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1: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语文经验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语文经验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7-01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古诗就是其间较为丰厚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诗词名人们犹如繁星般闪烁在波光荡漾的河上。这些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千古绝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愈久弥香的文化底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沦,反倒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新思潮中更加源远流长、回味无穷。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乐章,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从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

二、古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古诗,口齿噙香,直意抒情。读的形式具体可分为:

(1)带有情感的朗读。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情感进行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读出重音、节奏感以及诗词的韵律美。

(2)教师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性的朗读,或聆听多媒体教学的朗读课件。以传达教师本人的情感,从而影响学生产生共鸣。

(3)学生齐读。譬如对于那些抒发豪情壮志的边塞诗,不齐读就不足以体现出其雄浑豪迈的气势。

(4)配乐朗读。结合诗歌内容,配上合适的乐曲伴奏,在这种音乐背景中赏读诗歌的形式,别有一番情趣使人陶醉其中。

(5)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随意地读,可高声朗读、可低声吟读,或是默读、唱读、速读、表演读……

2.品读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光是需要指导学生读诗句本身,还应把诗人人物背景、诗题含义、诗的注解、课后习题、以及同主题(或同内容)的诗和赏析文章,都尽可能地读到,使学生学得全面、深刻些。教学中就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细细品味文本,深切体会诗的意境,进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体验。

3.画中领悟

直观性和形象性是图画的固有属性。借助图画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虚幻为真实,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明白诗中到底在描绘怎样的一番图景。具体而言,关于古诗教学图画的运用分为两种:

(1)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小学语文课本内每篇古诗课文中都有一幅插图,借助插图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例如:《静夜思》的插图,通过插图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诗人在寂静漆黑的夜晚望向天空,一轮皎洁的圆月勾起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幅插图对于学生的视觉感官就是一种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易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学生创作画。这是让学生开拓创新、开发想象力创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对古诗已有的理解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画笔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同时学生自己融入诗意中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自己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并从中去享受那份成就感,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例如:《早发白帝城》一课,“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彩云是什么样子?“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猿声”在画中如何体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又该怎样描绘出来?这画的过程中不仅检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否正确,还对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进行了考验与锻炼。

篇(2)

“低”就是起点低。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上的差别,为便于教师的施教与学生的接受,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是从新的课改理念的高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知道现在老师将怎样教,学生该如何学;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三是课堂教学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从迈小步开始,做到先帮助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深入进去学会自主操作,并学会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并最终完成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变”就是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我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开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体现在:一、教学语言的变化(1)由强制性的语言向商讨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把课文读一读。”“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好吗?”“谁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2)由命令的语言向建议式的语言转变。如,“你的勇气可佳,你能试着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如果你的声音能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一试!”(3)由要求性的语言向希望性的语言转变。如,“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你为什么这样想?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4)由封闭性的语言向选择性的语言转变。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短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就请把它多读几遍并背下来。”(5)由单一的评价语言向富有指导性的评价语言转变。如,“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二、教学设计的转变。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实验中,我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我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第三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并加以推广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第四是评价方式的转变。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2.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多”即是多活动,多参与,多评价,多开发。主要是课堂上突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合作与交流,体现分层优化,让不同类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突出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常常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沟通课内外,实现由教材文本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语文学习中的读、说、思、做等到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训练的结合。当然,在引领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时点拨,引导,可浅处深问,可静中得疑,可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现状;建议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通过阅读教学一步步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上存在欠缺,需要广大教师通过实践和教学方式对额创新不断提升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对阅读的认识与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都能对当下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高低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教师对阅读目的的把握不明确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部分教师不能正确的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最初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说服力,以使得学生的灵魂能够得到净化。但是,现如今的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都是以学生能顺利通过升学考试为目标,期望通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分数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总成绩,最终使学生能进入一个好的中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是在学生阅读之前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与阅读文章之间的交流时间,学生无法自由的控制阅读进程,对阅读文章的领悟往往不到位。

(二)教师的思考与经验总结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能得较高分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是选择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去找寻他们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而是把自己多年来的思考与经验总结一股脑的告诉学生,让学生遵循教师总结的方法去做阅读理解题目。这样抄近道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学生实际阅读水平的提升没有实际意义。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1.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认识大量的新的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境下字面意思的不同。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的延伸小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对他们日后在做阅读题、应用题、其他数学题等题目时,能强化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一个民族而言,对民族的兴亡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个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其创造创新能力也绝不会差。人的想象力要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想象力的基础,是现有知识的掌握,然后经过人类头脑对这些知识展开合理的联系,产生不一样的意象。一切的科学和艺术都离不开想象力,然而,阅读是产生想象力的土壤,小学生通过对大量材料、知识的阅读,可以激发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在很多家长并不太重视小孩的写作创作能力,因为科目繁杂且重要程度不一,大多数家长更加关注他们小孩在数学、英语等实用科目上的学习掌握情况。他们忽视了语文阅读、写作的重要性。然而想要学会写文章,首先得学会看文章。通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能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构思等,看得文章多到一定程度,必然能将一些好词佳句运用于他们的写作当中,对他们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跳出以往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明确并且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不应该物质的把升学率作为其教学目标,而要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等为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上文所提到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并且从该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精神上的升华。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等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其教学内容有清楚的认识。有些教师在其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没有经过筛选,不明确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哪些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同学们自学,而是把所有内容都在课堂中展现,这样就会导致有些重要内容没有得到细讲,时间又浪费在简单内容上。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活跃其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好奇心强,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的教学时,又忽视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只顾着把知识点直接的传达给学生,上课比较枯燥,这就不能使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到知识,不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以提问、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阅读《狼来了》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正式进入文章内容教学前,让几个同学进行角色的扮演,演绎文章里面的内容,情景模拟结束后,让参演同学或未参演同学谈看法与感悟。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又能丰富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认识,更贴近作者的想法与写作动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语

阅读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组。但是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外阅读延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74-01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它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考察,探索其中奥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指导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使小学语文教育较快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研手段也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小学语文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必须不断革新,谋求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观的确立

20世纪50年代以来,系统科学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在系统观的启发下,我们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老框框,从多维视野考察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发现了大量研究课题。在系统观指导下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就是从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的整体结构着眼,探讨或揭示整体结构是怎样制约着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同对也要弄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的。因而,语文教学中的单项改革不可损害整体结构,单独冒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育上搞“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后果已是众所周知的了。目前有的小学正在进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这种尝试是可取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是复杂的,有从属关系,有并列关系,其中必有某些因素居于核心地位,我们要善于抓住核心或关键以带动其他,即不断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内在规律,切实地、全面地落实小学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倘若只从表面上抓什么“整体改革”,或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事倍功半,学生的语文水平到头来不会有大的提高,这是极不可取的。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小学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也不可单科独进,他科让路,必须统一规划。前一阶段,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小学语、算学科层层加码,弄得小学生书包越来越重,戴眼镜的越来越多,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要在战略上服从于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一转变。

2.实践观的贯彻

小学语文教育诸方面的研究,必须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进行。小学语文教育学是新创建的学科,它的知识源泉主要是第一线教学实践。整理古代语文教学上的宝贵遗产是必要的。但要剔去糟粕吸取精华。引进国外语文教学上的新经验和语文理论上新流派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使我们打开眼界。但在语文教育上,中外差别要比其他学科更为显著,方块字与拉丁文字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语法规则也各有特点,至于社会道德标准差别更大,不能照搬。实践观的贯彻,正是要求我们立足于自己的课堂,立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改革是一个新事物,各种意见、各种方案都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推广。

3.跨学科研究

多学科渗透是当代教育科研的显著特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来说,最明显的是心理学知识的渗透。例如,汉字心理学中,关于字形、字音、字义的整体性认识规律,心理语言学中,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言语的理解、获得与应用的研究,儿童言语发展的规律;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规律,个别差异,教师心理素质;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神经心理学中,关于言语活动的脑机制,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文艺心理学中,关于儿童文学的美育作用,文艺作品的创作与赏析规律等等科学知识,都与小学语文教育密不可分。语言学一些新分支也日益发挥重大影响。例如,言语交际学中,关于言语交际的基本规律,言语交际的语言组合手段等研究;社会语言学中,关于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变化,非语言交际与形象思维等研究;应用语言学中,关于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学生语言实践的研究等等。在小学教育内部,各门学科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更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法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0-02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良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收获本科知识,还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佳,未能满足新课标要求。对此,应当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得学生通过文章阅读来积累知识、语言,为良好的进行作文写作做铺垫;学生通过作文写作来激发内心情感体验,为提高阅读效果创造条件[1]。由此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是非常有意义的。

1.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

对于校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写作技巧,再加上所学知识的有限性,这就使得小学生写作的文章比较苍白无力,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为了改变学生这种写作状态,应当注意加强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也就是在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文章赏析,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意思、感受文章情感,以便学生能够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用意,进而明确不同写作方式所呈现的效果不同。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掌握这一写作技巧,并且有意识的运用到作文写作之中,那么学生作文水平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

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荷花》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荷花情境,让学生有置于情境之中的感觉,进而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文章阅读,体会文章中优美词语的运用及情感表达,以便学生能够注意学习荷花描写的手法及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个植物,如松柏,让学生模仿荷花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方式来描写松柏,使学生积累写作技巧。

2.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经验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当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方案,以便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写作经验。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之前阅读语文教材,更加准确把握文章,如优美词语、情感表达方式、写作风格、素材的引用等等。在组织学生具体进行文章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赏析,那么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各种写作风格、优美词语运用、情感表达方式等,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积累写作经验,使学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文。

基于笔者以往的工作经验总结,确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有效整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之中不断积累写作经验,主要包括:(1)阅读经验的积累,也就是学生在反复的文章阅读的过程之中,能够使学生文章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进而在文章阅读中注重体会情感及内涵,如此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2)写作技巧积累。相对来说,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大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的阅读,但同时也会碰到一些生词或成语等。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生词和成语意思查阅,如此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得以丰富,那么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注意引用优美词语或成语,如此可以提高作文水平。(3)语言素材的积累。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佳词妙语或典故所吸引,进而注意摘录,长此以往学生将会积累较多的语言素材[3]。

3.从阅读中进行写作借鉴

阅读中进行写作借鉴,这也是读写结合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的情况下,学生在语文教学之中将会接触到诸多文学体裁的文章,而教师为了使学生良好的进行文章阅读,往往会将文章阅读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以便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或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那么学生将专注于文章的阅读,并且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情节发展脉络,注意体会人物或植物细节的描写、注意体会人物的出场方式、注意体会文章情感的烘托、注意w会文章内涵的表达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内容,也是读写结合教学中应当给学生们强点的一些教学重点[4]。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写作借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4.总结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佳,未能满足新课标要求。对此,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经验、从阅读中进行写作借鉴。长此以往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使学生以后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整合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张正阳.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小学版),2011,(3):188.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传承文化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自觉地将汉语文化传承下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能够充分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能够考虑到汉语文化的特点,要能够用汉语的特点来进行汉语教学。下面从汉字教学、课文教学及写作教学三个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

一、提升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汉字具有特殊性,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主要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一个汉字可以被诠释成一幅画、一首诗,汉字具有形象直观性,往往根据汉字的形态就可以猜出其具体的含义。汉字虽然种类多,形态复杂,但是构成的笔画却极为有限。汉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小学生识字的时候,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含义将其具备的趣味性揭示出来,将汉字拟人化或拟物化,这样能够让传统的死记硬背转变为趣味性学习,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汉字教学,能够逐步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这样就能够实现汉字教学目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汉字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点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汉语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是汉语文化的载体,不管语文课本编写的质量如何,小学语文教师都要能够对语文课本进行认真解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解读,要能够将小学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文化理念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将中华文化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陆游的《示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李白的《静夜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古诗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家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赠汪伦》等古诗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与友情教育。在这类课本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让学生充分领悟到课本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汉语文化、掌握课本知识、领悟到汉语文化独特的魅力,又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多媒体技术即图文影像于一体,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展示的方式创设课文意境,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独特的意境中感知教材内容,理解课文内涵,最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古典名著浩如烟海,在写作方面有着重要的成就,对写作的技巧有着独特的经验总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写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句古语:“立德、立功、立言”,在这三不朽中,写作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古人对写作的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学习兴趣与需要的支配。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讲一些伟人大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故事;例如列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文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汉语文化中,对写作的意义有着明确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这些思想。例如“文以载道”,教师要能够教育学生写作要能够表达出正确的思想;例如“修辞立其诚”,即写作内容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切忌弄虚作假;例如“缘情而发”,即写作要从以自身的思想感情为基础。教师要能够通过这些写作观念,对学生进行写作思想教育,让学生对写作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可以从汉语文化中汲取经验。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里强调了学习诗歌的重要性,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从诗歌中学习写作手法;汉语文化在写作训练中还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强调学生在写作前要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领悟出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从汉语文化中汲取经验,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与兴趣,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中学习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汉语文化的重要途径,汉语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够根据汉语文化的特征进行教学,要能够准确把握汉语文化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审美情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最终高质量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2)对识字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求认识3000个字左右,在这其中要求会写2500左右。但是,小学生受年龄的约束,有一个艰难的识字过程,因此,我们为了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更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识字研究策略进行加强。

一、在课堂游戏中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各式各样的游戏是小学生比较热衷的,曾有人对其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并得出的结论就是:小学生的活泼爱动、天真爱闹的这些心理特征,什么游戏都可以适应,并且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兴趣、思维得到激发。就此研究,想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积极的学习思维,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这样,学习活动在学生的眼里是快乐的。

根据以上所说,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我相信学生的识字兴趣会被激发,使识字变得快乐。例如,教师可以把“编一编,记一记”等游戏运用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依据汉字结构来编谜语,并给其示范。如,“坐”就是土上有两人;“明”就是“日”字走在“月”前头。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学的字编谜语,并针对谜语进行交流,看他们猜测的结果。

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编谜语和猜谜语的兴趣得到激发,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述过程增加记忆和理解汉字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识字的质量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约束,使其思维发展不是很成熟,他们以直观和具体的思维形象来进行主观学习。这是小学生独有的特点,所以,教学工作人员要尊重这特点,并将此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基础,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切合实际的教学建议,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人员认真研究、仔细琢磨、严格遵守。教师一定要掌握众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创建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直观生动、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识字能力在效率上得到提高。根据上述情况,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直观道具进行识字教学,如,以实物、图拍、各种模型等作为辅助材料展开识字教学活动。我以“高”和“低”两个字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姚明和一个三岁孩子的图片,姚明是个巨人,身高为2.29米,而那个三岁小孩身高却只有0.9米,这是个鲜明的对比。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仔细对比,认真分析这两个图片有什么区别。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地在这个直观的图片上感觉到“高”和“低”的不同所在。这样看来,抽象的汉字符号可以直观、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而且还为学生针对“高”和“低”建立了形象的教学情境。因此,学生一定会对汉字得到更好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依据小学生现有经验实施识字教学

所有科目的来源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使生活实践得到更好的利用,小学语文识字也是这样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确切指出:“我们要以小学生所熟识的语言作为重要材料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到其中,指引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积极识字。”

所以,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自己熟悉的识字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识字活动时,意识到汉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相信这对小学生实践识字能力的运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灭”来举例,教师在对这个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以后,消防员是怎样进行灭火的。学生一定会对这些现象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也知道水和土覆盖可以灭火。教师就可以讲解“一”就是组织火燃烧的水和土,“一”在火上就是“灭火”。因此,根据学生的经验,学生不但了解了“灭”的含义,还生动有趣地记忆了汉字。

综上所述,想要有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识字是关键,这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组成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识字教学,以此作为前提,进行逐步借鉴、探讨和研究其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识字就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在快乐和趣味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作业的布置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挖掘出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模式,从而让学生对作业环节有所期待,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更为高昂的斗志。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布置模式,学生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学习的视野,从而不会局限在某个单一环节,最终达到开拓思维的目的,进而主动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在讲述有关《赵州桥》的相关内容之后,在确定学生已经了解赵州桥的特征以及建筑目的原因的情况下,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小伙伴们观察自己生活的周围有什么样的桥,仔细观察这些桥有什么特点,想想为何要这么建造,如果自己是工程师,会建造什么样子的桥,具体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多角度、多元化作业形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在作业中赋予趣味性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经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并结合大量他人教学实际经历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才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作业布置环节,要具备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完成相应的作业,从而能够有所提升,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进行及时的解答,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讲述完成《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相关内容之后,有效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和此课文相关的歌曲进行播放,教导大家唱歌,并在此过程中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课堂氛围达到之后,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有趣的故事和作者在课文中的故事,看看有没有相同点,并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书写下来。在此类的作业形式之下,学生可以十分自然地进入自主学习过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此可见,兴趣作业的布置模式十分有必要。

三、引导学生通过作业积累知识,沉淀知识,获得提升

语文是一门知识点十分松散的学科,同时也是需要大量基础知识积累的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平时的作业设计,让学生逐步积累对学生十分有益的名言警句,古诗歌词,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材,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切不可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利用奖励的形式进行不断地互动、反馈。

例如有一个学期,笔者希望学生能够提升对相应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此目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个学期才能够完成的积累性质的作业。笔者要求学生每一个月收集至少五种不同情感的古诗词,并且对之阐述自己的相关理解。学生刚开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笔者为了鼓动学生努力参与,以身作则,每个月要写十篇,很好地起到了带头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收集最多,分析最详细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通过笔者的带头作用以及相应的奖励机制,学生坚持了一个学期,既提升了相关鉴赏能力,还获得了一定的古诗词的积累,一举两得。

四、合理布置探究性作业,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每月都应当就相关内容进行一次引导学生动手探究的作业布置,笔者建议采取活动课的形式,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帮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在此作业布置形式下,学生能够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布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教师多加注意,并且发散思维,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来满足学生不同方向、能力的同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务必早日转变观念,认真研究作业的布置形式以及内容,为学生牟利。

【参考文献】

篇(9)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有效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性教学对于提高当前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有效性教学的落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对于提高当前的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有效性教学策略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

有效性教学策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间并不长,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有效性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有效性教学策略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但是教师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往往将有效性教学理解为教学知识的有效性传授,并没有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善和教学理念的改善。由于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有效性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提高。

(二)有效性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教学环节中导入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一些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部分的设计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有效性教学中对于教学环节设计要求逐渐提高,教学环节设计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有效性教学经验不足

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贯彻需要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有效性教学的进行。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学策略实施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经验也比较缺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有效性教学刚刚得到学校教学中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处在一个逐渐摸索的阶段,教师也难以找到有效的借鉴成果,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有益的教学策略,更好地践行有效性教学策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逐渐完善教学策略,有效性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学策略在现实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践,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实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在当前的学校中实施时间比较短,教师和学生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效性教学强调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认识到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在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方面逐渐提高,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培训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对教材增加新的认识,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进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充分考虑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具体,明确问题的内容,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二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当前的生活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与小学生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当前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情境创建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情境创建的效果。像一些语文课文中的散文可以配置一些比较合适的音乐,或者是通过一段视频资料进行课文的导入,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今后需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一个问题选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由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的方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关注,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策略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今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提高对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认识,充分发挥有效性教学策略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要对学业进行指导,更要对“道”进行宣扬,让学生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将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文化传统等软实力传承下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处于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起点,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期待对大家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一、需要教师本身带着感情进行教学活动,形成道德教育的强大氛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是一张白纸,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教学语文课时,教师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并尽量自然流露,以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感情,从而引起自己的同情心,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感情观。比如,在教学关于祖国方面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专门聆听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关于亲情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和父母和谐相处的,以自己为例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爱护,将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渗入语文教学之中。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道德教育情境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刺激,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课程中的感情因素。比如,在教学关于大自然的内容时,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关于春夏秋冬的视频资料,动物们打闹嬉戏的场景等资料,让学生对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有直观和趣味性的感受,从而对大自然更加喜爱。

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情感类活动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认词造句,而是综合着感情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等更加高端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和组织课外活动,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情培养。比如,举办作文比赛、语文学习园地、语文兴趣小组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水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各类感情。学生不仅记得牢,对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的把握也会相当到位。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社会思潮是多元化的,小学生虽然小但是接触到非常多的思想,因此要摒弃说教,不能为了灌输感情而直接说教。只有将感情和谐有机地融合到教育中,才能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教师的思想灌输。

总之,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多留心、细心,在教学中结合学生需要、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最终一定能够培养出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上一篇: 音乐影响论文 下一篇: 文艺心理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