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7: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生工作意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加强领导,严格执行现行计生政策
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全面落实《2014年区卫生系统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状》。要经常研究解决本单位及挂点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特别是履行计划生育职责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把将计生工作与卫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进行。按照《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继续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工作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实,指定专人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并充分利用卫生墙报、宣传栏、上街义诊咨询、卫生三下乡等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宣传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重要性和失调的社会危害性,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要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保证。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落实各项计生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
1.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积极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利用卫生进社区和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普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母婴保健等科学知识,积极开展生育咨询指导,普及婚前保健知识,宣传婚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婚检率。大力开展优生检测、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率。
2.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在职责范围内,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对生育女孩的家庭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深化“关爱女孩”的政策,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实行看病免收挂号费、“六一”节期间免费为二女结扎户女学生体检等优惠措施,使农村生育女孩的家庭在政治上得到关心、在政策上得到优惠、在服务上等到优先、在生活上得到帮助。
3.协助做好病残儿医学鉴定和计划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工作。同时负责组织本单位育龄妇女参加生殖健康检查。
4.抓好本部门的计划生育工作。对全系统的工作人员开展计划生育调查,建立计划生育台帐,确保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查环、查孕查病率、计准确率达到100%,综合节育率达95%,台帐建成率100%。
三、把握重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要认真执行《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条例》和省卫生厅《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开展以案说纪的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2.要加强对母婴技术执业机构执业人员的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规范持证育妇终止妊娠手术。对政策内怀孕因意外伤害如不及时施术将影响其生命等特殊情况,须由二人以上施术人员共同签字后方可施行手术,并在24小时内向当地计生部门通报。
3.要健全完善无生育证分娩通报制度。对无生育证分娩的,做到在分娩后2日内,最迟不超过5日,向计生部门通报;根据有关计生政策,积极配合计生部门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定期与计生部门就出生、免疫、节育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交流通报制度。
4.落实B超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手术行为,要与计生、公安、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集中整治终止妊娠类药品市场,依法查处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行为。
我们乡年计生工作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综合改革,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成立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情况通报、定点调研、联络员等制度,切实加大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力度。深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完善考核指标,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计划生育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审批流程和应用,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及行政案件办理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应人口计生工作需要的网络
加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与公安、民政、教育、统计、人力社保等部门交换提供人口信息的制度。完善全乡总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逐步建设开发高质量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完善计划生育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规范审批流程和应用,推进计划生育证件及行政案件办理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办公能力
我乡计生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要精心组织计生工作人员和全乡5个村的村居领导及计生专干认真学习计生政策法规,以提高自身素质,加大业务知识技术培训工作力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为全镇的计生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发展群众,开展好宣传活动
年,利用各种会议、村级广播站,认真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专门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进行重点宣传,使全乡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知道了计划生育工作不是放宽了,而是更加法制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计划生育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认真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工作
我们认真贯彻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的政策,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节育措施免费技术服务,符合政策生率80%以上,使全乡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90%以上,综合节育率达到80%以上;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妻领取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卡;认真建设村级计生服务室、做好科技、药具的发放和报告工作,避孕药具的管理和发放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全年认真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三查”工作4次以上。
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做好外流育龄妇女人员的信息反馈工作。由于我乡外出务工人员多,特别是育龄妇女外出务工人数较大,一方面为我乡的经济建设取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边给我乡计生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新问题,管理特别难。做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建卡和数据录入工作。认真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方便广大育龄妇女外出务工的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对每个外出育龄妇女都发放宣传资料,要求积极配合现居住地计生工作,并将自己的计生工作信息及时反馈回来,并做好流动人口的资料管理工作,对我镇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强清理和信息反馈工作。
七、认真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认真按照国家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要求,全面开展对我乡的计划生育家庭户的摸底调查工作,做到有一户、摸一户,做好调查工作,全面上报不留死角。在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户的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人员的调查核对工作,做到有一户上报一户,发放奖励金一户。
八、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搞好农村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是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在全乡农村全面开展的载体,结合我乡实际,开展了计划生育和科技兴农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宣传活动。积极协助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搞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全面完成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建设。做好“争创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的各项目标任务。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三结合”工作是计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抓紧抓好计生“三结合”工作是实现计生工作“两个转变”的重要措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把“三结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颁发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做到党政领导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施治的“三结合”工作机制。街道拟定年内召开2-3次“三结合”部门工作协调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计生工作难点问题。村(居)委会、辖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计生“三结合”和“三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颁发的计生责任目标和“三结合”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各部门要制定计生“三结合”工作方案和计生“三户”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确保责任明确,人员到位,工作落实,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计生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督促工作。
齐抓共管,综合施治。
摸清计生“三户”底子,建立健全计生“三户”档案,分析研究计生“三户”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要把农村的二女结扎户、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户及符合政策生育的计生特困户和社区内的下岗、待业人员中的计生“三户”特困户做为帮扶重点。同时,发挥村(居)计生协会会员联系户的作用,组织有一技之长的会员与计生“三户”结对帮扶。各社区居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为社区和本单位的育龄群众提供“三生”服务,制定方案,建立健全楼(幢)长负责制。使计划生育与社区各项服务紧密结合,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上新水平。
⒈派出所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在办理人口迁入和暂住证时,要审验婚育状况证件,并做好审验记录,对无婚育证明的流入人员,发放限期交验通知,督促流入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要督促房主、业主与各村(居)签订计生管理合同,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联网清理。做到档案资料完整。
⒉街道民政办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在安排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发放救灾救济款时,对计生“三户”的贫困家庭在同等情况下,实行优先安排,并在数额上有所倾斜,把农村符合低保条件的二女结扎户和计生特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并把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与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
⒊街道企管委要加强企业干部、职工(含流入人员、非公有制企业招聘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表簿卡、双查、四术等常规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计生“三户”就业(含流入本辖区的计生“三户”)。把人口理论、双基知识等培训与岗位练兵等技术培训相结合,做到档案资料完整。
⒋街道计生办要认真履行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制定计生工作计划和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当好党工委、办事处的参谋。搞好宣传教育,提高优质服务,抓试点创特色。会同有关部门把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同传授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科普教育等社区生育文化系列服务相结合,认真落实宣传访视;按照巩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要求,负责检查督促,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计生责任目标。
二、加强领导,狠抓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副镇长负责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组织、实施,镇中心卫生院和爱卫办具体狠抓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抓好村防保站房屋建设和改水改厕工作。
三、加快推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我镇将继续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力争新建村卫生室1-2个。每村建立一个村防保站,其中要建设示范卫生室1--8个,医疗业务用房3--4间,面积达30--60平方米,配备齐基本医疗设施,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提高群众饮水质量,减少苍蝇、蚊子孳生场所。2015年,加大农村改水工作宣传,动员群众不食用露天水,改食地下水或泉水,部分村组改食自来水。
四、突出重点,狠抓人员配备
每村配备1--2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以后力争达到每村至少一名女乡村医生。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在2015---2018年使乡村医生达到助理医师水平。2015年,每月培训乡村医生一次,每年不低于6次,培训考试1-2次;中心卫生院每年培训不低于4次,培训考试不少于1次
五、狠抓常规,力促卫生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督导和传染病监测。
开展春、秋季中药大锅药预防,加强儿童预防接种、儿童体检。2015年,每月到学校督查1-2次,四所学校开展春、秋季中药预防,服药人数达70-90%,儿童接种各类疫苗15-20针次
2.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及妇儿体检工作。
2015年,镇卫生院将开展孕妇产前检查,预计孕妇产前检查达到200-270人,补助孕妇住院分娩200人以上,儿童体检600-1000人。
3.全力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一、指导思想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绝大多数家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使我镇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为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问题,有的独生子女不幸死亡,有的独生子女伤残,给父母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打击。随着这些家庭父母年龄的增长,失去了再生育的能力,且抵抗风险的能力逐渐减弱,给生产、生活和养老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比一般家庭更需要经济上的扶助、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安享晚年。
二、服务内容及对象
(一)助餐配送
1、本区户籍、居住在且一方或双方年满60周岁(年12月31日前出生),其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父母。
2、父母被确定为服务对象家庭中,伤残三级及以上(或轻、中、重)、未婚、无业切随父母共同生活的独生子女。
(二)家政服务
本镇户籍、居住在且一方或双方年满70周岁(1年12月31日前出生),其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父母家庭。
(三)其他配套服务
为符合助餐和家政服务条件的家庭一次性免费配送DVD机、碟片及书刊。
三、服务形式及保障
(一)助餐服务
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每人每天(国家法定节日除外)免费配送午餐。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指定的配餐公司、养老机构、饭店、村(居委)或社会食堂送餐。
(二)家政服务
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每周提供两次、每次三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服务内容及日期由服务对象依据实际情况与其协商确定。
(三)人员保障
服务人员依托镇民政部门居家养老、送餐服务队伍,由村、居委确定人员,镇计生办组织上岗培训。家政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佩戴标识上门服务。
(四)其他保障
符合条件且自愿放弃的服务对象,如需提供服务的,需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次月起享受服务。
四、项目领导小组
“实行本镇户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实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计生办。各村、居委也应成立相应的协调小组。
五、职责分工
(一)镇计生办
负责服务对象、家政服务人员的确认;配餐公司的备案;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实事项目的宣传发动、协调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二)各村、居委
负责入户调查,摸清服务对象名单及需求,确定配餐公司和家政服务人员,协调卫监所做好食品卫生监督,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免费配送DVD机等,负责做好日常管理及服务质量,定期上门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及时上报人员增减情况,协调镇计生办做好检查评估工作。
六、指标任务
(一)服务对象享受率达100%(自愿放弃者除外);
(二)服务对象满意率90%以上。
七、考核评估
镇计生办成立考核评估小组,在项目中期和终期采用问卷抽查、入户访谈的方法组织考核评估验收,并写出评估报告。
八、保障措施
(一)项目的时间节点
1、3月1日项目启动
2、3月中旬-12月项目具体实施
3、7月上旬项目中期评估
4、12月上旬项目终期评估
(二)经费投入
午餐配送每人每天费用7元(其中午餐6元,送餐费1元),家政服务每户每周两次共6小时,每小时费用10元,所需费用由区、镇按50:50比例分级承担。碟片和服务人员服装由区人口计生委负责。DVD机费用由镇人口计生办列支。
计生家庭优待工作意见
各村、居委会:
为解决本镇户籍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生活困难,使该类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享受发展成果,在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区四届三次人代会将“实行本区户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列入年实事项目,为确保实事项目圆满完成,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绝大多数家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使我镇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为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问题,有的独生子女不幸死亡,有的独生子女伤残,给父母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打击。随着这些家庭父母年龄的增长,失去了再生育的能力,且抵抗风险的能力逐渐减弱,给生产、生活和养老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比一般家庭更需要经济上的扶助、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安享晚年。
二、服务内容及对象
(一)助餐配送
1、本区户籍、居住在且一方或双方年满60周岁(年12月31日前出生),其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父母。
2、父母被确定为服务对象家庭中,伤残三级及以上(或轻、中、重)、未婚、无业切随父母共同生活的独生子女。
(二)家政服务
本镇户籍、居住在且一方或双方年满70周岁(1年12月31日前出生),其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父母家庭。
(三)其他配套服务
为符合助餐和家政服务条件的家庭一次性免费配送DVD机、碟片及书刊。
三、服务形式及保障
(一)助餐服务
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每人每天(国家法定节日除外)免费配送午餐。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指定的配餐公司、养老机构、饭店、村(居委)或社会食堂送餐。
(二)家政服务
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每周提供两次、每次三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服务内容及日期由服务对象依据实际情况与其协商确定。
(三)人员保障
服务人员依托镇民政部门居家养老、送餐服务队伍,由村、居委确定人员,镇计生办组织上岗培训。家政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佩戴标识上门服务。
(四)其他保障
符合条件且自愿放弃的服务对象,如需提供服务的,需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次月起享受服务。
四、项目领导小组
“实行本镇户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实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计生办。各村、居委也应成立相应的协调小组。
五、职责分工
(一)镇计生办
负责服务对象、家政服务人员的确认;配餐公司的备案;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实事项目的宣传发动、协调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二)各村、居委
负责入户调查,摸清服务对象名单及需求,确定配餐公司和家政服务人员,协调卫监所做好食品卫生监督,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免费配送DVD机等,负责做好日常管理及服务质量,定期上门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及时上报人员增减情况,协调镇计生办做好检查评估工作。
六、指标任务
(一)服务对象享受率达100%(自愿放弃者除外);
(二)服务对象满意率90%以上。
七、考核评估
镇计生办成立考核评估小组,在项目中期和终期采用问卷抽查、入户访谈的方法组织考核评估验收,并写出评估报告。
八、保障措施
(一)项目的时间节点
1、3月1日项目启动
2、3月中旬-12月项目具体实施
3、7月上旬项目中期评估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基础,以科技支撑为重点,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五化”为主攻重点,即布局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栽培标准化,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达到单产提高,总量增长,品质调优,效益调高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
我镇秋播三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左右。小麦面积确保1.7万亩,筋小麦100%,单产在2008年的基础上得到稳步提高。
三、主要栽培技术
1、明确主体品种,不断提高专用小麦规模化生产建设水平.
今年秋播我镇继续实施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根据优质、高产、高效、多抗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原则,我镇主要推介了2个小麦品种,弱筋类小麦主要当家品种为“扬麦15号”和“宁麦13号”,各村在落实秋播品种布局时,要根据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规划的要求,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做到“一村一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品种布局,避免不同类型的品种插花种植。同时要努力扩大订单种植比例,力争使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比例达60%以上。随着农田生态的变化,近年来发生的小麦梭条花叶病对小麦的生产造成了新的威胁。我镇推广的扬麦系列的品种为感病品种,而宁麦系列为高抗品种。虽然我镇目前发病面积不大,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应将发病地区田块的小麦品种进行更换,将扬麦系列品种更换为宁麦13号;二是对发病田块进行麦油轮作。
2、突出主推技术,达到节本增效.
(1)推广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因地、因种制宜,合理确定播种量,切实做到半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2)推广小麦免少耕省工节本技术.各村要根据茬口条件、机械拥有量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广免耕机条播、板茬撒播、少耕撒播等免少耕种麦技术,加强免少耕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因稻麦“双免”导致病虫草害严重的地区要注意适度耕翻种麦,一般2-3年深耕翻一次。
(3)推广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根据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形成及肥料吸收规律,合理确定肥料结构及其运筹方式,提高高效施肥水平,要做到中筋小麦“适氮后移”和弱筋小麦“降氮前移”。
(4)推广杭灾应变栽培技术.各村要根据今年秋播可能遇到的不利气候条件,及早制定各项抗灾应变技术措施预案,确保秋播工作顺利进行。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如越冬期冻害和倒春寒等,要及时提出抗灾应变技术意见,切实抓好灾后技术指导工作。
各村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指导,努力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3、狠抓秋播质量,夯实高产基础
(1)适期播种,力争早播早苗.适期播种是重要的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早播早苗可为有效控制麦苗群体数量取得主动权,因此今年我镇三麦播种要在适期内坚持早播早苗。根据我地三麦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的积温要求、专用小麦量质协调原则以及今年种源质量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今年我镇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6日一11月3日,元大麦适宜播期为11月1-8日,弱筋小麦宜选适期范围内上限,中筋类小麦选适期范围内中、下限。
(2)精耕细作,提高田间出苗率.各村要认真吸取去年秋播个别地方烂耕烂种、耕翻粗放导致田间出苗率低的教训,今年凡是进行机械播种的地方要将过去的粗放耕作变为精耕细作,播种时要坚持足墒播种、抢墒播种、忌烂耕烂种的原则,切实提高田间出苗率。耕翻和整地要达到“细、透、实、平、足”五个质量要求,细:是把土块耙碎,耕细。透:是耕透,耙透。实:是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垫,达到上虚下实。平:是耕层深浅一致,达到上平下也平。足:是麦田墒情适宜,底墒要足。麦田整地方法因气候、土质、前作物的不同而不同。①稻茬麦整地时由于稻茬田土壤含水量高,土质粘重,土壤不易整细,要根据当地情况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排水干田,以便收稻后及时进行秋耕。如遇秋旱,应根据水稻成熟早晚分批断水,以保持土壤水分;如遇秋雨连绵,要先开沟排水,待适耕期抢耕抢种;在季节很紧的情况下,如有些地方直播稻面积较大,水稻离田较晚,可采用少耕法和免耕法,以防烂耕烂种;②旱地麦整地时要根据上茬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土壤水分情况,及时进行耕作。种麦提倡机条播,条播麦有利于麦苗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性。机械播种时,机速要保持在1-2档,确保浅播匀播,消灭深籽、露籽现象,播深掌握在2-3cm,不宜过深,播后要及时压实土壤,土壤水分不足的要重压,土壤水分较高的要轻压。各乡镇在小麦播种期间要组织专人进村到田头对机手的播种质量进行督查,确保一播全苗。
(3)控制群体起点,实施质量栽培.今年秋播要加大群体质量栽培的宣传力度,控制基本苗数,积极推广机条播技术。基本苗的多少应根据播期早迟和肥力水平高低灵活掌握,适期早播的小麦中等肥力水平,基本苗掌握每亩14-16万,高肥水平下,基本苗掌握每亩12-14万,随着播期推迟,基本苗应适当增加。元大麦基本苗掌握每亩18一20万。对于弱筋小麦,应适当增加基本苗,基本苗以16万/亩左右为宜。对于基本苗不足的田块要及早施用苗肥,苗肥最好在一叶一心时追施,最迟不超过三叶期,苗期增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有机肥为辅,苗肥的数量为总施肥量的5一10%左右。播种量的多少,要根据土壤质地、播期的早迟以及肥力水平的高低而定。今年由于小麦收获期短,梅雨季节长,造成种源供应紧张,各地要想方设法多方面进行种子调济,不能因为种源紧张而随意减少用种量。鉴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沿江杆田地区小麦用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高沙土地区用种量每亩9公斤左右。在正常用种量范围内,对种子发芽率高、播种早、耕翻质量好、肥力水平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用种量;对种子发芽率略差、播种晚、耕翻质量差、肥力水平低的田块,应适当增加用种量,同时当播期每推迟2天,每亩播种量应增加1斤。各乡镇在实际播种前,必须认真做好种子质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和当地田块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4)搞好种子处理,提高植株抗性.播前晒种,晒种有利于发芽和出苗,一般应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将麦种摊晒2-3天(不要放于水泥地上)。由于今年种源紧张,部分种源质量欠佳,发芽率略低,因此,今年的药剂拌种处理需持谨慎态度,提倡减少对麦种出苗产生影响的外来因素。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农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加快科技创新,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市农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重点围绕产业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质量和效益提升、发展方式转型、营销业态升级等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到2015年,全市建设1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60个,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着力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培育龙头企业。坚持政策扶持、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多元投入的方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突出扶持粮食、中药材、畜牧等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份额。积极支持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航母"。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以品牌提升我市农产品整体形象,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15年,力争培育出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60家,重点培育"济人"、"华佗"、"良夫"、"瑞福祥"、"正宇"、"占元"、"五洲"、"东升"、"恒盛"、"浩翔"、"华鲁"、"吉利牧业"等企业品牌,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60个。
(二)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粮食、中药材、白酒、畜牧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主导产业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推进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努力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一批名牌产品、一批加工园区"的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大幅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到2015年,力争形成年加工产值310亿元中药材、150亿元粮油、170亿元白酒、50亿元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
(三)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努力打造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功能配套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各县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容的契机,加快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园中园、共建园、特色园等新型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主动承接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加速资源要素向园区配置,产业向园区集聚,不断提高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促进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聚集,带动仓储、运输、服务等三产的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抓好谯城区现代中药产业园、大杨粮食产业园,涡阳义门农产品加工区,蒙城农产品(食品)工业园、蒙城雨润食品工业园,利辛农产品加工园区、恒盛食品工业园等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到2015年,创建1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争创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2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做大总量、提升加工、集群发展、跨越赶超"的要求,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中药材、畜牧、蔬菜、林业、棉纺和白酒等产业加工水平。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业。重点发展面粉加工及传统面制主食品生产,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生产特色保健挂面、调理快餐面、方便食品、饼干等多品种、多档次的面制食品。着力提升小麦谷朊粉、食用酒精及其生物转化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加快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升麦胚、麸皮等小麦加工副产品开发利用率。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加工业。突出发展饲料加工。加快大豆加工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和豆制食品生产,提升大豆加工转化率。强力推进现代中药制造。加快中药工业结构调整,发展精制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和中成药制造、中药日化产品生产,引导中药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打造亳药知名品牌。突出发展肉食深加工。加强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等产品精深加工,增加肉制品加工品种,提高肉制品加工能力;加强对畜禽血液、骨组织、畜禽脏器、皮毛绒等的利用,延长加工产业链。发展特色蔬菜加工业。重点发展苔干、桔梗、朝天椒、大蒜、食用菌、山药等精深加工,扶持发展蔬菜保鲜冷藏、速冻加工和常规菜脱水加工,努力推进农产品进出口。大力提升特色林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重点加快特色林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突出发展中高密度板和高档家具制造。扩大棉纺生产和服装制造能力,积极承接沿海地区棉花产业链转移,发展棉花加工产业集群,构建棉花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加快对棉花加工副产品棉籽、棉杆等开发利用,提高棉产品利用率。做大做强白酒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到2015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其中超100亿元加工企业1家、超50亿元3家、超20亿元的8家、超10亿元的10家,力争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以上。
(五)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能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新品种、新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应用和重点农产品加工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重组和更新换代,加快产品升级和品种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扶持1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力培育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研发中心,重点扶持10家左右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落实全民创业决定,继续放宽搞活科技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或兴办各类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2015年,力争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
(六)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在优势农产品集中区兴建生产基地。鼓励加工企业通过订立产销合同、开展经济合作等方式,直接参与加工专用原料生产,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健康养殖小区、标准化园艺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有效对接方式和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包装标识上市,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记录,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标准采标力度,加快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档案和可追溯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和原料基地建设,培育形成满足不同层次加工需要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和优势产业带。到2015年,力争建成500万亩优质小麦、20万亩中药材、40万亩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化养殖场(户)发展到2。5万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
(七)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坚持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以大杨粮食产业园、利辛良夫粮食科技园、正宇集团、金冠集团、占元集团(蒙城)分公司、瑞福祥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建设6个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形成以重点龙头企业和各级粮食储备库为核心,以发展散粮运输为重点的粮食仓储物流网络体系;以蔬菜批发市场和康美国际中药城为龙头,建设一批规模大、功能全、带动力强的专业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加快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物流设施,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为企业提品储藏和直销配送服务,形成高效、便捷、快速的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认证,健全农产品产地质量监管、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商标运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力度,每年选定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中国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开拓市场,重点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合肥三大农交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迅速规范一批、努力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多主体培育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把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初级加工水平,作为"十二五"期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点内容,重点抓好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力争具备农产品初级加工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50%以上。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和吸收基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产品、劳力、资金参股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适当反哺农民,提高农民收益,实现农企"双赢"。
(九)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要制定更加优惠的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政策,充分利用我市主导产业的优势和影响,抢抓沿海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观念,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及山东、河南、江苏等周边地区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药业企业,实行敲门招商,开展点对点的招商推介活动,主动承接国内外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大集团、大企业入驻我市。要打造硬环境,改善软环境,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要实行招商项目专人负责,及时跟踪项目进展,严格兑现奖惩,严格执行招商引资"一票肯定制",确保农业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
三、落实保障措施
这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是困绕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所在,各级党政组织、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及时有效地纠正和解决,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总人口、劳动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将相继到来,人口素质低、出生人口性别比高、流动人口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多等难题相互叠加,生育、健康、居住、就业、婚姻家庭、养老等方面的问题相互交织,人口规模对环境承载力所带来的挑战相互影响,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形势严峻、工作形势逼人。能否妥善应对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不仅是对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巨大挑战,也是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口与计生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研究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的思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攻坚克难,迅速扭转后进被动局面
按照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紧扣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夯基础上水平年”的节奏和步伐,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基础,突出工作重点,攻克难点问题,迅速扭转后进被动局面。
一是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巩固计划生育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严格执行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约束性指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真正做到违法生育必查、工作不力必究。要统筹处理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抓好人口大县、后进乡镇、难点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失业人员、人户分离人员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节育措施,坚决遏制违法生育势头,严格控制政策外出生,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低生育水平不反弹。
二是着力破解重点难点。突出抓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上有关规定,以经常监管为基础、集中整治为突破,结合这次“百日”集中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两非”案件,依法严惩虐待、抛弃、残害女婴的犯罪行为。要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群众易于接受的有效形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出生性别问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坚决把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下来。要继续深入推进全国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建设,注重做好普惠政策与计生政策的衔接和兼容,在制定出台新的惠农政策时,严格落实会签会商制度,对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标准,在“普惠”基础上实行“特惠”。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健全和拓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及时掌握人口流动情况,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项目,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实现与常住人口均等化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不断强化基层基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层是基础。我们要按照省人口委将今年确定为“夯基础上水平年”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市、县区都要拿出开展这项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下功夫解决好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把人口计生服务阵地建设纳入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切实改善基层技术服务机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能力。要抓好基层队伍建设,筑牢网底工程,继续关心人口计生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改善他们的待遇报酬和工作条件,深入开展“双推优”、“双评”活动,为广大人口计生干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四是坚决遏制计划外生育。要全面落实长效节育措施,通过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彻底消除历年来各项节育措施欠账,真正做到“一次平茬”,确保节育措施和计划外怀孕补救抓落实的准确率和及时率,严厉打击节育措施落实上的各种造假、制假行为,从根本上堵住计划外生育的源头,彻底改变计划外生育屡禁不绝的状况。要切实健全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科学管理机制,坚决查处违法超生行为,杜绝违法生育和非法抱养。
五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加大工作力度、迅速扭转后进被动局面的关系,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急功近利、急躁冒进、执法不当引发恶性案件和。全体人口计生干部既要学法懂法,更要执法用法,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规范执法程序,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持证上岗、文明执法,防止侵权行为发生。要健全完善党员干部职工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依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问题,做好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升、评先评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中计划生育情况审核工作,体现国策执行的公平性。要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工作中严重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要广泛开展诚信计生和群众自治,兑现服务承诺,做到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通过诚信计生,不断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依法行政水平及村民自治程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六是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要加强对基层信息化工作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信息化设备正常发挥作用,应用程序稳定运行。要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计生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既要考核单位的整体应用水平,也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费,加快信息化设施建设,及时更新、升级硬件设备,配齐配优相关附属设施,确保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工作需要。要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服务社会”为目标,按照“网络畅通、数据准确、突出应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化,健全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提升人口数据质量、日常服务管理和应用共享水平,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的人口基础数据应用、共享和比对工作长效机制。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党政统一领导,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社、村社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实行部门、单位分级包抓负责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劲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按规定落实乡镇计生办主任的副科级待遇。实行县区、乡镇党委书记和部门、单位党组、支部书记抓人口计生工作督查责任制,完善领导联系点计划生育责任制度。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和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工作形势,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工作进展。随着县区领导换届,一批新的同志进入领导班子,一定要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尽快熟悉计生业务,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市县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把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为法定责任,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支持配合,认真按照各自的职责,抓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责任的落实,真正形成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大合力。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抓好人口计生工作,要主动向相关部门通报工作情况,主动征求对重要问题和重要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实现对人口问题分工合作、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一、考核指标
(一)村、社区考核指标
1.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户籍人口99.5%,非户籍人口93%,实行“一票否决制”考评。
2.生育监测到位率:98%。
3.年内长效措施累积率:80%(其中当年长效措施落实率列入单项竞赛)。
4.年内各种对象随访服务率:95%。其中:①一年以上及年内新落实措施对象B超、RTI随访服务率;②0~3岁科学育儿覆盖率;③节育措施到期更换率、终止率;④人口计生知识普及率(市计生委中介电话访谈)。
5.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95%,全面落实“九免一奖双险”政策。
6.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98%;药具发放率、随访率、人、机、批号一致率:100%。
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90%;二级干预筛查率、孕前危险因素测评自查率均达:95%。
8.人口信息正确率:99%;依法落实基本手术免费、奖励、办证等人、机、报告单信息一致率:100%。
9.全面开展诚信计生活动,实施“八有”“八要”达标工程(具体要求见参考资料)。
10.无越级,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二)企事业单位考核指标
1.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落实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坚决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2.按时参加镇政府组织的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专题研讨及培训;认真协助配合人口与计生部门的有关工作;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及奖励等各项活动经费。
3.确定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组织,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建好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督促做好本单位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4.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对因节育措施失败而造成意外妊娠者,不得随意除名,主动做好思想工作,落实补救措施。
5、负责本单位完成下列指标:
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100%(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
⑵期内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100%,其中当年长效措施落实率达80%以上;
⑶随访服务率达100%,组织已婚育龄妇女B超和生殖道感染普查活动;
⑷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包括育龄群众政策知晓率、培训参训率、计生宣传品征订发放率等);
⑸兑现计生四项手术费用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率达100%;
⑹外来已婚育龄妇女的信息采集率、发卡率、B超查验率均达95%以上,同时做好《婚育证明》的查验,落实“九免一奖双险”政策。
二、奖惩办法
(一)强化制度管理,提高两员素质。
我们始终把优化“两员”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水平作为经常性的头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了《xxx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检疫规范化操作程序和检疫员工作职责,对全市检疫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考核,加强了对检疫员执法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负责、违法违纪,有失职行为的检疫员按章查处,有x名基层站检疫员因工作不到位,违反《xxx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而受到了处罚,使全市的检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二)强化检疫检验,提高检疫质量。
充分利用了快速检测箱等动保工程配套仪器设备进行检疫操作,对定点屠宰场的疑似病猪肉进行快速检测,全年共查处了x起销售病死猪肉案件,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处罚,增强了人们对上市畜产品安全的信任度,同时提高了对外运畜禽产品的声誉。检疫执法做到检疫员到岗到位及时,检疫工具全齐,检疫质量得到保证。在检疫过程中,严格把住以产地检疫为重点的五关:一是产地检疫关;二是进场(点)检疫关;三是宰前检疫关;四是宰后检验关;五是市场监督检查关。注重了产地、屠宰两大环节的监督检查,使之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完善,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检疫工作机制,全年完成猪、牛、羊产地检疫xx万多头,白肉检疫xx万头,家禽检疫xx万羽。
(三)强化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全面推动检疫工作。
自从对猪、牛、羊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为推动我市动物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我们实行以检疫促防疫、以防疫促发展的工作方法,严格把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关,对没有免疫标识的猪、牛、羊一律不准流通、上市和交易。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每个猪场的围墙上都刷写了宣传标语,下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牌,并在各乡、镇交通要道涮写了xx多条宣传标语,宣传形式多样,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于宣传力度到位,管理制度健全,促进了我市动物疫病的免疫和检疫工作。
(四)强化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没有监督管理,违法行为就得不到惩处和改正,我们主要采取“三结合”的方法加大监督力度,即日常管理与经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定期监督与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相结合。4月份对全市中等以上规模的养殖场、11月份对全市定点屠宰场(点)的防疫条件进行了审核,并经常组织防疫监督员对乡村级交通要道和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全年监督重点放在打击逃检,无证经营,经营死因不明病害畜产品以及检疫员、防疫员违纪违规行为上,并以集中力量查处案件为突破口,解决群众举报突出问题,推动全面检疫工作和猪、牛、羊免疫标识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x起,查处逃避检疫案件x起,经营死因不明畜产品x起,不凭检疫证明运输畜产品案x起,防疫员违规使用免疫标识x起,对当事人均依法、依规给予了处罚,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
二、xx年工作要点
(一)从抓业务培训入手,重塑检疫监督队伍形象。
为切实提高“两员”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防检疫队伍形象,全年抓住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建章立制,继续推行去年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xxx检疫员考核管理办法》;二是严把两员的审核关,对全市检疫员重新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工作能力差的人员取消检疫资格;三是抓好“两员”的业务培训,拟在x月份对全市检疫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四是抓好检疫示范站建设,着重抓好xx等x个条件较差的检疫示范站建设,并对xx、xx、xx等三个定点屠宰场实行重点监督。
(二)从审证发证入手,增强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是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防疫监督的重要手段,今年要重点抓好贩运户、屠工及饲养场的办证及年审工作,严格办证程序,先培训,后规范,力求《动物防疫合格证》核发率达xx%以上,做到依证管理,持证经营,同时加大《动物防疫法》、《xxx动物防疫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三)从强化免疫标识管理入手,扩大检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