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4:58: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献计量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1.数据来源
由于CSSCI数据库最早回溯到1998年,因此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下载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共计4404篇。本文中的相关数据,除表3中的高频被引论文来自CNKI数据库以外,其余均是根据这4404篇文献统计而来。
2.计量软件
本文所用的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软件CiteSpace,此软件是适用于动态、多元、分时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由于语言编码的不同,CiteSpace在处理中文数据时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先通过自编计算机程序将中文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格式转换为CiteSpace软件识别的ISI文本格式,再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文献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
3.载文总量
从载文量来看,1998-2012年期间《江苏高教》的载文总量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期间的载文量呈稳定上升态势,由1998年的187篇增长到2006年的365篇;2006年至2012年该刊载文量处于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的状态,总量在350篇左右,其中2008年的载文量最高,达379篇,这说明该刊吸引了大量学者提供优质稿源。
二、关键词共现与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和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共现统计。据统计,1998-2012年期间共有10537个关键词,其中出现20次以上的有8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17个。不重复的关键词数量庞大,说明该刊关注的问题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然而统计出现了几十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又说明该刊对若干话题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呈现,也可以理解为该刊关注的热点主题。
1.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表1表明,“高等教育”(619)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其次,“高校”(468)、“大学生”(335)、“高等学校”(210)三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这些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主要反映的是该期刊所属学科,充分表明《江苏高教》所刊载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聚焦性,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刊物的学科专业特色十分明显。除此之外,“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这主要说明了在这一阶段该刊关注的具体热点问题。总体来看,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聚为五类: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管理。(1)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这一聚类中包括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科建设”、“科学发展观”、“管理体制”等关键词,包含了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式、理念等一系列研究的科学论文。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不仅是教育规模的变化,也引起了体制、制度、机制、理念、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变革。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出现不过百年左右,百年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明显的“变革”特征,尤其是近十几年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改革发展期往往也是问题凸显期。从词频和聚类来看,《江苏高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给以了高度关注。(2)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追求,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恒久的目标[3]。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1999年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以及社会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诉求,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关注。学者对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指标、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高等教育保障等几方面。(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原生,始终都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这一聚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研究生教育”等,这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热点。对于高校德育问题,有些学者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德育实效提出了质疑。其实,这些德育模式及其表现出来的弊端归根到底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作为道德主体———人的存在[5]。人才培养主题当中“研究生”这一关键词独立显示出来,说明研究生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问题与目标,这一阶段学界对研究生教育也给予了专门关注。进入人才培养主题聚类的关键词还有“教师”和“高校教师”,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任何忽略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激励与导向的制度与政策都将被证明是愚蠢的。(4)高校管理。高校管理这一聚类中包括“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等关键词。体制改革属于保障性改革,体制改革要通过教学、科研改革才有现实意义[6]。其次,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因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最后,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新的文化模式来适应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需要[7]。“文化比制度更根本,文化孕育制度,文化养育制度。”[8](5)高职教育专题。据统计,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高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出现频次分别为45次和41次,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高教》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潘懋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同时,也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主题和作者队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9]。
2.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往往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这些主题脱颖而出也显示了该刊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统计的《江苏高教》近年突现关键词中,“高职院校”的突现度高达11.31,“高职教育”的突现度达5.30,突现度均较高,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着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模式、评价指标等方面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质疑。所以,高职教育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者主要对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以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与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10],这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创业教育之所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的转换以及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此后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何建设以及建设和谐大学的意义等方面。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e of study bibliometric to evaluate the use of Universities’ library resources with method of study bibliometrics for Library to select special resource and use of limited funds and space rationally.
【Key words】Universities’ library;Bibliometrics;Cite;Resource construction
0 前言
英著名情报学家阿兰・普理卡德(Alan Pritchard)对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是这样定义的:文献计量学是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在图书和媒体中的应用[1]。当前文献计量学已被广泛应用,有用来科学预测的,有用来学科评估的,有用来人力资源评估的。在国内很多高校的人才引进、专业设置、以及学校战略规划都使用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同样,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图书馆建设的决策,资源选择,资源开发,资源共享与数据清洗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献计量学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与决策的一个重要科学方法。
1 文献计量学方法论
文献研究者把当前的文献资料分成16类,即图书、杂志、论文与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字典、手册、报告、网页、指南、词汇、指导书、宣传册、书目、报纸、简报、其他(年鉴、摘要、信件、索引、公报)。当然在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不同归类形式,大同小异。科学研究者的工作离不开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如图书、杂志、网页、手册、报告等,文献计量学已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者选择研究资源的行为研究,以确定科学研究者的论文引用中各类文献有什么样的侧重点?同一类文献资料类型中又怎么样去确定某一个具体文献的引用比重?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评估不同文献在不同研究领域的权重,以利于资源提供者即图书馆对科学研究者即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用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是一种切实可行且具有说服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在特定领域里不同文献的特征及使用情况,它有助于确定在某一区域内的出版物中发表的论文最大被引用数量,可以了解核心期刊的使用情况,可以确定某一学科通常使用的参考书目形式,可以了解图书的使用情况以及图书的使用期限等。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这种研究方法也能够为图书馆制定资源采购政策,确定每年图书采购的方向,确定是否继续或者中止订阅某些期刊杂志,确定数据库资源的采购数量和种类等,同时帮助图书馆有效处理他们的收藏,帮助他们避免接受不必要的图书资料的捐赠,以节省空间资源。
2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斯里兰卡大学的高级馆员Angammana和克拉尼亚大学的馆员Jayatissa两位研究者做了如下研究:
首先,针对某一学科分析文献引用类的情况
他们选取了1999年到2009年11年的图书情报学硕士论文70篇,这70篇论文总共有引用4901次,他们把每种引用用上述的16种文献类型分类。在这4901种引用之中,应用最多的是图书,达到39.2%;第二是杂志,达到34%;第三是网页,达到6.33%。上述三种材料的引用接近80%,其余的13种文献资料的引用每个都不到5%。
其次,分析同一类文献资料引用中的具体文献
在同一类的文献中再进行具体文献的分析,这些引用中有相同的图书和杂志引用,得出引用最多的图书名称和杂志名称。在70篇论文中总共1921处图书引用,有10种书被引用10次以上;有485种杂志被被研究者引用1664次,这485篇杂志中引用最多的30本杂志可以确定为图书馆重点订阅的杂志,这种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作为图书馆为某一学科或者专业采购图书和订阅杂志的依据。
最后,分析参考资料的使用周期
参考材料的出版年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为了揭示这个研究过程,研究者引入了“半衰期”的概念。文献引用的半衰期是指论文引用中50%引用出版物所发表的年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论文引用半衰期都会有差异。文献研究表明大约有50%的论文引用平均出版年限是9年内的文献,即文献的平均半衰期是9年。但是各类文献的半衰期在不同研究领域或者学科中也不尽相同,如在图书情报领域中图书的半衰期是13年,杂志的半衰期是7年。事实上在多数研究领域图书和杂志仍然是使用最多的文献资源,超过其他所有的文献类型。从表1分析中可以看出,图书、期刊杂志、网页三者引用之和已经超过80%,因此,科学研究者最优选的文献资源是图书,紧随其后的是期刊杂志。
3 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启示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美国thomson-isi出版的2005年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期刊引文报告-科技版),查询ajcm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利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通过“源文献”和“参考文献”途径查询《中医杂志》在2005年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分别计算出两种期刊的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利用计算机统计汇总,分析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及两种期刊引证文献的学科、文种、年代分布等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医杂志》和ajcm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
2005年,《中医杂志》被309种国内期刊所引证,合计被引2 841次。同年,ajcm合计被255种期刊引用了689次。表1列出了两种期刊在2005年被引证文献的年代分布。根据被引证数据计算出《中医杂志》的被引半衰期为7.335年,普赖斯指数为31.33%;ajcm的被引半衰期为6.9年,普赖斯指数为38.61%。
2005年,《中医杂志》出版12期,发表带有作者的文献548篇,该年的影响因子为0.342。ajcm在2005年出版6期,发表文献94篇,影响因子为0.743。表1 《中医杂志》与ajcm发表的文献在2005年被引证的年代分布
2.2 高频引证两种中医药杂志的期刊分布
表2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50次)《中医杂志》的12种期刊。《中医杂志》被这些期刊引证了810次,占该杂志总被引证频次的28.51%。说明《中医杂志》所发表的文献对这些期刊的学术影响比较大。表2 2005年高频引证《中医杂志》的期刊(略)
在引证《中医杂志》的309种期刊中,有95种为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30.74%;合计引证2 265次,占总引证次数的79.73%;有214种属于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69.26%;合计引证576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0.27%。
表3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ajcm的8种期刊。ajcm被该8种期刊合计引证了212次,占该杂志2005年总被引证次数的30.77%。在引证ajcm的255种期刊中,只有6种为中医药相关类(中医、中药、植物药、替代疗法)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2.35%(6/255)。合计引证了157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2.79%。ajcm绝大多数是被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表3 2005年高频引证ajcm的期刊(略)
2.3 两种中医药杂志的引文情况
2.3.1 《中医杂志》的引文情况
在《中医杂志》2005年发表的文献中,只有198篇附有参考文献,占总发文量的36.13%;合计引证来自777种中外文图书和期刊文献1 631条,篇均引文数为2.976条;其中附有参考文献的论文篇均引文数为8.237条。
《中医杂志》2005年引证了338种中文期刊1 017次,占全部引证文献的62.35%;引证163种外文期刊265次,占16.25%;引证276种中外文图书349次,占21.40%。表4列出了《中医杂志》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的12种期刊或图书。表4 2005年《中医杂志》高频引用的期刊与图书(略)
2005年,《中医杂志》合计引证来自273种中医中药类书刊文献839次(51.44%),引证504种非中医中药类中外文书刊文献792次(48.56%)。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的文献有573篇,占全部引证文献的35.13%。引证半衰期为6.47年。
2.3.2 ajcm的引文情况
2005年,ajcm发表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文献94篇,合计引证来自1 003种期刊的2 076篇文献,篇均引文数为22.09篇。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内的文献占全部引证文献的28.18%,引证半衰期为8.12年。表5列出了ajcm2005年高频(≥15次)引用的期刊。表5 2005年ajcm高频引用的期刊(略)
在ajcm引证的文献中,涉及中医中药类(中医、中药、针灸、植物药、民族药学、替代疗法)期刊25种,引证233次。其中引用中国(包括港台)出版的中医药期刊13种,61次。
3 讨论
3.1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新颖性对比
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是反映特定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期刊老化速度的一个指标,对于期刊的保存年限和读者对期刊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而普赖斯指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1]。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发表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短,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使用寿命也就越短。本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接近,均在7年左右,较现代医学类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半衰期长。同时,普赖斯指数分别为31.33%和38.61%,低于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类期刊[2]。此外,两种期刊被引证的文献有约1/3是在10年前发表的,说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出版较长时间后仍然还有一定的利用率。可以认为中医药期刊的老化速度较慢,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对中医中药类文献的收藏与利用应该注意这个特点。
有研究证明,现代医学类期刊引证5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占总引证文献的50%[3]。而中美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5年内文献远小于该比例,而且引证半衰期较长。虽然可以反映出中医类期刊的新颖性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医药期刊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2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比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可以反映特定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证次数。在进行期刊的学术地位或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影响因子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客观指标。研究数据表明,ajcm的影响因子(0.743)远高于《中医杂志》(0.342),而且前者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只计算被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源期刊的引证数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后者的数据是来源于维普数据库,即引证数据几乎是国内出版的全部期刊引证该刊的数据,权威性较差。在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该刊影响因子仅0.175[4]。另外,国内外在影响因子的计算中所采用的指标也略有不同。
此外,《中医杂志》发表的文献有4/5是被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而ajcm则恰恰相反。这说明作为国内出版的中医药类核心期刊,《中医杂志》对中医中药类期刊的学术影响较大。因为scie中收录的中医药类期刊较少,因此,所统计出引证ajcm的主要是非中医药类期刊。但也可以说明ajcm发表的文献对非中医中药类期刊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影响。同时也应该注意,国内出版的《中医杂志》也不排斥吸取国内外其它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在《中医杂志》的引证文献中,有近一半来自于非中医中药类书刊,说明即便是在国内,其它学科的书刊文献在中医中药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种类别的期刊存在相互影响。在传统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也离不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同时,在科学研究与文献撰写时除了要参考国内的中医中药类文献以外,也要注意参考国外发表的相关学科的文献。
3.3 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文献的特点
在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引证文献方面,《中医杂志》发表的大多数文献(63.87%)没有参考文献,许多属于经验交流类文章,如:当代名医、专题笔谈、学术争鸣、经验方荟萃等,研究性文献占得比例较小。即便是该杂志发表的研究性文献的篇均引文数(2.976篇)也远远低于ajcm(22.09篇),而且前者引证的1/5是图书。说明《中医杂志》的信息量较大,而后者的学术性更强。提示在中医中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还应该广泛参考已有的研究报告,以现代生物医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才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对比两种期刊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中外两种重要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在2005年两种期刊发表的文献却没有相互引证,而且国外出版的中医类期刊引证国内出版的中医药期刊频率并不高。一方面说明国内出版的期刊在学术性方面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提示国内出版的期刊还应该扩大宣传,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文献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引证《中医杂志》以及《中医杂志》所引证的期刊多属于中医(药)类的综合性期刊,专业性较强或其它学科的期刊较少。引证外文期刊的数量就更少,而且集中在中风、风湿、循环、糖尿病等少数几个临床学科;说明《中医杂志》较注重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方面。而引证ajcm及ajcm所引证的期刊则除了中医、脑血管疾病类以外,还主要涉及药学、生物学、民族药学、植物药(医)学、神经科学、综合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说明ajcm更注重发表中医学、中药学(植物药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并且受以上基础学科的影响较大。
4 结语
通过文献的引证与被引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药类期刊与现代医学类期刊尤其是药学、植物学、综合自然科学类期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杂志》和ajcm作为中外中医药类的核心期刊,前者更注重于中医临床,而后者更强调药学包括植物药学、民族药学、药理学以及药学的基础性研究。《中医杂志》的信息量大,而ajcm的学术性强。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接近,老化速度均慢于现代医学及自然科学类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则ajcm高于《中医杂志》,这也可能是因为后者更注重临床的结果。虽然同属中医药学期刊,两种期刊在发表文献的侧重点、引证文献的学科和文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 姜春林.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9):20-22.
>>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 2006年―2015年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主题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梨研究动态 档案管理体制研究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世界苹果研究态势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栀子研究领域全景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图书馆资源建设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统计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科技与经济》文献计量与研究热点统计分析 基于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探讨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心理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我国酸枣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知识竞争力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管理学学科半衰期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究 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二)第二讲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153-157.
[3] 于斌斌.学校图书馆利用对中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2:7.
[4]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三)第三讲 文献信息老化规律及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3):237-240,192.
[5] 吕红,马海群.近8年我国信息构建论文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10(10):1526-1531.
[6]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四)第四讲 文献信息离散分布规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4):315-320.
[7] 全浮.中学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以烟台市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3:3.
[8]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五)第五讲 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5):396-400.
[3]周述文,郭晓军,孙爱平,汤海洪.电子商务网站的分类及评价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S1:748-754
[4]蒋颖,金碧辉,刘筱敏.期刊论文的作者合作度与合作作者的自引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0,12:23-28
文本挖掘(Textmining)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向,当数据挖掘的对象完全由文本这种数据类型组成时,这个过程就称为文本挖掘[1]。1988年,Swanson教授在MEDLINE的生物医学文献中发现了诸如镁缺失与偏头痛的医学关系[2]并获得了实验的验证。至此之后,强有力的文本挖掘工具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SCI数据库收录的2004~2013年间生物医学领域的文本挖掘相关文献从年度变化、国家/地区分布、作者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旨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方法
笔者所统计的文献数据全部来源于美国ISI的SCI网络版(SCIofWeb),以与文本挖掘相关的自由词textmining,Literaturemining,Knowledgediscoveryintext,Textdatamining和以生物医学相关的自由词Biomedicine,Systemsbiology,Medicine,Genomics,Proteomics,Metabolomics,Bioinformatics,Biolog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对上述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搜索。然后对下载的所有文献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清理后,最终选择纳入文献797篇。检索完成时间为2014年3月20日。
2结果
2.1年度发表量我们整理出来的2004~2013年生物医学领域文本挖掘文献总共有797篇,每年的发文数量从2004年的43篇到2013年的124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2.2国家/地区经统计,在所有797篇文章中总共有53个国家参与了文章的发表,遍及全世界五个大洲,但各个大洲的对该领域的研究极不平衡。虽然欧洲有着最高的发文总量,但是北美洲的美国却以最高发文量(289篇)位居全球国家排名的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25)和中国(82).
2.3高被引论文根据普赖斯定律[3]可以算出在纳入统计的文献中被引频次≥42的为高被引文献(注:Mp=42.21,Npmax=3177)。797篇文献中被引频次≥42的论文共79篇。高被引论文排名前3位的文章为。《SystematicandintegrativeanalysisoflargegenelistsusingDAVIDbioinformaticsresources》(被引3177次),《TheGeneOntologyAnnotation(GOA)Database:sharingknowledgeinUniprotwithGeneOntology》(366次)和《RegulonDB(version6.0):generegulationmodelofEscherichiacoliK-12beyondtranscription,active(experimental)annotatedpromotersandTextpressonavigation》(274次)
2.4核心作者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文本挖掘研究的797篇文献中,共有2565位作者(包含所有合著者),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的值为:。其中指发文最多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本次研究中为23,故m取整数为4。作者论文4篇以上为80人,其发表的论文为468篇,占总论文量58.7%,高于总论文数的50%,说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文本挖掘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
3结论
[2]Swine influenza A (H1N1) infection in two children― Southern California,[EB/OL]. [2009-11-29]. .
[5]Cao B, Li XW, Mao Y,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initial cases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 2009, (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1-02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急诊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急诊护理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以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1966~2014年PubMed收录的急诊护理相关文献,检索式:"Emergency Nursing"[Mesh]。检索时间为2014年5月15日。将获得的5628篇文献按发表时间、国别、来源期刊、多产作者及Medline格式所提供的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年代分布(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66~1990年急诊护理文献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但自1991年起急诊护理文献量呈渐进式增长,这是因为美国在70年代前,尽管有不少医师、护士转入急诊室工作,1968年成立了美国急救医师协会,但真正承认急诊医学为一独立专业是在1979年,此后急诊医学发展逐渐发展起来,急诊护理学是在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中诞生的,是急诊医学与护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逐渐受到重视[1],因此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纷纷投入到对急诊护理的研究中。
3结论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知自1991年以来,急诊护理文献量逐渐增加,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多,研究热点集中在医院紧急服务,医院护理人员,急诊分诊台[2]等方面。本文提出的重要来源期刊、多产作者、研究热点将对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有一定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明凤,叶磊,王晓红.拓新急诊护理临床教育.促进专科发展[J].华西医学,2008,(01):142-143.
表1 CBM数据库中发表高血压相关文献量≥10篇的作者序号 作者 发文数量(篇) 1 段学忠 21 2 李运伦 19 3 邢之华 18 4 唐蜀华 14 5 王崇行 14 6 谭海彦 12 7 邝安 12 8 杨丁友 12 9 孙西庆 1210 蔡昌龙 1111 周端 1112 严灿 1113 刘文军 1114 张臣 1115 徐贵成 1016 符德玉 1017 潘毅 1018 李炜 10合计 2292.1 发文作者分布根据3 488篇文献的作者统计结果显示,来自总医院的段学忠学者以21次的出现次数居于首位,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利用益脉降压流浸膏(胶囊),调节患者血浆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胰岛素抵抗(IR)和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可以改善老年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的病情[7]。李运伦、邢之华等学者分列发文量的第2、3位。表1为发表文章在10篇及以上的作者统计情况。2.2 发文机构分布经过数据清理后,选取发表文献数在10篇及以上的单位进行发文机构数据分析。其中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以23篇文献居于首位。该所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由王崇行和邝安两位学者联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研究了通过气功锻炼,不仅可以取得降压疗效;并且随着病情的演变,气功锻炼可以调节血浆中环磷腺苷(cAMP)与环磷鸟苷(cGMP)的水平,即随着阴虚症状的改善,cAMP含量趋向降低;随着阳虚症状的改善,cGMP含量趋向降低[8-9]。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总医院分列第2、3位(见表2)。表2 CBM数据库中发表高血压文献≥10篇的机构序号 作者单位 发文数量(篇)1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232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3 总医院 184 广州中医药大学 145 安徽中医学院 136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7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8 山东中医药大学 13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2合计
1392.3 发文期刊分布经过数据清理后,选取收录文献在40篇及以上的14种期刊,共收录文献768篇。其中,《中医杂志》以收录79篇文献居于首位,《新中医》和《陕西中医》以73篇文献并列第二(见表3)。2.4 高频主题词统计最后,将出现的所有主题词进行清理后,将不同领域排名前10位的主题词及词频统计如下(见表4)。表3 CBM数据库中发表高血压文献≥40篇的期刊序号 来源期刊 发文数量(篇) 1 中医杂志
79 2 新中医
73 3 陕西中医
73 4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1 5 河南中医
55 6 辽宁中医杂志
55 7 四川中医
52 8 山东中医杂志
51 9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10 吉林中医药
4911 上海中医药杂志
471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421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4114 中国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