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进社区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活动进社区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活动进社区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89-03

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到社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建设的内容,也无疑将成为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有效的凝集点。随着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府也逐渐在社区文化建设领域推动管理机制的改革。中国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出现政府通过提供专项资金来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现象,这种方式转变了以往在社区文化活动领域政府亲历亲为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管理科学化、效率化[1]。因此,探索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方式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概念及功能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群众为主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主要包括各种群众性的道德、科普、法制以及文娱体育、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2]。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满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舒缓压力和打发空闲时间成为人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其次,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交流、沟通与了解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与保障,社区文化活动能够搭建居民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居民间的亲密关系和高度的社会归属感的形成。最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居民通过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彼此熟悉、了解,渐渐形成了一系列兴趣团体和文化组织,这种群体内亲密关系便会成为吸引居民参加非营利的社区社会组织的驱动力,从而社区社会组织也就成为社区亲密关系和高度归属感的凝集点。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中国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大多由专业的文化机构来管理,在社区层面,目前没有社区文化活动专员。由于专业的文化机构往往隶属于国家行政体制,导致以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和命令任务式的强制型管理手段为特征,效率极低[3]。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大多是应付上级不定期的命令,很难形成系统的规划与安排。另外,中国社区层面自治文化团体还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在承担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它们无论是在组织规模、活动能力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社会支持、文化背景方面和经济基础都很不健全;它们在获取资源、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劣势。社区非政府组织作为社区文化活动未来重要承担者,它们力量的薄弱直接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发展。

(二)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从当前调研情况看,居民对社区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经常遇到组织的一场社区文化讲座准备了一个月,结果只有十几个居民来听,不仅打击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对社区文化资金的浪费。不仅如此,据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大概只占到居民总数的5%左右,而且集中于老年人群体。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有待提升和社区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区文化活动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活动资金及活动过程缺乏公众监督。如果在一项社区文化活动中,居民与组织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暗箱操作,在资金使用、活动执行过程中为组织或个人牟利。公众不会去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活动,不会去选择自己不信任的服务。

(三)社区文化活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几年,中国也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专业的助人手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工作社工化的情况相比,中国社区层面社会工作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文化活动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1.缺乏专业的服务策划及方法。虽然近几年国家非常注重社区的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社区从业者只有少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很难对社区文化活动做专业的策划,这种专业的策划不仅仅是考察工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更是考察策划者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目标的把握和专业工作手法的运用。因此,对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人来说,让他在策划的整个过程中完成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筛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选择等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前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普遍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服务目标不明确等等问题。

2.缺乏专业评估。由于从业人员的能力所限,很难进行社工专业自我评估和科学化的第三方评估,大多社区文化活动在年度考核时往往只是简单的自我总结而没有量化的评估指标。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总结社区文化活动过程的宝贵经验,更不利于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

基于对国内外社区文化活动的研究及实践的认识与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机制,从而构建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新模式,具体构想如下:

在有组织的公益、慈善和文化活动过程中,项目是指:持续一定时间(一般是相当长的时间)、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有规范的组织行为、有成熟的评估体系的行为。活动则是指:短时间内、目标单一、效果不持续的行为[4]。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为: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的系统性、组织的临时性与高度柔性、管理系统的目标性、管理方法的开放性[5]。

(一)建立专业化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运作机制

要实现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模式,就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政策架构、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制度。

1.要出台政策或法律,加强对社区文化的项目化管理。目前中国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运作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政策、制度都没有相应配套,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管理还不成熟。本文建议一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二是政府要出台政策或法律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在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的作用,保证专业人员的岗位及薪酬。三是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架构、制度体系时应该尽量向社区文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倾斜,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及使用、项目的申请、审批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2.设置独立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及审批程序。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的促进社区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该在民政系统设立一个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的社区文化项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审批与评估。在设立方式上,它应该在省市一级设立,各区县设分支机构,不需要每个社区均设立管理机构,只需以派驻专业社工的方式进行即可,这样便于资源的整合以及项目经验的推广;在部门职责上,这个部门负责社区文化项目资金的筹集及管理、项目的审批及评估和培养社区自助文化组织等工作;在人员构成上,除少数的财务及技术岗位外,应全部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以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运行。

(二)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方法

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面,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展要秉承助人自助的精神,尊重居民的权利和发展的意愿,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差别化的社区文化项目。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上,社区文化活动在项目申请和执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丰富社区文化项目的内容,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例如,针对社区居民心理减压的需求,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的社工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的专业手法提供心理咨询面询及热线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希望参与文化培训的需求,社工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或以学习相关技能为目标的工作坊等开展相关活动;此外,社工还可以就社区文化组织的培育等问题,从社区工作中的地区发展、社会策划或社会行动模式等不同角度进行社区文化项目的开发。

(三)加强社区文化项目科学化评估

项目化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运作,很大程度在于它的事先调研、对风险的预测和事后的评估考核,因此,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社区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尤为重要。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收集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对服务的评价,通过社工专业角度的思考,评判活动的形式和质量的好坏,帮助我们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适合的文化活动及服务方式。评估贯穿于项目策划、实施、结束的整个过程。

对于社区文化项目评估来说,在评估内容方面,笔者认为既应该对社区文化项目在调查、策划、申报、执行、结束各阶段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过程评估,也应该从目标完成情况、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满足和能力成长等方面进行结果评估;在评估形式方面,笔者认为,可由项目管理机构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居民代表、资深社会工作者组成评估小组对各完成的社区文化项目第三方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与奖惩机制相关联;在评估方法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评估会、焦点小组等多种形式,力求客观程序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宝贵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卡佳.“购买服务”——政府的钱不好花[J].社区,2005,(5).

[2] 易永春,李春阳.社区文化活动:困难与对策[J].群众,2010,(12).

篇(2)

一、基本情况

**街道有行政、事业机构56个,有工业企业36个,商业服务企业18个,境内厂矿俱乐部11个,各类学校9所,党员有1300多人,有着宣传廉政文化的厚实基础。**街道办事处把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创建特色社区、文明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社区阵地,以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为主线,搭建多个平台,促进廉政建设从"文件"走向"文化"。搭建知识传播平台。街道利用社区党员议事会及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设立便民公示栏、廉政投诉点、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利用流动影院和社区党校教育社区居民,发挥廉政廊亭墙报及廉政文化论坛的阵地效应。搭建文艺宣传平台。利用社区文化艺术团,举办节日晚会、社区广场演出、干群齐唱廉政歌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组建廉政文化宣传队,把发生在大家身边、人人有切身感受的廉文清史编排成诗歌、小品、相声、歌舞等节目,在居民流动较大的广场、公园等场所进行表演。搭建教育阵地平台。各社区把廉政文化纳入辖区内的景观建设,利用小区各项设施,在居民小区创作廉政文化标语和漫画,在草坪点缀上廉洁格言警句。社区还定期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组织居民群众观看廉政纪录片。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少数干部、群众都赞同"雍正方法",认为廉政文化熏陶,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不如严刑峻法来得实在,只有杀一儆百,从心里上起到震慑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其实,这是对廉政文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所形成的思想意识问题。

二是协调问题。廉政文化建设与法制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脱钩。三种文化本来可以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但由于主体单位的不同,廉政文化建设没有与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及公民道德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三是方法问题。廉政文化在整个文化领域中,还没有占据到主流位置,仅流于写写文章、刷刷标语等形式,活动不多,参与不广泛,宣传不到位,内容不够丰富。

四是广泛性问题。群众参与的广泛度不够,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社会规范。

三、努力方向

廉政文化进社区,要坚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模式,营造教育环境,逐步在社区建立起"教育全民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社会化"的党风廉政建设新体系,打造廉洁和谐社区。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篇(3)

20**年我镇春节文化活动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活跃镇区文化、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促进镇区社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本着隆重、热烈、节俭、安全的原则,坚决防止和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群众参与广泛。

二、组织机构健全

为切实加强对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文化站文化专干及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渊泉镇关于20**年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安排意见》,对春节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了周密安排。

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组织参加了全县社火演出活动

20**年我镇社火演出活动由邮电巷社区负责实施,组织了近140人的社火表演队,以传统秧歌与现代秧歌舞相结合,既突出了形式上的创新,又突出了题材上的新颖,在镇区和城区广场和主要街道进行了巡回演出,此项工作在邮电巷社区的具体实施及镇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下,在春节期间共演出达80余场次。

2.传统曲艺节目演出

各社区积极组织本辖区自乐班子在社区开展了文艺节目演出,演出的文艺节目有传统的秦腔、眉胡和现代歌舞,演出活动共计16场次,活跃了楼院小区的节日气氛,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镇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3.组织开展欢乐进社区文体活动

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文化室、各居民小区活动室为阵地,有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资源,各社区组织开展了猜谜语、象棋、乒乓球、麻将、扑克、拔河等居民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室内外文体活动。

4.组织开展帮困助残献爱心活动

1月11日至1月21日,各社区集中组织青少年及中、小学生开展了假期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到镇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打扫卫生;并组织社区人员慰问了一些越冬困难的下岗职工及特困户,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5.镇政府办公楼美化亮化,大力营造节庆氛围

镇政府办公楼外悬挂彩旗,花坛内的树木上架设安装了霓虹灯,当电源开启霓虹灯闪烁,办公楼轮廓清晰,门前灯光辉映,呈现出一片祥和喜庆的画面。

6.组织各社区举办20**年迎新春茶话会

元月份,组织各社区分别举办了20**年迎新春茶话会。茶话会上社区班子对20**年社区的总体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并对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环卫工人、优秀小组长进行了表彰奖励。传达了镇党委、政府对他们新春的祝福和祝愿。

7.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

春节期间,镇文化站组织各社区举办了以团结奋进、共创和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节目积极健康,吸引了广大居民群众到场观看。共演出四场次,观众达到近3000余人次。每场晚会由社区包抓领导宣讲十精神和市、县两会精神,扩大了集中教育的覆盖面,在宣传教育的同时,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8.组织社区开展文化过大年,红进社区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党员党性主义教育,依托优秀的红色经典电影,让广大党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党的历史,从而记住革命历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形成对社会对家乡的高度责任感,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镇文化站安排各社区组织党员居民学生在会议室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烈火金刚》等待影片,通过看红,直到了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9.春节为居民送上一份文化大餐

为增加春节期间节目氛围,镇文化站邀请县文化局副局长王艳玲、瓜州书法协会3名会员在社区对60名中小学生和部分居民群众现场指导书法,在活动现场,居民向瓜州书法协会会员们求春联、求字积极涌跃,同时在各社区开展了一场书法展览活动,参加居民范围广,文化氛围浓厚。

篇(4)

(一)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市民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新馆装修设计、弱电设计及设施设备采购工作;完成__路、二仙桥、建设路等3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特色打造,完成双水碾街道云景社区等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主题文化社区建设;完成全区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公共图书的采购更新,并做好公共图书流转及“通借通还”服务。试点探索活动中心的服务外包。开展__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服务标准。完成我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

(二)着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完成20__年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群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并参加20__成都市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各项比赛活动;开展__区邻里文化节、__之声·社区合唱节、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继续开展“筑梦家园·文化同心”20____区“走基层”主题文化活动,及“戏曲进社区、高雅艺术进广场、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慰问演出进工地、公益电影进院落、文艺培训进中心”等“六进”文化惠民行动,积极配合市广新局实施“公益电影进影院”文化惠民活动。

(三)继续实施文化艺术培训工作。以“以创代训”方式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扶持;完成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摄影、戏剧表演、__清音、二胡演奏等项目培训,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根据街道需求,向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安排文化培训150课时;区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6期、中老年电脑知识免费培训班1期、各种少儿暑期及阅读推广活动5场。

(四)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态建设。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工作思路,找准产业发展促进工作抓手,探索政府部门产业促进工作模式。继续做好二环路沿线配建经营性文化设施项目促建服务工作,及时跟踪业态选择和招商情况,确保相关设施经营项目落地。做好新华社区(校园)数字院线和亚太影展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力争项目落地。认真做好公建配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跟踪、设计审查、验收移交等促建服务工作。密切配合市文化局,研究制定“文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设计要求”行业标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启动__墓维修工程设计立项申报工作,完成__墓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通过发改委项目立项。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一普工作”,实施全区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及平台登录工作。实施__区文化地标建设,完成不少于5个点位的地标标识设置工作。

篇(5)

一、2009年度工作总结2009年按照杨浦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全年工作要求,及市文广影视局、体育局的工作要求,围绕生态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迎世博等重点工作,推进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工作。(一)文化工作1、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村级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各村的数字电影、信息共享等设备基本到位、安装。2、配合区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做好文化下乡活动,在草棚杨浦区区及有关村组织群众,为市区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做好服务、配合工作。3、按照“迎世博文化活动进社区”的要求,编排了一台世博进社区专题文娱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欢迎。4、配合有关部门在科普早市、迎世博倒计时300天、200天等活动中,组织文艺演出。5、在庆祝国庆60周年期间,编排专题文艺节目下乡巡演。6、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调研,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鼓励和支持。分别对永安、北平、海中、大平、新安等文化健身活动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7、积极参与区有关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选送了少儿书画作品参赛。8、按照区局要求开展电影放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把工作重点放到数字电影的放映,组织人员下村具体指导和督促村级数字电影的播放工作,目前10个有数字电影放映条件的村,每月至少放映4场,多的7—8场。(二)广电工作

1、做好有线广播网络的整修根据有线电视施工对广播线路损害严重的情况,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全面整顿,整修杨浦区级广播线路8000条公里,村级广播线路整修率达到80%。3、围绕杨浦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广播宣传工作。开设《xx一周要闻》、《迎世博系列》、《农村科技》、《卫生与健康》等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题或专栏节目。4、抓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传输,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与杨浦区综治部门、派出所、安保队配合,切实巡查好广电线路,确保敏感时期、重要安全保证期未出事故。(三)体育工作积极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率,在建立体育指导站的基础上,在各村相继建立健全了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全杨浦区相继建立起了器材健身、群众扇子舞、健身舞等健身团队共24支,积极开展乒乓球、广播操、篮球、农民自行车等项目的群众体育活动。做好各健身苑点器材的管理、更新及安全开放工作,同相关单位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办理了相关的保险手续。积极参与8月8日全民健身日、11月全民健身月活动,组建团队参加了气功健身展示、群体表演展示、农民自行车赛、领导干部乒乓球赛等活动。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的工作,继续围绕杨浦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推进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方面的各项工作。1、按照杨浦区党委、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做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各项推进工作。2、积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 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扶持社区群众文体团队的力度,指导和帮助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各项活动,坚持文化阵地的经常性、制度化开放。完成电影放映任务,力争全部完成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转换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并切实管理、有效运行已建成的村级服务点,充分发挥其功能。3、继续加强有线广播的维护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4、按照区业务部门的要求,组建好有线电视维运队伍,做好用户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的维运管理机制。5、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确保万无一失,办好自办广播节目。6、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鼓励、扶持农村健身团队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体育活动。

篇(6)

一、高度重视,措施得力

一是成立了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负责社区科普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为有序地开展科普工作奠定基础。还组建一支由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经常性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社区场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了科普图书角、文体活动室、书法绘画室等科普活动场所,科普氛围浓厚。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负责居民科普宣传工作。他们身兼数职,既是科普宣传员,又是文明劝导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政策法规宣讲员、文体活动宣传员等。在宣传形式上力求广泛、通俗,主要以发放居民手册、宣传科普知识、生活常识、法律常识,张贴宣传挂图等为主。让居民在闲谈中、晨练中、活动娱乐中就接受科普知识教育,使科普工作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他们的志愿服务,在社区内形成了“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受益居民2000余人,做到了科教进社区,科普入人心。

二、科普设施完善,惠及社区群众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科普进社区的重要环节。一是在社区后营街、文化街、运粮街、法院街打造四个科普宣传一条街,定期更新科普内容。二是针对社区不同人群需求设立社区市民学校,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居民积极踊跃参与。不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普法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社会公德教育等活动。通过各项科普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文明意识和科学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社区和谐文明,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篇(7)

近三年来,镇江市文化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会同社会各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72场“欢乐家园”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50余家单位参与,参与人数达150余万人,足迹遍布社区、军营、企业、乡镇,参与面之广,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是镇江文化发展史上很少见的。他以其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样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丰富内容以及广场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被老百姓誉为“镇江的同一首歌”。此项活动还被镇江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年度十佳新人新事。

“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是镇江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民心文化工程”,旨在激发全体镇江人民在“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进程中奋勇当先,负重拼搏,全方位展示新时期镇江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了确保活动按照预期的目标健康发展,镇江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文化、广电、报社、公安、建设、园林等16个部门为成员的“欢乐家园”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组委会。每年定期召开年度总结会议,研究下一年度活动计划,并进行新闻。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由于缺少广场活动的设施设备,开始时,我们只能在白天进行演出活动,夏天时只能根据气温情况将广场活动放到下午4点钟之后,市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协调拨出专款,购买了价值40万元的灯光龙门架设备,解决了我们广场文化活动不能在晚间举行的困扰。对活动产生的基本费用,组委会专门召开各部门协调会。明确公益性演出或指令性演出必须不计报酬或收取基本费用;对商业性演出,由各部门协商解决等。

   “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作为镇江的一项全市性的文化精品工程,毫无疑问应该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营造名城一流的人文环境。镇江市文化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两率先,两步走”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广场活动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一定影响、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是精心谋划,勇于创新,营造名城文化氛围。市文化馆作为“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特别是2003年初,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出于工作考虑将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了市文化馆以后,主动出击,精心谋划,着力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企事业单位联手打造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较有影响的公益文化活动。他门承担了活动的策划、组织、导演、节目创作、编排、辅导以及舞美、灯光、音响、舞台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对每场演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较好的履行了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能。

二是关注社会文化现象,紧抓热点问题,在第一时间推出宣传及相关主题活动。03年,“非典”灾难席卷全国,“欢乐家园”活动不得不中止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我们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敏锐的捕捉信息,组织“非典”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筹划“非典”过后的首场演出。由于准备充分,组织严密“风雨同舟”抗击非典广场文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篇(8)

(一)文化工作

1、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村级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各村的数字电影、信息共享等设备基本到位、安装。

2、配合县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做好文化下乡活动,在草棚镇区及有关村组织群众,为市县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做好服务、配合工作。

3、按照“迎世博文化活动进社区”的要求,编排了一台世博进社区专题文娱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4、配合有关部门在科普早市、迎世博倒计时300天、200天等活动中,组织文艺演出。

5、在庆祝国庆60周年期间,编排专题文艺节目下乡巡演。

6、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调研,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鼓励和支持。分别对永安、北平、海中、大平、新安等文化健身活动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7、积极参与县有关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选送了少儿书画作品参赛。

8、按照县局要求开展电影放映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把工作重点放到数字电影的放映,组织人员下村具体指导和督促村级数字电影的播放工作,目前10个有数字电影放映条件的村,每月至少放映4场,多的7—8场。

(二)广电工作

1、做好有线广播网络的整修

根据有线电视施工对广播线路损害严重的情况,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全面整顿,整修镇级广播线路8000条公里,村级广播线路整修率达到80%。

2、做好有线电视家家通工程的扫尾工作。至10月底,全镇已经安装用户8288家,占应装的付费户、优待户及申报户的99.7%。为100多户居住偏僻的农户争取了补设计、补安装。目前尚有20户左右的用户,因漏报、漏设计及迟申报等原因而未安装。

3、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广播宣传工作。开设《××一周要闻》、《迎世博系列》、《农村科技》、《卫生与健康》等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题或专栏节目。

4、抓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传输,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与镇综治部门、派出所、安保队配合,切实巡查好广电线路,确保敏感时期、重要安全保证期未出事故。

(三)体育工作

积极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率,在建立体育指导站的基础上,在各村相继建立健全了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全镇相继建立起了器材健身、群众扇子舞、健身舞等健身团队共24支,积极开展乒乓球、广播操、篮球、农民自行车等项目的群众体育活动。做好各健身苑点器材的管理、更新及安全开放工作,同相关单位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办理了相关的保险手续。积极参与8月8日全民健身日、11月全民健身月活动,组建团队参加了气功健身展示、群体表演展示、农民自行车赛、领导干部乒乓球赛等活动。

二、2010年工作打算

2010年的工作,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推进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方面的各项工作。

1、按照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做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各项推进工作。

2、积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

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扶持社区群众文体团队的力度,指导和帮助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各项活动,坚持文化阵地的经常性、制度化开放。完成电影放映任务,力争全部完成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转换工作,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并切实管理、有效运行已建成的村级服务点,充分发挥其功能。

3、继续加强有线广播的维护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篇(9)

转变观念,摆正文化活动地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基层社区干部群众关系维系的重要纽带,也是陶冶居民群众情操,营造“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平等、公正、和谐良好社会氛围的大舞台。社区干部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让居民群众玩一玩、乐一乐”的水平上,跳出就“为文化而文化”的小圈子。要把社区文化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星级和谐社区”评比内容、纳入城区总体发展规划、纳入社区干部、工作者任期考核目标,从制度机制上激励社区干部真正成为文化创建活动的精心组织者。同时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社区文化设施。可以采取政府财政预算拨一点、辖区企事业单位赞助献一点、社区(社团组织)服务收一点等方式,还可以探索社会化运作方式,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场所建设通过一定程序,委托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承办,来提高社区文化资源的投入和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不断推进社区文化网络、图书室、文体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公共场所及群众文化休闲功能,让他们玩有场所、乐有器材、学有资料。

篇(10)

社区作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为青少年逐步向社会化的过渡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社区文化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德育作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正面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激发并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青少年知识面等,从而实现社区文化的德育功能。当下我国的社区文化的建设并不健全,需要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建设,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增强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使社区文化发挥最大的效能来辅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社区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概述

社区是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则是在社区这个生活共同体的环境下,由社区居民的相互交往与互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社会规范、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精神风貌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形成于社区居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与改变,体现着社会的要求。社区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领域的内容,具有引导价值观念、规范行为方式、交流感情、陶冶情操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导向性、教育性等特点。

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况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社区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不同,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均衡性;社区文化发展受到国家政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宣传性质,体现着国家政治文化的核心内涵;社区文化发展受到各种文化元素的影响,社区居民本身便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多种文化因素的融合组成了丰富的社区文化,其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

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社区文化整体上处于不成熟状态,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建设。我国社区文化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社^居民因文化水平不同而对社区文化认识不充分,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比较困难;社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硬件设施与软件文化的搭配出现偏差,没有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这两种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匮乏,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社区文化的建设工作,社区文化发展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社区文化建设的德育作用不明显,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青少年正处于向社会化转型的时期,开始接触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不仅受到学校、家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真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青少年在完成社会化时,由于受到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出现过度社会化或社会化不足的现象,以至出现较多的问题青年。而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可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辅助青少年完成学校德育内容,生活在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下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接受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完成学业的同时实现了个体的社会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对青少年进行隐性德育,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的规范与要求。青少年在社区生活中,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受社区文化的熏陶而潜移默化的将社区文化内化成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在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以此来实现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作用。

二、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具有导向作用;对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具有净化和陶冶作用;对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具有激励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而这些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促进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升;社区文化可以激发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并在社区文化的持续影响下进一步的培养、巩固;社区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区文化可以扩大青少年的学习范围,增加知识储备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一)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不健全的、负面的社区文化会对青少年德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易使青少年产生自卑、偏激的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关注社区文化,关注社区青少年德育,在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建设相应的社区文化,创新社区文化的内涵,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有力的把握社区文化的影响作用,从而促进青少年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

良好的社区文化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国家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推动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可以通过外在的组织活动以及内在的精神追求来建设,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时,应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促进青少年的广泛参与,从而实现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社区文化、内化社区文化,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激发与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康人格

当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青少年接触到多而杂的外界信息,因此青少年更容易丧失自身的个性,并且会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由于人格可以在人们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中形成,故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容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针对复杂的信息世界,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使青少年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为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并在社区文化的不断影响下,持续保持青少年健康的人格。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区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联络,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生活氛围。青少年在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居民的交流,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并在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中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有能力去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构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五)改善与扩大学习范围

学校德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尽量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促进青少年书面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帮助青少年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青少年也会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面、增加学识,进一步的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在巩固学校德育成果的基础上,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知识青年。

三、总结及展望

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社区文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社区活动更好的开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顺利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社区文化的宣传,促M社区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硬件与软件的协调性,促进政府对社区文化的支持,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增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等;增强社区文化的功能,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的便利。在建设社区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网上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积极主动地采纳群众的意见,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德育功能的实现。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来审视我国社区文化的不足之处,改变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作用。

通过对社区文化进行建设,净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影响作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社会认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晓霞.城市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德育功能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于波.青少年德育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崔英.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刘宝卿.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环境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德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韩传信,詹万生.试论学校与社区和谐互动德育机制的建立[J].德育研究,2009.

[7]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上一篇: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下一篇: 商务出国考察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