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4 02:29: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管理论文

篇(1)

二、抓好学校的教育工作

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创造一个适合本学校师生教学的办学模式。学校办学的目标、思想、价值、风格和文化等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衡量学校教学与管理好坏的标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尽可能的发挥自主办学的权限。学校管理必须依据区域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数量和素质,使学校的办学方向、目标、教学方式符合实际,形成特色。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把握办学的指导思想,创立独特的办学模式。教与学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积极引导师生和要求各部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强化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建立多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切实规范教学过程中的“备、讲、辅、批、考”五项基本环节工作。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达到乐学、好学、善学、会学的教育目的。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为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做好基础,如果基础教育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夯实基础教育,就是要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上下工夫,进行严格的训练。

篇(2)

一、利用“首应效应”,扭转管理模式。“首应效应“是指首次感知到的食物能在感知者的记忆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且不易改变。即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种现象就叫首应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在一个试验中得到了证明。德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勒温,将领导者的作风分为专制式、放任式和民主式三种。专制式和放任式是管理方式的两个极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多采用专制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追求一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已成为管理者们一致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管理者们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让首应效应发挥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像学校管理一样,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而且要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第一个违反制度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你的规章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你的首应效应也就发挥不了正面的作用。在这方面,全国优秀班主任孙维刚老师做得很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他本人样样都做到。

二、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与南风比威风的故事,看谁有办法让行人先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一阵凛冽刺骨的冷风,行人为了抵御寒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行人暖意渐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师生关系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温暖。没有人不希望被尊重,没有人不希望得到师爱。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从学习到生活再到个性的全面了解,把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会在老师对他的尊重与爱护中拉近自己与老师的距离,愿意与老师做朋友,在双方共同构建的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平台上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心交心,以情传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善于发挥‘情感效应’,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感情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教育教学管理中,要让南风效应永存。学生盼望赏识、渴求关爱,如枯萎的禾苗盼望甘霖。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就好像给学生的学习、成长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学生会永远沐浴着一片阳光。学会运用南风效应,它会助你走进学生的心灵,助你的教育教学管理如虎添翼。

篇(3)

聚焦课堂,开展有效研究

“专题性”研究针对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提炼,形成研究专题,教研活动与小专题研究相结合,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围绕专题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笔者所在学校数学组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语文组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研究》、英语组的《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等,以解决实际问题,共同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同课异构”研究同课异构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学研究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转化的是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与行为,不是做课秀。将新课程的精神与理念融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实践中,让教师群体自我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而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课堂行为进行反思。“跟进式课例”研究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先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再由一人主教、教研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大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修改之后再次讲授,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仅能够提升教师个体的业务水平,而且为教研组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积极探索的模式。

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篇(4)

(1)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尚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以后,就能调动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环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好习惯还会延续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可见从小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课堂管理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自律性,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教师在管理课堂的时候自觉地建立一个环境,使学生出于为他人着想和个人责任感自觉地约束自己、规范个人行为。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做好自己分内外的事对班级的影响,有了个人责任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变“他律”为“自律”。小学生有责任感和自律性,这样的好品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对教育者的作用。

(1)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课堂互动,使教师保持教学激情。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课堂中各种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有助于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体验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和行动会感染教师,教师从中得到情感的反馈。在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教师会得到鼓励产生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激情。

(2)提升教师反思和管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要不断了解管理的基础知识,丰富知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从中习得课堂管理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得到加强。教师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思考、反思和管理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

二、当前影响课堂管理的普遍问题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这正是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做到的。可是,如今的小学课堂普遍存在着一些阻碍有效课堂管理的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所以,学生和教师的一些不良行为、课堂氛围、教学环境等其他问题都会影响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不佳

1.在课堂学习中存在逆反心理。

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最不喜欢被约束、被管着的,这与他们在课堂中受到教师的管理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因此,对一些适应性差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非常不愿意被迫服从要求,即使是简单合理的课堂管理也不行。被动服从的他们,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和对教师的敌对情绪。比如在某个老师的课上从来不听讲,老师要求做题,他就偏偏做别的。这类学生处处与老师对抗,对课堂管理造成严重的阻碍,演变成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问题学生,也就是教师眼中的“捣蛋鬼”。

2.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

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有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智力的发展相对迟缓,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学习状况不佳,这些都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他们通常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发呆、反应迟钝或者是认真听讲却不知所云。这类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任何教学内容都不感兴趣,无法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二)教师存在错误教育观念和不当的教育行为

1.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和片面的学生观。

当前有部分教师存在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和片面的学生观。如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注重升学率,视分数为唯一的标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和恐惧的情绪,出现干扰课堂的问题行为。而且,许多学生会因为同学间的竞争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神经整天处于紧张之中,如果得不到调节就会导致脑功能失调,出现干扰课堂学习的问题行为。比如部分教师存在片面的学生观,对优等生特别偏爱,对差生存在偏见。同样是在一个班级里,处于一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却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们。这样的错误观念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产生不良行为。

2.在教学行为上过分运用权威进行专断、约束的管理。

教师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学,与学生拉开距离,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学生严加管理。在没有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他们现有接受水平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和接受他们的任何安排。教师觉得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是最好的,他们为学生们制定完美的课堂学习计划。学生没有任何发言权和自由,像是被约束在一个四面都是条条框框的笼子里。这样的课堂是绝对权威的,是教师控制下以教师行为为主的课堂。这完全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悖,又何谈有效的课堂管理。这样的课堂最终导致失控,教师的管理失效,问题也就接踵而来。

(三)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教学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直接相关。对于有些缺乏趣味的学科的教学,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让学生们四十分钟面对那么多枯燥无味的内容简直是不可能,他们只能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做。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枯燥,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因此沉闷不活跃,学生学习没有效果。

三、实现小学课堂管理实效性的策略

因为问题存在且不断产生,所以针对问题我们要努力探究解决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影响课堂管理的各种问题,应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课堂管理。

(一)建立阶段性课堂行为规则

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还不是很成熟,他们通常无法认识自己的行为,对正确行为和不当行为的认知还不完善。因此,课堂行为规则可以说是小学生进入课堂和参与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标准,小学生可以从这些规则的执行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课堂行为规则要有阶段性。根据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和喜欢新鲜感的特点,教师可以建立阶段性的课堂行为规则。把一个学期分为四个阶段,每五周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建立3~5条内容不同的规则,由第一个阶段向第四个阶段层层递进,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重复强调,及时强化学生行为。经过五周的执行,这些规则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规模,指导他们日后的课堂行为。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规则的执行了。课堂行为规则的执行不能像贴告示那样,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执行。相比命令或直接告诉学生要这么做,教师以轻松的口吻和语气向学生传达规则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执行。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步入新时代,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新课标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进行小学课堂管理。

1.用心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师生的心灵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要达到与学生间心灵的沟通,教师了解学生是必要的。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在课堂中,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通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教师的爱是促进心灵沟通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以压制性的方法管理学生,这样不仅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而且不利于课堂管理。德鲁克在目标管理理论中强调“自我控制”,他提出要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所以,教师要避免专断、约束这样压制性的管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有效的课堂管理。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学生观。

教师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该存在应试教育的观念,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和看待每一个学生,把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在课堂中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自由发展,感受到公平与民主。不要区别对待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奖罚分明。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小学课堂管理的实效性更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境。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与学生分享笑话,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提问要分层次,有难有易,照顾到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四)及时预防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1.预防课堂问题行为。

对于课堂问题行为要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问题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教师要究其根源做好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多发生在差生身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受重视。老师在课堂中,给那些学困生和差生多一份关注的目光,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问题。要确保学生在一些简单的课堂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得到鼓舞,更愿意与教师一同学习。有效预防,更能降低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课堂管理有效。

2.及时发现并终止问题行为。

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美国学者在小学课堂管理中就提出“有效的课堂管理者不断地监督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开小差、做小动作或交头接耳,教师可以用暗示的方法处理。目光的注视、特殊语气或手势等,这些方式既不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又有效可行。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会停止行为,达到有效的管理。

篇(5)

二、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方法

1.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农村小学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农村小学在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时刻做到以人为本。财产可以再生,而生命一旦失去将无法挽回。当财产安全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同样受到侵害时,我们首先必须要选择的就是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第二,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事先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从而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果没有事先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更无法有效应对。第三,遵循综合治理原则。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综合治理。诸如,学校的火灾隐患、偷窃事件、食堂食品安全以及校外人员的校园入侵等。对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各种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2.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做到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对农村小学来说,要想真正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之后,学校安全管理的各级人员才能够真正用心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上至校长下至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对学校的安全负有安全职责。因此,建议有关学校安全管理的各级人员必须要签订安全责任状,担负起自身应有的安全职责。一旦学校发生安全管理事故,相关责任人必须要负全责。诸如,如果班级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班主任必须要负全责;如果学校发生外来人员偷窃事件,学校保卫人员必须要负全责;如果体育课堂上学生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体育教师必须要负全责。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我们的相关管理人员必定会恪尽职守,严防可能发生的安全管理事故。目前,国内很多农村小学均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效。因此,这种做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第二,增强安全管理教育。实施安全管理教育是增强农村小学安全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农村小学过分注重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对于安全教育却鲜有涉及。有的农村小学虽然订有安全教育课本,但是却把它束之高阁,仅仅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是不合格的,有待完善。事实上,农村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在每周一的全校师生大会上,我们可以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实施相关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我们农村小学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安全教育讲座,对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还可以开展一些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对师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对于我们的师生来说会在内心深处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一旦发现相关的安全隐患也会立即警惕起来。这对我们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第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农村小学要想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提高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诸如,可以建立完善的门岗值班制度。对门岗守卫人员必须要求他们二十四小时值班。对不是该校人员进入该校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有任何可能侵犯学校安全的隐患存在,必须要严格禁止相关人员进入校园之内。又如,学校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校园巡逻制度,巡逻人员主要由学校保卫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每天必须要定时和不定时对校园进行巡逻,一旦发现有任何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再如,学校必须要求各学科教师以及班主任严密观察班级内可能发生的安全管理隐患,一旦发现必须要及时进行上报和处理。上述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一把利器。因此,我们农村小学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对相关的制度必须要进行细化,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增强硬件设施建设。事实上,由于处于农村地区,我国很多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硬件设施都是非常不完备的。因此,我们的农村小学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管理硬件设施建设。如在学校围墙、大门口以及校园的各个角落必须要安装一定数量的摄像头,供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全方位对校园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解决。又如,很多农村小学连围墙都没有,这些学校必须要尽快砌围墙,以防出现外来侵犯校园的安全事故。再如,农村小学可以为相关的保卫人员提供一些必备的安全管理设备。例如为保卫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强光手电和警棍等,从而保证校保卫人员更好进行安全管理。除此之外,上级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对该问题重视起来,加大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硬件设施的投资,不断提升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五,打造学校安全文化。除了上述几点,打造学校的安全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小学可以在校园的各个醒目角落张贴巨幅标语,如“校园安全,人人有责”,“让安全隐患远离校园”等,时刻提醒学校的师生要注重学校安全。另外,学校还可以打造一个长期存在的安全管理宣传专栏。在该专栏内可以宣传学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相关内容,可以宣传国内最新发生的学校安全管理事故,可以宣传学生自我保护的相关方法等。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演讲和辩论活动,通过演讲和辩论活动让师生明确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重要性。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学校师生的整体安全意识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提高我们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我们农村小学在学校安全文化的打造上多下工夫,在校园内建立一个优秀的安全文化。第六,增强学校之间交流。为了做好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学校还应该积极做好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交流双方优秀的安全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诸如,校际之间可以经常举办安全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安全管理实践演习。在演习的过程当中学校双方积极献言献策,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供双方参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经验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学校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

篇(6)

留学澳洲中学,在申请操作上,中国学生有三点要注意,第一,申请的语言课程最好和主流课程在同一间学校,第二,语言课程不能超过6个月,一般以4-5个月为宜,语言课程如果超过6个月,往往被拒签,第三,澳大利亚签证申请时间很长,所以申请者必须留有足够的提前量,一般需要提前一年。例如,想报读澳洲11年级,那么应该在初中毕业就开始申请,高一读完后可以赴澳洲。

还有几点需要提醒中国学生和家长,澳洲学校不接受插读12年级的学生;澳洲学生签证,对留学11年级以前的学生,不需要TOFEL或IETLS成绩;高三学生申请留学澳洲,一般都被拒签;澳洲位于南半球,大中小学的学年一般从2月份开始,到11月结束。

在澳大利亚进修英语。

海外留学生英语专修课程(ELICOS)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制度中的一环,专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英语培训及有关服务。全澳总共有100多所注册认可的ELICOS学院。每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学生赴澳就读ELICOS课程。从签证角度出发,中国学生不能只在澳洲学英文,ELICOS课程必须作为一个正式课程的预备课程。

ELICOS学院设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英语课程。全日制课程通常为期4至8周;全日制或兼读制的考察课程通常为期1至6周。课程分不同程度设置,以适应初学者乃至高等程度学生的需求。

ELICOS种类包括使用英语、学术英语(为准备升学而设计)、中学预备班、公开考试预备班(如剑桥公开测试、IELTS及托福测试等)、专业英语课程(如商业英语、计算机学应用英语等),以及考察学习课程。国家ELICOS评审计划署(NationalELICOSAc-creditationScheme,NEAS)为全国学院确定评核制度,NEAS评审学院的管理、员工、最低师资要求、设施、服务、校舍,以及课程等。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于1850年创立。时至今日,全澳大利亚共有40多所大学,另外,还有提供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TAFE)。修读高等教育的全日制,业余及海外学生达57万多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属走读性质的全日制课程学生。现在就读于高等教育学院的海外学生约有5万人。澳大利亚的大学在英国及美国的院校中享有盛名,而且在计算机及科技水平方面也遥遥领先。

很多大学现在正提倡学术研究国际化,积极鼓励员工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并与其他海外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发展新课程。

篇(7)

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

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学生回答踊跃。

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献老人》的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课始,老师出示两幅漫画: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孙子兵兵在给奶奶捶背,奶奶很高兴。旁白:真懂事。问学生这画面在讲什么?

学生一看就能够清楚把图意说上来。回答后,老师过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曾经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年纪大了,该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们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汇报。画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给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你看,孝顺的孙子给奶奶那轻轻地捶背,奶奶就一点儿也不觉的疲劳了。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关爱啊!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3、以“思”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寻找工作,可是一连20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

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悬念一摆,学生都积极猜想)

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

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二、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

1、为突破重点作好服务

有些品德教育主题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在课堂学习开始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课程教育意图则有困难,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把问题解决好。

(1)、事实说话导入补认识

用事实说话: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导入。由于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课堂导入的设计对与那些学生感性认识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学主题特别合适。

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扔,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导入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画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的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关心残疾人》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有位老师的导入很巧妙。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3)、情景再现导入温经历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2、为解决难点做好服务

有些品德课的教育主题尽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的贴近,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教育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较抽象的道理,认知上有困惑的现象。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先行解决,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一定的伏笔,促进学生对课堂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1)、类比感悟导入渗道理

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导入时,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进行类比,让学生对抽象的道理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2)、形象感知导入释概念

现行的好多品德课的主题涉及到概念,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解释吧,学生听不懂,再说对小学生讲概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解释吧,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混淆,弄不明白。对与这类主题的教学,在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体摆出来,学生在大量的具体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这个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这课的难点是,学生对职业这个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做职业来看待。如果要引导学生把哪些是职业,哪些不属于职业分辨开来,有些难度,因为什么叫职业这个解释,小学生理解不了,也没有理解的必要。怎么办?仔细想想,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医生、老师、工人、农民、护士、警察、售货员”等等应该都认识。因此,解决这个难题可以直接采用“职业”的具体形式来说明。

在导入时,展示“不同职业人员的劳动场面以及模仿各种职业的典型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这样形象感知导入的效果真的好,学生兴趣很浓,而且对各种职业的名称很快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出现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作职业来看待。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现实社会缤纷复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生活中许多现象存在认识上的困惑,觉得到底该怎样来正确认识,感觉很难,品德课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们就要花时间把它讲透彻。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来面对困惑,对于积极解决困惑帮助很大。

《当冲突发生后》的难点,就是希望学生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当矛盾发生的时候,要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宽容待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知道不该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的不可开交。但在事情发生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剑拔弩张干起来。对此孩子们在认识上很困惑,“我们到底怎么办?”很希望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知道如何来处理。结合这样的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入:

篇(8)

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所谓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还要能够具有创造性劳动的人。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加强教学细节的管理

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喜欢上教课的老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案应该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应该给予耐心和鼓励,使学生增加信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具有创新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为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导者,而不只是听众,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后可根据互动情况,将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反响效果明显的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存在问题的可以进行改进。

3.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教学管理者应该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写教案、备课、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课上的互动、对课堂突发状态的处理、教学态度、课后作业的批改等与课堂有关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从而提出问题、改进问题,将教学作为重点,对于表现优异的可以给予表彰,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对于教师的评估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的成绩上,因为学生有个体的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在科学的考核中才能发现自身教学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改进,才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指管理者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发被管理者的潜在能力和自主性,而不是依靠权力影响教师或学生。中小学校教师是中小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打造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对于中小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尊重教师、关爱教师,让教师有信任感,注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教师间交流的平台、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勇于创新,适当地给予奖励。教师应该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经常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挖掘学生的潜能。

5.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管理

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学籍管理、校本教研、教职工考评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中小学校在实施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这三种计划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地实施了调控,做到了各层次的落实,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6.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一定的群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的整合。校园文化是学校良好风气的代表,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营造积极的校园学习氛围。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受到学校种规章制度的影响,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发展,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篇(9)

二、整章建制,加强后勤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是行动的指引和监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寄宿制学校的良好运转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的高效有序,想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后勤管理制度。本文认为可以将后勤管理制度分为三个大块,即饮食安全管理、宿舍安全管理和水电暖基础保障管理。饮食安全管理方面,要从食堂工作人员检疫、食材进料监管、食品加工流程、饭菜留样等方面确保饮食安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要从就寝制度、宿管值班制度、学生执勤制度、宿舍文化建设方案等方面入手,将学生的住宿安全放在首位,用制度确保宿舍安全;水电暖基础保障方面,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的有序运转入手,将水电暖维修、故障排查、日常维护等内容纳入到管理制度当中,为常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后勤工作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三、提升后勤人员专业素养

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加之经费短缺等原因,在教师的配置上不能够完全满足后勤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现有的后勤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胜任各项工作。首先,在人员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后勤人员因为其从事的工作比较琐碎繁杂,也有许多体力工作,所以在在人员安排上,既要有中老年教师,也要有青年教师。其次,要定期对后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后勤工作中需要接触电、水管、机械等器具,要求后勤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机电知识,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确保后勤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宿舍管理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解决宿舍矛盾的能力,形成宿舍文化创建能力,保证宿舍建设有序开展。第三,合理激励后勤工作人员。后勤工作繁重而且比较脏和累,所以后勤人员时不时会产生抱怨和抵触心理,做好后勤工作人员的心理调适和引导,同时科学的评价他们的工作,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最终确保后勤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加强财务管理

后勤工作是学校正常运作的生命线和保障点,正如油一样,学校的后勤工作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经费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学校的后勤部门。正因如此,就更需要将资金花在该花的地方,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作用。首先,学校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从资金的使用起点到最终产生效益都要有严格的监管。其次,资金的使用要经过校委会的批准,杜绝领导拍脑袋决策,尤其是后勤资金的使用上,总务主任要经过多次论证之后拿出可行的方案,才能将资金落到哦实处。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在后勤工作中才能既不浪费钱财,又能合理使用资金,确保后勤工作的高效开展。

篇(10)

后勤员工为学生及老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意识与审美意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智能,从而扩大知识面。教学设备的配备,符合科学标准,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例如,干净的教室、卫生整洁的食堂以及规范的卫生制度等等。所以,良好的后勤工作服务也同样可以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

2.优化后勤管理工作可以调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老师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对教育也有很大意义。做好老师的后勤工作,有助于老师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老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3.优化后勤管理工作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高的效益

后勤管理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使其充分发挥增值效果,从而为办好一流的学校提供服务。

二、如何优化后勤管理工作

1.加强设施建设,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

后勤工作的管理大多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设施,所以,硬件设施的好坏往往是后勤管理工作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例如,学生的学习环境、居住环境、饮食环境等因素,都会涉及后勤工作的管理,每一项工作都会涉及多方面的细节因素。首先是学习环境,教学楼的设施、水电是否足够安全,应急通道是否畅通等问题;其次就是居住环境,床位的安排是否妥当,水电的供应是否充足;再次就是饮食环境,餐具及桌椅是否齐备,饭菜是否可口等等。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小事也是需要专人去负责的,这些细微之处就反映了后勤工作是否做得完善,是否真正把学生的需要落到实处。所以,在住宿制小学,应该注意考虑到基础设施的每个细节,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2.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手段

后勤工作的管理手段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硬件设施,但是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是必需的。因此,高效的执行力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学校后勤管理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类似于教学中所使用的电脑、多媒体、教具以及课桌椅等,学生宿舍水电的维修检查,这对后勤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教室断电情况的发生,后勤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寻找原因并进行检修;宿舍的停水问题,维修人员也需要及时处理……这些都关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后勤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完善。效率和质量是后勤工作所强调的,责任到个人,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及向上级反映的渠道问题都需要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约束。

上一篇: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下一篇: 行政审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