱼事件的发生?而那个记者没有向专家证实,便认定死鱼事件与面包虫事件有关,这样做并不妥当。记者职业没有仲裁此事的权力和资格。

上一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下一篇: 教师个人德育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